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喂水花鱼苗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豆浆喂水花鱼苗
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科学试验发现,雄性黄颡鱼比雌性黄颡鱼的生长速度快30%—80%,因此养殖雄性黄颡鱼要比雌性黄颡鱼的产量高。黄颡鱼“全雄1号”是利用技术手段,生产出的单一雄性群体,属于温水性,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生存温度为0-38℃,最佳生长温度为25- 28℃,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养殖。现在为大家介绍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一、黄颡鱼“全雄1号”苗种养殖技术   

  1、培育池条件   

  培育池面积以1~3亩为宜,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放苗前清除塘底过多淤泥(保持10厘米左右),并整修池堤,防止渗漏。   

  2、清塘与肥水   

  鱼苗放养前10~15天,每亩使用生石灰150公斤进行干法清塘,杀死野杂鱼、致病菌、寄生虫及其他敌害生物。放养前7天,往池塘中注水30~40厘米,注水时管口用40目筛绢网包裹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

  3、鱼苗放养时间  

  黄颡鱼“全雄1号”不同的养殖方法进苗的时间有些差异。从水花开始培育的时,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做适当的调整,当水温达到24度以上时即可购回水花鱼苗进行培育,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直接从夏花鱼种养成冬片鱼种或成鱼时,可根据鱼种繁殖厂(场)家可提供时间而定,时间一般在6月上旬至6月中旬。对直接从冬片鱼种养成成鱼时,可在春节过后池塘水温上升至鱼种开口时即可向苗种厂家购回鱼种,时间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中旬。 

  4、鱼苗放养   

  黄颡鱼“全雄1号”鱼苗放养密度以每亩3~5万尾为宜,单养为佳,不能与鲤、鲫鱼苗混养。下塘的鱼苗最好为同一批孵化出的鱼苗,如孵化时间相差较大,易使鱼苗生长不齐,造成成活率下降。放苗前需测量池塘水温、pH值、溶氧和氨氮等指标,鱼苗袋内水温与池水温度不超过2℃,pH值在6.8~7.5之间,溶氧大于5毫克/升,氨氮小于0.06毫克/升,即可下塘。   

  5、鱼苗饵料培育 

  对于一般养殖农户可采用土塘培育红虫培育开口饵料,方法同常规培育方法一样,采用微生物肥料加适量绿肥即可。对于大型养殖场建议采用人工培育卤虫(丰年虫)的方法进行培育开口饵料,以海水晶或食盐配置成2-3%盐度的水,每升可放卤虫卵2-3克,PH值调至7.5左右,水温25-27度,持续充氧,30-40小时后即可得到孵化好的新鲜适口的鱼苗开口饵料。不论采取哪种方法进行培育开口饵料,时间必须控制好,以鱼苗下箱前1天可食到新鲜的鲜活卤虫为宜。 

  6、饵料投喂 

  因为黄颡鱼“全雄1号”的食性在2公分前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所以黄颡鱼苗夏花鱼种培育时全部依靠人工投喂的浮游动物(卤虫)来维持生长。鱼苗下箱后隔天即可投喂人工捕捞的经60目纱网过滤后的鲜活浮游生物或人工培育孵化的丰年虫;捞取的浮游动物的投喂前需要适当消毒处理,5%食盐水消毒2~3min,投喂量可根据吃食情况适当增减,丰年虫可直接投喂,开口投喂按40-60克干虫卵/10万鱼苗投喂,以后每次增加10-15%,每天投喂3-4次。投饵后15-20分钟可用不锈钢碗取少量鱼苗进行观察吃食情况,当进食鱼苗比例低于90%时说明饵料缺乏,可适当增加。 

  7、黄颡鱼鱼苗培育   

  刚孵化出膜的仔鱼,卵黄囊尚未完全消失,游动能力较弱,喜欢集群在水体的底部,以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初期天然饵料培养充足,将大大提高鱼苗存活率。如发现饵料不足,可采用人工投喂轮虫、追加有机肥料、割青草堆沤、早晚两次泼洒黄豆浆等方式促进浮游动物繁殖。   

  随着鱼体长大,鱼苗活动、摄食能力明显增强。此时要逐步提高池塘水位至0.8~1.5米,以增加鱼类活动空间。当长至2~3厘米时,池塘中天然饵料已无法满足其摄食需求,可采用黄颡鱼专用膨化浮性饲料进行人工引食驯化。首次驯食宜选在天气正常时早上太阳出来后及下午进行。选用蛋白含量在40%以上专用幼甲鱼饲料、鳗鱼饲料投喂均可,投喂前可用饵料:水=1:0.8的比例拌合饲料,揉成团放在饵料台上投喂。驯食时先少量多个点撒料,待鱼苗集群后逐渐增加投喂,每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经过2-3天即可成功驯食。投喂次数刚开始每日3~4次,待驯化完全后,每日2~3次,投喂量根据鱼苗摄食情况而定,以吃完为准。   

  8、饲料投喂 

  驯食成功后可根据鱼苗数量逐渐调整投喂量。投喂要定时,投喂量要适中,以鱼苗在一小时内吃完为度;投饲做到少量多次,可调整到每天投喂3~4次,但要注意总量控制在鱼体重的5%左右。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鱼苗基本上可达到2.5-3cm,可进行下一级培育。 

