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苗草莓可增产多少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脱毒苗草莓可增产多少
草莓脱毒苗的繁殖技术

  [农广天地]草莓脱毒苗的培育技术(20120116)

  草莓一旦得了病毒病,轻则植株生长势减弱、成熟期推迟、结果数量减少、果实变小,重则叶片皱缩、果实畸形、植株矮化等,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对种苗进行脱毒培育,本期节目详细介绍草莓脱毒苗的繁殖技术。

  草莓脱毒苗的主要优点:

    一、生长快脱病毒苗生长快,长势旺,茎叶粗壮,繁殖系数高达50至100倍,在生产上示范推广速度快。
    
    二、抗逆性强由于去除了草莓体内的病毒,植株抗病,耐高温或抗寒能力大大增强。基本上没有病虫害,一般不需要打农药。可以生产出真正的绿色草莓水果或有机水果。
    
    三、增加座果率每株开花数多,花序数、座果率平均增加50%。而且无畸形果。果子质量达到特级或一级,符合草莓出口标准。
    
    四、果形好果子外观好,色泽鲜红,均匀整齐,果子大,单果重60至80克,比1个鸡蛋还大,市场销路好,价格高,可专供高级宾馆、饭店、超市等高级市场,供不应求。
    
    五、结果期长草莓边成熟边开花,久经不衰。结果期一般延长20至25天,有利于分批上市,减少了一般草莓生产中,采果期集中造成的积压损失。
    
    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去病毒苗比原品种未脱毒苗每亩可增产500-1000千克,平均亩产可达2000千克,果实收入6000-10000元。结果后还可繁殖出20倍以上的种苗,草莓脱毒苗在生产上极明显的增产效果可连续保持3年以上,可繁殖出大量脱毒一代、二代和三代苗,3年内可繁殖出大量脱毒生产苗供大面积应用或出售。每亩每年出售种苗的经济效益可达6000-8000元

    七、繁殖快草莓脱毒苗结果后还可繁殖出20至50倍的种苗,供大面积应用或出售。每亩出售种苗的经济效益可达6000至8000元。
    
    八、一年投资,多年受益草莓脱毒苗在生产上极明显的增产效益可连续保持3年以上,可繁殖出大量脱毒一代、二代和三代苗,因此每亩脱毒草莓的总经济效益可以达到12000至18000元。 

  草莓脱毒苗的繁殖技术关键:

  (1)不在前作草莓地里连作草莓,以避免前作草莓田里带来病毒。(2)在草莓全生长期内定期喷洒农药,及时杀灭蚜虫和其他昆虫,避免咬食而传播病毒。(3)在草莓田间生长期内,注意观察及时去除病株或弱株,尤其在脱毒苗繁殖田里,更应严格去除病株或弱株,多繁殖出无病毒壮苗。(4)在草莓移植前,用农药进行土壤消毒工作,以杀灭土壤中的病毒和病菌。

  草莓脱毒苗鉴定的常用方法一般有以下3种:

  病毒指示植物鉴定法

  具体说来就是用对草莓病毒特别敏感的品种或品系,进行接种鉴定。目前日本、美国和欧洲国家都先后研制出了各种病毒的敏感品系作为各种病毒的指示植物,例如对草莓斑驳病毒特别敏感的品种或品系,对草莓黄边病毒特别敏感的品种或品系,对草莓镶脉病毒特别敏感的品种或品系和对草莓皱缩病毒特别敏感的品种或品系。用这些各种病毒的敏感品系就能鉴定出脱毒效果。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待鉴定的草莓苗种在鉴定圃里或盆栽若干株。然后将小叶切下,分别嫁接到各种病毒的敏感品系上,保湿培养1个月,如果发生典型的病毒病斑,说明脱毒不彻底,应该予以淘汰,只有待鉴定的草莓苗的小叶接种在各种病毒敏感品系后均不产生任何病毒的病症,这株草莓苗才算脱毒彻底。

  电子显微镜镜检法

  草莓的各种病毒都有一定的形态特征,有些是杆状、线状或点状等而且其长度、宽度也不一样。因此利用病毒特定的形态特征,就可以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病毒的鉴定工作。

