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橡胶树是什么人何时从何地移来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海南的橡胶树是什么人何时从何地移来
橡胶树种植,中国橡胶北移

  改变(5)橡胶北移(2009.9.18)

  (主持人)欢迎收看《科技苑》,是什么使得美丽的南中国在50多年间树立起1300万亩的橡胶林?是什么打破了大英百科全书上“橡胶树只能在赤道南北10°以内生长”的定论?20世纪50年代,两个师和一个独立团的精锐部队,会同20多万青年积极分子的大军浩浩荡荡奔赴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历经30年,成功地将橡胶的种植纬度扩展到北纬24度,亲手缔造了一个世界橡胶种植史上的神话。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很快通过了一项决议案,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全面禁运。作为重要战略物资的橡胶及其相关产品,首当其冲地被列入禁运名单。这对于只能依赖橡胶进口的中国来说,无异于被扼住了经济命脉的咽喉。

  橡胶树,能产生这种白色的胶乳,经过加工处理后就是工业用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和军事材料。一辆载重汽车需要橡胶240公斤;一架喷气式飞机需要600公斤;而一艘万吨轮船则需要68000公斤的橡胶。

  (采访)农业部原部长 何康:这个橡胶是一个,可以说就好似人的腿一样,它是机械的腿,是吧。没有橡胶呢,汽车跑不动了,没有轮胎,这个机械没有传送带,动不了。

  如此重要的战略物资,当时我国却并不能生产。

  因为橡胶树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树种,对环境、温度的要求非常高。

  英国《大百科全书》这样说:“橡胶树仅生长在界线分明的热带地区,大约在赤道南北10°以内”,而中国即便是最南端的海南岛也已是赤道18°以北了,气候条件并不适合橡胶的生长。所以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橡胶完全是依靠进口。

  但是,由于进口的途径被切断,党中央做出了“一定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的战略决策。当时海南华侨零星种植了一些天然橡胶,党中央得到这个消息后,决定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大力培植橡胶树。

  1951年初,在周恩来总理和陈云同志主持下,华南垦殖局成立,中国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兼任局长。中南军区分别从驻广西、广东、江西、湖南和海南的部队中抽调出精锐力量,组成两个师一个独立团,执行种胶任务。种胶部队和从全国选调的100名农林大学生、20多万支边青年一起,浩浩荡荡地分赴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踏上了开荒种胶的艰辛之旅。

  (采访)农业部原部长 何康:都是挑着担子的,那时候没有多少车,那就是木炭车,汽油车都很少,光着脚丫子挑着担子就带了简单的行李,就这样子浩浩荡荡,安营扎栽,炊烟四起,那真是壮观,我可以说是壮观,我站在路边上看了真是感动得很,为新的事业。

  “响应党的号召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社会主义的列车不能在我们的橡胶树上误了点”,那些热血青年的志愿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采访)橡胶专家 王秉中:那个热情我一生回顾起来,没有看到那么高的热情,年轻的热情。

  搭草房、睡油布,冒酷暑,战蚂蟥,吃着地瓜秧,天天去开荒!,这些经历成为第一批橡胶人最深刻的记忆。

  (采访)橡胶专家 张开明:虽然很艰苦,但是这个在我们国家是前无古人的事情,国家这么需要橡胶,我们当然要扎根在这里,把这个事情搞好,所以有这么个信念。

  (主持人)原本只能在热带地区种植的橡胶,却要北移到亚热带地区的中国来种,种下去能不能活,活了又能不能产出好胶来?在当时紧迫的形式之下,这些问题等不得学术界去慢慢研究探讨,中央已经根据生产的需要推算出五年要种胶770万亩的计划!,只能迎难而上。当时,海南只有几处零散的胶园可以采种,要完成规划中770万亩的种植面积,种子就是大问题。

  从20世纪初开始,海南陆续有华侨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引进橡胶苗,在进行试种。由于管理不善、缺少经验等原因,这些橡胶树的成活率并不高,但就是这少数存活下来的橡胶树,为当时的橡胶培育提供了第一批宝贵的种子。

  (采访)农业部原部长 何康:为了要保护这个种子采种,当时提出来一个口号叫“一粒种子,一两黄金”。而且一直传到工人,大家就是很宝贵啊,谁要破坏种子,那就是当反革命啊。

  要取得这些贵比黄金的种子,也并不容易。橡胶树的种子一般在七、八月份成熟,但是不能人工采摘,只能等在树下,等着它们自然爆裂。

  (采访)农业部原部长 何康:它是天然的撒种。它一干燥以后,啪一响,三颗种子就飞出去了,飞到哪儿也不知道,扒在草里面找,一个一个找。

  在自然状态下,熟透的橡胶种子只要落在地上,不出十天就会生根发芽,所以在捡到种子之后,还要以最快的速度把它们运到指定的地点去集中育苗。

  (采访)农业部原部长 何康:空军就搞安二号飞机来回地这么把它运到海岸,然后汽车就运到在徐闻、在广西、在雷州半岛的北边、茂名这些地方,然后广西、云南当场运走。

  (采访)橡胶专家 王秉中:一空投下来整个种子都散掉了,快捡起来连夜去播种,连夜都要播,那紧张的,那真是什么任务都好像都是最大最重要的任务。

  “一粒种子一两黄金”的口号,深深地印在每一个种胶人的心里!他们精心地播下种子,寸步不离地守候着小苗。但是,这些小苗能不能顺利地长成大树、再如人们希望的那样能够割出胶来,却还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对于第一代种胶人来说,橡胶的很多习性还都是未知的,因此很多管理技术,也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

  (采访)橡胶专家 张开明:当时1954年还在争论,这个橡胶树是阳性,阳性那就种在阳光大的地方就好了,还是阴性要不要遮阴,要不要栽阴蔽树还争论不休。

  然而就在大家争论的时候,1954年冬天,一场灾害突然而至!,

  采访王秉中,急性的寒潮,就是温度突然降到0度以下,这个橡胶树的叶子都来不及掉,你看到它绿绿地挂在那里,跟活的一样,但是过了半个月都枯了,一片山都是枯叶,

  那场大寒流带来的低温和强风,让许多地方的橡胶园都遭遇了毁灭性的灾害!

  (采访)橡胶专家 王秉中:当时工人就是抱着树哭得呀,哭,真是很伤心。

  (采访)橡胶专家 梁印东,痛哭的真是抱头痛哭。

  就在人们为此痛心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还有一些小苗居然存活了下来!

  (采访)农业部原部长 何康:海南那边是,特别海南的五指山以南的是保险的,一点寒害也没有。

  惊喜之余,大家开始研究这些小苗能够躲过劫难的原因。

  首先是温度。这些地方多数地势低洼,光照充足,相对温度高。

  其次就是静风,这些地方外围有很多高大树木,阻挡了大风的入侵,保护了

  (采访)农业部原部长 何康:就是种植天然橡胶必须要选择好宜林地,就适合于种植地区,这首要的关键,才是个存在不存在的问题。

  野生的橡胶树生长在热带雨林地区,那里除了高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静风”。

  

[1] [2] 下一页

篇二 海南的橡胶树是什么人何时从何地移来
怎样让橡胶树多出胶?

  [科技苑]多割十年胶(20110929)

  橡胶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我们的生活中大到轮船和飞机的轮子,小到篮球、足球和雨衣,这些东西的制造都离不开橡胶。橡胶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就是由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凝固、干燥而制成的。

  云南是我国橡胶的主产地,近几年,由于橡胶的价钱不错,许多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随意加深刺激剂,加刀连割,增加割线,超水线割胶……这些错误的割胶方法,使一棵原本能割三十多年胶的橡胶树,经济寿命一下子缩短到十几年,从长远看,也会对这个行业发展也造成很大的损失,那怎样改变这些错误的方法,还有哪些措施怎样让橡胶树多出胶,出优质胶呢?

  相关介绍:

  橡胶树割胶新技术:

  该技术是以乙烯利刺激为手段,以减刀、浅割、增肥、产胶动态分析、全程连续递进刺激割胶、低浓度短周期刺激割胶、复方乙烯利刺激割胶为主要内容的新割胶技术体系。该技术通过化学刺激和其它配套措施,降低割胶频率,大幅度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产从而增加综合经济效益。 

    增产高效情况:该技术较传统的割胶技术增产干胶10%~15%,同时由于减少了割胶刀数,节约割胶用工,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33%~150%,减少了树皮消耗,节约了大量的树皮,可充分发挥原生皮和第一次再生皮的高产潜力,延长胶树的经济寿命。大量试验和应用的结果还表明,该技术可保持胶树健康,达到长期高产稳产的目的。

篇三 海南的橡胶树是什么人何时从何地移来
海南省儋州市橡胶树施肥管理问题与对策_徐晴

2015年12月Dec.2015热带农业科学

CHINESE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

第35卷第12期

Vol.35,No.12

海南省儋州市橡胶树施肥管理问题与对策①

郭澎涛

海南儋州571737)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合理施肥是保持我国天然橡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但目前我国胶园在施肥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合

理的地方。本文以海南省儋州市为例,通过调研国营农场胶园和民营胶园的施肥管理情况,发现目前胶园施肥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土壤样品缺乏代表性、样品化验分析时效性差、施肥配方精准化程度较低和缺乏合理的橡胶树施肥技术等,进而提出制定胶园土壤采样标准、加强快速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科学制定橡胶专用肥配方和加强施肥环节指导等具体完善措施,从而为提高儋州胶园施肥管理水平奠定一定基础。关键词分类号

橡胶园;土壤;施肥技术;管理

S794.1

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RubberTreeFertilizingManagement

inDanzhouCounty,HainanProvince

XUQingGUOPengtao

(RubberResearchInstitute,CATAS,Danzhou,Hainan571737,China)

AbstractRationalfertilizationplayanimportantroleinmaintaininghighandstableyieldofnaturalrubber.However,therearemanyunreasonableaspectsinrubberplantationfertilizermanagementatpresent.ThisstudytookDanzhouCountyasanexample,andinvestigatedstatusofrubberplantationfertilizermanagementforstate-ownedandprivaterubberplantations.Someproblemsinrubberplantationfertilizermanagementwerefound.Theseproblemsincludedlackofrepresentativeinsoilsamples,poorintimeeffectivenessofthetraditionallaboratoryanalysismethod,imprecisefertilizationformula,andshortageofrationalfertilizingtechniques.Accordingly,thisresearch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Theyweredevelopingcriteriaforsoilsampling,acceleratingstudyonrapidchemicalanalysistechnique,establishingfertilizationformulascientifically,andenhancingguidanceinprocessforthefertilization.Keywordsrubberplantation;soil;fertilizationtechnology;management

