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甲状腺位置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猪甲状腺位置
地方猪品种介绍(上)

  [农广天地]地方猪品种介绍(上)(20110829)

  我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依据猪种起源、体形特点和生产性能,按自然地理和自然农业区域上的分布,以及相互间的亲缘程度,业内将我国的地方猪种分为六大类型,分别是:华北型、华中型、江海型、华南型、西南型和高原型。本节目分别介绍它们的品种特性、生长环境、繁殖性能、产肉性能和饲养技术。

  选择猪品种要考虑肉质 

    地方猪种虽然脂肪多、瘦肉少,但肉质明显优于外国猪种。国外一些改良选育的瘦肉型品种,PSE肉(即肉色苍白、质地松软、切面渗出的劣质肉)发生率高,中国地方猪种肉质优良,肌肉嫩而多汁,肌纤维较细,密度较大,肌肉大理石纹分布适中,肌纤维间充满脂肪颗粒,烹调时能产生特殊的香味。

  要考虑生长速度 

  在生长速度上,外国猪种明显高于中国本地猪种。在生长肥育期内,中国地方猪种如民猪、金华猪、太湖猪平均日增重453克,外国猪种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约克夏猪平均日增重667克。外国猪种180日龄可达90千克以上,而中国地方猪种达90千克则远远超过180日龄。

  要考虑瘦肉率 

  外国猪种的胴体瘦肉率高于中国地方猪种,外国猪种体重90千克时胴体瘦肉率达55%以上,我国地方脂肪型猪90千克时胴体瘦肉率在45%以下。

  选择猪品种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1、考虑自身的饲养条件。这就是说自己场的生产条件,主要包括饲料条件、设备条件、猪舍条件和气候条件等。饲料粗放、设备简单、开放式猪舍宜饲养本地品种的猪或经本地品种改良的猪种。饲料全价、设备条件好、环境容易控制的猪舍可饲养进口种猪。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许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所限,宜饲养适应性强的培育猪种。

  2、考虑猪种的饲养要求。各猪种性能不同,要求饲养条件不同。我国土种猪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差,要求的饲养条件不高;而引进猪种要求较为严格的饲养条件,才能达到预期的生产效果。皮特兰猪要求的条件相对较高,相当难养,必须加强护理,提供全价饲料,否则很难成功。

篇二 猪甲状腺位置
生猪屠宰检疫方法

  [农广天地]生猪屠宰检疫         合格的猪肉除了要抓好生产源头之外,关键还要在生猪屠宰过程中,要做好检疫,猪肉从宰前到市场销售,究竟经过哪些检验检疫呢?生猪屠宰检疫就是在生屠宰过程中,检疫生猪是否患有疫病。生猪屠宰检疫是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护养殖业发展,提高肉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和身体健康的关键环节。通过入场检疫能够及早发现患病生猪,及时剔出处理,控制疫病传播。本期节目就向您介绍生猪屠宰检疫方法,展现生猪屠宰检疫的整套流程,讲述放心肉的由来。

  一、屠宰检疫

  1.查证验物

  1.1查证向畜主索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口蹄疫非疫区证明》。

  1.2验物核对生猪数量,了解途中发病、死亡情况,并查验免疫标识。

  2.消毒

  消毒包括运输车辆出入口消毒池消毒、卸车前带猪消毒和卸车后空车消毒。

  2.1消毒池消毒每天生猪运输车辆进场前对消毒池进行清洗并配制好消毒药物浓度,以保证出入车辆轮胎的消毒。

  2.2卸车前带猪消毒为了减少生猪体表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进入待宰问,在查证验物程序完成后对生猪及运载车辆进行全面消毒,之后方可卸猪。

  2.3卸车后空车消毒卸车后还必须经过空车消毒,并凭动物防疫部门出具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离开屠宰场。

  3.盐酸克伦特罗抽样检测

  3.1抽样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生猪屠宰前必须进行“瘦肉精”抽样(尿样)检测。经过抽检的生猪方可进入待宰间待宰。为了彻底做好此项工作,确保上市肉品及时、合格,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为卸猪时段,此时段之外一律不准卸猪。

