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企业生存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美国中小企业生存
国外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

   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在全国迅猛发展,30年后,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小企业面临着艰难的生存问题。

   下面是几个国家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希望能给中国企业以鉴戒。

   美国:打破规矩,创立规矩

   美国小企业不喜欢依赖别人的路径,所以他们大都是面对市场需求寻找自己的技术空间和生存空间。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小企业能出乎寻常地关注一些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而且经过认真筹划和精心准备之后,它能在市场上大胆而超常地打破一些规矩,甚至采取好多人不可思议的行动,最终创造一些非凡的业绩。

   1971年,当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进入航空市场时,美国航空公司与美国大陆公司已做得非常强大。但是它发现了一个空隙:在美国整个航空的细分市场中,缺少从城市到城市间便捷、经济、准时、航班频繁的供应商。因为,在美国有一大批商务人员住在一个城市而在另一个城市上班。例如,他们住在洛杉矶但在凤凰城工作。他们希望在凤凰城只用工作午餐,而早餐和晚餐还是在洛杉矶的家中吃,这样,他们便能享受家的温暖。此外,在美国还有一批繁忙的商人们,他们的工作经常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

   就这样,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出现在竞争业已激烈的美国航空市场,而且它的定位仅为那些繁忙的商人提供城际交通,走的思路异乎寻常:重新定义飞机,不将飞机当作一个豪华的旅行航空器,仅是看作一个跟乘汽车一样的简单交通工具。相应的手法也一样离奇。

   除了像其他航空公司一样提供普通的票务服务外,对于那些没有时间买机票的人,只要把他的信用卡和ID这两个号码,告知西南航空公司的票务中心就可以了。登机的时候,只需出示信用卡与ID号码,而不需要物理的机票。更夸张的是,飞机上的架子也被打掉,还不吃正餐,只用一些花生米和简单的饮料。

   西南航空独特定位,满足了商务人员对便捷、经济和准时服务的需求。从它的市场行为来看,表面上显得另类。但局外人很难知道——西南航空的参照系是地面运输,而不是航空业!西南航空公司的创新,成功地回答了德鲁克的3个经典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谁是我们的客户?客户的认知价值是什么?这才是它成功的关键!”

   德国:高度国际化

   德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现在共有2600家德国公司在中国注册了他们的子公司或代表处,其中60%至70%为中小企业。许多中小企业在其专业的国际市场中,往往占到市场份额的70%至90%的市场份额。成功的小企业90%以上在美国拥有分支机构,50%登陆日本,如此高的国际化水平,在其他国家的企业中十分罕见。

   德国的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家族性企业,它们能很好地传承技术。为了避免与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德国的小企业通常将自己的全部资源集中于产品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市场缝隙中,坚定奉行独立原则,自行解决技术问题,甚至自己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力争在此特定的市场缝隙中占据绝对的优势。然而在销售方面,德国小企业却力图利用国际化为企业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因此哪怕是相机镜片这样的单一产品,德国产品也能基本上垄断高端市场,获得充足的利润和市场。

   德国中小企业是很多元化的,但是他们强调合作,不同领域的企业会联合起来处理问题。例如在环保领域,由于德国要处理来自周围国家的污染,因此技术很高,但是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的80%是中小企业。

篇二 美国中小企业生存
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路径的案例研究

  【摘要】 本文以安徽森泰塑木新材料有限公司依托科技创新开拓国际市场为例,分析其依靠环保创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探讨其在经济危机下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我国中小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安徽森泰 新材料 国际市场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在提供就业岗位和缓解就业压力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企业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2012年2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从2010年的四季度开始,特别是在2011年的年初到上半年,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难。面对中小企业碰到的困难,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关注。朱宏任指出,中小企业遇到的新困难突出表现在生产资料、生产要素上,由于它们的价格比较高,企业承担这些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巨大。一些中小企业遇到了空前的困难。另外,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感到劳动用工成本的上升带给他们的压力也空前加剧。特别是国际环境、经济环境,有一些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像一些以外贸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他们在对外出口的过程中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本文对出口型中小企业安徽森泰塑木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泰公司)进行个案研究,总结其成功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分析其如何在经济危机中度过难关,揭示森泰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为我国中小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借鉴。

  一、森泰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有利条件

  安徽森泰塑木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于2007年8月份组建的一家中小型民营企业,主要生产“户外用竹塑环保复合型材”系列产品。在企业成立之初,森泰人便秉承“品质铸就成功,诚信开创未来”的经营理念,倡导创新环保,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开拓创新,目前已成为中国塑木业的领军品牌,出口86个国家和地区,并享誉海内外市场,其出口额不断增加,从2007年的17万美金上升到2011年的3500万美金。该公司从一个注册资本仅为数百万元的小企业,几年时间发展成为年出口过千万美元的企业,其成功之道值得我们借鉴。

  1、高品质、高价值的产品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新森泰塑木是在国家循环经济政策的鼓励和企业潜在效益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兴起的项目,倡导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公司投入巨资建设研发中心,并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自主开发研制新型环保节能绿色新材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采用专门配置的反应引发剂对竹材废料进行预塑处理,生产出新型竹塑复合板材。该产品不含甲醛、无放射、无污染、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推广应用该产品可以节省大量的天然木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竹塑产品因为有了天然纤维成份,有着更强的抗紫外线性能和更好的热胀冷缩性能,并且像木材一样易于加工。作为一种环保型新材料,竹塑复合板材几乎涵盖所有原木、塑料、塑钢、铝合金及其他类似复合材料的使用领域,同时也解决了塑料、木材行业废弃资源的再利用问题。木塑制品实现了由低价值材料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转移。

  2、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健全的知识产权体系是产品进入国外主流市场的必备要素。目前,公司两项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木塑型材外观设计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并颁发证书。只有及时申请专利,使科技成果受到法律保护,使其变成发明人的个人权利,才能防止其他人或单位随意使用和模仿,起到占据市场、垄断市场的作用,更有利于参与经济竞争。当然,发明创造要取得专利权,必须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条件。同时,知识产权体系不能狭义理解为专利申请,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理解与国内是有很大差别的,其理解相对更为宽泛。发达国家认为知识产权体系不仅包括专利,还包括认证标准等多项内容,因此公司成立不久即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努力,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由INTERTEK公司根据美国ASTM标准所作的测试和欧盟的CE安全认证,这些都为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力条件。

  3、积极主动,把握机遇,坚定信念,发展迅速。万事开头难,任何一个企业成立之初都会遇到不小的困难。森泰在成立之初仅有两条生产线,且产品知名度不高,这一时期,企业主要努力推广产品。2007—2008年森泰主要到各地参加建材展览会,并进行产品推广活动,2008年其产品被北京奥组委选用,成为奥运会主场馆——鸟巢户外地板、景观建材供应商,成功打入奥运会。奥运会的营销机会使产品获得了广泛认可和用户信任,并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在国际市场方面,由于欧洲市场对产品不甚了解,不知道塑木是什么,而企业的努力推广宣传使得他们对塑木这种新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进而赢得了少量订单,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一步步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对产品的信心,扩大交易额,发展稳定客户。2010年,森泰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成为了世博会主场馆、广州亚运会、西安大明宫的户外地板、景观建材供应商,这一年的出口额突飞猛进。这种进入国际市场的坚定信念使森泰迎来了丰收年,目前生产线扩大至80多条。表1和图1为森泰2007—2008年的出口情况。

