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叶齐大葱栽培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五叶齐大葱栽培
五叶齐大葱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五叶齐大葱栽培(20150318) 

  五叶齐大葱是天津市津宝葱蒜研究所的专家们花费了近十年心血培育成功的大葱优良品种。1987年被天津市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颁发了 认定证书。五叶齐大葱植株高大,葱白肥大、细嫩、不分蘖,味道微甜辛辣,生熟皆佳,产量高,商品性状极佳,耐贮性强。每667平方米的产量能够达到 6500—7000千克。一般葱白长度可达到65—75厘米。五叶齐大葱的适应性广,在全国25个省市都能很好地生长。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这五叶齐大葱栽培技术,介绍它的特征特性,对栽培地块的要求,播种育苗的方法,移栽定植的注意事项以及定植后到采收期间的管理等内容。 

   五叶齐大葱栽培技术    

  一、品种的选择 

  大葱的品种:章丘大葱、五叶齐大葱。 

  二、播种育苗 

  1、必须选用新种子,不可以用陈种播种。 

  2、选择地块与茬口 

  大葱种植以小麦、玉米、土豆等作物为良好前茬,以沙壤土或壤土为好。 

  3、适时播种 

  一般3-5月播种。 

  4、整地播种 

  结合整地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500-4000公斤,畦作或平作。播种时注意播幅要宽,达到沟宽,底平,一般宽为10厘米左右,沟深3-4厘米为宜。亩播种量为3-3.5公斤,翌年可栽6-7亩地,播后土壤干旱时可灌一次水,以利保全苗。 

  5、苗期管理 

  幼苗期植株生长量小,叶片蒸腾小,应控制水肥,防止秧长得过大或徒长。越冬幼苗以长到二叶一心为宜。翌年日平均气温达到13℃,浇返青水。返青水不宜浇的过早。以免降低地温。幼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后显著加快,应顺水追肥,每667平方米每次施入10公斤,以满足旺盛生产的需要。幼苗高50厘米左右时,已有8-9片叶时应停止浇水,锻炼幼苗准备移栽。 

  三、定植 

  大葱定植一般在8月上旬。大葱的栽植方法有排葱法和插葱法。要选苗分级定植,淘汰病、弱、残苗。 

  四、田间管理 

  大葱定植40-50天后,根系就基本恢复,开始进入叶片的旺盛生产期。在技术管理上,要由前期的促进根生长为主,转为促进叶生长为主。 

  1、适期追肥 

  8月中旬大葱进入旺盛生长期,需肥量较大,进行第一次追肥,半月后进行第二次追肥,一般每次亩施尿素8公斤,同时施入一定量的磷、钾肥如:过磷酸钙、草木灰。9月10日前后进入葱白快长期,亩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20公斤,半月后追施一次,亩施尿素6公斤。 

  2、适时灌水 

  每次施肥后及时灌水,进入葱白快速生长期要勤灌水,收获前10-15天停止灌水。 

  3、分期培土大葱生长前期要进行中耕除草,在立秋、处暑、白露前后培土,一般需四次培土,每次培土厚度以达到叶片分叉处为度,不可埋没心叶。 

  五、病虫害防治 

  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农药施用严格执行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不得施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及其混配农药。 

  2、药剂防治 

  2.1紫斑病 

  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隔7-10天1次,连喷3-4次。 

  2.2霜霉病 

  发病初期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7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隔7-10天1次,连喷2-3次。 

  2.3灰霉病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6%灰霉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隔7-10天1次,连喷2-3次。 

  2.4疫病 

  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天1次,连喷2-3次。 

  2.5葱蓟马 

  用5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3000倍液喷雾防治。 

  2.6葱地种蝇 

  成虫羽化盛期用5%锐劲物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防治。已发生地蛆的葱田,可用40%辛硫磷800倍液或9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 

  2.7潜叶蝇 

  成虫盛发期用10%吡虫啉3000倍液或1.8%阿巴可2000倍液喷雾。 

  六、适时收获 

  大葱可以根据市场需要随时上市,收获后抖净泥土,堆放在地里,晾晒2-3天,去枯叶,分级打捆。采收中所用工具必须清洁卫生,无污染。

  相关资料:

  大葱栽培技术

  一、育苗

  1.苗床准备

  苗床地不可重茬。苗床地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近3年没有种过葱蒜类蔬菜的沙壤土地。前作收获后,深翻施肥,一般做成(连沟) 1.4米的高畦。结合整地每亩施肥6000-800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

  2.种子处理

  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分钟,捞出洗尽晾干后播种。浸种后的种子可提前1-2天出苗。

  3.播种

  春播一般选在3月中旬—4月上旬,用当年新种撒播,每667平方米大葱用种量200克。播前畦内浇足底水,水分渗完后,种子掺细干土或细沙均匀撒播,播种后覆土厚度为1.5-2千克,之后覆地膜或扣拱棚以增温保墒,保持土壤水分充足,加快出苗。

  4.苗期管理

  一般播后6-8天苗出齐后揭去覆盖物。幼苗期植株生长量少,叶片蒸腾量少,一般不需要浇水。出苗后到3叶期,要控制肥水,使根系发育健壮。当苗期有 8-9片叶时应停止浇水,锻炼幼苗准备定植。幼苗期要做好间苗工作,第一次间去密度较大的苗,第二次定苗,去病苗、劣质苗,并拔出杂草。

  二、定植前准备

  1.地块选择

  (1)种植大葱忌重茬,最好选茬为非葱蒜类蔬菜。 (2)大葱怕涝不怕旱,要选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大葱。可以4小时内雨水能否渗排为对比选地。(3)大葱要求中性土壤,栽培pH值范围是5.9-7.4。

  2.整地施肥

  地要深耕细耙,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结合整地,每 667平方米撒施优质有机肥4000千克、尿素6.2千克、过磷酸钙45千克、硫酸钾10千克。定植前按行距开沟,沟深30厘米,沟内再集中施用磷钾肥,刨松沟底,肥土混合均匀。

  三、定植

  1.定植期

  定植期一般选在6月上中旬。在定植期内越早越好,可使葱苗在高温和雨季来临之前已缓苗返青,立秋转凉前已形成强大根系,并很快进入葱白生长盛期,以获得高产优质。

  2.定植密度

  将选好的葱苗抖去泥土,按大、中小苗分开定植 12000-22000株,行距60-80厘米。

  3.定植方法

  干插法:在开好的葱沟内,将葱苗插入沟底,深度以露心为宜,两边压实后再浇水。也可采用湿插法,即先浇水,后插葱。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定植缓苗后,天气逐渐进入炎热夏季,植株和根系生理机能减弱,处于半休眠状态,促进根系发育是管理关键,若天气不十分干旱,一般不宜浇水,应加强中耕除草,疏松表土,蓄水保墒。遇大雨及时排水,以防葱沟积水,高温高湿而导致烂根、黄叶、死苗。

  2.浇水

  进入8月份后,昼夜温差加大,大葱开始旺盛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即可开始浇水。浇水应注意轻浇,早晚浇,以后随植株旺盛生长而逐渐加大浇水量,保持地面湿润,收获前一天停止浇水。

  3.追肥

  大葱比较喜肥,与其它蔬菜一样,对氮肥反应敏感,施用氮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追肥一般在秋凉后,结合浇水培土进行。要掌握好有机肥料与速效化肥配合使用。第一次追肥,每667平方米施土杂肥4000千克于垄背上,或施用饼肥160千克,施后随即浅锄一次,并浇水一次。过15天后追第二次肥,浇施入粪尿 800千克,或撒施草木灰150千克、腐殖酸铵25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施肥后结合深锄,进行培土,随即浇水。再过25-30天进行第三次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氮素化肥15-25千克,追肥后浇水、培土,此时葱白立即增重而充实,直至收获。如果土壤肥力较高,底肥充足,可不进行第一次追肥。生长期较短和土壤保肥力较好的地区,可免去第三次追肥。每次追肥后应结合浇水、培土,促使肥料分解,供根系吸收利用。

  4.培土

  在肥水供应充足的同时,培土是大葱栽培管理的关键环节。培土可以防止葱棵倒伏,软化叶鞘和增加葱白长度。一般在缓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少量覆土。因前期覆土量少,在雨季来临时种植沟还没填平。因此应注意防洪工作,雨后及时排水。培土在秋凉后开始进行,以后每隔半个月培土一次,从8月中旬、8月下旬到9月下旬共培土4次。

  培土需在上午露水干后、土壤温度不高时进行,如土温过高,湿度过大,则易引起烂茎。在1—2次培土时,植株生长缓慢,培土应较浅;第3-4次培土时,植株生长迅速,培土应较厚,且不可埋没心叶,以免影响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采取农业防治措施,即深翻曝晒土壤、与农作物轮作等,可选用小麦、大麦为前茬。采用物理防治,即采用杀虫灯或诱虫板等。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时为保证食品安全,应选用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且要严格遵守用药安全间隔期。

  1.潜叶蝇

  主要危害叶片。幼虫潜入叶组织中柱食叶肉,在表皮下形成虫道,呈白色曲线状,严重时成乱麻状,葱叶失绿,影响作物生长。药剂防治可用1.8%阿维菌素、20%阿维菌素杀虫单微乳液或10%灭蝇胺悬浮剂,效果很好。

