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大棚栽培黑皮鸡枞菌种植技术

    [农广天地]黑皮鸡枞菌大棚栽培技术(20130114)

  黑皮鸡枞菌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它富含多种氨基酸,是药食两用的食用菌之一,虽然黑皮鸡枞菌的营养价值很高,但由于它原来是野生菌种,不易获得,造成它的价格也很高。如今,人们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黑皮鸡枞菌引入大棚栽培,实现了黑皮鸡枞菌的人工栽培,降低了它的市场价格,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一美味。本期视频我们就向您介绍一下黑皮鸡枞菌的大棚栽培技术。

  鸡枞菌,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明朝时候就有位叫杨升庵的诗人的诗中写有:“仙翁近住华阳洞,分得琼英一两枝”,这琼英指的就是鸡枞菌了。自然状态下的鸡枞菌仅在我国的西南、东南地区有出产。根据鸡枞菌的颜色和形态特点,分为黑皮、白皮、花皮等许多类型,其中黑皮野生鸡枞菌的品质是最好的。

  野生鸡枞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它只生长在白蚁巢穴边,以蚁巢为培养基,白蚁一旦弃巢而去,此巢就不会再长鸡枞菌。目前主要通过人工栽培获得,人工培育的黑皮鸡枞菌在品质上与野生鸡枞菌相差无几。它不仅含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还含有钙、磷、核黄酸等物质。

  黑皮鸡枞菌的提鲜之功,远在味精之上,因为它的谷氨酸钠含量比较高,所以,无论煎、炒、烹、炸,还是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鲜黑皮鸡枞菌的营养丰富,大受消费者的欢迎。干品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的含量也很高,同样是难得的奇珍异品。

  CCTV7《农广天地》官网

篇二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金钱麻鸡养殖技术 (金钱麻鸡1号配套系)

    [农广天地]金钱麻鸡1号配套系养殖技术(20130130)

  金钱麻鸡1号是由广州市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宏基种禽有限公司,以“882”系列品系和香港民间选育的石歧杂鸡等为育种素材,经过8个世代的选育,培育而成的中速型肉鸡。于2010年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委员会的审定。金钱麻鸡1号不但适合我国温暖的华南地区饲养,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也同样可以饲养。本片向大家介绍金钱麻鸡1号配套系养殖技术。

  相关知识:

  金钱麻鸡的商业育种是培育适应性强,符合国内外市场要求的优质、高效品种,企业长期坚持传统数量遗传育种技术在现场生产中应用,不断改良鸡的品质,提高其生产性能。具体程序和方法如下:

    1.基础群的建立。育种素材的引进是目标实现成败的关键,素材的选择取决于市场定位。金钱麻鸡的母系是白云家禽发展公司经8个世代选育的“882”系列品系,其遗传性能稳定;父系是由香港引进经民间选育的4个不同的石岐杂群体,均无系谱记录。基础群的建立从孵化出雏时开始,雏鸡戴上翅号,登记饲养,并于4周龄、6周龄进行个体称重‘;在10日龄、6周龄时观察长羽速度。因平均数选留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母鸡结合生长前期的体型指数,按鸡群的“众数”选留,把体重在“众数”以上的选留下来。公鸡因为所需数量少,只把顶尖的留下,150只母鸡选留30只公鸡,戴上脚号,青年鸡在15周龄时再选留一次,此时体重不是主要依据,18周龄以后将选留的鸡群转人种鸡舍,测定母鸡的开产日龄和公鸡的性成熟日龄,淘汰过早开产、冠型不好的个体,测定母鸡的产蛋量和蛋重(300日龄蛋重58克左右),公鸡7月龄进行孵化率和子代存活率的测定。6、20周龄的公母存活率和体重是选育重点,将留下来的公、母鸡组成基础群。

    2.基础群的选配。把300日龄留下来的公、母鸡重新整理、编组,母鸡的选留率70%,公鸡35%,母鸡以体重和产蛋性状、公鸡以体重单一性状为主,把综合指数≥1、0.53<体型指数<o.58的个体人选编组。公鸡采用轮回配种2次人工授精法进行繁育,1个公鸡轮配3个小组的母鸡,1只母鸡配3只公鸡,为了减少环境因素影响,前后间隔不能超过3个月。

    3.基础群的后裔测定。测定项目:轮配后的孵化率;后裔的生长发育以公鸡为单位,记录后代生长发育情况,包括出雏时的羽色、胫色、6周龄体重、胸宽、长羽速度;以母鸡为单位测定1 0个女儿的产蛋性能,蛋壳颜色。母系种鸡安排800~1 000只后代进行测定,父系安排500只后代进行测定。

    4.后裔测定资料汇总,资料汇总分为公鸡和母鸡o

    (1)公鸡资料汇总和优秀公鸡的选出。①孵化率测定是根据轮配种公鸡的受精率、出雏率、健雏率,计算出测定公鸡的平均孵化率,决定人选公鸡,同时考虑特殊情况的影响。②存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测定,为避免误差,公、母分开计算,平均数以上入选。对于快大麻鸡而言,既要早期生长快,还要公、母鸡早期体重差距小,公、母鸡早期体重差距小的遗传,母鸡比公鸡重要。父系中不良的慢羽类别和矮小个体严格剔除。汇总资料包括公、母鸡6周龄平均体重、标准差及羽色统计,优质型配套系还应有4周龄的公母平均体重和标准差。③测定入选公鸡的产蛋性能:按已配母鸡和女儿300日龄平均产蛋水平间接测定。④优秀公鸡的记录:从出雏至性成熟,各项指标观察对比,因原来育种素材来源较广,且无记录,为了安全起见,经过了3个世代记录后才开始以公鸡组成家系进行选育。

    (2)母鸡资料的汇总和优秀母鸡的选出。①母鸡6周龄、20周龄体重,300日龄产蛋量。②统计母鸡与轮配公鸡的受精率、出雏率和健雏率。③统计后代的阶段体重与存活率。④测定母鸡300日龄平均产蛋数,算出人选母鸡在产蛋性状上实际遗传力,把得出数值较大的母鸡选出。最后以4种情况决定人选优秀母鸡,首先选出不与入选公鸡配合而测定成绩在平均水平以上的母鸡;然后选出曾与1只人选公鸡配合子代成绩优良的母鸡;再选出曾与2只人选公鸡配合子代成绩优良的母鸡;最后再选出曾与3只人选公鸡配合子代成绩优良的母鸡。上述大量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5.家系的建立。公母鸡个体以6周龄生长速度和羽色(麻色)性状为主,特别初生雏和90日龄肉鸡特定羽色标记。因产品以外销为主,商品鸡还要考虑体型(体长、胸宽、胫长、胫围),性成熟(冠大小、颜色),皮肤(黄色)......