  二、森泰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抗风险能力较低的中小企业,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消费市场紧缩以及信贷资金的有限等,都使中小企业感受到了生存危机。然而,在2009年森泰的出口额却出现了令人惊喜的一面,较2008年有了显著增长。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在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对国内、国际的市场行情非常了解。在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考虑到经济性,大家都降低了对木材的需求,反之寻找木材的替代品——塑木,一方面塑木的价格相对木材来说比较便宜,另一方面其寿命长且环保,企业自然顺应市场的需求扩大生产。塑木行业中,日本的同类产品质量不错,但是成本过高,所以很多日本厂商更愿意从中国进口,同时,各国对木材的限制出口也增加了对塑木的需求。可以说,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在经济危机下,森泰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抓住机遇,险中求胜。目前森泰面临的机遇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塑木是木材良好的替代品。鉴于世界各国都重视木材资源的保护,突出表现在,通过立法加强对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塑木是防腐木的替代品,可以节省森林资源,还能体现世界提倡的绿色环保,这为塑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2、政府的鼓励与支持。在重视环境保护、强调节能减排的今天,环保产业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森泰响应国家提倡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必将得到政府的鼓励与支持。

  然而,纵观出口导向型的企业,曾经辉煌的光伏产业几经陷入绝境。过分依托国际市场必然使企业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在向国际市场进军的同时,应该积极开发国内市场。森泰依托当地丰富的竹林资源,其原材料全部实现廉价自给而不是依靠进口,使得森泰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拥有塑木复合材料生产企业200家,在这200家企业当中,只有几家企业的影响力比较大,其中有安徽森泰塑木新材料有限公司、惠东美新耐迪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北京美格佳木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国风木塑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作为出口导向型的企业,森泰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地提高科学技术创新水平,不断开辟新的国际市场,才能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中抢占行业制高点,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森泰进入国际市场的具体路径

  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开拓国际市场的手段比较单一,一般以国际贸易为主要方式,而劳务输出、承包工程、引进外资、到海外直接投资等开拓形式运用较少,森泰打开国际市场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1、到各国参加展销会。从森泰公司起步到现在,作为逐步成长的中小企业,到各国参加展销会一直是森泰公司展示其产品和技术、拓展渠道、促进销售、传播品牌而打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塑木是近些年才逐渐成熟的行业,很多厂商并不了解塑木的优越性能。通过展销会,森泰公司在推广产品的同时,可结识更多合作厂商,不断挖掘潜在客户。展销会让森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在对的地点,遇见对的客户。

  2、赞助国际大型活动。让更多的客户了解公司是打开国际市场的关键,通过赞助活动增强了广告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以赞助大型活动作为产品宣传的载体,使公众获益,也让更多的客户了解公司。2008年,在中国举办夏季奥运会时,森泰公司抓住机遇积极申请奥运会户外地板赞助。事实证明,更多的外国客户通过北京奥运会认识了森泰公司,给公司带来了商机。接着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会场外都出现了森泰塑木,让更多的国际客户认识了森泰。

  3、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建设。在计算机与网络时代,尤其是电子商务极其繁荣的今天,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高端的网络传输技术。网络营销不仅成本低廉,而且互联网使企业和客户沟通更加容易。森泰公司通过互联网展示自己的产品,介绍其功能,演示产品使用,还可以让消费者参与产品的设计。

  四、森泰开拓国际市场的启示

  1、要做好进入市场前的市场调研工作。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需要得到人力、资金、政策的支持等等。要做好进入市场前的市场调研,掌握所要进入的市场的特点,了解所针对的顾客群,知道自己产品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做好自身产品的推广活动,这也是创业者需要预测和权衡的。同时,还需不断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和生命力,要审时度势,分析市场硬性需求,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如此才能在国际市场中立足,且企业的发展才能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2、要响应本国家的政策和号召。国家的支持是企业发展的强有力后盾,在国家鼓励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环保型企业的出口之路将会更加顺畅。森泰就是看到了这一巨大的发展空间,进而选择了生产绿色环保的塑木制品。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迈开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但是,不少中小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技术设备落后,技术研究和开发能力弱,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更新换代速度比较慢,产品本身在国际市场没有竞争力,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弱,且自主出口品牌匮乏,低价竞销恶性竞争等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中小企业自身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科技和创新将会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中小企业应注重提高产品质量,产业层次,争创名牌产品,扩大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政府、银行应为中小企业改善融资环境。同时,企业需引进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积极参加招商会、展销会、洽谈会等国际交流活动。

  (注:基金项目:受上海市教委“2011年度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建设经费资助;项目成员:张金华、徐冰倩、徐潇、查迪、杨浩。)

  【参考文献】

  [1] 张玉敏:知识产权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张琼芳)

篇三 美国中小企业生存
美国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八大要素

美国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

八大要素

向静陶然蒲云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中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经济体系中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雏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务件。自20世纪70年代英国博尔顿报告以来,为中小企业尽可能地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政策取向,美国走在世界前列。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走过了很长一段弯路,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建设好促进其生存的环境。本文分析了美国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要点,对于我国制定和调整中小企业政策、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美国

中小企业生存环境要素

TheEightImportantFactorsoftheLiVingSurroundingsfor

SmallEnterprisesinAmerican

XIANGJing

TAO

R蛐

PUYun

(school

of

Eco∞删cs

aJld

Management,soHthw嚣tJi舳tDllgUnivef弼ty,chengdu6】0031)

Abstract:fj俐£k呲'"om七如t旧f。声mP"£prqg懈s邸in幻旃alin“nnd卢比嗜w∞“,?£rim,打∞”加s}l删n£hnt£}lenni傥rm£践istmce《sma乇£cnferpn她5{sthemtrtns主creqHi代舯e'ltsn"dt沁inn}nnbk

,-酣“Z拈。厂彻”om把妇zo户men如.A”d

dz舳缸括旃P

prP咖“zsi抛如r如"mzz而”o厂,抛鲫"Ⅱ6kpr£卯

s蛳阳,,z,”砬!nf肌d”比o,拍e

mn小甜叩m加}i£面n,gⅥ口m”£酣盯所P5z∞dy咖加”z拓n,2d础刀jcz聊f

耕2声坦肼肼坦Sin∞曲eB“£onRP加以0,点h豇i如in70。5,

£uE”廿&”fH9,

∞nsrr“c£ioⅣ吖

扣伽ra6如fi饥增删rm“埘i”伊如r册Ⅱ“肌拥≯r洫5^n5

6删F伽im加r£&"f扣c£Dr扣r加纽,搠础z”g

n加“nd

f胁咖,削,酣声吖缸垃y伽A”坩ri∞玑L4凼0,如加m剐efi“ngs“门』0“"d抽毋如r

5”zn“

P,lfPr加is野抽(冼inais£h”mmrenson

o,£^e打f钟曙£t”}e“n出rd“Efo声州en£s.s0£船cftamcfer纽妞

矿加P

zi机”g

5“rm“扎d伽酽,ors开m“£n把rpri即s卸A卅eri∞"。卵口”4£)御di"胁如p。雄r,“nd以∞”

拒Ⅱ憎扣肥n比庙rChi懈加"纰kn"d嘲tl缸地mP声ozi叫巧smⅡ“e"抛r芦ri阳sfo血fi£if“越f托醒村z

d以旧fo声Ⅲenf5

o厂r^P"z

Key

words:A研P一础H。s”m“Pn据印ri娜,f!ui增5“rm“"di”舒,i"z加rfⅡ”£,nf£㈣

第82页

v01.25№6

u,㈣gioksci.c07H

万 

【美国中小企业生存】

方数据

美国企业只分为大企业和小企业两类,一般把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营业额不足500万美元的企业称为“小企业”,也就是我们习惯中说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创造就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工业布局、开发西部地区、出口、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和创新等方面。

