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广天地田螺养殖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农广天地田螺养殖技术
莲藕、水蛭、田螺混合种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莲藕水蛭混合种养技术(20130311)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莲藕种植大都是单一粗放式的种植,效益并不好,但是在山东省济阳县的高小赣创造了一种立体式的种养殖方式,就是将莲藕、水蛭、田螺混合种养殖,它们可以互相为对方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条件。这种种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还增加了效益。本片首先让观众朋友们认识莲藕、水蛭、田螺这种混合种养殖技术,了解这种模式所带来的的效益,然后根据莲藕、水蛭、田螺在养殖时间上的顺序,逐步讲解了这种技术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在莲藕的施肥和建设水蛭栖息地等方面都做出了非常细致的讲解。

  为什么水蛭和莲藕能够在一起很好生长呢?水蛭、莲藕两种生物在一起相互共生。巧妙地利用了生长空间。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增加。水蛭是冷血动物,喜欢阴凉,莲藕叶为水蛭遮阳避光。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再者荷叶的左右摇摆能促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到水体中,为水蛭生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二 农广天地田螺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草鱼的养殖技术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混子等。与青鱼、鳙鱼、鲢鱼并称为我国四大淡水鱼。

  草鱼肉质细嫩,骨刺少,营养丰富。每百克草鱼肉中,含蛋白质17.9克、脂肪4.3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草鱼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对于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草鱼肉嫩而不腻,可以开胃、滋补。今天,我们来了解草鱼的养殖技术。

  片花:草鱼的人工养殖条件

  池塘选择

  人工养殖草鱼最好选择连片的池塘,面积在100亩以上,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排灌体系完备。水域土壤环境中的金属、农药残留量应符合我国1995年制定的《土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

  池塘主要是长方形,鱼池面积5至10亩。水深1.5米-2.5米。

  每5亩配备3KW增氧机1台,每口池塘配备自动投饵机1台。

  水质要求

  对水源要进行定期监测。以100亩为单位,对要灌入池塘的水源进行定期监测:水质感官标准、卫生指标都要符合我国《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片花:草鱼苗种养殖技术

  草鱼的养殖周期是两年,第一年春天鱼苗下池塘,到第二年春天能长到0.5—0.8公斤,这个阶段叫苗种养殖阶段;从第二年春天第二年秋天,草鱼能长到三至四公斤,这个阶段叫成鱼养殖阶段。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草鱼苗种养殖技术。

  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是在池塘进水前进行药物消毒,杀死塘底淤泥中的有害生物和野杂鱼类。清塘消毒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可以采用生石灰干法消毒,按每亩75—150公斤的用量全池泼洒,再经日光暴晒3—5日。

  池塘是草鱼生活栖息的场所,也是草鱼病原体的贮藏场所。池塘环境的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到草鱼的健康,所以一定要重视池塘的清整工作,它是预防鱼病和提高鱼产量的重要环节和不可缺乏的措施之一。

  清塘消毒20天以后,可以注入新水。

  培养生物饵料:

  养鱼先养水。能否培育好水质,是养鱼者的基本功。池塘放入新水之后,采用施肥的方法,可以培养鱼苗放养后需要的生物饵料。施肥采用全池泼洒生物制剂的方法。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用来肥水的生物制剂,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生物制剂能调节水中营养成分比例,使之有利于藻类的生长繁殖,进而培育出优良的浮游动物,供放养的鱼苗摄食。生物制剂时可以按照说明书的用量使用。

  当池塘里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浮游生物,堤岸四周随处可见成群结队小浮游动物的时候,就是投放鱼苗的最佳时期了。

  放养鱼苗:

  因为草鱼鱼苗的人工繁殖比较麻烦,渔民一般从大规模的繁育场引进,可以购买刚刚孵化出的鱼苗。要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的鱼苗。看体色群体色素相同,无白色死苗,身体光洁不拖泥。

