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屿电子废品举报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贵屿电子废品举报
揭秘家电旧件翻新生意

  年产230万吨电子垃圾

  湖南人李旺发每天都会骑着他的板车在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带的住宅小区里转悠,板车后面放着—个旧电脑壳,车上的扩音器不断地重复:冰箱、彩电、电视机、电脑。不用多说,人们很容易就知晓他的职业——回收废品。

  李旺发在广州回收废品已经10年。10年前他主要是走街串巷收购废书、废报、废杂志,但现在他的业务主要放在搜罗废旧电器上,希望多收到旧电脑这样的“大件”,“废纸挣不了几个钱,但废电器好卖,钱也多些。”

  而他的妻子则每天一大早就拿着一个写着“电脑、电视机、冰箱、空调”的纸牌,坐在天河软件园东北区—个角落里,守株待兔地等着附近的居民和企业卖废品。

  李旺发夫妻俩的回收生意很好做,基本上每天都有斩获。这是因为,作为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中国,许多产品已进入淘汰报废的高峰期。目前,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计算机5类产品每年的废弃量达数千万台,另外还有大量的手机、传真机等电子产品报废淘汰。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电子垃圾以每年3600万吨的速度增长,其中中国年产230万吨,仅比电子垃圾第一大国美国少70万吨。

  李旺发夫妇只是二手电器回收环节中的最低层,他们没有能力和条件对回收来的废旧电器和电子产品做任何处理,只是简单检查—下,还能用的就单独存放起来,卖给经营二手货的商家;不能用的,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就卖给—个跑运输的老乡。“好像这些废品最后会—起运到汕头那边。很好卖的,他发了大财了。”

  电子垃圾回收有正规与非正规之分,前者指交给专业回收处理机构及政府指定的固废管理单位;后者主要是个体商贩在居民社区回收废品,往往容易流人到简陋的拆解作坊进行处理。

  电子垃圾的回收价值比较高,“产品”包括贵重金属、塑料、玻璃以及—些能再利用的零部件。根据国外的研究,1吨电子板卡,可以分离出286磅铜、1磅黄金、44磅锡。

  原装元件的华强北

  业内人指出,灰色渠道电子废弃物最可能的出路有两种:—是重新组装,比如旧的电视机、手机拆解以后,重新组装成二手机、翻新机,然后以便宜的价格出售。第二种,如果电子废弃物已经没有再利用的价值,就用强酸冼出电路板上的贵金属。

  在贵屿镇街道两旁遍布正在拆解各种电器、电路板、塑料的家庭作坊。这里处理电子垃圾的方怯很简单,第—步是分类,对或吨的各种电子产品进行简单的功能测试,把尚能使用的分拣出来,简单清洁翻新后,当作二手货出售;第二步就是拆解,比如把电路板放在煤炉上烤软了,用钳子把上面的各科芯片、电容、管线等电子元件分离下来,对于含有贵金属的元器件,通过酸洗提炼。

  拆解出来的可用电子元件,经过处理后,或以拆机件或以翻新件名义流回市场。在贵屿镇及周边地区,有很多电子商行,直接打出出售翻新、拆机电子元件的广告。笔者以顾客名义向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成发电子商行咨询,对方—开始告诉是“散新”产品:“货是原厂散装新的,质量保证,有问题我们付来回运费包换或者全额退款。”进—步了解后,又直接说:“货是翻新上机测试好的。”

  深圳号称是亚洲最大的电子元器件交易集散地,在著名的华强北路,大型电子商城鳞次栉比。当中很多商家主要就是经营翻新、拆机件。如深圳市光宇电子有限公司在阿里巴巴网络上打出的招牌就称:“专业供应翻行IC”,深圳华明电子商行声称“主营散新、翻新电子元器件”。

  深圳华强北都会电子城一些柜台打出的铭稗,—边写着“主营IC”出售,—边写着“回收”。新亚洲二期一个销售IC芯片的老板说,靠诚信买卖,散新货就是散新货,翻新货就是翻新货,如果是拆机货,就会告诉你是拆机货。

  在深圳华强北经营多年“山寨”手机生意的刘先生透露,深圳电子元器件经销商很多都是潮汕人。“因为他们可以比较方便获取货源,在这里你想要什么电子元件,差不多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拆机、翻新或散新件,反而原装的比较少见。”

  旧件翻新的“一条龙”服务

  淘宝网—家名为“潮兴电子元件批发零售部”的网店,其主营业务为“各类三极管、二极管、电容、IC集成以及其他DIY配件”的,给出的承诺是“拆机正品、质量保证”。对方表示“如有需要可代客户加工翻新”。该店主称,“我们有专门加工的工厂,进行打磨、重新刻字”,并声称“加工之后,看不出翻新痕迹”。委托翻新加工价钱也相应提高,以行管为例,每个加工费是0.3元。

  上述“山寨”手机商刘先生透露,对拆机件进行翻新加工只是其中一种模式,还有专门收购倒闭工厂库存电子元器件的公司,以极低成本收购,然后重新翻新或包装。这些公司通常有自己的翻新设备或封装机械,可自己印刷标签或标牌,甚至连包装塑料盘或编带都可以自己制作,是一条龙服务。把回收来的电子元件包装成名牌货,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IC为例,在深圳宝安地区,就有很多“激光科技”或“电子科技”公司,提供IC翻新服务。如位于宝安区西乡深圳市丰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声称“可打磨各种封装的IC”,“把原来的标识去掉再打上所需的型号、批号或品牌。”该公司承诺“只要是您想要的效果,我们都能做到”,“客户的信息及产品绝对保密”。

  文/翘楚

篇二 贵屿电子废品举报
废品价格大跌废品回收行情低迷,“破烂王”转行去打工

  西安晚报讯

  (记者 王赫) 家住太华路的李先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搬入新家已经一个月了,但四五十公斤家具、家电包装箱却卖不掉,没有人上门回收。昨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期废品价格继续走低,不少“破烂王”转行去打工。

  废品价低“破烂王”挑肥拣瘦

  “废品价格降了,一大堆废品也卖不了几个钱。”“现在的废品怎么没有人收。”“收废品的少了,生活有很多不便,总不能自己拖着一大堆废品,满世界去找收废品的人吧!”在一些小区里,不时能听到居民们的抱怨声。

  近日,市民高女士在家里大扫除,整理出一大箱可乐罐和饮料瓶。可是令高女士感到纳闷的是都过去一个多星期了,却没遇到一个收废品的。“往日经常四处吆喝收破烂的‘破烂王‘都去哪里了?”好不容易,高女士终于碰到一个收废品的,可一大堆东西只卖了15元钱。“最近废品的价格低了很多,报纸每斤0.3元、纸壳每斤0.15元钱,矿泉水瓶也从1角1个跌到1角4个。”收废品的李师傅说。“攒了好几个月的废品,才卖了不到十几元,唉!下次,我再也不攒了,直接扔了算了。”高女士很是郁闷。

  “现在废品真是难卖,不但价格低,而且来收废品的,要求还挺高。”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以前说是有废品卖,收废品的从来不问是什么东西。现在可不一样了,得先问卖的是什么,大概有多少废品。如果说是没有多少废品,还会告诉你,再攒一段时间吧,攒多了才会上门收购,或者问问邻居有没有废品一起卖,变得挑三拣四。“有几次,我叫住收废品的人说要卖瓶子,他们还不愿意收,说太占地方。”孙阿姨感叹地说,很多“破烂王”一听有人要卖瓶子一般都不愿意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收购人员解释称,小三轮车本来装的废品就不多,饮料瓶价格太低,还占地方,不如多收点废纸壳。

  三个月废品仅换来一瓶矿泉水

  昔日被称为“暴利行业”的废品回收,如今却开启了“冬眠”模式。上个月,西安市民李先生已经入住位于太华路的新家,但每次进门看到地上的厚厚的一层纸板就让他烦心。“这些纸板都是家具、家电包装箱,足足有四五十公斤,扔了可惜但又没人上门回收。”李先生告诉记者,家附近的再生资源站已经大半个月都没开门了,小区里收废品的人也不见了,连以前大街上常见的吆喝的收废品流动车也没遇到过。

  家住城南的孙女士则抱怨废品回收价格太低,积攒3个月的废品才卖了2块钱,仅够买1瓶矿泉水。尽管价格卖得这么低,来孙女士家收废品的师傅还嘟囔说:“早知道你家这栋楼没电梯就不来了,这点东西上门回收太不划算。”

