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繁殖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黄颡鱼繁殖技术
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科学试验发现,雄性黄颡鱼比雌性黄颡鱼的生长速度快30%—80%,因此养殖雄性黄颡鱼要比雌性黄颡鱼的产量高。黄颡鱼“全雄1号”是利用技术手段,生产出的单一雄性群体,属于温水性,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生存温度为0-38℃,最佳生长温度为25- 28℃,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养殖。现在为大家介绍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一、黄颡鱼“全雄1号”苗种养殖技术   

  1、培育池条件   

  培育池面积以1~3亩为宜,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放苗前清除塘底过多淤泥(保持10厘米左右),并整修池堤,防止渗漏。   

  2、清塘与肥水   

  鱼苗放养前10~15天,每亩使用生石灰150公斤进行干法清塘,杀死野杂鱼、致病菌、寄生虫及其他敌害生物。放养前7天,往池塘中注水30~40厘米,注水时管口用40目筛绢网包裹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

  3、鱼苗放养时间  

  黄颡鱼“全雄1号”不同的养殖方法进苗的时间有些差异。从水花开始培育的时,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做适当的调整,当水温达到24度以上时即可购回水花鱼苗进行培育,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直接从夏花鱼种养成冬片鱼种或成鱼时,可根据鱼种繁殖厂(场)家可提供时间而定,时间一般在6月上旬至6月中旬。对直接从冬片鱼种养成成鱼时,可在春节过后池塘水温上升至鱼种开口时即可向苗种厂家购回鱼种,时间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中旬。 

  4、鱼苗放养   

  黄颡鱼“全雄1号”鱼苗放养密度以每亩3~5万尾为宜,单养为佳,不能与鲤、鲫鱼苗混养。下塘的鱼苗最好为同一批孵化出的鱼苗,如孵化时间相差较大,易使鱼苗生长不齐,造成成活率下降。放苗前需测量池塘水温、pH值、溶氧和氨氮等指标,鱼苗袋内水温与池水温度不超过2℃,pH值在6.8~7.5之间,溶氧大于5毫克/升,氨氮小于0.06毫克/升,即可下塘。   

  5、鱼苗饵料培育 

  对于一般养殖农户可采用土塘培育红虫培育开口饵料,方法同常规培育方法一样,采用微生物肥料加适量绿肥即可。对于大型养殖场建议采用人工培育卤虫(丰年虫)的方法进行培育开口饵料,以海水晶或食盐配置成2-3%盐度的水,每升可放卤虫卵2-3克,PH值调至7.5左右,水温25-27度,持续充氧,30-40小时后即可得到孵化好的新鲜适口的鱼苗开口饵料。不论采取哪种方法进行培育开口饵料,时间必须控制好,以鱼苗下箱前1天可食到新鲜的鲜活卤虫为宜。 

  6、饵料投喂 

  因为黄颡鱼“全雄1号”的食性在2公分前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所以黄颡鱼苗夏花鱼种培育时全部依靠人工投喂的浮游动物(卤虫)来维持生长。鱼苗下箱后隔天即可投喂人工捕捞的经60目纱网过滤后的鲜活浮游生物或人工培育孵化的丰年虫;捞取的浮游动物的投喂前需要适当消毒处理,5%食盐水消毒2~3min,投喂量可根据吃食情况适当增减,丰年虫可直接投喂,开口投喂按40-60克干虫卵/10万鱼苗投喂,以后每次增加10-15%,每天投喂3-4次。投饵后15-20分钟可用不锈钢碗取少量鱼苗进行观察吃食情况,当进食鱼苗比例低于90%时说明饵料缺乏,可适当增加。 

  7、黄颡鱼鱼苗培育   

  刚孵化出膜的仔鱼,卵黄囊尚未完全消失,游动能力较弱,喜欢集群在水体的底部,以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初期天然饵料培养充足,将大大提高鱼苗存活率。如发现饵料不足,可采用人工投喂轮虫、追加有机肥料、割青草堆沤、早晚两次泼洒黄豆浆等方式促进浮游动物繁殖。   

  随着鱼体长大,鱼苗活动、摄食能力明显增强。此时要逐步提高池塘水位至0.8~1.5米,以增加鱼类活动空间。当长至2~3厘米时,池塘中天然饵料已无法满足其摄食需求,可采用黄颡鱼专用膨化浮性饲料进行人工引食驯化。首次驯食宜选在天气正常时早上太阳出来后及下午进行。选用蛋白含量在40%以上专用幼甲鱼饲料、鳗鱼饲料投喂均可,投喂前可用饵料:水=1:0.8的比例拌合饲料,揉成团放在饵料台上投喂。驯食时先少量多个点撒料,待鱼苗集群后逐渐增加投喂,每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经过2-3天即可成功驯食。投喂次数刚开始每日3~4次,待驯化完全后,每日2~3次,投喂量根据鱼苗摄食情况而定,以吃完为准。   

  8、饲料投喂 

  驯食成功后可根据鱼苗数量逐渐调整投喂量。投喂要定时,投喂量要适中,以鱼苗在一小时内吃完为度;投饲做到少量多次,可调整到每天投喂3~4次,但要注意总量控制在鱼体重的5%左右。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鱼苗基本上可达到2.5-3cm,可进行下一级培育。 

  9、鱼苗日常管理   

  每日要坚持巡塘,注意观察水色和鱼的摄食、活动状况,通过注水、使用微生物制剂、泼洒施肥和开启增氧机等措施,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饵料生物丰富。每隔一段时间,对池塘进行杀虫和杀菌消毒,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等免疫制剂,提高鱼苗抗病能力,防止鱼病发生。   

  二、黄颡鱼“全雄1号”成鱼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黄颡鱼成鱼养殖对池塘面积要求不严格,但一般需要池塘水源充沛、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水深在1.5~2米左右,底部淤泥10厘米左右,具有保水保肥能力。同时每5亩水面配有一台增氧机。 

  黄颡鱼下池前10~15天干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或水库进行彻底的清理消毒,杀灭水体中的寄生虫、鱼卵、虫卵、病原菌等敌害。清塘消毒的方法有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采用干法清塘时,每667 m2生石灰的用量为100千克或漂白粉10千克(池水深保持10cm左右);带水清塘时,生石灰的用量为200千克(池塘中保持水深50-60cm)或漂白粉20千克。将生石灰或漂白粉化水后立刻全池泼洒。浓度一定要高,并且要均匀。消毒3天后加注新水至常规养殖水平面,加水时出水口用60亩网片过滤,防止野杂鱼如池。    

