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品种紫色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土豆品种紫色
紫色马铃薯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紫色马铃薯栽培技术(20130401)          紫色马铃薯又叫黑色马铃薯,因肉质呈深紫色而得名。紫色马铃薯是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美洲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经过多年的研究种植,已经衍生出很多的品种,人们给它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黑美人、黑金刚等等。紫色马铃薯除了具有普通马铃薯的营养成分之外,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富含花青素,花青素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和防止高血压等多种保健作用,含量比普通马铃薯高很多,可达40毫克/千克。紫色马铃薯适合在我国所有的马铃薯主产区,次产区栽培,它们的种植方法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一种紫色的马铃薯新品种——东农306。东农306紫色马铃薯是在2000年由东北农业大学经过脱毒试管苗培养,选育出来的马铃薯新品种。并于2006年6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在甘肃省定西和观众朋友们一起去学习一下它的栽培技术。本片将从紫色马铃薯的品种来源,生物学特征、种薯处理、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来向观众朋友们讲解它的种植技术,重点介绍了此品种在大田期间的各个阶段的管理技术。

  紫色马铃薯是彩色马铃薯新品种,表皮乌黑,富有光泽,果肉紫黑色,营养价值比一般马铃薯高,除含有普通马铃薯所拥有的淀粉、蛋白质、有机酸外,而且富含花青素、VC、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素有“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之称[1],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体,为世界马铃薯高端科技产品。紫色马铃薯最大的特点在于富含花青素,含量高达42.80 mg/kg,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增强体质、抗癌、美容和防止高血压等多种保健作用。目前,紫色马铃薯在国内栽培面积尚小,市场价格12~18元/kg,相当于普通马铃薯的6~8倍,一般产量22.5 t/hm2,经济效益超过15万元/hm2。

  甘肃省定西,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能强,昼夜温差大,蒸发量大,平均温度低,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具有适宜马铃薯生产的自然条件,且长期以来具有种植、食用马铃薯的生活习惯。

  1 品种来源、品种选择与处理

  1.1优质脱毒紫色马铃薯种薯,从甘肃圣容公司购买。

  1.2 紫色马铃薯选用优质种薯

  选择脱毒紫色马铃薯作种薯增产效果明显,紫色马铃薯种薯分层散光贮藏是培植优质种薯的良法,在播种时选择具有该品种典型特征、中等个头、完整、均匀、无病虫、无损伤的脱毒种薯作种,剔出带病虫、破烂、畸形的薯块。
  1.3 种薯催芽和消毒
  尽量播种已经解除休眠期的种薯,如果未解除休眠期,可采用种薯催芽和消毒方法,以缩短出苗时间,延长生育期,减少病原侵染,达到苗全苗壮。催芽方法:可用GA3 0.2~1.0×10-6 mol/L浸泡10~15 min,捞出摊放晾干,然后于沙床催芽,按照一层种薯一层沙标准堆放5~6层,沙应保持湿润,一般1周左右即可。种薯消毒:用高锰酸钾300~500倍液浸种20 min,或用草木灰拌种。 

  2 紫色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2.1选地

  紫色马铃薯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通气良好的土地,以呈微酸性或中性的砂壤土为宜。前茬作物为青稞、小麦、玉米和豌豆,尽量避免前茬连作,连作作物茬口不能超过2次。

  2.2 整地施肥

  在紫色马铃薯播种前先要深耕整地,耕层深25 cm左右,整地要求细、匀、松,创造深厚疏松的土壤条件。深耕前撒施腐熟羊粪农家肥22.5~37.5 t/hm2作基肥的基础上,播种时撒施过磷酸钙1 500 kg/hm2、尿素375 kg/hm2、硫酸钾375 kg/hm2。

  2.3紫色马铃薯播种方式

  温度常是影响播种期的主要生态条件。春播一般在10 cm土温6~7 ℃以上即可播种;秋播一般在日均气候25 ℃以下时播种。川西南山区和盆周山区紫色马铃薯春季播种最佳时期是1月下旬至2月上旬,平坝丘陵区秋季播种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为宜。采用人工点播的方式进行,整薯播种,株行距为25 cm×80 cm,垄高15~20 cm,

