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存冷库的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土豆存冷库的技术
马铃薯采收、贮前处理和冷库贮藏技术

  [农广天地]马铃薯冷库贮藏管理(20130304)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型作物,营养十分丰富,它不仅是高产的粮食作物,还是供应市场的优质蔬菜。因此马铃薯窖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副食供应、食用品质和种薯种性。如果贮藏不当,就会引起晚疫病、环腐病、软腐病及干腐病等病害的发生,从而降低了马铃薯的商品价值。要想减少贮藏期病害的发生,让马铃薯的贮藏时间更长,保鲜效果更好,就要采取综合的措施。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从马铃薯的采收开始,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马铃薯的采收标准,采后处理,薯块入库,贮前处理和贮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马铃薯鲜薯含水分达80%左右,比一般作物种子难以贮藏。许多地方马铃薯一般采用入窖贮藏,因此,新薯入窖前应把老窖打扫干净,并用来苏水喷一遍消毒杀菌,才能进行入窖贮藏。在入窖前另一要做的工作是严格剔除病、伤、虫咬薯块,防止入窖后发病。在窖内堆放的薯块必须控制堆高在1~2米,易发芽品种,堆高应低些。长期贮藏的块茎,温度在2~40C,湿度在85%~90%最合适,可以保持块茎新鲜不发芽。另外还须对贮藏块茎经常进行检查,注意通风换气,在薯堆顶部覆盖干草或麻袋片等使之吸湿,散发水分。

  商品薯的贮藏不能见光,以免积累龙葵碱毒素,并控制温、湿度。在2~40C低温下贮藏,淀粉可转化为糖,食用时甜味增加,不影响食用品质。种薯贮藏温度应控制在1~50C,否则容易发芽。如不及时处理,会大量消耗块茎中养分,降低种薯质量。万一无法控制光线,则应把种薯转入散射光下贮藏,抑制幼芽生长。南方种薯通常采用架藏,主要是利用散射光控制种芽生长。通常在阴凉通风地方架藏,采用竹木作架床,分层放薯,架间通风,也可采用地下室作为冷库贮藏。

  加工用薯贮藏,不宜在太低的温度下进行。在4~50C下贮藏固然可以不发芽,但淀粉在低温下容易转化为糖,对加工产品不利。尤其是还原糖超过0.4%的块茎,炸片或炸条均会出现褐色,影响产品质量和销售价格。

      马铃薯在贮藏期间块茎重量的自然损耗是不大的,伤热、受冻、腐烂所造成的损失是最主要的。因此要了解和掌握马铃薯贮藏过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贮藏期间的损失。

  首先,仓库或窖要清理、消毒,通风换气,使库(窖)内湿气排除、温度下降。对要入库(窖)的马铃薯,先晾晒,使其在库(窖)外渡过后熟期。然后装袋码垛,垛不要高,一般码五袋高,两列并排为一行,行与行之间要留半米左右的通风道,行的长度视库(窖)的大小来定。包装袋最好选用网眼袋,利于通气散热。要用木杠将袋子与地面隔开,利于地热及土地湿气的散失。马铃薯贮藏期间的温度调节最为关键。因为贮藏温度是块茎贮藏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环境温度过低,块茎会受冻;环境温度过高会使薯堆伤热,导致烂薯。一般情况下,当环境温度在-1--3℃时,9个小时块茎就冻硬;-5℃时2个小时块茎就受冻。长期在0℃左右环境中贮藏块茎,芽的生长和萌发受到抑制,生命力减弱。高温下贮藏,块茎打破休眠的时间较短,也易引起烂薯。最适宜的贮存温度是,商品薯4—5℃,种薯1—3℃,加工用的块茎以7—8℃为宜。

  环境湿度是影响马铃薯贮藏的又一重要因素。保持贮藏环境内的适宜湿度,有利于减少块茎失水损耗;但是库(窖)内过于潮湿,块茎上会凝结小水滴,也叫“出汗”现象。一方面会促使块茎在贮藏中后期发芽并长出须根,另一方面由于湿度大,还会为一些病原菌和腐生茵的侵染创造条件,导致发病和腐烂。相反,如果贮藏环境过于干燥,虽可减少腐烂,但极易导致薯块失水皱缩,同样降低块茎的商品性和种用性。

  马铃薯无论商品薯还是种薯,最适宜的贮藏湿度应为空气相对湿度的85%一90%。

  马铃薯贮藏新技术:

  1.萘乙酸甲酯处理法。将浓度为98%的萘乙酸甲酯150克溶解在300克丙酮或酒精中。拌入10-12.5千克细土,均匀地撒在马铃薯块茎上。马铃薯散堆或装箱后,要覆盖一层报纸或麻布。
  
  2.某些香料可防止马铃薯发芽,杏仁、桂皮、枯茗、薄荷油、麝香草等香料不但可抑制马铃薯发芽,还能使食物更加美味可口,而最新的实验结果表明,它们还有益于保鲜。

  3.莱莉香精贮存法赋予独特清香的莱莉酮酸甲酯,可以用以防止马铃薯冬季贮藏发芽;且不妨碍收获时受伤的马铃薯伤口愈合和不留下任何异样气味。

篇二 土豆存冷库的技术
姑娘果种植有前景(附姑娘果种植技术)

  姑娘果又叫锦灯笼,为茄科植物一年生草本,别名红姑娘果、锦灯,药用果实,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的功能。其原野生于全国各地的山区及半山区,尤为东北最多。