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我国适宜种植橡胶树的土地资源比较有限,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橡胶产量是十分有限的[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才是我国天然橡胶生产的关键。有研究表明,正确掌握橡胶树生长过程中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进行合理施肥,就能使橡胶树加快生长,提高产量[2]。此外,热带地区土壤淋溶强烈,养分容易流失,胶树容易出现营养亏缺,这就要适时施肥以补充胶树所需养分,才能保证天然橡胶高产稳产。

因此,施肥是天然橡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措施。

长期以来,海南胶农盲目施肥及过量施肥现象普遍,这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且随着肥料价格的日益上涨,施肥的不合理性,造成了农业生产水平的降低。鉴于以上原因,开展胶园施肥管理研究,提出合理的施肥管理措施,可显著促进天然橡胶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从长远看,有利于保持地力,保护环境,确保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论文通

①收稿日期:2015-10-14;责任编辑/凌青根;编辑部E-mail:rdnk@163.com。

②徐晴(1975~),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研究,E-mail:xqlw22@163.com。

③通讯作者:郭澎涛(1983~),男,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景观模型,E-mail:glpt2011@126.com。

-13-

2015年12月热带农业科学第35卷第12期

过细致调查儋州国营农场和民营胶园施肥管理基本情况,发现目前橡胶树施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海南农垦科学院组织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土壤采样是综合利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并参考第二次土壤普查采样点位图确定采样点位,形成采样点位图。根据土壤类型、土地利用、耕作制度、产量水平等因素,将采样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平均每个采样单元为

11.1

材料与方法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儋州市境内的国营农场胶园和民营

6.67~13.33hm2,在典型地块内桉“S”型采集10~15个采样点,混合成1个土样,重约1kg。

采集后的样品放入统一的样品袋,附上标签,以便样品检测后建立资料档案。

叶片采样选择7~9月份进行。采样单位以相近的不同生产管理单位内相同类型的林段、山头和树位划分一个诊断单位。每采样单位选择20~30株正常树,随机采样。每株树在两侧方向各采集一蓬叶,即每株采两蓬叶,每蓬叶取叶蓬基部面积大、生长正常的三片复叶,去掉复叶的两旁小叶,留下大叶柄和中间的一片小叶作为样本。将所有采集的小叶混合在一起,加上标签,作为一个样点的分析样本,带回室内供作化学分析用。

胶园,其中,国营农场有10个,分别为西培农场、西华农场、西庆农场、西联农场、西流农场、蓝洋农场、新盈农场、红岭农场、龙山农场和八一农场;民营胶园包括那大、和庆、兰洋、南丰、雅星、大成、东成和海头8个乡镇。

1.21.2.1

主要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

通过搜集、鉴别、整理和研究有关海南橡胶施

肥情况的著作、学术论文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和研究海南儋州胶园施肥管理历史概况、现实条件和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海南的橡胶树是什么人何时从何地移来】

1.2.2问卷调查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向农垦和地方的农业科技与推广部门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儋州市胶园施肥管理的具体情况,包括样品采集和测试、配方设计和施肥技术。

2.1.2样品测试

儋州市国营橡胶园所有土壤样品与植株样品的分析化验工作均由海南省农垦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样品测试按照国标、行标分析方法或《土壤样品测试技术规范》进行分析。

1.2.3访谈法

通过访谈海南省国营和民营橡胶树农化技术服务研究和生产一线专家,了解儋州市胶园施肥管理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橡胶树施肥过程中不同环节存在的问题。

2.1.3配方肥的制定

由于橡胶树在栽培和营养特性等方面的特殊性,很难通过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法或目标产量法获得正确的施肥量。因此,在地力分区法基础上,根据胶树叶片营养诊断结果,建立了适合儋州市国营橡胶生产管理的施肥指标体系。具体过程见图1。

22.1

结果与分析

海南儋州国营农场胶园施肥管理现状样品采集

橡胶园采样分土壤采样和橡

2.1.1

胶树叶片采样。采样布点、采样方法、采样数量和质量控制均依据农业部颁布的《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农农发

土壤样品采集叶片样品采集

参考胶园土壤肥力诊断指标相关文献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胶园土壤养分诊断进行高中低

肥力分区

不同肥力分区对应叶片养分含量平均

状况分析

片区不同分区施肥配比运用叶片营养诊断方法确定施肥量

片区土壤养分数据统计分析

[2005]14号)以及《海南农垦测

土配方施肥调查采样规范》进行。橡胶土壤和叶片采样工作由

叶片养分分析

图1

儋州市国营施肥指标体系确立技术路线

-14-

徐晴等海南省儋州市橡胶树施肥管理问题与对策

州市国营橡胶配方肥的公式(1),但目前儋州市民营橡胶还没有建立起橡胶树施肥指标及氮磷钾施肥分区图,只是根据土壤和叶片分析测定值来决定施肥配比,再由海南省的土肥专家共同分析研究并审

(1)

根据采集的儋州市国营不同肥力区域胶树叶片养分含量,按公式1计算应增施肥量,根据公式2计算出相应区域橡胶树配方。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应增施肥量=(正常含量-分析值)×年抽叶量×2

核测土配方施肥参数,建立施肥模型,研发配方并印制施肥建议卡。儋州市民营橡胶专用配方肥主要是采取大配方小调整的方法,指导农民购买、施用配方肥。施肥的针对性还是比较差。

单株施肥量=原施肥量+应增施肥量。。。。。。(2)

公式(1)中年抽叶量按8kg计算,肥料利用率

N肥和K肥按50%计算,P肥按25%计算。其中公式(1)和公式(2)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海南农垦科

研单位等经过大量研究和田间试验提出的施肥量的计算方法,已经在橡胶树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3]。

依据已建立的儋州市国营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橡胶树施肥指标及氮磷钾施肥分区图,将各氮磷钾施肥分区图进行叠加,制成不同配方施肥分区图,提出了儋州市国营普通配方和高产配方两个施肥分区以指导生产。

2.2.3施肥技术

儋州市土肥技术人员面向胶农,传授橡胶树测土配方施肥的有关知识,提供合理的施肥建议。橡胶树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正在改变儋州市广大胶农的传统施肥观念,主要有3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只施用单质氮肥到施用氮磷钾复合肥的转变;二是从盲目购肥到提高配方施肥意识的转变;三是从胶农施肥的固定习惯模式到合理施肥模式的转变。

2.32.3.1

海南儋州胶园施肥管理问题剖析土壤样品采集缺乏代表性

橡胶树施肥的方式为集中穴施,不同于大田作

2.1.4施肥技术

儋州市国营橡胶树施肥主要以牛粪作为有机肥料,个别农场如西流农场还以滤泥肥和塘泥肥作为有机肥料,新盈农场辅以压青料作为有机肥,平均施用牛粪的量为20kg/株,压青料为50kg/株。施用的化肥量平均为1~2kg/株。有机肥以基肥形式于上年12月份一次性施入肥穴,化肥则以2∶1∶

物的地表撒施,因此,胶园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应该更大。目前,胶园土壤取样主要选取人为干扰较小的行间萌生带为采样区域,这种取样方式在开始垦荒植胶时是合理的,但随着植胶年限的增加,胶园土壤肥力变得差异越来越大,且胶树生长及产胶所需的营养又主要来源于施肥穴,因此,这种采样方法的代表性就越来越差[4]。目前,亟需制定新的采样标准,以提高土壤采样的代表性。

1的比例分3次于3、6和9月施下。2.22.2.1

海南儋州民营胶园施肥管理现状样品采集与化验分析

儋州市民营胶园土壤和叶片采样点的确定与国营胶园类似,样品采集主要由儋州土肥站组织进行。儋州市农业部门化验室于2006年建设完成,尽管已基本具备了土样和植株样品测试分析的能力,但是由于化验室建设时间较晚,专职化验员人数不足,目前橡胶树的样品化验工作主要由海南省土肥站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化验室负责。

2.3.2样品化验分析时效性差

由于橡胶土壤和叶片样品以及化验分析项目都较多,且目前采用的化验分析方法大部分是经典方法,以手工操作为主,繁琐复杂,费工费时,批量化处理样品的能力较弱,难以满足配方施肥对营养诊断快速化、批量化的要求。【海南的橡胶树是什么人何时从何地移来】

2.3.3施肥配方精准化程度较低

儋州市土壤类型复杂,有11个土类、16个亚类、51个土属、126个土种及1个变种。在不同土壤类型上,当季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效应差异很大。不同地区的施肥参数、指标体系都不相同,必须依靠大量的基础数据,合理划分施肥分区,因地制宜,区别对待[5]。但在实际生产中,由

2.2.2配方肥的制定

儋州市民营橡胶专用肥的制定是根据气候、地貌、土壤类型和橡胶品种等差异,依据叶片营养诊断分析结果,结合土壤肥力特性和配方施肥原理,进行施肥量估算,其中诊断施肥量的计算公式同儋

-15-

2015年12月热带农业科学第35卷第12期

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大量基础数据不能得到充分应用,造成土壤施肥类型区分不合理,研究资料和参数没有足够代表性,准确性不高或参数不配套。

同时,目前橡胶树专用肥配方制订侧重于氮、磷和钾肥配方,钙、镁、硫、铝、锌和硼等中微量元素配方研究很少,或者基本没有涉及;侧重化学肥料研究,有机肥配方研究较少,而且橡胶树中微量元素肥料使用不足、土壤板结等问题较为普遍。

这两方面的不足,都造成目前儋州胶园施肥配方精准度较低。

照橡胶需求用肥;五是肥料施用方法不合理,橡胶施肥应以沟施或穴施为主,但目前撒施现象普遍,没有考虑到橡胶具有深根性的特点。

橡胶树合理施肥环节的主要问题是胶农合理施肥的意识淡薄,而且缺乏指导施肥的农业技术人员。

2.42.4.1

海南省儋州市胶园施肥管理对策研究提高土壤样品采样的代表性

样品采集是橡胶树测土配方施肥的首要基础工

作,采样方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整体工作实施的成效。针对橡胶树土壤采样点位置代表性不强的问题,需要展开相关的研究,进一步研究土壤采样与橡胶树营养的相关性,提高所采样品与橡胶树营养获取的相关性,然后制定出统一规范的采样标准,作为采样的依据。

2.3.4缺乏合理的橡胶树施肥技术

经过儋州市国营和民营橡胶合理施肥环节的调研,发现如下问题。

第一,海南橡胶园普遍存在用地多养地少,化学肥料施用多,有机肥料施用少,氮素化肥施用多,磷钾肥施用少的“三多三少”的问题,因而表现出了“三个下降”:一是肥料利用率低,投肥效益下降;二是作物营养不平衡,橡胶产量下降;三是橡胶生长不健壮,抗逆性抗风性下降,病虫害等灾害加重。

