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蓝莓种植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南方蓝莓种植技术
蓝莓种植技术

  [农广天地]蓝莓种植技术(20120523)

  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又称越橘,是多年生灌木。其果实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增强免疫、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除鲜食外,蓝莓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制药等行业。我国是于20世纪末开始引进种植的。其国内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种植蓝莓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本期节目介绍蓝莓从育苗到建园定植、从幼树到成年树的生长全过程中,所需注意的细节,本期视频介绍蓝莓种植技术。

  蓝莓的形态特征

  蓝莓为灌木,树体大小及形态差异显著。树高从5m到0.3m,多年丛生,有常绿也有落叶,单叶互生,叶全缘或有锯齿。花冠常呈坛形或铃形。花瓣基部联合,外缘4或5裂,白色或粉红色,雄蕊8~10个,短于花柱,由昆虫或风媒授粉,花序多为总状花序。多数种成熟时果实呈蓝黑色,有的种为红色;果实有球形、椭圆、扁圆或梨形,平均单果重约在0.5~2.5g之间。果肉细软,多浆汁。种子细小,食用时可随果肉食下不影响口感,根系多而纤细,粗壮根少,分布浅,没有根毛。

  已栽培利用的主要有三个种类:即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

  兔眼蓝莓(rabbiteye blueberry)原产北美洲亚热带地区,树高2~5m,树势旺盛,抗旱,耐热,长寿,丰产,对土壤酸度的要求幅度宽些,休眠期与需水期均较短,适合我国南方地区栽培。

  高丛蓝莓(highbush blueberry)主产北美温带、亚热带,是目前全世界人工栽种面积最大的蓝莓种类。高丛蓝莓又分北方高丛、南方高丛和半高丛等;南方高丛蓝莓需要低温休眠的时间短,适合南方种植;半高丛蓝莓是高丛蓝莓与矮丛蓝莓的杂交种,树高一般为0.7~1.5m,适于休眠期较长的寒冷的北方种植;北方高丛蓝莓适宜于在休眠期稍长的北方种植,高丛蓝莓的树高通常2~3m。

  矮丛蓝莓(lowbush blueberry)要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部沿海地区,以野生资源为主,树高不足0.5米,适宜北方寒冷地区种植,它分布在高丛蓝莓的北界。

  蓝莓的种植条件:

  种植蓝莓的土地宜选择土壤疏松、壤质或沙质、排水良好的地块,地形以背风向阳的缓坡丘陵地或梯田最为合适,忌用容易积水的低洼地。种植蓝莓最适宜的土壤pH值在4.0-5.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左右(不低于5%)。如果土壤pH值偏高(最高不超过7.0)、土壤有机质偏低可通过土壤改良调节。

  灌溉用水:灌溉用水pH值在7.5以下,但水中的盐分不得超过0.1%,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300毫克/公斤。

  肥料比例大多趋向于1∶1∶1。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氮肥用量减少,氮磷钾比例以1∶2∶3为宜;而在矿质土壤上,磷钾含量高,氮、磷、钾比例以 1∶1∶1或2∶1∶1为宜。

  (一)氮肥

  蓝莓不仅不易吸收硝态氮,而且硝态氮还造成蓝莓生长不良等伤害。蓝莓的另一特点是属于喜铵态氮果树,对土壤中的铵态氮比硝态氮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因此,蓝莓以施硫酸铵等铵态氮肥为佳。硫酸铵还有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在pH值较高的砂质和钙质土壤上尤其适用。

  (二)磷肥

  当土壤中磷素含量较高时,增施磷肥不但不能增加产量反而延迟果实成熟。一般当土壤中磷素水平低于6mg/kg时,就需增施五氧化二磷15~45kg/公顷。

  (三)钾肥

  钾肥对蓝莓增产显著,而且提早成熟,提高品质,增强抗逆性。但过量无增产作用反而使果实变小,越冬受害严重,并且导致缺镁症发生。但蓝莓对氯很敏感,极易引起过量中毒,因此选择肥料种类时不要选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铵、氯化钾等。

篇二 南方蓝莓种植技术
蓝莓种植在南方更赚钱

  [科技苑]向南向南更赚钱(20120706)

  浙江金华上旺村的汪根权种的神秘果子这几天卖了不少钱,汪根权卖上价钱的就是蓝紫色的小浆果,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蓝莓。可是在我国,蓝莓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而且都是纯野生的,它怎么会出现在浙江的农田里?

  浙江金华上旺村的汪根权这段时间可开心了,因为他家地里种的神秘果子这几天可卖了不少钱,惹得乡亲们都前来看个究竟!

  是谁把它从遥远的北方带到了南方?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又为什么要费尽周折把这种小野果从大兴安岭迁到辽宁、吉林,又从东北迁到山东,再从山东迁到江浙,蓝莓的一路南迁到底能够给果农、给消费者、甚至是给中国的蓝莓产业带来怎样的改变?这中间又需要哪些科技的支撑?