  放养时间在5月上、中旬,这时的鱼苗只有5毫米左右,一亩水面放养15万至20万尾,鱼苗养殖期间,只能养殖单一的草鱼鱼苗,不能与其他鱼类混养。

  苗种养殖期间的饵料投喂:

  万事开头难,对于草鱼养殖来说也是如此,在鱼苗投放的第一周,鱼苗还十分娇嫩,不能吃较大的饲料,因此,这个阶段的饵料投喂是非常重要的。

  1到20天草鱼鱼苗的饵料投喂

  开始的时候,一般每天上午合下午各投喂一次人工豆浆饲料,投喂的豆浆只有一小部分被直接吃食,更多的还是起到肥水作用,培育肥水繁殖大量的天然饵料供鱼苗摄食。

  鱼苗下池塘的第一周,每亩投喂3~4千克豆浆,一周后增加到5~6千克,并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用量,如果天气闷热,要下雷阵雨或暴雨时,一定要少喂或停喂。

  20天至2个月草鱼鱼苗的饵料投喂

  20天以后,鱼苗就长到了2到3厘米,因为草鱼的生长快,食量大,仅仅依靠投喂豆浆已经不能满足营养需求了,这个时候,就要采用配合饲料来饲喂了。

  因为这时侯的鱼苗还比较小,不能吞食颗粒饲料,所以只能把配合饲料加工成粉料投喂,投喂的时候也是全池泼洒的方式。

  鱼苗期间的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在30%,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段时间的饲料配比:

  20天至2个月的鱼苗饲料配比:

  豆粕21%,菜粕30.5%,棉粕12.5%,麦麸8%,次粉25%,米糠1.3%,食盐0.5%,豆油1%,氯化胆碱0.2%,磷酸二氢钙1%。

  2个月至8个月草鱼鱼苗的饵料投喂

  2个月的草鱼苗,长得快得能长到20厘米,长得慢的也有10厘米了,草鱼的身体强壮了,游泳能力也增强了,这个时候,要训练着鱼苗定点饲喂。

  每个池塘设一到两个投饵机,开始时沿搭设饵料台岸边投喂,逐渐缩小范围,慢慢形成定点投饵。将配合饲料加工成颗粒饲料,由投饵机均匀地撒出,每天投喂3到4次。

  这个阶段投喂饲料一定要坚持四定投喂的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

  每次投喂半小时左右,投喂量以60-70%的草鱼吃饱,不再摄食为宜。

  喂料的时候轻轻地敲击投饵机,发出信号,让小鱼逐渐适应这种定时定点喂料的习惯,2个月以后的鱼苗需要的蛋白质渐渐地减少了,可以采用以下配方为它们搭配饲料。

  2个月至8个月鱼苗的配合饲料配方:

  豆粕18%,菜粕29%,棉粕8%,麦麸8%,次粉29%,米糠6%,磷脂粉1.3%,食盐0.5%,豆油1%,氯化胆碱0.2%,磷酸二氢钙1%。

  2个月以后的草鱼苗,消化机能逐渐增强,食量也逐渐增大,为了节省成本,可以在白天加喂一次草料。鲜嫩草料营养丰富、纤维素少、易被消化。摄食鲜嫩草料,能使草鱼长得快、少生病,亦可减少投喂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草料的种类,应是平行脉的长叶青嫩草,不宜投喂草鱼厌食的网状脉的团叶草料。以投喂种植的黑麦草、苏丹草等牧草和采集的野生长叶嫩草为好。

  对草鱼喂草,每天要定时、足量、均匀投喂,力求将草料撒开,让鱼吃饱、吃好、吃匀,以提高养殖效果。

  8个月以后草鱼鱼苗的饵料投喂

  从鱼苗下池塘算起,8个月以后,天气逐渐寒冷,当水温低于20℃时,草鱼的摄食量开始降低,这时,可以根据草鱼的摄食情况,减少投喂饲料的次数,从每天投喂三到四次,逐渐减少到一至两次。

