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办法养石蛙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土办法养石蛙
石蛙生态养殖,高密度养石蛙

  高密度养殖石蛙(2009.6.22)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科技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刚才那段画面里出现的蛙,不管怎么游,它最终的目的地都是小溪的石头缝。这种蛙,喜欢生活在小溪的石缝中,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形象、好记的名字—石蛙。其实它真正的学名叫棘胸蛙。它和林蛙一样,本来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野生蛙。人工养殖,如果技术掌握不到位的话,很难成功。可是浙江省兰溪市的成斌,不但把它养成喽,而且还搞起了高密度的养殖。

  这个人就是成斌,他原本是做五金生意的。说起他养石蛙,实属偶然。

  (采访)我们以前做生意的时候,也跑到这种山上里玩嘛,这个山上都有这个石蛙的,他们抓来以后我们都吃过,很好吃

  好吃的石蛙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石蛙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具有补虚损、解热毒、驱痨瘦、化毒疮的功效。对于这一点,《本草纲目》里也有记载:石蛙主治:“小儿痨瘦,疳瘦最良”,石蛙在我国食用的历史也比较久远。自古以来,它就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被人们称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但多年来,石蛙作为野生物种,一直是被保护的对象,要想品尝到它的美味还真不容易。幸运的成斌吃过之后,就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

  (采访)这东西味道鲜美,我们就有个想法,这个东西把它能够养出来的话,那么这个市场就不愁销路了

  (采访)从保护这个角度来讲,规模化养殖这些蛙,大大缓解了人类在野外捕捉这种物种,从而达到一个保护的目的。

  养殖石蛙,既能饱口福,又能健体,还保护了野生物种,可以说是个利人利己又利蛙的大好事儿,因此成斌下定决心也来加入到养殖石蛙的队伍当中。虽然说近些年来养殖石蛙的人不在少数,可是他们大多数采用的是稀密度养殖的方式,每平方只能养20到30只,这对要干就打算干出点名堂的成斌来说并不满足。

  (采访)如果是一个平方只能养20、30只的话,这种养殖方法肯定是不理想的,对我们来说,因为这个效益体现不出来。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争取在有限的场地多养蛙,多赚钱,成斌决定采用高密度的养殖方式,每平方的数量从二三十只提高到100多只。

  (采访)在同样的面积里面,你能够把这个密度提高上来,提高个5、6倍上来的话,那这个效益无形当中增加了5、6倍的效益,这个是很理想的

  自己的效益理想了,石蛙生活的环境也要理想。石蛙原本生活在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者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喜欢栖息在石头缝里。现在石蛙尽管已经人工养殖了,但它的某些野性还保留着,所以成斌把它们的新家置办得和老家差不多。

  (采访)那么我们还是按照仿生态的这样子,给它搞起来,放一些石头,放一些石板,给它造一些洞穴。

  池子里放上这些石块、石板和水草,石蛙们好象还在野外的老家一样,没有陌生的感觉,生活得悠哉、快活。可是置办上这些物件,占去了不少的空间,这和成斌所希望的:尽可能多节省空间,增加单位养殖数量,进行高密度养殖的初衷有些矛盾,于是他对这些精心装点的物件是越看越觉得多余,所以等石蛙们对新环境逐渐适应以后,他就打算把它们清除出去。

  (采访)慢慢地拿,也不是说一下就把它给拿光,那么让它慢慢地在这种减少的过程当中,慢慢地适应

  石蛙这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大概花去了成斌一年多的时间。

  (采访)这样子就把它给整个的驯化过来,就把这个石板、石头全部都去掉,这样它对这个环境就适应了。

  对原来生活环境非常依赖的成蛙,被成斌顺利地驯化过来,适应了它们新的家庭。对小蛙们的驯化,用成斌的话说:那要简单多了。

  (采访)它从蝌蚪到变成小蛙,它都在这个环境里面,它已经对这个环境熟悉了,比较好养了。

  (主持人)撤掉模拟野生环境的石块、石板、水草以后,腾出了不少空间,成斌又在他的养殖池里多放了很多的石蛙,为他的高密度养殖创造了好条件。就这样,石蛙在成斌建造的新家里安安稳稳、快乐悠闲地生活了近一年。转眼又到了产卵孵化的季节了。成斌却发现他的石蛙们有点不对劲。

  (采访)都是奇奇怪怪的,三个脚,肚子胀胀的,那种很多的,长得速度也是不快。

  孵化出来的小石蛙出现了畸形不说,就算是形象端正的,也长得个头小、不健壮,孵化出来的数量也不多;成年蛙,不是不产卵,就是产卵量不高。这让成斌非常的着急。

  (采访)那个时候真的是很着急嘛,因为时间又花了,钱又花了,是吧,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又是城里人,能够呆在这个地方,人家都不理解,就说怎么能够待在这种地方受苦嘛。

  生意做的好好的一个城里人,来到这个小山沟里做自己并不擅长的石蛙养殖,本来就让人有很多的猜测,再养砸喽,成斌觉得是件很丢面子的事,就算是为了保全面子,他也得弄明白这件事情的原由。据成斌分析:自己的养殖方式没有问题,喂的食物也是石蛙爱吃的活体饲料,像黄粉虫、蚯蚓、蝇蛆等等。那问题会出在哪里呢?

