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完璧归赵篇一
《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
旁白: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东方六国无力与秦国相抗衡。这不,秦国又强行占领赵国六座城池,赵国君臣上下正为此事着急。
第一幕
赵王:寡人一天跟你们上老火了,祛火药都吃出肥胖症了。
大臣甲:大王,别着急了,着急也没用,秦国那么强大,咱也斗不过他们呀 将军:大王,咱们的军队现在最害怕与秦军交战,真是“谈秦色变”呐。 蔺相如:弹什么琴呐!现在流行钟鼓之乐,你们这群鼠辈,秦国有那么可怕吗? 众人:有!
蔺相如:真有那么可怕吗?
众人:真有
蔺相如:这个真没有,大王,我有一个办法,可以收回陇上六郡。
赵王:蔺相如啊,你快别安慰我了,拿药来,我要吃药
蔺相如:大王,我真有一个妙计
赵王:真有?说说看。
蔺相如:必须有!请看大屏幕
(屏幕上播放和氏璧图片)
赵王:这不是我前两天淘宝拍的和氏璧么?
蔺相如:对!大王,我的妙计就是用和氏璧换回六座城池。
赵王:拉到吧,我才买几天呀?自己还没欣赏够呢,再说秦王也不傻,他能用六座城换和氏璧呀?
蔺相如:大王有所不知,秦王是个“宝石控”,特别爱收藏名贵的玉石,这回攻占我们的陇上六郡,听说就是因为您先他一步抢到了和氏璧。
赵王:可是„„
蔺相如:别可是了,拿来吧!(抢过和氏璧下场)
第二幕
秦王:这赵王也太不讲究了,明明知道我喜欢玉石,还先我一步抢走和氏璧 大臣乙:大王,不用生气,我们刚刚得到赵国六座城池,算是赵国给您的赔偿。 秦王:那赵国早晚是我的地盘,这六座城池算什么?可是万一赵王把和氏璧弄坏了,寡人这心都的碎的跟饺子馅似的。
大臣乙:这„„
士兵:报~~~大王,赵国使臣蔺相如带和氏璧前来求见
秦王:快请快请
蔺相如:赵国使臣蔺相如拜见秦王
秦王:起来吧,你来有什么事么?
蔺相如:臣听说秦王喜爱和氏璧,今日特来进献
秦王:(快步走向蔺相如)此话当真?(伸手去抢)
蔺相如:(把和氏璧收回衣服里)大王不要着急,这天下没有免费的肯德基 秦王:你还有条件不成?
蔺相如:当然,请秦王归还赵国陇上六郡!
秦王:哎呀,我还以为什么条件呢?这都不是事,只要给我和氏璧,我
不但还你陇上六郡,我还外加十五座城池给你!
大臣乙(把大王拉到一边):大王,你这买卖不赔了了么?一块石头换这么多城池太不合适了。
秦王:你以为我傻呀!我骗他呢!那赵国早晚是我们的,今天先把和氏璧弄到手。 蔺相如:哎,你们商量好没有?到底换不换?
秦王:换!但是,你说这是和氏璧就是和氏璧呀?万一是假的呢?
蔺相如:什么?你说我这是假的?我这可是ISO9002国际体系认证,经国内外资深专家
鉴定的春秋纪念版!全国限量仅此一个,机会难得,八星八钻,大气奢华,实在是居家旅行,臭显摆的必备良品,您还在等什么?马上拿起电话订购吧,只要250,只要250.
秦王:停,你跑这来做广告来了?别白话了,是真是假我一看就知道,拿上来 蔺相如将和氏璧交到大臣乙手里,大臣乙再交给秦王。
秦王:我地宝贝呀!(和众大臣欣赏和氏璧)
蔺相如:看完没有啊?
秦王:(头也不抬)等一会儿
蔺相如:(对观众说)看来这秦王根本就没有诚心用城池换和氏璧,我得想个办法把和氏璧要回来!(转身面向秦王)秦王,这和氏璧看上去完美,实际上有一个小小的瑕疵。 秦王:在哪?