  9、鱼苗日常管理   

  每日要坚持巡塘,注意观察水色和鱼的摄食、活动状况,通过注水、使用微生物制剂、泼洒施肥和开启增氧机等措施,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饵料生物丰富。每隔一段时间,对池塘进行杀虫和杀菌消毒,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等免疫制剂,提高鱼苗抗病能力,防止鱼病发生。   

  二、黄颡鱼“全雄1号”成鱼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黄颡鱼成鱼养殖对池塘面积要求不严格,但一般需要池塘水源充沛、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水深在1.5~2米左右,底部淤泥10厘米左右,具有保水保肥能力。同时每5亩水面配有一台增氧机。 

  黄颡鱼下池前10~15天干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或水库进行彻底的清理消毒,杀灭水体中的寄生虫、鱼卵、虫卵、病原菌等敌害。清塘消毒的方法有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采用干法清塘时,每667 m2生石灰的用量为100千克或漂白粉10千克(池水深保持10cm左右);带水清塘时,生石灰的用量为200千克(池塘中保持水深50-60cm)或漂白粉20千克。将生石灰或漂白粉化水后立刻全池泼洒。浓度一定要高,并且要均匀。消毒3天后加注新水至常规养殖水平面,加水时出水口用60亩网片过滤,防止野杂鱼如池。    

  2、放养模式   

  黄颡鱼成鱼养殖模式比较多样,既可主养,又可在鳊、草、青等家鱼养殖塘内套养,但不宜与鲤、鲫等混养。主养时,一般每亩放养15~30克规格的黄颡鱼3000~4000尾,并每亩套养60~80克规格的花、白鲢200尾左右以调节水质。当年黄颡鱼苗种可养成80~150克规格的商品鱼。有条件的,还可在池塘内每亩混养200只甲鱼,在池塘增效的同时,对控制黄颡鱼病害可起到积极作用。套养时,则根据池塘条件及其他鱼类的实际放养情况确定。   

  3、放养前准备   

  放养10~15天前对养殖池进行清塘。尤其要注意杀灭螺蛳、蚌类等底栖动物,因为它们是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黄颡鱼为底层鱼类,且游动速度较慢,容易被螺蛳、蚌类体内的寄生虫寄生导致病害的发生。放养前7天,注水80~100厘米,进行肥水。注水方式及肥水注意点同苗种培育。鱼苗下塘前采用3%的食盐水浸浴2~5分钟做消毒处理,池塘水水质要求氨氮值为小于0.2毫克/升,其他条件同苗种培育。  

  4、饲料与投喂   

  投喂的饲料要求新鲜、适口,无腐败变质、无污染。饲料主要营养成份中粗蛋白含量不小于38%,以南通正大黄颡鱼膨化浮性料为宜。   

  当水温达到12℃以上时开始饲料投喂,投喂初期需进行引食,方法同苗种培育。一般日投喂2次,清晨、傍晚各一次。当水温为12~18℃时,日投饲率为鱼体总重的1~2%;18℃以上时为2~3.5%。实际投喂时,则根据“四定”(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吃食与活动情况)原则做适当调整。   

  5、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黄颡鱼的生长。平时一般20~3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20~30厘米。如水质过清,则适时追肥,施肥坚持“看水施肥、少量多次原则”,使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确保水质肥、活、嫩、爽。同时每隔半个月交替使用生石灰30ppm和微生物制剂一次,以调节pH值,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促进池水藻相、菌相平衡。   

  6、鱼病的预防    

  黄颡鱼“全雄1号”在养殖过程中,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做好预防措施:  

  ①彻底清塘,严格消毒。       ②苗种放养时,要用食盐等药物浸浴消毒。  

  ③放养体质健壮、无病害的苗种。  ④投喂新鲜、优质饲料,坚持“四定”、“四看”投喂方法。  

  ⑤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注换水。    ⑥发现鱼病,及时诊治。

  ⑦定期泼洒药物消毒水体与口服药物,坚持对活饵、饲料台、食场进行消毒。视水质、天气等情况,可每月泼洒杀虫药一次,隔天再泼洒二氧化氯消毒一次(用量参照说明),每15天用漂白粉消毒食场一次,同时每月在饲料中添加50-100ppm(50-100g/吨)的氟苯尼考或50-100ppm的“三黄粉”投喂,连喂5天。每1-2周抽检一次鱼类病情。  

  ⑧在鱼苗阶段严禁用菊酯类药物。  

  黄颡鱼“全雄1号”常见及多发病害主要有:   

  ①水霉病:主要由鱼体擦伤后水霉菌寄生导致发病,应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鱼体损伤,并在鱼种下塘后使用硫醚沙星200ml每亩每米全池泼洒,可减少此病发生。   

  ②车轮虫、指环虫病:病鱼离群,往往倒栽或侧卧于水面,或沿塘边狂游,严重者导致死亡,镜检可发现大量虫体在腮部寄生。可使用0.12ppm1%阿维菌素溶液与0.12ppm40%辛硫磷溶液合剂全池泼洒治疗。   

  ③吸虫病:主要寄生于鱼体肠道内,部分病鱼有“白内障”或头部充血等症状,在水中不停旋转,不久即死亡。该病的主要采用杀灭螺蛳等中间寄主的方法进行预防。发病时,可采用每公斤饲料拌0.4%伊维菌素溶液2.5ml连续投喂2~3日治疗,以减少损失。    

  ④出血性水肿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部分头部充血,腹腔内有大量血水。可先换水50%,然后用0.25~0.3ppm三氯异氰尿酸进行水体消毒,连续2~3日。    

