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饼养鳙鱼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菜籽饼养鳙鱼技术
肉鸭快速育肥技术

  一、品种选择。适宜快速育肥的肉鸭品种有樱桃谷鸭、北京鸭、康贝尔鸭、建昌鸭、上海白鸭等。这些品种鸭性情温驯,喜合群,耐寒性强,生长发育快,育肥性能好,屠宰率高,肉嫩味美,很适宜速肥饲养。

  二、幼雏培育。雏鸭从出壳到20-25日龄称为幼雏。培育幼雏的目的是为保证成活率达到90%以上,便于育成大规格健壮雏鸭,为中雏打好基础。

  1,选雏。绒毛光亮且覆盖肚脐。腹部柔软有弹性,肛门清洁,腿粗、嘴大、眼有神,体态匀称,健康无病。

  2,保温。雏鸭出壳后7天内,室温应保持在27-30℃,7天后每天可降温1℃,15天后保持在15℃左右,20天后按常温饲养。育雏前期若气温低,可在箩筐内铺垫切短的干稻草,做成平底巢。每筐放雏10-20只,上盖旧衣、被絮(注意透气),使雏鸭互相依偎保温。

  3,开食。开食前先饮水,水温20℃左右,首次饮水应在水中加入0.04%的高锰酸钾,每隔1.5-2小时喂1次,每次只喂八九成饱。用煮成半熟的米饭,经清水浸泡,除去黏性,沥水后拌入1.5%~2%的白糖,让雏鸭啄吃,边吃边撒,每天2次。

  4,放水,雏鸭出壳2-5天后即可用漏筛装雏鸭放入水中5~7分钟,先湿脚再徐徐下沉,让其游泳。7天前每天放水2—3次,每次10~20分钟;7天后每次喂完料即将鸭放入8~10厘米深的浅水池中,15天后,池内水深增至15—20厘米。

  三、中鸭饲养。肉鸭在50-65天这个阶段称为中鸭。其育成的要求是:保证其营养供应,充分发挥肉鸭在这个阶段生长发育快的优势,饲养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分群饲养,饲料以减细加粗为原则。

  1,舍饲育成。适用于樱桃谷鸭、北京鸭等白羽大型品种。场地可选在塘库或河湾旁边,圈舍要空气流通,舍内用竹条搭制60厘米高的分格鸭栏,每格5平方米,可养鸭20-30只,每群70-100只,用围栏隔开。在靠人行道一侧的栏外挂食槽和水槽。中鸭饲料麸类占35%-40%,谷实类占40%-45%。其配方是:玉米62%,麦麸15%,炒豌豆6%,鱼粉、菜籽饼各7%,骨粉2.8%,食盐0.2%。每天喂4次。边喂料边供水,同时要补充青料。一般青料与配合饲料的搭配比例为1~1.5:1。此外,舍饲中要加强中鸭的洗浴放牧,每天上午11时前和下午4时后各放牧1小时,待其晾干羽毛后再入栏。

  2,放牧育成。适用于建昌鸭、高邮鸭等麻鸭品种。可放入冬闲稻田、塘库、溪渠等水域。放牧时间一般为上下午各1次,同时每天补喂配合饲料2-3次。其饲料配方是:玉米35%,小麦16%,麦麸23%,炒胡豆5%,菜籽饼7%,蚕蛹7%,米糠4%,骨粉2.7%,食盐0.3%。

  四、强度育肥。为缩短肉鸭饲养期,促进早出栏,提高肉鸭肥度,使肉鸭肉质鲜美细嫩,当中鸭养到第50~65天,具有一定的骨架和肌肉,且生长速度最快时。就要实施强度育肥。育肥期间要使用高能量、低蛋白的配合饲料,参考配方是:育肥前期为玉米35%,面粉26.5%,米糠30%,玉米(炒过的)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育成后期为玉米35%,面粉30%,米糠25%,高粱6.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

  1,栏养育肥。用竹篾隔成小栏,每栏容鸭2—3只。小栏面积不能大于鸭体的2倍,高度为45~55厘米,以鸭能站立为宜。栏外设置饮水器和饲糟,让鸭伸出头吃食饮水。饲料供给要充足,白天喂3次,晚上喂1次。

  2,填饲育肥。将饲料用温水拌匀,做成长1~5厘米的条形,稍凉后人工填入。开始每天填喂3次,每次3-4条,以后逐渐增至每天填喂5-6次,每次5—8条。填喂后供足饮水,每天进行30分钟的水浴,以利消化。

