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鲢养殖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花鲢养殖技术
鳙鱼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鳙鱼养殖技术    

   鳙鱼又称胖头鱼、花鲢等,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它的肉质雪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尤其是鳙鱼的头大而肥,在我国素有“白鲢美在腹,鳙鱼美在头”之说。另外,鳙鱼具有适应能力很强、生长快、易养殖、成本小、市场需求量大等优点,养殖前景广阔。本期节目以池塘养殖为例,介绍鳙鱼的养殖技术。  

  鳙鱼养殖技术  

   1、池塘要求。主养鳙鱼池塘要求面积5亩以上,水深2米左右,池塘底质为粘土或壤土,淤泥10-20公分,水源充沛,进排水方便,周围通风透光,周边无工业区污染危害鱼塘安全。池塘一般在放鱼苗前先清塘、消毒,培肥水质。    

  2、放苗要求。主养鳙鱼池塘,建议少量白鲢(与鳙鱼比例为1:10)或不放养白鲢,放养白鲢规格要小于鳙鱼规格,放养量一般大规格(尾重1.5斤以上)鳙鱼鱼种100尾,小规格鳙鱼种50尾,主养鳙鱼要搭配苗种易得的中下层高值鱼类,比如中华鳖、黄颡鱼、优质鲫鱼等,鱼种放养一般在春节前后完成,放养前用食盐水消毒。     

   3、培水技术。鱼苗放养前,先施基肥。冬春季节主要施放粪肥、绿肥等有机肥,水质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夏秋季节要经常加注新水,一般15天一次,使池水透明度维持在20cm左右,水质达到“肥、活、嫩、爽”,水色以茶褐、黄绿为好水。夏季也可以同时使用无机肥料、市面上出售的生态肥料、鳙鱼专用肥等。    

  4、投饵管理。主养鳙鱼要获得高产量,投喂饲料是关键。饲料常用的有麸皮、细糠、各种饼类和专用鳙鱼配合饲料。专用鳙鱼饲料由饼粕、糠麸、鱼粉等与添加剂构成,一般制成粉状,含粗蛋白30%以上。当水温达到15℃以上时,开始驯食投喂,驯食与其它吃食性鱼类大同小异,在水温25℃以上时,要着重培水和投喂同时进行。

  5、轮捕上市。池塘主养鳙鱼要做好生产计划,安排好出塘时间,尽可能以“热水鱼”起捕上市,每年的4-9月,固始县鳙鱼价格较高,应作为主要销售季节,规格达到2.0公斤以上的可以轮捕上市,轮捕几次后再套养夏花鱼种为来年培育大规格鳙鱼种。    

  6、病害防治。鳙鱼的抗病能力很强,很少发病,在水质污染严重时,会发生细菌性出血病、寄生虫病,一般采取二氧化氯、杀虫药全池泼洒。 

   相关资料:

  池塘养殖鳙鱼鱼种放养技术要求 

  一、鳙鱼鱼种的来源和质量要求  

  1.鳙鱼鱼种来源:鱼种一般来自鱼种池专池培育的鱼种和在成鱼池套养的鱼种,外来鱼种必须产自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  

  2.鳙鱼鱼种的质量要求: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经过锻炼。  

  3.鳙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质好的鱼种肌肉肥满结实,体型正常,鳞片完整,体表光滑,体色和眼睛水晶体鲜泽,拿在手中鳃盖不张、尾不弯曲而跳动激烈,在活水船中溯水性强,在网箱中游动活泼密集一起,头向下,尾向上,看上去只见尾巴扇动不见头,体质差的鱼种,肌肉瘦弱,鳞片残缺,体表少光泽,活动力弱。要尽量选择体质好的鱼种,才能保证有较高的养殖产量。  

  4.经过锻炼:鳙鱼鱼种在鱼种池中经过拉网锻炼和筛选,在投放成鱼池前经过网箱密集暂养可增强其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这样的鱼种,运输和饲养的成活率高。  

  二 鳙鱼鱼种检疫  

  鳙鱼鱼种要做好产地检疫工作,如发现有疫病,应在原池治疗,待鱼种康复后才能出池,防止鱼病传播。保证鱼种健康。  

  三 鳙鱼鱼种下池  

  鳙鱼鱼种下池前用2~3%的食盐水对鱼体消毒2~5分钟,在鱼池的上风口把鱼种放入池中,不可堆集,放鱼种动作要轻、快。下池时,运鱼种的容器内水温和鱼池水温不可超过3℃。不同规格的鱼种应分批放入不同的成鱼池中饲养。  

  清池后不久就放养鳙鱼鱼种的鱼池,要先用少量鱼种放入成鱼池内试水,经半天或1天,若鱼生活正常,表明池水的清塘药物毒性已消失,才可决定将全部鱼种投放于成鱼池中。

篇二 花鲢养殖技术
内江养殖四大家鱼和白乌鱼的技术

  [农广天地] 从农田到餐桌·走进内江(一)(20150319)  

  本片介绍内江养殖四大家鱼和白乌鱼t的技术,介绍了内江当地的特色水产品:四大家鱼和白乌鱼。四大家鱼的养殖主要是讲从水质上是怎样调节的,监管部门是怎么把控的。白乌鱼则讲的是如何把控好饲料的品质安全,其中重点讲述了三级净化处理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如何保证白乌鱼的品质。 

  内江养殖四大家鱼和白乌鱼t的技术

  相关资料:

  四大家鱼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 鳙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主要吃浮游动物; 鲢也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主要吃浮游植物; 草鱼一般生活在水的中层,主要吃水生植物的茎和叶; 青鱼生活在水的下层,主要吃螺、蚌等水底动物,这4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

