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淑的饲养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尼淑的饲养技术
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科学试验发现,雄性黄颡鱼比雌性黄颡鱼的生长速度快30%—80%,因此养殖雄性黄颡鱼要比雌性黄颡鱼的产量高。黄颡鱼“全雄1号”是利用技术手段,生产出的单一雄性群体,属于温水性,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生存温度为0-38℃,最佳生长温度为25- 28℃,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养殖。现在为大家介绍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一、黄颡鱼“全雄1号”苗种养殖技术   

  1、培育池条件   

  培育池面积以1~3亩为宜,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放苗前清除塘底过多淤泥(保持10厘米左右),并整修池堤,防止渗漏。   

  2、清塘与肥水   

  鱼苗放养前10~15天,每亩使用生石灰150公斤进行干法清塘,杀死野杂鱼、致病菌、寄生虫及其他敌害生物。放养前7天,往池塘中注水30~40厘米,注水时管口用40目筛绢网包裹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

  3、鱼苗放养时间  

  黄颡鱼“全雄1号”不同的养殖方法进苗的时间有些差异。从水花开始培育的时,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做适当的调整,当水温达到24度以上时即可购回水花鱼苗进行培育,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直接从夏花鱼种养成冬片鱼种或成鱼时,可根据鱼种繁殖厂(场)家可提供时间而定,时间一般在6月上旬至6月中旬。对直接从冬片鱼种养成成鱼时,可在春节过后池塘水温上升至鱼种开口时即可向苗种厂家购回鱼种,时间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中旬。 

  4、鱼苗放养   

  黄颡鱼“全雄1号”鱼苗放养密度以每亩3~5万尾为宜,单养为佳,不能与鲤、鲫鱼苗混养。下塘的鱼苗最好为同一批孵化出的鱼苗,如孵化时间相差较大,易使鱼苗生长不齐,造成成活率下降。放苗前需测量池塘水温、pH值、溶氧和氨氮等指标,鱼苗袋内水温与池水温度不超过2℃,pH值在6.8~7.5之间,溶氧大于5毫克/升,氨氮小于0.06毫克/升,即可下塘。   

  5、鱼苗饵料培育 

  对于一般养殖农户可采用土塘培育红虫培育开口饵料,方法同常规培育方法一样,采用微生物肥料加适量绿肥即可。对于大型养殖场建议采用人工培育卤虫(丰年虫)的方法进行培育开口饵料,以海水晶或食盐配置成2-3%盐度的水,每升可放卤虫卵2-3克,PH值调至7.5左右,水温25-27度,持续充氧,30-40小时后即可得到孵化好的新鲜适口的鱼苗开口饵料。不论采取哪种方法进行培育开口饵料,时间必须控制好,以鱼苗下箱前1天可食到新鲜的鲜活卤虫为宜。 

  6、饵料投喂 

  因为黄颡鱼“全雄1号”的食性在2公分前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所以黄颡鱼苗夏花鱼种培育时全部依靠人工投喂的浮游动物(卤虫)来维持生长。鱼苗下箱后隔天即可投喂人工捕捞的经60目纱网过滤后的鲜活浮游生物或人工培育孵化的丰年虫;捞取的浮游动物的投喂前需要适当消毒处理,5%食盐水消毒2~3min,投喂量可根据吃食情况适当增减,丰年虫可直接投喂,开口投喂按40-60克干虫卵/10万鱼苗投喂,以后每次增加10-15%,每天投喂3-4次。投饵后15-20分钟可用不锈钢碗取少量鱼苗进行观察吃食情况,当进食鱼苗比例低于90%时说明饵料缺乏,可适当增加。 

  7、黄颡鱼鱼苗培育   

  刚孵化出膜的仔鱼,卵黄囊尚未完全消失,游动能力较弱,喜欢集群在水体的底部,以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初期天然饵料培养充足,将大大提高鱼苗存活率。如发现饵料不足,可采用人工投喂轮虫、追加有机肥料、割青草堆沤、早晚两次泼洒黄豆浆等方式促进浮游动物繁殖。   

  随着鱼体长大,鱼苗活动、摄食能力明显增强。此时要逐步提高池塘水位至0.8~1.5米,以增加鱼类活动空间。当长至2~3厘米时,池塘中天然饵料已无法满足其摄食需求,可采用黄颡鱼专用膨化浮性饲料进行人工引食驯化。首次驯食宜选在天气正常时早上太阳出来后及下午进行。选用蛋白含量在40%以上专用幼甲鱼饲料、鳗鱼饲料投喂均可,投喂前可用饵料:水=1:0.8的比例拌合饲料,揉成团放在饵料台上投喂。驯食时先少量多个点撒料,待鱼苗集群后逐渐增加投喂,每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经过2-3天即可成功驯食。投喂次数刚开始每日3~4次,待驯化完全后,每日2~3次,投喂量根据鱼苗摄食情况而定,以吃完为准。   

  8、饲料投喂 

  驯食成功后可根据鱼苗数量逐渐调整投喂量。投喂要定时,投喂量要适中,以鱼苗在一小时内吃完为度;投饲做到少量多次,可调整到每天投喂3~4次,但要注意总量控制在鱼体重的5%左右。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鱼苗基本上可达到2.5-3cm,可进行下一级培育。 

