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玉米地膜几月份种植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早熟玉米地膜几月份种植
春玉米新品种

  [农广天地]春玉米新品种

  要想实现春玉米高产高效的目的,就要求品种具有中早熟、脱水快,同时兼顾耐低温萌发、不粉种、出苗快、耐旱、抗病等特点。本期节目介绍目前生产上推广的郑单958、先玉335、兴垦3号和中单808等几个新品种,它们都具有丰产性、抗病性等综合表现突出,推广面积大的特点,已成为我国春玉米生产的主栽品种。现在为大家介绍春玉米新品种 。

  春玉米新品种

  一、春玉米郑单958

  郑单958是堵纯信教授育成的高产、稳产、多抗玉米新品种,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郑58为母本、昌7-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玉米单交种。先后通过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和国家审定,并被农业部定为重点推广品种。自2004年以来成为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并连续入选和被农业部发布为主导品种。该品种耐密植、适应性好,实现了高产与稳产的结合,并且制种产量高,深受农民、企业和基层农业主管部门青睐,推广面积持续快速增长。

  郑单958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色淡绿,叶片上冲,穗上叶叶尖下披,株型紧凑,耐密性好。夏播生育期103天左右,株高250厘米左右,穗位111厘米左右,穗长17.3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粒数565.8粒,千粒重329.1克/升,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偏马齿型,抗病性较好。

  郑单958产量表现:1998-1999年参加了国家玉米杂交种黄淮海片区域试验,两年产量均居第一位,比对照鲁玉16号增产11.57%。

  郑单958突出优点:

  高产、稳产:1998、1999两年全国夏玉米区试均居第一位,比对照品种增产28.9%、15.5%。经多点调查,958比一般品种每亩可多收玉米75公斤——150公斤。郑单958穗子均匀,轴细,粒深,不秃尖,无空秆,年间差异非常小,稳产性好。   

  抗倒、抗病:郑单958根系发达,株高穗位适中,抗倒性强;活秆成熟,经1999年抗病鉴定表明,该品种高抗矮花叶病毒、黑粉病,抗大小斑病。 品质优良: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8.47%、粗淀粉73.42%、粗脂肪3.92%,赖氨酸0.37%;为优质饲料原料。   

  综合农艺性状好:黄淮海地区夏播生育期96天左右,株高240厘米,穗位100厘米左右,叶色浅绿,叶片窄而上冲,果穗长20厘米,穗行数14行到16行,行粒数37粒,千粒重330克,出籽率高达88%到90%。   

  适应性广:该品种抗性好,结实件好,耐干旱,耐高温,非常适合我国夏玉米区种植。 

  栽培要点:抢茬播种,一般每亩密度在4000株到5000株,大喇叭口期,应重施粒肥,注意防治玉米螟。5月下旬麦垄点种或6月上旬麦收后足墒直播;密度每亩在3500株,中上等水肥地密度为每亩4000株,高水肥地密度每亩4500株为宜;苗期发育较慢,注意增施磷钾肥提苗,重施拔节肥;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   

  适宜范围:郑单958适宜于黄淮海夏玉米区各省5月下旬麦垄套种或6月上旬麦后足墒早播,以及南方和北方部分中早熟春玉米区种植。河北省赵县全部粮食种植区域都适合播种。

  二、春玉米先玉335

  先玉335品种来源:母本PH6WC,从PH01N×PH09B杂交组合选育而成,来源于Reid种群;父本PH4CV,从PH7V0×PHBE2杂交组合选育而成,来源于Lancaster种群。 

  先玉335特征特性: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7天,比对照农大108早熟4天,需有效积温275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粉红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32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紫色,果穗筒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9.3克。区域试验中平均倒伏(折)率3.9%。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两年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一年接种鉴定,高抗瘤黑粉病,抗灰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76克/升,粗蛋白含量10.91%,粗脂肪含量4.01%,粗淀粉含量72.55%,赖氨酸含量0.33%。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44点次全部增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63.4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8.6%;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61.3公斤,比对照增产20.9%。 

