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作用有哪些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蚯蚓的作用有哪些
蚯蚓的用途

  我国对蚯蚓的认识与利用已有很长的历史,但规模生产、综合利用方面,仍处于开发的初步阶段。要使其快速发展,还须进一步认识蚯蚓的利用价值,以达到全面认识,综合利用及增加效益的目的。     (一)用作饲料     1、配合量     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鲜蚯蚓含8%一lo%,干蚯蚓为56%一66%。据美国文献报道,蚯蚓蛋白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其中精氨酸为花生的2倍,色氨酸为动物血粉的4倍、牛肝的蚓投喂量不能超过日粮的20%。对雏禽喂蚓时间不宜过早,一般须出雏10天左右才可投喂鲜蚯蚓,投喂量不要超过日粮5%;3周龄以上时可增加至10》6;6周龄时可增加至159《。喂畜、兽类切忌直接投喂鲜蚯蚓,以蚯蚓粉或半熟蚯蚓为佳。由于蚯蚓体内含有一种7—蚁酸,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可引起消化系统麻痹而导致肠胃生化作用受抑,影响食欲,因此,蚯蚓投喂量不宜超过日粮的10%。对水产动物不可投喂死蚯蚓或经加工的死蚯蚓。因为,死蚯蚓能产生出一种溶解酶,可对蚯蚓体分解造成奇臭难闻,影响水质和水产动物的成活。     (二)医药上的应用     蚯蚓在医药中的用途很广,我国民间早就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认为:“蚯蚓性咸寒、无毒”,在《本草纲目》中记述历代验方达40余种。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了解蚯蚓可防治疾病。至今缅甸还用蚯蚓灰治疗牙溃疡、口疮、刀伤的习俗。欧洲19世纪的百科全书中曾有用烤蚯蚓与面包同食治胆结石症和有利于孕妇生产的记载。     蚯蚓最重要的医药价值是从蚯蚓体内提取蚓激酶(C—PPA),已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和重视。蚓激酶也是一切特种水产动物最好的诱食剂和“性激素”助剂。     1.抗惊廒和镇静作用     蚯蚓的提取物质能对抗咖啡因引起的惊厥作用,表现出较好的镇静作用。国内应用蚯蚓汤和地皂丸治疗癫痫取得明显效果。山东莱阳精神病院用蚯蚓糖浆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了一定疗效。用鲜蚯蚓糖浆治疗乙脑恢复期严重精神障碍的,在服药一个月后痊愈。     2.降血压作用     用蚯蚓提取液制成的针剂给动物注射,均表现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也可用蚯蚓半提纯品地龙B真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其降压效率达90%。     3.对平滑肌的作用     蚯蚓有解热镇痉、通络平喘、解表利尿的功用。利用蚯蚓制成的地龙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显著的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该注射液对正常支气管平滑肌呈现松弛作用,并具有对组织胺所致的支气管痉挛的解痉作用。说明该物质有抗过敏机制。应用蚯蚓粉或蚯蚓注射液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的支气管患者和应用30%蚯蚓注射液进行穴位治疗小儿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88%。这证明蚯蚓止咳平喘持久且缓解率高。     4,抗凝、溶解血栓功能     中医药认为蚯蚓具有活血、化淤之功能,在许多血栓病治疗处方中占有很大比例。1983年国际血栓学会上,日本美恒首先报道,从蚯蚓中提取的可溶解血栓——蚓激酶,具有降低血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粘稠度、溶解血栓的作用。1987年,中科院生理所与江西某制药厂协作,研制出国产蚓激酶(博洛克)口服制剂,北京宣武医院等单位应用蚓激酶治疗脑血栓、脑梗塞,总有效率为93.73%,显效率为73.6%。最近上海华山医院也报道使用蚓激酶疗效好,副作用少。     (三)食品中的应用     蚯蚓作为食品,目前人们尚没有这种习惯。但是,日本一些营养学家认为:“像蚯蚓这种营养价值高的动物,可能有一天会成为人类肉食的重要来源”。因为蚯蚓的蛋白质超过大部分动物肉的含量,而且在蛋白质的组成中,具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此外,还含9%一lo%具有鲜味的谷氨酸。     据外贸部门提供的信息,近年来,全球蚯蚓食品贸易每年以20%一25%的速度递增,年贸易额高达20亿美元以上。以蚯蚓为原料制作食品、糕点、菜肴及食疗食品在日本、菲律宾,美国等国家极为畅销。     我国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民间有在馄饨中添加蚯蚓的习俗,以增加鲜味和防止变质。新西兰毛利人认为,蚯蚓是美味的好菜。南非吃油炸蚯蚓,日本用蚯蚓作馅饼;新几内亚和非洲的居民有吃生蚯蚓的报道。美国一家食品公司用蚯蚓制作浓汤罐头和蚯蚓饼干,最近有将蚯蚓烤干、磨成细粉,作为面包、蛋糕和其他食品的营养添加剂。美国、加拿大和日本有关食品科研部门,也在研究把蚯蚓作为食品的原料。     随着蚯蚓的人工养殖和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加工方法的完善和食用习惯的改变,蚯蚓作为人类动物性食品之一,完全有可能成为今后开发的新资源高档食品,发展前途远大。  

