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诗歌

| 儿童故事 |

【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民间叙事长诗
叙事诗歌 第一篇

民间叙事长诗

中文二班 金璨 20140418

一 民间叙事长诗概述

一民间叙事长诗的含义、发展、特点和分类

1、民间叙事长诗的含义 民间叙事诗是民间文学体裁之一。一种具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的韵文或散韵结合的民间诗歌。叙事性是民间叙事诗的突出特点。在民间叙事诗的创作和传播中﹐巫师﹑艺人﹑歌手等起著比较重要的作用﹐有些重要作品还有专业的歌唱人员。这类诗歌除以口头形式流传外﹐有的还有手抄本。

3、民间叙事长诗的特征

1、吟唱历史事件,描写爱情悲剧

歌颂民众反抗斗争,反对封建礼教对纯真爱情的束缚与戕害,是中国民间叙事长诗的两个根本主题。如表现反抗头斗争的《噶达梅林》(蒙古族),《钟九闹漕》(汉族);表现爱情悲剧的《娥并与桑洛》(傣族),《崇阳双合莲》(汉族),《阿诗玛》(彝族撒尼人),《尕豆妹与马五哥》(回族),《黄黛琛》(裕固族),《仰阿莎》(苗族)等。

2叙述曲折故事,抒发浓烈情感。如《娥并与桑洛》,《召树屯》,《萨里哈与萨曼》,《松帕敏与嘎西娜》,《艾里甫与赛乃姆》等。

3 塑造人物形象,多用诗歌表现方法。如《娥并与桑洛》,《我的幺表妹》等。

4结构与演唱有程式化特点。

2、民间叙事长诗的发展。

民间叙事长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历程

产生于周至春秋中叶的《诗经》已有叙事诗的萌芽

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些小叙事诗,较之先秦的叙事诗雏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直到汉代乐府中出现了《焦仲卿妻》这样的作品,我国古代叙事诗才趋于成熟

【叙事诗歌】

隋唐以来,受民间叙事诗的影响文人叙事诗逐渐繁荣,产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明清之际,我国民间叙事长诗进入空前繁荣的阶段,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反映当时生活的叙事长诗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搜集整理,大量少数民族民间叙事长诗问世,为我国文学宝库增添光彩

4、民间叙事长诗的分类

中国民间叙事诗的产生﹑流传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按内容分﹐有创世叙事诗﹑英雄叙事诗和婚姻爱情叙事诗三类.

创世叙事诗

这类叙事诗产生较早﹐大多以开天辟地﹑人类起源﹑自然万物起源﹑民族来源﹑文化创造等为题材。此类作品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保存甚多。如白族的打歌《创世纪》﹑瑶族的《密洛陀》﹑拉祜族的《牡帕蜜帕》﹑阿昌族的《遮帕麻与遮米麻》﹑苗族的《苗族古歌》﹑壮族的《布伯》这些作品﹐主要叙述世界的创造者们(天神﹑巨人和半人半神式的英雄)开天辟地﹑创造人类及自然万物的英雄业绩。

英雄叙事诗编辑

主要表现英雄人物及其业绩。这类叙事诗可以分为古代英雄叙事诗和近世英雄叙事诗两类。

第一类是古代英雄叙事诗﹐亦称“英雄史诗”。此类叙事诗﹐一般篇幅较大。有的还是多达几部和几十部的宏篇钜制﹐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蒙古族的《江格尔》﹑《格斯尔传》等﹔也有情节完整﹑自成系统的短篇﹐如维吾尔族的《乌古斯传》﹑羌族的《羌戈大战》﹑哈萨克族的《阿勒帕米斯》

第二类是近世英雄叙事诗。大多表现近世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人物和事件﹐一般都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创作的。如蒙古族的《嘎达梅林》﹑《陶克陶之歌》﹐苗放的《张秀眉之歌》﹐汉族的《钟九闹漕》(《抗粮传》)等