  姑娘果现在零售价格超过15元一斤,亩产数百斤甚至千斤,秋栽比春栽产量高。种植姑娘果效益远超其它蔬菜和水果,姑娘果种植前景颇为看好。

  购买姑娘果种子可以到淘宝网或大的种子商品。可以先试种,技术成熟后再大规模种植。

  姑娘果果味酸甜,略有苦味,果皮味极苦,两者皆可入药,锦灯果在中药上称“老子”,可清热解毒、清痰止咳,治疗慢性气管炎,长期食用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专用水果。是一种集食疗药用、保健于一体的新兴水果。

  姑娘果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短柔毛,高25~60cm。茎多分枝。叶互生,卵形至卵状心形,长4~8cm。宽2~6cm,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萼钟状,5裂;花冠钟状,淡黄色,直径6~10mm,5浅裂,裂片基部有紫色斑纹;雄蕊5,花药黄色;子房2室。浆果球形,绿色,直径约1.2cm,外包以膨大的绿色宿萼;宿萼卵形或阔卵形。

  姑娘果宿萼略呈灯笼状,多压扁,长3~4.5cm,宽2.5~4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有5条明显的纵棱,棱间有网状的细脉纹。顶端渐尖,基部略平截,中心凹陷有果梗。体轻,质柔韧,中空,或内有棕红色或橙红色果实。果实球形,多压扁,直径1~5cm,果皮皱缩,内含种子多数。宿萼味苦,果实味甘、微酸。

  姑娘果栽培要点:

  选好地,果园山地,平地均可,首先整好地,打好床,床宽以1米为好,有利于管理操作,种子先催芽,种子芽露白开始播种,播种后盖细土或细沙0.8cm。7天后出苗,28天左右,当小苗3-4叶时即可栽苗,采用大垅双行,行距60-70cm,株距20-25cm,每穴定值双侏。

  要想丰产早产,栽植种根,整地时施足农家肥,如施化肥亩施二铵15公斤,钾肥5公斤。施肥后起垅,然后将垅沟搂平,摆放姑娘根,双然后趟垅盖土,搂平。出苗后开苗,株距20cm左右。生长期间,铲趟除草,喷施二次矮状素,以防徒长。在收果前喷二次代锰防承娘斑点病。喷二次化磷酸二氢钾,提早熟,增高产。

  八月中下旬,果实红色开始采收,熟一批摘收一批,到9月中旬可全部收完。

  姑娘果种植技术:

  1、姑娘果种植园地选择。灯笼果喜欢生长在腐殖质较多、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山坡建园,应选择坡度不超过10度的缓坡地带。

  2、定植。株行距为1米×1米,定植穴深、宽各40厘米,每穴施农家肥5公斤。定植时将苗放在坑内,一人提苗,一人培土,踏实,浇足水,定植后要求穴面比地面低8-10厘米,以便生长季节保持水分。

  3、修剪。灯笼果栽植后第二年开始结果,果实2-3个生长在一个果穗上。苗木定植的当年应选留4-5个生长健壮的基生枝,从第二年起每年各留4-5个生长健壮的基生枝,一丛一般保留16-20个基生枝。4-5年每棵树可形成5-15公斤的高产。但是株丛内枝条过密,通风透光不良,骨干枝下部易光秃,内膛无果,产量低。因此,进入结果期要特别注意修剪工作,保持通风透光。方法是:对过密的株丛,采取疏剪衰弱枝、回缩多年生枝以及剪除多余的基生枝。

  4、田间管理。应特别注意加强土壤管理,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开花前和新梢生长期,遇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水,每年施肥2--3次。每年在10月中下旬落叶后埋土防寒,埋土厚度以不露枝即可。解除防寒在4 月中旬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株丛正常生长、结果。

  5、苗木繁殖。可采用水平压条法。在春季从株丛向外开成放射形纵沟,深度15厘米左右。选择发育健壮的1 年生新枝,将枝条向下弯,水平引向纵沟,使整个枝条紧贴沟底,一个沟内可放几根枝条,但应注意,它们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以便新根生长,然后在沟内填土,枝条顶端露出地面。随着压条上发出的新梢不断长高,分次进行培土,使新梢基部生根。秋季落叶时将每个带根的新株与母株分离,成为独立的植株。水平压条操作简便,成活率高,而且苗木健壮。

  6、病虫害防治。灯笼果主要病虫害为白粉病和透翅蛾。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始发期在叶片表面或背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由白色变成黑褐色,上面散生黑色颗粒,并蔓延到叶柄、果柄以及枝条上。防治方法:应注意合理密植(创业网

  7、采收。灯笼果一般在6-7月成熟,由于新梢带刺,采收时应戴手套。采下来的果实可直接上市。成熟的果实也可留在树上1个月以上,仍然保持原有的风味。

  姑娘果种植注意事项:

  1.选地:酸浆的生命力很强,对土壤的条件要求并不严格,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土壤以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最好。于早春顶凌整 地,镇压保墒,将农肥施在垄里。忌砂、薄、洼地。酸浆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还是以土质肥沃为好,并且要多施加农家肥,每亩应施肥3~4 m³优质农家肥,施加在老沟里。如肥料质量低下、量少,会直接影响到酸浆的产量。另外,可在肥中施加硫酸亚铁等,以消除苗床和农家肥中 的病菌。土壤过粘或低洼地常会引起根状茎腐烂,应因地而选择不同的整地方法,虽然选地不同,但尽量要求种植地土壤细作,并施足底肥,以农家肥为主。