  3.2检测检测方法采用ELISA。检测工作在当晚10点之前完成。以确保凌晨12点屠宰的生猪全部合格。

  4.群体检疫和个体检疫经过盐酸克伦特罗抽样之后,在待宰猪仓对同一批次的猪群进行群体检查,主要观察生猪的精神、活动等动态、静态和饮食表现。若发现可疑患病生猪应当隔离到病猪隔离圈进行详细的个体检查,包括对皮肤、可视黏膜、体温、呼吸系统和脉搏等临床检查。

  5.巡检及送宰检疫

  5.1巡检生猪在待宰圈内观察期间,值班检疫员要保证每小时巡查一次,观察生猪的体态特征及活动状态,一旦发现可疑病猪要及时采取措施。

  5.2宰前复检:在正式屠宰前要再做一次全面检查,整体细致地对待宰生猪进行检查,防止遗漏的可疑病猪被送入屠宰车间,保证生猪品质。

  6.宰前检疫结果处理

  经过以上五个流程,检疫(验)合格的生猪签发宰前检疫合格证准许屠宰,不合格的生猪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急宰、缓宰、销毁等处理措施,杜绝一切不合格生猪进入屠宰车间。

  二、宰后检疫

  生猪宰后检疫的程序一般包括头部检疫、皮肤检疫、内脏检疫、寄生虫检疫、肉尸检疫、复检盖印和签发检疫合格证明等岗位。

  1.头部检疫,剖检两侧颌下淋巴结和外咬肌,主要检查局部炭疽和囊虫病,并视检鼻盘、唇、齿龈、咽喉黏膜和扁桃体等情况。

  2.皮肤检疫,皮肤检疫主要是观察皮肤的色泽,有无出血斑(点)、疹块、充血、荨麻疹等情况。如全身皮肤发黄提示黄染、黄疸,皮肤出血点提示猪瘟,全身皮肤充血和特征性疹块提示猪丹毒等。

  3.内脏检疫,胃肠检验:视检胃肠浆膜,剖检肠系膜淋巴结,必要时剖检胃肠黏膜。

  脾脏检验:视检外表、色泽、大小、触检被膜和实质弹性,必要时剖检脾髓。肝脏检验:视检外表、色泽、大小、触检被膜和实质弹性,剖检肝门淋巴结。必要时剖检实质和胆囊。

  肺脏检验:视检外表、色泽、大小、触检被膜,剖检支气管淋巴结。必要时,剖检肺实质。

  心脏检验:视检心包及心外膜,并确定肌僵程度。剖开心室视检心肌、心内膜及血液凝固状态。特别注意二尖瓣情况。

  4.寄生虫检疫,主要检查旋毛虫和住肉孢子虫。由每头猪左右横膈膜肌采取不少于30g肉样两块(编上与胴体同一号码),撕去肌膜,剪取24个肉粒(每块肉样12粒),制成肌肉压片,置低倍显微镜下检查。发现虫体或包囊,根据编号进一步检查同一动物胴体、

  5.肉尸检疫,肉尸检疫的主要内容包括放血程度、肌肉、脂肪、淋巴结和肾脏等方面检疫。首先判定放血程度,视检皮肤、皮下组织、脂肪、肌肉、胸腔、腹腔、关节、筋腱。摘除肾上腺,剖检颈浅背(肩前)侧淋巴结、股前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腹股沟深(或骼内)淋巴结,必要时,增检颈深后淋巴结和胭淋巴结。

  6.摘除甲状腺

  7.复检盖印,在加盖检疫合格验章前对肉尸进行全面的检查,防止漏检、错检,合格的加盖检疫验章。

  8.签发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9.宰后检疫结果处理,对于宰后检疫合格的猪胴体加盖检疫合格验章及签发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对于检疫不合格的病猪、残猪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剔除、高温、销毁及工业用等处理。详细做好检疫结果记录,包括各个岗位的检疫情况,病猪的主要病变、诊断结果及处理情况,并保存资料两年以上。

  三、屠宰后待宰猪仓的管理

  由于生猪来源广泛,健康情况复杂,虽然已经过宰前检疫三个环节的消毒,但待宰猪仓往往还会有病原微生物存在,因此对待宰猪仓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工作是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1.清洗

   要保持屠宰车间、待宰猪圈以及屠宰工具的清洁。每天宰完猪后立刻对车间、待宰猪圈、墙壁、过道、排水系统进行全面彻底地清洗 。

  2.消毒

  在清洗工作完成后对待宰猪仓进行全面的消毒,消

[1] [2] 下一页

篇三 猪甲状腺位置
甲 状 腺 解 剖

篇四 猪甲状腺位置
甲状腺位置在哪里,甲状腺炎是什么

甲状腺位置在哪里,甲状腺炎是什么病?