  这个阶段使用的饲料与前一阶段使用的饲料是一样的。秋天之后,草料不宜

[1] [2] [3] 下一页

篇三 农广天地田螺养殖技术
田螺养殖技术之各阶段田螺的饲养管理

田螺养殖技术之各阶段田螺的饲养管理

中国田螺网报道 田螺营养丰富,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天然保健食品。田螺在野生条件下,每年4~5月份水温在16℃以上开始自然交配产卵。适合人工饲养的有中国田螺、北京田螺、中华圆螺等。

一、种螺的饲养管理:雌螺每隔25~30天排卵一次,直到10月份。少的几十粒,多则2000粒。种螺池应选择水源方便,底质富含腐殖质,水体未受农药及有毒物体污染的地方,水深宜在30~80厘米,面积可大可小,每平方米放养种螺100只左右。池中和池边应插较粗的竹杜和木棍,以供种螺产卵。人工投料以浮萍、人粪尿、米糠、麸皮为主,每星期投放二次,每次投料约为田螺重量的30%。

二、幼螺的饲养管理田螺对环境要求不严,池塘、水渠、稻田、木桶、大盆等都可以放养,规模可大可小,一般每平方米放幼螺1000只。它的主要食物是水中的微生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人工饲养要施一定的农家肥以培养水质繁殖浮游生物。另外,利用池边杂草沤制的有机肥料也是饲养田螺的好饲料。各种粮食加工厂的副产品、废弃的蔬菜等均可投喂。每次投施的粪肥按螺体重的30%即可,米糠麸皮等精料按螺体的10%为宜,每星期投2次。

三、田螺饲养应注意的问题:田螺在水中是靠鳃呼吸的。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经常注入新水,并要清除过多的水生植物。

田螺怕暑不怕寒,冬天离水数天也不死亡,而酷暑数小时就可致死。遇上高温季节应加深水位或增加荫蔽物以防暑降温。还要注意防止蚂蚁、蜘蛛、蟑螂等危害田螺卵子。另外做好防逃工作,田螺虽活动不灵,但也易逃逸,尤其要在养殖池出水处加强防逃设施。

篇四 农广天地田螺养殖技术
田螺人工养殖技术

田螺人工养殖技术

简介

田螺是我国生长的一种淡水螺,属上等保健食品,田螺属软体动物,粗生易长,适宜于池塘、河边、沟边和水田生长。身体分为头部、足、内脏囊等3部分,头上长有口、眼、触角以及其他感觉器官。田螺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是盛夏人们夜宵的美食,近几年,随着田螺天然产量日渐减少,田螺市场不断看好。

步骤/方法

1. 生活习性

田螺喜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鲜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喜欢栖息在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中,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细菌和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田螺在水温15摄氏度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摄氏度,30摄氏度以上时,田螺会将肉体缩入螺壳内停止摄食,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摄氏度时田螺会死亡,水温低于8摄氏度时田螺便潜入泥穴中冬眠,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摄氏度左右时,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

2. 繁殖习性

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

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田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150只仔螺。

3. 种螺放养

一般3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投放种螺。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亩50公斤-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泼洒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每平方米放种螺100-120个,池中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鱼。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投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种螺放养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

种螺应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养殖田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田螺、泥鳅混养方式。

4. 养殖水体

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适宜,则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田螺隐蔽栖息。

5. 水质调节

养殖池中的水质好坏是养殖田螺成败的关键之一。首先要保证水质优良,凡含有大量铁质和硫质的水,绝对不能使用。因为含铁量过高的水,放养种苗后死亡率很高,能成活的螺壳上也附着红锈,甚至螺肉也呈现红棕色。硫磺水质同样使用螺具有硫磺臭味,不堪食用。养殖用水以稍混浊的河川或池塘天然水体最佳,不要过于清澄透明,水体应含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和充足的氧气。由于田螺对水中溶氧量非常敏感,当溶氧量在3.5毫克/升时,就不太摄食,降至1.5毫克/升时,就会死亡,所以养殖用水必须清新,能用半流水式养殖较为理想。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保持30厘米左右。