  2. 繁殖:采用根状茎营养繁殖是人工栽培常用方法。根状茎繁殖具有繁殖快、易于掌握、易保苗、植株健壮等优点,酸浆的根状茎生有许多不定芽,在北方于清明前后 刨取野生酸浆的根状茎,选无病、无虫害的根状茎做“栽子”,以壮者为好,剪成10 cm左右的小段,每段留有2~3个不定芽,把剪好的根状茎小段条播于沟里,行距约50 cm,株距10~13 cm,浇水,水渗下后覆3~5 cm厚土,防止透风抽干,并顺构将土耙匀,镇压后浇水,用铁耙将沟拢成平畦,在气温18℃左右,14~15d出苗,可连续生长4~5年。

  3. 苗期管理:本着“肥地宜稀,薄地宜厚”的疏苗原则,每20~30cm留一棵。中耕除草,栽后10~15d可出苗,出苗后要进行三铲三趟,消灭杂草。苗高7 —8cm时铲趟头遍,接着第二遍,六月末或七月初完成第三遍,全部过程要完成三铲三趟,雨季要注意排水。要多施农家肥,适时灌溉排水,保持土壤湿润,提高 产量。幼苗时宜少水勤浇,当苗高13—17cm时,需水、需肥量将逐渐增加,可追苗施磷肥20—25kg。水肥管理缓苗后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灌苗,缓苗 水要少而勤,然后进行中耕,促进根系发育。花期适当多浇水,保证水的供给,在座果期要适当减少浇水次数,在雨季和低洼地还要注意排水,以防发生根腐病。当 第一个果实座住后,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kg,第一果充分生长膨大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施人粪尿400~500kg。在第二果成熟后可进行第三 次追肥,每亩施尿素15kg,并可进行叶面追肥,追肥中间应浇水1~2次。

  果实采收与储藏加工

  1.采收:酸浆果实成熟后自然脱落,人工捡拾收获,其质量最佳。成熟果外宿花萼枯黄,果实淡黄色,香味浓郁。如果果实成熟度不够,味差,则应催熟。可用2000倍的乙烯利喷洒果实后堆放,待其充分成熟。供贮藏或远销运输的果实,以带果外宿存花萼为宜。

  2. 储藏加工:酸浆果实是浆果,宿存萼易于干燥,但果实水分含量大,并具有很大的糖分,很难干燥,更难储藏保存。果实采收后,要放在阴凉干燥并通风处,均匀摊 开,厚度在5~6cm为好,并要及时翻晒,使其外边宿存萼干燥,这种条件下可以存放3~5周,但必须保证经常翻晒、通风。如果条件允许,可将酸浆果实储藏 在冷库中,在温度3—5℃,湿度在85~90%的条件下,可储藏3个月。民间通常应用的一种方法是,将采收的酸浆果实用线穿成串,每串可根据情况而定,将 成串的酸浆挂在通风处,可保存几个月时间。

  姑姑果化学成分

  浆果含酸浆醇(physanol)A、B;种子中含禾本甾醇(gramisterol)、钝叶醇(obtusifoliol)、环木菠萝烷醇(cycloartanol)、环木菠萝烯醇(cycloartenol)等。性味 性寒,味苦。

  姑姑果药用价值

  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用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

  《吉林中草药》:"解表。治感冒。"

  如何挑选姑娘果

  姑娘是一种水果。

  姑娘,也叫锦灯笼,多生于东北地区的山区。因为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所以做为夏季水果的一种,特别受大家的喜欢。

  姑娘的成熟期。

  姑娘一般在每年的6月-7月份成熟,多数当地有出产姑娘的,在6月可以在当地买到。要是没有出产的,基本在7、8月份也可以在超市买到。

  看表皮。

  姑娘的表面有一层类似干枯的表皮,把这层皮剥掉可以吃到香甜的姑娘了。但是你要检查表皮是否破坏了,是否腐烂了,腐烂的千万不能选,可能里面也是烂的。

  看颜色。

  成熟新鲜的姑娘应该是浅黄色的,绿色的就是没有成熟的。而且成熟的标准也要看颜色的的等级,土黄色的一般是放的时间久的。

  摸手感。

  成熟的姑娘,捏起来是饱满的,有种肉肉的感觉。要挑这样的姑娘,味道才会比较正宗。

  尝味道。

  一般买姑娘的时候是可以尝的,先尝一下,如果甜的就可以选。如果有怪味道,或者涩味的话,那样的还是不要选了。

  相关新闻:

  N海都网记者 陈聚星

  海都网讯“果皮干瘪,看上去像‘肉燕’,果实金黄,味道清甜,可惜不知道是什么。”前天,福州市民翁先生在小区门口逛午市,买了一种奇怪的水果,一斤15元,很好吃,可家人都不认识。他拍下照片,传上微博,求网友解答。

  微博发出后,果子奇特的外形,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好奇。几个本地大V都转发了这条微博,一些北方网友随后给出答案:这种水果产自东北,因为天生包着一层“纸衣”,像呆在深闺里的姑娘,因此得名“姑娘果”,也有的地方叫它“锦灯笼”。

  “小时候经常吃”,一位在福州工作的东北网友说,提起“姑娘果”,会勾起很多童年回忆,可惜到福州后,就很少见到了。

  说起来,许多人小时候都曾经吃过这种水果,但这两年,这种水果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已从早先廉价的普通山果变身成高端洋气的精品水果,姑娘果每斤15元的售价,在水果中不算便宜。

  菇娘又名“姑娘”,成熟后呈现金黄色,放到嘴里咬食时能闻到一股醇香,一种很质朴的口感。不仅口感清脆、回味爽甜,菇娘还含有丰富的营养,除了一般水果所含有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价值外,菇娘鲜果还有一定的保健药用价值。