蔺相如:我指给你看(上前取回和氏璧,跑向一个柱子,把和氏璧举在头顶,要撞向柱子)秦王,我看你根本就没有诚意,今日我先将和氏璧带回客栈,等你想好了,我再回来与你商量,如果不同意,我就与和氏璧一同撞死在这里
秦王:别的呀,你死了无所谓,要是撞坏了和氏璧,我这心都碎了,你先回去吧 蔺相如:臣告退(小心的走下台)
第三幕
旁白:回到客栈后,蔺相如找到商人朋友
蔺相如:今天夜里,你就把和氏璧藏在身上,回到赵国送还赵王
商人:放心吧
旁白:故事最后,蔺相如用聪明才智成功的将和氏璧送还赵国,自己安全脱身,“完璧归赵”的故事成为一段历史佳话
完璧归赵篇二
《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
时间:战国时期某天
地点:秦王宫
人物:蔺相如(背一个斜挎包)、秦王、秦国大臣两人、侍女两人
布景:舞台正中是秦王的宝座,左侧是两大臣的座位,右侧是为客人设的座,座前的茶几上摆着待客的瓜果等。(鉴园专供)
〔幕启,秦王坐在宫殿上〕
秦王:今天天气不错,是一个玩愤怒的小鸟的天气,来人把我的ipod拿来.(上道具侍女拿上一个大纸板倒着拿podi)
侍女2:君上,您这东西怎么是破的啊,你看看他还写着破的。
秦王:什么破的?小花啊,你转过来给朕看看,。。。。。拿反啦。。。愤怒的(小鸟音乐响起秦王沉浸游戏中„„)
大臣1:君上,臣有事启奏。(秦王不理)
大臣1:君上,臣有事启奏。(秦王仍然不理)
大臣1:君上,臣。。(声调越来越高高到上不去了)
秦王:慢慢慢慢着点,我给你上三险了也不用这么糟蹋自己吧。什么事,讲。 大臣:咳咳咳。君上,赵国使者蔺相如今日过来打酱油,宣还是不宣? 秦王:我今天的访问量正好加他一个就250了,宣!
大臣2:宣蔺蔺蔺。。相如觐见。。
秦王:你你你你你。。也可以打包回家了。内务府怎么搞的给我弄来一个结巴的宫人。传令下去内务府今日断水断电断网一天。看来不实施点酷刑他们是不长记性了。
(蔺相如上场,蔺相如手持电话与赵王通话状)
蔺相如:赵总,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办好这件事的,和氏璧一定会换回15座城池的,就算换不回城池我也会把和氏璧完整的带回去。如果我失败了,您就把我的欢乐豆都没收!
赵王:嗯,那哀家,不,朕的一生就全靠大夫您啦!(娘娘腔)
秦王:怎么还不来?快点啊,我等到花都谢啦(模仿斗地主的等待声音) 蔺相如(匆忙收线小跑小跑状):臣蔺相如求见秦王„„
秦王:怎么才来啊?难道我大秦国就那么不值得你尊重吗?
蔺相如:君上,臣刚刚回去给您拿愤怒的小鸟通关秘籍去了。献给大王您„„ 秦王:亲——,快拿来给我看看!(脸色变得非常之快)
(蔺相如呈给大臣,大臣拿给秦王)
秦王仔细的阅读着,如获至宝„„
秦王:亲——,你做的不错,朕很是欢喜啊,赐座。(蔺相如鞠躬坐下。) 秦王:(秦王放下秘籍)亲,我前两日在你们赵国淘贝网上订购的和氏璧带来了吗?