  (采访)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4、5年的时间,因为这个周期比较长嘛,今年不行,第二年再来过嘛。

  后来,成斌通过查找资料、请教专家才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采访)近亲繁殖的这样的一个因素造成的。

  成斌多年来都是用自家蛙来搞繁育,导致后代越来越退化。听从专家的建议,成斌决定让石蛙们来个异地联姻。为了保证石蛙种源的纯正,在林业部门的许可下,成斌在各地发动群众开始了野外抓捕行动。

  (采访)石蛙它的生活习性,就是晚上它容易出来找食,晚上,这个灯你一照到那个石蛙身上以后,它就不动了,那么你就可以现场去抓。,白天它都一般都躲在洞穴里面去,这样白天你抓到它的机率比较小,晚上你可以抓到它的机率比较大。

  石蛙不但喜欢晚上出来找食儿,还喜欢晚上活动。除非特别安静,否则野外的石蛙一般不会在白天出来觅食和活动。了解了石蛙这个特性以后,成斌在外地终于找到了足够的纯正石蛙种源。

  (采访)我们到的地方就多了,江西、贵州、湖北、湖南都去过,反正这些地方,把各地不同的,不同地域的品种都把它引回来,进行饲养。

  在引过来的石蛙中,成斌又把优秀的种蛙精心挑选出来集中养殖。期待它们能够繁育出优良后代。

  (采访)像这个就是公的,力气很大,公的蛙的特征,就是胸上它有这个黑色的棘刺,很明显的这个黑的,麻子一样的,突出。

  (采访)你看这个蛙,作为种蛙就比较适合,你看它这个很活跃、力气很强,前腿你看它很粗壮#短、粗、有力,抱对很有力的,它这个是,你看它抱来的话,有力气的,这个表皮也是很光滑的,光亮的。

  (字幕)种公蛙挑选标准,2-3龄,200克以上,健壮,善跳,皮光腿壮。

  (采访)找到一个,这个就是母蛙,它这个肚子底下是光滑的,这个就比较适合作为种蛙,它这个肚子圆浑,里面富含卵,肚子就胀起来了,孕妇一样的,肚子越来越胀。里面的籽就成熟了。

  挑选种母蛙,光看肚子大、卵量多是不够的,还要年龄合适。

  (采访)老的那个蛙,产出来的卵,#数量很多,但质量下降了。

  

[1] [2] 下一页

篇二 土办法养石蛙
仿生态养殖石蛙,石蛙快长的诀窍

  让石蛙快长的诀窍(2008.07.2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季是听取蛙鸣的时节,也是蛙类养殖的关键期。在我国由南到北都有不同种类蛙的养殖,现今蛙类养殖已经成为非常有特色的经济产业。今天就和您说说一种我国南方的野生蛙类品种石蛙,它是食用蛙中个儿最大、肉最多,也是肉质鲜美的品种。现在野生的石蛙已经可以进行家养,可养上了石蛙的人都有个体会,这石蛙的钱不好赚,你要问了市场好,怎么还会不赚钱呢。咱们先听听养了10年石蛙浙江的老叶怎么说的。

  叶理荣:这个蛙长得慢,三年见效益,所以我们农民就不敢去养了。

  最初养殖石蛙的那几年,老叶也实在想不明白,养石蛙就是为了吃蛙肉,这石蛙咋就长得这么慢呢?

  石蛙,又叫棘胸蛙,这种蛙皮肤粗糙,雄性的胸部还长有不少的黑色肉剌,它们长期生活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中,以昆虫为食。别看石蛙长得难看,却具有滋阴降火、健肝胃、解热毒等药用价值,历来都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

  要说石蛙长得慢,还得从它们产卵说起。石蛙一般在五六月份产卵,卵经过七八天的时间孵化出蝌蚪,蝌蚪再长90左右就会进入变态期,它们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20多天后小蝌蚪变成了小幼蛙。然而这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9月底,刚长到5克的小幼蛙,就不得不进入了休眠期。

  叶理荣:五克冬眠小孩子一样,还没有会走路就冬眠,它经过五个月它不吃,它实际上要消耗,同样消耗,不吃了就不长了,它大蛙都不吃了,也不长,也瘦掉不是,小蛙不吃瘦掉一样的。

  经过五个月的不吃不喝,5克的小幼蛙连原有的5克都没有了,只有到了来年的三月份这些小石蛙才恢复正常的采食和活动,。

  叶理荣:吃食那个时候,等于是很小的一个蛙吧,很小的蛙它吃的东西又少,那么当然就最多是它到100克多一点,第二年就不能上市。

  因为商品蛙要求达到150克左右,这对老叶和众多养殖户来说,就意味着上市的时间要拖到第三年。想养好石蛙能赚钱,就要缩短养殖时间。老叶也是一心往这上面琢磨。是让它们多吃,还是少睡,老叶找到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这石蛙一长要三年才能见着钱,长得慢,效益就会来得慢。老叶凭着多年的养殖经验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让石蛙长得快些呢?要让石蛙少睡觉,打破冬眠是违背了石蛙的自然生长规律,这条不行;看来只能从吃上的方面入手了,可从什么时候就要给石蛙吃让营养餐呢。

