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最大的青蛙养殖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永川最大的青蛙养殖
刘春军:青蛙养殖场在大地震后的复苏

  [科技苑]生命的复苏(2) 今春又闻蛙鸣声(2011.4.26)

   刘春军是四川绵竹的一个青蛙养殖户,2008年纹川大地震,使他的养殖场变成了一片废墟,但是他并没有灰心,经过三年的重建,现在他的养殖场里又传出了青蛙的鸣叫声。

  技术点:

    青蛙冬眠复苏后,如果护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养蛙的成败。有的养殖户就因为养技术不过关,出现食物严重不足,供水污染,水中溶氧缺泛,放养密度过大,病害严重。造成青蛙死亡减产,有的全场毁灭。刘春军家用自己多年的经验,解决了这一些问题。他说:一年之季在于春,这养青蛙也一样,当冬季苏醒后,就得开始精心准备,那么他的青蛙是怎么养的呢?

  养殖故事:

  进入养殖阶段,很多困难让刘春军始料未及,首要解决的是饵料问题。蛙类的眼睛有个特点就是只能看见“运动”的东西,它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分成五类,一类只对颜色起反应,另外四类只对运动目标的某个特征起反应,所以吃活食是青蛙的本能。这给刚刚尝试养蛙的刘春军出了个难题。虽然天上飞的、地下爬的昆虫很多,但在野生状态下是靠青蛙自己去觅食,现在如此大批量养殖,上哪里去弄那么多的活虫呀?

  刘春军最早选择的是已广泛应用于养殖行业的黄粉虫,在他的努力下,黄粉虫养得不错,青蛙也挺喜欢这种饵料。可是总是喂饲黄粉虫成本太高,因为黄粉虫必须用麦麸来养,一般三公斤麦麸、一公斤青菜才能产出一公斤黄粉虫,也就是养殖一公斤黄粉虫至少要4元钱,而一公斤成品蛙一般需要三公斤黄粉虫,这样算来一公斤成品蛙光是饲料成本就得12元。黄粉虫这么个吃法,等于在吃钱。整整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刘春军亏损了十万元。他意识到必须将青蛙的饵料进行改进,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可是不养黄粉虫,又让青蛙吃什么呢,为了尽快找到一种成本低的替代品,刘春军整日冥思苦想。

  有一天,天气闷热,气压低,家里的灯光周围聚集了很多飞虫,看到这个情形,刘春军有了主意。他在自家的蛙池上吊起节能灯泡,效果让他喜出望外——漆黑的夜色中,一盏灯似乎成了指示路标,飞虫争先恐后地飞过去,青蛙一抓一个准,饵料大幅度节省了。

  可是灯光诱虫只能在晚上进行,而且有季节性,夏天一过,飞虫就少了,而秋天及以后,青蛙还是张着嘴要吃的,那么怎么解决呢?刘春军把目光重又投向人工养虫,这次他看中的是蚯蚓和蝇蛆。

  经过和养牛场老板的协商,奶牛排泄的粪便成了他养虫的原材料。

  与黄粉虫需要麦麸相比,繁殖蚯蚓与蝇蛆就不需要什么成本了,因为养牛场的牛粪通常都当作废物处理,刘春军只是花点人工把它拉回来就可以了。而且用粪便养蚯蚓、养蝇蛆,没有太多的技术要求。

  

篇二 永川最大的青蛙养殖
[生财有道青蛙]倔老头文德福养殖青蛙好赚钱

  [生财有道]倔老头儿和他的小青蛙(20140703)

  青蛙,是两栖纲蛙科动物的统称。小小的青蛙让50多岁的文德福情有独钟。他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饲养青蛙的方法,渐渐总结出了养蛙的心得,他的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他如何历经挫折,一步步创建自己的青蛙帝国?