  育肥期一般为10~15天,当肉鸭体重达2~3公斤,用手摸皮下感觉脂肪增厚,且翼羽的羽根呈透明状态时即可上市。

篇二 菜籽饼养鳙鱼技术
湖羊养殖 湖羊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湖羊养殖技术

  湖羊是我国特有的、世界著名的多羔绵羊品种。已被列入首批138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又是我国南方唯一的国家级绵羊保护品种。

  湖羊羔皮,皮板轻薄,呈波浪状花纹,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上享有“软宝石”的美称;肉质细嫩鲜美、膻味轻;泌乳力高,乳汁浓稠;性成熟早、四季发情、产羔多、繁殖力强;耐粗饲、宜圈养,是少数适合于我国南方舍饲的绵羊品种之一。

  湖羊以其自身的优良性状得到养殖户的喜爱和畜牧界专家的密切关注,并成为发展养羊业首选的优良品种之一。 现在我们来介绍湖羊的养殖技术。

  首先我们来看看湖羊有哪些特征。

  一、湖羊品种特征

  产地及育种史

  湖羊的祖先是蒙古羊。公元10世纪初,部分蒙古羊迁移至江南,受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过长期圈养和选育而成的一个地方优良品种,由于主要饲养在江浙沪交界的太湖流域一带,因此被称为湖羊。

  近年来,由于太湖流域各种因素对湖羊规模化养殖的限制,迫切需要进行湖羊异地规模化养殖。经过南京农业大学专家们的不懈努力,以及依托我国“农业部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已在湖羊的快速繁育、新品系培育、异地规模化养殖与推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天我们看到的就是位于苏北的湖羊养殖基地,这里的湖羊不仅没有水土不服,并且还有较强的适应性,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体型外貌

  那么湖羊有哪些外貌特征呢?

  湖羊头颈狭长,鼻梁隆起,眼大突出,耳大下垂,公羊少数有痕迹角,母羊无角。

  颈、躯干和四肢细长,前胸不够发达,体躯呈扁长型,尾扁圆形,为短脂尾。

  绝大多数的湖羊被毛纯白色,仅有少数的湖羊在眼睑或四肢下端有黑色或黄、褐色斑点。

  生活习性

  在养殖湖羊时,一定要摸清湖羊的生活习性。

  湖羊喜欢安静,尤其是妊娠或哺乳母羊,如遇突然噪音则易引起流产和影响健康。

  喜欢干燥清洁的生活环境。怕湿、怕蚊蝇,故羊舍应清洁、干燥,卫生,防止蚊蝇侵扰。

  湖羊怕光,尤其是怕强烈的阳光。因此,饲养湖羊应具有较暗的生活环境。

  湖羊生产性能

  湖羊是世界著名的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它的生产性能较为突出。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可年产2胎或两年产3胎,每胎平均产羔率为232.20%。

  

  一般而言,绵羊的泌乳量与产羔数成正比。湖羊是多羔品种,产羔母羊有哺育二羔及二羔以上的泌乳潜力,湖羊羔早期生长快,就是凭借母羊分泌的奶水长大。在正常饲养条件下,湖羊每头泌乳母羊日产乳1kg以上,月泌乳量达40kg-45kg。

  湖羊肉用性能好、屠宰率高、骨细肉多,肉质细嫩鲜美,膻味轻。

  湖羊肉市场潜力很大,肥羔生产已成为利用湖羊肉用性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早期生长速度快、繁殖力高,都是进行肥羔生产的良好优势。

  另外,湖羊还是进行绵羊肉用杂交的优良母本,目前已作为杂交母本引入到新疆、甘肃、宁夏、内蒙、湖北、河北等省区,杂交一代羊的生长速度和屠宰率均比湖羊本品种提高了10%-20%。

  有关湖羊的品种特征我们先了解这么多,接下来,就为大家具体介绍湖羊的人工养殖技术。

  要想湖羊养的好,首先要给湖羊安一个舒适的家,也就是要做好圈舍准备。

  二、湖羊养殖圈舍准备

  根据湖羊喜欢干燥清洁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在羊舍中设计高床,进行高床舍饲,这高床舍饲有什么好处呢?