  7、日常管理   

  平时每天坚持早中晚各巡塘1次,观察水质、黄颡鱼“全雄1号”鱼类活动及吃食情况,要勤除塘边杂草,捞取塘内残渣、污物及病鱼死鱼,可避免水质恶化和减少鱼病传染。遭遇闷热天气或天气突变时,要增加夜间巡塘次数,以便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同时要勤做记录,及时总结经验,以确保养殖生产顺利进行。  

篇二 豆浆喂水花鱼苗
异育银鲫中科3号鲫鱼养殖技术

  2水花池

  水花育苗池以长方形的土池为好。面积以2-3亩,高度在1.2米左右,池底平坦,东西方向为好,有上下池塘的台阶。进水、排水和防逃设施。光照条件好。

  2夏花池

  夏花池面积扩大到3-5亩,高度为1.5米。水源要丰富,水质良好,无污染。其他条件和水花池一样。

  2鲫鱼成鱼和亲鱼池

  鲫鱼成鱼和亲鱼同样以长方形土池为最好。塘形要整齐,面积可以根据养鱼的多少而定,一般5-8亩为好,深度以2.5米左右为宜。其他条件和水花池一样。

  1繁殖孵化

  池塘准备好了,在产卵季节到来时,准备进行人工繁殖。

  片花

  2清塘消毒注水

  产卵池用10PPM浓度的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全塘泼洒消毒。接着冲洗干净。再注入孵化用水,注水深度为1.2-1.5厘米。

  2亲鱼的选择

  选择品种纯正,2龄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鲫鱼作为母本。体重在0.5以上。要求体格健壮、体型优良,腹部饱满,鳞片完整,体色鲜亮,没有疾病。

  选择2龄以上的兴国红鲤雄鱼,作为父本。体重在1-1.5千克之间,身体健壮,体色鲜亮的纯种。兴国红鲤的产精量,与个体大小成正比,个体大,产精量多。为什么选择兴国红鲤的雄鱼作父本呢?因为异育银鲫雌雄繁殖产生的后代很容易发生变异。用兴国红鲤雄鱼,可以保持中科3号品种的纯正。催产当天上午,将中科3号雌鱼和兴国红鲤雄鱼,按照10-30尾雌鱼,配1尾雄鱼的比例,投放在同一个池塘中。因为兴国红鲤个体大,产精量多,让它们在同一池塘中追逐。刺激产卵。

  2打针催产

  催产时,用拦网的办法,将亲鱼集中到网内,

  用三种药,促使精卵发育成熟的鲤鱼丙酮干燥的脑垂体,促进亲鱼产卵、排精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进一步促使卵细胞发育成熟,并排卵的,促排卵素。按规定量配成混合液,抽催产药,注射催产。无论是雌鱼,还是雄鱼,都在胸鳍下注射。用药量根据个体大小而不同。每1千克雌鱼的用量为1毫克。每1千克雄鱼的用量为雌鱼的一半。倾斜着下针,针管和鱼的身体构成45度角。打10条雌鱼,再打1条雄鱼。打完了,投放到原池塘内。水温在18-19摄氏度之间,下午3-4点打针催产。水温20-21摄氏度之间,下午4-5点打针催产。12-16小时后,到第二天清晨,准备好孵化设施,再挤卵。

  2孵化环道清洗杀菌

  孵化场要清洗干净,刷洗过滤网,清除过滤袋里的污物。用10PPM浓度的聚维酮碘溶液,泼撒孵化环道。随着水流进行杀菌、消毒。最后冲洗干净,堵住出苗口。1小时后,开始注水,达到1-1.2米的深度。准备工作就做好了。

  2挤卵

  将鲫鱼亲鱼拦在网里,在容器中加入没过底部的生理盐水。捕起雌鱼,卵子挤在生理盐水中。挤10条雌鱼的卵子,再挤入雄鱼的精液,晃动1-2分钟,均匀授精。这样孵化生产的下一代,完全遗传中科3号的生物形态特征。全部都是雌性后代。这种繁殖方法,就叫做异精雌核繁殖法。以最快的速度送去脱粘。为什么要脱粘?又该怎么脱呢?我们过去看仔细吧!

  2脱粘

  师傅用黄泥土加水稀释成粘稠的泥浆,作为脱粘剂。直接将授精卵倒入泥浆水,搅动3分钟,脱去卵粒上的粘液。用100目的筛绢(四声)网,过滤出卵子,用清水漂洗2-3次,清除黄泥土,浇水冲洗筛绢网,目的是不让卵粒粘在网壁上。舀出卵粒,立即投放到孵化环道中,进行流水孵化。

  2孵化期管理

  投卵地点要在环道的上游,水流畅快,水冲击力大的地方,逆着水流,缓慢投放。不能垂直方向,快速倒卵粒。这样容易出现鱼卵沉底,死卵的现象。孵化时间一般为7天。这期间要做些什么呢?

