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养殖龙虾视频全集

| 儿童故事 |

【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篇一 致富经养殖龙虾视频全集
这些冬季小龙虾养殖赚钱的创业故事

篇二 致富经养殖龙虾视频全集
[致富经]武术教头杨国平养殖小龙虾成为仙桃市致富带头人

    在镜头前面练拳的这个人名叫杨国平,曾是杨林尾镇有名的武术教头,门下弟子上千人,但现在他的名气却源于一个和武术没有任何关系的行业,这个行业一年给当地创造财富3千多万。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5月12日,记者到杨林尾镇采访杨国平,没想到杨国平给了我们一个这样的欢迎仪式。

    他要给记者表演他过去最拿手的项目——徒手劈砖。

    记者:“看过吗?”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官堤村村民:“看过。”

    记者:“都看过啊。”

    村民:“运气,丹田。”

    村民:“来,加油!”

【致富经养殖龙虾视频全集】

    杨国平习武20多年,这些小把戏原本对他都是小菜一碟,然而由于多年不练,杨国平对自己的看家本领已经有些陌生。

    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一个和武术没有任何关系的产业上,养殖小龙虾,几年下来,武功虽然荒废了,可杨国平却成了一个产业的带头人。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官堤村村民:“他不是靠武力,而是让老百姓得实惠,所以大家才服他。”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官堤村村民尹先力:“确实搞得好,一亩田比我们常规的做法,一亩田就多,他把这个东西引进我们这里之后,我们就发展起来了。”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龙台村村民汪敢生:“当时对他的评价确实蛮赞同的,他在杨林尾镇附近,在仙桃附近,评价确实很高。”

    杨国平是个武术教头,一直痴迷武术,却在一次外出回来后,突然弃武从农,从拥有上千徒弟的武术教头到年创3000多万元的致富带头人,杨国平只用了6年时间,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杨国平是湖北省仙桃人,出身武术世家,6岁的时候就跟着外公学习武术,原本武术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家境贫寒,让他小小年纪就萌生了靠武术生存的念头。

    13岁那年,杨国平看了风靡一时的电影《少林寺》,带着想摆脱现状的心情,怀揣着对武术的梦想,离开老家,孤身一人到少林寺学武。

    杨国平:“别人都在玩,我就一个腿压着跟人聊天,靠着墙压着,跑步就是休息,吃的都是窝窝头,吃了上顿不知道饭票在哪里,你们都是父母亲给钱,我自己跑出去,胆子大啊。”

    4年之后,杨国平学了一身过硬的拳脚功夫。他对武术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年轻气盛的杨国平经常到各地和别人切磋武艺,参加一些武术比赛,成绩非常骄人。

    杨国平:“这个里面的奖状,是我获奖的证书,全部是第一名,没有第二名,因为那时候学武我很刻苦。”

    1988年,年仅17岁的杨国平回到老家杨林尾镇,找朋友借钱,在老家开了一家武术学校。几年时间,杨国平靠着一身功夫,成了名震乡里的武术教头,向他学习武术的学生,竟然超过了一千人。

   杨国平的学生陈旭:“他的气功是比较厉害的,像几块砖头,一下就断了,很厚的酒瓶,酒瓶就破了,名气蛮大的,当时在仙桃,仙桃的保安公司就是他带的,有几百个学员。”

    杨国平的学生章少华:“办学校应该说在湖北省还是比较有名的,因为他带过学生参加过很多比赛,也参加过省级比赛,全国比赛,都有参加过,应该说办的是比较成功的。”

    虽然杨国平的武校办得不错,很多人也对他非常佩服。但杨国平并不满足,他经常到外地参加各种武术比赛,拜师学习功夫。然而令杨国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03年,一次到安徽参加武术比赛的经历,竟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杨国平:“平时也没放下它,在那边的一个武馆当过教练,打过比赛,那时候还是不想放弃,真的。”

    2003年,32岁的杨国平到安徽省蚌埠市拜师学习岳家枪,平时一边学武一边比赛,但从安徽回来后,杨国平就像变了个人,曾经对武术如此痴迷的杨国平,竟然有好多天不练功了,连武校也无心管理。接连一个多月,杨国平依旧是魂不守舍。