篇三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鸡枞菌人工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鸡枞菌人工种植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 1 一、申请项目概述 ...................................... 1 二、项目预期目标 ...................................... 1

第二章 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 4 一、简述 .............................................. 4 二、项目创新点 ........................................ 4 三、知识产权状况 ...................................... 5

第三章 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 6 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 ...................... 6 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 7 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力 ......................... 10 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 13 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 14 六、项目实施计划 ..................................... 16

第四章 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 19 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 ................................. 19 二、经济效益分析 ..................................... 19 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 25

第五章、项目支撑条件分析 ................................ 29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 29 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 ................................. 29 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 ................................. 29 四、单位管理情况 ..................................... 30 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 ................................. 30 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 ................................. 31

第一章 总论

一、申请项目概述

本项目依托于某市某农牧有限公司,建设鸡枞菌实验室。运用鸡枞菌人工室内培育技术专利,可大量生产鸡枞菌。并将生产好的鸡枞菌进行加工处理,制成干品或者开袋即食食品等,计划将年产2000吨鸡枞菌销售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外。

本项目有助于壮大山西省的农业,为农民引进新作物,加快农民增收。本技术回收农作物收割以后留下的秸秆、稻草、牛粪等作为鸡枞菌的培养基质,菌体收割以后留下的废渣又返回农田作为农作物所需的花费,有效达到了生态循环,废物利用,既减少了冬季为肥田焚烧秸秆和稻草带来的空气污染,又降低了农民耕作的成本,达到了生产线上物质的多层次利用。鸡枞菌带动食品、保健品行业的发展,为两行业引进新元素,有利于人民健康。

二、项目预期目标

1、总体目标

项目总投资1亿元,到项目完成时,鸡枞菌产量达到每亩6吨,计划发展1000亩,年毛利润10800万元。

项目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某

本项目执行的质量标准:

本项目科技成果转化后可新增产值 万元,利润10800万元,上缴税金554‘62万元:可有效促进当地农林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生态环境;推动我国油桐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品质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为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2、阶段目标:

实施本项目,具体划分三个阶段,各阶段目标如下;

第一阶段:2011年4月一2}1}年7月

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落实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资金;办理土

地、环保、安全等相关手续及备案;建筑施工图、工艺图设计规划,工

程预算和招标,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建筑工程正式施工,争取各项工程

有条不紊地同时进行。完成项目投资500万元。

第二阶段:20 11年8月一201年1月

桐籽深加工生产线建设,油桐低产林改造;油桐良种繁育推广;设

备考察对比,签订设备买卖合同,动力、水处理等.基础设备安装调试。

完成项目投资1500万元。

第三阶段:2013年1月一201年3月

完成桐籽深加工生产线建设;完善油桐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完成低

产林改造;项目产品全部投产上市,建立企业门户网站,大力开发市

篇四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野生菌鸡枞 人工驯化栽培技术

野生菌鸡枞 人工驯化栽培技术

鸡枞 又名鸡肉丝菇、伞把菇、豆鸡菇,日本人称姬白蚁菌,是著名珍稀的野生食用菌。菇肉幼嫩,香味浓郁,清甜爽口,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誉为“菌中之冠”。

鸡土从 是与白蚁共生的特殊真菌,凡是长有鸡土从的地方,地下均有白蚁窝巢,因此成为人工栽培难度较大的开发性品种。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通过反复试验,在无白蚁巢的条件下培养,菌丝也能生长,并顺利出菇。具体做法:

1、母种分离:母种培养基配方:马玲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蚁巢20克,清水1000毫升。按常规制成试管斜面培养基。菌种可从野生鸡土从 子实体中,在无菌条件下切取茹盖一小块组织,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在20-24℃下培养,通过提纯培养成母种;然后再扩繁原种和栽培种。

2、栽培季节:野生鸡土从出菇于秋季,为此栽培季节应以9月份作为界限,倒计时60天左右,即6月开始制袋接种,7-8月养菌,到秋季9-10月出菇。

3、培养基配制:适用鸡土从 生长的配方为杂木屑75%,麦麸20%、石膏粉1%、蔗糖1%、白蚁巢土3%。料与水1:1.1,配料后焖2小时,含水量控制65%。栽培袋选用17×35厘米或15×35厘米,料要装实,无棉体袋盖,按常规灭菌。

4、接种养菌:待料温降至25℃时,接入鸡土从 菌种。然后置于20-25℃室内,避光培养,一般40-60天菌丝可长满袋。

5、覆土出菇;栽培地选南北朝向,土壤肥沃偏酸性的山坡林地或房前屋后,开畦宽80-100厘米,形成凹陷式;然后将菌袋搬进菇棚内,脱去袋膜,排放

畦床上,间距2-3厘米间隙覆土填实;菌筒表面覆土8-10厘米,喷水保持湿润;畦上架起拱棚遮荫,温度控制在25-30℃,空气相对湿度85-95%,菇棚内散射光照,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经过30-40的培养,原基形成菇蕾破土而出,生长成菇。当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开裂时,即可采收。