蔺相如:带来了,不过,大王要先付款再拿货„„
秦王:怎么?难道你还怕本王赖账不成?(愤怒状)
蔺相如:大王,我们做快递的不容易啊!枯藤老树昏鸦,必须快递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快递人在天涯!假期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法定假日,要等到何年? 骑车日当午,汗滴路上土,没有盘中餐,快递人辛苦。
秦王:nani?(爱情公寓中关谷语气) 亲,你们简直太辛(四声)苦了 !(由座位上移到相如前深情相拥,趁L陶醉时拿起蔺相如的背包)
Q:(一个大包中,有笔记本,薯片,破纸,录取通知书,饭卡,高数书„„终于找到一个小盒,小心的打开盒子,拿出和氏璧(地瓜))小蔺啊,这玉(地瓜)的光泽不太好啊,和照片有很大差别啊。不过寡人听闻此物吸收辐射功能,祈福功能,以及治疗便秘的功能倒是很强大。来,大臣们,你们观摩一下,来,宫女们,你们好好看看。小林啊,以后你们网店的照片要真实的拍,我看就你们这不诚信的态度,我那十五座城池就算了吧!
蔺相如:(上前一步,对着秦王深施一礼)启禀秦王,这块玉它并非和氏璧,而是我在今早出门前在北门买的地瓜!
秦王:一定是刚才玩游戏玩的过分专注隐形眼镜掉了,来人把朕的眼镜拿来(上眼镜框,侍女伺候秦王带上),果真是地瓜啊。那我就享用了吧!(刚要放到嘴里)
蔺相如:君上,这地瓜今早掉在地上了。请您交付与我我给您指出来。 秦王:给。在何处?
蔺相如:在这里。(咬一口地瓜)
秦王(发怒):蔺相如!你这是做何?
蔺相如:(双手捧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IPOD上!(说完举起璧就要向IPOD上撞。)
秦王:(大惊失色,慌忙地)神马情况?请蔺大夫不要冲动,一切都好商量。这不是地瓜吗?
蔺相如:开网店的都知道,不把照片照的好点怎么会有人来买?
秦王:你们不讲诚信,顾客怎么会买?
蔺相如:我们的产品确有防辐射功效,但是产品外观由于太接近地瓜的外貌,所以我们只能Photoshop一下„„
秦王:(面向大臣,高声地)来人呀,拿地图来,把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给蔺使者看。
蔺相如:(双手捧璧,严肃地)和氏璧乃无价之宝,岂能随随便便交换, 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赵王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
秦王:(犹豫了一下)你说得很有道理,三天后是个黄道吉日,我们就在那天举行典礼,交换和氏璧。
蔺相如:一言为定。秦王与蔺相如,特别是与“地瓜”做深情离别状,秦王唱到:每一次和你分开,每一次kiss you goodbye,爱情的滋味此刻我终于最明白„„ (可发挥)
非诚勿扰的出场音乐(三天后,蔺相如随秦国大臣上场。)
秦王:(正襟危坐,假惺惺地)蔺相如,本王已经沐浴更衣,典礼也已经准备就绪,现在该交换和氏璧了。
蔺相如:(对秦王深施一礼,大大方方地)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慢慢的走进秦王,拿出刀,秦王拿出枪,蔺相如拿出地雷。
秦王被逼无奈只好收手,并说:等等,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蔺爱卿,不如留下来一起„„去中和食乐广场吃顿小火锅吧!说着挎着蔺相如 以及众爱卿退场。
完璧归赵篇三
《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篇四
《完璧归赵》
1
2
3
4
5
完璧归赵篇五
《节选: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篇六
《13 完璧归赵》
13 完璧归赵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积累“完璧归赵、完好无损、信以为真、奇珍异宝、理直气壮”这些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蔺相如说的4句话。
3、学习抓住人物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
4、抓住“理直气壮”,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严为重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 由“璧”引入,揭示课题。
1 出示各种玉器图。
师:中国有句古话叫:黄金有价,玉无价。纯晶通透、毫无瑕斑的玉在人们心里当中是无价之宝。
2 在众多的玉器中,有一种扁圆形中间有个小孔的玉器叫作“璧”,因为璧是玉的一种,所以它的下面有个“玉”字。(边说边板书)现在人们也用“璧”通称美玉。(出示:美玉)
3 今天课文中提到的这块美玉就叫“和氏璧”,文中称它——“奇珍异宝”。(出示,齐读)
4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称呢?原来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玉,据传它在暗处会发光,冬暖夏凉,还能驱邪避虫。甚至有“得和氏璧者,得天下”的传闻,可见和氏璧是块人人都想得到的——宝玉,所以当赵王得到和氏璧时欣喜若狂,把它当成赵国镇国之宝。
围绕这块玉,发生了这么一件事——齐读:完璧归赵出示课题:完璧归赵
5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让我们齐读课题——
6 “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典故,现在已成为成为成语。请大家看动画,结合课文内容用一句话说说“完璧归赵”的意思。
(1)根据学生回答随即(板书:完好无损 )。问:主人公是谁?