第二,由于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人员少,而指导胶农合理施肥的工作量大。例如儋州市民营橡胶面积有3.6万hm2,但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仅30名,这样就难以全部进行现场施肥指导。同时,由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机制不灵活,工资、福利没有保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削弱了公益性职能的发挥。尽管已开展了胶农技术培训,但由于时间短,多数胶农没有专业背景知识,接受采样技术比较困难,难以真正掌握施肥技术,导致施肥指导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传统施肥习惯难以改变。一是部分胶农由于传统施肥观念的影响,配方施肥意识淡薄,施肥的科学性不强,盲目购肥、施肥,既造成肥料浪费,又未达到平衡施肥的效果,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二是由于大多数胶农对土壤肥力状况不清,凭经验确定施肥量,甚至认为“施肥越多、产量越高”,施肥过量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在施肥方式上,胶农不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单靠一再增施化肥来提高橡胶产量[6];四是橡胶施用基肥和追肥的比例不合理,轻基肥、重追肥,不按

2.4.2提高样品化验分析效率

为了提高样品批量化处理和测定的能力,需要健全测试体系,除了在海南农垦测试中心、地方农业科研部门和科研院校进行测试分析外,还应在橡胶树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建立简易测试化验室,使其能够承担土样和叶样的部分测试工作,从而可以整合优化资源使其形成网络。同时,要根据条件购买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精密分析测定仪器,如连续流动分析测定仪,以及要重视综合提取剂的选取,用综合提取剂浸提多种土壤养分,以取代单一的土壤养分提取剂,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近

10年来,国内许多研究工作肯定了MehlichIII

综合提取剂在土壤养分提取中的作用[7-9]。另外,对NH4HCO3-DTPA(AB/D)综合提取剂的研究[10-11]也有很好的结果。最后还要注重研发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如利用高光谱检测土壤有机质及叶片氮素。

2.4.3科学设计施肥配方

由于橡胶树“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的施肥量与干胶产量及叶片养分含量间一元二次回归关系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适当减少“3414”田间试验处理个数,先设置2~3个处理,从而可以得到胶园土壤肥力高和低有关的施肥参数,同时根据橡胶树的营养特点和需肥规律,结合土壤养分测定值与橡胶树养分吸收量和产量等的关系,从而完善橡胶树施肥指标体系。

橡胶肥料配方要注意实行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方

-16-

徐晴等海南省儋州市橡胶树施肥管理问题与对策

针对性的肥料效应试验和专家经验来确定施肥模型及参数,并建立施肥专家知识库,使模型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逐步实现应用计算机系统推荐施肥。

针,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既可以减少化肥的损失,改善土壤质地,又可以提高有机肥肥力,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长期维持并不断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和根本途径;此外还要重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因为橡胶树对微量元素的反应非常敏感,适量平衡供应可以获得很好的增产效果,但施用过量则会产生毒害,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

橡胶树施肥决策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建立橡胶树施肥综合模型,针对目标产量、土壤性状和叶片养分建立施肥模型,同时考虑气候因素、立地条件等的影响,由于计算过程复杂,应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实现,以提高施肥决策的准确性和速度。

目前,橡胶树专用肥配方制订主要是根据地力分区法和胶树叶片营养诊断结果及专家经验进行的,过程较为复杂,农户或基层农技人员掌握难度较大。而采用“3S”技术和决策支持技术等进行精准施肥技术研究,可构建便捷和快速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电脑推荐施肥技术在我国开始于70年代中期,首先是上海市农科院土肥所的水稻氮素施肥系统,其后有安徽省肥东县测土施肥计算机程序和福建省土壤识别与优化施肥系统。最近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和模型上的工作均有不少报道[12-14]。近年来,

“精准农业”已成为国际上农业

科学研究的热点[15]。所谓“精准农业”,就是根据田间每一个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建立橡胶树测土营养诊断精准施肥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Information

Syste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tem)和遥感技术

2.4.4加强施肥环节指导

橡胶农化技术服务的宣传可以增强胶农合理施肥的意识,促使胶农理解并接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施肥建议卡、发放明白纸和短信平台等形式,同时结合海南省的农业科技服务“110”平台和测土配方施肥流动服务站,向农户传授科学施肥的道理、方法和模式,使农户提高科学施肥意识。由于多数农户采取的是习惯性施肥方法,施肥的合理性差,应加强技术培训,利用网络和4G手机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橡胶施肥专家与胶农实时交流,在胶农需要施肥指导时可以自动化查询,施肥指导的结果可以直接反馈给胶农,这种形式可以快速准确地将施肥技术传送到橡胶生产者手中。

为全面系统和可持续地推广落实橡胶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业技术人员要强化胶农的技术培训,并注意总结典型经验,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员、橡胶种植大户和橡胶科技示范户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带动作用,并通过建立橡胶树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地,用看得见、摸得着、最直接和最客观的形式让广大胶农看到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从而带动胶农自发性组织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3.1

结论与讨论结论

本文针对海南省儋州市胶园施肥管理进行研

GPS(GlobalPositionSys-

RS(RemoteSystem)、专家系统ES(Ex-

究,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pertSystem)及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学习和借鉴国(1)目前海南儋州国营农场胶园和民营胶园所

采用的叶片采样方法较为成熟,但土壤采样方法还存在缺乏代表性的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外“精准农业”发展的理论和技术,结合海南省橡胶树的具体情况,从养分管理和施肥技术入手,建立“精准施肥”技术体系。同时加强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基础性科学的研究工作,使传统施肥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按照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科研路线,进一步贯彻橡胶树平衡施肥的原则,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普及率,通过

(2)橡胶树农化样品采集时间比较集中,样品

检测耗时较长,检测结果时效性差,需要研究样品批量化处理和测定技术,提高样品检测速度。

(3)橡胶树施肥决策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建立

橡胶树施肥综合模型,针对目标产量、土壤性状和叶片养分建立施肥模型,同时考虑气象因素、立地

-17-

篇四 海南的橡胶树是什么人何时从何地移来
海南橡胶树栽培初稿

橡胶树产胶、排胶基础

一、产胶组织

胶乳在乳管中合成和贮存,乳管系统是橡胶树的产胶组织。乳管分布在橡胶树根、茎、叶、花、果和种子各器官中,而割胶主要是在茎干的树皮上进行的,因此,茎干树皮成为橡胶树的主要经济器官,与采胶生产关系最密切,决定着胶树产胶能力的高低及其经济寿命的长短。

树皮的组成及层次

橡胶树的树皮系由周皮、韧皮部和形成层等部分组成,我国割胶工人根据其割胶的实践经验,将树皮划分成几个肉眼可以辨认的层次,作为掌握割胶深度的标准。从外到内分别称为粗皮、砂皮、黄皮、水囊皮和形成层(图1)。

图1 橡胶树树皮结构

1.粗皮 2.沙皮外层 3.沙皮内层 4.黄皮 5.水囊皮

6.形成层 7、9.射线 8、10.乳管 11.石细胞 12.木栓层

(1)粗皮:主要成分是木栓层。木栓层由许多排列紧密的木栓化细胞组成,具有不透水不透气的特性,对树皮内部起保护作用。在植物学上,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者合起来称为周皮。在橡胶树茎干的原生皮中,栓内层较薄,含有叶绿体,呈绿色。在橡胶树茎干的再生皮中,栓内层较厚,含有花青甙,因此带红色。

(2)砂皮:在粗皮内缘,外观黄褐色,摸之有砂粒感。砂皮约占树皮厚度的70%,其特点是有许多如砂粒状的石细胞,由外向内石细胞递减。砂皮内层的石细胞较少,有效乳管列数约占总列数的30%。

(3)黄皮:肉眼看去,皮质略带黄色,约占树皮厚度的20%,其中乳管最多,乳管列数占总列数的50%左右,是树皮中主要产胶的部分。黄皮中石细胞很少或完全没有,其与砂皮内层以及水囊皮一起又称为软皮。

(4)水囊皮:外观淡黄白色,幼嫩,含丰富的水分,是有输导功能的筛管密集的层次。其特点是皮内组织有大量含有液体的筛管,如在割胶时割破水囊皮,就会流出水状溶液,这些溶液主要就是筛管的溢泌物。这一层皮的主要功能是输导营养物质。在割胶树中,水囊皮的厚度通常不超过1毫米,约占树皮厚度的10%,其中乳管列数占乳管总列数的20%,但较幼嫩,产胶功能不强。割胶时不能割破水囊皮。

(5)形成层:是位于树皮与木质部之间的一层薄壁细胞所组成。在横切面上,形成层和由其刚刚分裂产生的细胞呈很窄的长方形,紧密排列在一起。形成

层只是一层细胞,但形态上不易与由其刚刚分裂形成的细胞区分开来。形成层具有分生能力,向内分生形成木质部,向外分生形成树皮(韧皮部)。

二、排胶反常

割胶的植株出现早凝或长流等不正常的现象,叫排胶反常。

1.胶乳早凝

一般胶树的排胶时间,大多是1~3小时。高产树的排胶时间长一些。而有些胶树的胶乳容易凝固,割后不到半小时就凝固了或收较时发现胶杯底有结块。由于排胶时间过短,所以产量一般很低。引起早凝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营养失调试验表明,过早凝固与胶乳中的含磷量过低和镁、磷比例(Mg/P)过大以及含钾不足有关。适量施用磷、钾肥时,大都有较好较果。

(2)品种胶乳早凝与品种有关。如GT1等无性系和实生树中的某些植株,胶乳很易早凝。施用乙烯利等延缓堵塞化学药剂有一定效果。

(3)物候期。如前所述胶树抽叶、开花、结果时期,胶乳容易早凝。

(4)细菌活动。胶乳中的细菌活动,一方面破坏橡胶粒子的保护层,另一方面产生酸类。酸类物质引起胶乳过早凝固。割胶时做好清洁工作,减少细菌的繁殖,可以减少或避免出现早凝。

(5)天气高温天气和当风林段,可加快割线上的水分蒸发,促进酶类和细菌的活动,因而使胶乳凝固变快,引起早凝。严重干旱使胶树水分状况恶化,胶乳含水量下降,也会使凝固加快,产生早凝。

2.胶乳长流

指胶树排胶时间长达7~12小时,或更长久的现象。长流的胶乳浓度往往很低,干胶含量有时不到10%。胶乳长流的原因:①品种的特性所致;②营养失调;③冬季低温;④化学刺激;⑤部分可能是死皮发生前的一种预兆。

当营养失调时,胶树的新陈代谢和物质合成受到影响;当胶乳中的含镁量过低和镁、磷比例(M/P)过小以及含钾过多时,胶乳就不易凝固,割线封闭延迟,引起胶乳长流。胶乳长流又使得养分损失更大,而营养物质的大量损失又反过来加剧胶乳的长流。