化解中小企业整体重要性与个体弱势地位的矛盾,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功能,只有依赖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才能做到。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制定了综合对策。既有专门的立法,又有明确的政策倾向;既有具体的财政税收优惠,又有比较完善的担保机制;既有间接融资体系的支撑,又有直接融资体系的健全保证。政府力求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制度安排,达到巩固和发展个体完善整体的目的,从中小企业的整体出发、从战略高度全方位多角度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系统性的政策,使它们在国民经济中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在政府的强力干预下,形成了美国中小企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具体有以下要素。

1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内外两种环境的保障,外部环境中的法律环境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采用了单独立法的形式来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就中小企业单独立法,是希望借助于相关立法,把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意愿体现在法律中,以便政府能够制定并实施基础性的和综合性的中小企业政策,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达到巩固和发展个体,完善整体的目的。

1953年美国《小企业法》(The

SmallBusinesS

Act)在“立法的宗旨和政策目标”中阐述道:“为促进企业自由竞争,保持和强化国民经济,国会宣布小企业政策包括:政府应当尽可能为小企业提供资助、咨询和支持等,保护小企业利益,确保政府采购、工程、建筑或服务分包中小企业获取公平的比例;协助小企业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为农、林、渔、牧业提供资助;为受灾小企业提供贷款资助,扶持弱势群体、少数或有色人种、残疾人及女业主等各类小企业。”

美国关于中小企业的立法数量相当庞大,形成了涉及中小企业完善的法律体系。其中著名的法规有:《1980年小企业投资促进法》、《小企业经济政策

wⅢ,审o&wi.∞m

万 

方数据法》、《小企业规章公平执行法》、《1981年经济复兴税法》、《1982年企业创新开发法》、1995年《小企业借贷促进法》、1996年《小企业工作岗位保护法》等。

2成立专门机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美国1953年设立小企业管理局(sBA)这个永久性的独立的联邦政府机构,局长和全国10个地区局的负责人由总统任命。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依靠设在各个州的100多个地区办公室和4000多名工作人员,协同全国范围内成千上万个信贷、教育、培训机构和一些志愿人员,通过实施若干计划来帮助小企业。1976年,美国议会又决定在小企业管理局内建立辩护办公室(theOfficeof

Advocacy),在强化小

企业与政府和议会的沟通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

用。

小企业管理局的职责概括起来主要有:制定培植、发展中小企业的基本方针政策,监督法律与政策的实施;作为中小企业的代言人,反映中小企业的要求,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向中小企业发放直接贷款、担保贷款或特别贷款;向中小企业提供咨询、管理技术帮助等。

美国政府通过小企业管理局直接管理中小企业,为小企业提供的支持,具体的工作方式有以下几种。

1咨询与管理培训服务

小企业管理局在全国有1.3万名经验丰富的退休人员组成的经理服务公司和950个小企业发展中心,通过自愿的和合同的方式为小企业家提供从创业准备一直到商业理财等各种咨询和培训方面的服务。

2资金扶持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金融支持是解决融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有效办法。SBA只提供少量直接贷款,主要是停过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投资;为小企业向银行和私营货方提供贷款担保,帮助小企业创业者获得贷款,为此制定了许多贷款担保计划。凡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未果,只要有经营经验、有技术,都可向小企业管理局申请贷款担保。仅1991年一2000年,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大约帮助435万个小企业获得946亿美元贷款。

v0125No

6第83页

3获得政府采购合同美国政府是商t拈和服务的摄大购买者,美国法律规定联邦政府所有机构在制定采购计划时,都要保证有20%金额的生意给小企业做。参议院的小企、【k委员会在1997年11月通过一项修正案,把20%提高到了23%,进…步加强对小企业的扶持。为帮助小企业尽可能多地得到政府合同,联邦政府采购局专门设立了小企业采购代表处,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向中小企业的采购。

图1

198l—1995年美国小企业占政府采购总额}E重图

妻篓森鬻盛鞋镭裔荤屠?、企“。研究扎第239~240页・中国财

4促进小企业的进出口贸易

为了帮助巾小企业扩大出口,小企业管理局在全美各地建立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17个“出口援助中心”,帮助小企业寻找出口项目、设计出口战略、制定出口计划、评估出口可行性报告、帮助申请出口信贷等,任何中小企业都可以到这里获得国际贸易方面的商业和金融支持。不仅如此,美国还专门成立r由商业部、中小企业发展局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机构一一促进中小企业出口委员会,以加强中小企业出口的宏观管理,促进中小企业的出口产品能顺利地进入外国市场。

5加快网络建设步伐。支持小企业适应新的

信息环境

小企业管理局创设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免费信息中心,帮助咨询者解决创办、经营企业的问题;专没小企业导航网,主要为小企业提供企业宣传、产品广告、销售信息及政府采购合同信息等。

3落实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

财政补贴是政府为使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及社会的某些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而给予的财政援助。美国对巾小企业的财政补贴的应用环节是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促进中小企、【k科技进步和鼓励中小企业出口等。

第84页

v01.25№6

万 

方数据3.1就业补贴

在1976~1990年问,中小企业为美同提供了全部就业机会的53%,其中新增就业机会的65%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对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给予补贴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措施之一。美国对其补贴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对企业的补贴,用于L崩培训、学徒津贴等费用;二是刑自创食业的退伍军人、妇女、残疾人和土族美国人的补贴,为其提供启动资金,帮助弱小群体开办企业并提供补贴。

2研究与开发补贴与税收减免

由于中小企业资金有限,能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就更少,因此.美国政府通过制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开发计划,设立政府专项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给予专项补贴。如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

(SBIR)孙企业技术转移研究计划(盯rR)孙企业

研究和研究发展目标计划(R/R&DG。aliWPr嚷ram)等。从50年代,国内收入法典就规定,凡用于科学研究和实验设汁的费用,企业可以作为日常生产费用,或者从应税所得中一次性扣除,或者在若干年内从全部所得中扣除。

3.3税收优惠

这是最直接的资金援助形式,有利于中小企、lk资金的积累和成长。美国企业税收一般占企业增加值的40%~50%。美国的做法一是低税率,降低营业税、周转税和增值税等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与利润税等直接税的税率。据估计,美国中小企业在1987~1991年问少交纳了1167亿美元的税收,这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实力。二是税收减免,税收减免是针对税额而言的。包括全额减免,定额减免和定比减免。在减免的环节上,主要是中小企业的创建初期和产品与服务的出品。三是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这既可以加速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又可以降低当期的应税额,从而减少税款。80年代以来,美国在政策上对加速折旧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政策。它包括:缩短原折旧法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提成年限,如生产设备从7年缩短为5年。

4健全资本市场,发展融资渠道的

多样化和融资专业化

资金不足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困扰。中小食业的自身缺陷,如缺乏规模经济效果、市场竞争力弱小、无形资本稀缺,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昂贵、融资渠道不畅。美国政府逐步建立了对小企业专门的金

眦Ⅱ刖.∥06P5d.∞m

融支持,根据有关法令,小企业管理局、各商业银行、美国进出几银行、各卅f金融公司都成为专门或部分为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sBA)的主要任务就是以担保方式促使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近年来,小企业管理局还制定和实施了多种资金援助计划,使按正常渠道无法获得贷款的小企业得到了资金上的支持。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筹资来源多元化。为解决“经费空白”的问题,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方面,鼓励私人风险资本的发展,并为它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如对风险投资公司的成立,政府只收30美元的注册费,手续也非常简便。另一方面,一些州政府还拿出一部分资金成立了一些官办或半官办的风险投资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提供资助和咨询服务.并为企业与私人风险资本的结合提供条件。