  原材料价格低导致废品价格走低

  为何废品回收行情如此低迷呢?对于这个问题,一些从事废品买卖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废品和经济息息相关,原料需求有限,废品的价格就上不来。

  “废品的价格取决于工厂采购原料的价格,另外废品交易环节、运输成本等也影响着废品的价格。回收上来的废品通常是经过再加工成为工业原材料,因此,废品回收价格的变动通常是原材料市场引起的,而近段时间,各种原材料一直都在降价,这也直接导致了废品价格的持续偏低。”一家废品回收点的董师傅告诉记者说。

  受此影响,部分废品收购从业人员开始另谋出路,有的一边囤积货品等待转机一边去打工维持生计,有的则直接关门回老家[来源:

  废品回收业遭遇“寒流”

  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疲软波及废品回收行业,废品回收生意利润缩小。

  昨日,记者从西安多家回收站点了解到,废品回收价格持续走低,目前,报纸回收价格在0.7元/公斤,塑料1元/公斤,塑料瓶1毛钱3个,铁0.7元/公斤。

  一些从事废品买卖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废品和经济息息相关,原料需求有限,废品的价格就上不来。此外,废品交易环节、运输成本等也影响着废品的价格。

  “对于废品回收商来说,废旧金属属于废品中的‘高档货’,价格较高,利润也相对高一些,但是近几年金属价格一路下行,废旧金属价格也跟着跌了。”在电视塔附近长期做废品回收工作的孔师傅介绍,2008年,钢材价格4000元/吨,废旧钢材回收价格为2700元/吨左右。但最近几年,钢铁价格逐步走低,目前钢材价格为2600元/吨左右,回收价跌到了1500元/吨,钢铁市场不景气废品回收行业也跟着下滑。

  废品价格反映经济变化

  废品经营者们表示,经济形势不好,各个行业的销售都不理想,废品的产生量也会降低,自然收不到货。而企业的废品需求也在下降,所以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废品价格一降再降。此外,废品的价格与一些政策法规也有关联,以外包装限制令为例,国家出台法规限制商品的外包装,这样一来废品的回收率大幅下降,直接影响了废品的价格。实际上废品价格的涨跌和制造业、消费领域都有紧密的联系,和全球期货市场也有直接联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球经济的变化趋势。

  废品价格的起伏一直都有,而且也有淡旺季,但最近两年淡旺季就不明显了,以前春节之后废品收购量最大,春节、中秋前废品的价格也最高,现在这些节日里也显得非常的平稳。从近几年的情况看,2008年下半年的时候,废品回收价格到了低谷,2009年开始逐渐回升了,2012年的时候出现了最高值,之后开始下降至今。

  低迷废品行情有望持续

  对于低迷的废品行情,什么时候才能回暖呢?经营废品生意的商贩们表示,从目前的市场行情上看,价格已经见底,应该不会再出现继续下降的可能性,从今年的形势上看,年底前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一般来说废品回收行业价格变化也是有规律的,每年二三月份,废品回收价格会出现小幅上涨,到了八九月份开始回落,废品价格的高低,除了经济形势之外,就是商家们的需求量,商家产品卖得多了,对废旧原材料需求也大,相对产生的废品也多,废品从业人员才有钱赚,按照以往的规律,眼下这种低迷的行情还会持续,预计春节前可能会有小幅的回升。

  生意惨淡“破烂王”另谋出路

  由于废品价格持续低迷,利润缩小,部分废品收购从业人员开始另谋出路,有的一边囤积货品等待转机,一边去打工维持生计;有的则直接关门回老家;还有一部分规模比较大的收购站在勉强维持。

  “废品价格持续走低,收的越多赚的就越少。银河坊一家废品收购站老板指着一大房子废品告诉记者,收这一大堆废品需要一周时间,等一周后出手价格又跌了,索性开半天门少收一些。

  “我上个月去工地打工,等行情好了再去收废品。”一直在智慧城小区附近收购废品的赵师傅透露,最多的时候仅在长安区收破烂的有四五百人,今年以来废品回收人员至少缩减了两成。

  对于未来废品价格,几位废品行业从业人员表示,短期内难以有回升,基本上会维持在现在的价格水平。

  作者:王赫

篇三 贵屿电子废品举报
贵屿电子垃圾拆解业的发展(案例)

重要说明:本案例由胡少东博士撰写,仅供教学讨论使用,请勿传播!

汕头市贵屿镇电子垃圾拆解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到2005年)

汕头大学商学院 胡少东

一、前言

电子垃圾(Electronic Waste),或称垃圾电气电子设备(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是指被废弃不再使用的电气或电子设备。电子垃圾含有毒害成分,但是也包含一些有价值的、较为稀缺的材料。例如阴极射线管(CRT)显示设备,含有大量有害化学元素,例如铅、镉、铍、汞,和溴化阻燃剂等成分。电路板中含有诸如金、银、铂等珍贵元素,以及一些重要元素,例如铜、铁、铝等。由于技术的快速更新、产品的迅速换代(例如磁带、软件、MP3)、电子产品不断下降的价格以及产品设计时就规划好的淘汰周期,都导致了全球范围电子垃圾的迅速增长。据测算,每年大约新产生5000万吨的电子垃圾,而美国是世界上制造电子垃圾的一个罪魁祸首,每年抛弃大约300万吨的电子垃圾。这些电子垃圾大部分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电子垃圾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的环境污染威胁着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电子垃圾的处理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据美国国家环保局估计,在所有的电子垃圾中,仅有大约15%-20%得到循环利用,余下的大部分电子垃圾直接被填埋或焚烧。电子垃圾作为资源的综合体,蕴藏着众多珍贵的资源,对于电子垃圾的循环利用是解决资源紧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电子垃圾的循环利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即使在发达国家,电子垃圾的回收和循环回收利用由于其工业过程可能对工人和附近社区造成巨大安全威胁,必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解决在循环回收、提取重金属等流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往往采用原始的拆解技术(如粉碎、焚烧、酸洗等)进行回收利用,给当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贵屿镇就是一个采用落后工艺拆解电子垃圾而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典型。

本案例勾画出贵屿电子垃圾拆解业的发展过程,让我们了解贵屿电子垃圾拆解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原来一个无名小镇又是如何成为国内外媒体和舆论的焦点的?面对国内外媒体的曝光、指责和上级部门的批示,当地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贵屿经验对于解决我国电子垃圾问题又有何借鉴的意义呢?

二、贵屿镇电子垃圾拆解业发展简况

贵屿镇是中国广东汕头市潮阳区所辖一个镇,位于潮阳区西部与潮南区和普宁市三区市交界处,总面积52.17平方公里,下辖8个居委会和19个村委会,贵屿镇常住人口27921户,户籍人口14.6万人,外来人口约6万人。

贵屿镇地处低洼地的中央地带,是严重的内涝地区,农作物常年失收。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面对沉重的生存压力,贵屿镇的农民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开始在临近的地区走村

串巷,收购鸡毛、鸭毛、废旧铜铁等等,废旧品收购逐渐成为当地另一种意义上的主业。改革开放后,既没有便利交通又没有其他产业基础的贵屿面临着农民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因此传统的收旧利废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很快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回收的废旧物品从废旧塑料、废旧五金发展到废旧电子产品,由于获利丰厚使得整个行业规模逐渐扩大,从业人数逐步增加,有80%的家庭参与到这个行业来,并通过这个行业迅速积累财富,废旧电器拆解业在90年代初真正发展成为贵屿人的主业。贵屿迅速发展成为国内最大、最主要的电子废物拆解回收销售中心,初步形成了一条废旧电子

1产品的回收产业链。

20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国内外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可用于拆解、加工、回收利用的废旧五金电器数量大增,贵屿镇电子拆解业进入无序发展和迅速膨胀阶段。贵屿镇电子垃圾主要来自国外进口。国外进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主要来自世界电子垃圾最多的国家—美国,也有来自欧洲、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它们途经香港、台湾,通过南海、广州、深圳等地转运到贵屿。在1993-2005年间,贵屿电子

2垃圾年处理量总量达2000万吨。到2005年,贵屿镇有电器拆解专业村5个,电子及线路

板拆解专业村6个,电线电缆拆解专业村两个,塑料、五金加工利用专业村7个,形成了从回收、拆解到加工、利用、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废旧电子回收利用率达99%以上。全镇从事拆解业的家庭作坊5500户,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占全镇劳动力的60%以上,其中外来工2

3万多人。

电子垃圾拆解业给贵屿人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贵屿镇也从原来的贫困镇发展成为当地一个富庶小镇。2005年,贵屿镇电子拆解业的产值高达1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而这仅仅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数字,贵屿的很多工场并没有注册公司,因而并不包括在政