  2、放养模式   

  黄颡鱼成鱼养殖模式比较多样,既可主养,又可在鳊、草、青等家鱼养殖塘内套养,但不宜与鲤、鲫等混养。主养时,一般每亩放养15~30克规格的黄颡鱼3000~4000尾,并每亩套养60~80克规格的花、白鲢200尾左右以调节水质。当年黄颡鱼苗种可养成80~150克规格的商品鱼。有条件的,还可在池塘内每亩混养200只甲鱼,在池塘增效的同时,对控制黄颡鱼病害可起到积极作用。套养时,则根据池塘条件及其他鱼类的实际放养情况确定。   

  3、放养前准备   

  放养10~15天前对养殖池进行清塘。尤其要注意杀灭螺蛳、蚌类等底栖动物,因为它们是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黄颡鱼为底层鱼类,且游动速度较慢,容易被螺蛳、蚌类体内的寄生虫寄生导致病害的发生。放养前7天,注水80~100厘米,进行肥水。注水方式及肥水注意点同苗种培育。鱼苗下塘前采用3%的食盐水浸浴2~5分钟做消毒处理,池塘水水质要求氨氮值为小于0.2毫克/升,其他条件同苗种培育。  

  4、饲料与投喂   

  投喂的饲料要求新鲜、适口,无腐败变质、无污染。饲料主要营养成份中粗蛋白含量不小于38%,以南通正大黄颡鱼膨化浮性料为宜。   

  当水温达到12℃以上时开始饲料投喂,投喂初期需进行引食,方法同苗种培育。一般日投喂2次,清晨、傍晚各一次。当水温为12~18℃时,日投饲率为鱼体总重的1~2%;18℃以上时为2~3.5%。实际投喂时,则根据“四定”(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吃食与活动情况)原则做适当调整。   

  5、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黄颡鱼的生长。平时一般20~3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20~30厘米。如水质过清,则适时追肥,施肥坚持“看水施肥、少量多次原则”,使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确保水质肥、活、嫩、爽。同时每隔半个月交替使用生石灰30ppm和微生物制剂一次,以调节pH值,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促进池水藻相、菌相平衡。   

  6、鱼病的预防    

  黄颡鱼“全雄1号”在养殖过程中,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做好预防措施:  

  ①彻底清塘,严格消毒。       ②苗种放养时,要用食盐等药物浸浴消毒。  

  ③放养体质健壮、无病害的苗种。  ④投喂新鲜、优质饲料,坚持“四定”、“四看”投喂方法。  

  ⑤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注换水。    ⑥发现鱼病,及时诊治。

  ⑦定期泼洒药物消毒水体与口服药物,坚持对活饵、饲料台、食场进行消毒。视水质、天气等情况,可每月泼洒杀虫药一次,隔天再泼洒二氧化氯消毒一次(用量参照说明),每15天用漂白粉消毒食场一次,同时每月在饲料中添加50-100ppm(50-100g/吨)的氟苯尼考或50-100ppm的“三黄粉”投喂,连喂5天。每1-2周抽检一次鱼类病情。  

  ⑧在鱼苗阶段严禁用菊酯类药物。  

  黄颡鱼“全雄1号”常见及多发病害主要有:   

  ①水霉病:主要由鱼体擦伤后水霉菌寄生导致发病,应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鱼体损伤,并在鱼种下塘后使用硫醚沙星200ml每亩每米全池泼洒,可减少此病发生。   

  ②车轮虫、指环虫病:病鱼离群,往往倒栽或侧卧于水面,或沿塘边狂游,严重者导致死亡,镜检可发现大量虫体在腮部寄生。可使用0.12ppm1%阿维菌素溶液与0.12ppm40%辛硫磷溶液合剂全池泼洒治疗。   

  ③吸虫病:主要寄生于鱼体肠道内,部分病鱼有“白内障”或头部充血等症状,在水中不停旋转,不久即死亡。该病的主要采用杀灭螺蛳等中间寄主的方法进行预防。发病时,可采用每公斤饲料拌0.4%伊维菌素溶液2.5ml连续投喂2~3日治疗,以减少损失。    

  ④出血性水肿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部分头部充血,腹腔内有大量血水。可先换水50%,然后用0.25~0.3ppm三氯异氰尿酸进行水体消毒,连续2~3日。    

  7、日常管理   

  平时每天坚持早中晚各巡塘1次,观察水质、黄颡鱼“全雄1号”鱼类活动及吃食情况,要勤除塘边杂草,捞取塘内残渣、污物及病鱼死鱼,可避免水质恶化和减少鱼病传染。遭遇闷热天气或天气突变时,要增加夜间巡塘次数,以便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同时要勤做记录,及时总结经验,以确保养殖生产顺利进行。  

篇二 黄颡鱼繁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效益倍增的秘密

  [每日农经]点石成金(2)效益增加的黄颡鱼(20120320)

  湖北省自古以来享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

  记者:湖泊盛产鱼虾贝蟹,发展水产养殖是有一定的资源优势的。

  刚到湖北,小李就听说荆州市监利县渔业发展得不错,其中有这么一家养殖场养黄颡鱼养出了新门道,获得了高效益。记者这回决定去探个究竟。

  记者:大姐,您挑鱼呢?

  养殖户1:是的

  记者:这是嘎鱼吧?

  养殖户1:这是黄颡鱼,我们本地都叫它黄咕鱼。

  记者:那么咱们这个池塘养的是这个鱼吗

  养殖户1:是的。

  记者:咱们收益怎样?

  养殖户1:我一亩池塘收入四五千元。

  记者:那么这个收入在咱们这儿算是高的吗?

  养殖户1:不算。

  记者:吆,还有更赚钱呢,咱们呀赶紧了解一下。

  记者:大哥您也是养鱼的吧?

  养殖户:金天瑞:是的。

  记者:这样一亩池塘一年也能收入个四五千元?

  养殖户:四五千是我半亩鱼塘的收入。。

  记者:您这收入够不错的,您养的是什么鱼呀?

  养殖户:黄颡鱼。

  记者:什么?也是黄颡鱼?

  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一种小型底栖鱼类,广泛分布我国各水域。由于在出水时黄颡鱼会发出咕咕叫的声音,所以当地人习惯叫它黄咕鱼。可是让小李疑惑的是,同在一家养殖场,养的都是黄颡鱼,为什么这两个鱼塘的效益会相差近1倍呢?