国21991~2002年美国风险投资发展情况圈

资料来源:hnp:/^唧眦a【辉

在美国.资本市场具有丰富的层次,中小企业规模小,其股票难以到一般的股票交易市场上与众多的大企业竞争。NASDAQ股票市场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美国最具成长性的公司中有90%以上在该市场上市。

国3

资料来源:http://㈩,ld州。}呲ges。。g/;http:/^ww

1995~2002年美国NAsDAQ和盯rcRB市场情况表

。tcbb

c。m,rrad,wI)ata/

美国有上万家专门从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中

w㈣.∥曲∞ci.∞m

万 

方数据小企业投资公司,它们都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极大地弥补了市场上有限的创业(或风险)资奉与创办中小企业及其发展所需的巨大资金缺口。

5证监会的小企业资本论坛成为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从1982年开始,美国证监会每年举办政府与企业间小企业资本论坛(Thc

sEc’sGov“nmcm—

Business

F。rum

on

Small

BusineSs(、auital

Fomation),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每一次论坛,证券监管者、银行家、投资者、会计师、小企业主、律师、立法者以及财政部、联邦储备委员会、小企业局及各州证券监管机构等政府官员,以及与小企业相关的学者和顾问.均被邀请参加论坛。这种广泛的参与性,保证了信息的沟通深度和广度。其次,论坛涉及的主题l-分广泛,如证券监管、教育、银行及金融支持、小企业局和税收政策等,重点解决小企业在筹集资本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最后,论坛有一定的实施机制作保证。每次论坛后,美国证监会要汇总编制论坛讨论结果和建议,并传送给参与各方、国会相关的委员会及其他感兴趣的个人或团体;要求美国证监会在每一次论坛卜,要就减少小规模证券发行筹资成本问题汇报进展情况;三是沦坛本身会不定期地对以前的议案落实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如2001年第20次论坛就要求全面检查前五次论坛在税收和证券监管方面的议案的落实情况,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监督作用。

特别是对美国证监会而言,它既是论坛的组岛{者,更是沦坛相关议案的落实者,根据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不断制订和修订相关规则,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减少小企业筹资成本上,拓展了小企业资本形成的空间,使小企业资本形成更加方便和快捷。

6支持中小企业形成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技术进步飞速发展的世界潮流,技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环伶是提高其创新能力,政府为此制定丫一系列扶持中

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政策和专项法律、计划。美国国会于1982年通过“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法”,中小企业管理局据此制定了“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鼓励有创新能力的l}『小企业积极承

vd

25№)6

第85页

担联邦政府研究和发展的任务,要求联邦政府机构中,凡年度研究和开发费用在1亿美元以上的单位,要按一定比例向sBIR拨出专款。

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与州政府合作建立制造技术推厂‘合作关系和技术推广中心,为改进制造技术的提供者与中小企业之间建立桥梁,并为中小企业提供工程技术、技术培训、帮助选择所用软件和设备、工厂现场考察和分析以及示范等服务,以帮助中小制造企业采用适用的现代技术,并组织各方面力量为小企业提供科技商业培训和咨询。

近些年来,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风险投资增加,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小企业中得到发展。如英特尔公司是60年代末创立的小公司,70年代初不到300人。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开发制造商。

7完善的社会配套体系

美国有完善的小企业金融支持社会辅助体系,主要包括小企业服务中心、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税务代理公司和工商代理公司等在内的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和以贷款评估、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技术合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美国同时建立和规范了中小企业协会等组织。这些协会组织负责或帮助实施政府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他们在这些企业自助、自律方面发挥了较大作

用。

8现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经

验使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在本世纪50、60年代期间,美国高技术企业的

第86页

v01.25№6万 

方数据“摇篮”硅谷曾普遍出现科技型中小企业人/j‘流动频繁现象。流动的结果是不断出现新的竞争者。企业家们为了留住人才,逐渐对企业的体制进行自我改造,形成r“管理参与分配”、“知识参与分配”的新的分配和管理体制,这些体制被不断的复制和发展。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美国的中小企业政策虽然起步较晚,但成效显著。政府积极支持中小企

业的发展,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眠教育、人

力资源开发和建构法规环境等,从整体上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所有的这些要素形成了一个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要素互相促进,使整个社会形成了一个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氛围,这可能是任何一个独立的要素都永远达不到的。

【美国中小企业生存】

参考文献

[I]白钦先,薛誉华《各国中小企业政策性盘融体系比较》中囤金融

出版社2001年版

[2]唐菊裳(国外小企业融资、管理、创新、模式)中国计划出版杜1999年版

[3]傅汉清《美国小企业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年版[4](美)本・巴鲁克-骞利格曼《美国企业史)匕海人民出版牡】975

年腹

[5](美)史蒂文・所罗门《美国小企业)王冠出版杜1986年版[6](美)曼塞-G・布莱克福德(西方现代企业兴起'经挤管理出版

社.2001年版

[7]碴尔斯・R・盖斯特.《百年华尔街,巾国财政经济}};版社20叭)年

【8]c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9]杨韵新,胡鞍钢《如何通过发展小企业来扩大就业》阶p://

wwwI

ca

g。v,cn巾mln匹0/d。c/50hag/200107311674

h廿11

[10]Theuntl甜sta慨:“SrTl却I

B∞In嘟Act”.ht‘p://~出a

90”/

r昭u】atlons/jbaan.pdf

作者简介

向静(XIANGJ・妪.1976~),湖南人.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和企业管理。

(责任编辑:高利丹)

umM∥c槐5ci.∞m

篇四 美国中小企业生存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各国中小企业政策扶持的力度和方式是不同的:从力度来讲,发达国家比较大,而发展中国家则比较小。从方式来看,主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包括担保、贴息、低息、保险、风险投入等),鼓励直接融资以及提供技术、管理和信息援助等。

从总体上讲,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比较成熟。

美国

最近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出现持续增长势头,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龙头,而小企业在其间又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的中小企业是美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基石。

目前,美国有2000多万个小企业,美国的非农业国内生产总值(GDP)中,超过50%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而这些总数超过2290万的中小企业遍布美国从都市到乡村的各个角落,占到美国企业总数的99.7%。同时,这些中小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占到了全美就业机会的90%,并仍然在以每年50万人次的数量增长。 美国每年新技术中的70%是小企业创造的,发挥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美国小企业的最大特点。在美国小企业管理局收集的20世纪对美国和世界有过巨大贡献的65项发明中,全部都是由小企业或者个人创造的。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后,美国小企业的人均创新发明是大企业的两倍。

与大多数国家一样,美国的中小企业也很少受到关注,每天见诸于报纸头条的大型企业左右着人们的视线。但是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作为美国经济良性增长的坚强后盾,支撑这个占据着全世界1/3财富的国家。

美国小企业署(U.S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美国联邦政府为了扶持国内的中小企业而专门设立的机构。正是认识到了美国中小企业在美国整体经济结构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这家专设机构就是为了在金融、人才培育、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建立政府与企业间通畅的沟通渠道等方面,全方位的对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美国政府对小企业的管理和扶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和政策支持。

(2)提供资金和金融协助。

(3)为小企业提供技术、管理和信息援助。

(4)对小企业实施全方位服务。

(5)帮助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6)充当小企业的喉舌。

(7)对遭受特殊困难的小企业给予特殊的支持。

法国

在法国,中小企业与中小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据法国中小企业联合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截止到2001年底,法国中小企业与中小行业的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达88%,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达65%,产品增加值占全部增加值的比重为61%,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为50%,投资额占全社会投资额的比重为62%。

目前,在法国,大约有55%中小企业从事服务业,23%的中小企业从事制造业,22%的中小企业从事商业。

政府与社会在扶持小企业发展方面的主要措施:

1、政府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帮助的方式转变

2、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援助

3、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法国总理拉法兰2003年在里昂举行的"创办中小企业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时宣布,法国政府将采取税收减免等28项具体措施鼓励创办中小企业,以便促进就业,激励创业精神。政府的28项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设立社区投资基金并减轻投资者的个人所得税;减轻企业转让税;成立责任有限公司的最低参与资本从

7500欧元下调为1欧元;新成立的公司在5年内可以在住宅办公;新创企业可以全部或部分推迟缴纳社会保障费用1年;保护私人财富;由领薪者新创的企业第一年只按领薪者身份缴纳社会保障费用,并保留其职工地位等。拉法兰指出,法国政府将要采取的措施是对世界经济局势的一种应对。法国政府的目标是每年创办的中小企业数从17万个增加到20万个,5年内创办企业100万个。

意大利

意大利是西方七大工业国之一,其生产体系是建立在小企业制度上的。意大利一直被誉为中小企业的王国,中小企业在全国企业中的比例高达98%以上,自上个世纪60年代创造“经济奇迹”以来的半个世纪中,富有活力、家庭式管理的中小企业一直是意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意大利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高,协作精神强,形成了许多专业区。专业区作为一个生产系统,地区分布集中,由高度密集的中小企业组成,这些企业参与同类产品或单一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也就是说,产品的生产过程被分割成一系列专业化过程,从而构成了企业间商业和生产内在联系的网络。

最典型的是意大利的伦巴第地区。伦巴第地区共有16个专业区,约有80万个中小企业,在伦巴第地区,每两家中小加工企业就有一家开展出口业务,每6家企业就有一家出口产品销售超过了国内市场的销售。伦巴第地区的生产总值占意大利国民生产总值的1/5,是欧洲平均产值的135%,出口量占全国的30%,进口量是全国的40%。在经济发展方面,伦巴第地区是意大利各行政大区的领头羊,也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伦巴第地区之所以成为意大利的经济支柱,是因为其生产体系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如竞争力强;灵活的工业机制以及大量具有顽强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和手工业企业。意大利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以至于改变了传统经济理论对企业规模的认识。

意大利中小企业能在国际市场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完全表现在其旺盛的创新能力上。首先,意大利中小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较高,在产品或生产技术上,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诀窍”,而且还在不断创新。其次,在组织模式上,意大利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高,协作精神强,形成了许多专业区。第三,意大利中小企业的发展得到了健全有效的社会化服务系统的支持。

意大利中小企业的发展启示是: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及全民对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其次,各级政府应对中小企业专业区、服务联合体、社会化服务系统的发展给以重点扶持。此外,中小企业的领导人应该具有长远发展的眼光,不能只追求眼前的利益。

德国

德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博深、城市化水平高度发达的国家。在德国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全德国有中小企业370万家,约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5%、国民生产总值的75%、就业人数的78%、税收的70%,成为德国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在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德国,超级跨国大企业名闻遐迩,从化工巨头拜耳公司、巴斯夫公司到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汽车等,尽人皆知。然而,谁又认识活动车顶制造商Webasto、明胶出品者GDF、螺钉推销商Wurth或者香烟机制造厂Haumi呢?这4家德国企业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它们全是这类商品的世界市场上的领头羊。无人能在这些生产领域里与这些中小企业相匹敌,它们在国内外通常仅为内行人所知晓。这就是德国中小企业引起经济学者们兴趣的原因。“毫不声张的获胜者”,德经济学者教授赫尔曼?西蒙在他的同名畅销书里这样评价这些对德国的出口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成绩卓著的中小企业家。

综观德国中小企业的成功轨迹,人们不难发现其竞争致胜的奥秘:中小企业是德国这个创业者之国的天之骄子。这些不声不响的获胜者,诀窍常常简单得令人惊讶:敢于创业,在世界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和来公司(MATT)生产的口琴和手风琴,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5%,阿诺尔德和里希特公司生产的35毫米电影摄影机,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0%,梅尔克林公司生产的模型火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而只有10名职工的卡尔?耶格尔公司,生产的香柱、香棒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0%。它们以灵活的经营策略和见缝插针的竞争力克服经济萧条的压力,这是有活力的中小企业的标志。

据统计,德国每年建立的新企业大约有45万家,关闭大约34万家,有11万余家企业在竞争中扎下了根,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市场国际化是德国中小企业保持产品品质优价廉的捷径。生产和市场的全球

化,迫使德国的中小企业作出战略上的适应。而1991年完成的欧洲内部整合,使他们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德国政府把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着眼点放到了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提高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上,在宏观调控、引导扶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加强法律和宏观调控

2、提供强大的财税金融支持

3、科技计划扶持

4、社会化的信息、培训等中介服务

总之,德国为中小企业创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生存环境,而中小企业以其新的投资和新兴产业的工作岗位为德国经济注入了生机,即使在最近两年德国经济不景气,大企业面临衰退的挑战时,中小企业为德国经济的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其他国家发展中小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日本

二战以后,日本神奇般地从战争的废墟中迅速崛起,令世人瞩目。这一重大成就的取得,显示出日本经济发展的超越性,而实现这种超越性的主体,是日本既具有世界超一流规模水平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又同时拥有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日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有关资料统计,日本共有中小企业644.8万家,占日本非农企业总数的99.3%;从业人员3950.6万人,占非农就业劳力总数的80.6%。同期,就业人员不足300人的中小企业产值为132.4兆亿日元,占生产总值的52.0%。在制造业的附加值中,日本中小企业1986年创造的附加值为50.5兆亿日元,占该年制造业所创附加值的55%。在零售商业中,中小企业的零售额,1985年为80.8兆亿日元,占该年零售商业销售额的79.4%。在服务业中,中小企业1985年的经营额为252.1兆亿日元,占当年该行业经营总额的58.9%。由此可以看到,中小企业无论是在企业数量、就业规模、生产总值和经营额上,都超过了50%,这反映了中小企业在日本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日本中小企业的行业分布是广泛的,几乎包容了所有的行业。其中,制造业中有中小企业约87万个,就业人员约1300万人;建筑业中有中小企业约58万个,就业人员约479万人;零售商业中有中小企业149万多个,就业人员约960万人;服务业中有中小企业300多万个,就业人员约1560多万人;其它行业中有中小企业50多万个,就业人员约550多万人。日本中小企业中,服务业的就业和企业数都居首位,分别占日本中小企业就业总数和企业总数的34.5%和46.99%。服务业发展之所以能居首位的重要原因在于,日本已进入信息化的社会。制造业的企业绝对数虽然低于零售业,但就业人员总数却超过了零售业而居第二位。从企业的就业规模看,制造业居第一位,平均每个企业10.3人,建筑业7.9人,服务业4.5人,零售业4.4人。

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对中小企业的认识,一开始并不完全一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之前,日本各界普遍看法是要取消中小企业,这主要是出于日本资源十分稀缺,以及中小企业技术层次较低,设备落后,效率不高给人们造成了很深的印象之故。然而,60年代的发展事实表明,中小企业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起了巨大的作用。中小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不但改善了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了专业化程度和生产技术层次,企业经济效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培养出了一代具有很强进取心和市场开拓精神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构成了日本企业界的中坚力量。日本中小企业在不断地摸索中找到了自己发展的道路,即通过完善与大企业的分工合作关系,确立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互补充的地位。

为此,日本政府于1963年颁布了《中小企业基本法》,力图通过立法的方式,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立法的方式,确保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落实。日本政府发展中小企业的基本政策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中小企业构造高度化政策。第二,防止不正当和过度竞争的政策。第三,中小企业的金融与税收政策。