  2.葱蓟马

  主要危害叶片,吸食叶肉形成白点,严重时因失绿整片叶呈灰白色。药剂防治可选用2.5%阿克泰分散粒剂或10%溴氰虫酰氨可分散油悬浮剂。

  3.葱地种蝇

  主要在地下危害葱白、茎盘和根,形成茎部腐烂和叶子枯萎,造成缺苗断垄。药剂防治,可用4.5%高效氯氢浮油、2.5%溴氯菊酯喷雾杀虫或50%辛硫磷乳液、1.8%阿维菌素乳油灌根杀幼虫。

  4.大葱紫斑病

  主要侵害叶片和花梗,偶可危害鳞茎。发病初期,病斑小,后逐渐变大,呈棱形或枣形,最大病斑长达 6-7厘米,稍凹陷呈暗紫色,故称紫斑病。药剂防治,可选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3%好力克悬乳剂或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大葱霜霉病

  叶片和花梗上出现黄白色长椭圆形病斑,似水浸渍状,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后变为绿色或暗紫色,叶片加厚、变黄或弯曲,叶下垂而干枯。药剂防治可用 72%克露可湿性粉剂、72.2%普力克水剂。

  6.大葱锈病

  俗称红疽,是大葱产区的毁灭性病害。病斑发生在管状叶花茎的表面,初为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随叶脉方向自立,色深黄逐渐变成橙色,隆起、散生,斑点大小不一。患病植株黄萎、干枯,以致倒伏,造成减产。药剂防治,可用12.5%晴菌唑乳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采用药剂防治时,为避免病虫害产生抗性,保证防治效果,药剂应交换使用,同类药剂不能连续使用。喷药时要均匀周到,整个植株和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六、收获

  大葱的收获期一般当外叶生长基本停止,叶片变黄绿时采收。收获后的大葱应抖尽泥土,摊放在地里,每两沟葱并成一排,放于阳光好的地方晾晒。切不可堆放,以防发热腐烂。待叶片柔软,根和葱白半干时,除去枯叶,分级捆绑以便上市销售。

篇二 五叶齐大葱栽培
茭白种植技术

  茭白(Zizania aquatica)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别名:水笋、茭白笋、脚白笋、菰、菰菜、篙芭,江淮地区称茭(高)瓜,南方地区有叫高笋,中国植物志上称水生菰。原产于中国,亚细亚热带及亚热带栽培普遍。栽培种类有白壳种、青壳种、赤壳种。形态特征为:多年生挺水型水生草本植物。具根状茎,地上茎可产生2~3次分蘖。形成蘖枝丛,秆直立,粗壮,基部有不定根,主茎和分蘖枝进入生殖生长后,基部如有茭白黑粉菌寄生,则不能正常生长,形成椭圆形或近圆形的肉质茎。叶片扁平,长披针形,长30~100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芒状渐尖,基部微收或渐窄,一般上面和边缘粗糙,下面光滑,中脉在背面凸起。叶鞘长而肥厚,互相抱合形成“假茎”。花果期秋冬,圆锥形大花序,长30~60厘米,多分枝,上升或展开,颖果圆柱形。短缩茎由茎基之叶鞘包被,茎上生出的芽发育后,因有菰黑穗菌寄生,而产生肥大的菌瘿,就是我们所食用的茭白笋,本篇文章介绍茭白种植技术。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茭白食用部分的肉质茎洁白柔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据测定,每100克鲜嫩茭白含蛋白质1.5克,脂肪0.1克,糖4克,粗纤维1.1克,钙4毫克,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等物质。但茭白含有较多的草酸,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

  茭白味甘、性微寒,具有祛热、生津、止渴、利尿、除湿、通利的功效。主治暑湿腹痛、中焦痼热、烦渴、二便不利以及酒毒、乳少等症。

  茭白非常适宜于高血压、黄胆肝炎患者、产后乳汁缺少的妇女、饮酒过量、酒精中毒的患者。但患有心脏病、阳痿、遗精、脾虚、胃寒、肾病、腹泻、尿路结石或尿中草酸盐类结晶较多者不宜多食。

  (二)茭白的食用方法

  茭白适用于炒、烧等烹调方法,或做配料和馅心,如“酱烧茭笋”“、茭笋肉片”“、蟹肉茭白烧卖”等。以春、夏季的质量最佳,营养比较丰富。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茭白菜的具体做法。

  1.凉拌茭白

  将茭白去皮洗净,切成丝,用开水焯后,沥干水分。大葱切成寸长的丝,姜切成丝,一起装入碗中,放入少许胡椒粉。将香油烧热淋于葱丝上,稍凉后与茭白拌在一起,调入盐、味精拌匀即可。

  2.咖喱茭白

  将茭白去壳去老皮,洗净后切成5厘米长、筷子粗的条。锅洗净置中火上,入色拉油烧至四成热时,倒入茭白条烧至断生,捞出沥油待用。原锅留油适量,放入咖喱油炒一下,再放入茭白条,炒至杏黄色时,加入鸡清汤、精盐、白糖,用小火烧至卤汁将尽时,加味精,淋麻油,翻炒起锅装碟即成。

  3.酱淋茭白

  将茭白洗净,放入锅中蒸熟,取出后放凉。将芝麻酱、酱油、麻油、白糖和醋一起调匀。将放凉的茭白切成块状,放入盘内,淋上酱料,食用时拌匀即可。

  4.焖茭白

  将茭白切成长4.5厘米、宽0.5厘米的长条块。将炒锅放旺火上,加入植物油,待烧至六成热,下入茭白炸约1分钟,捞出沥去油。再将炒锅放火上,投入茭白,加入酱油、精盐、白糖、味精、少许水,再烧一二分钟,淋上香油即可出锅。

  5.糟溜茭白

  茭白剥壳去根洗净,斜刀切成0.5厘米厚的片,每片的两面分别交叉批上0.2厘米深的刀纹。锅内加油,在中火上烧至四成熟,调至小火,把茭白片放入油内煎透(不要煎糊)。把油滗出,再加入糟卤、精盐,用旺火烧3分钟,接着放入姜丝、味精,起锅装盆即成。

  6.麻辣茭白

  将茭白去壳洗净后,切成7厘米长、0.7厘米宽的小长条,再用开水将茭白条煮熟后捞出,沥干水分,加辣油、细盐、味精、白糖、花椒粉、麻油、鲜酱油一起拌匀装盆即成。特点麻辣鲜爽。

  7.茭白五丝

  茭白、胡萝卜、青椒、肉丝、榨菜(按需要用料)。洗干净后,全部切丝。油至五成热,先入肉丝、茭白、胡萝卜,炒至七成熟,再入青椒,榨菜,炒一分钟,放盐、糖、味精,再翻炒半分钟,即可装盘。

  8.葱油茭白

  茭白、葱。茭白切连刀块,葱切成小段。先将茭白入油锅炒熟,装盘。葱段入锅(葱量多些),放糖、味精、盐,翻炒后,浇在盘中的茭白上即可。

  注意,茭白因草酸含量较高,不宜与豆腐同食,否则易形成结石。

  (三)茭白生物学特性

  1.温度

  茭白喜温、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在5℃以上开始萌芽,适宜温度为10℃~20℃,分蘖期适宜温度为20℃~30℃。孕茭期适宜温度为15℃~25℃,低于10℃或超过30℃就不能孕茭,15℃以下分蘖停止,地上部生长也逐步停滞,5℃以下时地上部枯死,进入休眠阶段。

  2.水分

  茭白是水生作物,一般整个生长期间不能断水,但茭白又是出水作物,所以水层又不能太深。水位要根据茭白不同的生育阶段进行调节。水对茭白的生长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保证它生长需要;二是通过水的管理技术可以提高茭肉品质。

  3.光照

  茭白要求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因茭白植株高大,田间容易郁蔽,所以茭白要进行合理的密植,光照条件好,生长后期要勤除黄叶、老叶,增加通风透光,有利于分蘖产生。

  4.土壤

  茭白对土质要求不高,但不宜连作。以耕作层深、富含有机质的黏土和黏壤土最好。茭白植株高大,生长期长,需肥量大,需要肥沃的土壤,多施基肥,分次追肥。要求有充足的氮肥和适当的磷、钾肥。

  (四)茭白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

  可选用夏茭晚熟、夏茭产量高的双季茭白,如杭州的梭子茭、上海青练茭,也可选用上市期早、产量高且质优的单季茭,如福建安溪早茭白等。

  2.育苗

  一般粗放栽培不进行育苗,直接将老茭墩进行分墩栽植。10~11月割去地上部枯叶,保留苔管地面上部1~2个节间,挖起1/2的茭墩,用刀切成有1~3根苔管的育苗小墩,栽于育苗田里。

  育苗田选择排灌方便、土地平整、向阳通风,土层深厚的水田,排水、晾干、翻犁,施足基肥,整成150厘米宽的畦,将育苗小墩按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定植于畦上,以种墩根系入泥为度。育苗期间水深2~3厘米,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时水灌深一些,保温防冻,用塑料薄膜覆盖可安全越冬。长出幼苗后要追薄肥2~3次,翌年早春茭白苗高30厘米左右时,将育苗小墩挖出,用刀纵劈,分成定植用小墩,每个小墩均应带有老苔管,并具3~5个分蘖苗。