【农广天地田螺养殖技术】

6. 饲养管理

最初的三至四个月成长最快,以后逐渐缓慢,以至二年后则不再成长。因此,田螺在人工养殖期间要抓住时机,充分投饵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长成,这样螺肉大且柔软味美,为天然者所不及,产量也较高。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下脚料。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其它饲料切碎拌匀投喂。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3%计算,二、三天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投饲不必定位,并要多设投饲点。水温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时不需投饲。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根据田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摄氏度),田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当水温在15-20摄氏度、28-30摄氏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则少投或不投。田螺在天然状态下,当年能长至6-8克的个体,而人工养殖的个体重可达12-15克。

7. 日常管理

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农广天地田螺养殖技术】

8. 越冬管理

当水温下降到8-9摄氏度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的田螺用壳顶黏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田螺在越冬期间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注意事项

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投放的幼螺可达10-20克,当年孵出的仔螺也可达到5克以上规格。【农广天地田螺养殖技术】

收获田螺时,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有选择地摄取成螺,留养幼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补种,以后无需再投放种苗。根据其生活习性,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

晨、夜间于岸边或水体中旋转的竹枝、草把上拣拾;冬、春季则选择晴天的中午拣拾。另外,也可采用下池摸捉或排水干池拣拾等办法采收田螺。

田螺养殖技术

2002-5-17 08:13:28

田螺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品,它肉质鲜嫩可口,风味独特,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磷、钙、铁元素以及维生素,是一种深受消费者青睐的营养食品,农户利用小水面或稻田养殖田螺,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田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田螺繁殖与习性

繁殖季节。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时,越冬后的田螺开始摄食。4月份开始繁殖,7-8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节。1-2龄雌螺可产仔20-30个,4龄以上的雌螺可产仔40-50个。仔螺生长迅速,一年可发育到性成熟,9月份还可产仔。

生活习性。田螺是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栖息于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集于有微流水之处。田螺属杂食性,摄食水中的微生物、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或有机碎屑等。田螺喜夜间活动,夜间摄食旺盛。

二、田螺养殖场地选择

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

养殖池建造。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子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放养量与饲养管理

㈠ 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㈡ 施肥投饵。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浮游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青菜、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开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㈢ 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㈣ 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开始冬眠。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㈤ 捕捞上市。田螺经过一年精心饲养,一般个体可达到10克以上。捕捞方法,可干池捕捞。捕捞时,要选择个体大的田螺作为亲螺培育,为翌年繁殖仔螺作准备。

田螺属软体动物,粗生易长,适宜于池塘、河边、沟边和水田生长。田螺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是盛夏

人们夜宵的美食。田螺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左右,产值达4000元。高产田螺养殖技术如下:【农广天地田螺养殖技术】

一、选择场地。田螺生命力和抗病力强,有活水源的沟、水田、浅水池塘均可放养,一般采取建池养殖。建池规格,一般宽2—3米,长10—15米,池的四周作埂,埂高0.7米,并在四周安装拦网,防止田螺外逃。池底铺上20厘米厚的肥泥,注入新水,水面放养水浮莲、小葫芦、红绿萍等。供田螺摄食,并在池中插上小竹竿或木条,供田螺栖息和产卵。

二、投放种苗。池建好后,挑选种螺或仔螺、投放入池。一般选择在4—11月份投苗养殖。每年6—9月份是田螺大量产卵季节,可到稻田和河沟去拾,或到市场上购买,雌螺的特征是:色泽淡褐,壳较薄,体较圆,尾钝。从中挑选出15—20克的雌螺投入池中,一般每平方米投放10只雌螺即可。选择仔螺作种苗的。则按雌雄2∶1的比例投放。雌螺个体较大,螺身偏圆,盖壳凹平;雄螺个体稍小,螺身较长,盖壳凸起。仔螺约经一年的养殖便可捕捞上市。