在医学上来说,甲状腺也是人体比较重要的一个器官,男性的要稍微大一些。如果仅凭手触摸,基本上触摸不到,因为甲状腺非常小,也比较薄。那么,甲状腺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呢?甲状腺炎指的又是什么疾病?

甲状腺位置

甲状腺的位置是在颈部前下方,后面是第六气管环状软骨,前面是颈前肌肉群。人类甲状腺在胎儿期就开始出现,胎儿出生后甲状腺发育成为左右两腺叶,连接两个叶的中间部是峡部。在青春期甲状腺发育成熟,甲状腺的重量为15~30克,两个叶各自的宽度为2~2.5厘米,高度为4~5厘米,峡部宽度2厘米,高度2厘米。

什么是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thyroiditis)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及病毒感染所致。分为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及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等。

其中:

(1)急性甲状腺炎(Acute suppurative thyroiditis):

多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表现为高热.患部剧痛、肿大、波动、皮肤发红、伸颈及吞咽时疼痛加剧。

(2)亚急性甲状腺炎:

与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病毒感染有关,突感甲状腺疼痛、中度肿大、质地较硬、伴有发热等,早期T3、T4升高,中期T3、T4下降。

(3)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猪甲状腺位置】

是自体免疫性疾病,比较多见,多发于30-50岁妇女。表现为甲状腺增大、对称、质硬而平滑,并伴有轻度甲低症状。

更多精彩攻略访问gl.baidu.com1

篇五 猪甲状腺位置
甲状腺局部解剖----

篇六 猪甲状腺位置
猪体解剖

第一章 应用猪体解剖

猪体解剖学是研究猪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和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掌握猪体解剖学知识,对在猪体发生疾病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用途。在猪体发生疾病时,通过对猪体有关的解剖脏器进行系统的形态、功能和生理活动变化的检查结果,为诊断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对疾病的治疗时,也要求必须依靠有关的解剖知识,来达到治疗手段准确,有效的目的。因此,熟练地掌握猪体的解剖,是临床进行猪病诊断治疗必不可少的知识之一。

针对上述目的,在本章中着重介绍与临床关系密切,经常应用的猪体解剖知识。

第一节 头、颈部解剖

猪的头颈部呈圆锥形,顶端为鼻唇,底为前肢与躯干联合处的横断面。猪的颈椎也为7枚,但颈部很短,致使下颌骨角非常靠近肩关节。头部的侧向运动极其有限。

猪的头部最明显的特征是鼻唇(或吻突),是能活动的圆盘状鼻端,前面平坦,容纳有两个鼻孔。眼小而深埋于眶内。耳宽大,附着于头后部两侧,有的品种下垂盖于面部(垂真型),有的品种象野猪一样竖直(竖耳型)。

一、耳及耳静脉

猪的耳廓厚而宽大,舟状窝内有数条皮肤褶。软骨性外耳道不显著,骨性外耳道长而窄。鼓室较小,听小骨短而宽,咽鼓管短、无咽囊。

在耳的外侧面(竖耳的凸面)能见到明显的皮下耳静脉。它们是猪静脉注射使用的部位,其中以耳外侧静脉最为常用。

耳外侧静脉沿耳的外侧边缘行至耳尖,并在这里与沿耳内侧边缘延伸至此的耳内侧静脉相吻合,压迫静脉的近耳基端,耳静脉可明显怒张,但须注意,耳静脉的位置可因猪的个体不同而稍有变化。

二、鼻腔及副鼻窦

猪的鼻腔狭窄而长,其后端到达相当眶窝之后。由于鼻腔与头外侧表面之间存在有较厚的颜面肌和脂肪,因此鼻腔狭窄。

鼻腔被两个鼻甲分做三个鼻道,上鼻道至鼻腔后部的筛骨鼻甲,中鼻道和下鼻道经鼻后孔至鼻咽。鼻腔后端的基底部(后部)位于鼻咽的背侧,背腹压扁,但比较宽阔。这里被许多小的筛骨占据。它们是嗅粘膜的基础,使嗅粘膜表面积扩大,因此猪的嗅觉非常灵敏。

