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循环水养殖视频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室内循环水养殖视频
冷水鱼养殖,循环水养大鲮鲆

  循环水养殖大鲮鲆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要想养好鱼,就得有符合鱼生长的优质水源。可在山东青岛的一些大鲮鲆养殖户,如今却面临着一个巨大问题,这个问题还不是水源好坏的问题,而是可能会面临无水可用的境地。

  说起来,大鲮鲆就是海水鱼,可我国沿海地带的大鲮鲆的养殖户们,如今却在为养殖池里的水担心了,担心有一天鱼池里的新水换不进来。没了水,大鲮鲆也再也养不下去。

  张和森:大菱鲆养殖规模已经很大,当时这种地下水源呢这个紧缺已经有,已经显现出来了。

  张和森,从1992年我国开始引进欧洲的大鳞鲆,就成为了第一批大鲮鲆养殖户,到现在已经十多个年头了。他也见证了大鳞鲆养殖整个历程。

  大鳞鲆也叫多宝鱼,因为肉质细腻,口感好,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比目鱼。不过几年功夫就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搅起个大产业。

  可养殖户再多,养大菱鲆也不可能会把海水用完啊?

  养殖户刘东晓:唯一没有想到的这个水,因为大家在印象当中在海边怎么会没有水啊,但是大家都错了,因为我们所用的水并不是普通的海水,而是经济沙丛过滤从40米50米以下取的水。

  大鲮鲆是深海冷水鱼,对水源的环境要求比较高。在深海中一旦发现身边的环境不好,就会游到更好的海水领域里。因此最早将大鲮鲆引进中国的雷霁霖院士,特别地强调了大菱鲆的水源问题。

  雷霁霖院士:到底选择是海里头的水还是河里头的水还是地下水。这是水源的问题。而我们选择的是地下水,而且是地下海水。

  地下海水指的是沿海地带大约30米地层以下的地下水,经过化验,它的水质和海水的水质基本是一样的,可明明大海就在旁边,为什么不直接用海里的水呢,那不是更充足、更容易获得吗?

  雷霁霖院士:这个地下水的资源,你拿起来就能用,因为它经过地层的过滤,很多比较粗的颗粒它都过滤掉了,甚至很多地下水是没什么微生物、细菌的。那避免了人为从海里抽水的过滤,还要经过处理这一整套的非常复杂的东西,而且这些工序投资也很大。

  要想养活大菱鲆,关键需要有一个清洁的海水水源。地下海水清洁度高,可以满足大菱鲆对水源的要求,直接抽出来就不用再经过处理。而且地下海水的温度稳定,一年四季上下也就是两三度,常年维持在15到20摄氏度,这和大鲮鲆的最佳生活温度15到18摄氏度非常接近,又省去了大量的温度调节费用。于是大菱鲆的养殖场都开始在海边打井。

  张和森:在一些养殖密集区,井,原来在养殖棚的周边就可以打井,水就够用。那随着水越来越少,打井的位置越来越远,有的会超过一公里,这样取水费用就越来越高。

  养殖池里的大菱鲆,由于养殖密度高,池水很容易被污染,一般用过6、7个小时就得全部排掉。于是养殖户采用了流水养殖法,就是要不断地从海边打井抽取地下水。这样一边抽一边排,不仅加重了对海水的污染,更是对地下海水的严重消耗。原来打出来一口井可以抽上好几年;如今不到一年功夫,水就抽不出来了。

  养殖户刘东晓:后期就是应该说是投巨资到海里面打井,我们现在有的井就是延伸到海里面几公里深,一眼井多的要花六七万七八万,少的也要花3—4万一眼井。但往往就是说我们花了几万块钱,五六万三四万打一眼井,它没有用。就没有水,

  发现周边已经没水可用了,无奈之下只能花大钱到远处去打水了。取水得位置越远,花费就越高。即便这样,也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即使地层上就是茫茫大海,地层中的海水也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着大鲮鲆养殖业的膨胀式发展,伸向地层下的管子越来越多,无水可用的境地很快就显现了,这使张和森这些大鲮鲆养殖户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中。

  如果让他放弃这个产业,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投资不算,仅仅从情感上也是接受不了的。如何解决日益严重的水源问题,成了张和森这些大菱鲆养殖户的最大问题。

  十多年的苦心经营,那能说放弃就放弃呢。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思考后,张和森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之所以说这个设想非常大胆,是因为它将会彻底改变目前大鲮鲆养殖、乃至整个水产养殖的模式。

  他的设想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办法把用过的海水还原成符合大鲮鲆再利用的条件,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创造循环水养殖的新模式。为此,他专门跑到青岛黄海水产研究所,找到了首次把大鲮鲆引进我国的雷霁霖院士。当他说出这一想法后,立刻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雷霁霖院士: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同样能源也是如此,我们没有了地下水了,我们要搞工厂养鱼,那我们必须借用其他能源电能,或者是燃煤,获得能量。

  但是不论用什么能源都是要耗费的,耗费很大,都是要投资很大,设备也很庞大,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保护这个地下水的再循环利用。

  张和森的想法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如果想法能实现了,这将彻底改变原来的流水养殖模式,可用过的脏水到底能不能还原成大菱鲆需要的清洁水呢?张和森还不知道。

  那么让大菱鲆用了6、7个小时后的一池水到底脏成了什么样,为何就不能再用了呢?

  从这排出的污水来看,我们能想到的,水里除了有大菱鲆排泄的粪便,还有就是吸引海鸥来觅食的残留饵料。那除此之外呢?

  雷霁霖院士:这个是因为高密度养殖,一个池子里每立方水里鱼的数量,鱼的数量大,所以它竞争这个氧气,消耗这个氧气的就多。这样就必须经常的给它补充氧气,否则的话它就将窒息死亡。

  一般养殖户进行工厂化养鱼,养殖密度都高,能达到每立方水里三十多公斤,这相比于在海里生活的大鲮鲆来说,这一池水很快就能被自己弄脏了。

  除了氧气不够以外,而像鱼的排泄物,身体的分泌物,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东西,这水里到底还需要去除什么添加什么,如何才能达到再利用的标准,都需要张和森一层层地探究,一步步地解决。

  首先是残留的饵料和大鲮鲆排泄的粪便,这些东西是看得见的脏东西。饵料和粪便残留在水里,会不断的分解,分解会消耗大量的氧,结果就是降低水中的含氧量,增加后续处理的负担。

  因此,循环利用的第一步就是要去除这些粪便和饵料。

  张和森:残饵和粪便呢,是通过一个我们一台叫微滤机的设备,它是滚筒过滤,把蚕饵和粪便过滤在滚筒的滤网上,然后通过反冲把蚕饵和粪便通过排污口排走,通过这台设备完成过滤。

  微滤机是循环系统的第一环节,首先把水中的残留物过滤掉。因为过滤的装置细微,只要看得见的残留物都能滤掉,这是循环水系统的第一大环节。

  可是,还有一些饵料和粪便因为在水中时间长了,已经溶解在水体里。这些东西同样会消耗掉水中的氧气,降低含氧量。而且溶解的粪便和饵料如果不及时清除,会导致细菌的滋生,增加大鲮鲆的染病率,损害它的健康成长。

  张和森:这个就是泡沫分离器,通过微滤机的水会进入它下部的容器。这个容器里会排进大量的细泡。通过不断的搅拌,这些细泡会把水中的溶解物粘带在它的表面,然后从泡沫分离器的出口把它排走。

  张和森通过微滤机和泡沫分离器彻底去掉看得见的和一些看不见的脏东西,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些东西是实现水循环利用的头号障碍。之后他立即就用处理过的水试着养了一池大鲮鲆。可没过多久,问题又出现了。

  用去除了残饵和粪便的水虽然看起来比较干净,但刚养了两天,养鱼的工人就发现有几只大鲮鲆老呆在水底不动弹,也不吃饵料,好像是生病的样子。

  

  第一次试养,就遭受到失败,这让张和森非常苦恼。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水里肯定还有微滤机和泡沫分离器都没有去除掉的有害物质,而且是肉眼很难看见的物质,那这种物质是什么呢?

  通过向专家进行咨询,他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问题还是出在了大鲮鲆的排泄物上。鱼儿会排泄出氨和氮,由于养殖密度大,氨氮含量会很大,大量的氨和氮是完全溶解在水里,是微滤机和泡沫分离器都无法去除的。

  记者:如果去除不掉会造成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呢?

  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马爱军:去除不掉的话再循环利用的时候会影响它的成活率、死亡率。

  记者:它为什么会影响成活率和死亡率呢?

  马爱军老师:因为氨氮高了会中毒的,这是引起一个中毒的反应。

  氨氮含量高了会直接导致大鲮鲆中毒死亡,可这些东西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细物质,是无法用微滤机和泡沫分离器去除,那该怎么办呢?张和森找到了一种新方法。

  张和森:这个是用生物过滤器来处理的,它是应用的生物膜法

  记者:那就是生物过滤具体是怎么样把它处理?

  张和森:在生物过滤器里面,我们填充载体,载体的表面,生长生物膜、生物膜里面有各种细菌,其中我们会引入硝化细菌,

  这就是微生物过滤的载体,里面是以硝化细菌为主的多种微生物细菌,

  简单地说,这些硝化细菌会吃掉水中的氨和氮这些有害物质。吃掉氨之后,会转化成硝酸盐,硝酸盐对鱼基本是无毒的。而吃掉的氮,会作为细菌本身的生命物质而存在,对水体和鱼都没有危害了。这样,通过硝化细菌的这层过滤,就进一步实现了池水的清洁处理。

  记者:大姐你们这是干吗呢?

  化验员张玉怀:我们测氨氮,就是通过生物过滤前和生物过滤后的氨氮对比。

  记者:那就是说那个是生物过滤前那个是后呢?

  化验员张玉怀:这个是生物过滤前的,这个是生物过滤后的。

  记者:那它两个含氮、含氨的那个量的对比是怎么测算的呢?