  养蛙的人都知道,蛙爱吃活食,像黄粉虫就是营养丰富的好饵料。老叶养了不少的黄粉虫,可每天他都要开上机器,非把活虫子打成虫子酱。

  叶理荣:我现在养的黄粉虫很多了,黄粉虫我打的浆每天补充它点。

  不过这些黄粉虫酱其实不是给成蛙吃的,而是喂进了这些蛙的孩子——蝌蚪的嘴里。

  叶理荣:4月份5月份产的蝌蚪那么大了,很胖了。

  每天都喂上黄粉虫,老叶的蝌蚪还真是个儿顶个儿的胖乎。可自然界中的小蝌蚪是根本吃不上这样的美味的。

  占勇军:在自然这个条件下,小山沟里这个蝌蚪,它的饲料来源,饵料来源很单一,就是青苔,然后少数一点浮游生物。

  过去,老叶喂蝌蚪也就是给点像青苔这样的植物性饲料,因为蝌蚪嘴小,只能采取啃食的方法,或者刮食池子底部的饵料,这样喂下来,小蝌蚪只有长够90天左右才开始变态。

  其实,老叶现在之所以要喂胖蝌蚪,也是因为一次意外的发生。

  叶理荣:这个卵产下来以后,因为那年蛙产卵很多,那个卵就不孵化了,就直接被那个大蝌蚪吃。

  大蝌蚪还能吃卵这件事,让老叶发现,蝌蚪不仅能吃一些藻类,还能吃一些动物性的食物。正是这次蝌蚪吃卵的意外,还让老叶获得了另外的惊喜。

  叶理荣:蝌蚪吃下去长到70天就变态了。

  吃卵后的蝌蚪长到70天就开始变态了,这样,变好的小幼蛙由原来的9月底提前到了9月初。也就是说小幼蛙可以多长20天,再进入冬眠。

  老叶发现,就是因为多长的20天,直到冬眠期前后,小幼蛙由过去的5克变成了30克左右。30克的幼蛙非比寻常,具备了成蛙的采食和消化能力。

  叶理荣:因为30克它一出来,冬眠一出来,什么虫子它都,什么虫子它都吃得下去了,等于是我们小孩子变成十几岁了,它的吃的东西,它的消化量等于成蛙的消化量了,它吃得多大得快了。

  前期的基础打得好,后期的增重才能快,第二年长到150克肯定不成问题。所以促进蝌蚪提前变态就非常重要。

  为了让蝌蚪长快些提前变态,问题的关键就是提高蝌蚪的饲料价值,喂蛙卵显然是不现实的,那究竟应该给蝌蚪吃些什么呢?

  占勇军:因为它饵料单一,营养不全,那么通过,增加大量动物性蛋白,促进蝌蚪变态就是提前。

  老叶找到了能代替高蛋白蛙卵的最好的饲料就是黄粉虫,可虫子虽好、就是再小这些蝌蚪也不会吃。为了能让蝌蚪补充上更多的动物蛋白,老叶干脆把黄粉虫像打豆浆一样都打成虫浆,上午9点喂一次,下午3点喂一次。

  蝌蚪吃的好了,长得也就能更快,这从表面上看虽然只是缩短了蝌蚪的生长期,提前了20天进入变态,然而对于老叶和它的石蛙来说事实上却前进了一大步,石蛙就能由第三年提前到第二年上市。然而,这个提早上市的梦想却并没有像老叶想象的那样如期而至。

  老叶的石蛙蝌蚪提前20天,也就是养到第70天就要变成了小幼蛙了,这让苦苦摸索的他喜出望外。因为只要等到幼蛙的冬眠一结束,老叶可以开始了他的食物快速培育法,因为体重已经有30克的小蛙正是到了食欲旺盛的时候了,老叶专门给石蛙们建了一个“食品生产厂”,这样喂下来,没准让小石蛙当年就长成150克的商品大蛙。

  天刚擦黑儿,老叶就忙活上了。

  叶理荣:我这个蛙白天一般看不到的,它全部是蹲在水里,就鼻孔在水上面透气,人一过来以后,它看到人动一下,就就往底下一蹲你就看不到它了,就这样。

  记者:什么时候能看到?

