半夏种植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半夏种植技术
半夏种植技术

  【概述】

  半夏别名:麻芋头、老鹳眼、三步跳、野芋头、旱半夏、三叶半夏等。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经搓去外皮,干燥,炮制后供药用。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主治湿痰阻塞、痰饮咳嗽、胸部胀满等症。半夏有毒,被国家定为28种毒性中药材之一。生半夏毒性最大,次为漂半夏,再次生姜半夏和蒸半夏,白矾半夏最小。

  半夏炮制方法不同,中药用途亦不同。生半夏外用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常用于燥湿化痰。主要生长栽培区域: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浙江、山东等省,广西、云南、贵州亦有产。全国多数省区有栽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株高10~30cm。地下块茎近球形,表面有黄棕色叶基残体,直径0.3~4cm,上半部周围生有多数须根。基生叶生于块茎顶端,具长柄,一年生叶为卵状心形单叶,2~3年生为三出叶复叶,叶片椭圆至披针形,中间一片较大,全缘。叶柄下部内侧着生一珠芽。花雌雄同株,花萼长于叶柄,佛焰苞绿色,下部筒状,顶端有鼠尾状附属物伸出于佛焰苞片之外。肉穗花序上部为粉白色雄花,下部为雌花,中部不育,浆果卵圆形绿色,熟时红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图11)。

  【生物学特性】

  半夏原野生于湿润的河边、沟旁、灌木丛和山坡林下,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好。家种喜温和、湿润气候和半荫蔽的环境。怕高温、干旱及强光照射,若夏季缺水干旱则1年内可倒苗1~3次。

  半夏于气温8~10℃幼芽萌动,14℃开始出苗,随着叶柄的生长出现珠芽。15~26℃是最适生长温度,30℃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5℃停止生长,此时若缺水则倒苗严重。秋末气温低于13℃开始出现枯叶。半夏属于浅根系植物,吸收能力差,生长期要求土壤保持湿润。但不同的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不一样。春季或秋季成熟期需水偏少,夏季时块茎膨大期需水较多。整个生长期土壤含水量达19.5%~25%最为适宜。有机质含量达1.12%以上,全含盐量在0.11%及pH7.4以下的砂壤土为种植半夏最适宜的土壤,一般不发生倒苗,产量亦高。

  半夏种植喜半荫蔽环境,所以光照强度对半夏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试验证明,半荫区的半夏形成的珠芽最多,增重达117.8%,而向阳区和全荫蔽区的产量相对较低。所以,适当遮荫,对减少水分消耗,降低地温,缓和旱情,减少倒苗具有较好作用。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好土地,这是使半夏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半夏为草本须根植物,根深一般不超过20cm,故宜选肥沃、含有机质多、pH偏酸性、土质疏松、具有排灌条件的砂质壤土或黏壤土地块栽种。山区应选山的半荫面坡地。前茬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重黏土地易板结不利块茎生长,盐碱地块极易死苗,涝洼地块易积水烂块茎,均不宜栽种。

  试验证明:半夏喜肥,富含有机质的地块产量高,故宜多施农家有机肥。

  一般地块亩施圈肥5000kg、腐熟饼肥100kg、过磷酸钙50kg、生物钾肥(试验增产7%)2kg。冬天应在作物收获后立即施肥耕地作畦,尽可能在封冻前进行冬耕,以促进土壤风化,增加肥力。第二年春解冻后,进行施肥浅耕,耙细整平,做成85~110cm宽平畦,畦埂做35~40cm宽。偏碱性地不宜使氯化钾、氯化铵、碳酸氢铵等化肥,否则易发生倒苗和烂母块茎。为预防春旱,封冻前应先灌足水,待墒情适宜时冬耕,这样翌年春种前一般不用浇水,有利早春地温的上升,促使半夏早出苗。

  2.繁殖方法

  半夏有种子、珠芽、块茎三种繁殖方法。生产上主要采用珠芽和块茎繁殖。

  (1)种子繁殖:

  夏秋果实成熟时采下,剥出种子夏季可随采随种。在整好的地内,按行距10cm开2~3cm深的沟,将种子撒人沟内,耧平,保持土壤湿润,7~10天可出苗。秋季采种后应先用湿砂土贮藏,待翌年3月下旬按上述方法播种,种后可覆盖地膜,苗出齐后揭去地膜。当年长出一个卵状心形单叶,如加强肥水管理,块茎直径可达0.3~O.7cm;第二年个别植株出现三小叶复叶,能长出直径l~3cm的块茎。

  (2)珠芽繁殖:

  珠芽在叶柄上形成,因栽种的深浅不同,有的生在地下,有的则生在地上。在地下形成的个大,一般直径在1~1.5cm,而地上形成的直径一般为0.4~O.7cm。大田生产上一般不用单独采收珠芽进行再种,而是在珠芽出现后采用培土的方法使珠芽小块茎生根发芽,形成新植株,这样不但省工,而且出苗早,利于植株生长。当年可长成直径1~3cm的块茎,这也是增产的措施之一。

  (3)块茎繁殖:

  大田栽培的主要采用块茎繁殖法。块茎增重多,产量高。1)栽种时间:长江以南地区可在秋末随刨随种;黄淮地区可春栽。春栽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惊蛰”至“春分”间下种,但过早温度低,起不到早栽作用,过晚虽然出苗快,但生长期相对缩短,影响产量。

  2)栽种方法:

  栽种前10~15天,将选好的种栽用5%的草木灰液或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小时,捞出晾干表面水分,放在蔬菜大棚内或室内暖和处催芽,待种栽芽鞘萌动时即可栽至大田。在整好的畦内,将催芽的种栽,按其不同大小直径所需要的行距和覆土深度开栽种沟,每畦按行距20cm开4~5沟,沟底要平,按株距3~4cm将块茎交叉放人沟内,每沟放2行,芽头向上,先用土拌生物钾肥撒在种栽上,再按不同种栽的要求深度,一般栽种深度是块茎种栽直径的2~3倍为最好。覆土一般为5cm左右,小种栽4cm,轻踏一遍即可。栽种沟应开得稍深,以低于两边2cm左右为宜,使覆土后仍保留呈浅沟状,这样既预防出芽顶膜,又使第二代珠芽培土简便易行。

  种完1畦后,按每亩用乙草胺原液70ml,兑水40kg,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地面一层,立即盖地膜。盖地膜时,先将一头用土压实,再顺畦挣紧地膜,最后压好两边即可。种一畦、喷一畦、盖一畦。喷乙草胺对半夏植株生长有利。盖地膜既增温,又保墒,能提前出苗约25天。

  是否进行间作,各地应根据其栽种习惯与肥水条件来选择。如要间作,畦埂应留宽,间作物要尽量早种,使其半夏需要遮荫时正好长高,不需遮荫时恰好成熟。根据多年栽种半夏的经验,黄淮地区,只要选地适宜,肥水充足,管理得当,不间作也能使半夏倒苗率大大降低,达到丰产目的。

  除以上三种繁殖方法外,也可采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法。选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良半夏的块茎、珠芽的切块或叶的切片进行繁殖,这是选择优质高产、习性优良品种的好措施。

  3.田间管理

  (1)地膜管理:

  “清明”至“谷雨”问,可以“破膜放苗”。当大块茎春栽盖地膜的苗基本出齐,晴天的中午膜内温度可达30℃,因此应经常锻炼小苗,于傍晚揭去地膜。如果小种栽出苗较晚,也可在‘‘谷雨”后揭去地膜,宜早不宜迟。

  (2)灌溉与排水:

  半夏喜湿润,怕干旱,需水较多。去膜后,如果土壤较干,影响幼苗生长时,应喷水浸透,不可大水漫灌;麦收前后,气温较高,黄淮地区往往受干热风的影响而出现旱情,此时正值块茎、珠芽膨大较快的时候,如干旱缺水,半夏很快倒苗,造成减产。因此,此时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土壤含水量不低于15%),使其处于旺盛生长的环境。雨季应特别注意排水工作,以防土壤过湿,块茎腐烂。“处暑”后,需水较少,应视天气情况适当浇水,以不出现干旱为宜。

  (3)中耕除草:

  由于降雨、浇水等因素的影响,常出现土壤板结,影响半夏的正常生长。因此,适时中耕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利于半夏的生长。揭膜后,应勤松土除草,雨后或浇水后适时松土,中耕要浅,做到不漏锄、不伤苗,保持整个生长期地中无杂草。

  (4)盖麦秸保墒降温:

  半夏在烈日直射、气温高达35℃以上的夏季,生长基本停止。如天气干旱缺水,极易倒苗枯死。此季节采取地面普撒麦秸(糠)法,即:麦收前(“小满”前后),在浇水或雨后,于半夏地内撒一层(约3cm厚)麦秸或麦糠,可降低倒苗率50%以上,产量成倍增长。如到汛期高温少雨,仍应再加盖1次,此时盖的越厚,地温降得越低,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有利抗倒苗。如汛期雨水较多,不但不能盖第二次,而且还应将第一次的麦秸除去,以降低土壤湿度,减少烂块茎。

  (5)培土:

  目的是盖住珠芽,使其在土中生根发芽,尽快长成新植株。“小满”至“芒种”为结珠芽高峰期,出现多数珠芽时,用行间或畦埂土盖住,以高出珠芽2~3cm为宜。以后陆续出现珠芽时,用同样的方法培土即可。

  (6)雨季管理:

  对春栽秋收的黄淮地区,如果秋季阴雨连绵,土壤湿度过大,已成熟的块茎很易腐烂,不及时收刨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遇此种情况,不管是否到收刨季节,均应及时采挖,可收大留小,大的加工商品,小的留在地中使其自然生根发芽,待秋后再刨收。

  (7)防治病虫害

  1)块茎烂病:

  此病原不详。多在高温多雨、土壤湿度过大时发生。发病后块茎腐烂,地上部枯萎。

  防治方法:选高燥易排灌的地块种植;种栽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发现病株及时挖出,在病穴撒石灰粉消毒,防止蔓延。

  2)缩叶病:

  又名病毒病。多发生在夏季,染病后叶卷缩扭曲,植株矮小畸形。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栽;实行轮作,不重茬;苗期及时消灭传播病毒的蚜虫;发病后及时挖出病株烧毁,并用石灰粉消毒。

  3)烫叶病:

  又名“碎倒病”,病原不详。此病发病急,传染快,危害极大。多在高温多湿的雨季发生,种植密度过大的地块发生严重。发病初期叶及叶柄出现暗绿色不规则病斑,随之色泽加深,患部变软,叶片似开水烫过,呈半透明状下垂,相互黏连在一起,病田中有腥臭味。

  防治方法:选择易排灌的地块种植;注意轮作;进入雨季喷1:1:120波尔多液或75%的百菌清600~800倍液预防,7天1次,连续3次;发病初及时喷洒66.5%的普力克700~800倍液,7天喷1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虫害:

  主要有天蛾幼虫(Deilephila elpenor Lewisi But-ler),7~8月为害叶片,发生时用90%的敌百虫800倍液喷杀。蚜虫发生时可喷洒50%乐果乳剂1500倍液防治。

  4.选育良种

  良种是半夏高产的基础。大田生产上,选用桃叶和竹叶型半夏为好。特点是叶柄高而粗,珠芽膨大时不致完全撕裂,易抗倒苗。叶片肥厚,色绿,光合作用强,产量相对较高。用大块茎做种栽,养分足,幼苗期生长旺盛,副芽多,叶柄发得多,结珠芽多,产量高。试验证明,大块茎比中小块茎分别增产18%和近80%。栽种前,从已选留的种栽中,再进一步剔出有伤口、腐烂、形状异型的块茎,剩下圆形或类圆形、质地坚实、直径1cm以上、芽头饱满的块茎备栽。

  【收获加工】

  (1)半夏要适时采收:

  长江以南地区多一年两收,即夏收与秋收。夏收于“夏至”前后,秋收于“霜降”至“立冬”间。黄淮地区以“秋分”前后收刨为宜,至迟不过“寒露”,否则不易脱皮,加工的商品易成“僵子”,质量差。收刨时,从畦一头顺行用铁锨或小铲贴根将半夏翻在一边,随即细拣。如果土壤湿度过大,不易打碎时,应提前数天顺行刨松一下,加快水分蒸发,在土壤湿度适宜时再仔细收刨。

  (2)加工方法:

  先将鲜半夏大小分档,去净须根,洗净泥土,分别倒人缸内或装入麻袋内,穿胶靴踩踏。在大部分外皮去掉后,倒在筛子或筐子里漂去碎皮,拣出未去掉皮的再搓,直至全部去净为止。如果较大的块茎底部仍有淡黄色半透明的“茧子”时,应一个个地刮去。如果栽种面积较大,最好用半夏脱皮机去皮,既省工时,加工质量又好。把去净外皮的半夏控净水,放在熏炕上用硫磺熏24小时,摊在箔或席上晒干。加工量大的应烘干。每3~3.5kg鲜品可加工成lkg干品。鲜半夏应及时加工,当天未加工的部分在屋内用湿土培,2~3天内一定要完全加工。

  (3)种栽贮藏:

  收刨时,将选留的种栽放在通风处晾2~3天,使其表面稍干时,放在地势高燥处的贮藏坑内。坑深lm,坑底用草铺垫,四周用玉米秸隔开,坑口用木棍支持,上覆盖土,并留l~2个小通气孔,使坑内温度保持2~7℃,待翌年春栽时挖出。

  (4)室内贮藏:

  在屋子的墙角,根据量的多少用砖垒墙,底层铺干砂土,放一层种栽盖一层土,放到30~40cm厚,上边盖8~10cm的砂土即可。

  半夏以身干、去净外皮、色白、质坚实、粉性足、圆形或类圆形者为佳。

篇二 半夏种植技术
[农广天地]苍术栽培技术(2011.4.26)

  本期节目介绍两种中药材的人工栽培技术。苍术以根茎入药,具有健脾、祛风、除湿的功效。

  苍术有南苍、北苍之分,南苍较贵,北苍较便宜,两者均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健脾燥湿,祛风辟秽功能,主治湿盛脾、脘痞腹胀、食欲不振。苍术为中性植物,喜凉爽干燥的气候,怕高温高湿,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0~15℃,植株适应生长温度为15~20℃,耐寒、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平地、荒山、坡地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排水良好、疏松较肥沃砂质土壤为佳。

  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用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在4月初进行育苗,苗床选择向阳地为好,播种前,施基肥再耕,细耙整平,作成宽1米的畦,进行条播或撒播。
    
  ①条播:在畦面横向开沟,沟距20~25厘米、沟深为3厘米,把种子均匀撒于沟中,然后覆土。
    
  ②撒播:直接在畦面上均匀撒上种子,覆土2-3厘米。每亩用种3-4千克,播后都应在上面盖一层稻草,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度,苗长出后去掉盖草。苗高3厘米左右时进行间苗,10厘米左右即可定植,以株行距15厘米×30厘米进行,栽后覆土压紧并浇水。一般在阴雨天或午后定植易成活。
    
  (2)分株繁殖:在4月份芽刚要萌发时,把老苗连根掘出,去掉泥土,将根茎切成若干小块,每小块带1~3个芽,然后栽于大田。

  栽培技术:

   1、种植方法:用播种或分株法繁殖。播种繁殖:即用种子进行育苗移栽。先选好苗床用地,施足底肥,翻整细耙,做畦。于春分至清明节播种。条播,行距15~18厘米,划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覆土,用脚踩一遍,整平浇水。温度适宜,10天可出苗。苗高10厘米时移栽。行距为20~25厘米,株距为10~15厘米。最好选阴雨天或下午进行。分株繁殖:寒露节收刨药材后,取下入药块根,选无病害有芽的根茎,用刀切成若干段,每段必须有芽。晾半天后,按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开穴栽种,而后覆土浇水。每亩用种秧75公斤。

  2、田间管理:出苗后不宜多浇水,要经常松土保墒,锄草。大暑节可追施些豆饼、棉子饼,或追施复合肥。追肥后要增加浇水次数。

  3、主要病虫害:病害易发生根腐病,翻地时可用70%敌克松原粉每亩2.5公斤均匀撒入地内。虫害有蚜虫、地老虎和蛴螬为害,用80%以上的敌百虫原药0.5公斤加饵料50公斤制成毒饵诱杀。 

  采收加工:

  南苍术多在秋季采挖,北苍术分春秋两季采挖,但以秋后至春季苗末出土前质量较好,人工家种者,二年内收获。南苍术挖出后,除净泥土、残茎、晒干后用棒打掉毛须,或晒至九成干后,用火燎掉毛须即可。北苍术挖出后,除去茎叶或泥土,晒至四五成干时装入筐内,撞掉须根,即呈黑褐色,再晒至六七成干,撞第二次,直至大部分老皮撞掉后,晒至全干时再撞第三次,到表皮呈黄褐色为止。

  
 

篇三 半夏种植技术
半夏栽培技术

半夏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半夏根浅,喜温和、湿润气候,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中生长,畏强光在阳光直射或水分不足条件下,易发生倒苗。耐阴,耐寒,块茎能自然越冬。

半夏为多年生田间杂草性植物,一般于8~10℃萌动生长,13℃开始出苗,15~26℃最适宜半夏生长,高于26℃或低于13℃,即发生倒苗。但地下块茎耐寒能力强,0℃以下在地里能正常越冬,且不影响第二年发芽能力。

半夏当年出苗为心形的单叶,第二至第三年开花结果,有2或3裂叶生出,每年出苗2~3次,第一次为3~4月(5~6月倒苗),第二次为6月出苗(7~8月倒苗),第三次9月(10~11月倒苗)。叶柄基部形成珠芽,成熟需40~60天,5~8月为地下球茎生长期。花期6-8月,果期8-9月。

【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1.选地

宜选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富含有机质、呈中性反应的砂质壤土种植,亦可选择半阴半阳、冬暖夏凉、湿润多雾的缓坡山地。前茬选豆科作物为宜,可连作2~3年。涝洼盐碱地不宜种植。

2.整地

地选好后,于10~11月间,深翻土地20cm左右,除去石砾及杂草,使其风化熟化。播种前再耕翻一次,整细耙平,起宽1.3m的高畦,畦沟宽40cm;或浅耕后做成0.8~1.2m宽的平畦,畦埂宽、高为30cm和15cm。畦埂要踏实整平,以便进行春播催芽和苗期地膜覆盖栽培。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厩肥或堆肥2000kg,过磷酸钙50kg,翻入土中作基肥。半夏高产栽培的所需肥料以亩施N﹕P205﹕K2O=15~17.5kg﹕10kg﹕16kg为好。