  化验员张玉怀:那是通过一个仪器,通过一种仪器测量出他们通过生物过滤前和生物过滤后氨氮量的对比。

  这就是测量氨氮含量的仪器,我们来看,这是生物过滤前的氨氮含量,显示是0,796,通过一定的生物处理后是0.301.一般来说,氨氮含量低1毫克每升就是安全的了。通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水中的氨氮含量会明显降低,对大鲮鲆的毒害作用也会随之减弱。

  硝化细菌进一步净化了水体,可里面还有一种气体不容忽视,就是二氧化碳。经过高密度的饲养,鱼池里面的氧气已经很少,大鲮鲆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同时鱼的排泄物也在增加水体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同样容易会造成大鲮鲆窒息而死,所以还要进行脱气,就是去除二氧化碳。

  张和森:脱气装置我们把它叫做脱气塔,水从上面流过气从下面吹上来,再气水交换的这个环节,这个水中的二氧化碳就会进入空气当中,直接带走。

  简单的说,循环水系统就是一个加减法的过程。首先要去除水里的粪便、残饵、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氨氮,这是减法。而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加法了,就是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因为没有充足的氧,鱼儿就没法生活。

  其实在脱气去除二氧化碳的环节,冲入水中的空气本身就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但由于是高密度养殖大鲮鲆,所以对含氧量的要求会很高,要达到6毫克/升以上。因此,张和森的水池里一般都有很多这样的临时供氧器。通过这些设备,及时满足大鲮鲆对氧气的需求。

  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工程,用过的水总算还原到大鲮鲆的再养殖要求。

  下面我们就用简单的实验和字板,再梳理一下整个处理的过程。

  第一步就是用物理过滤的方式把悬浮在水体中残饵和粪便去除。

  第二步,就是用泡沫浮选的原理,把已经溶解在水中的残饵、粪便以及其它的有机物,粘带在泡沫上一起排走。

  第三步,是用生物过滤的方法,利用硝化细菌去除有毒的氨和氮。

  第四步,用脱气的方式去除有毒的二氧化碳。

  第五步,利用临时供氧设备,把水体的含氧量提高到鱼儿需要的含量。

  张和森:从大菱鲆养殖池排出的水经过过滤—泡沫分离、生物过滤、脱气除二氧化碳、增氧、(调温)这样的水水质条件已经完全达到了大菱鲆养殖条件的要求,我们重新回到养殖池,实现了循环利用的这样的目标。

  抽出来的一池水,可以不停地循环利用下去,改变了原来不断抽取和排出的流水养殖方式,不仅极大地节省了地下水资源,也大大降低了抽水的人力和财力,养殖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大菱鲆养殖和循化水处理的环节,会损耗掉一小部分水,大概占整个用水量的8%左右。因此在循环利用的同时,也需要抽取这小部分海水作为补充,保证整体养殖用水的需求。

  经过这左一层又一层的处理,这水质总算符合大鲮鲆的再养殖需要了。但最后还有一个环节需要注意,那就是水温。以往的养殖水一般都是靠烧煤来控制温度的,不仅耗费大,而且增加了空气污染,但张和森的养殖场里,

  前面说过,大鲮鲆属于冷水性鱼类,对温度非常敏感,耐受温度范围为3~23℃,最佳养殖水温为15~18℃,温度过低和过高,不但会影响它的生长速度,还可能会造成死亡。

  一般的养殖水都控制在16度左右。

  虽然地下水的温度在15和20度之间,符合大鲮鲆的养殖要求,但到了冬天,由于天气寒冷,这就需要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炭,来维持水体的温度,同时也就排出大量的有害气体。而在夏天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池水的温度会高出16度,有的甚至超出20度,为了节省降温成本,养殖户很少配置降温设备,因此就会影响大鲮鲆的生长速度和身体健康,只能无奈地接受这种低效率的养殖状况。

  但如今,张和森却引进了一种利用海水调温的海水热泵,俗称海水空调。这海水空调不仅解决了夏天的降温难题,更是大大降低冬天的燃媒消耗。

  青岛某空调公司总经理韩军:它是通过海水,由水泵抽到换水器里面来,通过热泵原理,从这个海水当中吸取热量。在另一端在另一个换水器把热量放出来,再供到养殖池里面去,这就是制热过程。制冷过程也反过来,养殖水过来以后呢,通过热泵把热量给吸出来送到海里面去。一个能量的交换过程。

  简单的说,海水空调和家用空调的不同就是利用的介质不同,前者是海水,后者是空气。如果是家用空调,在夏天的时候,会把空气里的热量吸出去,把冷气排放到室内来降温;而冬天的时候把空气中的热量抽出来,把热气排放到室内来升温。

  但海水空调的效率要远比家用空调高很多。就拿青岛地区来说,冬天的海水温度在7摄氏度左右,而气温经常在零度以下,水温比气温高很多,就更利于吸取热量帮助养殖水达到16摄氏度的目标;反之,夏天的时候,海水的温度在24度左右,气温则在34度左右,水温比气温低,就有利于释放养殖水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韩军:那么它的效率会非常高。那么在加上咱们的热泵技术,比家用空调的话,它会提高大约高,因为是养殖行业会高50%左右。比烟煤效率的话,要高60%到70%。

  仅仅是这套海水空调,就能大大降低燃煤量,如果算上整个的循环系统,节省的能源就更大了。

  张和森:目前我们这套系统里面没有使用燃煤。

  记者:原来就是说在使用这个设备之前你们每年大概需要用多少吨煤?

  张和森:几百吨煤,差不多会接近,满负荷的时候会接近五百吨。

  循环水养殖模式,不仅大大减少了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降低了煤炭能源的使用,同时也减少了对海水和空气的污染。这套系统,可真是为节能减排做了很大贡献,我们真诚的希望这个系统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篇二 室内循环水养殖视频
[科技苑]一立方米有了循环水高密度养殖养出80公斤鱼

  [科技苑]一立方米养出80公斤鱼 20160413 

  本期节目内容:介绍了一立方米有了循环水高密度养殖养出80公斤鱼。平均一吨水,怎么能养出80公斤鱼?有了循环水,内地怎么也能养海鱼?高密度养殖,肉质为什么还有嚼劲?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的秘密,《科技苑》为您讲述一立方米有了循环水高密度养殖养出80公斤鱼。 (《科技苑》 20160413 一立方米养出80公斤鱼)

      

  

  

  

    平均一吨水,怎么能养出80公斤鱼?有了循环水,内地怎么也能养海鱼?高密度养殖,肉质为什么还有嚼劲?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的秘密,《科技苑》为您讲述。

  

篇三 室内循环水养殖视频
_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

136

第26卷第8期2010年8月农业工程学报

TransactionsoftheCSAEVol.26No.8Aug.2010

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

杨菁1,倪琦1,2,张宇雷1,徐宝荣3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水体净化技术

及系统研究重点开放试验室,上海200092;3.青岛市宝荣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266318)

摘要:讨论了一种高效经济保持藻类生长的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并利用此系统开展室内凡纳滨对虾生产试验。养殖用水采用经室外池塘充分氧化后的咸井水(盐度14‰~26‰),放苗密度:500尾/m2,排放水经系统处理后循环使用。并且在试验期间,探索了一种低耗高效运行模式。90d养殖期,系统溶解氧均值5.1mg/L,氨氮0.002~0.15mg/L,pH值7.62~8.29,获良好水生态环境调控效果。系统产量4.6kg/m2,饲料系数1.14,每生产1kg虾耗水1000L、耗电2.16kWh,取得高产量、高效率养殖生产结果。关键词: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0.08.023中图分类号:S95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819(2010)-08-0136-05杨菁,倪琦,张宇雷,等.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8):136-140.YangJing,NiQi,ZhangYulei,etal.ConstructiontechnologyonRASforshrimpculture[J].TransactionsoftheCSAE,2010,26(8):136-140.(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

0引言

对虾养殖业是中国水产养殖业的支柱之一。长期以来作为中国对虾养殖主要生产模式的传统粗放经营型、资源依赖型生产方式严重污染养殖水域,破坏养殖生态环境,并且已日益遭受被污染环境的威胁,如疾病频发、种质退化等,极大影响了中国对虾养殖业进一步发展[1]。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人类对环境生态要求的不断提高,探索清洁、安全、健康、高效养殖模式已成为对虾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2-3]。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及手段,创造虾类良好生态环境,不受外界环境制约,实现高产量、高效率生产及养殖环境生态保护,并极大提高养殖资源利用率及养殖对虾产品质量,是实现对虾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4-5]。本研究探索高效、经济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自主设计其系统,并结合养殖技术规范开展生产试验,研究调控方式下的系统运行性能,包括主要水质参数、养殖结果,对其经济性也一并展开讨论。以期为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广泛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系统构建1.1.1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在山东青岛宝荣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2010-04-14

修订日期:2010-07-29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A0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虾)(nycytx-46)

作者简介:杨菁(1963-),女,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工程学研究。上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200092。Email:yjing0312@126.com

将已有养虾温室及设施改建而成。温室内设砼质养殖池20只,二排对称布置。目前温室采用经室外池塘充分氧化后的咸井水作原水,用流水方式养殖凡纳滨对虾,定期拔管排污,日平均换水20%。主要水质参数:盐度14‰~26‰,pH值7.8~8.4,溶解氧(DO)2.0~4.8mg/L,养殖产量2.8~3.5kg/m2。1.1.2技术方案确定

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国内外科研人员历经多年研究,几种不同模式系统成功实践[6-7]。根据系统特点可分成二类:其一系统装备集成化程度高,主要以装备各自功能实现水质调控,对环境依赖少(少藻型)[8];其二系统主要以微生物新陈代谢特性实现水质调控,对环境依赖强(富藻型)[9]。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一次投入大,运行费用高。并且对养殖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极大制约了其进一步应用推广。

笔者认真考察场址现状,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对系统工艺及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了研究思路,即系统构建紧紧围绕目前制约其养殖产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将藻类净化技术与装备水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以节能、降耗为突破口。由此形成了总体技术方案:强化物理过滤,设置高性能生物过滤,大力增强养殖水体溶解氧,建立一种保持藻类生长的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1.1.3系统基本结构及流程

系统(图1)包括养殖池、进排水管路设施、颗粒沉淀过滤器、移动床生物滤器、调节滤池、纯氧增氧装置、循环泵、风机等。

各池养殖污水由总管汇至颗粒沉淀过滤器去除排泄物、残饵等粗颗粒杂质后,流入移动床生物滤器,由其内的可移动载体以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相结合方式对

第8期杨菁等: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137

有机物进行降解,净水进入调节滤池,在完成钙镁离子调节及纯氧增氧装置增氧后由循环泵输送回至养殖池。

实现养殖水体循环利用。

水,对溶于水体中的有机物予以降解。滤器内置高比表面积PE轻质滤料,底部则均布曝气管,独特结构设计使滤器技术特点鲜明。养虾污水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共同作用下有机物得以降解。滤器体积2.4m3,停留时间0.16h,气水比6︰1

图1系统基本结构及流程

Fig.1Schematicdiagramofthesystem

图3移动床生物滤器

Fig.3Movingbedbiofilmreactor

1.1.4结构设计

1)养殖池

考虑管理、环境稳定及投资成本[10],采用温室依次排列的5个养殖池为系统主体养殖单元。养殖池尺寸6m×6m×0.9m,单池养殖水体25m3,养殖总水体125m3。池型为方池切角近圆形,池底以微小坡度(0.5%)顺向中央排水口。

2)进排水管路设施

先进、合理的进排水管路设施是系统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将循环管路设施通过接口与原有进排水设施合理衔接,依靠管路切换满足不同工况运行需求。根据负荷计算,循环主管设计为DN100。

3)颗粒沉淀过滤器

过滤器(图2)承接养虾池排放的污水,以物理方式对水中较大粒径悬浮物予以截留,使含藻水体得以通过。滤器上部核心区密布直径10mm的PE轻质滤料,下部沉淀区为锥形设计,以利截留物汇聚。养虾污水以升流方式通过滤器,特定的滤料结构、材质及布置方式层层截留大于100μm悬浮物至沉淀区,滤后水经上置管道流出。滤器体积1.2m3,停留时间0.08h,滤速0.3cm/s

