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词

| 儿童故事 |

【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成语故事_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词(一)

【释义】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纪》。

三国后期,魏国的大权被司马氏所掌握。魏少帝曹芳即位后,司马懿和曹爽一起辅政,后来,司马懿杀掉曹爽,独掌大权。过了两年,司马懿死了,他的儿子司马师继任大将军的职位,大权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二人手中。后来司马师又废掉少帝曹芳,改立曹髦为帝。司马师死后,司马昭当了大将军,大权还是掌握在司马氏的手里。

司马昭为人阴险狡诈,权欲极重。曹髦身为皇帝,却没有什么权势,他心里又是愤怒又是害怕。他早就知道司马昭有篡夺帝位的野心,觉得这样的日子实在不能忍受下去了,就召集了尚书王经等三个大臣商量对策。曹髦说:“司马昭的野心,连过路的人都已经知道了,我不能坐着等他来收拾我,今天我要与你们一起去讨伐他。”

大臣们都知道司马昭的势力太强大,要跟司马昭作对,等于就是拿鸡蛋去碰石头,就劝曹髦忍耐。

曹髦哪里忍受得了,他从怀里掏出一张预先写好的诏书,说:“我已下了决心,就是死了也要去拼一下!”

曹髦带领宫中的侍卫等三百多人,向司马昭的府邸进发,曹髦自己拿着宝剑站在车上指挥。在路上,他们遇到了司马昭的亲信贾充。贾充带领了几千名卫兵拦住了曹髦等人的去路,双方就打了起来。贾充命令手下杀死了曹髦,向司马昭报告去了。

司马昭又立了曹奂为皇帝。司马昭死了以后,没过多久,他的长子司马炎就逼曹奂让出了皇帝的位子,自己当了皇帝,建立了晋朝。

司马昭是谁的儿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意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词(二)

司马昭是谁的儿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意思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是司马懿的儿子,继其父及其兄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势力权倾朝野,其篡位野心人尽皆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党羽曾刺死魏帝曹髦,其子司马炎后来篡魏自立。

意思:司马昭安的什么心,连过路的人都知道。泛指人的阴谋显露无遗,许多人都知道。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

出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典故: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明帝曹睿死时,托付曹爽与司马懿辅佐齐王曹芳治理天下。曹爽与司马懿互相排挤,经过激烈的权力争斗,司马懿尽诛曹爽一党,魏国军政大权自此落入司马氏手中。 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不久废除了已经成年但迟迟未能亲政的曹芳,另立十三岁的曹髦为帝,权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

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薄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 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反义词大全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词(三)

大──小 多──少 上──下 左──右

前──后 冷──热 高──低 进──退

黑──白 天──地 男──女 里──外

死──活 公──私 快──慢 矛──盾

宽──窄 强──弱 轻──重 缓──急

松──紧 好──坏 美──丑 善──恶

是──非 闲──忙 来──去 分──合

存──亡 动──静 浓──淡 偏──正

饥──饱 爱──恨 升──降 开──关

始──终 胖──瘦 迎──送 盈──亏

真──假 虚──实 有──无 雅──俗

是──否 稀──密 粗──细 东──西

巧──拙 恩──怨 新──旧 正──邪

通──堵 止──行 古──今 张──弛

曲──直 亮──暗 亲──疏 收──放

输──赢 逆──顺 苦──甜 忠──奸

纵──横 得──失 南──北 薄──厚

哭──笑 文──武 推──拉 问──答

主──仆 买──卖 深──浅 聚──散

干──湿 彼──此 生──熟 单──双

首──末 你──我 敌──有 警──匪

盛──衰 胜──败 加──减 软──硬

阴──阳 顺──逆 反──正 祸──福

信──疑 错──对 藏──露 老──少

断──续 钝──锐 浓──淡 雌──雄

醒──睡 止──行 咸──淡 正──歪

名副其实──名不副实 雪中送炭──雪上加霜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词】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风平浪静──狂风恶浪