  记者:这悬殊也太大了,估摸着大哥的养殖方式一定不寻常。

  养殖户: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一样的水质, 一样的水位,饲料都是一样的。

  这就更令人纳闷了,同样的水塘,饲喂方式也没啥区别,为什么这两个鱼塘的效益会相差这么大呢?

  养殖户:你仔细看这个鱼有什么不一样的。

  记者:我观察了半天 这个黄颡鱼都是黄黄的,而且个头也差不多,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养殖户:对,这就是我们这个池塘黄颡鱼的最大不同之处。

  养殖户金大哥说这些鱼不是普通的黄颡鱼,它凝结了水产科学家10多年的心血,是通过创新技术获得的新品种。这正是这个池塘黄颡鱼能够取得很高养殖效益的点金术。难道普通的黄颡鱼长得就不这样吗?

  记者:真是不看不知道 一看见分晓 您看这个黄颡鱼虽然说摸样差不多,但大小不一。您看这个儿大的和个儿小的相差可不少呢。

  您瞧,这效益高的鱼塘里养的黄颡鱼大个儿头,并且大小相仿。而普通黄颡鱼却有大有小。这是为什么呢?

  养殖户1:母鱼长得慢。

  原来,在自然界中,黄颡鱼有这么一个特性,那就是雄鱼比雌鱼长得快、长得大。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雄性黄颡鱼比同一批次的雌鱼生长速度至少快1倍。

  养殖户1:雄鱼这个地方有凸点,雌鱼没有。

  记者:大姐告诉我这大个儿的黄颡鱼重约100克左右,这小个儿的也就是40~50克。

  水利部 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研究员 刘汉勤 到商品规格的时候雄性个体可以长到二三两,甚至可以长到半斤。雌鱼只能长到1两左右。如果养的都是雄的,那么产量肯定大幅度提高。

  产量高自然效益好了,不过这只是获得高效益的一部分。

  记者:大姐, 它们这个大小不一样,它的价格是不是也不一样?

  养殖户1:大的卖13元1斤,小的8~9元钱1斤。

  黄颡鱼雄鱼个儿大、卖价比雌鱼也高,收益自然更多

  消费者:挑大的 。

  消费者:我喜欢买大的。

  消费者:大点的好吃。

  消费者:大的肉多嘛。

  经销商:每天批黄颡鱼一两千斤,一般经营者黄颡鱼都要全雄的,好销些。

  经营者:大的一般卖得快一点。

  经营者:每天大的卖五六十斤,小的卖四五十斤。

  经营者:我们也喜欢,老百姓也喜欢。

  看来,大个儿的雄性黄颡鱼的确很受欢迎,相对小个儿的黄颡鱼来说要好卖一些。虽然卖得贵一些,但是,它的肉更多,更肥。

  消费者:个儿大的烧起来个头大,一起肉非常多,你像小的呢吃起来肉很少。

  消费者:很鲜,而且这个鱼的腥味比较淡。

  消费者:而且肉很嫩。

  消费者:吃起来呢很爽口。

[1] [2] 下一页

篇三 黄颡鱼繁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技术

摘要总结了黄颡鱼养殖技术,包括池塘选择与清整、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鱼病防治等内容,以供黄颡鱼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黄颡鱼;池塘选择与清整;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极其广阔。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的开发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一个新亮点,在农村湖泊、水库、池塘、河沟等水体中开展黄颡鱼养殖,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黄颡鱼的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池塘选择与清整

黄颡鱼对池塘的要求不严,一般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深

1.5m以上、面积1 500~1 700m2的池塘。池底淤泥不可过厚,以泥沙质底为佳,对于池底淤泥超过10cm的池塘,必须进行清除,在阳光下曝晒数日后,再进行清整消毒。在放养前10~15d,用生石灰750~1 125kg/hm2或漂白粉105~150kg/hm2溶解化浆全池泼洒,以彻底清除野杂鱼类和杀灭病原生物。在消毒后第2天加注水0.8~1.0m深,进水口应设置30目筛绢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及鱼卵进入。第3~4天施发酵腐熟的有机肥1 500kg/hm2,以繁殖天然饵料生物,供黄颡鱼摄食。池塘要水量充足,安装好进水口和排水口栅栏,配备增氧机和抽水机等机械设备。

2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时间一般选择在冬季或春初进行,待池水中有大量的浮游动物出现后再投放鱼种。放养规格一般为20 g/尾以上,放养量可根据池塘条件、管理水平、饲料供应和鱼种规格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投放4.50~6.75万尾/hm2,并可搭配花鲢夏花1.5万尾/hm2、白鲢夏花4.5万尾/hm2,以控制水质。所放鱼种要求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表光滑、无病无伤、鳍无残缺、体质健壮,入池前需用5%食盐水浸洗10~15min。搭配的花白鲢鱼要在黄颡鱼入池15d之后再投放,以利于黄颡鱼的生长。

3饲料投喂

黄颡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天然水域的黄颡鱼食物主要是小虾、鱼及鱼卵和部分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因此进行人工养殖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如小鱼虾、畜禽加工下脚料等绞碎后,用3%~8%的面粉作粘合剂,充分搅匀后,放在饲料台上投喂;也可按鱼粉30%、豆饼30%、麸皮20%、玉米10%、面粉6%和4%的鱼油和矿物质的配方,制作成颗粒

篇四 黄颡鱼繁殖技术
全雄黄颡鱼规模化繁殖关键技术

全雄黄颡鱼规模化繁殖关键技术

唐忠林 茆健强 孙浩波

(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Ividraco)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为一种小型底栖经济鱼类,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江苏省各地区已广泛开展了黄颡鱼池塘养殖,但其苗种规模生产的问题未能很好解决,主要存在亲本量需求大、劳动强度大、雌雄鱼发情的时间难控制同步及需要大量杀雄鱼采精等方面问题。在市科委、农委的项目支持下,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大力开展了全雄黄颡鱼的繁殖技术研究,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推广效果,现将全雄黄颡鱼繁殖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1 亲本选择

黄颡鱼亲鱼要求要求体表完整、无伤无病,且达到性成熟。父本选用引进的YY超雄黄颡鱼亲本鱼,规格达0.2kg,消毒后放养至专用繁育池。母本鱼选用本地培育的普通黄颡鱼雌鱼,规格达0.1kg,放养至亲本培育池,进行雌雄分池培育。

