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轮纹病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苹果轮纹病
14种常用杀菌剂防治苹果轮纹病药效对比试验

  摘 要:为了验证生产上常用的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效果,在10年生的红富士树上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经试验得知: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65%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较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苯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丙硫咪唑悬浮剂、25%吡唑醚菌酯(凯润)乳油、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敌菌丹(大富丹)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次之;50%醚菌酯(翠贝)干悬浮剂、77%硫酸铜钙盐、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较差。建议生产上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65%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

  关键词:杀菌剂;苹果轮纹病;药效

  苹果轮纹病(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de Notaris)菌主要危害苹果树的枝干和果实。近年来有日益加重的趋势,成为生产的重要病害。鉴于此,李晓军等对生产上常用的杀菌剂进行了室内抑制测定[1]。结果表明菌核净、乙烯菌核利、多菌灵·乙霉威杀菌效果较好,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丙硫咪唑、吡唑醚菌酯、福美双敌菌丹(大富丹)、百菌清次之,醚菌酯、硫酸铜钙盐、代森锰锌较差。为验证这14种常用杀菌剂防治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效果及合理施用剂量和安全性,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此试验。

篇二 苹果轮纹病
朱世宏的苹果轮纹病的预防和冶疗技术

  [科技苑]不再为苹果树“刮骨疗伤”(20111205)

  最近几年苹果的价格攀升,果农种苹果的积极性很高。可是苹果病害越来越严重让果农很苦恼,其中最大的病害就是苹果轮纹病,成为苹果树的第一杀手。过去农民为了防治这种病一味地刮树皮、打药,可越治树越弱,不少果树因此不得不被砍掉。唐山市农科院的朱世宏研究员经过十几年研究,不仅摸清了轮纹病的发病规律,而且改变传统防治方式,对症下药,不用再刮树皮,只要关键时期使用有效的药物,就可以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为果农挽回了巨大损失,提高了苹果的品质。

  相关新闻:

  苹果轮纹病是危害苹果的主要病害之一,唐山市农科院经过多年研究,成功地研制了控制 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新技术 和特效杀菌剂  轮纹一号,经过大面积应用效果良好。

  防治苹果轮纹病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防治枝干轮纹病方法:在 五一 节第一次降雨后,使用轮纹一号特效杀菌剂400倍喷雾防治一次,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保护树势。

   ②防治果实轮纹病方法:套袋苹果在套袋之前,喷施一次轮纹一号特效杀菌剂400倍液,非套袋苹果在7月中旬使用轮纹一号特效杀菌剂400倍液,喷雾防治3次(每15天喷1次);在摘果前5~7天再喷雾防治一次(套袋果实要摘除果袋),防治效果即可达到90%以上。

篇三 苹果轮纹病
苹果轮纹病

苹果轮纹病的发生与防治

(乳山市植保站 李登云 高级农艺师)

苹果轮纹病分枝干轮纹病和果实轮纹病,是苹果枝干和果实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枝干和果实,叶片受害较少。其危害为果品生产造成重大威胁。

1、苹果轮纹病症状:

⑴枝干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褐色、水渍状或小溃疡斑,稍隆起呈疣状,圆形。后失水凹陷,边缘开裂翘起,往往与健全组织形成一道环沟,呈马鞍状翘起,成扁圆形盘状,其上生有稀疏的黑色小粒点。多个病斑密集,形成主干大枝树皮粗糙,故称“粗皮病”。

⑵果实发病,果实受害初期产生褐色水渍状小斑点,近圆形,小斑点迅速扩展,呈淡褐色或褐色,具同心轮纹,不下陷,其外缘有明显的淡色水渍圈,界线不清晰。病斑发展迅速,条件适宜时数天内可全果腐烂,病部溢出茶褐色黏液,并发出酸臭气味,后期病斑中心表皮下逐渐产生黑色小粒点。病果腐烂多汁,失水后变为黑色僵果。

2、苹果轮纹病发病特点:

此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枝干病部组织中越冬,春季由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涌出灰白色孢子角。

枝干轮纹病每年发病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年当中有三个散发病菌孢子高峰期。分别是5月上旬(苹果谢花后)第一次降雨后、7月中旬和8月下旬。

在三次散发病菌孢子高峰期如果遇到雨天,病菌孢子就会大量爆发。防治的时候就得遵循轮纹病的发病规律,关键时期集中防治。

5月上旬(苹果谢花后)第一次散发病菌孢子高峰对树体的影响最大,所以,一年当中,第一次散发病菌孢子高峰防治至关重要,非常关键,抓住时机及时喷药防治。5月上旬(苹果谢花后)第一次降雨,降雨量达到10毫米以上,树皮湿润了、雨停了以后马上打杀菌剂(500倍轮纹一号)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候树上树下所有的病瘤、翘皮里面成熟的孢子器全都开口散发病菌孢子。

