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7稻田养泥鳅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cctv7稻田养泥鳅
稻田养泥鳅,野生放养的小稻鳅卖价高

  [每日农经]个头不大卖价高 小稻鳅的诱惑挡不住(20141223)

  厨师长兰明:这个泥鳅太小喽!

  在四川成都的一家川菜馆,厨师长老兰遇到了一件让他上火的事儿,采购部的小李今天买来的泥鳅又小又短,价钱还不是一般的高,在老兰看来,这泥鳅根本入不了眼,没法做。

  兰明:要不得哦。往常都是大泥鳅,这个又小,煮起来不好吃,还不好杀。

  当天一位外地客人正好点了一道红烧泥鳅,老李只好硬着头皮做,开足火力把这小泥鳅炖了半个小时,愣是没有炖熟,老李这个急呀,这到底是啥泥鳅啊你说说!那边客人也着急,要赶下午的火车。老李急的直冒汗,又炖了十分钟才把这泥鳅炖熟了。  

  含晔:这泥鳅简直太棒了,我吃过那么多泥鳅,这个泥鳅味太棒了,就是特别好吃。

  记者含晔酷爱吃泥鳅,这回偏又遇到了让她心悦诚服的美味,于是决定改变一下行程一探究竟。记者辗转来到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的新场乡,这里水洼沟渠有很多,稻田随处可见,也见到了把泥鳅卖给老兰饭店的小桂。

  桂经理:你找我就找对了,我们就是养泥鳅的。

  含晔:你的意思是这几个塘全是养泥鳅的吗?

  桂经理:对,这一片都是养泥鳅的塘。

  含晔:够大的,哎呀,我看到泥鳅了。

  桂经理:看到了吗?

  含晔:好多。

  桂经理:对,刚喂完食。

  含晔:你能给我捞一条吗?

  桂经理:可以,没问题,我捞一下,看咱今天运气。

  含晔:捞上来了,看看。好滑呀。

  桂经理:能抓住吗?

  含晔:抓不住,放地上。

  桂经理:不好抓是吧。

  含晔:不对你这泥鳅,我见过那泥鳅是很小的,你这个头太大了。

  桂经理:小的?小的我们也有,你等一下。

  含晔:远吗?

  桂经理:不远。来了,是这种吗?

  含晔:对,就这么长的,但是颜色还是不太多,我看的那种颜色发金黄,你这种发灰发暗。

  桂经理:我知道你要找什么了,那你得跟我走一趟。

  含晔:走一趟,行,走吧。

  午饭后下了一场小雨,空气变得十分清新,可是巡泗桥村的老曾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发现死了的泥鳅从水里飘上来。

  老曾:也找不出什么原因,我心里十分着急。

  养殖厂的小桂和记者含晔来到老曾的稻田,听老曾这么一说,小桂建议老曾不妨先做个地笼,说不定会有意外的发现。地笼放下去一段时间,再拖上来时,意外竟然真的出现了。

  含晔:还有小龙虾,大爷,你这个不错,养龙虾,还养泥鳅,稻谷还可以吃。三丰收。

  桂经理:这个不对,我估计死亡的泥鳅跟这个龙虾有关。

  含晔:它干的?

  桂经理:它应该是罪魁祸首。它能够捕捉到泥鳅,给它伤害,或者吃掉。导致大爷的泥鳅不是越来越少了吗。

  养在稻田里的这种泥鳅,叫稻鳅,跟精养池里的大泥鳅一比较,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大泥鳅上市的时候体长要在20厘米左右,稻鳅上市的时候体长只有十三四厘米,稻鳅偏精瘦,而大泥鳅看起来比较肥胖,您瞧,10来个大泥鳅就凑够了一斤,而稻鳅需要四五十个才能凑够这个数,不仅体型有差别,颜色也不一样,稻鳅身上呈现出金黄色,而大泥鳅发灰发暗。由于生长在野外,稻鳅的野性足,天敌也不少,除了龙虾还有蜻蜓幼虫、水蜈蚣、龙虱等等。龙虾到底怎么进入到老曾的稻田里的呢,根据小桂的经验,十有八九是清塘的工作做得不彻底。

  含晔:怎么防止它伤害泥鳅呢?