(二)播种

采用块茎和珠芽。

1.块茎播种

(1)种茎选择

结合采收或每次半夏倒苗(6~8月)后,挖取地下块茎。选横径粗0.5~1cm,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块茎作种用。

(2)种茎贮藏

种茎选好后,将其拌以干湿适中的细沙土,贮藏于通风阴凉处。

(3)播种期

以春栽为好,秋冬栽种产量低。早春5cm地温稳定在6~8℃时,即可用温床或火炕进行种茎催芽。催芽温度保持在20℃左右时,15天左右芽便能萌动。二月底至三月初,雨水至惊

蛰间,当地温达8~10℃时,催芽种茎的芽鞘发白时即可栽种(不催芽的也应在这时栽种)。

(4)播种方法

在作好的畦上,直径2cm以上的一级大块茎、1cm左右的二级块茎、0.5cm左右的三级块茎及小珠芽分别按25、20、15cm行距开播种沟,沟上宽10cm,底宽5cm。此时如土干可顺沟浇水,待墒情适宜时,将l~3级的种茎分别按9、6、3cm的株距摆匀。一级种茎沟内种1行,二和三级种茎沟内交错种2行,小珠芽按2cm的株距均匀撒开即可。一级种茎复土8~10cm,二级6~7cm,三级以下的不少于5cm深。栽后,上面施一层混合肥土(由腐熟堆肥和厩肥加腐熟粪水、草土灰等混拌均匀而成)。

每亩用量2000kg左右。然后,将沟土提上覆盖,厚约5~7cm。每亩需种100kg左右,过密,幼苗生长纤弱,且除草困难;过稀,苗少草多,产量低。覆土也要适中,过厚,出苗困难,将来珠芽虽大,但往往在土内形成,不易采摘;过薄,种茎则容易干缩而不能发芽。栽后遇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始终要保持土壤湿润。

2.珠芽播种

夏秋间,珠芽已成熟,采取叶柄下成熟的珠芽,进行条栽,行距10~15cm,株距6~9cm,栽后覆以细土及草木灰,稍加压实。也可按株行距8cm×10cm挖穴点播,每穴种2

~3粒。亦可在原地盖土繁殖,即每倒苗一批,盖土一次,以不露珠芽为度。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半夏植株矮小,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株间杂草宜用手拔除。中耕宜浅不宜深,深度不超过5cm,避免伤根。

2.排水灌溉

半夏喜湿怕旱,在播种时应浇1次透水,以利出苗。若采用地膜覆盖的去膜后,久旱无雨土壤干时应及时浇水,松土保墒;立夏前后,天气渐热,半夏生长加快,可适当浇水且浇后应及时松土。夏至前后,气温逐渐升高,干旱时可7~10天浇水一次。处暑后,气温渐低,应逐渐减少浇水量。若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水,避免因田间积水,造成块茎腐烂。

3.追肥

半夏生长期追肥4次。第一次于4月上旬齐苗后,每亩施入1﹕3的腐熟粪水1000kg;第二次在5月下旬珠芽形成期,每亩施用腐熟粪水2000kg;第三次于8月倒苗后,当子半夏露出新芽,母半夏脱壳重新长出新根时,用1﹕10的腐熟粪水泼浇,每半月一次,至秋后逐渐出苗;第四次于9月上旬,半夏全苗齐苗时,每亩施入腐熟饼肥25kg,过磷酸钙20kg,尿素10kg,与沟泥混拌均匀,撒于土表,起到培土和有利灌浆

的作用。经常泼浇稀薄腐熟粪水,有利于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半夏生长,提高半夏产量。

4.摘花蕾

于5月抽花葶时分批摘除花蕾,保证养分集中于地下块茎,促进块茎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5.培土

在6~8月间,成熟的珠芽和种子陆续落于地上,此时要进行培土,从畦沟取细土均匀地撒在畦面上,厚约1~2cm。追肥培土后无雨,应及时浇水。一般应在芒种至小暑时培土二次,二次培土后行间即成小沟,应经常松土保墒。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1)叶斑病

初夏发生为害叶片,病叶上出现不规则形的紫褐色斑点,轮廓不清,后期病斑上生有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布满全叶,使叶片卷曲焦枯而死。

防治方法

①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倍液、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托布津10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2~3次。②用大蒜1kg加水20~25kg喷洒。③拔除病株烧毁。

篇四 半夏种植技术
半夏种植技术

一、植株形态特征

半夏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40 cm。地下块茎球形或

扁球形,直径0.5~4.0 cm,芽的基部着生多数须根,底部与下半

部淡黄色,光滑,部分连年作种的大块茎周边常联生数个小块状

侧芽。顶基生叶1~4枚,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5~25 cm,

叶柄下部有一白色或棕色珠芽,直径3~8 cm,偶见叶片基部亦

具一白色或棕色小珠芽,直径2~4 mm。实生苗和珠芽繁殖的幼

苗叶片为全缘单叶,卵状心形,长2~4 cm,宽1.5~3 cm;成年

植株叶3全裂,裂片卵状椭圆形、披针形至条形,中裂片长3~

15 cm,宽1~4 cm,基部楔形,先端稍尖,全缘或稍具浅波状,

圆齿,两面光滑无毛,叶脉为羽状网脉。肉穗花序顶生,花序梗

常较叶柄长;佛焰苞绿色,边缘多呈紫绿色,长6~7 cm;内侧

上部常有紫色斑条纹,佛焰苞合围处有一直径为1 mm的小孔,

连通上下,花序末端尾状,伸出佛焰苞,绿色或绿紫色,佛焰苞

下部管状不张开,上部微张开,直立,或呈"S"形弯曲。花单性,

雌雄同株;花序轴下部着生雌花,无花被,有雌蕊20~70个,

花柱短,雄花位于花序轴上部,白色,无被,雄蕊密集成圆筒形,

与雌花间隔3~7 mm,花粉粒球形,无孔沟,电镜下可见花粉粒

表面具刺状纹饰,刺基部宽,末端锐尖。浆果卵圆形,顶端尖,

绿色或绿白色,成熟时红色,长4~5 mm,直径2~3 mm,内有

种子1枚。种子椭圆形,两端尖,灰绿色,长2~3 mm,直径2.2

mm,不光滑,无光泽,解剖镜下观察有纵向浅沟纹。鲜种子千

粒重10 g左右。花期4-7月,果期8-9月。图10-10. 图10-10 半夏植株形态图

【半夏种植技术】

二、生物学特性

半夏为浅根性植物,一般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土、砾土、重黏土以及易积水之地不宜种植外,其他土壤基本均可,但以疏松、肥沃、深厚,含水量在20%~30%、pH 6~7的砂质壤土较为适宜。野生多见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喜温和、湿润气候,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中生长,畏强光;在阳光直射或水分不足情况下,易发生倒苗。耐阴、耐寒,块茎能自然越冬。 半夏具有明显的杂草性,具多种繁殖方式,对环境有高度的适应性。

一年生半夏为心形的单叶,第二至第三年开花结果,有2或3裂叶生出。半夏一年内可多次出苗,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平均可出苗3次。第一次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二次在6月上、中旬,第三次在9月上、中旬。相应每年平均有三次倒苗,分别为3月下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11月下旬。出苗至倒苗的日数,春季为50~60 d,夏季为50~60 d,秋季为45~60 d。倒苗对于半夏来说,一方面是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珠芽数量,亦即进行了一次以珠芽为繁殖材料的无性繁殖。第一代珠芽萌生初期在4月初,萌生高峰期为4月中旬,成熟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半夏块茎一般于8~10℃萌动生长,13℃开始出苗。随着温度升高出苗加快,并出现珠芽。15~26℃最适宜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5℃而又缺水时开始出现倒苗,秋后低于13℃以下出现枯叶。

冬播或早春种植的块茎,当1~5 cm的表土地温达10~13℃时,叶开始生长,此时如遇地表气温持续数天低于2℃以下,叶柄即在土中开始横生,横生一段并可长出一代珠芽。地温、气温差持续时间越长,叶柄在土中横生越长,地下珠芽长的越大。当气温升至10~13℃时,叶直立长出土外。

半夏的块茎、珠芽、种子均无生理休眠特性。种子发芽适温为22~24℃,寿命为1年。

三、栽培技术

(一) 品种类型

半夏栽培历史虽较短,但因其为广布种植物,为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加之人为有目的的选择,在半夏自然和栽培群体中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类型。主要表现在叶型、块茎大小和形状、珠芽数量和着生位置 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并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狭叶型半夏长势旺盛,叶数多,叶片大而厚,抗性强,珠芽多,块茎多且个体大,产量高。故在生产上应注意种质类型的优选。表10-10为来自16个产地的半夏居群引种至南京后不同采收期化学成分的含量比较。

表10-10 半夏不同居群的β-谷甾醇含量和两种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郭巧生等,2001)

(二) 选地与整地

宜选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地种植,亦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黏重地、盐碱、涝洼地不宜种植。前茬选豆科作物为宜,可与玉米地、油菜地、麦地、果木林进行间套种。

地选好后,于10-11月间,深翻土地20 cm左右,除去砾石及杂草,使其熟化。半夏根系浅,一般不超20 cm,且喜肥,生长期短,基肥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整地,每亩施农家肥5 000 kg,饼肥100 kg和过磷酸钙60 kg,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播前,再耕翻一次,然后整细耙平。南方雨水较多的地方宜作成宽