轮纹病病菌侵染果实要有条件。幼果期,果实小的时候木栓化组织比较多,且含有单宁物质,苹果酸度大,不利于菌丝生长,病菌只在果皮潜伏。到了7月下旬,苹果里边的木栓化组织转化成果肉细胞,酸度减小,糖分增加,单宁含量下降,条件一成熟,轮纹病菌很快就钻到了果实内部,大肆侵染,苹果轮纹病属于高糖病害,侵染前期带菌果并不发病,随着苹果糖度的增加,待近成熟期开始发病,并逐渐发病出现轮纹烂果。品种抗病性有差异,富士、王林等品种高度感病,易发病。果园周围有刺槐、杨树等,苹果轮纹病发生就相对严重。

。过去认为轮纹病菌春季就开始侵染果实,这样老早就得防治,得打很多次药。因此5月上旬(苹果谢花后),7月中旬,8月下旬,9月中旬是防治的关键时

苹果轮纹病非常顽固,一般的药物很难根治它。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越冬,是初次侵

染和连续侵染的主要菌源。于春季开始活动,随风雨传播到枝条和果实上。在果实生长期,病菌均能侵入,其中从落花后的幼果期到8月上旬侵染最多(过去教科书认为苹果轮纹病是一次侵染,多次发病)。气温高于20℃,相对湿度高于75%或连续降雨,雨量达10mm以上时,有利于病菌繁殖和田问孢子大量散布及侵入,病害严重发生。果园管理差,树势衰弱,氮肥过多、偏酸性土壤上的树体易发病,被害虫严重为害的枝干或果实发病重

3、防治方法:

过去只注重果实轮纹病的防治,而忽视枝干轮纹病的防治。

⑴铲除越冬菌源

A、过去防治在(12—3月份)刮除枝干上的病瘤及老翘皮,费工费力,且对树体有一定的伤害。结合施肥清除果园的残枝、烂果及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铲除越冬菌源。

B、现在铲除枝干上的病瘤及老翘皮不用刮除树皮,5月上旬(苹果谢花后)第一次降雨,降雨量达到10毫米以上,树皮湿润了、雨停了以后马上打60%轮纹一号500倍液,就铲除枝干上的病瘤及老翘皮,省工省力,减少不必要的劳动。 轮纹一号有较强内吸性、高渗透性和传导杀菌功

效,具有“预防+治疗+铲除”三重作用。轮纹一号同时对苹果腐烂病、干腐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⑵生长期喷药防治

防治果实轮纹病关键在于套袋之前用药。过去的老方法就是谢花后至套袋前连续3遍喷施药剂防治,而忽视7、8、9月份的防治,特别是对套袋果园更不注意7、8、9月份的防治,选用的药剂有50%的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43%戊唑醇等等,这些药剂对果实轮纹病效果还可以,对枝干轮纹病就不理想。

现在通过对轮纹病的重新认识,要想根治轮纹病必须从源头抓起,在防治好果实轮纹病的同时,一定防治好枝干轮纹病。谢花后降雨达到10mm以上马上喷施60%“轮纹一号”500倍液进行防治,进入7月中旬、8500倍一次进行防治,就可以有效地防治轮纹病的发生,如果与唑类农药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混合效果更好。

篇四 苹果轮纹病
苹果腐烂病和苹果梨轮纹病

篇五 苹果轮纹病
苹果轮纹病的研究进展

2009年1月

文章编号:1001-5698(2009)01-0001-02

北方果树NORTHERNFRUITS

中图分类号:S436.611.1

文献标识码:A

2009(1)1

苹果轮纹病的研究进展

专题论述

董娟华,李保华※

(青岛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伦格葡萄座腔菌)[3,4]。1925年,原摄祐将苹果轮纹病菌定名为MacrophomakawatsukaiHara[3]。1933年野濑直毅发现其有性世代,并定名为Physalosporapiricola

苹果轮纹病是苹果果实和枝条的重要病害,为害果实造成烂果,为害枝条严重削弱树势,严重时造成死枝死树。苹果轮纹病在高温多雨地区发病严重。2001年,烟台地区苹果轮纹病大发生,一般果园烂果率在

Nose[5]。1984年小金泽硕城和佐久间勉提出,苹果轮纹

病菌是干腐病菌的一个专化型,并定名为

30%~50%,部分果园甚至绝收。1999年陕西岐山县‘红

富士’苹果轮纹病烂果率一般在20%~30%,管理粗放的果园达50%~60%。本文综述了有关轮纹病的研究结果,为轮纹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依据。

BotryosphaeriaberengerianadeNot.f.sp.piricola(Nose)KoganezawaetSakuma(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