5)调节滤池及循环泵

调节滤池一侧内置珊瑚砂、贝类等材料,进一步降解水中硫化氢。并能对水体的钙镁离子予以调节[11]。滤池体积4m3,停留时间0.13h。

循环水泵置于调节滤池另侧,全流程采用一次提水以利节能。根据养殖对虾生态特性及负荷,循环量设计为3~4次/d[12-13]。水泵流量15m3/h,功率0.55kW。

6)增氧

系统重要环节。溶解氧不仅是对虾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的必需,同时也是保持良好水生态环境的保障[14]。系统采用鼓风增氧、纯氧增氧和藻类增氧3种增养方式,在养殖不同阶段根据其溶氧需求选择使用。

(1)鼓风增氧。根据养殖负荷,每池曝气增氧组件设为20组。按每曝气组件鼓风量0.3m3/h计,每分钟供气量达养殖水体0.4%以上。曝气组件均匀至于池中,沿池壁均布的12组曝气组件设计为管道气举,在增氧的同时泵动水形成环流,保持虾池良好微流状态。养殖池内水的流动是高密度养虾的必需条件,它不仅可使池内水质条件均匀,还可把虾的排泄物集中于排污口排至池外,保持池内水质清洁。

(2)纯氧增氧。由低能耗纯氧增氧装置LHO实现。LHO采用气液传质双膜理论设计,是目前国内外最新的综合性能最佳的纯氧增氧模式[15]。装置气液比0.01︰1,氧吸收效率60%~70%,动力效率6.6kgO2/kW.h,溶氧增量10mg/L(淡水)。

(3)藻类增氧。藻类是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具完备酶系统,其在阳光的作用下,依靠叶绿素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构成自身细胞物质,同时放出氧气[16]。

CO2+H2O

阳光叶绿素

〔CH2O〕+O2

图2颗粒沉淀过滤器Fig.2Particleprecipitationfilter

4)移动床生物滤器

系统核心环节。滤器(图3)承接颗粒沉淀过滤器出

藻类光合作用给予水体丰富溶氧。系统采用阳光大棚结合适于藻类生长的微流水循环方式,同时避免水处理环节对藻类的过度去除,合理保持水体中藻的浓度和藻相的稳定。

138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

1.1.5主要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见表1。

表1系统技术参数

Table1Designparameterofthesystem

参数设计值

养殖总面积/

m2

170

养殖密度/(kg·m-2)

4

循环量/(m3·h-1)15

配用功率/kW0.925

系统占地/

m2

220

5.0%。养殖早、中期的下午在光照作用下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水体的C、N、P等营养物质合成自身,同时增加了水体溶解氧[18]。而养殖后期夜间纯氧增氧装置使用致次日上午溶解氧高于下午溶解氧。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养殖早、中、后期,试验组溶解氧较之对照组分别增加8.9%、12.8%、52%

1.2

水质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pH值:SYI-556多参数水质测定仪;溶氧:SYI-556多参数水质测定仪;氨氮:纳氏试剂光度法。1.3养殖试验与管理

循环系统依次排列的5个鱼池为试验组,未建循环系统依次排列的5个鱼池为对照组。2009年6月15日进入试验阶段,历时90d。在藻种培育良好的试验组及对照组10个池中总计投放凡纳滨对虾苗17万尾,放苗密度:500尾/m2。试验组及对照组养殖全期均投喂蛋白含量高达42%优质配合饲料,日投饵量则由总虾重的8%(早期)降至4%左右(后期)。试验组运行始即启动鼓风增氧,水流在气举推动下形成微流循环(内循环)。养殖中期有机负荷加大,则在前期基础上启动循环水泵,水流由内至外完成循环(外循环)。养殖后期负荷进一步加大,再辅以夜间纯氧增氧;对照组水质调控养殖早期同试验组,养殖中期则在前期基础上每天换水20%,养殖后期加大换水量每天换水30%。每天定时测定试验组及对照组溶氧、温度、pH值、氨氮,观察对虾生长及摄食等情况,系统运行二周稳定后[17]记录数据。1.4数据处理

将测得的水环境因子变化用折线图表示。平均值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达。根据统计值计算饲料系数。饲料系数=单位时间摄食饵料量/单位时间对虾体重增量。

Fig.4

图4溶解氧变化曲线图

Changeofdissolvedoxygenconcentration

2.2

pH值

养殖全期试验组pH值范围7.62~8.29,均值7.81±0.16(图5)。pH值是反映水质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其与对虾生长密切相关[19]。CO2是室内养殖模式下影响pH值变化主要因素。对虾、微生物呼吸及有机物氧化分解输出CO2,藻类光合作用消耗CO2[20]。pH值升高说明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水中溶解氧增多,水质好。但过高pH使水中氨氮毒性加剧;而pH值下降则溶解氧降低易引起窒息。相关文献推荐养成期pH值控制在7.7~8.6[21-22]。本系统在上述的运行模式下其pH值范围与之

吻合。

2

2.1

结果与讨论

溶解氧

试验组及对照组上、下午溶解氧变化见图4。养殖全期试验组溶解氧范围3.3~6.82mg/L,均值(5.1±0.74)mg/L。养殖早期试验组具较高的溶解氧,溶解氧范围5.32~6.82mg/L,均值(6.0±0.43)mg/L;养殖中期溶解氧波动较大,经历由低到高而后快速下降过程,溶解氧范围3.6~5.84mg/L,均值(5.0±0.57)mg/L;养殖后期溶解氧呈上升趋势,溶解氧范围3.3~5.78mg/L,均值(4.5±0.51)mg/L。原因分析,养殖早期负荷较轻,试验组在鼓风增氧(内循环)及藻类增氧作用下获较高的溶解氧;养殖中期负荷加大并且底污累积,及时清理消耗溶解氧底污后,系统在内外循环、藻类增氧联合作用下,溶解氧快速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直至中末期;养殖后期负荷进一步加大,夜间开启纯氧增氧装置后,系统溶解氧急速上升至需求值。

试验组上、下午溶解氧比较:在养殖早、中、后期,其下午溶解氧较之上午增加10.7%、增加13.9%、下降

图5pH值变化曲线图Fig.5ChangeofpHvalue

2.3

氨氮

养殖全期试验组有机物均得以有效降解,氨氮值保持在0.002~0.15mg/L范围(图6)。养殖早、中、后期,氨氮均值分别为(0.06±0.045)、(0.06±0.027)、(0.07±0.017)mg/L。2.4养殖结果

养殖结果见表2。试验组较之对照组:平均体长增加14%,平均体重增加57.8%,饲料系数下降8.8%,养殖产量提高39.4%。

试验组与池塘养殖比较,试验组产量是高产养殖池塘的6.8倍[23]。

第8期杨菁等: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

【室内循环水养殖视频】

139

[2]

DongShuanglin,PanKehou.ReviewonEffectsofMaricultureonCoastalEnvironment[J].JournalofOceanUniversityofQingdao,2000,30(4):575-582.(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

孟庆武,王圣,赵玉洁,等.我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前景[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3):124-127.

[3]

图6氨氮变化曲线图

Fig.6ChangeinTANconcentration

表2养殖结果

Summaryofproductionresults

平均体质量

/g20.2±0.8412.8±0.62

饲料系数1.141.25

最终养殖密度/(kg·m-2)

4.63.3

杨红生.清洁生产:海水养殖业持续发展的新模式[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23(1):62–65.

YangHongsheng.Cleanerproduction:Anewmodelformariculturesustainabledevelopment[J].WorldSci-TechR&D,2002,23(1):62–65.(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樊祥国.我国工厂化养殖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水产,2004,(8):11-12.

刘鹰,杨红生,张福绥.我国海水工程化养殖现状与发展[J].中国水产,2004(专刊):278-281.

WykPV,Davis.HodgkinsM,LaramoreR,etal.FarmingMarineShrimpinRecirculatingFreshwaterSystems[M].HarborBranchOceanographicInstitution,1999,(1):1-9.YuanHai,WangJaw-Kai.KBMRmieroalgaeshrimpbroodstockandclamseedsintegratedrecirculatingproductionsystem[C]//AESSession:Microalgae-basedRecirculationSystemsRecirculatingAquacultureProductionSystems.WorldAquaculture,Bali,Indonesia,2005.

陈献,梁荣元,赖国兴,等.室内自动化循环水养虾系统之研发及示范、推广[J].中国水产(台刊),2002,(598):37-49.

WangJaw-Kai.Conceptualdesignofamicroalgae-basedrecirculatingoysterandshrimpsystem[J].AquaeuhuralEngineering,2003,28:37-46.

统的规划设计[J].海洋水产研究,2002,23(4):29-34.

[4][5][6]

Table2

平均体长/

cm

试验组对照组

11.4±0.9810.0±0.87

2.5

运行及构建成本分析

运行成本见表3。试验组每生产1kg虾耗水是对照组1/4,节水效应明显。试验组与池塘养殖比较,粗放经营型对虾养殖模式每生产1kg虾约需要20000L水[24],试验组每生产1kg虾耗水仅是其1/20,节约了95%水消耗,这与Timmons报道相符[25]。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成本约2.5万元(不包括养殖池原有土建投入),

2

按170m总养殖面积计,则每平米养殖面积建设成本约147元。综合考虑产量、饲料系数、电耗、气耗(纯氧),以一年二茬养殖计,约需3年摊薄建设成本。

表3运行成本Table3Runningcost

耗水/(L·kg-1)

试验组对照组

10004000

耗电/(kwh·kg-1)

2.161.62

【室内循环水养殖视频】

耗氧/(L·kg-1)

460

[7]

[8]

[9]

[10]张庆文,田景波,黄滨,等.对虾封闭循环式综合养殖系[11]张明华,杨菁,王秉心,等.工厂化海水养鱼循环系统的工艺流程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4,25(4):65-70.ZhangMinghua,YangJing,WangBinxin,etal.Studyontheprocesstechniqueofa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formarinefish[J].MarineFisheriesResearch,2004,25(4):65-70.(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

[12]曹煜成,李卓佳,贾晓平,等.对虾工厂化养殖的系统结构[J].南方水产,2006,2(3):72-76.

CaoYucheng,LiZhuojia,JiaXiaoping,etal.Systemconfigurationofindustrialshrimpfarming[J].SouthChinaFisheriesScience,2006,2(3):72-76.(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

[13]胡伯成,陈军,倪琦.工厂化养鱼水循环处理工艺技术及

设备[J].渔业现代化,2003,(6):6-8.

[14]解承林,王永恩.对虾养殖与病害防治[M].济南:山东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25.

[15]张宇雷,倪琦,徐浩,等.低压纯氧混合装置增氧性能研

究[J].渔业现代化,2008,35(3):1-5.

ZhangYulei,NiQi,XuHao,etal.Researchontheperformanceoflowheadoxygenator[J].FisheryMordernization,2008,35(3):1-5.(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16]胡家骏,周群英.环境工程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9:68-71.