  “四大家鱼”鱼种识别法 “四大家鱼”指草鱼、青鱼、鲢鱼、鳙鱼。目前,鱼的养殖新品种虽然日渐增加,但“四大家鱼”仍是养殖的主要品种。为了能够买到合适的“四大家鱼”鱼种,必须学会识别方法。 刚孵出的仔鱼,一般叫鱼苗、鱼花、水花等。待长至3.3厘米长以后,就叫做鱼种了。这时就可以对“四大家鱼”鱼种进行识别,方法是:草鱼体色淡黄,鳞片清楚,头部扁平,吻端钝圆;青鱼身体和鳍为灰黑色,鳞片不明显,头较尖;鲢鱼体色银白,头比鳊鱼小,从胸鳍到肛门都有腹棱,侧观腹缘呈弧形,胸鳍尖端仅达腹鳍基部;鳙鱼体色黑而稍带黄色,头大,侧观腹缘平直,胸鳍尖端越过腹鳍基部。 四大家鱼人工繁殖高产诀窍 1、严格选留亲鱼 选择天然原种,要求健康,性腺发育良好。个体重鲢鱼在6Kg以上,鳙鱼10Kg以上,青鱼在15Kg以上,草鱼在8Kg以上。亲鱼每年更新率应达10%左右。 

  2、科学清整鱼池 亲鱼池要灌排方便,鲢、鳙鱼池底有20厘米深的淤泥即可,青、草鱼池底应少含或不含淤泥。面积1—5亩,水深1.5米左右。放养前应清池。 

  3、合理搭配放养 以鲢鱼为主的池,每亩搭养鳙鱼和草鱼各3—4尾;主养鳙鱼的池,亩搭养草鱼6-8尾;主养青鱼的池,亩搭鲢鱼、草鱼各2—3尾;主养草鱼的池,亩搭养鲢鱼或鳙鱼3—5尾。鲢、鳙、青、草亲鱼的雌雄比例一般为1﹕1—1.5为宜。同时每亩放养鳜鱼8—10尾和150左右尾花鲢以控制野杂鱼和大型浮游动物的孳生。 

  4、强化饲养管理 放养前,鲢、鳙鱼亲鱼池应每亩投放500—700公斤腐熟有机肥以培育浮游生物,以后还要适当施肥 。此外,晴暖天气要投喂豆饼浆,以促进性腺发育。青鱼亲鱼以喂螺、蚬为主,辅以豆饼等精料。草亲鱼以青草、黑麦草、山芋藤等青料为主,精料为辅,若春、秋季青草不足,则需以精料为主。为保持水质清新,秋季应勤注水,冬季则以保持水深1.5米以上为度。 

  5、注重适早催产 催产日期的确定:天气转暖后,早晨最低水温连续3天稳定在18℃以上,又无强冷空气侵袭时比较适宜。成熟亲鱼的外观特征:雌鱼腹部膨大,生殖孔附近两侧丰满、柔软有弹性,生殖孔松弛,草鱼同时腹部鳞片排列疏松,腹中线下凹,卵巢下坠,似有移动状,催产效果好。雄鱼能挤出呈乳白状精液,遇到水即散开者均可使用。一般雌鱼每公斤体重注射催产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国际单位,或LRH-A 40-50微克;雄鱼减半。

   6、优化孵化环节 孵化用水要用过滤网过滤,以防漂浮物和野杂鱼等进入。每次孵化前清洗孵化缸、孵化槽,孵化期间提供适宜水流量,并勤翻动水体检查底角有无堆积卵苗,及时清理,保持水质。

   7、综合防治鱼病 亲鱼培育中鱼病以防为主,每年春、秋两季采用0.4ppm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预防寄生虫,4—10月每月一次采用30ppm生石灰或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预防细菌性疾病。一旦发现鱼病,积极对症下药,尽早治愈。

  相关资料: 

  白乌鱼养殖技术 

  1.营养价值高,尤其的高蛋白质,高徽量元素,高氨基酸,低脂肪(3高1低),符合现代人们的饮食要求,以及特有的药用价值(催乳,生肌活血,祛风治疳、补脾益气、去瘀生新、利水消肿之效),白乌鱼出肉率高、

  2.高产,667平方米(1亩)的鱼塘用精养的模式,5月投放10CM的鱼苗8500尾,经过6个月的养殖,产量在8000斤以上,7-9月日增重率为3%。高产的重要原因是白乌鱼是肉食性鱼类,有很好的喜集群性,耐高温、低温,具鳃上辅助呼吸器官,耐低氧。基本不用开增氧机,成活率90%以上,抗病能力强,发病几率少,尤其是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暴发性全塘死亡现象。 

  3.价格高,到现在白乌鱼只有四川省有卖的,价格视大小每斤在60-85之间。 

  4.成本低,不管是投喂饲料还是投喂新鲜的野杂鱼,每增重1斤的成本不超过5元。考虑到鱼苗、人工、水电、塘租、用药等,综合成本不超过每斤7元. 