  【文德福的创业故事】

  46岁再创业,第一年亏惨了

  文德福酿过白酒,办过砖厂,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从小就在田间地头经常看到的青蛙,倒成了他致富的法宝。

  “前些年砖厂生意还可以,因为是在外地办的,经常被当地混混欺负(以各种名义收钱),所以考虑谋求其他出路,也是在电视上,看到别人养青蛙致富,我立马就对这个感兴趣了。”文德福在考察后,发现株洲市场潜力巨大。

  “青蛙比牛蛙口感好,肉质鲜美,在餐桌上越来越受欢迎,价格也高。但是野生青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蛙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09年,文德福在常德学习养殖技术后,借来近20万的贷款,不顾老婆的反对,办起了一个规模10亩地的青蛙养殖基地。

  可事情并没有文德福想象的顺利。由于经验不足,老文花钱购买的40万只蝌蚪,还没有长成幼蛙,就损失了一大片。“营养跟不上,蝌蚪没体力,掉进泥坑后,跳不出来,等雨水一来,就直接被掩盖了。”老文告诉记者,当看着40万只蝌蚪只有4000只左右成长为幼蛙时,他都流眼泪了,当年,没有一只青蛙上市,自己也没舍得吃一只,全部用来做种蛙。

  第二年开始盈利,第三年收回成本

  老文脾气很倔,他认定的事,必然是一干到底。“我个子小,但胆子大。”老文确实胆子大,第二年又去常德学习了几天,回来找银行、亲戚朋友贷款了l0万元,再次尝试。

  这一次,老文改变了策略,他搞起了多元化的生态养殖。“青蛙不能暴晒,所以我在水沟上种了丝瓜,这样既可遮阴[来源:

  “我每天至少观察青蛙三个小时,而且天天写日记,从蝌蚪开始,研究它们的习性、消化、疾病情况。”老文说,对待这些青蛙,比照顾孙子还细致。

  2010年的9月份,老文的青蛙开始上市,遇到20多元一斤的高收购价,几千斤的青蛙,让老文赚了好几万元。尝到甜头后的老文,第三年把养殖面积扩大到20多亩地,当年,上万斤青蛙上市,销售收入几百万元,老文立马回本。

  央视报道后,“取经”的人接踵而至

  为了推广自己的青蛙,老文请人给养殖基地做了个网站,而正是这个网站,让他登上了央视的荧屏。

  “当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记者联系我,说是从网上看到我的养殖基地,想过来报道我。”2013年的7月,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栏目记者来到株洲,在老文的养殖基地待了6天时间,全方位了解老文的创富故事,以及养青蛙的技术。

  去年9月26日,《生财有道》以“倔老头和他的小青蛙”为题,播放了长达27分钟的老文致富专题片。“第二天电话被打爆了,都是问怎么养殖青蛙的,后来很多人开车过来实地考察,有的来自江苏,有的来自重庆。”老文说,从节目播出到国庆节,来养殖基地考察的人吃了他家两百斤大米。

  “现在我也开始出售蝌蚪苗了,不过只卖给学员。”老文告诉记者,衍生出的种苗生意,占到了养殖基地总收入的20%。

  前几天,湖南都市频道的报道,又让老文“火”了一把,不过,老文依旧没有老板范,一双拖鞋、卷起的裤脚,很朴实。51岁的他还自学了电脑,养殖方面遇到问题,就自己用电脑查。“养殖基地内蚂蝗多,我按照网上的方法,立马就解决了。”

  【老文的养殖秘籍】

  营养要跟上,卫生要干净

  蝌蚪吃鸡蛋豆浆,成年蛙每天洗两次澡

  “小蝌蚪出生三天后,我喂的是鸡蛋,喂三四天后,再喂四五天的豆浆。跟照顾刚出生的小孩一样,营养一定要跟得上。过了这10天时间,再喂专门的蝌蚪料。”老文说,等到55天左右,小蝌蚪成长为幼蛙,可以跳上岸了,就得喂高蛋白的蝇蛆。老文自己培养蝇蛆,这种以动物排泄物为生的小虫,每斤的成本只需O.4元,而且是色盲青蛙首选的食材。

  青蛙是检验环境的睛雨表。“我就吃过亏,青蛙一多,排泄物多了,水质被污染,造成了青蛙死亡,所以我打了井,再干旱的天,也要保持水循环,在大棚内养殖的青蛙,一天洗两次澡。”

  老文告诉记者,室外养殖青蛙,一定要注意鸟类。“2012年的时候,养殖基地的青蛙莫名其妙少了很多,原来是被白鹭给吃了,一只白鹭最多可以吃40多只青蛙,不得已,我又花钱购买了网,把养殖基地全覆盖起来。”

  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养殖要合法,证件必须齐全

  “技术硬是关键,养殖也必须合法。”老文说,如果想搞小规模投资的人,可以先办理一个合作社证,一旦规模上了10亩,就可以办理《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湖南省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经营许可证》,这样,青蛙就能出省销售了。