4府的统计范围内。电子垃圾拆解业无疑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然而,拆解业也给贵屿镇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电子垃圾中含有非常多的有害物质,在回收处理过程中可能导致严重的污染。电子垃圾拆解业需要很高的投入来控制对当地的污染问题,但是以家庭作坊拆解为主的贵屿根本不可能为污染处理投资昂贵的环保设备。由于知识的缺乏与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贵屿的家庭作坊用简易与落后的工艺提炼贵重金属,在村前屋后用煤炉烧烤电路板以提取电子元件,不能回收的废物残渣则随生活垃圾一起到处堆放、焚烧。由于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设施,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液污染了空气、水体、农田。大批专业户搭建临时设施,侵占路道、河道、农田和公共场所。1999年,全镇违章搭建物达到了11万平方米。这种混乱不堪的状态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了环保组织和媒体的关注。

贵屿电子拆解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本世纪初引起媒体的注意,并很快就把原本不为人所知的贵屿镇推向了世界关注的前台。

三、媒体曝光

2000年11月1日,《广州日报》率先披露了贵屿电子垃圾的污染问题,贵屿电子垃圾污染成为省内多家新闻媒体追踪的热点,报道同时引起中央电视台的极大关注,2000年11月1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与《广州日报》记者一道再度赴潮阳贵屿镇进行了为期3天的联合追踪采访,《焦点访谈》的报道将贵屿环境污染问题推向全国媒体和舆论的焦点。相关报道同时也引起国外媒体的注意,2001年12月,美国非官方媒体Basel Action Network 到贵屿进行调查并制作科学报告和拍成纪录片“Exporting Harm”,国际媒体对贵屿的曝光引起了绿色和平、联合国环境署及巴塞尔公约等组织的关注。国际NGO组织和国际媒体对贵屿的关注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极其野蛮的生产方式和巨大的环境污

染。国际上比较活跃的环保组织,对电子垃圾问题非常关注,并有一批专门针对电子垃圾问题的国际组织(巴塞尔行动组织等)。这些组织的长期目标在于使整个电器生产行业更加环保化:从产品的设计、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各个环节更加环保。因而,对他们来说,贵屿是一个非常好的负面典型:在这里,由不环保的产品设计方式生产出来的电器产品,通过不合理的电子垃圾出口贸易方式,最终导致了一个小镇的严重环境污染。国际NGO希望透过媒体的力量,向生产厂商或各个国家的贸易管理机构施压:要求生产厂商采用更加环保的设计,要求各个国家迅速签署并彻底履行禁止电子垃圾进出口贸易的“巴塞尔协议”。

2003年绿色和平组织和中山大学做了一个贵屿镇的人类社会学调查报告,揭示贵屿镇面临的极大生态危机。此后,贵屿镇就一直处于绿色和平组织的高度关注之下,并渐渐成为媒体和舆论的焦点,媒体一谈到电子垃圾问题,总会拿贵屿镇作为负面典型。

四、治理行动

在媒体的曝光下,贵屿环境污染问题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经《广州日报》曝光后,2000年11月8日上午,省环保局及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召集有汕头市环保局、潮阳市环保局等有关负责人和贵屿镇镇长参加的现场工作会,并要求贵屿镇“立即停止所有污染行业的加工,尽快出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杜绝废弃电脑垃圾污染在练江流域的蔓延。” 同月,省环保局向省政府递交了《关于潮阳贵屿镇拆解废旧五金电器造成环境污染情况及处理意见的请示》,贵屿污染问题引起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责成汕头市、潮阳市马上进行综合整治。2001年3月,汕头市、潮阳市分别在贵屿镇召开整治环境污染现场会议,明确了整治目标、责任和期限。贵屿镇也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对全镇电子垃圾处理业进行专项清理。

面对来自上级政府的压力和当地大面积从事电子垃圾拆解业的实际情况,当地政府的角

5色非常尴尬。贵屿电子垃圾拆解业可以说是传统产业路径依赖发展的结果,政府从来没有

说不能从事该行业,当地政府直到本世纪初还在鼓励和支持拆解业的发展。因而,要求当地政府在两年内对电子垃圾拆解业这一支柱产业和财政大户进行态度和方向上的一个转弯,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当地主要生活来源的电子垃圾处理业,一旦进行取缔将严重影响当地人的就业和生存,并会遭受到当地强大宗族势力的抵抗,有限的执行力量难以与乡村的宗族势力抗衡,并且会造成严重的群体事件。因此,对于当地政府来说,唯一能够采取

6的办法是促使当地经济转型。

一是进行综合整治。禁止在野外焚烧拆解之后的边角垃圾,禁止使用强酸用酸浴的方式提取贵重金属,禁止烘烤电路板和在街上乱堆放垃圾,对于违反者处以重罚。同时拆除了大量的生产窝棚并关停了大批严重污染的作坊和工厂。贵屿镇先后开展了7次大规模的清理专项行动,共出动人员3500人次,挖掘机、推土机220台次,拆除违章搭建物4500多间、约12万平方米,销毁用于加热电路板提取电子元件的煤炉800多个,查处取缔酸洗提取金属

7行为56宗,查处在夜间偷烧塑料、垃圾事件35起等。综合整治行动初见成效,在街道整

治,河涌清理和空气净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这得到了2002年8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的肯定。但是,对于那些没有那么直接、严重污染的物理拆解和塑料回收生产等等工艺流程,并未进行强加取缔。而一些拆解户则从户外搬到屋内,或者白天不干晚上干,或者打游击战,有限的治理力量面对这些隐蔽行为也难以作为,环境综合治理难以进一步深化。

二是尝试进行集中管理。由于拆解经营户多为家庭作坊(一般是楼上居住,楼下从事拆解经营),规模小,分布分散,难以管理。镇政府规划了工业开发区,希望通过集中生产、集中管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但由于需要负担厂房租赁费用,且对于管理、物流和雇工等方

面都增加了种种不便。几乎没有家庭作坊愿意搬进工业开发区。

三是鼓励村民从事其他行业。一些当地人开始向服装业、服务业转型。服装业是周边兄弟镇的支柱产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如南阳乡部分居民向服务业的转型是比较成功的。到2003年8月,南阳已有28家服装厂,其中有4家规模较大,经营面积都在3000平方米以上。

四是鼓励拆解业升级,完善产业链。这是镇政府的一个促使产业转型和减少污染的一个措施,也是当地拆解作坊的自发行为。如果拆解业能够进一步产业化,扩大规模,提高工艺,也能减少污染,同时不对当地的经济造成冲击。比如将原来被废弃的塑料进行加工,做成工业塑料原料,再销往深圳、福建和江浙等地,或者用来生产塑料花。产业链的完善在提高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然而产业转型并非一撮而就,在一个其他产业基础薄弱的小镇进行经济转型谈何容易。上级政府对当地的产业转型并没有足够的耐心,要求尽快解决和处理污染问题,促使当地产

8业转型,并通过频繁更替镇领导来显示上级的重视。国家环保总局对贵屿的环境污染问题

非常重视,2003年7月22日,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检查组莅汕检查贵屿镇环境整治情况,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并部署有关产业转型的工作。2003年9月4日,市政府在贵屿镇召开深化环境整治现场会,通报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的检查情况,部署进一步深化环境整治工作。

随着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问题日益凸显,2003年9月温家宝总理批示要尽快研究建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国家对电子垃圾处理业也开始从“堵”向“疏”转变。这一转变让贵屿看到产业转型的曙光,但是贵屿镇也清楚,“不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9电子垃圾处理业永远是灰色的”,镇委书记黄銮文如是说。为能告别灰色经济,向循环经济

转型,贵屿着手理顺产业链, 进行 “整风运动” : 把肇始于2 0 01 年的环境整治改造的理念提升至创办“循环经济” 模式的高度, 即整合镇内所有的产业链条, 减少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把拆解产业提升为资源再生型产业。一方面引导经营户创新工艺技术。到2005年,拆解废旧电线已由部分焚烧改为割剥、粉碎, 拆解线路板由煤炉烤改为电热气拆解, 被拆解过的线路板和杂料由单纯焚烧改为粉碎、筛选。另一方面遏制重点污染源, 大力整治环境。镇政府与各村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 坚决取缔焚烧、加热、酸洗等落后简易工序。综合整治取得了一定效果,焚烧废物现象得到控制,酸洗提炼金属基本禁绝。根据环保部门的检测,贵屿镇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b等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

