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池养殖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水泥池养殖
泥鳅水泥池养殖技术


  泥鳅的生命力很强、繁殖快、饵料杂,是一种最易饲养又可获得高产的鱼类。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脂肪等营养物质[1]。由于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泥鳅也是主要的淡水鱼出口品种,各地都兴起利用池塘(土池、水泥池)进行人工养殖。

  近年来,霍邱县户胡、夏店、孟集等乡镇的不少养殖户采用水泥池从事泥鳅人工养殖,笔者作为技术指导员,根据相关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泥鳅水泥池养殖技术。

  1 水泥池条件

  水泥池可用旧池改造,也可用砖、石砌建新池,其面积、形状、大小等可视养殖规模、地理位置等决定。便于拉网、容易修建的长方形池子的池底向短边应有2%~3%的倾斜度;底面中心为全池最低处的圆形池子(排污能力较强)。水泥池池深要求1 m以上,用塑料网或者铁丝网将进出水口处围住,池底最好略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50 cm以上,因为泥鳅好动,以防窜逃。池子砌成后,用水泥抹平。水泥池上方搭建遮阳网,不仅适合泥鳅的避光性,在炎热的夏季还可起到降温作用。





  2 放养前准备

  新建水泥池建造结束后进行脱碱,具体方法:将水注满水泥池浸泡10 d,每隔2 d换水1次,或者用药物进行脱碱处理。用清水将使用前的水泥池洗刷干净,曝晒4~5 d,然后用20 g/m3漂白粉等消毒液全池泼洒进行消毒。24 h后将消毒液排净,然后放进肥泥16~20 cm,并注入新水50~70 cm。放养前5~7 d可利用有机肥培育水质,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用量为0.7~0.8 kg/m2,用蛇皮袋装好分放池中,10 d后即可放泥鳅苗。

  3 苗种投放

  鳅种可通过多种方法获得,如人工繁殖、市场购买、诱捕。人工繁殖虽然技术相对复杂,但鳅苗大小均匀,生长速度快[2];大小不均是市场购买鳅苗的弊端;坚决不能使用电捕、药捕的鳅苗,否则影响成活率。

  为防止将病原物带入水泥池,投放前先用3‰~4‰食盐水将选择的体形匀称、体色新鲜、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格健壮、规格适宜(太大已经性成熟,生长速度受影响,太小当年无法长成商品鳅)、整齐的鳅苗浸泡8~10 s进行消毒杀菌(cm的鳅苗放养密度为150~300 g/m2[3-4]。

  4 日常管理

  4.1 饵料准备

  水泥池养殖泥鳅的饵料主要为天然饵料(包括幼螺)、轮虫等小型水生动物(通过增施有机肥获得)、田螺(投放密度为100~200 g/m2)、诱集的昆虫(高低搭配在水泥池上方安装适量诱虫灯,高的离水面2.5~3.0 m,诱集幼虫靠拢,低的离水面0.2~0.4 m,使昆虫由于趋光性而掉入水中,成为蛋白质来源)、人工培养的蚯蚓、蝇蛆,人工饲料。

  4.2 科学投喂

  投喂的原则是定时、定量、定位、定质[5]。定时: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一般以1~2 h吃完为宜;定量:每天的投喂量占泥鳅苗种总重量的4%~7%,投喂量不可过多,否则会因为贪食而造成消化不良,投喂量还需根据水质、温度、天气等情况进行调整,当水温高于30 ℃或低于12 ℃时少喂或不喂;定位:鳅苗下池后2 d即可投喂米糠、麦麸等饲料,之后每隔1~2 d投喂1次。前几次大面积投喂,后逐渐缩小范围,最后用编织袋做成圆形食台,直径30~40 cm,面积约1 m2,周边留有约10 cm的垂直沿,将其沉入水中约20 cm,距底部5 cm,食台放置密度为3~4个/100 m2,将泥鳅驯化至食台吃食,以观察吃食情况;定质:饲料组成要相对恒定、适口新鲜,坚决不喂变质饲料。投苗前15 d将粉状配合饲料调成糊状进行投喂,配合饲料中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比例约为6∶4。随着泥鳅的生长,逐渐掺入豆饼、米糠等植物性饲料,加上鲜活小鱼虾或者其他动物的内脏下脚料剁碎,再拌上配合饲料的成鳅饲料。养殖中后期要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或以其为主,需要注意的是放养后7 d内野生苗投饵量应为正常的50%,驯化适应后才按正常投喂。

 