    杨国平:“彻底放弃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一到现在想起来还是不舒服,自己坚持了29年的事业。”

    杨国平的姐夫廖生宝:“他在武术上面很有造诣,叫他办这个武校,结果他自己不想干这个事。”

    村民们纷纷猜测,这位武术教头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从安徽回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当知道杨国平要干一个和武术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养殖小龙虾的时候,村里就炸开了锅,一个收过上千徒弟的武术教头,对武术如此痴迷的人,为什么会选择养殖小龙虾呢?那次外出,在杨国平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年过三十的杨国平,在外比赛虽然也得过一些奖,但是再也没拿过第一名,比起当年最风光的时候,他的内心有着说不出的失落,学校虽然还在经营,但是,身体已经没办法继续和岁月抗衡。

    杨国平:“练武吃的是一碗青春饭,第一吃的是精力,体力,这是非常要有充沛的精力,你看刚才我耍了几招,也是力不从心。李宁,退役以后在做服装品牌,比如说李小双,他也是在做,我们仙桃的李小双,他也是退役之后开始从商,所以说我们虽然做得很小,但是我也要借鉴别人的思路,怎样去走。”

    这种担忧逐渐在杨国平心里生根,直到他在安徽比赛期间,接连几场都一败涂地。

    从安徽回到老家以后,那种失落感一直冲击着杨国平,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应该趁着年轻从事点别的行业。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杨国平发现华东一带吃小龙虾的人比较多,当地人把野生龙虾进行人工养殖,自己家乡也有小龙虾,条件和气候和那里相似,能不能对小龙虾进行规模养殖呢?

    2003年的时候,仙桃吃小龙虾的人很少,小龙虾都是水田里野生的,根本没人规模养殖。当村民得知杨国平要养小龙虾时,都很诧异。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官堤村村民黄红橙:“搞武术跟养虾子扯不到一块去。”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官堤村村民:“小龙虾基本都是野生的,在我们这里的小塘里,小沟里。”

    杨国平:“我当时经过多方面去考察,去论证,去看的时候,我也是个有心人,这个水产里面是大有文章,第一,地理条件丰富,物产丰富,第二,我个人找的切入点很好。”

   2003年,杨国平承包了80亩鱼塘,开始了做起了试验。在别人看来,养殖小龙虾在当地没有什么市场,随便养养还可以,根本不是个正经职业。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水产服务中心主任刘方军:“我们说他一个学武术的,怎么又转行干起虾子来了,我说这个虾子如果专养,肯定不是蛮行,我说你把它当成副业,搞一搞,说不定有一定效益。”

【致富经养殖龙虾视频全集】

    正当大家都以为杨国平把小龙虾当副业搞,小打小闹的时候,没想到杨国平动了真格,在承包鱼塘的第二个月,就关闭了武术学校,把全部精力都投在了小龙虾上面,武术教头正式改行养小龙虾。

    杨国平的朋友丁学东:“我当时很替他惋惜的,开武馆开得很好,怎么去养虾呢?因为我们只知道他武馆开得好,并不知道养虾以后是什么样的发展前途。”

    杨国平非常自信,不就是养小龙虾吗,当地水草丰富,野生的龙虾都能成活,他能养不成功吗?为了谨慎起见,他还是从镇里请来的水产服务中心的主任,请教一些技术问题。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水产服务中心主任刘方军:“养殖虽然我们不看好,但是作为我们搞水产工作的,我们还是经常去指导指导。”

    杨国平:“养着的时候,不是有草吗?养龙虾,懒人养虾,人家这样讲的,懒就是出去玩一玩,不用天天扒在那里看着龙虾去养。”

    杨国平把养小龙虾看成很简单的事情,再说还有水产处主任的支持,平时也不怎么打理池塘,那时候,仙桃流行街舞,杨国平晚上没事就去街上跳舞。

    记者:“街舞?”

    杨国平:“啥都会,不会的就是没有出来的。”

    记者:“一般上哪跳?”

    杨国平:“以前在街上一整排都是在跳的。”

    记者:“你去跳吗?真跳?”