[1] [2] 下一页

篇二 蚯蚓的作用有哪些
蚯蚓在畜牧业中的作用

  蚯蚓作为畜禽饲料开发利用

  由于我国畜牧业在不断扩大, 蛋白饲料已经越来越不足。据统计,我国每年缺乏粗蛋白饲料量达25518万t,这大大影响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动物性蛋白饲料是动物最好的饲料,我国目前的动物性饲料主要以鱼粉为主,不过产量小,远远达不到我国的畜牧养殖需求,而进口则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而蚯蚓蛋白质含量却十分丰富,蚯蚓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平均为56.5%,最高可达71.0%,其中精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3倍。因此,开发蚯蚓养殖获得蛋白资源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据报道:贾久满等[2]为研究蚯蚓蛋白饲料对蛋鸡生产的影响,以3%的蚯蚓蛋白饲料替代3%的豆粕,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显著提高3%、每只鸡每天的产蛋量显著提高2.35g、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11.3%、蛋黄颜色值显著升高11.17%;傅规玉[3]试验结果表明,用蚯蚓粉饲喂育肥猪,其日增重比用鱼粉喂养要提高13.1%;朱宇旌等[4]在研究蚯蚓粉代替鱼粉对肉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中得出,以蚯蚓粉为原料饲养肉鸡在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肉色等指标上均高于鱼粉对照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以蚯蚓为蛋白饲料饲喂后的肉鸡、育肥猪在增重、生长增速、提高产蛋率等指标上均比鱼粉、豆粕等常规蛋白饲料饲喂的高,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因此,用蚯蚓作为畜禽饲料开发利用代替鱼粉、豆粕等常规蛋白饲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蚯蚓粉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蚯蚓粉可以作为诱食剂和蛋白质补充到水产养殖饲料中,蚯蚓因其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可以很大程度增加鱼、蟹类的食欲。因此在鱼类饲料中加入蚯蚓粉,不但可以提高饲料蛋白含量,而且还可以增加饲料的使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赵朝阳[5]等研究表明,在中华绒螯蟹日粮中分别添加蚯蚓粉、BGB破壁酵母粉、DMPT作为诱食剂的饲料,进行诱食试验,比较其对中华绒螯蟹的诱食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对含蚯蚓粉的日摄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蚯蚓粉对中华绒螯蟹引诱作用最强;台湾专门生产冷冻干燥蚯蚓粒子作为热带鱼饵料(

  蚯蚓在研究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蚯蚓无病给人类带来的启示,蚯蚓生活在细菌丛生的环境中不易患病且生命力、繁殖率极强,说明蚯蚓体内势必含有抵抗细菌侵入的成分,当蚯蚓受到某种刺激或细菌的侵入时,蚯蚓体内就会分泌含有抗菌成分的体腔液来抵制,利用这一机理,可深度开发出蚯蚓功能性抗菌肽类产品或人体、动物所需的生物保健产品。自1995年以来,我国的广大农业、生物、医药科研工作者对抗菌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尤以中国农业大学孙振筠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对蚯蚓抗菌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并在国际上首次从蚯蚓体中分离得到分子量小于10kd、热稳定性强的抗菌四十肽和另外5种抗菌肽。其中采用“诱导方法制取蚯蚓抗菌寡肽的方法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今后发展生物制药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证实,蚯蚓抗菌肽有较广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含珠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鹑鸡肠球菌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同时对体外培养的MGC803胃癌细胞也有杀伤作用。实验表明,用不同诱导源可定向诱导不同的抗菌物质,开拓了蚯蚓在农业和医药的抗菌素领域的应用前景。另外,用蚯蚓粪添加有益微生物和蚯蚓抗菌肽,制造出了新型的可替代抗生素的抗菌肽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经过蛋鸡和育肥猪试验,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结论