上鼻甲为自鼻腔背外侧壁向腹侧突出的一厚骨板,内含一个小的鼻甲窦,该窦延伸至背侧的鼻骨内。下鼻甲较短而背腹向加宽,它包括上、下两个鼻甲卷,通过一个共同的骨板附着于鼻腔的外侧壁。为了能确切地判定畸型和萎缩性鼻炎造成的破坏,必须熟悉鼻甲的正常形态。萎缩性鼻炎是仔猪常见的消耗性疾病。

猪的副鼻窦包括上颌窦,额窦,泪窦、蝶窦和鼻甲窦。除额窦外,其他窦的作用都不重要。上颌窦位于眶腹侧的颧弓基部,并在颧弓内扩延一段距离。成年猪的额窦位于鼻骨后方整个头骨的背侧面内,伸展于额骨和顶骨的内、外两层骨板之间,以致使脑的最背侧部受两层骨板的保护。

【猪甲状腺位置】

三、口腔

猪的口腔象鼻腔那样也是狭窄而长。口角两侧向后延伸至相当远的部位,但不能象狗和猫一样把口腔开的很大,因此猪口腔后部的检查非常困难。

硬腭有许多突出的胯褶,在软腭的起始部,硬腭突然消失,相继以软腭扁桃体构成的两个分离的斑块,它们是重要的扁桃体组织,而在口咽部外侧壁内没有扁桃体,猪在这一点上不同于其他家畜。

舌位于口腔底部.舌尖与左右下颌骨联合组成的锐角相一致。新生仔猪的舌边缘有花边状的边缘乳头,到15—18日龄时边缘乳头消失。边缘乳头的作用有助于吸吮活动,当仔猪

吮乳时,边缘乳头可膨胀鼓起。

在家畜中,猪的牙列最为完整,它的永久齿齿式是:

上颌 3 1 4 3(对)

齿类 切齿 犬齿 前臼齿 臼齿

下颌 3 1 4 3

四、咽和喉

猪的咽后部有咽憩室,咽憩室为一小盲囊,起自咽背侧壁,位于正中矢面,食管的背侧。其长度仔猪约1厘米,成年猪3—4厘米,与食管的起始部相平行。憩室粘膜与咽粘膜相联,潜入咽喉。

喉与气管的交界处形成一个钝角,并且有喉侧室。

会厌基部的前外侧有会厌旁扁桃体和位于咽背侧壁的咽扁桃体以及咽鼓管口周围的咽鼓管扁桃体。在屠宰猪时,有时会检查会厌旁扁桃体和软膊扁桃体,软腭扁桃体在头部,会厌扁桃体连接气管等内脏。

五、颈部

猪的颈部很短,缺少项韧带,颈椎和颈长肌的腹侧有气管和食管通过,在它们的外侧和腹侧有数块肌肉通过,这些肌肉间有大量的脂肪。

前腔静脉在第一肋骨前方分支出颈内、颈外静脉,在分支处,汇集部位形成一个粗大的“血池”,在此部位是进行前腔静脉穿刺的部位。前腔静脉穿刺时,自胸骨柄与肩关节之间形成的凹窝进针,向对侧的肩胛骨背端方向刺入。为避免伤及左侧的膈神经和胸导管,前腔静脉穿刺时一般在右侧进行。【猪甲状腺位置】

腮腺位于颈部的腹侧面,它的内俩有胸骨乳突肌、臂头肌,腹侧面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这两块肌肉的背面为气管与喉。 甲状腺位于接近胸腔入口处;两腺叶在气管的腹侧融为一个团块。喉的腹外侧是三角形的下颌腺,它的外侧为腮腺。下颌腺的前、外和稍腹侧是下颌淋巴结中心,是屠宰后肉尸卫检时,所经常需要检验的淋巴结之一。

第二节 胸部解剖

猪一般有14或15对肋骨,最少的13对,最多的有17对甚至更多。据统计,有6.5%的猪一侧的肋骨数与另一侧不相等。前7对肋骨与胸骨相连,称作胸肋。肋骨与脊椎和胸骨共同构成骨质胸廓。