  3.整地施肥

  茭白前茬作物出茬后,应立即进行土地深翻,深约20厘米,深翻晒后,冬季冻垡,使土壤熟化疏松。每亩可施腐熟有机肥料如猪粪、鸡粪、鸭粪等1500~2000千克或人粪尿2500千克以上,施肥后再翻耕一次,耙泥肥捣匀拌和,然后可灌水耥平。在整地的同时,要在茭田四周巩固田埂,防止漏水。栽前每亩用N、P、K三元复合肥50千克或茭白专用肥或配方肥60~80千克,充分犁耙均匀、拉平,待插茭白苗。

  4.分株移栽

  茭白种植时间为3月中下旬气候回暖时,挖出秧苗小墩,用利刀劈开分株。按每株3~5条健全的分蘖苗,每个分蘖苗有3~4张叶片的要求进行分切,分切时不能损伤分蘖芽和新根。定植时应随起苗、随分株、随定植。采取大小行距栽培,小行距60~70厘米,大行距80~90厘米,株距50~60厘米,栽植的深度一般以老根埋入土中10厘米,老苔管齐地面为宜。过深不利于分蘖,过浅着土不牢,易被风吹动,使秧苗浮起,不利成活。

  现在一般栽一次收获2~3年,要想获得高产,必须每年重新移栽。

  5.茭白田间种植管理

  (1)灌水移栽成活后保持3~5厘米的浅水,促进分蘖。分蘖前期加水至水深6~7厘米,后期至孕茭期加深水层到15~20厘米,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孕茭,夏季高温采取日灌夜排,降温防病,促进肉质茎生长。孕茭期间保持水位20厘米左右,不让茭白见光,保持茭肉色白细嫩。秋茭收后3~7厘米水深,温度高水位深,温度低水位浅,地上部分枯死后休眠期保持1厘米的浅水。

  (2)追肥茭白是喜肥作物,春季移栽7~10天后,追施提苗肥,每亩地追施尿素10千克或碳铵15千克。在分蘖前期,双季茭白在移栽后20~25天追施分蘖肥,亩施尿素20~25千克或碳铵50千克,以促进分蘖和生长。大部分分蘖茭白进入孕茭期,追施1次孕茭肥,每亩施45%三元复合肥20~25千克,尿素10千克,氯化钾7.5千克或茭白专用肥或配方肥30~40千克。

  老茭田追肥要早,一般分腊肥、返青肥和孕茭肥。腊肥于1月中下旬追施,亩施腐熟有机肥如猪粪、鸡粪、鸭粪等1500~1000千克或人粪尿2000千克。返青肥在2月中下旬追施,亩施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尿素5~6千克,氯化钾3~4千克或茭白专用肥或配方肥25~30千克。北方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施返青肥。

  (3)中耕除草中耕即耘田,施肥后进行,在茭白株行间用铁齿耙或脚搅动,一般2~3次。第一次在栽植后5~7天,植株返青时进行。第二次在第一次耘田后7~8天,最后在植株封行前进行第3次。封行后因进田不便,一般不再耘田。耘田时遇有杂草,要用手拔除,踩入泥中作肥料。也可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于栽植后5~7天和15~17天使用两次。每亩用25%除草醚0.5千克,拌入细沙或化肥后撒入田间。或用60%丁草胺乳油,每亩用75~100毫升对水喷雾,对茭白生长无影响。

  (4)剥枯叶、拉黄叶剥枯叶、拉黄叶是清除枯老的叶片。孕茭期植株茂盛,正值高温季节,茭田通风透光不良,往往影响茭白的形成。7月下旬~8月上旬,应将植株外围的枯黄老叶剥去拉下,拉剥下的老叶踏入田中,可作为肥料。剥黄叶的次数,一般进行2~3次,每隔10天一次,可以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害虫的滋生。

  (5)割枯叶残株秋茭收完后,南方于12月份或2月上旬,北方地区可适当提前或延后,田中的残株老叶要用刀齐泥割去(

  6.采收

  当肉质茭明显膨大,叶鞘抱合处分开,包茭的3片叶叶枕基部相齐,3片叶长齐,心叶短缩,叶鞘交接处明显束成腰状,叶鞘一侧略有裂口,微露茭肉,露出部分不超过1~1.5厘米。但夏茭因采收期温度较高,成熟快,容易发青变老,所以不能出现裂口,只要见叶鞘中部茭肉膨大而出现皱痕时,就要及时采收。

  采收时要先将茭白与茎基部分开,齐苔管拧断。不要损伤邻近分蘖。双季茭6月上旬~8月下旬夏茭上市,9月上旬~10月中旬秋茭上市,单季茭8月上旬~9月下旬上市。

  茭白采收后,把叶片在齐茭白眼处削去,将茭白基部的苔管削去,只带2~3个30厘米紧身叶鞘,这种茭白产品称为“水壳”,又叫“毛茭”、“壳茭”。水壳因茭肉受外壳保护,容易保持茭肉的质量,一般可以保持肉质茎5~7天不变质,便于运输和短期贮藏。也有的将基部苔管削去,剥除叶鞘,只留茭肉,这种茭白产品称为“王子”,又叫“光茭”“、王茭”。这种茭白见光后,容易发青、发黄,只能就地现销。

  将采收待运的茭白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使产品自然降温,减少、除去田间热,延长贮藏和货架期。

  (五)茭白的留种

  留种的具体要求是把茭形好,生长势相对稳定的植株和株丛(茭墩)留作种苗。留种一般在正常茭墩百分率高的大田中进行,在日常的田间管理过程中,若发现雄茭、灰茭墩,则及时将整个墩连同地下根系部分一同挖除。选留种通常结合采收进行,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生长势中等,结茭整齐,成熟期一致,结茭部位较低,结茭较多(每墩不少于4个),无病虫害的茭墩,插竹竿做好标记,作为种株备用。

  (六)茭白种植期间常见病虫害防治

  茭白常见的病虫害有锈病、纹枯病、胡麻叶斑病、螟虫、长绿飞虱、叶蝉等。

  1.病害防治

  (1)锈病锈病为茭白的重要病害。发病时先在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然后发展到叶鞘上,严重时整叶枯黄干死。一般在7~8月高温干燥时发生。

  防治方法:①减少菌源。采茭后彻底清理病残体及田间杂草,减少田间菌源。②加强管理。合理进行水肥管理,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高温季节适当深灌水,降低水温和土温,控制发病。③发病初期适时喷药防治。可选用25%粉锈宁(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40%福星乳油5000~8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喷雾,孕茭期用粉锈宁(三唑酮)对其有影响,应避免使用。

  (2)胡麻叶斑病夏秋季发病较重,病斑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开始是褐色小点,以后扩大成椭圆形芝麻状病斑,长期连作,田间缺钾缺锌,植株生长不良,易于发病。

  防治方法:①减少菌源。结合冬前割茬,彻底清理病残老叶,集中粉碎沤肥,减少田间菌源。②加强水肥管理。冬施腊肥,春施返青肥。病害常发区注意增施磷、钾肥和锌肥,适时适度排水晒田,增加土壤透气性。③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5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15天防治1次,视病情防治2~4次。

  (3)纹枯病发病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椭圆形、灰绿色、水渍状的斑点,以后扩大成云纹状,中部灰白色,潮湿时变为灰绿色。病斑由下而上扩展,蔓延至叶片、叶尖使整叶枯死。高温多雨,氮肥过多,积水烂田,下部小分蘖受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①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根据茭株有效分蘖和正常孕茭需要,保持前期浅灌水,中期晒田,后期保持浅水湿润的水位管理,避免长期深灌。②通风透光。结合中耕管理,及时除去下部病叶黄叶,增加田间通透性。③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井冈霉素3000~4000倍液喷雾,重点防治叶鞘。

  2.虫害防治

  (1)螟虫有大螟和二化螟两种。幼虫蛀食茭苗钻入茭肉,形成抽心死苗和虫蛀茭。大螟2龄后蛀入茎秆或转株为害。二化螟初孵蚁螟集中在叶鞘内侧为害,造成枯鞘,2龄开始分散侵入茎秆,3龄转移为害。

  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除净茭白残株和田埂杂草,减少越冬虫量和产孵场所。②阻断繁殖链。拉清黄叶,消灭2代蛹。③药剂防治。可用15%锐劲特悬浮剂1000~1500液或25%杀虫双水剂300~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二化螟在蚁螟盛期,大螟在蚁螟盛孵期至2龄转移前施药。

  (2)长绿飞虱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使茭白叶片卷曲发黄,从叶尖向下逐渐枯焦,严重时全株枯黄,植株矮小。成虫有趋光性,迁飞力强,成虫和若虫有群集性,大多栖息在叶片中脉附近。

  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消除杂草和残茬。②药剂防治。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高效菊酯2000倍液,或25%扑虱灵1500倍液喷雾。