  5.鱼苗孵化与培育技术简单,一般人都可以操作成功。体长为30~35cm的亲鱼怀卵量为1.5万粒左右。育苗成活率在80%以上,而且不需要特别的设施。 

  6.对鱼塘要求简单,不需要特别的设施,做好一般的防逃设施和进排水方便即可。 

  7.白乌鱼因为自然资源比较少,相当珍贵,是近来才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发展潜力非常大,白乌鱼只有在四川省才有,但是受制于鱼塘、饲料、水源等硬件条件不足,发展规模有限,现在处于面对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坚挺的局面。 

  8.白乌鱼因为特有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注定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白乌鱼的药用价值已经得到四川华西医院专家组的权威认可,并在广大伤病患者中全面推广为食疗最佳补品,在四川有当地民间有非常好的口碑。 

  9.白乌鱼养殖周期短,可以当年水花育苗,当年就可以养成商品规格,当年上市销售,当年收回投资。 

  10.白乌鱼捕捞方便,采用拉网捕捞1-2次就可以彻底。长途运输也非常的方便,效果优于普通的四大家鱼和泥鳅黄鳝。

篇三 花鲢养殖技术
鱼套养鲢、鳙鱼高效养殖技术

鱼套养鲢、鳙鱼高效养殖技术

摘要利用鱼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出肉率高等特点,进行池塘精养商品鱼,同时套养大规格鲢、鳙鱼种,从而能相互促进生长,相互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充分利用饵料和水体空间,提高产量,获得高效。

关键词鱼;鲢鱼;鳙鱼;套养

近年来,鱼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池塘单一养殖不能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资源,造成养殖成本较高,效益下降,但通过鱼套养鲢、鳙鱼能有效克服上述不足,效益高且稳定。鱼池套养鲢、鳙鱼种主要利用鱼的残饵及其排泄物培育水质,促进鲢、鳙鱼的生长,同时鲢、鳙鱼净化池塘水质为鱼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从而使池塘中的饵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增加产出,提高效益。套养鲢、鳙鱼种对鱼摄食不构成影响,并能充分利用水体和调节水质,但不能套养鲤鱼、草鱼等摄食性强的鱼类,以免影响鱼的摄食和生长。

笔者于2006年在梅林村3hm2池塘进行了鱼套养鲢、鳙鱼养殖,年底起捕鱼16.8t,成活率92.3%,平均重0.5kg,大规格鲢、鳙鱼种15t,成活率达89.4%,平均规格0.3~0.5kg,总产值24万元,总获利11.8万元。现将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3hm2,共5口池塘;水深2.5m,注排水方便;水源采用西河水,该水源水质较好,无工业污染,pH值7.8,溶解氧4mg/L以上,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池塘坡度1∶2.5,池底淤泥为10~20cm。每口池塘配备3KW叶轮式增氧机2台,投饵机1台。

2清塘消毒与肥水

1月初,将池塘里的积水排干,让日光曝晒7~10d,用2 250kg/hm2的生石灰全池泼洒,1~2d后,捞除野杂鱼尸体,再用泥耙将沉积在塘底的石灰浆上下耙匀,增强药效。清塘后,施入3 750 kg/hm2发酵的鸡粪作为基肥增育水质,经

篇四 花鲢养殖技术
网箱养殖花鲢技术

网箱养殖花鲢技术

网箱养鱼技术是一项充分利用水库资源的立体养殖技术,具有养殖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深受广大养鱼户的喜爱。其中,采用网箱养殖花鲢技术是众多养殖项目中收益最高的一种,相关技术要点如下:

一、搞好网箱结构。网箱材料为聚乙烯,网线直径为1.13毫米,网眼大小为3—5厘米,网箱规格为4米×7米×2米较适宜,采用单层网箱,框架为竹竿,竹竿直径为10厘米左右,若干个连为一体,用沉子固定网箱位置,以免飘逸。

二、位置摆放。网箱搁置位置极为重要,直接影响花鲢生长速度,一般要求放置在水域广阔,有微流水,水质良好,无污染,阳光充足,避风向阳,水温较高,饵料生物充足,离岸较近,水深4—7米,风力较小,交通方便的库区为宜。

三、科学投放鱼种。鱼种放养最佳时间为每年11—12月,或翌年2—3月,水温较低,运输方便,鱼体受伤较轻,成活率高。种放养规格分别为80克左右或350克左右。80克鱼种每箱放450—550尾,350克鱼种每箱200—250尾。投放的鱼种保证规格健壮整齐,入箱前后严格消毒,防止水霉病发生及死亡。鱼种入箱前,因为由于运输及装运,造成鱼体受伤,在水温较低情况下极易发生水霉。

四、精心管理。网箱养殖花鲢的成败,饲养管理非常重要,管理得好,可以加速花鲢的生长,提高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否则,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生长较慢,发病率高,甚至逃逸,养殖失败。饲养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泡箱。新的网箱,表面粗糙,直接装鱼极易造成鱼体表面受伤,因此,必须提前7—10天放在库中浸泡,让网线变软。

2、刷箱。网箱放入库中,由于水中浮游生物作用,造成网箱上粘附许多脏物,影响水体交换,引起箱内浮游生物数量减少,从而花鲢因饵料生物短缺而生长缓慢。因此,网箱必须经常刷洗,一般生长季节,15—20天刷洗一次。

3、移动。移动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洪水季节,移动网箱防止被洪水大风冲垮;二是通过移动网箱增加网箱内饵料生物含量,加速花鲢生长。

4、饲喂。如遇水库水体较瘦或网箱较多,其它方式不能增加箱内饵料生物,这时,就需要在网箱周围堆放或吊挂有机肥或化肥,化肥在无风情况下吊挂。

5、分箱。经过一年养殖,鱼种大多生长10—20倍,翌年春天为了保证箱内鱼类正常生长,避免箱内溶氧及饵料不足,必须分箱养殖,保证生长空间。

6、管理。在生长季节,需要经常检查网箱,观察鱼类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鱼类逃逸。冬季,未售完鱼类要集中在一起管理,防止大风吹破网箱或被盗。

五、上市销售。到了秋末,水库水温下降到10摄氏度,花鲢已停止生长,开始收获销售花鲢。这时,投放100克花鲢可长到500克以上,每箱可净产花鲢200公斤以上;翌年分箱后,可长至1500克以上。投放350克花鲢可长到1000克,每箱可净产花鲢250公斤以上;翌年分箱后,可长

