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瓜种植视频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东瓜种植视频
张宝卫种植迷你冬瓜的层层商机

  [生财有道]迷你冬瓜的层层商机(20110831)

  夏天,很多人都喜欢吃冬瓜,喜欢用冬瓜来煲汤,红烧冬瓜等,做法多种多样。但有谁想过,冬瓜也蕴藏着无限商机?迷你冬瓜,因其独特的外形及不一样的美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冬瓜,瓜形如枕,又叫枕瓜,清热解毒,祛湿解暑,是夏秋的常见蔬菜品种之一。在注重养生的广州是备受欢迎的食材之一。张宝卫,河北人,种植冬瓜历经四年的摸索尝试,让他年赚500万。他的迷你冬瓜有什么奇特之处?致富路中他又经历了怎样不为人知的艰辛坎坷?敬请关注。

  今晚,《生财有道》将为各位创业者送上张宝卫的致富之道。

篇二 东瓜种植视频
产量高的迷你小冬瓜种植效益好

  [每日农经]不足二斤 冬瓜迷你没商量(20130909)

  电话:13500265628

  记者:瞧一瞧看一看,赶紧来买我这大冬瓜,我跟你说我这个冬瓜是清凉解暑味道好,煲汤炒菜样样行,大冬瓜有营养今天吃了明天想,赶紧来买吧,大哥你看我吆喝怎么样。

  商贩1:兄弟你吆喝的比我强多了。

  记者:这卖菜就得这么吆喝。

  商贩1:刚刚出来学我也不好意思,我也不会喊不会吆喝的。

  记者:那您忙着 我就先走了。

  商贩1:兄弟你别介啊,再帮我吆喝几句。我把菜码好,好不好。

  记者:再吆喝两句。

  商贩1:谢了兄弟。

  记者:行。

  商贩2:来看我的冬瓜,来看我的小冬瓜。

  记者:小冬瓜?大冬瓜 大冬瓜,香甜,香甜。

  商贩2:小冬瓜清脆可口。

  记者:我这大冬瓜我这便宜了, 一斤多少钱来着?

  商贩1:一块五一块五。

  记者:一斤一块五。

  商贩2:一个七块钱啊 大优惠。

  记者:你这叫板是吧。

  商贩2:没有没有。

  记者:我这喊大 您就喊小。

   商贩2:这个是新品种 小冬瓜。

  记者:这冬瓜是不是没长熟啊。

  商贩2:长熟了 个个都这样 你看一下。

  记者:这什么冬瓜啊?

  商贩2:荷兰小冬瓜。

  记者:荷兰种的啊。

  商贩2:荷兰的种子然后在当地的基地种的。

  记者:当地就能找着啊。

  商贩2:可以。

  记者:您看我这今天也没白吆喝 喊出一新品种来。

  冬瓜给人的一贯印象都是墨绿色的外皮和圆滚滚的身形,一个动辄二三十斤,甚至六七十斤。在菜市场上,市民没有囫囵买的,都是吃多少买多少,不卫生不说,保存期也不长。小冬瓜一个不到两斤,的确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大方便。

  记者:您说这广州的天太热了,我看这里头种的就是冬瓜,而且个头都不大,没准就是我要找的小冬瓜,我得下去看看。

  小孙还真是找对了地方,您看一个个青色的小冬瓜吊在棚架里,悠闲地享受着夏日时光。远远望去,密密麻麻的小冬瓜像小葫芦一般,整齐统一。

  记者:咱们这个冬瓜,这是荷兰的品种吧。

  种植户:对 你怎么知道。

  记者:我知道的多了,我看这个冬瓜的个头还真是不大,最大能长到多少啊?

  种植户:它最大能长到直径13厘米,但是直径13厘米就老了。

  品种决定了它的个头不会很大,而且想长大都难。这么小的个头,产量能高吗?

  种植户:就这一棵 它现在挂果,1 2 3 4 5 6 7 8 9 10个,但是它已经收了两个月了,它可以收6~7茬。所以一棵藤可以挂60~70个瓜。

  这还真是高产小冠军啊,小冬瓜的产量不仅不比大冬瓜差,生长期也比大冬瓜短,一般大型冬瓜,开花至成熟需要40~50天,而小冬瓜,开花至成熟只需要10~15天。

  负责人:这个小冬瓜,一般两三天摘一次,现在还挺多的。

  记者:别说这小冬瓜碰一下还挺疼,感觉像小石头蛋似的。

  负责人:它真的很结实的,我摘一个给你试一下。

  记者:怎么试啊?