  9、鱼苗日常管理   

  每日要坚持巡塘,注意观察水色和鱼的摄食、活动状况,通过注水、使用微生物制剂、泼洒施肥和开启增氧机等措施,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饵料生物丰富。每隔一段时间,对池塘进行杀虫和杀菌消毒,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等免疫制剂,提高鱼苗抗病能力,防止鱼病发生。   

  二、黄颡鱼“全雄1号”成鱼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黄颡鱼成鱼养殖对池塘面积要求不严格,但一般需要池塘水源充沛、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水深在1.5~2米左右,底部淤泥10厘米左右,具有保水保肥能力。同时每5亩水面配有一台增氧机。 

  黄颡鱼下池前10~15天干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或水库进行彻底的清理消毒,杀灭水体中的寄生虫、鱼卵、虫卵、病原菌等敌害。清塘消毒的方法有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采用干法清塘时,每667 m2生石灰的用量为100千克或漂白粉10千克(池水深保持10cm左右);带水清塘时,生石灰的用量为200千克(池塘中保持水深50-60cm)或漂白粉20千克。将生石灰或漂白粉化水后立刻全池泼洒。浓度一定要高,并且要均匀。消毒3天后加注新水至常规养殖水平面,加水时出水口用60亩网片过滤,防止野杂鱼如池。    

  2、放养模式   

  黄颡鱼成鱼养殖模式比较多样,既可主养,又可在鳊、草、青等家鱼养殖塘内套养,但不宜与鲤、鲫等混养。主养时,一般每亩放养15~30克规格的黄颡鱼3000~4000尾,并每亩套养60~80克规格的花、白鲢200尾左右以调节水质。当年黄颡鱼苗种可养成80~150克规格的商品鱼。有条件的,还可在池塘内每亩混养200只甲鱼,在池塘增效的同时,对控制黄颡鱼病害可起到积极作用。套养时,则根据池塘条件及其他鱼类的实际放养情况确定。   

  3、放养前准备   

  放养10~15天前对养殖池进行清塘。尤其要注意杀灭螺蛳、蚌类等底栖动物,因为它们是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黄颡鱼为底层鱼类,且游动速度较慢,容易被螺蛳、蚌类体内的寄生虫寄生导致病害的发生。放养前7天,注水80~100厘米,进行肥水。注水方式及肥水注意点同苗种培育。鱼苗下塘前采用3%的食盐水浸浴2~5分钟做消毒处理,池塘水水质要求氨氮值为小于0.2毫克/升,其他条件同苗种培育。  

  4、饲料与投喂   

  投喂的饲料要求新鲜、适口,无腐败变质、无污染。饲料主要营养成份中粗蛋白含量不小于38%,以南通正大黄颡鱼膨化浮性料为宜。   

  当水温达到12℃以上时开始饲料投喂,投喂初期需进行引食,方法同苗种培育。一般日投喂2次,清晨、傍晚各一次。当水温为12~18℃时,日投饲率为鱼体总重的1~2%;18℃以上时为2~3.5%。实际投喂时,则根据“四定”(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吃食与活动情况)原则做适当调整。   

  5、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黄颡鱼的生长。平时一般20~3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20~30厘米。如水质过清,则适时追肥,施肥坚持“看水施肥、少量多次原则”,使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确保水质肥、活、嫩、爽。同时每隔半个月交替使用生石灰30ppm和微生物制剂一次,以调节pH值,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促进池水藻相、菌相平衡。   

  6、鱼病的预防    

  黄颡鱼“全雄1号”在养殖过程中,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做好预防措施:  

  ①彻底清塘,严格消毒。       ②苗种放养时,要用食盐等药物浸浴消毒。  

  ③放养体质健壮、无病害的苗种。  ④投喂新鲜、优质饲料,坚持“四定”、“四看”投喂方法。  

  ⑤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注换水。    ⑥发现鱼病,及时诊治。

  ⑦定期泼洒药物消毒水体与口服药物,坚持对活饵、饲料台、食场进行消毒。视水质、天气等情况,可每月泼洒杀虫药一次,隔天再泼洒二氧化氯消毒一次(用量参照说明),每15天用漂白粉消毒食场一次,同时每月在饲料中添加50-100ppm(50-100g/吨)的氟苯尼考或50-100ppm的“三黄粉”投喂,连喂5天。每1-2周抽检一次鱼类病情。  

  ⑧在鱼苗阶段严禁用菊酯类药物。  

  黄颡鱼“全雄1号”常见及多发病害主要有:   

  ①水霉病:主要由鱼体擦伤后水霉菌寄生导致发病,应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鱼体损伤,并在鱼种下塘后使用硫醚沙星200ml每亩每米全池泼洒,可减少此病发生。   

  ②车轮虫、指环虫病:病鱼离群,往往倒栽或侧卧于水面,或沿塘边狂游,严重者导致死亡,镜检可发现大量虫体在腮部寄生。可使用0.12ppm1%阿维菌素溶液与0.12ppm40%辛硫磷溶液合剂全池泼洒治疗。   

  ③吸虫病:主要寄生于鱼体肠道内,部分病鱼有“白内障”或头部充血等症状,在水中不停旋转,不久即死亡。该病的主要采用杀灭螺蛳等中间寄主的方法进行预防。发病时,可采用每公斤饲料拌0.4%伊维菌素溶液2.5ml连续投喂2~3日治疗,以减少损失。    

  ④出血性水肿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部分头部充血,腹腔内有大量血水。可先换水50%,然后用0.25~0.3ppm三氯异氰尿酸进行水体消毒,连续2~3日。    