10整治行动为贵屿镇后来获批为我国首批循环经济工作试点单位奠定了基础。

五、国家对电子垃圾处理业的政策转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家电及电子产品的生产、消费大国。2003年,我国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电脑的产量为1.82亿台,预计社会保有量9亿台、报废量2800万台,已进入淘汰报废的高峰期。由于没有对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进行有效的

11回收处理,不仅浪费大量资源、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特别

是我国废弃电子电器产品日渐增加,电子垃圾处理问题也逐步引起国家的重视,如何处理电子垃圾解决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003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一份国家发改委《关于研究建立我国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上批示,要尽早研究建立我国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对那些具有一定的对废旧家电有收集、拆解、回收、再加工能力的地方展开调研,辅以产业和工业流程上的指导,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循着这一思路,包括发改委、信产部、环保总局等在内的部委对电子拆解业的政策开始由“堵”转向“疏”,

在全国展开研究,寻求资源再生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妥善之道。贵屿作为“著名”的电子垃圾重镇也成为各部委密集调研的对象。

随着国际对电子垃圾处理立法工作的推进,2004年8月13日欧盟《电子垃圾处理法》正式出台,我国也加紧研究建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考虑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基础上,由国家发改委研究起草了《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于2004年10月向社会征求意见,2006年8月正式实施。《条例》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为目标,提出建立废旧家电多元化回收和集中处理体系,明确鼓励多元投资建设电子垃圾处理企业,实行生产者责任制,国家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专项资

12金,回收处理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国家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等具体规定。《条例》

的出台为贵屿镇电子垃圾拆解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发展循环经济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国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园区和城市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2005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重要领域。

六、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贵屿成功获批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作为全国规模较大的电子垃圾处理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贵屿在电子垃圾处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从废弃品收集、贩运、拆解、加工、分类、再生等各个环节。如何建立我国废旧家电回收体系,贵屿镇或许能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样本。

温家宝总理批示要尽早研究建立我国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后,有关部委对电子拆解业的政策开始由“堵”转向“疏”。2004年7月12日,国家发改委要求广东省经贸委对贵屿电子废物处理深入调研,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角度“变堵为疏”,提出规范发展的意见。

随着国家对电子垃圾处理业态度、政策的转变,贵屿也不失时机地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 2004年9月, 镇长黄銮文在北京参加了由多个部委举办的环保研讨会, 讲述贵屿所做的努力和产业影响力。贵屿的事例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有关部门开始陆续到贵屿考察研究。

2004年9月底,国家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司长李静带队考察贵屿镇。认为贵屿已经具备了资源再生产业基础,但由于拆解业家庭作坊多,规模化、规划化企业少,贵屿要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如何进一步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2004年11月, 贵屿的拆解业被国家列为“全国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拆解处理示范工程” 。按照规划, 贵屿镇将继续优化多年来自发形成的产业链, 降低污染, 建设可供借鉴的资源再生型的产业形态。2005年3月和5月, 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副司长王秉科、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先后考察贵屿镇,认为贵屿镇能够把污染型的拆解业逐步转化为资源再生的产业, 并且有效遏制环境污染, 这种对产业和环境的调和是非常难得的经验。认为贵屿在资源再利用方面大有可为,而环境的整治完全可以通过既有的产业和工业技术的改造来继续推动。

在欧盟《电子垃圾处理法》出台后,贵屿镇意识到该事件的意义,已经开始着手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各部委对贵屿的密集调研和积极评价让贵屿深受鼓舞,贵屿镇不失时机地向有关部门提交“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循环经济”产业规划,规划得到有关部委的支持。2005年10月,贵屿镇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是试点单位

篇四 贵屿电子废品举报
20030901汕头贵屿电子垃圾拆解业的人类学调查报告-摘要guiyu-abstract

汕头贵屿电子废物拆解行业的人类学调查报告

摘要

一、背 景

贵屿位于汕头市潮南区,占地面积52.4平方公里,下辖四个片区28个村(居),15万常住人口。由于地处潮阳市、普宁市和揭阳市交界处,在2003年3月潮阳市被重新划入汕头市以前,三市对这里的管理互相推诿,导致贵屿成为典型的“三不管”地带。最重要的是,贵屿镇处于粤东练江的西岸,同时又处于一片低洼地的中央地带,属于严重的内涝区,农业生产基本没有保障。面对如此的生存压力,贵屿镇的农民在20世纪的上半叶开始在临近的地区走村串巷,收购鸡毛、鸭毛、废旧铜铁等等,涉足各种各样的废旧品收购。到上个世纪80年代,贵屿已经有大量参与这个行业的农民。说到贵屿人,潮汕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收破烂的”。

【贵屿电子废品举报】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贵屿开始涉及旧五金电器的拆解生意,由于获利丰厚,整个行业规模逐渐扩大。而就在此时,国外的电子废物通过深圳、广州和南海的转运点,开始大规模地进入贵屿。传统的收旧利废行业的在90年代初真正发展为贵屿人的主业:大面积的土地开始抛荒,贵屿镇区80%的家庭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并通过这个行业迅速积累财富。为了节省成本,贵屿的家庭作坊往往采用最直接和最原始的方式进行电子废物的拆解,于是在给贵屿镇的居民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电子拆解行业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严重的污染——尤其对于空气、土壤和地下水:贵屿的空气已经非常的污浊,而饱受重离子污染的地下水更是早已不能饮用。这些污染在本世纪初引起了香港媒体的注意,并且很快就把原本不为人所知的贵屿推向了世界关注的前台。

由于目前在贵屿拆解的电子废物主要来源于美国、日本等国,贵屿的问题又超出了一般的环保问题而牵涉到国际贸易的相关问题,其中就包括原本就备受争议的国际贸易道德问题。这个问题还和电器产业整体的环保问题相关联。这种牵扯使得贵屿的问题更加复杂。

二、贵屿的生活

在贵屿的时间稍长,就可以明显地觉察到本地人和外地人生活在不同的两个世界中。他们从事不同层次的工作,在不同层次的地方消费,有各自的聚居地,彼此不相往来,互不信任甚至互相怀有敌意。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但是构成了两个世界。贵屿本地人和外来人的这种状态,人类学家周大鸣称之为“二元社区”。

富足,传统,压力和惶惑:当地人的生活

电子废物拆解行业给贵屿的当地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得非常的富庶。贵屿镇的繁华的街道,大片新建的住房和活跃的商业活动,给人一种繁荣富庶的感觉。而贵屿人在90年代中期以来的消费观念大致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种消费习惯如此的盛行,以至于贵屿的物价甚至超过广州。

贵屿的富足还表现在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对当地人身份的尊崇感。当地人大多数都是作坊老板,因此,非常不愿意参与到实际的、体力的劳动中来。当地人哪怕非常的贫穷,却也不愿意到工厂或作坊去工作,更加不乐意去种地。

然而和经济上的发达形成对比的是,贵屿地区拥有典型的潮汕特征——在观念层面保留有大量的传统文化观念,并且拥有发达的宗族组织。他们延续了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念,比如尊敬老人,爱护子女,同时注重教育。和这种传统观念的保留相配合的是,他们的宗族组织还非常活跃,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平时的普通人日常交往,节日祭祀,还是村与村之间的交往,以及整个乡村的权力结构,都受到宗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宗族还对电子废物拆解行业的经营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介入到货源的调配,贵屿内部的生产分工与组织,影响着整个生产链中拆解产品的销售。

但是,这种传统观念的遗留在给他们带来很多优势和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其中,由于宗族遗留问题导致的村际械斗问题,一方面恶化了村际关系,另外一方面也导致当地民风极为骠悍,“非内即外”和“以武力解决问题”成了许多当地人的习惯思维。而当地教育发展的相对滞后又使得大部分的当地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变得非常的“野蛮”,缺乏必要的法制观念:在对待本地人的利益受损问题上不惜采用极端的行动。

这种由传统观念、骠悍民风和宗族组织结合起来的的社会组织模式,在面对外来压力的时候产生一种奇特的张力效应,使得他们已经习惯并且获取了巨额利润的电子废物拆解行业能够得到延续。但是,毕竟来自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由此产生的巨大压力,使得他们又不得不忧虑电子废物拆解行业未来的命运。这种忧虑使得他们更加警惕各种外来的可能的不利因素,并进一步深化他们日常生活中对未来的惶惑感觉。