  负责人:你踩着它了。

  记者:不是,这小冬瓜这么小,我踩着它,不是欺负冬瓜啊。、

  负责人:你试一下,我信得过它。

  记者:好。别说这个瓜还真是够结实的,我这130斤踩上去,愣是一点事都没有,您能不能给它切开,这瓜不会是实心的吧。您看这个瓜肉挺白的。

  负责人:它的果肉的质地比较致密,囊比较少,果肉比较厚,所以它比较结实。

篇三 东瓜种植视频
冬瓜种植

19:29 2012-4-17 冬瓜栽培技术 一、栽培方式   冬瓜栽培方式可分为地冬瓜、棚冬瓜和架冬瓜三种。   1、地冬瓜:植株爬地生长,株行距较稀,一般每亩种植300株左右,管理比较粗放,茎蔓基本上放任生长或结果前摘除侧蔓,结果后任意生长。其优点是花工少,成本较低。缺点是瓜型欠佳,经常扶瓜;否则畸形果率高;果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破损,影响耐贮性;光能利用低,结果大小不均匀,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该方式只适用于岛内销售的灰皮冬瓜品种,而对于商品性要求较高的北运或出口品种:如,“青皮冬”、“黑皮冬”和“青杂1号”则不适用。   2、棚冬瓜:植株抽蔓后用竹木搭棚引蔓,有高棚和矮棚之分。高棚一般高为150-200厘米,矮棚一般高60-80厘米,棚宽250-300厘米。海南瓜农一般采用矮棚方式为多。植株上棚以前摘除侧蔓,上棚以后茎蔓任意生长。棚冬瓜的座果比地冬瓜好,果实大小比较均匀,单位面积产量一般比地冬瓜高,但基本上仍是利用平面面积,不利密植,一般只能在瓜蔓上棚前间套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且搭棚材料多,成本高。近年来,为省材料、省成本和省工,开始推广一种改良式的网棚架:即,先用木桩、铁丝搭一个基本棚架,再覆处编织好氟龙丝网。尼龙网最少可使用三造,搭架非常方便省工。   3、架冬瓜:支架的形式有多种。有“一条龙”:即,每株一桩,在130-150厘米高处,用横竹连贯固定;有“人字架”;有“一星鼓架龙眼”和“四星鼓架龙眼”:即用三或四根竹竿搭成鼓架,各鼓架上用横竹连贯固定,一株一个鼓架。架冬瓜形式虽多种多样,但都结合植株调整,较好地利用空间,提高座果率并使果实大小均匀,有利于提高产量与质量;也利于间套作,增加复种次数;而又比棚冬瓜节省架材,降低成本。在目前条件下,架冬瓜是三种栽培方式中比较合理、比较科学的一种方式。   二、栽培季节、播种育苗及种植密度   1、栽培季节:冬瓜喜温、耐热,为获得丰产,应选择冬瓜座果和果实发育的适宜气候条件栽植。气候条件对冬瓜座果率的影响最大,因此,在季节安排方面要特别加以注意。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等条件有利于座果;空气干燥,气温低和阴雨天,昆虫活动少,不利于授粉;且降低柱头的受粉能力,因而座果差。根据冬瓜对光温条件需求的特点,海南南部的陵水、三亚、乐东等市县由于冬春季节气温多在20℃以上,阳光充足,整个冬春季均可播种,并可正常开花结果;而北部的文昌、澄迈、琼山、定安、

临高等市县,在冬春季节,特别是在1月 上旬至2月下旬,常有低于15℃的低温阴雨天气出现,因此,在播种时就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使栽植的冬瓜在这段时间内开花结果。冬瓜的播种,除考虑气候因素外,也应注意考虑市场因素。因为海南栽培的冬瓜,特别是冬春季栽培的冬瓜,其产品大部分都百销往岛外及港澳市场。所以,在栽培季节上,还要注意避开内陆省份,特别是广东、广西等省的冬瓜生产旺季。只有这样,才能使栽培的冬瓜达到高产、高效之目的。在一般情况下,海南栽培的冬瓜只要在12月下旬至5月上旬前收获产品上市,其售价均较高,反之则较低。据此,海南的南部地区在9月中旬至1月上旬为冬春季栽培冬瓜的适宜播种期;其他地区则以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和12月上旬至1月上旬播种最好。若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播种,由于开花结果期多处在1-2月份的低温、阴雨天气影响之下,座果非常困难,即使能座果,果实也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畸形果率较高。   2、播种育苗:海南冬春季栽培冬瓜,由于常受低温的影响,宜采取营养钵育苗。所需营养土要提前制备,可选用烤晒过筛的肥沃园土,腐熟猪、牛粪渣,谷壳灰或椰糠等混合而成。三者体积比约为6:2:2,另可加少量氮磷钾复合肥,其加入量一般以控制在0.2%-0.3%为宜,并要求弄细混均,以防伤种伤根。冬瓜种子催芽一般用50-55℃温水先浸10-15分钟(边浸边搅拌),然后,再在常温下继续浸10-12小时,最好,放在30℃左右温度下催芽。浸种时间较长,发芽较快、较整齐,一天半至两天时间,便大部分发芽;浸种时间较短,发芽势较差。种皮光滑无缘的种(如青皮冬瓜种子),由于种以通透性差,催芽时容易引起缺氧烂种,发芽率低。因此,对这类种子催芽,须先用细砂擦洗种皮,除去粘附物,并放在28-30℃恒温条件下催芽。未发芽前,每天早晚分别用清水漂洗种子1次,并及时将水分滤干,再继续催芽。若没有恒温设备,中宜采取浸川后直播到育苗袋或苗床上较为安全。据笔者试验,用100-150ppm赤霉素浸种,可使发芽迅速且整齐。   播种前一天要将钵中营养土浇透,播种深度2-3厘米,每个营养钵播发芽种子1-2粒,种子要平放或芽尖向上,播后随即盖上遮阳网或稻草等覆盖物;若遇寒潮或阴雨天气,则宜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后至出苗前,要注意浇水,但切勿水分过多,以防沤种烂根,只须保持土壤潮湿即可。出苗70%左右时,要及时揭除覆盖物。在幼苗破心前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破心后经常保持营养土呈半干半湿状态,