  本期节目《蓝莓种植向南向南更赚钱》将为您一一讲述。

  小知识:

  蓝莓多数为灌木,稀为小乔木,模式标本为越桔。种类不同,蓝莓植株的高度往往有较大差异。高丛蓝莓树高一般在2m左右,最高可达7~8m,低丛蓝莓树高大多在1m以下,而生长旺盛的兔眼蓝莓树高可大于高丛蓝莓。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主要为人工栽培,低丛蓝莓基本上为野生。

  蓝莓果肉细腻、甜酸适度,且具有清爽的香气,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果汁饮料、果酒、糖果、小食品等。果实是高氨基酸、高锌、高钙、高铁、高铜、高维生素的营养保健果品,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力等营养保健功效。

篇三 南方蓝莓种植技术
蓝莓种植技术

蓝莓种植技术

1 、土壤改良

( 1 )土壤酸度( pH 值)

蓝莓喜欢酸性土壤,是在所有果树当中要求土壤 pH 值最低的一类,其中,北高丛蓝莓要求土壤的 pH 值在 4.3 ~ 4.8 左右,兔眼蓝莓要求 pH 值在 4.3 ~ 5.3 左右生长最好。如果土壤 pH 过高,施用硫磺粉和酸性草炭可降低到比较合适的范围。我国能够栽培蓝莓的地区多数土壤 pH 值偏高,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 2 )土壤 pH 值的调整方法

如果现在土壤的 pH 在 5.5 以下,用已经调整好的酸性草炭等有机资材(每 m3 草炭内均匀混入 1 ~ 1 .5kg 硫磺粉处理 3 个月以上, pH 值在 3.5 ~ 4.0 左右)调整即可。可降低土壤 pH 值可降低 1.0 左右。如果现在的土壤 pH 值在 5.5 ~ 7.0 之间,需要施用硫磺粉进行调整,同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用硫磺粉调整土壤 pH 值,要在种植前 3 ~ 4 个月进行。方法有全面施用和局部施用两种方式。

全面调整就是对种植园全面改良,将硫磺粉全面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结合深翻拌入土壤表层。生产上通常以调整土壤的 pH 值到 4.5 为基准,一般壤土每 m2 降低 pH1.0 ,需要施入 100g 硫磺粉。

局部施用法就是仅在种植穴内进行土壤土壤酸度调整,通常种植穴的直径为 60cm ,深度为 50cm 左右。视原来土壤的 pH 值状况,一般每穴的施入量在 80 ~ 150g 左右,施入后要均匀搅拌。

增加土壤有机质。在栽植时进行,东北地区普遍利用草炭,草炭最好事先用硫磺粉处理好。一般东北地区的草炭多在 pH5.0 以上,每 m3 施用硫磺粉 1kg 可降低草炭 pH 值到 4.0 以下,种植时要均匀拌入穴内。其他有机质指粉碎后的作物秸秆、稻壳、麦壳、树叶、锯屑等,经发酵后可作为种植蓝莓的较好资材。

如果现在土壤的 pH 值在 7.0 以上,种植蓝莓的难度较大,需加大施用硫磺粉和添加土壤有机质来解决,具体方案需专业人员会诊后另行决定。如果土壤的 pH 值大于 7.5 ,同时灌溉用水的 pH 值也大于 7.5 ,这样的地块种植蓝莓容易失败,最好不选用种植蓝莓。 2 、植苗

北方地区一般都在春季种植,秋季种植冬季管理不当容易遭受冻害。春季种植通常在 3 ~ 4 月份,苗木新芽萌动前栽植。如果是钵苗,也可以在萌动后栽植,但栽植时不能伤根。南方地区也可以在秋季植苗,一般在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的 11 ~ 12 月进行。 一般选用 2 ~ 3 年生的苗木,这样的苗木成活率较高。苗木的高度一般在 30cm 以上,但因品种而异。判断苗木优劣的指标不仅仅是高度,更取决于根系和枝条的粗壮程度。优质苗木的根系发达,钵苗其根系基本长满钵内,而且地上枝条粗壮发达,有基生枝出现。 另外,除主栽品种以外,还要选用 1 ~ 2 个以上品种苗木做授粉树,以提高产量。 植苗方法:定植时将苗木从钵内取出,观察根系的状况,如果根系已经密集网络于底部,则需要用刀将底部轻轻切开呈十字形,用手把中心部的土壤取出并将根系理顺。如果是裸根苗,则需要将根系展开后栽植。栽植苗木时,需要在事先准备好的定植穴或种植床上挖深度为 10 ~ 15cm 、幅度 20 ~ 30cm 的小坑。在小坑内填入一些湿的酸性草炭土或事先配制好的种植土,然后再将苗栽入并将根系展开,让添进的混合草炭土等包围在苗根周围,并向上轻轻提苗 1 次,以便使根系充分与种植土壤结合,最后覆土至与地面相平。 3 、 地表覆盖

定植后,就地就近取材在栽植穴的表面覆上一层稻草、腐叶土、树皮、木屑等有机物。地表覆盖具有可以调节地温、防止地表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并促进根系生长的效果。覆盖物的厚度在 10cm 左右,不能少于 5cm 。

4 、栽植株数

我国种植蓝莓的行间距离因品种、土地状况和管理方式而异。一般高丛蓝莓的行距在 2.0 ~ 2 .5m ,如果考虑到机械作业可扩大到 2.5 ~ 3 .0m 。兔眼蓝莓的株行距较北高丛蓝莓大一些,在 2.5 ~ 3 .0m 。即使是植株较小的矮丛蓝莓和一些半高丛、南高丛蓝莓的种植行距也要保持在 2.0m 的行距,这样便于作业管理。

一般在较贫瘠的土壤上种植株距可小一些,在较肥沃的土壤上可大一些。北高丛蓝莓的株距一般在 1.0 ~ 2 .0m ,南高丛和半高丛蓝莓的株距在 1.0 ~ 1 .5m ,兔眼蓝莓的株距在 1.5 ~ 2 .5m 左右。

5 、施肥

蓝莓是对肥料比较敏感的植物,施肥过多会由于土壤盐基浓度过高而伤害根系,造成植株死亡。肥料种类有两种,一是以农家肥为主的有机肥,二是化肥。化肥以硫酸钾型的复合肥为好,切忌氯化钾型复合肥。追肥可以用硫酸铵及磷酸二铵,其中硫酸铵还可以降低土壤 pH 值。