鸡土从 人工栽培目前尚处于开发性阶段,技术有待研究完善,希望食用菌爱好者因地制宜深入试验研究,从实践中找到稳产捷径。

篇五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鸡从菌育种及人工栽培方法介绍

鸡從菌育种及人工栽培方法

唐浩岚

(西昌学院 四川西昌 615013)

摘要:对鸡枞菌育种及人工栽培方法的研究已持续多年,各地都有一定研究成果。根据各地栽培经验方法,总结出适合凉山本地的鸡枞菌的育种及人工栽培方法。

关键词:鸡枞菌 育种 人工栽培 管理方法

鸡枞菌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极好的药用效果,既是美食佳肴,又是可口良药。目前,在我国西南,尤其云南,饮食餐桌和超市的食品柜上都能见到鸡枞,而且价格不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绿色食品山野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鸡枞菌也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由于鸡枞菌与白蚁共生的特性,使得野生鸡枞菌的驯化及人工栽培一直是一个难题,根据凉山州农科所对野生鸡枞菌研究培育成果及其他地区种植经验,提出一种鸡枞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1 制种技术

1.1 菌丝体液体深层培养

采用的液体培养基所用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2%,蔗糖2%,硫酸镁

1.5%,磷酸二氢钾0.3%,维生素B1 100mg/ml,酵母膏0.1%,蔗糖3,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硝酸钠0.3%,氯化钾0.05%。多胨2%,PH值调至6,接种经组织分离并经提纯获得的菌株,接种量为10%,在26摄氏度条件下培养36小时。

1.2 纯种的分离与培养

1.2.1 母种的制备

母种分离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白蚁巢浸出液,葡萄糖20g,琼脂20g,L(取白蚁巢土250g于1200ml水中煮沸5min或浸泡48小时,取滤液1000ml),,菌接种后在18±1℃下培养286小时,菌丝长满管。菌丝浓密,粗壮,洁白,呈匍匐型。

1.2.2 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

原种、栽培种比较适宜的培养基配方:①阔叶树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1%,料与蚁巢浸出液之比为1:1.2。灭菌后接入母种块2平方厘米,在18±1℃恒温培养,63天菌丝长满瓶,菌丝浓密,较壮。②木屑100千克,麸皮25千克,蚁巢土25千克,石膏1千克,糖1千克,料水比1:1.2,灭菌后接入母种块约2平方厘米,在18±1℃恒温培养,60天菌丝长满瓶,菌丝浓密,健壮。

1.3 菌种保藏

鸡枞菌菌丝体在温度低于8℃的条件下,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因此,不适合在冰箱低温保藏,一般多采用常温保藏,具体做法是,按上述原种培养基配方,装料时要比平常稍微紧些,灭菌后接入母种,在18℃左右培养,当菌丝向下吃料至4~5厘米时,用牛皮纸包好棉塞,套上干净纸袋,置阴凉保存,可保存5~8个月。

2 栽培技术

2.1 栽培时间

当气温稳定在12~24℃之间时,可安排制袋,经40~60天培养菌丝长满袋后植入土中。此时气温巳回升至25℃以上,为最佳催蕾出菇季节。即栽培季节应以9月份作为界限,倒-计时60天左右,从6月开始制袋接种,7-8月养菌,到9-10月出菇。

2.2 培养基的制作与接种

培养基配方:木屑75%,麸皮20%,石膏1.5%,白糖1%,白蚁巢土3%,水140%。配制方法将配料分别称量后翻拌均匀、堆闷2小时后检查,含水量约65%左右,即用手抓培养料紧握指缝间有水珠形成却不下滴为度。装袋接种用17×45厘米的聚丙烯袋装料,两头套颈圈无棉体塑盖封盖袋口后,按常规灭菌、接种。

2.3 发菌培养

将接种后的料袋放在洁净的培养室内,调控料袋温度在20~25℃之间,保持室黑暗,进行发菌培养。一般40~60天菌丝可长满全袋。

2.4 栽培方式

将已达到生理成熟的菌袋,脱去塑料薄膜,整齐地排入畦内,覆20厘米经太阳曝晒过的菜园土或林地肥土(以不板结为佳)使畦地高出地面15厘米成凸畦,畦面盖上废报纸或竹叶,松针等,以保湿遮阳。

3 管理技术

栽培场地宜选南北朝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酸性的菜园地或房前屋后的3.1 栽培地的选择 空闲地,先整成宽40~100厘米,长视场地而异,深15厘米的凹畦。根据鸡枞菌喜酸性环境和对杀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不敏感的特性,不宜与栽培其他食用菌那样在畦底撒石灰粉,却可撒食粮的多菌灵或托布津,畦周围开好排水沟。

3.2 出菇管理

当菌丝满袋的菌袋袋壁出现米粒大小的钉状或珊瑚状瘤点时,脱去菌袋筒膜,排于宽60厘米、深25厘米、长不限的畦里,菌棒间距2~3厘米,间隙用疆土材料填实,菌捧表覆8~10厘米厚的经阳光暴晒过的菜园沃土或腐质土,畦上建拱棚遮荫,保持覆土湿润。一般经30~40天培养,鸡枞菌子实体可破土而出。脱袋覆土后的管理工作主要的保湿,控温和防治病虫害。鸡枞菌出菇季节在6~10月份,气温高,空气相对湿度低,因此,降温,保湿是管理的关键,必须搭建荫棚,棚高距畦面17~34厘米,可以遮阳降温,保湿;向栽培场地及其四周喷水,可以拉大昼夜温差的刺激。

3.3 采收与加工【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当鸡枞菌子实体的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开裂时即可采收,采时手轻握苗柄基部、用利刀沿膨大的菌柄下沿削断,向上拔起即可细长的假根可留于土中。可采3~4潮,生物转化率50%~60%。

目前鸡枞菌的人工栽培尚处于研究试验阶段,技术尚待完善,还需要各地菇农因地制宜总结经验方法,从实践中找到最合适的高产优质的人工栽培方法。

参考文献

[1] 梁敏.邹东恢.食用菌的功能性与产业开发.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04)