  血清免疫鉴定法

  这种方法需要有特定病毒的抗体,一般可委托技术力量较强的科研单位进行。

  一般情况下,以上3种病毒鉴定方法中应该进行其中的2种方法同时检测,相互验证,才能算是真正的脱毒苗。

篇二 脱毒苗草莓可增产多少
梁希森:脱毒马铃薯产量高-去马铃薯病毒技术

  (采访)梁希森:这土豆长得可好了,个头大。当年就长这么大这是少有的。这地还是新开发的地,以前这么大。
  (主持人)“以前种的马铃薯这么大,现在种的马铃薯当年就长这么大”刚才讲这句话的人叫梁希森,是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的负责人。2007年他带着他的生产团队,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商都县,开始承包农民的土地种马铃薯。这两年多下来,他们种出来的马铃薯不但品质好,产量也很高。
  (采访)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希森:我们今年是种了10万亩马铃薯,产量能达到25万吨,平均一亩产两吨半没问题,以前不到一吨。
  一吨等于2000斤。当地老百姓介绍,搁以前他们种的马铃薯给足了水和肥,一亩地也就产2000斤左右,产量始终上不去,而且马铃薯的个头还小,形状也不好。可梁希森他们种的马铃薯在保水保肥的情况下,一亩地能产5000多斤呢,个个膀大腰圆的,这一比较差距就出来了。
  虽然这个头和品质不一样,可实际上它们的品种都是一样的,而且都是在同一片土地上种出来的,栽培方式上也没什么不同。为什么来自同一产地的同一个品种,在重量和品质上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采访)梁希森:这都是脱毒的结果。
  梁希森说他们种的马铃薯之所以会获得高产而且品质好,都是脱毒的功劳。
  (采访)梁希森:脱毒就是把马铃薯里的病毒拿走。
  马铃薯里为什么会有病毒?怎么才能把病毒拿走?!这得先从马铃薯的繁殖特性说起。
  (采访)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孙慧生:马铃薯它是无性繁殖。什么叫无性繁殖呢,像小麦、玉米、水稻都叫有性繁殖,就是通过雌性和雄性的结合以后产生种子,这样叫有性繁殖;马铃薯是切块种下去以后发芽,就是它不是种种子,所以就叫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方式是指不是用种子繁衍后代,而是利用植株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比如用叶、茎、根等进行繁殖。无性繁殖的作物有很多,像红薯,也叫地瓜,是利用块根上发的蔓进行繁殖,草莓也是蔓茎繁殖,而马铃薯是切成块茎进行繁殖。这种无性繁殖方式和农作物的有性繁殖相比有一个先天的致命弱点。
  (采访)梁希森:马铃薯自己不能排毒。
  (采访)孙慧生:所有有性繁殖的作物都可以自身排除已感染的病毒,种子是通过雌性和雄性的结合以后产生的,种子都可以排除感染的所有病毒和病菌,种下去以后都很健康,就马铃薯的无性繁殖,一旦感染了病毒,它就排除不了。
  能够侵袭马铃薯的病毒有很多种,其中严重危害马铃薯的有皱缩型病毒、卷叶型病毒和花叶型病毒等,这些病毒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它们是一些非常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人体并没有危害,它们主要聚集在马铃薯的表皮和芽眼部分,经高温煮熟之后,毒素会自然分解,虽然马铃薯病毒对人体没有危害,但是马铃薯一旦带有病毒却会给产量和品质带来很大的影响。
  (采访)梁希森:种第一年感染了病毒,第二年种就减产30-50%。
  (采访)孙慧生:它这个薯块就变小,植株变矮,茎变细,叶片皱缩、卷叶等。
  专家说,由于马铃薯自身不能排毒,所以一旦被病毒感染就会积累于所结的薯块中并遗传给下一代。也就是说,如果选用了带有病毒的马铃薯作为种源进行繁殖的话,下一代的马铃薯同样带有病毒。这些病毒会影响马铃薯的正常生长,使叶片早早的就出现卷曲、皱缩、花叶等现象。
  (字幕)马铃薯感染病毒的初期症状:叶片出现卷曲、皱缩、花叶等现象。
  (采访)梁希森:带病毒就会破坏叶片。你看卷叶病、花叶病、Y病毒、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青枯病这些病都是破坏叶片的。
  (采访)孙慧生:叶片相当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一个工厂,病毒感染了以后,整个破坏了这个工厂,就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就是碳水化合物或者淀粉就很少,往薯块积累的就少,所以产量就降低。
  道理其实很简单,马铃薯薯块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在白天的时候,马铃薯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然后通过叶脉输送和储存到薯块里。叶片大制造的养分就多,薯块里的淀粉就积累的多,长的就胖。可要是马铃薯的叶片卷曲了或花叶、枯萎了,那制造养分的功能肯定就会减弱。薯块里的淀粉积累的少了,个头就小就瘦,所以病毒是导致马铃薯不能丰产的罪魁祸首。
  (主持人)怎么办呢?刚才梁希森说过--脱毒啊,把病毒给清理掉就可以高产了。可用什么方法清理呢?有的马铃薯种植户采用了打农药的方法,他们希望通过药物把病毒给杀死,从而达到防治病毒的目的,那这种方法能行么?
  (采访)孙慧生:那不行,你很难找到一种药物把病毒杀死,保留马铃薯植株和它的块茎。那个病毒是和马铃薯植株结合在一起的,把植株破坏了,也就不存在马铃薯了。
  要想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必须得先了解马铃薯病毒的传播方式,也就是病毒是怎么进入马铃薯体内的。
  (采访)孙慧生:一般在马铃薯生长的时候,病毒是通过两种方法传播的,一个就是通过叶片传播。即一个病株的叶片和一个健株的叶片通过摩擦,健株的叶片造成微伤,病株的汁液到了健株上,通过这样一种接触就可以传染病毒。
  (字幕)马铃薯病毒的传播方式:叶片传播
  (采访)孙慧生:还有一种就是蚜虫传播,农民也叫它蜜虫,或腻虫子。它是通过它的刺吸口器,然后把病毒吸到它的口针里,再去咬健株,健株就被传染上了。
  (字幕)马铃薯病毒的传播方式:蚜虫传播
  当蚜虫叮咬了带有病毒的植株以后,再迁飞到健壮的马铃薯叶片上吸食汁液的时候,有的病毒只需要几秒钟,就会感染健康的马铃薯并在高温下开始复制、转移。
  (采访)孙慧生:马铃薯的叶子有叶脉,这个叶脉就相当于我们的公路等运输系统,病毒一旦到了叶脉里,它就通过养分、水源的输送就慢慢被输送到地下面的薯块里去了,就积累到薯块。
  原来病毒一旦进入马铃薯体内,就会寄生在植株的细胞里的,在生长过程中病毒会参与细胞的新城代谢。这样一来,如果采用药物杀毒的话,在杀死病毒的同时也会把马铃薯的细胞给杀死,这就相当于把整个植株都给杀死了。所以药物解决不了马铃薯病毒的问题。