篇五 美国中小企业生存
美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初探

美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初探

国家工商总局门户网站: 2015年11月23日 来源: 中国工商报

美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门机构发展历程

1953年美国小企业管理局成立之前,美国没有统一的、权威的小企业管理机构。1934年成立的复兴金融公司担负了联邦政府向工商企业(包括小企业)贷款的职能。分别于1940年、1941年在参众两院中成立的小企业委员会,只是在立法机构里负责调查研究和提出有关小企业立法的部门。同一时期在商业部和司法部设立的小企业机构,重点工作是反托拉斯、反垄断。特殊时期成立的小军工企业机构和国防小企业局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小军工企业获得军工合同。 美国国会1953年通过立法设立了临时性小企业管理局,同时撤销了上世纪30年代由联邦政府出资成立的复兴金融公司,把其承担的向工商企业贷款的职能移交小企业管理局。经国会授权,小企业管理局可向小企业直接发放贷款或与银行联合办理贷款和贷款担保。国会要求小企业管理局执行不与商业银行竞争的原则,只允许其向不符合银行规定条件的借款人放贷(借款人需要出具两次遭银行拒绝贷款的证明)。同时,小企业管理局也为小企业在承接政府采购合同及其他方面提供服务。

1958年,美国国会立法修订了1953年的《小企业法》,把临时性的小企业管理局改为永久性的联邦机构,自此,美国有了全国统一的、权威的小企业管理机构,统一协调和落实全国小企业政策。国会明确该局的主要职责是咨询、支持、帮助、保护和促进美国小企业的发展。小企业管理局在全国各地设有完善的网络分支机构。设在华盛顿的总局负责制定扶持小企业的总方针,以及各种计划,而各地方分支机构负责面向小企业落实各种扶持计划和服务。目前,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共有89个地区分支机构。

近年来,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为中小企业提供超过90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组合,还利用政府采购项目为100万户中小企业提供近100亿美元的免费咨询和技术援助。

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主要职责

资金扶持。主要任务是帮助中小企业创业者获得贷款。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很少提供直接贷款,只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为此制定了许多贷款担保计划。美国小企业管理局还向中小企业提供风险资金。在纳税方面,美国政府还专门颁布有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税务计划,帮助中小企业推销产品,并简化为中小企业员工设立退休金计划的手续。国家税务局为中小企业提供6个月的纳税宽限期。在研究与开发方面,根据《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法》,美国国会1982年建立了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规定凡拨给本部门以外研究与开发费用1亿美元以上的部门,都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向该计划拨出经费(比例逐年加大),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均可向该计划申请经费,将其创新思想变为现实。

咨询与管理培训服务。首先是咨询服务,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在全国有l万多名经验丰富的退休人员组成的经理服务公司和960个中小企业服务点,通过自愿和合同的方式为中小企业服务,从创业准备、计划拟定、公司成立、行政管理、商业理财等多方面提供咨询。其次是管理培训,通过商会、大专院校、中等学校、贸易协会和成年教育小组等向小企业提供技术、经销及决策等管理方面的培训,开办讲座和讨论会,并配合发行各种出版物。

获得政府采购合同。为帮助中小企业尽可能多地得到政府合同,在初级合同中,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主要集中于“搁置购买”“拆散购买”和“颁发能力证书”这3个方面。搁置购买指小企业管理局参与合同招标,事先选出适合中小企业的合同搁置一边,待中小企业投标。拆散购买指从专项合同中分离出一般性合同,或将一个单一合同分成多个小合同,以使中小企业获得更多订单。颁发能力证书是指,如果合同招标方面对中小企业实现合同的能力或信用有怀疑而拒绝给予中小企业合同的话,中小企业可以请求小企业管理局给予帮助。除此之外,美国小企业管理局还积极推动政府机构和大企业在二级合同中向中小企业订货,为中小企业从联邦政府的采购计划中争得合理份额的货物和服务合同。

促进小企业的进出口贸易。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制定了中小企业出国流动资本项目帮助中小企业扩大出口,使多数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这个项目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出口信贷。美国小企业管理局还在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设立出口服务中心,帮助小企业寻找出口项目、设计出口战略、制定出口计划、评估出口可行性报告、帮助申请出口信贷等。

□萱文

篇六 美国中小企业生存
美国中小企业政策及其启示

TASHANZHISHI

及其启示

刘 森

摘 要:本文在调查研究美国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政策目标、地位作用以及中小企业政策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国中小企业政策对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几点启示,即明确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的价值取向;统一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加强立法,完善中小企业政策实施的制度保障;建立自上而下,协调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体系;明确中小企业政策的扶持重点。

关 键 词:美国 中国 中小企业政策 措施 启示

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起着战

据1953年美国《小企业法》,美国支持小企业发展的目标在于保护自由竞从而保证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在这种政策推动下,美国小企业在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20世纪末期出现的持续经济增长就是伴随着一大批小企业的出现和成长而形成是美国经济发展的真正助推器。据统2001年美国经济虽不景气,小企业减少到2240万家,但仍然占企业总数的99%。从历史和现实来看,美国在40%-50%之间,基本上与大企业所发挥的作用持平;而在一些小企业占优势地位的行业,小企业对国民生

能够达到80%左右。从销售额来看,小企业占全部企业销售额的比例也一优势的部门可以达到更高。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不可低估,1990-1995年间,美国76%的新就业机会是由小企业创造的,小企业雇工人数占美国工人总数的52%。小企业在创新方面的贡献也很大,投入产出比较高,在20世纪的重大技术进步中占到一半以上,而其研究开发费用却不到大企业的5%1;美国小企业管理局收集的65项发明和创新,都是由小企业创造的,美国小企业在增加出口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据统计,美国经济增长的70%源于出口贸易,其中97%的出口增长来自于小企业。

争,创造适宜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直维持在40%-50%左右,在其占【美国中小企业生存】

略性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政府视中小企业发展为“美国经济的脊梁”,运用各方面的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扶持和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对我国发展中小企业很有启示。

一、美国中小企业的地位作用

没有中型的标准。中小企业,在美国统称为“小企业”。目前,美国小企业界定标准简单明了,即雇工人数不超过500人的企业为小企业,实践中有些部门可以变通,如服务业中雇工以符合服务业的行业特征。

在美国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中小企业政策决定着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左右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影响着中小企业的经营水平。根

美国对企业的界定仅有大小两类,的,有人甚至认为,美国的小企业才

计,美国2000年共有企业2500万家,20世纪对美国和世界有重大影响的

人数不超过100人的企业为小企业,小企业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一直

二、美国对中小企业的政策中小企业政策目标确定后,还必

产总值的贡献则要大得多,如建筑业、措施部分服务业,小企业的产出比重甚至【美国中小企业生存】

管【美国中小企业生存】

TASHANZHISHI他山之石

须通过制定法律,财税与金融政策等加以体现。可以说,美国已经建成了有效的、覆盖面十分广泛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保证了中小企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一)完善的中小企业法律支持系统。

立法是保障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现在,美国已经有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的法规体系。一是中小企业基本法。美国是制定中小企业基本法最早的国家,早在1950年参议院就设立了“小企业临时委员会”,负责中小企业基本法的起草工作,1953年美国《小企业法》(Small Business Act)正式出台,奠定了美国小企业政策的基础。二是中小企业专项法规,美国早在1890年通过的《谢尔曼法》(Sherman Antitrust Act of 1890)就为中小企业对抗大型托拉斯组织的垄断提供了法律基础和保障。随后,相继通过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克莱顿法》(the Clayton Act of 1914)、《米勒一泰丁法》(Miller-Tydings Act of 1937)等法案,不断完善了反托拉斯法。二战后,美国针对小企业的立法进一步发展,立法精神也从间接地通过反垄断来保护小企业的利益转向直接向小企业提供帮助。美国历届政府尤其是在三次白宫小企业大会后,联邦政府均出台了大量促进和保护小企业自由竞争的法律、法令和修正案。