至2500克以上,养殖效益十分可观。

篇五 花鲢养殖技术
鲢鱼养殖技术

鲢鱼养殖技术

养殖0812 何振达 2008210049

鲢鱼(Chub)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头较 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形态和鳙鱼相似,鲢鱼性急躁,善跳跃。鲢鱼是人工饲 养的大型淡水鱼,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多与草鱼、鲤鱼混养。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较宜养殖的优良鱼种之一。分布在全国各大水系。历来被列入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一、生态习性

1、食性

鲢生活于水上层,主食浮游植物,也食少量浮游动物。轮虫为鱼苗下塘培育的开口活饵料,也喜欢吃豆浆等类似轮虫大小的其他人工精饲料。随着鱼苗不断生 长,到夏花阶段以后,鳃耙基本长成,逐渐转为滤食浮游植物,通过池塘施肥,培植水质,可以使鲢生长良好,而各生长阶段都喜食各类粉状人工精饲料。

2、生长

鲢属于生长快的大型经济鱼类。性成熟年龄为3—4龄(长江流域)。体重增加以3—6龄最快,以后减慢;体长增长以1—4龄较快,第4龄后减慢。

3、繁殖

鲢属于大江河鱼类。在天然条件下,我国主要大江河干流均有其产卵场,产卵季节亲鱼可游至产卵场进行产卵繁殖,但在人工池养条件下则不能。

鲢鱼性成熟年龄和个体大小与纬度(热量)有密切关系。在我国华南,性成熟年龄为2—43龄,体重2kg左右;在华中,性成熟3—4龄,体重3kg左 右;在东北,性成熟5—6龄,体重5kg左右。此外,性成熟还与营养条件有关,营养不同,性成熟年龄和体重也会出现差异。雄性还普遍比雌性早熟1年,个体 也比雌性偏小。

二、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

选择种质和体质良好的合格亲鱼是草鱼人工繁殖的基础条件之一。所谓种质

良好,即根据我国“三江”(长江、珠江、黑龙江)“四大家鱼”种质考察研究、以 长江的种质最好,故选择长江原种草鱼较为理想。所谓体质良好,即是鱼体壮实,体色正常,鳞片完整,无伤、无病的个体。未达性成熟的个体,作为后备亲鱼,成 熟个体,作为当年生产用亲鱼。在选择亲鱼时,还应注意雌雄搭配,一般雄体略多于雌体。

2、亲鱼培育

(1)亲鱼培育池。亲鱼培育池的面积2/15—4/15hm2(2—4亩),水深

1.5—2.5m。位置处于催产池附近,排水方便,环境安静。放养前 用生石灰清塘。

(2)放养密度。每公顷池塘放养亲鱼1500—2250kg左右。雌雄比例为1:1或1:1.25。为了充分利用饵料和调节水质,在以草亲鱼主养的前 提下,每公顷还可混养鳙亲鱼或后备亲鱼50—60尾,草亲鱼和青亲鱼或他们的后备亲鱼各30尾左右,凶猛鱼类30尾左右。

(3)饲料。鲢亲鱼的天然饵料任是以浮游植物为主,通过池塘施肥,培植水质,即能使其生长良好;鲢还喜食各类精饲料,为了增强体质,在产后、秋季和早 春适当增投部分麸、糠类精饲料有利于性腺发育。

3、亲鱼催产【花鲢养殖技术】

(1)催产时间、水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催产时间为5—6月,催产水温24~26℃主最适宜。

(2)亲鱼选别:亲鱼的成熟度直接影响催产效果,鉴别标准为雄鱼轻挤腹部有精液流出,遇水后立即散开,雌鱼腹部膨大,松软有弹性,腹部鳞片较稀疏。为 了提高群体成熟度,可在4月中旬,拉网检查,对成熟度较差的,根据个体大小及成熟较差的,根据个体大小及成熟情况,分别注射LRH-A3~5微克/尾。

4、发情与人工授精

水温在18℃以上均可催情,最佳水温为22~26℃。催产剂注射1~2次,2次注射时间隔6~12小时。从最后一次注射到排卵的时间一般为9~12小 时。亲鱼在预定时间内,在产卵池中发情追逐,雄鱼不断用头撞击雌鱼腹部,互相摩擦,雌鱼仰腹彼此绞曲,不时颤动胸鳍,排卵射精,配合密切。收卵以产卵后1 小时左右进行为宜。也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

5、孵化

人工孵化是将受精卵放入孵化工具内,在人工管理条件下孵出鱼苗。凡江河湖泊及塘堰的水都可用于孵化。有时也用曝晒过氯气或用硫代硫酸钠处理后认为安全 的自来水。孵化水温必须相对稳定,经过滤池或过滤闸进行三级(40目、 60目、80目)逐级过滤。孵化工具有孵化箱、孵化桶、孵化缸、孵化环道、孵化槽和塑料孵化器,要因地制宜地选用。孵化时间因水温而异。孵出3~5天后, 鱼苗鳔已充气,卵黄囊基本消失,能开口主动摄食时,即可出苗。经捆箱暂养锻炼,使鱼苗结实,减少排泄。途中换水或到达目的地下塘时,水温相差不能超过 4℃。

三、苗种培育及运输

1、培育

(1)池塘条件:草鱼苗种培育池面积以1/15hm2,池深1米左右,池底平坦,淤泥少(5厘米左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堤牢固不渗漏。【花鲢养殖技术】

(2)鱼苗放养密度:每公顷225万—300万尾。

(3)鱼种放养:鲢占60%—65%,混养鳙10%、草鱼30%;或混养鳙10%、鲤20%、草鱼10%;或混养鳙15%,草鱼20%;或混养青鱼 35%—40%。

(4)投饵技术与投饵量

【花鲢养殖技术】

鲢鱼有夜间摄食习性,特别要注意增加夜间11-12时的投饵量。在鱼体长10-16厘米时投饵量为鱼种总量的6%-10%,体长16厘米以上时投饵量 为3%-5%。投饵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2、运输