型),沿用至今。干腐病菌的无性阶段最初为【苹果轮纹病】

1病原菌及学名变动

具轮纹烂果症状的果实,常检出轮纹病菌和干腐

病菌两种致病菌。1996年,侯保林等对河北果区2000多个苹果及梨轮纹病果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发现干腐病菌占全部分离病菌的79.6%,轮纹病菌占20.4%。张愈学等发现,枝干干腐病很少的果园,果实轮纹病也很严重。并从苹果和其他树种上分离到6个

Macrophoma和Dothirore两种类型,轮纹病菌的无性阶段为Macrophoma,1980年后有关干腐病菌和轮纹病菌的无性阶段时期的报道,均采用Dothiorella(半知菌亚

门,小穴壳属)。

两种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差异不大,亲缘关系近。徐梅等测定了两种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并比较其酯酶同功酶的差异,发现两种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酯酶同功酶存在一定差异,但两种病菌的菌丝能够融合,表明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6]。黄春燕等用RAPD技术对两种病菌的基因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遗传相似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但亦具有明显的差异[7]。余仲东等从ITS-rDNA-PCR-RFLP方面揭示了干腐病菌和轮纹病菌之间的划分分子依据,干腐病菌和轮纹病菌均具有120bp的特征性谱带,且轮纹病菌具有

macrophoma属的菌株,即苹果轮纹病菌、干腐病菌、梨

轮纹病菌、杨树水泡溃疡病菌、苹果轮纹烂果病菌A和

B。这些病菌无性世代的形态上无明显差异[1]。另据吕佩

克等报道,柳枝枯病菌(Macrophomasalici-naSacc.)、刺槐枝枯病菌(M.sophorae)、杨树枝枯病菌(M.

tumefaciens)、桃干腐病菌(M.macrospora)、核桃枝枯病

菌(Macrophomasp.)均能引起果实的轮纹状烂果[2]。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造成苹果果实轮纹烂果病的病原菌有两种:苹果干腐病菌(Botryosphaeria

210bp的特征性谱带,以此区别干腐病菌[8]。2生物学特性

轮纹病菌和干腐病菌都能在多种天然或组合培养基上生长,变换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速度有影响,多糖较单糖有利于两种病菌的生长。在用尿素和蛋白胨做氮源的改良Richard培养基上,两种病菌菌丝生长特点、速度、气生菌丝状态及颜色等均有明显区别,可用来区分干腐病菌和轮纹病菌

[9]

berengerianadeNot.)和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berengerianaf.sp.piricola)。两种病菌在枝干上所致的症

状明显不同,而在果实上所致症状相似,外观难以区分。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学者野濑和美国学者Fenner分别发现苹果果实轮纹病是由枝干轮纹病菌和干腐病菌引起的。

。两种病菌菌丝在10~

1911年,Grossenbacher和Dugga将干腐病菌定名为BotryosphaeriaribisGross.etDugg。1975年,vonArx

和Müller对双囊壁子囊菌进行再研究,指出B.ribis与35℃内均能生长,干腐病菌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8~30℃,轮纹病菌为27℃[9,10]。两种病菌在pH值2~10的范围内均能生长,轮纹病菌的最适生长pH值为7~8,

干腐病菌为7[9,11]。两种菌分生孢子萌发不需要外源营养,但必须在有水条件下才能萌发。干腐病菌分生孢子

B.dothidea有所不同,应是B.berengerianadeNot.的异名,自此干腐病菌被定名为B.berengerianadeNot.(贝

收稿日期:2008-06-26

作者简介:董娟华(1983-),女,山东海阳人,硕士,主要从事果树病害研究,(电话)15954867032,0532-88030480,(电子信箱)675141741@qq.com。

※通讯作者:李保华,(电子信箱)Baohuali@qau.edu.cn。

2北方果树

械作用和真菌水解酶作用下侵入果树。

2009年1月

病菌侵染时期,多采用分期接种或分期暴露接受

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5~30℃,轮纹病菌为28℃左右。光对子实体的形成影响较大。接种轮纹病菌的枝条,在黑暗条件下不形成孢子器,经12h的光照(8瓦日光灯)和12h黑暗交替处理,仅产生孢子器,不能产生分生孢子;完全光照产生大量孢子器和孢子。生长在PDA上的轮纹病菌,在短波光360~400nm黑光灯连续照射下,可产生大量的孢子器和孢子。吴桂本报道,pH值对产孢亦有影响,轮纹病菌在pH值为5时产孢量最大,且其子实体的形成必须依赖碳素营养,氮素对子实体的形成影响不明显[11]。