(二)健全的中小企业政府机构系统。

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是一国或地区政府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组织和执行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

业政策体系的规范、运行和效果。美国20世纪40年代初建立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官方机构,一是隶属于国会的小企业委员会,二是隶属于白宫的小企业会议,三是隶属于联邦政府的小企业管理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BA)。参众两院设立的国会小企业委员会主要是听取小企业管理局和白宫小企业会议对有关小企业发展政策的建议和意见,负责小企业相关法律的建立和完善,并定期向参众两院汇报小企业工作的进展情况;白宫小企业会议是根据总统要求而设立的;联邦小企业管理局具体履行对小企业的管理职能,1958年被国会确定为“永久性联邦机构”,局长由总统任免,须经参议院认可,1998年由副部级升为正部级,目前已在全国设立近百个区域和地区性直属办公室,有4000多名工作人员。该局还管理、联系着一个遍布全国各个角落、各个领域支持小企业的网络系统。小企业管理局是专门代表小企业利益的机构,在美国小企业服务体系中起着核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向小企业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向政府反映小企业的意见,并向小企业直接提供贷款和信贷担保,为小企业提供科技资助,其提供的服务几乎涉及到大多数中小企业服务所需要的所有方面,其他组织和机构很多都是通过与小企业管理局的合作来共同为小企业提供服务。

(三)积极的中小企业财税支持系统。

财税政策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是经济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企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

的位置,因此,美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小企业财税扶持政策,即对小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一般适用于所有小企业。美国政府通过给予小企业税收减免等扶持性政策,促进小企业向某些特定产业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实行高新技术产业倾斜政策,先后推出了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优先把信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特种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部门作为重点领域加以扶持。财政补贴则只针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如新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研究开发项目以及出口业务等。

(四)高效的中小企业资金支持系统。

资金约束是各国中小企业面对的最为普遍并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各国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时最令人关注的问题。美国小企业资金支持系统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一是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主要由小企业管理局作为担保人,为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提供担保,以满足小企业长期资金要求,如固定资产投资、补充流动资金、购买存货和出口融资等。担保条件比较优惠,担保数额可达75万美元,担保率一般为75%,10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担保率可达80%;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可保证为10年,固定资产贷款期可长达25年,必要时可申请延期。二是一些非营利机构和组织直接对小企业提供资金,包括小企业管理局对小企业的贷款和一些社会机构的资金提供,其中以小企业管理局的资金提供为主。三是直接的资金提供,包括向小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向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小企业

工商管究

TASHANZHISHI

提供自然灾害贷款和向小企业提供出口信贷。四是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发展针对小企业的公开资本市场或者为小企业制定一些专门标准来鼓励小企业获得资本市场上市的机会等。这种多层次、多阶段、多角度的资金支持体系,较好地满足了美国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五)便捷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系统。

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社会对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系统服务的集中表现,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分工协作的表现形式。美国在支持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创业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政策措施通常有:一是制定小企业创新发展计划,要求有关政府机构每年向该计划拨出经费,支援小企业从事科研开发。1987-1993年,联邦政府部门共为该计划提供了约25亿美元的资助,现在该计划每年可用的资金已达到12亿美元。二是向小企业传播技术,在克林顿旨在振兴美国经济的一揽子政策中就提出要建立数十个制造技术扩展中心,在小企业间扩展技术知识和新的制造技术。三是提供税收优惠,如向新工厂新设备投资的小企业提供用于研究和开发的长期税款减免2。在创业服务方面,美国政府对个人创业精神给予高度关注,形成了支持个人创业的制度。美国拥有旨在促进个人创业的机构——商业信息中心,其设备和资料可供创业者随时使用;美国各州还建立了业务培养室,重点培育风险企业,支持小企业进行风险投资,拓展业务范围。美国政府还在1958年就全资成立了小企业投资公司,专门对小企业提供商业银行不愿

贷款的风险投资。一是缺少了雇工人数标准,不符合国际常规做法,且脱离了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二是商业、服务、建筑等劳动力吸纳率高的行业不在其中。借鉴美国经验,我国统一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势在必行。这不仅可以满足统计部门的需要,更是政府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政策的依据,还是中小企业争取扶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首先应将雇工人数纳入到标准之中,将雇工人数在1000人以下,500人以上的企业规定为中型企业,500人以下规定为小型企业;其次要涵盖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和非工业领域的企业;第三要将标准运用到国家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确保国家、政府及其部门运用中小企业政策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运用中小企业政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当然,统一标准还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应根据特定时期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中小企业发展特点,适时调整界定标准,还应结合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情况,对不同地区执行数量界定时辅以一定百分比(如10%-20%)的调整空间。

(三)加强立法,完善中小企业政策实施的制度保障。

加强中小企业立法,是落实中小企业政策的有力保障。《中小企业促进法》是我国第一次为中小企业进行专门立法,其他有关企业立法中虽有一些关于中小企业的规定,但这些法律都不是以中小企业为特定规范对象的,且由于立法宗旨不同,这些法律之间缺乏统一性、协调性,无法构成有效的保护和规范中小企业的法律体系,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三、美国中小企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明确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的价值取向。

【美国中小企业生存】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以自由市场为中小企业的价值取向,所有的政策措施都是以中小企业自我负责和努力自助为原则,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同样需要明确中小企业政策的价值取向,并一以贯之地执行下去。在确立中小企业政策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中小企业的发展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应从全面的扶持转向有针对性、选择性的支持,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统一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2条第二款规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报国务院批准。”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也经历了多次调整,现行的1999年标准规定,将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类,其中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参与划型的企业范围原则上包括所有行业的各种组织形式的工业企业。这一划分标准虽然比此前的标准有了质的进步,但该标准

TASHANZHISHI他山之石

和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加强立法,切实完善中小企业政策实施的制度保障。首先要加快制定《中小企业基本法》,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创设基本的法律制度。其次制定直接针对中小企业某些方面的法律法规,从外部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扶持。再次完善与《中小企业基本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重点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为中小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条件;制定和完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法律法规,规范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培训服务等,优化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此外,还应依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的力度,抓紧制定《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等金融法规,推进融资环境的改善,等等。

(四)建立自上而下、协调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是按照所有制和行业对中小企业实施多头管理,一些涉及管理中小企业的政府机构不但不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相反沿用计划经济的老办法,对企业进行管、卡、压等直接干预,甚至与企业争利,严重妨碍了中小企业的自主发展。直到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时,我国政府才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设立了中小企业司,但这一机构级别太低,缺少应有的组织协调能力的保障,在中小企业宏观体制方面仍存在着欠缺。由于中小企业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领域以及城乡各地,而不同部门制定的行业政策的适用范围仅限于本行业的企业,加之省、市、县在中小企业管理体制和机构等方面的不协

调,这就必然导致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不当干预、互相扯皮和成本巨大等诸多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借鉴美国的做法,可在政府部门中设立统一的中小企业行政管理机构。设立这一机构,不能简单地在现行行政体系上增设一个机构,而是要在撤并现有小企业行政管理机构并摒弃对小企业微观经济行为的直接行政干预后,设立一个全新的管理服务机构。

(五)明确中小企业政策的扶持重点。

第一,重点扶持技术创新型企业。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更需要技术创新这一强大支撑。因此,政府要立足宏观层面,加大市场行为的规范力度,建立起包括技术创新成果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设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中小企业科技开发中心等,建立起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机制 ;成立专门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鼓励各种专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与活动;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从而推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第二,重点扶持个人创业群体。鼓励个人创业,首先要弘扬创业为荣的风气,倡导敢创业,创大业的观念,彻底消除一部分人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其次建立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体系,如创办创业信息中心,成立中小企业经营指导协会,给新开业的小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低息小额担保贷款,帮助他们实现创业致富。第三,在融资环节给予重点扶持。当前,我国金融服务与支持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政府