  桂经理:咱们这个防治应该从源头做起。像大爷刚开始投苗之前,应该把稻田清塘这块工作做好。防治龙虾苗和其它敌害生物的虫卵到田里面去。

  虽说龙虾也卖钱,但是跟老曾的稻鳅比起来,价格还是低了不少,小桂说,老曾的泥鳅地头价就至少25元钱一斤。这个小稻鳅为什么这么贵呢,成都饭馆做厨师的老兰也许有了答案,本来提心吊胆怕顾客不能接受小稻鳅,没曾想顾客吃了还挺美。

  兰明:有些特别喜欢的就点再来一盘。虽然它是要贵一点,但是它和之前的大泥鳅比较起来,这个小泥鳅还是有市场,因为它味道好。

  消费者:细腻,入口化渣,很好吃。

  消费者:有我们小时候在农村做那种野生味道,吃起来口感很细腻,舒服。

  消费者:现在在外边不容易吃到这种味道。

  新场乡的油草堰村,有一位叫李开虎的养殖户,他家里的几亩稻田养泥鳅已经很多年,眼看着今年的稻鳅又能上市了,他提前一天早早地就把地笼下到了田里,再把稻田里的水放走一半,把泥鳅全部引到稻田里的水槽。第二天起地笼,绝大部分泥鳅就都进来了。

  含晔:捞这么多,大哥这一亩能捞多少斤泥鳅?

  李开虎:正常情况下一亩能产200斤。

  含晔:那塘边价怎么卖?

  李开虎:最少要25元钱一斤。

  含晔:那像我拿这种这么大的要长多少时间?

  李开虎:大概6到7个月。

  含晔:精养池里的呢?

  桂经理:精养池的最多不超过4个月。

  含晔:咱们这个怎么长这么慢?

  李开虎:这个不喂饲料,它是靠水中的天然饵料作为饲料,所以它长起来很慢。

  精养池的大泥鳅,每天定时定量投喂饲料,而养稻鳅除了在刚开始稻田整理以及收获时节做必要的劳动,几乎对它不闻不问,跟野生的差不了多少,不仅如此,稻鳅的存在使得稻子不可以施农药,稻鳅整日在泥水里钻来钻去,把稻子根部的土疏松了,还帮稻子除去了害虫。

  专家:泥鳅在稻田里面生长,相当于仿生态的养殖,它利用了生物的环境,比如泥鳅的粪便可以为稻谷提供营养,可以松土,还可以除虫。

  含晔:像这种稻田养泥鳅会不会使稻子产量受影响?

  李开虎:总面积没有减少,产量稍微减少,但是卖到市场上的价格高,总的经济效益不会比单一的种稻子少。

  每年三四月份的时候,随着水稻插秧之后就可以投稻鳅苗了,稻鳅在投苗的时候已经20天左右大小,在水稻田里再过个六七个月,等到九十月份水稻一收割,就可以捕捞了,捕捞稻鳅的办法有很多,这里的农户一般用地笼,不过地笼也不能把稻鳅一网打尽,

  含晔:大哥这个还要拿手抓?

  李开虎:这是漏网之鱼。

  含晔:感觉挺有意思的,要不我下来陪您一块抓行吗?

  李开虎:你抓不到。

  含晔:你别小瞧我,小女子也是心灵手巧的。这样吧,咱俩比个赛,说不定我比你抓的还多呢。

  李开虎:好,你试一下吧。

  含晔:行,这泥还挺深。天呐,怎么这么滑。

  李开虎:你抓不到吧?

  含晔:你别笑我,一会就抓到了。

  李开虎:我都抓了几十条了,你还没抓到,你抓不到。

  李含晔:这么滑。我就不信邪了我,不信我的手,抓住了。这是我抓到的第一条泥鳅。

  李开虎:要捧两头。

  李含晔:捧两头。

  李开虎:对。

  含晔:我发觉了,这泥鳅有个特性,拿手捧是一种方法,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掐住头,掐住尾,稍微一使劲,你看,挺听话的吧。