  2.4紫色马铃薯 田间管理

  马铃薯幼苗出土5~10 cm时,结合除草进行第1次中耕,深度1 cm左右。10~15 d后进行第2次中耕,宜稍浅。现蕾时,进行第3次中耕,更浅,且远离根系,以免损伤匍匐茎。

  齐苗后进行2~3次中耕培土除草定植,保持行间土壤疏松,保持地温稳定,培育壮苗促发棵。当植株高度达15~20厘米时用15%的多效唑10克对水15公斤喷雾,可控制植株徒长、抗倒伏。现蕾期块茎开始膨大,开花盛期块茎迅速膨大。因此在这个时期应摘除花蕾,减少植株地上部分对养分的消耗,促进地下块茎发育膨大

  马铃薯出苗1个月左右第1次灌水,必须灌足。薯块膨大期浇二次灌水,这时是马铃薯整个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所以必须浇透灌足。以后根据墒情确定灌水时间,在收获前7~10 d停止浇水,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治田间积水、马铃薯腐烂。幼苗期(齐苗后)追施氮肥,结合中耕培土用尿素75~120 kg/hm2对水浇施。

  2.5紫色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非化学防治手段。病害以预防晚疫病为主,雨季来临后10 d左右喷1次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连喷2~3次,以喷叶背面为主。

  2.6 紫色马铃薯适时收获

  待大部分茎叶由绿变黄呈现枯萎,马铃薯块茎表皮老化,匍匐茎末端易脱离主茎时为生理成熟期,也是最佳收获期。收获时采用竹筐或纸箱装运,防止损伤紫色马铃薯块茎,将病虫伤害和机械伤害的薯块挑出,按种薯大小分级[3-4]。

  2.7 紫色马

[1] [2] 下一页

篇二 土豆品种紫色
[农广天地]紫色马铃薯栽培技术(20120718)

  [农广天地]紫色马铃薯栽培技术(20120718)

  紫色马铃薯又叫黑色马铃薯,因肉质呈深紫色而得名。紫色马铃薯是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美洲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经过多年的研究种植,已经衍生出很多品种,人们给它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黑美人、黑金刚等等。紫色马铃薯除了具有普通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外,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富含花青素,花青素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和防止高血压等多种保健作用,含量比普通马铃薯高很多,高达40毫克/千克。

  紫色马铃薯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2.3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钙11毫克、铁1.2毫克、磷64毫克、钾342毫克、镁22.9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硫胺素0.1毫克、核黄素0.03毫克、烟酸0.4毫克、抗血坏酸16毫克、花青素100毫克。紫色马铃薯既可做配菜,又可做特色菜肴。炒、炸、烧、煮、煨、蒸、煎等均可,能做成500道味道鲜美、形色各异的食品。另外,其本身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经高温油炸后不需添加色素仍可保持原有的天然颜色。

  相关新闻:

  柞水县盘龙寺村不断壮大脱毒洋芋基地建设,洋芋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盘龙寺村地处高寒山区,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环境无污染,是生产优质马铃薯的理想适生地。村上坚持把紫色洋芋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并争取市农科所、县农业局、科技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常年派驻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全面推广地膜覆盖和配方施肥新技术,在盘龙寺村建立紫色马铃薯原种繁育网棚20个,建成紫色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200亩,组建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品种、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让全镇农民户均增收上千元。

篇三 土豆品种紫色
紫色马铃薯新品种“桂彩薯1号”

龙源期刊网 .cn

紫色马铃薯新品种“桂彩薯1号”

作者:郑虚

来源:《农村百事通》2014年第14期

“桂彩薯1号”为鲜薯食用型和高花色苷保健功能型新品种。2013年6月通过了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中熟,出苗后85~95天可收获。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45厘米左右,茎紫色,叶深绿色,复叶大、下垂,叶缘平展。生长势强,在低温寡照条件下叶色仍能保持绿色。在广西冬种大多未见开花,少数开花但未能结果;在高海拔地区桂林市龙胜县夏季繁种能开花结果。块茎长椭圆形,中等大小、整齐,单薯重100克左右,紫皮紫肉,表皮光滑,块茎芽眼少而浅,休眠期较长。结薯集中,块茎二次生长少,无褐色腐心或中心空洞等生理病害发生。块茎维生素C含量137毫克/公斤,粗蛋白质含量2.45%,花色苷含量高达1786毫克/公斤,轻感晚疫病和茎腐病。