  菇娘果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用来做蜜饯,酸甜可口,菇娘果做成的罐头,保留了原果中的营养,其果酱中含有大量的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具有美容养颜,延缓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病等保健价值。柳 扬

  记者了解到,“姑娘果”的主要产地在东北长白山一带,味甜而不腻,据《本草纲目》记载,其果浆酸甜,性温补,有清热解毒、祛火消肿的功效。

篇三 土豆存冷库的技术
马铃薯冷藏技术介绍

马铃薯冷藏技术介绍

一、贮藏特性

马铃薯收获后一般有2~4个月的休眠期,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不同而异。晚熟品种休眠期短,早熟品种休眠期长。成熟度不同对休眠期的长短也有影响,尚未成熟的马铃薯块茎的休眠期比成熟的长。贮藏温度也影响休眠期的长短,在较适低温下贮藏的薯块休眠期长,特别是贮藏初期的低温对延长休眠期十分有利。

马铃薯富含淀粉和糖,在贮藏中淀粉与糖能相互转化。当温度降至0℃时,淀粉水解酶活性增高,薯块内单糖积累,薯块变甜,食用品质不佳,加工品会褐变。如果贮藏温度升高,单糖又会合成淀粉。当温度高于30℃和低于0℃时,薯心容易变黑。

二、品种与收获

选择休眠期长的马铃薯品种能延长贮藏期,早熟品种,寒冷地区栽培的品种或秋作的马铃薯休眠期长,利于贮藏。马铃薯的生长后期不能过多灌水,增施磷钾肥能提高马铃薯的耐贮性和抗病性。我国北方春种的马铃薯,多在7月份雨季来临前收获;夏秋播种的多在9月中旬收获。当马铃薯地上部分茎叶变黄、倒伏和枯萎时,马铃薯可以采收。收获应在晴天进行,将薯块就地晾晒半天左右,散发部分水分,使薯皮干燥,以便降低贮藏中的发病率。

三、贮藏条件

采用马铃薯的适宜贮藏温度为3~5℃,但用作煎薯片或油炸薯条的马铃薯,应贮藏于10~13℃的条件下。【土豆存冷库的技术】

菜用的马铃薯和加工用的马铃薯为什么贮藏的温度不同呢?

这是因为马铃薯中的淀粉,在温度低的条件下会转化成糖。马铃薯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5%-90%,湿度过高易会增加腐烂,湿度过低失水增加,薯块皱缩。马铃薯贮存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需避光贮存,因为光照会促使其发芽。增加薯块内茄碱苷含量。正常薯块的茄碱茄碱苷含量不超过0.02%,但薯块照光或发芽后,茄碱苷含量急剧增高,对人畜都有毒害作用,因此马铃薯应避光贮藏。

四、贮藏方法及管理

1、沟藏

7月中旬收获马铃薯,收获后预贮在阴棚或空屋内,直到10月份下沟贮藏。沟深1~1.2m,宽1-1.5m,沟长不限。薯块厚度为40-50厘米,寒冷地区厚度可达70-80厘米,上面覆土保温,要随气温下降分次覆盖。沟内薯堆不能过厚,否则沟底及沟中部温度易偏高,薯块受热会引起腐烂。

2、冷藏

出休眠期后的马铃薯转入冷库中贮藏可以很好地控制发芽和失水,在冷库中可以进行堆藏,也可以装箱堆码。将温度控制在3~5℃相对湿度85-90%。

马铃薯在贮藏后期易发芽,而且薯块变得皱缩了,如何控制它的发芽呢?为控制其发芽,除用低温外,还可用药物控制。

3、药物处理

氯苯胶灵(CIPC)是一种采后使用的抑芽剂,粉剂的使用剂量为

1.4-2.8克/千克,使用时将粉剂撒人马铃薯堆中,上面扣上塑料薄膜或帆布等覆盖物,24-48小时后打开,经处理后的马铃薯在常温下也不会发芽。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抑芽剂必须在马铃薯愈伤后使用,否则,它会干扰马铃薯的愈伤,造成马铃薯贮藏中腐烂。出休眠期前的马铃薯使用该抑芽效果更好,出休眠期后再使用,抑芽效果明显减弱。此外用α-萘乙酸甲酯或α-萘乙酸乙酯处理马铃薯抑芽效果也很好,每10吨薯块用药量为0.4~05公斤,使用时与15~30公斤细土制成粉剂均匀地撒在薯堆中。应在休眠中期进行,不能过晚,否则会降低药效。MH(青鲜素)对马铃薯也有抑芽作用,但需在薯块采收前3-4周进行田间喷洒,用药浓度为0.3%-0.5%,遇雨时应重喷。

4、辐射处理

用射线辐照马铃薯,有明显的抑芽作用,在剂量相同,剂量率愈高时效果愈明显。经照射的马铃薯在常温下能够很好地贮藏几个月,但经照射后的薯块维管束周围可能有褐变发生。

篇四 土豆存冷库的技术
土豆冷库设计及注意事项

土豆冷库设计及注意事项

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 黄劲松 申广辉

摘要:本文通过对土豆的特性及贮存要求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际设计提出了土豆

库设计中用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土豆、温度、相对湿度、通风换气、腐烂率

土豆的特点是皮薄、肉嫩、含水量高,碰撞易受损,多病害,易腐烂,其茎富含淀粉,主要作粮食、蔬菜和饲料,也是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因其营养丰富、