  3水流控制

  流水孵化,要水流畅快,达到鱼卵在流水中上下翻动的标准。进水口套上60目的过滤网,过滤杂质和敌害生物。一直保持注水。24小时打开电动加速搅动器,加速水流。如果水流慢,鱼卵沉底,会出现死卵。孵化前3天,鱼卵没破膜,每隔2-3小时,刷洗一次排水过滤网。后四天,开始破膜,卵黄膜脱落,容易堵塞过滤网,每隔1小时刷洗一次。保持排水畅通。流水减缓的地方,每1小时需要用木桨划动拨水一次,让可能沉底的鱼卵流动起来,这样就没有死卵了。

  3水质监测

  用1500瓦的电风扇鼓气增氧。功率的大小与孵化场的面积相适应。电风扇保持24小时打开状态。每1小时巡查一次。监测溶氧量,每1升水的溶氧量保持在5-8毫克之间。说明氧气充足。畜水池的孵化用水,pH值都保持在7-8之间。

  3水温控制

  鲫鱼孵化期分早、中、晚3次测量水温,温度在18-21摄氏度之间较为适宜。最好配备大型畜水池。保持温度恒定不变。以预防外来水源的突然变化。随时观察鱼卵的孵化情况。

  2出膜

  3天以后,鱼卵陆续破膜。刚开始只能上下窜动,不会游泳。5天以后,先出膜的学会了平游。到第7天,实现全体平游,刚学会平游的小鱼称为“水花”。水花就可以出孵化池了。水花在出膜后3-4天内,依靠卵黄囊剩余的营养生长发育。第7天收集水花。

  2集苗

  集苗池要清理干净。用10PPM浓度的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后。再注入,深度为1米。拉好80目的筛绢网箱。打开孵化环道出口,水花输送到集苗池。集苗的目的是利用卵黄粘膜容易附着的特性,让附着在网上的污渍、杂物清除,让水花集中到一端,再转移出来。送到暂养池里。

  2暂养

  暂养池经过了消毒,注水。深度在1-1.2米之间。每隔1米拉一根铁丝。同样用80目的筛绢网,将网绳系在铁丝上。放水花时,要慢慢地放,顺水流到池塘里为好。暂养的密度为每立方米100万尾。打开管道式喷水管,给暂养池内增氧。在暂养期间,投喂开口饵料。 【豆浆喂水花鱼苗】

  用煮熟的鸡蛋黄作为开口饵料。将蛋黄装入80目的筛绢网,挤压蛋黄,溶化在清水中,成为蛋黄水溶液。再投喂水花。一只蛋黄喂10万尾水花。每天投喂5-6次。暂养时间最多2-3天,水花就必须投放池塘养殖了。

  2包装

  用聚乙烯薄膜袋,盛装三分之一的清水,再装入鱼苗。每袋装入10万尾为适宜。充氧充满薄膜袋的90%就可以了。最后,将袋口扎紧,避免漏气、漏水,就可以运输了。20小时以内下塘,都可以存活。

  1水花至夏花的培育

  异育银鲫中科3号鲫鱼鱼苗的培育也分为水花、夏花、鱼种三个阶段。将水花培育成夏花需要15-20天。体长从1-1.5厘米,长到3-5厘米。水花放塘前要准备什么呢!

  2池塘准备

  清塘要清理干净。注入没过池塘底面的清水。再用生石灰溶液,全塘泼撒。这叫作带水清塘。每亩池塘石灰用量为50-100千克。清塘后5-7天,再注水,用80目的筛绢网过滤,严防野杂鱼或者其他敌害生物进入池塘。深度80厘米。

  注水后,给池水撒施猪粪等农家有机肥,每亩施基肥200-300千克,培育轮虫等水花适口的动物饵料。施肥3-5天后,池塘中轮虫量达到高峰,每升水轮虫数量达到5000-10000个。就可以投放水花下塘了。准备好了,再去买苗。

  2放养

  投放水花时,将薄膜袋放在池水中,适应5分钟左右,使苗袋里的水温与池塘水温一致,因为内外水温差别大,会影响成活。投放水花要慢慢的。每亩池塘放养20万尾左右。池塘内配备一台1000瓦的喷水式增氧机。晴天下塘,不用增氧。阴天下塘,要立即打开增氧机增氧。

  2投喂

  放塘后,水花摄食池塘中培育的藻类、轮虫、红虫等和小蝌蚪。天然饵料不足时,用干黄豆浸泡24小时,再磨成豆浆,泼撒池塘,投喂水花鱼苗。每亩池塘黄豆的用量为1千克。每天泼撒投喂豆浆2次。分别在上午8-9点,下午2-3点,各投喂一次。可以追施有机肥。增加轮虫数量。

  2水质监测调节

  每天早上或者晚上,监测溶氧量、pH值和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含量。每升水溶氧量保持在3毫克以上。酸碱度控制在6.5-8.3之间,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为零。当每毫升水中的溶氧量低于3毫克时,立即增氧。一般增氧机坚持三开,三不开的原则。三开是哪三开呢?晴天,中午开,阴天,傍晚开,随时浮头随时开。每次开机增氧2-3小时。每天晚上10点打开增氧机,一直开到第二天早上6点。三不开是怎么回事呢?晴天傍晚不开,阴天早上不开。下雨天不用开。

  酸碱度低于6.5时,泼撒生石灰水,每亩池塘生石灰用量为25千克。当酸碱度高于8.3,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偏高,都可以用加新水的方法调节。水花下池3天以后,添加新水。以后每隔2-3天,添加一次。每次加水深度5厘米左右。将池水的深度增加到1-1.2米。

  2巡塘

  每天巡塘5次。早上2次,晚上2次,中午1次。早上5点巡塘,主要查看有没有浮头。早上8点、中午12点,下午5点巡塘,主要是观察水质变化。晚上8点巡塘,除了看水质,还要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有没有浮头现象。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观察水花的吃食情况,了解它们的生长状况。