2 强化培育及管理

通过运用强化投喂、水流刺激、水质调节及病害预防等方法,加强黄颡鱼亲本的培育,提升亲本鱼的质量,为繁殖实施提供了保障。

2.1 强化喂食

投饲粗蛋白含量达40%以上的全价颗粒饲料。尽早投喂,水温14℃以上时开始投喂,每日投喂量为亲鱼总重的3%~5%。上午7~8点投喂总饲料量的1/3,下午4~5点投喂总饲料量的2/3,以一个小时内吃完为准。产卵期前1个月,开始对亲鱼进行强化培育,足量投饲。日投量为亲鱼总体重的5%~8%。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动物性饲料占总投喂量的30%~40%。

2.2 水流刺激

定期冲新水或保持微流水。4~5月份,每周注水一次;5~6月份,每周注

水二次;6~8月份,隔天注水一次。

2.3 水质调节及病害防控

定期调节水质,当池水变浓,透明度低于20cm时,要适时加注新水或更换部分池水,并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每半个月施用消毒剂1次,定期内服复合维生素。

3 规模化人工繁殖

3.1 精子保存液的配制

黄颡鱼精子保存专用液:NaCl 7.68g,KCl 0.22g,NaHCO3 0.25g,NaCO3 0.21g,葡萄糖2g/1L蒸馏水。按上述配方配制完毕后,将保存液放置于冰箱冷藏待用。

3.2 亲鱼催产

亲鱼捕捞后暂养于水泥池0.5-1h,选择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HRH-A2)、绒促性素(HCG)和马来酸地欧酮(DOM)三种催产药物,药物浓度:LHRH-A220-80ug/kg、HCG1000-5000U/kg、DOM5 mg/kg。雌鱼注射2针,YY超雄鱼1针,间隔时间12小时,药物效应时间22-28小时。

3.3 精子采集

采精前12 h对雄鱼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绒促性素和马来酸地欧酮,以促进其精子成熟。采集精子时剖开雄鱼腹腔,用聂子取出精巢(2mg/尾),去除血丝,在干净的培养皿中剪碎,纱网过滤,按单尾雄鱼的精液收集到25ml精子保存液中,根据雌鱼的数量决定所需的精子量,一般按30-75kg雌鱼配单尾雄鱼。整个取精过程在人工授精前半小时内进行,要快速完成,且避免精子与水接触,常温下避光保存。

3.4 黄颡鱼人工授精

在人工授精前24 h对雌鱼注射渔用HCG、LHRH-A2和DOM混合药物,以促使其卵子成熟。待90%以上雌鱼卵子成熟后(可轻松挤出)进行人工授精,挤压雌鱼的腹部,使鱼卵排入无水的不锈钢盆中,避免鱼卵与水接触。用移液枪取保存的精液,加人到 0.3%盐水激活后,迅速倒入卵盆中,人工搅拌均匀,使卵子和精子充分结合授精,再将受精卵均匀布置在着卵网片上,在充气及流水条件下孵化。

3.5 孵化管理

孵化池用水水质应保持清新,透明度50cm以上,能自流进排水,可以控制形成微流水,进排水时均用80目绢网过滤。将授精网片及时移到孵化池孵化。

具体管理措施:(a)加强水质管理,保持微流水,同时进行微孔增氧,防止敌害生物侵入;(b)轻轻甩动网片,及时清除死卵,防止其腐败而污染水体;(c)防止受精卵堆集,让受精卵保持分散孵化状态,用亚甲基兰消毒;(d)防止阳光直射,进行遮阳,保持水深60cm以上。

4 出苗

受精卵孵化约1~3天后均脱膜出苗,及时将网片移走,并及时清除杂质。鱼苗脱膜2天后便可转移到土池或其它水泥池进行专池育苗,转移前减少进水量,待池水澄清后便可转移,转移前先将孵化池的池水降低至30cm左右,再用软皮管将池底部成群的鱼苗带水吸出来,保证出水口比进水口的位置低,且在出水口用120目的纱布网具收集鱼苗,充氧打包后,运输至育苗池放养。

篇五 黄颡鱼繁殖技术
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

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

摘要介绍了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主要包括池塘准备、鱼种投放、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黄颡鱼;人工养殖;池塘准备;鱼种投放;日常管理

黄颡鱼俗称汪丫鱼、嘎鱼、黄腊丁,是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等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腻少刺,口感纯香,味道鲜美而无鳞,营养丰富,鲜鱼蛋白质含量达17.8%,富含锌等保健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1]。花岗镇四合渔场,自2007年以来,部分养殖户开始养殖黄颡鱼,效益逐年攀升。现将其成功的养殖技术综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1池塘准备

池塘要求建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排灌水方便的地方,池塘面积可根据水面实际情况而定,塘口面积以3 333.33~6 666.67 m2为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0.33~3.33 hm2。池塘最好东西走向,使塘口接受日照时间较长,有利于提高水温和增加鱼类的天然饵料生物;在鱼类生长季节多以东西风为主,可以凭借风浪使水体充分交流增加水中溶氧。水深1.5~2.0 m为宜,满足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的要求,每个池塘都有可控制的独立进、排水系统,便于日常水质控制。池塘每1~2年清整1次,清除过多的淤泥,修整崩塌的塘埂,疏通进排水沟渠,清除杂草、敌害。为了便于黄颡鱼栖息,池底应平坦,底质以易透气的壤土为好,淤泥10 cm以下,四周池塘坚实不渗漏。为了给池塘增氧,每个池塘必须配备增氧机,每3 333.33 m2面积可以配备1.5 kW增氧机1台,每6 666.67 m2面积配备3.0 kW增氧机1台。

2鱼种投放

苗种投放前15 d,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池中先注水10 cm左右,用生石灰1 500~2 250 kg化浆全池泼洒,彻底杀灰病菌、病毒等有害的原生物和野杂鱼、杂草。清塘7 d后,池塘中加注新水1.0 m左右,施入充分腐熟的粪肥750~1500 kg/hm2或磷肥、氮肥各300 kg/hm2作基肥,培育水质,增加水中的浮游生物含量,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35 cm[2]。放养时间为前一年12月至当年2月。苗种主要使用人工繁育的寸片,规格为10~20 g/尾。放养模式可以选择主养和套养2种模式。主养模式,可放养10~20 g/尾的黄颡鱼种4.5万~6.0万尾/hm2,可搭配放养15 cm左右的鲢鱼种7 500尾/hm2、鳙鱼种4 500尾/hm2。套养模式,在进行常规或其他特种水产品的养殖中,套养黄颡鱼种1 500~3 000尾/hm2。每年可以收获尾重150~200 g的黄颡鱼300~450 kg/hm2,增加效益6 000~9 000元/hm2。鱼种放入鱼塘之前,可以用3%~5%食盐水浸浴10~15 min,或用10 mg/kg高锰酸钾溶液浸浴5~10 min。