三、饲养管理。 田螺的饵料丰富,水中的微生物、有机质、水生植物幼嫩茎叶等都是它的主要食料。 幼螺生长旺季,即4—11月份之间要添喂米糠、麦皮、豆腐渣、熟番薯、小昆虫、小鱼虾以及动物的内脏等。也可以喂配合饲料。投料时间为每天的8—9时喂一次,体积大的饵料应当切碎以后投喂。日投喂量为螺体的1.5%左右。要定期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约为10天换水一次。水温在30℃以上时,要经常注入新水,加深水位,平时水深保持在30厘米为好。冬季则白天降低水位,增加光照。夜晚加深水位。从而保温,并结合施一些猪粪、厩肥,以提高温度,培肥水质。田螺对农药和工业污水较敏感。应注意避免,还应注意鸭的为害。

四、捕捞上市。 经过一年饲养,体重达到15克以上的即可捕捞上市。捕捞的方法可选干池捕捞,也可浅水捕捞。同时应注意留一些雌螺,为下年培育仔螺作准备。

五、越冬管理。当水温降低至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钻入洞内,在土面上留有一个小孔,不时冒气泡。此时不吃也不动。应当保持水深10—15厘米,并且4—5天换水一次,增加含氧量,使田螺安全越冬。

田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消痰爽口,营养丰富,其苗种来源方便,养殖技术简单,投资少,效益大,是很有前途的养殖品种。现将田螺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特别提示:因为田螺对溶氧十分敏感,当水中溶氧达到3.5mg/L时,食量明显减少,降到1.5mg/L时便会引起死亡。所以养殖田螺必须注意选择水面,搞好饲养管理。

2、螺池建造:要注意选择水源充足,管理方便,微有流水,没有污染的地方建造螺池。最好几个螺池相连分级建造。一般池宽1.5m,深30~50cm,长度因地制宜,便于操作即可。螺池的外围筑60~80cm的土围墙或围网,分池堤埂高出水面20cm左右,以利人行。螺池对角设进排水口,安上铁丝网或塑料网,以防田螺外逃。池底污泥最少1Ocm,适当种植茭白、芦笋、水草或放养水浮莲等,以利田螺遮阴、栖息以及提供饵料。

3、螺种放养

(1)螺种来源:所需种螺可以到稻田、池塘、沟渠采集,或到市场上购买。一般应选择螺色青淡、壳薄、体园、个大、螺壳无破损、厣片完整者为种螺。

(2)放养时间: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

(3)制作肥床:放养前一周,每平方米施用鸡粪和切碎的稻草,按3:1制成堆肥1.5kg,堆成肥床,以培育天然饵料。

(4)放养密度:关键在于根据实际灵活掌握放养密度。一般每平米放100~150个。

4、饵料投喂

(1)饵料要求:田螺的食性很杂。除摄食浮游动物、水生植物外,还可投喂艾叶、豆饼、米糠、蕃

薯、土豆、蚯蚓、昆虫、鱼虾残渣、以及动物内脏、下脚料等。饵料要求新鲜有营养。应注意先将固体饵料泡软、把鱼杂、动物内脏、下脚料及艾叶等剁碎,再充分拌和米糠或麸皮分散投喂。不必定位,多设投点,以适于田螺舔食。

(2)投饵时间:仔螺产出后两星期即可投喂。每天上午8~9时投喂一次。

(3)控制投量:一般日投饵量为田螺总重的1~3%。可根据田螺生长和摄食情况适当调整。水质较肥、浮游动物和水生植物较多可酌情少投。当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一般不投喂。

5、日常管理

(1)调节水质:要视天气变化进行调节,控制水位,保证溶氧充足,水温适当。要密切注意夏秋高温摄食旺季,除提前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以遮阴造暑外,还要采取流水灌池行半流水式养殖:以降低水温.增加溶氧。

(2)严防污染:要严防水质污染,凡含强铁、强硫质以及受化肥、农药污染或工业废水都禁止使用;一旦发生污染,要立即排干池水,换注新水。

(3)注意观察:如发现田螺厣片收缩后肉溢出时,乃缺铁所致。可在饵料中添加虾皮糠、淡鱼粉、贝壳粉等补钙。如厣片陷入壳内,则为饵料不足饥饿所致。应及时增加饵料投喂量,以免影响田螺生长和繁殖。【农广天地田螺养殖技术】