    杨国平:“废话,我跳得可好呢!”

    两个月的时间过去,杨国平就盼着收获小龙虾,头天晚上他在池塘里布下地笼,第二天,把笼子拉上来一看,眼前的一切让他惊呆了。

    杨国平:“自己什么东西都准备完善,都按照技术要求做的,可是到后来要丰收的时候,一提,没有,一提,十几个,怎么回事啊,我的苗哪里去了?”

    两个月前投下的小龙虾只剩下几十只,小龙虾为什么会离奇失踪呢?杨国平百思不得其解,所有的步骤他都是按照要求做的,池塘里也没有出现死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直到有一天,杨国平从池塘里抓了两条黑鱼,在黑鱼的肚子里发现了小龙虾离奇失踪的秘密。

    杨国平:“有一次,无意之中,逮了两条黑鱼,没啥事,杀着吃,反正没啥事,一刀杀下去,怎么有我的小虾子在里面,那么眼熟。”

   剖开黑鱼的肚子,一切真相大白,原来,黑鱼爱吃小鱼小虾,杨国平投下的虾苗都成了黑鱼的腹中餐,所有的技术要求他都照做了,唯独忽略了放虾苗之前清理池塘这个环节。一个大意,让两个月的等待成了一场空。因为这个失败,杨国平又做了一件让大家吃惊的事情。

    杨国平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很欠缺。以前把太多功夫花在了武术上,他决定进行一次恶补。

    杨国平:“以前练武术,现在基本上都看书,管理的,哲学的,四大名著,几大名著啊,孙子兵法啊,外国的,卡耐基,人性的弱点,这看了有好处,首先发现自己的缺点。”

    这个腿脚闲不住的人,开始在家读起书来,更令人惊奇的是,他把一年来的养龙虾心得和书本上的知识结合在一块,写了一本小册子,取名淡水龙虾养殖技术,内容通俗易懂。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官堤村村民尹先力:“想都没想到,想都没想到他能写出书来,别人写的还深奥一些,还看不懂,他写得连我们都能看懂。”

    从那以后,杨国平成了一个小龙虾养殖专家。2004年,湖北的龙虾市场已经和当初他起步养殖的时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麻辣小龙虾的风靡,湖北的各个夜市、大排档到处都是小龙虾的身影。

    小龙虾收购商周落珍:“现在都吃虾,就我们仙桃一年吃掉多少虾,现在武汉市一万多家虾店,每天虾子吃掉好多吨出去啊。”

    杨国平养的80亩龙虾量太少,根本供不应求。2007年10月,杨国平找了6个朋友和自己一块养虾,成立了一个水产合作社。然而,每天几千斤的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杨国平又想了一个办法,这个想法差点让合作社解散,但也正是这个想法,2年后,让杨国平一举成为当地水产行业的带头人。

    这个让合作社差点解散的提议是给小龙虾打广告,让更多的人加入合作社,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就能扩大养殖规模。

    杨国平:“我们刚开始是七个人,我想我们七个人的力量到底是太小,货量走得不多,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宣传形式。”

    杨国平刚跟大伙提出打广告的想法,就遭到众人的强烈反对。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塘林湖村村民梁早湖:“电器,小汽车做广告,我没听人说小龙虾还要做广告。”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官堤村村民郭为清:“他要打广告,我说这个绝对不能搞,你搞得话,当时他说完之后我半天没说话,他打电话,我都懒得接。”

    打广告要花不少钱,谁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如果杨国平一定要打广告的话,他们就退出合作社,就在大家僵持不下的时候,有人提出一个两全的办法。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龙台村村民汪敢生:“因为当时虾苗价不高,广告要钱多,当时我这样说,我说你要做广告以后,我们只管赚钱,折本算你的。”

    2007年,杨国平自掏腰包,先后花了6万多元在全市的各个乡镇做小龙虾的墙体广告,然而,十几天之后,只有几个人打电话过来。

    杨国平:“七七八八唧唧咕咕多得很,我就总是给他们打气,我说做事总是一步一步来,万事开头难,因为我们刚起步,还是要耐下心,沉住气。”

