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目鱼养殖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人工目鱼养殖
半滑舌鳎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半滑舌鳎的养殖技术 20160918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半滑舌鳎生长速度快、个体大,经过多年的研究攻关,半滑舌鳎人工育苗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地将育苗和养殖技术应用于生产。本期节目带您走进山东的莱州湾,一起去看看半滑舌鳎的养殖技术。(《农广天地》 20160918 半滑舌鳎的养殖)

  今天小编带您到山东的莱州认识一种鱼,它的长相特别丑,而且还比较懒散,但是好吃而且身价不菲,这是什么鱼呢?

  它长的其丑无比,体型看起来像一只大舌头,又像一只鞋底子,两只小小的眼睛长在了身体的同一侧;它不像其他的鱼那样活泼好动在水里游来游去,而是比较懒散,除了觅食之外,一般就是慵懒的趴在水底,享受安静惬意的生活,它就是半滑舌鳎。

  

  半滑舌鳎,一种生活在近海海底的比目鱼类,俗称鳎目鱼。鳎目鱼或许您听的不多,但是关于它的一段有名的绕口令您绝对听过。“东边来了个喇嘛,西边来了个哑巴,喇嘛手里拎着五斤鳎目,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这个五斤鳎目,指的就是鳎目鱼,也就是半滑舌鳎了。

  半滑舌鳎它的体表比较光滑,尤其在受到威胁时能分泌大量的粘液。它们雌雄异体,并且个体差异较大,它们夫妻经常被外行人当成父子或是祖孙。

  

  (俺们是夫妻)

  半滑舌鳎大都是潜伏在海底的泥沙中,只露出头部或两只眼睛,习惯了黑暗安静的环境。所以,人工养殖半滑舌鳎是在黑暗安静的大棚车间里。

  

  半滑舌鳎肉质细腻,口感爽滑,鱼肉久煮而不老,又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当地人把它当作招待贵宾的美味,也就是来了贵宾才吃呢,这地位可见一斑呀!如此一来,半滑舌鳎的销售价格也是居高不下,能达到上百元一斤呢!

  

  您想知道这味美价高的“半滑舌鳎”是怎么养殖出来的吗?今晚七点,请锁定CCTV-7,《农广天地》带您一起探寻半滑舌鳎养殖技术。

  半滑舌鳎的养殖技术:

  半滑舌鳎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养殖环境呢?半滑舌鳎适应温度范围非常的广,在3摄氏度它就可以越冬,在32摄氏度可以度夏,整个适应温度适合我国大部分海区养殖,半滑舌鳎养殖区域北到辽宁,南到福建、广东都可以。

  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常温海水养殖时日换水量300—500%,夏季高温时日换水量为500—800%,冬天低温时日换水量可减少到200—300%。在养殖过程中严格要求每天清洗池底一次,一个月左右,需要将鱼移到干净的池中养殖,清刷原池底和池壁,并用高锰酸钾消毒杀菌。

  其实,人工养殖半滑舌鳎成功的关键在饲料的投喂上,专家发现,由于半滑舌鳎觅食行动慢、摄食时间长,养成过程中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而且不同体格的鱼要投喂不同的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3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看这鼓鼓的胃仅占鱼体很小的一部分,可想而知,饲料转化率相当的高。

  半滑舌鳎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经过两年体长可以达到50厘米以上,体重能达到一公斤以上,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经济效益非常高,通过两年的实践证明完全可以推广进行半话舌鳎工厂化养殖。

  近年来,由于对虾养殖业的滑坡,许多虾池闲置废弃,通过对其进行简单改造处理,就可进行半滑舌鳎养殖。池塘养殖生物饵料丰富,产出投入比高,管理操作容易掌握。

  由于半滑舌鳎活动少,鱼鳃鱼体上容易附着污物,因此要求清新悬浮物少,水体要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养殖池水体透明度在50厘米,水深1米以上,自然潮汐换水要方便。

  专家提示:池塘养殖放苗规格在8厘米左右,15度以上水温放苗较好。

篇二 人工目鱼养殖
养殖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宝百度贴吧搜狐白社会更多...百度分享 liujiangwen616 个人资料退出实习小编 一级|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我的任务为我推荐|百度首页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设置 首页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技 体育 图片 数字博物馆 核心用户 百科商城 百度百科六周年——一切因为知识 请按义项进行编辑 水产养殖添加义项 设置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1.利用水域或滩涂养殖水产动植物的生产活动利用水域或滩涂养殖水产动植物的生产活动 2.江苏省水产学会主办杂志江苏省水产学会主办杂志 1.利用水域或滩涂养殖水产动植物的生产活动 编辑本义项水产养殖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目录 中国概况 世界概况1.东南亚 2.南亚 3.东亚 4.美洲 5.欧洲 市场前景 专业简介 相关高校1.上海海洋大学 2.中国海洋大学 3.华中农业大学 4.大连海洋大学 5.广东海洋大学 8.四川农业大学水产系 养殖思路 养殖管理 臭氧应用 秋季养殖中国概况 世界概况 1.东南亚 2.南亚 3.东亚 4.美洲 5.欧洲 市场前景 专业简介 相关高校 1.上海海洋大学 2.中国海洋大学 3.华中农业大学 4.大连海洋大学 5.广东海洋大学 8.四川农业大学水产系 养殖思路 养殖管理 臭氧应用 秋季养殖展开 编辑本段中国概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增长迅速,在水产业中的比重也正在日益提高。 水产养殖 中国淡水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5世纪已有《养鱼经》问世。淡水养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池塘精养鲤科鱼类,以投饵、施肥取得高产,并将各种不同食性的鱼类进行混养,以充分发挥水体生产力。另一类型是在湖泊、水库、河沟、水稻田等大、中型水域中放养苗种,主要依靠天然饵料获得水产品。1986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约4600万亩(约占可养面积的6