  7、日常管理   

  平时每天坚持早中晚各巡塘1次,观察水质、黄颡鱼“全雄1号”鱼类活动及吃食情况,要勤除塘边杂草,捞取塘内残渣、污物及病鱼死鱼,可避免水质恶化和减少鱼病传染。遭遇闷热天气或天气突变时,要增加夜间巡塘次数,以便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同时要勤做记录,及时总结经验,以确保养殖生产顺利进行。  

篇二 尼淑的饲养技术
雅鱼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雅鱼养殖技术(20140309)

  雅鱼,是长江上游水系中重要的经济鱼类,因其独特的生理构造、绝佳的鲜美口味而久负盛名。近年来,在雅鱼的养殖中,对亲鱼的培育,性腺发育的控制、人工繁殖、饵料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目前,人工养殖雅鱼的成活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本片详细地介绍了雅鱼养殖技术,包括雅鱼的特征特性以及养殖的全过程。

  雅鱼是雅安名特产之一,是中亚高原区特有的品种,又称“丙穴鱼”,学名叫做隐鳞裂腹鱼,。产于青衣江(雅安段)周公河,故称“雅鱼”。

  相传女娲在补天时,将一把宝剑落入江中,化作雅鱼,所以鱼头中有一枚酷似宝剑的骨刺,剑柄、剑把、剑刃栩栩如生。雅鱼肉质细嫩、味美,用雅鱼做成的“砂锅鱼头”,更是汤白如乳、鲜香细嫩,食后许久仍有留齿芳香之感。雅鱼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理构造、绝佳的鲜美口味久负盛名。

  雅鱼是典型的冷水鱼,属于我国高原山区特有的品种。在自然状态下,雅鱼主要生活在雅安的青衣江、周公河以及一些山泉中。雅鱼对水温的要求非常严格。生长温度必须在5℃~25℃之间,最佳生长温度20℃左右,如果水温超过25℃,雅鱼就容易死亡。雅鱼养殖必须要流水,因此,养殖户在建渔场时一般会因山因势而建,这样就可以利用落差形成瀑布,以增加水中的氧气。雅鱼肉质细嫩,刺少肉多,其赖氨酸含量比四大家鱼高30%。雅鱼的生长速度很慢,3~5年仅可长至0.5公斤左右。现在,雅鱼已成为雅安市地理标志性产品,其价格也一直处于比较高价的状态,这也给当地的雅鱼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雅鱼成鱼人工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工养殖雅鱼成鱼养殖环境条件、投入品、成鱼养殖鱼病防治、安全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行政区域内的雅鱼成鱼人工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06  淡水网箱养鱼  通用技术要求
  DB511802/T  1  雅鱼

  3  环境条件
  3.1  场地选择
  有自流水源,水源充足,水质不受污染,水温不高于25℃,交通方便的地方建池。或选择雨城区境内水库,根据雨城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在其适宜区域设置网箱。
  3.1.1  面积
  根据地形,建设规模,养殖类型确定面积大小。
  3.1.2  池深
  成鱼池深度1~1.5m。
  3.1.3  鱼池消毒
  放鱼之前用生石灰或用漂白粉泼洒消毒。

  4 雅鱼成鱼养殖
  4.1 鱼种来源
  鱼种来源于雅安雨城区境内青衣江水系的齐口裂腹鱼亲鱼,经过人工繁殖而产生的苗种,并经检疫合格。
  4.2  养殖池的条件与要求
  水源充足,进水排水方便,池埂坚固,无渗漏,pH值6.5~8.5,水深在1.0~1.5m为适宜,水质应符合NY 5051规定。
  4.3  放养雅鱼前的准备(4.4  鱼种放养规格和密度,规格为≥20g/尾,放养密度为流水养殖100~200尾/㎡,网箱养殖80~200尾/㎡,网箱养殖应符合SC/T 1006的规定。
  4.5  雅鱼养成期管理,经常巡视鱼池,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每日投喂量,一般每天投
喂3~5次;做到定位、定时、定质、定量投喂;保证水体交换,注意鱼池卫生和病害防治,定期检查做好记录。
  4.6  饲料
  饲料应府合NY 5072 标准规定,粗蛋白含量30~35%,颗粒大小以适口为宜。
  4.7  网箱的日常管理,每日进行网箱巡查,按定位、定时、定质、定量投喂,及时清理网箱,保证网箱内外水体交换。
  5 鱼病防治
  5.1  鱼病预防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定期对养殖水体和工具进行消毒。产品应符合NY 5071规定。
  5.2  常见病防治

  表1  雅鱼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疾病名称

症状与病变

治疗方法

 

 

细菌性败血症

雅鱼病鱼体色发黑,食欲减退或拒食,游动缓慢或在池底静卧不动

 

漂白粉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连用3~5d;同时每千克鱼用氟苯尼考制成药饵投喂,连用3~5天。

眼眶、口腔、腹部与鳍条基部充血、出血,鳃丝苍白,贫血,肛门红肿

解剖见腹水、肠道充血、出血,肝、脾、肾肿大,出血

 

 

细菌性烂鳃病

 

雅鱼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反应迟钝,离群独游

 

治疗方法同细菌性败血症的治疗。

鳃盖内表皮充血, 腐烂,常形成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

鳃丝由末端开始腐烂,并逐步向鳃瓣基部扩展

 

 

细菌性肠炎病

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食欲减退或丧失,腹部膨大, 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或含血的液体流出