(4)加强巡查:经常检查堤围、池底和进出口拦网,发现裂缝、漏洞要及时修补、堵塞、以防漏水田螺外逃。

(5)预防敌害: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鸟、猫、鼠类天敌的伤害。注意螺池中不能混养青鱼、鲤鱼等,以防田螺被吞食。

6、成螺捕捞:当年成螺可达10~15克/只。此时肉质肥实,鲜嫩可口,及时上市,最受欢迎,可分批采捕上市。但要注意在田螺怀胎产仔的三个高峰期(即6月中旬、8月下旬、1O月上旬)要有选择地捕捞,尽可能多留些母螺以利繁殖。

田螺会繁殖的比较快,河虾放在里面一起养,会扼制田螺的繁殖,然后在放点水草进去,增加水中的氧含量。

正草鱼、田螺混养,只喂青草,不用再喂其他饲料,就能保证草鱼、田螺正常生长。因为草鱼吃青草,所排出的粪便中蛋白质、有机质、纤维素、维生素含量高,是田螺的上好饲料。这样养殖,水质不会被污染,常年保持清澈,所养出的是清水鱼和清水螺,不带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既清洁干净,肉质又好,肉脆,肉香味浓,是地道的清洁养殖方法。草鱼、田螺混养技

草鱼、田螺混养技术

2012-1-19 8:32:05

草鱼、田螺混养,只喂青草,不用再喂其他饲料,就能保证草鱼、田螺正常生长,使草鱼肥,田螺丰。因为草鱼吃青草,所排出的粪便,蛋白质、有机质、纤维素、维生素含量高,是田螺的

篇五 农广天地田螺养殖技术
田螺的繁育与人工养殖技术

田螺的繁育与人工养殖技术

田螺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品,它肉质鲜嫩可口,风味独特,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磷、钙、铁元素以及维生素,是一种深受消费者青睐的营养食品,农户利用小水面或稻田养殖田螺,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田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田螺的繁殖与习性

繁殖季节。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时,越冬后的田螺开始摄食。4月份开始繁殖,7-8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节。1-2龄雌螺可产仔20-30个,4龄以上的雌螺可产仔40-50个。仔螺生长迅速,一年可发育到性成熟,9月份还可产仔。

生活习性。田螺是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栖息于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集于有微流水之处。田螺属杂食性,摄食水中的微生物、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或有机碎屑等。田螺喜夜间活动,夜间摄食旺盛。

二、养殖场地选择

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

养殖池建造。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子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放养密度与饲养管理

1、田螺放养密度

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2、施肥投饵

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浮游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青菜、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开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3、水质调节

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越冬管理

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开始冬眠。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农广天地田螺养殖技术】

四、捕捞上市

田螺经过一年精心饲养,一般个体可达到10克以上。捕捞方法,可干池捕捞。捕捞时,要选择个体大的田螺作为亲螺培育,为翌年繁殖仔螺作准备。

篇六 农广天地田螺养殖技术
田螺养殖技术

田螺养殖技术

田螺养殖技术

一、基本情况

渡头塘步先村,位于渡头塘镇东北方,与娄星区交界,山地较多,水资源较少。该养殖场位置水源主要通过集水,积水面积0.3平方公里。区域内有池塘3口,面积约10亩。最上面一口池塘面积约1亩,中部池塘与娄星区公用,面积约3亩,下部池塘面积约6亩。

主要田螺养殖区由梯田组成,总面积约20亩,每丘梯田宽度1.5米左右,长度40米左右,水深0.3米,田中间没有种植作物。在梯田上部和下部均有一条渠道,主要是作为上部池塘中排水用。

二、养殖技术

1、进排水系统改造。 改成成单独进排水,把上面渠道改成进水道,从渠道中单独用管道直接连接到梯田上端,再从梯田下端用单独管道排到下面渠道。进水口和出水口都应该网住,以防外来敌害生物进入和鱼逃跑。