  高床羊舍是在离地面35-50cm处建造羊床,采用漏缝式地板,羊粪尿拉出来后直接从羊床上的缝隙里漏下去。同时羊床也便于清扫。

  因此,羊床表面始终能够保持清洁干燥,提高了舍内的空气质量,减少了疫病发生率。

  整个湖羊圈舍可采用一道双栏式结构,走道宽为1.5m--2.5m之间,单个羊舍的面积可设计为4m×3.12m,这样便以合理利用空间。

  羊床漏缝地板可用竹条铺设,缝隙为1.1—1.2cm,缝隙太大羊蹄容易陷进去,太小又不利于粪便等漏下。

  羊床下用水泥地面或用石板砌成,要求前高后低,有一定坡度,便于清除粪便。

  在圈舍后面的墙外设置粪沟,便于粪便和尿液直接流入。

  湖羊的料槽可采用固定的金属料槽,也可因地制宜,直接利用地面作为料槽,如水泥地面等,这样,打扫消毒也比较方便。

  另外羊舍墙壁上应装有饮水装置。

  给湖羊安好了家,接着再看看还应给它们准备哪些可口的“美食”呢?

  三、湖羊饲草饲料

  湖羊的“美食”也就是饲料准备,应从两个方面着手:饲草和精料。

  饲草

  解决饲草问题就解决了养羊中2/3的问题。在饲草方面可以总结两点:备足饲草,合理搭配。

  那么备足什么饲草呢?

  湖羊喜欢采食细茎、柔嫰青草,不喜采食长茅、有刺和含水量过高的茅草和竹叶等。

  饲草的种类有:黑麦草、、杂交狼尾草、高丹草、三叶草、以及苜蓿等。

  精料

  因为湖羊耐粗饲,因此精料应以辅助添加为主,不可大量饲喂。可结合当地的饲料资源,最大限度地进行利用,避免浪费。精料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从实际情况出发,以经济节省为主。

  饲喂湖羊常用的精料种类有:玉米、豆粕、麸皮、小麦、大麦、菜籽饼、草粉、盐、微量元素等。

  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辅料如:豆腐渣、酒糟等,豆腐渣和酒糟一定要保证新鲜。

  精料和豆腐渣、酒糟的比例为1:2:4。

  圈舍和饲料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我们就要选择种羊了。

  四、种羊选择

  选择种羊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湖羊的品种质量以及生产性能,在种羊的选择上我们应特别注意。

  看系谱

  首先是看系谱

  看系谱就是对所选种羊的父母代及祖代羊的生产性能进行考查,如果生产性能好,就选作种用,因为它继承祖先优良性状的机会较大。

  [同期声:专家]

  在选留的时候(

  看本身

  其次是看本身

  种公羊要求体躯长大,体质结实、精力充沛。

  头部略粗重,颈宽且长,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四肢粗壮、蹄部有力,尻平而宽长,睾丸大小适中,对有生殖缺陷的公羊一经发现应立即淘汰。

  种母羊外貌清秀,鼻直而嘴唇薄,背腰宽长,尻部宽且平,后躯宽深,膘情中等偏上,皮肤富有弹性。

  湖羊种羊选好后,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日常饲养管理都需要注意什么。

  五、湖羊种羊的日常饲养管理

  湖羊种羊日常管理对象主要包括非配种期种公羊和空怀期的种母羊。

  非配种期种公羊

  种公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羊群种族后代的好坏,因此我们在饲养管理时,需要科学对待。

  在种公羊的非配种期,为了配合将来配种任务的完成,对种公羊主要是加强饲养,蓄积体能,这时,在营养搭配上也不能忽视。

  种公羊精料参考配方为:玉米70%、豆粕20%、麸皮4.7%、菜籽饼4%、盐0.5%、磷酸氢钙0.5%、小苏打0.2%、多维粉0.01%、腐植酸钠0.02%、亚硒维E粉0.01%、微量元素0.01%、鱼肝油0.03%。

  精料饲喂量以每天每只羊400g为宜,青饲料的饲喂量为每天每只羊6-7kg为宜。日喂三次。

  空怀期母羊

  空怀期是指从羔羊断奶至母羊再次配种受胎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母羊要抓好膘情,不可太肥以影响配种,也不可太瘦引起产前或产后瘫痪。

  精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6%、豆粕22%、麸皮7.7%、菜籽饼3%、盐0.5%、磷酸氢钙0.5%、小苏打0.2%、多维粉0.01%、腐植酸钠0.02%、亚硒维E粉0.01%、微量元素0.01%、鱼肝油0.05%。