1%),其中池塘占35%,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湖泊占17%,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内蒙古地区;水库占37%,分布全国;河沟占9%,主要在江苏、浙江水网地区。淡水养殖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近来每年以22%左右的速度递增,1986年产量为295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36%。其中池塘占74%,水库占 8%,其余为湖泊、河沟和水稻田的产量。   中国淡水养殖对象除传统的鲤科鱼类外,近年来还增加了非鲫、虹鳟、银鲑、白鲫、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淡水珍珠贝等。人工繁殖技术和网箱培育方法的采用,为养殖提供了大量苗种。   中国的海水养殖也有较久的历史,宋代已有人工培育珍珠、插竹养牡蛎和藻类养殖的记载。1986年已进行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为488万亩(占可供养殖面积2000万亩的24%),产量为85.8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10%。其中 海带占23.7%,紫菜占1.6%,贻贝占24.5%,牡蛎占6.4%,蛏和蚶占17.5%。此外还养殖鲻、鲮、鲈、遮目鱼、对虾、海水珍珠、鲍、扇贝、海参等。 编辑本段世界概况   世界水产养殖以亚洲一些国家最为发达,主要有中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诸国。20世纪80年代初全世界鱼、贝、虾、蟹类等水产品养殖的总产量约为600万吨,其中66%为淡水养殖产量,余为海水养殖产量。亚洲各国产量(中国占其中的半数)占养殖总产量的85%,苏联占6%,美洲和欧洲各占2%左右。 1.东南亚   东南亚地区以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水产养殖最为发达。主要养殖当地的热带和亚热带鱼类,如爪哇须鲃、胡子鲶、线鳢、蓝子鱼、长丝鲈、攀鲈和遮目鱼等,以及对虾、罗氏沼虾和贝类等。此外还养殖非鲫、草鱼、鲢、鳙等引进种类。泰国以养殖罗氏沼虾和对虾等著称,并以鱼、虾混养获得高产;稻田养鱼和贝类养殖也较普遍。菲律宾以养殖遮目鱼为主,用网箱和网围在半咸水或淡水中饲养,产量较高;同时也养其他鱼类和虾类。印度尼西亚早在14世纪时已在爪哇开始养殖遮目鱼,近年来已开始在池塘养殖遮目鱼、?鲶、非鲫、青鱼、草鱼、鲢、鳙以及罗氏沼虾和对虾等,稻田养鱼也有较久的历史。 2.南亚   印度在这一地区的水产养殖发展最快,1980年养殖产量达40万吨,居世界第4位。过去仅利用废弃盐田养鱼,现在运河两岸都以池塘混养印度产的四种鲤科鱼类,并获得高产。此外也引进中国的青鱼、草鱼、鲢、鳙和非鲫等,还大量养虾。 3.东亚   除中国外,日本是这一地区水产养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整个亚洲的重点地区。日本的水产养殖采用封闭循环温流水高密度养殖系统,在湖泊和近

海以网箱和围拦大面积精养鱼类,并在贝类养殖方面采用浮筏式垂挂养殖法等先进技术,产量大幅度上升。主要养殖对象为?、鲷、鳗、鲤、虹鳟、对虾、牡蛎、紫菜及珍珠、扇贝、鲍等海珍品,其中海水珍珠产量占世界首位。 4.美洲   养鱼主要供游钓用,其次为生产性养鱼。美国以养殖花点叉尾鲶、鲑、鳟、鲤等为主,其他主要养殖种类有牡蛎和蛤仔,虾类养殖也在发展。近年来美国水产养殖产量每5年约增长1倍。 5.欧洲   欧洲以养鲤为主,其次是鲑、鳟,主要供游钓业用。苏联是欧洲主要的水产养殖国,产量主要由内陆海与水库提供,尤以养鲟称著,产量占世界的90%以上;同时鲑、鳟和鲤的养殖也较发达,近年来还引进养殖的草鱼、鲢、鳙及斑点叉尾?等。东欧以养鲤为主,北欧的丹麦和挪威是养鳟中心,西欧普遍养鳟、鳗、牡蛎、贻贝和蛤仔。英国与荷兰还开始养殖鲆、鲽。 编辑本段市场前景   全世界淡水、海水养殖都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是因为:①全世界适于发展水产养殖的非洲、拉美等热带和亚热带等地区尚有大片条件优越的水域尚未开发利用,而这些水域的生产力可高于其他地区。②养殖 中华鲟 种类的迅速传播和交流,可促使养殖品种单一的地区提高产量。如适应性广的非鲫和对虾等已成为世界性的优良养殖品种,对提高产量作用很大。③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有关基础理论如遗传育种和遗传工程等的研究和应用,将极大地提高产量和增加养殖种类。④人工繁殖和阶段发育理论的应用可为养殖业稳定供应大量苗种。⑤对水生经济动植物生理、生态学的深入研究可为养殖对象提供具全价营养的配合饵料和最适生长环境;连同高密度流水养鱼、混养、综合养鱼等综合性先进技术的运用,将为养殖业的大幅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水产养殖与渔业生态、水产增养殖、鱼类生理生态、鱼类病理与免疫、渔业环境保护、鱼类遗传育种、鱼类营养与饲料。 编辑本段专业简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与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水产养殖 通过本专业学习,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②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③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④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早类的人工育苗、育种