  (字幕)农药不能防治马铃薯病毒
  (采访)梁希森:这个病毒就在芽周围,一出芽病毒就跟上走,叶片一伸开它就卷了。
  梁希森说要想解决马铃薯病毒的问题,必须从根上也就是种薯身上做文章。因为按传统的栽培习惯,马铃薯种植户都是当年收获之后,把一部分马铃薯储存起来,来年做种继续用,这就造成了病毒的恶性循环。所以要想让马铃薯长的健康,种薯必须是健康的。
  (采访)梁希森:这次我们给老百姓培训去,老百姓就问我,你们内蒙基地的池子多么大?我问用池子干吗?他说你不是要脱毒吗?脱毒得倒上药水就泡土豆,这是有些老百姓认为的。还有的人认为脱毒是怎么脱毒啊,他认为快速把土豆在热气上走一边,他认为这样,实际上也不是。
  那实际上应该怎样做种薯才能健康、没有病毒呢?
  (采访)孙慧生:唯一的方法就是做茎尖脱毒。
  茎尖也就是马铃薯芽胚的顶端组织。
  (采访)孙慧生:我们在解剖镜下,把茎尖剥离下来,因为茎尖是一个无病毒或少病毒的区域,然后把它接种到一个试管里,就把它重新繁殖起来。
  原来要想让种薯健康没有病毒,唯一的方法就是在马铃薯的体内找到没有病毒的组织,然后在特定的环境内重新培养出新的种薯,而没有病毒的组织就在马铃薯的芽尖上。
  (采访)孙慧生:孙慧生:因为茎尖的生理活性特强,通过茎尖才能长出叶片来病毒要是在马铃薯的其它地方,可以吸收马铃薯的营养,来增殖它的病毒颗粒;但是在芽的地方,因为芽的地方活性特强,病毒在这里很难得到营养,那样它就不能够在茎尖的地方生存。
  这就像是比赛跑步,马铃薯芽胚的细胞分裂速度始终比病毒的复制速度快一步,这样一来芽胚的顶端组织也就是茎尖,始终不会被病毒侵袭,这样就形成一块没有病毒或少病毒的区域,可是要把它剥离出来单独培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采访)梁希森:就像扒白菜一样,一个劲的扒,扒到最后只剩一个叶心,就要它了。
  (采访)孙慧生:剥离的茎尖只有0.1-0.2毫米,就像针尖那么大。
  在解剖镜下放大40倍就可以看到像针尖一样大的茎尖组织,把它剥离下来以后,要接种到试管或玻璃瓶里,里面的培养基可以满足茎尖生长的需要。
  两个月左右,它们就可以发育成小苗,由于它们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生长,完全切断了病菌感染的途径,所以生长过程是自然健康的。
  (采访)孙慧生:到四个月就可以长满这个试管。但是这个不能用来扩繁,首先要做病毒检测,因为影响马铃薯生长的有四种主要的病毒,所有的茎尖苗不一定完全脱净这几种病毒,病毒检测完了,主要的生产上的病毒都脱净了,那就成了真正的脱毒苗。
  一旦获得了真正的脱毒苗,就可以进行扩大繁殖。这时候无性繁殖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脱毒苗上每一个叶片剪下来都可以成为一株新的脱毒苗。
  (采访)孙慧生:就是一瓶苗子可以扩繁到五瓶,二十天以后,五瓶苗子就可以扩到二十五瓶,再扩繁就是二十五的方,所以一年我们只要有一株这样的脱毒的苗子,就可以繁到上亿株苗,扩繁地非常快,它的扩繁倍数非常高。
  脱毒苗一般是在第二年的春天就要移栽到温室里,温室的温度很重要,必须掌握在18-25度之间,而且要严格控制蚜虫的潜入,大概80天左右就可以收获这种3~20克大小的微型薯了,专业的说法这属于马铃薯的原原种。由于薯块比较小而且种植成本太高,所以还不能作为种薯给种植户,必须用原原种再进行繁殖,但是对繁殖的场地有严格的要求。
  (采访)孙慧生:一个是要隔离,就是说周围没有毒源,没有农民种的已经退化的种薯,这事第一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就是必须在高海拔高纬度,昼夜温差大的地区进行种薯繁殖
  (采访)孙慧生:这种地方蚜虫少,发生率低,所以传毒的机率很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淀粉的积累。
  在高海拔高纬度、昼夜温差大的地方,原原种经过原种、种薯两代的繁殖,也就是三年左右的时间,就繁殖成可以供种植户种植的脱毒种薯了。
  (采访)孙慧生:脱毒种薯种到地里就像一片绿地毯一样,没有高高低低的,再一个它的叶片很大,结的薯块就大,通过这两个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同样的品种,没脱毒以前只这样的,脱毒所以产量就很高。
  (主持人)种薯脱毒以后叶片大,光和效应好,结的薯块就大,产量肯定高。可是和普通种薯相比产量上到底能高出多少?专家说她们做了5、6年的试验,试验证明,脱毒种薯的产量比不脱毒的种薯一般增产30%--50%,高的能成倍增长,如此看来,要想丰产就得种脱毒种薯啊。可是有些种植户在种植脱毒种薯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第一年产量很高,第二年减产的现象,马铃薯的品质也退化了,问题出在哪里呢?
  (采访)孙慧生:因为退化是绝对的。就是我们生产了高质量、增产、品质非常好的脱毒种薯,农民拿去种了,主要看种在什么地方,如果种在高海拔、冷凉的地方,在那里可以连续种3-5年,种薯退化的非常轻,但是种薯也是退化的,如果一旦种在温度比较高的地方,比方说,山东、河南、安徽这些地方,春天的温度慢慢地升得很高,蚜虫也非常多,像这样的地方,当年就会感染病毒。一旦病毒传到薯块里去,拿这个薯块明年再种,出来以后就退化了,这就是当年获得高产,第二年做种就要减产的原因。
  专家说,脱毒种薯并不是抗病毒种薯,所以不能解决植株在生长过程中遭受病毒再侵染的问题。事实上,脱毒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只要接触到毒源或遭到蚜虫的侵害,就会重新感染病毒,作为感染了病毒的马铃薯来说,要是做种继续繁殖的话,肯定会造成下一代的退化减产。看到这儿有人可能要问了:既然脱毒种薯在温度高的地区当年就会因为蚜虫而被传染上病毒,那为什么在当年还会获得高产呢?
  (采访)孙慧生:因为当年蚜虫咬了传了病毒以后,病毒在马铃薯体内扩散得非常慢,达到块茎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病毒在这段时间里表现的症状很轻,就是病毒浓度很低,所以马铃薯还可以获得高产。可是第二年必须换种。
  专家说一般地方只能种脱毒种薯,但是没法永远保持它的脱毒增产特性。所以像山东、河南、安徽、广东、广西这些地方必须年年换种。也就是是今年种马铃薯用的是脱毒种薯,收获以后,应该当商品薯全部卖掉,明年种的时候再重新调种。
  (采访)孙慧生:从一些大的种薯公司,调真正的脱毒种薯来再种。
  (采访)梁希森:只要是真正的脱毒种薯,每亩地使用两袋复合肥保证产量都不低。
  (主持人)目前来说种脱毒种薯是解决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唯一途径。为了满足全国马铃薯生产的需求,有关专家已经呼吁在全国建立更多的马铃薯组培中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马铃薯种植户都可以用上优质的脱毒种薯了。

 

篇三 脱毒苗草莓可增产多少
草莓脱毒苗的增产效果试验

篇四 脱毒苗草莓可增产多少
草莓脱毒苗

1、意义与范围

丹东市是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草莓生产技术总体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总体单位生产效益还远不如发达国家高,最突出的瓶颈问题是种苗普遍感染病毒,与全国一样属带毒生产。感染病毒的草莓比未感染病毒的草莓长势弱、抗性差、产量明显下降,果品品质与商品性状变劣,严重影响了这一名特优种植业的稳步发展。