(2)指导读好“蔺相如”的名字。
(门里面不是佳,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
二 整体读文,明确复述要求,找出蔺相如说的话。
1 明确复述的要求。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了解这个典故,不仅要自己读懂,还要能将给别人听,这就叫复述。要复述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可以根据课文描写的特点,抓住主人公蔺相如的言行,熟读、品味。
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课文中蔺相如说的话,然后轻声读一读,想想他是分别对谁说的?
2 交流,出示。指名读。
“大王放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像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注意停顿符号)
“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因当斋戒五天。五天以后,我再把宝玉奉上。”
3男同学读对赵王说的话;女同学读对秦王说的话。
三 学习第一句,了解蔺相如到秦国去的原因。
1我们先来看,临行前,蔺相如是这样对赵王说的,他说——(齐读句子)
2 因为赵王不放心,所以蔺相如先说——(生读),为了能让赵王真得放下心,又补充了一句——(生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秦王真心换城,我就——(生读),反过来如果秦王不是真心换成,我就——(生读)。
3这是蔺相如在临行前对赵王的——(诺言,承诺,保证)
四 学习后三句话,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
1 就这样蔺相如肩负着保护着镇国之宝和氏璧的重任来到秦国,按照约定献上宝玉。(板书:献)
2 小组一齐读读蔺相如对秦王说得三句话,联系上下文及秦王的表现,说说你认
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小组交流)
3 学习第一句,体会蔺相如的机智
(1)一个字都不提起,这就是——(板书:绝口不提)
(2)玉并没有瑕斑,这是蔺相如在找借口骗回宝玉。秦王信以为真就把玉还给了蔺相如。板书: 信以为真
(3)要让秦王信以为真可不容易,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试着练一练。
4 学习第二句,抓住“理直气壮”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勇敢)
(1)指名读句。
(2)再读,读好感叹号。
(3)蔺相如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是—(出示:理直气壮地说)
(4)“理直气壮”的意思就是理由正确、充分,因而说话气势很盛。蔺相如究竟有什么“理”?(和氏璧本来就是赵国的镇国之宝。)
(5)(引读)道理全在蔺相如这边,理亏的是秦王,所以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前半句)
(6)自己读读,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板书:理直气壮)
(7)刚才蔺相如已经用了一个巧妙的借口要回了宝玉,宝玉既然已经在手,他为什么不走,还要紧接着说(齐读后半句)这是要摔玉啊!(板书:摔)为什么?“骗”字用得好吗?(要)
(8)如果秦王继续逼他,派侍卫冲上去抢,我们相信蔺相如真的会把自己的——(这句话很长,老师来帮帮你们,注意停顿符号。)
(9)还记得临行前蔺相如曾对赵王许下若言吗,他说—(齐读临行前的话)
(10)从这里我们感受到他一定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国家的利益。
(11)为了保住镇国之宝和氏璧,蔺相如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只见他——(引读句子)(你们看上去是要摔玉,实际上是要护玉。板书:护)
(12)这个场面太震撼人心了,所以在复述时,加上动作,一定要讲得有声有色,让人身临其境。
(13)自由复述,指名复述。
5 学习第三句话,抓住“斋戒”,体会缓兵之计。(机智)
过渡:蔺相如在大殿上就是用这样的气势,镇住了秦王。
⑴秦王爱玉心切,他怕蔺相如摔坏宝玉,于是——(板书:随手指点)
⑵指名读句。
⑶交流。
⑷引读。
五、借助板书,复述故事。
1 复述课文,深化感悟。
蔺相如就是这样在秦国的大殿上,为了保护赵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他抓住秦王爱玉心切的心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秦王斗智斗勇,从而将赵国的镇国之宝——这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
现在你就是当时跟随蔺相如一同前往秦国的随从,请你把在大殿上看见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告诉赵国的人听。你可以借助黑板上的词语说说看,注意把蔺相如怎么做、怎么说得讲清楚。
2填空:当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上和氏璧之后,发现秦王——,知道他没有换城的诚意,就找了借口对秦王说——,秦王——,就把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巧妙地要回宝玉后,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他的气势镇住了秦王,秦王怕他真得摔坏宝玉,就——,这让蔺相如更清楚地看清秦王毫无换城的诚意,于是他又借口说——。秦王同意了,蔺相如立即叫随从——,从而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