  “你不办证,别人怎么知道你出的货是否有野生青蛙,如果执法机构查封,就是血本无归。”老文说。

篇三 永川最大的青蛙养殖
青蛙养殖技术大揭秘

一、黑斑蛙简介 黑斑蛙俗称“青蛙”,“田鸡”。雄蛙62cm,雌蛙体长74.4mm。成蛙体重一般60~100克,雌蛙身体显著大于雄蛙。 黑斑蛙成蛙一般11月开始冬眠,钻入向阳的坡地或离水域不远洞穴中,深约10~17厘米。次年3月中旬出蛰,4~7月为生殖季节,产卵的高潮在4月间。每1卵块有卵2~3.5千粒,多浮于水面,卵径1.7~2.0毫米。蝌蚪体笨重,尾肌弱,尾鳍发达,尾末端尖圆,约经2个多月完成变态。 二、黑斑蛙的养殖理论数据 1、黑斑蛙的生长发育阶段 经过一个冬眠,长江流域3月中旬出蛰活动,一般4~7月份进行繁殖,繁殖高峰期为4~5月,雌蛙一次可产卵3000粒左右,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 黑斑蛙一般从孵化到成蛙,经过三个阶段:即蝌蚪期、变态期、幼蛙期和成蛙期等四个阶段,全部过程需要5个月时间。 2、饲养密度数据 ①蝌蚪(变态期):蝌蚪在原孵化池培育, 每平方米水面放养 600~800尾。2个半月。②幼蛙:按每平方米100~150只培育,60~80只,1个月。③成蛙: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1个半月,体重达到100克。 ④商品蛙: 100克以上成蛙,饲养密度每平方米 30只,以后逐渐减少到每平方米10~15只。 3、饲料用量数据 幼蛙体重50克以下投饵量占体重的6~8%;体重50克以上的成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 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 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搭配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 合饲料等。 三、基础设施部分 场地选择,应选安静、进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便于管理之处,面积以30平方米为佳。 1、产卵池、孵化池 面积最好2平方米,这样可少放几组亲蛙以免互相干扰,亲蛙产完卵后捕起可做孵化池。该池池深1.5m左右,水位可根据需求而调节,即0.2-1m。有条件最好建水泥池,若建土池,四周和底部要用塑料薄膜封好,池内要保持清洁,不能有任何污染,同时要保持安静,否则会影响亲蛙产卵和受精卵孵化。 2、蝌蚪池、变态池 采用级梯式或斜坡式,高低落差0.2-0.3m左右,这样,池子随着蝌蚪变态而逐渐降低水位,落出部分陆地供已变态的幼蛙栖息。 以上1、2两类池可以单独建造,精细管理。 3、幼蛙、成蛙养殖池 土池宽3米,长10~15米,高0.5~0.6米。每亩挖45㎡土池10个。 围网片:把1.2米宽的尼龙网埋设在水池内,紧靠围堰的池底,隔2~3米打一高0.9米的桩,并打于围网的内侧,网片下部埋入土中0.2米,上部钉在桩上成“┓”型,反边0.1米防逃。 进水管用50毫米的PUC管制成。管体挤穿网片,进入围网内,出水管用110毫米P