婚姻爱情叙事诗编辑

在长期的阶级社会中产生﹐是当时婚姻制度和习俗的反映。这种叙事诗一般较少神话因素﹐它不像创世叙事诗和古代英雄叙事诗那样反映部落历史的重大事件﹐主要表现个人生活中的爱情纠葛﹐个人合理要求与社会制度﹑习俗的矛盾﹐有时通过男女青年的美满结合﹐表现出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在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中﹐反映婚姻爱情的民间叙事诗十分丰富。汉族古代叙事诗(多为短篇)有《诗经》中的《氓》﹑汉代乐府中的《上山采蘼芜》﹑汉末建安时期的《孔雀东南飞》﹑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诗》等﹐近世这方面的作品有《双合莲》等。少数民族的这类叙事诗作品更多﹐比较有影响的如傣族的《娥并与桑洛》﹑苗族的《哈梅》﹑土家族的《锦鸡》﹑回族的《马五哥与尕豆妹》﹑维吾尔族的《艾里甫和赛乃姆》﹑哈萨克族的《萨里哈与萨曼》等。

二 各民族民间叙事长诗概略

1、汉族《解放初期:湖北的民间叙事长诗《崇阳双合莲》 《崇阳双合莲》基本情节:在清末道光年间一个真实的爱情悲剧故事。郑家湾聪明美丽的姑娘郑秀英,经包办婚姻强制聘给夏家,秀英逃回娘家,与母亲相依为命。桂花泉胡三保(胡道生)很有才学,妻亡后心灰意冷,不求功名。一日巧遇秀英,二人相爱。秀英用一尺绫子写上二人生辰八字,中间画一莲花,剪作两半,各拿一半做定情的凭证;这就是诗篇题名《双合莲》的由来。郑姓家族长认为此事“败门辱户”,将秀英卖与富户刘宇卿。秀英拒绝成亲,宁死不屈。胡三保请朋友代己相亲“巧娶”。刘家持刀枪将秀英劫回,秀英在刘家自尽。胡三保被刘家诬告与秀英私通下狱,后遇大赦回家,悲愤身亡。

诗篇以写实的手法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迫害自愿相爱的青年男女的罪恶。 《双合莲》塑造的郑秀英这个反封建的妇女典型,表现了中国妇女忠于爱情、追求自由生活的美德。作品情节曲折跌宕,叙事层次分明,语言朴实生动。诗篇采用当地五句头山歌的形式,并将山歌小调中的“十想”、“十望”、“十送”、“十叹”的形式,穿插其中,形成了叙事与抒情交融的风格。 《双合莲》中关于买卖婚姻、棺葬立碑等场面的描绘,具有历史学和民俗学的价值。

2、哈萨克族

作为叙事史诗的哈萨克族《黑萨》,从这个民族诞生起便一直伴随着哈萨克人发展至今。 《黑萨》基本情节:主要以吟唱的形式来启迪人们的思想,告诫人们该如何生活。它把最活跃、最美丽的东西袒露出来,流淌着一个民族蓬勃向上的文化形态,哈萨克族的每个人都可以用适合自己的曲调来演唱、解读

3、蒙古族【叙事诗歌】

《嘎达梅林》基本剧情:是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内容唱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左右,

在蒙古东部哲里木盟一位蒙古英雄嘎达梅林,率领人民起来反抗封建王爷和反动军阀的斗争故事。(“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他在王府担任的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先主要表达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军阀 反抗传统统治阶级,突出了保护草原,防止沙化的思想

4、维吾尔族 《艾里甫与赛乃姆》基本情节:艾里甫与赛乃姆青梅竹马,彼此真心相爱。在他们幼年时,国王和大臣艾山曾经立下婚约,让他们的子女将来结成良缘,以继承国家大业。后来艾山不幸去世,国王听信谗言,撕毁了婚约,强行将这对恋人拆散,并将艾里甫流放他乡。当赛乃姆得知这一消息后,对父王的背信弃义极为愤怒,她整日想念艾里甫,苦不堪言,艾里甫在异地他乡,历经艰辛,心中仍念念不忘美丽善良的赛乃姆,他的忠贞和聪明,感动了圣人,经由圣人的指点,他踏上征途去寻找赛乃姆,他遇到了重重艰难险阻,最后被一伙强盗拉去当奴隶卖了,艾里甫虽然失去了自由,但对赛乃姆的爱情之火还在燃烧。而赛乃姆相思成疾后,已奄奄一息。一天她勉强到花园,看到花园里有一朵枯萎的花朵,她触景伤情便摘下那朵花,却发现花里藏着一封信,信是艾里甫写给她的,终于,在圣人的帮助下,他们又重新相逢。并且共骑一匹快马,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5、回族