草莓脱毒组培技术是目前国际上仍普遍应用的高新实用技术,即通过花药组织培养、微茎尖组织培养等技术脱去病毒病原,使草莓种苗恢复品种原种优良种性,以达到优质、高产之目的。本技术报告以项目单位正在实施应用的微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规定了草莓茎尖脱毒组培种苗繁育技术规范的选择优良品种、生产脱毒组培瓶苗、培育原原种苗、培育原种苗、繁育良种苗规程。应用范围适用于丹东地区。

2、草莓茎尖脱毒组培种苗繁育技术工艺过程

品种定向→选取田间健壮株匍匐茎尖或单株→清洗杀菌消毒→超净工作台解剖镜下剥离茎尖→接入接种培养基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瓶内生根→营养钵培育原原种苗→田间扩繁原种苗→田间扩繁良种苗→生产利用。

3、选择优良品种生产脱毒组培瓶苗

3.1 选择优良品种

3.1.1 日光温室:目前适宜品种为杜克拉、图德拉、章姬、枥乙女、丰香、幸香、鬼怒甘、宝交早生、安娜等。

3.1.2 早春大棚:目前适宜品种为卡尔特一号、艾尔桑塔等。

3.1.3 露地生产(加工型):目前适宜品种为哈尼、森嘎那、达善卡等。

3.2 生产脱毒组培瓶苗

3.2.1 试验室要求

3.2.1.1 无菌室

无菌室应设有隔离室,面积不小于10m2,墙壁光滑平整,地面平坦无缝,室内安装紫外线灯和超净工作台。

3.2.1.2 试验室

试验室面积应不小于30m2,并应具备各种生产用化学药品、玻璃器皿、冰箱、恒温箱、普通天平、分析天平及实验平台等设施。

3.2.1.3 培养室

培养室面积应不小于20m2,放置多层钢制培养架,采用日光灯补充光照,室内常年保持20-27℃,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每天光照12-14h。

3.2.1.4 洗涤灭菌室

洗涤灭菌室面积应不小于10m2,有充足自来水,并配有高压灭菌锅、制作培养基平台及放置培养瓶的瓶架。

3.2.2 设备要求

应具备高压灭菌锅、冰箱、培养皿、镊子、剪刀、普通天平、分析天平、双目解剖镜、显微镜、超净工作台、接种刀、恒温培养箱等设备。

3.2.3 培养基制作

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其中附加吲哚乙酸(IAA)4PPM,6-苄氨基腺嘌呤(6-BA)2PPM,激动素(KT)2PPM。蔗糖30g/L,琼脂6g/L,PH值6.5。在1个大气压下,高压灭菌20分钟。

3.2.4 外植体接入瓶内增殖培养完成的瓶内苗【脱毒苗草莓可增产多少】

采草莓匍匐茎尖或单株心茎,用自来水(符合饮用水标准)冲洗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然后放在双目解剖镜下切0.2-0.6mm的生长点放入盛有培养基的瓶中,接

种后的玻璃瓶放在培养室中培养。室温25-28℃,每日光照12-14h,照度2500-3000lx,相对湿度50-60%。经过两个月左右培育,产生小芽丛苗,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镊子、剪刀、培养皿,分隔成3-4株在一起的小芽丛,再放入新培养基瓶中培养,每瓶3-4株芽丛,以后每隔25-30天继代一次,继代时间不应超过二年。

3.2.5 培养健壮的瓶内苗

当瓶内苗增殖到需要数量时,将芽丛分成单株,每株应达到2-3片叶,放置在生根培养基的瓶内生根,当生有3-4条根、根须长度达到0.5cm时,应从瓶内移栽到营养钵中。

4、温室培育原原种苗

4.1 环境条件要求

4.1.1 培养土应选用通透性好、富有一定营养成分、消除土传病、虫、草害的人工复合培养土。

4.1.2 种苗繁育室应设有防虫网。

【脱毒苗草莓可增产多少】

4.2 培育方法:用镊子夹住草莓苗从培养瓶中轻轻拉出,在水中清洗附带在根系中的琼脂,放入加有水的容器内防萎缩,然后拿到温室植入营养钵(选用5cm×5cm营养钵,提前装入复合培养土浇透底水待用)。扦插时根须全部入土,生长点露出土表。扦插后让营养钵底部吸水,使根系与营养土紧密结合,相同品种并排置放于低平宽垅上,起小拱膜保温保湿。每天或隔天浇水,保持营养钵内土壤持水量70-80%,经过15天后去掉薄膜。生出瓶外自然叶后,可适量叶面追施复合肥(N6.5%、P6%、K19%)。经过二个月后,培养到原原种苗质量标准。

4.3 原原种苗质量标准

原原种苗应具有三片以上的新叶,根须长度应达到3cm以上且不少于5条。

4.4 原原种苗运输

原原种苗运输应采用带钵运输,搬运时轻拿轻放,运到繁殖地后立即定植。

4.5 原原种苗繁育单位要求

原原种苗繁殖应由有脱毒生产能力的单位负责繁育。

5 繁育原种苗

5.1 选地、整地、施肥

选择排灌方便、通透性好、非重茬、土壤PH值微酸性、富含有机质的地块做繁苗田。定植前7天,深翻地两遍,深度为30cm,同时每667m2施入甲拌磷2.5kg、敌百虫2kg(碾碎)、腐熟农家肥5000kg、二铵15kg、硫酸钾10kg,旋地前均匀撒于地表,随旋地翻到土里。【脱毒苗草莓可增产多少】

5.2 定植及管理

4月初定植,畦宽1.5m,沟深25cm,单行栽植,株距50cm, 667m2保苗800-900株。钵中的组培苗带土定植,立即浇水。缓苗后,叶面喷施敌百虫1000倍液、尿素0.2-0.3%。并随时除草,除草采用拿捕净、拉索混喷,同时结合人工除草。5-7月除了用杀虫剂清除叶上和部分地面害虫外,还要利用毒饵诱杀小地老虎等害虫。土壤缺水应以喷灌为主,湿度保持在85%左右。

定植后,匍匐茎开始抽生,要及时领蔓、压土,要求同一方向生长。5月初,将母苗所繁第一子苗匍匐茎切断,刨坑在生根苗5cm处施肥,667m2施尿素10kg、复合肥10kg。以后视种苗缺肥状况,适量水施或叶面喷施追肥。7月份进入高温季节后,以培育壮苗为主。

