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轻音乐)(图片展示)孩子们,我最喜欢你们那亮晶晶的眼睛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能看到万紫千红的世界;能看到活泼可爱的小伙伴;能看到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我们是多么幸福呀!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多么痛苦吗?现在,让我们把眼睛轻轻地闭上,想象一下,从这一刻起,你什么也看不到,看不到天,看不到地,看不到花,看不到草,也看不见自己亲爱的爸爸妈妈。你现在有什么感受?此刻你最盼望的是什么?这正是几百万盲人所期盼的事情呀。

  2、美国作家琳达 里弗斯一家正是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了盲人的痛苦,于是作出了帮助盲人重见光明的感人事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感人的文章——《永生的眼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你们想知道发生了哪些感人的事吗?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首先让我们明确阅读的要求。

  1、出示自读提示:(让学生读一读)

  自读提示:

  (1) 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么做的。

  (2) 从课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讨论讨论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哪一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2、 检查字词。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

  出示:屡屡获奖 热泪盈眶 遵从

  捐赠 角膜 重见天日

  (指名读)(齐读词语)

  师:什么是角膜呢?老师这儿有一段资料,是对角膜的详细描述,大家认真读一读。(出示角膜的资料)(生自由读角膜的资料)

  3、用第二组词语练习说话。解决自读第一个问题。

  师:谁能结合课文内容用上一个或几个词语来练习说话?(引导学生用三个词语概括父亲做的事)

  师:文中还有谁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做出了贡献?

  师:同学们真厉害!第一个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你们解决了。那现在知道琳达一家人是指那些人了吗?我们清楚了他们一家人的关系了吗?他们都捐献角膜了吗?母亲去世后,父亲捐赠了她的角膜;父亲去世后,我捐献了他的角膜;温迪不幸去世后,我又捐献了温迪的角膜。我的三位亲人都是这么了不起,我一直都支持他们捐赠角膜吗?母亲去世时我不同意,因为接受不了,后来我的态度改变了,主动捐赠了女儿的角膜。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我们一家三口先后捐献了自己的角膜,他们觉得他们做的事是一件值得自己怎样的事?(生:骄傲)

  2、在刚才读课文时,你们找到哪些带有“骄傲”的句子?我们来交流一下。

  (出示)三天之后,温迪告诉我:“妈咪,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而感到骄傲。”齐读

  师:温迪为什么为母亲、外公骄傲?

  师:他们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了别人,让盲人重见光明,所以温迪为有他们这样的亲人而感到骄傲!谁愿意把温迪的话再读一读呢?你能读出温迪的骄傲吗?

  3、(出示)“这令你骄傲吗?”我问。

  “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多么痛苦啊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送给失明的人。”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温迪准备怎么做呢?

  师:我们可以看出,温迪对捐赠角膜是非常支持的。(师生合作读)你怎样看捐赠角膜的?你同意把你亲人的角膜捐赠吗?(如果学生回答说“同意”,就肯定他,说你为他感到骄傲,因为他是一位有博爱精神的孩子。如果学生犹豫或者回答“不愿意”,也肯定这是人之常情。)

  4、(出示)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献出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仍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怎样的一种骄傲!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也可以领悟到:父亲捐献的不只角膜,还遗留下了一种——骄傲!我捐赠了父亲的角膜,温迪为我和外公而感到骄傲。(读几句话)

  温迪那么骄傲,我也为我有这样懂事、有爱心的女儿而感到——骄傲!

  5、师:虽然都是14岁,但是在听到器官捐赠的时候母女俩的反应却有天壤之别。(理解天壤之别,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理解词语。)那么我14岁时,对器官捐赠是什么样的态度?请同学们读1——3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标出重点词语。

  (出示):我无法抑制自己的痛苦,含着泪水冲进了自己的房间。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师:再读。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我”的心情很——痛苦,我对捐赠亲人的角膜——不支持。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重点词语要重读,我们再来读一读。

  师:为什么琳达反对捐赠器官?琳达是不愿意帮助别人吗?

  不是不愿意,而是接受不了把亲人的器官捐赠去帮助别人。

  师:是啊,一般人都是这么想的。可是后来我改变了。是谁让我改变了这种观念?

  5、师:父亲对我说了哪些话?