  蚯蚓是蛋白质含量很高的特种经济动物,用蚯蚓代替鱼粉、豆粕等蛋白饲料饲喂畜禽、水产品种均能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引导和规范好广大蚯蚓养殖户科学合理养殖蚯蚓,对蚯蚓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提升农户养殖技术水平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利用蚯蚓深度开发传统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替代品和功能性抗菌肽以及人体、动物所需的生物营养保健液产品,蚯蚓的价值必将进一步提高,前景也将十分广阔。

篇三 蚯蚓的作用有哪些
蚯蚓粪的功效和特性

蚯蚓排出的粪粒无毒、无臭、干净卫生,其中含有机质32.4%、氮2.15%、磷1.76%、钾0.27%,并含有23种氨基酸,是农林、花卉、城市绿化的优质有机肥。《北京日报》曾有题为"有机肥料之王-蚯蚓粪粒"的报道。在国外,蚓粪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已相当普遍。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农业试验场利用蚯蚓粪增产小麦26%,增产菜籽7倍。加拿大蚯蚓养殖者利用蚯蚓处理垃圾,同时获得大量蚓粪,掺和泥碳运销国外,作为园圃、温室栽花和蔬菜之用。

在园艺上,蚓粪可作为育苗或无土栽培的基质,不仅可使幼苗生长健壮、挺拔,而且可防治软腐病、立枯病、缩根病、马铃薯线虫病等多种病害。蚓粪同时又是一种良好的育种材料,以掺入30%蚓粪的基土效果最好,其固相、液相、气相分布比较理想。蚓粪还有一个优于其它有机肥的特点,就是不长霉,无臭味,符合卫生要求,装入塑料袋可长期保存,适于养花,育苗,也便于市场销售

蚯蚓粪的功效和特性

随着现代化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奶牛业得到迅速发展,奶牛厂的建立日趋增多,但大量的牛粪排出,导致粪屎等废弃物堆积,造成城郊环境的污染。

目前各国广泛研究应用蚯蚓来防治公害。特别是利用蚯蚓处理废物已引起各国重视,如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已建立蚯蚓养殖场作为城市垃圾的处理补充系统,以解决城郊环境污染问题。利用蚯蚓处理粪便的研究,至今报导较少。

利用蚯蚓处理畜禽粪便,不仅为发展畜牧业开辟了动物蛋白质饲料新来源,也为城市净化、处理公害找到了新途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蚯蚓处理牛粪获得蚓粪,分析测定蚓粪的化学成分,以探讨蚓粪作为饲料、肥料的可行性及其优越性。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 1蚓粪收取方法新鲜奶牛牛粪常温自然发酵后投放一定数量的蚯蚓,任其自由吞食牛粪,由于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适宜,蚯蚓大量繁殖,牛粪被蚯蚓全部吃

掉而排泄成无臭、多孔的黑色团粒即蚓粪,在蚓粪堆用插样器分上下两层抽取原始样品,后用分样器分取平均样品,最后用十字分样法分取试验样品。 表1蚓粪的有机质和NPK含量表

全氮 全磷 全钾 有机质 PH

(N%) (P%) (K%) (%)

蚓粪 0.96 0.36 0.97 19.47 7.10 牛粪 1.13 0.48 0.69 25.62 7.50 2检查分析项目

2 1肥效测定采用土壤肥料肥力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蚓粪的有机质、pH和全氮、全磷、全钾。

2 2养分测定用常规分析法测定蚓粪的吸附水、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和钙、磷含量。

表2蚯蚓粪的化学成分(%)

2 3氨基酸含量用日立835-60型高速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18种氨基酸含量。2 4微量元素测定用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光度计测定了5种矿物元素含量。 2试验结果分析

2 1蚓粪的肥效测定

通常情况下,植物所需要的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数量很多,但土壤所能提供的数量又比较少,在饲料生产上往往需要通过施肥才能满足植物(包括作物、牧草)的需要。由表1可知,牛粪中投放蚯蚓后最后获得的蚯蚓粪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

质,而且氮、磷、钾的含量也很丰富,分别为0 96%、0 36%、0 97%。尽管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稍有减少,全磷明显增加,说明蚓粪仍是三要素含量高的有机肥料。