目前,还未见对干腐病菌产孢条件的研究。另外对两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研究多限于室内离体培养研究和定性描述阶段,对于病原菌的侵染、潜育和发病过程研究较少。

自然侵染的方法进行研究。轮纹病菌于5—8月份侵染当年新梢,5—7月份是侵染高峰期,9月以后不再侵染[13]。5—9月份均可侵染果实,高峰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上旬,且侵入主要与果实皮孔发育状态、田间孢子数量、降水量和温度相关。美国东南部地区,干腐病菌侵染桃树的高峰期也是5—7月份。

4发病因素

轮纹病的发生与降雨、品种、树势有密切关系。雨

量大,分生孢子释放量大,且高湿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和侵入,发病严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凡皮孔大而密,组织疏松的品种,如‘金冠’‘富士’‘元帅’发病重,而‘国光’‘超红’‘华冠’‘印度’等品种发病轻,‘伏花皮’等较抗病。轮纹病菌为弱寄生菌,树势衰弱时发病重。

3发病规律病菌来源

侵染果实的病原菌主要来自枝干,轮

参考文献:

纹病菌和干腐病菌都可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被害枝干病疣中越冬。深秋时,干腐病菌经常出现有性世代,而轮纹病菌很少出现。田间果实发病很晚,基本不产生成熟的子实体,不会发生再侵染。

病菌的散布与传播

王红旗报道,轮纹病菌的分

生孢子器自2月份开始开口释放孢子,5—6月份达最高峰。开口分生孢子器数量的多少与降雨时间长短有关,7—10月份若遇长时间降雨,孢子器开口率有低幅升高,以后减少[12]。干腐病菌子实体的散布也与降雨有关,但未见具体报道。两种病菌的孢子主要靠风雨进行传播,传播距离在10m以内,且横向距离越近,侵染几率越高[13]。用人工接种的苹果病枝,雨后捕捉随雨水传播的孢子数,干腐病菌和轮纹病菌孢子的散布动态一致。大小相近的病枝,干腐病枝产孢数量远远大于轮纹病枝。

【苹果轮纹病】

病菌侵染

两种病菌都可经伤口、皮孔和气孔侵

入枝干和果实,对田间发病的枝干和果实进行扫描电镜和切片观察,发现皮孔是主要的侵入途径。中国果树研究所用轮纹菌菌丝接种苹果枝干,发现病原菌主要通过皮孔侵染,侵染量的多少与树皮的老化程度,环境因素及寄主内部一些酶的活动等生理变化有关。幼嫩树皮即使无皮孔也易被侵染,气孔较多的老化树皮却不易被侵染[15]。分生孢子与果实接触,温、湿度合适即萌发产生芽管,顶部膨大形成附着胞,侵入皮孔后菌丝扩展受到抑制,潜伏在皮孔周围的死组织中。早期侵入潜育期达80~150d,晚期侵入仅为18d左右。果实进入成熟期生理状况发生改变,如释放出可溶性养分或抑菌物质浓度降低等,附着胞结束休眠,生出侵入锥,在机

[14]

[1][2][3][4][5][6][7][8][9]

张愈学,沈永波,蒋明三,等.苹果轮纹烂果病的研究Ⅰ症状与病原菌[J].北方果树,1995(4):3-4.

吕佩可,庞震,刘文珍,等.中国果树病虫原色图谱[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33-34.

FennerEA.ArotofapplescausedbyBotryosphaeriaribis[J].Phytopathology.1925(15):130-134.

小金氵尺硕城,佐久间勉.リソゴ果实腐败症の病原菌について[J].(日本)果树试验场报告.1984(11):49-62.北岛博.果树病害各论[M].东京:养贤堂,1989:256-261.徐梅,尚忠海,王平,等.苹果轮纹病菌与干腐病菌的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1999,19(2):7-9.

黄春燕,刘开启.苹果轮纹病及相关病害病原菌的RAPD分析[J].植物病理学报,2001,31(2):164-169.

余仲东,曹支敏,张星耀.杨树溃疡病、苹果轮纹病等病原菌的

ITS-rDNA-RFLP解析[J].中国森林病虫,2004,23(2):15-18.

洪玉梅,李美娜,乔壮,等.不同培养条件对苹果轮纹烂果病病菌的影响[J].中国果树,2001(2):29-30.

[10]KohnFC,HendrixFF.Temperature,freemoistureand

inoculum

concentration

effects

on

the

incidence

and

developmentofwhiterotofapples[J].Phytopathology,1982,72:313-316.

[11]吴桂本,刘传德,王继秋,等.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病原菌生

物学研究[J].中国果树,2001(1):7-11.

[12]陈功友.苹果轮纹病菌分生孢子产生条件的研究[J].植物病

理学报,1993,23(4):366.