  先玉335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500~45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河北北部、山西、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413号,该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7)还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安徽、山西运城夏播种植,大斑病、小斑病、矮花叶病、玉米螟高发区慎用。 

  三、春玉米兴垦3号

  兴垦3号品种来源 兴垦3号(原代号垦339)由内蒙古兴安盟农垦种业有限公司玉米研究所育成,2002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兴垦3号特征特性 该品种在兴安盟地区为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1--123天,需≥10℃活动积温2600℃--2650℃, 比四单19早熟2--3天。属中秆大穗型品种,株高245--250cm, 穗位90--95cm,果穗长筒型,红轴,穗长25--28cm,穗粗5.1cm,穗行数以14行为主,每行48--50粒,籽粒半马齿型,桔红色,胚乳角质多,米质好,后期脱水快,出籽率87%,千粒重420--440g。株型半紧凑,叶片较厚,叶色浓绿,半上举,全株19--20片叶,茎秆粗壮,尤其茎基部明显粗壮,根系发达,抗旱、抗倒性好,雄穗发达,花粉量大。植株持绿时间长,活秆成熟。

  籽粒品质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结果,含粗蛋白9.59%,粗脂肪4.9%,粗淀粉74.38%,赖氨酸0.27%。容重804g/L(乌市粮食局检测)。抗逆性 高抗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抗丝黑穗病。抗旱性、抗倒性好,适应性强,在高水肥条件下增产潜力大。

  适应生态区 兴垦3号种植适应区与四单19相似, 东北春玉米区凡种植四单19的地区均可种植,偏北地区可育苗移栽和做地膜覆盖品种;偏南地区也有很大的推广潜力。该品种单株丰产潜力大,后期脱水快,粮食含水率低,收购时含水率23%以下,且色泽红润,商品价高。

  四、春玉米中单808

  中单808特点特性:玉米新品种中单 808是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玉米优良玉米新品种。在北京春播全生育期为 118天,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 114天,与对照农大 108生育期相同,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黄色。株型半上冲,株高 2.61厘米,穗位1.19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 20厘米,穗行数14.7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半马齿,百粒重32.8克。倒伏(折)率10.9%。需有效积温2850℃左右。经2004~2005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小斑病,感丝黑穗,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籽粒容重为752克/升,粗蛋白10.73%,粗脂肪含量4.33%,粗淀粉含量70.15%,赖氨酸含量0.29%。 

  中单808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全国玉米预试,在西南区产量565.3公斤/亩,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1.94%;在东华北区产量807.1公斤/亩,比对照农大108增产23.1%,列127个参试品种的第一位;2004年参加西南区和东华北春区玉米区试,产量642.06公斤/亩,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7.71%,列参试品种的第一位。在东华北区,产量699.4公斤/亩,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17%。2005年参加西南区和东华北玉米区试,产量623.53公斤/亩,比对照农大108增产21.59%,列参试品种的第一位。 

  中单808栽培技术要点:在东华北区和西南地区中等肥力以上土壤上栽培,适宜密度为3000株 /亩,注意适当蹲苗,降低株高和穗位,提高品种的抗倒性,有利于该品种的丰产和稳产。 

  适宜推广地区:在东华北区和西南地区种植。 

篇二 早熟玉米地膜几月份种植
哈密瓜几月能种?哪些地区可以种植哈密瓜?

  哈密瓜有“瓜中之王”的美称,其形态各异,风味独特,有的带奶油味、有的含柠檬香,但都味甘如蜜,奇香袭人。哈密瓜又名雪瓜、贡瓜等,是甜瓜品种之一,因以哈密所产最为著名,故称为哈密瓜,因为味道甜美,又属于蜜瓜的一种,哈密瓜常被误写为“哈蜜瓜”,中国的主要产地为新疆,现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均有广泛栽培。那么哈密瓜几月能种?哪些地区可以种植哈密瓜?哈密瓜怎么种才高产?