栽植后第 1 年。施用化肥不当会造成植株枯死。可用有机肥和硫酸钾型复合肥(如 N : P : K 为 10 : 10 : 10 型复合肥)。 3 ~ 4 月份栽植后可施用农家肥 300 ~ 500g 或者硫酸钾型复合肥 30g 于土壤表面,距离树木根部 20cm 以外环状施入,结合地表覆盖压在覆盖物下面。 5 ~ 6 月份追肥一次。

栽植后第 2 年。施肥量是种植后第 1 年的 1.5 ~ 2 倍,当年可施肥 2 次,第 1 次在春季发芽后的 3 ~ 4 月,每株施农家肥 1kg ,或硫酸钾型复合肥 50g ;第 2 次在 6 月份,每株施硫酸钾型复合肥 80g ,距离树木根部 40cm 以外环状施入。

6 、土壤酸度调整

种植后第 2 年,有些地块可能会出现土壤 pH 值上升的情况,需要定期的检测土壤 pH 值的变化。如果土壤的 pH 值上升,需要施用硫磺粉进行调整。硫磺粉可结合春季施肥施入。

7 、除草

有地表覆盖的情况下,会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特别是覆盖的当年很少有杂草生长,第 2 年后会有杂草生长要及时除掉,特别注意在杂草结实前除掉。没有覆盖的作业道会生出很多杂草,要及时除掉。国外一些地方采用的 “ 生草法 ” 可以应用到作业道上,即在作业道上播种一些草坪用的草种,然后定期修剪,剪掉的部分可以铺在栽植床上用于地表覆盖。没有地表覆盖的地块。由于蓝莓的根系比较浅,离地表很近,中耕除草会伤及根系,除草的深度不要超过 3cm 。杂草一定要在小的时候清除,长成大草拔出时容易伤及树木的根系。 8 、水分管理

蓝莓的生长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如果土壤水分过大需要及时排水。判断土壤的排水状况优劣的简易方法。于种植地面挖一个直径 20cm 、深 20cm 的坑,大量降雨后观察 24 小时坑内水面的变化,如果水面没有变化则表示排水不良,这样的地块最好不要种植蓝莓。如果种植的话,必须作高床。

如果水分不足则需要灌溉,灌溉在种植当年尤为重要,特别是少雨干旱季节。一般,有条件的地方 4 ~ 5 天灌溉 1 次。在降雨少需经常灌溉的地区,最好安装节水灌溉设施,其中以滴灌为最好。

9 、光照

蓝莓是喜光的树木,尽量保证较多的光照时间和较强的光照强度。如果在 50 %以上遮

阴的地方种植蓝莓,其产量将会大大减少。所以,对于种植园周边的高大树木要及时修枝透光,或者伐除。选地时也要尽量避开有树荫遮盖的地方。

10 、修剪

( 1 )高丛蓝莓的修剪

栽植当年要剪掉地上部分的二分之一左右;栽植后第 2 年几乎不修剪,但要除掉全部花芽、瘦弱枝条和病虫伤害的枝条;栽植后第 3 年和第 2 年相同,如果让其少量结实,可在强壮的枝条上保留少许花芽;栽植后第 4 年,树高达到 120 ~ 150cm ,可以进入结果期。但要注意千万不要结实过多,以防压湾枝条和影响果实的品质。剪枝要剪掉瘦弱和有病虫害的老枝;短缩旺盛的枝条以控制树高;剪掉密集的结果枝,保留全株花芽的 50 %左右,以确保良好树势的形成和果实的品质。修剪要在休眠期结束前进行。

( 2 )兔眼蓝莓的修剪

前 3 年和高丛蓝莓相同,但要注意由于兔眼蓝莓树势生长旺盛,为了保证将来形成较强壮的结果枝,对于生长较高大的强壮枝条要进行短缩修剪。不用刻意剪掉结果枝,但要剪掉过密的基生枝。修剪一般在休眠期,但是在生长季 8 月下旬左右如果一些品种的枝条生长过于旺盛,应该及时修剪以控制树高,增加来年的产量。

11 、采收

生长较好的北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每年可以收获 3 ~ 5kg 的果实,兔眼蓝莓的一些品种最高可达到 12kg 。

大部分鸟类都喜欢取食蓝莓,有时较小的树木所结的果实几乎全部被鸟吃光。防鸟的最好办法是架设防鸟网,网目为 20mm 左右。最好要全园架网,以方便作业。作法是在园内均匀布设支柱,在支柱上布设铁线,把网铺在铁线上。

如果以鲜食为主,北高丛蓝莓果实变蓝后 3 ~ 5 天、兔眼蓝莓果实变蓝后 5 ~ 7 天后采收品质最好。

12 、越冬防寒

在我省以南的地区栽种北高丛蓝莓一般不需要防寒。东北地区以及其他寒冷地区需要防寒。越冬防寒的方法有埋土法、冷棚法、套袋法等。

篇四 南方蓝莓种植技术
蓝莓栽培技术

篇五 南方蓝莓种植技术
蓝莓种植管理技术

当代生态农业 2013年第1、2期

蓝莓种植管理技术

李仕吉 张舒

【南方蓝莓种植技术】

(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长春 130022)

1 形态特征

蓝莓为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灌木,因其果实呈蓝色而得名。蓝莓树体丛生,高0.3-1.5米,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长1-2.5厘米,全缘。花着生于上年枝顶,下垂。花绿白色,壶形,花期6月。浆果近球形,成熟时黑紫色,披白粉。果7月末成熟,果肉细腻,甜酸适度,具香气。蓝莓喜光、耐寒,喜空气湿润和酸性的土壤。蓝莓除可供鲜食外还有极强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保健功能。