蚓粪的pH为7 10,较牛粪略有降低。蚯蚓调节牛粪pH的能力和蚯蚓食道分布的钙腺有密切关系。因为钙腺能分泌过剩的钙或碳酸盐,中和有机酸,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2 2蚓粪的营养成分

表2资料说明,蚓粪的粗灰分含量高达74 55%,作为畜禽饲料,是矿物质饲料的来源之一。无氮浸出物和蛋白质的含量也比较高,前者为13 96%,后者为6 23%,尤其是粗蛋白含量远高于禾本科秸秆(3%~5%),而接近或超过豆科桔秆。

牛粪因产生硫化甲烷、氨、硫化氢、苯乙烯等气体而有臭味,但蚓粪无这种臭味,这是因为蚓粪比表面积大,阳离子置换容量大,并含有能分解种种臭气的微生物群如放线菌、丝菌、大肠菌等,即蚓粪具有消除牛粪臭气的作用。由此看来,蚓粪用作畜禽饲料日粮的一部分是完全可能的。

蚯蚓粪的成份价值分析

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除了蚯蚓粪粒之外没有沃土”。石力同志于1981年5月5日在北京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称蚯蚓粪为“有机肥之王(肥王)”。【蚯蚓的作用有哪些】

一、蚯蚓粪的成份虽因季节和原材料配比的不同略有差异,但其养分依然齐全,

肥效显著,仍能充分地体现蚯蚓粪的功效和特性。

二、 1、肥效测定

全氮0.95——2.5% 全磷1.1——2.9%

全钾0.96——2.2% 有机质25——38%

腐植质21——40% 有益菌群2000万个/克——2亿个/克

PH值6.8——7.1

2、营养成份(风干)【蚯蚓的作用有哪些】

吸附水4.60——5.2% 粗脂肪0.59——0.65% 粗纤维5.10——6.2% 粗蛋白5.10——21.7%

粗灰分70.8——73.55% 无氮浸出物12.15——13.95%

钙3.60——4.2% 磷0.30——0.4%

【蚯蚓的作用有哪些】

主要特点是粗灰含量高,粗蛋白含量远高于禾本科秸秆,而接近或超过豆科秸秆,是畜禽的良好饲料之一。

3、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μg/g)

铁(Fe)3100——3200 锰(Mn)210——250

锌(Zn)2.5——3.1 铜(Cu)20.1——21.1

镁(Mg)8400——8530

4、氨基酸含量(%)

蚯蚓粪所含氨基酸种类在16~18种之间,风干物中的量如下:

天门冬氨酸0.50——0.60 苏氨酸0.20——0.35

丝氨酸0.30——0.51 谷氨0.40——0.65

甘氨酸0.10——0.20 丙氨酸0.35——0.75

缬氨酸0.30——0.40 蛋氨酸0.10——0.15

异亮氨酸0.15——0.18 亮氨酸0.25——0.33

酪氨酸0.10——0.15 苯丙氨酸0.20——0.25

赖氨酸0.18——0.23 组氨酸0.00——0.10

脯氨酸0.16——0.19 胱氨酸0.00——0.12

色氨酸0.20——0.23 精氨酸0.11——0.16

5、微生物含量

蚯蚓的饲料是采用EM菌群发酵,经蚯蚓体内砂囊磨碎后,其表面面积大大增加,便于微生物对其快速转化,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微生物与蚯蚓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既利于蚯蚓吸收营养,又利于有益微生物的迅速增加研究表明蚯蚓粪中的微生物总量甚至会超过进入蚯蚓体时的数量。经检测,蚯蚓粪有益微生物含量在2000万个/克——2亿个/克之间。

6、拮抗微生物

经检测,蚯蚓粪中正常情况下含有至少两株拮抗微生物(球孢链霉菌和丁香苷链霉菌),对土传真菌植物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二、蚯蚓粪的性质

1、物理性质蚯蚓粪是一种黑色、均一、有自然泥土味的细碎类物质,其物理性质由原材料的性质及蚯蚓消化的程度决定,具有很好的孔性、通气性、排水性和高的持水量。蚯蚓粪因有很大的表面积,使得许多有益微生物得以生存,并具有良好的吸收和保持营养物质的能力,同时经过蚯蚓消化,有益于蚯蚓粪中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