UC管制成,埋于进水管对面的围堰中。 四、成本核算 1、地租:每亩按800元计算 2、建池费用:(统一建造,分类饲养) ①挖池和田更整治费用:每亩45㎡土池10个,合计3000元。整治田埂旁道1000元,按3年摊销,每年1333元。 ②围网片和木桩:每亩网片150元,木桩120根360元,费用大约510元。 ③进水管:进排水管道200元。 ④喂食台:共10个,每个20元,合计200元。 【永川最大的青蛙养殖】 以上小计:2243元 3、蛙苗费用:由于目前不能人工控制青蛙产卵,一般青蛙幼蛙仍然依靠自然生产。每亩10个池450㎡,按照成蛙密度30只/㎡计算,共计需要投放蛙苗13500只。购入种蛙60只左右(内含雄蛙),每只15元,价格1000元足够。每亩苗种费1000元。 4、饲养费用,按每亩10口池产蛙13500只推算,每蛙(幼蛙—成蛙,0.2斤/只)消耗黄粉虫0.4斤,10口池消耗饲料(黄粉虫)5400斤;费用为5400×5元/斤 =27000元。 青蛙饲料成本参考黄粉虫成本。 5、养殖5个月,人工生活费用2500元。(1个人管理2亩标准,包括黄粉虫养殖) 以上成本合计为: 33543元 五、黄粉虫饲养成本 青蛙养殖最大的困难是饲料来源高,而且青蛙需要的是活饵,死饵需要引导才可以。为了饲养青蛙,建立一个黄粉虫或蛆池是必要的。 黄粉虫饲养。一般每3斤麦麸 + 6斤蔬菜可养出1斤黄粉虫,每公斤黄粉虫的饲料成本4-6元,平均5元。【永川最大的青蛙养殖】一般情况下,2斤黄粉虫可以养1斤青蛙。 六、黑斑蛙效益 1、毛收入:按产蛙13500只×0.2斤/只×15元/斤=40500元。 2、毛利润:40500—33543= 6957 元 七、养殖黑斑蛙的风险 关键是在于黄粉虫和蝇蛆 的获得,数量较多,必须做好这个工作,很多时候用的精力过大,很可能使副业超过主业,荒废了青蛙养殖。

篇四 永川最大的青蛙养殖
青蛙养殖成本效益分析

青蛙养殖成本效益分析

蛙菜综合种养成本图【永川最大的青蛙养殖】

蛙菜综合种养产出图

参照前述成本控制状况,第一年投入总成本在1万元/亩左右,后续第二年,第三年投入的设施成本,场地建设和青 蛙的种苗都不需要成本了,其余每亩地饲养蝇蛆与蚯蚓的饲料费用,以及为吸引昆虫而投入的电费,灯泡费用,换水而使 用的抽水机电费,人工成本, 共计每年约8000元左右;按3年为周期计算,平均每年投入8800元/亩;

每亩纯利润约为36000元 减去8800元,大约为2.7万每亩每年。

当然,随着野生青蛙的日渐稀少,青蛙的市场价格持续上升,价格每上涨1元,每亩的纯利润就能增加一千多元,包括 在此表中蔬菜的价格是按照普通蔬菜的价格来销售的,如果能像我们一样通过超市进行按照有机蔬菜的价格来销售,那每 亩地的纯利润至少还能增加1万元。如果能够结合种苗买卖,技术转让培训,国家扶持补贴,商品蛙回收销售,则每亩地 的纯利润将可更高。

篇五 永川最大的青蛙养殖
青蛙养殖技术大全

一、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垫活动,一般4~7 月份进行每殖。雌蛙一次可产卵34个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永川最大的青蛙养殖】

二、养殖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三、饲养管理

(一)蝌蚪的饲养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二)幼蛙的饲养管理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 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三)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 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

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四、繁殖技术【永川最大的青蛙养殖】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 此时雄蛙鸣叫不停)。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一)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二) 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CCTV7

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经济蛙类高效益养殖新技术》, (包括教材3本+VCD光盘4盘+DVD光盘2盘总共228元),本教材着重给大家讲解土青蛙(虎纹蛙、黑斑蛙)、中国林蛙、石蛙、美国青蛙、牛蛙的养殖技术方法,这些方法也可以做为养殖其它蛙类的参考。

篇六 永川最大的青蛙养殖
青蛙养殖

青蛙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垫活动,一般4~7 月份进行每殖。雌蛙一次可产卵34个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二、养殖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三、饲养管理

(一)蝌蚪的饲养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二)幼蛙的饲养管理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 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

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

【永川最大的青蛙养殖】

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三)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 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四、繁殖技术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 此时雄蛙鸣叫不停)。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一)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二) 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泰国虎纹蛙健康养殖技术

泰国虎纹蛙(俗称泰国青蛙,以下简称泰蛙)是近年引进的较为理想的一个养殖新品种,是一种体形较大的食用蛙,其个体比美国青蛙小,比本地青蛙稍大,最大个体重达0·5公斤。泰蛙肉质鲜滑脆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低,是理想的美味佳肴。 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泰蛙对环境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繁殖条件要求不高、病害少、抗寒能力强、无冬眠期,而且粗生易养,容易管理。发展泰蛙养殖是农村养殖致富的一条好门路。