  经过15-20天的培育,水花生长到3-5厘米。称为夏花。

  2出塘前拉网锻炼

  夏花出塘前,要选择晴朗天气。进行2次拉网锻炼。

  3第一次拉网

  第一天,在上午9-10点,进行第一次拉网,用20-30目的网,4个人分成两组,在岸上拉网,两边分别有1人踩纲,中间1人牵纲。采用包围的方式,将鱼围入网中,再慢慢地提起,使夏花稍微密集一下,大约10秒钟后,立即放回池水中。第一次锻炼结束。

  第二天中午,泼撒投喂豆浆1次,每亩池塘黄豆的用量为2千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篇三 豆浆喂水花鱼苗
水花鱼苗培育夏花鱼苗养殖技术

水花鱼苗培育夏花鱼苗养殖技术

时下,正值鱼苗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的黄金时期,苗种培育对于渔民来说已属老生常谈,各渔场都设法在春季鱼苗培育环节中提高鱼苗培育成活率,但近年来,鱼苗培育成活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30%左右,影响了养殖效益。笔者认为,要想提高鱼苗成活率,应抓好以下几个要点:

一、鱼苗池的选择

鱼苗池要求池堤坚实,不漏水,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鱼池要背风向阳,长方形,东西向。鱼苗池不宜过大,水体不宜过深,过大容易形成风浪,鱼苗随风浪与池壁碰撞,影响成活率;过深、水温难以提高。面积过小,水温变化快,鱼苗生活条件难以控制。

二、鱼苗放养前要彻底清塘

鱼苗放养前要干池水,清除杂草,挖去过多淤泥,每公顷用块状生石灰1500千克化水后全池泼洒,杀死病菌、寄生虫和敌害生物。进水时,进水口要用双层密网过滤,以防野杂鱼类进入池中,鱼苗池进水后,每天早晨要定时巡塘,发现蛙卵和水草,要及时清除.

三、科学选购鱼苗

鱼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鱼苗成活率高低,鉴别鱼苗质量好坏方法有:

1.在孵化缸内,将水体搅动成漩涡状,鱼苗能在漩涡边缘逆水游泳为好苗。

2.取少量鱼苗放入盘中,鱼苗游态活泼,身体清洁,口吹水面,鱼苗能逆水游,倒掉水后鱼苗留在盘底剧烈挣扎,头尾弯曲成圈状为好苗。

四、下塘前的准备【豆浆喂水花鱼苗】

1."试水"后下塘。鱼苗放养前1天,取几尾鱼苗放在鱼池网箱中,观察1天,若鱼活动正常,即可放苗。

2.肥水下塘。肥水下塘标准是池塘中浮游动物(轮虫)正处于繁殖高峰期,保证鱼苗入池后,有充足适口的天然饵料,能提高鱼苗培育成活率。一般鱼池施肥后6天~7天,轮虫繁殖达到高峰期,所以施肥时间应在鱼苗下塘前7天~8天为宜。如水温低,可以提前2天~3天,每亩施有机肥200千克~300千克。

3.投食下塘。鱼苗下塘时,每万尾鱼苗投喂蛋黄2个~3个,方法是鱼苗放入稍大的塑料盆内,将蛋黄用水稀释,经40目聚乙烯网布过滤后,均匀洒在盆内,再等20分钟后放入池中。

4.调温下塘。鱼苗运到池口时,注意氧气袋与鱼池水温不能相差±3℃,若温差过大,应将氧气袋放在鱼池水面上,待袋内水温与鱼池水温接近时,再缓慢将鱼苗放入池中。如遇有风浪应选择上风离岸2米~4米处放苗。

五、放养密度要合理【豆浆喂水花鱼苗】

鱼苗培育一般一口池只养殖一个品种,不宜混养,每亩放养鱼苗8万尾~10万尾。密度过低不能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过高则培育过程中易造成鱼苗浮头,或因饵料不足抑制鱼苗生长。

六、投足饵料,适时施肥

鱼苗培育以豆浆投饵为主,施肥为辅。豆浆泼洒要量少次多,均匀泼洒,每天投饵要做到"三遍两满塘"(即1天泼浆3次,其中2次全塘泼洒,1次围鱼池四周泼洒),豆浆要现磨现泼,不可搁置太久,每天每亩需黄豆3千克~4千克,5天后,除泼浆外还需增投豆渣、豆饼糊等精料。施肥可以增加水体营养元素,促进天然饵料生物生长繁殖。当鱼池水质清淡,天然饵料生物不足时,要及时追肥。一般鱼苗入池5天后,每2天~4天追肥1次,每次每亩施有机肥80千克~100千克,保证鱼池中有一定天然饵料生物供鱼摄食 。

七、调活水质

鱼苗入池前期,水深控制在40厘米~60厘米,有利于提高水温和饵料生物生长繁殖,7天后,每2天~4天注水1次,每次注入10厘米~15厘米,扩大鱼苗生长空间,保持池水"肥、活、爽、嫩"。注水时应注意水体平直地流入池中,注水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鱼长时间顶流,消耗体力,影响生长或引发跑马病。

八、定时巡塘

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观察水质情况,以确定投饵数量和施肥量,观察鱼的活动和生长情况,发现病害要及时治疗和清除。

【豆浆喂水花鱼苗】

池水也不能太过肥,花白鲢会鼓肚,也就是汽炮,象这样要色急时加水就好了,草鱼下池水质不能过肥,过肥引响成活率。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

鱼苗夏花阶段,主要鱼病有跑马病、白头白嘴病、白皮病等。培育期内每5天~7天泼洒1次石灰水,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5千克,可以澄清水质,预防鱼病。跑马病发病时,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停止注水,并适当增加投饵、施肥数量。当发生白头白嘴病、白皮病时,每亩用1克/立方米漂白粉或0.2克/立方米强氯精全池泼洒,消毒池水,连用2天,并及时分池,降低池内密度。

十、适时分池

鱼苗经20天~25天培育,长到3厘米以上时,要及时分池,降低池内密度促进夏花生长和提高夏花出池规格。夏花出池前需进行2天~3天拉网锻炼,拉网前要停食1天,操作时动作要轻,速度要慢.