3日常管理

篇六 黄颡鱼繁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技术

动物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1期

黄颡鱼养殖技术

金艳

(江苏省邳州市赵墩镇农技中心,江苏邳州221300)

摘要从池塘条件、苗种放养、养殖管理、并池越冬、成鱼养殖等方面介绍黄颡鱼养殖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关键词黄颡鱼;池塘养殖;苗种放养;并池越冬;成鱼养殖中图分类号S965.3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1-0236-01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俗称嘎牙子,属鲶形目,尝科,黄颡鱼属,是常见的底栖杂食性鱼类。其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水体中,因对环境适应力强、养殖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养殖者欢迎。近几年来,黄颡鱼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有巨大的市场,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也是近几年的主要推广品种。现根据鱼种推广的情况和生产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将黄颡鱼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

养殖黄颡鱼的池塘面积要求不严,可大可小,但水深应

保持在1.5m以上,池底淤泥不宜过厚,以泥沙质底为佳。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鱼种放养前10~15d应按池塘养鱼的要求对鱼池进行清整,同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以保证鱼池整洁,无敌害生物、野杂鱼和病原体等。清塘消毒采用干法清塘,生石灰(水深5~10cm)用量为750~

1125kg/hm2;漂白粉(水深5~10cm)用量为75~150kg/hm2。

鱼池清塘后,在鱼苗入塘前7d注水50cm左右,同时用粪肥培肥鱼池水质,施发酵好的鸡粪或生粪1.5~4.5t/hm2,以培养饵料生物的生长。

2苗种放养

尽量提早放养,以延长培育时间。要求黄颡鱼乌仔放养

时间不晚于6月20日,7d后放养花白鲢夏花。要求放养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黄颡鱼乌仔和花白鲢夏花。黄颡鱼乌仔5~6cm,花白鲢夏花2.5~3.0cm。放养黄颡鱼乌仔12~15万尾/hm2

,搭配花白鲢夏花3.0~4.5万尾/hm2

3养殖管理3.1

饲料投喂

黄颡鱼乌仔入塘7d内,主要摄食池塘中的浮游动物。

若池塘中浮游动物数量不能满足黄颡鱼鱼种的需求,可捞取天然和人工培育的大型枝角类、桡足类等活饵投喂。投喂方法为每天2次,上午投喂全天总投喂量的1/3,下午投喂全天总投喂量的2/3。7d后开始驯化,投喂用绞肉机绞碎的新鲜野杂鱼肉糜,并拌入10%的土面作为黏合剂。驯化及投喂方法:在鱼池一边设4~6个饲料台,每个饲料台规格为

2m×2m,用细网丝制成,设置在水深50~80cm处,将拌入土面的肉糜放在饲料台上,每天分2次投喂,第1次投喂时间为早上7~8时,投喂量占总量的1/3;第2次投喂时间为傍

晚18~20时,投喂量占总量的2/3,投喂饲料要特别注意“四定”和“四看”的原则。驯化10~15d后,撒到池中1~2个饲料台上。当黄颡鱼鱼苗体长达到5cm以上时,可在肉糜中添加20%~30%的豆粕、菜粕、葵花粕、玉米等植物性饲料。日投

收稿日期

2008-12-16

236

喂量根据池塘黄颡鱼体重与水温的关系而定,当水温为

20℃以下时,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1%~3%;当水温为20℃

以上时,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4%~6%。值得注意的是,黄颡鱼为底栖杂食性鱼类,鱼苗阶段喜欢集群,并在暗、弱光条件下摄食强烈。因此,进行黄颡鱼苗种培育时,应在饲料台上方搭设遮盖物遮光,遮盖物面积应比饲料台面积大一些。

3.2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鱼体的活动情况;根据水质状

况、透明度及水位变化情况定期换水,一般10~15d换水1次;每隔15d鱼池用生石灰150~225kg/hm2化水后全池泼洒,以调节水质;在鱼种生长旺季,根据天气和鱼池溶解氧变化情况,按“三开两不开”的原则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体溶解氧,以预防和解救浮头,保证鱼种正常摄食和生长;15d检查1次黄颡鱼鱼种的生长情况,随时调整投喂量,每天检查饲料台有无残饵,并清整饲料台,每10d用漂白粉消毒1次;经常清除池边杂草和池中腐败污物,随时捞出池塘中的蛙卵和蝌蚪,以防抢食饲料。

3.3鱼病防治

调节好水质,实施健康养殖技术。7~8月每隔10~15d泼

洒光合细菌1次,浓度为10mg/L,每月定期泼洒杀菌药进行水体消毒;15d投饵1次,每次连天。黄颡鱼对硫酸铜、敌百虫、高锰酸钾等药物较敏感,防病时一定要慎重。

4并池越冬

当水温降到10℃时,黄颡鱼鱼种应并池或原池越冬。原

池越冬的池塘要排出1/2以上的池水,并进行水体消毒,封冰前水注到最高水位;并塘越冬的池塘要做好水体和鱼种的消毒,并塘拉网时要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水体消毒用1mg/L的漂白粉,鱼种消毒用2%~4%的食盐浸洗5~

10min。黄颡鱼鱼种越冬密度为4.5~7.5kg/m3。越冬期做好扫

雪、补水、施肥、防病、水质监测(包括溶解氧、pH值、浮游生物、透明度、水温等项目)等管理工作。

5成鱼养殖

主养黄颡鱼的池塘水质调节非常重要。自5月一般每

天投饵2次。开始应每隔10~15d加注新水1次,每次注水

10~15cm深。若发现水质过肥,应及时排出部分老水,加注

新水,以保证鱼类摄食旺盛,正常生长。每天要巡塘观察鱼群摄食情况,及时清除食台周围的残饵及腐败漂浮物。在鱼病流行季节,每隔10~15d按1mg/L的浓度全池泼洒1次漂白粉。发现病情,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蔓延。黄颡鱼为无鳞