5.3 壮苗质量标准

苗高15-20cm,根茎大于或等于φ0.7cm,每株不少于4片叶,长于5cm的须根8条以上,没有病虫害症状。

6、繁育良种苗

6.1 选地、整地及施肥

选择三年以上没有栽植过草莓的生茬地块,667m2施腐熟农家肥5000kg、二铵15kg、甲拌磷2.5kg、硫酸钾10kg、敌百虫2kg,均匀撒于土表,深旋地两遍。

6.2 定植与管理

4月初进行定植。畦宽1.5m,单株栽植,株距为40cm,667m2定植500-1000株,定植后立即浇透水。缓苗后叶面喷施敌百虫1000倍液、尿素0.2-0.3%。及时清除繁苗田杂草,同时摘除花序及病、老、残叶。

6.3 良种苗质量标准

苗高20cm,根茎大于或等于φ0.7cm,每株有4片叶以上,10cm以上根不少于5条,须根发达,无病虫危害病状,达到以上质量标准即可作为生产用育种苗。

7、主要技术创新点

7.1 创新使用草莓组培苗扩繁最佳增殖培养基激素水平。增殖培养基中激素6-BA、GA3以6-BA0.5 mg/L + GA30.5 mg/L或6-BA0.5 mg/L + GA31.0 mg/L或6-BA0.8 mg/L + GA31.0 mg/L能促进试管苗的分化和健壮生长。应用方法为: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分化好的组培增殖苗移入含有激素水平为6-BA0.5 mg/L + GA30.5 mg/L或6-BA0.5 mg/L + GA31.0 mg/L的增殖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培养室温度25-28℃,光照度3000lx,光照10h/d。

7.2 研制应用草莓组培苗新型扦插基质。为减少生产费用,可选用山皮土混粉碎炉灰渣子各半做组培苗扦插基质。应用方法为:将由山皮土和粉碎炉灰渣子各半所组成的合成土装入营养钵中,将标准健壮的扦插苗植入钵中,在保温、保湿的条件下,移入温室中,白天温度不超过25℃,夜间温度不低于10℃,棚内空气湿度85%,钵内营养土持水量70%为宜。

7.3 研制草莓试管苗防细菌侵染新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20PPM青霉素和20PPM链霉素,可抑制试管苗发育过程中细菌衍生。应用方法为: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分生到一定数量的健壮、无细菌污染的培殖苗,分成若干块丛,放入含有20PPM青霉素和20PPM链霉素的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培养室温度25-28℃,光照度3000lx,光照10h/d。

7.4 首创提高草莓扦插苗生根成活率技术。用600倍液OS-施特灵喷洒草莓组培扦插苗,可促进扦插苗生根成活与生长发育。应用方法为:将山皮土与炉灰渣(分别过筛)各一半混合均匀,装入营养钵中;组培苗质量为苗长4-5cm,根须2-7条,根长2-3cm,苗重100-150mg;喷洒OS-施特灵600倍水溶液,隔7日喷一次,共喷洒三次。 (东港市草莓研究所)

篇五 脱毒苗草莓可增产多少
草莓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2002年第5期山东林业科技2002

                             

总142期Shandong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No.5

文章编号:1002-2724(2002)05-0019-03

草莓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曹善东

(临沂师范学院生物系,山东临沂 276005)

3

  摘要:筛选出两种组培快繁脱毒草莓苗培养基配方(1)MS+6-BA1.0mgΠL+NAA0.02mgΠL;(2)MS+6-BA1.0mgΠL+IAA1.0mgΠL和两种草莓苗生根培养基配方MS空白培养基和MS+6-BA0.1mgΠL+NAA0.01mgΠL。研究得到适宜于草莓组培苗的炼苗移栽技术。并通过大田种植证明,脱毒苗30%,品质优于未脱毒苗。

关键词:草莓;组织培养;

快繁;脱毒苗  中图分类号:S668.4      :A  、结构、。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靠生长出的匍匐茎进行营养繁殖,

收稿日期:2002-05-

【脱毒苗草莓可增产多少】

14 3临沂市科委资助项目。

,致使品质及产量降低,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利用组培快繁技术可对草莓脱毒苗进行快速繁殖及推广,出苗整齐,可进行周年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实现新品种的工厂化育苗

=0.958

33【脱毒苗草莓可增产多少】

),见图2。

  而蔗糖浓度对萌芽的影响差异也极显著(F=6.33

699,F0.01=4.17)

,糖浓度在1%~5%范围内萌芽率随蔗糖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33

式为:Y=64.36-0.864x(r=-0.912),见图3。

图1 蔗糖浓度与大花惠兰繁殖系数

图3 蔗糖浓度与大花惠兰萌芽率

3 小结

3.1 大花惠兰所需碳源以蔗糖为好,适宜浓度为

2%。3.2 大花惠兰繁殖系数在蔗糖浓度2%时最好,超过2%有下降的趋势;蔗糖浓度与萌芽率呈负相关;

与生根率呈正相关。碳素营养是萌芽和生根的限制因子。

图2 蔗糖浓度与大花惠兰生根率

・19・

第5期                   山东林业科技                    2002年

并迅速推广。对于草莓组培快繁方面也曾有报[7、8、9]道,但是通过系统研究得到快繁实用的组培快繁培养基配方并应用于生产尚无报道。本试验利用植物的组培快繁技术,筛选出了适宜的改良培养基配方,此配方具有繁殖系数高、生根快、根生长粗壮等优点,并且,通过进一步的大田栽培试验,证明脱毒草莓增产30%,品质也明显优于非脱毒苗。

60目的防虫网进行覆盖,防止病虫害感染传毒。

于9月上旬取健壮的匍匐茎苗进行大田移栽:①直接进行保护地(温室大棚或拱棚)种植,苗复壮后可分两次喷施0.0005%

~0.001%的赤霉素,打破其休眠,次年1月开始收获,随机取样测其产量;②种植于非保护地,次年4月开始收获,随机取样测其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培养基配方的筛选

表1 MS基本培养基与6-BA和NAA不同

浓度配比对草莓繁殖系数的影响

6-BA(0102643138NAA浓度()