  李开虎:对。

  含晔:我掌握了技巧了大哥,我要赶你了啊,马上就要赶上你的记录了。

  李开虎:继续。

  大泥鳅,小稻鳅,个头不一样,滋味更不一样。记者含晔用同样的方法来把这两种泥鳅做成菜。四川人爱吃麻吃辣,一道麻辣红烧泥鳅就是最好的选择,干辣椒、红辣椒、辣椒酱,都是辣椒,味道却不一样,所以都要放,加上花椒、葱姜蒜和其它佐料,放在熬好的热油里煸香,麻辣香味一应俱全!等水一烧开,处理干净的泥鳅一放进去,就等熟了。大泥鳅不到半个小时就上桌了,而小稻鳅又多花了十分钟才熬好。而这种烹饪时长的差异,也是养殖方式和生长期的不同造成的。

  技术员邓超:稻鳅的生长期特别长,它的肉质特别紧密,吃着更有韧性,所以它炖的时间就会更长一些。

  大泥鳅感觉有些松软,在嘴里一抿,就化了。但是整体味道还是很鲜香的。再来看看我自己做的,炖了四十分钟了,一下就嘬下来了,肉很细密,你嚼着觉得会有一种小嚼劲在里边,再配上四川麻辣鲜香的做法,感觉太过瘾了。麻辣红烧泥鳅是川菜的经典做法,也是成都兰师傅的拿手菜,不过眼看这小稻鳅反响不错,老兰又合计着和同事一起研究几个新菜品,把泥鳅做成店里的主打菜、特色菜。这不,稻鳅汤、炸稻鳅、酸菜鳅、兰花鳅也就应运而生了。

  采访: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还复含钙磷铁等矿物元素,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喜欢的一种水产品。

  新场乡的农户老杨算过一笔账,每一亩稻田产200斤泥鳅,一斤的地头价25元,也就是说一亩稻田能多收5000元钱,稻田养泥鳅,野生放养的小稻鳅卖价高。而且这个钱赚的还算轻松,老杨家里也有几亩稻田,看着村里的人陆陆续续养了泥鳅,他打算先去考察一下鳅苗。

  杨义坤:想点办法给自己增加点收入,养点泥鳅。

  老杨来到当地的一家合作社,在这里,鳅苗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生产繁育,技术人员把鱼的卵子和精液采集完后,放在一起使之结合形成受精卵,为了使得泥鳅的受精率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会用一根羽毛对放在一起的精液和卵子进行搅拌。

  含晔:这也太业余了吧,拿羽毛搅拌。

  邓超:我们把泥鳅的精液跟卵子混合之后,然后这样搅拌,因为羽毛非常柔软,它在搅拌的时候,不会把卵伤到,这样的话受精率就特别的高。

  含晔:我来试一下。是不太一样很轻柔。土办法有土办法的好处。

  邓超:对。

  受精卵一天就可以孵化成小苗到处游动了,再培育20天可以当做鳅苗出售。经过打听,老杨觉得稻鳅成本并不高,打算来年一开春就在自己田里下苗。稻鳅在出生后前20天的生长速度非常快,这一段时间,稻鳅也逐渐呈现出了不同于大泥鳅的野性。繁殖鳅苗的过程中,技术员曾经无意中把脚踏进了鳅苗池,却发现很多鳅苗都过来嘬脚,感觉如同鱼疗一般。而在现场记者含晔把手伸进鳅苗池以后,也发现鳅苗都过来嘬手。鳅苗的这种举动,又能说明什么呢?

  技术员张伟东:因为这个稻鳅在野外的条件下,他的野性很强,活动能力强,摄食能力更强。你把脚放下去以后,它就当做是好吃的过来嘬你的脚了。

  含晔:当成好吃的了?

  技术员:如果在野外精养池的条件下,就完全没这种效果。

  稻鳅的养殖在新场乡才刚开始几年,截至今年年底,全乡也只有600亩的面积,这样的泥鳅在四川市场并不多见,需要提前订购。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泥鳅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冯昌全:只有我们这儿才有,一般地方是没有的,各大酒店要买我们的泥鳅,他都要提前预定,品质也比较高,因为它是纯粹纯天然长到稻田里面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水产渔政局局长龙跃进:稻田养殖第一具有不破坏耕地面积,增加稻谷的品质,增加水产品的品质,从而提高稻田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联系方式:四川资阳 18780175674