[2] 赵义涛.唐玉琴.刘萍.食用菌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开发.中国农学通报,2003(02)

[3] 饶绍信.熊大维.范贵增.食用真菌营养饮料的研制[J].江西科学,2000(4)

[4] 陆中华.陈俏彪.食用菌贮藏与加工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

[5]吕作舟 .食用菌栽培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陈士瑜.食用菌栽培新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7]吴少凤.浅论珍稀食用菌.食用菌,2003

[8]张世卿,王德芝.食用菌基础 .中原农民出版社,1997

[9]黄年来.中国食用菌百科.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

[10]杨祝良.浅论云南野生蕈菌资源及其利用.自然科学报,2002

Termitornyces albuminosus(Berk)Heim Breeding and

Artificial Cultivation Method

Tang Haolan

(Xichang College,Xichang Sichuan 615013)

Abstract【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The study of Termitornyces albuminosus(Berk)Heim breeding and

artificial cultivation method has continued for many years.There are already has some certain research results in some regions.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cultural experience methods,summarized a Termitornyces albuminosus(Berk)Heim breeding and artificial cultivation method which suit for Liangshan.

Key Words: Termitornyces albuminosus(Berk)Heim; Breeding; Artificial cultivation ; Management methods

篇六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鸡枞的人工栽培初探

人工培养鸡枞菌

鸡枞菌又叫伞把菇、三大菇、鸡枞、鸡丝菇、三坛菌。鸡枞属于担子菌刚 伞菌目,侧耳科,鸡枞菌属。全世界约有25种,我国就有是十五种,组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几省的山区。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医疗价值。

营养价值:

鸡枞菌内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钙、镁、磷、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鸡棕中有多种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含量多达16种,含磷量高是鸡枞的一大特点。做菜味道鲜美,能令人食欲大增,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它营养丰富,对人体有非常好的滋补作用。是体弱、病后和老年人的佳肴。为古今中外颇为赞美的名贵食用菌。

食疗作用:

鸡枞菌性平味甘,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经现代医学证明,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肠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养血、润燥、清神,治痔、健脾胃等功效。并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并对降低血糖有明显效果。闻之菌香浓郁,食之味道鲜美,还具有益味清神、清目利肺、功益肠胃、助消化等功效。适用于脾虚纳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虚劳怔忡、痔疮出血等。可治疗肝炎、心悸肾虚、头昏等症,有很好的食补效果。

减肥: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值,是天然的减肥食品。

鸡枞多长于微带酸性的土壤中;山野中的白蚂蚁窝上,是鸡枞生长的最佳环境。但是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找到鸡枞与蚂蚁窝的具体关系。这就给我们人工培养鸡枞带来最为严重的阻碍。 民间为了来年能在收获鸡枞,在采收菌丝体时不破坏它的窝,这样来年就可以在收获鸡枞。

人们希望实现这种珍惜野生食用菌的人工驯化栽培,但是有由于鸡枞菌只能生长在白蚁上,它与白蚁巢之间的关系复杂,生理生化特性尚未真正彻底弄清楚。而且从国外文献中关于鸡枞菌的研究报告尚少。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呢!比如说从研究鸡枞菌子与白蚁窝之间的关系转向怎样形成白蚁窝,然后直接在白蚁窝上接种鸡枞菌子么!

俗话说: 种鸡枞的,是白蚂蚁,蚂蚁要吃菌丝体,鸡枞要靠蚂蚁的分泌物生长。有人尝试把蚂蚁的巢穴搬到自己的菜地里,然而菜地里也长不出鸡枞。难道影响鸡枞生长的不单是白蚁窝,还有其他的因素吗?

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已经研究出了鸡枞菌的最佳碳源与生长条件。但是依然没有培育出人工的鸡枞菌。还差什么呢?

每年出鸡枞的季节是在六七季,而这个季节天气变幻莫测,时长打雷闪电。民间也有一种说法:“今天晚上打雷闪电,明天就会长鸡枞”。

总结了上述的各种情况,我心里就出现了一个想法——鸡枞的生长需要打雷闪电!打雷闪电伴随着的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是巨大的能量。难道鸡枞的生长还需要一种能量,就像一种诱导剂!本着这个想法,我设计了一个验证试验。

实验目的:研究鸡枞菌子的生长是否和打雷闪电有关。

实验材料:两份白蚂蚁窝、PAD培养基、无菌操作台、培养皿、PH酸记度、恒温箱、氨基酸、蜂蜜、蚁酸。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实验过程:

1、 配置两份PAD培养基,编号1、2。在准备两份白蚁蚁窝,编号3、

4。PAD培养基的配置:其做法是称取200g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加水煮烂(煮沸20~30分钟,能被玻璃棒戳破即可),用四层纱布过滤,再根据实际试验需要加葡萄糖和琼脂,继续加热搅拌,稍冷却后在补足水至1000毫升,分装试管,加塞、包扎,(121摄氏度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冷却后储存备用)。培养基中加入蜂蜜、葡萄糖和蚁酸作为碳源。注意三者之间的比例。注意培养基的ph控制在5.5~6.0。

2、 在无菌操作室中接种相同量的鸡枞菌子丝于1、2、3、4号中。接着

对四者进行常压灭菌。将1、2、号放在20~22摄氏度的培养箱里面培养一个月。将3、4号放于适宜白蚁生长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每隔五天进行各观察一次,适时的添加培养基,测量ph值,注意白蚁的生长状况,记录菌子的生长情况。

3、 一段个月后,将一、四号进行雷电处理。(在雷雨天气将一号直接放

在室外培养,注意不要让培养基领导雨。在雷雨天气将四号放在适宜白蚁生长的地下培养。)每隔三天观察一次,适时的添加培养基,测量ph值,注意白蚁的生长状况,并记录菌子的生长情况。