3结论

本研究围绕制约对虾养殖产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以节能、降耗为突破口,运用工程装备与生物技术,构建了一种技术先进、设计合理保持藻类生长的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并结合健康养殖技术,实践了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养殖系统运行模式。

养殖全期,溶解氧5.1mg/L,氨氮值0.002~0.15mg/L,pH值7.62~8.29,获良好水生态环境调控效果。系统产量4.6kg/m2,饲料系数1.14,每生产1kg虾耗水1000L、耗电2.16kWh,取得高产量、高效率的养殖生产效果及养殖资源高利用率。为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广泛应用、为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

[参

[1]

考文

献]

董双林,潘克厚.海水养殖对沿岸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30(4):575-582.

140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

[17]KFTseng,HMSu,MSSu.CultureofPenaeusmonodonin

arecirculatingsystem[J].AquaculturalEngineering,1998,(17):138-147.[18]毛玉泽,杨红生,王如才.大型藻类在综合海水养殖系统

中的生物修复作用[J].中国水产科学,2005,12(2):221-230.

MaoYuze,YangHongsheng,WangRucai.Bioremediationcapabilityoflarge·sizedseaweedinintegratedmaricultureecosystern:Areview[J].JournalofFisherySciencesofChina,2005,12(2):221-230.(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19]董万平,韦蔓新,何本茂.对虾封闭式工厂化养殖水环境

要素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J].台湾海峡,2004,23(1):19-22.

TongWanping,WeiManxin,HeBenmao.Variationcharacteristicsandcorrelationofwaterenvironmentalfactorsinshrimpindustrializedcultivation[J].JournalofPceanographyinTaiwanStrait,2004,23(1):19-22.(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20]陈剑峰,赖廷和,董万平.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pH

值的变化特征[J].水产科学,2006,25(9):456-458.

ChenJianfeng,LaiTinghe,TongWanping,etal.Fluctuation

ofpHvaluesinwaterofindustrializedcultivationofwhite—legshrimplitopenaeusvannameip[J].FisheriesScience,2006,25(9):456-458.(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

[21]王兴强,马牲,董双林.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

研究进展[J].海洋湖沼通报,2004,(4):94-100.

WangXingqiang,MaSheng,DongShuanglin.Studiesonthebiologyandculturalecologyoflitopennaeusvannamei:Areview[J].TransactionsofOceanologyandLimnology,2004,(4):94-100.(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

[22]李健,刘得月,刘淇,等.北方地区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

研究[J].渔业现代化,2003,(1):11-13.

[23]王绍森,王家俊,沈从文.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总结[J].科学养鱼,2006,(4):30-31.

[24]TimmonsMB,LosordoTM.AquacultureWaterReuse

Systems:EngineeringDesignandManagement[M].Amsterdam:Elsevier,1994.

[25]TimmonsMB,EbelingJM.Therolefor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systems[J].AESNews,2007,10(1):2-9.

ConstructiontechnologyonRASforshrimpculture

YangJing1,NiQi1,2,ZhangYulei1,XuBaorong3

(1.FisheryMachineryandInstrumentResearchInstitute,ChineseAcademyofFisherySciences,Shanghai200092,China;

2.LaboratoryofFisheryEquipmentandEngineering,MinistryofAgriculture,Shanghai200092,China;3.QingdaoBaorongAquaticScienceandTechnologyDevelopmentCompany,Qingdao266318,China)

Abstract:Thepaperisfocusedontheconstructiontechnologyofaneconomical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susedforraisingshrimp(Lieopenaeusvanamei)withmicroalgae.Originalwaterusedforthesystemwasseawater,whichwouldbeoxygenatedinthepondoutside.Culturedensitywas500spieces/m2.Bytheculturetest,aneconomicalmodewasdeveloped.Intheearlyperiod,blowerwasusedforaerationtosupplytheoxygendemandandthewaterwasnotreused.Inthemiddleperiod,afterabout15days,allthewatertreatmentdeviceswerestartedandthewaterwasfullyreused.Inthelastperiod,oxygenationwasaddedintothesystem.Duringthecultureperiod,about90days,averagedissolvedoxygenconcentrationinthewaterwasabout5.1mg/L,TANconcentrationchangedbetween0.002-0.15mg/L,pH7.62-8.29.Theculturaltesthasobtainedagoodresult,finalshrimpoutputintheculturaltankwereabout4.6kg/m2,andthecostwasverylow.Forraising1kgshrimp,1000Lwaterand2.16kW·helectricitywascost.Keywords:shrimp,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construction

篇四 室内循环水养殖视频
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26

doi:10.3969/j.issn.1007-9580.2014.04.006

《渔业现代化》2014年第41卷第4期

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1123214

梁友,雷霁霖,倪琦,刘志伟,张宇雷,黄滨,王秉心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发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

3博兴县水产局,山东博兴256500;4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山东莱州261418)

摘要:本试验率先采用循环水系统开展了云纹石斑鱼的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结果显示,在莱州明波养殖基pH7.8~8.2的水环地选用的平均体重50g/尾规格的云纹石斑鱼苗种10万尾,在水温22~25℃、盐度28~31、境条件下,经12个月培育,长成平均体重为0.65kg/尾的商品鱼,平均单尾月增重50g,成活率93.5%;共收获

3成鱼9.35万尾,单产49.9kg/m。本研究为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云纹石斑鱼;循环水养殖;养殖工艺中图分类号:S965.334

文献标志码:A

9580(2014)04-026-04文章编号:1007-

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moara)俗称油斑,隶属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为暖温性海洋底层大型鱼类

[1]

m3(图1)

。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从越南

海域到中国南、东海至日本、韩国沿海,适温范围8~35℃,生长水温18~27℃。云纹石斑鱼天然数量有限,加上过度捕捞,资源紧缺,价格不[2]

菲。国内广东、福建沿海地区近年相继开展了网箱养殖,但受自然环境因素如台风、赤潮等影响,年产量不高且不稳定。云纹石斑鱼的人工繁

[3]育在国内、外已取得突破。为尽快实现产业化生产,在山东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开展了云纹

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人工养殖,本文总结分析了该研究成果。

1

1.1

材料与方法

养殖设施

图1

Fig.1

养殖车间养殖车间为单元化标准设计,每个

3

单元2排,各16个养鱼池,配备一套200m循环水水处理系统。养鱼池为方形抹角水泥池,面积40m,平均水深0.95m,池底向中心倾斜5%,排水口设置于底部中央,周边进水并通入液态纯氧,排水口末端设阀门及活动摇臂器控制水位。32

2

个养鱼池有效养殖水面1280m,养殖水体1216

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

Theworkshopofindustrial

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

工艺流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流程

如图2所示。系统的生物承载量(纯氧)≥60kg/m3;水质指标:水温22~25℃,盐度28~31,

05-30修回日期:2014-07-09收稿日期:2014-50);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3024)基金项目: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nycytx-:(1964—),,,mail:liangyou@ysfri.ac.cn作者简介梁友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及设施渔业。E-

《渔业现代化》2014年第41卷第4期

DO(养殖池出水)≥10mg/L,pH7.8~8.2,NH4+-N≤0.02mg/L,COD≤3mg/N≤0.5mg/L,NO2--L,SS≤10mg/L,光照度≤5000Lx,光照节律与自然光相同。24h水循环8~24次(可调);系统自维护回流水量15%~30%;24h新水补充添加量≤系统水量的

5%

27

次,进行池底排污操作,让池底积存的残饵、粪便

[9]

及其它污物随水流排出池外。养殖过程中随

[10]

时观察鱼的摄食状态和活动情况。养殖过程中对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每2h巡检1次。云纹

石斑鱼的疾病由捕捉、搬运的机械损伤、鱼之间的

[11]

水质不良、营养障碍等因素而诱发。相互撕咬、

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切断病原传播,就可以有效

控制疾病的发生。1.4

取样测量

筛选分苗时随机选取2个鱼池计数池内云纹石斑鱼,再根据养殖池的数量计算石斑鱼总数,用再乘上100%得现有石斑鱼总数除以放苗总数,

出当月的成活率。每月随机选取培育池中30尾云纹石斑鱼进行体重测定。月增重量与成活率计算公式:

M=(G1-G0)/n

图2

Fig.2

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流程

Theprocesschartofcirculationwateraquaculturesystem

η=(N总-N损)×100%/N总

g;G1—本月取样总重量,g;式中:M—月增重,

G0—上月取样总重量,g;n—取样总数,尾;η—成

%;N总—总苗种数量,活率,尾;N损—损耗鱼数尾。量,

1.2

苗种来源

于2013年3月选用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2012年夏秋人工培育健康、无畸形、平均体重50g/尾的云纹石斑鱼苗种10万尾,放养密度

3

约82尾/m。1.3日常管理

[4]

饵料投喂本试验参考区又君等、李雄英[5]

采用自制软颗粒全价料喂养石等的试验方法,

斑鱼。云纹石斑鱼不吃沉底的食物,本试验根据

2结果

表1数据表明,养殖用水经循环系统处理后,

各项水质指标均在设计指标范围之内,且能满足云纹正常生长需求。

表1Tab.1COD/

设计指标1234均值

养殖车间水质检测指标SS/

NO2--N/NH4+-N/(mg/L)≤0.020.0120.0120.0140.0100.012

(mg/L)≤0.50.150.300.220.200.22

DO/(mg/L)≥10

Waterqualityparametersofworkshop

pH7.8~8.2

鱼的适口性自行设计日粮,一般视其摄食状态决

定投饲量(一般控制在体重的3%~5%),以食欲

[6]【室内循环水养殖视频】

剩饵过多容易败坏水质。投饵讲减弱时为度,

究定时、定点及定量原则,让鱼形成条件反射,保

(mg/L)(mg/L)≤3.01.92.52.12.12.15

≤101.61.51.21.41.4

持水质良好。

筛选和分规格饲养云纹石斑鱼因摄食能力及生长速度不同会出现大小差异,易引起自相残杀,当个体间规格相差超过1/3时应及时筛分。保持个体大小差异不大,有利于鱼的生长及便于

[7]管理,提高培育成活率和饵料利用率。分选和分规格饲养是同时进行的,将鱼苗出池按合理的

8.210.608.111.008.912.207.811.508.011.32

注:循环水系统的进水与出水水质指标相差很小,基本上在10%【室内循环水养殖视频】

以内。

小规格期15~20d分选1次,大密度筛选分池,

[8]

规格期25~30d重复操作。

鱼池清污及病害防治每天傍晚清洁养殖池1

表2和图3为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云纹养殖生长情况。从中可知,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云纹的体重12月后平均体重为650g,达到

28

1216m3养殖水体共放养50商品鱼规格。经统计,

g/尾规格苗种10万尾,在水温22~25℃、盐度28~31、pH7.8~8.2、DO(养殖池出水)≥10mg/L的条件下,经12个月培育,平均体重达0.65kg/尾,共收获成品云纹石斑成鱼9.35万尾,养殖单产49.9kg/m3,总成活率为93.5%。

表2

云纹石斑鱼养殖数据统计表

Statisticsofbreeding

2013年100000

504.124.535100500050.0

2014年9350065049.922.52393.56077550.