  新疆最早的哈密瓜5月成熟,金色田野阳光约伯的哈密瓜每年6月下旬成熟,是新疆最早成熟的哈密瓜了,夏瓜在8月份成熟,最晚冬瓜在10月底成熟。

  哈密瓜是什么季节的水果呢?一般来说,哈密瓜盛产于夏天,但随着技术的,冬天也可以吃到口感甜蜜的哈密瓜。每年五月就是哈密瓜上市的季节,哈密瓜的种类可以分网纹皮、光皮两种。

  按成熟期分为早熟瓜、夏瓜、冬瓜等品种群。不同品种的瓜,其形态、颜色、皮纹也不一样。常见的优良品种有红心脆、黑眉毛蜜极甘、炮台红、铁皮、青麻皮、网纹香梨、哈密加格达、小青皮、白皮 。在诸多哈密瓜品种中,以“红心脆”、“黄金龙”品质是最好的。

  

  哈密瓜几月能种?

  整体来说,哈密瓜要种得好,还得要适时播种,一般应掌握在晚霜过后,土表下10厘米深地温稳定在14℃左右即可播种。采用地膜覆盖的瓜地,可在4月20日前后播种,不采用地膜覆盖,播种期可适当后移,准备储藏的冬瓜,播种期可延迟到5月20日左右。

  播种方式可采用打孔穴播,沿瓜沟水印线,人工挖穴,穴距视品种的熟性而定。早、中熟品种,单蔓整枝株距0.45米,中晚熟和晚熟品种,双蔓整枝的株距为0.6米,播种深度以土壤质地和土壤湿度的不同而定,土壤沙性大,墒情不足,可适当播深,覆土稍厚;土质粘重,墒情较好,播种浅,覆土薄。一般播种深度3-4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

  

  哪些地区可以种植哈密瓜?

  哈密瓜对环境的要求很高,要有夏季的高温、空气干燥、雨水稀少、日照时间长等众多自然条件,性喜充足的阳光和较大的昼夜温差,白天可以充分发挥光合作用,而夜晚的呼吸消耗较小,有利于养分沉淀,主要产于降雨量小,昼夜温差大的新疆哈密、吐鲁番、鄯善等地。

  新疆哈密瓜生产已由分散栽培逐渐形成了早、中、晚熟规模化生产和供应格局。以吐鲁番盆地为主的早熟瓜生产区,以哈密、昌吉等地为主的中熟瓜生产区,以阿勒泰、巴里坤、伽师为主的晚熟瓜生产区。

  早熟哈密瓜优势产区:该区包括吐鲁番地区的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

  中熟哈密瓜产区:包括哈密地区的哈密市、北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昌吉州的昌吉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沙湾县等。

  晚熟哈密瓜产区:包括新疆东部哈密地区的伊吾县和巴里坤县,阿勒泰地区的阿勒泰市、福海县、布尔津县和哈巴河县。

  另外,海南省其主要分布在日照强、气温高的陵水、三亚和乐东等南部几个市县。

  

  哈密瓜怎么种才高产?

  哈密瓜的种前准备

  1、选地:选择防风性能好、土层较厚、pH值7.5~8、含盐量不超过2%的中等肥力的沙性地块为宜。

  2、整地:多选秋翻地,平整度要好,须将地中杂物清理干净,前茬作物宜为苜蓿、小麦。

  3、品种选择:高纬高寒地区选择生育期在90~115天、长势强、果形好、耐贮运、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早金、86-1、新86等品系。

  哈密瓜的播种方法

  1、开沟:在播种前10天以上开瓜沟,以便有充分的时间晒沟。开南北沟,两沟间距3.8~4米,沟口宽1.2米、底宽0.5米,深度35~40厘米。

  2、铺膜:先铺膜,后播种。地膜幅宽60~70厘米,铺膜前引水浸透播种带30厘米,水位保证在同一水平线上,铲除水平线上的浮土,将膜铺在同一水平线,要求顶部占膜幅宽的2/3以上,保证顶部有30~40厘米的采光面,以提高地温,保证出苗率。

  3、播种:一般采用膜上点播,开穴播种,播种的穴位应置于距沟沿15厘米处,播深3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播后应及时进水,保墒。对于沙性较大的地块,应随时查墒补水,以保全苗。