该品种适宜在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湖南等地秋冬季种植。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郑虚 ; 邮编:530007)

篇四 土豆品种紫色
紫色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

龙源期刊网 .cn

紫色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

作者:王献忠 李文峰

来源:《科学种养》2014年第07期

紫色马铃薯是马铃薯中的新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据测定,紫色马铃薯块茎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铁、磷、钾和镁等多种营养物质,而其最大特点就是富含花青素。花青素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增强体质、抗癌、美容和防止高血压等多种保健作用。紫色马铃薯既可配菜,也可做特色菜肴和蒸食,还是提取花青素的好原料。目前国内种植紫色马铃薯面积较小,前景看好。

紫色马铃薯全生育期90天左右,属中晚熟品种,耐旱、耐寒、抗病、适应性广,块茎耐储藏。其幼苗直立,深紫色,株丛繁茂,生长势强。一般株高在60厘米左右,主茎发达,茎粗1厘米以上,茎深紫色,分枝较少,叶柄和花冠紫色,花瓣深紫色。薯块椭圆形,表皮光滑、呈黑紫色。薯肉深紫色、品质好。单株结薯6~8个,结薯集中,单块薯重120~300克。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质地疏松、通透肥沃的砂壤地块,前茬忌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早春进行精细整地,达到土壤细碎,增强保水能力。种植前耕深25~30厘米。紫色马铃薯较喜肥,每生产100千克鲜薯需N 0.5千克、P2O5 0.2千克、K2O 0.95千克,三者比例为2∶1∶4。要取得高产,须施足底肥。底肥应以腐熟的牛、羊、猪、鸡粪和绿肥、堆肥为主,辅以适量化肥。结合整地,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5米3、过磷酸钙80~100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尿素15千克。

二、种薯处理

1. 精选种薯

定植前20~30天,进行种薯精选。选择无病、无伤口、表皮光滑、皮色新鲜、芽眼多、大小均匀且符合品种特征的种薯,剔除畸形、龟裂、芽眼坏死、带有病斑的薯块。

2. 种薯切块催芽

播种前催芽,可以促进早出苗,增加田间生长期,提高产量。阳畦、地窖、温室大棚都可以作为催芽场所。将经过筛选的种薯,置于20℃避光环境中进行暖种催芽。当萌芽露出约0.5厘米时切块,切块要均匀,保证每个切块都带有1~2个壮芽,每块种薯重量在25克左右。切块用的刀具,要用5%高锰酸钾或75%酒精进行严格消毒。

3. 药剂处理

篇五 土豆品种紫色
马铃薯品种介绍

篇六 土豆品种紫色
紫色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育种

紫色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王永新1

(1天津市静海农业局,

张雪松2董家行2郑淑清2

天津301600)

张茂森3

天津301600;

天津300201;2天津市静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天津市静海良王庄乡农科站。

摘要

紫色马铃薯是一个集营养、保健、加工于一身的新品种。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癌、美容和防止高血压等多种保健

作用。其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比普通品种增产约15%。近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发展前景较好。为进一步开发紫色马铃薯的增产潜力。确保紫色马铃薯产业在天津地区持续稳定的发展,天津市静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国内紫色马铃薯新品种.采用高垄地膜覆盖双行栽培技术。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为迅速扩大紫色马铃薯在天津地区的栽培面积和满足城乡菜篮子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关键词

紫色马铃薯;高垄地膜覆盖;双行;

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532文献标识码B

紫色马铃薯产量高、适应性强,用途十分广泛川。据测定,每100g茎块含蛋白质2.30g、脂肪0.10g、碳水化合物16.50g、钙11.00rIlg、铁1.20mg、磷64.00

mg、

粗1.37cm。茎深紫色,横断面呈j棱形,分枝较少.叶柄紫色,花冠紫色。花瓣深紫色,薯块长椭圆形,表皮光滑。呈黑紫色,薯肉深紫色,品质好,结薯集中,单株结薯6~8个。单块质量120~300

g。

钾342.00mg、镁22.90mg、胡萝b素0.01mg、硫胺素

0.1016.oo

mg、核黄素0.03mg、烟酸0.40mg、抗血坏酸mg及花青素100.00mg。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富含

