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种植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双孢菇种植技术
怎样在树林里种植双孢菇栽培技术

  [科技苑]人工种出“野”蘑菇(20120312)

  双孢菇出了名的娇贵,对温湿度要求比较高,所以一般人工种植双孢菇,都得用温室大棚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才能获得产量高、品相好的产品。但在河南驻马店,那里的双孢菇却一反常规,不是在温室大棚里种出来的,而是都长在了树林里。那么,是谁想到要把蘑菇种到野外呢?在树林里种植双孢菇,产量和品质又如何保证呢?这么做还有哪些好处呢?本期节目将详细介绍这项双孢菇栽培技术。

  相关知识:

  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在作物秸秆(麦秸草、稻草)中除加入适量的农家粪(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无机养分。

  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4-32℃,最适温度为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5-25℃,最适温度为14-18℃。

  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覆土的含水量为16-20%。菌丝体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子实体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过干或过湿的环境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栽培双孢菇技巧:

  压菌水在床面有菌丝冒出时喷洒。方法:加大通风,让大风吹进菇棚,使菌丝倒伏,每平方米床面喷1公斤左右的水,早晚各1次,使土层厚度的1/2洇透水。喷水后,结合强通风,使床面表层约0.5厘米厚度的土面失水、略有发白,菌丝在该厚度以下的土层内可横向生长、连结,并达到生理成熟。

  结菇水在喷压菌水3天后喷洒。根据培养料及土层含水状况,结菇水按每平方米床面3公斤左右的用量分4次喷入,直到覆土层湿透但水无下渗为准。喷结菇水时,应加强通风。

  蘑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周期性变化,较其他食用菌更为突出明显。因此出菇旺期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供蘑菇吸收。假如没有土层,料面难以承受这样的大量的水分,而土层既能吸收贮存这样多的水分,空隙间又有足够的空气供蘑菇吸收

  出菇水的用量、喷洒方法与结菇水相似。此时已有菇蕾出现,注意尽量使水温与棚温相仿,不可使温差过大。并且,有菇蕾的地方应多次少量喷水,总量要足。但应注意不要有水渗入培养料。

  维持水要常喷,每天根据温度、通风等情况掌握喷水次数及用水量,保持棚内湿度在90%左右,覆土面基本湿润。若通风孔处、近门口处土层发白,属正常现象。随着子实体的不断长大,喷水次数及用水量也应不断增加。

  相关新闻:

  近日,山丹县位奇镇位奇村的双孢菇种植农户正忙着在蘑菇大棚内采收蘑菇,看着自己今年试种的双孢蘑菇个个长势诱人,菇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该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组织群众赴外参观学习双孢菇种植技术,采取农户自筹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投资25万元建起了30座半坑式结构温室大棚。据了解,双孢菇主要集中在7至10月产蘑菇,预计每棚每年可产双孢菇1500至2000公斤,按市场价格每公斤9元计算,每棚可收入1.5至2万元,扣除成本,每棚纯收入1万至1.5万元,当年可全部收回成本。

篇二 双孢菇种植技术
双孢菇的栽培技术

篇三 双孢菇种植技术
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

江西***菌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社名称:

合作社地址:

合作社社长:

菇 棚 数量:

种 植 面积:

责任技术员: 双 孢 菇 栽 培 档 案

第一章 菇房的搭建

地域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原材料价格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双孢菇菇房的建造都有很大区别;吉安地区有丰富且便宜的毛竹资源,非常适合用来搭建双孢菇菇房,现在以竹架双孢菇菇房的建造为例来介绍:

一、材料说明

1. 竹杆要选择生长3年以上,直径为6-8公分,长度7-8米的匀称直竹竿。

2. 扎绳为91股新料尼龙绳,要求耐高温,抗老化;不能用回收料所生产的扎绳。

3. 尼龙网(鸡网)要新料(优质)小眼开,耐高温、抗老化、宽度1.5m。

4. 优质14-16号铁丝,8-10寸长铁钉。

5. 塑料布,厚度为8丝,优质新料无滴膜。

6. 遮阴草帘选用结实无霉变秋季稻草,用优质新料尼龙绳编织,10米草帘重量不低于50

斤,或选用本地山上的芦棘。

二、图纸说明

1. 双孢菇棚选址要求离养殖场300米以上,交通便利,靠近洁净水源,地面紧实,如果是

回填土,需自然沉降1年以上,或回填时逐层浇水后用重型车辆压实,否则可能由于地面的自然沉降而造成菇棚倾斜倒塌。

2. 标准大棚宽度为10米,主过道为0.9米,采菇过道为0.8米,菇床宽1.2米,做五层菇

床,底部菇床离地0.4米,以上每增加一层菇床增加0.6米。

3. 标准菇房顶高4.5m,檐高3.5m,通风窗口上中下各一个,规格为0.3m*0.4m。

4. 大棚长度按照现实场地设计,但一般不超过16架菇床为好,菇床的两边都要留有过道,

便于采菇和通风。

5. 棚间距为10米,间距内场地作为发酵场地和便于通风。

6. 大棚立杆按1.25米间距放线,竖架杆要求深埋30公分以上,用3年生以上直径为6-8

公分的硬质毛竹,以保持菇棚强度和使用时间。

7. 底层顶柱28公分,用打平的砖块垫平,或直接全用砖块垫到图示高度,其余顶柱长度

约为0.53米,一定要撑实扎牢,不能歪斜。

8. 垂直菇床打5道斜撑,每3架打一排,循环往复,直至结束,平行菇床的斜撑每架菇床

打一个;斜撑与地面接触点要用砖垫实并夯实,或用混泥土浇筑,斜撑通过每一根竹竿的接触点都要用14-16号优质铁丝拧紧系牢,利三角形稳定原理固定菇棚,防止菇棚倒

塌。

9. 四层横竖连接架(包括吊杆)要全部通透连接,使整个棚形成一个整体,中间不能出现

断档。

10. 铺杆间距0.1m,可选用直径2.5公分以上的未虫蛀的小山竹,要求能承受培养料和覆

土的重量。

11. 棚顶檩条共计9道,竹杆直径6-7公分,要求直且匀称,与立柱接触点用自行车外胎扎

牢;铺设在檩条上的横条最好采用4-5公分的山竹,也可用一破为四的大毛竹篾片,铺设间距为0.25米,宽度不能超过0.3米,否则易兜水。

12. 各竹杆顶点用废旧编织袋或布料等材料扎好,防止扎破塑料布。

13. 大棚用6-8丝抗老化塑料布(无滴膜),接口处用熨斗热融套好防止漏水。

14. 大棚外用草帘(10米长用50斤稻草),或是本地山上芦棘盖棚遮荫,上面再用竹竿压

实扎牢防风。

15. 待棚打好后,棚四周要挖排水沟,以防棚内积水。

标准棚的图纸和小户型棚的图纸及用材见附页1-3。

三、安全注意事项

1. 菇棚的使用年限较长,承受的培养料湿且重,人员进出频繁,所以不管从人员安全还是

经济效益都要保证菇棚的绝对安全。

2. 严格按照要求准备搭棚材料,严格按照样板棚的技术要求搭棚。

3. 立杆要直,床架要平整,绳扣、铁丝要扎紧,建好的棚要求横面和竖面要直,不能出现

弯曲,倾斜现象。

4. 立杆洞在黄泥地上要达到30-40公分深,沙地和粘性较差的红土还要适当加深,并且用

混泥土浇灌或是打入石块夯实,以成人用力摇晃不摆动为准。

5. 注意防风,斜撑(弓形)要牢固,与地面接触点要垫砖并夯实或用混泥土浇灌,在没有遮

挡和风大地方要适当增加斜撑的数量,以防棚被风刮倒。

6. 每个棚的四周都要有排水沟和主排水沟相连,要能及时排水,防止积水。

7. 为了安全采菇和打水,4层菇架走道要固定木板或竹杆便于行走。

第二章 培养料堆制技术

一、堆肥用量:【双孢菇种植技术】

30-40kg/㎡ 厚度20-25cm

二、建堆日期:

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将日均温度稳定在25-26℃的日期定为播种期,减去前后两次发酵所用时间即是:

吉安:8月28日至9月10日建堆

三、堆制技术

1、配方

1) 稻草2000公斤 、干牛粪1500公斤,菜籽饼50公斤、尿素20公斤、石膏50公斤、

过磷酸钙50公斤、石灰50公斤;

2) 稻草2500公斤、干牛粪1000公斤、菜籽饼50公斤、尿素25公斤、石膏50公斤、过

磷酸钙50公斤、石灰50公斤;

3) 稻草3000公斤、菜籽饼150公斤 、食用菌专用复合肥150公斤(配方肥)、石膏50

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碳酸钙30公斤、石灰50公斤;

4) C/N比:发酵前30-33:1 发酵后16-18:1。

2、发酵料堆肥技术:

详见附件:发酵料堆制流程

3、建堆方法:

1) 提前2天将饼肥、牛粪、按比例称准,充分拌匀,用水预湿堆成堆,再用塑料膜覆盖备

用;

2) 解开每捆稻草,用水浇湿或浸泡24小时,让草料吸足水分,将吸足水分的草在地面铺

第一层,宽为2米,厚为20厘米,长度10-20米。然后往草上撒一层已备好的粪肥,再铺第二层草,撒第二层肥。象这样如此反复铺8-9层,高1.6-1.8米即可,堆好后堆底四周应有少量水渗为度。

3) 堆料顶上最好用草席覆盖,以防日晒雨淋,料四周不要覆盖,以利通风透气。一般以南

北向为宜。

4、翻堆方法

1) 换位法 翻堆的目的就是通过粪草的多次翻动,把外层(干燥冷却层)与内层(好气发

酵层)和底层(厌气发酵层)的粪草互换位置,以促进微生物的分解活动进行物质转化,是堆制养料的重要工作。但它是即脏又累的苦活,往往草率从事,将翻堆工作当作移堆来做达不到翻堆的目的,应该认真地把粪草抖松,将粪草均匀抖撤,切忌稻草成把翻移,翻堆好坏直接影响今后的产量。

2) 调水法 料中水分应为65%左右,若料中水分不足应在翻堆时补充,以手握有水滴为

度,若料中水过湿则应滤去多余水分,以防厌氧发酵,水份标准掌握在手握稻草一翻3-4滴水,二翻2-3滴水,三翻1滴水,欲滴不滴为宜。

3) 加肥法 一翻加石灰50%石膏100%,碳酸钙100%;二翻加过磷酸钙100%;三翻加石

灰50%,检查PH值为7.5-8.0若有氨气喷洒过磷酸钙溶液中和。

4) 进棚前在培养料中喷撒杀虫剂,杀螨剂,以减少病虫危害。

翻一个料堆应在当天全部完成,不可留一部分到第二天再翻!

5、判定培养料腐熟程度的标准主要有:看、闻、捏、拉、测五种方法

1) 看:一看大小,适熟时体积是初建堆时的60%;二看颜色,培养料从金黄色变成棕褐

色;三看病虫,料内无明显的害虫、害菌。

2) 闻:适熟时略有面包香味,无氨味、臭味、酸味等刺激性异味。

3) 捏:发酵良好的培养料含水适中,手抓质地松软,无粘滑的感觉,捏得拢,拌得散,用

力一捏,指缝隙间有水溢出,欲滴不滴,手掌有水印。

4) 拉:培养料适熟时,草料原形尚在,并有一定长度,用手轻拉即断,但不是烂成碎段。

5) 测:测PH值,PH值以7.5-8.0为宜。

篇四 双孢菇种植技术
双孢菇栽培技术

【双孢菇种植技术】

篇五 双孢菇种植技术
双孢菇四季标准化栽培新技术

双孢菇四季标准化栽培新技术

1. 概述

双孢菇,菌丝银白色,生长速度中偏快,不易结菌被,子实体多单生,圆正、白色、无鳞片,菌盖厚、不易开伞,菌柄中粗较直短,菌肉白色,组织结实,肉质肥厚。菌柄上有半膜状菌环,孢子印褐色。【双孢菇种植技术】