大蒜5g/kg体重或大蒜素0.02g/kg体重拌料投喂3d;氟哌酸 10mg/kg~30mg/kg体重拌料,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用3 d~5d。

解剖见肠道充血、出血发红,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满大量黄色或带血的粘液

 

水霉病

 

病鱼游动迟缓,食欲减退,体表受伤处着生白色絮状物,最后病鱼瘦弱,衰竭而死。

全池泼洒食盐与碳酸氢钠合剂(1:1), 用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0min~40min。

 

小瓜虫病

 

病鱼体表、鳍条上出现白色点状胞囊

全池泼洒福尔马林,隔天1次,连用2~3次。

鳃丝贫血呈白色,黏液增多, 鳃瓣上有白色的胞囊,部分鳃丝末端腐烂,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亡

 

车轮虫病

 

雅鱼病鱼体色暗淡,失去光泽,食欲不振,甚至停止摄食,鳃丝肿胀, 粘液分泌增多,呼吸困难,衰竭而死。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 或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隔天1次,连用2~3次。

斜管虫病

病鱼体表形成苍白或淡蓝色的一层粘液,鳃丝肿胀,粘液分泌增多, 呼吸困难,衰竭而死。

方法同雅鱼车轮虫病的治疗。

5.3做好用药生产记录。

篇三 尼淑的饲养技术
如何处理拒绝及产品介召

【尼淑的饲养技术】

篇四 尼淑的饲养技术
之三综合养殖中海水零排放技术研究

滏壑盎殖

童壁缠塑塞』堂塑

是:A.利用低级制卤区开展虾(蟹)、贝类等生态养殖;B.利用低中级卤水养殖卤虫;C.通过低中级卤水养殖后,继续制取高级卤水;D.产过原盐的老卤作为化工原料生产氯化镁、氯化钾、硫酸镁等,进而做到一水多用,实现综合养殖零排放目的,环保效益显著,亦符合生态发展方向。其工艺流程如下

图。

二、材料与方法1.实验时间与地点

实验实

施了1个养殖生产年度,实验地点在江苏金桥盐业公司徐圩盐场。

2.实验面积

每个实验单元

面积320亩,其中在初级制卤区开挖养殖池4个,单池面积25亩,开展虾(蟹)、贝类混养;在中、高级制卤区养殖卤虫面积80亩,原盐生产池(结晶池)面积140亩。本实验共用上述单元20个,总面积6400亩。

3.养殖池及其处理

养殖池

为长方形,池底平坦,平均水深

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省盐业总公司

江苏金桥盐业公司徐圩盐场

222

阎斌伦王桂春程同海

005

1.2m~1.5m,进水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

4.水源及其处理

海水经纳

潮进入蓄水库(养水滩)沉淀,

针对目前海水养殖的现状,结合盐业生产的特点,实行一水多用,按照清洁、安全生产的要求生产无公害水产品,达到养殖废水综合利用零排放的目标,对促进海洋经济和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虾、贝类是江苏省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发展前景较好,对该省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因此,我们开展了海水一水多用综合养殖海水零排放技术研究,并以此为突破口,可以推动江苏省盐业生产结构调整和海水养殖生产的全面发展。

一、技术原理

一水多用综合养殖海水零排放技术建立在盐业生产和水产养殖综合利用的基础上,采用虾(蟹)、贝类等养殖、制盐、培养卤虫及海水化工相结合的工艺流程,综合利用盐田及海水资源,将海水养殖、原盐生产、海水化工等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模式。整个系统具体布局

海水纳潮一蓄水库沉淀一送水道过滤一虾蟹贝养殖:虾蟹贝产品

经由送水道过滤进入养殖池。由于从海区纳潮后在蓄水库中经过了10天以上的沉淀,对水质起到了一定的净化作用,减少了病毒传播机会。为了一水多用,所以要求池水需经常更换,一般7天~10天更新1次。在养殖过程中,每隔lO天~15天对养殖池水进行检测1次,其结果显示水质指标为:海水比重1.018~1.020,pH值8.0—8.2,氨态氮、亚硝酸态氮均未检出,水质附和养殖要求。

5.苗种放养

在20个实验

单元的2000亩养殖池中共放养规格为体长1.0cm~1.2cm的南美白对虾虾苗960万尾,放养密度为O.48万

原盐:结晶产盐一制中高级卤水一培养卤虫:卤虫及卵

化工厂:氯化镁、氯化钾、硫酸镁、溴等

《中国水产》2004年第6期

渔壑盎蕉

童!壬绳塑型塑

之一

三缆

=州匹一....】K’一

=====历∥IU,

三疣梭子蟹俗称海螃蟹,是一种个体较大的海产食用蟹,尤以鲜活的三疣梭子蟹在市场上颇负盛名。2003年,笔者在福建省平潭县港东村进行三疣梭子蟹池塘养殖试验,取得成功,现将其池塘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

下:

一、池塘选择

池塘面积约为5亩左右,池水水深在1.5m一2.0m之间,底质以砂底质为主,若底质中的淤泥过多,含有腐殖质、硫化氢,病原菌等也较多,会影响三疣梭子蟹的生存和生长。池塘进排水方便,同时池塘附近有淡水水源,以便调控池水的盐度。为了提供三疣梭子蟹生活的隐蔽场所,在养殖池中要种植一些江篱,以供三疣梭子蟹栖息,效果较好。