备耕

2.1地块选择“黑美人”紫色马铃薯是须根作物.块

茎膨大需要深厚、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耕层,因此,选择地势高燥,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质地疏松、深厚、肥沃的沙壤土种植是确保丰产的土壤基础。

花青素,含量高达42.80mg/kg,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增强体质、抗癌、美容和防止高血压等多种保健作用。因此,紫色马铃薯既可以作配菜.又可以作特色菜肴,还是很好的提取花青素的加工原料。目前紫色马铃薯在国内栽培面积尚小.市场价格每1

kg

2.2茬口安排“黑美人”紫色马铃薯忌重茬和与烟

6—8元.相

500kg。

草、茄子、辣椒、甘薯等茄科作物轮作.以小麦、玉米、大白菜、萝卜和大葱等作物为前茬较好。

当于普通马铃薯的铽倍.一般667

m2产量约2

经济效益超过l万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备受广大农民关注。天津市静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8年3月首次引进“黑美人”紫色马铃薯品种.综合实施科学栽培并获得成功。

2.3整地为实现“黑美人”紫色马铃薯高产优质.种

植地冬前要进行深耕.一般耕深25。30cm。早春进行精细整地,达到土壤细碎、没有大土块,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

2.4施足底肥“黑美人”紫色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每生产100kg鲜薯需要氮素0.50kg、磷素0.20kg、钾素0.95kg,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一般为2:1:4。应以牛、羊、猪、鸡粪及绿肥、堆肥为主,辅以适量化肥。根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和“黑美人”需肥规律确定施肥方案.结合整地.每667m2施用腐熟有机肥3~5m,、过磷酸钙80—100kg、硫酸钾肥15~20kg、尿素15kg。

引进新品种

“黑美人”紫色马铃薯全生育期约93d.属中早熟

品种.耐旱、耐寒,适应性广。薯块耐储藏。抗早疫病、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和病毒病。其幼苗直立.深紫色,株丛繁茂,生长势强。一般株高约60.00em.主茎发达.茎

作者简介:

王永新(1973一),农艺师,天津市静海县农业局工作。

收稿日期:2009-04-15

北京农业2∞9年5月下旬刊固

万方数据

栽培・育种3种薯处理

3.1精选种薯在定植前20~30d(本地区一般1月中

旬前后),进行种薯精选,选择无病、无伤口、表皮光滑、皮色新鲜、芽眼多、大小均匀和符合品种特征的种薯,剔除畸形、龟裂、芽眼坏死、带有病斑的薯块12]。每667m2

需用种薯约120

kg。

3.2种磐切块催芽播种前催芽.可以促进早出苗,增

加田问生长期限,提高产量。阳畦、地窖、温室大棚都可作为催芽场所.将经过筛选取得的种薯置于20℃避光环境中进行暖种催芽,当萌芽露出约O.5cm时切块.按芽眼排列顺序.从薯块尾部开始.按芽眼顺序螺旋形切割.最后将顶部一分为二.保证每个切块都带有l。2个顶部壮芽,切块要均匀,一般每块种薯蕈量保持约25g,

切块用的刀具要用75%的酒精进行严格消毒。

3.3药剂处理将切好的薯块放人0.01%的硼酸或

500倍50%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5~10min然后捞出沥水阴干。将阴千后的薯块移至温暖向阳处晒种3~

d,保持约15℃温度,让幼芽绿化健壮。

4适时播种

4.1定植时期“黑美人”紫色马铃薯幼芽在气温超过

5℃时就开始萌动,18℃时生长健壮、迅速。一般情况下,当10cm地温稳定通过5℃时即町播种。天津地区适宜的陆地栽培模式定植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4月上旬,过早,幼苗易受冻害,过晚不能抢先上市,影响种植效益。

4.2高哪l地见莫覆盖双行栽培采用高畦地膜覆盖双行

栽培13l。町提高地温3~5℃.提早定植期约15d.同时为“黑美人”紫色马铃薯正常乍长创造健康、疏松的环境.还有利于人工或机械收获。按照行距100cm做成高

20

cm.宽70cm.中间略高的龟背畦.耙平后按每667

m2用乙草胺100.150g对水40~50妇喷雾,防治田间杂草;采用幅宽90cIll、厚0.008mm的地膜覆盖.覆膜要严密,每隔2。3m横压一条土带。防止大风揭膜。覆膜烤畦3~5d后即可定植。【土豆品种紫色】