910502191430797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所用草莓品种(丰香、宝交早生、丽红)自山东省农科院及中国农业大学引进。1.2 试验方法1.2.1 配制MS和B5;BA生长素IAA(1、2);MS培养基pH调整为5.86.0;B5培养基pH调整为5.7~5.8;蔗糖为30%;琼脂作固定剂。每种配方设置3个重复。切取草莓丛生芽,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上,在光照强度2000~3000lx,光照时间14hΠd,培养温度为(23±2)℃的恒温培养室中进行恒温培养。

另外,为确保获得最佳的繁殖系数,进行培养基的筛选,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1.0mgΠL)的活性炭,以控制酚类物质的产生,防止出现褐化现象。1.2.2 生根培养基配方的筛选研究

配制MS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按不同浓度配比加入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NAA(激素浓度配比见表4)。取经过脱毒快繁生长良好的草莓无根幼苗,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恒温培养,培养条件同(1.2.1)。观察比较其繁殖情况并记录。1.2.3 炼苗移栽技术

将草莓生根培养瓶上的扎口绳或皮筋松开,使组培苗初步接触空气,让植株开始长出角质层。时间约为2~3d。然后移去瓶口包扎物,让组培苗充分接触空气,2~3d后,组培苗对外界环境已逐渐适应,且培养基已开始长出菌类,此时进行组培苗的出瓶炼苗。首先,小心地用镊子夹持组培苗将苗从瓶中移出,用流水慢慢冲净植株根部的培养基,注意切勿伤及根部的根毛,小心地将洗净的脱毒苗移栽到事先已经灭菌处理过的苗床上。栽苗的深度要做到’浅不露根,深不埋心”,浇足水,并用塑料膜进行覆盖,使棚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以后定期放风,逐渐降低棚内的相对湿度,直至将塑料膜去掉。1.2.4 大田种植

于4月上旬选择透气性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种植脱毒草莓苗,行距、株距各为1m,浇足水,并用・20・

  注:表中数字为繁殖系数。

表2 MS基本培养基与6-BA和IAA不同

浓度配比对草莓繁殖系数的影响

6-BA(mgΠL)2.01.00.50.12.0913871.01018.7123IAA浓度(mgΠL)

0.56

141520.12106601321  注:表中数字为繁殖系数。

表3 B5基本培养基与6-BA和NAA不同

浓度配比对草莓繁殖系数的影响

6-BA(mgΠL)2.01.00.50.1NAA浓度(mgΠL)

1.01

3210.534650.126860.05467801212注:表中数字为繁殖系数。

1、表2、表3)可以看出,用B5培

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其繁殖系数均在8以下,并且脱毒苗生长势弱,不适于作为草莓脱毒苗组培快繁的培养基配方;最适宜于草莓脱毒苗组培快繁、培养25d繁殖系数超过18的MS培养基配方有两个:(1)MS+6-BA1.0mgΠL+NAA0.02mgΠL;(2)MS+6-BA1.0mgΠL+IAA1.0mgΠL。2.2 生根培养基配方的筛选

  由试验结果(表

由表4可以看出,最适宜于草莓脱毒苗生根的培养基为MS空白培养基,通过观察记录:草莓组培苗4d开始生根,6d根的长度可达2cm,培养15d根的长度可达5~8cm。20d左右即可进行炼苗移栽,并且所生根粗壮,根毛丰富,炼苗时易于成活。另

2002年第5期山东林业科技2002

                             

总142期Shandong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No.5

【脱毒苗草莓可增产多少】

文章编号:1002-2724(2002)05-0021-03

美国红栌播种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郭树嘉,秦绪兵,王金秀,袁晓华

关键词:美国红栌;播种;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94.2.05       文献标识码:B  美国红栌Cotinuscoggyria(Royalpurple)属于漆树科、黄栌属植物,原产地美国,为美国黄栌的变种,与黄栌CotinuscoggyriaScop的变种紫叶黄栌var.purpurensRehd不同。近几年来,红栌种子,价格不菲。为提我收稿日期:2002-1

2

2

3

(1.山东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泰安 271000;2.山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3.无棣县市政处)

2000年开始,究,。

1 ,其树形美观大

表4 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草莓生根的影响

6-BA(mgΠL)0.5

0.10.021Π112Π6NAA浓度(mgΠL)

0.013Π2

15Π702Π1

10Π4  注:表中数字为每株苗生根条数Π平均根长(cm)。

外,MS+6-BA0.1mgΠL+NAA0.01mgΠL生根情况也

较好,亦可以作为草莓脱毒苗生根培养基配方。2.3 炼苗移栽

炼苗移栽的适宜温度为15℃~25℃。比较适宜于炼苗的基质为蛭石与营养液的混合培养体系。用1Π2MS(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培养液作为营养液代替水进行浇灌更佳。

3 小结

3.1 通过试验筛选出组培快繁脱毒草莓苗的培养

基两个:(1)MS+6-BA1.0mgΠL+NAA0.02mgΠL;(2)

MS+6-BA1.0mgΠL+IAA1.0mgΠL。此配方具有使草莓脱毒苗生长势好、繁殖系数高、使用的药品经济安全等优点。3.2 本试验筛选出两个草莓脱毒苗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空白培养基和MS+6-BA0.1mgΠL+NAA0.01mgΠL。此配方培养基具有草莓脱毒苗生根早、生根数量多、根长粗壮的优点。3.3 炼苗移栽的适宜温度为15℃~25℃。环境温度太高,炼苗不易成活;而环境温度太低,则幼苗生长缓慢。因此,炼苗宜在春秋两季温度适宜时进行。冬季也可以在温室内进行炼苗。炼苗时最好使用由透气性能好、保水能力强的蛭石作为基质配制成的培养体系。蛭石无菌无毒,但亦无营养,因此应定期浇以稀释1倍的MS培养液作为营养液代替水进行浇灌,保证脱毒苗营养及水分的供给。

参考文献:[1] 曹孜义,刘国民主编.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M].甘肃:科技出版社,1996.11[2] 谭文澄,戴策刚主编.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8[3] 李汉霞编著.草莓四季栽培(第二版)[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0.2[4] 葛会波编著.草莓高效益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8[5] 唐梁楠,杨委瑗编著.草莓优质高新技术(第二版)