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⑤具备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的养殖工程、海洋渔业资源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⑥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意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言和发展趋势;⑦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水产品贸易的有关法规;⑧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⑨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和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编辑本段相关高校 1.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于1993年被批准为农业部重点学科(1999年被农业部重新认定为重点学 水产养殖 科);1996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2年1月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于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在此基础上2000年该校获水产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批准设有水产养殖博士后流动站。建有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水产动植物病原库、上海高校水产养殖学E-研究院。 该校水产养殖学科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知名度。著名鱼类学家朱元鼎教授及国际学术界有影响的孟庆闻、苏锦祥和伍汉霖教授、水产增养殖学谭玉钧教授、鱼类种质资源学李思发教授等为我国和该校水产养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学科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18人,其中21人具有博士学位(含5名博士后出站人员)。自1996年以来,本学科有近2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由李思发教授主持的“浦江一号团头鲂”2003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经过多年的建设,该校水产养殖学科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工作开展和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步,为今后学科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学院的前身是由著名科学家曾呈奎、朱树屏于1946年筹建创设的山东大学水产系,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水产教育单位。早在六十年代初期就招收过硕士生。文革后继续招收硕士生,并于1984年获得养殖学和捕捞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获得渔业资源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获得水产养殖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渔业资源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水产一级学科博士点,1999年被批

准为水产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89年水产养殖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2001年、2004年、2007年三次均以第一名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估。经过“211”和“985”工程的建设,2007年水产学科(涵盖水产养殖、渔业资源、捕捞学3个二级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3.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学院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学科建设成绩斐然。水产养殖学科是内陆淡水水产增养殖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为特色的水产学科,1994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1996年获水产养殖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水产养殖学1998年通过国家“211工程”建设部门预审,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全国3个水产养殖国家重点学科之一。1998年获水产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3年我院自主设置湿地资源与环境学科,获湿地资源与环境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有为,有所不为,学院力争在水产增养殖与水产品质量控制、湿地资源与环境两个方向上寻求较大突破。学院现有本科-硕士-博士相衔接、完整的水产学科体系,优秀学生可以本-硕-博贯通培养。水产养殖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湖北省优势学科;水产一级学科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004年参加一级学科评估,全国排名第3位。 4.大连海洋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大连海洋大学的龙头院系,其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水产养殖系,具有56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学院目前拥有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动物科学、生物科学(水生生物学)4个本科专业和水产养殖、水生生物学、海洋生物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6个硕士点;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并拥有二十余个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学院目前拥有单价800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00万元,包括流式细胞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气、液相色谱仪、核酸工作站、凝胶成像仪等一批门类齐全、功能先进的现代化大型仪器设备,目前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际合作和省市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教学和科研成果曾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奖励,并有6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很多科研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为推动区域渔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0人。现有在籍本科生700人,研究生400余人。学院共有水生生物学、养殖水环境化学、动物生理学、贝类学四门辽宁省

篇三 人工目鱼养殖
水产养殖品种调查(上传版)

【人工目鱼养殖】

篇四 人工目鱼养殖
水产养殖概况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人工目鱼养殖】

中国概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增长迅速,在水产业中的比重也正在日益提高。

水产养殖 中国淡水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5世纪已有《养鱼经》问世。淡水养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池塘精养鲤科鱼类,以投饵、施肥取得高产,并将各种不同食性的鱼类进行混养,以充分发挥水体生产力。另一类型是在湖泊、水库、河沟、水稻田等大、中型水域中放养苗种,主要依靠天然饵料获得水产品。1986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约4600万亩(约占可养面积的61%),其中池塘占35%,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湖泊占17%,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内蒙古地区;水库占37%,分布全国;河沟占9%,主要在江苏、浙江水网地区。淡水养殖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近来每年以22%左右的速度递增,1986年产量为295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36%。其中池塘占74%,水库占 8%,其余为湖泊、河沟和水稻田的产量。 中国淡水养殖对象除传统的鲤科鱼类外,近年来还增加了非鲫、虹鳟、银鲑、白鲫、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淡水珍珠贝等。人工繁殖技术和网箱培育方法的采用,为养殖提供了大量苗种。 中国的海水养殖也有较久的历史,宋代已有人工培育珍珠、插竹养牡蛎和藻类养殖的记载。1986年已进行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为488万亩(占可供养殖面积2000万亩的24%),产量为85.8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10%。其中 海带占23.7%,紫菜占1.6%,贻贝占24.5%,牡蛎占6.4%,蛏和蚶占17.5%。此外还养殖鲻、鲮、鲈、遮目鱼、对虾、海水珍珠、鲍、扇贝、海参等。