  (3)叶蝉又称叶跳虫,成虫和若虫以口针插入叶片或叶鞘组织内吸取汁液,成虫早晚取食为害,若虫初孵时有群集性。

  防治方法:用1.8%爱福丁或10%大功臣3000液或25%扑虱灵1500倍夜喷雾即可。

篇三 五叶齐大葱栽培
葱品种

表1 供试大葱品种或材料名称、编号及来源 Table 1 Codes and origin of 34 allium cultivas in this study

表4供试大葱品种或材料名称、编号及来源 Table 4 Codes and origin of 36 allium cultivas in this study

编号NO 1

中文名 Chinese name 大梧桐1

栽培种名称 Name of cultivars Dawutong 山东 来源 Origin

特征 Characte-ristic 分蘖弱

编号NO. 19

中文名 Chinese name 原藏大葱

栽培种名称

来源

特征 character-istic

日本 分蘖弱

Name of Origin cultivars Yuanzang 2

建平鳞棒葱1

3

建平鳞棒葱2

4

朝阳鳞棒葱

5

凌源鳞棒葱1【五叶齐大葱栽培】

6

赤水六号葱

7

致农气煞风

8

玉田大葱1

9

玉田大葱2

10

冬灵白二号

【五叶齐大葱栽培】

11

五叶齐

12

秦海洋

13

中华巨葱

14

隆饶鸡腿葱

15

台湾菜葱

Welsh onion

Jianping squama

onion Jianping squama

onion Chaoyang squama onion Lingyuan squama onion Chishui six Welsh onion Zhinongqishafen

g onion Yutian Welsh

onion

Yutian Welsh

onion

Donglingbai Welsh onion Wuyeqi Welsh

onion.

Qinhaiyang Welsh onion

Zhonghua huge

onion

Longyao jitui

onion Taiwan

Shandog 辽宁 分蘖弱

Liaoning 辽宁 不分蘖

Liaoning 辽宁 分蘖弱

Liaoning 辽宁 不分蘖

Liaoning 陕西 分蘖弱

shanxi 山东 分蘖弱

Shandog 河北 分蘖弱

Hebei 河北 不分蘖

Hebei 辽宁 不分蘖

Liaoning 天津 不分蘖

Tianjin 河北 分蘖弱

Hebei 北京 分蘖弱

Beijing 河北 分蘖弱

Hebei 台湾

分蘖弱

20

吉叶晚抽一本葱 21

玉郡直树

22

长悦葱

23

高脚白

24

呼市胭脂

红 25

玉田五叶

齐 26

玉田大葱

3 27

冬灵白

28

天津五叶

齐 29

高原一品

30

北海道寒

葱 31

南方细香

葱 32

凌原鳞棒葱2 33

北方分葱

Welsh onion Jiwanyiben onion Yujunzhishu onion Changyue Welsh onion Gaojiaobai onion Hushiyanzhi hong onion Yutian Wuyeqi onion Yutian Welsh

onion Donglingbai onion Tianjin Welsh onion. Altiplano Welsh onion Hokkaido winter onion A .schoenoprasum Lingyuan squama onion Northern

Japan 日本 Japan 日本 Japan 日本 Japan 北京 Beijing 内蒙古 Neimenggu 河北 Hebei 河北 Hebei 天津 Tianjin 天津 Tianjin 日本 Japan 日本 Japan 上海 Shanghai 辽宁 Liaoning 黑龙江

分蘖弱 分蘖弱 不分蘖 分蘖弱 分蘖强 不分蘖 分蘖弱 分蘖弱 分蘖弱 不分蘖 分蘖弱 分蘖强

不分蘖 分蘖强

vegetable onion

16

细香葱

A . schoenoprasum

17

云南安宁葱

18

一本太

Yunnan an ning

onion Yibentai Welsh

onion

Taiwan 上海 Shanghai 云南 Yunnan 日本 Japan

分蘖弱

36

大梧桐2

分蘖弱

35

章丘大葱

分蘖强

34

杂交葱

Spring onion Crossbreed onion Zhangqiu Welsh onion Dawutong Welsh onion

Heilongjiang

辽宁 Liaoning 山东 Shandong 山东 Shandong

分蘖弱 分蘖弱 分蘖弱

篇四 五叶齐大葱栽培
大葱育种

大葱育种研究概论

摘要:大葱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同一品种内基因型特别丰富,个体间基因型有较大的差异,对优良变异个体连续定向选择可以选育成优于原始群体的新品种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交流的不断扩大,栽培用种逐渐集中于少数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同时由于广泛引种、自繁,繁种技术不规范导致了品种混杂、种性退化,有些优良的地方品种现在已濒临灭绝。本文就大葱的育种成就及育种工作动态进行简要地总结,以期能够对我国的大葱育种有所帮助。 关键字:种质资源,品种选育,雄性不育,诱变

葱蒜类蔬菜又称鳞茎类蔬菜,是百合科,葱属中以嫩叶、假茎、鳞茎为食用器官的草本植物,包括大蒜、葱、韭菜、洋葱、韭葱、细香葱、胡葱1。葱蒜类蔬菜在我国栽培面积大,已形成规模化栽培,2000 年大蒜栽培面积达40 万hm2,是我国主要的出口蔬菜。据海关总署资料记载,1999 年我国大蒜产品出口到78 个国家,累计出口量27. 9 万t ,出口额为9 817. 9 万美元;2000 年蒜头出口额为12058 万美元,蒜薹和蒜苗1 365 万美元,洋葱及青葱4 118 万美元。葱蒜类蔬菜大多采用传统的优良品种栽培,选育的品种很少。在这些蔬菜产品由内销向外销的转变过程中,大多已不能作为适销品种应用,如我国出口的大葱、洋葱所采用的品种均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这种状况不但为外国种子公司占领中国蔬菜种子市场提供了机会,而且由于种子价格昂贵,增加了生产和出口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葱蒜类蔬菜育种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强葱蒜类蔬菜的育种研究并取得成果确为当务之急。以下主要综述大葱的种质资源和育种研究现状,以期为制定我国葱蒜类蔬菜的育种发展方略提供参考.

一 大葱种质资源研究2

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我国大葱种质资源丰富, 经过不断的自然变异及人工选择,形成了众多的地方品种。葱起源于西伯利亚、中国西北和东北及中亚等地包括3 个变种:大葱、分葱和楼葱。大葱的形态变异主要表现在分蘖性、株高、假茎长度和横径、单株质量、低温下的生长速率、高温下的生长速率及休眠特性 等。张世德依据假茎的形态将大葱分为3 个类型:长白型,出叶孔距长,一般为2~3 cm ,假茎长,粗度均匀,葱白指数大于10 ,如章丘大梧桐;短白型,出叶孔距短,假茎粗短,基部略膨大,葱白指数小于10 ,如寿光八叶齐等;鸡腿型,假

茎粗短, 下部显著膨大, 呈鸡腿或蒜头状, 如莱芜鸡腿葱等。我国种质资源库搜集大葱种质材料151 份。中长葱白类型有章丘大葱、通化仙鹤腿、海阳大葱、山东大葱等.另外, 分葱长葱白类型和短葱白类型。二我国除栽培种外, 还有野生种, 几乎分布全国各地, 如内蒙古沙葱、铁岭大葱等。

二 品种选育

(1)群体品种选育。山东莱州市蔬菜研究所对章丘大葱中的优良变异株进行6 代定向混合选择,育成了掖选1 号,抗紫斑病、锈病,产量高于章丘大葱。河北隆尧县农业局以隆尧鸡腿大葱与章丘气煞风大葱自然杂交,经8 (年) 4 代选育,育成了鸡腿型的冀大葱1 号。

(2)雄性不育系与一代杂种的选育。3 20 世纪70 年代,张启沛等在大葱自然群体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并进一步发现我国的大葱地方品种中雄性不育株广泛存在。山东农业大学和山东章丘市农业局分别以章丘大葱中发现的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育成雄性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不育株率均达95 %以上,并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了一些杂交组合,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马上武彦研究表明,大葱自交衰退

严重,一代杂种葱的苗期产量优势明显,但成株葱白产量优势不明显。张启沛发现优良杂交组合小区试验较对照增产20 %以上。席湘媛、栾兆水等对大葱雄性不育花粉细胞形态学研究表明,大葱雄性不育是花粉败育型。马上武彦提出大葱雄性不育是由胞质与两对隐性核基因互作控制的遗传模式。张启沛发现该遗传模式不能完全解释育种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胞质- 多对核基因的数量效应”的假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大葱的雄性不育是受胞质与核基因互作控制的。盖树鹏等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获得了与大葱的胞质不育基因和核恢复基因的连锁标记,提出了胞质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的分子辅助育种途径4。

(3)抗病毒病育种。吴小洁等研究认为大葱病毒病很可能是黄矮病毒在葱上的一个毒株Van Dijk 等则命名为葱黄条病毒刘红梅研究认为这一命名更符合山东大葱毒原特性及症状。刘红梅对28 份大葱品种(系) 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没有发现免疫品种(系) ,但不同品种(系) 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叶色浓绿、蜡粉厚重的抗性强。接种结合田间目测鉴定,评定出冰川、日本大葱、天津五叶齐、洛阳高脚白、诸城高茎葱5 个大葱品种抗性较强,其中诸城高茎葱、冰川成株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抗性较强5。