1.2~1.5 m、高30 cm的高畦,畦沟宽40 cm,长度不宜超过20 m,以利灌排。北方浅耕后可作成宽0.8~

1.2 m的平畦,畦埂宽、高分别为30 cm和15 cm。畦埂要踏实整平,以便进行春播催芽和苗期地膜覆盖栽培。

(三) 繁殖方法

生产上半夏的繁殖方法以采用块茎和珠芽繁殖为主,亦可用种子繁殖,但种子生产周期长,一般不采用。

1块茎繁殖 于当年冬季或次年春季取出贮藏的种茎栽种,以春栽为好,秋冬栽种产量低。春栽,宜早不宜迟,一般早春5 cm地温稳定在6~8℃时,即可用温床或火炕进行种茎催芽。催芽温度保持在20℃左右时,15 d左右芽便能萌动。2月底至3月初,雨水至惊蛰间,当5 cm地温达8~10℃时,催芽种茎的芽鞘发白时即可栽种(不催芽的也应该在这时栽种)。适时早播,可使半夏叶柄在土中横生并长出珠芽,在土中形成的珠芽个大,并能很快生根发芽,形成一棵新植株,并且产量高。

在整细耙平的畦面上开横沟条播。行距12~15 cm,株距5~10 cm,沟宽10 cm,深5 cm左右,沟底要平,在每条沟内交错排列两行,芽向上摆入沟内。栽后,上面施一层混合肥土(由腐熟堆肥和厩肥加人畜肥、草土灰等混拌均匀而成)。每亩用混合肥土2 000 kg左右。然后,将沟土提上覆盖,厚5~7 cm,耧平,稍加镇压。也可结合收获,秋季栽种,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方法同春播。

每亩需种茎50~60 kg,适当密植,生长均匀且产量高。过密,则幼苗生长纤弱,除草困难;过稀,则苗少草多,产量低。覆土也要适中。过厚,则出苗困难,将来珠芽虽大,但往往在土内形成,不易采摘;过薄,种茎则容易干缩而不能发芽。栽后遇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半夏种植技术】

若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栽后立即盖上地膜。所用地膜可以是普通农用地膜(厚0.014 mm),也可以用高密度地膜(0.008 mm)。地膜宽度视畦的宽窄而定。盖膜时3人一组,先从畦的两埂外侧各开一条8 cm左右深的沟,深浅一致,1人展膜,2人同时在两侧拉紧地膜,平整后用土将膜边压在沟内,均匀用力,使膜平整紧贴畦埂上,用土压实,做到紧、平、严。

4月上旬至下旬,当气温稳定在15~18℃,出苗达50%左右时,应揭去地膜,以防膜内高温烤伤小苗。去膜前,应先进行炼苗。方法是中午从畦两头揭开膜通风散热,傍晚封上,连续几天后再全部揭去。采用早春催芽和苗期地膜覆盖的半夏,不仅比不采用本栽培措施的半夏早出苗20 d,而且还能保持土壤整地时的疏松状态,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可增产83%左右。

2珠芽繁殖 半夏每个叶柄上至少长有一枚珠芽,数量充足,且遇土即可生根发芽,成熟期早,是主要的繁殖材料。夏秋间,当老叶将要枯萎时,珠芽已成熟,即可采取叶柄上成熟的珠芽进行条播。按行距10 cm,株距3 cm,条沟深3 cm播种。播后覆以厚2~3 cm的细土及草木灰,稍加压实。也可按行株距10 cm×8 cm挖穴点播,每穴播种2~3粒。亦可在原地盖土繁殖,即每倒苗一批,盖土一次,以不露珠芽为度。同时施入适量的混合肥,既可促进珠芽萌发生长,又能为母块茎增施肥料,一举两得,有利增产。

3种子繁殖 用种子繁殖的两年生以上半夏能陆续开花结果。当佛焰苞萎黄下垂时,采收种子,夏季采收的种子可随采随播,秋末采收的种子可以砂藏至次年3月播种。此种方法出苗率较低,生产上一般不采用。按行距10 cm开2 cm深的浅沟,将种子撒入,耧平,覆土1 cm左右,浇水湿润,并盖草保温保湿,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苗高6~10 cm时,即可移植。当年第一片叶为卵状心形单叶,叶柄上一般无珠芽,第二年3~4个心形叶,偶见有3小叶组成的复叶,并可见珠芽。实生苗当年可形成直径为0.3~0.6 cm的块茎,可作为第二年的种茎。

(四)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半夏植株矮小,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除草,避免草荒。中耕深度不超过5 cm,避免伤根。因半夏的根生长在块茎周围,其根系集中分布于12~15 cm的表土层,故中耕宜浅不宜深,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半夏早春栽种,地膜覆盖,在其出苗的同时,狗尾草、马唐草、牛筋草、画眉草、香附草、苋菜、小旋花、灰灰菜、马齿苋、车前等十余种杂草也随之出土,且数量多,往往造成揭膜后出苗困难,影响半夏的产量,因此应及时除草。

2摘花 为了使养分集中于地下块茎,促进块茎的生长,有利增产,除留种外,应于5月开花抽薹后,分时分批摘除花葶。此外半夏繁殖力强,往往成为后茬作物的顽强杂草,不易清除,因此,必须经常摘除花葶。

3水肥管理 半夏喜湿怕旱,无论采用哪一种繁殖方法,在播前都应浇1次透水,以利出苗。出苗前后不宜再浇,以免降低地温。立夏前后,天气渐热,半夏生长加快,干旱无雨时,可根据墒情适当浇水。浇后及时松土。夏至前后,气温逐渐升高,干旱时可7~10 d浇水一次。处暑后,气温渐低,应逐渐减少浇水量。经常保持栽培环境阴凉而又湿润,可延长半夏生长期,推迟倒苗,有利光合作用,多积累干物质。若遇久晴不雨,应及时灌水,若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水,避免因田间积水,造成块茎腐烂。因此,加强水肥管理,是半夏增产的关键。

在生长期间经常泼浇稀薄人畜粪水,有利于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半夏生长,起到增产的作用。每次可施用腐熟的人畜粪水和过磷酸钙。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一般可追肥4次。第一次于4月上旬齐苗后,每亩施入1∶3的人畜粪水1 000 kg;第二次在5月下旬珠芽形成期,每亩施用人畜粪水2 000 kg;第三次于8月倒苗后,当子半夏露出新芽,母半夏脱壳重新长出新根时,用1∶10的粪水泼浇,每半月一次,至秋后逐渐出苗;第四次于9月上旬,半夏全苗齐苗时,每亩施入腐熟饼肥25 kg、过磷酸钙20 kg、尿素10 kg,与沟泥混拌均匀,撒于土表,起到培土和有利灌浆的作用。半夏生长中后期,每10 d根外喷施一次0.2%磷酸二氢钾,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4培土 珠芽在土中才能生根发芽,在6-8月间,有成熟的珠芽和种子陆续落于地上,此时要进行培土,从畦沟取细土均匀地撒在畦面上,厚1~2 cm。追肥培土后若无雨,应及时浇水。一般应在芒种至小暑时培土两次,促使萌发新株。两次培土后行间即成小沟,应经常松土保墒。

5遮阳 生产上可于4月中下旬畦边间作玉米、辣椒及豆类作物,6月上、中旬间作物长高或搭架遮阳,9月后,气温渐低,应及时收获间作物。

(五) 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c.)是半夏最常见的病害,多发生在高温多湿季节和越夏种茎储藏期间。危害地下块茎,造成腐烂,随即地上部分枯黄倒苗死亡。

防治方法:① 选用无病种栽,雨季及大雨后及时疏沟排水。② 播种前用木霉(Trichoderma spp.) 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半夏块茎,或以5%的草木灰溶液浸种2 h;或用1份50%多菌灵加1份40%的乙磷铝300倍液浸种30 min。③ 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在穴处用5%石灰乳淋穴,防止蔓延。④ 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可减轻危害。

2病毒性缩叶病(Dasheen mosaic virus,DMV)是栽培半夏上普遍发生的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发病率随栽培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种茎带毒及蚜虫等昆虫传毒可能为其主要传播途径。多在夏季发生。为全株性病害,发病时,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的斑,使叶片变为花叶症状,叶片变形、皱缩、卷曲,直至枯死;植株生长不良,地下块根畸形瘦小,质地变劣。当蚜虫大发生时,容易发生该病。该病可使半夏在贮藏期间及运输途中造成鲜种茎大量腐烂,受害半夏块茎加工成商品后,往往质量差,品级低。

防治方法:① 选无病植株留种,避免从发病地区引种及发病地留种,控制人为传播,并进行轮作。② 施足有机肥料,适当追施P肥、K肥,增强抗病力;及时喷药消灭蚜虫等传毒昆虫。③ 出苗后在苗地喷洒一次40%乐果2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每隔5~7 d一次,连续2~3次。④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烧毁深埋,病穴用5%石灰乳浇灌,以防蔓延。⑤应用组织培养方法,培养无毒种苗。

3芋双线天蛾[Theretra oldenlandiae (Fabricius) Rothschild.et.Jordan]是半夏生长期间为害极大的食叶性害虫,栽培半夏田为害率可达80%以上。每年可发生3~5代不等,以蛹在土下越冬。8-9月幼虫发生数量最多。成虫白天潜伏在荫蔽处,黄昏时开始取食花蜜,趋光性强。雌蛾交配后2~5 d产卵。每只雌蛾产卵30~60粒,散产于半夏叶背面。一般每片叶只产1粒卵,幼虫孵化后取食卵壳,并在叶背取食叶肉,残留表皮。2龄后叶片吃成孔洞,3龄后从叶缘蚕食,造成大的缺刻,高龄幼虫食量暴增,每头幼虫每天可为害半夏苗10株以上。