3 听了随从讲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蔺相如真了不起,是他保住了我们的镇国之宝。)
4 同桌两人再配合着练练,一个讲故事,另一个像老师刚才那样发表一下自己听了故事后的感想。
5 蔺相如在秦国大殿上和秦王斗智斗勇,他不畏强暴,誓死保护镇国之宝和氏璧,这种以维护国家尊严为荣的民族气节至今传为美谈!而“完璧归赵”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至今。回去以后,让我们把这个著名的典故讲给更多人听吧!
板书:
完璧归赵 .
完好无损
蔺 派人送玉 送 恼羞成怒
要王斋戒 只好同意 秦 相 理直气壮
借口瑕疵
如 要 献 随手指点 信以为真 绝口不提 王 (摔)护
完璧归赵篇七
《13完璧归赵》
13 完璧归赵
虹口区崇明路小学 朱昭瑜
四川北路75号200085
关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生字9个:璧 赵 秦 蔺 殿 颅 斋 奉 僵;积累含近义词素的成语;能区分“吩咐”和“嘱咐”,并会正确使用。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文中关键词语来复述指定的课文内容。
3体会蔺相如维护国家利益,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品质。
二.教学准备:收集《卞和献玉》和蔺相如的故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
2.过渡:无价之宝和氏璧归楚文王后,被视为国宝,在楚国历代国君手里相传了370多年。楚国时期,七雄争霸,各诸侯国都想把这块稀世之宝据为己有。著名的“完璧归赵”就是发生在这个期间的一个故事。
3.板书课题,激趣思考:“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注意:“璧”的字形) 说明:
这一环节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对课文的历史背景有所认知,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同时三年级的生字教学应有所侧重,这里重点对“璧”的字形、字义作了分析。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重点指导词语读音:和氏璧 蔺相如 瑕斑 宫殿 头颅 斋戒 弄僵
难读句段: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
说明:
这一环节旨在读通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对于难读的词语,句子,教师及时纠正,正音。
3.交流: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说明:
首先引导学生在理解课题后,针对“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提提问题,最终归纳,抛出思考题——“为什么蔺相如会说出这番话呢?”进而指导学生对1—3节展开研究。
(三)结合重点句子,再读课文。
1.为什么“一定要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
⑴引导学生学习1—3节,并思考。
⑵赵王碰到了一个什么棘手问题?你能用上“如果„„就„„”来说好吗? 说明:
这一环节通过句式训练,联系第3节,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此番出使的压力,为后文学习作好铺垫。
(3)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蔺相如怎么说?(补充资料: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没去秦国之前,蔺相如已想好两个对策,可见这人做事_________ 说明:
这一环节补充的资料是《将相和》中片断,使学生对蔺相如的为人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交流,然后指导朗读,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
2.蔺相如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默读4-11小节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
(谎指瑕疵,要回宝玉;理直气壮,誓与共存;巧言拖延,争取时间) 说明:
通过默读第4—11节,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教师可以将长段内容分成3
个部分,列出3个小标题,从而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蔺相如是一步步获得成功的。学生交流时,教师要注意提炼出关键词语,便于复述练习。同时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将三个部分联系起来体会,感受蔺相如的谋略过人。
⑵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
① 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几句话?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蔺相如知道秦王仍然没有诚意,说:“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①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后,我再把宝玉奉上。”
② 说一说:为什么说这几句话?