篇二 cctv7稻田养泥鳅
稻田套养小龙虾技术

  [农广天地]稻田套养小龙虾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现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龙虾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低,此外虾肉内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因此近年来,小龙虾一直市场火爆。利用稻田套养小龙虾有效地利用了稻田,同时龙虾可起到除草除害作用,另外,由于小龙虾在稻田里游动,可增加田水溶氧量,它排出粪便,又起到了增肥的效果。现在为大家介绍稻田套养小龙虾技术。  

  稻田套养小龙虾 

   一、建造稻田养虾条件 

  1.选择好养殖稻田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保水性强、不易被山洪淹没的稻田适于养虾。面积以3300~20000平方米为宜。放养前要装好进出水口和稻田的防逃设施,要按照养殖技术要求搞好稻田的田间工程建设,开好沟、种好草、消好毒,田间沟凼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20%左右。 

  开沟要在距离田埂内侧1~1.2米处、沿四周开挖宽1.5~3.0米、深1.0米左右的环形沟。在田块中间应开挖“十”字或“井”字形的田间沟,沟宽1.0米、深0.6~0.8米。田间沟与环形沟相通。利用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田埂,埂面要加宽到1.5米左右,田埂和沟两侧的坡比都为2~3∶1。稻田四周要有防逃设备。  

  2.选择好水稻品种养虾稻田的水稻经常被水浸泡,易于倒伏,病害也多。因此,应选择抗倒伏性强、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的高产品种。  

  二、小龙虾虾苗虾种放养 

  1.选择好放养模式稻田套养小龙虾

  应放养虾苗或虾种,苗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利用冬闲田养殖小龙虾,8~10月投放亲虾,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投放抱卵亲虾10~15千克,亲虾雌、雄比例以1.2~2∶1为宜,放养规格为30只/千克以上的性成熟亲虾15~20千克。 稻虾兼作的稻田,当年的3~6月投放幼虾,每667平方米投放规格为150~300只/千克的幼虾40~50千克。幼虾运到田边后,沿田间沟进行多点放养,让幼虾自己爬行入田。在幼虾下田后10~15天,应搭配投放规格为3.3~10厘米的鲢鳙鱼种,每667平方米放鱼种70~150尾左右入田,以净化养殖水体。  

   2.、小龙虾虾苗虾种具体放养

  放养小龙虾虾苗或虾种时要试水,试水安全后,才可放虾。小龙虾放养方法有两种:  【cctv7稻田养泥鳅】

  一是在稻谷收割后的9月上旬将种虾直接投放在稻田内,让其自行繁殖,根据稻田养殖的实际情况,一般每亩放养个体在40克/只以上的小龙虾20公斤,雌雄性比3 :1。 

  二是在5月份水稻栽秧后,投放规格为2-4厘米的幼体虾1500-2000尾/亩或30公斤/亩。小龙虾在放养时,要注意幼虾的质量,同一田块放养规格要尽可能整齐,放养时一次放足。在晴天早晨或阴雨天放养,放养虾种时用3%~4%的食盐水浴洗10分钟消毒,高温天气进种、苗要谨慎消毒,最好是进种苗时不用食盐水浴洗,进完种苗后用生石灰10公斤/亩对水体消毒。 

  三、稻田套养小龙虾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坚持巡田,观察沟内水色变化和虾活动、吃食、生长情况。田间管理主要集中在水稻晒田、用药和防逃防害方面。稻谷晒田宜轻烤,不能完全将田水排干。水位降低到田面露出即可,而且时间要短,发现小龙虾有异常应时,则要立即注水。小龙虾对许多农药都很敏感,稻田养虾的原则是能不用药时坚决不用,需要用药时则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及生物制剂。施农药时要注意严格把握农药安全使用浓度,确保虾的安全,应并要求喷药于水稻叶面,尽量不喷入水中,而且最好分区用药。 

  防治水稻螟虫,亩用200毫升18%杀虫双水剂加水75千克喷雾;防治稻飞虱,亩用50克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加水25千克喷雾;防治稻条斑病、稻瘟病,亩用50%消菌灵40克加水喷雾;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亩用增效井岗霉素250毫升加水喷雾。水稻施用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含鞠酯类的杀虫剂,以免对克氏原螯虾造成危害。喷雾水剂宜在下午进行,因稻叶下午干燥,大部分药液吸附在水稻上。同时,施药前田间加水至20厘米,喷药后及时换水。 