世界概况

世界水产养殖以亚洲一些国家最为发达,主要有中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诸国。20世纪80年代初全世界鱼、贝、虾、蟹类等水产品养殖的总产量约为600万吨,其中66%为淡

【人工目鱼养殖】

水养殖产量,余为海水养殖产量。亚洲各国产量(中国占其中的半数)占养殖总产量的85%,苏联占6%,美洲和欧洲各占2%左右。

1.东南亚

东南亚地区以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水产养殖最为发达。主要养殖当地的热带和亚热带鱼类,如爪哇须鲃、胡子鲶、线鳢、蓝子鱼、长丝鲈、攀鲈和遮目鱼等,以及对虾、罗氏沼虾和贝类等。此外还养殖非鲫、草鱼、鲢、鳙等引进种类。泰国以养殖罗氏沼虾和对虾等著称,并以鱼、虾混养获得高产;稻田养鱼和贝类养殖也较普遍。菲律宾以养殖遮目鱼为主,用网箱和网围在半咸水或淡水中饲养,产量较高;同时也养其他鱼类和虾类。印度尼西亚早在14世纪时已在爪哇开始养殖遮目鱼,近年来已开始在池塘养殖遮目鱼、?鲶、非鲫、青鱼、草鱼、鲢、鳙以及罗氏沼虾和对虾等,稻田养鱼也有较久的历史。

2.南亚

印度在这一地区的水产养殖发展最快,1980年养殖产量达40万吨,居世界第4位。过去仅利用废弃盐田养鱼,现在运河两岸都以池塘混养印度产的四种鲤科鱼类,并获得高产。此外也引进中国的青鱼、草鱼、鲢、鳙和非鲫等,还大量养虾。

3.东亚

除中国外,日本是这一地区水产养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整个亚洲的重点地区。日本的水产养殖采用封闭循环温流水高密度养殖系统,在湖泊和近海以网箱和围拦大面积精养鱼类,并在贝类养殖方面采用浮筏式垂挂养殖法等先进技术,产量大幅度上升。主要养殖对象为?、鲷、鳗、鲤、虹鳟、对虾、牡蛎、紫菜及珍珠、扇贝、鲍等海珍品,其中海水珍珠产量占世界首位。

4.美洲

养鱼主要供游钓用,其次为生产性养鱼。美国以养殖花点叉尾鲶、鲑、鳟、鲤等为主,其他主要养殖种类有牡蛎和蛤仔,虾类养殖也在发展。近年来美国水产养殖产量每5年约增长1倍。

5.欧洲

欧洲以养鲤为主,其次是鲑、鳟,主要供游钓业用。苏联是欧洲主要的水产养殖国,产量主要由内陆海与水库提供,尤以养鲟称著,产量占世界的90%以上;同时鲑、鳟和鲤的养殖也较发达,近年来还引进养殖的草鱼、鲢、鳙及斑点叉尾?等。东欧以养鲤为主,北欧的丹麦和挪威是养鳟中心,西欧普遍养鳟、鳗、牡蛎、贻贝和蛤仔。英国与荷兰还开始养殖鲆、鲽。

市场前景

全世界淡水、海水养殖都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是因为:①全世界适于发展水产养殖的非洲、拉美等热带和亚热带等地区尚有大片条件优越的水域尚未开发利用,而这些水域的

生产力可高于其他地区。②养殖

中华鲟 种类的迅速传播和交流,可促使养殖品种单一的地区提高产量。如适应性广的非鲫和对虾等已成为世界性的优良养殖品种,对提高产量作用很大。③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有关基础理论如遗传育种和遗传工程等的研究和应用,将极大地提高产量和增加养殖种类。④人工繁殖和阶段发育理论的应用可为养殖业稳定供应大量苗种。⑤

对水生经济动植物生理、生态学的深入研究可为养殖对象提供具全价营养的配合饵料和最适生长环境;连同高密度流水养鱼、混养、综合养鱼等综合性先进技术的运用,将为养殖业的大幅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水产养殖与渔业生态、水产增养殖、鱼类生理生态、鱼类病理与免疫、渔业环境保护、鱼类遗传育种、鱼类营养与饲料。

专业简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与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水产养殖

通过本专业学习,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②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③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④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早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⑤具备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的养殖工程、海洋渔业资源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⑥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意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言和发展趋势;⑦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

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水产品贸易的有关法规;⑧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⑨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和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相关高校

1.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于1993年被批准为农业部重点学科(1999年被农业部重新认定为重点学

水产养殖 科);1996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2年1月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于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在此基础上2000年该校获水产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批准设有水产养殖博士后流动站。建有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水产动植物病原库、上海高校水产养殖学E-研究院。 该校水产养殖学科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知名度。著名鱼类学家朱元鼎教授及国际学术界有影响的孟庆闻、苏锦祥和伍汉霖教授、水产增养殖学谭玉钧教授、鱼类种质资源学李思发教授等为我国和该校水产养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学科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18人,其中21人具有博士学位(含5名博士后出站人员)。自1996年以来,本学科有近2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由李思发教授主持的“浦江一号团头鲂”2003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经过多年的建设,该校水产养殖学科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工作开展和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步,为今后学科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学院的前身是由著名科学家曾呈奎、朱树屏于1946年筹建创设的山东大学水产系,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水产教育单位。早在六十年代初期就招收过硕士生。文革后继续招收硕士生,并于1984年获得养殖学和捕捞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获得渔业资源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获得水产养殖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渔业资源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水产一级学科博士点,1999年被批准为水产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89年水产养殖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2001年、2004年、2007年三次均以第一名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估。经过“211”和“985”工程的建设,2007年水产学科(涵盖水产养殖、渔业资源、捕捞学3个二级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3.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学院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学科建设成绩斐然。水产养殖学科是内陆淡水水产增养殖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为特色的水产学科,1994年被评为湖北省重