另一种的客家:外地人的生活

贵屿电子废物拆解行业的发展以及本地人对体力劳动的嫌恶提供了非常多的就业机会,因而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前来贵屿:综合多种数据来源,在贵屿的外地人应该超过了10万人。由于受本地人的聚族而居的传统的影响,以及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敌意,这些外来人多数也形成了依来源地而聚居的习惯,颇有些类似“新客家”。

但是,和传统的客家不同的是,这些“新客家”的到来并没有和当地人争夺资源,而是加入到当地的电子废物拆解行业中,作为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廉价的服务提供者。由于在家乡的收入非常的低廉——一年的年收入还不如在当地两三个月的打工收入——这使得这些外来人能够接受当地作坊主开出的极低的价码和恶劣的劳动条件。

这些外来人在贵屿的职业类型大约有三种类型,一是到工厂和作坊打工,二是作为搬运工、货运车主等体力劳动者,三是从事各种小经营。每种类型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到工厂和作坊打工的外来工人收入最低(大约每月500-900元),而且因为直接接触污染极

大的电子废物拆解行业,而工作的工厂和作坊一般都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他们的健康比从事其他两个职业类别的外来人受到更多的威胁。

但是无论从事那种职业类型,由于贵屿当地的地下水和空气受到了电子废物拆解行业的严重污染,这些在贵屿艰难谋生的外地人和当地人一样面临着潜在的健康威胁。和在当地行医的医生的访谈说明,当地的常见疾病除了普通感冒,由于空气污染和地下水污染而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和肾结石也是非常多见的疾病。并且由于外地人一般来说没有办法享有较好的生活条件和医疗设施,因此,这些疾病在外来人中间有更加常见。

由于这些外地人多数都希望在当地辛苦几年赚了些钱之后回家去做些小生意或者其他的经营,因此,他们能够忍受当地恶劣的生活、工作环境以及当地人露骨的歧视。“最终是要回去的”——即在贵屿的这些日子再艰难都是短期的,美好的未来正在家乡等着他们——成了他们在这里能够接受所有艰苦的条件的重要动力。【贵屿电子废品举报】

敌视而又互相依赖——本外地人的关系

在贵屿,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是一种互相敌对的关系。每一个外地人都提到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敌意、歧视和暴力行为,评价当地人最常用的词语是“素质低”、“法律意识低”。大部分外地人都提到本地人随意打骂、歧视和敲诈外地人的故事。而本地人对外地人的评价同样非常差。受访的本地人经常投诉说外地人的到来恶化了当地的治安,指责外地人小偷小摸,甚至入户抢劫。【贵屿电子废品举报】

然而,除了互相敌视,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又互相依赖。本地人从电子废物拆解行业中获得厚利的同时,深知拆解电器对身心可能造成的伤害,因此,极少本地人愿意参与到具体的拆解工作去,除了简单清洗塑料这样一些的确轻松而又没有伤害的简单工作。具体拆解的工作几乎全部由外来人承担,本地人因此付给外来人一份微薄的工资,这成了外来工在当地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和拆解行业相关的几乎所有的体力工作,比如:转运、装卸货物,也几乎全由外来人来承担。因而电子拆解行业在贵屿的兴旺和本地人的“寄生性”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而这些人员的聚集又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市场,给那些从事小生意经营的外来人提供了市场空间和经营机会。

就这样,本地人和外地人通过电子废物拆解行业而牢牢地互相联结在一起,尽管他们之间的敌意、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差异和经济社会地位的差别使他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电子废物拆解行业成为已经在贵屿的本地人和外地人生产和生活的中心。

三、贵屿的生产与组织

贵屿镇的拆解行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卷入了当地80%的家庭,成为贵屿支柱产业和当地居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贵屿电子业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和其宗族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贵屿镇的拆解的“洋”电子废物,是通过口岸到达广州、南海、深圳等地之后,再转运到贵屿。这些数量庞大的电子废物要完成千里迢迢的运输到达贵屿,需要进行有效的货源组织才行。贵屿当地的宗族组织非常发达,拥有强大的社会网络,正是它们完成了复杂的货源组织工作,并且依据相对商业化的模式分配到贵屿的作坊中。

其次,宗族关系在当地的内部交易中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贵屿毕竟是一个商业体系刚刚发展的小镇,并没有完善的商业信用的认证体系,因此,贵屿的商业运作基本延续了传统的“熟人经济模式”。这本来是商业贸易活动中非常常见的现象,但是,在贵屿由于宗族之间的争斗有很长的历史,不同宗族之间的信任相对较弱,而同宗族内部成员之间的信任则非常容易建立。因而,在贵屿内部的生产组织在宗族关系强盛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受宗族关系影响:“熟人经济”在当地很大程度上就是“宗族经济”。这既是贵屿内部之间生产组织的方式,也是贵屿电子废物拆解行业之所以依据宗族进行产业的区域集聚的重要原因。

再次,宗族组织还是贵屿电子废物拆解行业的主要保护性力量。南阳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其他地区,尤其是贵屿镇镇区的电器拆解行业受到政府的严厉监管而不断萎缩的时候,南阳的电器拆解却能够后来居上不断迅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代替了贵屿镇区而成为了当地电器拆解原料最重要的来源地,原因就在于南阳的商人通过其庞大的宗族网络,在南海等地找到了一批稳定的同宗供货商,并且设法使公路监管部门对他们的货物进行放行。当地政府官员提到对电子废物拆解行业的监管问题时,也一再提到区域性的宗族组织是最大的障碍之一。

四、贵屿的发展问题

无论是强烈关注污染问题的国际NGO组织和各类媒体,备受国际压力的中国政府部门,度日艰难的当地基层组织,还是当地居民,对贵屿的发展都有不同的期望。而贵屿将来发展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各方博弈的过程。同时贵屿的发展还和整个电子废物拆解行业的行业发展都有密切的关联。由于多方势力的介入,贵屿的发展呈现一种模糊的态势,其真实发展还有待观察。

然而,可以预见的是,贵屿不会迅速放弃其发展多年的电子废物拆解行业,而是会在延续该产业的前提下谋求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这一方面源于当地居民产业依赖和宗族势力对当地产业的保护,另一方面也因为过去10多年的发展已经为当地积累了相当的资本和产业资源,已经具备产业升级的种种基本条件。

课题组认为,容忍和鼓励贵屿的拆解行业在当地的完善和升级,发挥当地的拆解行业产业积累,并将其对国外的原料依赖转变为对国内的电子废物进行拆解,帮助贵屿建立起真正环保有效的拆解行业体系,并抢占国内电子废物拆解行业的先机,然后,在此基础上,鼓励当地进行产业多元化,将那些不可能进行环保化电子废物拆解的家庭作坊转向其他污染较小的行业,比如南阳正在尝试的服装业,将是一个比单纯打压当地现有拆解行业更加实际而有价值的做法。

篇五 贵屿电子废品举报
2003汕头贵屿电子垃圾拆解业的人类学调查报告-主报告

Sustainable Energyfor PovertyReduction:an Action Plan

Authors: ITDG, IT Consultants, IT Power and ITDG Latin America

Contents

Executive summary ................................................................... 3

1 Introduction................................................................................. 6

1.1 Background .................................................................................. 6

1.2Who are the two billion without access to modern energy? ...... 11

1.3Energy service options .............................................................. 142

2.1

2.2

2.3

3

3.1

3.2

3.3

3.4

A1

A 1.1

A 1.2

A 1.3

A 2

A 2.1

A 2.2【贵屿电子废品举报】

A 2.3

A 2.4

A 2.5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 to get energy to the poor ................ 17Existing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 .................................................. 17The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 19Financing energy for the poor .................................................... 22Action plan for sustainable energy for poverty reduction .. 24International declaration ............................................................ 24National implementation ............................................................ 25Other institutions ........................................................................ 28The voice of the poor ................................................................. 30China case study ..................................................................... 31Chinese economy and energy ................................................... 31Examples: solar home systems, biogas .................................... 35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 40Peru case study ....................................................................... 42General context ......................................................................... 42Peru’s energy policy .................................................................. 45The market for renewable energy .............................................. 48Projects implemented: photo-voltaic, micro-hydro fund ............ 51Proposals for developing the renewable energy market ........... 53

A 3Mozambique case study ......................................................... 54

A 3.1Energy access in Mozambique .................................................. 54

A 3.2Four examples of implementation: micro-hydro, grid,

biomass and solar energy........................................................... 58

A 3.3Recommendations ..................................................................... 62

Glossary .................................................................................... 63

Contact ...................................................................................... 65

2Sustainable energy for poverty reduction: an action plan

Executive summa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ll only happen if poverty is tackled and theenvironment is protected. It is a false dilemma to say that we either tacklepoverty or we save the planet. ITDG and Greenpeace believe that povertycan be tackled without costing the Earth. Crucial to both is the rapidexpansion of clean, sustainable and renewable energy.