  6、引导学生交流:

  (出示)“琳达,”他平静地说,并用胳膊搂着我,“你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他告诉我,他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父亲这一番振聋发聩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7、师:父亲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出这句话的?为什么“平静”?

  师:父亲认为应该尽一切力量帮助他人,他认识到捐赠器官的意义,并且这是母亲和父亲的心愿,所以父亲觉得这件事是理所当然的,所以父亲对我说这句话时很平静,这也是父亲的心愿。

  让我们再平静地读读父亲的话。父亲的话是平静的,但对我来说却是“振聋发聩”。振聋发聩是什么意思?

  8、师:多少年弹指而过,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1980,父亲身患严重的肺气肿,搬来与我们同住,其后的六年,生与死这个既现实又深奥的问题成为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

  在讨论时,父亲还对我说了哪些话?

  (出示):他愉快地告诉我,在他逝世后,希望能够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而重见光明,并像你的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么有多么美妙。”

  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父亲说:“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他们的女儿也能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自豪。况且当你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的时候,又会多么骄傲。”

  师:(找学生读)父亲为什么说到温迪?温迪是幸福的,可是还有很多和她一样年龄的小孩,却什么也看不见,这些人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助啊!

  (出示:)

  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而重见光明,并像———————— ,那有多么美妙!(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生1: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我们那样看到周围五彩的世界,那有多么美妙。

  生2: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一般人那样看看云朵,看看花儿,那有多么美妙。

  生3: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我们一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那有多么美妙。

  9、师:多么富有善心的孩子们!你们盲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吗?

  生1:我从电视上看到一个老奶奶因为眼瞎,烧饭时手都烫伤。

  生2:我也从电视上看到,一个盲人柱着拐杖,可还是摔倒了。

  (出示一组盲人的图片)

  师:(深情地说)谁能告诉他,……

  假如他有一双明亮眼睛,……

  10、师:孩子们,你能感受到盲人对光明的渴望吗?看了这些图片、文字,你有什么体会?所以,在我们死后,如果我们的眼睛任然在起作用,给别人带来光明,那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呀!我们把父亲这几句话再读一读。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父亲的心愿?

  四、总结

  师:你现在怎样看待捐赠角膜帮助别人这件事?是呀,这样的奉献是值得自己骄傲的,也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

  出示:把你的感受对文中的人物说一说:

  我想对课文中的——说:“——————————————。”

  生1:我想对课文中的温迪说:“你年纪这么小就想到了盲人失去光明的痛苦,愿意为他们捐献角膜,你真了不起。”

  生2:我想对课文中的温迪说:“你真棒,竟然在14岁就能懂得这么多道理。”

  生3:我想对课文中的温迪说:“你们一家人都能为盲人着想,真了不起。我死后也想捐献我的眼睛角膜。”

  师:你也真了不起!

  五、学习结尾,情感升华

  1、师:我们都那么喜欢温迪,可是

  (在音乐中,一边出示,教师一边深情地朗诵:)

  我的可爱的小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一辆卡车无情地碾过了正在马路边策马扬鞭的她。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耳际:你想过如果什么也看不见会多么痛苦吗?

  温迪去世三周后,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银行的一封信。

  亲爱的里弗斯先生和太太: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令爱――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终生享她的美丽。

  如果那两位受捐赠者有机会到我们的家乡游玩,并且爱上了马,坐下描绘它们,我想我知道那慷慨的‘施主’是谁——金发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停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师:孩子们,看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生:这一家人真了不起,都能为盲人着想。

  生: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做了很多很多。

  2、师:是啊!他们认为尽力帮助别人,是一件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啊!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种骄傲吧!(出示5句)

  生:(齐读)

  六、课尾解题

  师:透过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他们的眼睛就是——永生的眼睛。

  师:永生的仅仅是眼睛吗?

  生1;永生的爱。

  生2:永生的生命。

  生3:还有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流传下来。

  师:是啊!永生的不仅仅是眼睛。还有他们这种关爱生命、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七、课外实践

  那你愿意为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唤醒人们的捐献意识做些什么吗?我们来看看身边的人是怎么做的。

  出示作业:

  (1)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身边的人听。

  (2)替重见光明的角膜受捐者写一封感谢信。

  (3)利用收集和调查到的资料,办一份手抄报。

  (4)写一封捐献器官倡议书。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76427.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