冬季低温时酶类和细菌活动减弱,水分蒸发减慢,胶乳凝固变慢,也会引起长流。

乙烯利刺激后,长流胶增加,有的过度长流甚至到翌日早晨。

对胶乳长流的胶树,应降低割胶频率和适当浅割,以免养分流失过度。同时要加强抚育管理,增施肥料,以提高胶树的营养水平和维持适当的养分比例,提供胶乳正常凝固的条件,减少胶乳长流。对化学刺激引起长流的胶树,可通过调节刺激剂的浓度、用量、次数和方法,采取浅割等适当的割胶措施等加以克服。

【海南的橡胶树是什么人何时从何地移来】

3.胶乳外流

割线上胶乳外流的原因很多,当树身不干割胶或割线斜度不平顺或乙烯利刺激时,都容易出现胶乳外流。

乙烯利刺激造成胶乳外流的原因是,由于割线上乳管停止排胶的时间先后不一,即有的乳管已经停止排胶,乳管口附近已形成胶块,但另一些乳管仍继续少量排胶,以致所排出的胶乳有的形成胶泡,有的外流。这种现象大多数在涂药后1~3刀发生。改善刺激方法可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主要橡胶树品种介绍

橡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就目前的割胶制度来说,从种植到更新全周期约40~ 50年以上。要使橡胶树速生高产,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种植良种是关键。

一、主要橡胶树品种介绍

我国植胶50多年来引进国外良种超过300个,亚马逊河新种质6000多份。目前海南省大规模推广级的品种有:热研7~33~97、PR107、RRIM600、大丰95、热垦126、海垦2、文昌11、文昌217。中规模推广级的有:热研7~20~59、热研8~79、文昌193、文昌7~35~11、南俸37、PB260、保亭911、保亭155、大岭64~36~101、保亭235。

1.热研7~33~97

产量高,抗风力较强,抗白粉病能力较强。生长中上,再生皮恢复中等,干胶含量比RRIM600高,冬季略长流,无早凝。

2.PR107

产量较高,抗风力强,有一定耐寒力。保苗率高,可割率也高,早期生长较慢,4龄以后及割胶期生长中等,叶片较薄,干胶含量高,耐刺激,刺激割胶可发挥高产潜力。冬季落叶不整齐,翌年陆续落叶,易罹白粉病。原生皮较厚、较硬,乳管排列靠近形成层,深割才能高产。开花抽叶期胶乳易早凝。

3.RRIM600

产量高,抗风力差,但风害树复生力较强,耐寒力较差。白粉病轻,条溃疡病发病率较高。原生皮厚,再生皮中等,割胶期树围增长较快。皮软好割,适当浅割仍能高产,排胶快,干胶含量中等(32%~ 34%)。物候期早而整齐,不耐割,易死皮,不耐深割和刺激,2%乙稀利刺激加深割,死皮发病率可达86.7%,其中3级病株占77.8%。

4.大丰95

产量高,抗风力比RRIM600强。耐寒力较强。开割前茎围增长和原生皮厚度与RRIM600或GT1相当,开割后树围增长及再生皮生长均稍慢。茎干圆直,分枝匀称,树冠疏朗。干胶含量较高,无早凝,不长流。皮脆好割。

常用种植苗木的种类和特点

橡胶树种植苗木的种类是根据苗木的繁殖方法和培育方法而加以划分。按繁殖方法划分为二类:实生苗、芽接苗;按育苗方式分为袋育苗和地播苗。目前大田生产上常用的橡胶树种植苗木主要有芽接桩、袋装芽接苗、截干芽接苗等。

一、芽接桩

地播苗圃的实生苗经过芽接,芽条成活后锯砧,得到的种苗。

它的优点是苗木生长整齐,操作简便,成本低。缺点是一个树桩只有一个有效芽,挖苗、运苗、定植时要注意保护,以免碰伤。此类种植材料目前生产上最广泛使用。

二、袋装芽接苗

把萌动的芽接桩种到塑料袋内,待二或三蓬叶稳定时全苗移到大田定植。其优点是不伤根,没有缓苗期,苗木生长整齐;比芽接桩提早半年左右开割。缺点是装袋、运输费工,成本高。【海南的橡胶树是什么人何时从何地移来】

三、籽苗芽接苗

橡胶树种子在沙床催芽后约2周、苗高13 ~18厘米时,将籽苗带种子拔起,在茎基部开长4 ~ 5厘米、宽约1/2茎周的芽接口,从直径约1厘米的小芽条上取芽片进行开窗芽接,芽接后移栽于营养袋等,营养袋置于荫棚下,进行淋水等抚管,芽接后15天时对芽片成活的植株摘顶,30天时解绑,并定期抹除砧木芽和水肥管理等。

用籽培育出来的种苗有主根。相对于其他橡胶树芽接育苗技术,本法的育苗时间短、单位面积产出率高、育苗成本低,芽接劳动强度小。此外,用这种育苗方法培育的芽接苗在定植后恢复生长快。

此外,还有高截干芽接苗和低截干芽接苗,一般作为补换种植材料。

胶园建立

一、定植前准备工作

种植形式:坡度在5度以下的平地或缓坡地,采用正方形或长方形。坡度大于5度的坡地、丘陵地宜采用等高种植(环山行)

种植密度:每亩地种植33-40株。

【海南的橡胶树是什么人何时从何地移来】

株行距:一般采用3×7、3×6、2.5×7等。

定植前准备:

在坡度>5°的胶园应修建环山行等高种植,平台面宽1.5~2.5米,平台面向内壁反倾斜15°。种植前30天,按株距2.5-3米、行距6~7米(每亩不超40株)挖好种植穴,穴面宽约70公分、深约60公分、底宽约40公分,挖穴时把表土放在穴位旁边,心土用来修建平台,在每间隔若干个植穴后,保留一条与环山行垂直的土埂,土埂高约30公分,以阻拦雨水在田面上流动。

让阳光充分暴晒植穴约1个月,以减少根病发生。环山行与植穴同时完成。 种植前每穴施有机肥10-20公斤、磷肥0.5公斤,与表土混合后回穴。

二、定植

1.定植季节和天气

(1)一般在每年的2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较好,当年可抽6~7蓬叶,苗木生长快,成活率高,以利于安全越冬。

芽接桩在4月份前完成定植;袋装苗应在8月底前定植;高截干苗应在3月底以前定植。

(2)定植的天气应选择毛毛雨或阴天土壤湿润时候,以便提高成活率。烈日、大风、暴雨等气候条件下不宜定植。

2.定植技术

定植前应根据苗木大小等质量性状对苗木进行分级,然后按便于生产管理和提高林相整齐度的要求分片逐级定植。

定植时如果穴土过分干燥,应在定植前先对植穴淋水,使土壤湿润。

(1)袋装苗:定植时,先用刀割破袋底部,然后放袋苗于穴中,回土达半穴深时,再割掉余下的袋子,继续回土,分层压实。回土时要特别小心,不要压碎塑料袋的土柱。

(2)芽接桩:在丘陵山地定植芽接桩时,芽片朝向梯田内壁,可避免阳光直射,抚管时也不易碰伤幼芽。定植时要保持苗木主根伸直、侧根舒展,分层回土压实,使根系和土壤密切结合,以利于根系吸收水分。

芽接位离植穴表面高度约2~3厘米。种植完后穴面要盖上2厘米松土,穴面整成锅底形。植后淋足定根水,并适当遮荫、盖草保湿,但盖草要离开苗木茎干10厘米。如植后无雨,一般隔5~7天淋水一次。

3.定植后的初期管理

(1)遮荫、淋水 植后如遇持续干旱天气,应对接芽遮荫,淋水抗旱,防止苗木旱死。

(2)抹芽 用芽接桩作种植材料的要及时修掉砧木芽,减少水分、养分不必要的消耗。如接穗抽出两个以上的芽时应修掉弱芽保留一条壮芽。高截干苗顶部抽出的芽全部保留,以增加同化面积,促进苗木生长,以后任其自然疏枝。

(3)补换植 定植当年,要对林段的缺株和弱株用同龄同品种的苗木进行补植,做到当年林段全苗,苗木整齐。

此外,胶园还应做好防病、防虫等工作

胶园管理

一、覆盖和除草

胶园覆盖分为活覆盖和死覆盖(盖草、地膜)两种类型。

(一)死覆盖 就是用盖草、地膜的方式进行的覆盖。

梯田面盖草,培养营养带。 胶园梯田面根圈浅松土20厘米左右,死覆盖材料20~30厘米厚,保持常年覆盖(宜每年6~7月、11~12月补充材料),越冬期宜覆土2~3厘米厚,以防寒、防火,可形成松软肥沃的营养带,有利胶树生长和产胶。

(二)活覆盖 胶园活覆盖是指在橡胶树行间种植覆盖作物,以达到覆盖地面、保持水土、培肥土壤、促进胶树生长、提高胶树产量和节约管理用工的目的。胶园活覆盖包括天然覆盖和人工覆盖两类。

1.天然覆盖

它是指林地开垦植胶后,在胶树行间自然生长起来的杂草、灌木等。这种覆盖,有荫蔽土壤、均衡土壤温度、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以及提供胶园盖草材料等作用;如控制得当,也可促进胶树正常生长和产胶。

对天然覆盖应加强管理,如管理不善,会使胶园荒芜,造成杂草、杂木与胶树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影响胶树生长和产胶。此外,由于某些杂树残桩是胶树根病病菌的寄主,会使胶树感染根病,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清除。

2.人工覆盖

指在胶树行间人工种植的多年生蔓生豆科覆盖植物或其它覆盖植物。主要的覆盖作物有爪哇葛藤、毛蔓豆、蝴蝶豆、无刺含羞草等。采用人工覆盖方法管理胶园植被是幼龄胶园的一项多、快、好、省的管理措施。

除草(控萌):杂草对胶树的严重危害有其种类繁多、类型复杂、生命力强、防除困难等特点,所以除草是胶园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作业。目前普遍使用的除草剂是草甘膦,化学名为N-膦羧甲基甘氨酸。它是一种广谱、高效、内吸传导、低毒的萌后除草剂,有效成分是N-膦羧甲基甘氨酸。配药时加人少量洗衣粉效果更佳。但草甘膦是一种强酸性除草剂,长期使用会加剧土壤酸化,损伤橡胶树根系尤其是吸收根,对橡胶的生长产生副作用。最好每年仅冬季使用一次。其它时间可以使用人工除草或使用其它除草剂。

篇五 海南的橡胶树是什么人何时从何地移来
海南侨植农场砖厂附近橡胶树受害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cn

海南侨植农场砖厂附近橡胶树受害原因分析 作者:王大鹏 丰明 王文斌 罗雪华 邹碧霞 张永发 吴小平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2015年第11期

