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坝子|川西坝儿歌杂忆(教师中心稿)

| 教师招聘 |

【www.guakaob.com--教师招聘】

文档大全 > :川西坝儿歌杂忆(教师中心稿)

川西坝儿歌杂忆(教师中心稿)

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

   

    

    我出生在川西坝心腹地带的郫县的县城。上世纪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正值童年时期。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是做着那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游戏度过的,同时,也是唱着那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儿歌度过的。那时的儿童,不唱儿歌的几乎找不到。半个世纪过去了,可以说,凡唱过的儿歌,几乎百分之百都还背得溜熟。这些儿歌,究其特点,

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杂”。川西坝的儿歌,既受老成都的儿歌的影响,又有独自的特点。

    川西坝的儿歌,从年龄层次上分,有幼儿时期唱的,有学龄时期唱的;从环境来分,有在家里唱的,街道院落里唱的,学校里唱的;从具体的场合分,有做游戏时唱的,有月夜乘凉时唱的,有不分场合即兴唱的;从时代上分,有解放前流传下来,属于传统的,有解放后形成的;从传唱的方式分,有大人口授的,有孩子们彼此学习的,等等。

    试录数首如下。

   

    1、牛儿耖田

   

    牛儿牛儿耖田,

    妈妈回来给你二百小钱。

    拿回去,

    打油盐,

    炒起吃,

    蜜蜜甜。

   

    几岁的幼儿喜欢做“牛儿耖田”的游戏--一人当牛,一人当使牛匠,当牛的两手和一只脚触地,一只脚翘起,让当使牛匠的逮住,两人一边唱,一边前行,做一遍或数遍,再“人”“牛”对换。也有孩子当牛,大人当使牛匠的,至于唱的那句“拿回去,打油盐,炒起吃,蜜蜜甜”,“油盐”“炒起吃”缘何是“蜜蜜甜”的,那是不必探究的。

   

    2、黄苏黄苏蚂蚂

   

    黄苏黄苏蚂蚂,

    叫娘叫娘来吃尕尕。 

    大官(儿)不来小官(儿)来,

    吹吹打打一路来。

   

    这首儿歌是在喂蚂蚁时唱的。孩子们吃完饭拿一肉骨头,或是捉些虫子整死,或是弄些糖,一人或几人去喂蚂蚁,一边逗,一边唱。不少时候,真的逗得蚂蚁“吹吹打打一路来”。(这首儿歌里的“尕尕”即是肉)

   

    3、洋娃娃,睡凉床

   

    洋娃娃,

    睡凉床,

    没得铺盖盖衣裳,

    掀开帐子哭一场。

   

    这首儿歌一般是女孩子做布娃娃或泥娃娃,做完后欣赏劳动成果时唱的。有时唱着唱着,真的还要滴几滴眼泪呢。

   

    4、巴巴掌,油煎饼

   

    巴巴掌,

    油煎饼,

    你卖胭脂我卖粉。

    卖到湖州蚀了本,

    你跳河,

    我跳井,

    乒乓(儿)乒乓(儿)淹死你!

   

    5、王婆婆(儿),会烧茶

   

    王婆婆(儿),

    会烧茶,

    三个观音来吃茶。

    后花园,

    三匹马,

    两个僮儿打一打。

    王婆婆(儿),

    骂一骂,

    隔壁子么姑(儿)说闲话!

   

    这首儿歌是孩子们各自用两只手的手指做的一种游戏时唱的。具体做法是,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头并在一起,无名指往下抑起,与手掌平面约成450角,小指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右手的大拇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头并在一起,垂直向下,食指穿过左手的虎口,小指与无名指相对。做游戏时,右手食指敲击左手虎口处,口里唱“王婆婆,会烧茶”,唱一字或两字敲一下(以下同),然后左手的大拇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开复并拢,唱“三个观音来吃茶”,之后,右手的大拇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开复并拢,唱“后花园,三匹马”,之后,右手的小指敲击左手的无名指,唱“两个僮儿打一打”,之后,,右手的食指再敲击左手虎口处,唱“王婆婆,骂一骂”,之后,左手的小指翘起,按节奏动几下,唱“隔壁子么姑(儿)说闲话”。一个孩子反复做,也可数个孩子一起做,一起唱。