There is now a growing consensus amongst policy makers that energy iscentral to reducing poverty and hunger, improving health, increasing literacyand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lives of women and children.

Some 1.6 b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more than a quarter of humanity, haveno access to electricity and 2.4 billion people rely on wood, charcoal or dungas their principal source of energy for cooking and heating. This fuel isliterally killing people. Two and a half million women and children die eachyear from the indoor pollution from cooking fires.

The poor face another threat, paradoxically because of the over consumptionof energy.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excessive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is

driving climate change, and the poor are bearing the brunt because povertymakes them the most vulnerable and least able to cope. Thousands havealready died and millions more made homeless due to extreme weatherevents.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described Africa,the world’s poorest region, as “the continent most vulnerable to the impactsof projected change because widespread poverty limits adaptation

capabilities”.

【贵屿电子废品举报】

The rapid expansion of clean and sustainable energy offers a win-win for thepoor and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poor, particularly the rural poor, withoutbasic energy services, renewable energy is often the cheapest option. For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a massive uptake of renewable energy will help toachieve the dramatic emissions cuts needed to avoid climate change. Thegrowth of renewable energy is both necessary to provide energy serviceswithout choking the planet and to create the economies of scale necessaryfor a global expansion of renewable energy.

This report reviews some international actions taking place to providesustainable energy services to some of the world’s poor. Three countries,China, Peru and Mozambique, have been analysed to demonstrate how theyare addressing access to energy. Examples are given of implementingenergy initiatives, which demonstrate the clear role that sustainable and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have in fulfilling the energy needs of poorpeople in these countries.

The cost of getting energy to the world’s poor is not prohibitive. To light upthe homes of 1.6 billion people with clean sustainable energy will cost in theregion of US $9 billion a year for ten years. This compares with between

Sustainable energy for poverty reduction: an action plan3

US $250 and US $300 billion a year spent on subsidising fossil fuels andnuclear power.

World leaders at the 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ve ahistoric opportunity to face the greatest threat to our collective survival

because of our unsustainable use of energy. They must decide to answer theneeds of nearly two billion poor people who lack access to sustainablemodern energy services and also to change the conventional energydevelopment path of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towards renewable

technologies.

An action plan for sustainable energy for poverty reductionSustainable, clean energy can play a key role in reducing the huge burden ofpoverty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round the world. In order tomaximise the role of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in poverty reductionsignificant steps forward must be made to:

• implement strategies which will allow access to clean energy for theworld’s two billion poorest people in ten yearsgreatly expand global renewable energy markets particularly in the Northto create economies of scalestimulate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marke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increase energy options availabl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lean renewable energy is defined as modern biomass, geothermal, wind,solar, small scale hydropower and marine energy.

The action plan sets out a clear agenda for achieving the win-win goal ofpoverty reduction and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

International declaration

An international declaration must produce a ‘Sustainable Energy Action Plan’to both:

• massively expand the use of renewable energy North and South, andensure access to sustainable and renewable sources of energy to the

two billion of the world’s poorest people who currently do not have

access to basic, modern energy services, in ten years as a fundamentalpart of achieving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 of halving the peoplein poverty by 2015.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is plan we call on all governments to:

• Ensure tha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FIs) immediately target

20 per cent of energy sector lending and support towards renewable

4Sustainable energy for poverty reduction: an action plan

【贵屿电子废品举报】

energy development and energy efficiency programmes and phase outsuch lending in five years.

• Phase out subsidies to conventional energy sources within ten years,

with a transition plan and flexible time frames to avoid undue hardshipson developing country economies overly reliant upon conventionalenergy sources and exports.

Make available the finance and infrastructure needed to create systemsand networks to deliver the seed capital, institutional support andcapacity building to support and facilitate the creation of sustainableenergy markets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Target aid towards halving the number of deaths from indoor air pollutionfrom cooking stoves by 2015 by increasing support for clean cookingstrategies.

Provide one billion people with improved, clean stoves by 2015.• • •

Sustainable energy for poverty reduction: an action plan5

篇六 贵屿电子废品举报
广东贵屿电子垃圾调查实录

广东贵屿电子垃圾调查实录

“从未想过会再度去到这个地方,如果不是为了一份责任,我甚至想逃走。尽管从那里回来已经一个多星期,但那浓浓的黑烟、变色的水塘和堆积如山的废料,依然压在心头。这份沉重,是我生命中难以承受的……”

“今天我们将带你去全球最有毒的地方看一看,有很多人不愿让你看到那些,那位于中国南方的小镇。在那里,你无法呼吸,无法饮水,那儿的孩子们血管里流动着铅。”2009年初,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一部纪录片的开头,选择了这样的语言来描述中国南方的一座小镇——贵屿。

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南濒练江,位于潮阳、潮南、普宁三地交界,总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

13.9万人,下辖27个村。2004年,《微型计算机》曾对这座号称中国电子垃圾

集散地的小镇和距离它不远的揭阳进行了实地暗访:那里四处可见堆积成山的废弃电子电器产品,每天还有源源不断的洋垃圾倾泻与此,一些简易的作坊中,当地人用最低级的处理方式从中解析出金、铜、铝等一切能赚钱的东西。这里的水塘大多是一种病态的青黑色,黑色的浓烟肆意地在背街小巷翻滚,顽皮的孩童甚至在垃圾山中找寻自己的玩具。

数年过去之后,贵屿今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况?为何这里的电子垃圾源源不绝?为何在这里能形成一个电子垃圾“产业链”?难道当地人并不知道他们正在破坏着自己的家园?本刊记者再度深入贵屿,带回了详尽的一线调查实录。

污染,仍在继续

为了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在2005年,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牵头,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把贵屿镇列入了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基地,也是唯一的镇级试点单位,正式启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而当地政府也从2004年开始,积极展开了各项整治工作。 然而,今年5月13日记者刚到贵屿就发现,这里电子垃圾的原始拆解仍在继续。除了一些街角的绿化和污水的治理,这里的环境状况对比4年前看不出太大改善——显然,由于过去对于环境的破坏太过严重,因而很难在短短几年就有什么改变。此外,我们还发现,与5年前不同的是自己迎来更多的却是当地人的警惕,这使得记者的采访遇到了不少困难。在洗金厂外,当地出租车司机甚至提醒记者,

别让工厂里的人看到相机,哪怕是手机也不行(因为有拍照功能),因为“任谁一看就知道你们是外地人”。

在当天傍晚,记者以问路为借口,透过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看到一个家庭作坊里一位正在烤电路板的中年妇女,竟然要透过闻烤板中释放出来的气体的不同,从而来辨别取出的元件是什么物质的集成元件。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这种作坊并没有以前那么明目张胆。与5年前相比,尽管基本的拆解仍主要以家庭作坊为单位进行,但是由于媒体频繁曝光,从前在街头进行的“烧板”转入了室内,会产生大量浓烟的“洗金”操作大部分改到了晚上进行,从前密布在镇子里的黄烟作坊转移到了野外河边。而且一些依稀记得的地方也有数家已经关门停工,据当地人透露:那里的老板要么受不了这里的环境,去外地

做别的行业,要么是因为金融危机和政府的整治,觉得赚不到什么钱了;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反正他们之前也赚够了”。

数字看贵屿 贵屿全镇从事回收、拆解、加工生成再生资源与销售的,共计300

多家民营企业,5500户家庭作坊,从业人员6万多人。

贵屿年拆解加工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155万吨,为国家提供再生五金、塑料、二手电子元器件及其产品150多万吨。2007年当地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回收、拆解、加工行业创产值近15.6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90%以上,上缴税收1600多万元。

在贵屿,每年深加工生产各种五金材料达60万吨,相当于开采了200万吨矿石,被人们称为“城市矿山”。

目前,贵屿镇从事废旧电子电器和塑料回收、拆解、加工、利用的有21个村,其中含电器拆解专业村5个,电子及线路板拆解专业村6个,电线电缆拆解专业村2个,塑料、五金加工利用专业村7个。

全镇在外专门从事废旧家电回收购销的供销员达3000多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购销点达1000多个,本地的销售门店有700多个。

目前全镇已建成南安、贵屿两个电子专业市场,合计面积达36000

平方米以上,

预计年销售额近6亿元人民币。

每天进出贵屿的车辆平均达700多辆,日客流量达2000~3000人,贵屿成为全国废旧家电、塑料、五金再生资源的集散地。

——数据来源于贵屿镇政府关于当地电子电器废旧回收利用产业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因钱而生的垃圾贸易