泰蛙头型短小略呈三角型,嘴巴宽大。头颊、嘴尖部分呈淡绿色,皮肤粗糙,背部、体侧及四肢背面布满大小疣粒,背部两侧各有数条长短不一的皮肤皱褶。背部颜色随着它生活的周围环境的颜色、气温的高低、水色的浓淡、光照时间的长短而变化。一般情况下,幼蛙至中蛙背部呈淡绿色或棕灰色,成蛙呈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前肢较短小具四趾,后肢发达粗壮具五趾,喜游泳,不善跳跃,喜欢伏在水中将头露出水面,或在陆地上晒太阳。

泰蛙的成长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这四个阶段,约需120—150天。生长适宜温度为23—30℃,气温低于15℃或高于35℃,对生长都不利。泰蛙食性杂,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及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均能摄食。泰蛙饥饿时,会发生互相残食现象。

饲养方法

1、场址选择 泰蛙喜欢在清静的环境中生长,因此选择远离噪音,植物较多,阴凉潮湿,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没有洪涝灾害,水质洁净,无em.cn/" target=_blank>农药、化肥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地方建养殖场较为理想。良好的生长环境是养好泰蛙的首要条件。场址选好后,就要着手蛙池的建造。常用的蛙池有两种:一种是四周建有围墙的土池;另一种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硬底水泥池。整个饲养场上空要搭架,夏天加盖遮阳网,防止太阳猛烈照射;冬天加盖塑料薄膜,以利泰蛙保暖越冬。

2、水泥蛙池的建造 水泥池易操作、好管理,用来养殖泰蛙产量高。水泥池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在12—20平方米。围墙四周及池底用水泥批挡抹光滑,防止泰蛙跳跃时擦伤皮肤引发病害。池底略为倾斜,坡度以能排完积水为宜,便于清洗。要在池底最低一侧设排水口,排水口要用尼龙网片封牢,以防泰蛙逃走,进水口设在蛙池另一端的上方。池底中央要筑一个高于池底15厘米,面积4平方米左右的平台,用于泰蛙觅食和晒太阳。 3、放养前准备 放养前要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清理、检查和消毒。清除泰蛙的敌害生物如蛇、鼠等。清理场内的污泥杂物,以免污染水质及藏匿敌害生物。检查进排水系统是否畅通,水质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漏洞有否塞好,防逃设施是否牢固,防晒用的遮阳网或防寒用的塑料薄膜是否具备。所有用具要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或80ppm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浸泡消毒,水体用1ppm漂白粉消毒,陆地用2ppm漂白粉溶液或1/2000生石灰水遍洒消毒。新建的水泥池要用清水浸泡7天后方能使用。每个池内应适量放些经过消毒的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供泰蛙栖息之用。

4、幼蛙—成蛙期养殖 从蝌蚪脱掉尾巴,变态成幼蛙,养至商品蛙出售,这段时期叫幼蛙期养殖,再养至性成熟,叫成蛙期养殖。

(1)放养密度与分级饲养。放养密度因泰蛙的个体大小而异。前期,幼蛙个体小,密度可大些,一般水泥池放养300只/平方米左右,土池150只/平方米左右。随着个体不断长大,要逐步分疏分规格饲养。成蛙养殖密度水泥池一般为100—200只/平方米,土池50—60只/平方米为宜。在饲养过程中,如果饲料投喂不及时导致泰蛙饥饿,互相残食的现象就会比较严重。应10天左右将大小不同的个体分级饲养,防止大吃小,强食弱的现象发生。幼蛙入池前可用5%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或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20分钟,经消毒杀菌后再放进池中饲养,这样可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2)饲料投喂。饲养泰蛙的饲料来源较广,可投喂鲜活饲料,如红虫、蝇蛆、蚯蚓、小昆虫、小鱼.小虾等,也可投喂青蛙专用颗粒膨化料。鲜活饵料要无毒、新鲜、干净;颗粒料无霉变,无异味。投料量的多少应根据青蛙的大小、气温的高低、饲养密度、生长周期、季节、饲料种类及质量的不同而定。一般情况下,幼蛙期应投蛙体总重量的6%—7%,成蛙期为3%—5%。每天投喂的饲料量要掌握得当,使泰蛙摄食均匀,勿过多过少或忽多忽少,这是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疾病,加速泰蛙生长的有效措施之一