  叶理荣:就是晚上,这个到晚上,我这个蛙晚上它要到上面去,到这个上面吃东西,就晚上,白天看不到的。

  在晚上老叶忙活的是喂石蛙,白天他也在忙,忙活着养虫。

  为了让小蛙能快速生长,老叶一边养蛙一边养起了黄粉虫。要说这种虫那可是公认的“蛋白质饲料宝库”,蛋白质含量高达50%,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动物生长必需的16种氨基酸

  叶理荣:你如果饲料跟不上,三年四年五年也不会大,你今天给它吃一餐,明天后天不给它吃,等于白吃,我讲个比方,像猪一样,今天就是你给它吃点儿猪草,那么精饲料一点没有,吃一场饿一场它就不会生长,它不会大。

  

[1] [2] 下一页

篇三 土办法养石蛙
依照习性养石蛙

龙源期刊网 .cn

依照习性养石蛙

作者:

来源:《农家科技》2012年第07期

石蛙,是我国大型的食用蛙之一,商品蛙重大多在150~200克。这种蛙皮肤粗糙,雄性的胸部还长有不少黑色的肉刺,因此也有人叫它棘胸蛙。如今,在我国的浙江、江西等地,已有不少养殖户人工养殖石蛙。据了解,这石蛙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性,就是不喜欢在水里吃东西,养殖户为了遵循它们的这种习性,就在每个池子里准备了不少石板。石蛙有一个特性,就是吃活的饵料,一般喂蚯蚓和黄粉虫。

篇四 土办法养石蛙
石蛙的养殖管理技术

石蛙的养殖管理技术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石蛙的养殖池建设、养殖管理技术及疫病防治技术,以供有关学者和养殖爱好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石蛙;养殖;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市场对野生绿色食品需求不断增大。石蛙为天然的野生绿色食品,肉质细嫩鲜美,口感好,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比较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市场潜力巨大。石蛙为我市的本地地方品种, 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滥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石蛙日趋减少。吉首市属于武陵山片区的贫困山区,山多地少,具有石蛙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通过对石蛙等名优特水产品种进行护开发,即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又能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同时对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和加快水产养殖业产业结构调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来我市部分养殖户开始进行石蛙驯养繁殖,本文就我市吉首市恒辉石蛙养殖场的养殖管理经成功验进行了介绍,以供相关学者和养殖爱好者参考。

1、养殖场建设

1.1 选址

该养殖场选址在吉首市寨阳乡庄稼村,养殖场共占地3.7亩,距市区仅9公里,养殖场附近植被良好,有丰富的水资源。

1.2 养殖池建设

1.2.1 孵化池建设

孵化池5m,宽2m,高30cm, 孵化池内放置孵化箱,孵化箱长60cm,宽40cm,高10cm。孵化池采用微流水,水位保持在20cm左右,每隔3天洗刷一次池子,以保持水质清新,孵化池上方设雨棚以遮荫挡雨。

1.2.2蝌蚪池建设

蝌蚪池长4,宽1米,高20cm,池子也采用里高外低,自然微流水,池内放置部分1-2cm的光滑鹅卵石,食台采用白色平底瓷碗搭建,同时蝌蚪池采用塑料网覆盖以防敌害生物侵入。【土办法养石蛙】

1.2.3 幼、成蛙池建设

幼、成蛙池长5m,宽2m,高40cm,,水源采用喷雾式进水系统,保持池内低洼处有一定的水位,池内放置光滑的鹅卵石,幼蛙与成蛙池采用石块(或红砖)和石棉瓦搭成洞穴以供棘胸蛙栖息。

1.2.4 种蛙池建设

种蛙池5m,宽4m,高80cm米,蛙池建设采用倾斜式建设,以便于蛙池内水陆面积比例的控制,种蛙池水源采用喷雾式进水系统以确保池内水源的长期流动,保持水质清新,低洼深水位保持在20cm左右,池内种植部分水草以创造仿生态环境。

2、养殖管理

2.1 种蛙饲养

石蛙产卵时间大约从4月份开始,持续到10月份左右,7-9月份为产卵高峰期,待第二天10点左右收集头一天产的卵,种蛙池子石蛙雌雄比例控制在1:1左右,饵料以蚯蚓最佳,在产卵期间要保证种蛙有充足的饵料,同时,饵料的投喂根据天气情况做增减,一般气温过高或者阴雨天少投,下雨的当天少喂或者不投喂。

2.2 蝌蚪孵化

自产卵后的3-5天不用喂食,蝌蚪以卵黄囊维持自身的营养需要,10天后开展投喂饵料,饵料以熟蛋黄和豆浆或者米粉、面粉、虾蟹类按一定的比例打成粉浆投喂。投喂量根据蝌蚪的食量而定,一般根据头一天投喂情况,第二条酌量增减,并根据天气情况投喂时间和饵料投喂量做出适当的更改,同时根据时刻观察水质情况,每天及时清除池内残余饵料,一般每周换两次水,若水质恶化较快,可以一天一换,以保持水质清新。经饲养一般75天左右天即可变态为幼蛙, 变态期间要尽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

2.3 幼、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前期以饲喂蝇蛆为主,50克左右以后饲喂蝇蛆和蚯蚓。饵料投喂量根据头一天的觅食情况进行增减,一般喂食为蛙体重的1%左右,若头天剩余较多,第二天减少投喂量,同时为保持池内水质良好状况,要定期清洗养殖池。