   社员们开始担心,杨国平的广告费说不定就打了水漂,然而,杨国平仍然坚持投入,就在大家心灰意冷的时候,有一天突然来了几十个人。

    杨国平:“他们浩浩荡荡来了,二三十个人找我来考察,我就把他们引导我们基地看了一下,章程看了一下。”

    村民们当然要看看买虾苗加入合作社到底有什么好处,杨国平承诺购买虾苗之后,免费提供技术,还把自己写的养龙虾的小册子送给他们,等收获的时候包回收。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官堤村村民王才清:“他收购我们的虾比当地的商贩贵出一元,两元每斤,再到年底还可以分红,他的合作社有利润还分红。”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官堤村村民黄红橙:“先开始不知道赚不赚钱,看到他收的虾子多,丰收了都向往呢,向往就可以干啊。”

    那一年杨国平一共招了500多人,通过卖种苗,广告费赚回来不说,还净赚了二十多万元。

    到2009年,杨国平的水产合作社已经超过千人,是仙桃市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水产合作社。

    杨国平:“习武练的是合力,我们这个合作社,我们这个组织也是合力,合力朝什么地方,就是劲朝一处使,只要是劲朝一处使的话,我不相信这个事干不好。”

    杨国平习武的经历让他认识到,无论干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坚持和团结。2009年,在杨国平的努力下,杨林尾镇的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了1万多亩。

    记者去采访的时候,正是小龙虾大规模上市的季节,农户们都忙着把虾卖给杨国平。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冯家口村村民万先德:“插秧了,到了农忙的时候,没时间了,拉一部分来卖。”

    小龙虾收购商周落珍:“虾子要吃秧苗,等虾大了以后,才能养殖。”

    杨国平从农户手中买来龙虾之后,大部分都暂养在他的池塘里。当地的龙虾养殖基本采取虾稻连作的方式,每年的5月底到8月初,是水稻生长的季节,为了防止小龙虾夹坏秧苗,大大小小的龙虾都要卖光。而杨国平拥有200多亩专门饲养小龙虾的池塘。通过对个头小的龙虾进行暂养,还能错开高峰期,延长销售时间,每斤小龙虾的价格能翻倍增长。

    杨国平:“大的卖掉,小的就养着,这是我发明的一种模式,铺大留小,大的永远卖,小的永远留着,就跟那个搞养殖,跟养猪、养鸡一样的,不空栏。”

    200多亩池塘每年能增加二十多万元的收入,等两个多月以后秧苗长大,杨国平再把杂交之后的种虾卖给农户。

    在杨国平的努力下,六年时间,小龙虾成了杨林尾镇的支柱产业,他也从武术教头变成小龙虾产业带头人,带领仙桃市的1000多户农户每年增加收入3000多万元。

    中共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委员会书记涂学军:“杨国平在这个行业很有经营头脑,这个人也很讲诚信,最关键的是他对我们广大的农户有一片爱心和服务之心,真正的去帮助群众来增收致富,老百姓也非常信任他。”

    编导:张宇笛

    摄像:高元

    协助拍摄: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人民政府

篇三 致富经养殖龙虾视频全集
大学生养龙虾 三年跨四省

大学生养龙虾 三年跨四省

2010年01月04日08:19 创业研究中心

01月04日讯

央视《致富经》2008年6月23日播出:大学生养龙虾三年跨四省,以下为

节目内容。

李立:“它肚子下面都是雪白的,摸上去肉质也很饱满,这种虾壳色从正面

看是红中带青,壳色鲜亮,像这种虾的话饭店里最受欢迎。” 说话的小伙子叫李立,江苏省常州市人,今年27岁,按照他讲的收购标准,

那些从稻田或水沟里捕捞的野生小龙虾根本达不到他的要求。 李立:“跟我们养殖的一比,个头上差距就很大,它壳比较脏,黑乎乎的,包括身体下面它就是发黑,捏上去的话肉质也明显没有养殖的虾肉质来得饱

满。”