投喂次数按投料量的多少而定,一天内投喂次数要合理分配,一般幼蛙每天投喂3—4次(6—8小时投一次)、成蛙2次(早晚各一次)。天气变化时少投或不投。投喂时把饲料分小堆置于池中的饲料台上即可,每次投喂时要将上次的残余饲料清除出池,以免污染水质。饲料中应适当添加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素、抗生素等以增强泰蛙抗病能力,促进

其快速生长。

(3)水温、水质控制。泰蛙生长最适水温为23—30℃,控制好水温有利于蛙的生长。在炎热的夏季必须勤换水,增加池水的深度,改善通风条件,加盖遮阳网。池塘水色一般保持浅绿色或浅灰色,pH值7—8。换水时应捞出死蛙和腐败动植物。养殖水体最好用高锰酸钾、漂白粉、福尔马林等消毒,保持水质良好,促进泰蛙健康生长。

(4)巡池观察。每天要勤于巡池,注意观察泰蛙的摄食与活动情况,有无疾病现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泰蛙生长至4—6两时便可捕捉上市。

泰国虎纹蛙如何养殖

泰国虎纹蛙原产于泰国,是近年来引进的优良品种。由于该蛙肉质鲜美、生长迅速,目前已在海南、广东等地大量养殖。

一、生物学特征

泰国虎纹蛙个体较大,背部呈土黄色或黑褐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无背侧褶,腹面为白色,泰国虎纹蛙生长适宜温度为16℃~32℃,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时,虎纹蛙的摄食减少,并出现死亡现象。因此,泰国虎纹蛙适合在海南、广东、广西等气温较高地区养殖。泰国虎纹蛙的生长速度较快,在夏季高温季节,从2克~3克的仔蛙养殖成150克的成蛙,养殖时间约为2个多月。泰国虎纹蛙是肉食性动物,自相残食现象严重,在饵料不充足时常出现大蛙吃小蛙现象。而且此蛙胆子小,若在摄食时听见声响,立即从饵料台跳入池中,影响摄食,因此人工养殖泰国虎纹蛙最好选择在安静、阴凉的地方。同时必须进行严格的分级,投饵要充足,以防止自相残食。

二、人工繁殖泰

国虎纹蛙的性成熟年龄至少要求1龄,怀卵量在5000粒左右。选种时,一般要求种蛙生长良好,活动力强,体色鲜艳,无伤病。雌蛙体重在250克以上,腹部膨大;雄蛙150克以上,咽喉部黄斑显著,鸣叫高昂。种蛙选定后,雌雄要分开饲养,在产卵季节前还要选用含高蛋白的人工膨化配合饲料进行强化饲养,待雄蛙发情鸣叫时,再把雌雄蛙按1∶1的比例放入15平方米~20平方米的水泥产卵池中,水泥池中应事先种植一些水葫芦、水花生等,每个池子可放10对~15对种蛙,水深保持20厘米左右。等雌雄蛙交配产卵之后,再把它们从产卵池中移出,受精卵可放在产卵池中孵化,也可移至孵化池中孵化。孵化密度每平方米应控制在3000粒左右,同时应注意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三、蝌蚪的饲养管理

蝌蚪孵化2天~3天后,可在原产卵池中饲养,也可移到另外的水泥池中饲养。放养前池子要先消毒,水要经筛过滤再放入池中。刚孵化2天~3天的蝌蚪可用蛋黄投喂,也可直接用蝌蚪粉投喂,每天投喂2次(早上8时~9时,下午4时~5时),投饵量为蝌蚪体重的10%~15%。这样经过30天~45天左右的喂养,蝌蚪基本变态成幼蛙。

四、蛙的饲养管理

1.养殖池的建造:目前在海南、广东泰国虎纹蛙养殖一般采用水泥池喂养,每个池的面积约15平方米~20平方米,池高1.2米左右,进排水管分立。池中央设置一块5平方米~6平方米,高约30厘米的饵料台,放养前要先对池子进行消毒,并在池边放上一些木块,做为休息台。

2.幼蛙的放养:变态后的幼蛙大小在2克~6克左右,大小不均匀,为避免自相残杀,必须对幼蛙先分级。将2克~4克幼蛙放入一池,4克~6克放养在另外的池中,每个池的放养量在800只~1200只。放养后,立即用“种苗净”对幼蛙进行消毒,连续使用2天~3天。