Tab.2项目

养殖池鱼数量/尾养殖鱼均重/(g/尾)

3

养殖密度/(kg/m)

水温/℃

日投喂次数/(次/d)

日投饵量/%成活率/%总产量/kg月均增重/(g/尾)

《渔业现代化》2014年第41卷第4期

养殖密度大,单位产量增加,可实现利益的更大

化。以本循环水养殖系统为例,普通流水养殖12

3个月后最高产量为20kg/m,而本系统可达49.9kg/m3,关键因素是提高了水质处理能力、加注纯

人为可控能力加氧及合理的水体循环次数;另外,强,降低了外界不良因素对石斑鱼的胁迫,不受外界变化如赤潮、台风等的干扰。鱼能在最佳的水环境中快速健康生长。由于科学化的管理。3.3循环水养殖管理与技术升级

发展循环水养殖,需要完善配套的方面主要有:(1)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形成严谨的操如果某一环作规程;(2)系统的检测与自动检测,

其结果都是灾难性节出现问题又未被及时发现,

的;(3)系统维护与升级,目前生物过滤系统细菌

培养技术与品种,基本能满足现有养殖鱼类的需要,但也必须面对系统升级问题,需要培养研制出

从而可以应适宜各种温度的硝化细菌及益生菌,

对日益增加变化的冷温或暖温,以及热带型名贵

□海水鱼类养殖品种。

参考文献

[1]庄庆达,.基隆:陈诗璋.石斑鱼产业发展与产销分析[M]

2007:12-23.台湾渔业经济发展协会,

[2]邹记兴,胡超群,黄增岳,等.石斑鱼高值化技术产业研究

[J].中国渔业经济研究,2000(2):37-38.

[3]王大鹏,曹占旺,谢达祥,等.石斑鱼的研究进展[J].南方

2012(7):1058-1065.农业学报,

[4]区又君.石斑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J].海洋与渔业,2009

(3):14-15.

[5]李雄英.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J].海洋与渔业,2008(8):

36-38.

[6]贝维全,荣锋,贾志军.石斑鱼新型网箱健康养殖技术[J].

2010(9):11-25.河北渔业,

[7]何永亮,区又君,李加儿,等.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

J].南方水产,2008(3):75-79.展[

[8]张霞.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技术[J].中国水产,2009(2):

40-41.

[9]余德光,.科学王广军,谢骏.石斑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J]

2010(1):35-37.养鱼,

[10]梁友,倪琦,王印庚,等.云纹石斑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

J].渔业现代化,2011(5):31-35.研究[

[11]黄瑞芳,周宸,林克冰,等.石斑鱼病害综合防治技术[J].

2004(6):27-29.渔业现代化,

[12]林克冰,方琼珊.石斑鱼苗种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福

2006(l2):52-54.建水产,

图3

Fig.3

云纹石斑鱼生长记录

GrowthrecordsofEpinephelusmoara

3

3.1

讨论

鱼病防治

工厂化循环水人工养殖云纹石斑鱼对消毒剂

[12]

和抗生素的使用要慎重,如需药浴,养殖池水

必须与系统切断隔开,否则药物会对生物包产生

极大破坏,甚至会导致生物过滤系统崩溃,很难在短时间内(20~30d)恢复正常,需要对系统进行彻底清洗并重新培养净水微生物和生物包挂膜。本试验处理系统采用紫外线、臭氧、生物挂膜、弧形筛等设备处理水质,水质指标完全满足云纹石斑鱼的生长需求,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3.2产量与品质控制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由于水环境好,溶氧充足,

(下转第39页)

《渔业现代化》2014年第41卷第4期39

Processandkeytechnologiesoftransportationoflivefish

NIEXiaobao,ZHANGYuhan,SUNXiaodi,HUANGBaosheng,ZHANGChangfeng(1ShandongKeyLaboratoryofStorageandTransportationTechnologyofAgriculturalProducts,

JinanShandong250103,China;

2ShandongInstitutesofCommerceandTechnology,JinanShandong250103,China;

3National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forAgriculturalProductsLogistics,JinanShandong250103,China)Abstract:Thecirculationoflivefishisaimportantbranchoflogisticsoffreshaquaticproducts,andincludetemporaryrearing,packaging,loadingandunloading,transportation,distribution,marketingandsooneachlink.Atpresent,crafttechnologyandauxiliaryequipmentofthisfieldfallbehindindustrialdevelopment,theexplorationofkeynodepuzzleneedtobestrengthenedurgently.Basedoncognizingcurrenttechnicalrequirementsoflogisticsofalivefishandrequirementsofmarketabledevelopment,thepaperproposedexistingproblemanddevelopmentdirectionbyanalyzingkeytechnologiesaboutthestateoffishbody,temporaryrearing,anesthesia,transportmachineandsurroundingsinlogisticswithwaterofalivefish,anddormancy,packaging,microenvironmentwithoutwater,“rousing”inlogisticswithoutwaterofalivefishrespectively.Therebybasedonguidingideologyof“optimizingoflogisticswithwater,reformationoflogisticswithoutwater”ofalivefish,whichboostkeytechnologiesoflogisticstowards“withwater”or“withoutwater”.Keywords:transportationoflivefish;circulationofaquaticproducts;keytechnology;process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上接第28页)

TheindustrialfarmingtechnologyofEpinephelusmoarain

recirculationaquaculturewatersystem

LIANGYou1,LEIJilin1,NiQi2,LIUZhiwei3,ZHANGYulei2,HUANGBin1,WANGBinxin4

(1YellowSeaFisheriesResearchInstitute,ChineseAcademyofFisherySciences,Qingdao266071,China;

2FisheryMachineryandInstrumentResearchInstitute,ChineseAcademyofFisherySciences,

Shanghai200092,China;3BoXingFisheryBureau,Boxing256500,China;

4LaizhouMingboFisheriesCompanyLTD.,YanTai265600,China)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aquacultureindustry,thepatternofmariculturehasbeingchangedgraduallyfromthetraditionalculturetotheintensivefarmingcultureinChina.ThetrialofapplyingtherecirculationwatersystemtofarmEpinephelusmoarawasinitiatedandachievedsuccess.Theresultsshowedthatatotalnumberof100thousandEpinephelusmoarafriewith50ginaveragebodyweightwerestockedintherecirculationwatersystem.Underconditionsofwatertemperature22~25℃,salinity28~31,pH7.8~8.2,after12months,93.5thousandadultfishwith0.65kginaveragebodyweightwereproducedandtheaveragemonthlyweightgain50g/int.Theunitareayieldwas49.9kg/m3,andthesurvivalratewas93.5%.effective.TheseresultsprovidedaTherecirculationwatersystemshowedhighlyenergy-saving,environmental,referenceinculturingEpinephelusmoarabyapplyingrecirculationwatersystem,andwereusefultosupervisedrugapplication,improvethequalityofaquaticproductsaswellasprotecingecologicalenvironment.Keywords:Epinephelusmoara;industrialaquaculture;circulationwater;artificialaquaculture

篇五 室内循环水养殖视频
南美白对虾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摘要 在南美白对虾精养条件下,采用南美白对虾与牡蛎分池循环水养殖,对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和病害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池循环水养殖无病害发生,产量和品质均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循环水;健康养殖;产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 s96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273-01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亦称凡纳滨对虾、凡纳对虾、万氏对虾、白肢虾、白虾,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三大优良高产对虾养殖品种之一。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养殖国,但随着工业化养殖的推广应用,水产品养殖密度不断加大,使得池水换水频率和换水量加大

[1],频发的换水会加大病原微生物的带入,引起虾病频发,给环境和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随着水环境污染加剧,传统的依靠好水源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这就使得发展循环水养殖模式意义特别重大[2]。采取分池循环水养殖的综合养殖方式,利用虾养殖排放的水养殖滤食性牡蛎,养殖水经过牡蛎滤除作用改善水质后循环流入对虾养殖塘重新利用[3],实现生态平衡,是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复合生态养殖方式[4-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1.2 养殖管理

1.2.1 苗种选择与放养。南美白对虾虾苗购自海南某公司,选经营养强化后,体长在0.8~1.0 cm之间,群体整齐,体形健壮,弹跳力强;并检查亲虾检验报告和虾苗生产检测记录。虾苗投放时间为2015年5月5日,体长约10.5 mm,放苗密度为112.5万尾/hm2。牡蛎苗购买于广西某水产养殖公司,规格为平均壳长为3.0 cm,共30 000个(1 500串,每串20个),选晚上运输,上午吊养于竹架上[6-7],避免长时间干露曝晒死亡。牡蛎苗吊养时间为2015年3月10日。

1.2.2 投喂管理。南美白对虾在早期以浮游生物为食[8],因此放苗之前要提前7 d培水。虾苗入池后开始投喂经浸泡发酵的人工配合饲料,确保池水有丰富的浮游生物,30 d选用相应口径的人工配合饲料全池泼洒。根据水温、水质、天气、对虾蜕壳及摄食情况来确定投喂量。投饵量结合对虾生长测量、摄食、料台残饵等情况,使对虾的饱胃率达80%即可。一般每天投喂3~4次;日投饵量在养成前期投虾体重的5%~10%,养成中期投虾体重的5%~8%,养成后期投虾体重的3%~5%;投饵后1.5~2.0 h内吃完为宜。选择同品牌系列饲料,若要更换新饲料则应逐渐更换。牡蛎不喂料,只引进虾塘的废水。

1.2.3 水质管理。水质调控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次试验每隔7 d定期交替使用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芽孢杆菌按照15 kg/hm2施用,光合细菌按照75 kg/hm2施用。定期检测cod、氨氮、总菌、弧菌、总碱度、亚硝酸盐、ph值等理化因子,并做好记录。池水透明度变大时适当追肥,透明度变小时换水,保持透明度为35~50 cm。平时经常开启增氧机,保证溶解氧在5 mg/l以上[9]。

1.2.4 日常管理。每天早晚检查残饵量及虾的胃饱满情况、活动状况等,定期测定池水的溶解氧、ph值、盐度、水温等。每天观察,发现水面有泡沫等漂浮物及时捞出。如发现不正常行为的虾,应及时检查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发现死或病鱼虾应及时捞起并深埋[10]。

1.2.5 病害防治。常见病有白斑病、红体病、肠胃病、黑鳃病、烂鳃病等疾病。为防止病害发生,每隔10 d选择温和性、刺激性小的消毒药物(如碘制剂、过硫酸氢钾等)消毒。水体大量换水或使用消毒药物后,要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虾苗前期使用免疫增强剂控制病害,养殖过程中d、e循环水养殖池未见病害发生,而传统养殖c池暴发病毒性红体病(tsv),给养殖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2 结果与分析

经过110 d的精心养殖管理,于2015年8月25日,共收获南美白对虾5 020 kg,平均规格为70尾/kg,价格为60元/kg,总产值30.12万元;各池虾的收获情况见表1。其中饲料费4.3万元,苗种费2.12万元,承包费3.1万元,工资及其他费用5.85万元,总投入15.37万元,纯利润为14.75万元。由此可以看出,循环水综合养殖的池塘养殖成活率高、效益都很好,平均产量为8 985 kg/hm2左右;而传统直接抽取海水养殖的虾塘平均产量只有855 kg/hm2。在现今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频发生的情况下,采用分池循环水综合养殖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水综合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养殖成活率高,产量也高,平均产量为8 985 kg/hm2左右。采用南美白对虾和牡蛎分池循环水养殖的虾池始终没有发病,而传统直接抽取海水养殖的虾池出红体病。由此认为,分池循环水养殖成功在于养殖过程中处于半封闭状态的一种养殖模式,能够有效切断病毒传播的媒介,同时对虾池富营养化的水经牡蛎消化吸收、滤除净化后流入虾池重新利用,为虾池提供良好的水质环境。

篇六 室内循环水养殖视频
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

136

第26卷第8期2010年8月

农业工程学报

TransactionsoftheCSAE

、,01.26No.8

Aug.2010

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

杨菁1,倪琦1,一,张宇雷1,徐宝荣3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及系统研究重点开放试验室,上海200092;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水体净化技术

3.青岛市宝荣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266318)

摘要:讨论了一种高效经济保持藻类生长的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并利用此系统开展室内凡纳滨对虾

生产试验。养殖用水采用经室外池塘充分氧化后的咸井水(盐度149'旷26%o),放苗密度:500尾/m2,排放水经系统处

理后循环使用。并且在试验期间,探索了一种低耗高效运行模式。90d养殖期,系统溶解氧均值5.1mg/L,氨氮O.002

0.15l

mg/L,pH值7.62~8.29,获良好水生态环境调控效果。系统产量4.6k∥m2,饲料系数1.14,每生产lkg虾耗水000L、耗电2.16kwh,取得高产量、高效率养殖生产结果。

关键词: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0.08.023中图分类号:¥954.2+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0)一08—0136-05

杨菁,倪琦,张宇雷,等.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8):136—140.