摘 要 为探明侨植农场砖厂附近橡胶树的受害原因,对受害橡胶树的表现症状、土壤、叶片养分及氟化物含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受害胶树的症状与植物生理学上氟化物伤害症状相符,排除了病虫害等致害因素;受害胶树周围土壤的主要养分指标处于正常水平,土壤养分不存在亏缺状态;受害胶树叶片的主要养分指标同样处于正常水平,叶片不存在缺素症状;受害胶树周围土壤和叶片中的氟化物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值水平。鉴于该砖厂为受害胶树附近唯一的氟化物污染源,因此认为该砖厂排放的氟化物是导致胶树受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砖厂 ;橡胶树 ;氟化物 ;受害原因

分类号 S794.1 ;X503.235

Reasons for the Damage of the Rubber Trees Nearby the Affiliated

Brickyard of Qiaozhi Farm in Hainan

WANG Dapeng1,2) FENG Ming1) WANG Wenbin1,2)

LUO Xuehua1,2) ZOU Bixia1) ZHANG Yongfa1) WU Xiaoping1,2)

(1 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 CATAS, Danzhou, Hainan 571737;

2 Soil and Fertilizer Research Center, CATAS, Danzhou, Hainan 571737)

Abstract Ba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revealed symptoms, soil nutrient, leaf nutrient and

fluorine content of the damaged rubber tree nearby the affiliated brickyard of Hainan Qiaozhi farm, we analyzed the reason for the damage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amaged symptoms of the impaired rubber trees physiologically conformed to the ones suffered by fluorine, so the damage induced factors such as pest could be eliminated. The main nutrient index in the surrounding soil of damaged rubber trees ranged normally, so there was no nutrient limited status in soil. And the main nutrient indexes of the damaged tree leaves were on the regular level, which meant that the nutritional deficiency symptom didn't exist. The only suspected observation was that the fluorine content in the surrounding soil and leaves of the damaged rubber tre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egular background value. In summary,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unique nearby drainage of fluorine pollutant source came from the brickyard, we suggested that the fluorine from the brickyard was the major reason for the rubber tree damage.

Keywords brickyard ; rubber tree ; fluorine ; reason for the damage

篇六 海南的橡胶树是什么人何时从何地移来
海南农垦橡胶树风害损失分布函数的建模研究

2009年第8卷第2期(总第107期)

9

海南农垦橡胶树风害损失分布函数的建模研究

魏宏杰,杨

琳,莫业勇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摘要:海南植胶区台风灾害频繁,成灾严重,亟待建立天然橡胶农业保险。本文以1970-2005年间在海南登陆的47次台风灾害为样本,分成开割树和未开割树,选取三级以上的风害树株数为损失指标,采用以标准正态分布为核函数的核估计方法,建立海南农垦橡胶树风害损失分布函数,为讨论橡胶农业保险的各种精算问题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由核估计方法得出的密度函数很好的拟合了数据的“多峰”现象和右尾,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关键词:橡胶树;风害损失分布;核估计

Abstract:Hainanrubberplantingareafacesfrequenttyphoondisastersandseriousdisasterforming,anditisurgenttodeveloprubberagricultureinsurance.Inordertoprovidesabasisforrubberagricultureinsurance,nonparametrickerneldensityestimationofstandard-normaldistributionwasadoptedtostudiestyphoonlossdistributionsofdamagedrubbertreesofthird-leveloraboveinHainanstatefarmduring1970-2005.Theresultsshowedthatthesedensityfunctionscanwellfit“multimodal”phenomenonand“right-tail”ofthedata,andhavehighercredibility.

Keywords:Rubbertree;Typhoonlossdistribution;Kernelestimation

中图分类号:F8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09)02-0009-04

Legendre正交多项式的系数与闭区间上连续分布函数的各阶原点矩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损失的分布函数[3]。这里拟选择标准正态密度函数为核函数进行核估计,以此分析橡胶风害树的分布函数及其特征。

二、正态密度函数的核估计及其统计特征

采用标准正态密度函数为核函数的核估计,其密度函数的核估计量形式为

軇f(x)=

n1∑i=1exp-1

姨我国植胶区遭受台风、寒害、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成灾严重,给植胶者造成巨大的损失。但是,由于目前天然橡胶产业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防灾减灾机制,面对重大的灾害损失,单纯由政府负责进行经济补偿和灾后重建,为此,农业部制定的《天然橡胶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中,建议建立政策性天然橡胶农业保险和灾害补偿制度,分散灾害风险,减少损失,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保护天然橡胶产业持续安全发展。

台风是海南植胶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1970-2005年期间,登陆海南台风达47次,累计造成三级以上风害橡胶树2亿多株。台风在不同年份造成的橡胶树损失是不均匀的,为解决天然橡胶风害保险费率的厘定,首先需要合理而准确地确本文收集1970-2005年海定出橡胶树风害损失分布函数。因此,

南农垦橡胶树风害损失数据,采用以标准正态密度函数为核函数的密度函数核估计方法,确定海南农垦橡胶树风害损失分布函数,并以密度曲线形式给出各类风害树的损失分布密度函数。

一、损失分布函数选择

关于损失分布建模的问题,大部分研究都是着眼于传统的参数统计方法,其基本流程为:获取数据→选择参数模型→估计模型参数→指出拟合效果。在模型的选择过程中,人们一般都会假Gamma分布、定总体服从几种常见的分布函数,如Pareto分布、

Lognormal分布、Weibull分布等。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不少数据,拟合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人们对总体是否较好地服从这些常见分布常常提出质疑,认为真正的分布与这些分布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非参数密度估计就是在无法知道总体分布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统计推断方法,它不受模型参数的限制,而是直接从数据出发,寻找理想而匹配的密度函数。核估计方法是非参数密度估计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估计方法,有关核估计方面的详细内容可参阅文献。谭英平(2003)研究了以标准正态密度函数为核函

[1]

22

x-xi

2

其中,n为样本容量;h称为带宽;xi为第i个样本点的数据值。利用上面这个密度函数形式,我们可以求出任何xi所对应的密度函数值,从而对橡胶树风害损失的总体分布性状做出分析。在这个密度公式中只有一个未知参数h,计算证明,当带宽较小时,核估计密度对原样本值拟合效果较好,但是密度曲线很不光滑,反之,有利于提高密度函数的光滑性,但拟合效果会变差。从理论上讲,要选择使目标函数值(检验统计量)最小的函数形式作为最优的估计密度,但考虑到光滑度和带宽的上述关系,在确定带宽时,需从密度函数的光滑性和模型拟合效果两方面来综合考在选择一虑,而不只是简单的以目标函数值最小为标准[2]。这样,个合适的带宽同时,也就完成了对核估计密度函数结果的检验,文中在第三节详细阐述确定过程。

对于一个连续变量,在已知其密度函数形式的条件下,就可以计算总体的数字特征,这些统计量能够为保险人提供损失的平均水平和幅度,从而为保险人提供决策参考。这里直接列出损失分布的均值和二阶原点距的表达式如下:軇(x)dx=E(X)=蘩0xf

2

2∞

xnnxh∑i=1exp-i+1∑i=1Φi

2h姨xnh∑i=1xiexp-i22h姨2

数的核估计方法,并用实例分析了此方法在个体损失分布中的应朱冬和田益祥(2007)利用非参数密度核估计方法,推导出了用[2]。

2

f(x)dx=hE(X)=蘩0x軇

2

2

2

10

∑x∑x[Φ(xi/h)-0.5]+i=1i+i=1i

得到上述表达式后,可计算方差Var(X)=E(X2)-[E(X)]2。三、海南农垦橡胶树风害损失经验分布

在历史统计资料和生产实践中,将开割树和未开割树分开统在计,统计的项目是断主枝风害树、在2m以上断干的风害树、2m以下断干的风害树、半倒树和全倒树等五种类型的风害树,它们对橡胶生产的影响较大。由于橡胶树风害损失金额不易统计,而且天然橡胶的价格处于不断变化中,也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本文选取历史统计资料中的各类风害树株数为损失指标(见表1),全部数据来源于《海南省农垦统计资料汇编(1952-2001)》和《海南农垦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2002-2005)。

表1橡胶树风害损失指标橡胶树风害损失指标断主枝树株数

(万株)(万株)在2m以上断干树株数

开割橡胶树

在2m以下断干树株数(万株)半倒树株数(万株)全倒树株数(万株)断主枝树株数(万株)(万株)在2m以上断干树株数

未开割橡胶树

(万株)在2m以下断干树株数半倒树株数(万株)全倒树株数(万株)

符号x1x2x3x4x5x6x7x8x9x10

n

2

n

2

2009年第8卷第2期(总第107期)

解其所属总体的基本性状。

图1断主枝开割树样本散点图

【海南的橡胶树是什么人何时从何地移来】

本文只确定断主枝开割树损失分布函数,其它几个种类的风害树损失分布函数可以仿照此法得到,受篇幅限制,在此将直接给出结果。

1、数据特征。历史统计资料中记录了1970-2005年间47次台风的橡胶树受害株数(单位:万株),以断主枝开割树为例,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分组,分组数据见表2。

表2序号12345678910111213合计

1970-2005年海南农垦风害中断主枝开割树

株数的分组数据

组上限102030405060801001502003005001,000———

组距101010101010202050501002005001000

频数964453242421147

频率0.19150.12770.08510.08510.10640.06380.04260.08510.04260.08510.04260.02130.02131.0000

标准化频率0.0191490.0127660.0085110.0085110.0106380.0063830.0021280.0042550.0008510.0017020.0004260.0001060.000043———

图2断主枝开割树样本直方图

由上面的图形,可以对断主枝开割树的分布性状有一个初步了解。从直方图可以看到,该损失样本所属总体是很不对称的,并且右边有较长的尾部,即右侧尾部下降速度较慢,这是多数损失该数据有2个样本点似分布所共同具有的性质。需要注意的是,

乎是野点,无论是在直方图还是散点图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它们远离其他样本点,从统计角度,该点会影响拟合效果,要求剔除,但是对于保险人而言,损失总体分布的尾部性质极为重要,是非寿险精算的最为关心的,尤其是新险种的有关数据,每个样本点都是弥足珍贵的,因此我们在此不考虑去除任何样本数据。

2、密度函数的核估计和统计检验。第二节中提到密度函数的核估计和统计检验是同时实现的,在此,选用皮尔逊x拟合优度检验来实现核估计和统计检验。对于连续型数据,进行检验x

2

2

时,需先将原数据划分成若干区间(即分组),然后计算在原假设成立的条件下,样本值落入每个区间的概率,从而推知每个区间所含样本数的期望值,结合观察得到的实际样本数,检验原假设成立与否。该检验要求分组后每组内包含的样本数不少于五个,若某些组内数据的频数小于5,则应将该组与相邻的组做适当合并,或者对原始数据按要求重新分组,然后再进行检验。在3.1中我们给出了断主枝开割树的分组数据(见表2),可以看到这样的分组不符合要求,需要调整分析,新的分组数据如下(见表3)。