3、疫病防治

3.1 水蛭病

水蛭病一般是由于蛙场池内水质受到污染,对于该病多采用预防为主,一旦发现池内有水蛭,对于孵化池和蝌蚪池,及时清池,注入新水,洗刷池子。成蛙、种蛙池有水蛭,可以用生石灰清池,将池内蛙转出池内,对池子进行全池泼洒石灰水,浸泡24小时,此时池内水蛭基本死亡,放掉池水,清洗池子,注入新水,对池内水质进行PH检测,PH在7~8之间,可以将蛙重新放回。

3.2 白嘴病

蛙的口部或者头部发白。此病为饵料投喂单一导致蛙营养不良,对于该病的防治可以在饵料添加多维素治疗,一般一周左右可以治愈。

3.3 气泡病

气泡病的症状是蝌蚪腹部膨胀如球,失去平衡,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抢救则造成死亡,多发生在水温高,池水含氮量高的水泥池中。蝌蚪的肠内、鳃、皮肤的血管内含有过量气体。对于该病最有效是换水,将病蝌蚪移入水质清新的水域中暂养1~2 天;高温期间每隔2~3 天加注清水一次。

3.4 烂鳃病

烂鳃病的症状是鳃丝腐烂发白,俗称烂鳃,患病蝌蚪出现呼吸困难,迟缓地游于水面。该病还因感染部位不同,名称也不同,如鳃腐烂发白称烂鳃病,体表皮肤有大小不一斑点称白斑病。预防方法是用漂白粉全池泼洒。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石蛙的市场前景可观,搞好石蛙的养殖,关键是如何解决石蛙的饵料和疫病防治问题,经实践,在养殖过程中,保持养殖池水质清新,每天及时清理剩余饵料,石蛙基本不患病,在蝌蚪的饲养过程中,采用虾蟹类或者蚯蚓与面粉和米粉搅拌成新鲜饵料饲喂,适口性好,蝌蚪生长状况好于其它饵料。

篇五 土办法养石蛙
2013年石蛙快长有诀窍

2013年石蛙快长有诀窍

石蛙栖息的洞穴一般为自然石洞或土洞,于繁殖季节时居石洞者较多。洞穴多在溪流岸边靠近水面,或者洞口有一半在水面之下。这些洞口一般不大,较光滑,进出洞时不易擦伤体表。洞深一般为20~25厘米。洞底略低于洞口。

叶理荣:这个蛙长得慢,三年见效益,所以我们农民就不敢去养了。

最初养殖石蛙的那几年,老叶也实在想不明白,养石蛙就是为了吃蛙肉,这石蛙咋就长得这么慢呢?

石蛙,又叫棘胸蛙,这种蛙皮肤粗糙,雄性的胸部还长有不少的黑色肉剌,它们长期生活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中,以昆虫为食。别看石蛙长得难看,却具有滋阴降火、健肝胃、解热毒等药用价值,历来都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 要说石蛙长得慢,还得从它们产卵说起。石蛙一般在五六月份产卵,卵经过七八天的时间孵化出蝌蚪,蝌蚪再长90左右就会进入变态期,它们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20多天后小蝌蚪变成了小幼蛙。然而这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9月底,刚长到5克的小幼蛙,就不得不进入了休眠期。

叶理荣:五克冬眠小孩子一样,还没有会走路就冬眠,它经过五个月它不吃,它实际上要消耗,同样消耗,不吃了就不长了,它大蛙都不吃了,也不长,也瘦掉不是,小蛙不吃瘦掉一样的。

经过五个月的不吃不喝,5克的小幼蛙连原有的5克都没有了,只有到了来年的三月份这些小石蛙才恢复正常的采食和活动,。

叶理荣:吃食那个时候,等于是很小的一个蛙吧,很小的蛙它吃的东西又少,那么当然就最多是它到100克多一点,第二年就不能上市。

因为商品蛙要求达到150克左右,这对老叶和众多养殖户来说,就意味着上市的时间要拖到第三年。想养好石蛙能赚钱,就要缩短养殖时间。老叶也是一心往这上面琢磨。是让它们多吃,还是少睡,老叶找到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这石蛙一长要三年才能见着钱,长得慢,效益就会来得慢。老叶凭着多年的养殖经验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让石蛙长得快些呢?要让石蛙少睡觉,打破冬眠是违背了石蛙的自然生长规律,这条不行;看来只能从吃上的方面入手了,可从什么时候就要给石蛙吃让营养餐呢。