[1] [2] 下一页

篇二 水泥池养殖
水泥池养殖泥鳅的几个常见误区及解决办法

   近年来泥鳅价格节节攀升,野生泥鳅量逐年减少,不少人养殖失败,现总结几个常见的养殖误区及解决办法。

  一、乱购苗种

  许多养殖户到外地高价购买所谓的进口的优质苗,因长时间暂养、长途运输死亡率可达70-90%,造成养殖失败。

  解决办法:目前没有专供养殖的品种。养殖的是本地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前者抗病力强,后者生长快。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鳅苗。

  二、放养不当

  10厘米以上的的规格泥鳅体内有卵,运输操作稍有不当,死亡率高达80-100%,因此不能放养。

  解决办法:2-3月,池水昼夜温差变化大,宜放8-10厘米的大苗;4-5月宜放5-7厘米的小苗。

  三、水泥池的建设不符合泥鳅生态习性

  泥鳅常发生烂嘴病,病情轻的体瘦弱,重的死亡,有的死亡率达40%以上,用药后疗效仍不理想。其实此病是由于水泥池的建设不符合泥鳅生态习性引起的,泥鳅对地表的振动很敏感,当地表振动时泥鳅受惊会窜出5-6米远,泥鳅视力差,如果池子太小,嘴易撞到池壁受伤引发此病。

  解决办法:水泥池面积应不小于200-300平方米且池角修成圆型。新池放苗前一月用水泡20-30天去碱,然后用麻袋片包入充分腐熟的鸡粪,每包5公斤,每亩放10-20包,当池壁变绿时取出麻袋包,再放入鳅苗,可有效预防泥鳅烂嘴病。

  四、滥用粪肥

  鳅池水体小,施粪肥过多,极易败坏水质,诱发疾病。一定要注意施肥时间。

  解决办法:当水透明度大于35厘米时,用麻袋片包入充分腐熟鸡粪,每包5公斤,每亩放10-20包;当水透明度到20-25厘米时要及时取出麻袋包。

  五、忽视水草作用

  养鱼先养水,有草鱼才肥。据统计,泥鳅在有水草情况下,成活率为泥土的1.07倍,为无隐蔽物的1.46倍。因此,用白塘养常规鱼类的方法来养泥鳅是行不通的。

  解决办法:在泥鳅池子中栽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草。这些水草的根系发达,不仅给能泥鳅提供了安全的栖息环境,还能起防暑降温、净化水质的作用。

篇三 水泥池养殖
水泥池养塘虱,亩产近7万斤

篇四 水泥池养殖
东风螺水泥池养殖技术

东风螺水泥池养殖技术

东风螺学名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 reolate Link),别名小风螺、海猪螺、花螺,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以鱼、虾、贝肉为食,适宜于沙质或沙泥质、石头缝等处生长,平时潜伏于沙泥层中,摄食时爬出沙面,适合海南沿海地区养殖。

近年来,海南省东风螺养殖业发展较快,产量高,效益好,给当地的养殖业注入新的生机,同时,通过引进新品种,创新养殖技术,使今天的东风螺养殖业得到较大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新技术,根据我们在养殖生产中的实际操作,总结经验写成此文,以飨读者。

一、养殖场选择

对于养殖场,要求海水的比重终年不低于1.016,且经常保持在1.018~1.022;水质清澈优良,潮流通畅,提水方便;避风防潮条件好,地势平坦的沿海地带。同时,养殖基地应避开河口,避开沿海防护林带;为防止海水渗透、因养殖而影响生活用水及农田用水,也应避开农田与村庄。

二、养殖设施

1.养成池 目前,常见的水泥池规格有

2.5m×6.Om×1.Om、2.Om×9.Om×1.Om、

1.5m× 10.Om×1.Om、2.Om×8.Om×1.Om等几种,应根据养殖场的场地情况确定采取养成池的规格,以设计合理、管理方便为宜,笔者采用2.Om×8.Om×1.0m规格。养成池中,管道铺设一般按照场地及养殖池位置进行,进水管道、充气管道及其控制阀依池墙走向在池墙上部两端分别设置;同时,在池墙上部两端之间拉2条聚乙烯绳,作为固定充气管之用,并在池底均匀交错布设9~12条充气管,每条充气管离砂层约5厘米,在气石处用铅块加重。

2.池底结构 在离池底20cm处用约6cm大小的木条按养成池的面积拼铺一层木板,再用80~100目筛绢铺在木板上。池底向排水口倾斜,倾斜最低处设排水口与溢水管。

3.养殖池的遮阳设施 在离地面3m的上空搭置铁架,并在顶部铺盖遮阳网。养殖场地的四周用遮阳网圈围,高与顶缝合拢。

【水泥池养殖】

4.其他 配备1台功率为1.1kw的增氧机,可满足60个

面积为16平方米养殖池的增氧之需:配备1台功率为3kw的潜水泵,可满足40~50个面积为16平方米养殖池的提水之需;建造1个水塔或有一定落差的蓄水池;小型养殖场可添置1~2个冷藏柜,大型养殖场可考虑建造1个冷藏库。