相对于这种人工养殖的,单个重量达到8钱以上的小龙虾,每公斤卖到了24元钱,从每年的4月到10月份,李立每天收购大量的小龙虾,通过自己建立

的销售网点,配送给南京、上海、杭州等一些宾馆酒店。

司机王东斋:“像我这车的话,一天只能歇两个多小时,其他时间全部都在

跑。”

李立:“像上个月我们一个月就发了有十五万斤,像这种规格都是应该每斤

12元钱以上,上个月我们在手里周转的资金达到180多万。” 李立在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四省都建立了自己的小龙虾养殖基地,销售旺季李立每天配送一万多斤小龙虾。然而谁也没想不到,就是这个被虾农称作李老板、每月产值都在100多万元的年轻人,三年前还是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

请同学吃饭都买不起单的穷学生。

在李立的记忆中,12岁那一年让他不堪回首,在一次化学实验中,一瓶燃烧的酒精意外地洒在了他的身上,脸和身体多处被烧伤,从此他变得少言寡语,

但是内心却多了一份坚强。

2002年,李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京农业大学,4年的大学生活多少让李立一家人得到些安慰,2005年李立毕业了,在江苏省溧水县一家农业科技示范园找到了一份工作,一天,邢传升带着几个同学专程从南京来看望他,谁也没想

到这次同学聚会却惹出了一场事端。

李立大学同学邢传升:“他说他请客,这边刚好小龙虾上市,大学同学在一

块,过来了说好,说宰你一顿,当时开玩笑就是这种心态。”

大家不但点了一盆小龙虾,还要了一桌子的菜,同学们开怀畅饮,李立的心却是提到了嗓子眼,结账的时候果然不出李立所料,饭钱花了300多元钱,光是一盆龙虾就188元,每月只有1000多元钱工资的李立顿时额头冒了汗,兜里付

饭费的钱都不够。

李立大学同学邢传升:“真拿不出钱来,真的是很尴尬,所有我抓住一个小

机会,上洗手间出去就把这个钱付了。”

买不起单的李立红头涨脸很是尴尬,临走时侯同学邢传升扔下一句话,让李

立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

李立:“他说李立,兄弟给你一个建议,我觉得你还不如倒腾这玩意,试试看养殖这个龙虾怎么样,我觉得说不定比你现在在外面打工能够更有出息一

点。”

2005年7月,上了仅仅5个月班的李立正式辞掉了工作。

从2001年开始,路边水沟里的野生小龙虾成为餐桌上的新宠,光是南京一个城市,每天最少要吃掉30吨小龙虾,野生小龙虾已经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

求,李立预感到发展小龙虾的人工养殖正是个发财机会。

养龙虾的水塘一亩承包费要300元钱,加上其他费用,启动资金最少要10万元钱,李立从家里勉强凑了5万元,资金的不足使李立陷入了困境,剩下的钱

到哪去找呢?

李立:“只能一个办法,找人来合伙,找人来一起投资,最关键的他必须得

有钱。”

张斌是李立高中同学,在苏州一家工厂上班,手里有些积蓄,一天他突然接

到李立打来的电话。

李立同学张斌:“他就说张斌我这边找到一个好项目,我说能发财的吧?他【致富经养殖龙虾视频全集】

说,肯定是发财事,你来了就知道了,现在电话不能告诉你。”

在李立的劝说下,两个人达成协议,张斌出资5万元钱,加上李立手里的钱,凑齐了10万元钱,李立和张斌在溧水县承包了40多亩水塘养起了龙虾。 繁重的体力活让这两个来自城市里的年轻人吃尽了苦头,为了省钱,不论是挖水沟、还是砌水塘、所有的农活都得自己动手,一次,在往水塘运输饲料的过

程中,从没有骑过三轮车的李立,连车带人翻进了两米多深的水沟里。 李立的妈妈周成宝:“住在医院里,他爸爸连夜赶到那里去,这小孩苦吃得

多呢。”

李立:“那时候之所以我还能坚持下来,其实心里已经不考虑龙虾这个项目能够让我赚多少钱,更多的是一种信念,自己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

李立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养殖技术的缺失让他们付出了沉重代价,放进水塘里的种虾没几天几乎全军覆没,一万多元的种虾钱转眼间打了水漂。活蹦乱跳的小龙虾为什么放到水里就死了?小龙虾还能养下去吗?无数个问号困扰着