防治方法:① 结合中耕除草捕杀幼虫。② 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③ 5月中旬至11月中旬幼虫发生时,用50%的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雾或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喷洒,每5~7 d一次,连续2~3次,可杀死80%~100%的幼虫。

4红天蛾(Deilephila elpenor lewisi Butler)主要在5-10月造成为害,尤以5月中旬至7月中旬发生量大,为害最严重。以幼虫咬食叶片,食量很大,发生严重时,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吃光。

防治方法:参考芋双线天蛾。

其他还有半夏炭疽病(Colletotrichum pinelliae Saw.)、蚜虫和地下害虫等。

四、留种技术

1种茎的采收和贮藏 于每年秋季半夏倒苗后,在收获半夏块茎的同时,选横径粗0.5~1.5 cm、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中、小块茎作种用。大块茎不宜作种,这是因为中、小种茎大多是由珠芽发育而来的新生组织,生命力强,出苗后,生长势旺,其本身迅速膨大发育成大块茎,同时不断抽出新叶形成新的珠芽,故无论在个体数量上还是在个体重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增加。而大种茎都是大块茎,它们均由小块茎发育而来,生理年龄较长,组织已趋于老化,生命力弱,抽叶率低,个体重量增长缓慢或停止,收获时种茎大多皱缩腐烂。

半夏种茎选好后,在室内摊晾2~3 d,随后将其拌以干湿适中的细砂土,贮藏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次年春季取出栽种。

篇五 半夏种植技术
半夏种植现状和发展建议

半夏种植现状和发展建议

中药材半夏,为了与水半夏的区分,大家习惯叫做“旱半夏”。地方名字有江苏叫“野芋头”、河南称“闹狗蛋”、江西称“老鸹眼”、云南叫“小半夏”、山东称“鸦芋头”、湖北称“三步跳”、四川称“麻芋头”等等,属于天南星科植物的干燥块茎。它具有根浅喜肥、怕强光、怕高温、喜湿润、怕干旱、怕水涝等生长特殊习性。人工半夏种植中为了满足以上生长习性,几十年来从事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出很多半夏种植管理技术,但因为各种因素,这些半夏种植技术并没有得到普及,大多数半夏种植者,只是从网上了解一些表面的理论知识,并没有掌握半夏种植实用技术,所以,半夏种植的人工栽培产量低,质量差,货源少,半夏价格逐年上涨。

2000年以来,半夏价格从20元/公斤逐渐上升到目前的95元/公斤(2013年5月1号),每年都在上涨,并不象其他中药材品种价格涨降不稳定。因为价格的上涨,每年都会新增好多半夏种植户;但增加了半夏种植面积,不一定货源就多,原因是大部分半夏种植者只看半夏价格,想象效益,忽略了自己是否具备半夏种植条件和半夏种植技术上的难度、病害会导致的产量低、甚至绝产的实际,把本年度市场上有限的半夏块茎(半夏种植中的种源用鲜块茎)资源用作半夏种茎播种在地里,到收获时,收获的半夏还没有播种的半夏种茎多。所以,半夏种植的越多,用半夏种茎量就越大,市场上的半夏商品就越少,年复年的削减商品半夏货源;另外,半夏种植生产中用工量大,劳动力价格升高,这就是造成半夏每年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为了缓解半夏的供需矛盾,满足制药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增加药农收益,建议有条件的药农可以适当发展半夏种植。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提醒广大药农,半夏种植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土壤是壤土,不能太酸和太碱,PH在6.5-7.0之间,土壤中没有或很少有根生杂草和石块;(2)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超过1.2%以上;(3)有充足水源,浇水方便,并且能彻底排涝;(4)地势有一定坡度,最好坡度在5-10度,没有坡度,要做多条沟。想种植半夏的药农朋友,首先要逐条对照以上条件,看是否合适;如果符合上述条件,然后结合自己掌握的或学到的半夏种植技术和经济情况,确定半夏种植面积。按现在半夏种植技术水平和大田生产实际,如果达到以上四方面自然条件,并能在技术基础上人为满足半夏种茎生长所需要条件,每亩可产半夏干品150公斤,按市场价格95元/公斤,亩效益可达万元以上,收益相当可观。但是,不要只注意高效益,忽略了半夏种植技术力量和半夏种植具备的条件,碰年份、碰天气、马虎大意,跟风发展,盲目种植,以免给自己及整个半夏市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半夏种植中腐烂病发生及防治

1、病因症状:此病在高温、雨季、土壤湿度长时间过大、半夏块茎和珠芽的膨大期发生。病菌侵染半夏种茎的初期,半夏种茎的周边出现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此斑点向四周迅速扩展,3—4天后,众多的病菌斑点联在一起,继续向半夏种茎和块茎内部侵染,此时,半夏根系开始萎缩,地上部的叶片逐渐由绿色变黄、枯萎。一周后,半夏种茎和块茎呈圆水泡状,好似熟透了的葡萄,块茎内全是黑水,全株死亡,最后只剩下薄薄的外皮。蔓延的病菌会迅速侵染其它半夏种茎和块茎,短期内使整个半夏种植地块全部感染而腐烂,先烂大半夏块茎,后向小半夏块茎蔓延,最后只留下小于一厘米的珠芽。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提醒药农,此病害是目前人工半夏种植最常见、难治疗、危害大、范围广的病害,要注意防治,不可马虎。

2、防治方法

(1)注意选择半夏良种。人工半夏种植,要选择抗病强、长势旺盛的半夏种茎品种,如狭三叶半夏、柳叶形半夏等叶形的优良品种。

(2)播种前半夏种茎进行消毒处理。用50%的多菌灵浸半夏种茎12小时;5%的草木灰溶液浸半夏种茎2小时;1份50%的多菌灵+1份40%的乙磷铝300倍液浸半夏种茎半小时;300倍食醋、50毫升/升的高锰酸钾分别浸半夏种茎,预防半夏种茎腐烂病并增产。

(3)半夏种植,严格选择土壤和地势。土壤必须是中壤土或壤土,确保滤水性好并透气;地势最好有10—25度的坡度,如地势平坦,须挖较深并密布的渗水沟。

(4)遇到连阴雨天气和土壤较湿润时,只要能下田中耕,要进行多种形式、多次的中耕松土,以打破土壤的板结层,使土壤中的有害气体排除,空气中的新鲜氧气进入,增加土壤和空气中的【半夏种植技术】

气体交换,这一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轻腐烂病的发生。并及时喷施杀菌药剂或撒施100公斤/亩生石灰粉。

(5)及时防治地下害虫蛴螬和地老虎。用新型菊酯农药,含50克/升氟氯氰菊酯EC,具有激活作用,可驱使害虫从洞穴中爬出,与药接触,并迅速作用与害虫的神经系统,使其中毒死亡,最近两年经实地大面积使用,防治效果100%。

(6)烂茎抢收。半夏种植生长的中后期,如遇到连阴雨天气和土壤湿度较大时,要勤检查半夏种植田间生长情况,如发现有部分半夏种茎植株发生腐烂病,遇此情况,不管是否到刨收季节,均应及时果断抢收,不可拖延时日,否则,半夏种茎和块茎腐烂很快,先烂大的,后烂小的,造成减产甚至绝产。紧急抢收的同时,把从湿泥中刨收的半夏种茎和块茎,应马上脱皮加工,因此时鲜半夏块茎内部仍在腐烂,如不加工,大部分块茎会在1—2天后,还要烂掉,请不要大意。最近一段时间许多药农朋友咨询关于半夏种植中的有关问题,一般都涉及到种植半夏(Pinellia)所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需要什么样的土壤;每hm2投资多少半夏种茎合适,每hm2产量是多少?半夏种植中期生长良好,但是收获时为什么没有产量或产量低?为此,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根据几十年的大田种植研究经验,愿与同仁老师们共同探讨其原因,依此推动并振兴半夏种植业的发展。

1 种质

作为人工种植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种源是用半夏种茎(鲜品半夏),即人们常说的无性繁殖,但是,不是所有的地块中所产的所有的半夏种茎都能做种用的。用带有病菌的半夏种茎做种,能使所有种植地块讯速传播病毒病菌和腐烂病菌,可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不选育良种,年复年的无性繁殖,引起了半夏品种的严重退化,抗病害和免疫力降低,造成产量的逐年下降;用大小都有的半夏鲜货做种茎,出苗生长不均匀,用种量大,增重系数降低,浪费半夏市场资源;我国半夏的13个品系中,狭叶型半夏的比宽叶型抗倒苗、抗高温、抗强光、抗病害能力强,优质高产;同科属植物分别有半夏、天南星(掌叶半夏)、水半夏,这三种植物从球茎外观上大同小异,不是行业中的人不容易分辨,其商品价值差别较大,选择半夏种植时,注意不要选错种,种错药。