养蛙的人都知道,蛙爱吃活食,像黄粉虫就是营养丰富的好饵料。老叶养了不少的黄粉虫,可每天他都要开上机器,非把活虫子打成虫子酱。

叶理荣:我现在养的黄粉虫很多了,黄粉虫我打的浆每天补充它点。

不过这些黄粉虫酱其实不是给成蛙吃的,而是喂进了这些蛙的孩子——蝌蚪的嘴里。

叶理荣:4月份5月份产的蝌蚪那么大了,很胖了。

每天都喂上黄粉虫,老叶的蝌蚪还真是个儿顶个儿的胖乎。可自然界中的小蝌蚪是根本吃不上这样的美味的。

占勇军:在自然这个条件下,小山沟里这个蝌蚪,它的饲料来源,饵料来源很单一,就是青苔,然后少数一点浮游生物。

过去,老叶喂蝌蚪也就是给点像青苔这样的植物性饲料,因为蝌蚪嘴小,只能采取啃食的方法,或者刮食池子底部的饵料,这样喂下来,小蝌蚪只有长够90天左右才开始变态。

【土办法养石蛙】

其实,老叶现在之所以要喂胖蝌蚪,也是因为一次意外的发生。

叶理荣:这个卵产下来以后,因为那年蛙产卵很多,那个卵就不孵化了,就直接被那个大蝌蚪吃。

大蝌蚪还能吃卵这件事,让老叶发现,蝌蚪不仅能吃一些藻类,还能吃一些动物性的食物。正是这次蝌蚪吃卵的意外,还让老叶获得了另外的惊喜。 叶理荣:蝌蚪吃下去长到70天就变态了。

吃卵后的蝌蚪长到70天就开始变态了,这样,变好的小幼蛙由原来的9月底提前到了9月初。也就是说小幼蛙可以多长20天,再进入冬眠。

老叶发现,就是因为多长的20天,直到冬眠期前后,小幼蛙由过去的5克变成了30克左右。30克的幼蛙非比寻常,具备了成蛙的采食和消化能力。 叶理荣:因为30克它一出来,冬眠一出来,什么虫子它都,什么虫子它都吃得下去了,等于是我们小孩子变成十几岁了,它的吃的东西,它的消化量等于成蛙的消化量了,它吃得多大得快了。

前期的基础打得好,后期的增重才能快,第二年长到150克肯定不成问题。所以促进蝌蚪提前变态就非常重要。

为了让蝌蚪长快些提前变态,问题的关键就是提高蝌蚪的饲料价值,喂蛙卵显然是不现实的,那究竟应该给蝌蚪吃些什么呢?

占勇军:因为它饵料单一,营养不全,那么通过,增加大量动物性蛋白,促进蝌蚪变态就是提前。

老叶找到了能代替高蛋白蛙卵的最好的饲料就是黄粉虫,可虫子虽好、就是再小这些蝌蚪也不会吃。为了能让蝌蚪补充上更多的动物蛋白,老叶干脆把黄粉虫像打豆浆一样都打成虫浆,上午9点喂一次,下午3点喂一次。

蝌蚪吃的好了,长得也就能更快,这从表面上看虽然只是缩短了蝌蚪的生长期,提前了20天进入变态,然而对于老叶和它的石蛙来说事实上却前进了一大步,石蛙就能由第三年提前到第二年上市。然而,这个提早上市的梦想却并没有像老叶想象的那样如期而至。

老叶的石蛙蝌蚪提前20天,也就是养到第70天就要变成了小幼蛙了,这让苦苦摸索的他喜出望外。因为只要等到幼蛙的冬眠一结束,老叶可以开始了他的食物快速培育法,因为体重已经有30克的小蛙正是到了食欲旺盛的时候了,老叶专门给石蛙们建了一个“食品生产厂”,这样喂下来,没准让小石蛙当年就长成150克的商品大蛙。

天刚擦黑儿,老叶就忙活上了。

叶理荣:我这个蛙白天一般看不到的,它全部是蹲在水里,就鼻孔在水上面透气,人一过来以后,它看到人动一下,就就往底下一蹲你就看不到它了,就这样。

记者:什么时候能看到?

叶理荣:就是晚上,这个到晚上,我这个蛙晚上它要到上面去,到这个上面吃东西,就晚上,白天看不到的。

在晚上老叶忙活的是喂石蛙,白天他也在忙,忙活着养虫。

为了让小蛙能快速生长,老叶一边养蛙一边养起了黄粉虫。要说这种虫那可是公认的“蛋白质饲料宝库”,蛋白质含量高达50%,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动物生长必需的16种氨基酸

【土办法养石蛙】 【土办法养石蛙】

叶理荣:你如果饲料跟不上,三年四年五年也不会大,你今天给它吃一餐,明天后天不给它吃,等于白吃,我讲个比方,像猪一样,今天就是你给它吃点儿猪草,那么精饲料一点没有,吃一场饿一场它就不会生长,它不会大。

黄粉虫好养,也是石蛙的精饲料。所以,每天晚上老叶都定时把黄粉虫撒到饵料台上,小蛙爱吃这种虫,个头儿也噌噌地蹿。可老叶还是发现了一些异样。 叶理荣:我开始养这个小蛙,到养的两年以后,就发胖了,发胖以后,它这个形象就变掉了,不像蛙了。

这石蛙肚皮一大,不光肉质差点儿没了买家,而且还出现了没胃口、消化不良的症状。其实换了人也一样,天天大鱼大肉也会吃不消。为了解决石蛙营养过剩、消化不良的问题,老叶往黄粉虫里拌上了维生素。