迷迷糊糊──清清楚楚 全神贯注──心不在焉

断断续续──连续不断 赏心悦目──触目惊心

一丝不苟──粗心大意 力倦神疲──精力充沛

万马奔腾──无声无息 暖暖和和──冷冷清清

吞吞吐吐──干干脆脆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别具一格──普普通通 熙熙攘攘──冷冷清清

心惊肉跳──镇定自如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一朝一夕──日久天长 悔过自新──执迷不悟

群策群力──孤掌难鸣 废寝忘食──饱食终日

沸沸扬扬──鸦雀无声 翻来覆去──简单明了

吵吵嚷嚷──冷冷清清 唇枪舌剑──心平气和

粗制滥造──精雕细刻 安居乐业──颠沛流离

正常──异常 非凡──平凡 特别──一般

扫兴──高兴 轻蔑──敬重 开心──苦闷

寻常──异常 违背──遵循 怀疑──相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词】

强盛──衰败 尊重──侮辱 激烈──平静

嘈杂──寂静 美丽──丑陋 信奉──背弃

失信──守信 率领──追随 退化──进化

凝结──溶解 伟大──渺小 聚拢──分散

增添──减少 活泼──呆板 鲜艳──暗淡

严寒──酷暑 安谧──嘈杂 温暖──凉爽

柔和──严厉 拒绝──同意 清醒──糊涂

荒芜──耕种 清晰──浑浊 坚强──软弱

微云──浓云 纯熟──生疏 陌生──熟悉

平坦──崎岖 光滑──粗糙 慎重──随便

喜欢──厌恶 痛快──难受 幽静──喧闹

崎岖──平坦 刚强──软弱 慌忙──镇定

熟识──生疏 伶俐──笨拙 怕羞──大方

镇定──慌张 团结──分裂 羞涩──大方

严寒──炎热 洒脱──拘谨 明朗──阴沉

沉重──轻盈 迂回──径直 清澈──浑浊

脆弱──坚强 饱满──干瘪 衰弱──强健

犹豫──坚定 丰收──歉收 复杂──简单

淡妆──浓抹 相宜──不宜 自在──拘束

平常──奇特 勤劳──懒惰 喜欢──讨厌

密集──稀疏 胜利──失败 挺进──撤退

宽敞──狭窄 倾斜──竖直 闻名──无名

认识──陌生 有趣──乏味 舒畅──苦闷

结束──开始 紧张──轻松 整齐──纷乱

安全──危险 撒谎──诚实 慈祥──凶恶

可爱──可恶 紧张──轻松 仔细──粗心

附近──远方 赞许──反对 淡水──咸水

高兴──难过 飞快──缓慢 精彩──平淡

笨重──轻便 紧张──松弛 有趣──乏味

听从──违抗 诚实──虚伪 承认──否认

高兴──伤心 起劲──没劲 简单──复杂

容易──困难 熟练──生疏 准确──错误

温和──严厉 暴躁──温和 近处──远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词】

气愤──欢喜 粗心──细心 美丽──丑陋

洁白──乌黑 高兴──痛苦 宽阔──狭窄

新款──陈旧 兴旺──衰败 团结──分裂

敏捷──迟钝 危险──安全 常常──偶尔

幼稚──老练 含糊──清楚 严重──轻微

茂密──稀疏 光明──黑暗 微弱──强大

杰出──平庸 恶劣──良好 灿烂──暗淡

特殊──普通 异常──平常 简陋──豪华

诚意──假意 理屈──理直 拒绝──接受

惩罚──奖励 迟延──提前 示弱──逞强

好心──恶意 破碎──完整 酥软──坚硬

炎热──寒冷 诚实──撒谎 仔细──马虎

聪明──愚笨 空虚──充实 伶俐──笨拙

狭窄──宽阔 晦暗──明亮 勇敢──懦弱

宽容──严格 表扬──批评 一向──偶尔

善良──凶恶 寂静──热闹 聪明──愚笨

穷苦──富裕 精致──粗糙 健康──虚弱

忧虑──放心 糟糕──精彩 潮湿──干燥

喜欢──讨厌 危险──安全 寂寞──喧闹

奴隶──主人 紧张──松弛 统一──分裂

繁荣──衰败 精致──粗糙 权利──义务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词】

子虚乌有 同义词:空穴来风 反义词:实事求是

隐隐约约 同义词:模模糊糊 反义词:清清楚楚

波浪滔天 同义词:惊涛骇浪 反义词:风平浪静

不屑一顾 同义词:嗤之以鼻 反义词:刮目相看 另眼相看

销声匿迹 同义词:无影无踪 反义词:招摇过市

藕断丝连 同义词:千丝万缕 反义词:恩断义绝

整装待发 同义词:严降以待 反义词:丢盔弃甲

鲜为人知 同义词:知之甚少 反义词:路人皆知

循规蹈矩 同义词:按部就班 反义词:无法无天

永恒不变 同义词:一成不变 反义词:面目全非

波涛汹涌 同义词:惊涛骇浪 反义词:风平浪静

悉听尊便 同义词:随心所欲 反义词:客随主便

坚韧不拔 同义词:坚持不懈 反义词:摇摆不定

严阵以待 同义词:厉兵秣马 反义词:麻痹大意

错落有致 同义词:鳞次栉比 反义词: 杂乱无章

缥缈 同义词:虚无 反义词:真实

偏僻 同义词:冷僻 反义词:繁华

踊跃 同义词:积极 反义词: 漠然

嘲笑 同义词:嘲弄 反义词:鼓舞

反义词大全

温润--干燥

盼望-- 失望

防备--进攻

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波浪滔天--风平浪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词】

飘渺-渺茫 偏僻-僻静 踊跃-积极 嘲笑-讥笑

飘渺-实在 偏僻-繁华 踊跃-冷淡 嘲笑-同情

晴的反义词(阴 )

送的反义词(迎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词】

动的反义词(静 )

绸的反义词( 松 ){绸有捆绑的意思} 绸字对吗? 是不是稠--反义词 稀 吸的反义词(呼 )

老的反义词(小、或幼 )

退的反义词(进 )

浊的反义词(清 )

悲的反义词(欢、或喜 )

优的反义词(劣、或差 )

劳的反义词(闲、或逸 )

利的反义词(弊)

日的反义词(夜)

此的反义词(彼)

涝的反义词(旱、或干 )

贵的反义词( 贱、或廉)

简的反义词(繁)

歪的反义词(正)

【文化传承】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词(四)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文化传承】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汉·韩婴)

40、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4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42、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4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4、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4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8、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49、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50、-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51、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52、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刘义庆)

5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5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5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56、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5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5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60、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6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

6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6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6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

示康>) 65、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66、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6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6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9、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7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71、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罗大经)

7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陆游)

7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陆游)

7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75、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黄庭坚)

76、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7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

78、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致远)

7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杂剧)

80、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西厢记)

8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8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8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明·凌蒙初)

8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凌蒙初)

8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86、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87、宁为太平犬,不作乱离人。(冯梦龙)

8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89、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90、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9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9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炯)

93、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官场现形记)

94、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赵雪航)

9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杜弼)

9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序>)

9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9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

99、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

100、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西游记>)

101、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10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国演义>)

10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104、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水浒传>)

105、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06、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107、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08、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109、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110、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11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11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13、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114、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115、酒香不怕巷子深。

116、死猪不怕开水烫。

117、磨刀不误砍柴工。

118、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119、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

12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汉书)

12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

123、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三国志)

1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蜀志)

12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126、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12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2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129、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三国志)

13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13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1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1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13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35、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136、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137、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

138、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

139、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14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41、树欲静而风不止。(汉,韩婴)

142、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143、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韩愈)

14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

145、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诸葛亮)

14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47、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勃)

14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4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15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aoerjiaoyu/413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