  4、定苗: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来确定。株距为35~45厘米,每亩保苗为750~850株。

  

  哈密瓜的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播后及时查苗补种,2片真叶时定苗,去小留大,去弱留壮。同时进行苗期培土,也可将土块(直径为5~10厘米)放在上风处,挡住幼苗,防风压土。

  2、整枝:根据地块的肥力水平采用不同的整枝方法,土壤肥力好的地块多采用双蔓整枝,土壤肥力差的地块多采用单蔓整枝。

  3、中耕除草:中耕在灌头水前进行2~3次,深度为15厘米;结合中耕做好除草工作。

  4、追肥

  ①苗期头水前追施第1次肥,用量二铵5千克、尿素3千克。施肥位置在株与株之间。结合施肥每隔7~10天喷施1次叶面肥。

  ②坐果膨大期施第2次肥,用量为二铵5千克、尿素5千克、钾肥6千克。

  ③对于沙性大、肥力差的土地应加大其施肥量,在瓜膨大期第2水过后进行第3次追肥,以保证有充足的肥力,预防后期脱肥。

  5、灌水

  ①结合第1次追肥应及时灌好头水,头水要求慢,并要低于播种带5厘米,保证花期有充足的水分,提高坐瓜率。灌完头水后,每隔10~12天灌1水,严禁水上瓜畦。

  ②果实膨大期是最需要养分与水分的时期。一般沙性地4~6天灌1次水,水位线应控制在种瓜带5厘米以下,细流、慢灌,严禁水上瓜畦,以防烂瓜。

  ③后期灌水一定要在播种带以下20厘米处为一水平线,要掌握好墒情,防止炸瓜和霉烂。采收前7~10天停水。

  6、翻瓜垫瓜:当瓜上网纹后,要每隔7天翻动1次,向1个方向翻动,每次翻动三分之一的面,防止出现斑点,最好是用小木棒以三角形状将瓜垫起。

  7、病害防治:病害主要有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疫霉病、白粉病、日灼病、蔓枯病等,常发病害为细菌性角斑病及疫霉病,防治方法为①6~7月在第1次整枝后,进行预防工作。②发现病情应及时用药,可用百菌清。8月份也是瓜成熟期和各种病菌的发病高峰期,此工作一定要及时,下药准确,措施到位。

  8、采收:及时按要求采收,采收时要留10厘米丁字把。

篇三 早熟玉米地膜几月份种植
地膜玉米种植技术管理

【早熟玉米地膜几月份种植】

篇四 早熟玉米地膜几月份种植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湿、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一般比不盖膜玉米增产150公斤以上,增收90元以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覆盖栽培技术水平,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现介绍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一、地膜规格的选择

单种玉米可选用幅宽60--70厘米、厚度为0.007--0.008毫米的超地膜(或0.005毫米的超微膜)为宜;带田玉米可选用幅宽50厘米的超地膜。

二、选茬整地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灌水方便、肥力条件较好的土壤地块。前茬以选择小麦、洋芋、豆类、绿肥等作物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23--27厘米,底墒要充足,灌足冬水,墒情不足的灌好春水。土地平整,多次耙耱、镇压保墒,达到地平、土绵、墒足、上虚下实。

三、选用良种

根据我区气候特点及积温条件,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可选用晚熟种,海拔1600--1800米的地区可选中熟品种;海拔1800--1900米的地区以早熟品种为宜。为了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播前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用20%粉锈宁150--200克加水1.5--2.5公斤,拌在50公斤种子上,以防治丝黑穗病。

四、施足基肥,氮磷配合

枯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施用本着底肥重磷、追肥重氮的原则进行,既可防止玉米苗期徒长,又能防止后期不脱肥,保证玉米后期正常生育。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6000--7000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作基肥,结合播前浅犁地一次施入,实行集中沟施肥效更好。