   

    6、黄桶黄桶圈圈

   

    黄桶黄桶圈圈,

    簸箕簸箕圆圆。

   

    这首儿歌是一群孩子手拉手围成圈圈时唱的。圈圈扯圆后,还不时有孩子参与,往往越扯越大。有时还会出现扯大圈圈的向零星的孩子发起“攻击”的情况,把一个或几个孩子圈起来逗乐……

   

    7、风圈(儿)不起

   

    风圈(儿)不起,

    跑烂鞋底。

    风圈(儿)不上,

    空跑一趟。

   

    这首儿歌只有四句,本是家长骂贪玩放风圈(儿)(风筝)的孩子时说的顺口溜,不想竟让孩子捡到,一边放风圈(儿),一边唱;尽管风圈(儿)已上了天,还是大唱不已。唱时的那份得意,那份幽默,透出了对管教太严的家长的不满。

   

    8、鹦鹉(儿)鹦鹉(儿)哪里来

   

    鹦鹉(儿)鹦鹉(儿)哪里来?

    我从山东来。

    山东城墙有好高?

    万丈万丈高。

    几匹骡子几匹马,

    请你鹦鹉(儿)进城耍。

    鹦鹉(儿)不得空,

    请你鹦鹉(儿)钻狗洞。

   

    这首儿歌是一群小孩子集体做游戏时唱的。游戏时,一问一答,众人做成洞子,让“鹦鹉(儿)”去钻,钻时,做洞的往往要打“鹦鹉(儿)”。 (这首儿歌里的“鹦鹉<儿>”四川方言念“恩恩<儿>”)

   

    9、点脚班班

   

    点脚班班,

    脚踏南山。

    南山告口,

    米卖二斗。

    猪蹄马蹄,

    象羊踩蹄。

    金指甲(儿),

    银指甲(儿),

    关衙门,

    缩小脚(儿)。

   

    这首儿歌是做一种“点脚班班”的游戏时唱的。做游戏时,众孩子会坐成一排,由一人点脚,唱一字点一脚,唱完最后一个字,点到谁,谁就要受罚。

   

   

    10、藏猫(儿)的,这里来

   

    藏猫(儿)的,

    这里来,

    这里就是好招牌。

    莽莽滚(儿),

    来大家,

    来迟了,

    不要他。

   

    这首儿歌可在学校里唱,可在校外任何地方唱。若一个人或几个人想玩藏猫(儿)(捉迷藏)的游戏,先是一人出一只手,手的大拇指向上,其余四指做成紧握状,一边唱,一边走,这时,必有孩子来响应。响应者的手做成同样形状,紧握前一人的大拇指,接在上方;一个接一个。等招兵买马差不多了,就“抽九九”--由发起者先抽手走,依次抽,数到“九”的则为第一次的猫(儿)。这首儿歌俨然是广告,颇具号召性、鼓动性与吸引力。

   

    11、猪八戒(儿),卖凉粉(儿)

   

    猪八戒(儿),

    卖凉粉(儿),

    熟油海椒搁多点(儿)。

    辣孙(儿)辣孙(儿)又辣孙(儿),

    嘴上辣个红圈圈(儿)。

   

    这首儿歌流行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后期,是女孩子跳橡皮筋时唱的。

   

    12、月亮走,我也走

   

    月亮走,

    我也走,我给月亮打烧酒。

    烧酒辣,

    买黄蜡。

    黄蜡苦,

    端豆腐。

    豆腐薄,

    吹牛角。

    牛角弯,

    弯上天。

    天又高,

    好磨刀。

    刀又快,

    好切菜。

    菜又青,

    好点灯。

    灯又亮,

    好算帐。

    一算算到大天亮,

    桌子底下钻出个懒和尚!

   

    13、月亮月亮光光

   

    月亮月亮光光,

    芝麻芝麻烧香。

    烧死麻大姐,

    气死么姑娘。

    么姑娘,

    矮又矮,

    嫁给盘海(螃蟹)。

    盘海脚多,

    嫁给八哥。

    八哥嘴尖,

    嫁给犁辕。

    犁辕笑死,

    扯根头发来吊死!