   四、稻田套养小龙虾饲养管理 

  稻田养殖小龙虾基肥要足,应以施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在插秧前一次施入耕作层内,达到肥力持久长效的目的。追肥一般每月一次,尿素5公斤/亩,复合肥10公斤/亩,或施有机肥。禁用对小龙虾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施追肥时最好先排浅田水,让虾集中到环沟、田间沟之中,然后施肥,使化肥迅速沉积于底层田泥中,

  稻田养虾一般不要求投喂,在小龙虾的生长旺季可适当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如锤碎的螺、蚌及屠宰厂的下脚料等。8~9月份以投喂植物性饲料为主,10~12月多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日投喂量按虾体重的6%~8%安排。冬季每3~5天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在田虾体重的2%~3%。从翌年4月份开始,逐步增加投喂量。水质管理8~9月份高温季节,每10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1/3;每20天泼洒1次生石灰水调节水质。日常管理每天巡田检查一次。做好防汛防逃工作。维持虾沟内有较多的水生植物,数量不足要及时补放。大批虾蜕壳时不要冲水,不要干扰,蜕壳后增喂优质动物性饲料。

  五、小龙虾商品虾捕捞。

  稻田饲养小龙虾,只要一次放足虾种,经过2个月的饲养,就有一部分小龙虾能够达到商品规格。长期捕捞、捕大留小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将达到商品规格的小龙虾捕捞上市出售,未达到规格的继续留在稻田内养殖,降低稻田小龙虾的密度,促进小规格的螯虾快速生长。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采用虾笼、地笼网起捕,效果较好。也可用抄网在虾沟中来回抄捕,最后在稻田割谷前排干田水,将虾全部捕获。2-3月份放养稚虾,一般在9-10份进入捕捞高峰期。9-10月份放养种虾,一般在翌年5-6月份进入捕捞高峰期。平时捕大留小,繁殖期禁止捕捞。   

篇三 cctv7稻田养泥鳅
泥鳅稻田养殖放养亲鳅效益好

篇四 cctv7稻田养泥鳅
稻田养殖泥鳅技术

篇五 cctv7稻田养泥鳅
舌尖上的一亩稻田之泥鳅篇

舌尖上的一亩稻田之泥鳅篇

稻田建设稻田面积不宜过大,-般1.5亩左右为宜。养鳅的稻田需筑好田埂,埂内侧埋设聚乙烯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排水口建两道拦网,外侧可用聚乙烯网,内侧用金属网。田内挖适度大小的鱼溜,鱼溜可为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或开挖纵横数条沟,沟宽、深均为30-40厘米,鱼溜或沟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10%。

苗种放养稻鳅轮作养殖方式:在早稻收割后,晒田3-4天,每亩撒米糠、菜籽饼130公斤左右,次日每亩施腐熟的有机粪肥250公斤左右,曝晒4-5天,使其腐烂分解,然后蓄水,放养鳅种。稻鳅兼作养殖方式:一般在插秧后放养鳅种,单季稻放养时间宜在初次耘田后,双季稻放养时间宜在晚稻插秧后。一般每亩放体长3-5厘米的鳅种20000-27000尾。

饲料投喂泥鳅苗种放养后,第一个月投喂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各一半的混合饲料,每夭l次,每次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3-4%,1个月后,每隔15天追肥1次,每次每亩追施经发酵的有机肥100公斤左右,同时投喂蚕蛹、米糠、豆饼、菜籽饼、动物下脚料等饲料,后期最好在集鱼坑内施肥投饵,有利于集中起捕。

日常管理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水位应根据稻或鳅的需要适时调节,水稻分蘖前,用水适当浅些,以促进水稻生根分蘖,水稻拔节期适当加深水位。在大雨时,需特别注意防止泥鳅逃出田外。

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

泥鳅的生命力很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广,饲料粗杂易得,生产成本低,便于饲养管理。稻田投饲施肥精养商品泥鳅,年增重量可达2~4倍,667m2产量一般可达300kg,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cctv7稻田养泥鳅】