篇四 豆浆喂水花鱼苗
豆浆培育鱼苗的初步研究

篇五 豆浆喂水花鱼苗
泥鳅育苗期肥水与投喂

用豆浆饲养鱼苗不仅可快速育肥,而且鱼苗的体质增强,成活率也高。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豆浆制作。磨浆前先将大豆在25~35℃温水中浸泡5~8小时,水温低浸泡时间长一些,反之短一些。磨浆工具一般采用磨粉机或磨浆机。磨浆时要将大豆和水同时加入,一般每公斤大豆用水10~12公斤。也可用豆饼浸泡后磨浆。豆浆的浸泡时间为5~6小时,磨浆时每公斤用水10~12公斤。豆浆磨好后不可再加水,否则会沉淀。

二、泼浆方法。为延长豆浆颗粒在水中的悬浮时间,提高利用率,一般每天泼浆3~5次,浆要洒得细,泼得匀。最好将鱼苗池四角堆一些较大的嫩青草,然后把豆浆泼洒到草的周围,这样幼小鱼苗也能吃到。草、青鱼喜欢集中在池边浅水处活动,故草、青鱼苗池的池边要多泼些。

三、泼浆时间。泼浆时间一般在上午8时至下午5时。喂得太早水温低,溶氧少,鱼苗吃食也少,特别是在鱼浮头时泼浆会加重浮头,所以此时不能泼浆。喂得太晚,天黑以前吃不完,豆浆在水中分解也容易造成鱼池缺氧。如天气闷热,要下雷阵雨时,一定要少喂或不喂。

四、泼浆数量。幼苗期平均每天每亩投喂3~4公斤大豆磨成的浆,一周后增加到5~6公斤,并根据水色情况灵活掌握用量。水色要做到活、肥、嫩、爽。一般养成1万尾鱼种,需要大豆7~8公斤。另外,饲养草鱼或青鱼苗,在鱼苗入池后10天体长达10毫米左右时,除了泼喂豆浆外,最好再用较稠的豆糊、豆饼糊等堆放在池塘四周浅水处,供它们摄食。草鱼苗长到25毫米以上时,还可增喂浮萍等饲料。

1.肥水

刚下塘的鱼苗以轮虫和无节幼体等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因此,鱼苗下塘前3~5天,应依水温按每100平方米池面22.5~45千克的量泼洒粪肥,进行肥水,以满足鱼苗的营养需求。 鱼苗的生长速度和轮虫的生物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轮虫的生物量在0~30毫克/升的范围内,鱼苗的日增重率随轮虫数量的增多而加快,两者呈正相关;轮虫的生物量在32~160毫克/升的范围内,轮虫的数量越多,鱼苗的日增重率越低,两者呈负相关。因此,控制轮虫的生物量极为重要。鱼苗下塘时,轮虫的生物量为20~30毫克/升(7000~10000个/升)较适宜。

水体轮虫生物量的检查方法:在晴天中午,用有刻度的小量筒随机取塘水数毫升,对光看,像灰尘大的乳白色小点即为轮虫,数其个数,求出每毫升水中的个数。多取几个点求平均值,如每毫升水中有10个轮虫,即达到肥水标准。观察水质,以灰白色水色最好,黄绿、嫩绿、黄褐色也很好。

2.放养

养殖水域及鱼苗

准备好后,即可进行放养。方法是先将鱼苗放在盛器内,待鱼苗活动正常后,泼洒蛋黄水(煮熟的鸭蛋或鸡蛋蛋黄,用2层纱布裹住,在盛器内漂洗),使其饱食(肉眼可见鱼苗消化道中显一浅黄色线条),约10~20分钟后,在上风处放苗。放苗时,将盛器倾斜放入池水,缓慢倒出, 用手拨散鱼苗。

养殖量一般根据出池规格大小而定。如果培育3.3厘米左右的夏花,每667平方米水面养殖15万尾;如果1次培育7厘米以上鱼种,每667平方米养殖8万~10万尾;如果要在短时间内1次养成10厘米以上鱼种,每667平方米水面养殖5万~7万尾为宜。如果采取三段培育,一般先按每667平方米水面20万~30万尾的量养殖水花鱼苗,培育10~15天,达2厘米左右分出;再按每 667平方米3万~5万尾的养殖量,养10~15天,达到夏花规格再分出,进行鱼种培育。如果池塘条件好,饵、肥料量多质优,混养日期早,培育技术水平高,养殖密度可以偏大些。

3.注意事项

鱼苗池进水应该严格过滤,且养殖前拉空网1次,以清除敌害生物。投放鱼苗前1天,将网箱置于池中,放入少量鱼苗,试水半天或1夜,如鱼苗安然无恙,再预计养殖鱼苗。鱼池水温与运输工具内水温不得相差2℃以上,否则应缓慢加水,待鱼苗适应后放养。鱼苗一般以单养为主。