李立,焦急万分的他回到母校南京农业大学向自己的老师求助。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博士王子玉:“尽我们所能把配方无偿提供,因为小龙虾从外地刚引进过来,存在换料换水,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它的死亡率是

比较高的。”

运输中的严重脱水,小龙虾抵抗力下降,也是造成种虾死亡的原因,在母校南京农业大学的帮助下,李立不但解决了小龙虾繁育问题,而且也逐渐掌握了小

龙虾的养殖技术。

2006年4月,李立养殖的1万6千斤小龙虾开始上市了。

常州的餐饮企业星罗棋布,李立决定把小龙虾直接推销给饭能多赚一些,转了一圈,他碰了一鼻子灰,每家饭店都有固定的进货渠道,自己的小龙虾很难打进去,但是在与饭店打交道的过程中,李立从那些厨师的嘴里获得一个十分重要

的信息。

饭店厨师朱成顺:“因为龙虾采购进来,在夏天这个情况,小龙虾死亡率比较高,对我们酒店来说是个损失,因为死的东西,这种水产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所以说我们把它提前预杀好。”

小龙虾不同于其它水产品,从水里打捞上来经过运输,再放进水里很容易死亡,所以酒店采购的小龙虾只能放在保鲜箱里,尽管这样也只能存活两三天,酒店不得不在龙虾死亡之前全部煮熟后保存起来,客人点到小龙虾时候,再把煮熟

的龙虾放到汤料里加热,这无疑影响了龙虾的口味。

饭店采购主管王东:“所以说我们饭店对龙虾保活这一块,我们也相当重视,一定要鲜活这东西,标准就是谁家提供的龙虾保活期越长,我们就用谁家的,这

是我们第一宗旨。”

获得这一消息,李立感觉机会来啦,上大学的时候,接触过生物保鲜的相关技术,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研制了一个保鲜方法,通过对小龙虾的催眠,加上降温等措施,延缓它的保鲜期,李立还发现,小龙虾的肚皮是它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因此小龙虾的摆放也是有讲究的。

李立:“像这样没有摆好的龙虾,我们就必须把它翻过来,让它背朝天,肚子朝下,这样子一个个摆好,这样的话龙虾相对来说不容易受伤,它存活的时间

就长了。”

经过李立处理过的小龙虾能多活三四天,红月亮是常州市一家名气较大的饭店,之前几次推销小龙虾,根本没人搭理,可自从李立掌握了延长小龙虾保鲜期

方法以后,情况就大不同了。

【致富经养殖龙虾视频全集】

饭店采购主管王东:“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比较,他们提供的龙虾比其他人家提供龙虾保活期要更长,经过我们的比较,我们采用这家的龙虾,也能够提高

我们饭店的声誉,因为这个小龙虾是我们店的招牌菜。”

李立切中了酒店的要害,终于在常州小龙虾市场打开一个缺口,2006年不但收回了本钱还略有盈余,关键的是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他完全掌握了小龙虾的

养殖技术。

2007年4月,正想扩大养殖面积的李立再次遭遇挫折,租赁的水塘因为农田改造,合同被迫提前终止。4月份正是农忙季节,临时再找池塘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呢,李立想出了一个借鸡下蛋的主意,他在网络上建了一个小龙虾养殖技

术论坛,聚拢了很多人气,李立很快在上面锁定了一个叫王如峰的人。 王如峰也是一个小龙虾养殖户,承包了350亩水塘,他所在的安徽省全椒县离南京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因为缺少养殖技术,池塘里的小龙虾还没有见到效

益。李立通过全椒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结识了王如峰,表达了合作意向。 李立:“他有地,一下就把我现在最需要的资源提供给了我,把我没有地又

想扩大自己的规模这个矛盾就给一下子解决掉了。”

缺少养殖技术的王如峰正急于找一个懂技术的人帮忙,可是这个自称是大学

生的毛头小伙子他又半信半疑。

安徽省全椒县赤镇小龙虾养殖户王如峰:“他说他是大学生,我也不可能叫他出示证件给我看,这个地方一直都是个问号,他讲他是大学生,是某某地方的,

我吃不准。”