YangJing,NiQi,ZhangYulei,eta1.Constructiontechnology

011

gASforshrimpculture[J].Transactions

oftheCSAE,2010,

26(8):136—140.(inChinese诵th

Englishabsnact)

0引言

对虾养殖业是中国水产养殖qk的支柱之一。长期以来作为中国对虾养殖主要生产模式的传统粗放经营型、资源依赖型生产方式严重污染养殖水域,破坏养殖牛态环境,并且已日益遭受被污染环境的威胁,如疾病频发、种质退化等,极大影响了中国对虾养殖业进一步发展fJJ。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人类对环境生态要求的不断提高,探索清洁、安全、健康、高效养殖模式已成为对虾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2。3】。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及手段,创造虾类良好生态环境,不受外界环境制约,实现高产量、高效率生产及养殖环境生态保护,并极大提高养殖资源利用率及养殖对虾产品质量,是实现对虾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卜引。本研究探索高效、经济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自主设计其系统,并结合养殖技术规范开展生产试验,研究调控方式下的系统运行性能,包括主要水质参数、养殖结果,对其经济性也一并展开讨论。以期为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广泛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1材料与方法1.1系统构建1.1.1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在山东青岛宝荣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2010-04-14

修订日期:2010-07.29

将已有养虾温室及设施改建而成。温室内设砼质养殖池20只,二排对称布置。目前温室采用经室外池塘充分氧化后的咸井水作原水,用流水方式养殖凡纳滨对虾,定期拔管排污,日平均换水20%。主要水质参数:盐度14‰~26%o,pH值7.8~8.4,溶解氧(DO)2.0,-一4.8养殖产量2.8~3.5kg/m2。1-1.2技术方案确定

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国内外科研人员历经多年研究,几种不同模式系统成功实践睁71。根据系统特点可分成二类:其一系统装备集成化程度高,主要以装备各自功能实现水质调控,对环境依赖少(少藻型)【81;其二系统主要以微生物新陈代谢特性实现水质调控,对环境依赖强(富藻型)【9】。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一次投入大,运行费用高。并且对养殖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极大制约了其进一步应用推广。

笔者认真考察场址现状,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对系统工艺及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了研究思路,即系统构建紧紧围绕目前制约其养殖产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将藻类净化技术与装备水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以节能、降耗为突破口。由此形成了总体技术方案:强化物理过滤,设置高性能生物过滤,大力增强养殖水体溶解氧,建立一种保持藻类生长的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1.1.3系统基本结构及流程

系统(图1)包括养殖池、进排水管路设施、颗粒沉淀过滤器、移动床生物滤器、调节滤池、纯氧增氧装置、循环泵、风机等。

各池养殖污水由总管汇至颗粒沉淀过滤器去除排泄物、残饵等粗颗粒杂质后,流入移动床生物滤器,由其内的可移动载体以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相结合方式对

mg/L,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A0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虾)(nycytx-46)

作者简介:杨菁(1963一),女,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工程学研究。上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200092。Email:yjin90312@126.i7.onl

万方数据

第8期

杨菁等: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

137

有机物进行降解,净水进入调节滤池,在完成钙镁离子调节及纯氧增氧装置增氧后由循环泵输送回至养殖池。实现养殖水体循环利用。

水处理区养殖区

图1系统基本结构及流程

Fig.1

Schematic

diagramofthesystem

1.1.4结构设计

1)养殖池

考虑管理、环境稳定及投资成本【lo】,采用温室依次排列的5个养殖池为系统主体养殖单元。养殖池尺寸6mx6m×0.9

m,单池养殖水体25m3,养殖总水体125m3。

池型为方池切角近圆形,池底以微小坡度(0.5%)顺向

中央排水口。

2)进排水管路设施

先进、合理的进排水管路设施是系统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将循环管路设施通过接U与原有进排水设施合理衔接,依靠管路切换满足不同工况运行需求。根据负荷计算,循环主管设计为DNl00。

3)颗粒沉淀过滤器

过滤器(图2)承接养虾池排放的污水,以物理方式对水中较大粒径悬浮物予以截留,使含藻水体得以通过。滤器上部核心区密布直径10mlTl的PE轻质滤料,下部沉淀区为锥形设计,以利截留物汇聚。养虾污水以升流方式通过滤器,特定的滤料结构、材质及布置方式层层截留大于100“m悬浮物至沉淀区,滤后水经上置管道流出。滤器体积1.2m3,停留时间0.08h,滤速0.3crn/s。

图2颗粒沉淀过痣器

Fig.2

Particleprecipitation

filter

4)移动床生物滤器

系统核心环节。滤器(图3)承接颗粒沉淀过滤器出

万方数据

水,对溶于水体中的有机物予以降解。滤器内置高比表面积PE轻质滤料,底部则均布曝气管,独特结构设计使滤器技术特点鲜明。养虾污水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共同作用下有机物得以降解。滤器体积2.4m3,停留时间0.16h,气水比6:1。

图3移动床生物滤器

Fig.3

Movingbedbiofilmreactor

5)调节滤池及循环泵

调节滤池一侧内置珊瑚砂、贝类等材料,进一步降解水中硫化氢。并能对水体的钙镁离子予以调节【l¨。滤池体积4m3,停留时间0.13h。

循环水泵置于调节滤池另侧,全流程采用一次提水以利节能。根据养殖对虾生态特性及负荷,循环量设计为3~4次/d【l厶13】。水泵流量15m3/ll,功率0.55kW。

6)增氧

系统重要环节。溶解氧不仅是对虾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的必需,同时也是保持良好水生态环境的保

斟141。系统采用鼓风增氧、纯氧增氧和藻类增氧3种增

养方式,在养殖不同阶段根据其溶氧需求选择使用。(1)鼓风增氧。根据养殖负荷,每池曝气增氧组件设为20组。按每曝气组件鼓风量0.3m3/h计,每分钟供气量达养殖水体0.4%以上。曝气组件均匀至于池中,沿池壁均布的12组曝气组件设计为管道气举,在增氧的同时泵动水形成环流,保持虾池良好微流状态。养殖池内水的流动是高密度养虾的必需条件,它不仅可使池内水质条件均匀,还可把虾的排泄物集中于排污口排至池外,保持池内水质清洁。

(2)纯氧增氧。由低能耗纯氧增氧装置LHO实现。LHO采用气液传质双膜理论设计,是目前国内外最新的综合性能最佳的纯氧增氧模式【l51。装置气液比0.01:l,氧吸收效率60%~70%,动力效率6.6k902/kW.h,溶氧

增量10mg/L(淡水)。

(3)藻类增氧。藻类是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具完备酶系统,其在阳光的作用下,依靠叶绿素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构成自身细胞物质,同时放出氧气【l

61。

C02+H20』堕_(CH20)峨叶绿素

藻类光合作用给予水体丰富溶氧。系统采用阳光大棚结合适于藻类生长的微流水循环方式,同时避免水处理环节对藻类的过度去除,合理保持水体中藻的浓度和

藻相的稳定。

138

农业丁程学报

2010焦

1.1.5主要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见表l。

表1系统技术参数

Table1

Design

parameterofthesystem

1.2水质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pH值:SYI.556多参数水质测定仪;溶氧:SYI一556多参数水质测定仪:氨氮:纳氏试剂光度法。1.3养殖试验与管理

循环系统依次排列的5个鱼池为试验组,未建循环系统依次排列的5个鱼池为对照组。2009年6月15日进

入试验阶段,历时90d。在藻种培育良好的试验组及对

照组10个池中总计投放凡纳滨对虾苗17万尾,放苗密度:500尾/m2。试验组及对照组养殖全期均投喂蛋白含量高达42%优质配合饲料,日投饵量则由总虾重的8%(早期)降至4%左右(后期)。试验组运行始即启动鼓风增氧,水流在气举推动下形成微流循环(内循环)。养殖中期有机负荷加大,则在前期基础上启动循环水泵,水流由内至外完成循环(外循环)。养殖后期负荷进一步加大,再辅以夜间纯氧增氧;对照组水质调控养殖早期同试验组,养殖中期则在前期基础上每天换水20%,养

1.4数据处理

将测得的水环境因子变化用折线图表示。平均值数溶解氧

试验组及对照组上、下午溶解氧变化见图4。养殖全

mg/L,均值(5.1±mg/L,均值(6.0±0.43)mg/L;养殖中期溶

mg/L,均值(5.0±0.57)mg/L;养殖后期

mg/L,均值(4.5±0.51)mg/L。原因分析,养殖早期负荷较轻,试验试验组上、下午溶解氧比较:在养殖早、中、后期,万方数据

5.0%。养殖早、中期的下午在光照作用下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水体的C、N、P等营养物质合成自身,同时增加了水体溶解氧【l引。而养殖后期夜间纯氧增氧装置使用致次日上午溶解氧高于下午溶解氧。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养殖早、中、后期,试验组溶解氧较之对照组分别增加8.9%、12.8%、52%。

图4溶解氧变化曲线图

Fig.4

Changeofdissolvedoxygenconcentration

2.2

pH值

养殖全期试验组pH值范围7.62~8.29,均值7.81±0.16(图5)。pH值是反映水质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其与对虾生长密切相关【19】。C02是室内养殖模式下影响pH值变化主要因素。对虾、微生物呼吸及有机物氧化分

解输出C02,藻类光合作用消耗C02(201。pH值升高说明

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水中溶解氧增多,水质好。但过高pH使水中氨氮毒性加剧;而pH值下降则溶解氧降低易引起窒息。相关文献推荐养成期pH值控制在7.7~8.6t21-22]。本系统在上述的运行模式下其pH值范围与之

吻合。

8.5

j粤

8.0薯

7.5LMp∥州^~^H一一一一v—h小.