猪的胸腔较长,胸膜顶较大,成年猪突出于第1肋骨之前2—3厘米,后部胸膜的折转线(横膈)自最后肋骨上半部分至第7肋骨软骨部,呈一弧线。

心脏位于第2至第5肋间,相对而言,猪的心脏比较小,仅占体重的0.3%,这被认为是猪易患“猝死”综合症的原因之一。心脏的体表投影在站立姿态下,被臂骨和臂三头肌所覆盖。进行听诊时,必须将前肢向前拉。

肺的体表投影界限(肺界):左肺底缘自第6肋骨软骨连接处至倒数第3肋骨的背端,右肺向后至倒数第2肋骨的背端。

左肺分前、后两叶,右肺分为前叶、中叶,后叶和副叶。猪肺的分叶虽然不象牛肺那样清楚,但从整个表面可以看出各叶的区分。

第三节 腹部解剖

腹部自骨质胸廓至骨盆,呈均匀圆滑,左右稍微压扁的圆芹形,某些品种或母猪,在肋弓之后稍膨大。前部,腹腔突入至骨质胸廓,以膈肌为前界。后部,延续至骨盆腔。

一、腹壁

整体的腹壁是由膈肌、背部和腹外侧壁(软腹壁)三部分组成。软腹壁是指连接肋弓,腰椎和骨盆腔人口处的腹壁,即狭义上所谓的腹壁,从临床角度讲,这一部分十分重要,以后所提到的腹壁,亦指该部分)。

腹壁是由皮肤、浅筋膜、躯干皮肌、深筋膜、肌肉层(包招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腹横筋膜和腹膜组成。在各层之间均有大量的脂肪存在。

(1)腹股沟管:是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之间一个潜在的腔隙,有内、外两个开口(环),内环与腹腔相通。外环与皮下组织相延续。内环由腹内斜肌的后游离缘和腹股沟韧带组成,外环为腹外斜肌的一个裂隙。腹膜向腹股沟管内突入。在公猪一直延伸至阴囊内,称为总鞘膜,公猪的腹股沟管内有精索通过。

(2)乳腺:多数母猪有7对乳腺,排列于腹底壁的两侧,乳腺由来自深筋膜的内、外侧纤维板悬吊。乳头较长,每个乳头顶端有两个开口,分别通向两个管道系统。乳腺的血液供应来自胸外动脉和腹壁浅前、后动脉,经同名的静脉回流。

哺乳期的乳腺发育,膨大下垂,乳头向外侧倾斜。仔猪出生后的最初几天,乳腺普遍泌乳,随后不常用的乳腺开始逐渐萎缩,并停止泌乳,直到下一个哺乳期才能重新发育泌乳。

二、腹腔脏器

(一)肝脏

相对而言,猪肝比马、牛等草食兽的肝要大。中央部分厚,边缘薄。肝在腹腔内位于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大部分在腹腔中线的右侧,肝的左侧缘与第9肋间或第10肋间相对,右侧缘与最后肋间的上部相对。腹侧缘伸达剑状软骨之后约3—5厘米。壁面(前面)凸,与膈肌和腹腔侧壁接触,脏面(后面)凹。与胃及十二指肠等接触。

肝被几个深的裂隙分为左外叶、左内叶,右内叶和右外叶个肝叶,右内叶的后方内侧有不发达的中叶,中叶又被肝门分为背侧的尾状叶和腹侧的方叶。胆囊位于右内叶脏面的胆囊窝中,胆囊管和肝管汇合后形成胆总管,胆总管开口于距幽门2—5厘米处的十二指肠壁上,将胆汁排入于十二指肠内。猪肝的小叶间结缔组织特别发达,所以刷、叶很清楚,肝不容易破裂。

肝的前面隆凸与膈肌一致,并经左三角韧带和冠状韧带附者于膈(猪肝无右三角韧带)。

(二)胃和脾

猪是单胃,形态与狗的胃和人的胃相似。猪胃的底部有一个突出的憩室,憩室的盲端指向后下方。

胃粘膜的无腺区呈白色,面积狭小,位于贲门周围,并与食管粘膜相连,向上延伸至憩室内一小部分。贲门腺区位于胃底,憩室和胃体上部,约占胃粘膜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胃底腺区位于贲门腺区的腹侧,也约占胃粘膜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余部分约为幽门腺区,位于胃体其余部分和幽门部,面积较前两个腺区小。从颜色上就可以区分三个腺区和无腺部。在幽门,有一个肌质的隆起,称为幽门圆枕。