使 瓜苗稳健生长。约25-30天即可移植入大田,种植前2-3天,可用10%稀薄人粪水和80% 代森锌800倍或75%百菌清600倍药液淋苗,做到带肥带药移植。   3、栽植密度:冬瓜的栽植密度因品种、栽培方式与栽培季节而不同。小型冬瓜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每亩株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果重三方面构成的,适当密植可以提高产量。大型冬瓜品种多数每株一果,它的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每亩株数和单果重量两个因素构成的。所以,应保证单果重量的基础上适当密植。地冬瓜植株蔓叶在地面生长,不便于植株调整,不宜密植;棚冬瓜基本上也是平面生长,也不利于密植;架冬瓜能利用空间生长,结合植株调整和引蔓则有利于密植。目前海南生产上栽培的冬瓜品种多为大型品种,采取平棚架栽培一般畦宽约350厘米(连沟),双行植,株距70-80厘米,亩植500株左右;架冬瓜栽培方式一般行株距为150×(70-80)厘米,亩可植600株左右;地冬瓜一般畦宽约400-500厘米(连沟),双行植,株距约80-100厘米,亩植300株左右。冬瓜的种植密度,与肥水管理水平也有关系。肥料充足、排灌方便,管理水平高,则应着重于长大果,以争取高产、优质,而不宜太密。在摘除全部侧蔓的基础上,主蔓打顶比不打顶可以密些。   三、选地整地,施足基肥   冬瓜的根系非常发达,且生长期长,为了获取较高产量,必须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pH值为6-6.5的沙壤土到粘壤土种植;同时,为了避免冬春季栽培的冬瓜苗期遇到寒潮和前期春旱,后期夏雨,以选择背北向南,排灌方便的田块为宜;秋冬瓜常遇台风雨影响,选地应以灌排水方便的坡旱地为宜。   瓜地选好后,应尽早深翻耕耙,其深度以30厘米左右为好。冬春季栽培的冬瓜,以排灌方便的晚稻田为好。在晚稻收割后应及早犁田晒白,植前再耕耙整细。整地后应计划好种植规则,做好畦面;然后,在畦面上再起垄,垄宽80-100厘米,垄高30厘米左右,垄的两边各留半畦,垄与半畦之间留有浅沟,以备抽蔓期培垄追肥之用。植穴顺垄按株距而定,穴深约30厘米,穴宽约40厘米。冬瓜的生长期较长,且根系的吸收能力强,因此,应施足基肥。基肥一般以优质农家肥为主,每亩2000公斤以上,豆饼30-5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经堆沤后拌匀沟施或穴施,并与土壤充分混匀后播种或定植。对于壤质土或粘质土,在有条件时,每亩还可用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尿素15-20公斤,进行全层混施,以满足养分的均衡供给。而对砂质较重的土壤,则应减量施用,以防引起肥害。   四、地膜覆盖,