现在需要检验断主枝开割树株数分布的密度函数是否为第f(x1),二节中的核估计密度函数軇若设总体的实际分布密度为f(x1),

首先从历次风害中断主枝开割树株数的散点图和直方图,了

表3

1970-2005年海南农垦风害中断主枝开割

树株数分组数据(调整后)

序号12345合计

则这一检验问题为:

f(x1);H0:f(x1)=軇

(fi-npi)

i

2

11

Var(X)=9768.53,σ(X)=98.84。

3、各类风害橡胶树损失分布的核密度函数和密度曲线。利用

频率0.19150.21280.19150.23400.17021.0000

h

以标准正态密度函数为核函数,用3.2小节中所提到的检验方法,估计出各类风害橡胶树株数密度函数核估计量的带宽,结果见表4。

表4风害树

各类风害橡胶树损失分布核密度函数的带宽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18.09.68.95.1

5.24.0

1.71.711.51.4

分组(0,10))(10,30)(30,50(50,150)150以上———

频数910911847

在确定各类风害树密度函数核估计量中的带宽后,即确定了分布密度函数,下面以密度曲线形式表示出海南农垦风害橡胶树在的分布规律,见图3和图4。图3中的分别为断主枝开割树、2m以下断干的开割树、在2m以上断干的开割树、半倒开割树和图4是未开割橡胶树的各类风害树全倒开割树的分布密度曲线。相应的密度曲线。

f(x1)f(x5)f(x4)f(x3)f(x2)

f(x1)H1:f(x1)=軇

根据x2统计量的定义,我们得到统计量值为:x2=∑i=1

m

其中,m为分组数,fi为第组样本观测频数,npi是由核估计得到的密度函数计算出的理论频数。数理统计证明了当原假设成立给定显著性水时,该统计量近似服从自由度为m-k-1的x2分布,平α,检验的临界值为x1-α(m-k-1),当x2大于临界值时拒绝原假设,认为总体的密度函数不是核估计方法得到的密度函数;否则就不能拒绝原假设。这里带宽h为检验中唯一的一个参数,即k=1。显著性水平通常可选择α=0.05,查阅x2分布表,得短主枝检验临界值x0.95(3)=7.815。

根据第二节中介绍的不同带宽下核估计密度函数的光滑性“预计算”,与拟合优度的关系,设定带宽可能的一系列取值,进行试观察h和x2关系。表3给出了“预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带宽的增加,检验统计量x2呈现上升趋势,这也再次验证了带宽和拟合效果的关系。选择能够通过x2拟合优度检验且具有最大检验统计量的带宽作为最终的“最优”带宽,这样既可以保证良好的拟合度,又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光滑性。根据上述原则,取h=18,x2=7.8051<x0.05=7.815,不能拒绝原假设,认为通过非参数核际总体的分布。

x

f于是,得到海南农垦断主枝开割橡胶树的分布函数F(x1)=蘩0軇

1

2

2

图3海南农垦开割风害树总体的核估计密度函数曲线

f(x6)f(x10)f(x9)f(x8)f(x7)

2

估计方法得到的断主枝开割树总体密度函数表达式可以用作实

(x1)dx1。

表3不同带宽下x2统计量的计算结果h15161717.717.817.918.0

x26.14586.70957.25757.64387.70037.75307.8051

图4

海南农垦未开割风害树总体的核估计密度函数曲线四、小结

保险公司内部管理的核心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厘定保险费率、提留准备锦、再保险安排邓,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都直接依赖于承保标的的损失分布的精确确定。通过以上研究,(下转第29页)

7.841618.1

接下来,可以由核估计密度函数计算开割全倒树总体的均值、二阶距、方差和标准差,结果如下:E(X)=87.33,E(X2)=17394.29,

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民间融资、借贷的活跃也是富裕但缺少投资渠道的民间闲散资金的重要出路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融通了社会闲散资金,缓解了资金供求之间的矛盾,活跃了城乡经济,也符合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提高群众财产性收入”的思想。

从负面来讲,民间借贷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首先,民间借贷的逐利性、盲目性,导致的资本流向往往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弱化了国家宏观调空政策,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其次,于民间借贷的不规范性,导致法律约束力差,资金所有者无法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容易引发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债务纠纷。第三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对经济和社向选择,引发债权、会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高利率一方面增加金融机构筹资成本加,同时高利率带来的高风险,使国家的金融秩序受到冲击和破坏,百姓的血汗钱蒙受损失,引发社会不稳定,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近期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部分借款人还本付息出现问题后,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让政府部门头疼不已,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政府部门替借款人买单以平息事态的个案。更为严重的是,以投资公司等形式存在的民间借贷中介,为追讨借款包养打手或是雇佣黑社会成员以暴力手段追债,引发严重的刑事案件。

民间借贷监管缺失还导致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以浙江省上同年虞农村合作银行为例,该银行2008年贷款规模为90亿元,缴纳国地税达到8000万元。那么,从中可以推算出我国数万亿民间借贷中流失的税款达数百亿元之巨。

四、规范民间借贷的措施

1、健全法律,完善信贷体制。在明确民间借贷的缺陷和消极作用的同时,要从理论上肯定民间借贷的积极意义,肯定民间借贷在补充银行功能不足、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增加企业生产投入、方便群众生活以及激励竞争等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给予民间借贷合理的法律定为,将民间借贷纳入整个统一的信贷市场。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民间借贷管理条例》,对民间借贷的主体、对象、方式、利率、期限、资金用途等做出指导性规定,为正常的民间借贷构筑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

2、积极引导、规范民间信贷。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明确借贷主体、借贷额度、利率水平,推行有法律依据的信用保障制度,降低借贷风险;清理蕴藏高风险和高危害性的高利贷及高息揽存的非法组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促使人们以更完善的方式从事民间借贷。在给民间借贷正名和必要的规范的基础上,应考虑适时推进民间借贷合法化,将其纳入国家借贷体系范畴。允许正当合理的民营借贷组织,积极发展民间信用组织,使民间信用公开化,因势利导将那些经营规范的地下钱庄、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引导成正规合法的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约束其经营行为,保护其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29

满足市场资金需求,实现放贷人、中介机构、借款人多赢格局。

3、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金融监管部门要对民间借贷机构。建进行资质管理并详细登记备案,及时公布民间借贷机构信息,立和完善对民间借贷的有效监测制度,将民间金融纳入中央银行的监管体系。通过定期采集民间借贷活动的有关数据,及时掌握民间借贷活动的资金规模、资金流向、利率水平等,为有关部门制道德订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并减少民间借贷经营风险、“高风险,高收益”,随着风险的降低,民间借贷风险和信用风险。

所要求的收益率也会降低,即利率也会随之下降,使民间借贷良性发展。

4、加快金融机构改革,扩大正规信贷的覆盖,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快金融机构改革,大力发展地方性社区的中小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等各种资金融通组织,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金,发展个人委托贷款等新业务,多种融资渠道、多种融资方式的加强对中小企业,农村地区的正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要提高对不同对象、不同层次、不同规模客户的金融服务水平,并要根据客户的需要量身订制不同的业务品完善和创新征信体系。

种,精简流程,建立高效的审批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酌情调整贷款期限和利率。

5、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借款人信用等级测评制度,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允许民间借贷行为人使用人行征信系统,切实解决在贷款决策中,有关借款人、保证人资信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减少借贷风险。

6、建立民间借贷风险预警机制。民间借贷具有高利率、高风险的特点,为保证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防范和化解民间借贷的高风险,必须建立民间借贷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包括资本充足性、资产流动性、盈利状况、经营管理水平、信贷规模、限额及资产负债比例等风险预警监测指标体,形成科学的监测体系,加强对借贷风险、借贷经营管理的监测。制订民间借贷风险预警监测的各项制度,形成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

[1]温州民间资本的发展与引导研究.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

[2]2000-2002年农村经济绿皮书.中国社会科学院

[3]我国私营企业融资倾向与民间借贷的形成.海南金融,2007;(7)

[4]民间借贷的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10)[5]民间借贷合规性问题初探.华北金融,2007;(12)[6]王志浩.温州调研报告.没发现温州地下钱庄倒闭.(StephenGreen,现任渣打中国区研究主管)

!!!!!!!!!!!!!!!!!!!!!!!!!!!!!!!!!!!!!!!!!!!!!

(上接第11页)本文得到了海南农垦由台风造成的橡胶树各类损失所服从的分布函数,这些分布函数既通过了统计检验,又有比较好的光滑度,很好地拟合了数据的“多峰”现象及数据的右尾,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橡胶树风害损失分布的得出,为讨论橡胶农业保险的各种精算问题奠定了基础。

注: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吴喜之.非参数统计[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谭英平.非参数密度估计在个体损失分布中的应用[J].统计研究,2003;8:40~44

田益祥.基于Legendre多项式的财产损失分布建模[3]朱冬,

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8):42~44

篇七 海南的橡胶树是什么人何时从何地移来
我亲历的新中国橡胶树育种科研工作纪实

我亲历的新中国橡胶树育种科研工作纪实

作者:刘松泉 发表时间:2011-10-16 点击:960

图为本文作者刘松泉在研究橡胶育种

1990年5月15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了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我代表中国第一代橡胶树科研工作者向总书记汇报了“两院”艰苦创业的历程和为橡胶事业做出的贡献。总书记听后作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应该将这些情况好好给青年一代讲一讲。我想这也是我们老一代人的义务和责任。下面我汇报三个问题。