4.3合理密植“黑美人”紫色马铃薯宜稀植.采用双

行栽培.行距40cm,株距33cm,每6671112留苗约

4【土豆品种紫色】

000株.定植时依株行距大小用开孑L器打8~10

cm

深的定植孔,然后将种薯萌芽朝上摆放.并用细土封严膜孔。

田间管理

“黑美人”紫色马铃薯齐苗后只有约65d的生长时【土豆品种紫色】

回北京农业2009年5月下旬刊

万方数据

间.因此。田间管理要突出一个“早”字。生产上应掌握前促后控的原则。技术管理要及时,早中耕、早追肥、早浇水,促根、促棵和促早发。开花后根据天气、土壤墒情、植株生长情况酌情追肥。小水勤浇,促棵攻薯。以薯控棵,达到协调生长.既要防止后期植株早衰,又要控制后期茎叶徒长。

5.1查苗补苗。中耕灭草定植后.保持土壤墒情及稳

定地温。待幼苗出土后,及时查苗补苗,从播种至封垄前要进行3,4次膜问浅中耕,使土壤保持疏松.提高地温,同时消灭垄间杂草,培育田间壮苗。

5.2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田间齐苗后.为促进

幼苗早发棵.可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视苗情长势,于团棵期至植株封垄前,结合灌水每

667

mz追施尿素15~20kg。

5.3摘除仡蕾现蕾期薯块开始膨大.花期进入快速

膨大期.此时应及时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薯块发育。

5.4科学化控为防止植株徒长、倒伏,提高大中薯

率.田间“黑美人”紫色马铃薯株高15.20cm时用5%的多效唑15g对水30kg喷雾,效果很好。

5.5水分管理现蕾前。主要靠土壤墒情为植株提供

水分.掌握不旱不浇;现蕾期。“黑美人”紫色马铃薯进入块茎膨大期.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每隔约

15

d浇1次水.灌水时注意不要让水漫过垄背造成土

壤板结,以利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黑美人”紫色马铃薯生长后期应适当控水,收获前10d停止浇水.防止因土壤过湿造成块茎发病降低耐储性.

6适时收获

“黑美人”马铃薯植株大部分茎叶由绿转黄并逐渐枯萎.匍匐茎干缩易与块茎脱离是其成熟的标志.此时应及时收获避免地下害虫危害。收获时应尽量避开阴雨天气。选择晴天和低土壤湿度时进行.尽量避免机械损伤,提高商品性,采取田间分级包装,有效提高经济效

益。

7病虫害防治

“黑美人”紫色马铃薯生育期易发晚疫病和病毒病。防治晚疫病可用杜邦克露、农用链霉素或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3~4次叶面喷雾:开花期后用50%多菌灵或40%乙磷铝500倍液喷雾.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防治病毒病可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的植病灵800倍液喷雾。主要虫害是蛴螬、

栽培・育种

口光温室菜花秋延后高效栽培技术

黄志坚

(北京市朝阳区植物保护检疫站,

北京100022)

摘要我国北方地区种植秋菜花面积很大.品种也多。收获期长。8月中旬-9月中旬,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0.53万hm2菜花

收获.9月底一10月底,河北省、北京地区露地菜花上市,11月中旬以前河南、江苏省菜花供应量也非常大。这段时间菜花供大于求,市场销售价格低,农民收入有限。利用北京市数量较大的13光温室种植菜花,12月中旬一12月下旬之前上市,不仅栽培管理简单,经济效益也可观。同时还照顾到下茬蔬菜栽培。本文重点介绍日光温室菜花秋延后栽培技术,为生产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日光温室:秋延后菜花;高效栽培

中图分类号¥635.3文献标识码B

随着北京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优化升级和设施保护地面积的不断增加.设施栽培不但要提高蔬菜产量、品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完善栽培技术,使农民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11。经试验.通过日光温室菜花秋延后生产上应用新的栽培技术.使菜花产量、外观质量和商品价值均有较大提高.实现了优质高效的栽培效果.