二、清塘消毒

养殖池应清除过多的淤泥,并用浓度为30ppm~50ppm的漂白粉或100kg/亩~150蜒/亩的生石灰清塘消毒。

三、注水

池塘进水应在放苗前10天结束,进水口处应设置20目~40目的围网,并使池塘滩面水深达0.8m~1.0m左右。同时,在放苗前要对池水的水质进行检测,主要检查水体的水

尾/亩,且所购虾苗经PcR检测为不带白斑综合病毒的苗种;放养缢蛏苗种1500kg,规格为2000粒/kg~4000粒/kg;放养青蛤苗种200埏,规格为800粒/l(g~1000粒/

kg。

生长季节每天投喂3次~5次,投喂量根据对虾实际摄食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三、实验结果

在20个实验单元的养殖池内共收获对虾56300kg,平均亩产(以实际养殖面积计算)2

8.

缢蛏和青蛤共收获300000埏,平均亩产150kg;收捕卤虫210000b,卤虫卵2600kg。

四、讨论

1.一水多用的综合养殖海水零排放技术解决了养殖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传统养殖方式排出的养殖污水中,氮磷的含量高,容易造成近海水域的水体富营养化,而【尼淑的饲养技术】

6.饲料与投喂生产中,

所投喂的饲料均为质量较好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并根据对虾的不同

15蚝,对虾平均体长9.2cm,养殖成活率为59.6%,饵料系数1.32;

58

《中国水产》2004年第6期

连查蓥堕

童暨缠塑型堂塑

刘刊、俊

福建省平潭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3504oo

楼矛蟹池塘养殪掼捌慧

温、盐度、pH值等。三疣梭子蟹生长适宜的水温为14℃~30℃,成蟹养殖的最适水体盐度为25‰。

四、放苗时间和放苗密度

每年农历芒种开始直至夏季,可以采捕自然海区的三疣梭子蟹苗种进行池塘放养,一般放养规格为甲宽4cm~5cm幼蟹600只/亩,养殖成活率可以达到

70%。

的池塘,要配备增氧设施。②盐度:三疣梭子蟹对水体的盐度适应范围较广,稚蟹对低盐度适应性强,成蟹养殖的最适水体盐度为25%o。

3.投喂

新鲜的低值鱼、虾、贝、蟹均可

作为饵料。蟹体甲宽在8cm以下,日投喂量为三疣梭子蟹总体重的3%~5%,蟹体甲宽在8cm以上,日投喂量为三疣梭子蟹总体重的6%~8%。每日投喂2次,傍晚多投喂而早晨少投喂。当水温超过35℃或低于14℃时,应减少投喂或停止投喂。

五、养殖管理1.换水

水质管理中应注意二个方面:一是增

加水体的溶解氧;二是调节海水的盐度。6月~7月间,要求每隔l天~2天换水1次;7月~9月间,每天换水1次~2次;10月~11月间,每隔2天~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1/4~l/3,天气不好、海水混浊或有赤潮发生等情况出现,可适当延长换水时问。夏季池水盐度偏高,除了加强换水,有条件的地方可引淡水入池,使池水盐度保持在25‰左右,以利于蟹体的蜕壳、生长。

2.水质条件

①溶解氧:海水中的溶解氧随着

水温的降低而上升,三疣梭子蟹的耗氧率随水温的降低而下降,而养殖三疣梭子蟹池塘池水的溶解氧,一般8月~9月间为3mg几;10月上旬为3mg几~4mg尼;10月下旬~11月为5mg几~8mg/L,所以,夏季水温较高时,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易发生缺氧现象。据观测:三疣梭子蟹在蜕壳时,对氧的要求为平时的几倍,为此,对于面积小、放养密度大、注水量不够在现有的养殖生产条件下,利用专门的池塘处理养殖排放水体的成本大,难于普及;采用海水零排放养殖技术把虾、贝混养,卤虫养殖与制盐及盐业化工生产有机结合,使养殖海水在整个系统中被完全利用,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

2.由于养殖用水经过一定的沉淀,基本上切断了病原经过水体传【尼淑的饲养技术】

4.生长隋况检测甲宽4cm~5cm的三疣梭子蟹

一般10天左右蜕壳1次,甲宽6cm~10cm的三疣梭子蟹一般15天左右蜕壳1次,而每次蜕壳甲宽可增长20%~50%。11月间,雌蟹与雄蟹可在池塘中交配,交配后的雌蟹、雄蟹不再蜕壳,此时可以开始收获。

5.病害防治

目前,养殖中尚未发现急性传

染性病害,病害防治的重点是预防。一要加强管理,注意改善池塘的底质条件;二要每月泼洒生石灰1次,高温季节可以每月泼洒生石灰2次。

6.收获

多采取间收或放水收捕。问收是在

11月以后,雌蟹与雄蟹已交配,夜间投放三重网捕捉三疣梭子蟹,首先选收体重达1809~2009、肉满体实的雄蟹上市销售,再将雌蟹或蟹体瘦小的雄蟹放入养殖池继续养殖;放水收捕是在12月以后,三疣梭子蟹都已蟹体丰满,雌蟹的卵巢发育指数平均为50%以上,体重达到2009~2509以上,再放水捕捉。

播的途径,同时,采用虾贝混养、养殖废水培养卤虫的模式,有效改善了池塘水质条件,降低了对虾病害发生的几率,使养殖的产品达到了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要求。