  精料饲喂量为每羊每天300g,每天三次。

  另外,可适当多喂青绿多汁饲料,饲喂量为每羊每天7-8kg为宜,每天三次。

篇三 菜籽饼养鳙鱼技术
浅谈鳙鱼养殖技术_黄安翔

黄安翔,等:浅谈鳙鱼养殖技术

畜禽养殖

【菜籽饼养鳙鱼技术】

浅谈鳙鱼养殖技术

黄安翔1,黎显明2

(1.巴马县百林乡渔牧兽医站,广西

[摘

巴马547500;2.巴马县燕洞乡渔牧兽医站,广西巴马547500)

要]鳙鱼具有生长快、易养殖、成本小、市场需求量大等优点,养殖鳙鱼是广大农民朋友创业致富的好门路。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巴马镇鳙鱼养殖为例,分别就池塘主养鳙鱼技术和鳙鱼摄食配合饲料养殖技术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鳙鱼;摄食配合饲料;养殖技术

1前言

鳙鱼鱼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是鱼头火锅的首选。鱼脑

经常消除池边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和进行食台、食物消毒。以保护池塘卫生;拉网检查不仅利于肥水,而且便于检查鱼的生长鱼病等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6)成鱼捕捞。经过将近两年的生长,当鳙鱼个体达到2㎏以上,就可以捕捞上市了。捕捞鳙鱼时,速度要快,避免操作不慎引起鱼类伤亡。如果鱼有浮头征兆或正在浮头,则严禁拉网捕鱼。傍晚时不能拉网,以免引起上下水层对流,加速池水溶氧消耗,造成池鱼浮头。捕捞后,要立即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增氧,并且要在当年冬季补放相应数量的鱼苗。

营养丰富,其中含有一种人体所需的鱼油,而鱼油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这是一种人类必需的营养素,可以起到维持、提高、改善大脑机能的作用。另外,鱼鳃下边的肉呈透明的胶状,里面富含胶原蛋白,能够对抗人体老化及修补身体细胞组织;所含水分充足,所以口感很好。本文以巴马镇鳙鱼养殖为例,就鳙鱼养殖技术进行探讨。

2巴马县巴马镇概况

4

巴马镇位于巴马县中部,盘阳河贯穿其中,岩滩水库库区水面延伸填城下,因此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鲤鱼、鲢鱼、鳙鱼等。其中以鳙鱼最为盛产。

鳙鱼摄食配合饲料养殖技术

在经过驯化后,鳙鱼是可以摄食配合饲料的。有研究人员

在投饲0.5小时后解剖鳙鱼的肠道,发现肠道充塞度多在4~5级之间,而且绝大部分是人工配合饲料,只有少部分是大型浮

3池塘主养鳙鱼技术

鳙鱼又名花鲢、胖头鱼、大头鱼、黑鲢。是淡水鱼的一种。(1)鱼种放养。用生石灰干法清塘,3月份每667㎡投放鱼

游生物。

单养或主养鳙鱼时,为了提高鳙鱼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一般要投喂配合饲料。主养鳙鱼一般不宜搭配鲤鱼、草鱼等抢食能力强的鱼,而搭配鲢鱼、鲫鱼相对比较好。当鳙鱼与鲢鱼一起配养在各种池塘中时,由于投喂其他鱼的饲料粉料就是它很好的食物来源,从而一般不再单独投喂粉料。

鳙鱼配合饲料的要求:鳙鱼经驯化后摄食主要在水体表层,头部露出水面,绕食场缓慢游动并主动摄食配合饲料,这就要求饲料在水中要有较好的漂浮性。一般颗粒饲料的粒径在

种1900尾(计271.8㎏),规格210g/尾;鲫鱼1000尾(计50㎏),规格50g/尾。

(2)饵料的配制与投喂。用次面粉、油渣、麸皮混合加工磨细,将面料用水搅成团状投喂,辅少量颗粒料,投饵以“四定”为原则,保证鱼吃好不剩。也可按常规投喂精、青饲料,不施有机肥和无机肥,应用光合菌(含放线菌和固氮菌)菌液替代,4~9月期间,每15~20天向池中泼洒光合菌菌液50㎏。

(3)鱼病预防。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除鱼种消毒外,5~9月份,每月两次使用生石灰20㎏全池泼洒,防治细菌性疾病。