4、 培养一段时间,看四者是否长出枞菌子。

实验结果:

参考资料:张耳辉,食用真菌学m。重庆师范学院,1995

:胡清秀等鸡枞研究现状(j)食用菌学报,2001,

篇七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鸡枞的驯化栽培现状

微生物学报ActaMicrobiologicaSinica50(10):1288-1292;4October2010ISSN0001-6209;CN11-1995/Qhttp://journals.im.ac.cn/actamicrocn

鸡枞的驯化栽培现状

121*

张玉金,郭华春,李荣春

(1云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昆明(2云南农业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昆明

650201)650201)

摘要:本文论述了当前鸡枞菌驯化栽培的两种模式即:以培养鸡枞菌为重心的腐生菌模式、以扩繁鸡枞菌共生白蚁为重心的原生态模式,并对其驯化栽培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了阐述。关键词:鸡枞菌;白蚁;共生;驯化栽培中图分类号:Q935

文献标识码:A

6209(2010)10-1288-05文章编号:0001-本文就当前鸡枞菌驯化栽培模式作分类阐述,同时提出笔者个人关于鸡枞菌驯化栽培研究方面的一些建议。

鸡枞菌属隶属于:担子菌亚门

(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目(Agaricales),

[1]

,是一

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鸡枞菌属由Heim于1941年针对与白蚁共生的伞菌提出的

[2]

1

。《(IndexofFungi)已收录的名称菌物索引》

[3]

以腐生菌栽培模式为重心的鸡枞菌

栽培模式

以腐生菌栽培模式为重心的鸡枞菌栽培方法的理念来源于平菇、香菇、木耳等以分解植物、作物有机成分进而获取营养物质并合成其菌丝生物体及其储存物质的食用菌栽培模式。此模式是目前鸡枞菌驯化栽培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其理想特征是: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人工培养料上接种鸡枞菌菌种,

大量鸡枞菌菌丝体为鸡枞菌子实体的分化发育提供生物量;需要或不需要白蚁参与诱导鸡枞菌子实体的分化发育;鸡枞菌出菇受或不受季节的影响。赖井平、李林、余春喜、赵守光、孙思国等报道了基于此种模式下鸡枞菌驯化栽培成功的案例

[8-12]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有69个。魏铁铮研究了国内外五百余份鸡枞菌标本,指出中国分布的鸡枞菌种类有13个种

。付子

中国鸡艳对云南鸡枞菌资源做了系统学研究指出,

[4-6]

,均可食用,其中云南达枞菌的种类为24个种

20种、四川有9种、贵州有8种、广东有4种、其它省区仅有1-2种。自1799Kǒning对蚁巢内菌圃的发现和描述算起,人们对鸡枞菌的科学研究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7]

,对鸡枞菌的认识也不断深入。鸡

枞菌的驯化栽培、鸡枞菌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是广大真菌科研工作者及民间野生菌爱好者乐此不疲的研究题目。据笔者收集的与鸡枞菌相关资料来看,就鸡枞菌驯化栽培成功的报道国外尚无首例,而国内却不乏先例,赖井平、李林、赵守光、余春喜、卢云发、杨文兴、孙思国等人报道了鸡枞菌驯化栽培成功的例子,但至今还没有人工栽培成功并批量生产的报道,表明鸡枞菌的人工栽培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

。赵守

光等报道,从打孔接种到菌包生理成熟所经历的时其生理成熟的标准是袋壁上有瘤间长达4月之久,

点出现,挖坑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后、将鸡枞菌菌包埋入坑内、覆土厚度8cm-10cm,保持土壤湿脱袋、

通信作者。E-mail:rongchunli@126.com

作者简介:张玉金(1984-),男,四川安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鸡枞菌(termitomyces)方面的研究。E-mail:zyj2003lj@163.com收稿日期:2010-03-27;修回日期:2010-06-22

张玉金等:鸡枞的驯化栽培现状./微生物学报(2010)50(10)润,其出菇期长达4个月,生物学效率达66%-68%[8]。余春喜等报道瓶栽鸡枞菌的菌丝生长速度达到0.29cm/d,满瓶天数仅为45d左右,子实体分化到出菇大约为8-12d,生物效率最高达到63.8%[9],与赵守光等栽培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瓶栽鸡枞菌未进行覆土处理,更没有与白蚁接触。赖井平等报道菌袋内菌丝生长速度为0.19-0.21cm/d。料袋高度为12.5cm,从接种到出菇50-55d,4-6月埋袋覆土可延续采收到当年秋季的9-10月份,其栽培方式与赵守光的相似

[10]

。李林等报道了一个

引自日本的鸡枞菌菌株,接种于规格为17cm×45cm的料袋,45-60d菌丝满袋,覆土1个月后开始出菇,生物学效率为45%-51%,其栽培方式与赵守光的相似

[11]

。在2007年孙思国报道了“一种

黑皮鸡枞菌生产方法”,其栽培方法特殊之处再于:用鸡枞菌子实体假根组织、鸡枞菌孢子分别培养出鸡枞菌菌落,再将上述鸡枞菌分离物混合培养即:将假根分离所得到的菌种转接到由培养鸡枞菌孢子得到的菌落中。菌袋达到生理成熟后脱袋覆土栽培,生物学效率达80%

[12]

上述鸡枞菌栽培成功的报道也存在不少疑问。首先,上述成功栽培的鸡枞菌是否对应于分类学上鸡枞菌所处的地位,即可能存在同名异种的可能。长根菇(Oudemansiellaradicata)因其与鸡枞菌形态相似,

被称为露水鸡枞、黑皮鸡枞,常常被人有意或无意与鸡枞菌混淆。其次,关于上述鸡枞菌成功栽培的实验未能得到他人实验的证实,也未能大面积推广。因此,以腐生菌栽培模式为重心的鸡枞菌栽培方法在理论上还需要结合其特殊性进一步探索。