保证 高产稳产冬瓜地摸覆盖栽培,由于能创造出较优越的温、光、水、肥、土等栽培环境条件,促进了冬瓜的根系和植株的生 长与发育,减轻了某些病虫及寒冷、干旱、暴雨等的为害。因而,能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经试验证明:海南冬春季地膜覆盖栽培冬瓜,一般比露地栽培增产30%-50%;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有时增产甚至达1倍以上。   地膜覆盖栽培冬瓜,其方式一般只在种瓜垄上覆盖即可。地膜幅宽选用80-120厘米,颜色有白色、黑色及银灰色等多种。白色膜增温效果好,但杂草易于生长,覆膜前必须先喷一次芽前除草剂:如,丁草胺或乙草胺等,每亩用药量为75-100毫升,兑水约30公斤喷土面,然后再覆膜;黑色膜增温效果稍差,但可以防除杂草发生;银灰色膜则能驱避蚜虫,减少病毒病的发生和传播。覆膜前,一定要注意将地整平整细,施足基肥,并保持土壤湿润。覆膜时,一定要拉平薄膜,并压紧膜边防军。覆膜后种瓜时,要注意淋足定根水,并将开口处用细土封盖好。此后注意不能使膜内湿度过大,以免造成沤根。只要在盖膜时土壤湿润,一般移苗后约20天内,都不需再浇水。以后缺水稻,应采取沟灌的方法,并只灌半沟水即可。   冬瓜原产我国南方,喜温耐热,生长发育温度以25℃以上为宜,30℃的高温下仍然生长良好,对低温极敏感,5℃以下就会受冻。   冬瓜根系发达,茎节能生不定根,吸收面积大,吸收力强,对土壤适应性广,从沙质土至粘质土均能生长,以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粘土为宜。此外,冬瓜茎叶繁茂,果实巨大,产量高。耗水量和需肥量都较大,要求肥水和阳光充足。 【东瓜种植视频】   1.品种选择   ①大青皮:根系强大,易生不定根:茎有棱,中空,表面有茸毛。单叶互生,无托叶,七裂掌状叶:瓜短圆柱形,皮青绿色,有毛,长45—55厘米,肉厚,单瓜重达15—20千克,耐贮运。   ②黑皮冬瓜:根系强大,须根发达:叶深绿色,有茸毛爪长圆柱形,瓜长40—50厘米,横径25厘米左右,皮墨绿色,肉厚6—7厘米,单瓜重达13—15千克,味清甜,品质优,可药用,耐贮运。   ③巨丰1号冬瓜:植株长势强,瓜呈长筒形,长80厘米。横径40厘米,单瓜重40-50千克,最大可达80千克,皮青绿色,耐肥、耐热、耐贮运。适宜广东、广西等地栽培。每667平方米产瓜10000—15000千克。   2.栽培要点   (1)适时播种   春植播期为12月至次年3月,秋植播期为6—7月。春植采用育苗移植方式较好,有利于防寒;秋植采用芽播较好、育苗移植须浸种催芽,用营养杯育苗,真叶

展开 先选晴暖天气移至大田种植,秋植经浸种催芽后便可点播到大田;每667平方米需种子50—100千克。   (2)选地定植   选择前作为水稻或水生作物的地块。起宽 畦,畦宽2— 2.5米(连沟),畦高0.5米左右,成高畦阔坜水坑栽培。定植规格据品种及种植季节而定:春植生长期长,结瓜迟,瓜形大,宜单行植,株距以80—100厘米为宜;秋植生长期短,结瓜早,瓜型较细,株距60-80厘米。   (3)肥水管理   冬瓜需肥水较多,要获得高产,一定要施足基肥,还要不断追肥。起畦时在畦中间开沟施入腐熟的猪粪、牛粪、花生麸、毛肥等作基肥,每667平方米约施1000千克,如农家肥不足,可施复合肥40千克和磷肥25千克作基肥。定植(或点播)前开穴,每穴再施人腐熟农家肥1~2千克,拌匀后定植,以使幼苗根系能迅速吸收养分,促进生长发育。追肥应按照植株的需要,掌握前轻后重、由淡到浓的原则。重点迫肥应在曼上棚至结瓜后,瓜重达5千克左右进行。在追肥时要注意“四不”:①不要在大雨前追肥;②不要在大雨后立即施;③不要偏施氮肥,注意氮、磷、钾配合;④不要将肥液淋于植株头部,否则植株吸收效果差,浪费肥料且引发病害。   冬瓜对水的要求较多。幼苗期晴暖天气要早晚淋水,寒冷时适当减少灌水瓜蔓上棚后需要水分较多,除每天淋透 1次水外,晴天畦坑要经常保持7~10厘米深的水位,雨天要排干坑水。总之,要经常保持土壤不湿不千,采收果实前10天要控制水分,以利贮藏。   (4)田间管理   冬瓜田间管理工:作是否细致是产量高低的关键之一。管理上要抓好几项工作:   ①压蔓:冬瓜容易产生不定根,故应重视压蔓,压蔓时将每株瓜藤在植株周围畦面打个圈。每隔3~4天选晴天用泥块压在节上。只压3—4处,使节上增生不定根,待瓜藤在畦面压 15个节后,引蔓上棚:   ②插竿引蔓:用3~4支竹竿搭成支架,上面横架1条较粗的竹竿连结各支架,以求稳固:当瓜蔓长有16—18个节时便可引蔓上架。引蔓时根据畦的方向进行,围绕支架反时针转圈引蔓上棚,有计划地把瓜蔓引向西画,利用其本身的蔓叶遮挡果实,以减少阳光西晒,避免灼伤冬瓜。   ③及时摘除侧蔓:大青皮、黑皮冬瓜只留主蔓:牛脾冬瓜可在上棚后留住主蔓和1条侧蔓,其余全部及时摘除。   ④留瓜:大青皮冬瓜在第30—32节间、黑皮冬瓜在第 28--30节间、牛睥冬瓜在第26--28节间留瓜。果实长得最大和最重。每株只留一瓜,第一雌花及时摘除,留第二瓜。   ⑤护瓜:冬瓜体大、个重,大青