5年过去了,这里的电子垃圾却依然绵绵不绝,它们从何而来?为何贵屿的电子垃圾处理竟能形成一种灰色产

业?在5年前我们对国内电子垃圾的报道中,就已经给出了答案——除了国内自然生成的废旧电子产品,更多的是来自海外的洋垃圾。

日前,一部来自日本NHK的纪录片吸引了我们的关注。日本拥有最先进的废料处理技术,但日本的垃圾回收业要保持盈利却很困难。一方面,这种高科技处理工厂价格昂贵的设备、很高的人工费用、为实现零污染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在蚕食利润;另一方面,在日本出现了来自中国的竞争者。他们在日本各地的垃圾堆弃场寻找各种垃圾,就算那些在日本人看来只能埋掉的东西,在这些来自中国的电子垃圾贸易者看来也是宝贝。一拖船的破铜烂铁就值3千万日元(约合215万元人民币)。“真想不到连这也能卖钱,直到装运上船一直都不敢相信”,日本人对此感到惊讶。

同时,他们的到来也让日本垃圾的价格飞涨,对日本当地的回收业者产生了很大影响。以废弃饮料瓶为例,日本法律规定,地方自治政府必须为回收业者无偿提供塑料瓶,再从贩卖塑料瓶饮料的制造商那里收取每公斤50日元的处理费用,这种制度是日本再生业得以存在的基础。而中国人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他们以每公斤20日元或更高的价格进行有偿收购。这样,不仅地方能增加收入,制造商也没有了负担。其它种类垃圾的状况也多少与此相似。于是,大量的垃圾被出口到中国,日本当地的回收工厂却因为没有足够的垃圾,开动率往往低于50%。由于日本是以实现垃圾在本土的循环再生为目标,而不是商业利益,面对来自中国的竞争者,他们几乎无能为力,往往只能以赤字为代价来竞购垃圾。

美国和欧洲的回收体系也是建立在这种“垃圾有偿回收和制造商责任制”的基础上。但这个基础是脆弱的,一旦有人愿意为垃圾付钱,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垃圾出口甚至走私到任何国家。一个反对垃圾出口的美国回收业者说:“当你把垃圾运到海外时,仅做很少的工作就能赚到双倍的钱。在前端,

把垃圾交给你的某

人会付给你处理费,在后端你把垃圾卖到亚洲去处理又能赚到钱,同时你为此几乎什么事都不用干,所以这全和钱有关。”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Minute》的记者也曝光了贵屿洋垃圾的来源。记者们盯上的这家倒霉公司名叫“Executive Recycling”,该公司在网站上对公众承诺:“你们的电子垃圾将在美国本地得到妥善的处置,而非简单的被倾倒在其它地方。”该公司拿下了丹佛市以及周边3个州的循环经济项目合同。随后记者们发现,一些可疑的集装箱从该收集场地中被运出,内装数量不菲的CRT显示器,未经许可将它们运出美国境内是非法的。通过跟踪集装箱号码,记者们发现该集装箱在华盛顿州的塔科马市装船出境,

经过12004公里的海上旅途来到了香港维多利亚港。在直升机上,美国人看到了在香港堆积的垃圾——“那里有几英亩的显示器”,而这些显示器最终可能的归宿就是贵屿。

你知道吗?

早在1989年3月22日,瑞士就通过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公约里面详细规定了应该控制包括电子垃圾在内的45种危险废物,明确了只有在个别情况下,即对环境无害并受到严格监督的情况下才允许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并决定建立一套危险废物在缔约方之间越境转移的通知制度,明确危险废物的非法运输是犯罪行为,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严惩。但是全球电子垃圾制造大国美国却拒绝在《巴塞尔公约》上签字,并且在电子垃圾出口的问题上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19世纪工艺处理21世纪的垃圾

在贵屿,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来处理这些海外舶来或是从内地收得的电子垃圾。不过记者发现,这里的灰色产业链和处理工艺,与5年前我们到来时并没有太大差异。

当有实力的一级拆解作坊弄到货源后,专门从事拆解的工人使用螺丝刀、锤子、扳手和电钻等工具,将废电器逐个拆卸,不断地将其化整为零。然后将其按照材料的不同分类:塑料、金属、电路板、电线等。随后,作坊主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处理一部分(一般是金属部件,比如铜、铝等),剩下的东西就会卖给其它专门的二级作坊和工厂进行回收处理。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大量的污染如同瘟疫一般诞生和扩散。当塑料被送到二级分拣作坊时,因为没有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分拣工人必须靠点燃塑料,然后用鼻子闻燃烧的气味来区分不同的材质。因为塑料燃烧时会产生二恶英和呋喃等剧毒气体,一些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人可能患上严重的肺病,甚至癌症。

在二级电路板处理作坊,污染则更加严重。废旧的电路板上有各种芯片、电容、极管等零部件,可以回收利用。同时板上还有镀金、锡焊料、铜骨架等各类金属。为了分离出上面的电子元件,工人们需要将电路板放在煤炉上加热至焊锡融化,然后把元件一个个取下来。在高温下,电路板会释放大量有毒尘埃,被人体吸收后,长期积累将造成重金属中毒。

元件都被分离下来的电路板还可以用来洗金。在偏僻的洗金作坊里,工人们用19世纪的方式——王水炼金法把黄金分离出来。在酸洗过程中有大量黄色强酸气体产生,工人的肺会因为气体的腐蚀而严重受损,也可能因为吸入太多洗金的药物而中毒,最后甚至难以康复。以上只是贵屿污染源的一部分,各种工序都会造成不同种类的污染。有毒物质已经渗透到贵屿的每个角落,空气、土壤、地下水。

篇七 贵屿电子废品举报
广东省贵屿镇当地人对电子垃圾有关认识情况调查报告

2009年3月广东省贵屿镇当地人对电子垃圾有关认识情况凋奁报告4I

广东省贵屿镇当地人对电子垃圾有关认识情况调查报告

郑苏珠

黄俊生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广东潮州521041)

摘要:曾屡次以。垃圾镇”被列入环境污染“黑名单“的贵屿镇.如今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环境问题整改成效的当时,当地人对电子垃圾的有关认识情况是否也令人满意.本文对此展开了调查并做分析。

关键词:贵屿镇

电子垃圾

认识调查

I前言

近年来,曾以“电子垃圾第一镇”著称的潮阳区贵屿镇如今。变堵为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贵屿镇整改环境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曾经为追求经济的发展而给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影响是否也因此消失了呢?

2∞8年在发表于‘环境研究》杂志中的一篇论文中,汕头大学医学院霍霞教授及其同事比较了贵屿154名儿童与陈店(没有从事电子垃圾处理)124名对照组儿童的的血铅和血镉水平。他们发现.在贯屿,70.8%的儿童的血铅水平处于铅中毒的程度。而陈店这个数字只有粥.7%。贯屿儿童的血镉水平也比陈店儿童高,分别是20.I%和7.3%。霍霞教授还在科协年会上报告了另一项尚未发表的研究。这一研究对比了贵屿孕妇与2∞公里外福建厦门郊区(没有从事电子垃圾处理)对照组孕妇的一些指标,他们发现,在2∞3年到2007年,贯屿的早产率、死胎率和出生体重不足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其中,贵屿的死胎率是对照组的6倍,而早产率高62%。…

面对着贵屿在环境与发展上整改的成效以及人们最新发现的电子垃圾处理业的威胁。一个问题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贵屿的人们是否真的认识到了电子垃圾的危害,会不会哪天因为经济的不景气而又拆、熔、烧、洗,重返旧业了呢?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社会的未来,于是,带着问题,我对贵屿镇的部分学生和家长进行了有关电子垃圾认识的调查。调查方法采用同卷形式,问卷内容旨在了解学生与家长对电子垃圾及其危害与回收的认识。学生问卷调查在贵屿中学和联堤中学高一级进行,共发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l份,回收率96.4%。家长问卷在贵屿中学高一级学生家长中进行,共发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3份,回收率95.3%。

2调查分析

2.1学生及其家长对电子垃圾的了解与认识情况

电子垃圾是指已经报废的各种电子产品。调查显示。50%的学生知道电子垃圾,49.J%的学生表示对电子垃圾只知道一点点,而有O.9%的学生不知道电子垃

万 

方数据圾为何物。对“电子垃圾是一种蕴含巨大价值的再生资源”这种说法.有59.3%学生表示赞成,9.3%的学生表示不赞成,同时也有3I.4%的学生对这种说法表示不清楚。在了解电子垃圾为哪种垃圾类别时,只有54.6%的学生认为电子垃圾为有毒有害废物.有25%的学生认为是工业固体废弃物,17.6%的认为是一般城市生活垃圾,有2.8%的甚至认为是农业废弃物。