篇六 豆浆喂水花鱼苗
水花发塘

水花发塘的过程

水花下塘发育到3—4公分的鱼苗,大概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在这阶段,水花的适口饵料生物大小的变化一般是:轮虫、无节幼虫、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其中以轮虫,无节幼虫和小型枝角类为主。发花的主要工作就是保持水环境中这些饵料生物的量,满足鱼苗的需要。以下是我们发花的过程:

1. 清塘:清塘前采取的措施有:晒塘,即抽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让池底经日晒一段时间。清塘一般是干法清塘,即用生石灰加水溶化后全池泼洒。清塘用未被氧化的生石灰,用量是75—100公斤/667m2,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水能达到的位置都要泼洒到;如果用漂白粉清塘消毒,用量是20—30公斤/667m2。

2. 前期肥水:水花下塘前3—5天,土池中进水60公分左右的水。加入发酵的鸡粪,用量是30公斤/667m2。今年池塘的螺蛳少,可以少用一点鸡粪防止气泡病。打开增氧机,搅动底质,使轮虫休眠卵尽快发出来。

3. 水花下塘:尽量在晴天上午无风时放苗,如若有风,一定在上风处放苗,防止鱼苗被吹上岸上干死。放苗时,注意水温差,一定不能超过2度。控制放养密度,不要超过30万尾/667m2。

4. 豆浆肥水:泡好的黄豆1—1.5公斤/667m2,磨成豆浆泼入培育池,每天三次。豆浆饲喂水花过程中,在豆浆中添加高质量鱼粉、高力素和益生菌,增强苗种体质和抵抗力。鱼粉用量为50克/桶;高力素用量可以灵活掌握,大致为一汤匙每桶;益生菌用量可以根据商家介绍的标准用量。在此期间,引进新水加高水位,降低苗种密度。

5.粉料过渡:在过渡至粉料的过程中,鱼粉在豆浆中的添加量逐渐减少,鳗鱼粉料在豆浆中的添加量逐渐增加,但总量比往年少1/3,大致在1—1.5公斤每桶。而且过渡期尽量缩短2—3天。高力素和益生菌可以一直添加。

6. 粉料饲喂:完全过渡到粉料后,在鳗鱼粉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粘合剂(可以是面粉,也可以是市售的专用粘合剂),用量占到总饲料量的20%,减少粉料的散失,降低水体环境的负荷。如果这阶段,苗种上台抢食不强烈,可以拌饲一些诱食剂,比如鱼服康。这阶段高力素也可添加,用量为1克/Kg饲料。粉料饲喂时间也要缩短2—3天。维生素在粉料饲喂这阶段添加,用量为3—5克/Kg饲料。

7. 后期驯化:在后期7天左右的时间里,减少粉料饲喂的量,同时配合用颗粒饲料进行驯化,降低一选后驯化的难度。

8. 疾病防治:在水花下塘后数天,可以用聚维酮碘施用入池,预防细菌性疾病。用量为500ml/667m2,其他含氯制剂,硫酸铜等药品备足量,随时监察鱼苗的状况,及时发现病症,及时治疗。

9.水质调控:主要靠加注新水和益生菌来改良水质。【豆浆喂水花鱼苗】

2009-3-1

篇七 豆浆喂水花鱼苗
鱼苗培育期间一起突发事件及处理

综合治疗大口鲶“头部肌肉增生”

笔者2009年3~6月在四川省作鱼病售后服务,现对自己实施的一例大口鲶“头部肌肉增生”的具体治疗过程作一介绍,供同行参考。

1.养殖情况  养殖户李老板,四川宜宾南溪县江南镇人,在长江南溪县河段北岸水域进行船体网箱养殖大口鲶。网箱规格:八口箱每箱2米×3米×1.5米;三口箱每箱4米×4米×1.5米。鱼体规格:平均每尾为1~1.5千克;放养密度:13~16尾/米3;日平均水温:20~28℃;天气状态:阴天间小雨为主;网箱内水流:0.06米/秒。每天投喂冰冻鱼(白鲢或野杂鱼)75~100千克。

2.发病情况  2009年5月10日11口网箱均发病,并且日渐加重,每天死亡21~35尾,2009年5月22日网箱抽检,发病率30%~40%,发病前后养殖户用强氯精、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等箱内消毒,并用青霉素加庆大霉素内服均无效。

3.主要症状  病鱼头部浮肿,局部有圆型类似肿瘤的增生物,剪开皮肤可见增生肌肉组织紧密,但无脓液及出血现象,增生组织显微镜观察无寄生虫,鱼体色灰淡,黏液增多(富粘),皮肤轻度溃疡,胃部解剖后有白色积水,其他无明显异常(图见彩中插2)。

【豆浆喂水花鱼苗】

4.鱼病确诊  用显微镜观察无寄生虫可排除虫害增生,增生物区域无脓液及青霉素加庆大霉素内服无效,可排除细菌感染增生,根据主要症状可确诊为病毒性肌肉增生及并发富粘、胃炎和皮肤溃疡症等。

5.治疗措施  5月23日开始内服加外用治疗。外用:①第1~2天,每天用25千克食盐,溶解后在11口箱内循环泼洒,连用两天。②第4~7天,每天用45%二元二氧化氯,详细按照说明书化水后箱内循环泼洒,每天3次,每隔3小时一次,11口箱每次用量500克,连用4天。