(1)尼龙袋充氧密封运输法(尼龙袋装运鱼苗、鱼种密度容积约25升) 用小型尼龙袋充氧运输鱼苗具有体积小,装运密度大,装卸方便,成活率高等优点,一般不需中途换水。可作为货物利用铁路、 航空托运或用汽车装运。具体操作方法是: 先往尼龙袋内加入清水,加水量占尼龙袋容量的1/4~1/3。然后装鱼。装鱼后立即排空袋内空气充人纯氧,使尼龙袋具有相当的弹性,如果是空运,则充氧量 只能是陆运时充氧量的80%~90%。充氧后用塑料绳或橡皮筋扎紧袋口,装入纸箱或直接放人垫有稻草的货箱内起运。为了避免水质恶化,提高运输成活率,可 在装鱼的同时向每升水中加入2000~4000国际单位的青霉素。

(2)简易集装箱运输法

用水泵或其他方法向集装箱内注水,注水量与运鱼量相适应,鱼、水总重量不能超过汽车的额定载重量。一般水、鱼比为2:1至1:1,长途运输时水、鱼比 应更大些。装鱼之前必须先充氧半小时,然后装鱼,封盖。运输途中必须连续充氧。一般一只工业用氧气瓶可充氧3~5小时,可调节供气量来控制充氧时间,并根 据运输时间确定携带氧气瓶的数量,宜多不宜少,以防途中意外延误时间时能有充足的氧气供应。

3、天然饵料

水域中天然生长和通过施肥培育 的浮游生物是鲢鱼的极好天然饵料。浮游生物漂浮于水中生活,个体微小,一般肉眼难以看到,只有在显镜下才能观察清楚。可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

一、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是自然水体中的原始生产者,它吸收水域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素和二氧化碳,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得以大量繁殖,成为水域中最基本的饵料资源。通 常氮、磷、钾等营 养元素含量高的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高,鱼产量也高。

不同种类的浮游植物的饵料价值是不相同的。由于鲢鱼和其他鱼类一样不能消化纤维质、果 胶质和几丁质等,因而很难利用如大部分蓝藻、细胞衰老的绿藻、裸藻等。能较好地消化利用如金藻、隐藻、硅藻和部分甲藻、黄藻、绿藻、裸藻、蓝藻等。

二、浮游动物

其主要以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食,是水域中的消费者。它的个体要比浮游植物大得多,但一般不超过5毫米。不少种类除主营浮游生活外,都能兼营底栖生活。浮 游动物是鲢鱼摄食一部分,一般鱼类在幼鱼阶段都以它们为主要食料。主要的类别有原生动物、轮虫类、枝角类以及桡足类。

1.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属单细胞动物,没有组织器官的分化,但有呼吸、排泄、生殖、感觉等机能。

2.轮虫类:轮虫为滤食性,以浮游藻类、原生动物、细菌和有机碎屑为食。适应性很强,在各种类型的水域中都能生存,尤其在人工施肥的池塘、水库和河沟中 更为常见。是各种鱼类幼鱼阶段的适口饵料。

3.枝角类:枝角类俗称水蚤,又称红虫。枝角类广泛分布于湖泊、池塘、水库等水体中,主要滤食细菌、单细胞藻类及有机碎屑,生长繁殖快,营养价值高,是鲢 的主要饵料。凡是枝角类数量较多的水域,鱼产量一般很高。

4.桡足类:剑水蚤、镖水蚤等一类的小型甲壳动物称为桡足类,其多以浮游藻类为食,是良好饵料。

鲢鱼除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外,还滤食有机腐屑。

篇六 花鲢养殖技术
浅谈鳙鱼养殖技术_黄安翔

黄安翔,等:浅谈鳙鱼养殖技术

畜禽养殖

浅谈鳙鱼养殖技术

黄安翔1,黎显明2

(1.巴马县百林乡渔牧兽医站,广西

[摘

巴马547500;2.巴马县燕洞乡渔牧兽医站,广西巴马547500)

要]鳙鱼具有生长快、易养殖、成本小、市场需求量大等优点,养殖鳙鱼是广大农民朋友创业致富的好门路。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巴马镇鳙鱼养殖为例,分别就池塘主养鳙鱼技术和鳙鱼摄食配合饲料养殖技术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鳙鱼;摄食配合饲料;养殖技术

1前言

鳙鱼鱼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是鱼头火锅的首选。鱼脑

经常消除池边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和进行食台、食物消毒。以保护池塘卫生;拉网检查不仅利于肥水,而且便于检查鱼的生长鱼病等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6)成鱼捕捞。经过将近两年的生长,当鳙鱼个体达到2㎏以上,就可以捕捞上市了。捕捞鳙鱼时,速度要快,避免操作不慎引起鱼类伤亡。如果鱼有浮头征兆或正在浮头,则严禁拉网捕鱼。傍晚时不能拉网,以免引起上下水层对流,加速池水溶氧消耗,造成池鱼浮头。捕捞后,要立即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增氧,并且要在当年冬季补放相应数量的鱼苗。

营养丰富,其中含有一种人体所需的鱼油,而鱼油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这是一种人类必需的营养素,可以起到维持、提高、改善大脑机能的作用。另外,鱼鳃下边的肉呈透明的胶状,里面富含胶原蛋白,能够对抗人体老化及修补身体细胞组织;所含水分充足,所以口感很好。本文以巴马镇鳙鱼养殖为例,就鳙鱼养殖技术进行探讨。

2巴马县巴马镇概况

4

巴马镇位于巴马县中部,盘阳河贯穿其中,岩滩水库库区水面延伸填城下,因此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鲤鱼、鲢鱼、鳙鱼等。其中以鳙鱼最为盛产。