3.在原盐生产上,由隐杆藻等藻类形成的粘性物质会增加卤水的粘度,从而影响卤水的蒸发量和原盐的质量。在养殖的贝类及卤虫

对藻类的滤食作用下,可以降低藻

类的密度,减少粘性物质,从而提高卤水的蒸发量,并提高了原盐质量,有利于盐业生产。

4.由于采用一水多用,在原盐生产过程中增加养殖环节,所以苗种的放养密度相对较低,但适宜放养密度及虾蟹贝的混养最佳比例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中国水产》2004年第6期

59

之三综合养殖中海水零排放技术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阎斌伦, 王桂春, 程同海

阎斌伦(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222005), 王桂春(江苏省盐业总公司), 程同海(江苏金桥盐业公司徐圩盐场)中国水产

CHINA FISHERIES2004(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梁飞龙.邓陈茂.符韶 企鹅珍珠贝人工育苗试验[期刊论文]-海洋科学1999(6)

2. 李卓佳.陈永青.杨莺莺.杨铿.文国樑.贾晓平 广东对虾养殖环境污染及防控对策[会议论文]-2004

3. 周朝生.吴应清.徐衡.ZHOU Chao-sheng.WU Ying-qing.XU Heng 青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期刊论文]-水产科技情报2006,33(3)

4. 刘瑜 贝类养殖技术之五:菲律宾蛤仔苗种培育用水处理技术[期刊论文]-中国水产2006(5)

5. 杨爱江.崔红梅.谢国辉.王静.段越 土地系统处理中药废水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贵州化工2009,34(4)6. 虾夷扇贝增养殖致富长海渔民[期刊论文]-水产科学2004,23(1)

7. 石军.李俊婷.陈安国 皱纹盘鲍稚鲍养殖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饲料2004(2)8. 李荣 奶牛焦虫病的防治[期刊论文]-畜禽业2010(2)

9. 王瑞元 开拓创新,推动芝麻产业的发展——在2006全国芝麻及芝麻制品新技术论坛会上的发言[期刊论文]-粮油加工2006(12)

10. 石斌.王铁杆.周亚文.殷淑芳.闵建 贝类人工育苗技术之四杂色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期刊论文]-中国水产2005(12)

本文链接:

篇五 尼淑的饲养技术
氟苯尼考_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第40卷第1期

2010年1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Hen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Vol.40 No.1Jan.2010

氟苯尼考/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崔淑敏1*,宋美荣1,王娟1,聂立波1,崔保安2

(1.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郑州450002;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

摘 要:以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了氟苯尼考/壳聚糖纳米微球,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表征了该纳米微球的微观结构和形态,并通过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分析该载药纳米微球的形成机理.结果显示:当氟苯尼考与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3B5、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B1时,氟苯尼考/壳聚糖纳米微球对氟苯尼考有较大的包封率(64.5%)和载药量(44.0%),并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45.5h内释放79.2%),作为氟苯尼考的缓释剂型是可行的.药物释放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关键词:载药纳米微球;壳聚糖;氟苯尼考;制备,缓释

中图分类号:O636.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4978(2010)01-0023-04PreparationandSustainedReleasePropertiesofFlorfenicol/Chitosan

Drug-LoadedNanospheres

CUIShu-min1*,SONGMe-irong,WANGJuan,NIEL-ibo,CUIBao-an1112

(1.CollegeofScience,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

2.CollegeofAnimalScienceandVeterinaryMedicine,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HenanChina)

Abstract:Florfenicol(FF)/Chitosan(CS)drug-loadednanospheres(FF-CM)waspreparedbyioniccrosslinking

methodwithtripolyphosphate(TPP)ascrosslinker.Astudyonthesenanospheres'microstructuresandconfigurationswasconductedthroughobservationoflaserparticlesizeanalyzer,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FTIR)and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TheresultsindicatedthatFF/CSdrug-loadednanosphereshadahigherencapsulationrate(64.5%)andloading-drugrate(44.0%)whenthemassratioofFFto

CSwas3B5andthatofCStoTPPwas5B1andlowerreleaserate(79.2%releasedin45.5h),soitisfeasiblefor

FF/CSdrug-loadednanospherestobeusedasasustainedreleaseformofflorfenicol.ThereleasecurveofFF/CSdrug-loadednanospheresshowedthatthereleaseprocessesofflorfenicolfollowedafirst-orderkineticmodel.

Keywords:drug-loadednanospheres;chitosan;florfenicol;preparation;sustainedrelease

0 引言

纳米载药缓释系统是运用纳米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具有靶向性、控释性和表面可修饰性等特点,已成为当今医药研究的前沿课题.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系统名称为[R-(R*,R*)]-2,2-二氯-N-{1-(氟甲基)-2-羟-2-[4-(甲基磺酰)苯基]乙基}乙酰胺[4],是动物专用的氯霉素类新型广谱抗生素,抗菌活性增强,而且对大部分耐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的菌株仍有活性,具有抗菌光谱、安全高效等特点[4].因此,氟苯尼考在兽医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采用注射剂、粉剂等传统药物剂型给药,氟苯尼考在给药后便迅速释放,常导致药物在体内有效作用时间短,并有可能在某一阶段对机体产生副作用.壳聚糖(chitosan,CS)是一种重要的天然高分子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以其为载体制成的载药纳米微球对特定器官组织具有靶向性,药物有缓释性[6-7].作者利用反应条件温和的离子交联法 收稿日期:2009-10-05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6A08)

作者简介:崔淑敏(1970-),女,河南平顶山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污染环境控制技术、纳米药物研究.