[13]张继敏,高九思,李卫东,等.豫西苹果轮纹烂果病发生规律

及药剂防制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6(6):74-75.

[14]徐健毅,周增强,阎志红,等.苹果果实轮纹病的发生规律[J].

果树科学,1992,9(1):43-46.【苹果轮纹病】

[15]鹿世晋,杜兆令,郭永德.苹果轮纹病的发生规律研究[J].中

国果树,1980(4):32-37.

篇六 苹果轮纹病
苹果(梨)轮纹病

篇七 苹果轮纹病
中国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和防治情况

艋杨镙始2009.35(4):120-123

P如升fProtection

中国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和防治情况

国立耘h,

李金云1,

李保华2,

张新忠3,

周增强4,

李广旭5,

王英姿6,

李晓军7,

黄丽丽8,

孙广宇8,

文耀东9

(1.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北京100193;2.青岛农业大学,青岛266109;

3.中国农业大学果树系,北京100193;4.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郑州450009;5.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营口

115009;

6.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植保所,烟台265500;

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712100;

7.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f

9.陕西省植物保护站,西安710003)

摘要2008年5~6月,对我国山东等7个苹果主产省市的88个果园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和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苹果枝干轮纹病的总体发病率达77.6%。随着树龄的增大,枝干轮纹病危害加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提高。4~lO年生果树发病率为56.7%,病情指数为37.O;ll~17年树龄的果树发病率为78.7%,病情指数为53。8;18~24年树龄的果树发病率为91。5%,瘸情指数为70。8;25年以上树龄的果树发病率为100。o%,病情指数为95.3。不同省份之间苹果枝干轮纹病的发生程度存在一定差异:该病在山东、河南和北京的危害相对较重,而在山西和陕西的危害相对较轻;几个主栽品种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枝干轮纹病的化学防治中,石硫合剂是最常用的药剂,其次是多菌灵。已被禁用于无公害果园生产中的福美胂仍然在不少果园中使用。关键词苹果轮纹病;中图分类号:

病害发生;

化学防治;

病害调查;

DOI:

苹果干腐病菌梨专化型

10.3969/j.issn.0529—1542.2009.04.027

S436.611.1

文献标识码:

on

Investigations

the

occurrence

andchemicalcontrolof

BDf,.yDsp庇口P,.fncankerofappleinChina

GuoLiyunl,LiJinyunl,LiBaohuaz,ZhangXinzhonga,ZhouZengqian94,LiGuangxu5,

Wang

Yingzi6,Li

Xiaojun7,HuangLilis,SunGuangyus,W,enYaodon99

(1.DepartmentofPlantPathology,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Beijing100193,China;100193,China;

450009,China;265500,China;

2.Qi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Qingdao

3.DepartmentofFⅢit

4.Institute

266109,China;

Sciences,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ofPomology,ChineseAcademy5.LiaoningInstitute

ofAgriculturalSciences,Zhengzhou

ofFruitSciences,Yingkou

115009,China;271000,China;

6.Institute

ofPlantProtection,YantaiAcademy7.ShandongInstitute

ofAgriculturalSciences,Shandong

of

Pornology,Tai’an

8.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

9.Shaanxi尸lantProtection

712100,China;710003,China)

ofBotryosphaeriaeankerofapplewerein-

Station,Xi’an

andcontrol

areas

Abstract

During

May

to

Junein2008,the

occurrencestatus

vestigatedin88orchardslocatedinmajorappleproduction

dence

in

China.Resultsobtainedshowedthattheinei—

severe

ofthisdiseaseingeneralwasabout77.60A.Theolderthetree,themore

【苹果轮纹病】

disease

thedisease.Theincidences

andthe

trees

at

indexwere56.7%and37.0,78.7%and53.8,91.5%and70.8,and100.O%and95.3forthe

occurrence

theageof4—10,11一17,18—24,and25—30years,respectively.The

occurrence

ofthediseasevaried

Bei一

amongdifferentregions.Comparatively,the

ofthediseasewasmore

severein

Shandong,Henanand

收稿日期:2008—10-16修订日期:2008—12一03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等项(nyhyzx07—055)}苹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2008—2012)*通讯作者E-mail:ppguo@.CaLLedtLcfl

【苹果轮纹病】

35卷第4期

国立耘等:中国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和防治情况

・121・

jingthanthatinShanxiandShaanxi.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

maincultivars.Amongthechemicalsused

tO

occurrence

ofthediseasewasobservedamongthe

one,

prevent

theapplecanker,limesulphurwasthemostpopular

followedbycarbendazim.Thebannedasomatewasstillusedinsomeorchards.