将种子放在30~40℃的温水中.搅拌15min。在温水中浸泡5h,再用清水洗干净.用种子质量0.4%的50%福美双WP拌种,然后播种。3

育苗播种

3.1播期根据花球上市时间和选用的不同品种。来

确定播种期.以RS5350为例。北京地区6月上旬播种。露地10月中旬采收;秋13光温室栽培白菜花。7月中旬播种.12月中旬收获。

菜花优良品种选择

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高产优质和耐

3.2营养t:配制用3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肥沃

大田土7份,经过高温发酵充分腐熟的优质粪肥3份.过筛。每m,营养土中,加入三元复合肥1.5虹,混合均匀。育苗土消毒用50%多菌灵WP与70%代森锰锌WP按l:l混合,按苗床计算,每m2用药8~10g与

15~30

贮藏的中晚熟品种。菜花的外形要馒头形状的,对温度不敏感,有较长货架期的品种较好。笔者选用圣尼斯RS5350品种的白菜花。定植后75d收获.植株整齐度好,抗病性强。花球紧实洁白,花粒紧密,球形美品质高,单球质量1

000~l

500

g,适合晚秋保护地栽培。

kg细土混合,制成消毒土。用8

cmxl0

em的营

em,

【土豆品种紫色】

2种子处理

作者简介:年。收稿日期:

2009—04一15

养钵。先在营养钵内装营养土5c111,再装消毒土2

把营养钵摆在苗床内。浇足底水,水渗后覆一层细土,每

黄志坚(1967一),农艺师。从事蔬菜育种和植物保护工作20

钵下种子1粒.播种后盖消毒土0.5cm。播种正值高温季节。用遮阳网遮阳,并设防雨、防虫设施。出苗后及时

蝼蛄、地老虎、蚜虫和瓢虫,实行无公害防治技术,用频振式杀虫诱杀成虫.用50%辛硫磷乳油l000倍液或25%敌百虫乳油500倍液喷雾或灌杀,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2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二十八星瓢虫。

参考文献

周建润.粮食专家把脉中国马铃薯产业生产利用诸多瓶颈有待突破.

北京农业.2009(4):州l

2薛志成.马铃薯春季整薯高产栽培技术.北京农业。2009(4):413董家行.郑淑清.陈国安,等.马铃薯早春育苗高垄地膜覆盖高产栽

培技术.天津农林科技,2001(4):9

万方数据

北京农业2009年5月下骨刊团

篇七 土豆品种紫色
2016马铃薯展示品种介绍

2016马铃薯展示品种介绍

中薯18号

品种名称 审定编号 品种来源 适宜区域 品种说明

中薯18号 蒙审薯2011004号

作物名称 选育单位

马铃薯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国际马铃薯中心

以C91.628为母本、C93.15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呼伦贝尔市适宜区种植。 性状描述:

植株:株高60cm,株型直立,茎绿带褐色,叶深绿色,花冠紫色,单株平均主茎数2.1个,单株平均结薯5.5个。 薯块:长扁圆形,皮色淡黄、肉色乳白。

【土豆品种紫色】

品质:2010年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淀粉含量12.5%,干物质含量20.5%,还原糖含量0.55%,粗蛋白含量2.49%,VC含量20.7mg/100g。

抗性:201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抗性鉴定,高抗马铃薯X病毒病(1.5HR),高抗马铃薯Y病毒病(3.7HR);2010年河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抗性鉴定,中感晚疫病。

试验情况:

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94.3kg,比对照紫花白增产2.6%。200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92.5kg,比对照紫花白增产22.0%。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248.4kg,比对照紫花白增产71.4%。

栽培技术要点:

亩保苗3500-4500株。晚疫病重发区慎用。

陇薯7号

品种名称 审定编号 品种来源 适宜区域 品种说明

陇薯7号 国审薯2009006 庄薯3号×菲多利

适宜在西北一季作区的青海东部、甘肃中东部、宁夏中南部种植。

性状描述

植株:株高57厘米左右,株型直立,生长势强,分枝少,枝叶繁茂,茎、叶绿色,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差 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 品质