一、服从党的需要,踏上橡胶树育种科研苦旅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帝国主义宣布参战,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并霸占我国领土台湾。10月19日,我国人民志愿军出兵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2月,美帝就下令封锁我国港口,禁止别国把天然橡胶卖给中国,妄图以断绝这种重要战略物资供应的卑劣伎俩,使我国在战争中失利。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8月1日召开第100次政务院会议,做出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集中力量在华南大力发展橡胶,以粉碎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1951年11月在广州成立华南垦殖局,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元帅兼任局长,统管华南五省区植胶事业。1952年7月,人民解放军两个师、一个独立团改编为林业工程一师、二师,林业工程独立团参加橡胶树种植事业。组织东南亚国家的归侨担任某些种植橡胶的技术工作。同时高教部要求全国高等院校农林系师生参加橡胶树宜林地的勘测和规划建立国营农场的工作。当时的这批知识分子包括一批年近古稀的老专家老教授和年轻同志对国家的这一号召是抱着满腔热情积极响应的。党指向哪里,他们就到哪里。当时,这批知识分子每天要带上行李干粮步行几十里,进行勘察测量工作。他们头顶青天,脚踏草地,晚上没有住处,就钻进简易茅棚席地而卧。为了配合橡胶生产,决定在华南垦殖局下设立特种林业研究所进行橡胶树的科学研究工作。1953年高教部发出号召要求高等农林院校派出讲师以上人员支援华南筹建特种林业研究所工作。当时我是南京农学院农学系讲师,对于党的这一号召在思想上展开了斗争,是留在南京过舒适的日子,还是响应党的号召,到新的单位去?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许多苦难的经历又浮现在眼前——我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只身离开家乡浙江平湖到内地求学的。不久家乡沦陷,经济来源断绝,我靠救济读完高中。由于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国土很快大片沦陷。1941年5月的一天,日本飞机20多架来疯狂轰炸丽水,仅在半个小时内就把这个县城夷为平地。飞机每天在学校上空盘旋和用机枪扫射。在这危急关头,学校提前发了高中毕业证书,我跟着逃难的人群仓惶出走,丢弃了棉衣棉被,带上单薄的衣物,每天步行80里。饿了啃干粮,渴了饮山泉水。没有被子,夜晚钻进稻草堆度过长夜。后来到江西考上大学,虽有贷学金,但很少的贷学金只够买白饭吃,我有两年多时间就是靠青辣椒加盐当菜。而后靠垦荒种菜来维持生活。无钱买衣,我只穿仅有的一件毛衣和一条短裤,赤脚穿木屐,度过-3℃的寒冬。在大学4年中逃难2次。在当时毕业就是失业的情况下,毕业后,我有一个星期忍饥挨饿,是老乡救济了我才活下来。后来靠老同学父亲的帮助,才找到一个中学教员的职位,勉强过着温饱的生活。1948年,我在上海国民党白色恐怖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关怀下,又转到南京农学院执教。想到旧社会的苦,新社会的甜,当党发出号召要求知识分子为国分忧时,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是责无旁贷的。我说服在旧社会曾经和我共患难的爱人,带领全家离开金陵古城,到广州特种林业研究所工作。

特种林业研究所设在广州沙面原英国领事馆内,研究对象是巴西橡胶树。在这之前,我从未听说过橡胶树,大学教科书中没有关于橡胶树的内容,林学院编著的树木志中有橡胶树这个名称,但无详细资料。1952年广州试种过橡胶树,但冬季低温下枯干,第二年再发,根本不可能搞科研。后来听说海南岛解放后有人调查过,解放前我国华侨种植的橡胶面积共3.23万亩,有106.65万株橡胶树,开割树约有64

万株(包括云南),年产干胶199吨。

我们要研究橡胶树首先要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道路去认识橡胶树。因此,所里决定从调查橡胶园着手进行科研工作。1953年7月全所人员包括老教授分几路出发到海南老胶园调查研究。当时特种林业研究所(后改为华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有一条规定——凡是出差工作的人都要带上行李,给每人发一顶蚊帐、一块油布和一把大雨伞,以便在无人烟的荒郊野地露宿。因为当时海南岛是十分荒凉的。我参加到海南那大一路的队伍,肩负着接管海南垦殖分局建在海南联昌的那大橡胶研究站(接管后改为研究所直属的海南联昌试验站)的任务。为准备野外露宿,带上了帐篷、帆布床、小凳子和餐具等必备行李。

那时的交通情况是很差的,广州到雷州半岛的公路是泥路,汽车开过红土飞扬,我们坐在敞篷车内,走了3天,到海安时个个成了“红毛鬼”。从海安到海南岛要过海峡,一天只有一班轮渡。为了赶时间,我们就坐很小的机帆船,大家挤在船舱内。未出港时,大家第一次看到海洋感到新鲜,有说有笑;但一出港口风浪就大起来了,海浪不断拍打船的顶棚,很多人受不了颠簸,都晕船呕吐了。这样3小时才过海,转入新港,水很浅,机器不能发动,船工用竹篙撑着前进,又折腾2个小时,才到海口泊岸。

大家在饭店过了一夜,第二天搭公共汽车去儋县县城那大。那时没有沥青路,是曲曲弯弯的泥路。坐的是木炭车,里面放几排长凳,没有靠背。木炭车是烧木炭的,这是很原始的汽车,用手摇鼓风机鼓风,然后泼上水产生气才能发动机器前进。每小时车速度不到30公里,从海口到那大要走2天,第一天在中途福山过夜。木炭车的动力很小,上坡很困难,经常要停下,司机助手下来用大的三角木块垫轮,防止滑坡,再摇鼓风机几次,气足了再爬坡,高一点的坡要停几次才能上到坡顶。

第二天到那大。1953年的那大根本没有现在的楼房,除了一座外国人留下的天主教堂洋楼外,全是低矮茅草房,没有旅店,饭店也很少,饭店卖的饭里没有蔬菜,光是一块2两重的大肥肉。我们到那大后,就要去联昌接管那大橡胶研究站。海南垦殖分局派车把我们和行李物品送到联昌那大橡胶研究站对面的牙拉河边。当时河水不大,车可以从河底的石块上开过,过河后,有个陡坡,车从坡底再往上冲,上一个陡坡后就到位于坡顶的那大橡胶研究站(以下改称为海南联昌试验站,简称联昌试验站或联昌站)了。

联昌站部四周被粗大的刺竹林所包围。老胶园中的草比人还高。站里最好的房子就是过去资本家留下的1座3层楼砖瓦结构的炮楼,每层只有5平方米,可以住人和办公,其余都是低矮的茅草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几十人的队伍无房可住。只好在老胶园里搭起帐篷,支起帆布床和小帆布凳,作为我们的工作和住宿场所。开始对橡胶树进行选育种、生理割胶、土壤和气象等方面的研究。

联昌站环境特别阴湿,白天进入老胶园就像到了傍晚,光线很微弱。如果没有老胶工带路就会迷失方向,情况是很危险的。在胶园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二百斤重的大蟒蛇盘成一堆,一口能吞下一条小黄猄,还有追赶行人的几十斤重的南蛇。有一种毒蛇叫青竹蛇,背面绿色,腹部白色、尾巴是红色,缠在草上很难分清楚蛇和草,一不小心给它咬到,被咬的皮肤就会又肿又痛又红,人发烧,不及时治疗亦有生命危险。到了晚上胶园中野猪横冲直撞,给撞到了就有生命危险,还有黄猄的嚎叫声,景况是十分可怕的。白天雷雨一来,屋里就会看到半尺多长的黑色大蜈蚣。在牙拉河里,农民曾经捕捉到30多斤重的大鳖来出售,有时农民牵着五尺多长的巨蜥 (四足蛇)叫卖。附近马佬山上还有成群猴子在树林里蹦跳。这就是未完全开发的热带景观。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我向蛇医和草药医生学习,学到了用草药治毒蛇和蜈蚣咬伤的办法,一个晚上就能痊愈。但是,在联昌站还有比毒蛇、蜈蚣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恶性疟疾。一个青壮年得疟疾病后发2次高烧就会丧命。我们在接管联昌的两个月中,就看到一位老工人死亡;另一位青年胶工得病,发第一次高烧后,他知道死神已在招手,就赶紧游泳过牙拉河,步行十几公里到那大人民医院医治得救,结果拣回了一条命。

我们这个队伍的生活供应完全依靠那大。在台风季节,牙拉河水上涨,联昌站对外交通断绝时,就吃不到大米,只能用南瓜、番薯、木薯充饥,采摘野苋菜、革命菜来充饥。记得有一次河水涨几天不退,存粮已吃完。为了运粮,我们队伍中的年青人(包括当时我这32岁的青年)就到牙拉河边,在两岸两株大树

上绑起一条钢丝绳,每人腰上绑上铁桶,手攀钢丝绳,下半身浸在河水内,一步一步攀到对岸,然后步行10多公里到那大,领到粮食后,雇车运到牙拉河边。我们中懂得游泳的人就一手扶着装有半桶大米的铁桶,一手划水把粮食送过河去。这样来回很多次才运完粮食,解决了全队人的生活。在台风季节,为了节约粮食改为一日两餐加番薯。大家生活很艰苦,但想到要把祖国橡胶事业搞上去,粉碎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为祖国做贡献时,大家不再考虑个人安危,团结一致,在艰苦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

橡胶树的常规选育种工作只能在海南岛进行。我自1953年开始,每年都要在联昌站工作8个月的时间,只有4个月在广州。每年都在联昌站高大的老胶树上进行人工授粉,这种高空工作是很艰苦的。树高都在29米以上,搭授粉架须有3层楼那么高。到了授粉季节,每天上午7~9点钟上树采雄花,放进有湿棉花垫底的小竹筒中,盖上盖子。到10点钟就带上水壶、干粮,把小竹筒套在脖子上,带把小镊子,爬到竹架上寻找含苞待放的雌花进行授粉。雌花不是同时成熟的,因此,还要在竹架上走来走去寻找合适的雌花,两脚跨在竹架上,双手进行授粉工作。一般郡是从上午10时起一直工作到下午2时结束,连续工作三四个小时。中午饭无法下来吃,便在树上啃几条木薯,喝口冷开水,这就算是吃中午饭了。五月雷雨季节,有时一声雷响,人还没有下到地面,倾盆大雨就泼下来了,经常浑身被雨水淋湿,活像个“落汤鸡”。

1953年联昌站里只有一个大草房,既是实验室又是集体宿舍。在泥地上打4个木桩,钉上2条横木,把大刺竹剖开打平,制成一块竹席,两头架在横木上固定住,就成工作台了。床铺亦是这样结构,只是地上打下6条桩,架3条横木,然后铺上“竹席”。凳子亦是如此,是固定地上不能移动的。当时我们这个基层研究单位的生活设施就这么简单,生活条件就是这样艰苦。

1954年,中央卫生部派来专家队伍到联昌站,协助防治疟疾。经过1年努力,在联昌周围4公里范围内,消灭了疟疾。当年在研究所的帮助下运来杉木,盖起砖瓦结构的实验室和少数宿舍。1955年找到日本人留下的旧铁轨,在牙拉河支流上架好2座桥,开通去那大的公路。这样,联昌站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才略有改善。

1957年,研究所党支部号召共产党员带头到最艰苦的基层去工作,从而加强基层试验站的研究力量。我当时已是副研究员,经过一番考虑,认为:我从1953年起,年年来联昌站工作,吃苦惯了,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但是要把全家从繁华的广州市搬到穷山沟是有困难的。因为,不仅仅是自己生活困难,工作艰苦,而且还关系到儿女的前途、上学、教育等问题。但是当我想到,我是在1948年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的白色恐怖下,在上海入党的,而且看到过解放大上海战役中解放军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用大炮重机枪轰扫,怕打破大煤气罐引起全市大火,而是甘愿牺牲,解放军站到苏州河南岸向河北岸的国民党官兵喊话劝降,而一个接一个地被对方打死,想到他们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大无畏精神,我感到惭愧,我的这点牺牲实在大小了。于是我就劝说爱人,我说:我的工作在海南岛,每年出差8个月,在家最多有4个月团聚时间,倒不如搬去联昌站,团聚的日子反而可以长些,而且和我同去的两个课题组的同志都是熟人,他们还可照顾我们家庭的„„。她想通了,就和我一起,把全家搬到了联昌试验站。那时我被任命为第四届联昌试验站站长。我一到任就测绘了联昌站3000亩地界图;接收西庆农场2个生产队,合并成立三队,归站领导;并开通了公路。当年站里建了一批宿舍和1座外国专家招待所平房。