内服:治疗期间每天喂冰冻鱼65千克,用粘合剂拌药粉均匀投喂(中药粉碎),每天3次,全药饵投喂。①第1~3天,每天用10%氟苯尼考、10%+5%维生素E+C、肝胆利康散(水产用)各200克,混合拌饵投喂,连喂3天。②第4~8天,金银花250克、广木香200克、野菊花300克、甘草150克、地榆200克、板蓝根300克、鸡内金200克、黄芪150克,混合粉碎拌饵投喂,连喂4天。

6.治疗回访  笔者2009年6月12日打电话回访养殖户及南溪县水务局鱼病室,具体反映情况为:治疗到

第三天大口鲶皮肤溃疡、富粘及胃炎等并发症消失,每天死亡明显减少,当天死亡8尾,第六天停止死亡,第八天所有网箱抽检发现鱼类基本正常。

7.分析讨论  ①大口鲶属无鳞鱼,治疗要选择刺激性小的药品,防止因药物刺激而产生脱粘、富粘等应激反应而加重病情。②流水给网箱养殖大口鲶的治疗带来困难,治疗要遵循“内服加外用、内服为主、外泼为辅”的原则,内服要用粘合剂,外泼要循环反复进行,剂量要科学增大。③该治疗对症下药,采取了中西结合,营养、开胃、增强免疫功能等辅助治疗措施,收到了理想效果。④此治疗采取了中药复方内服,主次分明,辨症施治,不仅考虑了综合杀灭病毒的功效,而且考虑了对并发症的治疗,达到了比较快速、彻底的治疗效果,同时也防止了抗药性的产生。

陕西大荔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张忙友

邮编  715100

物,所有脏器没有发现异常现象。取病变部位进行镜

鳅 烂口病的防治

近年来,泥鳅养殖在各地发展较快,泥鳅烂口病时有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了一定损失。2009年4月,我县一泥鳅养殖场发生烂口病,经现场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和治疗效果介绍如下:

1.基本情况  该养殖户养殖池全部为新建水泥池,池底淤泥厚度20厘米,水深40厘米。今年4月中旬从外地购进鳅种,用泥鳅专用配合饲料驯化投喂,几天后有泥鳅少量死亡,起初每天有三四尾,一周后每天死亡10余尾。该养殖户按常规方法进行水体消毒,治疗效果不显著,于是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帮助诊治。

2.临床症状及诊断分析  现场调查,养殖池水质清瘦,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病鳅呆滞水面或池底,行动迟缓,口部发白,捞出水面观察,病鳅上颌部溃烂,成白色棉絮状,部分已露出上颌骨,头部胡须部分折断,下颌部轻微充血。解剖检查,鳃部正常,肠道无食

检,发现有少量车轮虫等原虫寄生。根据发病症状、解剖情况及镜检结果,诊断为:泥鳅苗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初期,头部受到损伤,继而细菌感染和原虫寄生,病鱼不能进食,逐渐衰竭死亡。

3.治疗过程  根据诊断结果,笔者马上指导养殖户购买药物进行治疗。首先杀虫,全池泼洒0.7克/米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第二天施用聚维酮碘0.3克/米3,杀灭水体中的致病菌,连用两天;两天后全池泼洒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改善养殖环境,每亩施用EM菌粉剂150克;同时投喂药饵,每千克饲料添加恩诺沙星40毫克,并适量添加多种维生素,连喂5天。几天后死亡量逐渐减少,一周后恢复正常。

4.小结与讨论  泥鳅为底栖性鱼类,生性胆小,在捕捞、运输、暂养时极易产生应激反应,乱窜乱撞导致头部受伤。泥鳅口下位,撞击时上颌部最易受伤,给细菌和原虫的寄生创造了条件。泥鳅烂口病一般在养殖初期较易发生。防治泥鳅烂口病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把好苗种质量关:从正规苗种场选择苗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体表光滑,苗种暂养时间不应过长,在捕捞、运输过程中操作应小心,尽量减少苗种的受伤程度。放养前应对苗种进行筛选,去除病鳅和残鳅,对撞伤严重的个体应剔除。

(2)把好消毒关:首先应做好清塘消毒工作,鳅种下池前10天,注水10~20厘米,0.1千克/米3生石灰化浆,沿池四周及池底均匀泼洒。也可用漂白粉20毫克/升或高锰酸钾20毫克/升全池泼洒消毒,24小时后排净消毒液。新建水泥池应先脱碱后消毒。其次是苗种放养前要消毒,放养前泥鳅苗种用3%~5%食盐水或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浴5~10分钟,以杀灭体表携带的病原体。

(3)肥水下塘:肥水下塘是提高泥鳅苗种成活率的关键。肥水下塘符合泥鳅的生理习性,泥鳅容易隐蔽,增强了安全性,降低了应激反应程度,同时又为鳅种提供了天然饵料,有利于尽快恢复体质。苗种下塘前一周,每亩施入充分发酵的粪肥200~300千克,施用生物鱼肥效果更好。当池水呈浅绿色或水体中有大量浮游动物时,应适时下塘。

(4)采取综合法治疗:泥鳅烂口病由受伤引起,病原体继发感染及水质不良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治疗时应先杀虫、后杀菌、再调水,同时内服药饵,可有效控制病情,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河北赵县水务局水产站  李兴辉

邮编  051530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6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