2

以扩繁鸡枞菌共生白蚁及其蚁巢为重心的鸡枞菌原生态模式

此种鸡枞菌栽培模式是建立在自然条件下白蚁对鸡枞菌的传播、

培养为理论基础之上的,更偏重于对鸡枞菌的共生白蚁的扩繁即:由一窝鸡枞菌和白蚁的共生蚁巢到数窝蚁巢。此模式是在当前对白蚁与鸡枞菌的共生关系尚未清楚认识情况下实现鸡枞菌大面积栽培较为可行的栽培模式。其特征是:鸡枞菌栽培过程中始终依靠白蚁的活动;人工协助白

蚁与其共生鸡枞菌建立共生关系;栽培程序较为繁琐而且工作量大;具有一年栽培多年出菇的优点。基于此模式的鸡枞菌驯化栽培成功的报道有:杨文兴及卢云发所发明的鸡枞菌栽培技术

[13-14]

1289

据杨文兴报道的

“一种白蚁共生人工种植鸡枞菌的方法”其栽培工艺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培养白蚁卵,以便日后孵化发育形成各品级白蚁;第二步:培养鸡枞菌菌种;第三步:协助白蚁对鸡枞菌建立共生关系即:将白蚁与鸡枞菌配合起来建立共生菌塘。其具体方法为:选择中性偏酸、

土层深度为80cm、附近有野生鸡枞菌生长的土块作为鸡枞菌的栽培地。将剑麻杆及白蚁诱饵铺于地块中,然后用土覆盖。一般一个月后白蚁产卵其中,

便可做为鸡枞菌种植用的白蚁卵块。将阔叶树木材截成小段其长度不超过70cm,晒干备用。在种植地块中打出80cm×80cm,深70cm的塘(土坑),塘与塘之间的间距为80cm。对塘消毒后,

按每塘15kg木材用量平铺于塘底,用切碎的麦秸杆做为木材间空隙的填缝料,在塘内放置两根空心管,并将外露端的管口密封好,以便日后投放菌种,同时放入饵料,再放入一块白蚁卵块,

以便白蚁在共生塘内生长。用切碎的麦秸杆做为隔土料,最后用土覆盖。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共生塘做好2个月后对其进行抽样观察,验证白蚁是否已在共生塘内生存繁殖,若白蚁繁育成功,便可进行菌种投放。原种由鸡枞菌孢子分离得到,

再按常规方法进行转接扩繁得到母种,由母种转接扩繁得到栽培种。将露出土面的空心管管口打开,再将培育好鸡枞菌的栽培种从管口中投入,然后将管口封闭好,即完成菌种的播放。菌种播放两个月后便可出菇

[13]

据卢云发报道的

“一种与白蚁共生种植鸡枞菌的方法及蚁生鸡枞菌的配套种植法”

的栽培步骤及技术要点如下:在中秋至立冬或惊蛰至立夏期间,挖长400cm、宽500cm、高80cm的塘。塘底挖松平整,将干青冈、干核桃树断木平铺于塘底,两断木之间的距离为15cm,

断木直径在10cm-20cm。断木间空隙用玉米芯填平,放入白蚁数百只,盖上去叶的玉米秸杆或高粱秸杆撒下白蚁食料(其成分为:干青木工树1份,干核桃树1份,玉米芯1份,铁丝栎1份,泡丝栎1份,玉米秸1份,高粱秸1份,高梁米0.5-1份,份豆面泥土1份),再覆上厚度为4cm-6cm的细土,最后盖一层秸秆保温。三周后白蚁繁殖完成。在庄稼地内挖深60cm,直径40cm的窝,亩地可置400余窝,在窝壁距底40cm处平刺3-5个小洞。在窝底放置30cm-35cm厚的白蚁食料。然后将上步繁殖的白蚁连木带泥一并放入坑内,再覆上25cm-35cm厚的泥土。将鸡枞菌菌种经一根真空管放入窝内,协助白蚁与鸡枞菌建立

1290共生关系。常规日常管理[14]

。上述建立共生菌塘的可行性值得推敲。与鸡枞菌共生的白蚁是一种营社会性昆虫,该类群白蚁无补充型繁殖蚁,若蚁后、蚁王意外死亡,则整个群体也随之消亡。负责产卵的蚁后、蚁王常年生活于地下蚁巢,

仅由工蚁外出觅食兵蚁随之护卫。显然外出觅食的白蚁不具备产卵的能力,而上述鸡枞菌栽培方法中的白蚁卵又从何而来?唯一可能就是蚁卵来自于蚁巢内繁殖蚁。蚁卵在蚁巢内得到工蚁的细心照料才能顺利孵化,

目前,人们还没有在实验室内观察到白蚁卵的成功孵化。白蚁是否具有搬运蚁卵到蚁巢外的动机及行为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验证。

3

以腐生菌栽培模式为重心的鸡枞菌

栽培方法所面临的问题

3.1

鸡枞菌菌丝体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就笔者2007年以来对培养皿中鸡枞菌菌丝生长情况的观察结果显示:鸡枞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十分缓慢、

抗杂力弱。笔者2008年从云南河口采集的鸡枞菌子实体经组织分离在人工培养基(PDA+蚁巢水煮液)[15]中培养,从接种到萌发长出菌丝的时间为4-5周,

经长达4个月的培养鸡枞菌才长满直径为8.5cm的培养皿,试图将所得菌种转接至以棉籽壳为主的培养料中屡因杂菌感染而失败。这可能与鸡枞菌种类、产地以及培养基成分有关系。较其他腐生菌而言,鸡枞菌菌丝体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势确实不容乐观。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白蚁为鸡枞菌提供的基质(蚁巢内有机质)对人类来说十分特殊且知之甚少。目前,

人们只知道在这一过程中鸡枞菌孢子、白蚁肠道分泌的酶类被添加到植物有机质中

[16]