口感佳,经贮存常用以调节蔬菜淡季供应以丰富人民的生活。

一、 土豆库的特点:

1、贮藏温度和湿度:

土豆对贮藏环境温度非常敏感,温度过低容易冻伤变质,丧失食用价

值;温度过高易发芽产生毒素。温度对土豆内部淀粉与糖的相互转换

过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实验证明在0℃条件下土豆内部由于淀粉水

解酶的活性增高,使淀粉水解为糖的速度加快,呼吸强度降低,因此

土豆适宜贮藏温度为3~10℃,根据土豆的用途不同其贮存温度也有

所不同(见表1)。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对土豆的贮藏质量也有影响,

空气干燥时水份蒸发快,土豆皮产生皱缩,空气潮湿又容易发汗,造

成土豆大量腐烂,其贮藏适宜的相对湿度为95~98%之间。

冷库中堆土豆推荐使用的温度和湿度 表

土豆用机械收获时,总有一些表皮损伤,为了治愈这些伤痕,在收获

后应立即将受伤土豆存入比较高库温和高相对湿度的库房内贮存2~

3周,在此期间,由于形成伤口周皮,使伤口治愈。新收获的土豆如

果立即冷却至5℃或更低,其表皮容易被冻伤。所以土豆库一般要求

进货温度为25℃左右,进库房后在两周内将其从25℃降至18℃,以后

每天降1℃,再降至不同商品所要求的贮存温度。所以在土豆库的耗

冷量计算及机器配置时应根据土豆的降温速度来计算及进行机器设备

的选型。

3、土豆库的加湿:

如同所有活性有机体一样,土豆含有水份,对于土豆库来说,要求土

豆体内水分与外部空气湿度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当这种平衡出现时,

空气的相对湿度值被称之为平衡湿度值。土豆的平衡湿度值是

99.3%,在这一点上,土豆体内的水分将不会向空气中散发,所以土豆

库的相对湿度要求比较高,设计中除了加大冷风机的换热面积,减小

库内温度与蒸发温度的温差外,还应根据计算在库内配有相应的加湿

装置。加湿器的选用应考虑避免水滴随气流落在土豆上从而引起土豆

腐烂,并防止地面积水。

4、土豆库的加热:

土豆一般在九月份入库,根据土豆的不同用途,其贮藏温度在3~10℃之间。在北方地区冬季室外温度较低,一般在—10℃以下,而土豆的贮藏温度较高。所以在土豆库的设计中,应对其呼吸热,冷风机在不制冷时运行所发出的热量,以及照明等,汇总后与维护结构传入的冷量进行比较,根据计算,如有必要应在冷风机上增设加热装置(电

加热或蒸汽加热)。

5、土豆库的通风换气

土豆在贮藏过程中要进行呼吸 ,并放出热量、水份和一些有害的气体成份,蒸发时又排出一定量水份,如果在贮藏中不将这些热量、水份和有害气体排出,就可能使冷藏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催熟的气体成分过多,使土豆的贮藏期缩短,甚至变质,为保证土豆库的温湿度及土豆的贮藏质量,当库内CO2浓度高于1%时,就需要新鲜空气通风,每24小时每吨土豆需10 m3的新鲜空气,库内容积系数按0.7,通风换气按20次/天,换气时间8h/天,换气系统每天工作约5小时,库内

空气循环量每立方米库容为80~100m3/h。

6、防止空气中水分在内墙和天花板上凝结:

土豆库围护结构使用的复合板,既要放置在环境温度高时冷量通过围护结构损失。还应考虑环境温度低时热量通过围护结构损失。同时还要防止库内空气中的水分在内墙上和天花板上凝结。在北方地区,当外界环境温度很低时,由于储藏室内的空气温度为3—10℃之间,相对湿度接近100%,因此室内水蒸气很容易在内墙和天花板上凝结,如果不采取处理措施,凝结水滴在土豆上将造成土豆的大面积腐烂。所以土豆库的顶板应设有10%的坡度,使凝结的水分能予以排出。

二、土豆库的类型:

世界上大部分供食用和加工用的土豆都不用人工制冷贮藏,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热带气候条件下要求长期贮存,对质量有特殊要求和经济价值较高的情况

下才用制冷来贮藏土豆。人工制冷的土豆库有二种做法。

1、散装土豆库

这种冷库有些类似粮库。在冷库的底部布有通风系统,空气由贮藏室的底部往上走,(见图1)。主风道将空气均匀地输送到各支管中,通过支管将气流均匀输送到贮存室的地板面层,让空气向上流动。在室外气温较低时可通过利用混合调节阀将室外冷空气与室内的循环气体混合后对土豆进行冷却。每一个冷间内设有一套自控系统,由操作人员设定状态值,控制系统根据室外环境干湿球温度,结合室内环境来判断是使用制冷系统还是自然通风系统,以控制冷间的温度。散装库的单位堆装容积比较大可达到590Kg/m3。所以其贮存成本相对比货

架式装箱贮存低。

2、箱装式货架堆装土豆库:

【土豆存冷库的技术】

这种冷库除了应满足土豆贮存的一些特殊性质外。其堆装和冷库的形式与一般高温库区别不是很大。但在制冷系统的做法耗冷量计算,通风换气、加热、加温的计算等方面应予以特别的注意。其堆装容积约

为400~420Kg/m3,库内设有供堆货用的货架,所以单位堆装量小于散装土豆库,其贮存成本相对比散装堆装库高。但这种类型冷库在不存

土豆时可贮藏其它果蔬使用比较灵活。

三、货架堆装土豆库的设计:

下面我们就天津某万吨库中5000t土豆库的设计进行介绍。该冷

库甲方要求除贮存土豆外,还应能贮存其它商品。

1、简介:

1) 设计参数:室外计算温度:29℃ 冷凝温度:38℃ 蒸

发温度:-7℃。

2) 贮存能力:土豆库5间(含2间两用库),库温0~18℃,每间库的库容为1000t,总库容约5000t。每间每日进货200t,进货温度25℃,经二星期降至18℃,以后每日降1℃,直至商品所

要求的贮存温度。

3)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采用“氨”为制冷剂,氨泵强制循环,制冷机用螺杆式压缩机,单级压缩,工质冷却,冷凝采用蒸发式

冷凝器。

2、耗冷量的计算及制冷机的选型:

耗冷量的计算应按3个阶段进行。

1) 每间库每天进200t土豆,进货温度从25℃经14天降至18℃。 按计算:该阶段机器负荷Qj=7万大卡/时

2) 每间库房从18℃每天降1℃(经15天)降至3℃。

按计算:该阶段机器负荷Qj=10万大卡/时

3) 每间库房降至3℃后保温阶段的机起负荷为Qj=4.8万大卡/时,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按每个库房的进货时间画一张机器负荷的分析图,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制冷机的选型。(见图2)根

据图2制冷量分析:

a) 第一天至25天为进货阶段,到第26天~34天共8天机

器的负荷最大,为45万大卡/时(523KW)。

b) 到第44天后5个库的库温全部降至3℃,此时,冷库处在保温运行阶段其机器负荷为4.8万大卡/时×5间=24万大卡

/时(279 KW)。

c)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配1台JZ2LG16和JZ2LG12.5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其在tx=38℃,t0=10~-4℃时的机器产冷量见

下表:

)【土豆存冷库的技术】

【土豆存冷库的技术】

4) 机器每日运行的蒸发温度可根据5个库房中所要求的最低温度来调整。机器运 行台数可参考下表所列的负荷以及机器在

不同工况下的产冷量来决定。

3、蒸发压力控制:土豆库每天进货量为200t,须5天进满一个库,5个库的前后进货时间约25天。其库温相差约10℃。根据土豆降温特点,每个库每天要求的库温不同,为了保证各个库房内空气温度与蒸发温度间的温差不要太大,同时保证各个库房在进货期间对不同库温的要求。在每个库的回气管上加装PM3电磁恒压主阀,根据每天库温的不同调节电磁恒压主阀的控制值,这种做法既保证了不同库房温度的要求,又保证了库内温度和蒸发温度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小温

差,使得库内的相对湿度比较稳定。

4、加湿量的计算:

每个库内配10台F=165㎡吊顶式冷风机,每台风机风量

Q=17400m3/h,库温3℃,蒸发温度t0=-4℃,Δt=7℃。

冷风机制冷量Q0=165×10×7=1150大卡/时。

冷风机的进出风温差:

冷风机进风温度3.5℃ 出风温度=3.5℃-2.1℃=1.4℃ 查i-d图:冷风机进风温度=3.5℃ =90% i1=4.3大卡/Kg

d1=5.8g/Kg【土豆存冷库的技术】

冷风机出风温度=1.4℃ i2=3.5大卡/Kg

d2=5.2g/Kg

4)、冷风机去湿量:

式中:D—加湿量 [Kg/h];

d—空气含湿量 [g/Kg];

L—风量 [m3/h];

r—空气容重 [g/m3];

冷风机每天按工作10小时:

共10台冷风机:

加湿器每天按工作20小时:

每间配7台SLB-9.0离心式加湿器,加湿量为

5、冬季加热计算:

根据甲方要求:库内温度在0~18℃之间可调,天津冬季最低温度按

-23℃考虑。

冬季维护结构传入的冷量为:-16KW

冷风机电机运行热量为:20KW

通风换气产生热量为:-17KW

需加热量为:

每台冷风机装1.5KW的电加热器,

6、通风换气

土豆库的通风换气既要考虑满足库内空气循环量的要求,同时还应考

虑冷风机出风口的温度不能太低而影响土豆的贮存质量。

土豆在0℃以下时,土豆内部淀粉水解酶的活性增高,使淀粉水解为糖的速度加快,呼吸强度降低,所以冷风机出风口的温度应高于0℃。

通过以上计算:当风量Q=174000m3/h时Δt=2.1℃,冷风机的出风温

度为1.4℃。

库内空气循环量:每个库库容为1000t,每吨要求空气循环量为80~

100m3/h,则1000×100=100000m3/h≤174000m3/h

新风补充:49×13×6.5×0.7=2898 m3

每天换气20次:2898 m3×20次/天=57967m3/天

换气机每天工作5小时:

总换气量:11593m3/h×5间=57967m3/h

考虑室温低于库温2℃时,为节能可采用新风机向库内送风 或加热

配2台风量为30000m3/h的轴流通风机做通风换气用,为了使补充的新风能均匀,在设计中布置了新风送风系统,通风管有组织地将新风

送到每台冷风机的吸风口处。排风也采用有组织地机械排风。

【土豆存冷库的技术】

结束语

该冷库于去年正式投产,从去年9月2日土豆进库到今年4月20日土豆出库,经过一个冬天的运行库内温度稳定,相对湿度可控制在95﹪

左右,腐烂率为2~3%。受到用户和外过专家的好评。

篇五 土豆存冷库的技术
冬季马铃薯储存技术

马铃薯储存是为了延长销售季节,在非收获时期销售可获得利润空间一般更大。马铃薯品种较多,按皮色可分为:白皮、红皮、黄皮和紫皮四种类型,其中以红皮种和黄皮种较耐储藏。马铃薯适宜的贮藏温度为3-5℃,相对湿度90%~95%。4℃是大部分品种的最适贮藏温度,此时块茎不易发芽或发芽较少,也不易皱缩。另外马铃薯收获后有明显的生理休眠期,为2~3个月。马铃薯贮藏前挑选出病、烂、受伤、有麻斑和受潮的不良薯块。收获前一周要停止浇水,以减少含水量。促进薯皮老化。以利于及早进入休眠和减少病害。采收后在较高的温湿条件下(10~l5℃,相对湿度95%)进行愈伤处理,以便恢复收获时的机械损伤,然后即可贮藏。

马铃薯的科学贮藏方法

1.堆藏法:选择通风良好、场地干燥的仓库,先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之后,将马铃薯入仓,一般每平方米堆750kg,高约1.5m,周围用板条箱、箩筐或木板围好,中间放若干竹制通气筒。此法适于短期贮藏和秋马铃薯的贮藏。

2.通风库贮藏法:将马铃薯装筐堆码于库内,每筐约25kg。垛高以5-6筐为宜。此外还可散堆在库内。堆高l.3~l.7m,薯堆与库存顶之间至少要留60~80cm的空间。薯堆中每隔2-3m放一个通气筒,还可在薯堆底部设通风道与通气筒连接。并用鼓风机吹人冷风。秋季和初冬,夜间打开通风系统。让冷空气进入,白天则关闭,阻止热空气进入。冬季注意保温,必要时还要加强。春季气温回升后,则采用夜间短时间放风、白天关闭的方法以缓和库温的上升。

3.药物贮藏法:贮藏中采用青鲜素(MH)或萘乙酸甲酯等药剂处理,不仅可以抑制或减少发芽。还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及防腐。

方法是:98%的奈乙酸、丙酮、细泥土、土豆比为l:2:l00:3 300。以500kg薯块为例,需要98%的萘乙酸甲酯1.5g,溶解在30g丙酮或酒精中。再慢慢拌入l~l.25kg干细泥土中,快速充分拌和后。装入纱布或粗麻袋中,然后将药物均匀地撒在500kg薯块上,药物要现用现配。在贮藏时,四周可遮盖l~

2层细板纸。使药物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挥发。药物处理的时间以收获后2个月左右比较适宜(即在休眠期)。否则经过休眠期限开始萌芽的马铃薯,即使用药物处理仍不能抑制发芽率。

以下方法可以参考:

1、通风库贮藏。一般堆高不超过2m,堆内设置通风筒。装筐码垛贮放,更加便于管理及提高库容量不管使用哪一种贮藏方式,薯堆周围都要留有一定空隙以利通风散热。

2、冷藏。出休眠期后的马铃薯转入冷库中贮藏可以较好地控制发芽和失水,在冷库中可以进行堆藏,也可以装箱堆码。将温度控制在3-5℃,相对湿度85%-90%。

3、药物处理。氯苯胺灵(CIPC)是一种采后使用的抑芽剂,粉剂的使用剂量为1.4-2.8克/千克,将粉剂撒入马铃薯堆中,上面扣上塑料薄膜或帆布等覆盖物,24-48小时后打开,经处理后的马铃薯在常温下也不会发芽。该抑芽剂必须在马铃薯愈伤后使用,否则,它会干扰马铃薯的愈伤,造成马铃薯贮藏中腐烂。出休眠期前的马铃薯使用该药抑芽效果好,出休眠期后再使用,抑芽效果明显减弱。用a-萘乙酸甲酯或a-萘乙酸乙酯处理马铃薯抑芽效果也好,每10吨薯块用药量为0.4-0.5公斤,与15-30公斤细土制成粉剂在薯堆中。应在休眠中期进行,不能过晚,否则会降低药效。MH(青鲜素)对马铃薯也有抑芽作用,但需在薯块采收前3-4周进行田间喷洒,用药浓度为3%-5%,遇雨时应重喷。

4、辐射处理。用8-15kRr-射线辐照马铃薯,有明显的抑芽作用,经照射的马铃薯在常温下能够良好地贮藏几个月。

篇六 土豆存冷库的技术
土豆冷库设计及注意事项

篇七 土豆存冷库的技术
土豆多种贮藏方法

土豆科学贮藏方法

一、土豆的科学贮藏条件:土豆品种较多,按皮色可分为:白皮、红皮、黄皮和紫皮四种类型,其中以红皮种和黄皮种较耐贮藏。土豆适宜的贮藏温度为3-5℃,相对湿度90—95%,4℃是大部分品种的最适贮藏温度,此时块茎不易发芽或发芽很少,也不易皱缩。另外,土豆收获后有明显的生理休眠期,为2-3个月。土豆贮藏前要严格挑选,去除病、烂、受伤及有麻斑和受潮的不良薯块。收获前一周要停止浇水,以减少含水量,促使薯皮老化。以利于及早进入休眠和减少病害。采收后在较高的温湿条件下(10-15℃,相对湿度95%)进行愈伤处理,以便恢复收获时的机械损伤,然后即可贮藏。

二、土豆的3种基本科学贮藏方法

1、堆藏:选择通风良好、场地干燥的仓库,先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之后,将土豆入仓,一般每平方米堆750公斤,高约1.5米,周围用板条箱、箩筐或木板围好,中间放若干竹制通气筒。此法适于短期贮藏和秋土豆的贮藏。