点学科,1996年获水产养殖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水产养殖学1998年通过国家“211工程”建设部门预审,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全国3个水产养殖国家重点学科之一。1998年获水产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3年我院自主设置湿地资源与环境学科,获湿地资源与环境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有为,有所不为,学院力争在水产增养殖与水产品质量控制、湿地资源与环境两个方向上寻求较大突破。学院现有本科-硕士-博士相衔接、完整的水产学科体系,优秀学生可以本-硕-博贯通培养。水产养殖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湖北省优势学科;水产一级学科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004年参加一级学科评估,全国排名第3位。

4.大连海洋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大连海洋大学的龙头院系,其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水产养殖系,具有56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学院目前拥有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动物科学、生物科学(水生生物学)4个本科专业和水产养殖、水生生物学、海洋生物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6个硕士点;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并拥有二十余个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学院目前拥有单价800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00万元,包括流式细胞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气、液相色谱仪、核酸工作站、凝胶成像仪等一批门类齐全、功能先进的现代化大型仪器设备,目前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际合作和省市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教学和科研成果曾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奖励,并有6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很多科研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为推动区域渔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0人。现有在籍本科生700人,研究生400余人。学院共有水生生物学、养殖水环境化学、动物生理学、贝类学四门辽宁省省级精品课程,其中水生生物学系列课程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5.广东海洋大学

近年广东海洋大学来科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学校在研的各类科研项目有340项,其中国家海洋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81项,市厅级150项,包括了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各类项目,项目总经费达3260万元。高位池养虾、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沉箱养鲍、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杂优水稻育种以及应用基因抗水稻病害等技术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办有船舶公司、珍珠公司、网厂、纯净水厂、家禽育种中心等校办产业,通过产学研结合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一大批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6、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水产养殖学是集美大学办学历史最久的学科之一,1972年上海水产学院南迁厦门时就设置了与水产养殖学相关的淡水养殖学专业,紧接着设置了海水养殖学,1998年淡水养殖学与海水养殖学合并为水产养殖学。2004年水产养殖学被福建省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 该学科现有专任教师6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4人,副教授26人,博士37人,硕士14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留学归国人员2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师德之星1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国家

篇五 人工目鱼养殖
太阳鱼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2)

淡水渔业 2000年第30卷第9期

太阳鱼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

苏润荣 苏良栋

(广东省顺德市勒流镇新明乡鱼苗场528322)

蓝绿鳞鳃太阳鱼(Lepomismacrochirus)为鲈形目,太阳鱼科,又名蓝鳃太阳鱼,英文名称为Bluegillsunfish。原产于北美洲淡水水域。鱼体高,侧扁,头小,尾小。鳃盖后缘有一深蓝紫色形似耳状的突出。体侧有7-10条暗黄色的彩条纹。一般个体成熟时体重200g左右,个别可达到1kg。美国养殖的太阳鱼另外还有铜吻鳞鳃太阳鱼和红耳鳞鳃太阳鱼。

蓝绿鳞鳃太阳鱼属温水性小体型鱼类。生长适温范围大,可在1-38 水温状态下生活。在水温8 以下或38 以上时才停止摄食,水温2 仍能在自然环境下安全越冬。

蓝绿鳞鳃太阳鱼是一种攻击性摄食鱼类,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要食物,幼鱼以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等水生物为食物。小鱼摄食植物茎叶、鞘藻、小杂鱼、小虾、软体动物和轮虫等。人工养殖可大量投喂冰鲜鱼等动物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人工目鱼养殖】

蓝绿鳞鳃太阳鱼在美国南部各洲及墨西哥北部淡水水域中有大量分布,是北美洲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日本于1960年从美国引进,以后又移养到南非。在原产地和日本,太阳鱼是作为淡水养殖的对象,为食用、游钓、观赏的鱼类品种。我国于1987年由湖北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鱼苗养殖,中国水产学会也于同年引入北京和湖南省养

收稿日期:2000-05-08

殖。1998年我省东莞、顺德市也从美国引进养殖。

蓝绿鳞鳃太阳鱼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鱼类,在自然环境中虽可繁殖,但由于体小,卵粒极细小,初孵幼鱼仅0 2cm,难以摄食,且水中鱼虾及一些水生生物均会摄食初孵的小鱼,因而难以形成一定数量的种群。国外养殖太阳鱼是依靠人工繁殖育苗。我国目前放养少量的太阳鱼,鱼苗是从国外引入,国内未见人工繁殖的报道。近年进口苗3cm规格每尾2 2-2 5元,去年顺德从美国购买4-5cm规格的太阳鱼苗,每尾0 8美元,由于价格极高,难以进行大面积的养殖。为解决大面积养殖所需的鱼苗,我们开展了对太阳鱼生活习性及人工繁殖的研究。初期由于未摸清初孵幼鱼的食料和取食特点,使用多种饲料喂养均失败,孵出的幼鱼到第四天后就陆续死亡,首期几批繁殖苗无一存活。经一段时期的探索,初步掌握了太阳鱼人工繁殖及幼鱼养殖技术。至1999年8月,共进行了18批次的人工繁殖,育出不同规格的鱼苗300万尾,其中3cm规格苗100万尾,这些鱼苗已陆续提供给养鱼专业户放养。人工繁殖出的鱼苗,目前3cm规格苗每尾售价0 7-1 0元,仅是进口同规格苗的1/3。由于是当地育成,解决了因长途运输而造成的成活率低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可节约大量外汇并可迅速扩大养