《马五哥与尕豆妹》基本情节:河州莫泥沟青年马五与尕豆妹相爱﹐他们私订终身。但恶霸马七五看上了尕豆妹﹐於是藉口给10岁的儿子尕西木娶亲﹐将尕豆妹强娶过去。後尕豆妹与马五哥在泉边相遇﹐双方相约﹐深夜在尕豆妹家相见﹐正当他们热恋之时﹐惊醒了尕西木。为了怕事情败露﹐二人逼杀尕西木。马七五买通官府﹐将马五和尕豆妹双双斩首。

民间叙事长诗的艺术特征

民间叙事长诗不像民间歌谣那样篇幅短小、以抒发感情为主,民间叙事长诗篇幅较长,少则数百行,多则数千行,叙述首尾完整的故事,刻画生动具体的典型人物形象。民间叙事长诗也不像史诗那样是在神话的基础上产生的大型口头创作,它们多为阶级社会的产物。

民间叙事长诗的叙述题材集中表现在歌颂青年男女追求真挚的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迫害、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叙事诗歌】

民间叙事长诗第二大艺术特征,即:叙述曲折故事,抒发浓烈情感。

民间叙事长诗的语言,既具叙事性,也具抒情性。

注重塑造人物形象是民间抒情长诗的又一重要特征,民间叙事长诗最引人注目和最具魅力之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那些民族精神和民众美好理想追求的诗意般人物形象。如嘎达梅林、阿诗玛、黄黛琛、召树屯、仰阿莎、娥并、桑洛等等,都是具有永久魅力的人物形象。

民间叙事长诗的艺术特征赋予了它渊源流长的动力,它在中国民间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民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同时在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叙事诗四首
叙事诗歌 第二篇

六姐的歌谣 六姐有一首凄美的歌谣 深夜里低头唱给自己 碎石山下孕育了六姐 她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候 还有五个姐姐 低矮的泥屋 稀薄的庄稼 落入她的眼里 六姐的母亲用生命换来六姐的啼哭 慈爱的父亲亲着她的小嘴 老泪纵横 一家人在生活中苦苦挣扎 为了生命 还有山外的明天 六姐任劳任怨 六姐自己找了婆家 六姐改了户口 那时六姐刚为自己过完十六岁生日 生日礼物是遥远的星星和一个美丽的梦想 父亲和丈夫一起醉倒到炕上【叙事诗歌】

【叙事诗歌】

他们在梦中一同憨笑 六姐满心欢喜 六姐浑身都是力气 六姐不敢看城里穿短裙的姑娘 六姐在斑马线旁踯躅不前 可是生活 可是命运 可是六姐 快乐的生活像一道闪电 匆忙的忘穿了鞋子 车祸夺走六姐的丈夫 留下不及灌木身高的孩儿 可是六姐 可是命运 可是生活 许多鬼魅挂在房檐 坐在茶几 拽着她的衣角 六姐没有方向倾诉 六姐在大海里跌荡

没有稻草 也没有方舟 六姐的孩儿说 有一个地方 古树苍天 碧草池塘 许多朗朗书声 他要加入那个地方 六姐点头 心扉打开了翅膀 可怜的六姐 她所有的积蓄都存在孩儿茁壮的身体 六姐这次没有赶走这个苍蝇一样的男人 苍蝇一样的老男人 他有豺狼一样的目光 六姐曾经以为自己不是绵羊 可是生活 可是命运 可是孩儿 六姐盖上男人的盖头 送孩儿走进有着古树苍天的地方

六姐的目光枯枝一样麻木 六姐的手已经开始枯萎 每个黎明 六姐有一首凄美的歌谣 深夜里低头唱给自己 逃婚 老屋树下 他滋润初吻 村庄后身 猫耳一样的山洞 她奉献童贞 她用新婚的剪刀 横割动脉 他举着火把 烧掉半个村庄

【叙事诗歌】

拍打残腿上的黄土 对面 一座禁锢她的城池 他撩起眼前的白发 想必城中的人 儿女成群 他 单身终生 小坤的两个爸爸 八岁的小坤开始四处打架 村里的孩子都挨过他的拳头 他们打不过小坤 他们就骂 小坤有两个爸爸 小坤接着和他们打架 小坤真的有两个爸爸 一个住在东屋 是没人管的瘫子 一个住在西屋