,E[5][1-3]

24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0卷第1期首次制备了氟苯尼考/壳聚糖纳米微球,并对其体外缓释性能做了研究,以期研制出一种较理想的氟苯尼考缓释剂型.

1 实验

1.1 实验试剂

壳聚糖(脱乙酰度90.0%,黏度<100Pa#S,相对分子质量220000),上海化学试剂分装厂生产;氟苯尼考(分析纯),由河南碧云天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其余试剂如乙酸、三聚磷酸钠(TPP)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氟苯尼考-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

称取适量CS粉末溶于U=1%乙酸中,用NaOH溶液调节pH至5.6,溶液中CS的最终浓度为1.5mg/mL.用普通滤纸和0.45Lm滤膜依次过滤.称取适量氟苯尼考溶于20mL甲醇中,与50mL1.5mg/mL的CS溶液混合,持续磁力搅拌作用下,用7号针头将30mL0.5mg/mL的TPP溶液缓慢滴入混合液中.将所得分散体系用透析袋在纯净水中透析24h.取透析袋内的分散体系适量,留待微球的表征.其余的分散体系高速离心(9000r/min)8min.收集下层的白色沉淀,用娃哈哈纯净水洗涤3次后,放入冷冻干燥瓶,在真空冷冻干燥机上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的氟苯尼考/壳聚糖纳米微球(FF-CM);上清液留待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吸光度,计算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同样方法,不加药物,制得空白壳聚糖纳米微球(CM).

1.3 微球的表征

用Nano-ZS90型激光纳米粒度分析仪(英国马尔文公司)测定CM及FF-CM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及平均表面Zeta电位;用JSM-5600LV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JEOL电子公司)观察FF-CM;用TENSOR27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德国BrukerAxsGmbh)分别对氟苯尼考标准品(批号:k0300801,含量99.5%,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CM及FF-CM进行红外光谱检测(KBr压片法).

1.4 FF-CM纳米微球包封率及载药量的测定

用TU-1800S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对氟苯尼考标准品扫描,确定其检测波长为266nm.配制10种不同浓度的氟苯尼考标准溶液,在检测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找出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即下式:

A=0.0021C+0.0033,

式中:C为氟苯尼考浓度(g/mL),A为吸光度,关系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1.2中上清液的吸光度,由式(1)求得上清液中氟苯尼考的浓度C(g/mL).

包封率(%)=(C0-C)/C0@100,

式中:C0为FF初始浓度(g/mL);C为上清液中FF的浓度.

载药量(%)=(C0-C)@V/m@100,

式中:C0、C含义同上;V为液体的总体积(mL);m为干燥后FF-CM的质量(g).

1.5 FF-CM纳米微球的体外释药

精称0.15g冷冻干燥后的FF-CM置于透析袋中,同时加2m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7.0),扎紧袋口后将其悬浮于50mLPBS缓冲溶液中,将体系置于水浴中(37e).在不同的时间点取透析袋外的缓冲液2mL,在FF检测波长处测吸光度,同时补充新鲜PBS缓冲液2mL.根据式(1)计算释放出的氟苯尼考浓度,再计算累计释放率,绘制微球的释放曲线.(3)(2)(1)

2 结果与讨论

2.1 微球粒径分布图

【尼淑的饲养技术】

向1.5mg/mLCS溶液中滴加0.5mg/mLTPP溶液的过程中,反应早期,由于加入的TPP比较少,溶液澄清,接近CS溶液的颜色;当CS与TPP的质量比接近6B1时,溶液开始呈现乳光样,随着TPP加入量的增大,乳光也有所增加;当CS与TPP的质量比超过3B1时,溶液浑浊,静置后分层.故CS与TPP的质量比应控制在3B1~6B1.1

崔淑敏,等;氟苯尼考/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25仪测定,CM粒径比较均匀,平均粒径为858.5nm;FF-CM平均粒径为690.2nm,其中粒径在530nm~710nm之间的粒子占90.6%(见图1).载药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空白纳米颗粒,这可能是壳聚糖与氟苯尼考之间通过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或疏水作用使载药纳米微球更加紧密所致.

【尼淑的饲养技术】

2.2FF-CM纳米微球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取CS与TPP质量比为5B1、FF与CS质量比为3B5时制备的FF-CM纳米微球分散体系用SEM表征,如图2所示.FF-CM纳米微球呈球形或类球形,颗粒形状规则,大小均一,表面较光滑,有团聚现象,单个FF-CM微球的直径为100nm左右.由此可知,2.1中测得的粒径为多个FF-CM微球团聚后形成的大颗粒的粒径

.

图1 FF-CM微球的粒径分布

Fig.1 SizedistributionbyintensityofFF-

CM图2 FF-CM微球的电子显微镜照片Fig.2 SEMPhotographofFF-CM

【尼淑的饲养技术】

2.3 CS与TPP的质量比对微球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

FF与CS的质量比均为3B5,CS与TPP的质量比分别为4B1,5B1,6B1时所制备的FF-CM纳米微球的包封率分别为61.0%,64.5%,62.4%,载药量分别为40.5%,44.0%,43.6%.故CS与TPP的质量比在4B1~6B1范围内对包封率和载药量影响不大.