[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6.5[6] 夏世祥编著.高效益栽培草莓新技术[M].北京出版社,2000.1[7] 刘铸德等.草莓组培苗的田间实验[J].陕西农业科学,1999(5):21~22[8] 艾勇等.草莓组培苗与生产苗对比实验初报[J].耕作与栽培,2000(6):52[9] 蔚承祥等.美德莱特草莓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落叶果树,2001(4):1~3[10] 尹克林.草莓无土栽培[J].中国南方果树,2001(1):34~35[11] 章琪运.活性促根剂在草莓假植育苗中的应用初报[J].河北果树,1999(2):50~51

・21・

篇六 脱毒苗草莓可增产多少
草莓脱毒苗繁育技术

园艺博览《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7期

草莓脱毒苗繁育技术

黄日静

纪虹宇

张敬强

朱秀珍

(辽宁省东港市草莓研究所,辽宁东港118300)

摘要从母株选择、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草莓脱毒苗繁育技术,以供草莓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草莓;脱毒苗;繁育技术中图分类号S668.40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7-0034-01

草莓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草莓产量高低和品质优劣,培育优质壮苗是草莓栽培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而利用脱毒种苗繁育出来的苗木生长健壮、抗病虫害能力强,能增产20% ̄30%,并能明显改善品质,提高商品价值。

1母株选择

选用正规部门培育的品种优良、纯正、健壮、无病虫害

的脱毒原种苗或1代苗,外观形态要求矮壮、茎粗、根系完整、新根多。

2整地施肥

选光照良好、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以及2

年内未栽过草莓的地块作繁育苗圃。草莓为喜肥作物,因脱毒苗生长势强,需肥量大,在定植前应施腐熟有机肥45t/hm2以上,氮磷钾复合肥450 ̄600kg/hm2,铺撒均匀后翻入土壤25cm左右,打垄作床。

垄面要平整,以便灌水。栽植前土壤要适当压实,以防栽植后浇水时幼苗在土壤中深浅不一或露根,影响苗的成活率。根据品种间繁苗能力不同确定株行距,一般畦宽1.2 ̄1.5m,株距为30 ̄70cm不等,母株可根据个人需要栽一边或中间,组培苗繁殖系数高,一般1垄只需栽1行。

3定植

草莓繁苗田的栽植时间一般在4月上中旬,日平均温

度在10℃左右,土壤化冻后进行,此时草莓苗的生理活动正处于休眠进入萌动期,未进入旺盛活动期,这时移栽成活率和繁殖系数高,栽植时间一般不能晚于“

五一”,过晚缩短繁育期,不能获得足够数量子苗。有条件可提早用营养钵在棚内假植一段时间后再定植,能大大提高成活率。定植深度应把握在浇水沉实后苗心仍高于地表为宜,即“上不埋心,下不露根”。栽植过深,埋住苗心,不易发苗,且易引起腐烂;栽植过浅,则新茎外露,易引起种苗干枯,不易成活。栽植时,应使根系舒展,不要团在一起,以利于根部生长发育。露地栽植后应勤浇水保墒,缓苗后方可减少浇水次数。春季如能采用拱棚保护地栽植,因增温保墒条件好,又减少自然气候剧变的危害,可大大提高成活率,但应注意保持棚内有足够的水分和及时放风,防止干旱和高温烤苗。

4田间管理4.1

赤霉素处理

匍匐茎发生需高温长日照条件,而喷赤霉素有延长光

收稿日期2008-02-19

34

照时间效果,能促使母株旺盛生长,早生多生匍匐茎。母株生长前期,刚抽匍匐茎时,可喷50 ̄100mg/kg的赤霉素溶液

1 ̄2次,间隔7 ̄10d,每株喷5 ̄10mL,重点喷心叶,选晴天中

午温度高时喷施。对于繁殖力强的品种,则不需喷赤霉素。

4.2摘除老叶、病叶、花序与领蔓压土

新栽秧苗长出新叶后,应及时摘除干枯老叶、病叶。草

莓匍匐茎与花序为同源器官,应将花序全部摘掉,减少养分消耗,以促发匍匐茎。领蔓使匍匐茎分布均匀,避免交叉缠绕。匍匐茎伸出长至一定长度出现幼苗时,将其伸直摆正,用土压住幼苗基部,促进发根,提高幼苗繁殖系数。因为草莓母株上的匍匐茎是逐级发生的,所以领蔓和压茎工作要进行多次。后期发生的匍匐茎生长期短,长势弱,长出的子苗不符合栽培要求,应摘心加以控制。为获取高质量子苗,一般繁苗量应控制在75万株/hm2以下。

4.3土肥水管理

草莓为浅根系植物,故不耐旱,在苗期管理上浇水至关

重要。6月以前,土壤宜干旱,应根据情况决定灌水时间和次数,要求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最好安装喷灌设施。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涝。生育期间进行多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6 ̄7月间进入匍匐茎盛发期,施肥应把握薄肥勤施,每

2 ̄3周随浇水追1次氮磷钾复合肥,用量150 ̄225kg/hm2,

或结合病虫害防治每10d喷1次0.2% ̄0.3%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溶液。7月份以后应控制氮肥的施用,以降低氮素营养水平,有利于花芽分化。

4.4除草

草莓草害主要以人工除草为主,药剂除草具有省工、高

效、成本低等特点。栽植前期匍匐茎少时,大片空地裸露,容易滋生杂草,可人工锄草结合药剂除草,将垄面空白处用除草剂处理。草莓田常用的除草剂有氟乐灵乳油、拉索、盖草能、拿捕净等,喷药时注意安全用药,避免药害。选微风晴朗天气喷药,不要迎风打药,避免药液黏到草莓植株上。

5病虫害防治

早春季节5 ̄6月间病害较轻,应注意防治蚜虫和线虫,

消灭病毒传播媒介,定期喷洒抗蚜威、吡虫啉、敌百虫可防治大部分虫害。苗期螨类虫害可选用尼索朗或哒螨灵等加以防治。对蛴螬、金针虫、蝼蛄、金龟类等地下虫害可选用乐斯本进行防治。7 ̄8月重点防治草莓叶斑病和炭疽病等各种真菌、细菌性病害,每10 ̄15d喷1次丁香芹酚、甲基托布津、百菌清、农抗120等药剂进行防治。

篇七 脱毒苗草莓可增产多少
设施草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山东蔬菜

ShandongShucai

2010年第3期

设施草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沈莉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刘岭路光兴里(印染)小区2号楼1单元1楼东户