2、养殖池整理。 养殖池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水深30厘米。以上田埂要夯实,防止漏水。养殖池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防逃网。养殖池中间挖一条深30厘米、宽40厘米的集鱼沟。同时,在养殖池中间栽种莲藕、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了控制温度,可以采用夏天搭棚, 盖遮阳网控制水温, 冬天用塑料薄膜大棚来保温。

3、混养方式 采用田螺、河蚌、鲢鱼、鳙鱼、泥鳅混养

4、种螺放养 3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投放种螺,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亩50~100千克的用量全池泼洒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4天后在池里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每平方米放种螺100~120个,池中也可搭养夏花鳙鱼1尾、鲢鱼3尾,泥鳅30尾。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种螺放养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种螺应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

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

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田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150只仔螺。

5、养殖方式 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下脚料。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其它饲料切碎拌匀投喂。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3%计算,二、三天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投饲不必定

位,并要多设投饲点。水温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时不需投饲。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根据田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摄氏度),田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当水温在15-20摄氏度、28-30摄氏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则少投或不投。田螺在天然状态下,当年能长至6-8克的个体,而人工养殖的个体重可达12-15克。

6、日常管理 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水质要求:养殖用水以稍混浊的河川或池塘天然水体最佳,不要过于清澄透明,水体应含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和充足的氧气。由于田螺对水中溶氧量非常敏感,当溶氧量在3.5毫克/升时,就不太摄食,降至1.5毫克/升时,就会死亡,所以养殖用水必须清新,能用半流水式养殖较为理想。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保持30厘米左右。

7、越冬管理 当水温下降到8-9摄氏度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的田螺用壳顶黏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田螺在越冬期间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8、收获与运输 经过近一年的精心饲养,投放的幼螺已达10-20克,当年孵出的仔螺也达到5克以上规格。收获田螺时,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有选择地摄取成螺,留养幼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补种,以后无需再投放种苗。根据其生活习性,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晨、夜间于岸边或水体中旋转的竹枝、草把上拣拾;冬、春季则选择晴天的中午拣拾。另外,也可采用下池摸捉或排水干池拣拾等办法采收田螺。

田螺的运输很简便,可用普通竹篓、木桶等盛装,也可用编织袋包装,运输途中只要保持田螺湿润,防止曝晒即可。

篇七 农广天地田螺养殖技术
田螺养殖技术

田螺营养丰富,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天然保健食品。田螺在野生条件下,每年4~5月份水温在16℃以上开始自然交配产卵。适合人工饲养的有中国田螺、北京田螺、中华圆螺等。 一、种螺的饲养管理 雌螺每隔25~30天排卵一次,直到10月份。少的几十粒,多则2000粒。种螺池应选择水源方便,底质富含腐殖质,水体未受农药及有毒物体污染的地方,水深宜在30~80厘米,面积可大可小,每平方米放养种螺一百只左右。池中和池边应插较粗的竹杜和木棍,以供种螺产卵。人工投料以浮萍、人粪尿、米糠、麸皮为主, 每星期投放二次,每次投料约为田螺重量的30%。 二、幼螺的饲养管理 田螺对环境要求不严,池塘、水渠、稻田、木桶、大盆等都可以放养,规模可大可小,一般每平方米放幼螺1000只。它的主要食物是水中的微生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人工饲养要施一定的农家肥以培养水质繁殖浮游生物。另外,利用池边杂草沤制的有机肥料也是饲养田螺的好饲料。各种粮食加工厂的副产品、废弃的蔬菜等均可投喂。每次投施的粪肥按螺体重的30%即可, 米糠麸皮等精料按螺体的10%为宜,每星期投二次。 三、田螺饲养应注意的问题 田螺在水中是靠鳃呼吸的。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经常注入新水,并要清除过多的水生植物。 田螺怕署不怕寒,冬天离水数天也不死亡,而酷暑数小时就可致死。遇上高温季节应加深水位或增加荫蔽物以防暑降温。还要注意防止蚂蚁、蜘蛛、蟑螂等危害田螺卵子。另外做好防逃工作,田螺虽活动不灵,但也易逃逸, 尤其要在养殖池出水处加强防逃设施。