3.饵料的投喂:泰国虎纹蛙抢食凶狠,人工膨化颗粒饲料不经驯食就可直接投喂。饵料投喂要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一般成蛙每天投喂两次,即早、晚各投喂1次,投饵的时间选在下午5时~6时、早上5点多气温较凉爽时;幼蛙每天投喂3次,即增加晚上12点投喂1次。投喂前先将膨化饲料放入塑料盆中,加与饲料等重的水拌湿、浸软,

然后直接投喂到饵料台上,投饵量幼蛙为其体重的6%~7%,成蛙为2%~4%。另外,投饵量还要根据蛙的活动状态和天气情况而定,在阴雨天气或气温低于15℃,高于32℃时,饵量应相对减少。

4.日常管理:

①蛙池要经常换水、冲刷:一般幼蛙池每隔2天~3天冲洗1次,20克以上蛙的蛙池一天冲洗1次。要控制好水温和水质,有利于蛙的生长。

②严格分级饲养:泰国虎纹蛙食性凶狠,经常会出现大吃小的现象,必须进行严格的分级,一般1周~2周分级1次,整个养殖过程需分级2次~5次左右。

③搭棚遮阴:海南、广东地区天气炎热,因此,必须搭遮阴棚。另外,还要经常检查虎纹蛙的活动、摄食情况,做好疾病防治和防逃工作。

青蛙养殖冬天怎么办

野外露天养殖做好越冬准备

有条件的可以再大棚内升温保温养殖

冬季建造塑料大棚养蛙,可提高温度5~10摄氏度,有利于美国青蛙的生长和越冬。

(一)塑料大棚的建设

首先选定养殖场所。大棚养殖池以深挖的土池为好,要求池子蓄水1米左右;面积宜小,几平方米或几十平方米即可;坡度要小,以迫使美国青蛙着陆食台而取食。池内设置若干个食台,多个食台有规则地排列成两行,两行之中架设一小个木桥,供塑料大棚内行走,进行各项管理操作。池中央上方(高约1.5米左右),用一粗楠竹搭成脊梁,脊梁上排列一些规格一致的竹片.竹片间距0.5米,所有竹片弯成弧表,两头

插入泥土,中间固定于脊梁上,作成大棚支架。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即成.薄膜边缘用泥土封实,仅在南面留一小门,供人进出。为增强大棚保暖效果,也可做成双层塑料大棚(间距10厘米左右)。并在大棚附近建一水质调节池,供换水用。

(二)放养

塑料大棚养蛙放养密度与池塘养蛙相同,但其养殖效益以投放个体重100克以上经驯食后的幼蛙最佳。此外,幼蛙入池时,要严格挑选无病无伤、体质肥壮、精神活泼的个体,并要求同池个体规格一致;下池时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分钟。

(三)管理

1、调温 冬季大棚内、外温差较大,当外界气温超过15摄氏度时,应敞开大棚,两头通气、放热,改善棚肉空气状况。

2、换水 塑料大棚养殖因每天投饵,水质污染很快,故也应经常换水,以保证水环境良好。换水时速度不宜过快,避免水温相差太大,影响正常生长。水源最好能提取深井水,或预先在水质调节池用药物消毒过的池水。

3、投饵 饲料以膨化颗料饲料和淡干鱼为主,但以喂鲜活鱼虾最好,可利用冬季干鱼塘时捞取大量野杂鱼投喂。投喂量和投喂时间,应视棚内温度状况酌情调整,每次投喂量不宜过多,以吃完为度。

4、防病 塑料大棚养蛙,由于受条件制约,大棚内环境和水体环境较差,较易导致腐皮病等疾病发生。因此,养殖过程中应采取严格的消毒和管理措施,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做好蛙病的防治工作。

此外,在实际养殖中,尚有果园、菜地、莲田等多种养蛙方式,其养殖方法与池塘、稻田养蛙大体相同。其实,在养殖过程中,只要掌握美国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给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然后采取适合其生长的管理措施,养殖即可成功。

篇七 永川最大的青蛙养殖
青蛙养殖可行性分析

青蛙养殖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背景

青蛙又名田鸡,其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蛋白质含量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同时有“农田卫士”之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随着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业的发展,人们对蛙类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野生蛙销路好,价格高,导致有人大量捕捉、收购野生蛙类,加工、出口野生蛙类制品等,加上大量施用巨毒农药,造成许多地方野外蛙数量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平衡。