【早熟玉米地膜几月份种植】

五、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土壤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 时即可播种。盖膜单种玉米一般比不盖膜玉米应提前5--7天播种。川区一般4月12日--15日,沿山一类地区在4月15日--20日播种为宜。按宽行87厘米,窄行40厘米,划线开沟按规定株距点播,每穴点籽2--3粒,播深3--5厘米。一般亩保苗晚熟品种以4500--5000株、中熟品种5000--5500株、早熟品种5500--6000株为宜。带田玉米播期可推迟到4月25日--5月1日,以减少前期小麦玉米共生期矛盾。带幅为80厘米(距小麦27厘米),保苗4500--5000株。结合播种,窄行中间或株间亩深施磷二铵10公斤、硝铵7公斤与精肥混合作种肥,切忌化肥与种子接触,以免影响种子发芽出苗。【早熟玉米地膜几月份种植】

六、盖膜严密,保证覆盖质量【早熟玉米地膜几月份种植】

玉米地膜覆盖宜采用宽窄行平作规格种植,行要开直,实行先播种后盖膜 ,随种随盖的方法。单种玉米宽行套种黄豆、萝卜、蒜苗等。播种行向,可采用顺风种植,以减少风力接触面,以防止揭膜。并在盖膜前把地甫的前茬 残留根茬、秸秆、石块等杂物清除干净。打碎土块,以免划破或顶起地膜。盖膜时一定要把好质量关,盖膜一定要严密,将地膜拉紧、拉展、铺平、铺匀,膜的四周各开一条浅沟,把地膜用土压紧、压严,以防大风揭掉地膜 。但膜边压土不宜过多,以最大限度的保持膜面宽度,扩宽采光面,做到严、紧、平、宽的要求。

七、加强田间管理

(一)经常检查地膜,播种后如发现地膜有破损通风的地方,要及时用细土封严(包括放苗口)。

(二)及时放苗。单种玉米待玉米苗基本出齐时,及时开口放苗。放苗时要掌握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阴天突击放,晴天避中午,大风不放苗的原则,一般每穴只放一株壮苗,苗孔一般以一寸为宜。苗放出膜后,应随时用细湿土加适量的草木灰混合把放苗口封严(既不板结,又渗水保墒),以防透风漏气、降温跑墒和杂草丛生。带田玉米因播种较迟,应抢时(早晨、下午)放苗, 以防烫苗。

(三)打杈除蘖。一般玉米出苗20天左右就分蘖,如不及时除掉,与主茎争肥争水,消耗植株营养,影响主茎生长和发育。因此,应随时检查,发现分蘖及时除掉,以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

(四)合理灌水、追肥。根据地膜 玉米需水规律,前期要控水,防止幼苗在高温、高湿、高肥的条件下徒长和后期早衰。中期蒸腾量大,耗水量多,要适当增加灌水量。但切忌大水漫灌,否则土壤湿度过大,不仅玉米易引起病害,而且使根系呼吸营养吸收受阻。后期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气温下降,灌水量应适当减少。总之,应根据"浅、满、浅"的原则进行。单种玉米,一般化全生育期灌水4--5次,每次亩灌水量60--70立方米。灌水时间川区头水宜在6月中下旬进行,二水在7月初,以后可根据玉米生长状况、地墒、天气等进行,一般每隔20--25天灌一次水。 结合灌水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离玉米植株10厘米的地方,分别亩穴施(或沟施)硝铵16--18公斤和43--50公斤,每亩用硫酸锌100--150克,兑水50公斤叶面喷施1--2次,以满足玉米对锌的需要,并可防治白花叶病;喷施磷酸二氢两次,每次用量100--150克,兑水50公斤。并在抽雄后至授粉前,酌情追赶施攻粒肥12公斤左右(带田追赶肥按吨粮田要求进行)。

【早熟玉米地膜几月份种植】

(五)喷施玉米健壮素,实行科学化控。玉米健壮素喷施后使玉米植株矮健、光合效率增强、延缓衰老、高度抗倒、早熟、增产。喷施时必须掌握好三点;(1)种植密度。一般比当地正常廴增加1500--2000株;(2)喷施时期。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即抽雄前5--7天,田间群体个别早发株的雄穗已露出时即可进行;(3)喷施浓度。一般每亩喷施25--30毫升,兑水30公斤,随配随用,均匀喷施于植株上部叶片,不重喷、漏喷。使植株矮健,达到抗倒、稳产、高产的目的。