(下转第238页)

动物科学

铵不超过2mg/L,亚硝酸氮不超过0.2mg/L。池塘降低总铵和亚硝酸盐的一般方法有:加注新水;合理使用增氧机;使用微生态制剂[3];清除过多的淤泥或在淤泥上铺设塑料隔膜。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1期

施用时氮、磷肥料搭配施用效果更好,有效氮磷质量比(N/

P)为3.77~7.20∶1.00,如含有机质多的老鱼池和黄壤砂质池,

磷肥量可加大。氮肥溶于水时吸热,会使水温骤降,氮肥和磷肥混合溶解时,会使磷肥产生有毒、无肥效的偏磷酸,为了避免负面作用,氮肥和磷肥分开施用,具体方法是把磷肥和氮分开溶化后,分先后全池泼洒。施肥时间为晴天上午8~

2.4透明度管理

透明度表示光透入水中的深度,一般精养鱼池透明度

为25~30cm为宜。透明度值可用萨氏板法或土法测,土法测是背光用手臂伸入水中,晃动手,当恰好看不到手晃动时,这时的手臂入水深度为光透入到水中的最大深度即透明度。透明度值大于30cm,说明水太瘦,需要施肥;透明度值小于25cm,说明水太肥,需要加新水稀释池塘水。常用肥料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粪肥施用前要经过发酵处理;无机肥

112345678Divergence

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40.91.31.31.91.40.70.51.20.20.20.91.20.91.41.41.20.90.71

1.41.81.92.31.70.90.70.90.90.91.70.91.71.21.21.91.71.42

1.01.01.81.70.90.71.40.50.51.21.41.21.71.71.41.21.03

1.52.32.61.91.72.41.41.42.22.42.22.62.62.42.21.94

2.31.91.20.91.70.20.21.41.71.41.91.91.71.41.25

3.12.42.22.92.42.42.72.93.13.13.13.43.12.96

1.20.92.11.71.72.42.12.42.42.42.62.42.27

0.21.40.90.91.71.41.71.71.71.91.71.48

1.20.70.71.41.21.41.41.41.71.41.29

1.41.42.20.02.20.20.22.42.21.910

0.01.21.41.21.71.71.41.20.911

1.21.41.21.71.71.41.20.912

298.8

399.298.6

498.798.299.0

598.798.099.098.5

698.197.698.297.797.6

798.698.498.497.498.196.9

899.399.199.198.198.897.798.8

999.599.399.398.499.197.999.199.8

1098.699.198.497.498.197.297.998.698.8

1199.899.199.598.699.897.798.499.199.398.4

10时。3【黄颡鱼繁殖技术】

参考文献

[1]毛洪顺.池塘养鱼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史建华,徐琴英,王韩信.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水产科技情

报,2007,34(2):86.

[3]王国花,钱彩源,李伟方.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中国水

产,2006(7):83-84.

!!!!!!!!!!!!!!!!!!!!!!!!!!!!!!!!!!!!!!!!!!!!!!!

(上接第230页)

Percentldentity

1299.899.199.598.699.897.798.499.199.398.4

1399.198.498.897.998.697.497.798.498.6

1498.699.198.497.498.197.297.998.698.898.498.497.72.21.92.42.42.21.91.713

2.20.20.22.42.21.914

2.42.42.20.00.215

0.52.62.42.216

2.62.42.217

2.21.918

0.219

20

1599.198.498.897.998.696.997.798.498.698.898.897.997.7

1698.498.898.197.297.996.997.798.498.699.898.198.197.499.897.4

1798.498.898.197.297.996.997.798.498.699.898.198.197.499.897.499.5

1898.697.998.497.498.196.297.297.998.197.298.498.497.797.296.996.9

1999.198.498.897.998.696.997.798.498.697.798.898.897.997.797.497.497.7

2099.398.699.198.198.897.297.998.698.897.999.199.198.197.997.797.797.999.8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EF014222JX2EF014221JX1EU008760HB-Xt1EU008758HB-Tsh1EU140624GZCJEU140621GZWBGXBH1GXBH2GXBH3GXHCGXHZ1GXHZ2GXLZGXNN1GXNN2GXNN3GXNN4GXNN5GXNN6GXWZ

97.7100.097.798.8

【黄颡鱼繁殖技术】

100.098.8

97.7100.099.8

图414份分离毒株与已发表的PRRSVORF5核苷酸同源性比对

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J].中国兽药杂志,2007,41(1):14-18.

舒秀伟,宣华,王文成,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05,39(8):36-40.

刘兵.PRRSV的E基因和猪LL-10和LL-17基因的克隆及其重组真核载体的构建与表达[D].南宁:广西大学,2007.

MENGXJ,PAULPS,HALBURPG,etal.PhylogeneticanalysisoftheputativeM(ORF6)andN(ORF7)genesof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virus(PRRSV):implocationfortheexistenceoftwogenotypesofPRRSVintheUSAandEurope[J].ArchVirol,1995(40):745-755.

MURTAUGHMP,ELAMMR,KAKACHLT.Comparisonofthe

发生的以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以后,人们对PRRS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根据童光志等[8]的分析,

2006年流行于中国的以Nsp2基因部分缺失为特征的PRRSV对猪是高致病性的。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用不同

的方法检测PRRSV分离株,证实我国的PRRSV主要为美洲型,但也有分离到欧洲型毒株的报道。【黄颡鱼繁殖技术】

本试验通过对广西部分地区发病猪场送检病料的分离鉴定流行毒株进行测序和结构基因的进化关系分析。遗传进化分析表明,14株广西流行毒株均为美洲型,属于一个亚群,与江西、广州流行毒株高度同源。14个分离毒株与国内部分流行毒株核衣壳蛋白基因的同源性均为96.2%以上,14份阳性样品之间同源性为97.2%以上。

[9]

【黄颡鱼繁殖技术】

[10]

[4][5][6]

[7]

4参考文献

!!!!!!!!!!!!!!!!!!!!!!!!!!!!!!!!!!!!!!!!!!!!!!!

(上接第236页)

参考文献

鱼,对药物较为敏感,敌百虫、硫酸铜等药品应慎用。

[1]赵德明,张中秋,沈建忠,等.猪病学(第八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

学出版社,2000.

[2]郭宝清,陈章水.哈兽所首次证实国内猪群存在PRRSV感染[J].畜牧

【黄颡鱼繁殖技术】

兽医科技信息,1996(1):8.