对中小企业融资所提供的政策扶持还很有限,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缺乏稳定的协作关系,在许多服务项目上还不能做到与国有大企业一视同仁。因此,从政府政策支持的角度看,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验,一是赋予具有权威性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职责,制定中小企业融资指导性计划,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难题;二是建立国有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重点为中小企业成长、现代化和业务扩张提供风险资本、债券和股票融资等;三是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政府应加快建立二板市场,推出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创业板。目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的中小企业板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四是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成以政府为主体、市场化运营的非营利性的官方担保机构体系,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担保机构体系和企业互助性担保机构体系,从而扩大资金的来源渠道。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注释:

①曹昱,甘当善,李强,《小型企业:美国新经济的助推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50页。

②资树荣,《美日中小企业政策比较研究与启示》、《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2000年6期。

③齐绍洲、顾本方,《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机制》《证券导刊》2004年24期。,

工商管究

篇七 美国中小企业生存
借鉴美国经验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

84

中国金融・2010年第4期

观察思考

借鉴美国经验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

■ 李国荣

问题。

国政府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我国可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国情,推

策倡导办公室成立于1978年,负责检查国会立法和为小企业作证。该办公室还代表小企业评估规章给小企业所造成的负担。此外,该办公室还就美国的小企业和小企业环境问题开展大量的研究。

SBA并不直接参与贷款,但积极为小

的机会、拓展计划和培训。

动解决国内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

借鉴美国经验扶持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路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受客观因素和自身原因的影响,其发展一直受到制约,所承担的社会义务与享受的权利也不完全对等,对全社会的支持作用也一直没有发挥。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小企业存在的困难更加凸显,普遍面临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问题,应借鉴美国成功经验,统筹考虑,采取综合手段,结合我国国情,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配套体系。目前已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立法工作,从生产要素供给、公平竞争、资金支持、利益维护等方面优化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法律制度环境,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实施细则,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信贷政策指导,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保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完善担保体系建设。为加强对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监督管理,促进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健康发展,国务院于2009年2月决定,由银监会牵头,联合发改委等部门组成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因此,应大力推进省市两级担保机构、省级再担保机构建设,做大做强政府背景信用担保机构,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精神,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从事中小企业贷款

美国政府支持小企业的有关情况

在美国,所有雇主中小企业占99.7%以上,年净增就业的60%~80%由小企业创造,所支付工资占美国私营企业支付工资的45%以上,提供50%以上的非农业私人国内生产总值。政府对小企业的支持措施主要是:向小企业的采购率不低于25%,向弱势群体(包括5个少数民族)开办的企业采购率要占政府合同的3%。

美国小企业署(SBA)据1953年的《小企业法》而设立,是专门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政府机构,该署下设67个分部,主要任务是向小企业提供资助、咨询、帮助,保护小企业、维护有竞争力的自由企业。SBA具有四项计划功能:一是获得资金(商业融资)。SBA向小企业提供从事小企业经营的各种资金,从小额贷款的小型需求直至数额巨大的债务和证券投资资本(风险资金)。二是企业经营开发(教育、信息、技术援助和培训)。SBA免费向小企业提供当面以及网上咨询服务,并在全美及其属地的1800多个场所向新、旧小企业家提供收费低廉的培训。三是政府合同(联邦采购)。依照《小企业法》授权,SBA的政府合同办公室与其他联邦政府机构共同制定目标,确保实现将23%的优惠合同给予小企业的法定目标。该办公室还向小企业提供分包采购的机会、拓展计划和培训。四是政策倡导(小企业的代言人)。政

企业拓展贷款渠道,并提供贷款保证金,最多可高达贷款额的85%。在SBA的多个贷款计划中,7(a)贷款计划,即资本、不动产所有权、设备购买、扩张、革新、不可抗力再融资负债、租赁贷款是最大、最灵活的帮助小企业起步、成长和成功的贷款项目。该计划最高贷款额为200万美元,最低3万美元。2007年SBA共批准4000宗大额贷款,平均金额40万美元。方便快捷是小企业贷款的特色,快速贷款占7(a)贷款的90%,有的快速贷款2天内就可发放到借款人手中,平均贷款金额5万美元。SBA一般为贷款金额高于15万美元的客户提供75%的还款保证,低于15万美元的提供85%的还款保证。2007年SBA共提供贷款保证金200亿美元,大约有10万个项目获得贷款,获得贷款的企业占所有小企业数的2%~3%。小企业贷款的损失率,大约每100美元损失3.2美元,因此SBA要收一定的保证金,目前基本上保持了收支平衡。小企业贷款最大的优势是长期和低息。但是,欺诈行为也时有发生。

美国政府还通过政府采购来支持小企业。美国政府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与服务的采购者。联邦政府每年的采购量大约2000亿美元。SBA的政府合同办公室每年协助小企业获得占联邦采购预算主要合同前期金额约23%的订单。这是国会通过立法规定的目标,以往三年内都达到了这一目标。该办公室还向小企业提供分包采购

观察思考

主持人:赵雪芳

85

担保的机构给予风险补偿,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继续给予三年营业税减免,继续推进有条件的省市开展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试点,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信用增级和风险分担机制。同时,按照《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精神,建立部门间职责明确、信息共享、运行高效的担保监管机制,合力完善担保体系建设。

创新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和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推进产品创新,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根据中小企业融资主体、融资额度、融资期限、担保方式等要素的不同,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服务。在抵(质)押品的选择上,银行可开展房产和商铺抵押,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仓单、提单质押,股权、应收账款质押,出口退税税单质押,中小企业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财产抵押、质押以及保证担保等。同时,要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区别不同情况,对基本面较好、信用记录良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手段,予以信贷支持;同时适当限制对一般加工业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对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消耗型中小企业贷款,对经营失败、没有市场的中小企业,应当坚决退出。

设置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专职经营机构,在客户定位、业务模式、信贷审批、风险管理、激励约束等方面均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为导向,集产品开发、建立销售渠道、开拓客户市场、内部财务核算、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等多项职能于一身,责权利相统一,人财物相对独立,其性质相当于一家独立的专业化经营机构。以专营机构建设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业化发展,充分利用现有机构、网点、后台支撑、人力等资源,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事半功倍地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同时要不断

总结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密切关注其业务开展的情况和效果。

成立国家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专司解决中小企业政策研究、法规制定、协调各部门事宜。中国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中小企业面临许多共性问题,也有许多个案问题。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多个部门解决,缺乏政策的统一性、连续性,协调成本很高,政策的效用也会由于部门利益而大打折扣。由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需要持续不断抓好,成立中小企业的主管机构,可统筹发挥立法部门、财税部门、银行业机构的作用,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财政扶持政策、法律保障体系和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统一发布政策,加大协调力度,避免各部门多头管理的局面,可最大限度形成政策合力,不断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加快征信体系与诚信文化建设。要从社会征信和违约信息通报两个方面继续完善机制和制度,促进企业规范管理,提高诚信文化意识。继续推动有关部门加快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立法工作,同时,进一步形成发展改革、财政、税务、工商、海关、司法、银行、保险、企业及有关中介机构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努力构建良好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规范信用评级机构行为,完善信用评级标准,整合有关各方力量,实现信用资源共享,以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银监会办公厅

(责任编辑 胡同捷)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66883.html

    上一篇:种植香菇大棚

    下一篇:个性化家具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