(4)水质调控。抓好调节水质、增氧、防病等管理环节。从4月份开始,随着水温逐渐升高,视情況随时加注新水。常开动增氧机,溶氧保持在4mg/L以上。并采用比色法检测水质,氨氮不超过0.2mg/L以下,始终确保水质优良,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

0.3~0.8mm之间比较合适。目前市场上的商品料通常为粉料。浮

性强的饲料利用率可达90%。

投料注意事项:特别要注意避免浪费。手撒时,投喂要少量多次,每次投饲的速度放慢。在网箱养殖下,一般把饲料装在布袋中,训练鱼触碰布袋,从而根据鱼体需要获得足量的食物。库叉投料点最好选择在上风口、安静、水深不要过深的地方,用竹子做个筐架,将粉料撒在筐架中央投喂。必要时,也可将粉料加水后泼洒,但要注意拌水均匀。

35cm左右。晚间进行巡塘,并每隔30天检查一次生长情况。

(5)日常管理。每天早晨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

5结语

(下转P32)

-33-

畜禽养殖

水体中放养一些饵料鱼(虾)或其他一些鲜活生物饵料。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加强了池塘中的生物多样性,促进了养殖水体的稳定,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综合效益;另一方面也使得水体中的食物链延长,由于水生生物的富集能力极强,水体中的危害因子往往通过生态系统由食物链低端向高端转移并富集,食物链愈长愈严重,最终通过食用水产品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22卷第12期(总第283期)

3.1建立养殖场风险评估机制

以水源条件、土质基础、空气质量等可检因子作为主要指

标,对水产养殖场的选址、内部构造制订一套系统、可行的评估标准,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主管部门核发养殖生产经营许可的必备考量标准。

3.2强化投入品监管

将人工配合饲料、鱼药、水质处理剂等生产要素列入监管

2.32.3.1

投入品因素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饲料因素。人工配合饲料因运输方便、便于存储、投喂简【菜籽饼养鳙鱼技术】

环节,建立全国统一的投入品记录模板,严禁高毒、高残留、高致畸和具有潜在生态安全威胁投入品的使用。对规模化养殖场和大宗养殖品种的鱼药采购和使用实行审核制,对允许使用的鱼药制定统一的用药规范,严格落实休药期制度。

单、营养全面、促生长效果远胜于天然饵料而成为养殖户的首选。投喂饲料成为人工养殖的必备条件,饲料的数量和质量往往决定养殖对象的产量和质量。部分饲料企业和养殖场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往往在饲料中大量添加固醇类激素和违禁药物;很多作坊式小企业生产的饲料,其饲料的原料、添加剂、毒素和致病有机体的含量达不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和行业标准;有些养殖户不顾养殖对象的生长规律,盲目加强投喂,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增加了饲料系数,既造成养殖成本的大幅增加,又造成饲料在水中散失致使水体污染,进而引发病害。

3.3推进水产良种选育

将良种选育和推广上升到战略高度,要不间断进行水产主

导品种的良种选育,提高良种化覆盖率。加快全国和区域性大宗水产品种遗传育种中心和原良种场的建设,提高优质种苗供应能力。

3.43.5

完善水产养殖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加强渔用药物毒性基础研究

尤其是新开发的渔用药物,对其在水生动物体内的代谢与

2.3.2药物因素。养殖密度的增加和水体环境的恶化,容易导

致病害的发生,合理投喂、泼洒药物是预防、控制和治疗水生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市面上的渔药按照功能主要分为:水质改良剂、水体消毒剂、内服抗菌剂、寄生虫驱杀剂、中草药、生物制品等。由于我国渔用药物的研究起步较晚,药理学研究尚不够深入,将人用药、兽用药,甚至原料药和化工原料直接用于水生动物的非常普遍,很多药物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NY5071-

残留规律、对养殖对象自身的毒性、对环境的影响、在食物链中的富集特点和对人类机体的危害等基础性理论加强研究,为生产实践和安全监管提供依据。

3.6探索初级水产品安全风险防范体系

以现有的国家标准和水产养殖行业标准为基础,向国际水

产品检测标准看齐,加强水产品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便携式初级水产品质量检测试剂盒;统一水产品安全标准,推进