2.3 土地整理

在定植前要对土地进行整理,同时要做好排水、道路等的安排。对整理完的土地要进行深翻,深度以30厘米为宜,然后对定植行进行起垄,垄面高度为30厘米,垄宽为80厘米左右,蓝莓行距在2.2-2.5米之间。土壤改良一定要在垄上进行,定植穴为(50×50×40)厘米。把土壤、草灰或有机质和硫磺粉混匀后回填到定植穴内。 2.4 苗木选择

选择生长健康、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2-3年生大苗。当年定植,当年结果。 2.5 栽植技术

蓝莓的栽植密度要根据树种和立地条件合理确定,一般选择株行距为1×2.5米,1×2米和0.5×2米。在事先挖好的定植穴内定植蓝莓,但不能定植太深,应达到和苗木根茎同样的深度。定植后要及时浇一遍透水,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浇水后可能会有一些苗木下沉或倾斜,要及时对苗木进行整理。

2 种植技术

2.1 土地选择

蓝莓喜欢酸性土壤,土壤的PH值在5.5以下,最好是4.5-5.0。

有机质含量要大于5%。应选择土质疏松、透气及排水性能好,湿润但不积水的地块。尽量选择小气候条件好的地块并且避免晚霜。 2.2 土壤改良

当土壤的PH值大于5.5时,就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土壤的PH值。常用的方法是加入酸性草灰和硫磺粉进行土壤的改良。在定植前进行穴改,每立方米的土壤加入0.6千克的硫磺粉和1:1的草灰和土或其它的有机质,如松针、锯末和腐殖土等。

3 管理技术

3.1 施肥

因蓝莓在定植时,土壤中已掺入有机物,所以施肥主要是指追肥,主要以氮、磷、钾为主。如用农家肥,最好是人畜粪尿腐熟或植物秸秆叶子腐熟后形成的天然肥料,注意

·99·

当代生态农业 2013年第1、2期

不要掺入草木灰、石灰等碱性物质。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以1:1:1为宜,深度以10-15厘米为宜或以撒施为主。施肥时期在早春萌芽前即可进行。其施肥量必须根据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而定。 3.2 灌水

蓝莓属于须根系,分布浅并且喜欢湿润的土壤,所以及时灌水非常重要。灌水的理想水源是地表池塘和水库水,深水井一般PH值偏高,钠和钙的含量也高,长期使用会影响蓝莓的生长和产量。 3.3 越冬防寒

尽管蓝莓的抗寒能力较强,但仍时有冻

(上接第9页)

A total of 180 crossed pig-lets were alloted to two treatments.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ared in traditional concrete-based house. The testing indices included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mmonia concentrations in swine house and average daily gain weight, feed conver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lative humidity and ammonia concentrations in swine house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lowered (P<0.01 ) and it had no effect on temperature in swine house; significantly raised average daily gain weight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Key words:deep-liter systems; growing pigs; ammonia; daily gain weight

害发生。主要表现为越冬抽条和花芽冻害,有时会使地上部分全部冻死。因此,在冬季可以进行人工堆雪防寒。其特点是取材方便、省工省时,并且能有效地保持土壤的水分。一般覆盖厚度以树体高度2/3最好,厚度为15-30厘米。另外,也可用稻草或稻草编织袋、树叶等覆盖树体,也可以起到越冬保护的作用。 3.4 病虫害防治

蓝莓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溃疡病、枯萎病以及蛴螬(蛭虫)、蝼蛄等多种病虫害,针对其在各地的发生规律要及早预防,综合防治。【南方蓝莓种植技术】

·100·

篇六 南方蓝莓种植技术
蓝莓栽培管理技术

蓝莓栽培管理技术

1、土壤管理技术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要求加强土壤管理以达到适合蓝莓生长所需的理想土壤条件。 土壤管理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栽培措施消除限制蓝莓生长的各种障碍因子,主要包括:土壤有机质低(不足5%)、土壤酸度不够(PH大于5)、土壤结构性差(板结或漏水漏肥等)、土壤有效养分不足且不平衡、土壤微生物不丰富等。 通过松土、穴改或槽改、压绿肥、床面覆盖等可提高蓝莓根系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当土壤PH值大于5.5时,需施硫磺粉、草炭、松针等调酸,施用量根据土壤PH值高低确定,从而为蓝莓根系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肥料管理技术

2.1蓝莓植物需肥特点:

从整个树体营养水平分析,蓝莓为寡营养植物,与其他果树相比,体内N、P、K、Ca、Mg含量低,由于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所以施肥不当极易引起根系与树体的伤害。蓝莓的另一特点是喜铵态氮果树,对土壤中的铵态氮比硝态氮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蓝莓对氯很敏感,极易引起过量中毒,因此选择肥料种类时不要选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铵、氯化钾等。

2.2蓝莓种植适宜肥料种类:

⑴化肥与有机肥相比,蓝莓更适合营养齐全、微生物丰富、盐分低的有机肥。如:发酵鸡粪、猪粪、牛粪、各种饼肥、骨粉等有机肥。

⑵ 蓝莓种植适宜的化学肥料主要有:

硫铵、二铵、硫酸钾、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各种微量元素肥料等

碳铵(碱性)、硝铵(硝态氮)、氯化铵(含氯)、尿素、氯化钾(含氯)等不适合蓝莓种植。

化肥种类多,蓝莓对不同种类的化肥的反应因土壤类型及肥力高低相差很大。

氮肥:施肥试验表明,随着氮肥施入量增加,产量有下降趋势,果个变小,果实成熟期延迟,而且越冬抽条严重。因此、应因土科学合理施用氮肥。

磷肥:长白山区的非农田土壤往往缺磷,增施磷肥增产效果显著。但当土壤中磷素含量较高时(前茬旱田),增施磷肥不但不能增加蓝莓产量反而延迟果实成熟。

钾肥:钾肥对蓝莓增产显著,而且提早成熟,提高品质,增强抗逆性。但过量无增产作用反而使果实变小,越冬受害严重,并且导致缺镁症发生。在大多数土壤类型上,蓝莓适宜施钾量为硫酸钾40kg/公顷。

2.3施肥量:

蓝莓过量施肥极易造成树体伤害甚至整株死亡。因此,施肥量的确定要慎重,要视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而定。对不同蓝莓产区、不同品种,应根据多年生产试验及研究结果,通过叶片分析技术和土壤分析技术,制定出蓝莓施肥指标体系,科学用于生产,从而避免习惯施肥与盲目施肥。

2.4施肥方式及时期:

高丛蓝莓可采用沟施,深度以10~15cm为宜。矮丛蓝莓成园后连成片,以撒施为主。土壤施肥时期一般是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可分2次施入,在浆果转熟期再施1次。

2.5蓝莓常见的营养缺素症

缺铁失绿症:是蓝莓常见的一种营养失调症。其主要症状是叶脉间失绿,严重时叶脉也失绿,新梢上部叶片症状较重。引起缺铁失绿的主要原因有土壤pH值过高,石灰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等。最有效的方法是施用硫酸亚铁、酸性肥料硫酸铵,若结合土壤改良掺入酸性草炭则效果更好。叶面喷施整合铁0.1%-0.3%,效果较好。

缺镁症:浆果成熟期叶缘和叶脉间失绿,主要出现在生长迅速的新梢老叶上,以后失绿部位变黄,最后呈红色。缺镁症可对土壤施氧化镁或硫酸镁来矫治。

缺硼症:其症状是芽非正常开绽,萌发后几周顶芽枯萎,变暗棕色,最后顶端枯死。引起缺硼症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水分不足。充分灌水,叶面喷施0.3%~0.5%硼砂溶液即可矫治。

3、水分管理技术:

3.1蓝莓需水特点:

⑴抗旱能力差

⑵喜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蓝莓属于须根系,根系分布很浅,纤细且没有根毛,一般分布在5-20cm土层内。所以也是所有果树中抗旱力最差的果树树种,需要高土壤含水量才能保持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一旦土壤水分不足,纤细的吸收根脱落,长时间不能恢复而影响树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因此,保障充足的水源和灌水条件是蓝莓成功栽培的关键。

3.2蓝莓田间土壤水分经验判断:

用土铲取一定深度土壤,然后放入手中进行挤压,如果土壤出水则证明水分适宜;如挤压不出水,说明土壤水分不足,应及时灌水;如果挤压破碎,则说明土壤干旱,此时已对蓝莓根系造成损伤。

3.3水分管理措施:

保持土壤水分的措施:用锯末、松针、粉碎的玉米秸秆进行床面覆盖。

常用的灌水方法有沟灌、喷灌、滴灌和依赖土壤水位保持土壤水分的下层土壤灌溉方式。

4、病虫害防治技术:

4.1人工防治

11月下旬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虫枝,清除杂草,消灭越冬的病虫。

蓝莓果实成熟期,用防鸟网或稻草人、电驱鸟器、鞭炮等方式驱赶鸟类。

4.2化学防治

4中下旬~5月上中旬,用50%多菌灵400~600倍液和80%敌敌畏乳油1200~1500倍液混合防治2次,2次间隔10~15天。

8月中下旬~10月份,用50%多菌灵400~600倍液和8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液或2.5%溴氰菊脂乳油1000~1200倍液混合防治1~2次,具体根据田间病虫情况而定。

化学防治必须做到:果熟期前20天~采果结束期间不能用药;不能使用剧毒农药,不同农药应交替使用。

蓝莓温室大棚栽培技术

蓝莓是全球新兴的保健浆果。自20世纪80年代引种以来,蓝莓种植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于蓝莓种植对气候、土壤、水质等条件要求较高,再加上果实成熟期集中,收获期短,鲜果保存难度大等原因,难以实现一年内蓝莓鲜果的长期供应,蓝莓种植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为了解决这些题,2005年起,我们开始了温室大棚栽培试验,并形成了一整套温室栽培促成生产和管理技术。实验表明:采用温室大棚促成栽培技术,能提高蓝莓种植的地域适应性,增加产量,实现反季节生产,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同时实现蓝莓生产的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目标。现将蓝莓温室大棚促成栽培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日光温室大棚的建造

1.1温室大棚的选址

日光温室大棚应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水土空气无污染的地点建造。在选择种植地块时要了解或测定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若是山地要尽量选择阳坡中、下部,坡度不宜超过15°,大于15°时要修筑最低8m宽的梯田。【南方蓝莓种植技术】

1.2温室大棚的规格标准

温室跨度一般在8-10m左右,墙体厚度为1m,脊高4m,后墙高度3m,在后墙距地面1.5m高度横向每隔4m设一个60cm×60cm的通风口,温室长度不限;温室后墙土堆和砖砌式均可;温室间应有一定间距,间距不少于温室高度的1.8倍,以不遮光为原则。薄膜可以用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的PE无滴水塑料薄膜和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的PVC无滴水塑料薄膜两种;棚内较适合蓝莓生长的温度为20-25℃,最高不能超过30℃,最低不能低于12℃。