胃在腹腔内位于肝脏的后面,胃底和胃体位于正中矢面的左侧,较小的幽门部位于右侧。 脾呈长条状,色鲜红。由于脾小体隆起,使脾的表面呈大理石样花纹状。脾与胃大弯相连,但猪的胃脾韧带宽阔,致使脾与胃的联系非常松弛。

(三)肠

猪的肠各段与在腹腔内大体位置,走向是:十二指肠自幽门开始,沿肝的右叶和右肾的腹侧向后上方行走。绕过肠系膜根后方,位于肠系膜与升结肠之间。然后向腹侧下行续接空肠。

空肠有许许多多的袢圈,被一圆锥形的长系膜悬吊于腹腔的下方,多半与升结肠相邻。由于升结肠位于肠系膜的左侧,所以空肠填充于肠系膜的右侧。也可能与升结肠前后的左侧腹壁相接触,空肠的末端延接回肠,回肠上升至左胁部进入盲肠,两者之间有回褶相联。在盲肠的粘膜面,回肠末端突凸呈乳头状,由回肠括约肌构成,有防止内容物反流的作用。

盲肠底与结肠相接;结肠的开始端结构形式呈圆锥状盘旋形式,称为结肠圆锥:结肠的起始袢向肠系膜(悬吊空肠和回肠)的左侧下降,起始袢的近端部(与盲肠相接部)越过远

端部,并拉长围绕远端部旋转。近端部便成为圆锥外层的向心回,远端部则成为内层的离心回。

结肠圆锥的底部位于背侧,并附着于背部。顶部位于腹底壁,为游离状态。外层向心回结肠有两条纵带,使肠管呈囊袋串状。内层离心回的肠管无纵带,表现光滑。

结肠圆锥离心回肠段的末端接续结肠终袢(包括横行结肠,降结肠),结肠终袢与直肠和肛管相接。直肠的结构和位置与其他家畜相同,在狭窄的肛管之前,直肠稍有膨大。

三、泌尿生殖器官

(一)泌尿器官

(1)肾;猪的肾为平滑多乳头肾.猪肾为背腹方向扁平,前后方向拉长。位于腰肌腹侧的大量脂肪中,前极位于最后肋骨的腹侧,后极达第4腰椎处。左肾比右肾稍靠前,位置几乎对称。