篇四 东瓜种植视频
冬瓜爬地栽培技术

冬瓜爬地栽培技术【东瓜种植视频】

爬地冬瓜具有节省架材,减少搭架和绑蔓用工,成本较低,方便间作套种,栽培管理比较粗放等优点。春季露地栽培时于早春低温季节,在爬蔓畦间作小白菜、小水萝卜、茼蒿等蔬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蔬菜产量。我地广大农民朋友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总结出春季露地栽培爬地冬瓜技术。

【东瓜种植视频】

一、选择品种

要选择植株生长势好,分枝能力较差,抗日灼能力强,大果型,有蜡粉的中、晚熟品种,如北京地冬瓜、粉皮冬瓜。一般不选青皮冬瓜,因其抗日灼能力差,不适宜爬地栽培。

二、育苗

冬瓜栽培主要采用育苗移栽。由于冬瓜种皮较厚,种籽休眠期较长,不易发芽,播种前进行温烫浸种。方法是将种子放入50℃~55℃温水中浸种15~20分钟,捞起后用清水浸3~5小时,然后晾干待播。

一般于1月下旬至2月初播种,育苗方法一是采用营养袋育苗,二是摆籽方块育苗。

冬瓜播种前苗床土壤浇透水一次,晾1~2天后播种,播种后盖0.5厘米细土,然后盖一层薄薄的干草,喷适量水后盖好平膜,待40%左右的幼苗出土时翻盖凸膜,85%幼苗真叶展开时开始放风,通风量要由小到大。夜间做好防霜保温工作。

三、选地做畦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肥力高,前作未种植过瓜类的田块。定植前20天左右,深耕土壤晒田,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以上,高效复合肥30千克,可撒施或开沟施,然后作畦,做畦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1. 单向畦做法 畦宽83厘米,南北两畦并列为1组,北畦为栽培畦,南畦为爬蔓畦,北畦较高,逐渐向南畦倾斜,可挡北风防寒。在栽培畦中线处开沟条施基肥,在基肥上定植1行冬瓜,冬瓜向南延伸爬蔓。

2. 双向畦做法 按东西延长方向做成1.3~1.5米宽的栽培畦,在其南北两旁各做1个平行的爬蔓畦,畦宽83厘米。在栽培畦中线处开沟条施基肥,在基肥上定植2行冬瓜,冬瓜南行向南延伸,北行向北延伸。

四、定植

定植时间在当地春季晚霜过后,定植深度以埋没瓜苗土坨为宜,方法分为普通栽法和水稳苗法两种。

1. 普通栽法 在栽培畦内,按长、宽均为60~66厘米挖定植穴,将苗轻轻放入穴内,盖土埋没土坨,然后浇定植水。

2. 水稳苗法 在栽培畦内先开出1条深13~16厘米、宽20厘米的浅沟,往沟内浇水,待水渗下一半时,将苗摆放入沟内,待水完全渗下后用土封沟。

五、肥水管理

爬地冬瓜肥水管理重点在栽培畦,浇水和施肥可结合进行;爬蔓畦一般不特别进行浇水和追肥,可根据间作套种作物的要求进行。瓜蔓生长前期,在幼苗前方开1个20厘米深的沟,在沟内撒施农家肥,每沟10千克,然后灌溉,待水渗下后再施化肥,每沟施1千克;茎蔓布满栽培畦后,不再开沟浇水施肥,可根据墒情浇水,并随水施化肥、稀粪肥,旱季一般5~10天浇水1次,雨季不浇水,并要注意排水防涝。【东瓜种植视频】

六、田间其他管理

1. 中耕除草 浇过定植水后进行中耕,中耕以不松动幼苗根部为原则,中耕时适当在幼苗基部培成半圆形土堆。墒情好时,可进行2~3次中耕后再浇水。

2. 盘条、压蔓 当茎蔓伸长到60~70厘米长时,要盘条、压蔓。方法是:沿着每棵秧根部北侧开1条半圆形的浅沟,沟深6~7厘米,将蔓向北盘入沟内,埋上土压实。压蔓时注意使茎先端的2~3片小叶露出地面,不要把生长点埋入土内。