277102)

一、选良种,栽壮苗

设施草莓的品种宜选用花芽分化早、休眠浅、耐寒、丰产、品质优良的品种。目前丰香应用最多,春香、静香、吐特拉也较多。草莓自花结实力强,但搭配l~2个其它授粉品种,可显著提高产量。草莓苗易感染病毒病,促早栽培最好选用脱毒的壮苗。脱毒苗生长势强,抗病力强,草莓能充分表现出其品种特性,品质好、产量高,一般比非脱毒苗增产10%~15%。壮苗标准为有5~6片健全的的完整叶,根茎粗l~1.5cm,须根多且色白,植株矮壮,单株重量25~30g。

二、细整地,做高畦

一般在8月中旬整地。666.7m2施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50kg或氮磷钾复合肥40kg,撒施后做高畦。高畦南北走向,底宽

60cm,上宽40cm,畦间间隔20cm,畦高15~20cm。

三、适时定植,防徒长

定植时间一般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根据品种生长势确定密度,每畦定植2行,大小行距分别为60cm和20cm,株距15cm左右,666.7m2定植8000~12000株。幼苗定植前要摘除老叶、病叶及匍匐茎;定植时要求弓背朝向畦外;定植时要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定植后灌足水,2~3天再灌一次小水。缓苗后就进入花芽分化期,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控水控氮,防止苗徒长,可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kg,促进花芽分化。

四、保温度,控湿度

保温时间:当外界夜间气温降到8℃左右

时,开始保温。北方10月下旬为保温适期。保温过早,室内温度高,不利于腋花芽分化;过晚,植株休眠,会造成植株矮化,不能正常生长、结果。

保温初期:为防止草莓进入休眠,保温初期温度相对高些。一般白天控制在28~30℃,最高不能超过35℃,夜间温度12~15℃,最低不能低于8℃。此期室内湿度控制在85%~

90%。

开花期:开花期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白天控制在22~25℃,最高不能超过

28℃,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授粉受精。夜温10℃左右为宜,最低不能低于8℃。夜温超过13℃,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室内湿

度控制在40%左右为宜。

果突膨大期至成熟期:受温度影晌较大,温度过高,果实发育快,成熟早,但果实变小,商品价值降低。比较适合的温度是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6~8℃。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宜。

五、及时追肥浇水

草莓保温以后,正是花芽发育期,随后很快现蕾、开花、结果。顶花序采收后,腋花序又抽生并开花结果,植株负担重,如不及时追肥,容易表现早衰矮化。追肥至少进行4~5次,以氮磷钾复合肥最好,每次每666.7m2施

10kg。由于温室内湿度很大,易给人一种不

缺水的假象。一般在保温前和盖地膜前各浇浅水1次,以后结合追肥浇水。

六、喷赤霉素,调整植株

应用赤霉素的目的是利用外力防止或打

25

山东蔬菜ShandongShucai

2010年第3期

日光温室苦瓜冬春茬栽培技术

胡永军丁加刚王石磊

(山东省寿光市农业局

262700)

日光温室苦瓜冬春茬栽培是指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育苗,10月下旬至11月中下旬定植,春节前后上市,翌年6~7月拉秧,整个生育期7~8个月。这一茬生育时间长,上市季节市场缺口大,价格高,每666.7m2经济效益在2万元以上。该茬口对温室的采光和保温性能、栽培技术的要求较高,所承担的风险较大,但经济效益最好。寿光市进行冬春茬栽培多采用保温性极好的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寿光VI型)。若选用其他类型的日光温室,最好有临时保温设施。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

冬春茬苦瓜的播种至坐瓜初期处在低温和严寒的冬春季节,而持续结瓜盛期却处在温暖和高温的晚春至早秋季节。在持续结瓜盛期的温度管理上,易达到苦瓜所要求的温度;而在播种至坐瓜初期的温度管理上,要达到苦瓜所需求的适宜温度,难度就比较大。为了尽可能减轻低温对苦瓜播种至坐瓜初期这一生育阶段的破草莓的休眠,促进叶柄和花序的抽生。从保温后植株第2片叶展开后至现蕾前,视品种休眠期长短喷1~2次,喷施赤霉素浓度为(5~10)×10-6,休眠浅的品种喷施浓度应低,反之则高。随著草莓植株的生长,产生许多侧芽,要及早摘除。一般除主芽外,再保留2~3个侧芽。病虫叶、老叶和匍匐茎要随时摘掉。花期要采取疏花疏果措施,疏去次小花、弱花。结果后,将病果、小果、畸形果疏掉,最终第一花序保留12个果左右,第二花序保留7个果左右。

七、辅助授粉,防治病虫害

不利影响,除尽可能采用升温快和保温性能好的日光温室栽培冬春茬苦瓜外,还应特别注意选用播种至坐瓜初期耐低温性较强的早熟和较早熟品种,如早绿、长身、白玉苦瓜等。

二、育苗

(一)播期选择

在适宜的条件下,苦瓜

自播种至始收商品瓜所需天数一般为:早熟品种90~100天,中熟品种105天,晚熟品种120天左右。若日光温室冬春茬苦瓜安排在进入2月份后开始大量上市供应,则冬春茬苦瓜的开始收获期应安排在1月中旬前后,由此推算日光温室冬春茬苦瓜的适宜育苗时间为8月中下旬。(二)育苗应掌握的要点育苗期正处在8~9月份高温季节,高温育苗常遭受病毒病、白粉虱、伏蚜和茶黄螨等病虫危害。因此,育苗的关键是:要避免强光照射苗床,避免雨水冲刷苗床,防止苗床积水。要杜绝白粉虱、蚜虫等病毒传播媒介进入育苗床内。具体应掌握以下几点:1.晴天中午前后要用遮阳网对

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否则会产生大量畸形果。常用的方法是用软毛笔在开放的花中心轻轻涂抹,或在开花盛期,用细毛掸于在花序上面轻轻掉拂,但最好在室内放蜂,效果更佳。温室内草莓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芽枯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为蚜虫和红蜘蛛等。防治方法:灰霉病可用

!!!!!!!!!!!!!!!!!!!!!!!!!!!!!!!!!!!!!!!!

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于花前喷施;

病毒病可选用脱毒苗,对连作的土壤消毒,防治蚜虫进行预防。应注意花期禁止喷洒农药,防止畸形果发生。

26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57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