—猪繁[3]宁宜宝,郑杰,张纯萍,等.我国南方猪高热病的研究(Ⅱ)——

structuralproteincodingsequencesoftheVR-2332andtheLely-stadvisusstrainsofthePRRSvirus[J].ArchVirol,1995(140):1451-1460.

[8]童光志,周艳群,郝晓芳,等.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的

分离鉴定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7,29(5):323-327.

[9]马平,石文迭,刘永刚,等.PRRSV国内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结构

基因的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08,29(6):43-50.

[10]CHENJ,LIUT,ZHUCG,etal.GeneticvariationofChinesePRRSV

strainsbasedonORF5sequence[J].BiochemialGenetics,2006(44):421-431.

6

[1]葛朋彪.池塘主养黄颡鱼养殖技术要点[J].科学养鱼,2005(6):90-91.

[2]庄广赞.江黄颡鱼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05(10):32.[3]潘忠斌.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4(2):37.

[4]王刚.黄颡鱼繁育及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249,251.[5]朱盛林,万全,张汉勤,等.黄颡鱼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J].现代

农业科技,2007(18):157-158.

[6]邢跃楠.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J].新农业,2008(5):41.

238

篇七 黄颡鱼繁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技术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少肌间刺而深受消费者欢迎,四川人吃火锅,规格不需要太大,五钱(25克)即可上市;安徽和国内其他地方喜欢规格大一些的,规格越大价格越高。出口韩国和日本八钱(40克)起步到二两五钱(125克)。一般常年市场价格每千克20~30元。据分析,黄颡鱼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含蛋白质16.1克,脂肪2.1克,碳水化合物2.3克,钙154毫克,磷504毫克,含有多种氨基酸,尤以谷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本草纲目》记载,“煮食消水肿,利小便”, 姚可成《食物本草》记载,“主益脾胃和五脏,发小儿痘疹”。是近几年有很好养殖前景的优良品种,池塘养殖亩产1000千克~1500千克,广东最高亩产3000千克。也适宜进行网箱养殖。目前进入养殖的主要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等。

一、生物学习性

(一)分类地位

黄颡鱼属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地方名汪丫鱼、嘎丫鱼,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安徽长江中下游湖泊水库及淮河流域更是分布广泛。朝鲜、日本、印度等也有分布。黄颡鱼属在安徽常见种类有黄颡鱼、江黄颡、光泽黄颡鱼、叉尾黄颡鱼。

(二)形态特征

黄颡鱼(pelteobakrus fulvidraco(Richardson)头大而且扁平,吻圆饨,口裂大,口下位,上下颌均有毛状的锯齿,眼小侧位。须4对,上颌须一对最长,伸达胸鳍基部。鼻须一对长达眼后缘。颐须二对,。背鳍刺短于胸鳍刺,后缘有锯齿,背鳍前间距小于背鳍后距。胸鳍刺较发达,前后缘都有锯齿,脂鳍较短末端游离与臀鳍相对,背鳍条Ⅱ,6~7;臀鳍条21~25;胸鳍条Ⅰ,6~7;腹鳍条6~7,鳃耙11~16,脊椎骨38~40。尾鳍深叉形,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

江黄颡(Pelteobakrs vachelli Richardson),头顶覆盖薄皮。须4对,上颌须未端超过胸鳍基部。体无鳞。背鳍刺比胸鳍刺长,后

缘具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也有锯齿。腹鳍未端达臀鳍。脂鳍基部稍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1~25。最大个体1千克以上。

(三)生物学习性

1、生活习性。黄颡鱼分布于全国的各水系干支流及湖泊,水库。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在水底层,夜间游到水面摄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水温28~29℃时,平均耗氧为0.141毫克/克·小时,窒息点为0.314毫克/升,在低氧环境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水中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毫克/升时出现浮头,即使离水后数小时,只要保持一定的湿度,还可以生存。该鱼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0~8.4。

2、食性。黄颡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随着个体的发育不同食性也有所差异。仔鱼出膜后第5天开始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和枝角类,以及人工喂以蛋黄之类的饲料;体长5厘米左右,主要食物有主要食物有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体长10厘米以上,主要食物有螺蛳,小虾,小鱼,水生昆虫,聚草叶,植物根须,腐质,人工饲料等。

3、年龄与生长。黄颡生长速度较慢,属于中小型鱼类,常见个体重200克~300克。在自然大水域1龄鱼可长到体长56毫米,体重5.7克。2龄鱼可长到体长98.3毫米,体重20.6克。3龄鱼可长到135.5毫米,体重36.1克。4龄鱼可长到160.1毫米,体重58.2克。5龄鱼可长到177.7毫米,体重81.3克。黄颡雄鱼一般较雌鱼大。1~2龄鱼生长较快,以后生长缓慢,5龄鱼仅为250毫米。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第一年培育成鱼种,第二年可以上市。黄颡鱼雄性个体大,生长速度比雌鱼块30%以上,近年来,水生态研究所等单位从事全雄黄颡鱼的研究,取得进展,但生产中全雄苗少有供应且价格高。

4、繁殖习性。一般认为黄颡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最小成熟个体,雌鱼为11.7厘米,雄鱼为14.8厘米。一般绝对繁殖力1405~14960粒,平均5581粒。相对繁殖力58~85粒,平均71.26粒。产卵季节雌鱼平均成熟系数为12.875%,而雄鱼为0.638%,精巢为树枝状,一般挤不出精液。达性成熟的雄鱼在肛门后面有一个生殖突,而

雌鱼则无。在南方4~5月产卵,在北方6月才开始产卵,是产卵较晚的鱼类之一。要求水温在20~30℃。黄颡具有筑巢产卵保护后代的习性。产卵时亲鱼选择具有水草的沙泥质的浅滩,水深8~10厘米,利用胸鳍刺在泥底上断断续续地摇动。每个穴径约为15厘米,深为10厘米,产卵受精于穴内,雄鱼于穴口保护鱼卵孵化,并经常用巨大的胸鳍拨动,利用水流辅助卵孵化。守护到仔鱼能自行游动为止(7~8天)。此期间雄鱼几乎不摄食。雌鱼产完卵后离巢觅食。受精卵为黄色、粘性、沉于巢底或粘附在巢壁的水草须根等物体上发育。其产出的卵径约为2.5毫米,2~3天即可孵化。黄颡可能为分批产卵的鱼类。