殖面积。

1 太阳鱼的人工繁殖

太阳鱼从初孵到成熟,需经过一年半到二年时间。进行人工繁育,首先要选择健壮的成熟亲鱼,先放养于约2亩面积的鱼塘中,水深要求1 5m左右,亩放养800尾左右。当早春塘水水温达到20 时,鱼塘每星期冲水三次,每次2小时,冲水的目的是造成水塘水的流动,以刺激亲鱼的性腺发育。每天早上和傍晚投放优质的冰鲜鱼碎料,以强化培育。鱼塘每月进行一次消毒防病,每立方米水用0 2g呋喃唑酮(痢特灵)稀释后泼洒。1 1 产卵池的准备

鱼池面积要求7-10m,水深30cm。池顶2m高处设遮光网,遮光率要求60%-70%。池水每立米用硫酸铜0 5g,硫酸亚铁0 2g,呋喃唑酮1g,土霉素1g浸泡24小时进行消毒。经消毒处理后,将亲鱼从鱼塘中移养到产卵池中,每平方米水面放养亲鱼2-3组。雌雄鱼比例为1 1。因为太阳鱼有造穴产卵的习性,我们初期进行人工繁殖时,在无巢穴的情况下,亲鱼虽经催情催产处理,在鱼池中至卵成熟发胀至死也不产卵。经多次摸索,掌握了其习性后,在鱼池中每对亲鱼设一个人工巢穴,让每对亲鱼独占一个巢穴产卵。太阳鱼卵为粘性卵,卵排出后成平板式无叠置、沉底。为便于将卵收集移至孵化池,须在人工巢穴内放置一块30cm 40cm的60目鱼用网布,用小石子压放在人工巢穴底部。鱼卵就均匀地产在网布上,亲鱼产完卵即可将网布连卵移至孵化池。既解决了鱼卵沉底粘着水泥面难以收集,也解决了因处底层缺氧孵化率低的问题。使用收集鱼卵的网布材料是十分关键的,要求着卵后移至孵化池孵化时,网布处于半浮沉状态,以使卵处在水层最佳位置,能大大地提高孵化率。使用其他材料如蚊帐纱布、编织袋布或尼龙膜均不理想,这些材2

料不是沉底就是浮面,或是光滑不粘卵粒。1 2 人工催产处理

1 2 1 人工催情。雌鱼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国际单位/kg和脑下垂体1mg/kg,雄鱼注射剂量减半。效应24小时。1 2 2 人工催产。雌鱼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国际单位/kg和脑下垂体2mg/kg,雄鱼减半。经注射激素处理后24-26小时,亲鱼开始排卵受精,经6-10小时,产卵结束。所产卵粒均匀排于网布上。

1 3 初孵幼鱼的饲养管理

将集满卵粒的网布移至孵化池中,孵化池水深要求50cm,移入鱼卵后,用微流水冲击,以增加水中氧气。水温22-30 ,卵经36-50小时开始孵化。鱼卵孵化后,即将网布移走。初孵出的幼鱼在水温25-30 时,经48小时后开始摄食。由于初孵幼鱼体小,无法摄食一般的人工饲料,须投喂极微小的食料。摄食开始3-4天内,用煮熟的鸡蛋黄捣烂,经50目纱网过滤后的小微粒喂养。以后可投喂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浮游生物,经3-4天后,可改用红虫(水蚯蚓)作饲料养殖,7-8天后,便可改投小粒状的人工配合饲料。至小鱼长至3cm时,便可移养到池塘或出售。2 太阳鱼的养殖

【人工目鱼养殖】

太阳鱼是一种肉质良好的淡水鱼类,目前市场销售价格较高。据引养的观察,养殖环境和要求与目前我国养殖的淡水鱼类相似。可利用池塘、水库、河流等淡水水域养殖。可单独养殖,也可与其他品种鱼混养。据国外资料报道,放养3cm规格鱼苗,经一年半到二年体重才达100g的上市规格。我们通过改善养殖环境,投放适口饲料,肥水增加浮游生物等一系列措施,大大加快了太阳鱼的生长速度。据养殖实践,放养3cm规格鱼苗,经180天养殖,体重可达到100g。比国外报道的养殖时间缩短一半以上。我们

在2m 0 7m的室内水泥池中养殖,池水0 2m深,从6月1日开始分批放养初孵的幼鱼,共放养180尾。至9月12日,总重量已达1kg。最初批放养个体,最大已达500g以上。试验表明,太阳鱼无互相残杀的现象,可较高密度和不同规格鱼苗同时放养。