双孢菇是食用菌所有种类中栽培最早,生产量最大,种植国家最多的菇类,有“世界菇”之称。双孢菇人工栽培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时代,距今约有300年。是世界食用菌生产中最大的一个菇种,分布地域较广泛。世界蘑菇的产量以美国最多,我国处于第二位。此外,在法国、荷兰、英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德国、加拿大、爱尔兰、比利时、印度尼西亚、匈牙利和墨西哥等国均有较大规模的生产。我国人工栽培在1935年开始试种,多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及南方的一些省份。目前我国栽培的双孢菇都是白色变种,主要适用于卖鲜品,或加工成罐头。

目前国际双孢菇栽培情况是农村副业、农场式生产和工业化生产并存的生产局面。其中荷兰把双孢菇原料的发酵、接种、发酵、出菇管理、采收全部实现机械化,产量高达30-35kg/平方米,并且一年可栽培6次以上。目前我国的双孢菇生产主要利用自然气候下的设施栽培,用人多、单位产量低,仅有2-3加工厂化企业,供应量远满足不了需求量。以下是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感兴趣的可百度搜索“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了解更多)的史老师凭借着二十多年的实践生产经验为咱们总结的具体生产技术。

2. 生长环境

主要原料:

麦秸、稻草、玉米秸、牛粪及沼气渣等

温度:

双孢菇属恒温结实型品种

菌丝生长发育温度范围6-32℃,以22-24℃为宜

子实体形成温度范围6-22℃,以14-16℃为宜

湿度:

菌丝生长发育期,培养料湿度以60-65%为宜,空气湿度80%

子实体生长发育期,培养料含水量60-65%为宜,覆土层含水量18-20%,空间相对湿度以85-90%为宜

空气:

双孢菇属特别氧气消耗量大的菌类,无论菌丝生长发育阶段或是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都必须有充足的氧气和清新的空气。否则产量下降、菇质差

光照:

双孢菇属于厌光菌,在黑暗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仅在原基分化期需要适当的散射光刺激,若子实体生长期光照强,子实体就会出现小而老、菇盖黄而干的现象,太强难以出菇。

PH值:

接种期培养料PH值调至7-7.5最佳

菌丝生长发育期PH值6.5-7为最佳

覆土的PH值为7.5-8为最佳

3. 生产流程

备料→建棚→原料处理→前发酵→后发酵→播种→发菌管理→覆土处理→覆土→出菇管理→采收→加工→销售

4. 生产方式

目前多采用层架式栽培,产量高、品质好【双孢菇种植技术】

5. 生产场所建设要求

生产场所的建设为双孢菇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应具备稳定的温度、湿度、通气能力。同时也要考虑气温突变的应对及杂菌、虫害的防控方便。外部环境方面,要有水源、地势高、易排水,设有堆料场、发酵场、蒸汽炉。最重要的要远离禽舍、畜舍,菇房走向以东西走向为宜,预留走廊、通道。

菇房建设以160-230㎡为最佳,屋顶到地面高度5-6米,宽5-6米,一层设对立40×50cm通风窗。壁墙应贴保温板,架子上呈龟背形,做好排水口,架距66cm、层距66cm、四周通道66cm,共5-6层,底层距地面20cm,顶层距房顶1.3-1.7m,以便冲刷消毒时污水能够更方便的排出。学习更多独家新技术,可百度搜索“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了解详细

6. 原料处理及发酵

原料配方:

麦秸(稻草40%),猪、牛粪55%,等,加少许微量元素

500㎡菇房配方:麦秸(稻草)600kg,干牛粪400kg等,加少许微量元素

处理要点:

购置或收集新鲜干燥原料,存放时严防雨淋

根据当地温度确定生产季节,一般当外界最高气温20-23℃为播种期,前推二次发酵7天,一次发酵20天,予湿10-20天(干湿粪)。若有调节控温可四季生产

堆宽1.8-2.5m,高1.5m,长不限

发酵要点:

翻堆时间6-5-4-3-2(原则:每次翻堆即是料温开始下降时间)