2、温室大棚蓝莓品种的选择【南方蓝莓种植技术】

虽然蓝莓温室大棚促成栽培有更大的适应性,但为了节约成本、易于生产管理,品种选择时仍然要依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生产目的等因素进行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宜的品种,以达到蓝莓生产与管理的边际效益。目前,我国引进、改良的蓝莓品种近200个,适合在全国各气候条件下栽培。这些品种可以分为3大类: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其中高丛蓝莓又分为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3种。蓝莓的各大种群各有其特点,分别适宜我国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蓝莓品种的选择应结合不同品种的特点进行。

2.1高丛蓝莓

高丛蓝莓又分为南高丛和北高丛2类。南高丛的特点是耐湿热,抗寒性较强,树高2m左右,果实较大,果实直径为1cm左右,对低温的要求量约为200h左右,即使在无霜期为260d以上的地域也能栽培,露地栽培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发展,在北方进行温室种植可选用该系列品种。北高丛抗寒性强,但不耐旱、涝,树高1-3m,果实较大,品质好,风味佳,要求生长期在160d以上,露地栽培适宜在我国的南方高海拔地区和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种植,北方地区也可以利用保护地种植。

2.2半高丛蓝莓

半高丛蓝莓与北高丛蓝莓一样,需要生长日数为160d以上。其特点是抗寒性强,树高在1m左右,果实比矮丛蓝莓大,但比高丛蓝莓小,属中型果实,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露地栽培适合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由于半高丛的果实较小,风味和果实颜色不及高丛果实,如果大棚以生产鲜果为目的,不宜选择半高丛品种。

2.3矮丛蓝莓

矮丛蓝莓生长期较短,约在100-150d间。矮丛蓝莓的特点是抗旱、抗寒能力强,树高30-50cm,果实较小,宜作加工原料,也适合家庭盆栽和庭院养殖。露地栽培适宜在我国东北地区,不宜作为大棚种植的选择品种。

2.4兔眼蓝莓

兔眼蓝莓生长日数在266d为宜。其特点是耐湿热、抗旱能力强,抗寒能力差,对土壤条件适应性较强。树体高大,最高可达10m,寿命长,常绿,果实大而硬,但风味欠佳。露天栽培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发展。因其树体高大,晚熟等原因不适宜利用温室大棚反季促成栽培。因此,温室大棚蓝莓栽培所选择的品种应以高丛蓝莓的系列品种为宜。

3 温室大棚蓝莓的土壤条件及土壤改良

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含水性、透气性、排水性等条件对蓝莓生长会产生重大影响,是蓝莓能否种植成功的重要前提。

3.1土壤酸碱度

蓝莓喜酸性土壤,大多数蓝莓可以在pH值在4.3-5.3的酸性沙质土壤中正常生长,但是不同蓝莓品种对土壤pH值要求范围不同。高丛适宜的土壤pH值为4.3-4.8,而以4.5为最好,其pH值下限为3.8,低于3.8则对植株生长造成伤害。选用土壤pH值要在7.0以下,以4.0-6.0为最适。

3.2土壤有机质含量

【南方蓝莓种植技术】

蓝莓适宜在有机质含量为3%-15%的土壤环境中生长,高丛蓝莓尤其需要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必须在有机质含量3%以上的土壤中才能健康生长。

3.3土壤通气性、保水性

蓝莓栽培的有效土层一般要保持在50cm左右,确保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在蓝莓栽培中至关重要,尤其是高丛蓝莓要求有更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一般的土壤三相分布为固相45%-50%、气相和液相分别为20%-30%程度较为理想,但蓝莓栽培地的土壤气相和液相的综合值如果达到55%-60%程度最为理想。为了达到土壤三相的较为合理状态,可以采用进行30-40cm的深耕,然后根据土壤条件,适当加入腐熟的苔藓、锯末、牛粪等混入土壤中,之后在栽种苗木时要打30cm高的垄台,这样就可基本满足蓝莓生长要求。

3.4土壤酸碱度的调节方法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主要存在的问题是pH值偏高,温室大棚栽培可以在种植前制作适合蓝莓生长的有机土,但也很难完全达到品种对土壤pH值的要求,所以在栽种前要对土壤进行酸碱度的调节。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较普遍的土壤调节方法就是施用硫磺来调节土壤pH值。硫磺对土壤的pH值调节主要特点是效果持久稳定。硫磺施入土壤中后,需要30-50d分解后才能起到调节土壤pH值的作用。土壤pH值的调节目标确定在4.5为宜,如果经过调节未达到预期目标,可以采用90%水溶性硫磺喷洒的方法进行第2次调节。在沙质土壤条件下,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按15g/m2水溶性硫磺的标准处理,其他土质用量为沙质土的2倍。但水溶性硫磺每次施用量以不超过178kg/hm2为宜,必须超量施用的情况下,要分春秋2次来施用。

4、温室大棚蓝莓定植密度与品种的搭配

4.1定植密度

在露地栽培中,高丛蓝莓一般采用1.0m×2.0m的株行距;利用温室进行促成栽培一般要求栽培密度略高于露地,株行距一般选用0.5m×1.5m的距离比较合适。

4.2整地

一般露地种植定植穴的规格为1.0m×1.0m×0.5m。定植穴挖好后,将取出的泥土掺入磨碎的松树皮和泥炭或松林下的腐殖土等,混合均匀后回填入穴内,回填土要高出地面20-30cm,在土壤酸度不够的情况下可掺入适量硫磺粉。温室栽培可借鉴露地栽培的整地方法,但是一定要比露地栽培整地的深度和程度高,一般最好是全面整地,利用园土50%,再加入50%的草炭、腐叶土等,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通气性。整地后作成高为20-30cm的畦,栽植时直接将苗木植入即可。