1 稻田的选择和修建

选择水源充足,不旱不涝,日照良好,不受废水污染、无冷浸、质地松软肥沃的稻田养殖为宜,早、中、晚稻田都可养泥鳅,尤以中稻和一季晚稻增产幅度大。种植的水稻应是矮秆、不倒伏、抗病力强的品种。

稻田面积可大可小,田埂应加高加固夯实,高度以45~66cm为宜,防逃设施要好,最好用塑料膜或木板、石板、网片等贴于埂的内侧,下端埋入硬泥中。进排水口要设拦鱼设备,防止泥鳅钻逃和野杂鱼污物进入;可用规格为宽90cm、高45cm用竹篾类纺织成孔隙为2mm的拱形栏栅,既不会使鱼外逃,又增加了进水面积,有利于控制养鱼稻田的水位,免致大雨漫埂。禾苗返青后,将稻田田角的稻株移栽在同田的其他行中或另田定植,腾出空地开挖鱼沟,小田开“田”形,大田可在田边开鱼沟,再在田中开“井”形鱼沟;沟宽33cm,深26cm或至硬度层,沟的交叉处开长100cm、宽66cm、深75~100cm的鱼溜,以供泥鳅在晒田时栖避;要做到沟沟相通、沟溜相连,沟溜面积占稻田面的5%~10%。

2 泥鳅的放养与投饲

插好秧、开好沟、安装好栏栅后,还需要施足基肥、培肥水质、繁育饵料生物。方法是在沟溜中用干燥或新鲜牛粪、猪粪、鸡粪、稻草和米糠等混合铺10~15cm厚,再盖一层泥土。当稻田水中浮游生物多,对泥鳅鱼种生长有利时,即可放养泥鳅鱼种。泥鳅苗可人工繁殖培育或从天然和养殖水域零星捕捞收集,但放养规格大小要求基本一致,一般每667m2稻田放养尾重2 5g的小泥鳅60~120kg,或667m2放10cm以上泥鳅鱼种2万尾左右。如果是不投饲料的粗放养殖,放养数量则相应减少。

泥鳅在稻田中主要摄食水蚤、蚯蚓、摇蚊幼虫等,施肥能促使天然饵料生长,较投饵经济有效;施肥应先发酵,少量多次使用,水质太肥则不施,与池塘养鱼标准相同。放养密度高的稻田,应加投豆浆、面粉、米糠、豆渣、麦麸、青菜碎叶、蚯蚓、蝇蛆或鱼用配合饲料。投饲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日投量为泥鳅体重的5%,并根据吃食情况增减。要设几个固定

的投饵点,以减少饵料浪费和便于观察。

3 病害的防治及管理

放养鳅苗前10d,每667m2用生石灰20kg化浆全田遍洒消毒;鳅苗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min后入田;养殖过程中每隔1个月左右用漂白粉1mg/kg浓度遍洒1次。【cctv7稻田养泥鳅】

稻谷增产鱼丰收的关键是鱼不逃走水不干涸。平时的田间管理,完全按水稻生产的常规要求进行,但除草不能频繁,必要时除1次即可。水深保持3~4 5cm为好,特别在大雨时要防止洪水漫埂,注重田埂或栏栅周围出现漏洞。要勤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养泥鳅田对施基肥和农家肥无特殊要求,氨水只作基肥;若要用尿素、硫酸铵等作追肥,则应少量多次进行,要控制用量,每667m2每次使用尿素4~5kg或硫酸铵5~7kg。一次施半块田,并要注意不要直接撒在鱼沟和鱼溜内。

稻禾出现病害时,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杀虫脒、乐果、稻瘟净、磷胺等;并按常规剂量使用,切忌任意加大用量,要禁用除草药剂。从安全上考虑,施药前要加深田水6~9cm。粉剂宜在早晨带露水时施用,水剂宜在晴天露水干后喷施,要尽量喷洒在稻禾的叶面上,避免粉、液直接喷入水中。

在割稻前,当田水放干后,泥鳅聚集到鱼溜中时,用抄网捕捞。钻入鱼溜周围泥中和底泥中的泥鳅,要用铁锹挖出。

原文转载于/channel/niqiu

稻田养殖泥鳅黄鳝问题【cctv7稻田养泥鳅】

一、稻田养殖泥鳅技术要点如下:

1、稻田的选择 养泥鳅的稻田一般要求保水性能好,渗漏速度慢,插秧前稻田水深保持20厘米以上。稻田的积雨面宜小不宜大,选择低洼田、塘田、岔沟田为宜。水原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质以粘性土壤、高度熟化、肥力较高的为佳。

2、防逃设施 养殖泥鳅的稻田,田埂应高出田面60厘米左右,捶紧夯实,可用农膜插入泥中10厘米围护田埂,以防漏洞、裂缝、漏水、塌陷而使泥鳅逃走,同时进、出水口处要安装塑料网栏 。

3、开挖鱼沟 鱼沟一般为十字形沟,挖在稻田中央,约占稻田面积的10% 左右,沟深60厘米、宽90厘米为宜。鱼沟渠道要与进、出水口处畅通 。

4、稻田施肥 养殖泥鳅的稻田在插秧前每667 平方米施有机肥300 公斤,如猪羊粪、栏肥、人粪即可,主要施入沟内。以后根据稻、鳅生长情况补施些速效化肥,以667 平方米施10公斤尿素为宜。

5、放养时间和密度 泥鳅一般在水稻插秧后10天开始放养。苗种规格以长3 ~4 厘米为好,每667 平方米放养2.5 万尾左右。

6、投喂饲料和管理 一般1 天投喂饲料1 ~2 次,即上午和傍晚各1 次。直接投放在饲料台。饲料以谷糠、麦麸及鱼类专用饲料等为宜,可搭配些青饲料。日投喂量一般为泥鳅体总重量4%~5%。稻田水位应根据生产需要适时调节。稻田防病治虫要注意选择低毒农药,适时适量叶面喷施,以防药害。

泥鳅经过4 个月左右的养殖,全长达到10厘米,体重达到12克左右,可以捕捞出售。

二、 稻田养鳝高产诀窍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稻田整理。最好选用房前屋后的肥泥田、山垅中段的浅脚烂泥田或山边坑底田。因为这类田土壤肥沃,易滋生螟虫、虫蛹、蝇蛆、蚯蚓、水蛭、泥鳅、小鱼虾等小动物,鳝鱼食料丰富。面积0.067公顷以内。养殖关键是防逃设施。可在稻田周围砌造1米多高的单砖墙,砖墙水位线以上部分要达到0.5米左右,并用水泥勾缝。这种防逃效果好,但造价

高、拆除不便,只适合小面积饲养。若养殖面积大于0.013公顷以上者,可采用铺油毡纸防逃法,效果也很好。此外,沿田埂内侧开一条围沟,并于稻田中心纵横向外延伸各开一条厢沟。两沟规格均为宽0.5米、深25至30厘米,且使沟沟相通,用铁丝网或尼龙网拦挡进、出水口,防逃。

(二)鳝种放养。放养时间以稻田翻犁结束后至插秧前为宜。放养时,要选投无病无伤、规格大小基本一致的个体,以免互相残食。投苗量,一般每0.067公顷稻田投放平均尾重为20克的幼鳝1000至1200尾。鳝鱼繁殖季节长,自繁能力强。只需一次性投苗,便可连续捕捉。

(三)饵料投喂。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动物内脏、屠宰下脚料和瓜果皮,必要时可适当搭配一些麸皮、米糠、豆饼、菜籽饼、鱼粉、豆渣和混合饲料等。其中,以投喂蚯蚓效果最佳。投喂前,大块的饵料要切碎。投喂时间要根据鳝鱼昼伏夜出的摄食习性,掌握于16时至18时进行。投喂量一般一次控制在所养鳝鱼总体重的2%-3%,阴天、闷热天、雷雨前后,或水温高于35℃、低于10℃时,要适当减少;自制投饵台浮于沟内固定位置,让鳝鱼进入台内摄食。还可在沟上挂一盏或几盏3-8瓦的黑光灯,灯距水面5厘米,诱虫落水;也可将肉骨、腐肉、臭鱼虾等腐尸物放在铁丝筐中、吊于沟上,引诱苍蝇产卵生蛆,让蛆掉入沟中,供鳝吞食。