与学生相比,家长对电子垃圾以及电子垃圾是一种蕴含巨大价值的再生资源的认识不如学生,其中知道电子垃圾的才只有38.6%。知道一点的有钙.2%,不知道的有13.2%。而赞成。电子垃圾是一种蕴含巨大价值的再生资源”这种说法的有55.4%,不赞成的有13.3%,不清楚的有31.3%。但是在问及电子垃圾为何种垃圾类型时,家长似乎比学生有更深的体会,其中有高达酩.7%的家长选择有毒有害废物,另外25.3%选择工业固体废弃物,4.8%选择一般城市生活垃圾,1.2%选择农业废弃物。

2.2对电子垃圾危害的认识情况

42江西由上表可知.生活在贵屿镇的学生和家长由于亲身经历过环境的变化。对电子垃圾的危害以及所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了解在人数上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了解的程度却不尽如人意,在造成水污染的认识上,学生和家长都有接近一半的人数只知道一点点,而在造成空气污染的问题上,只有51.8%的家长非常清楚,而有24.1%的学生只知道一点点。

另外,在问及家长是否会购买二手家电时,有66.7%的家长表示不会.不会的原因有53.6%认为二手家电使用寿命短。只有勰.2%的认为二手家电有危险,7.3%认为二手家电不卫生。同时,有33.7%的家长认为会购买二手家电,而其中有60.7%是认为东西便宜。由此可见,身处贯屿镇的学生和家长虽亲身体会到了电子垃圾的影响,但对其危害信息的了解还不够,在出现经济矛盾的面前还是会作出忽略电子垃圾的危害的选择。

2.3对回收电子垃圾的有关认识情况

2.3.1

电子垃圾回收信息缺乏,政府部门宣传力度有

待加强

调查内容

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学生

家长您知道厂家开知道

30.6%33.7%展以旧换新活

动回收废旧产有听说但没看到54.6%

51.8%品的事吗?

不知道14.8%

14.5%

您的家庭是回是14.8%31.3%

收电子垃圾的小作坊吗?不是瞄.2%

68.7%

如果没有电子垃圾小作坊,在

免费回收

9.8%

7.O%

垂曩雾警霪翥有偿的废品回收3s.9%49.-%

饔冀望警声问,

两者皆有

54.3%43.9%

调查中在了解人们对废品回收系统的认识的过程中,当提到“人们为了能卖钱,把废旧的电子产品卖给收废品的,而政府的电子垃圾处理中心却无米下锅”的问题后,有50%的学生对这种做法表示理解,也分析了人们贪图小便宜的原因是由于经济上有偿回收比无偿回收更具吸引力和在环保意识上,人们对电子垃圾危害的了解不多。而家长对其问题的看法大多数表示政府部门应加强管理,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明白不正确处理废旧电器的危害,并有效处理电子垃圾.确保人们的健康。结合以上表格信息,对于厂家有收购废旧电子产品的事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和家长都表示

万 

方数据化工

2009年第1朗

有听说但没看到.他们在希望政府能加大投资建立废品回收中心的同时更加希望政府能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人们回收废品的正确认识,树立环保的意识。问卷中在向家长提及“我国对电子垃圾的管理情况如何”的问题上时,有将近一半的家长表示对此情况不了解。这也说明了政府在此方面的宣传不足。

2.3.2作坊家庭不愿意子承父业的居多

在家庭为小作坊的学生中,有95%的学生不愿意长大后继承家业,除了少部分学生表示自己有喜欢的职业以外,其余基本上表示回收电子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自身和他人的身体健康,有少数学生还表示不继承家业的原因还在于电子垃圾有毒,对身体有害,而自己又不懂得怎么做才可以在利用它的再生能源情况下不污染环境。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学生对电子垃圾信息了解的缺乏。而有小作坊的家长基本上也表示由于电子垃圾有害孩子身体健康而不愿意孩子继承家

业。

2.3.3法律法规颁布不少,家长学生了解情况模糊

图中A、B、C、D、E、F分别代表的法律法规如下:A.<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06年8月发布)

B.<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2006年2月28日颁布,200r7年3月1日施行)

C.‘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5年4月1日施行)

D.<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简称ROHS)和<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简称wEEE)(欧盟200B年2月13日公布)

E.‘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施行)F.<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颁布实施)

学生与家长对有关电子垃圾法律法规的了解情况如上表所示,由于该题设为多项选择题,笔者在调查的

在各部门的考察调研、制定规划、管理控制后.曾过程发现中答题者对答案的选择存在着一定的随机

性。

3结语

经屡次以“垃圾镇”被歹JJ人全国环境污染“黑名单”的寅

屿,如今为保护环境有关部门坚决禁止、取缔焚烧、加

2009年3月广东旨贵屿镇当地人对电子垃圾有关认识情况蠲杏报告43

热、酸洗等行为.当地的电器拆解业已逐渐走上了变堵为疏.循环经济为理念的双赢之路。正确的发展道路的确定并取得的成绩实为可喜,但是保证措施的落到实处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本次调查过程中,联堤中学的一位老师透露,白天的小作坊只是经营一些简单的拆解.到天慢慢变黑的时候有些就开始进行焚烧,随着风的吹动.傍晚的联堤中学经常会闸到一股臭味.让人恶心。面对遏制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这样一项持久战.结合本次调查的所见所闻,笔者对有关部门提出几点建i义,建议如下:

3.1遏制行为.立法为先。对屡教不改的违法分子可以通过法律的规定给予一定的惩罚.以保证其不再旧犯。处理好电子垃圾需要高投入、高费用,法律法规的制定还要涉及到政府.厂家和消费者之问的承担问题”】,把处理好电子垃圾的同题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万 

方数据让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

3.2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做好各方面的宣传.包括有关废品回收的科学技术、环保知识、电子垃圾的有关常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对电子垃圾及其危害的认

识。

3.3政府制定相关的计划,加大回收电子垃圾的投人资金,设立更多的回收部门,并做到宣传到位。

参考文献

【1]hIIp://’州w.卵itlev.舱L/zII/hea上tl∥s18n・18fdB—of—

c利zh—133036.hhllJ?

ulm.so叭:e=link&u咖.me‘Iium

=r曲&uIm一咖p且ign=zII.h明m卜stamIard鲫忙a肥

【2]hIlp://ww.I‘,oye.删n/sh叩de阻iL/pIIbljc/∞ws-showl.

船p?new号-id=3330ll&merII【]时卜id=705332

广东省贵屿镇当地人对电子垃圾有关认识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郑苏珠, 黄俊生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广东,潮州,521041江西化工

JIANGXI CHEMICAL INDUSTRY2009(1)

参考文献(2条)1.查看详情2.查看详情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林洁丹.霍霞.黄晋荣.郑桂娜.徐锡金.LIN Jie-dan.HUO Xia.HUANG Jin-rong.ZHENG Gui-na.XU Xi-jin 贵屿地区3~7岁儿童血镉与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23(2)2. 林俊生.庄晓 贵屿:电子垃圾城的重生[期刊论文]-环境经济2005(4)

3. 杨木坤 广东贵屿废旧回收拆解加工现状及看法[期刊论文]-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8)4. 高文欢.刘雁 贵屿仍难摆脱困局[期刊论文]-资源再生2007(12)

5. 张雪 外资对中国污染转移概述——针对贵屿镇的区域研究[期刊论文]-新财经(理论版)2011(5)

6. 李燕.霍霞.吴库生.刘俊晓.班皓.徐锡金 电子垃圾污染区新生儿胎盘镉含量及金属硫蛋白表达水平[期刊论文]-癌变·畸变·突变2010,22(2)

7. 贵屿,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场[期刊论文]-南方企业家2010(2)

8. 刘阳乾.Liu Yang Qian 贵屿电子拆解业发展原因分析[期刊论文]-特区经济2006,213(10)9. 杜晓燕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我国电子垃圾产业化问题研究[期刊论文]-金卡工程2008,12(5)

10. 牟焕森.杨舰.白歆.刘丹鹤.MU Huan-sen.YANG Jian.BAI Xin.LIU Dan-he 基于集群创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析——贵屿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产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期刊论文]-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1)

本文链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6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