2 1 单养

在池塘中只放养太阳鱼,单养方式的特点是鱼可集中摄食,养殖周期短,可进行密殖和强化养殖。水温在20 以上时,放养3cm规格鱼苗,亩放养4000-5000尾。半年左右,亩产可达到50kg。放养太阳鱼的池塘面积大小不限,以每口塘3-5亩为宜。塘水深1 5m左右,池塘水排灌要方便,每口塘配备一台增氧机。

2 1 1 放苗前的池塘消毒。使用药物消毒时,塘水保留平均1m水深。用以下方法处理,以清除塘中的野杂鱼及其它有害生物。

(1)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溶化后全塘均匀泼洒。7-8天后待药力消失,经试水后投放鱼苗。

(2)每亩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16-20kg,溶化后全塘泼洒。6-7天后待药力消失再投放鱼苗。

2 1 2 培育池塘肥水。在药物消毒清塘的当天或第二天,每亩投放磨碎的花生麸25-35kg,或麦皮糠、白糠25-40kg以使塘水富含有机物,促进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等浮游水生物的繁殖,使鱼苗投放后获得丰富的辅助饵料。经培育一周后,便可投放鱼苗。

2 1 3 鱼苗投放量和规格。以亩产500kg为目标,亩放鱼苗4000-5000尾。鱼苗规格应有3cm以上。如希望获得更大的产量,可放养第一批后一段时间,另外投放一批鱼苗。以便分批捞捕,提高产量。

2 1 4 饲料投放。经培养池塘浮游生物后,能为初放鱼苗提供丰富的辅助饲料,但苗期仍需投放足够的饲料。小鱼期投喂小颗粒的人工饲料,此后可投放动物性饲料(冰鲜鱼)、肉渣、花生麸、植物蛋白类颗粒料。2 1 5 鱼病的防治。太阳鱼抗病性强,自引养以来,未见毁灭性的严重疾病。养殖过程中注意抓好鱼类常见病的防治。

(1)烂鳃病。症状:肉眼见鳃缘发白腐烂,带有泥污。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亦常被腐蚀成园形不规则透明 小窗 ,活动迟缓,体色黑暗,头部颜色特别黑暗。可用下述方法防治:漂白粉每立方水1g,溶解后全塘均匀泼洒。或用呋喃唑酮(痢特灵)每立方水0 2-0 5g,溶解后全塘均匀泼洒。

(2)车轮虫病。车轮虫病主要由大量的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的皮肤或鳃部引起。感染此病的鱼体呈黑色,瘦弱,摄食离群,游动缓慢。防治方法:每立方水用硫酸铜0 5g,硫酸亚铁0 2g,或单用硫酸铜0 7g,溶解后全塘均匀泼洒。或用2%食盐水浸泡15分钟以上,或3%食盐水浸洗5分钟以上。2 2 混养

太阳鱼可与鳗鱼、家鱼或其它品鱼种鱼类混养。采取混养方式,太阳鱼可大量摄食池塘中各种小型的浮游生物,控制池塘中浮游生物及小型鱼虾和无脊椎动物的过度繁殖。不仅可调节水质,且能增加主养品种的产量。混养时,一般亩投放5cm以上的大苗,每亩放养500-2000尾,放养量可视混养塘主产品种而定。

2 3 游钓放养

太阳鱼也是一种游钓的对象,凡具备水体的旅游点,水池、鱼塘、水库、湖泊均可放养,以供游人垂钓。放养鱼苗的规格、数量和管理可参考混养方式。

篇六 人工目鱼养殖
少量人工养殖的金钟鱼上市_1

少量人工养殖的金钟鱼上市

金钟鱼是肉质细致的海鱼,市场售价与青鸡鱼、黄鸡鱼、黑格及大目仔等相当,近年多为人工养殖鱼供市。 金钟鱼是肉质细致的海鱼,市场售价与青鸡鱼、黄鸡鱼、黑格及大目仔等相当,近年多为人工养殖鱼供市,养殖以屏东佳冬沿海地区为主,养殖期需1-2年,养殖户只有20户左右,去年池边价130元,今年出池量少,价格上扬到170元/6尾斤。

金钟鱼为中型食用鱼,味美且肉较多,细刺较少,红烧、煮汤等料理方式都非常适宜。金钟鱼全年皆可捕获,以夏季产量较多,为鰏科中体型较大的鱼种,流刺网或岸边滩钓均有可能捕获。市场售价与青鸡鱼、黄鸡鱼、黑格及大目仔等海鱼相当,近年多为人工养殖鱼供市,养殖以屏东佳冬沿海地区为主。

台湾分布西部及西南部

金钟鱼头部无鳞,体呈银白色,吻部极小,口闭合时下颌向上呈35-45°之斜角。头背之轮廓圆形,吻端截平,眶间隔凹入。标准体长为体高1.9至2.5倍,体长可达28公分。口裂与眼之下缘下方在同一水平线上,后头部无显著黑斑,硬棘部无黑斑。体呈银白色。背鳍硬棘8枚、软条15至16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3至14枚。

金钟鱼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水域,台湾以西部、西南部砂泥底沿岸、河口及内湾为主,属于沿岸沙泥底质杂食性鱼类,大多栖息于浅水域,水深约在1-40米之间,有时会进入深水域,有时会进入河口区,以无脊椎动物为食。