(看到秦王没有诚意,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再一次试探秦王;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
(3)读一读:秦王为什么乖乖就范?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
●出示撞柱画面,重点理解第2句话,体会蔺相如心情。
思考:如果秦王没有劝阻,蔺相如会不会与玉同碎?
①鼓励学生做多种设想,并且说出根据;②什么叫“理直气壮”?③对于秦王的欺骗,蔺相如有充分的理由不把玉交给秦王,谁能理直气壮地读一读这几句话? ●品味“只好”
①理解“只好”的意思;
②找到并读读“只好”所在句子,明白“只好”的前因后果,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归纳:在赵王为难之际,蔺相如挺身而出出使秦国。从蔺
相如取回宝玉拿在手中到理直气壮地揭露秦王,从扬言要把“脑袋和宝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到巧妙地想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这一系列语言动作,都表明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大智大勇)。
说明:
教师在关键处抓住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意思,从而加深学生对蔺相如的认识。
(4)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蔺相如与秦王的三句对话。
(5)故事的结果怎样? (板书:归赵。)
蔺相如之所以叫人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是因为 。秦之所以x下令放蔺相如回国,是因为 。
(五)学生参照板书复述完璧归赵经过。
说明:
复述时,可以参照板书,将内容划为三部分,先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大面积练习。练习时,要注意巩固前两课的复述方法:根据课文中的句子,选用关键的词语,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六)作业:课外阅读《湎池会》、《将相如》。
板书:
13 完璧归赵 蔺相如 理直气壮,誓与共存智勇双全
关于说课
(一)教材分析
课文叙述了蔺相如面对秦国恃强凌弱,妄图夺取和氏璧的危机,凭借勇气和智谋,保护了国家的珍宝,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课文开门见山交代秦国是强国,赵国虽然不甘心,但又不敢不和秦国交换和氏璧的无奈,烘托出秦王恃强凌弱的面目。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中展开。通过对蔺相如三次与秦王正面交锋的场面描写,按“要回宝玉、誓与共存、派人潜送”
的顺序叙述了完璧归赵的过程,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有勇有谋的忠臣形象。
(二)学情分析
课文语言浅显,内容简单,故事情节生动。可放手让学生通过找关键句来层层领会文章的要旨,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因此,本课的设计以学生主动质疑、自主探究为主,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投入。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学习掌握“璧 赵 秦 蔺 殿 颅 斋 奉 僵” 7个生字。
2、操作目标:一是借助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二是品味“理直气壮、只好、”等重点词语的意思;三是给故事加上小标题;四是复述课文的故事;五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品味人物言行,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它语文能力。
2、借助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法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璧”“赵”“秦”“蔺”可以在揭示课题、初步感知的时候集中认读。“颅”、“斋”、“奉”等字可与重点句的学习结合。“僵”字可以通过找找朋友的方法,并与“边疆”和“缰绳”中的这些形近字作比较,加以区分,..