淀粉含量13.0%,干物质含量23.3%,还原糖含量0.25%,粗蛋白含量2.68%,维生素C含量18.6毫克/100克鲜薯。 抗性

抗马铃薯X病毒病、中抗马铃薯Y病毒病,轻感晚疫病。 试验情况

2007-2008年参加西北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块茎亩产1912.1千克,比对照陇薯3号增产29.5%。2008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为1756.1千克,比对照品种陇薯3号增产22.5%。 栽培技术要点

4月中、上旬播种,适当稀植,每亩种植密度一般3500—4000株,旱薄地2500—3000株。收获前割秧,促使薯皮老化,及时防治晚疫病。

作物名称 选育单位

马铃薯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冀张薯8号

品种名称 审定编号 品种来源 适宜区域 品种说明

冀张薯8号 国审薯2006004

作物名称 选育单位

马铃薯

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

720087×X4.4(引自CIP杂交实生种子)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适宜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全部及西北地区及东北一作区种植。

性状描述

植株:株型直立,株高68.7厘米,茎、叶绿色,单株主茎数3.5个,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中等 薯块:块茎椭圆形,淡黄皮、乳白肉,芽眼浅,薯皮光滑

品质

鲜薯维生素C含量16.4毫克/100克,淀粉含量14.8%,干物质含量23.2%,还原糖含量0.28%,粗蛋白含量2.25%;蒸食品质优。 抗性

高抗轻花叶病毒病,高抗重花叶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

试验情况

2004~2005年参加国家马铃薯中晚熟华北组品种区域试验,块茎亩产分别为1775公斤和2094公斤,分别比对照紫花白增产40.9%和37.0%,两年平均亩产1935公斤,比对照紫花白增产38.8%。2005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1388公斤,比对照紫花白增产21.5%。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水肥条件高的地块种植,4月底至5月初播种,10厘米地温稳定在5℃为适宜播种期。播种密度3500~4000株/亩,施足底肥。

青薯9号

品种名称 审定编号 品种来源 适宜区域 品种说明

青薯9号 青审薯200600

作物名称 选育单位

马铃薯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杂交组合(387521.3xAPHRODITE)材料C92.140—05中选出优良单株ZT,后经系统选育而成。 适宜在青海省海拔2600米以下的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灌区以及甘肃西北部二阴地区种植。 性状描述

植株:株高97±10.4厘米,茎紫色,叶深绿色,花冠浅红色,有黄绿色五星轮纹,花瓣尖白色,单株结薯数8.6±2.8个。 薯块:椭圆形,表皮红色,有网纹,薯肉黄色;芽眼较浅,芽眼数9.3±1.57个,红色;芽眉弧形,脐部凸起。 品质

块茎淀粉含量19.76%,还原糖0.253%,干物质25.72%,维生素C 23.03毫克/100克。 抗性

耐旱,耐寒。抗晚疫病,抗环腐病。

试验情况

一般水肥条件下亩产量2250-3000千克;高水肥条件下亩产量3000-42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4月中旬至5月上甸播种,一般亩播种3200-3700株。

陇薯10号

品种名称 审定编号 品种来源 适宜区域 品种说明

陇薯10号 甘审薯2008003

作物名称 选育单位

马铃薯

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

以庄薯3号为母本,菲多利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L0031-17。 适宜在西北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种植。

性状描述

植株:植株繁茂,茎绿紫色,叶片深绿色,株型半直立,株高65-70厘米,花冠白色,天然不结实。结薯集中,单株结薯6-8个 薯块: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少且极浅,薯块休眠期长,耐贮藏。

品质

含干物质25.23%,淀粉18.75%,粗蛋白2.68%,维生素C 20.31毫克/100克,还原糖0.177%,蒸煮食味优。经马铃薯全粉加工企业加工鉴定,其全粉产品质量达到行业标准。 抗性

高抗晚疫病,对病毒病有较强的田间抗性。

试验情况

在2004-2006年度全省马铃薯品种区试中,平均亩产1978.6公斤,比统一对照渭薯1号增产76.5%,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30.0%。 栽培技术要点采用脱毒种薯,晒种催芽后切块播种。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每亩种植3000-4000株。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55485.html

    上一篇:竹林都有竹荪吗

    下一篇:肉牛屠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