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渔药的作用对象主要既

包括水生动物,也包括水生植物和水体环境,为保障初级水产品和水体环境的安全,应严格控制鱼药的使用范围,一般情况下养殖生产应少用,不用药物,或者选用微生物制剂和低毒、低残留药物。

HACCP体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构建一套经济有效的初级水

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参考文献:

[1]

李来好、吴燕燕、杨贤庆,水产品安全与质量监控发展现状与趋势,水产科技,2005,(3):12-16.[2]

于孝东,应用HACCP体系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饲料广角,

2.4苗种因素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水产养殖领域频频暴发的疫病及由此引发的违禁药物滥

用,很大程度上是由苗种遗传性状退化和苗种引进过程中检验检疫不严导致病原扩散引起的。这就要求,养殖生产中不论是亲本引进还是受精卵或者幼苗直接引进,都必须严格遵守水产种苗检验检疫的有关要求,做到体质健康无病原,规格统一无伤残,将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口前移。

[3]

2003,(13):14-l8.

刘建魁、李文龙、石振广等,水产养殖业实施HACCP体系的分析,中国渔业经济,2009(3):44-48.

【菜籽饼养鳙鱼技术】

作者简介:

陈星(1984—),男,汉族,江苏宿迁人,研究生学历,工程师,现供职于浙江省嘉善县农业经济局,主要从事渔业行政管理和科技推广工作。

3提高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总之,鳙鱼具有生长快、易养殖、成本小、市场需

[2]

(上接P33)

2005,(12).

董峻,水产养殖业将调整模式[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6,(09).

求量大等优点,养殖鳙鱼是广大农民朋友创业致富的好门路。在鳙鱼养殖过程中,只要严格按照科学的养殖方法进行生产,相信你一定会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

[1]

魏友海,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对策[J].科学养鱼,

作者简介:

黄安翔(1979—),男,汉族,广西巴马县人,大专学历,水产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产养殖。

-32-

篇四 菜籽饼养鳙鱼技术
鳙鱼养殖

河南省固始县是全国渔业生产百强县,河南省渔业生产十强县,主导品种之一的鳙鱼养殖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现就我县池塘鳙鱼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池塘要求。主养鳙鱼池塘要求面积5亩以上,水深2米左右,池塘底质为粘土或壤土,淤泥10-20公分,水源充沛,进排水方便,周围通风透光,周边无工业区污染危害鱼塘安全。池塘一般在放鱼苗前先清塘、消毒,培肥水质。

2、放苗要求。主养鳙鱼池塘,建议少量白鲢(与鳙鱼比例为1:10)或不放养白鲢,放养白鲢规格要小于鳙鱼规格,放养量一般大规格(尾重1.5斤以上)鳙鱼鱼种100尾,小规格鳙鱼种50尾,主养鳙鱼要搭配苗种易得的中下层高值鱼类,比如中华鳖、黄颡鱼、优质鲫鱼等,鱼种放养一般在春节前后完成,放养前用食盐水消毒。

3、培水技术。鱼苗放养前,先施基肥。冬春季节主要施放粪肥、绿肥等有机肥,水质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夏秋季节要经常加注新水,一般15天一次,使池水透明度维持在20cm左右,水质达到“肥、活、嫩、爽”,水色以茶褐、黄绿为好水。夏季也可以同时使用无机肥料、市面上出售的生态肥料、鳙鱼专用肥等。

4、投饵管理。主养鳙鱼要获得高产量,投喂饲料是关键。饲料常用的有麸皮、细糠、各种饼类和专用鳙鱼配合饲料。专用鳙鱼饲料由饼粕、糠麸、鱼粉等与添加剂构成,一般制成粉状,含粗蛋白30%以上。当水温达到15℃以上时,开始驯食投喂,驯食与其它吃食性鱼类大同小异,在水温25℃以上时,要着重培水和投喂同时进行。投喂饲料采取“四定”原则,一天喂2—3次,投喂量为池鱼体重的1%一3%。

5、轮捕上市。池塘主养鳙鱼要做好生产计划,安排好出塘时间,尽可能以“热水鱼”起捕上市,每年的4-9月,固始县鳙鱼价格较高,应作为主要销售季节,规格达到2.0公斤以上的可以轮捕上市,轮捕几次后再套养夏花鱼种为来年培育大规格鳙鱼种。