4.3品种配置与定植时间

高丛蓝莓自花可以结实,但几个品种搭配可明显提高结实率。所以在进行蓝莓温室大棚促成栽培时,选用的高丛蓝莓最好要配置两个以上品种相互授粉,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主载品种与授粉树配置比例一般为2-3∶1。1年生苗的定植深度在15-20cm,苗木每增长1a,一般的定植深度要

增加5cm,要覆土踩紧压实。如果利用钵苗,一年四季均可定植。

【南方蓝莓种植技术】

5、温室大棚蓝莓生产管理技术

5.1施肥

蓝莓对肥料的需求量很低,在土壤酸度满足的情况下,一般只需施入少量N肥,过多施肥往往会导致肥料过量而伤害树体,影响产量。禁止使用硝态N,用尿素较好。在施用K肥时,切忌施KCL,可使用K2SO4等。生产上应尽量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如猪、牛粪。也可以播撒绿肥如白三叶等。施肥方法一般以沟施为宜,可有效减少肥水流失。施化肥时沟宽20-25cm,沟深10-15cm;秋、冬季施农家肥或压青时,沟宽30-35cm,沟深35-40cm;绿肥则通过翻挖压青埋入土中;施肥时间一般是在萌芽、果熟和采后分3次供肥。

5.2灌水

蓝莓根系分布浅,喜湿润,及时灌水十分必要。灌水需要注意水源和水质,深井水一般pH值偏高,且钠和钙含量高,长期使用会影响蓝莓的生长和产量,可在灌水时用硫酸将pH值调至4.5左右再灌,但应间隔3次灌水再灌1次酸水。

5.3温度控制

促成栽培的关键是要打破蓝莓的花芽分化期和休眠期,棚内较适合蓝莓生长的温度为20-25℃,最高不能超过30℃,最低不能低于12℃。高丛蓝莓的需冷量要在0-7.2℃的低温状态下,积累时间800-1200h。低温要求量不足时会造成发芽不良,开花不足,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实现蓝莓错季生产的关键就是适时调整蓝莓的休眠时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不管提前休眠进入低温状态,还是休眠完成后转入生长期,温度的控制一定要缓慢进行,不可短时间内温差过大,以免影响蓝莓的生长发育。大棚内处于密封状态,因为蓝莓呼吸作用和土壤有机物分解等可使棚内气体成分发生很大变化,会影响蓝莓的生长,所以每天都要进行适当的换气;一般在不使大棚温度下降到12℃以下的情况下,每天11∶00打开通气道,16∶00关闭。

5.4大棚蓝莓整形修剪

幼树期修剪。此期以去花芽为主,目的是扩大树冠,增加枝量,促进根系发育。定植后第2、第3年春疏除弱小枝条,第3、第4年仍以扩大树冠为主,但可适量结果。一般第3年株产应控制在1kg以下,以壮枝结果为主。成龄树修剪。此时修剪主要是控制树高,改善光照条件,以疏枝为主,疏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以及根蘖。根势较开张品种疏枝时去弱留强;直立品种去中心干,开天窗,留中等枝。大枝结果最佳结果树龄为5-6年生,超过要及时回缩更新。弱小枝抹除花芽,使其转壮。成年树花量大,要剪去一部分花芽,一般每个壮枝留4-6个花芽。

6、温室大棚蓝莓授粉

温室大棚种植蓝莓时,授粉方法最好选择蜜蜂授粉与人工授粉相结合的方法。每个温室大棚内可在开花期放置一个蜂箱,通过蜜蜂进行授粉,但会出现个别遗漏的地方,这时需要采用人工授粉补救,也可以喷洒低浓度的赤霉素促进果实膨大。试验效果表明,放养蜜蜂是目前最经济高效丰产的办法。

7、温室大棚蓝莓采果

高丛蓝莓的果实成熟期不一致,一般采收持续3-4周,所以采收要分批采收,一般每隔1周采果1次。采收后放入塑料食品盒中,再放入浅盘中,运到市场销售,应尽量避免挤压、曝晒、风吹雨淋等。

篇七 南方蓝莓种植技术
蓝莓种植技术初探

杭州农业与科技实用技术

!!!!!!

!!!!!!

!!!!!!

蓝莓种植技术初探

!!!

!!!

!!!

!!!

(桐庐县百江镇农技站,浙江桐庐

徐成

311522)

蓝莓作为一种新型水果,因其营养价值和市场前景,受到了广大种植者的欢迎。百江镇2007年引进试种蓝莓1.33hm2,经精心培育管理,目前每667m2产量已达750kg,市场价60元/kg,667m2产值可达4.5万元,效益可观。经几年试种,我们初步摸索了蓝莓生产的环境要求及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环境要求。

2栽植技术

2.1定植前准备2.1.1整地

平整土地,并配好道路沟渠,保证排水

畅通,避免积水。

2.1.2土壤改良应在定植前一年调节土壤pH值、增加有机质,可种植绿肥、施加各种植物残体、锯屑等,提高有机质含量,使土壤变疏松。2.1.3开沟挖穴

定植沟宽50cm,深45~50cm,定

植穴上口直径50cm,深45~50cm。开沟比挖穴更有利于排水。若坡度很小,可水平方向开沟,既便于排水,又不致水土流失。2.1.4穴下填充

定植沟或穴中掺入约1/3泥炭或

碎树皮、干草、锯屑等,禁用秸杆和谷糠。腐熟的松毛、

下层可预施少量饼肥,每穴用量不超过0.25kg。将肥料与土充分混合,上面盖一层土,栽苗前用水淋湿。2.1.5定植密度

兔眼蓝莓采用2m×1.5m,南高丛

2m×1m。实际栽培密度可根据品种、植株大小、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适当调整。