每次翻堆掌握含水量、PH值变化情况

翻堆内外、上下均匀调换位置

第一次翻堆调足水,堆顶撒石膏粉

第二次翻堆控制水量,不能过湿,严密观察颜色、气温。若出现臭、黏、黑、酸现象,要降低堆高,堆内通气,同时加过磷酸钙

第三次翻堆掌握腐熟度和水分,手握草料指缝有水3-4滴,PH值稳定7.5,若偏低喷淋适当石灰水

翻堆发酵整个阶段防雨淋、防水泡,PH值8.5

二次发酵,进料后第二天通62℃蒸汽6-8小时,每隔4小时换气一次。50℃±1℃保持7天,45℃通气降温,25℃播种。

【双孢菇种植技术】

发酵标准:

架上料的内外层可看到白色的放线菌

色为深褐色,手握有弹性、不黏手

无氨味,有特殊料香味,含水量62%

7. 接种要点

采用混合接种法、发菌快、产量高、质量好

表面撒满麦粒种后,用小杈撬疏松培养料,使种与料亲密结合、混合均匀即可

菇房保湿条件好的可不盖膜,一般菇房菌床需要覆膜保湿

8. 场所消毒

进袋前地毯式杀菌、杀虫一次,有条件的密封熏杀一次。

9. 发菌期管理

接种一周开始通风换气

严防温度过高,料温25±1℃,室温21-22℃,为期14天

当菌丝发足菌床1/2,可增加通气次数与实践,促使菌丝向料内生长

【双孢菇种植技术】

学习更多独家新技术,可百度搜索“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了解详细

10. 出菇期管理

头茬:

为使蘑菇出菇整齐、均匀分布,在菌丝达到覆土层70%时,进行把覆土全面搅拌,利用频繁的喷雾,使硬化的覆土层再次恢复团粒状。在25-27℃条件下,24小时菌丝互相联络,复活后降低室温至16℃,48小时进行喷出菇水(喷雾、勤喷),达到泥而补水、湿而不积、软而不泥、湿而发亮。

在头茬菇生长期,主要调控水分、温度和二氧化碳,15-18℃,10天即可采收。

学习更多独家新技术,可百度搜索“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了解详细

后茬:

头茬采收后,清理残菇、死菇,平整覆土层。喷洒营养水

11. 采收期

双孢菇从现蕾到采收一般4-6天,采大留小,可采收6-8茬。

采收标准:菌冒平整,直径3-4cm即可采收。采收时带乳胶手套,捏住菇体扭转即掉,剪去泥脚,放入保鲜箱(框)即可。

采收期管理工作不可放松。1、温度14-18℃,同时每天观测料温情况,严格控制在24℃以下,对于严冬料温低于17℃的可加温或送蒸汽加温,否则产量不稳。2、水分管理,从喷雾出菇水始终喷雾水不停,每斤菇喷向覆土层1斤水(生长发育期)。

学习更多独家新技术,可百度搜索“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了解详细

12. 主要加工技术介绍

保鲜包装:边采收、边剪腿,直接装入保鲜袋,低温0-3℃可贮存8-10天

盐渍加工:护色漂洗、杀青、冷却、分级、盐渍

注:分级标准

特级,菇盖直径2cm,菇柄长0.5-1cm,圆整紧实、洁白、切口平整 一级,菇盖直径1.8-4cm,菇柄长1-1.5cm,圆整紧实、洁白、切口平整 二级,菇盖直径2-6cm,菇柄长>1.5cm,圆整紧实、洁白、切口平整 三级,大小不一、即将开伞。但菇形完整、无虫蛀、无异味、破损率<5%

13. 市场与销售

保鲜包装产品主要对接大中农贸市场食用菌经销商,一般10元/公斤 盐渍品销售给出口商或食品加工厂,一般8000元/吨

篇六 双孢菇种植技术
牛粪栽培双孢菇技术

牛粪栽培双孢菇技术

双孢菇的特性

双孢菇(俗称圆蘑菇,洋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我国稻草、麦草丰富,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菇的生长,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养料: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在作物秸秆(麦秸草、稻草)中加入适量的农家粪(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无机养分。合理的配方是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基本条件。

温度: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4℃-32℃,最适温度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5℃-25℃,最适温度14℃-18℃。