1.1 半夏种茎不可带病菌

半夏种植中,块茎腐烂病发生相当严重,也是目前人工半夏种植的瓶颈,一旦发生,无法根治,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到整个地块,使整个地块半夏种茎中都带有病菌;尽快刨收后,立即外皮干燥并放置在温度低的环境条件下,块茎内的病菌处于休眠状态,不会继续腐烂蔓延;如用此块茎做半夏种茎种植在地里,其温度、湿度等条件正适宜病菌的生长,会很快蔓延繁殖,最后遍及整个地块,造成绝产。半夏种茎内部有无病菌,单用肉眼无法从外表看到,又没有条件进入实验室进行半夏种茎检测,所以,只有半夏种植者自己知道,自己所种植的半夏上年是否发生过病害(只要发生过腐烂病的地块,地块中所产的半夏块茎内部都带有病菌,不能做种);另外,目前好多药商,看到半夏块茎做种茎的商机,全国各地收购半夏鲜货做半夏种茎低价出售,试想,药商自己能知道所购买的鲜货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了腐烂病吗?自己知道所购买的半夏种茎内部有腐烂病菌吗?药商不知道,购买所谓半夏种茎的药农更不清楚了。据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多年实际调研,半夏种植的药农,根本不知道也不了解这种情况,哪里有卖半夏种茎的(鲜半夏块茎),价格能够便宜,质量怎么样无所谓,就购买做半夏种茎用,播种在地里,但等到后期出现了腐烂病(发生腐烂病后,半夏块茎会逐渐变为空壳,随之分解到土壤中),没有产量时,药农无奈抱怨“半夏苗期生长很好,怎么邪门,收获时没有了,就有半夏跑掉了”的说法。

1.2 半夏种茎良种选育刻不容缓

山东省菏泽市从1987年开始从事野生变家种研究,也是研究半夏的生长发育和习性及人工种植技术的最早发源地和人工半夏种植较早的地区之一;1998年菏泽全地区推广种植面积

308hm2,在实验田中最高每hm2产鲜品半夏30495kg,当时,在规模与单产方面创国内最高记录,达到领先水平;但到目前为止, 山东菏泽和随后发展起来的主产地山西新绛的家种面积和产量已大幅减少。以山西新绛为例, 上世纪九十年代,尽管老百姓在半夏种植上采用的是粗种粗管的方式,每hm2也产15000~22500kg鲜货;而现在,半夏种植普遍好像出现了骄生惯养,又是半夏

种茎消毒处理、土壤杀菌、配方施肥,又是撒麦桔遮荫、稀释药物防烂、喷洒微肥保壮等等;可以说,在茫无头绪,不知所措的情况下,药农把所有的高产技术和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上,然而,产量好的每hm2产量也就是12000多kg,一般大都在7500kg左右,差的只能收回半夏种茎甚至于有种无收。另据调查,山东高密、临沂,甘肃西和、清水、宕昌、武都等其他主产区单产上现有不同程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追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半夏年复年的无性栽培,引起半夏种茎种性的严重退化,抗病害、抗高温、抗强光能力逐渐减弱。品种退化影响产量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点:

1.2.1 种茎分蘖能力降低

优良无退化的半夏种茎,种茎大小直径1 cm的,生长60天,自身能分蘖3~5个叶茎,也就是第一代能形成3~5个珠芽;半夏种茎大小直径1.5 cm的,生长60天,自身能分蘖5~7个叶茎,也就是第一代能形成5~7个珠芽;这些叶茎上的珠芽生长一个周期后,每个珠芽与母茎一样再分蘖生长3~7个叶茎,形成3~7个第二代珠芽;以此类推,从4月生长到10月份,一般播种一个半夏种茎能完成2~3代,可分蘖叶茎和形成珠芽10~30个;也就是说,播种一个半夏种茎,生长一年,从个数上可以增加10~30个。但是,近几年笔者实地对多个半夏种植地块调研查看,发现普遍存在块茎分蘖减少,一代叶茎和珠芽分蘖1~3个,大部分二代珠芽长成的块茎只能分蘖1~2个叶茎,并且叶茎细弱,倒苗严重。

1.2.2 块茎个体增重减少

半夏种茎和珠芽膨大增重系数是影响半夏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个1 cm大小的半夏鲜块茎,重量大约1 g,大小3 cm重20 g,重量相差二十倍。优良无退化的半夏种茎,从播种到收获,正常情况下自身可以从1 cm自然膨大到3 cm左右,所形成的珠芽膨大系数也是如此。如果能有60%的种茎和珠芽能膨大到2~3 cm大小,那半夏产量计算可知。从近几年半夏收购情况看,个体大小一般都在1~2 cm左右,大个头很少;今年偶有菏泽巨野的药农申乃强和江苏丰县的吕先生所产半夏个体较大,有50%的个体达到了2~3 cm,每hm2产量达到18000kg鲜货。

1.3 中小块茎做半夏种茎最适宜

半夏种植所选用的半夏种茎应该为中小型半夏块茎,直径在1~1.5 cm之间。这些大珠芽或小块茎,年轻旺盛,即具备一定的分蘖系数,又具有单个体充足的膨大空间,还很少带有病菌,用种量少,每hm2用种茎900gk即可;更重要的是,这些珠芽或小块茎,由于大部分没有过生根发芽的过程,其外皮的保护层没有破坏,土壤中的病菌不容易浸入,抗病害能力强,前期湿度大也不会发生腐烂病。1.5 cm以上的大块茎做半夏种茎,每hm2需要2250~3000kg才可以,并且膨大系数小,自身增重有限;由于半夏种茎外表保护层破坏,病菌很容易浸入,易引发腐烂病害。小于1 cm的珠芽做种,虽然用种量更少,但分蘖系数低,根系不发达,当年产量也不高。例如,播种直径1 cm的种茎,生长4个月后,在条件适宜时,自身会膨大到3 cm左右,重量增加了20倍,每hm2播种900kg种茎,按有60%半夏种茎个体膨大到3 cm,单从母茎自身膨大每hm2产量就增加了10500kg;再加上分蘖的几代珠芽的个数和膨大,总产量是最高的。

1.4 选择“狭三叶”半夏种茎品系做种

根据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从事二十多年半夏种植的田间实践观察,单从半夏生长的叶型上可分为竹叶型、似竹叶型、柳叶型、桃叶型(研究所命名狭三叶)、杏叶型、手掌叶型等几个品系。野生半夏品系竹叶型、杏叶型分布较广,在全国半夏野生主产地均有发现;似竹叶型、手掌叶型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和长江流域;狭三叶半夏也就是桃叶型半夏主要原产地山东菏泽及周边,现已引种扩展到山西的中南部、河南的中北部、甘肃、陕西、河北、安徽、江苏、四川、贵州、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从以上半夏种茎不同叶型中比较筛选,其中以山东菏泽和江苏丰县原产的狭三叶半夏产量最高,质量较好,其长势旺盛,茎叶分蘖多,叶片大而厚,光合作用和抗性较强,高抗腐烂病和高温枯萎倒苗;珠芽形成的早而多,商品个体大且圆整,可作为半夏种植的良种,是目前人工半夏种植的最优良品系。狭三叶半夏具有以下特征:

1、圆球型或椭圆形。

2、外皮颜色黄褐色和黄白色。

3、每茎叶有一个珠芽,而叶片上没有珠芽。

4、成型叶片宽度2-4厘米,长度5-12厘米。

5、块茎2厘米以上出现花蕾(氟焰苞)。

6、最大个体(鲜)4厘米,单个重60克。

7、在土壤水分饱和情况下,10天内不腐烂。

8、外界气温35度时,一周不枯萎倒苗。

9、一般年份不会发生腐烂病。

10、产量稳定在800公斤以上(鲜)。

半夏种植的产量高低主要与两方面有关系,一是分蘖叶茎的早晚和多少,二是形成的珠芽和种茎自身的膨大系数。有效生长期越长,产量越高,采用怎么样的管理方式,使半夏生长时间延长,正确合理地搭配好温度、光照、水分、肥料之间关系,这就是技术。

2.1 播种时间为前提

半夏种植在我国的大多数省区均可生长。南到广东,北至吉林,西至西宁,东适山东。为了最大限度增加半夏的生长时间,提高产量和质量,所以,应根据不同的地区,确定最佳的半夏种植时间。无霜和霜期较短的南部省区可选择晚秋或冬季栽培;黄淮地区最适栽种时间是2月下旬至3月上旬(雨水至惊蛰);西北和东北部分地区栽种时间可适当向后推迟。总之,半夏各省区选择最适宜的栽种时间,当地实际测量,在5 cm的地温稳定在5~7℃,为最佳播种时间。尽早播种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使半夏叶柄在土中横生并长出珠芽,在土中形成的珠芽个大,并能很快生根发芽,形成一棵新植株,繁殖系数增加,是半夏种植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2.2 田间管理是根本

2.2.1 温度 平均地温在10℃左右时,半夏萌发出苗;平均气温达15~27℃时,半夏生长最茂盛。在我国部分地区,7月中旬开始,随着梅雨季节的结束,气温上升,最高温度经常超过35℃,半夏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没有遮阴条件的半夏地上部分相继枯萎,形成夏季大倒苗。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一定技术措施降低温度(地温),采用的具体方法要根据当地条件选择,一般采用傍晚浇井水最实用,即降温,又保湿,增产效果明显。

2.2.2 光照 半夏种植一生中对光照要求不一致,生长前期的春季由于温度低,光照弱、雨水相对少,半夏生长需要光照条件;生长中期的夏天温度高、光照强烈,这段时间只有在有隐蔽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进入生长后期的秋季,由于日光强度逐渐减弱,温度逐渐降低,再加上雨水较多,土壤和空气湿度大,所以又需要光照条件。根据以上半夏特性,采取夏季遮阳措施,可有效减少倒苗率,增加生长时间;适龄的果树套种半夏,小麦、大豆、芝麻、棉花、豇豆等高杆农作物间套半夏,在半夏行间覆盖麦秸等,都能遮阳和降低阳光的直射。许多药农在半夏行中套种玉米,为半夏遮阳,道理上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玉米播种时间和种植方法,要达到半夏需要遮阳的时候,玉米能够长到一定高度;千万不要出现需要遮阳时玉米没有长高,不需要遮阳时的7~8月玉米才旺盛生长,起到副作用;另外,玉米根系发达,与半夏争肥比较严重,要注意半夏种植的追肥管理。【半夏种植技术】