篇四 蚯蚓的作用有哪些
蚯蚓应用

篇五 蚯蚓的作用有哪些
蚯蚓对垃圾的作用

蚯蚓在处理垃圾上的利用——家庭养殖的

研究报告

高二(16)班

小组成员:吴炳、石志东、石登礼

组长:吴炳

指导教师:石平娥

课题背景: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又崭新的话题,人类在与环境进行了几百万年的苦苦抗争后,终于存在繁衍下来,成为世界的“主人”,然而如今,科学在不断进步,人口与急剧膨胀,工业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自然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多,向环境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更是与日俱增,大自然开始无情的报复人类: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屡屡发生。而犹以物质垃圾的破坏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从环境对人类的惩罚我们开始逐渐醒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既然大部分环境问题都是人类造成的。因此,我小组决定对垃圾的处理问题进行一番探索研究,为社会出一点力。 研究对象:蚯蚓对垃圾的处理

课题设计:将实验过程分作四个阶段,以一周的时间为一个阶段。在四个星期过后,装有蚯蚓的小盆(甲盆)中所剩垃圾为原来的一半,它的处理效率是那个没有装蚯蚓的小盆(乙盆)的一倍。 在垃圾完全被处理过后,不留下任何有害物质,土壤保持清洁无污染。

研究目的:解决日益繁重的垃圾问题,探究蚯蚓处理垃圾的效率,根据处理垃圾的原理加以利用到生活中来,充分发挥蚯蚓本身的可利用价值。

实验的过程:

1、实验原理

(1)我小组采用的实验原理是:1)现代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蚯蚓喜欢吃含纤维的物质,蚯蚓能消化的纤维不少,蚯蚓喜欢摄取的实际上浆料、故纸、制纸软泥、甜菜等。蚯蚓有纤维素分解酵素,但优先捕食消化易吸收的小分子。也就是说,为了从难以消化的、富含纤维的物质中得到那微小的有机物,所以才捕食大量的含纤维的物质。这也是能活用在制纸软泥处理中的原因之一,所以只喂蚯蚓含纤维性的物质的话,在营养平衡方面会产生问题C/N值太大远远偏离20—30,事实上只用制纸软泥饲养的蚯蚓的生长率也很不好。经验证明加入适当的蛋白质,就像让制纸软泥堆肥化那样,调整含碳率等的饲料的处理过程和蚯蚓的生长率都很好。

(2)资料显著,蚯蚓体内可以分泌一种能分解蛋白质、脂肪和质纤维的特殊酶。因此,树叶、稻草、畜禽粪便、生活垃圾、活性污泥和造纸、食品工业的下脚料等都可以是它们的食料。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利用蚯蚓处理生活垃圾。

(3)由于蚯蚓的肠道能分泌一种中和土壤的酸碱度的特殊物质,所以不论是碱性土壤还是酸性土壤,经蚯蚓的改造,就变成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中性土壤了。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蚯蚓防治土壤的酸碱性,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4)经验告诉我们,蚯蚓多的地方,土壤肥沃,土壤越肥沃,蚯蚓也就越容易繁殖生长,所以蚯蚓也就越多。

(5)经过发酵的有机废物,通过蚯蚓的消化系统,在蛋白酶、脂肪分解酶、纤维酶、淀粉酶等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围化为蚯蚓自身

或其他生物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即利用蚯蚓处理利用有机废物。既可生产优良动物蛋白——蚯蚓,又可生产肥沃的复合有机肥。因此,利用蚯蚓垃圾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2、实验器材:两个塑料小贫,约60条蚯蚓,废纸果皮、花生壳、剩菜剩饭。

3、实验过程:

第一阶段:了解蚯蚓生活的一般习性,找出进行实验的地点,选取或购置材料,将蚯蚓安置到一个小盒里,先让蚯蚓适应一个星期。

第二阶段:将废纸、果皮、剩饭菜等垃圾大约1kg分两半在相同条件下放入两个小盒,两个小盒中的垃圾都是一部分放于土上,另一部分置于土下部,以此作为现象变化的起点,开始进行观察记录。

第三阶段:到网上或书店查找有关蚯蚓处理垃圾的原理,并作摘录,以及借鉴其他成果。

第四阶段:分析实验所得结果,提出设想,撰写论文

5、实验结果: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而且比预想的要好。 成果表述与设想

(1)由上述的操作及有关结果分析,我们设想,是否每个有条件的家庭都可以自己养殖蚯蚓,用它来处理自家的垃圾——家庭垃圾,由网上信息得出蚯蚓可以处理一此有机物、无机物、矿物,具体为: 1)麸皮、米糖、木屑、麦壳、甜菜糟、制纸软泥、古纸、棉屑、锯屑、糖蜜、菜皮、水果皮、薯皮、豆壳、花生壳、麦杆、荣叶、荞麦壳、酿造糟、落叶、木匪、豆腐渣、植物厨房处理物。