(4)组织培养无性系的建立。6 林忠平等利用大葱叶片作为外植体在MS 附加各种激素的培养基上,获得了再生试管苗。张松等以大葱的花蕾和幼叶为外植体,建立了诱导不定芽以及不定芽生根培养基,建成了组培无性系,为优良自交系的快繁、雄性不育株的保持及大葱的转基因提供了途径。

总之,在大葱的育种工作中,首先要重视大葱品种资源的收集利用,加强大葱种质资源得收集、鉴定、整理、利用工作,不仅要收集大葱品种资源,也要收集大葱的近缘植物资源,对资源进行创新、利用。

参考文献:1 李曙轩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农业出版社"

2 樊治成,陆帼一,杜彗芳. 大蒜品种资源分类体系的建立. 园艺学

进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 张启沛,大葱雄性不育系及杂种一代品种选育,山东蔬菜,上海科技出版社

4 崔连伟 中国大葱育种研究概述,吉林蔬菜

5高莉敏 我国大葱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山东蔬菜

6何启伟,苏德恕,赵德婉主编. 山东蔬菜.上海科技出版社

陆承聪

学号 083135201

生物技术082班

2012年4月2日

Scallion breeding research overview

Abract:

Key words:

篇五 五叶齐大葱栽培
章丘大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篇六 五叶齐大葱栽培
天津地区大葱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

(学术版)

2010(18):96-100

JOURNALOFCHANGJIANG

VEGETABLES

-96-

DOI:10.3865/j.issn.1001-3547.2010.18.031

天津地区大葱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

朱国仁1,古希树2,王少丽1,张友军1,胡霞2,徐维红2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2.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甜菜夜蛾是天津地区大葱的主要害虫,概述了其在大葱、大白菜、辣椒、大豆、玉米和棉花6种作物上发生为

害程度的差异,大葱田成虫和幼虫种群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组建了以农业栽培技术为基础,提高寄主增产避害能力,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性信息素诱捕雄虫和干扰雌雄蛾交配、高效安全杀虫剂与有机硅喷雾助剂混用的综合治理技术,田间试验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关键词:天津地区;大葱;甜菜夜蛾;发生规律;综合治理

大葱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由于甜菜夜蛾的严重为害,导致大葱的产量、品质和农民经济收益受到很大影响。大葱叶身呈长圆锥状(中空),直立生长、蜡质层较厚使药液难于展着,幼虫具钻蛀叶身(叶筒)内取食为害的习性,从而造成防治困难[1]。“五叶齐”大葱为天津市宝坻区名优蔬菜之一,常年种植面积8000hm2,年产值约2.10亿元,成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据当地农业生产和植保部门反映,1993、1997和2003年秋季甜菜夜蛾大发生时基本处于失控状态,一般5~6d施药1次,结合人工撸葱叶灭虫措施,大葱仍减产损失在30%以上。因此,结合大葱产地环境特征,进行甜菜夜蛾发生为害规律和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对提高害虫管理水平和大葱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

1.2试验地环境

试验于2009年在天津市宝坻区林亭口镇车辕轴

村露地晚葱田(品种为五叶齐)进行。全村大葱生产面积100hm2,占秋播作物总面积286.7hm2的53.6%,其次是玉米66.7hm2,其他作物辣椒、大豆、芝麻、白菜、棉花等有零星种植;另有沟渠水域和堤埝、田间道路约66.7hm2。大葱生产由农户经营管理,一般于6月底至7月初定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上市。

1.3试验方法

①大葱主要害虫发生为害状况调查结合幼虫

种群动态调查进行,定点定株100株,记载主要害虫数量和为害株率,结合大葱长势评估其为害性。

②不同寄主作物甜菜夜蛾为害现状调查在幼

虫发生初盛期,调查同一区域大葱等6种作物的种群数量,并结合各寄主的施药情况分析其发生为害程度。

1

1.1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甜菜夜蛾性信息素PVC毛细管缓释

③成虫发生动态监测监测点设于面积0.33hm2

晚葱田内,常规生产管理。田内放置3个诱捕器呈三角形排列,每诱捕器的诱芯架内固定1枚诱芯,每2个诱捕器间距为60m,诱捕器悬挂在竹竿上放置高度超出大葱30cm,诱捕器下口接一饮料瓶收集成虫。试验从7月15日至10月30日,每天早晨调查记录诱捕到的成虫数,统计后将成虫进行灭活处理。诱芯每

诱芯(测报型和防治型)、通用型干式诱捕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市售)。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产品。

致谢:严崇泽、向九强、史继勇、陈俊荣、刘宝生参加

【五叶齐大葱栽培】

部分调查,工作中得到史继宝推广研究员支持!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

项目(200803007)

朱国仁,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蔬菜害虫综合治理,

电话:010-82109518,E-mail:zhugr@mail.caas.net.cn收稿日期:2010-06-22

月更换1次,3枚诱芯错时更换。绘制成虫种群数量消长曲线图,试验期间的气象资料从宝坻区气象站获得。

④幼虫种群动态调查7月15日至10月27日,

选取连片种植的晚葱田一块,划出133m2为系统调查区,大葱按常规生产管理但不使用杀虫剂。采用定点取样法,调查前9次、中间7次和最后2次,分别固定

-97-取样1000,500和300株,每5d清晨调查并记录幼虫数、卵块数、被害株、被害叶等,对钻蛀的叶筒采用剖查法记录活虫数。

(学术版)

2010年9

月下半月刊

度,以大葱和玉米为主栽作物,实行2~3a轮作,其他作物零星种植。表1列出了6种作物的种植方式、播期(定植期)、打药次数和9月9~10日寄主生育期及甜菜夜蛾发生初盛期的为害情况。综合分析表明,在当地种植制度下,甜菜夜蛾在不同寄主间的发生为害程度有很大差异。其中,大白菜的百株虫量(67.2头)和被害株率(80%)最高,其次是大葱分别为17.8头和

⑤不同长势大葱甜菜夜蛾发生为害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重点

调查地块相连,不同大葱长势与害虫发生为害的关系

⑥综合治理对策制定基于种群动态和引进与

开展关键防治技术研究,组建甜菜夜蛾综合治理技术,并与生产田的防治效果比较。

10.3%,玉米、辣椒和大豆,总体上表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棉花的被害株率(1%)和百株虫量(0.5头)最低。由于6种寄主作物的种植密度相差很大,结合百株虫量计算出大葱、大白菜、辣椒、大豆和玉米单位面积的虫量分别是棉花的214,198.9,13.2,7和4.6倍。大葱和大白菜分别施药4次和1次,但甜菜夜蛾种群密度明显高于其他作物,辣椒上数量较少,大豆、玉米的虫情轻,棉花上呈零星发生的态势,与我们所作的虫情普查的状况基本一致。可见,2009年秋季甜菜夜蛾在当地中等程度发生时,主要为害大葱、十字花科大白菜等蔬菜作物。

2

2.1

结果与分析

大葱主要害虫发生为害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晚葱生长期间甜菜夜蛾、葱蓟

马(Thripstabaci)、葱斑潜蝇(Liriomyzachinensis)都有发生,但种群数量和发生为害程度有明显差异。7月

15日至9月13日葱蓟马的百株虫量仅为3~55头,其后种群数量有所上升,10月7日高峰期为1095头,

10月17日降至251头。同期大葱平均株高从39.3cm增至95.5cm,平均单株叶数由2.9片增至4.2片,植株耐害能力均较强,葱蓟马基本未造成为害。7月15日、8月21日和10月7日,葱斑潜蝇蛀叶率分别为

2.3大葱田甜菜夜蛾成虫种群消长动态

2009年109d共诱捕甜菜夜蛾成虫9448头,图1显示了成虫种群数量消长属多峰型,可分为2个阶段。其一,7月15日至9月8日成虫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的趋势,在调查的前32d每个诱捕器日均诱蛾量

0.3%、7.5%和31.3%,其后基本没有继续发展;被害叶的虫口数量由少渐多,反映其种群数量逐步上升,对大葱造成一定为害。但在8月25日也发现一块早葱田(6月上旬移栽)受害严重,被害株率高达100%,被害叶率达85.9%,从远处望去全田一片灰白,部分葱叶从被害处折曲。调查结果表明,在葱白生长期和成熟期甜菜夜蛾的为害株率,均超过现有的防治指标,甜菜夜蛾是主要防治对象,而葱斑潜蝇、葱蓟马为兼治对象。

[2]

9.4头,其后16d缓慢上升为27.1头,最后8d迅速增至94.1头,而在9月3日和7~8日相继出现2次蛾峰,分别为128头和152.3~143.7头。调查期间3个时段的日均温度为25.5℃,23.7℃,20.3℃,与种群增长趋势相反。初步分析认为,成虫种群增长可能是南方(部)地区迁入虫源在当地繁衍增殖的结果(图2),而温度降低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弱;此外,高峰期蛾量突增可能与异地虫源大量迁入有密切关系。第2阶段始于9月9日共53d,成虫种群数量曲线呈频繁深度波

2.2不同寄主作物甜菜夜蛾幼虫发生为害的差异试验基地所在天津市宝坻区车辕轴村的种植制

表1

不同寄主作物甜菜夜蛾为害情况调查

作物(品种)大葱(五叶齐)大白菜(秋绿)辣椒(天鹰椒)