叶理荣:因为黄粉虫蛋白质高了,石蛙不容易消化,这个上去以后,就会消化掉。

像这种维生素C+E一般按0.1~0.3%的比例加入饲料,这样不仅能帮助石蛙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能力,而且还有增加摄食量、促进生长的作用。

为了让石蛙营养更全面,除了黄粉虫,老叶自己还养了一部分的蚯蚓。蚯蚓也是一种优良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因为鲜蚯蚓汁儿多,比黄粉虫水分大些,所以石蛙吃起来会更容易消化吸收。这样两天喂黄粉虫、一天喂蚯蚓,这对要快长的小石蛙来说可谓是事半功倍。

占勇军:这个就像我们那个小孩一样,人一样,你营养全面发育比较好一点,可能提前,如果很单一喂养,相对来说应该说要迟缓一点,饲料跟上的话,养到第二年年底可以长成商品蛙,达到商品规格。

现在在吃的上面,老叶已经给石蛙调剂得既可口又有营养,果然,老叶的小石蛙在第二年达到了商品规格。每天,老叶都会去场子里观察他的石蛙的生活状态。石蛙好像过得很不错,吃了就睡,睡了就吃,体重也在不断地增加,但老叶在反复地查看得过程中,总觉得他家的石蛙好像缺了点什么,连外形都好像变了。 叶理荣:就是变成没用的蛙,蛙的形象都很难看,就是腿很细。

其实,除了这只腿细的石蛙,老叶观察到,不少石蛙要么不像以前那么善于跳跃,要么就是老老实实的呆着、根本不爱跳了。

蛙爱跳,这谁都知道,可这腿细的石蛙任凭老叶怎么推它就是不跳,难不成这蛙不会跳了?

叶理荣:实际上我用蛇吓它,蛇是吃蛙的,蛇肯定是怕的,怕它就想逃,肯定跳,结果还是跳不起来。

老叶用天敌也没能让这细腿蛙跳起来,只能说明它已经丧失了跳跃的功能。这不跳的石蛙可让老叶吓了一大跳。

叶理荣:它只会爬不会跳了,那个蛙商品蛙卖不出去,没人要。

要知道,吃石蛙图的是它的肉,而这两个腿上的肉,算起来要占到全身的60%左右,可现在腿上的肉怎么不见长,反倒养抽抽了呢?如果不是吃的问题,一定是运动上有了问题。老叶又看了看他的养殖池。

叶理荣:就是一个水泥池,中间这么一条池子里,两边都是水,它每天都躲到水里面,就是上面用个水泥瓦给它一盖。

池子里有水能让蛙游,也有石棉瓦能让蛙上岸,似乎都符合石蛙两栖的特性。可真要是让石蛙能蹦能跳,恰恰没有一点空间了,就是这样水泥小方池的养殖模式,久而久之让石蛙不运动的腿变细了,不会跳了。

叶理荣:那么个水泥池,好像我们人一样坐牢,心里肯定不舒服,像人坐牢一样,一个把戏。没有活动,人一样没有活动没运动,就是讲这个吃吃睡睡,体格差点儿。

记者:吃吃睡睡,那不才长嘛?

叶理荣:不长,不是猪,我们这个蛙是跳的东西,一般白天躲到水里,晚上到上面找吃的,运动要求很高的。

野生环境下习惯了自由的石蛙,长时间住在封闭的环境,没了可以跳跃的空间,再加上天天饭来张口,不运动不锻炼的石蛙,吃的再好,也长不出肌肉型的“大块头”来。找到了石蛙腿细变瘦的原因,老叶给水泥方池子里的石蛙又都重新安了家。

叶理荣:我这个模式,山沟一样的一条沟,两边都是树,水是流的,它喜欢躲在山洞里就山洞里,我这个仿生态养殖。

记者:您这个怎么让它能活动啊,它不是爱蹦嘛?

叶理荣:晚上随便可以蹦,上面可以蹦。

这能让石蛙想怎么蹦就怎么蹦的地方,就是这个水沟旁的“陆地”,到了夜晚石蛙想吃的时候就在饵料台上尽情吃,吃饱了以后,那片开阔的“陆地”,就可以满足石蛙各种大跳和小跳的运动欲望。

为了让石蛙体格好又健康,老叶对石蛙白天栖息的场所也进行了大调整。过去小方水泥池里的石棉瓦,现在变成了层层堆砌的鹅卵石。

叶理荣:我这个石块等于是一个洞一个洞的,蛙给它分开,分居了。分居一个好处,发病的时候不容易传染。

养殖模式的转变,不仅让石蛙更健康了,而且也给了石蛙生长锻炼的机会,个头儿自然更大了。

叶理荣:它那个生长比室内的要达到快一些,摆脱一年的困境,本来三年我这样两年就可以了。

老叶的石蛙不仅上市早了,再加上仿野生的饲喂过程中除了小虫,没有添加任何饲料,所以石蛙肉的口感和品质也是一流。

就在老叶的石蛙供不应求的同时,他还在浙江省开化县水利局的帮助下,从2004年起,每年都把养殖的部分蝌蚪放回它们的老家,实施了“石蛙生态放养”工程。这样一来不仅很好的保护了石蛙这一野生资源,也使石蛙种群数量年年都在增加。