KeyWOldS

Botryosphaeriacankerofapple;diseaseoccurrence;chemicalcontrol;diseaseinvestigation;Bot—ryosphaeriaberengerianaf.sp.piricola

苹果轮纹病又名粗皮病、轮纹烂果病,是苹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1907年,日本初次报道轮纹病,最初发生在梨上,病原命名为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f.sp.piricola[1J。近20年来,我国苹果产业发展迅速。目前,苹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我国都已名列世界第一,然而单位面积产量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3I。苹果轮纹病危害是造成我国苹果单产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4]。随着主栽品种的更迭,质优但感病品种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该病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不仅危害苹果果实造成减产,而且危害枝干,引起枝干溃疡,削弱树势,影响结果年限,导致产量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5]。近几年来,果实套袋技术的推广,对苹果果实轮纹病达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枝干轮纹病的发生则有上升趋势[6]。目前,国内有许多关于该病害在个别省市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研究的报道,但缺乏对全国范围病害发生和防治情况的调查[7-103。本研究拟通过对这些苹果主产区的调查,了解苹果枝干轮纹病

在我国苹果主产区的整体发生和防治情况。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时间和地点

2008年5~6月,分别从山东、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和北京等7个苹果主产省市选取有代表性正常管理的苹果园为调查样点,共计选取88个

调查样点。树龄4一-30年,品种涉及富士、红星、金

冠、国光等主栽品种。

1.2调查方法

采用咨询和目测的方法,调查品种、树龄、病害发生情况、施药种类、剂量与方法。病害发生情况调查方法为:(1)每样点调查有代表性的生产园,每园随机调查25株树。(2)调查以株为单位,棋盘式取样。根据果园规模,随机调查3.-.5行(或每隔数行调查1行),每行随机调查6~10株树(或每隔数株

调查1株)。

病害分级(O~4级)标准如下。

0级:无病瘤;1级:树体有零星散生病瘤;2级:

主干、骨干枝病瘤较为密集或有少量连片的病斑;3

级:主干、骨干枝上有较多连片的病斑,主干病斑面

积大于20%;4级:主干、骨干枝上有大量连片的病

斑,主干病斑面积大于60%。

由于在调查中发现山东烟台地区的发病情况普遍严重,生产中普遍采用刮树皮后喷药的方法防治,导致主干的发病面积在调查中无法计算,而骨干枝的病瘤全部连片。对这样的植株的发病等级记为

3.5。

1.3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

分别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发病率一发病植株数/调查植株总数×100%;

病情指数一{∑(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植株总数×最高级别的代表值))X100。2结果与分析

2.1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的总体状况

表1和表2列出了7个省市果园苹果枝干轮纹病的总体发病情况。在所调查的2200株苹果树中,

有1707株发生了枝干轮纹病,总体发病率达到

77.6%,病情指数为37.0"--95.1。由此可见,轮纹病发生普遍并且十分严重。7个省市的果园按树龄可分成4个组,第1组为树龄4~10年的幼龄果树,共17个果园,425棵树;第2组为树龄11~17年的壮年果树,共52个果园,1300棵树;第3组为树龄18---24年的中老龄果树,共15个果园,375棵树;第4组为树龄25年以上的老龄果树,共4个果园,100棵树。调查发现,树龄在11~17年的果园是当地生产的代表性果园。由表1可看出,随着树龄的增大,枝干轮纹病危害加重:4~lO年生果树发病率为56.7%;11~17年树龄的果树发病率为78.7o//;18---24年树龄的果树发病率为91.5%;25年以上树龄的果树发病率为100%。从病情指数来看,4--.,10年果园平均病情指数

・122・

勉扬缳力

表2不同省市苹果枝干轮纹病的发生情况

2009

为37.O,n~17年果园平均病情指数为53.8,而18~24年果园平均病情指数为70.8,25年以上果园平均病情指数最高,达到95.3%。

表1不同树龄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

树龄/年鬣嚣调繁数发繁量专努病情指数

4~1011~1718~2425~30

175215488

425l300375i002200

2411023343100

1707

56.778.791.5100.077.6

37.053.870.895.3—

合计

2.3苹果枝干轮纹病的发生与品种的关系

本次在7个省市的调查主要涉及富士、红星、金

2.2不同地区苹果枝干轮纹病危害程度的差异

通过对7个省市的调查发现,各地苹果枝干轮纹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山东省和河南省的发病率最高,均达到100%;其次是北京,为90.4%;辽宁、河北和陕西再次之,分别为84.o%、78.oH和57.o%;而山西省最低,为20.8%(表2)。

冠(帅)和国光4个品种系列,调查结果见表3,其中

富士系列是最主要的品种。不同品种苹果枝干轮纹

病的发疴隋况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山东省最具有代

表性。在山东的调查涉及富士、红星和金冠(帅)3个品种,其中富士占了调查总数的65.2%(15/23),其次是红星和金冠(帅),各占了调查总数的17.4%(4/23);3个品种发病率都很高,均为100%;危害程度也相差无几,都很严重。