,但在这一加工过程中植物有

机质成分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知之甚少,特别是促进鸡枞菌菌丝生长的关键性成分。因为缺少这些方面认知,人们在配制供鸡枞菌生长的培养基(料)时,也只是依靠以往在栽培其它食用菌栽培方面的经验,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3.2鸡枞菌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发生的诱导因

部分鸡枞菌种类能够在人工培养基上形成小白球

[17-18]

,但对小白球进一步发育形成鸡枞菌子实体的影响因子知之甚少。除鸡枞菌生物量、

温度、湿度因子外,白蚁的活动对鸡枞菌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得还不够深入,目前只知道白蚁分飞减少了蚁巢内

YujinZhangetal./ActaMicrobiologicaSinica(2010)50(10)

白蚁的生物量,

蚁巢内白蚁对鸡枞菌(小白球)的取食量下降,鸡枞菌(小白球)能够积累足够的生物量为子实体的发育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

[19]

4

以扩繁鸡枞菌共生白蚁为重心的鸡

枞栽培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4.1

白蚁扩繁所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等翅目中不同科的白蚁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同科不同属的白蚁在生物学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就白蚁品级类型及其功能来说,负责种群繁衍工作的繁殖蚁,因不同的白蚁种类而具有各自的繁衍特征。原始蚁王、蚁后是群体的创造者,在原始蚁王、蚁后发生意外死亡的情况下有些种类的白蚁群体中会产生一种新的白蚁品级即:补充蚁王、蚁后,补充型繁殖蚁将担负原始蚁王、

蚁后在种群内的繁衍工作,如:木白蚁科(Kalotermitidae)、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中的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中的白蚁

[20]

。然而与鸡枞菌具有共生关系的白蚁科

(Termitidae)大部分种类似乎缺少补充型繁殖蚁[21]但该科白蚁,如大白蚁属Macrotermes和土白蚁属Odontotermes白蚁的某些种的蚁巢内发现了多王多后的现象,特别是在建巢初期

[20]

,估计是为了保证

新建蚁巢内白蚁种群的稳定增长。木白蚁科、鼻白蚁科及其它科的白蚁因其能产生补充型繁殖蚁所以即使在由少量个体组成的群体条件下,也能存活并发育形成新的群体

[21]

,但对鸡枞菌共生白蚁的饲

养、

扩繁则不那么容易。较为可行的扩繁方法是:在白蚁分飞季节收集分飞配对的繁殖蚁并将其培养于填土的容器中,待观察到繁殖蚁的第一批工蚁打洞外出觅食时,添加母巢长出的鸡枞菌孢子(滤纸收集)或母巢菌圃,以此接种,协助白蚁与鸡枞菌共生关系的建立

[22-23]

。再转移建立共生关系的共生体

于野外,【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脱去培养容器,埋入已知位置的土壤中,以便日后管理和观察。因与鸡枞菌有共生关系的白蚁科下某些属的蚁巢内发现了多个蚁王蚁后,能否将该蚁巢内同一群体的白蚁分成多个群体,每个白蚁群体再分配一对繁殖蚁统领该白蚁群体,以此实现白蚁及其共生鸡枞菌的扩繁,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4.2

白蚁取食鸡枞菌(小白球)与鸡枞菌发育形成子实体矛盾的处理

正如人们饲养蜜蜂获得蜂蜜一样,饲养白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鸡枞菌。白蚁也像蜜蜂享用自己酿造的蜂蜜那样享用自己培养的鸡枞菌

[16]

,白蚁对鸡

张玉金等:鸡枞的驯化栽培现状./微生物学报(2010)50(10)枞菌的取食保证了白蚁群体健康有序地发展。蚁巢内菌圃的生物量与白蚁的生物量具有正相关性,外出采集植物有机质的工蚁数量越多、外界植物有机质越丰富则菌圃建立速度较快,

但同时众多的白蚁生物量也增加了对蚁巢内菌圃及小白球的取食量,因此,鸡枞菌与白蚁在生物量上可能保持着一定的比例,这也是鸡枞菌与其共生白蚁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从某种角度来说鸡枞菌子实体的产生是一种意外,

据报道鸡枞菌出菇时期常常发生在白蚁分飞后的一到二个月,因白蚁分飞,蚁巢内生物量减少了约40%

[19]

,白蚁对小白球的取食量下降,部分小白

球得以继续发育形成子实体。笔者认为:在保证蚁巢内共生体平衡的前提下,采取一定的措施适当控制白蚁个体数量,以减少白蚁对小白球的取食,使更多小白球发育形成子实体,将是鸡枞菌仿野生栽培模式下,

调控蚁巢内物流、能流,提高其生物转化率的一大研究方向。

5鸡枞菌驯化栽培设想

把蚁巢看成一个系统,外界植物有机质被工蚁

搬入蚁巢内,源源不断的输入该系统。鸡枞菌作为蚁巢系统的产出物,在特定条件下从蚁巢系统中输出。5.1

蚁巢的扩繁白蚁分飞数量巨大

[19]

,若能保证一定的成功率

其繁殖量也十分可观。采用“拉网防逃,助分飞蚁就地筑巢”的方法收集配对繁殖蚁,帮助新蚁巢白蚁与鸡枞菌建立共生关系,实现蚁巢数量的快速增长。5.2

蚁巢系统物流、能流的优化调控

筛选搭配白蚁食物,优化白蚁食物颗粒大小,研究开发一种白蚁饲料,减少白蚁觅食活动过程中能量的消耗,有效提高蚁巢内生物量积累效率。白蚁食物成分对鸡枞菌菌丝生长效率的影响,特别是对其出菇事件发生的关系进行研究。蚁巢内菌圃是鸡枞菌子实体形成的营养基础,对菌圃上鸡枞菌菌丝体发育形成子实体诱导因子的研究,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条件、诱导因子,调控蚁巢内物质、能量向鸡枞菌子实体方向发生。