鳙鱼摄食配合饲料养殖技术

在经过驯化后,鳙鱼是可以摄食配合饲料的。有研究人员

在投饲0.5小时后解剖鳙鱼的肠道,发现肠道充塞度多在4~5级之间,而且绝大部分是人工配合饲料,只有少部分是大型浮

3池塘主养鳙鱼技术

鳙鱼又名花鲢、胖头鱼、大头鱼、黑鲢。是淡水鱼的一种。(1)鱼种放养。用生石灰干法清塘,3月份每667㎡投放鱼

游生物。

单养或主养鳙鱼时,为了提高鳙鱼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一般要投喂配合饲料。主养鳙鱼一般不宜搭配鲤鱼、草鱼等抢食能力强的鱼,而搭配鲢鱼、鲫鱼相对比较好。当鳙鱼与鲢鱼一起配养在各种池塘中时,由于投喂其他鱼的饲料粉料就是它很好的食物来源,从而一般不再单独投喂粉料。

鳙鱼配合饲料的要求:鳙鱼经驯化后摄食主要在水体表层,头部露出水面,绕食场缓慢游动并主动摄食配合饲料,这就要求饲料在水中要有较好的漂浮性。一般颗粒饲料的粒径在

种1900尾(计271.8㎏),规格210g/尾;鲫鱼1000尾(计50㎏),规格50g/尾。

(2)饵料的配制与投喂。用次面粉、油渣、麸皮混合加工磨细,将面料用水搅成团状投喂,辅少量颗粒料,投饵以“四定”为原则,保证鱼吃好不剩。也可按常规投喂精、青饲料,不施有机肥和无机肥,应用光合菌(含放线菌和固氮菌)菌液替代,4~9月期间,每15~20天向池中泼洒光合菌菌液50㎏。

(3)鱼病预防。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除鱼种消毒外,5~9月份,每月两次使用生石灰20㎏全池泼洒,防治细菌性疾病。

(4)水质调控。抓好调节水质、增氧、防病等管理环节。从4月份开始,随着水温逐渐升高,视情況随时加注新水。常开动增氧机,溶氧保持在4mg/L以上。并采用比色法检测水质,氨氮不超过0.2mg/L以下,始终确保水质优良,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

0.3~0.8mm之间比较合适。目前市场上的商品料通常为粉料。浮

性强的饲料利用率可达90%。

投料注意事项:特别要注意避免浪费。手撒时,投喂要少量多次,每次投饲的速度放慢。在网箱养殖下,一般把饲料装在布袋中,训练鱼触碰布袋,从而根据鱼体需要获得足量的食物。库叉投料点最好选择在上风口、安静、水深不要过深的地方,用竹子做个筐架,将粉料撒在筐架中央投喂。必要时,也可将粉料加水后泼洒,但要注意拌水均匀。

35cm左右。晚间进行巡塘,并每隔30天检查一次生长情况。

(5)日常管理。每天早晨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

5结语

(下转P32)

【花鲢养殖技术】

-33-

畜禽养殖

水体中放养一些饵料鱼(虾)或其他一些鲜活生物饵料。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加强了池塘中的生物多样性,促进了养殖水体的稳定,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综合效益;另一方面也使得水体中的食物链延长,由于水生生物的富集能力极强,水体中的危害因子往往通过生态系统由食物链低端向高端转移并富集,食物链愈长愈严重,最终通过食用水产品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22卷第12期(总第283期)

3.1建立养殖场风险评估机制

以水源条件、土质基础、空气质量等可检因子作为主要指

标,对水产养殖场的选址、内部构造制订一套系统、可行的评估标准,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主管部门核发养殖生产经营许可的必备考量标准。

3.2强化投入品监管

将人工配合饲料、鱼药、水质处理剂等生产要素列入监管

2.32.3.1

投入品因素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饲料因素。人工配合饲料因运输方便、便于存储、投喂简

环节,建立全国统一的投入品记录模板,严禁高毒、高残留、高致畸和具有潜在生态安全威胁投入品的使用。对规模化养殖场和大宗养殖品种的鱼药采购和使用实行审核制,对允许使用的鱼药制定统一的用药规范,严格落实休药期制度。

单、营养全面、促生长效果远胜于天然饵料而成为养殖户的首选。投喂饲料成为人工养殖的必备条件,饲料的数量和质量往往决定养殖对象的产量和质量。部分饲料企业和养殖场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往往在饲料中大量添加固醇类激素和违禁药物;很多作坊式小企业生产的饲料,其饲料的原料、添加剂、毒素和致病有机体的含量达不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和行业标准;有些养殖户不顾养殖对象的生长规律,盲目加强投喂,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增加了饲料系数,既造成养殖成本的大幅增加,又造成饲料在水中散失致使水体污染,进而引发病害。

3.3推进水产良种选育

将良种选育和推广上升到战略高度,要不间断进行水产主

导品种的良种选育,提高良种化覆盖率。加快全国和区域性大宗水产品种遗传育种中心和原良种场的建设,提高优质种苗供应能力。

3.43.5

完善水产养殖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加强渔用药物毒性基础研究

尤其是新开发的渔用药物,对其在水生动物体内的代谢与

2.3.2药物因素。养殖密度的增加和水体环境的恶化,容易导

致病害的发生,合理投喂、泼洒药物是预防、控制和治疗水生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市面上的渔药按照功能主要分为:水质改良剂、水体消毒剂、内服抗菌剂、寄生虫驱杀剂、中草药、生物制品等。由于我国渔用药物的研究起步较晚,药理学研究尚不够深入,将人用药、兽用药,甚至原料药和化工原料直接用于水生动物的非常普遍,很多药物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NY5071-