2、通风库贮藏:将马铃薯装筐堆码于床内,每筐约25公斤,垛高以5-6筐为宜。此外还可散堆在床内,堆高1.3-1.7米,薯堆与库顶之间至少要留60—80厘米的空间。薯堆中每隔2-3米放一个通气筒,还可在薯堆底部设通风道与通气筒连接,并用鼓风机吹入冷风。秋季和初冬,夜间打开通风系统,让冷空气进入,白天则关闭,阻止热空气进入,冬季注意保温,必要时还要加温。春季气温回升后,则采用夜间短时间放风、白天关闭的方法以缓和库温的上升。

3、药物贮藏:贮藏中采用青鲜素(MH)或荼乙酸甲酯等药剂处理,可以抑制或减少发芽,还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并能防腐。方法是:98%的奈乙酸:丙酮:细泥土:土豆

=1:2:100:3300。以500公斤薯块为例,需要98%的荼乙酸甲酯1.5克,溶解在30克丙酮或酒

精中,再慢慢拌入1—1.25公斤干细泥土中,快速充分拌和后,装入纱布或粗麻布袋中,然后将药物均匀地撒在500公斤薯块上,药物要现用现配。

在贮藏时,四周可遮盖1—2层细板纸。使药物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挥发。药物处理的时间以收获后2个月左右比较适宜(即在休眠期)。否则经过休眠期开始萌芽的马铃薯,即使用药物处理,仍不能抑止发芽。

1、通风库贮藏。一般堆高不超过2m,堆内设置通风筒。装筐码垛贮放,更加便于管理及提高库容量。不管使用哪一种贮藏方式,薯堆周围都要留有一定空隙以利通风散热。

2、冷藏。出休眠期后的马铃薯转入冷库中贮藏可以较好地控制发芽和失水,在冷库中可以进行堆藏,也可以装箱堆码。将温度控制在3-5℃,相对湿度85%-90%。

3、药物处理。氯苯胺灵(CIPC)是一种采后使用的抑芽剂,粉剂的使用剂量为1.4-2.8克/千克,将粉剂撒入马铃薯堆中,上面扣上塑料薄膜或帆布等覆盖物,24-48小时后打开,经处理后的马铃薯在常温下也不会发芽。该抑芽剂必须在马铃薯愈伤后使用,否则,它会干扰马铃薯的愈伤,造成马铃薯贮藏中腐烂。出休眠期前的马铃薯使用该药抑芽效果好,出休眠期后再使用,抑芽效果明显减弱。用a-萘乙酸甲酯或a-萘乙酸乙酯处理马铃薯抑芽效果也好,每10吨薯块用药量为0.4-0.5公斤,与15-30公斤细土制成粉剂在薯堆中。应在休眠中期进行,不能过晚,否则会降低药效。MH(青鲜素)对马铃薯也有抑芽作用,但需在薯块采收前3-4周进行田间喷洒,用药浓度为3%-5%,遇雨时应重喷。

4、辐射处理。用8-15kRr-射线辐照马铃薯,有明显的抑芽作用,经照射的马铃薯在常温下能够良好地贮藏几个月。

家庭储存土豆的方法

土豆的适宜贮藏温度为3-5℃,相对湿度90%左右,4℃是大部分品种的最适宜贮藏温度,此时块茎不易发芽或发芽很少,也不易皱缩。土豆的储存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供选择:

1、温度过高土豆会生芽或腐烂,温度过低土豆易冻伤不能食用,一般应将买来的土豆散放在阴凉的地方晾几天直到把外皮晾干,千万不可将土豆放在阳光下暴晒,否则土豆皮变绿就不能食用了。最后应把土豆用通风的袋子装起来放在干燥处。

2、将马铃薯放在旧纸箱中,并在纸箱中一起放进几个未成熟的苹果。这些苹果在成熟的过程中会散发出—些乙烯气体,乙烯气体可使马铃薯长期保鲜。

3、土豆的保鲜:在阴凉、通风处晾晒3-5天,然后贮存。可以放到一个干净的纸箱里,每层土豆之间放一些干的细土。或者,在土豆中间放1、2个青苹果,有助土豆的保鲜和防止土豆长牙。

4、选择质量好的土豆,洗净后晾干。然后,往锅里加水,加热到70%左右,放入食盐水(水、盐的比例为10:1),充分搅拌后停火。接着,趁热把土豆放入水中,浸泡1—1.5分钟,捞出晾干,放在干燥处,可以存放很长时间,且不出芽,用这种方法,不宜将土豆装进塑料袋中存放。

注意在保存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太阳晒和阳光的返照,另外要定期翻动、检查。

土豆贮藏保鲜方法

1.萘乙酸甲酯处理法:将浓度为98%的萘乙酸甲酯150克溶解在300克丙酮或酒精内,拌入10至12.5公斤细土,均匀地撒在土豆块茎上。土豆散堆或装箱后,要覆盖一层报纸或麻布。

2.抑芽剂处理法:在采收前7天用0.25%的马来酰肼喷洒植株,24小时之内如遇雨要重喷一次。经如此处理后按常规方法贮存。

3.香料保鲜法:杏仁、桂皮、枯茗、薄荷油、麝香草等香料能使食物更加美味可口,而最新的实验结果表明,它们还能为土豆保鲜。

4.茉莉香精贮存法:赋予茉莉以独特清香的茉莉酮酸甲酯可以用来防止土豆在冬季贮藏时发芽。它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并不妨碍收获时受伤土豆的伤口愈合,而且不会留下任何气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