   

    以上两首儿歌,多是在月夜乘凉时,院坝头的孩子集体唱的。爷爷婆婆教一句,孩子们唱一句,那阵势,实在是壮观得很。

   

    14、老婆婆,尖尖脚

   

    老婆婆,

    尖尖脚,

    汽车来了跑不脱。

    进医院,

    要几角,

    把老婆婆气得哭。

   

    这首儿歌流行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不知是孩子们讨厌喋喋不休的婆婆,还是有点反封建的思想--解放缠脚的婆婆,不管有没有“老婆婆”的地方,都要唱。

    15、洋马儿,滚滚(儿)圆

   

    洋马儿,

    滚滚(儿)圆,

    上头搭的假洋盘。

    洋马儿,

    丁丁当,

    上头坐的死瘟丧。

   

    上世纪50年代,自行车极少,车子搭人不像现在搭在后面的衣架上,而是坐在前面的杠子上;搭车的有不少是青年妇女,骑车的两手扶车子龙头,似把搭车的揽在怀里,路人看来,有些不雅,于是,顽童们便即兴编成儿歌唱起来,以之“抨击”。有的搭车人或是骑车人“慑”于这种“舆论”的威力,竟有车不骑,双双下车步行。

   

    16、吃公家,穿公家

   

    吃公家,

    穿公家,

    背上背个黑疤疤。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劳改犯一律穿的背上有特大的黑底白字--“劳改”二字的囚服。一看到这样的犯人,孩子们便即兴唱起来。那时,县城有城墙的环状地带,皆是劳改队种的菜地,犯人被荷枪实弹的公安人员押来种菜,一群顽童在城墙上大唱。甚至还要往粪桶里丢石头,石头溅起粪水,粪水溅到犯人身上;犯人明知是城墙上的顽童所为,却无一人敢动怒。这时,众孩子则大笑不已,感到一阵快意。

   

    17、哒哒滴,出北门

   

    哒哒滴,

    出北门。

    倒右手,

    枪毙人。

   

    上世纪50年代及以前,县城枪毙死刑犯是押赴北门外右侧的校场坝执行的,孩子们见此便即兴唱起来。后来还有所发展:几个或更多的孩子做解押犯人的游戏,也有滋有味地大唱。

   

    18、天老爷下雨

   

    天老爷,

    莫下雨,

    保佑娃娃吃白米。

    天老爷,

    下大些,

    保佑娃娃长快些。

   

    有时,当孩子们在院子里玩得正在兴头上,突然下起雨来,于是,很不高兴地唱起前三句;有些娃娃则有些“逆反心理”,故意作对,唱起后面三句。于是,不管下多大的雨,两拨娃娃都淋起雨起劲地唱……

   

    19、赵钱孙李

   

    赵钱孙李,

    狗吃生米。

    周吴郑王,

    狗啃黄糖。

    ……

    高夏蔡田,

    吊死长年。

    ……

   

    --这已不成其“歌”,完全是胡编滥造的,前面两句是听大人唱的,或是大一点的孩子唱的;小点的孩子“捡”到后,《百家姓》后面的句子便随意乱编了……

   

    20、菜子开花花

   

    菜子开花花,

    疯狗咬娃娃。

   

    上世纪50年代,疯狗(狂犬)很多,油菜正式开花时,大人就要教娃娃唱这首儿歌了。这首儿歌告诫孩子不要随便乱跑,以免被疯狗咬了得狂犬病。

   

    21、嫁毛虫

   

    四月二十八,

    毛虫今日嫁。

    嫁到深山去,

    永远不回家。

   

    上世纪50年代,毛虫很多,此虫毒性很大,稍不留心,无论身体哪个部位与之接触,顷刻间便会长起大红包,剧痛奇痒难忍。于是,一些人便编了《嫁毛虫歌》,用小张红纸写了贴在各地的行人过往处,且写明“请君念读”,认为有人念,毛虫即可祛除。显然,这是迷信方法。但此儿歌有“故事”,有人情味,音韵又和谐,孩子们过目能诵,故传唱颇多。

   

    22、青头(儿)萝卜蜜蜜甜

   

    青头(儿)萝卜蜜蜜甜,

    看到看到要过年。

   