肾门位于肾的内侧,肾盂为长形,包括一个中心部和两个向前、后极方向的隐窝(肾大盏)。大约有10个肾小盏与肾盂相连,肾小盏呈杯状,它们包围着相应的肾乳头。

肾的肾乳头明显,每个乳头均与肾小盏相对,肾小盏的基部通于肾盂。尿经肾乳头顶端渗出后,流人肾盂(图1—13)。

(2)输尿管:输尿管略呈纡曲状,起始部较粗,后部逐渐变细,连接膀胱处最细。

(3)膀胱:膀胱位于骨盆腔内,直肠的腹侧。当尿液充满时,膀胱的大部分伸人腹腔。

(二)公猪生殖器官

公猪的生殖器官的特点是:阴囊位于肛门的下方,精囊腺和尿道腺发达,阴茎细长,有乙状弯曲。

(1)阴囊:公猪的阴囊位于肛门的下方,与周围的分界不明显。

(2)睾丸:公猪的睾丸很大,呈正椭圆形,长轴斜向后上方,附睾尾占最高位(后上方),紧贴睾丸上,在睾丸的后端呈钝锥状向外突出。

皋丸的内部组织比较柔软,小叶间组织丰富,小叶间的分界明显,睾丸实质呈灰色,有的肥猪色泽比较深。白膜内含多量的弹性纤维,但无肌纤维。

(3)精索:公猪的精索很长,中等体型的公猪精索可长达20—25厘米。输精管的皋丸部富于曲折性,附着于鞘膜,无膨大部(壶腹)。

(4)精囊;精囊特别大,伸长到腹腔,外形象一梭形三面体,左右精囊并列于体正中面的两侧,被盖在膀胱的后部、输尿管、输精管、前列腺、尿道前部及尿道球腺等器官的外面。

(5)前列腺;分为两部:腺体部复盖于膀胱颈和尿道起始邦的背侧,表面为精囊覆盖,扩散部环绕在尿道骨盆部的周围,表面除背仅0外,其余部分为尿道肌覆盖。

【猪甲状腺位置】

(6)尿道球腺;略呈圆柱状,位于尿道骨盆部后三分之二的两侧和背侧。这些副性腺,在公猪早期去势后就逐渐退化,变为很小。

(7)阴茎:公猪的阴茎与公牛的阴茎相似,但“S’状弯曲在阴囊的前方,前端缺阴茎龟头,而呈螺旋状弯曲,特别是在勃起时更加明显。

尿道外口为一裂隙状口,位于阴茎尖端的腹外侧缘。成年公猪的阴茎长约45—50厘米。阴茎部肌肉与公牛相似,球海绵肌很发达,但比较短。

(8)包皮:包皮端有一狭窄的裂口, 口的周围生有硬毛。包皮腔很长,一部分由一环状褶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宽后窄。后部附盖的粘膜面上,附有乳头状突起,密接阴茎,内含淋巴结。宽广部的背侧壁有一圆形口,通人一个盲囊状的隐窝内,该隐窝又称包皮憩室。包皮憩室内常有残存的尿液和脱落的上皮,常发现难闻的腥臭味,有时甚至有结石状物存在。

(9)尿道:公猪的尿道,骨盆部很长,周围有一厚层的尿道肌围绕,尿道的阴茎部直径较小,有勃起组织环绕,但勃起组织向前伸延达不到阴茎端。

公猪的一次射精量平均为200毫升,最高的可达1000毫升,与公猪的副性腺非常发达

有关。精液中副性腺的分泌物占精液量中的95%左右,皋丸分泌的含精子的液体仅占2%一5%。

公猪的包皮憩室内臭味液体中含有雄性激素成分,这种气味能促使母猪发情和给予母猪接受公猪交配的信息。有时因为憩室内发生感染,或阴茎勃起时容易插入憩室,以及人工授精采精的公猪,为了减少精液污染和消除精液中的臭味,而须进行手术,切除憩室。

(三)母猪的生殖器官

(1)外阴部:母猪的阴门呈顶端指向后下方的倒圆锥形,阴门裂位于背后面。有的小母猪外阴上翻,称为幼稚形外阴,表明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多无生声能力。

正常的阴蒂长约6厘米,阴蒂头自前庭底壁向外突出不明显,患卵巢囊肿的母猪,则阴蒂突出明显。

(2)阴道:猪的阴道10—12厘米(中等体型的猪)。阴道腔的直径很小,周壁含有一厚的肌层,肌层由内、外纵行肌和中间的环行肌层组成。粘膜有褶状的隆起与肌层紧密相联。【猪甲状腺位置】

(3)子宫:母猪的子宫体很短,仅约5厘米,但子宫角很长,呈连续的半环状弯曲。子宫的阔韧带很长,所以子宫的游动性很大。未妊娠的母猪子宫呈屈曲的厚壁小肠状,长度可达1.2—1.5米。子宫角的尖端变细,直径与输卵管相似。子宫颈约10厘米长,直接延续到阴道,但并向阴道内突出。子宫颈与阴道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仅以几排粘膜的隆凸和这些粘膜的交叉来起封闭子宫颈的作用。间情期和妊娠期的子宫颈坚硬,明显,发情期或分娩期则膨大,水肿,粘膜隆凸变软而模糊不清。

(4)卵巢和输卵管:卵巢位于骨盆腔口的侧壁附近,位置变化较大。卵巢囊由输卵管系膜延长部形成,包裹卵巢,并有一很清楚的卵巢门。卵巢的表面;肓圆形的隆起,隆起内含有大滤泡或黄t/s.成熟的滤泡直径约7·I,8毫米,黄体直径约12—15毫米。卵巢的外形呈不正分叶状。

输卵管长约15—30厘米,弯曲度较小。“输卵管的伞部膨大,有一大的腹腔口,向子宫端的直径逐渐变细,最后联接于子宫角的末端。

(5)尿道:母猪的尿道长8—10厘米,开口于阴道,并在阴道底面上形成一隆起褶.