从病睛指数平均数来看,与发病率的调查结果基本

一致,发病最严重的为河南和山东,其次是北京、辽宁、河北和陕西,山西最轻。

表3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苹果枝干轮纹病的差异1

富七

地区山东河北辽宁陕西北京山西

种植比率15/2317/215/523/245/53/572/88

发病率/%

100.084.984.855.090.437.3100.078.9

红星

病情指数

91.254.961.824.170.213.386.7—

金冠(帅)

病情指数

98.5一

国光

病情指数

96.295.0

种植比率4/230/210/51/240/50/50/55/83

发病率/%

100.0一

种植比率4/231/21

发病率/%

100.0i00.0

发病率病情/%

——

指数

54.7

————

————0/5————

80.0

22.0

0/24

一一

————

o/5————o/5————o/5————5/83

i00

——

————

——

河南4/5合计

————

——

90.0

撇蜱一。抛邮姚邮啪邮锄54.7

1)种植比翠2种植该品种的果园数/调查的果园总数。

2.4防治苹果枝干轮纹病的主要药剂和施药方法【苹果轮纹病】

在88个果园的调查表中,有62份填写了防治所用的药剂。调查中发现,在所用药剂中,石硫合剂是果园早春管理的首选药剂,有79%的果园选用;其次是多菌灵,58%的果园选用;也有13个果园主认为石硫合剂防治枝干轮纹病效果不好,没有使用。

国苹果产业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的主栽品种富士、红星和金冠都比较感病。从发生的普遍程度来看,4~10年生的苹果树发病率为56.7%,11~17年树龄的果树发病率为78.7%,18~24年树龄的果树发病率为91.5%,25年以上树龄的果树发病率为100%。从危害程度来看,也是随着树龄的增加,病情逐渐加重。可见,枝干轮纹病对我国苹果树的危害已经十分严重。

山东、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和北京等省

另外,尽管福美胂是禁止使用的农药,但是从调查来

看,仍然有21%的果园还在使用。

3结论与讨论

调查研究表明,苹果枝干轮纹病是目前威胁我

市是我国苹果的优势产区,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70%以上[粕]。虽然本次调查在不同省市

35卷第4期

国屯耘等:中国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和防治情况

・123・

取样果园数量存在差异,对病害在不同地域和不同品种上的差异的分析可能造成影响。但此调查是至今为止采用统一调查方法及分级标准针对苹果轮纹病所进行的范围最广的病害普查工作。从所获得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的分布来看,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病害分级方法也较好地反映了各地的发病情况。因此,此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及采用的方法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轮纹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树势、品种和栽培管理密切相关[1’121。气温高于20℃,相对湿度高于

用药品种和施用技术,并且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及执法力度,杜绝福美胂在果园上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曹若彬.果树病理学[M].第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1997.

[2]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

业出版社,2006.

[3]农业部种植管理业司.中国苹果产业发展报告(1995—2005)

[R].北京,2006.

[4]高艳敏,李广旭,沈永波,等.苹果轮纹病药剂筛选与药剂配方

口].果树学报。2006(3):401—405.

[5]高艳敏,沈永波,张恩尧,等.苹果轮纹病发生规律及条件的研

究口].安徽农业科学,2007(3):751—754.

[6]陈茂旺.红富士苹果枝干轮纹病的综合防治技术EJ].河北果

树,2007(5):16—19.

75%或连续降雨,雨量达i0mm以上时,利于病菌繁殖和孢子传播及侵入,病害严重发生。调查中发现随着树龄的增大,枝干轮纹病危害加重。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病害随着树龄的增加而累积,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随着树龄的增加,田间郁闭度增加而有利于病害发生造成的。田间种植密度对枝干轮纹病发生程度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山西和陕西两地病害发生较轻,可能与当地气候有关,也可能与这些地区的树龄偏小有关。

化学药剂防治是有效的补救措施,石硫合剂是人们用得最多的化学药剂,其次是多菌灵等,使用方

法主要是早春萌芽前喷施和生长季喷施。调查中发

[7]张继敏,高九思,李卫东.豫西苹果轮纹烂果病发生规律及药

剂防治研究口].现代农业科技,2006(6):74—75.

[8]高艳敏。沈永波,王宝申,等.辽宁省苹果枝干轮纹病和粗皮病

发生情况调查[J].中国果树,2006(5):50—53.

[9]阎振立,张全军,张顺妮,等.苹果品种对轮纹病抗性的鉴定

[J].果树学报,2005(6):654—657.