6、病害防治。鳙鱼的抗病能力很强,很少发病,在水质污染严重时,会发生细菌性出血病、寄生虫病,一般采取二氧化氯、杀虫药全池泼洒。

篇五 菜籽饼养鳙鱼技术
怎样养好鳙鱼

怎样养好鳙鱼

鳙鱼(花鲢、胖头) 由于其头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喜食又实惠的一种食用鱼类。近年市场价格一直比较坚挺。鳙鱼生长快,病害少,容易起捕。当年苗种能长到500~1000克,2冬龄能长到2500克以上。怎样养好鳙鱼,需要了解注意以下几点:

1. 鳙鱼的食性问题。在以往的资料中,鳙鱼的食性定义为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温和滤食性鱼类,一般简单理解为以浮游动物为食,这是过去在天然环境低水平养殖条件下得出的。现在高技术养殖条件下,水体浮游生物以大型种类为主。鳙鱼是滤食性鱼类,对食物的选择决定于鳃耙间距,只要个体大于鳃耙间距的浮游生物均可被其滤食,鲢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小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鳙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裸藻科、丝状蓝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正好是鳙鱼的滤食对象。

2. 鲢、鳙鱼的搭配比例问题。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在这种放养模式下鳙鱼可正常生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鲢的价格越来越低,鳙的价格不断提高,这种以鲢为主的放养模式经济效益也越来越低。因此怎样提高鳙鱼的放养比例和产量就成为养殖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随着生物有机肥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体藻相相应发生了根本变化,鳙鱼能摄食的个体大、营养丰富、易消化的种类,如直链硅藻、甲藻、隐藻,成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也很高,为鳙鱼成为主养鱼类提供了食物基础,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

例小于20%或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

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因此,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只能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3. 鱼种规格问题。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厘米左右大规格鱼种,养2年上市,养殖周期长,上市规格小,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每尾150~500克大规格鱼种。经过一年的养殖达到尾重2000克以上的上市规格。

4. 放养模式问题。传统的湖泊、水库等大水体虽然也采用施肥技术进行养鱼,但产量很少超过每亩100公斤,经济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鱼种规格小,用每公斤20尾的大规格鱼种,回捕率低,成鱼规格小,一般每尾1~1.5公斤;二是一次放种,一次起捕,上半年水中鱼的现存量少,造成水体资源浪费,下半年鱼的密度过大,天然饵料供给不足,生长速度减慢;三是鲢、鳙鱼比例为3:1的放养模式不合理。针对传统养殖的不足之处,现代大水体高产养殖:一是用斤两鱼种(即每尾0.15~1公斤);二是常年捕捞上市,即6~7月开始将部分长至1.5公斤以上的鱼起捕上市,剩下的鱼冬季起捕上市,成鱼规格有每尾1.5~2公斤和2.5~4公斤;三是鲢、鳙鱼比例是1:4,甚至全养鳙鱼,价格高,效益好。鳙鱼的养殖模式有水库施肥纯养鳙鱼;湖泊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投饵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施肥套养鳙鱼四种。根据不同的养殖模式,放养模式也不同。笔者今年6月底在用全价膨化料主养黄颡鱼塘内配养当年2厘米的鳙鱼苗,40多天就长至200克,8月月中又加放一次3~4厘米的鳙鱼苗。到11月基本长至500~700克。塘口观察到,尾重100~200克的鳙鱼可以有

效进食小颗粒膨化料,这有力地促进了鳙鱼快速生长。_

篇六 菜籽饼养鳙鱼技术
养好鳙鱼四要点

养好鳙鱼四要点

作者:

来源:《农家科技》2012年第11期

【菜籽饼养鳙鱼技术】

鳙鱼(花鲢、胖头)由于其头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喜食又实惠的一种食用鱼类。近年市场价格一直比较坚挺。鳙鱼生长快,病害少,容易起捕。当年苗种能长到500~1000克,2冬龄能长到2500克以上。怎样养好鳙鱼,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菜籽饼养鳙鱼技术】

1 鳙鱼的食性。在以往的资料中,鳙鱼的食性定义为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温和滤食性鱼类,一般简单理解为以浮游动物为食,这是过去在天然环境低水平养殖条件下得出的。现在高技术养殖条件下,水体浮游生物以大型种类为主。鳙鱼是滤食性鱼类,对食物的选择决定于鳃耙间距,只要个体大于鳃耙间距的浮游生物均可被其滤食,鲢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小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鳙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个体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裸藻科、丝状蓝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都是鳙鱼的滤食对象。