三、养殖技术

1.清池洗污 用高压水枪冲洗水泥池,再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进行消毒,然后用淡水清洗2遍、用海水清洗2遍。在池底或木板网片上,均匀铺设厚度为5cm~6cm经消毒.邑清洗干净的细海砂,进水 50cm~80cm,要求海水比重1.018~1.021,水温23℃~30℃,pH8.3~8.7。

2.种苗选择 选择人工繁育的苗种,要求苗种壳体光滑、花纹清晰、无杂物附着,软体部丰满且无蜕壳,大小规格整齐,壳长0.6cm~1.0cm。

3.放养密度 采用水泥池微流水木板网片铺砂式高密度养殖,规格为壳长0.6cm~1.0cm的螺苗放养密度为1200粒/平方米。

4.养成管理 投喂东风螺的主要饵料生物有小杂鱼、蟹

肉、虾肉、蚝肉、罗非鱼等,其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性依次为蟹肉、虾肉、海水罗非鱼、蚝肉、小杂鱼,在上述饵料生物中,虾肉、蚝肉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污染少,还可以全部吃完,但两者成本较高小杂鱼成本相对低,且能大量提供,但工作量较大,要开肚去脏和洗净切块;据养殖经验,东风螺非常喜食海水罗非鱼、虾、蟹等。从喜食性和成本考虑,采取早期投喂蟹、虾肉与后期投喂罗非鱼肉相结合的方法,效果较好。

具体的投喂方法是:放苗的第二天开始投喂虾肉或小鱼块,1个月后可投喂整条鱼,投喂量为总螺量的3%~5%,实际的日投喂量应根据东风螺的数量、平均体长、体重、日摄食率加以计算,再根据东风螺的摄食状态、生长速度与天气、水温、水质等确定,一般以投喂2小时后略有剩余为好。投喂后应注意观察东风螺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或调整饵料生物的种类。日投喂次数为1~2次,投喂时停止充气,注意每次投喂应尽可能投喂一个品种,做到饵料生物均匀交错分布,以免东风螺摄食过度集中。投喂原则是:水质良好时多投喂,水质不好时少投喂;腐败变质的饵料生物不投喂;残饵多时少投喂天气好时多投喂,烈日、寒冷、暴雨天气时少投喂;水温低于16℃或高于33℃时少投喂。

【水泥池养殖】

采取微流水室外水泥池高密度养殖模式,每天流水量应达到养殖水体的1~2倍,高温期应加大流水量,缩短换水时间,以降低池水温度。为保持水质清洁,必须每天在投喂2小时后清除残饵,同时要勤换水和冲洗底砂。如池底是直接铺砂,一般每隔3~4天全部换水1次及洗砂1次;如池底是木板网片铺砂,一般每天换水1次,特别是进人中后期养殖阶段,由于东风螺摄食量增多,排泄物多,残饵多,污染大,每天早晨大换水1次,换水量为30%,并每隔1~2个月用高压水枪洗砂1次。如发现底质砂层变黑或池水有异味时,在加大换水量的同时增加洗砂次数。再者,在养殖过程中有时要换砂,池底直接铺砂养殖方式每隔40~50天换砂1次,木板网片铺砂养殖方式一般情况下不换砂,如有必要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换砂。另外,为减少操作量和污染量,在养殖中常采用随着东风螺生长而逐渐加砂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多为一次性加满砂。总之,在保证上述工作的同时,必须保证增氧系统24小时的正常充气,保持池水溶解氧大于3.5毫克/升,pH8.2~8.7。

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巡池,观察东风螺的摄食情况及其投喂时的反应速度,观察螺苗的活动规律。养殖中,经常看到东风螺有爬壁现象,但如下几种情况必须注意加以观察鉴别:一是水环境不适;二是底质污染严重;三是饥饿;四是下

篇五 水泥池养殖
长茎葡萄蕨藻室外水泥池养殖技术

【水泥池养殖】

长茎葡萄蕨藻室外水泥池养殖技术

摘要 从长茎葡萄蕨藻的养殖材料与设施、养殖方法和采收方法等方面介绍了长茎葡萄蕨藻的室外水泥池养殖技术,以期为长茎葡萄蕨藻的养殖提供技术参考。【水泥池养殖】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室外;水泥池;冬闲育苗池;养殖技术