二、人工繁殖

国内黄颡鱼的人工繁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普遍采用的人工注射催产激素,效应时间内解剖雄鱼取出精巢实施人工授精。另一种是以四川眉山为代表的利用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使其自然产卵人工孵化,适合农户的简化自然繁殖模式。

(一)规模化催产模式

1、亲鱼的选购与培育

一般从四大家鱼亲鱼池中套养的黄颡鱼中选留,也有从天然水域中选留,要求雌鱼50克~100克,雄鱼100克~150克。选择时间11~12月,也有5~6月选择,雌雄比为4~6:1;经过培育的亲本的催产效果、受精率、孵化率均高于未培育的亲本。【黄颡鱼繁殖技术】

亲鱼池选择与清整:培育池为土池塘,池塘面积为2~5亩,水深

1.5米~2.5米,淤泥厚度10厘米~20厘米。配备的增氧机功率不低于

7.5千瓦/小时平方米。放养前使用生石灰120千克全面清塘消毒,一周后放鱼。

每亩池塘放养300组左右,体重100千克~150千克,下塘时用3%的食盐水消毒10~15分钟。水温15℃开始投喂新鲜的小鱼,小虾,或投喂配合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O% ,Vc、VE等添加剂为常规

添加量的150%以上。亲鱼培育池设自动投饵机,驯养亲鱼定时、定位上浮摄食。驯食结束后,每日7:OO~9:00和18:00~21:O0投喂,每次投饵时间不少于1 小时。日投饵量为亲鱼体重量的2%~5%,可视

天气、水质及亲鱼摄食情况灵活增减。春季产前培育,池塘水深控制在1.0米,5月初以后至催产前坚持隔日早上冲水2~3小时。以促进性腺发育。为防止在池中自然产卵可雌雄分池培育。

2、雌雄鉴别

成熟季节亲鱼雌雄容易区别,一般成熟的雄性个体体形长大,臀鳍前有一突出约0.3厘米~0.5厘米的生殖突,泄殖孔在生殖突的顶端。雌鱼体型较短粗,腹部膨大而柔软,没有生殖突,生殖孔和泌尿孔分开,生殖孔圆而红肿。雌鱼卵巢体内两侧呈圆桶形,雄鱼精巢呈树枝形。

3、人工催产

(1)催产季节。安徽地区一般在5月中旬前后开始催产,水温稳定在20℃左右就可催产,一直催产到6月中下旬。

(2)选用催产激素。黄颡鱼一般选用LRH -A2、HCG、DOM进行

注射,单独注射LRH-A2或HCG效果差,需要采用几种激素混合注射,

特别是在繁殖早期,激素组合为:①LRH-A25~10微克/千克 +DOM5毫

克~10毫克/千克;②HCG2000 IU ~2000IU/千克+ DOM5毫克~10毫克/千克;③LRH-A24-8微克/千克 + HCG1000 IU ~1500IU/千克。

雄鱼剂量减半。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两次注射,第一针剂量1/5~1/8,针距12~24小时,其效应时间8~15小时。在生产中用DOM+HCG混合使用的效应时间要短于DOM+LRH-A混合用效应时间。

4、江黄颡鱼催产

(1)人工受精。达效应时间后,用手轻压雌鱼腹部,有卵顺利流出,雄鱼挤不出精液可采取解剖取精巢的方法,先取出精巢,放在研钵内剪碎,研磨,加入少量的等渗液(任氏液,盐度0.567‰稀释精液,再泼在卵上,用羽毛搅动30~60秒,一般一尾雄鱼可配5~10尾雌鱼,将受精卵均匀的洒在水柳树根、棕树皮、网片等做的鱼巢上,放在水泥池或环道内孵化。

(2)注射后自然产卵。也有场家在面积12平方米~20平方米的产卵池中,用棕片做鱼巢,棕片夹在竹杆内扎成排后用砖块压在池底铺平,供其自然产卵。也可在规格3米×3米×2米的网箱中进行,60目网。

5、人工孵化

在水温22℃~25℃时,约60小时~70小时出膜,在孵化期间水霉发生严重,应做好预防,禁止用孔雀石绿,可选用替代药物食盐、亚甲基蓝等,以亚甲基蓝每天泼洒1~2次效果较好。刚出膜的仔鱼全长4.8 毫米~5.5毫米,鱼体无色透明,腹部卵黄囊较大,侧卧水底,出膜3~4天,卵黄囊消失,开始平游吃食,即可进入下一步培育。

(二)四川黄颡鱼繁殖简化技术

四川黄颡鱼繁殖、养殖主要集中在成都周边,以眉山市规模最大,仅东坡区年繁殖黄颡鱼苗34亿尾,苗种销往全国各地,为农民自办的繁殖场,一般一户仅租用几十亩稻田,多个农户相对集中就形成规模,如松江镇君乐村四组,有繁殖基地300亩,年繁殖黄颡鱼4亿尾,一般每亩亲本池可繁殖黄颡鱼鱼苗100多万尾,最高的300万尾,主要特点是不使用激素催产,利用繁殖习性,自然产卵,特点如下:

1、池塘条件要求不高

黄颡鱼繁殖场池塘条件普遍不高,星运渔场为租用农民稻田改造池塘顺应稻田地势,埂窄池浅;松江镇君乐村四组鱼池在柑橘园中改造,不少池在土包山顶,水深仅1米左右,池埂很窄,用单砖护坡,水泥抹面,水源条件差,均使用地下水。

2、繁殖技术简化

(1)亲本培育。亲本培育亩放养量50千克,雌雄分开培育,雌鱼亲本规格50克左右,繁殖时并池,投喂配合饲料,考察中发现池水较肥。

(2)自然产卵。四川能形成千家万户繁殖黄颡鱼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简化了繁殖技术,农户繁殖中不用激素催产,不像安徽催产杀雄鱼实施人工授精,利于农户普及,利于黄颡鱼筑巢产卵的繁殖习性,在繁殖季节将雌雄鱼并塘,在池中吊放泥瓦匠用的桶,桶中设置棕片,引诱亲鱼在桶中产卵,每天检查取出受精卵进行孵化。由于黄颡鱼有分批产卵习性,到9月仍然有产卵。自然产卵,受精率较高。

(3)人工孵化。取出卵在水泥池中孵化,水泥池面积3平方米~6平方米,流水孵化,孵化池和安徽鮰鱼孵化场差别不大,不同的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6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