大豆

生育期葱白形成期

密度株/667m2

调查被害百株幼虫/头

幼虫数/头

株数/株株率/%1~3龄4~5龄

备注

1500037001500

4400

600250200

200

10.380.07.5

3.0

17.867.211.0

2.0

909410

3

177412

1

7月1日定植,打药4次

葱田内小块种植,8月7日播种,

打药1次

莲座期采收期结荚期

5月上旬定植,与玉米间作,白僵

菌寄生3头幼虫。未施药

未施药

玉米(凌单)棉花(冀杂)

灌浆期开花期

600

2500

200

200

12.0

1.0

9.5

0.5

2

1

17

5月上旬播种,与辣椒间作,幼虫

蛀食果穗。未施药

5月上旬播种,未施药

2010/18

/头

朱国仁,等.天津地区大葱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

-98-

(月/日)

图1天津宝坻区大葱甜菜夜蛾成虫种群动态

动的特点。此间日均温度降至15.9℃,每个诱捕器日均诱蛾量31.3头,9月22日最低1.3头,10月21日最高130头,伴随3次蛾峰出现明显的波动。可能的原因参考以上所述,特别是10月21日的蛾量高峰由异地虫源迁入的可能性较大。

另据9月中下旬从田间采集的大量幼虫,在北京、天津实验室内饲养结果,成虫产卵发育到子代,初龄幼虫即全部死亡,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甜菜夜蛾幼虫钻蛀大葱叶筒内取食为害、排泄粪便造成污染或腐烂。从图2看出,8月9日蛀筒率仅为

2.4大葱田甜菜夜蛾幼虫种群消长动态

大葱在常规生产管理和不施杀虫剂时,甜菜夜蛾

0.02%,其后不断上升至9月27日的11.7%和10月27日的14.2%。其中,9月3~27日蛀筒率增长率较快,与幼虫的增长曲线趋势一致。

幼虫种群动态曲线出现2次高峰(图2)。7月15日至

8月29日幼虫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调查1~31d,由于迁入的蛾量较少,前23d降雨10次、雨量多达

2.5大葱不同长势与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的关系甜菜夜蛾发生为害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高温

222.4mm,导致幼虫数量增长缓慢,第31天百株虫量仅为8头。其后7d受降雨4次共42mm影响,幼虫数量降到百株3.1头,随后的2次调查百株虫量迅速增至21.6头和28.4头,进入第1次虫口高峰。9月3日至10月27日的幼虫种群动态曲线呈偏态分布的类型,9月21日第2次虫口高峰出现在全年蛾盛发期后14~15d,百株虫量达41.2头,其后种群数量迅速下降,与田间成虫的发生数量不吻合(图1)。初步分析其幼虫种群数量突降的原因,与大葱生长后期不适宜害虫取食、发育繁衍,成虫向南回迁及低温多风的气象条件和其他因素有关。2009年9月下旬当地平均温度

干旱的气象条件是甜菜夜蛾猖獗成灾的重要因素[3]。表2显示,1号比2号田大葱幼虫密度低7.14%,植株高度矮12.39%,叶数减少25.93%,而植株、叶受害率和幼虫数量均明显提高,其中蛀筒率高1.77倍,幼虫密度高5.9倍。3号较4号田大葱幼虫密度低12.5%,植株高度矮18.02%,叶数少24.5%,幼虫的蛀筒率高

9.61倍、幼虫密度高10倍,上述结果与广大葱农“孬田虫重”的反映和田间观察的虫情差异相吻合。类似的状况出现在土蝗的孳生地[4],及烟粉虱发生为害严重的干旱、缺水农(菜)田[5]。初步分析认为,农田小气候常因农业技术措施不同和作物群体结构的影响[6],葱田疏于管理、缺水少肥,地势低洼积水和土壤盐碱度较高时,植株生长势差、大葱群体结构不良,形成了

19.1℃,最低温度8.1℃;10月平均温度13.3℃,最低温度1.0℃,造成甜菜夜蛾幼虫死亡率增加,使虫口降低。

农田温度高、干旱、光照充足的小气候特征,有利于甜菜夜蛾活动、取食、生

蛀筒率/%

百株虫量/头

长、发育和繁殖,加重了甜菜夜蛾的发生为害。

2.6甜菜夜蛾的综合防治

①甜菜夜蛾综合防治技术根据

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的原理和最新进展[7,8],在初步掌握大葱田害虫的发生为害规律,引进与试验关键防治技术的基础上,组建了甜菜夜蛾以非化学防控措

图2

天津宝坻大葱甜菜夜蛾幼虫数量及蛀筒率变化曲线

-99-表2

调查时间月/日

田块代号

密度株/667m2

株高

(学术版)

2010年9

月下半月刊

大葱长势与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的关系

被害株/%

被害叶/%

蛀筒

蛀筒率指数

叶数片/株

蛀筒幼虫/头

cm72.182.378.796.0

%34.1519.303.460.36

1~3龄28030

4~5龄1493071

虫口指数

9/279/2710/2710/27

1号2号3号4号

13000140001400016000

3.775.093.764.98

88.3370.0018.007.09

46.4927.111.671.09

1.771.009.611.00

5.901.0010.001.00

注:调查株数均为300株。1和2号田一路相隔,大葱为葱白形成期,调查前2周未施药;3号和4号田相邻,大葱收获前,调查前2月未施药。

施为主体、兼治葱斑潜蝇和葱蓟马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基本要点为:a.以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优化大葱群体结构和小气候环境条件,提高寄主增产避害能力;

,初步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由于甜菜夜蛾的发生为害规律复杂,不同地区、年份、作物间差异较大,这次的研究结果只是今后工作的起点,可供其他地区参考。

在调查过程中甜菜夜蛾卵块及天敌比较少见,发生规律及其种群突升、突降的原因不明;同时频振灯、性信息素、寄主群体结构和农田小气候对该虫的定量防控作用评估不足,缺乏适合当地的防治指标,在IPM中溶入性价比高的性信息素产品[10]等技术,均有待深入研究。【五叶齐大葱栽培】

b.利用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2hm2挂1盏)诱杀害虫;c.用性信息素诱捕雄虫和干扰雌雄蛾交配,在害虫发

生初期平均540m2设置1个诱捕器(诱芯)、减少大葱上甜菜夜蛾的种群数量;d.根据虫情选用高效、安全杀虫剂与喷雾助剂混用,可节省用药量25%,并能达到或优于单剂的防治效果[9]。如8月上中旬以甜菜夜蛾为主时,主要选用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喷雾;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兼治葱斑潜蝇和葱蓟马,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制剂喷雾;9月中下旬甜菜夜蛾盛发期,用新型、高效的氯虫苯甲酰胺制剂喷雾。

参考文献

[1]郑霞林,王攀,王小平,等.大葱甜菜夜蛾主要生物学习

性、暴发成因及防治[J].长江蔬菜(学术版),2009(18):4-

7.

[2]梁国勋,范松伦,刘世荣,等.川西地区甜菜夜蛾对大葱的

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23(8):3-6.

②甜菜夜蛾综合防治效果甜菜夜蛾综合防治核

心试验示范区面积6.7hm2,幼虫盛发期的百株虫口7头,大葱蛀筒率1.24%,生产对照田分别为97.35头和

26.73%,防虫效果为92.8%,大葱蛀筒率下降95.4%,同

时兼治葱斑潜叶蝇、葱蓟马。大葱综防田施药6次,比生产田施药11次减少用药5次,用药量降低78.25%,有利于保护菜区生态环境。大葱综防田667m2产量

[3]罗礼智,曹雅忠,江幸福.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特点及其趋

势分析[J].植物保护,2000,26(3):37-39.

[4]亓京美、曹凤展、亓廷联,等.莱芜市土蝗发生区域分布及

防治对策研究[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0,20(4):13-

3720kg,设1kg0.62元,比生产田增产6.3%,单价提

高了0.08元/kg,实际增加收入416.4元/667m,显示

2

14,12

[5]刘同先.美国烟粉虱综合治理研究:回顾、进展和成功综

述[M]//昆虫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298-299.

[6]江广恒.农田小气候[M]//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气象卷.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160-162.

3小结与讨论

天津市宝坻区实行以大葱和玉米为主栽作物的

[7]郭予元.21世纪我国植物保护策略和技术的发展趋势[J].

安徽科技,2002(7):4-7.

种植制度,甜菜夜蛾是大葱的主要害虫,葱斑潜蝇、葱蓟马是兼治对象。在甜菜夜蛾中等程度发生年份,除大葱外,大白菜是最主要的寄主作物,其次为辣椒,大豆、玉米和棉花发生为害较轻。在大葱田成虫和幼虫种群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中,分析了不同栽培管理下对植株长势、大葱群体结构对葱田小气候的影响,可能是影响甜菜夜蛾发生为害轻重的重要因素。初步组建了以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提高寄主增产避害能力,灯光诱杀、性信息素诱捕雄虫和干扰雌雄蛾交配、高效安全杀虫剂与有机硅喷雾助剂混用的综合治理(IPM)技术

[8]CastleSJ,GoodellPB,PalumboJC.Implementing

principlesoftheintegratedcontrolconcept50yearslater-currentchallengesinIPMforarthropodpests[J].PestManagSci,2009,65:1263-1264.