湿度: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覆土的含水量16%-20%。菌丝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85%-95%,过干或过湿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酸碱度(PH):双孢菇宜偏碱性,偏酸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不利,而且容易产生杂菌。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是5—8,最适7—8,进棚前培养料的PH值应调至7.5-8,土粒的PH值应在8—8.5。每采收完一期菇喷水时加少许石灰,以保持PH值,抑制杂菌孳生。

空气:双孢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光照: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要光,但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还是可以生长的,但不能强光照射。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子实体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

双孢菇鲜食最佳,不宜久放,规模种植时,可做成罐头,出口换汇。大面积发展双孢菇,必须考虑深加工问题,否则,产品积压变质,就会造成损失。

双孢菇的价值和效益

一是双孢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效果。鲜菇蛋白质含量为35%—38%,营养价值是蔬菜和水果的4—12倍,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美称。深受国内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青睐。

二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栽培实践证明,栽培1平方米的双孢菇,投资10元左右,一般可产鲜菇20—25斤,按每斤1.5元计算,每平方米可收入30元左右,一亩双孢菇大棚的收入是粮田收入的10倍以上,且栽培方法比较简单,群众容易掌握。

牛粪的准备

种植双孢菇用的牛粪以干牛粪为好,牛舍建设的时候,后墙面都留有出粪口,堆放粪便的地方做成水泥地面,向外倾斜,外侧开沟,以便清理牛舍的时候是牛粪和牛尿初步分离,牛粪成堆,牛尿流向沼气池。牛粪堆放沥水后,及时拉到晒粪场晾晒。晒粪场没有特别的设施要求,通风向阳的空地即可。根据场地大小,将湿牛粪摊开,厚度适当,让其自然晒干,晒成牛粪饼。切记:晾晒时不要随意翻动,越翻动越不容易晒干,即使晒干最后也是粉状不易储存。

牛粪晒干后,用编织袋包装储存备用,有条件的可以室内储存,防止霉变。 牛粪的晾晒不是高深的学问,各地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根据季节的不同,灵活运用晾晒方法,归根结底是把牛粪晒干成饼状以便储存。

牛粪麦秸种植双孢菇

双孢菇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绿色保健食品。几年来,长官黄牛协会利用秸秆和牛粪做培养料,大面积发展双孢菇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一般每100平方米栽培面积可产鲜菇800-1000公斤,投资与收益比为1:3以上,亩收入达3万元。

一、建造菇棚。

双孢菇棚室对场地要求不严,房前屋后、村边地头均可建棚,而且棚的大小还可视场地条件而定。一般棚向以东西为宜,地下深挖80-100厘米,墙高100厘米,棚内用木棍或竹片搭起3-4层菇床架(上下间距50厘米)。菇床共设三排,两侧床宽均为100厘米,中间床宽200厘米,两边各留一个50厘米宽的走道。用竹片搭起棚架,盖上塑料薄膜,膜上加盖麦秸或玉米秸等,以免阳光直射。棚室两头各留一通风口,一端留门,两走道上方每隔3-3.5米设一排气孔。这样既利于保温、保湿,又可灵活掌握通风换气。

报废的旧厂房可以改建成双孢菇棚,改建费用一般为每亩5000元,这样的菇棚牢固实惠,保温性好,经久耐用。

资金充足的可以搭建规格高一点的高架棚,全部用毛竹搭架,塑料膜密封,加盖稻草帘子。这样的菇棚每亩造价为10000元左右,也就是每平方15元左右。特点是节约土地,提高效益。

二、培养料的配方与堆制

1、配方比例。一般每100平方米菇床需用新鲜干麦秸1250-1500公斤、干牛粪400-6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尿素15公斤、石膏粉和生石灰粉各25公斤。

2、堆制发酵。堆制时间一般掌握在8月上旬为宜。①预堆:先将麦秸用清水充分浸湿后捞出,堆成一个宽2-2.5米、高1.3-1.5米、长度不限的大堆,预

堆2-3天。同时将牛马粪碾碎、加水调湿后堆起。②建堆:先在料场上铺一层厚15-20厘米的麦秸,宽1.8-2米,长度不限。然后撒上一层3-4厘米厚的牛马粪,再按比例撒入磷肥和尿素,依次堆高1.3—1.5米。从第二层开始加适量的水,每层麦秸铺上后均要踏实。③翻堆:翻堆一般应进行4次。在建堆后6-7天进行第一次翻堆,同时加入石膏粉和石灰粉。此后间隔5-6天、4-5天、3-4天各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应注意上下、里外对调位置,堆起后要加盖草帘或塑料膜,防止料堆直接日晒、雨淋。