八九年钱实现人工繁育

曾经出海捕鱼的佳冬乡金钟鱼养殖户林春辉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以前野生金钟鱼捕获量不是特别多,加上肉质细致,市场售价高达一台斤500元,当时就对这条鱼特别有兴趣,并把较大的鱼留下来饲养,研究人工繁殖技术。经多年的观察及尝试,大约在8-9年前,总算摸熟了金钟鱼的繁殖技术,开始大量养殖金钟鱼。

林春辉说,刚开始对这条鱼各方面的习性完全不了解,最早使用鳗鱼粉状饲料投饵,但是都养不起来。后来观察发现,金钟嘴巴很小,吃饵是用吸的,鳗粉投下后都溶解散失,金钟鱼吃不到饵,池子里的金钟鱼养不起来,原来都是饿死了。后来改用虾料,情况已经有些改善,但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最后改用石斑鱼饲料,并把颗粒做得更细一些,这才解决了金钟的饵料问题。【人工目鱼养殖】

现在,林春辉的池子里一直维持数千斤的种鱼,作为生产受精卵用,这些种鱼可以使用3-4年才淘汰,平均每尾在10两到1台斤(编注:台湾1两为37.5克,1台斤为600克)。池里种鱼没有特别

公母比例,每年土地公生(农历2月初2)到西历10月底是繁殖季节,这段时间里,几乎每天都有受精卵可以收集,和其他海水鱼类一样,大潮前后产卵量比较多。母鱼多在夜间产卵,收集后放入0.5吨的FRP桶做处理,天亮后移入小池孵化育苗。

受精卵孵化后约35-40天养到指甲大小的幼苗就可出售放养到大池了。林春辉说,受精卵除了以每公斤1万元出售以外,也有免费供应给育苗业者培育,育出的幼苗三七分,林春辉取回3成鱼苗作为自家养殖用。

混养少量白虾

目前体长约1公分的幼苗价格每尾在0.8-1元之间,业者养殖金钟鱼多半会混养少量白虾,在下金钟苗前十天先放白虾苗,每分地可放数万尾虾苗。“金钟鱼嘴巴小,先放虾苗再放金钟,就不会有鱼吃虾子的问题。”林春辉说。

不过白虾放养数量不可以太多,因为虾子在池底游动时,脚会拨动底土,促使藻类生长池水变肥,而金钟养在肥水里成长反而比较慢。混养金钟池里的白虾通常养到20-30尾/斤才收。除非遇到冬天较强烈的寒流来袭,虾受不了寒冷,才会提前收虾。

和一般热带性的海水一样,金钟鱼通常在水18℃时停止摄食,

而屏东佳冬一带很少遇到这种强烈的寒流,冻毙的情况极为少见。

用石斑料喂养金钟鱼

因为体型不大,金钟鱼的养殖密度一分地可放养数万尾到10万尾,池水深度没有特别要求,市面上没有金钟专用饲料,业者多用石斑鱼饲料制成小颗粒状料投放,以迎合金钟较小的吻部,业者多用自动投料桶日间持续少量自动投料。

用石斑料饲养金钟的饲料换肉率约一公斤饲料可换得1-1.2台斤肉,因苗价较石斑便宜,育成率普遍可达6成,金钟鱼饲养成本每台斤约80-90元,与午仔鱼相当。今年金钟鱼池边售价在170元,利润比饲养午仔鱼及石斑鱼都好,但是金钟鱼的市场有限,鱼价受到产量影响,变动幅度较大,去年鱼价130元,利润就比较少。

业者表示,金钟鱼及午仔鱼的饲料换肉效率并不好,而且大都将原因归咎为饲料厂品质时好时坏。台湾锦昌王资勋归纳起来,养殖金钟鱼能稳定获利的因素是溶氧量及养殖密度,其实降低养殖密度的目的就是要解除生长限制因子。水产养殖的限制因子通常被认为是溶氧量及含氮废物,1毫克的氨氮完全转化成无毒,需要5毫克的氧,而增氧电费是仅次于饲料的第二大支出。王资勋认为,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有利于金钟鱼的成长。

养成期1-2年

林春辉表示,养殖金钟鱼的管理相当简单,只需补充投料桶饲料,水质方面没有特殊需求,不必费工做藻水,也不需经常搬池,5甲地(编注:1台湾甲=0.96992公顷)的池子只需2个人管理就可以。

养殖前半年成长较慢,前半年鱼体重不到1两(37.5克),后半年成长就比较快速了,从幼苗到上市的6尾/斤至少需要1年,要整池全部收成完毕耗时2年。为了提高养殖池利用率,林春辉会在成鱼池里放下一批幼鱼,这个做法让他能够全年都有成鱼可以出售,换算下来,3年可以养2批鱼。

金钟鱼放养一年后可以开始捕捞,捕捞时要用金钟专用的大网目鱼网,只抓6尾/斤以上的鱼。金钟鱼计价以6尾/斤为准,平均体型每减少一尾/斤的加价20元,每尾斤中间再细分成十级,每多一级以2元计价。以九月份的平均6尾/斤170元计,平均5.9尾/斤172元,5.8尾/斤174元,平均5尾/斤的池边交易价加20元,为190元。

林春辉说,金钟鱼起捕时,体表会分泌大量的黏液,每一篮称重时,鱼贩还要扣掉一斤的重量损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5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