[10]杨华,李广旭,张广仁.10%多・福悬浮剂田问防治苹果枝干

轮纹病试验Ei].中国果树,2008(2):49—51.

[11]王秋丰.苹果轮纹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J].河北果树,2005

(6):36.

现,有不少果园仍然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剂福美胂。因此,今后应该通过研究,规范轮纹病防治的

[12]王国平,窦连登.果树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FM].第l

版.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Z螋垡监芝‰

荆征订启事噶飞幽虎魂魄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遘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又被《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据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统计,2007年度《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影响因子达0.914。

报道内容为大田、园艺作物,观赏、药用植物,林用植物、草类植物及其一切经济植物的有关植物遗传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创新性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综述或评论。诸如,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保存、评价、利用、创新,信息学、管理学等;起源、演化、分类等系统学;基因发掘、鉴定、克隆、基因文库建立、遗传多样性研究。

双月刊,大16开本,128页。定价20元,全年120元。各地邮局发行,邮发代号:82—643。国内刊号CNll—4996/S,国际统一刊号ISSNl672—1810。本刊编辑部常年办理订阅手续,如需邮挂每期另加3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辑部邮编:100081电话:010—82105794

010—82105796(兼传真)

E-mail:zwyczyxb2003@163.corn;zwyczyxb2003@sina.tom

中国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和防治情况

作者:

国立耘, 李金云, 李保华, 张新忠, 周增强, 李广旭, 王英姿, 李晓军, 黄丽丽, 孙广宇, 文耀东, Guo Liyun, Li Jinyun, Li Baohua, Zhang Xinzhong, ZhouZengqian, Li Guangxu, Wang Yingzi, Li Xiaojun, Huang Lili, Sun Guangyu,Wen Yaodong

国立耘,李金云,Guo Liyun,Li Jinyun(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北京,100193), 李保华,Li Baohua(青岛农业大学,青岛,266109), 张新忠,Zhang Xinzhong(中国农业大学果树系,北京,100193), 周增强,Zhou Zengqian(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郑州,450009), 李广旭,Li Guangxu(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营口,115009), 王英姿,Wang Yingzi(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植保所,烟台,265500), 李晓军,Li Xiaojun(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 黄丽丽,孙广宇,Huang Lili,Sun Guangyu(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712100),文耀东,Wen Yaodong(陕西省植物保护站,西安,710003)植物保护

PLANT PROTECTION2009,35(4)7次

作者单位:

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参考文献(12条)

1.曹若彬 果树病理学 1997

2.《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 中国农业年鉴 20063.王国平;窦连登 果树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 2002

4.王秋丰 苹果轮纹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期刊论文]-河北果树 2005(06)

5.杨华;李广旭;张广仁 10%多@福悬浮剂田间防治苹果枝干轮纹病试验[期刊论文]-中国果树 2008(02)6.阎振立;张全军;张顺妮 苹果品种对轮纹病抗性的鉴定[期刊论文]-果树学报 2005(06)

7.高艳敏;沈永波;王宝申 辽宁省苹果枝干轮纹病和粗皮病发生情况调查[期刊论文]-中国果树 2006(05)8.张继敏;高九思;李卫东 豫西苹果轮纹烂果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06(06)9.陈茂旺 红富士苹果枝干轮纹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期刊论文]-河北果树 2007(05)

10.高艳敏;沈永波;张恩尧 苹果轮纹病发生规律及条件的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03)11.高艳敏;李广旭;沈永波 苹果轮纹病药剂筛选与药剂配方[期刊论文]-果树学报 2006(03)12.农业部种植管理业司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报告(1995-2005) 2006

引证文献(8条)

1.张高雷.李保华.董向丽.王彩霞.李桂舫.国立耘 苹果轮纹病瘤组织形态研究[期刊论文]-植物病理学报 2011(1)2.曹克强.王春珠.耿硕 我国苹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策略[期刊论文]-河北农业科学 2010(8)

3.苏平.周增强.朱建兰.侯珲.王丽 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检测[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2010(13)

4.郭云忠.黄丽丽.赵政阳.孙广宇.朱明旗 不同农药品种与不同施药方式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控制效果[期刊论文]-西北农业学报 2010(10)

5.张伟.王英姿.刘保友.蒋恩顺.赵明 山东省苹果轮纹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及其地理分布[期刊论文]-北方园艺2010(12)

6.刘保友.王英姿.张伟.栾炳辉.盖中帅 苹果轮纹病菌对代森锰锌的敏感性[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18)7.苏平.周增强.朱建兰.侯珲.王丽 苹果轮纹病菌DNA提取方法的比较[期刊论文]-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0(6)8.苏平.周增强.朱建兰.侯珲.王丽 苹果轮纹病菌DNA提取方法的比较[期刊论文]-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0(6)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6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