1958年3月,何康所长带领全所老小,下迁到海南岛那大。一个小小的联昌站一下子增加了160多人,就显得很难容纳;但联昌站是唯一基地,大家只能克服困难,挤看住下。一间15平方米的房间,中间拉一块帘布就得住上两家;有些人没有地方住,就住进茅草盖的小厨房。当年老天好像要考验一下这批知识分子,不久便刮起一场10级以上的大台风,山洪暴发,大水冲进宿舍,家里木箱、凳子都漂浮起来。站里开辟的3口鱼塘受洪水冲击,堤坝全部崩塌,鱼儿在胶园中跳跃。„„台风过后,清理胶园和住宅,晒干衣物。不几天又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要求联昌站在500亩老胶园采集20万斤橡胶种子,供农垦部门育苗。当时橡胶树的种子是十分珍贵的,人们曾把一粒种子比作一两黄金。当时党支部十分重视,动员职工各家大小一齐出动,都到胶园采种。于是,年青的爬树采果,年老的砍平高草,小孩就在地上拣新鲜种子。最紧张时,有几天是点起汽灯夜战的„„就这样,经过10天奋战,终于圆满完成了上

缴任务。

1958年夏,华南农学院在宝岛新村开办海南分院,该校只派来7名教师,其他教员全部由华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科研人员担任。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所党委就提出“一统四包三结合”的方针,就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研究人员包研究、包教学、包生产、包推广,科研、教学、生产三结合。科研人员既搞科研又当老师,和刚来的学生一起割茅草、编茅片、搭屋架、糊泥墙„„几个月内就盖起一所茅房大学(后来改名为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当时学生一面上课,一面参与科研。工人教学生芽接、授粉、割胶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959年是连续3年经济生活困难的第一年,粮食供应十分紧张。每人每月定量为19斤,而且一半以木薯干折合大米,有时还得吃发霉的木薯干。吃不饱饿得慌:竹子开花了,有人就打竹米充饥;有人爬树采摘眼镜豆,浸水去毒后食用;有人拾非洲大蜗牛,用草去掉粘液后煮食„„没有蔬菜供应,所里规定每人每天摘3斤野菜送食堂,放到一口大锅内用清水煮熟后,再加把盐当蔬菜。那时根本没有油吃。就在这样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何康所长提出要活跃文娱生活,星期六晚上宝岛新村经常举行交谊舞会和音乐会,充满欢乐的气氛。

1960年2月9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所院视察,吃了所里用木薯粉精加工制成的糕点,参观了红专展览室,还和全体干部,大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在研究大楼前广场合影留念。2月10日,为研究所、学院亲笔写下了“儋州立业 宝岛生根”八个大字的题词,并为学院写了校名,鼓励师生员工艰苦奋斗,坚持搞好橡胶和热作的科研教学工作。就在这一年,在研究所的有关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下,集体编著出版了第一本《中国橡胶栽培学》,填补了国内没有橡胶栽培专业教材的空白。

二、在党的领导下,遵循实践的路线,开创橡胶树育种科学研究事业

我们国家天然橡胶事业的创建是十分艰难的。按西方学者的看法,橡胶树只能生长在南纬10度到北纬15度的地区,超过这个范围就是植胶禁区。我国老一辈爱国华侨几次从东南亚国家带回橡胶种子和胶苗在云南和海南省种植,亦遭到多次失败,最后才创建了胶园。这些开拓者中有云南德宏自治州土司刀印生1904年从新加坡引种橡胶苗到云南盈江种植成功;华侨何麟书1906年在海南岛乐会县建成琼安胶园;华侨区慕颐、何子春1907年从马来西亚引种胶苗建立侨兴胶园。通过这些老胶园把橡胶种子传播出去,到解放前海南岛建立了383个小胶园。1952年起,在党中央和周恩来总理的领导和陈云副总理的运筹规划下,在华南大力发展橡胶,打破了禁区,并取得了我国在北纬18—24度大面积植胶的成功。发展天然橡胶当时是事关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巩固国防的大局。许多知识分子怀着高度的爱国热情,积极相应党的号召,投身于植胶事业。我在这种形势下成为我国第一代橡胶树科研工作者之一。

橡胶事业发展初期,因为缺乏经验,曾经三起三落;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橡胶事业才在华南地区稳步发展。对橡胶树这种陌生作物进行选育种研究,我是以毛主席的《实践论》为指导,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路线,曲折前进的。

1953年,我们在苏联专家指挥下工作。他们自己也没搞过橡胶育种这方面的研究,因此他们的指挥也一度造成极大的失误而使我们走了弯路,误了时间。较早以前,我国已有少数爱国华侨冒着生命危险从国外引进一些优良品种,但是当时专家说我们不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品种,要自力更生自己培育品种。他要我们到383个小胶园中去选出高产母树,用树冠枝芽进行芽接繁殖无性系。他说这些无性系的产量将比现有实生树高1倍。于是,1954年,我们组织了一支选育种队伍,分片进入小胶园挑选优良母树。当时交通工具很差,汽车只能通过大的市镇,到小胶园还得背上几十斤重的行李,每天步行二三十里路,路上没有招待所,没有饭店,人烟稀少。我们饿了就吃随身带的番薯、木薯,喝凉开水,吃咸鱼片——这就是用餐。晚上找个破庙、祠堂,将地面扫一下,地上铺上大油布,打开行李,挂起蚊帐,就席地而卧。进小胶园首先得带上砍刀把比人还高的杂草砍掉,才能看到小路。人进入胶园后,衣服全部被露水打湿,但谁也顾不得这些,靠太阳和人的体温把衣服烤干。我们找到割胶工,在他们的协助下,找出高产树,进行登记和描述。从1954年至1957年共选出了2000多株优良母树,繁殖了无性系。按洋专家的指示,在5个国营农场建立了5.8万亩试验区。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培养芽条的工人报告,高产树锯顶时流胶很少;管苗圃的工人说,高产树无性系芽接苗用小刀刺,流胶不长。这就引起了我们思考,对专家说的产

量提高1倍产生了怀疑,这是为什么呢?„„

1957年,苏联专家回国了,我们就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开这个谜。我们用联昌站的30多株高产树,从树干低部向上每隔2米开一条线割胶,发现越到上面胶水越少。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参照多年生植物的阶段发育理论,认为,树干割胶低部位是发育阶段的幼态部分,而树冠高部位则属老态阶段,两者是不同发育阶段。幼态的高产是不能由老态无性系表达的。经过验证,证实无性系的产量和树冠割胶部位的产量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果然,后来在农场的5.8万亩试验区割胶,平均产量不是增产1倍而只是普通实生树的97%,在2000个无性系中,具有相当于国外高产无性系水平的只有2个,高产品种的选出率只有O.1%。

为了验证我们的想法,我们另选250株高产树,注重树冠部位产量鉴定,有一定产量的树选出来繁殖无性系,结果平均产量比普通实生树高28.6%,达到国外高产品种水平的有28个,高产品种选出率提高到11.2%。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就提出“报、看、打、割、评”选择优良母树的五字选种法。事实证明,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后来我们查阅国外文献,发现专家要我们进行的优良母树选种法,是 东南亚国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采用过的,结果完全失败。

科研部门以试区中选出O.1%的高产无性系为亲本,进行杂交和无性系繁殖,经过几个世代的努力,由普通实生树株年产干胶1公斤提高到高产品种3~4公斤,最高产的达到6~8公斤。

那时的洋专家的一句话,我们吃了3年苦,而且浪费了8年时间,一事无成!事实告诉我们,作为科研工作者不能盲目崇拜权威,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应该在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搞创新研究,才会有成就。

“吃一堑长一智”。当时的农垦部吸取历史教训,为扭转育种方向,提出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经国内适应性试验,反应好的就地推广种植,并指出要在国内外优良无性系的基础上交替进行有性杂交和无性繁殖,培育我国高产品种。1962年全国橡胶育种工作会议作出的这一决定,已产生了良好结果。全国使用优良国外无性系和国内抗风、抗寒性能强的无性系后,使全国产量从普通实生树株年产1公斤提高到

3.2公斤。北部有寒害地区国外品种GTl,IAN873成了当家品种;南部风害地区国外抗风高产品种PRl07当了家;轻灾地区国外高产品种RRIM600当了家。而以国外高产品种为亲本的杂交后代无性系已有4个,产量超过国外名牌高产无性系RRIM600,20%以上,现在我们已基本引进各国高产品种,拥有很多和国外相似的杂交亲本组合。虽然我国橡胶选育种工作起步比国外迟了30年,但经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现在的差距缩已短到10年以内,而且橡胶花药体细胞植株诱导,培育三倍体方法,苗期产量预测,幼态无性系培育等课题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

1960年,农垦部派我去斯里兰卡,长驻大使馆任商务秘书兼管国外橡胶优良品种引种。2年时间里,我通过种种方式,引进了国外优良无性系120个,分到我国各试验点。当时国内指定由华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统一领导布置华南4省的21个国外无性系适应性试验点,规定引回优良品种芽条,增殖1年就要分送到各点种植。由于老的繁殖方法速度慢,跟不上形势需要,1962年我回国后就找国外文献,发现马来西亚有一种用绿色芽片快速繁殖的方法。我立即翻译后印出小册子送到各育种单位,同时我和工人一起亲自进行芽接实践。文献中说一个小侧枝上只能用3个鳞片芽,所有叶芽因剥不出芽片,不能利用。在实践中情况确是这样。但是,我们中国工人还是聪明的,把芽条倒过来剥芽,就可把叶芽片剥出来使用了。这样一条侧枝就从原来只用3个芽片增加到15个芽片,加上我们发明的其它措施,使一根芽条经过1年繁殖可以增加200倍,而常规老法芽接一年只增加20倍。因此,我们用外国的科技成果,加上我们在实践中的创造,快速繁殖技术就远远超过了外国。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不应该把引进的国外技术,照搬照套,而应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才能使我国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

1960年,我根据多年生木本植物阶段发育理沦,以为把高产树基部锯断,取萌枝芽片繁殖无性系就可获得和母树同等高产。经研究所批准,我在联昌站锯掉10株高产树,等了半年多不见发芽,个别树抽出的芽,不久便死亡了。因而,我的试验遭到极大挫折。在 “文化大革命”中我因此被挂上“现行反革命分子”的黑牌,几经批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