王如峰的心思,李立早已经看在眼里,他决定必须在他面前露一手,王如峰的养殖面积很大,但是无论怎么样,他养出来的小龙虾干瘪,始终卖不上好价钱,

李立察看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

李立:“我一针见血,说你这个虾生病了,所以你这个虾长的个头小,而且产量低,体质不行的话,它的夹子就没有力气,得了一种寄生虫病,叫千毛虫病。” 安徽省全椒县赤镇小龙虾养殖户王如峰:“他来从每个环节都讲到做到,后

来我才认同他。

记者:“确实是个大学毕业生。”

安徽省全椒县赤镇小龙虾养殖户王如峰:“对,确实是个大学毕业生。 2007年6月,李立和王如峰签订了合作协议,随后,李立以同样的方法,先后在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分别与人合伙经营几家小龙虾养殖基地,随着业务量的增加,销售的触角已经向上海、南京、浙江等地延伸,然而在开辟浙江市场

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个意外现象,这引起了李立的警觉。”

李立的合作伙伴张欢欢:“谁知道到了那边之后,顾客都把这些虾退回来了,

他说你不退也可以,就是把价钱压得非常低。”

按照以往在南京的销售经验,个头越大的小龙虾越受欢迎,一两重以上的推销给饭店最少要20元钱一斤,而浙江人却偏偏瞧不上眼,这是为什么呢?通过

市场调查,李立逐渐发现了其中的蹊跷。

酒店配送中心负责人朱彤:“一般的客人,这种嵌吃不到什么肉的,主要的分量占到钳上面了,八钱的龙虾的话钳占了两钱,肉肯定少了,所以在细节方面,

一定要认真做足。”

李立发现浙江人吃小龙虾的口味和南京人完全不同,他们专门喜欢那种个头小,肉质鲜嫩的青壳虾,从2007年8月开始,李立不再是大小龙虾混着一起卖,

而是按照各地不同需求把小龙虾进行分拣。

李立:“这种中等小龙虾我们现在就发往上海,像这种中等小龙虾发南京、常州的话,那边价格卖不起来,因为他们觉得你这个虾个头小了,你发浙江的话,浙江人不爱吃这种红的虾,发上海的话,上海人就喜欢吃这种红的、个头不是特别大的虾,现在分好以后卖呢,这样我算过效益起码比以前提高30%。” 李立的养殖技术和带动效应,得到越来越多养殖户的认可,可是现在的李立并不再想通过与人合作扩大养殖面积了,而是把重心放到了收购和销售上,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李立告诉我们说,他2008年的梦想,不但要完成小龙虾经纪

人的成功转型,还没有女朋友的他,也想品尝一下爱情的甜蜜。

篇四 致富经养殖龙虾视频全集
鸽王养殖致富经先进事迹材料

从20xx年到20xx年,**省**市**镇前华村6组张玉芬夫妇共生产销售商品鸽2万多只,获纯利12万多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鸽王”。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在养殖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他们仍然达到增产增收,已生产销售商品鸽1600多只,获纯利2万多元,成为当地养殖榜样。

现年58岁的张玉芬和老伴既养过肉猪、黄鳝,又种过西瓜,由于不是踏错行情,就是技术不到位的原因,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他们听说市种鸽场养殖美国王鸽非常成功,经过认真考察后便在20xx年毅然投资8000多元,从市种鸽场购进种鸽100多对及相应的鸽笼、水槽、食槽等设备。同时,他们向多位专家求教,并购买养鸽书籍,刻苦学习养鸽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获得了成功。

鸽子让他们致富了,总结自身成功的经验,张玉芬夫妇认为:农友要办好养殖场,应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选好项目。大众养殖项目往往价格波动较大,利润薄,最好抓住“名、优、特”项目,例如:养殖美国王鸽、七彩野鸡等,往往效益丰厚,事半功倍。其二、破除小农思想,敢于投资。在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看准项目后就要敢于投大资大干。其

三、苦专技术。一些养鸽户的种鸽不下蛋、下无精蛋、仔鸽死亡率高等都是因为技术不过关造成,因此必须苦专技术。技术越好,产量就越高,效益越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其