当茎蔓再向前伸长60~70厘米时,用同样的方法在南侧开浅沟,进行第二次盘条、压蔓。每4~5叶节压蔓1次,整个生长期可压三四次。注意将多余的侧蔓、卷须、雄花摘除干净。生长势旺的植株,压蔓可以深些,可将茎拧劈压入土中;长势弱的植株可以浅些,节位距离应远些,不宜接近果实,更不宜将雌花的节位压入土中。对发出的侧枝,生产上采取有空间则保留、无空间则掐掉的原则。

3. 选瓜、定瓜 以第二至第五朵雌花坐的瓜为好,选留品种特征好、形状正常、发育快、果型大、茸毛多的幼瓜。当幼瓜坐住后“弯脖”,单瓜重0.3~0.5千克时即可定瓜,选留1个或2个发育最快、个最大、最壮实的果实,其余果实全部摘除。

4. 翻瓜、垫瓜 翻瓜时要小心谨慎,每次轻轻翻动约1/4,翻转时瓜要与瓜柄、瓜蔓相配合,不要弄断茎叶,一般每隔5~8天翻1次,时间以晴天为宜。为防止造成瓜腐烂,每个瓜下铺垫1个草垫,草垫以用麦草、稻草等做成的为好。

七、常见病虫害防治

1. 常见病害 常见病害有猝倒病、疫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病毒病、白粉病等。

①猝倒病防治。选择前茬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地块做育苗床,床土要尽早翻晒,施用的有机肥要腐熟,床面要平、无大土粒,播种前早覆盖,将床温提高到20℃以上。幼苗发病时,要用铜铵合剂防治,每次取出铜铵合剂50克冲清水12.5升,喷洒床面。

②疫病等其他病害防治。防治疫病可喷施72%杜邦克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枯萎病可喷施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炭疽病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抗霉菌素200倍液;霜霉病可喷施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25%瑞毒霉1500倍液,每6~7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病毒病可用病毒A、植病灵、83增抗剂等防治;白粉病可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20%粉锈宁乳油2000~3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2. 常见虫害 常见虫害为瓜蚜和白粉虱,应及早喷洒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八、收获

当果实充分发育,长到一定大小时就可根据市场行情随时收获。过早收获则产量较低,但储藏用的一定要达到生理成熟标准。

1、四季粉皮冬瓜

该品种系海南省农科院瓜菜研究所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良粉皮冬瓜品种。

其植株长势强,叶色深绿,果实日字形,长40~50厘米,'宽30~35厘米,被白色蜡粉,肉厚5~6厘米,白色。单果重15~25公斤,耐热、耐渍、耐日灼、耐贮运。亩产可超5000公斤。

2、粉皮冬瓜栽培技术要点

①播期、规格:海南地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亩用种量为25~50克,双行植,畦宽450~500厘米(连沟),株行距80~100厘米×450厘米,亩植350株左右。

②土壤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壤。

③育苗:采用穴盘或育苗袋育苗;营养土用无病虫源过筛田土、腐熟农家肥、草木灰或椰糠按6:2:2配制,每立方营养土用250克50%多菌灵或250克70%五氯硝基苯拌匀消毒;加入1公斤复合肥混匀。

种子处理,先用清水洗净种子,然后置于55℃恒温水浸种15分钟,再用清水浸种10小时,捞出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至少冲洗3次。把种子置于28~30"C恒温条件下催芽至种子露白。【东瓜种植视频】

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50或54孔的育苗盘内,把露白种子二粒平推入穴孔至1~1.5厘米,覆上薄土,轻压,后浇足底水至润湿。期间注意温度、光照、水分的调控。待2叶1心时可移植。

④田间管理:定植前施足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豆饼5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经堆沤拌匀。加复合肥30~40公斤,尿素10公斤,2/3与土壤充分混匀,深翻起畦,1/3用于沟施。覆上地膜。

粉皮冬瓜对肥水需要量大。一般追施四次复合肥,开花前一周施一次;果重1.5公斤左右施一次,亩用30公斤:以后每隔lO天追施一次,共施二次,亩用量在15~20公斤。 爬地栽培,座果前留2~3条侧蔓,座果后生长的侧蔓全部剪除;主蔓22节前后留一个好瓜即可;进行人工授粉,在晴天上午8~10点为宜。

篇五 东瓜种植视频
冬瓜如何种植才能高产

冬瓜如何种植才能高产?