田螺的养殖方式 作者: 时间:2005-04-01 来源:中国牧业网 田螺的养殖方式有专池养殖、稻田兼养和鱼螺混养等。专池养殖的池塘面积宜小、土质松软、水源充足。池内可适当种些茭笋、慈菇等水生植物,以充分利用土地并给田螺创造有隐蔽的生态环境。养殖池中的水质好坏是养殖田螺成败的关键之一。首先要保证水质优良,凡含有大量铁质和硫质的水,绝对不能使用。因为含铁量过高的水,放养种苗后死亡率很高,能成活的螺壳上也附着红锈,甚至螺肉也呈现红棕色。硫磺水质同样使用螺具有硫磺臭味,不堪食用。养殖用水以稍混浊的河川或池塘天然水体最佳,不要过于清澄透明,水体应含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和充足的氧气。山于田螺对水中溶氧量非常敏感,当溶氧量在3.5毫克/升时,就不太摄食,降至1.5毫克/升时,就会死亡,所以养殖用水必须清新,能用半流水式养殖较为理想。

田螺养殖最适水温为20℃-26℃,这时摄食旺盛。当水温升至30℃-33℃时,田螺便潜入土中避暑,不食不动,也不成长。肉质也变硬乏味。所以必须注意把水温调节在26℃以下。养殖水深,一般为30厘米。冬季为了提高水温,可降至20厘米左右。这些水量,不仅是田螺生育所需,也有防御敌害作用。

田螺喜栖于质地松软、饵料丰富的土壤环境,主要摄食繁殖于水底的动植物和腐败的有机物。一般人认为田螺摄食泥土,其实不然,他是将微生物或腐败物连同泥土一并索食。在天然饵料不足时,可投喂青菜、米糠及鱼类的内脏废弃物等人工饲料。每次的投饵量为田螺重量的10%-30%,投饵时间可在早上进行。若发现养殖池中的田螺其厣收缩后肉质溢出于外面者为缺乏钙质,可在饵料中渗入贝壳类的粉末。若其厣深入螺壳内面者,则为饵料不足所致,应增加投饵

量。同时池水过渡温浊时,田螺也会停止摄饵,且分泌大量的粘液,有时会导致幼螺死亡,所以应避免浊水进入池中。

稻田兼养田螺,选用全年不涸水而湿润的沼田,最适合于田螺生活。稻田的有机质肥料和杂草,能供应田螺食用,在放养密度较大时,可补充投喂一些人工饵料。在水稻的荫蔽下,夏季能维持田螺生长。所以稻田养螺,是一种简易省工的养殖方式,只是要注意避免使用农药,否则对田螺产生毒害。

田螺可与一龄鲤鱼种混养,投喂鲤鱼的饲料,经在泥土中分解后,供作田螺饲料。但不宜与二龄鲤鱼混养,由于这种个体的鲤鱼会吞食田螺仔贝。还可以与其他鱼类或水生动物混养。有时为了提高名优水产品的产量,把田螺作为青鱼、龟、鳌饲养中的优质饲料。

田螺在天然状态下,当年能长至6-8克的个体,而人工养殖的个体重可达12-15克。最初的三至四个月成长最快,以后逐渐缓慢,以至二年后则不再成长。因此,田螺在人工养殖期间要抓住时机,充分投饵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长成,这样螺肉大且柔软味美,为天然者所不及,产量也较高。

捕获方法 田螺捕获的方沙除用手伸入池中捞取外,也可用手抄网捕获。网的直径为20厘米,网目2.8厘米,捕捞时可让个体小的漏网于池中继续养殖。倘若养殖池面积较大时,可用炒熟的米糠混以粘土捏成团状,投入池中,田螺闻到香味就会群集摄食,这时可拾大留小或用网具捕获。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60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