2)氮素类

家禽粪便物、人粪、屎尿软泥、下水道软泥、肉品、屠宰肉类、加工废弃物、水产加工废弃物、菜种糟、胶糟、蚕哺、动物厨房处理物。

(2)有机物、矿物

山土、粘土、废白土、硅藻土、沸石、高岭土、溪沙、净水软泥、陶土、粉末碳、粉末沾性碳、滑碳、粉煤渣。

蚯蚓捕食含有碳素类、氮素类和无机类,还有纤维性的物质,可把全部的物质活用为饲料,但是要单位组成这些物质直接加以利用,从技术上来说还很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仅吃饭食类,还会吃些鱼、肉、菜,保持营养的平衡性。同这一样,也应该让蚯蚓捕食一些前面提到的物质,保持营养的平衡性,这也是制作蚯蚓堆肥饲料的必要条件,饲料制作的好坏也成了蚯蚓堆肥成功的基本条件。这也意味着要先考虑到饲料的营养均衡,也就是说要求具有以这为前提条件的混合饲料的技术,稳定原料种类,才能稳定蚓肥品质。【蚯蚓的作用有哪些】

建立家庭养殖,不仅能“自己的问题自己处理”,而且还另有其用处,它有很好的利用前景,如1996年仅加利福尼亚州冬河市一个名叫杰克·钱伯的蚯蚓养殖场一年就出凭4000磅蚯蚓用于垃圾的处理,其蚯蚓的价格每磅20美元。由于吃掉一吨垃圾可得到600公斤的生物腐殖土(蚓类),而用蚓粪为肥料生产出来的食品无化学制品的污染。

因此,我小组认为蚯蚓养殖业的发展将会日益受到欢迎。我们提出的“家庭养殖”处理垃圾的设想是可行的。

篇六 蚯蚓的作用有哪些
蚯蚓

【蚯蚓的作用有哪些】

篇七 蚯蚓的作用有哪些
蚯蚓在生态环境净化中的作用

蚯蚓在生态环境净化中的作用

摘要 阐述了蚯蚓在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土壤修复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蚯蚓;生态环境;净化

蚯蚓是杂食性环节动物门(Annelida)寡毛纲(Oligochae-ta)的陆柄无脊椎动物,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物质分解者。它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促进物质分解转化的功能,能促进植物残枝落叶的降解、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矿化这一复杂的过程,能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蚯蚓类似。肾小管的产尿管和类似肝细胞的体组织等结构和解毒功能使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目前, 蚯蚓已成为生态环境研究和环境治理的主要载体之一,可用来处理畜禽养殖固液废弃物或城市生活垃圾,以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 蚯蚓在环境监测方面的作用

污染物进人生态环境后,将对生态系统的各级生物学水平产生影响,从而引起生态系统固有结构及功能的变化。生物监测以其特异性在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地位,生物监测就是应用对环境毒物特异敏感的物种作为指示生物,通过指示生物对毒物的多种响应(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测定,生理生化分析等)来评价毒物的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蚯蚓位于陆地生态食物链的底部,对多种环境污染物都有显著的富集作用,其分布广泛、易于养殖、襞殖,是监测土壤及水体环境污染状况的良好指示生物。

2 蚯蚓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蚯蚓对污水的处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将蚯蚓引进生物滤池构建新型污水处理生物滤池在法国等国家已有较多研究与实践,我国同济大学在国内该领域已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蚯蚓生物滤池(Earthworm biofiher)的作用原理主要是利用蚯蚓的活动实现滤池通气供氧和解决滤池堵塞问题。另外,通过蚯蚓对滤池中生物污泥的取食可以实现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剩余污泥的就地削减,省去污泥处理构筑物及其相应的运行费用。同济大学研究的生物滤池技术经上海曲阳水处理厂中试结果表明:经蚯蚓生物滤池为功能主体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其COD的去除率高达83%-89%,BOD的去除率高达94%-97%,ss的去除率高达96%~98%,出水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运行数月后,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无需机械充氧设备,装置简单,能耗低,易于管理,运行稳定,非常适用于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重庆建筑大学罗固源等将蚯蚓引入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构建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蚯蚓的活动提高了土地处理系统的供氧速度,有利于好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8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