2.1.6种植时期可在秋季或初冬,也可春季萌芽前定植。营养钵苗5月1日前栽种存活率95%以上。2.2栽苗

定植深度应与原苗圃深度一致。理顺根系,使其分布均匀,用松散酥土覆盖,覆土完成后立即浇水。待水分浸入土层后,再覆盖一层较干的松散土壤,不必踩实。2.3定植后管理

1园地选择

“兔眼系列”蓝莓要求土壤pH值4.5~5.5,“南

1.1土壤与地形地貌

方高丛”蓝莓要求4.5~5.2,有机质含量3%以上。最适宜为疏松透气、保肥保水力强的土壤。

果园用地平坦,或为缓坡,形状规则。蓝莓系喜光树种,要求光照充足,果园附近无高大树木或建筑宜选阳坡,并不要在坡底栽植,物。如在坡地建园,

排水以防冷空气滞留发生冻害。园区有灌溉水源,通畅,不会出现积水。1.2气候条件

兔眼蓝浆果和南方高丛蓝浆果一般要求年均气年生长期250d以上,1月平均温度温18~22℃左右,

接近10℃或10℃以上,绝对最低温-16℃以上。对蓝浆果品种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满足品种的低温需求。每一品种都有各自所需的低温时间,即休眠中必须经受7.2℃以下的低温小时数(或花芽、叶芽通过休眠的小时数)。兔眼系列一般需300~650h,南方高丛为200~400h,北方高丛为650~850h。1.3环境条件

应符合GB/T18407.2—2001无公害水果产地44

!

!!!!!

!!!!!!

!!!!!!

!!!!!!

!!!!!!

!!!!!!!!!!!!!!!!!!!!!!!!

!!!

!!!

!!!

!!!

2011年第6期

定植后行内需立即用锯屑、松毛、干草等覆盖,宽度50cm以上。如覆盖物短缺,至厚度10cm以上,

可少应在苗周直径50~60cm覆盖。如有灌溉设备,按需要开通。定植2个月内避免施肥,2月后只在根系范围之外追施少量有机肥菜饼、牛粪、羊粪等,也N∶P∶K比据土壤性质而定,一般为可施少量复合肥,

20∶5∶15。幼树抗草害能力差,定植第一年要特别注应慎用或不用除意清除杂草。蓝莓对除草剂敏感,

草剂。可采用机械或人工除草,还可采用地膜覆盖控制杂草。2.4施肥

宜根据土壤肥力、植株生长结果和营养状况按以施营养全面需施肥。在适宜土壤酸碱度情况下,

的有机肥为好,有机或化学复合肥中氮磷钾比例通常为1∶1∶1,此类肥料应适当补充氮肥或钾肥。如土壤缺素或植株出现缺素症状,则应根据要求补施该缺素肥料。对壤土和粘土可采用开沟或穴施肥料,沟穴深度壤土10cm左右,粘土约10~20cm。对植株缺素症的施肥以叶面喷施最好,可尽快缓解症状,增加肥效。注意避免施用氯化铵和氯化钾等含氯肥料,土壤中不能有高浓度的钠盐和钙盐。2.5水分管理

土壤水分必须严格控制在既充足又不过量。采幼龄果园与盛果期果园有所区别。菜穗圃、幼穗圃、

龄果园可始终保持最适宜的水分条件而促进营养生长,盛果期果园在果实发育成熟前必须适当减少水分供应,防止过快的营养生长与果实争夺养分。果实采收后,恢复最适水分供应,促进营养生长,中秋至晚秋减少水分供应,以利果树进入休眠。第一年定植的苗木水分管理一定要到位,缺水干旱将严重影响成活率和苗木生长。2.6整形修剪

可分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即果树休眠期修剪和生长季修剪。

新定植幼树需剪除花芽及少量细弱枝条或小枝组,对强壮枝行不同程度的短截,修剪强度视根系质气候及管理水平而定。定植成活的首个生长季,量、

尽量少剪或不剪,以扩大树冠和枝量。

前三年幼树在冬季修剪时,主要疏除下部细弱下垂枝、水平枝,树冠内膛枝的交叉枝、过密枝、重枝、

叠枝等。可通过轻度短截,剪去枝条顶端的花芽控制加强结果。春季萌芽后应尽早有选择抹除部分新梢,留存新梢的生长势,使树冠尽快向外围和高处发展。

盛果期的树冠已基本达到要求,宜控制树冠扩原则大,把有限的空间留给生长较旺的枝条或枝组。是去弱留强,剪除弱枝,病枝、枯枝、交叉枝、重叠枝、落地枝等也是疏除对象。2.7病虫害防治

采取农药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采用高效、安全的农药,严格执行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3鲜果采摘标准

蓝莓成熟期为6月中旬-8月下旬,成熟果表呈

3.1成熟度判别

蓝色或紫黑色,外皮表面白粉均匀明显。有些品种虽呈紫黑色但仍需多留几天,否则太酸。注意果蒂结实度,如果很易脱落,靠近果蒂处无红色,有本品种风味,则表示已成熟。3.2采摘要求

采摘时应戴手套并配备专用存放工具,采下的鲜果不夹带枝梗、叶片,无未成熟果、腐烂果和裂果。采摘时间为晴天,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后,雨天不宜采摘。3.3采后处理

果园采摘的鲜果应及时冷却到10℃,以提高保存期。可放入冰柜的保鲜柜保存。■

45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9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