6结束语

实现鸡枞菌人工栽培一直是广大食用科研菌工

1291

作者及爱好者追求的目标。本文所提及到的鸡枞菌驯化栽培栽培成功的报道可信性值得商榷,但却鼓舞着我们坚定不移的为之奋斗;文中关于鸡枞菌驯化栽培培养面临着的问题,希望能使我们对鸡枞菌驯化栽培有更清晰而科学的认识。实现对鸡枞菌的人工化栽培任重而道远。白蚁在其蚁巢内栽培鸡枞菌,扩繁白蚁也就是扩繁鸡枞菌本身。研究与鸡枞菌共生白蚁的繁殖特性,利用这些规律实现白蚁及其蚁巢的扩繁,是当前通过进一步研究可以解决的问题。对鸡枞菌及其共生白蚁的研究核心在于弄清白蚁栽培鸡枞菌的工艺流程、农艺措施;在于弄清楚这个过程中白蚁对植物组织成分的转化及丰富的本质;在于弄清白蚁对鸡枞菌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所采取的手段和环境需求。只有理解、掌握了这些必须的知识,人们才可能在人工条件下制备出适于鸡枞菌生长的培养基,才能在人工环境下调控鸡枞菌的出菇生理过程,才能最终实现对鸡枞菌的人工化栽培。

参考文献

1]KirkPM,CannonPF,DavidJC,StalpersJA.Ainsworth

&Bisby'sdictionaryofthefungi.Wallingford,UK:CAB1Publishing,2001.

2]HeimR.Etudesdescriptivesetexpérimentalessurles

agaricstermitophilesd’Afriquetropicale.Mémoiresdel’AcadémiedesSciencesdel’InstitutdeFrance,1941,

64:25-29.

3]魏铁铮.中国蚁巢伞属系统学研究.中国科学院微生

物研究所博士论文,2004.

4]付子艳.云南蚁巢伞生物学研究.云南农业大学硕士

论文,2007.

5]付子艳,李荣春.鸡枞菌属与华鸡枞菌属分类研究现

状.广西植物(Guihaia),2009,29(1):32-38.6]付子艳,李荣春.鸡枞菌属系统关系的初步研究.福

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Fujian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9,38(3):271-274.7]KǒnigJG.

Naturgeschitedersog.

WeissenAmeisen.

BeschrderBerlinerGesellschaftnaturforschFreunde,1779,4:21-23.

8]赵守光,刘小康,陈明达,叶伟忠.鸡枞菌引种驯化

栽培试验.中国食用菌(EdibleFungiofChina),1998,17(3):11-13.

9]余春喜,刘小康,赵守光.瓶栽鸡枞菌试验简报.食

用菌(EdibleFungi),1997,19(3):32-33.10]赖井平.鸡枞菌的驯化与高产栽培.中国食用菌

(EdibleFungiofChina),1993,12(3):24-26.

[[[[[[[[[[

1292

[11]李林,黄忠乾.鸡枞菌驯化栽培实验.食用菌(Edible

Fungi),1995,6:10.

[12]孙思国.一种黑皮鸡枞菌生产方法.中国专利:

200710115866.7,2007.12.26

[13]杨文兴.一种白蚁共生人工种植鸡枞的方法.中国:

200610048724.9,2006.10.16

[14]卢云发.一种与白蚁共生种植鸡枞的方法及蚁生鸡

枞的配套种植法.2007.10.11.

[15]李栋,徐海清,李荣春.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鸡枞菌丝

生长的影响.中国食用菌(EdibleFungiofChina),2003,3:23-24,38.

[16]Leuthold

inoculationTermitomyces338.

[17]陈楚均,温志强.鸡枞菌生活史研究.福建农林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1991,20(2):193-196.

RH,Badertscherofinnewly

S,Imboden

funguscolonies

H.

Thewith

formed

comb

中国:

200710050211.6,

YujinZhangetal./ActaMicrobiologicaSinica(2010)50(10)[18]贺新生,梁福.粗柄鸡枞菌菌丝体培养和无性繁殖过

程研究初报.微生物学杂志(JournalofMicrobiology),1996,16(3):26-31.

[19]WoodTG,Sands

WA.

The

role

oftermites

in

ecosystems.InProductionecologyofantsandtermites.Cambridge,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8,245-292.

[20]黄复生,朱世模,平正明,等.中国动物志-昆虫纲-2000等翅目.北京:科学出版社,

[21]BeckerG.宋晓刚译.白蚁的室内饲养和室内实验方

33.法.白蚁科技(BAIYIKEJI),1992,9(1):23-[22]JohnsonRA.Colonydevelopmentandestablishmentof

thefunguscombinMicrotermessp.Nr.Usambaricus(Sj?stedt)(Isoptera:Macrotermitinae)fromNigeria.InsectesSociaux,1981,28(1):3-12.

[23]SandsWA,ScM.

Theinitiationoffunguscomb

constructioninlaboratorycoloniesofAncistrotermesguineensis(Silvestri).InsectesSociaux,1960,7(3):251-263.

Macrotermes(Isoptera,

Macrotermitinae).InsectesSociaux,1989,36(4):328-

Statusoftermite-mushroomcultivation-Areview

YujinZhang1,HuachunGuo2,RongchunLi1*

12

artificialdomestication

(InstituteofEdibleFungi;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Kunming650201,China)

(TuberandRootCropsResearchInstitute;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Kunming6502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womodelsofdomesticationandcultivationoftermite-mushroomwerediscussed:thecultivationoftermitomycesmodel,whichmethodofwoodrottingfungicultivationwasemphasizedandtheoriginalecologicalmodel,whichmultiplicationofsymbiotictermiteswasfocused.Theproblemsandpossiblesolutionsduringtermite-mushroomcultivationwerealsodiscussed.

Keywords:termitomyces;fungus-growingtermites;mutualism;artificialdomesticationcultivation

(本文责编:张晓丽)

*Correspondingauthor.E-mail:rongchunli@126.comReceived:27March2010/Revised:22June2010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