加强巩固。词语的学习可以结合复述练习进行。本课的阅读教学采用“自主学习,自能阅读”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继续指导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课文的学习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联系实际等方法来把握文章要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将好方法学以致用。
(六)实施
完璧归赵篇八
《《完璧归赵》》
13 完璧归赵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0个,重点学习“璧”的字形和字义,理解“斋”的字义,积累“完璧归赵、完好无损、信以为真、奇珍异宝、理直气壮”这些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蔺相如说的4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严为重的崇高品质。
3、学习抓住人物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
教学重点
读好蔺相如说的4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严为重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 由“璧”引入,揭示课题。
1 出示各种玉器图。
师:中国有句古话叫:黄金有价,玉无价。纯净通透、毫无瑕斑的玉在人们心目当中是无价
之宝。
2 在众多的玉器中,有一种扁圆形中间有个小孔的玉器叫作“璧”,(出示图片)因为璧是玉的一种,所以它的下面有个“玉”字。(边说边板书)
3在玉中,最珍贵的就是和氏璧了,它是宝中之宝,课文中称它为“奇珍异宝。”(出示)读好这个词。
4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称呢?老师整理了一段资料(媒体出示):
师介绍:传说,和氏璧是我国最有价值的一块璧。据历史记载,这块璧洁白无瑕、光润晶莹,能在暗处发光,能够除去尘埃,驱邪防身,有夜光璧之称。把它放在房中,冬暖夏凉,百步之内,蚊蝇蛇虫不侵,甚至有“得和氏璧者,得天下”的传闻。
所以当赵王得到和氏璧时欣喜若狂,把它当成赵国镇国之宝。
5围绕这块玉,历史上还有一个典故,也就是今天要学的课文的课题。
补全课题:13完璧归赵
6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叫“完璧归赵”,请打开书,快速默读找到。
(1)交流出示:“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对照这句句子,课题中的“完”就是“完好无损”的意思。板书:完好无损
(2)这里的“我”指谁?板书:蔺相如 (指导“蔺”的字形,读好“蔺相如”的名字。 ) 蔺相如是课文的主人公。
(3)“一定”这个词表明了蔺相如的决心,结果如何?
出示:蔺相如回到住处,立即让随从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回国。
(4)蔺相如能从骄横跋扈的秦王手中夺回和氏璧,把它完好无损地归还赵国。可不是件容
易的事。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 整体读文,明确复述要求,找出蔺相如说的话。
1 明确复述的要求。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了解这个典故,不仅要自己读懂,还要讲给别人听,这就叫复述。要复述这篇课文可以根据课文描写的特点,抓住主人公蔺相如的言行,熟读、品味。
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课文中蔺相如说的话,然后轻声读一读,想想他是分别对谁说的?
2 交流,出示。指名读。
“大王放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以后,我再把宝玉奉上。”
3第一句是对赵王说的,后三句是对秦王说的。(媒体字的颜色区分)
板书:秦王 男同学读对赵王说的话;女同学读对秦王说的话,注意读准字音。
三 学习第一句,了解蔺相如到秦国去的原因。
1我们先来看,临行前,蔺相如是这样对赵王说的,他说——(齐读句子)
2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读读1—3节,简单说说原因,指出赵王不放心即可。。
3因为赵王不放心,所以蔺相如先说——(生接),为了能让赵王真的放下心,又补充了一句——(生接)
4这是蔺相如在临行前对赵王的——(诺言,承诺,保证)
5试着读好这句话,要让赵王放心。
四 学习后三句话,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
1 就这样蔺相如肩负着保护着镇国之宝和氏璧的重任来到秦国,按照约定献上宝玉。(板书:献)
2 小组一齐读读蔺相如对秦王说的三句话,联系上下文及秦王的表现,想想蔺相如为什么这样对秦王说。
3 学习第一句,体会蔺相如的机智。
(1)一个字都不提起,这就是——(板书:绝口不提)秦王绝口不提换城的事,可见秦王
毫无诚意。
(2)玉并没有瑕斑,这是蔺相如在找借口骗回宝玉,可是和氏璧本属于赵国,这并不是真正的骗,而是“要”。(板书:要)
(3)玉上有瑕斑,即使再名贵,它的价值也要大打折扣,秦王当然不希望自己钟爱的和氏璧是一块次玉,蔺相如抓住了秦王的心理,使他相信了自己的话,这就叫——(出示)信以为真
(4) 要让秦王信以为真可不容易,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试着练一练。
4 学习第二句,抓住“理直气壮”,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勇敢)
(1)指名读句。
(2)再读,读好感叹号。
(3)蔺相如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是—(出示:理直气壮)
(4)“理直气壮”的意思就是理由正确、充分,因而说话气势很盛。(出示)
蔺相如究竟有什么“理”?(和氏璧本来就是赵国的镇国之宝。)
(5)(引读)道理全在蔺相如这边,理亏的是秦王,所以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自己读读,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板书:理直气壮)
(6)如果秦王继续逼他,派侍卫冲上去抢,我们相信蔺相如真的会摔玉。板书:摔
而且他将献出自己的生命,真是“玉在人在,玉碎人亡”.。