四、是积极开拓市场,努力做好销售工作。他们生产的商品鸽不仅销往**城区,还常年与沙市、宜昌、荆门市的客商密切联系,最远的销到山东省,产品十分畅销,这为获得高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销售过程中要时刻收集客户的反馈信息,比如有的顾客嫌商品鸽羽色不一,他们就将杂色种鸽淘汰,以确保商品鸽羽毛颜色一致。同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即使当前商品鸽不愁销,也应积极热情联系新客户,以求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营销效果。

篇五 致富经养殖龙虾视频全集
54岁女职工养龙虾创业 4年创造千万资产

连锁加盟店排行榜 Liansuo.shgao.com qyue

1 54岁女职工养龙虾创业 4年创造千万资产 一个从医药公司内退的女职工,凭着一股不放弃的恒心和毅力,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返

乡创业。短短4年时间,就成功创建了2000多亩的养殖基地和休闲山庄,固定资产达到1100多万元,她,就是不服老的彭水香。

一个从医药公司内退的女职工,凭着一股不放弃的恒心和毅力,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返乡创业。短短4年时间,就成功创建了2000多亩的养殖基地和休闲山庄,固定资产达到1100多万元,她,就是不服老的彭水香。

致富经催生龙虾创富路

2003年,45岁的彭水香在黄石市医药公司内退,但她没闲着。带着多年积攒的5万元现金,在市半边街经营小餐馆,又在上窑商贸区卖过毛线,还开了歌舞娱乐厅。在她看来,45岁正是做事的时候。有一天我看到中心7台讲养殖龙虾致富经,我突发奇想,为何不去老家搞养殖呢?彭水香的想法也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带着大家伙凑来的200万元,2006年底,彭水香回到了家乡河口镇滨湖村。

她联系上河口镇五湖村的村长,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在村长的先容下,彭水香来到河口镇滨湖村和五湖村交接的山地考察。这里有山有水,发展远景很好。彭水香立即决定在此发展龙虾养殖基地,与村里签了30年合同,承包了1000多亩山地。如今,54岁的她承包的山地面积已达到2000多亩。

4年钻研养殖资产过千万【致富经养殖龙虾视频全集】

2007年5月,彭水香在开发出的1300亩养鱼池试养龙虾。并投入20万元,分别饲养了5000只鸡和鸭。回乡创业养殖技术才是最大的困难。由于防疫技术未过关,不到半年时间,养殖场里的鸡鸭出现了大面积死亡。这样的结果给了彭水香当头一棒,她一度感到意气消沉。意识到严重性,彭水香赶紧查阅相关书籍,到镇兽医站找养殖专家咨询,钻研鱼病、禽病的预防和诊断知识。

通过4年的不懈努力,彭水香开发的精养龙虾、螃蟹基地达到2000亩,禽养殖达到1。2万只,还有100多亩桃子、橘子等水果基地,固定资产达1100多万元。

接纳劳动力待员工似家人

没有彭姐的关心,我这个家庭早就散了。彭水香公司的员工陈细娇布满感激地说。过去陈细娇家也是养殖户,丈夫因一时生气打死了偷鱼人,彭水香知道后连忙劝其自首。你的妻子和孩子我来照顾,你坐牢出来后,她们一定都好好的。在彭水香的耐心劝导下,陈细娇的丈夫终于去派出所自首。彭水香言而有信,将陈细娇安排在养殖公司做杂活,答应她带着孩子上班。

彭水香和员工之间就像一家人。每个季度,彭水香都会开茶话会,和员工们一起聊聊工作、聊聊生活。同时,还要评出最团结员工、最积极员工等,还设有最高奖金。我希望大家都能有事做,不再是呆在家什么都不知道的妇孺。目前,彭水香的养殖基地已接纳4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到60多岁的残疾人,下到20岁的年轻姑娘。

篇六 致富经养殖龙虾视频全集
农村创业怎样提高小龙虾养殖产量

篇七 致富经养殖龙虾视频全集
龙虾养殖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aoerjiaoyu/85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