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俗称海葡萄,也叫长命草,又称绿色鱼子酱,日文名クビレズタ,隶属绿藻门(chlorophyta)、蕨藻科(caulerpaceae)、蕨藻属(Caulerpa)[1],原产于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及日本的冲绳等地。其味道鲜美,且含热量极低,作为日本冲绳地区的特产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拉面和海鲜盖饭等的配料。长茎葡萄蕨藻含有丰富的钙、钾、镁、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并含有大量的DHA,能够降低血液胆固醇,是非常理想的保健食品。

日本是较早开始养殖并大量食用长茎葡萄蕨藻的国家[1-3],东南亚国家及台湾地区也逐渐开始进行养殖,并先后对其营养品质及食用方式[4-5]、虾池污水氮复合处理[6]等进行了研究。国内起步较晚,仅福建地区开展了养殖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主要进行温室内工厂化养殖,但长茎葡萄蕨藻生长易受环境影响,条件稍有不适即会出现死亡,尚难以实现全年生产,影响产品的稳定供应[7-10]。笔者根据近3年来从事长茎葡萄蕨藻养殖的一些经验,总结出一种室外大型水泥池养殖模式,以期为实现其全年规模化养殖提供参考资料。

1 养殖池准备【水泥池养殖】

水泥养殖池面积550 m2左右,水深160 cm左右,池底无需铺设细沙层,有遮光挡雨设施(水泥池上方设置钢筋框架结构,并加盖透明PVC板,通过在PVC板上加盖黑色遮光网可调节光照强度)。水池四周每隔1.5 m左右设置1个充气石进行充气增氧。还可以利用面积大小和其他设施条件基本相似的海水鱼育苗冬闲池(不同之处是池底铺有厚20 cm左右细沙层)进行冬春季节养殖。双层夹网养殖装置:以PVC管制作方形框架(PVC管外径大小为2.5~3.3 cm,框架尺寸为1 m×1 m,可根据需要调整框架尺寸),将双层网片用扎条固定在框架上。框架上方设置2个浮子,网片底部设置一定数量的沉子,防止长茎葡萄蕨藻生长后期整个装置浮力过大时藻体表层浮出水面,有利于养殖装置入水深度的固定。

2 水质要求

抽取新鲜海水经3级过滤沉淀后使用。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和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的要求。

3 养殖模式选择

篇六 水泥池养殖
水泥池泥鳅高密度养殖技术

【水泥池养殖】

篇七 水泥池养殖
怎样建造养鳅水泥池

怎样建造养鳅水泥池

目前,国内泥鳅健康养殖方式主要有水泥池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等几种。而开展泥鳅水泥池健康养殖的第一步就是鳅池建造。如何建造养鳅水泥池呢?

一、养鳅池建造地址:日照充分、水源良好、水源清新,防旱防涝,温暖通风,无工业、农业废水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

二、鳅池建设:鳅池面积30~100平方米,可为长方形、方形,也可为椭圆形。池深1~1.4米,水深60~80厘米。先按设计挖好土池,四周用水泥板或砖石砌成,用水泥将池底和内壁抹平,池顶砌成向池中延伸的“T”字形。在池中安装进、排水口和溢水口,进水口要高出水面20厘米左右;在养鳅池的另一端,进水口的对角处,设排、溢水口。排水口要与池底铺设的黏土层等高或稍高,并在进、出水口加设防逃网;溢出口设置于排水口上方,也要设置防逃网。修建好的养鳅池,池应高出地面0.2~0.5米,防止下大雨时地面污水进入鳅池。

不管是新建池还是老池,都要在池中排水口的一端,开挖一个占全池面积1/3左右集鱼的鱼溜,鱼溜深0.3米,以供泥鳅在高温季节栖息和在捕捞的时候方便捕捉。

养鳅池中要搭设食台(芦席或竹席或尼龙布制成),这样可让泥鳅集中到一定的地点摄食。食台的位置以设在鳅池中向

阳的地方为最佳,搭设的方法是:将芦席或竹席的四角扎捆在四根木竹枝上。

三、鳅池的脱碱(清整):养鳅池建好以后,要先注水浸泡15天,使池壁中的碱性物质散发出来,然后才能准备放养鳅苗。在放苗前,先在池中铺设带有腐殖质的黏土层,厚0.2~0.3米,以供泥鳅钻泥栖息。

老池,则要清整鳅池、查堵漏洞,疏通进、排水口管道,更换防逃网,翻晾池底淤泥等。

四、鳅池消毒、施肥:在池中施生石灰100~150克/平方米,1周后加注新水,蓄水深度为0.2~0.3米,并在鳅池向阳一边堆施基肥。基肥主要是家畜粪便等有机肥,施肥量为0.5千克/平方米,3天后注入新水,将池水加至0.4~0.5米,使肥堆浸入水中。数天后池水变肥,池水透明度在15~25厘米之间,池水出现水蚤等浮游动物,此时进行鳅苗下池。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5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