残留规律、对养殖对象自身的毒性、对环境的影响、在食物链中的富集特点和对人类机体的危害等基础性理论加强研究,为生产实践和安全监管提供依据。

3.6探索初级水产品安全风险防范体系

以现有的国家标准和水产养殖行业标准为基础,向国际水

产品检测标准看齐,加强水产品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便携式初级水产品质量检测试剂盒;统一水产品安全标准,推进

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渔药的作用对象主要既

包括水生动物,也包括水生植物和水体环境,为保障初级水产品和水体环境的安全,应严格控制鱼药的使用范围,一般情况下养殖生产应少用,不用药物,或者选用微生物制剂和低毒、低残留药物。

HACCP体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构建一套经济有效的初级水

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参考文献:

[1]

李来好、吴燕燕、杨贤庆,水产品安全与质量监控发展现状与趋势,水产科技,2005,(3):12-16.[2]

于孝东,应用HACCP体系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饲料广角,

2.4苗种因素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水产养殖领域频频暴发的疫病及由此引发的违禁药物滥

用,很大程度上是由苗种遗传性状退化和苗种引进过程中检验检疫不严导致病原扩散引起的。这就要求,养殖生产中不论是亲本引进还是受精卵或者幼苗直接引进,都必须严格遵守水产种苗检验检疫的有关要求,做到体质健康无病原,规格统一无伤残,将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口前移。

[3]

【花鲢养殖技术】

2003,(13):14-l8.

刘建魁、李文龙、石振广等,水产养殖业实施HACCP体系的分析,中国渔业经济,2009(3):44-48.

作者简介:

陈星(1984—),男,汉族,江苏宿迁人,研究生学历,工程师,现供职于浙江省嘉善县农业经济局,主要从事渔业行政管理和科技推广工作。

3提高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总之,鳙鱼具有生长快、易养殖、成本小、市场需

[2]【花鲢养殖技术】

(上接P33)

2005,(12).

董峻,水产养殖业将调整模式[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6,(09).

求量大等优点,养殖鳙鱼是广大农民朋友创业致富的好门路。在鳙鱼养殖过程中,只要严格按照科学的养殖方法进行生产,相信你一定会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

[1]

魏友海,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对策[J].科学养鱼,

作者简介:

黄安翔(1979—),男,汉族,广西巴马县人,大专学历,水产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产养殖。

-32-

篇七 花鲢养殖技术
鳙鱼高产技术

鳙鱼高产技术

鳙鱼(花鲢、胖头)由于其头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喜食又实惠的一种食用鱼类。但长期以来它只作为一种少数搭配养殖品种,产量低,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优势。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和养殖技术的提高,特别是鱼用生物有机肥料的出现,使鳙鱼从搭配品种变为了主养品种,产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技术问题。

一、鳙鱼的食性问题。在以往的资料中,鳙鱼的食性定义是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温和滤食性鱼类,一般简单理解为以浮游动物为食,这是过去在天然环境的低水平养殖条件下得出的。在现在高技术的养殖条件下,水体浮游生物以大型种类为主。鳙鱼是滤食性鱼类,对食物的选择决定于鳃耙间距,只要个体大于鳃耙间距的浮游生物均可被其滤食,根据研究鲢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小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鳙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裸藻科、丝状蓝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正好是鳙鱼的滤食对象。

二、鲢、鳙鱼的搭配比例问题。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在这种放养模式下鳙鱼可正常生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鲢的价格越来越低,鳙的价格不断提高,这种以鲢为主的放养模式经济效益也越来越低。因此怎样提高鳙鱼的放养比例和产量就成为养殖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随着生物有机肥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体藻相应发生了根本变化,鳙鱼能摄食的个体大、营养丰富、易消化的种类,如直链硅藻、甲藻、隐藻,成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也很高,为鳙鱼成为主养鱼类提供了食物基础,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因此,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只能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三、鱼种规格问题。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规格鱼种,养2年上市,养殖周期长,上市规格小,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大规格鱼种。经过一年的养殖达到2公斤/尾以上的上市规格。

四、放养模式问题。传统的湖泊、水库等大水体虽然也采用施肥技术进行养鱼,但产量很少超过100公斤/亩,经济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鱼种规格小,用每公斤20尾的大规格鱼种,回捕率低,成鱼规格小,一般1—1.5公斤/尾;二是一次放种,一次起捕,上半年水中鱼的现存量少,造成水体资源浪费,下半年鱼的密度过大,天然饵料供给不足,生长速度减慢;三是鲢、鳙鱼比例为3:1的放养模式不合理。

针对传统养殖的不足之处,现代大水体高产养殖:一是用斤两鱼种即(0.15—1公斤/尾);二是常年捕捞上市,即6—7月开始将部分长至1.5公斤以上的鱼起捕上市,剩下的鱼冬季起捕上市,成鱼规格有1.5—2公斤/尾和2.5—4公斤/尾;三是鲢、鳙鱼比例是1:4,甚至全养鳙鱼,价格高,效益好。

鳙鱼的养殖模式有水库施肥纯养鳙鱼;湖泊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投饵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施肥套养鳙鱼四种。根据不同的养殖模式,放养模式也不同。

(一)湖泊、水库主养鳙鱼放养模式

1、一次放种,两次捕捞

一般鱼种放养量为0.25公斤/尾左右鱼种30公斤/亩左右,0.75公斤/尾左右的鱼种30公斤/亩左右,6月份开始捕捞,上市规格1.75公斤/尾左右。一直可捕到8月止,剩下的年底捕捞,这种模式的产量可达到250公斤/亩以上。