诗歌体广告中的叙事诗式广告
叙事诗歌 第三篇

诗歌体广告中的叙事诗式广告

叙事诗是一种用诗的形式来描述故事和描写人物形象,以反映现实和抒发感情的诗歌。有一般的人物、故事、情节。它虽有叙事文学的一般特点,但与小说、戏剧又有明显区别。它一方面要叙述故事,一方面又要抒发作者对人物、事件的强烈思想感情。所以它是叙事与抒情的结合。作为叙事诗型广告,有较为具体的叙事,注重内容的实在性和写实性,有时还具备一定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但叙事中的跳跃和省略较大。而且,往往是着重对商品或劳务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如产品的形态、色彩、工艺等特征进行生动的描述,给人以鲜明具体的广告形象,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物,从而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如马雅可夫斯基为一家国营百货公司写的两首广告诗:(一)身体、肚子、智力,需要的一切东西,国营百货公司都能提供给你。不必怀疑,也无须深思,买各种妇女用品只有上国营百货公司。(二)从城乡各地来到这里,不必要东寻西找,磨破鞋底。到国营百货公司,样样都能买齐。对路、迅速,而且便宜!马雅可夫斯基为“鸡心”烟卷写的广告诗也是属于叙事诗:“鸡心牌”烟卷气味香喷喷。劲儿很大,就像黄金价格那样平稳。除了莫斯科农产品公司别家买不到!又如杜甫在四川居住时,为大邑出产的白瓷写的“广告诗”:大邑白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酒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人以写实的手法,描述了大邑白瓷的轻巧、坚强、白皙、清脆等可爱之处。但更多的叙事诗型广告不仅叙事,亦兼抒情,如福特汽车开车礼让公益广告诗:每一天,当我驾车飞驰此地 快车道上行人匆匆和穿梭的车辆,进行一场输不起的赌博昨天,当我漫步走过见她无助的伫立路口默默等待不知何时轮到属于老年人过街的时刻有一天,当我不再年轻或许也将徘徊此处望着随风而逝的巨兽缓缓叹息或是暗自垂泪明日,当我驾车飞驰此地我想,应该停车让她慢慢走过 此广告诗抛开一般性的宣传口号,通过一个汽车司机的真情悔恨,反映城市交通中车不让人的问题,以一位老妪的路口遭遇,唤醒汽车司机的良知,倡导礼让行车、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尚。 又如西门子公司为150周年庆贺活动所写的广告诗:寻人、寻物、寻过去„„——西门子公司150周年庆贺活动150年的历史,150年的辉煌。岁月悠悠,西门子这个名字,曾为多少人向往。在我们庆贺这150岁生日的时候,我们再次想起了他们:——我们的前辈那些40年

代西门子的老雇员们;——我们的老用户那些最早接受了西门子的知音们;——我们的老产品曾为中国人民带来欢乐的功臣们。我们希望找到他们——听听他们的感受,理解西门子的含义。我们想把那些老产品请回来,让历史延

续„„我们请求您的帮助!帮助我们完成这一寻找:或许您的祖父曾是西门子雇员,或许您的邻居仍保存着他们的 第一台收音机,或许„„请将您的发现及时通知我们,与我们一起保存即逝的过去,这将是您对公司150岁生日最丰厚的献礼。为此,我们——以西门子的名义,感谢您! 全诗从过去说到现在,抒发了对顾客的殷殷真情,于叙事和抒情中,宣传了本企业,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公关宣传。

叙事现代诗
叙事诗歌 第四篇

诗歌一: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
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薤露行翻译赏析_作者曹操
叙事诗歌 第五篇

<薤露行>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操。其古诗全文如下: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薤露行翻译赏析_作者曹操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前言]
<薤露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所写的叙事诗,诗歌描述的是汉朝末年的政治动乱,民不聊生的悲惨情景。诗歌风格质朴无华,沉重悲壮,深刻表达了作者身为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忧患意识和哀痛之情。薤露行翻译赏析_作者曹操。该诗为<蒿里行>的姊妹篇,明代钟惺的<古诗归>将两者并称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注释]
1、薤(xiè)露行:乐府曲调名,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aoerjiaoyu/68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