(7)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还记得临行前蔺相如曾对赵王许下诺言吗,他说——(出示:齐读临行前的话)
(8) 和氏璧是赵国的镇国之宝,赵王是迫不得已才答应交换的,如果真的把玉平白无故地送给秦国,赵国的颜面将会丢尽,摔玉的目的是为了护玉,护玉则是为了护国啊!看来,蔺相如想保住的不仅是这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更是一个国家的尊严啊!(“摔”改“护”)从这里我们感受到他一定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国家的利益。
(9)这个场面太震撼人心了,读好这段话。
5 学习第三句话,抓住“斋戒”,体会缓兵之计。(机智)
过渡:蔺相如在大殿上就是用这样的气势,镇住了秦王。
(1)秦王爱玉心切,他怕蔺相如摔坏宝玉,于是——(板书:随手指点)
(2)指名读句。
(3)蔺相如以斋戒为借口,(出示)斋戒注释:在秦王斋戒的五天里,不可以饮酒、不可以吃荤、更不可以想自己喜欢的和氏璧。蔺相如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时间,送玉回国(板书:送)这是他的一个缓兵之计。
(4)引读。
五、借助板书,复述故事。
1 学到这里,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机智、勇敢)
2 接着,我们试着将蔺相如和秦王斗智斗勇的过程进行复述,蔺相如的语言是重点,能不看书准备吗?
3 指名一人一句。(你是第一个蔺相如,你是„„)
4 谁能一个人连起来试试。
5 我们将故事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它是有语境的,接着老师和同学配合,我讲语境,在什么情况下他说这样的话,这就是复述,仔细听老师的话。(请三位同学配合)
当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上和氏璧之后,发现秦王绝口不提换城的事,知道他没有诚意,就找了借口对秦王说——,秦王信以为真,就把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巧妙地要回宝玉后,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他的气势镇住了秦王,秦王怕他真的摔坏宝玉,就随手指点了十五座城,这让蔺相如更清楚地看清秦王毫无换城的诚意,于是他又借口说——。秦王同意了,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 (指相应的板书)
6 同桌两人学着复述。交流。
7 蔺相如在秦国大殿上和秦王斗智斗勇,他不畏强暴,誓死保护镇国之宝和氏璧,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而“完璧归赵”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至今。回去以后,让我们把这个著名的典故讲给更多人听吧!
8知识链接:“负荆请罪”小故事
板书设计:
13 完 璧 归 赵
完好无损
蔺 送 秦
相 理直气壮 摔(护) 随手指点
如 要 信以为真 王
献 绝口不提
完璧归赵篇九
《完璧归赵的故事》
完璧归赵的故事
战国时代,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非常想要据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赵国,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与赵国交换这块玉。赵王心里非常舍不得,但是因为赵国国势很弱,因此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兴,就派兵攻打赵国。为了这件事,赵王伤透了脑筋。
大臣蔺相如知道这件事以后,就自告奋勇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心里知道秦王虽然喜欢这块玉,事实上根本不想用十五个城来交换。到了秦国后,蔺相如就抱着和氏璧、大声对秦王说:“如果大王您不顾信用,想要抢我手上这块宝玉,我就一头撞上皇宫里的柱子,相信宝玉一定会粉碎!”秦王听了虽然很生气,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坏宝玉,因此一点都不敢轻举妄动。后来蔺相如更趁秦王不注意的时候,派人连夜把和氏璧送回去。秦王虽然恼怒,但是因为知道自己行事不够光明正大,怕传出去成为笑柄,只好把蔺相如放了。
璧的来历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完璧归赵的故事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又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美女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换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看着虽然挺好,可是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有毛病,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真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跟这块宝玉一块儿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对着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摔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我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宾馆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就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回到赵国去。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作“完璧归赵”。直到今天,人们谈起这段故事来,还对蔺相如的英勇行为翘大拇指哩。
上一篇:儿童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