7.0

1l

16

2l

26

3I

36

4l

46

5l

56

6J

66

莽殖时间/d

图5

pH值变化曲线图Fig.5

Change

ofpHvalue

【室内循环水养殖视频】

2.3氨氦

养殖全期试验组有机物均得以有效降解,氨氮值保持在0.002~0.15mg/L范围(图6)。养殖早、中、后期,氨氮均值分别为(0.06±0.045)、(0.06±0.027)、(0.07±

0.017)mg/L。

2.4养殖结果

养殖结果见表2。试验组较之对照组:平均体长增加14%,平均体重增加57.8%,饲料系数下降8.8%,养殖产量提高39.4%。

试验组与池塘养殖比较,试验组产量是高产养殖池

塘的6.8倍㈣。

殖后期加大换水量每天换水30%。每天定时测定试验组

及对照组溶氧、温度、pH值、氨氮,观察对虾生长及摄食等情况,系统运行二周稳定后【17】记录数据。【室内循环水养殖视频】

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达。根据统计值计算饲料系数。饲料系数=单位时间摄食饵料量/单位时间对虾体重增量。

2结果与讨论

2.1

期试验组溶解氧范围3.3~6.820.74)mg/L。养殖早期试验组具较高的溶解氧,溶解氧范

围5.32~6.82解氧波动较大,经历由低到高而后快速下降过程,溶解

氧范围3.6~5.84溶解氧呈上升趋势,溶解氧范围3.3~5.78组在鼓风增氧(内循环)及藻类增氧作用下获较高的溶解氧;养殖中期负荷加大并且底污累积,及时清理消耗

溶解氧底污后,系统在内外循环、藻类增氧联合作用下,

溶解氧快速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直至中末期;养殖后期负荷进一步加大,夜间开启纯氧增氧装置后,系统溶

解氧急速上升至需求值。

其下午溶解氧较之上午增加10.7%、增加13.9%、下降

第8期杨菁等: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技术

139

0.20

fO.15

占0.10强

骚0.05

1I

16

2l

26

31

36

41

46

51

56

61

66

71

76

养殖时闻/d

图6氨氮变化曲线图

Fig.6

ChangeinTANconcentration

表2养殖结果

Table2

Summaryofproductionresults

平篙馏平均体质/g量饲料系数最茬慧m擎7

lk2・。l

试验组1I,4±0.9820.2±0.84

1。144.6对照组

10.0±O.87

12.84-0.62

1.25

3.3

2.5运行及构建成本分析

运行成本见表3。试验组每牛产l埏虾耗水是对照组1/4,节水效应明显。试验组与池塘养殖比较,粗放经营型对虾养殖模式每生产1埏虾约需要20000L水【241,试验组每生产1埏虾耗水仪是其1/20,节约了95%水消耗,这与Timmons报道相符【25】。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成本约2.5万元(不包括养殖池原有土建投入),按1701112总养殖面积计,则每平米养殖面积建设成本约147元。综合考虑产量、饲料系数、电耗、气耗(纯氧),以一年二茬养殖计,约需3年摊薄建设成本。

表3运行成本

Table3

Runningcost

耗水/(L・kg‘)

耗哪(kwh・kg。1)

耗氧,(L・kg-1)

试验组

1000

2.16460

对照组4000

1.62

3结论

本研究围绕制约对虾养殖产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以节能、降耗为突破口,运用工程装备与生物技术,构建了一种技术先进、设计合理保持藻类生长的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并结合健康养殖技术,实践了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养殖系统运行模式。

养殖全期,溶解氧5.1mg/L,氨氮值0.002~0.15

mg/L,DH值7.62~8.29,获良好水生态环境调控效果。系统产量4.6kg/m2,饲料系数1.14,每生产lkg虾耗水1000L、耗电2.16kWh,取得高产量、高效率的养

殖生产效果及养殖资源高利用率。为对虾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广泛应用、为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

极探索。

[参考文献]

【1】

董双林,潘克厚.海水养殖对沿岸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30(4):575--582.

万方数据

Dong

Shuanglin,Pan

Kehou.Reviewon

Efiectsof

Mariculture

on

Coastal

Environment[J].Journal

ofOceanUniversityofQingdao,2000,30(4):575--582.(in

Chinese

with

Englishabstractl

【2】2

孟庆武,王圣,赵玉洁,等.我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前景【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3):124一

127.

【3】

杨红生.清洁生产:海水养殖业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刀.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23(1):62—65.

YangHongsheng.Cleanerproduction:Anewmodelfor

mariculturesustainable

development[J].World

Sci-TechR&

D,2002,23(1):62—65.(inChinese

withEnglishabstract)

[41樊祥国.我国工厂化养殖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水产,

2004,(8):1l一12.

【5】刘鹰,杨红生,张福绥.我国海水工程化养殖现状与发展[J1.中国水产,2004(专刊):278--281.

[6】

WykPVDavis.HodgkinsM,LaramoreReta1.FarmingMarineShrimpinRecirculatingFreshwaterSystems[M].

HarborBranch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1999,(1):l一9..[7】7

Yuan

Hai,Wang

Jaw—Kai.KBMR

mieroalgae

shrimp

broodstockand

clam

seeds

integratedrecirculating

productionsystem[C]//AES

Session:

Microalgae・based

Recirculation

SystemsRecirculatingAquacultureProduction

Systems.WorldAquaculture,Bali,Indonesia,2005.

[8】

陈献,梁荣元,赖国兴,等.室内自动化循环水养虾系统之研发及示范、推广明.中国水产(台刊),2002,(598):

37--49.

【9】

WangJaw-Kai.Conceptualdesignofamicroalgae-basedrecirculatingoysterandshrimpsystem[J].Aquaeuhural

Engineering,2003,28:37—46.

[10】张庆文,田景波,黄滨,等.对虾封闭循环式综合养殖系

统的规划设计们.海洋水产研究,2002,23(4):29—34.

【11】张明华,杨菁,王秉心,等.工厂化海水养鱼循环系统的

工艺流程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4,25(4):65--70.

ZhangMinghlla,YangJing,Wang

Binxin,eta1.Study

onthe

processtechniqueofa

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for

lnagine

fish[J].MarineFisheriesResearch,2004,25(4):65--70.fin

Chinese训thEnglishabstract)

【12]曹煜成,李卓佳,贾晓平,等.对虾工厂化养殖的系统结

构【J】.南方水产,2006,2(3):72—76.

CanYucheng,LiZhuojia,JiaXiaoping,eta1.System

configurationofindustrialshrimpfarming[J].SoutllChina

FisheriesScience,2006,2(3):72—76.(in

Chinesewith

English

abstract)

[13】胡伯成,陈军,倪琦.工厂化养鱼水循环处理工艺技术及

设备[J】.渔业现代化,2003,(6):6--8.

【14】解承林,王永恩.对虾养殖与病害防治【M】.济南:山东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一25.

【15】张宇霄,倪琦,徐浩,等.低压纯氧混合装置增氧性能研

究【J1.渔业现代化,2008,35(3):l一5.

ZhangYulei,NiQi,XuI-lao,Cta1.Research

onthe

perform

ante

oflowheadoxygenator[J].FisheryMordemization,

2008,35(3):l一5.(inChinesewithEnglish

abstract)

【16】胡家骏,周群英.环境工程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9:68—71.

140

农业工程学报

FTseng,H

2010笠

ChenJianfeng,LaiTinghe,Tongof

pH

values

in

water

of

【17]K

MSu,MSSu.CultureofPenaeusmonodonin

Wanping,et

a1.Fluctuationcultivation

of

recirculating

system[J].Aquacuiturai

Engineering,1998,

industrialized

(17):138—147.

[18】毛玉泽,杨红生,王如才.大型藻类在综合海水养殖系统

中的生物修复作用[J】.中国水产科学,2005,12(2):

22l--230.

whit争一legshrimplitopenaeus

vannameip[J].Fisheries

Chinese、】I,itIl

English

Science,2006,25(9):456--458.(inabstract)

[2l】王兴强,马牲,董双林.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

研究进展【J].海洋湖沼通报,2004,(4):94--100.WangXingqiang,MaSheng,DongShuanglin.StudiesonthebiologyandculturalecologyofUtopennaensvannamei:Areview[J].TransactionsofOceanologyandLimnology,2004,(4):94—100.(inChinese谢thEnglishabstract)

[22】李健,刘得月,刘淇,等.北方地区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

研究[J】.渔业现代化,2003,(1):11—13.

Manxin,He

Benmao.Variation

MaoYuze,YangHongsheng,WangRucai.Bioremediation

capabilityoflarge‘sizedseaweedin

integrated

mariculture

ecosystem:Areview[J].Journal2005,12(2):221--230.(in

ofFisherySciencesofChina,

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

[19】董万平,韦蔓新,何本茂.对虾封闭式工厂化养殖水环境

要素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叨.台湾海峡,2004,23(1):

19—22.

Tong

Wanping,Wei

shrimp

【23】王绍森,王家俊,沈从文.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总结【J】.科学养鱼,2006,(4):30—31.[24】TimmonsM

Systems:

B,Losordo

characteristicsandcorrelationofwaterenvironmerltalfactors

in

industrializedin

cultivation[J].

Journalof

M.AquacultureWaterReuse

Pceanography

TaiwanStrait,2004,23(1):19—22.(i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M].

ChinesewitllEnglishabstract)

Amsterdam:Elsevier,1994.

【20】陈剑峰,赖廷和,董万平.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pH

值的变化特征叨.水产科学,2006,25(9):456--458.

[25】TimmonsM

aquaculture

B,Ebeling

M.Theroleforrecirculating

systems[J].AESNews,2007,10(1):2--9.

Constructiontechnology

Yang.1in91,Ni

on

RASforshrimpculture

Qil,2,Zhang

Yuleil,XuBaoron93

(1.FisheryMachineryandInstrumentResearchInstitute,ChineseAcademyofFisherySciences,Shanghai200092,China;

2.LaboratoryofFisheryEquipmentandEngineering,MinistryofAgriculture,Shanghai200092,China;

3.QingdaoBaorongAquaticScience

and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mpany,Qingdao

2663

18,China)

AbstI‘act:ThePaDerisfocusedforraising

on

theconstructiontcchnologyof

an

economical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susedwaterusedforthesystemwas

sea

shrimp(Lieopenaeusvanamei)withmicroalgae.Original

water,which

wouldbeoxygenatedinthepondoutside.CulturedensityWas500spieces/m2.Bytheculturetest.alleconomicalmodewasdeveloped.Intheearlyperiod.blowerWasusedforaerationtosupplytheoxygendemandandtllewaterwasnotreused.Inthemiddleperiod,afterabout15days,allthewatertreatmentdeviceswerestarted

andthewaterWasfully

reused.Inthelastperiod,oxygenationwasaddedintothesystem.Duringthecultureperiod,about90days,averagedissolvedoxygenconcentrationinthewaterwasabout5.1mg/L。TANconcentrationchangedbetween0.002.0.15mg/L.pH7.62.8.29.Theculturaltesthasobtained

goodresult.fmalshrimpoutputintheculturaltankwereabout4.6kg/mz.

andthecostwasverylow.Forraising1kgshrimp,l000Lwaterand2.16

kW・helectricity

wascost.