2.2.3 水分 半夏一生中喜湿润,怕干旱,但也怕水涝,因此,切实加强水分管理,是半夏正常生长和增产的关键。无论什么时间栽培,在第二次耕地前,只要土壤干旱,就要浇一次透水,以利出苗;出苗前后不宜浇水,以免降低地温;除去地膜后,要根据土壤湿度情况,灵活多次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松土保墒;进入6月或小麦收获后,正是块茎、珠芽膨大期,温度升高,需水量也增大,更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及疏松,这个时期可在地面撒施一层薄薄麦秆、麦糠或树叶等叶片,可保墒和降低地温,对防止半夏倒苗起到重要作用;夏至以后,温度高,光照强,干旱时只能小水勤浇,保持土壤见湿见干,避免大水漫灌,更不能地块积水,若雨水连续过多,应及时利用排水设施彻底排水,避免因田间积水或土壤超饱和,引起块茎腐烂病的发生。处暑后至收获期气温逐渐降低,光照渐弱,可根据天气降雨情况,在土壤不干旱的情况下,减少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湿润疏松。

2.2.4 肥料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句农谚更适用半夏种植。半夏根浅,吸收肥料能力差,其生长、分蘖和块茎膨大,需要较多的有机质,而化学肥料又不可替代,所以,优质充足的有机肥对半夏种植产量影响很大。除每hm2施足45000kg基肥外,在其生长期也要注意加强追肥管理。在半夏种植生长过程中,一般应追肥四次,第一次于出齐苗后,每hm2追施腐熟的较淡些的人畜粪水15000~22500公斤;第二次在5月中、下旬珠芽形成高峰和膨大期,要重施追肥,每hm2可追施腐熟的人畜粪水30000kg和草木灰4500kg,人畜粪水和草木灰不足时,可加施优质磷酸二胺750kg和尿素200kg,并结合除草松土将磷酸二胺和尿素翻入土中;第三次于7月上旬,当第二、三代珠芽露出新芽,母块茎脱壳重新长出新根时,用1:10的腐熟粪水泼浇,每15天一次,直至秋后,同时追施含磷、钾元素的肥料,如过磷酸钙、硫酸钾等,以促进珠芽和块茎生根膨大;第四次于9月上旬,每hm2施入腐熟饼肥375kg、过磷酸钙300kg、硫酸钾150kg,拌均匀,穴施或沟施。另外,在半夏种植生长中后期,结合杀菌治虫,每10天根外喷施一次0.2%磷酸二氢钾或三十烷醇等叶面肥,增产效果较好[8]。

2.3 病害防治是保障

2.3.1 半夏猝倒病(烫叶病)

近几年半夏种植研究发现,此病在人工半夏种植中,是最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病原因正在研究观察中。在高温雨季、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最易发生,特别是在通风透光较差时,发病重。发病初期叶和叶柄上出现绿色不规则病斑,随即病斑色泽加深,患部变软,叶片似开水烫过一样,呈半透明状下垂,相互粘在一起。此病发病急,传染快,一经发现,很快蔓延,治疗麻烦。整个地块的土壤和空气中散发出很浓的腥臭气味。

2.3.2 半夏病毒病

半夏种植后,因为多种因素,会出现出苗不整齐、有早有晚的现象;整个的生长阶段也都会不间断的出苗、倒苗。刚出苗的半夏,叶片小而幼嫩,抵抗外界能力较差;再加上半夏种植后刚出苗的时间正是蚜虫和灰飞虱高发期,半种植夏地块的空间飘飞很多的蚜虫、灰飞虱,只要半夏的幼苗出土,蚜虫、灰飞虱会立即飞到半夏种苗的叶片上,吸食养分,同时把它们体内携带的各种病菌和病毒传播到半夏的幼苗上。半夏种苗染病后,叶片初期出现黄色不规则的斑点,逐渐叶片变为花叶,皱缩扭曲,叶片上卷,植株矮化奇形,生长不良,严重影响半夏的产量和品质,此病叫病毒病,也称缩叶病。病毒病的发病根源主要是由于蚜虫、灰飞虱传播,蚜虫可传播黄矮病毒,灰飞虱可传播丛矮病毒,特别是靠近路边、沟渠、河堤、麦田、棉花、菜园的半夏种植地块最容易传染病毒病,所以,提前防治蚜虫、灰飞虱,以及连续阴雨天过后,及时喷施杀菌农药预防病害,是从根本上杜绝病毒病发生和传播的有效技术措施。

2.3.3半夏腐烂病

此病在高温、雨季、土壤湿度长时间过大、块茎和珠芽的膨大期发生。病菌侵染半夏种茎的初期,块茎的周边出现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此斑点向四周迅速扩展,3~4天后,众多的病菌斑点联在一起,继续向块茎内部侵染,此时,半夏根系开始萎缩,地上部的叶片逐渐由绿色变黄、枯萎。一周后,半夏块茎呈圆水泡状,好似熟透了的葡萄,块茎内全是黑水,全株死亡,最后只剩下薄薄的外皮。蔓延的病菌会迅速侵染其它半夏块茎,短期内使整个半夏地块全部感染而腐烂,先烂大块茎,后向小块茎蔓延,最后只留下小于1 cm的珠芽。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提醒药农,此病害是目前人工栽培半夏最常见、难治疗、危害大、范围广的病害,要注意防治,不可马虎。

3 结语

半夏种植要获得优质稳产,首先要具备适宜的气候等自然条件,要选择肥沃、疏松、中性的壤土或沙壤土,有灌溉水源和排涝设施;慎重选择无退化、无病害、大小适宜、品种纯正的优质半夏种茎做种,把每年进行半夏种茎的良种选育工作作为重点;施入足量的经过发酵好的优质农家肥做基肥,并且生长期间多次冲施 ,保障半夏种茎膨大对肥的需要;做好半夏整个生长期间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无病先防,防治结合;根据半夏种植地区气候、

篇六 半夏种植技术
半夏种植管理大全

旱半夏如何种植管理 发布时间:2010-06-22 来源:山西农民报

摘要:一、整地。以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为主,其他土壤次之,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和浇水条件。过沙或过黏的土地不宜种植。在实地操作中,畦要控制

一、整地。以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为主,其他土壤次之,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和浇水条件。过沙或过黏的土地不宜种植。在实地操作中,畦要控制在1.5米的宽度,不能过宽,5月1号前后在畦埂上种成双行玉米,以利旱半夏遮阴,畦的去向以东西畦为好。在林下种植,除果树地以外都可以,并且生长良好,不论春播或秋种,事先要整好地,施足底肥,耕地不要过深。二、播种。按行距15厘米~20厘米,开3厘米~4厘米深的小沟,将种球均匀地撒在沟内,株距2厘米~6厘米覆土1厘米~2厘米后进行平整,天旱可浇水,温度控制在18℃~20℃,一般12天~15天相继出苗。三、田间管理。旱半夏一年有2次~3次的出苗与倒苗现象,倒苗后过几天还会重新长出新苗来,这是正常的繁殖现象。倒苗期间如有草尽量拔除。倒苗后若地旱可及时浇水,利于出苗。苗正常时追施氮、磷、钾肥,亩用20公斤~25公斤,注意不要沾在叶面上。田埂上的玉米按常规管理,林木也按常规管理,雨水过多时要注意排水,畦内不要长时间积水。有花葶时可剪除,使养分集中在地下块茎上,以利增产。

半夏生长环境 发布时间:2010-06-22 来源:富农路

摘要:半夏为浅根性植物,喜肥,原多野生于潮湿而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腐殖土上。喜温和、湿润气候和荫蔽环境,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

半夏为浅根性植物,喜肥,原多野生于潮湿而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腐殖土上。喜温和、湿润气候和荫蔽环境,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环境中生长;土壤含水量在20%-40%时生长较为适宜;干旱缺水易倒苗,一般随生长环境的变化,一年可倒苗1~3次,倒苗对于半夏来说,一方面是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珠芽数量,亦即进行了一次以珠芽为繁殖材料的无性繁殖。

半夏于8~10℃萌动生长,15℃开始萌芽出苗,15~26℃为最适生长温度,30℃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5℃而又缺水时开始出现倒苗现象,以地下块茎度过不良环境。当秋季凉爽时,苗又复出,继续生长,秋后低于13℃时开始枯叶。

半夏的块茎、珠芽、种子均无生理体眠特性。种子寿命为1年。

冬播或早春播的块茎,当地表1~5厘米地温达10-13℃时叶柄发出,此时如遇地表气温又持续数天低于以上地温,叶柄即在土中横生,同时长出一代珠芽。地、气温差持续时间越长,叶柄在土中横生时间越长,地下珠芽就长得越大,当气温升至13-15℃时,叶柄才直立长出土面。

旱半夏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0-06-18 来源:河南科技报 摘要:旱半夏是一种常年收获的中药材,如采用高产多熟的栽培技术,可实现1年3种3收。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地整地:栽培旱半夏以疏松肥沃的