(六)防治病虫。(1)7月下旬每亩用抗蚜威10克加水50公斤,防治玉米蚜虫;(2)用20%的三氯杀螨醇100--150克,加水50公斤,防治玉米红蜘蛛;(3)用不着15%粉锈宁50克,兑水40--50公斤,田间喷雾防治玉米锈病。

八、清除废膜

玉米收获后要彻底捡拾旧地膜,净化土壤,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要积极引进和采用光降解和草纤维等农用地膜,可较好地防止农田污染和公害,降低成本。

篇五 早熟玉米地膜几月份种植
地膜马铃薯—早熟玉米—冬蒜苗一年三熟栽培模式

篇六 早熟玉米地膜几月份种植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优势及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优势及栽培技术

[摘要]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墒、早熟、高产、抑制杂草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显著优点,因此,凡是推广地膜覆盖栽培的地方,只要技术得当,普通获得增产增收,尤以山区效果最为显著。本文首先介绍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优势,然后详细介绍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早熟玉米地膜几月份种植】

【关键词】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重点应用于全国西南山区、西北干旱地区、东北冷凉地区等玉米产区,通过地膜覆盖增温、保墒、保肥效应,更换高产的杂交品种,配方增施肥料等,一般每亩可提高玉米单产150千克左右。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在很多地区进行推广,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优势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在地面上增加了一层保护层,能充分利用太阳的辐射热,提高地温和减少土壤表层的热能散失,增加积温;能减少水分蒸发和阻隔雨水冲刷,起到保墒和防溃作用,能改善土按理化性状,利用土壤微生物的活力,加速养分分解,提高土壤保肥与供肥能力,充分发挥肥效,促进玉米植株健壮生长;能抑制杂草生长和防止鼠、雀、虫危害种子,从而达到适时早播,苗全苗齐苗壮,夺取高产稳产的目的。

实施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条件,最突出的改变就是增加积温。当根系生长的土壤表层温度提高后,整个根系的生长随着地温增高而加快,根系生长的加快又促进植株生理功能的增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改变了土壤水分运动规律,起到保墒与防渍的作用。多雨时期,尤其是西南山区,玉米生育期间出现大雨或暴雨的机率比较高,地膜覆盖避免雨水直接冲刷,水分可以从玉米植株根茎部下渗,过多的水分顺膜面流至垄沟,一部分从垄沟横向渗入膜内土壤,补充土壤水分,一部分排出田外,防止田间土壤渍涝。此外,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实行沟施垄种,肥料集中施在地膜覆盖的垄内,不但避免了挥发或流失,增强了土壤保肥能力;而且由于覆盖地膜后,土壤疏松温度升高,水分适宜,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与繁殖,促进了土壤中有机养料的加速分解,提高了土壤供肥能力。

二、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以保温、保墒、保肥为主的一项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允分发探杂交良种、配方施肥、科学管理的综合作用,实现玉米高产稳产,全年增产增收。

1、播前准备

首先选好地决,精耕细整。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精耕细作高效种植技术,只有选好地块,精细耕整,才能打好高产基础。选地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肥力中上等的坪地或缓坡地。陡坡地、渍水地、岩壳地、石渣地都不宜覆膜。冬季深翻炕土,播种前秒耙或旋耕碎经,拣出石块、未腐烂的前作根茬和杂草,达到耕层深厚,透气性好,土壤细碎,土面平整的标准。

选用优良的杂交玉米品种,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创高产的重要条件之一。只有选择比当地露地栽培品种的生育期长10~15天、产量潜力大的杂交品种,才能充分发挥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优势。播种前选晴天晒种2~3个太阳日,降低种子含水量,增强种子对水分的渗透能力,促进酶的活性,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篇七 早熟玉米地膜几月份种植
早熟地膜洋芋套种优质玉米栽培技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8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