篇七 猪甲状腺位置
猪解剖图

【猪甲状腺位置】

浅层肌肉

1、咬肌

2、颈部斜方肌3、胸部斜方肌4、5、锁头肌4、锁枕肌5、锁乳肌6、锁骨下肌7、岗上肌8、肩胛横肌9、胸舌骨肌10、三角肌11、臂三头肌的长头12、前臂筋膜张肌13、臂三头肌的外头14、臂肌15、腕桡侧伸肌16、背阔肌17、后背锯肌18、腹外斜肌19、胸下锯肌20、胸深肌21、臂中肌22、阔筋膜张肌23、23′臂三头肌(23、臂浅肌 23′、股二头肌)24、半膜肌25、半腱肌26、髂肋肌和腰最长肌27、腓长肌28、腮腺

1.软腭 2.下颌齿槽神经 3.舌神经 4.下颌 5.中翼肌 6.嚼肌 7.面深静脉 8.面皮肌 9.面静脉 10.颊肌和黏膜 11.臼齿 12.前臼齿 13.犬齿 14.切齿 15.切齿乳头 16.切齿管 17.腭缝 18.腭褶 19.上唇 20.嘴

头的解剖 浅层 除去皮肌 左侧观

1.上唇提肌 2.上唇提肌的止端(附着) 3.上唇提肌的腱 4.上唇降肌 5.下眼唇降肌 6.犬齿肌 7.鼻唇提肌 8.颊肌的颊部 9.颧肌 10.唇皮肌 11.下唇降肌 12.颏肌 13.嚼肌 14.耳旁耳肌 15.斜方肌的颈部 16.臂头肌 17.茎突舌骨肌 18.面神经和背颊部 19.面静脉 面神经的腹颊支 20.腮腺管 交通支 21.眼角静脉 22.鼻背侧静脉 23.上唇静脉 24.下唇静脉 25.颏神经 26.耳颞神经的面横支 27.下颌 28.腮腺 29.脂肪体 30.耳睑神经

头的解剖 深层移去左半下颌骨 左侧观

1.嚼肌 2.中翼肌 3.扁桃体 4.茎突舌骨 舌骨舌肌 5.茎突舌肌 6.下颌 7.腮腺 耳睑神经 8.耳旁耳肌(浅部) 9.面神经 10.舌下腺_许多孔 11.舌神经 下颌腺管 12.舌下神经 13.乳突旁突 14.面动脉 茎舌骨肌 15.二腹肌 16.下颌赤槽神经 17.舌下腺_单孔 18.舌下腺管 舌下神经 19.舌动脉 20.核舌肌 21.核舌骨肌 22.下颌舌骨肌 23.下颌舌骨神经 颈外侧动脉 24.头外侧直肌 25.环枕肌 26.环乳肌 27.头长肌 28.迷走交感干 29.颈总动脉 舌内神经 30.下颌腺 31.甲状舌骨肌 32.胸骨舌骨肌 33.舌面静脉 34.舌静脉 35.肩胛舌骨肌 36.口腔 37.舌

矢状面通过头

1.额窦 2.鼻骨 3.鼻中隔软骨 4.嘴骨?? 5.切齿骨 6.腹鼻道 7.中鼻道 8.背鼻道 9.背鼻甲 10.腹鼻甲 11.硬腭 12.筛骨迷路 13.额骨 14.顶骨 15.枕骨 16.大脑半球 17.小脑 18.中脑 19.脊髓 20.头半棘肌 21.头背小直肌 22.头背大直肌

23.环椎 24.枢椎 25.头长肌26.颈长肌27.软腭(腺和腭肌) 28.咽腔 29.舌 30.口腔的舌下隐窝 31.核舌肌 32.核舌骨肌 33.下颌舌骨肌 34.面皮肌 35.口轮肌 嘴腺 36.下颌 37.舌骨体 舌骨舌肌 38.舌骨会厌肌 会厌舌骨 39.甲状软骨 甲状舌骨肌 40.耳咽管口 41.额咽弓42.勺状软骨 43.食管 环状软骨 44.喉腔 45.声带 46.胸骨舌骨肌 47.咽隐窝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5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