    每年的冬腊月间,川西坝的一种“青头萝卜”便长大了。此萝卜接近叶子的部位“青”得十分可爱,去皮后生吃,又脆又甜。孩子们每当吃这种萝卜时,便唱起来;不吃萝卜,也照样要唱,唱起来,好像真的要过年了。

   

    23、张先生,王先生

   

    张先生,

    王先生,

    关倒校门打学生。

    学生跑,

    遭狗咬;

    学生跳,

    挨大炮。

   

    解放前,甚至到了解放初,打骂教育很普遍,孩子们编唱了这首儿歌,以发泄对打学生的先生的不满。

   

    24、鸡公鸡公叫叫

   

    鸡公鸡公叫叫,

    各人捡到各人要要。

   

    一群孩子玩耍时,谁不慎丢失了一件小东西,众人便唱起了这首儿歌。唱的是“各人捡到各人要要”,实际上,谁捡到都是物归原主了的,好像唱了这首儿歌,丢了东西就容易找到似的。

   

    还可以举出很多……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这一代人唱儿歌,已成了遥远的历史。但无论时间怎样推移,我们唱过的这些儿歌,有我们心中,已是不可磨灭的了。回忆起来,除了味道悠长,现在更多了一层思索--那就是这些儿歌对我们这一代所产生的影响。

    客观地讲,这些儿歌,有的思想性并不太强,甚至有少许消极的成份;有的则东拉西扯,谈不上什么实在的内容。但是总体来说,它是多彩的儿童内心世界的宣泄与展示,也带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内中不乏讲团结,讲勤劳,讲守纪等成份;有的针砭了社会不良现象,有的对儿童起到了鞭策与警示的作用。应该说,积极的教育作用是主要的。

    再从儿歌的艺术性来看,这些儿歌无一例外地都是属于韵文。其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无论叙事说明型还是评论型的,皆语言浅显,通俗流畅,易唱易记,各个年龄层次的孩子都能唱,很容易传唱开来。这些口头文学形式的儿歌,不能不说是对孩子们进行启蒙教育的好形式。儿歌普遍运用了比喻、对比、夸张、拟人、顶真、回环、设问等修辞手法。这些,对孩子们在课堂上“正规地”学习语言,都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从儿歌的创作来看,儿歌最初都是口头创作的,而且是集体创作的,在传唱的过程中,又不所加工、“修改”;同时,同一首基本定型的儿歌,在各处传唱,很可能又会有不同的“处理”。这种创作方式,对孩子们后来写作水平的提高,其作用也是不能抹杀的。

    至于这些儿歌的娱乐作用,就更用不着说了。

    上世纪50年代前后,我们的童年时代,物质生活远没有现在这样优裕,娱乐方式也没有现在这样“高级”,所以,儿童户外游戏的时间比现在的儿童要多得多,方式也要多些。再加上住宅多是平房,几家,几十家组成一个个的院落;街道上,车辆较少,街道也是儿童游戏玩耍的场所,故唱儿歌容易造成气候。现在,儿童的生活条件已是今非昔比,大量的单元式的楼房取代了院落式的平房,街道上也不允许儿童做游戏,故课余时间,儿童聚集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加上最近一些年,在校学生要应付各级各类的考试,被整得疲于奔命;有限的一点课余时间,又被电视节目、电脑游戏等所吸引,还哪有可能去唱儿歌?!

    愚以为,无论时代怎样向前发展,儿童还是宜唱儿歌,其教化与娱乐兼而有之。可惜现在不能做到这样。且不说课余吟唱式的儿歌,就是在学校里唱的有曲调的儿童歌曲都少得可怜,一些幼儿园的孩子热衷于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及“哥哥你在岸上走”也就不足为怪了。

    “杂忆”“杂说”之余,我建议:恳请有关专家,有关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都来关心一下儿童唱儿歌的问题吧!

   

    [附]

    此文已发表于《龙门阵》杂志(发表时有删节)。

1.拼音韵母的记忆儿歌

2.拼音声母的记忆儿歌

3.中班儿歌儿歌《爱》教案

4.帮助记忆汉语拼音声调的儿歌

5.大班儿歌小鸟教案

6.托班儿歌教案

7.儿歌《落叶》的教案

8.儿歌教学课件

9.小班秋天儿歌教案

10.托班儿歌的教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92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