冬瓜在南方广泛栽培,要获得优质高产,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一、播种育苗

1、种子处理。冬瓜种子因种皮较厚,不易吸水,播种前应进行浸种催芽和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250倍液浸种20分钟。经消毒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后再浸泡5—6小时,捞起进行催芽,催芽温度以30℃左右为宜。

2、育苗。适时早播,在1月底至2月初播种。播后用薄膜拱棚覆盖防寒。待苗长出一叶一心时移植于营养袋,营养袋规格为15×18厘米,营养土选用未种过瓜类作物的肥沃土壤,植后再用薄膜拱棚覆盖防寒。

二、定植

1、选地。选未种过瓜类作物的新地或已进行水旱轮作3—5年的田块种植。

2、起畦、整地。做成畦面110—120厘米,沟宽50厘米,田块四周有环沟,达到沟沟相通,方便排灌。

3、合理密植。当气温稳定在15摄氏度以上选晴天进行移植,定植时把营养袋除去。每畦植一行,株距60—70厘米。亩植450—550株,植后淋定根水。

三、肥水管理

1、施足基肥。基肥在起畦整地时于畦中间开长沟埋施。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

2、巧施苗肥。待苗长出5—6片真叶时亩施三元素(N、P、K含量各15%)复合肥10—15公斤,尿素8—10公斤。促进伸蔓,增加植株营养积累。利于雌花的形成和坐瓜。第一朵雌花开放后控肥控水,防止徒长。保花座果。

3、重施壮瓜肥。当果实长至3—4公斤时加强肥水管理。亩施三元素(N、P、K含量各15%)复合肥15—20公斤,尿素10—15公斤,氯化钾8—10公斤。隔10—15天施一次,连续施4—5次。冬瓜生长需水量大,应及时灌水,于上午进行,灌至畦高二分之一处待全畦湿润后排水,保持土壤湿润,雨期注意排除积水。

四、搭架与整蔓。

定植后待苗高50—60厘米时即搭架引蔓。架高60—70厘米。坐果前摘除所有侧蔓,至果重3—4公斤时留2—3条侧蔓。

五、人工辅助授粉。

冬瓜的花为雌雄同株异花,为提高坐瓜率进行人工授粉,做法是选择上午刚开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后将花药往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一下。

六、选留幼瓜。

冬瓜的大小与结瓜节位及幼瓜素质有关。留瓜时在瓜蔓生长粗大的节间段选留,一般在21—27的节间上选留2—3个上下部大小一致,全身披满茸毛且有光泽的幼瓜。坐瓜后待其直径达10厘米时摘除预备瓜,一蔓留一瓜。

【东瓜种植视频】

七、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冬瓜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和疫病。防治上采取栽培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策略。栽培防治,采用与非瓜类作物进行3—4年水旱轮作,增施有机肥,适当控制化学氮肥,增施磷、钾肥等。化学防治。枯萎病发病初期用瓜枯宁800倍液或农抗120的200倍液或70%敌克松600倍液灌根。疫病注意在大雨或暴雨过后防治,用58%雷多米尔或72%克疫霜600倍液或12%松脂酸铜800倍液喷施。

2、虫害防治。冬瓜的主要虫害有椿象、瓜蓟马、瓜绢螟等。防治上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轮换使用。椿象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600倍液喷杀,瓜蓟马注意在坐瓜前防治,用25%扑虱蚜2000

倍液或好年冬1000倍液喷杀。瓜绢螟用虫螨杀星或爱福丁3号1500倍液喷杀或辛硫磷800倍液于下午4时后喷施。

篇六 东瓜种植视频
种植小型冬瓜的高效栽培技术

种植小型冬瓜的高效栽培技术

近年来小型冬瓜的市场需求逐步扩大,可以利用保护地进行春季早熟栽培、秋季延后栽培,并结合露地栽培,在5—12月上市,采取礼品蔬菜组合包装、品牌销售等形式取得高效益。 品种选用 目前小型冬瓜品种较丰富,节瓜类的有穗星、七星、江心、粤科2号、粤科6号、翠贝贝、碧绿翡翠等,小冬瓜类的有早绿、绿铃、绿春、青春早、华枕、金棚碧绿、青皮小冬瓜等。因品种间植株生长性状差异较大,有的品种主蔓雌花开始节位在第十节左右,而有的品种在第二十节左右,应根据品种性状确定合适的栽培方法。亩产量因栽培季节、栽培方式而异,一般为1500~3500公斤。

种子处理 小型冬瓜种子的种皮较坚实,需要进行种子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维持稳定的水温15分钟,待水温冷却至30℃浸种6小时。将种子搓洗干净,用湿毛巾包裹,置于30℃环境下催芽,待种子露白、芽长约0.5厘米时播种。一般质量较好的种子2~3天就能发芽。

维持适温 冬瓜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25℃适宜开花坐瓜。因此,春季早熟栽培前期、秋季延后栽培后期应加强保温。高温季节应注意通风降温。