2、一次放种,年底捕捞

一般鱼种放养量为0.15—0.3公斤/尾的鱼种30公斤/亩左右,养到年底捕捞,8月份以后需逐渐投喂人工饲料,否则后期生长速度会减慢,影响产量和规格。这种放养模式产量可达到

200公斤/亩左右。

3、一次放种,隔年捕捞

由于前两种放养模式鱼种成本很高,特别是对万亩以上的水体。可放养每公斤6—10尾的大规格鱼种,5—8公斤/亩,第二年6月开始捕捞上市,这种模式商品鱼产量可达到200公斤/亩。

以上三种放养模式是施肥情况下鳙鱼比例80%以上的产量,如若还想增加放养量,进一步提高产量需投喂花鲢专用饲料。

(二)小型精养水体施肥套养鳙鱼放养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千亩以下的精养水体,鲢、鳙鱼与吃食物的比例可达到1:1,不能少于1:2。一方面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提高产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可控制蓝藻水华,鳙鱼鱼种规格0.25公斤/尾、0.5公斤/尾、0.75公斤/尾各和0.25公斤/尾左右的白鲢鱼种各四分之一,6月份开始捕大留小。

(三)小型精养水体主养鳙鱼放养模式

这种放养模式适合百亩至千亩的精养水体,以鳙鱼特种饲料为主,辅以生物有机肥。0.25公斤/尾、0.5公斤/尾、0.75公斤/尾鳙鱼鱼种和0.25公斤/尾左右的白鲢鱼种各四分之一,总鱼种量125—150公斤/亩。另套养黄颡鱼、乌鳢等鱼种5公斤/亩。从6月份开始,把握市场行情,捕大留小,产量在500公斤/亩以上。

五、肥料使用问题。渔业上最早使用的肥料是原始有机肥,如粪肥、堆肥,后来使用无机肥——化肥。原始有机肥虽然营养全面,但有效成分太低,肥效缓慢,限制鱼产量;无机肥虽然有效成分含量高,但肥效短,成分单一,主要培养小型绿藻和蓝藻,利于鲢的生长,对鳙鱼养殖效果不理想。将传统有机肥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分解与无机肥适量地混合制成的现代渔用生物有机肥,除含大量的氮、磷、碳等常量元素外,还含有均衡的微量元素,多种有机质、肽类、有益菌、肥效增强剂等,不但营养丰富、全面,而且还能肥水、改水、控水,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生物有机肥由于添加了一定量的有机质、肽类、有益菌,特别适合培养大型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鳙鱼喜食的浮游生物,为鳙鱼的高产养殖提供了物质基础。

目前鱼用肥料种类主要有复合肥、混合肥、复合混合肥、有机混合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混合肥是在无机混合肥中添加有机物(如鸡粪)配制而成。真正的生物有机肥是将高能有机物接种特定菌群,在特定人工条件下发酵分解,所得产物与一定量的复混肥配比,再添加一些有益菌、肥效增强剂、特定酶制剂、微量元素等配制而成。有些人将有机混合肥冒充生物有机肥,不利于鳙鱼的高产高效养殖。

六、饲料使用问题。用培养浮游生物的方法养殖鳙鱼,利用的是天然饵料资源,天然饵料在单位面积的水体中是有限度的,鳙鱼产量也会有限度。在主养鳙鱼(80%以上)的现存量超过125公斤/亩左右时,个体生长速度会下降;当现存量超过150公斤/亩时,群体生长速度会下降;当现存量超过200公斤/亩时,增重缓慢甚至停止。那么要继续提高产量就必须投喂饲料,目前市场上鳙鱼专用饲料比较多,营养成分各不相同。用饲料喂养鳙鱼问题在于饲料的形状、大小和投喂方式。鳙鱼是温和滤食性鱼类,不争食,不抢食,在有其他鱼类抢食的情况下,只是在外围观望,不进入食台抢食。因此用饲料喂养鳙鱼只能单养,不能混养其他吃食鱼类包括鲢鱼。

鳙鱼饲料有颗粒料、颗粒破碎料和粉料三种。喂食鳙鱼必须搭建水下食台,将饲料放在食台上供鳙鱼慢慢食用。

用饲料喂养鳙鱼目前有两个问题有待研究:一是同时喂食和施肥对水生物的影响;二是在鳙鱼的食物中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的比例是多少。

七、水质控制问题。主养鳙鱼需要每升水含有30㎎以上生物量的肥水,使用的是生物有机

肥,所含成分复杂,功能多样,对水质的控制技术要求很高。水不够肥,鳙鱼食物不足,生长速度会减慢,水过肥会出现微囊藻,恶化水体环境,鳙鱼的生长速度也会减慢,且品质下降,出现异味,因此必须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确定水的肥度,指导科学施肥,才能保证鳙鱼养殖的高产高效。

根据以上七个问题,可总结出高效主养鳙鱼技术要点:

(1)鱼种投放:冬季投放大规格鱼种,规格在尾重0.5—1斤的鱼种,每亩水面放养100尾,鲢鳙比例1:3。

(2)病害防治:4月20日左右使用杀虫剂1次,杀灭寄生虫;隔1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每亩30公斤;6月20日左右使用消毒剂1次,隔1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每亩30公斤,预防暴发性出血病。

(3)肥料投入:前期以有机肥为主,后期使用生物肥;视天气情况在晴天上午每5—7天用肥一次,可结合碳铵和磷肥(1:1配比)交替使用,全年用肥30次左右。施肥效果以保持水体透明度30厘米左右为标准。

(4)饲料使用:可定期使用菜饼或花鲢配合饲料,饲料投放要搭设食台。

经一个周期的养殖,白鲢投入每斤成本0.8元,鳙鱼投入每斤成本1.3元,可达到较好养殖效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7380.html

    上一篇:散养鸡肉创业

    下一篇:赚钱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