3、发酵标准。堆制全过程约需25天大。应达到如下标准:培养料的水分控制在65%-70%(手紧握麦秸有水滴浸出而不下落),外观呈深咖啡色,无粪臭和氨气味,麦秸平扁柔软易折断,草粪混合均匀,松散,细碎,无结块。

三、进棚播种 先在棚内菇床上铺一层3厘米厚的新鲜麦秸,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地铺到菇床上,料层厚15-20厘米为宜。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0克加甲醛20毫升熏蒸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难通风换气。当料温降到28°C以下时即可播种,每平方米用500毫升瓶装的菌种一瓶。将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轻轻压实打平,使菌种沉入料内2厘米左右为宜。

四、播后覆土 播种后3天内适当关闭门窗,保持空气湿度80%左右,以促使菌种萌发。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0°C,否则应在夜间适当通风降温。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进行覆土。覆土方法:选择吸水性好,具有团粒结构、孔隙多、湿不粘、干不散的土壤为佳,每100平方米菇床约需2.5立方米的土。先拌入1.5%-2%的石灰粉,再用5%的甲醛水溶液将土渗透,待手抓不粘、抓起成团、撒下就散时进行覆盖,覆土厚度2.5-3.5厘米。

五、覆土后的管理 覆土后调节水分,使土层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覆土后的空间湿度应保持在80%-90%,温度13-20°C(最佳温度15-18°C)。应视土层干湿状况适时喷水,严格控制温、湿度是双孢菇优质高产的关键。

六、适时采收 当蘑菇长到直径2-4厘米时应及时采收,若采收过晚会使品质变劣,并且抑制下批小菇的生长。采摘时,用手指捏住菇盖,轻轻转动采下,用小刀切去带泥根部,注意切口要平整。采收后在空穴处及时补上土填平,并喷施一次1%的葡萄糖、200倍的太阳花丰产王或绿风95,以促进小菇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牛粪稻草种植双孢菇

一、备料及处理(以下都以100平方米菇棚计算)

1、稻草1500公斤,用新鲜的、晒干、无霉变的稻草,用铡刀铡成20—25厘米的小段备用。

2、干牛粪1500公斤,纯度在80%以上,用新鲜,不能自然发酵的牛(或马)粪,晒干后粉碎,粪团的直径小于1厘米。

3.双孢菇专用肥200公斤,敌敌畏500毫升,生石灰50公斤,PH广泛试纸一本,干湿汁1—2支,干温度计4支。硫磺每立方米空间15—20克,每100平方米用1000毫升的甲醛,500克的高锰酸钾。

二、稻草与粪的预混

在建堆前将稻草堆成2.2米宽,1.5米高,14米长(以100平方米菇计算),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一边喷一边用脚踩实,以堆底刚有水浸出为标准,经2—3天稻草可完全吃透水,以手拧稻草有水滴滴下,成滴不成线时为标准。

在稻草预湿的同时,将干牛(或马)粪与双孢菇专用肥混合均匀,喷水预湿,以手握混合料,手指间有水滴滴下两滴为标准。

三、建堆与翻堆

在建堆的场地中央,挖一个宽30—40厘米、深30—40厘米的通风道,长度以所建堆长加两米。其上用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覆盖,并将整个建堆场地用水浇透。 将预湿好的稻草,平铺于通风道上,宽2.2米,高30厘米,距离通风道一端30厘米处开始建堆。通风道位于堆的中央。堆长14米(以100平方米棚计算)。将粪与肥的混合料的1/5均匀地撒在稻草上,以此类推直至建成15米的料堆,堆顶成龟背形,利于料的发酵及雨水的侵入。从第三层开始每层喷少量的水,以堆底不流出水为标准。建好堆后堆的四周用草帘围住,防止水分的散失。

翻堆:

第一次翻堆在建堆后第8天进行。将料抖松,中间的翻到边缘,表层及底层翻到中间。

第二次翻,在第一次翻堆后第7天进行,翻法同上,长度与高度不变,堆宽缩小为1.8米。

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后第6天进行,调料的PH值大于或等于7,每隔2—3天在堆的四周喷施500倍液的敌敌畏,防止昆虫产卵。

第四次翻堆,在第三次翻堆后第5天进行,翻同三,翻完堆后以45度角叉入一支温度计。

整个翻堆过程为25天左右,最后一次翻堆料内的温度应掌握在50—60℃之间2—3天即可进料,如果温度超过60℃在第三天后进行第五次翻堆。经过几次翻堆,稻草柔软,有弹性,呈棕褐色,无粪块,无臭味,无氨味等不正常气味,具有蘑菇特有的香味。

四、进棚

根据大棚的面积确定菇床,床宽1—1.5米,床与床之间留有30厘米的人行道,便于管理。做好床土向床面及人行道浇透水一次。密闭门窗,每立方米空间用15—20克的硫磺,分4—6点点燃,熏蒸消毒,密闭24小时后通风24小时。 料进棚前,用草帘将整个栽培棚盖好,向床面及人行道撒入少许生石灰。向四周墙壁、顶棚、床面、人行道喷施500倍液的敌敌畏。调料的PH值为9,然后铺料。

铺料的厚度为23厘米(以边计)中间高干边缘2-3厘米,将温度计分四点斜插入料的1/2处。

铺好料后,将人行道清理干净,把所有工具放入室内杀菌,其方法是每百平方米用40%的甲醛1000毫升、高锰酸钾500克,分2—3点消毒,关闭门窗24小时后通风直至无甲醛味。

五、播种

将温度计从料中拔出观察温度,料温在29℃以下即可播种,播种时应选择晴天的上午9点之前,下午3点以后。播种量每平方米一瓶,有条件的地方可播15瓶。播种的方法是先将菌种瓶及用具用3‰的高锰酸钾溶液洗净,擦干,打碎菌种瓶,用手轻轻掰碎。先取菌种的一半,撒于料面上,然后用手轻轻摇动料面,使菌种落于料面上2—3厘米处。将剩余的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然后用木板轻轻压平。最后用报纸覆盖料面,保持报纸湿润状态。室内的温度不超过29℃,3天内不放风。

六、菌丝管理及覆土

3天后菌种萌发正常即可通风。7天后可逐步加大放风量,当气温高于25℃时采用早晚放风,低时采用中午放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2—25℃之间,相对湿度为60—75%之间。经过15—20分菌丝长到料的2/3时开始覆土。

取地表15厘米以下土,取出晒干,打碎大土坷垃、过筛,土粒的粗细与黄豆粒大小相同。每百平方米需备土2.5立方米。用1%的石灰水调湿,以手握成困落地就散为标准。在覆土前2—3天揭去报纸,如果料面过干可用PH值等于7.5的石灰水喷湿,要少喷勤喷,整个过程需2—3天。喷湿后用铁耙将料面整平,利于菌丝的配土。覆土的厚度为2.5—3厘米,覆土后一周内不需喷水,加强通风换气量,以促进菌丝的爬土,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湿度控制在60-7%之间,如果过干,可向人行道内浇少量水。

经15—20天的管理,菌丝伸展到土层2/3时,开始喷结菇水,早晚各一次,要少喷勤喷,整个过程需2-3天。可将整个土层打透。按每平方米喷1.5公斤水,分二天喷完,每次喷完水都要通风1小时以上。5天~7天后,开始出第一茬菇,这时菇床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95%,待子实体长到豆粒大时,每平方米再喷500克保质水,以勤喷、少喷为主。第一批采菇结束后,停水3天~5天,待菌丝恢复健壮后,同以上管理,第二批菇就能如期出土,一般到次年5月份结束采收,可收6茬~8茬菇。

双孢菇标准化合成堆肥栽培及发酵技术

双孢菇栽培,应用高效有机复合专用肥作为主要辅料,替代鸡粪、牛粪及化肥,进行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51075.html

    上一篇:生财有道养殖警犬

    下一篇:《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