2 鲢、鳙鱼的搭配比例。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在这种放养模式下鳙鱼可正常生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鲢的价格越来越低,鳙的价格不断提高,这种以鲢为主的放养模式经济效益也越来越低。因此怎样提高鳙鱼的放养比例和产量就成为养殖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随着生物有机肥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体藻类相应发生了根本变化,鳙鱼能摄食的个体大、营养丰富、易消化的种类,如直链硅藻、甲藻、隐藻,成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也很高,为鳙鱼成为主养鱼类提供了食物基础。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因此,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只能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菜籽饼养鳙鱼技术】

3 鱼种规格。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厘米左右大规格鱼种,养2年上市,养殖周期长,上市规格小。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每尾为150~500克的大规格鱼种,经过一年的养殖达到尾重2000克以上的上市规格。

4 放养模式。传统的湖泊、水库等大水体虽然也采用施肥技术进行养鱼,但产量很少超过每亩100千克,经济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鱼种规格小,用每千克20尾的大规格鱼种,回捕率低,成鱼规格小,一般每尾1~1.5千克;二是一次放种,一次起捕,上半年水中鱼的现存量少,造成水体资源浪费,下半年鱼的密度过大,天然饵料供给不足,生长速度减慢;三是鲢、鳙鱼比例为3:1的放养模式不合理。针对传统养殖的不足之处,现代大水体高产养殖:一是用大规格鱼种,即每尾0.15~1千克;二是常年捕捞上市,即6—7月开始将部分长至1.5千克以上的鱼起捕上市,剩下的鱼冬季起捕上市,成鱼规格可达每尾1.5~2千克和2.5~4千克;三是鲢、鳙鱼比例是1:4,甚至全养鳙鱼,价格高,效益好。鳙鱼的养殖模式有水库施肥纯养鳙鱼;湖泊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投饵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

体施肥套养鳙鱼四种。根据不同的养殖模式,放养模式也不同。笔者今年6月底在用全价膨化料主养黄颡鱼塘内配养当年2厘米的鳙鱼苗,40多天就长至200克,8月月中又加放一次3~4厘米的鳙鱼苗。到11月基本长至500—700克。塘口观察到,尾重100~200克的鳙鱼可以有效进食小颗粒膨化料,这有力地促进了鳙鱼快速生长。

篇七 菜籽饼养鳙鱼技术
鱼套养鲢、鳙鱼高效养殖技术

鱼套养鲢、鳙鱼高效养殖技术

摘要利用鱼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出肉率高等特点,进行池塘精养商品鱼,同时套养大规格鲢、鳙鱼种,从而能相互促进生长,相互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充分利用饵料和水体空间,提高产量,获得高效。

关键词鱼;鲢鱼;鳙鱼;套养

近年来,鱼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池塘单一养殖不能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资源,造成养殖成本较高,效益下降,但通过鱼套养鲢、鳙鱼能有效克服上述不足,效益高且稳定。鱼池套养鲢、鳙鱼种主要利用鱼的残饵及其排泄物培育水质,促进鲢、鳙鱼的生长,同时鲢、鳙鱼净化池塘水质为鱼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从而使池塘中的饵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增加产出,提高效益。套养鲢、鳙鱼种对鱼摄食不构成影响,并能充分利用水体和调节水质,但不能套养鲤鱼、草鱼等摄食性强的鱼类,以免影响鱼的摄食和生长。

笔者于2006年在梅林村3hm2池塘进行了鱼套养鲢、鳙鱼养殖,年底起捕鱼16.8t,成活率92.3%,平均重0.5kg,大规格鲢、鳙鱼种15t,成活率达89.4%,平均规格0.3~0.5kg,总产值24万元,总获利11.8万元。现将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3hm2,共5口池塘;水深2.5m,注排水方便;水源采用西河水,该水源水质较好,无工业污染,pH值7.8,溶解氧4mg/L以上,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池塘坡度1∶2.5,池底淤泥为10~20cm。每口池塘配备3KW叶轮式增氧机2台,投饵机1台。

2清塘消毒与肥水

1月初,将池塘里的积水排干,让日光曝晒7~10d,用2 250kg/hm2的生石灰全池泼洒,1~2d后,捞除野杂鱼尸体,再用泥耙将沉积在塘底的石灰浆上下耙匀,增强药效。清塘后,施入3 750 kg/hm2发酵的鸡粪作为基肥增育水质,经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