满足光照 小型冬瓜喜光,栽培密度不能过大。采光好有利于植株生长和瓜着色,但要避免强光,以防灼伤瓜。

肥水管理 小型冬瓜根系发达,喜深厚肥沃的土壤,应深耕细作、多施有机肥。其茎叶繁茂,瓜含水量高,需水量大,特别是茎蔓生长和幼瓜生长过程中对水分要求较高。据研究,每生产5000公斤冬瓜需纯氮15~18公斤、五氧化二磷12~13公斤、氧化钾12~15公斤,三者比例约为1.3∶1∶1。在初花期、结瓜初期需控制肥水,茎蔓生长旺盛期、瓜膨大期需肥水较多,应及时施肥浇水。

整枝绑蔓 小型冬瓜茎蔓生长较快,分枝能力较强,搭架栽培的如任其生长则枝叶过于繁茂,不利于坐瓜,而且易发生病虫害。小型冬瓜多以主蔓结瓜为主,要通过摘心、抹侧芽、整枝、疏瓜、绑蔓等措施调整。始花节位较高的品种,其茎蔓宜先爬地后再绑蔓上架。 及时授粉 保护地栽培的小型冬瓜需人工辅助授粉,以利于坐瓜。对授粉雌花节位的侧枝摘心,以利于坐瓜和幼瓜生长。

防治病虫 小型冬瓜上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灰霉病和蚜虫、瓜绢螟、斑潜蝇等,可采取覆盖地膜、整枝、去除枯黄叶和杂草、黄板诱杀等栽培管理措施与药剂喷雾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

适时采收 有的品种在花后10天瓜基本成形,有的在花后20天才初步成形,应根据品种特性适时采收,分批上市。

篇七 东瓜种植视频
黑皮冬瓜高产栽培技术

黑皮冬瓜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黑皮冬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土壤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黑皮冬瓜;高产;栽培技术

黑皮冬瓜呈圆、扁圆或长圆形,瓜皮淡黑色,多有1层白色蜡质粉末。肉厚色白,疏松多汁,营养元素丰富,富含VC,利尿止渴,可烹制冬瓜美食佳肴,是家庭靓汤的首选材料,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冬瓜的加工产品深受海内外消费者欢迎,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蕉岭县于2002年早造引种黑皮冬瓜,2003年后逐步扩大种植面积,2004年开始成为蕉岭县冬瓜种植的当家品种,目前在蕉岭县各镇都有种植,分春、秋季种植,以秋瓜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品质最好;收获期春瓜在6—7月,秋瓜在10—11月,常年旺季产地供应价600~700元/t。2012年,在蕉岭县长潭的新泉、白马、高陂、麻坑、长潭、长东等村种植32 hm2,根据调查平均单产112.5 t/hm2,田头收购价0.60元/kg,产值6.75万元/hm2,比种水稻可增收4.8万元/hm2,经济效益较好。

黑皮冬瓜具有4个方面的优势:一是高产。黑皮冬瓜是蕉岭县近年引种的高产优质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面积大,叶色深绿,主蔓13~18节着生第1个雌花,以后每隔3~5节着生1个雌花,少数隔1~2节着生1个。瓜长棒形,上下端一般较均匀,长60~90 cm,横径15~30 cm,老熟瓜色黑绿,无白色腊粉;肉厚5~11 cm,单瓜重一般9~28 kg,平均年单产112.5 t/hm2,产量最高可达150 t/hm2。二是适应性广。黑皮冬瓜早造全生育期160 d左右,晚造全生育期130 d左右,适应蕉岭县各地双季栽培;对土壤适应性广,不论平原还是山区,在土层深厚、基肥、追肥、光照充足田块种植均能获得高产。三是品质优。黑皮冬瓜组织致密,成熟瓜耐贮运,且富含维生素、淀粉及各种氨基酸,味浓、微甜、鲜嫩可口,质凉,解暑解热,有美容功效。冬瓜不含脂肪,含钠量极低,有利尿排汗之功效。因此,常吃冬瓜有明显地减肥轻身作用,也是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的理想蔬菜,是保健长寿绿色食品。四是抗性强。黑皮冬瓜生物学产量高,需肥量大,蔓粗壮,叶柄长,叶面积大,叶色深绿,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病虫害较少,且耐旱、耐热能力强。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土壤选择

选择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或前作稻田的地块,做畦的方向以南北走东西向为佳。忌连作,最好能实行水旱轮作。

2 播种育苗

春冬瓜要争取在芒种前后坐果,才能避过高温多雨的气候,因此播种期应安排在1—2月,且早播比迟播好。早播应采用塑料薄膜拱棚育苗[1]。播种前进行摧芽,使种子发芽快,出苗齐。播种后至子叶展开前不揭开薄膜。出苗后,晴天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5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