旱半夏是一种常年收获的中药材,如采用高产多熟的栽培技术,可实现1年3种3收。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地整地:栽培旱半夏以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好,整地时亩施土杂肥3000~5000公斤,磷肥25

~30公斤,尿素25~30公斤,深耕细耙。

【半夏种植技术】

二、播种方法:通常采用块茎繁殖,可1年3种3收,即4月种7月收,7月种10月收,10月种次年4月收,也可1年收获1次,亩用种多少因块茎大小而异。种时用耧开沟,行距18厘米,株距10~15厘米,播种后覆土压实。如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

三、田间管理:主要做好锄草和培土工作。锄草时先浅后深,在旱半夏生长1个月左右叶柄上生出株芽,即开始培土,可追施磷肥及土粪或磷酸二氢钾。如干旱要小水勤浇,浇后锄草培土。旱半夏生长后期要摘去花蒂,以免消耗养分,影响产量。

四、病害防治:可喷洒植病灵1500倍液,或50%多菌灵、辛硫磷100倍液防治叶斑病及根腐病。

五、采收:可用犁翻耕,仔细挑拣,大的作药用,小的作种用。入药前先将鲜旱半夏堆积室内4~5天,然后装麻袋、编织袋对沙子揉搓,进行脱皮,在水中漂去皮渣,晒干后即可销售,一般亩产鲜品600~750公斤。

半夏的形态特征与适种环境

喜湿润,怕干旱,畏强光;耐阴、耐寒,块茎能自然越冬。选择土壤湿润、肥沃、深厚、中性的砂质壤土为宜。

半夏的繁殖技术 发布时间:2010-06-17 来源:诸城市农技中心【半夏种植技术】

摘要:半夏的繁殖以采用块茎和珠芽繁殖为主,亦可种子繁殖,但种子发芽率不高,生产周期长,一般不采用。1、块茎繁殖半夏栽培2~3年,可于每年6

半夏的繁殖以采用块茎和珠芽繁殖为主,亦可种子繁殖,但种子发芽率不高,生产周期长,一般不采用。

1、块茎繁殖半夏栽培2~3年,可于每年6.8、10月倒苗后控取地下块茎。选横径粗0.5-1厘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小块茎作种用。种茎拌以干湿适中的细砂土,贮藏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取出栽种。以春栽为好,D秋冬栽种产量低。春栽,宜早不宜迟,气候温暖的江南,可于12月中旬,在整细耙平的畦面上开横沟条播。按行距12-15厘米、株距5-10厘米,开沟宽10厘米、深5厘米左右,在每l条沟内交错排列两行,芽向上摆入沟内。栽后,上面施1层混合肥土(由腐熟堆肥和厩肥加人畜肥、火土灰等混拌均匀而成)。每亩用量2000公斤左右。然后,将沟土提上覆盖,厚约15-7厘米。每亩需种栽100公斤左右,适当密植半夏,苗势生长才均匀且产量高。过密,幼苗生长纤弱,且除草困难;过稀,苗少草多,产量低。覆土也要适中,过厚,出苗困难,将来珠芽虽大,但往往在土内形成,不易采摘;过薄,种茎则容易于缩而不能发芽。栽后遇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始终要保持土壤湿润。

2.珠芽繁殖半夏每个茎叶上长有1珠芽,数量充足,且回"发芽可靠,成熟期早,是主要的繁殖材料。夏秋间,当老叶将要枯萎时,珠芽已成熟,即可采下繁殖。按行株距10X8厘米挖穴点播,每穴种2-3粒,亦可在原地盖土繁殖,即每倒苗一l批,盖土1次,以不露珠芽力度。同时施入适量的混合肥。既可促进珠芽萌发生长,又能为母块茎增施肥料,一举两得,有利增产。

3、种子繁殖2年生以上半夏,从初夏至秋冬,能陆续开花结果。当佛焰苞萎黄下垂时,采收种子,进行湿砂贮藏。于翌年3-4月上旬,在苗床上按行距5-7厘米,开浅沟条播,播后覆盖1厘米厚的细土,并盖草保温保湿,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但出苗率较低,生产上一般不采用。

无论采用哪一种繁殖方法,在播前都应浇1次透水,以利出苗。

旱半夏人工栽培的技术

发布时间:2010-06-16 来源:中国星火计划网

摘要:旱半夏别名三叶半夏、三步跳、麻玉果,是常用中药材,我国南北均有野生分布。近些年由于人们对荒山地的开垦利用和农田大量使用除草剂,

旱半夏别名三叶半夏、三步跳、麻玉果,是常用中药材,我国南北均有野生分布。近些年由于人们对荒山地的开垦利用和农田大量使用除草剂,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逐年减少,价格不断上升。据调查,目前全国十七个药材专业市场上旱半夏商品稀少,已出现供不应求,市价坚挺在36-42元/千克。因此,人工种植旱半夏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我们中药材协会GAP种植基地的有关科技人员经过引种栽培试验,已将野生旱半夏变家种获得成功,亩产量达160千克(干品),除去成本开支,亩获利在350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引种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种植地的选择。旱半夏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耐荫不耐旱,适合山坡、平地栽培,可与果树间套种,也可与玉米、油菜、小麦等高杆植物间作,以砂质土壤种植最佳,重粘土、低洼积水地块不宜种植。

二、种植。旱半夏以冬季11月至次年春季4月为播种适宜期,播前结合整地,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播种时再耕翻一次,然后整细耙平作畦。旱半夏主要用块茎和株芽繁殖。采用块茎繁殖最好,随挖随栽种,按行距17-20厘米、株距7-10厘米挖穴,每穴栽二至三个块茎,每亩用40-50公斤块茎,盖土不要过厚,以1-2厘米为宜,覆土后如土壤干旱要及时浇水。采用株芽繁殖的则应在夏秋间老叶将要枯萎、叶柄下的株芽已发育成熟时,采取成熟株芽进行条栽,行株距同块茎繁殖一样。

三、田间管理

⑴除草:在幼苗未封行前,要及时除草,中耕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以免伤根。因为旱半夏的根生长在块茎周围,根系集中分布在12-15厘米的表土层,所以中耕宜浅不宜深。

⑵施肥:在苗出齐后,每亩施入1:3的人畜粪水1000公斤,在株芽形成期,每亩施入人畜粪2000公斤,当子半夏露出新芽、母半夏脱壳重新长出新根时,用1:10的粪水泼浇。以后根据生长情况每亩施入腐熟饼肥2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尿素10公斤。

⑶病虫害防治:旱半夏比较容易发生的病害是叶斑病和病毒病,防治叶斑病可用1:1:12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喷洒,每7-10天1次,连续2-3次;防治病毒病可用5%石灰乳浇灌,将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虫害主要是红天蛾,防治方法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每5-7天1次,连续2-3次。

四、采收加工。旱半夏的生育期为180-210天,块茎繁殖根据播种季节不同可于当年或第二年采收。一般于夏秋茎叶枯萎倒苗后采挖,选晴天小心挖取块茎,避免损伤,抖去泥沙,放入筐内盖好。不要暴晒,否则不易去皮。加工时先将鲜半夏按大、中、小分级,再分别装入

麻袋内,在地上轻轻摔打几下,然后倒入清水缸中,反复揉搓,直至外皮去净为止,再取出晒至全干即可。

半夏春播技术 发布时间:2010-06-16 来源:漠河金农网

摘要: 选地 半夏喜温和湿润气候,块茎能在地里自然越冬,耐荫,生长适应性较强,在山坡、丘陵、平地均可栽培,也可与木本药材和柑桔、脐橙、

选地

半夏喜温和湿润气候,块茎能在地里自然越冬,耐荫,生长适应性较强,在山坡、丘陵、平地均可栽培,也可与木本药材和柑桔、脐橙、桃、梨、枣、苹果、葡萄等果树及玉米、小麦、油菜、棉花、大豆等高秆作物套种,以沙质土或红壤土种植最佳,低洼积水地块不宜种植。

种植

春季2~4月份均可播种,用鲜块茎直播,品种选用“柳叶型三叶”半夏为佳。播前将地翻耕一次,结合翻耕每亩地施入磷肥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作底肥,然后整平耙细,做畦,畦宽1.3米,畦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半夏块茎一般采用条播法,在畦面上开横沟,沟距20~25厘米,沟宽6~8厘米,然后按株距10~15厘米在每条沟内排列块茎,芽头向上,栽后盖土,以不见块茎为宜。栽后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

田间管理

1.除草:在幼苗未封行前,要及时除草,中耕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以免伤根。因为半夏的根生长在块茎周围,根系集中分布在12~15厘米的表土层,所以中耕宜浅不宜深。除草也可使用化学除草剂:在半夏块茎栽种后出芽前喷洒乙草胺可防止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在半夏生长期,如果杂草较多,可用稳杀特或8%高效盖草能除草剂防除。

2.施肥:在苗高20厘米时,每亩可用10公斤尿素对水1000公斤(或稀薄人畜粪水)泼浇于土表,以促进植株生长,加快块茎膨大,有利增产。

3.摘除花蕾:半夏生长期植株会出现抽薹开花现象,消耗养分,因此,除留种外,要及时分批摘除花蕾,使养分集中到地下块茎,提高块茎产量。

病虫害防治

初次栽培旱半夏的土地病虫害较少,有时会发生叶斑病和病毒病。

篇七 半夏种植技术
半夏的林下种植技术

2004年第5期山东林业科技2004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