Keywords:shrimp,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construction

万方数据

篇七 室内循环水养殖视频
南美白对虾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分析

南美白对虾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分析

工厂化养虾占地少,产量高,效益好,可以避免传统养虾方式带来的虾病和水体污染,减少天气对养殖的不利影响。我国沿海的对虾养殖经过多年的发展,工厂化养虾具有一定的基础,部分地区工厂化养殖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总体上基本采用“水泥池+温室大棚”为核心的精养模式。经济效益较好,但还存在曝气设备能耗过高、废水多数得不到有效处理等问题。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方面所作的诸多尝试和研究,值得我们借鉴。

在虾病肆虐的当下,全程可控的工厂化养殖或许是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就单一养殖品种而言,南美白对虾在2008年的全球产值是最高的,达90亿美元。虾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产品贸易商品,约占15%的世界水产品贸易总额。目前对虾养殖受到虾病的困扰,从20世纪90年代起,厄瓜多尔、泰国、中国等地受到日益严重的对虾疾病威胁。据估算,90年代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病害原因造成的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对虾工厂化养殖是用工业手段控制池内生态环境,为对虾创造一个最佳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在高密度集约化的放养条件下,投放优质饲料,促进对虾顺利成长,争取较高经济效益的养殖模式。在虾病肆虐的当下,全程可控的工厂化养殖或许是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尝试和研究。工厂化养殖的方式大致分为三种形式:流水养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和全封闭循环水养殖。流水式养殖的全过程均实现开放式流水,用过的水不再回收处理,流水交换量为每天6-15次;半封闭循环水养殖方式对养殖用水不是完全开放,而是对部分养殖废水经沉淀、过滤、消毒等简单处理后再流回养殖池重复使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方式的养殖用水经过城店、过滤、去除可溶性有害物、消毒等处理,再根据对虾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要求,进行调温、增氧、和补充适量的新鲜水,再重新输送到养殖池中,反复循环使用。

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应能有满足对虾生长的水质、水温、盐度条件,并保证有一定的水流,促进养殖池的排污和满足对虾生理需求。环道式养虾系统,佛罗里达三阶段养虾系统,以及基于微藻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等都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目前我国工厂化养殖系统发展水平尚处初级发展阶段,近些年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也取得不少成果。

工厂化对虾养殖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质条件和养殖习惯,因地制宜形成适宜当地推广应用的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例如在南美,多采用跑道式循环水养殖、常流水养殖、微流水式的封闭循环水养殖等模式;我国东海、黄渤海地区多采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多采用封闭、半封闭的微换水工厂化养殖模式。我国华南沿海地区水温高、光照时间长、海域中生物资源丰富,可根据其特点充分利用自然地理资源,减少控温设施降低能耗,引入微生物、富有藻类、大中型水生植物等元素,从而构建一个适宜亚热带地区特色的环境友好型对虾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 水处理技术

养虾池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长矩形、圆形、长圆形、跑道式等。普遍认为,采用跑道式的养虾池效果比较好,其优点是池水可在环形池中流动,一方面可使池内水质均衡,而且可将虾粪便及残饵及时排出池外,保持池内良好水质。一定方向的水流也符合对虾的生理特性,有利于对虾的生长。

养虾先养水,这个道理搞水产的人都懂。在对虾工厂化养殖中,水处理技术也是体系中的重头戏。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主要有物理过滤、生物处理、消毒杀菌等方法,这些方法往往根据实际情况共同使用,并对溶氧和温度、盐度进行人工干预。 物理过滤是循环水养殖水处理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去处悬浮于水体中的颗粒性有机物及浮游生物、微生物等,快速及时地去除水体中的颗粒性有机物,可以大大减轻生物处理的负荷。目前常见的物理过滤方式有沙滤、网袋式过滤、转鼓式微滤、弧形筛网过滤等。

生物处理在养殖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良好水质靠它维持。其主要是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通常的生物处理是利用硝化细菌将氨氮和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消除它们的毒害作用。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方式可分为悬浮式和固着式。在养殖循环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多使用固着式生长,较具代表性的系统如滴流式过滤器、浸没式过滤器、塑料珠填料过滤器、砂粒流化床过滤器、生物转盘过滤器、生物滤池、生物滤塔等。还有利用微藻、大型藻类、水培植物等去除氨氮的,如:人工湿地技术,鱼菜共生系统,鱼虾、贝、藻生态处理系统,基于微藻的对虾养殖系统等。

在高密度的养殖条件下,水体中除了存在理化性的致病因子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致病菌、条件致病菌。这不仅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还会对养殖对虾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系统中应配有消毒杀菌设备,利用物理、化学的措施减少致因子对对虾的影响。常见的消毒杀菌设备有紫外线消毒器、臭氧发生器、化学消毒器等。紫外线消毒器的消毒效果稍差,但其副作用小,安全性较好;化学消毒器的消毒效果较好,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养殖水体造成二次污染;臭氧消毒则应合理把握好水体中的臭氧含量,经消毒后的水体不能立即进入养殖系统中,而应曝气一段时间,使水体中的臭氧降低到一个安全浓度才能再行使用。

溶解氧是对虾养殖生态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参数。养殖水体中溶氧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对虾的生长发育。要维持充足的溶解氧,增氧是养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常见的增氧方式有机械增氧、鼓风增氧、纯氧增氧等。

为了实现多茬养殖,连续生产,需要采用温度调节装置。一般是配备一套增温装置以确保养殖生产不受低温环境的限制。较常使用的是锅炉管道加热系统、电热管(棒)系统,也可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

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主要模式

1.美国德州跑道式养虾系统

系统主要包括:跑道式养殖池,充氧装置,固体悬浮物去除设备(转鼓式微滤机和蛋白分离器)。养殖用水通过转鼓式微滤机、蛋白分离器、生物过滤器及臭氧反应装置处理后循环使用,在养殖池中利用射流器将纯氧溶解到水中,并形成一定方向的水流。使用长13.0m、宽2.53m、高为0.85m的跑道式对虾养殖池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在放

养密度为2132尾/m3的情况下,养殖146d,单位面积产量为11.4kg/m3,收成时虾体平均体重14g,存活率为48%。

2.台南室内自动化循环水养虾系统

系统组成主要包括主体结构(屋架及养虾池)、循环水处理设备、自动监控系统等。养虾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每个池的大小均为6m×6m×2m,养虾水体为50m3;小虾池2个,共100m3水体;中虾池12个,共600m3水体;大虾池22个,共1100m3水体。循环水处理设备包括物理过滤设备(转鼓式微滤机)、杀菌设备(量子电凝机)、生物处理装置(生物滤床)及增氧装置(氧气锥);自动监控系统包括水质自动监控、自动投饵、自动加温系统等。

在台湾省水产试验所台南分所试验场进行了5期养殖试验,将草虾及南美白对虾养至上市规格。其中第5期南美白对虾养殖,放养密度为2167尾/m3,收成量为363.6kg,养殖期为105d,单位面积产量为11.23kg/m3,收成时虾体平均体重10.5g,存活率为49.5%。

3.美国佛罗里达三阶段养殖系统

该系统包括3个养殖区:孵化区(11%),育苗区(31%)和成虾养殖区(58%)。各养殖区底部通过100mm的螺纹隔板街头相通,便于虾的倒池。系统将对虾养殖过程分为幼期、中期、成虾期3个独立的养殖阶段。每个阶段是在系统中不同的养殖池完成。幼虾最初放在1个小的养殖池内,面积占系统总面积的10%-13%。养殖50-60d后,长大的虾被转移到第2个养殖池,池面积占总面积的27%-30%,50-60d后,虾最终被转移到最大的养殖池,池面积占总面积的60%。再经过50-60d养殖,虾就可以达到上市规格。

养殖池采用环道式,利用循环回水的推流,促进虾池的排污,使虾池中的残饵和粪便能及时排出系统。循环水处理主要采用砂滤器和生物过滤器,并且在养殖池中保持一定的微藻浓度。系统采用大水量小扬程离心式水泵提供4.5 m3/h的流量,从而推动水流。井水经过脱气,生物滤器处理后进入黑暗储水池备用。

4.美国夏威夷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

在虾、微藻和贝共生的水循环养殖系统中,利用微藻吸收虾池中溶解在水里的总氨氮,而微藻又作为系统中贝的饵料,以保持系统生物总量的平衡。利用高密度微藻水养殖对虾可以抑制对虾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该系统包括4个直径20m的虾池,4组30m×6m矩形养贝池以及配套的水泵和管路。利用硅藻(硅藻属)的光合作用吸收因虾的排泄和残饵分解产生的氨氮;硅藻还可以通过水循环供给菲律宾蛤。美国夏威夷科纳海湾海洋资源公司正在运行的虾-藻类-贝循环水养殖系统已经证实,每天仅以10%的换水率就能实现正常运行。该系统每年每平方米水面能生产25对亲虾和60万只6-8mm的菲律宾蛤中间体。

5.35m3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

该系统是通过一系列的气提泵推动水流,流速约280L/min。养殖池排水进入微滤机经过物理过滤处理,通过气提分别进入两个并联泡沫分离器。水体经过沉淀区沉淀澄清,进入逆流式生物滤池,再经二级沉淀池脱气和臭氧杀菌,最后回流到养殖池。

6.72m3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

该系统是通过一系列的气提泵推动水流,流速约720L/min。养殖池出水通过微滤

机或者绕过微滤机直接进入沉淀池。向沉淀池底通入臭氧,促进颗粒有机物絮凝聚集。沉淀的颗粒有机物通过沉淀池底部排出。水体沉淀后通过气提通入三个并联的生物滤池,然后进入泡沫分离/臭氧反应器。臭氧通过喷射器射入反应器。最后水体都进入脱气沉淀池,然后回流到养殖池。该系统的对虾养殖密度可高达10kg/m3。

7. 湿地式对虾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

该系统养殖池为12m3,自流式是滴约4m3,潜流式湿地约4m3,对照组为一个相同的养殖池,但水体不循环。自流式湿地由0.3m的土层和0.4m深的自流水组成。潜流式湿地含0.6m厚的卵石(直径10-20mm,空隙率约45%)和0.4m深度的潜流水层。自流式湿地高出潜流式湿地约0.3m。两块湿地都种植水草芦苇,芦苇密度为100株/m2。系统流水流速约为0.12m3/h。该系统的优点是不需要机械设备(除水泵外),能耗低,运行维护简单方便。缺点是湿地占用较大养殖面积。

8. 对虾亲虾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

该系统采用珠式生物滤器有效去除大于15微米的颗粒有机物,同时有一定的生物过滤作用。珠式生物滤器可高效去除颗粒有机物,反冲洗用水少,不易堵塞,适合对虾养殖水处理。通过硫化砂床进行生物过滤。该系统生物安全性好,亲虾产卵率和孵化率显著提高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68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