[9]朱国仁,王少丽,张友军.农用有机硅Ag-64在大葱甜菜

夜蛾化学防治中的作用初探[J].中国蔬菜(学术版),2010(6):50-52.

[10]朱国仁,王少丽,张友军.不同性信息素产品诱捕甜菜夜

蛾的综合评价[J].中国生物防治,2010,26(4)待出版.【五叶齐大葱栽培】

(学术版)

2010(18):100-102

JOURNALOFCHANGJIANG

VEGETABLES

-100-

DOI:10.3865/j.issn.1001-3547.2010.18.032

华南地区甜菜夜蛾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吉训聪,谢圣华,林珠凤,梁延坡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口,571100)

要:根据多年的调查和研究,总结出以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控技术并在华南菜区

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

关键词:华南地区;甜菜夜蛾;发生;防控技术

华南地区是我国南菜北运的主要基地、南繁育种基地,也是全国人民冬季主要菜篮子,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甜菜夜蛾在华南地区常年发生,主要为害十字花科、瓜类、茄果类、豆类等多种蔬菜,对蔬菜产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项目组通过多年的调查和研究,总结出以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控技术在华南菜区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防控效果,现将技术总结汇报如下。

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省、自治区。该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4℃,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在300d以上。多数地方年降雨量为1400~2000mm,是一个高温多雨、四季常绿的热带-南亚热带区域,其温湿度适宜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甜菜夜蛾发育状况和繁殖的多数指标随相对湿度增加而提高,而随温度提高呈抛物线变化,适温(或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4]。在广东、深圳等地以5~8月为害最重,在深圳地区1a可发生10~11代,主要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在华南地区无越冬现象,可终年繁殖为害[5]。甜菜夜蛾在海南主要为害豇豆、葱、甘蓝、芥蓝、菜心等蔬菜,在4~5月和10~11月为发生高峰期,年发生世代为12~13代。

1

1.1

华南菜区甜菜夜蛾发生概况

甜菜夜蛾发生特点

华南地区位于我国最南端,主要指广东省、海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3007)吉训聪(1974-),男,副研究员,硕士,从事植物保护技术研究

及推广

收稿日期:2010-07-15

1.2耕作种植模式

华南菜区主要耕作模式为市县郊区的常年蔬

菜种植区和大面积的冬种反季节蔬菜种植区。常年

≥≥≥≥≥≥≥≥≥≥≥≥≥≥≥≥≥≥≥≥≥≥≥≥≥≥≥≥≥≥≥≥≥≥≥≥≥≥≥≥≥≥≥≥≥

OccurrenceandIntegratedPestManagementofBeetArmyworm,

SpodopteraexiguainGreenChineseOnioninTianjin

ZHUGuoren1,GUXishu2,WANGShaoli1,ZHANGYoujun1,HUXia2,XUWeihong2

(1.InstituteofVegetablesandFlowers,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ijing100081;

2.TianjinInstituteofPlantProtection)

Abstract:Beetarmyworm,Spodopteraexigua,isamaininsectingreenChineseonioninTianjinarea.Occurrencediffer-encesof6hostsincludinggreenChineseonion,Chinesecabbage,pepper,bean,cornandcottonweresummarizedanddy-namicsofS.exiguaandtheirinfluencingfactorsingreenChineseonionwereanalyzed.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wasbuiltonthebasisofagriculturalculture.Theimportanttechniqueswerecomposedofincreasinghosts'pest-resistanta-bility,killingthemothsusingfrequencytremblerlamps,inducingthemalemothandinterruptingthemoths'matingbysexattractant,andsprayinghigheffectiveandsafeinsecticidesmixedorganicsiliconesurfactant.GreatcontroleffectshavebeengainedthroughtheIPMtechniques.Theresearchesshouldbestudieddeeplyinthefuturewerediscussedfinally.Keywords:Tianjin;GreenChineseonion;Spodopteraexigua;Occurrencerule;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

篇七 五叶齐大葱栽培
中国大葱育种研究概况

中国大葱育种研究概况

大葱是原产我国的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蔬菜作物,在我国至少有2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先民通过混合选择或母系选择育成了适合本地生态环境、栽培条件和消费要求的优良地方品种或农家品种如山东的章丘大葱(包括大梧桐型和气煞风型)、天津的五叶齐、河北的海阳葱、朝阳的鳞棒葱、陕西的赤水谷葱、隆尧鸡腿葱、内蒙古的胭脂红大葱、云南的安宁大弯葱等。另外,大葱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同一品种内基因型特别丰富,个体间基因型有较大的差异,对优良变异个体连续定向选择可以选育成优于原始群体的新品种,我国众多的优良地方品种都是这样育成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交流的不断扩大,栽培用种逐渐集中于少数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一些不符合商品生产、流通的地方品种或农家品种被大量淘汰,同时由于广泛引种、自繁,繁种技术不规范导致了品种混杂、种性退化,有些优良的地方品种现在已濒临灭绝现阶段,我国的大葱育种与其他蔬菜育种相比滞后于生产及流通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近几年来对外出口鲜葱及大葱深加工产品的增加,对品种的专一依赖性大大增强,因此加强大葱育种工作势在必行:现就现阶段我国大葱的育种成就及育种工作动态进行简要地总结,以期能够对我国的大葱育种有所帮助。

大葱育种现有的途径主要有引种、选择育种、有性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等。 l 引种大葱以营养器官为产品,是没有严格的成熟标志的蔬菜作物,生长期间无论小苗、大苗、还是成龄株、侧芽葱、甚至鲜嫩的花薹均可供利用;又由于大葱原产地是中亚高山地区,属于全年温差与昼夜温差都很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夏季干旱炎热,冬季严寒多雪,大葱既耐热又耐寒,适应性较广,因此在地区间、国际间引种容易成功,如山东省章丘市的“章丘大葱”已经被我国北方广泛引种,南方部分地区也引人种植;秦皇岛的“海阳大葱”已经成为哈尔滨市及河北省的主栽品种,天津“五叶齐”在京、津及河北、辽宁等地表现优良,浙江的“西子大葱”早年引自日本。引种中值得注意的是大葱品种的抗寒性,有些品种在北方越冬死亡率很高,甚至不能安全越冬,对这些类型的品种最好进行春育苗。

2 选种大葱育种的选择方法很多,主要有混合选择、母系选择、单株选择、轮回选择等。近年来各地先后育成了许多大葱新品种.其选育方法多是利用地方品种或外引品种现存的自然变异选择而成。如山东的大梧桐葱、气煞风葱、29系葱、枣庄大葱、天津的冬灵白葱,辽宁的三叶齐葱,河北的冀葱一号等

栾兆水、张启沛通过对地方品种莱芜鸡腿葱进行两次雄性可育母系的选择结果表明:第一代和第二代选择各系统的株高、假茎鲜重,假茎长和横径,叶面积系数,叶片数的单株平均测量值低于原始群体,而假茎干物质含量高于原始群体=除叶片数在两次选择中变化不大外,其它6个性状第二代选择各系统的平均测量值均高于第一代选择一一代,二代选择均选出上述7个性状优于原始群体的优良系统,且第二代选择的优良系统数多于第一代选择。利用雄性可育母系选择改良大葱地方品种是有效的,认为不育母系选择增益不如雄性可育母系选择,但是不育母系选择可能是提高葱白重量的可行途径张启沛认为单株选择时,自交可以分离出某些性状优良的系统,如在S:中有20~30的株系在葱白长度上超过原始群体。然而在所选群体大小一,Homer认为20~30个单株可代表一个分离群体,但容易引起二倍休物种的遗传漂移。张启沛认为为防止基因漂移,每次混合选择的入选株率约为群体的1%~3%,即30~50株为宜 ]。

3 有性杂交育种河北隆尧县农业局以“隆尧鸡腿大葱”与章丘“气煞风”大葱rj然杂交,经8年4代选育成了品质较好的鸡腿型大葱“冀葱一号”佟成富等以冬灵白为母本、三叶齐为父本,母本人工去雄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单株选择和多代混合选择育成速生、高产、抗病的辽葱一号。

4 诱变育种手段主要有辐射诱变、化学诱变等。山东莱州市蔬菜所以章丘大葱优良变异株为基础材料,采用钴60辐射处理后,经过10年进行6代定向混合选择,系统选育出“掖辐一号”大葱,抗紫斑病、锈病,产量高于章丘大葱。

5 杂种优势利用主要是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上世纪70年代张启沛等在大葱自然群体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并进一步发现在我国的大葱地方品种中雄性不育广泛存在:。山东农业大学和山东章丘市农业局分别以章丘大葱中发现的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育成雄性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不育株率达到95%以上,并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了一一些杂交组合。佟成富等育成了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的大葱雄性不育系244A,并利用244A配制了杂交种“辽葱二号”在生产上应用。

在雄性不育系选育技术上,盖树鹏利用RAPD技术,获得了大葱胞质不育基因和核恢复基因的连锁标记,提出了胞质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的RAPI)技术辅助育种途径[9,10]。利用RAPD技术标记能够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物种品种的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方法简便、迅速、准确性高,可以进行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以及不育系辅助选育工作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将成为今后提高不育系选择效率及杂种鉴定的有效手段:

另外,无融合生殖也可以利用,无融合生殖是不经过精卵受精而产生胚和种子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包括来自减数胚囊中的单倍体无融合生殖.来自减数胚囊中的二倍体无融合生殖和来自体细胞的不定胚等三大类。单倍体无融合生殖可以控制杂种分离,提高选择效果,缩短育种年限和用以配组远缘杂种。二倍体无融合生殖可以固定杂种优势211,12.13,14 。孙合军研究了大葱在完全隔离授粉的条件下,大葱部分单株上发生了无融合生殖,群体无融合生殖的发生频率为5%~15%、平均结实率为0.29%;大葱无融合生殖主要是来源于未减数分裂胚囊的二倍体无融合生殖(主要是二倍体卵胚)0 。

6 离体培养研究近年来对葱属植物离体培养研究逐渐增多,利用大葱叶片、花药、花蕾、未授粉子房等进行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建立了高频植株再生体系和许多无性繁殖系;同时深入研究了激素在培养中的作用,变异的鉴定和选择,再生能力的保持等问题,拓宽了大葱育种及繁种的途径。

林忠平等利用大葱叶片作为外植体在MS附加各种激素的培养基上,获得了再生试管苗。张松、张启沛等以大葱的花蕾和幼叶为外植体,建立了诱导不定芽以及不定芽生根培养基,建成了组培无性系,250天内的繁殖系数可达3 787倍:为优良自交系的快繁、杂种优势的固定、大葱转基因提供了途径”一韩清霞、李纪蓉等对“大葱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再生小植株”技术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地研究 ]。

7 品质研究及抗病性鉴定大葱品质育种方面报道很少,少数对现有品种做了一些品质分析 0 ,如张松等研究认为大葱的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可溶性糖和香辛油是影响其营养品质、风味品质和贮藏性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其含量差异很大∞。张松,张启沛研究认为大葱蛋白质和氮基酸是其营养品质的重要构成因素,其含量在不同类型、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很大 t一吴小洁等研究认为大葱病毒病很可能是黄矮病毒在葱上的一个毒株·。Van Dijk等则命名为葱黄条病毒,刘红梅研究认为这一命名更符合山东大葱毒源特性及症状,对28份大葱品种(系)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没有发现免疫品种(系),但是不同品种(系)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叶色浓绿、腊粉厚重的品种抗性强。刘维信,张启沛等对大葱品种资源的紫斑病进行了田间自然鉴定调查,结果认为供试材料的紫斑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大葱的紫斑病抗病性与原产地的生态条件关系不大,加强人工选择能够显著提高其抗性,应用杂种一代或许是提高抗紫斑病的途径之一、。徐启江等研究黑龙江省分蘖洋葱病毒病原的鉴定结果认为,系统侵染大葱的病毒病原主要是洋葱黄矮病毒(0YDV)和韭葱黄条纹病毒(LYSV):。

8 关于雄性不育理论研究雄性不育是植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据统计已在43个科162个属617个植物种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性一=马上武彦提出大葱雄性不育是由“胞质与两对隐性核基因互作”控制的遗传模式张启沛发现该遗传模式不能完全解释育种中出现的保持系自交育性分离问题,提出了“胞质一多对核基因的数量效应”的假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大葱的雄性不育是受胞质与核基因互作控制的席湘嫒等对大葱雄性雄性不育花粉细胞形态学研究表明,雄性不育大葱的小胞子发生正常,在小胞子发育的单核中期开始败育,先是小胞子的细胞解体,而后细胞核解体,最终形成无内含物的空瘪花粉。经过扫描电镜观察,可育花粉为扁球形,不育花粉粒畸变成超扁球形,花粉沟凹陷很深,因此大葱的雄性不育属于花粉败育型。

栾兆水等用压片法对雄性不育和可育大葱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详细的细胞学观察,并用电镜扫描观察了雄性不育和可育大葱的花粉粒形态,结果表明:雄性不育和可育大葱的小孢子发生是基本一致的,两者均存在低频率的异常减数分裂行为:雄性不育大葱小孢子在单核中期前是正常发育的,其败育始于单核中期,扫描电镜下的雄性不育和可育花粉粒形态特征有明显差异”另外,席湘媛,栾凤柱研究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CV.Zhangqiu)卵器及受精后助细胞的超微结构。席湘嫒在大葱小孢子母细胞至二孢早期花粉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中,用电镜观察了章丘大葱从胞子母细胞至二胞早期花粉发育的超微结构。

尽管利用大葱雄性不育系制成的杂交种已经在生产上得到应用,但是大葱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还不清楚、遗传学理论尚未建立,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以期指导育种实践活动。

总之,在大葱的育种工作中.首先要重视大葱品种资源的收集利用,加强大葱种质资源得收集、鉴定、整理、利用工作,不仅要收集大葱品种资源,也要收集大葱的近缘植物资源,对资源进行创新、利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收集入库保存大葱品种资源151份其次,要明确大葱的育种目标,大葱新品种选育除了育成高产、冬贮干葱率高的品种,还应该品种配套,培育多抗性、多熟性品种,特别是培育耐抽薹、适应出口、及干物质含量高的脱水加工型品种,培育出新、奇、特的品种。加强大葱育种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加速雄性不育系、自交不亲和系、无融合生殖等的研究和利用,加快大葱生产杂种化步伐。

参考文献:

1李曙轩等,1990,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农业出版社.

2栾兆水,张启沛,1994,雄性可育母系统选择对大葱7个园艺性状的影响,中国蔬菜,(4):1~3

3张启沛,1997,大葱堆l生不育系及杂种一代品种选育,山东蔬菜,上海科技出版社.67—73

4周长久主编,1996,现代蔬菜育种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35~242

5.佟成富等,2001,大葱新品种辽葱一号的选育,辽宁农业科学,(4):46

6张启沛,魏佑营等,1987,葱自然群体的雄性不育性,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8(4):1—10 7周长久主编,1995,蔬菜种质资源概论,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2~209.

8佟成富等,2002,大葱雄性不育系244A的选育度利用,中国蔬菜,(4):7~8.

9盖树鹏,孟祥栋。2001,快速提取大葱细胞质DNA的方法,植物生理学通讯,37(4):317—318

1O.盖树鹏.孟祥栋,2002,大葱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0(1):94—97

11袁隆平,1988.利用无融合生殖改良作物的潜力,杂交水稻,(4):l一5.

12周开达,1991,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3赵凤梧,1994,小麦无融合生殖研究初报,河北农业科学,(3):2-4,

l4孟金陵,1995,植物生殖遗传学,科学出版社.

15孙舍军,1996,大葱无融合生殖的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6.林忠平等,1982,从大葱的愈伤组织诱导再生植株,植物学报,(6).17 张松,张启沛.1995.利用大葱幼叶进行组织培养微繁的研究,园艺学报,(2):161-165

18张松,张启沛,1994,大葱花蕾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5(3):277-282. 19韩清霞等,2002,大葱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再生小植株,葱蒜类蔬菜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

20,郭海忱.崔兰,1996,用GC/MS测定大葱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质谱学报,17(2) 63-66 21蔡顺仁,陈佳慧等,1996,省产北葱葱青与葱白之含硫成份麸胺基转肤酶活性之差异,食品科学(台湾省)23(4):575~583.

22陈金东,迟玉聚,2000,富硒大葱硒含量的研究,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7(2):79~80.

23.张松,张启沛,1997,葱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可溶性糖和香辛油分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8(4):477~482,

24张松,张启沛. 1997,葱蛋白质和氨基酸分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8(2):】34-】4() 25吴小洁等.1985,大葱黄矮病毒的分离提纯及初步鉴定,科学通报,(1)

26Van mjk,P.:Survey and chiracterizadon of protyviFUSes and their strains of

AIlium species.Neth,J PL.PatIl 99 Supplement,1993(2)

27_刘红梅,1995,葱病毒病抗性鉴定及抗原筛选的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8.刘维信,张启沛等,1998,大葱种质资源对紫斑病抗性的自然鉴定,山东农业科学,(5):36—37

29徐启江,丁国华等,2003,黑龙江省分蘖洋葱病毒病原的初步鉴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2):55—58

30刘定富,1993.植物雄性显性核不育研究进展,中国农学会植物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青年学术讨论会.

31.马上武彦等,1985,丰年细胞质雄性不稔遗传模式,Janpan SocH。rc Sci,54(4):432-437 32席湘媛,1991,大葱雄性可育及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花粉发育比较研究,植物学报,33(10):7 f)一773

33栾兆水,孔令让.1992,雄性不育可育大葱花粉细胞形态学比较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23(1):59—66

34席湘媛,栾风柱,200l,大葱卵器及受精后助细胞的超微结构,云南植物研究,23(1):79-84

3j席湘媛,2000,大葱小孢子母细胞至二孢早期花粉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云南植物研究,22(2):161—165

36 Homer E S etal Corp Science,1973,13:485—489

37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编,1992,中国蔬菜品种资源目录,万国学术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9854.html

    上一篇:儿童乐园经历

    下一篇:开古董首饰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