(四)日常管理。主要是田水的调节。要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需水特点,兼顾鳝鱼的生活习性,采取苗期、分蘖期稻田水深保持在6-10厘米;分蘖后期至拔节孕穗前,轻微搁田一次;拔节孕穗始至乳熟期,保持水深6厘米;往后,灌跑马水与搁田交替进行。搁田期内,围沟和厢沟水深要控制在15厘米左右,并要经常更换新水。其次是,要经常下田观察鳝鱼摄食和生长发育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调剂饵料或施药治病。再者,水稻施肥或洒药时,要首先把鳝鱼诱至沟内安全水域,并选用低毒无残留的肥(药)。此外,还要经常检查田埂及灌、排水口的防逃设施,发现毁损,要及时修复、更换。

(五)疾病防治。稻田鳝鱼较易发生的疾病主要有两种。一是细菌性皮肤病。5至9月为流行季节。病鳝体表有大小不一的红斑、呈点状充血发炎,游动无力,鳝头常露水面。病情严重者,表皮呈点状溃烂,并向肌肉延伸而死亡。防治方法:用生石灰清田,消灭病源;引用洁净水源,防止水质污染;每50公斤鳝鱼用磺胺噻唑0.5克与饵料掺拌投喂,每天一次,连用5-7天。二是水霉病。由于操作不慎等原因使体表受伤感染所致。肉眼可见伤处长霉。防治方法:及时加注新水;用小苏打每立方米水体20克全田泼洒;用0.2×10-6硫酸铜溶液遍泼全田,直到病愈。

(六)捕捞。待80%的个体长到100克以上时,就可捕捞上市。捕捞时间,于秋末和早春两季进行。方法可采用灌水篓网诱捕,或排水搁田、用双齿锄挖捕。尽量不伤鳝体,并注意捕大留小,以便为下期饲养留有足够的鳝苗。

篇六 cctv7稻田养泥鳅
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要点

篇七 cctv7稻田养泥鳅
稻田养鳝奔富路

稻田养鳝奔富路

五汛镇东港村农民王励之,靠稻田养鳝走上了致富路。

王励之共有10亩水稻田,1987年初,发现稻田里的黄鳝繁殖生长特别快,于是他萌生了 稻田养黄鳝的 念头。1988年初春,他在市场上以每公斤8.4元的价格购买了100公斤每条1两重的黄鳝苗投 放进2亩稻田。秋后,他将长成0.25公斤以上的留下繁殖,剩余180多公斤小的到市场去卖 ,由于黄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每公斤售价达24元,仅此一项,当年净赚了4320元。

初尝甜头的王励之开阔了视野,将稻田全部养了黄鳝,并在10亩地里一次性投入了700 公斤种苗。经过他的精心照料和喂养,秋后捞出近500公斤规格小的出售,赚了14000多元, 而那些身上有黄斑、黑点的0.25公斤以上的良种,一部分留下繁殖,另一部分等到腊月或 正月才捞出到无锡、苏州等地出售,每公斤价格都在80多元以上。�

稻田里很适合养黄鳝。因为黄鳝喜欢在浅水里生活,并喜欢避阴,但至关重要的是 一条是防逃。为了防逃,王励之在稻田四周的堆堤中间开挖一条小沟,埋上塑料薄膜,在周 围3米多宽的暂养沟子里种植了茨菇、茭白等水生植物,在堆堤上栽植了梨树,种了上串叶 松草等。为了解决鳝鱼的饵料,王励之养了几百只鸡、鸭和20多只黑

山羊。同时,他还在田 里放了一批泥鳅,小的供鳝鱼食用,大的上市去卖,每年仅泥鳅的收入就能赚个六、七千 元。每到冬季,鳝鱼都钻到稻田四周的沟子里冬眠,王励之便在沟子里铺上稻草,给鳝鱼保 暖,有客户需要时,再用叉子刨出来出售。

稻田养鳝投入小,风险小,但收入很可观。王励之10亩稻田地每年养黄鳝、泥 鳅收入6万多元;鸡、鸭、羊2000多元;茨菇、茭白近1000元,还有水稻和大麦也能卖上七 、八千元,除去成本,每亩还能纯赚5000多元。现在他又到邻组承包了20亩田,准备用来发展稻田养鳝。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5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