2.4 FF与CS的质量比对微球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

CS与TPP的质量比为5B1,FF与CS的质量比分别为3B5,1B2,1B4时,所制备的FF-CM纳米微球的包封率分别为64.5%,58.5%,55.2%,载药量分别为44.0%,38.1%,30.4%.氟苯尼考与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3B5时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都较大.

2.5 FF-CM纳米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能

CS与TPP质量比为5B1、FF与CS质量比为3B5时制备的FF-CM纳米微球的缓释曲线见图3,可以分为突释和缓释两个阶段.前17h内突释,累计释放63.1%;45.5h内释放率为79.2%,到第66h处出现缓释平台(累计释放89.6%

).

图3 FF-CM纳米微球的缓释曲线

Fig.3 ReleasecurveofFF-CMinPBSbuffersolution(pH=

7.0)图4 FF、CM和FF-CM的红外光谱图Fig.4 FT-IRspectraofFF,CMandFF-CM

26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0卷第1期说明FF-CM纳米微球对氟苯尼考的释放速率较慢,作为氟苯尼考的缓释载体是可行的.药物释放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关系式为:

Mt/MW=94.7714-72.1649e

式中,Mt/MW为药物累计释放量,线性相关系数R=0.9716.

2.6 FF-CM纳米微球结合机制的初步探讨

图4是FF、CM和FF-CM的红外光谱图.FF的红外分析:3455cm-1,3318cm-1为N-H伸缩振动峰,3013cm为芳烃C-H伸缩振动峰,1683cm为C=O伸缩振动峰,1598cm,1536cm,1467cm-1为苯环骨架振动峰,1275cm-1,1328cm-1为C-N伸缩振动峰,600cm-1~800cm-1为C-Cl伸缩振动峰.CM的红外分析:CM的特征吸收峰为1692cm-1处的C=O伸缩振动峰、1588cm-1处的C=N伸缩振动峰、1092cm-1处的CTS吡喃环中C-H弯曲振动峰.FF-CM的红外分析:在3442cm-1处出现强的吸收峰;在1634cm处出现较强的FF的特征吸收峰,为C=O伸缩振动峰发生了红移,1092cm处峰移向低波数1083cm-1,而1725cm-1、1692cm-1和1588cm-1处CM的特征吸收峰消失,这表明FF被CM包裹或吸附后改变了分子中键的振动情况.故FF与CS发生相互作用后生成了新键.

CM空载微球和FF-CM纳米微球的平均表面Zeta电位分别为+17mV和+33.07mV,载药后纳米微粒平均表面电位增加.一方面是由于FF含有亚氨基、醇羟基,它们均能在醋酸介质中得到氢离子而带正电荷,而CS在醋酸介质中也带正电荷[8-9];另一方面是由于FF的加入稀释了CS溶液.推测FF先与CS发生相互作用生成新键,再与带有聚阴离子的TPP经静电作用聚合形成载药纳米微球.另外,TPP将CS交联成球状时,也可将FF包裹于微球的内部或吸附在微球的表面.-1-1-1-1-1-12-0.03988t,(4)

3 结论

以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了氟苯尼考/壳聚糖纳米微球.红外光谱和Zeta电位的变化表明FF先与CS发生相互作用生成新键,再与TPP经静电作用聚合形成载药纳米微球.CS与TPP质量分数为5B1、FF与CS质量分数为3B5时得到的FF-CM纳米微球粒径约为100nm,成球性良好,有团聚现象,团聚后平均粒径为690.2nm,包封率为64.5%,载药量为44.0%,具有缓释性能,体外释药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45.5h内,释放率为79.2%,释放速率较慢,作为氟苯尼考的缓释载体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GarethA,Hughes,PhD.Nanostructure-mediateddrugdelivery[J].Nanomedicine,2005,1:22-30.

[2]Rothen-WeinholdA,GurnyR,DahnM.FormulationandTechnologyAspectsofControlledDrugDeliveryinAnimals

[J].PharmSciTechnolToday,2000,3:222-231.

[3]金英华.新型纳米粒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408-3409.

[4]肖啸,杨继生,罗绍忠.氟苯尼考对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疗效观察[J].云南畜牧兽医,2008,5(6):3-4.

[5]王艳玲,刘晨光,郝智慧.兽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08,42(11):42-46.

[6]赵晓伟,张然,崔元辰.壳聚糖-Cu(Ò)对H2O2的分解催化性能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3):31-

36.

[7]AlparHO,SomavarapuS,AtuahKN,etal.BiodegradableMucoadhesiveParticulatesforNasalandPulmonaryAntigen

andDNADelivery[J].AdvDrugDelivRev,2005,57(3):411-430.

[8]RokhadeAP,ShelkeNB,PatilSA.etal.NovelInterpenetratingPolymerMicrospheresofChitosanandMethylcellulose

forControlledReleaseofTheophylline[J].CarbohydrPolym,2007,69(4):678-687.

[9]刘秉涛,徐越群,安新.壳聚糖在给水絮凝处理中的助凝作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1):45-48.

[10]林爱华,刘奕明,平其能.壳聚糖纳米粒表面游离氨基与纳米粒特性研究[J].药学学报,2007,42(3):323-328.

责任编辑:马同森

篇六 尼淑的饲养技术
异戊橡胶门尼粘度标准物质的定值

篇七 尼淑的饲养技术
第4届全国认知障碍评定与康复治疗技术培训班报名通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5808.html

    上一篇:孵化蝈蝈技术

    下一篇:风行牛奶店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