二、市场前景

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青蛙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和良好的农田环境,国家及很多的地方都出台了保护野生青蛙的法律、法规及规定,并制定了对非法猎捕野生青蛙的处罚条款,增加了禁止非法捕杀、买卖野生青蛙条款。 但由于人们对野生青蛙的一味追求,吃青蛙的人越来越多,就湖北武汉市场而言,每天要消化8吨以上的青蛙,市场需求量很大,受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各地捕杀、出售青蛙的现象仍屡禁不止,每天有大量的野生青蛙被捕杀,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为了既可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又可以保护野生青蛙资源,人们开始着手人工繁殖、养殖野生青蛙。但现有的野生青蛙繁育养殖技术仍然存在着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养殖成商品蛙周期长、养殖成本高、不易大面积推广、难形成规模养殖等问题,造成人工养殖困难,野生青蛙资源仍然受到严重的破坏。

为此,湖北省咸宁市建志青蛙养殖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种养殖成本低,效益高,周期短,易大面积推广的人工养殖野生青蛙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了市场的需要,又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保护了野生青蛙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环境。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三、技术优势

1、技术非常全面,包括选种蛙选择、产卵、乳化、蝌蚪饲养、幼蛙驯养,商品蛙养殖等全过程。

2、配套技术完善,通过我们十多年养殖研究,摸索了一整套的昆虫规模性养殖技术,包括蝇蛆、蚯蚓、黄粉虫等养殖新技术,解决青蛙的大量饵料,为成功养蛙营造了优越条件。

3、建志青蛙养殖基地在人工养殖野生青蛙上做好很大程度上的配套设施研究,怎样合理修建生态蛙池、配套水源处理系统,完善整个养殖配套设施,起到了用投资少,省时省力。

4、养殖周期短,野生青蛙有冬眠期,使野生青蛙的生长周期长,该技术有效地避开了野生青蛙的冬眠期,从而使野生青蛙的养殖周期大大缩短,从产卵到商品蛙周期仅6个月。

5、改变传统养殖模式,节约土地资源,有效地提高了单位养殖面积的产量,每平方米可养殖野生青蛙50-100只,产量6-15斤.

四、效益分析

1、资金需求及用途

计划生产规模100亩,按年产商品蛙300万只计算,总投资200万元:

固定资金150万元,包括修建种蛙池、繁育池、成蛙池、饵料生产基地等,流动资需要50万元。

2、生产成本。商品蛙按0.1斤/只计算,养殖成本约0.5元/只。

3、经济效益。

A、工厂化集约养殖,按年产商品蛙300万只计算,商品蛙0.1斤/只,产商品蛙150吨:

按市场价每公斤30元计算,销售收入=3万元/吨×150吨=450万元,

纯利=销售收入450万元-养殖成本0.5元/只×300万只=300万元。

注明:每只青蛙0.5元生产成本包括了饵生产成本、人工费用等。

B、同时,发展周边的农户稻田养殖青蛙,按每公斤20元的价格回收:

每户平均1亩,放养3000只,每亩产青蛙150公斤,农户每亩销售收入=150公斤×20元/公斤=3000元,农户每亩纯收入=销售收入3000元-养殖成本约0.3元/只×3000只900元=2100元;

同时公司回收农户商品蛙按市场价销售,每亩可获得的市场差利=150公斤×10元/公斤=1500元。

4、效益指标。投资回收期为1年。

5、社会、生态效益。

可以有效地控制人工的大量捕捉青蛙,从而保护野生青蛙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和良好的农田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可为人们提供集食、补、药于一体的野生蛙类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 规模性发展农户稻田养殖野生青蛙,降低农田用药,提高农产品质量,这样即保护了农田生态资源,又增加了农村农民的收入,带领农民奔小康。

五、风险

1、技术风险

我们从2006年开始从事野生青蛙繁育、养殖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成功养殖模式,能够有效帮你养殖致富。

2、生产风险

运用成功的技术,养殖中不会有大批量的死亡现象,就算有少量死亡,每只生产成本也不超过0.5元,不会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

3、市场风险

由于野生青蛙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养殖是需要在当地林业局办证后方可上市销售,不会有一哄而上的养殖热潮,不会形成市场的价格战,跟传统养殖具有实质的差异,没有市场风险。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55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