现在老叶家养的石蛙不仅长得更快了,而且品质也更高了。多年的养殖摸索,老叶不只是得到了良好的养殖效益,同时也承担了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其实养石蛙也好,或者养殖别的品种,只有遵循它们的生长习性,进行科学的利用和发展,都能给自己创造出真正的财富来的。

篇六 土办法养石蛙
石蛙驯养繁殖试验

22∀渔业现代化#2003年第6期

石蛙驯养繁殖试验

浙江省永嘉县农业局

石蛙学名棘胸蛙,是一种栖居于山涧溪流中的珍稀两栖动物,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价格较高。2000年开始,永嘉县农业局在县石蛙驯养繁殖试验场进行驯养繁殖试验。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蛙来源

用于试验的石蛙均来自本地高山野生石蛙,2000年开始捕捉,积少成多。1.2

试验条件【土办法养石蛙】

驯养池面积12m2,高1.2m,四周砖彻水泥

张时祥

盛晓云

料,驯养方法和种蛙驯养相同。从变态幼蛙两栖生活起经5~6个月养殖,体重可达150g以上。1.3.4

日常管理

蛙池要经常加注新水,长期

保持清洁,水质清新,水温水深稳定,池周安静,光照自然,避免阳光直射。7~9月份,每隔7~10d清池消毒1次,作好防暑、防逃、防病害工作。22.1【土办法养石蛙】

试验结果

自然产卵及孵化

2002年4月6日,室内自然产卵3组,获卵1200粒,受精率96%,经自然微流水孵化,得蝌蚪1050尾,孵化率90.2%。5月18日,室内自然产卵2组,获卵1000粒,受精率96%,采取自然静水孵化,因未及时换水及强光照射,孵化失败。2.2人工催产及孵化

同年4月20日,人工催产4组,获卵2300粒,受精率80%,经微流水孵化,得蝌蚪1660尾,孵化率90.2%。5月1日,人工催产2组,获卵1050粒,受精率90%,经自然静水孵化,得蝌蚪800尾,孵化率84.7%。

以上11组共获受精卵5550粒,孵化得蝌蚪3510尾,其中3050尾蝌蚪培育出幼蛙2551只,成活率83.6%。3

小结与讨论

(1)石蛙人工催产,产卵集中,效果好,但蛙卵

粉刷,安装进排水管,池上口设网盖。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 1,水深10~20cm,供有石穴、水草、食台,通风凉爽,仿自然环境设计。孵化池面积4m,高1m,水深15~25cm。1.3试验方法1.3.1

种蛙驯养

野生蛙捕捉来后分级放养。

每天投喂蝇蛆、蚯蚓或昆虫等鲜活饲料,先少量多投。经1周训练,逐步减少投喂次数,最后每天傍晚天黑前投喂1次,定点食台,投喂量为体重9%左右,保证吃饱吃好,安全越冬。翌年3月,水温上升到12 以上开始投喂,到繁殖时,挑选2龄以上、性成熟、体重200g以上的石蛙为种蛙。1.3.2产卵与孵化采取自然产卵和人工催产两种方法。4月份,当水温达到15 以上,种蛙有追逐求偶时,分批产卵配对,雌雄比1 1。进行人工催产,注射LRH A3,雌蛙10 g,雄蛙5 g。石蛙一般夜间9:00后抱对,产卵持续到第2天早晨。产卵后捞出种蛙,开始孵化。孵化池每天换水1次,或保持微流水。1.3.3

蝌蚪及幼蛙培育

蝌蚪平游后每天投喂

熟蛋黄2次,20日龄后改投面粉、米糠、豆粉等植物性粉状饲料,蝌蚪开始长出脚时逐步增加鱼粉等动物性饲料。蝌蚪变态期间停食,刚变态幼蛙体轻,消化能力差,饲料以2日龄小蝇蛆为主。10d(天)后,可随幼蛙个体长大,逐步增加蝇蛆、蚯,2

受精率不高。自然产卵受石蛙性成熟程度影响较大,产卵时间较长,但蛙卵受精率高。

(2)受精卵利用微流水孵化,出苗率均在

90%以上,而静水孵化因水中溶氧不稳定,容易导致缺氧,孵化效果差。

(3)野外采集的石蛙,处于蝌蚪、幼蛙阶段时容易驯化,摄食1周后趋向正常,越冬成活率在95%以上。成年蛙驯化难度大,死亡率高。

(4)石蛙经过驯养阶段以后,适应能力强。今后应加强石蛙死饵摄食研究,解决鲜活饲料短缺问题,石蛙养殖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

篇七 土办法养石蛙
山涧清泉石蛙生态养殖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6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