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杂志十五周年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

【www.guakaob.com--工作总结】

《西部大开发》杂志十五周年工作总结

  步履铿锵,更觉时光飞逝。

  沐浴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浩荡东风,搭乘上一带一路建设的高速快车,我们跨入了又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新的十五年。

  伟大的时代,成就伟大的事业。

  刚刚过去的十五年,对西部大开发杂志社而言极不平凡!

  这是杂志社各项工作打基础的十五年、风风雨雨的十五年,坎坎坷坷的十五年,也是我们追梦、圆梦、开启美好未来的十五年。

  过去的十五年,在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下,特别是在程安东、贾治邦两位省长,在杨永茂、徐山林两位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在陈嘉祯社长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届领导、专家、同仁、合作伙伴、读者的无私帮助下,在历任总编辑的精心策划下,在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下,十五年始终坚持办刊宗旨:“服务决策,适度超前”。

  十五年来,我社秉承这一宗旨,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全国,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决策服务工作,在陕西,在西部,在全国产生了比较积极的影响,得到比较高的评价。

  现就十五年的具体工作简要汇报如下,如有汇报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一、精准定位宣传,立足陕西省,传播西部大开发故事。

  十五年来,我们:

  坚持宣传中央、西部十二省市区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坚持介绍西部大开发的投资环境、旅游资源和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坚持宣传和促进东西合作,中外合作;

  坚持描绘西部儿女投身开发的生动实践和壮举伟业。

  先后策划的有影响的专题有:

  《陕西图强》、《文化西安》、《激情重庆》、《品读成都》、《云南发力》、《大美青海》、《多彩贵州》、《广西出海》、《崛起新四川》、《聚变新疆》、《我们的西藏》、《黄河之都兰州》、《美丽内蒙古》。

  以上专题宣传,弘扬了西部十二省市区大开发的主旅律,传递了大开发战略的好声音,我们的杂志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助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责任媒体,受到了各地宣传部门的好评。

  二、精准把握方向,依托智库,开启智库化办刊新阶段。

  这几年,我们依托省决策咨询委、中国泛亚智库、国研智库论坛、中国科学决策研究会,顺利完成了从期刊型智库到智库型期刊的调整,开启了智库型期刊发展的新阶段。

  《西部大开发》杂志的十五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十五年。特别是从2010年至2015年这五年,我们先后对杂志的定位、宗旨、发展战略做了四次大的调整,旨在让杂志进行全面深入的转型。

  近年来,我们的杂志不同于党刊,也区别于行业期刊,通过承接地方政府、社会企业的课题,来提升杂志的影响力。通过明确“为政府出主意,为企业下苦功,为社会办实事”的战略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刊特色,实现了从传统新闻媒体到智库型媒体的转变。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媒体与智库一体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二者结合,将在研判舆情,建言咨政,回应关切等方面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现在我们服务决策的空间无比巨大,我们的服务已经延伸,从政府到企业,从企业到社会。有课题,有规划,还有中介服务,实现了双盈,得到了政府、企业、社会的认同。智库化办刊,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办刊模式。

  这几年,我们组织专家,到外地调研,在各地主办研讨会,一供我省参考,二可服务西部。

  我们先后在西安、延安主办了两届《陕甘宁振兴研讨会》,在北京主办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研讨会》,《延安窑洞对座谈会》,在鄂尔多斯主办了《鄂尔多斯转型升级研讨会》、《社会组织如何服务社会座谈会》。在太原主办了《一带一路与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研讨会》。此外,我们跟决咨委、泛亚智库合作,承担的课题有《未央长庆预防职务犯罪的推广》、《沂水社会治理新实践》、《宝鸡品牌强市》。我们还与中小企业局合作,对全省10个重点工业圆区做了调研,编辑出版了《陕西县域工业园区发展报告》。

  由上看出,杂志承担的使命已经从反映现实,升级为适度超前,服务决策。

  三、精准定位读者,追求决策者,影响县(市)长。

  期刊的竞争,说到底是读者的竞争。

  这些年,我们根据杂志的创办历程,主管主办单位的性质与优势,杂志竞争的格局,认真研判,最后瞄准了我们的读者、精准读者、专属读者就是县(市)决策者。

  现在,《西部大开发》最铁杆的支持者基本上是县(市)长及与之相关的决策者。这部分读者的消费需求最持久,消费能力也相对强大,特别是影响力最大。老社长嘉祯常讲:影响一个县(市)长,可以影响30万老百姓,其实用性可想而知。我们提出两个口号,一个是:县(市)长专属读物,另一个是:决策者专属读物。独特的读者定位,为下一个十五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精准定位内容,将杂志关注的问题,思考的问题,解决的问题均放在县一级。

  这些年,我们从县域治理体系现代化及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入手,致力为县域决策者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每期杂志推出1至2个热点或重点问题,利用卷首语,专家专栏,封面与专题,决策咨询,丝路大讲堂等品牌栏目,邀约相关专家,领导,以前瞻性,思辨性,从多方面剖析,为决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精准智力支持。

  这几年我们策划的专题赢得了读者的普遍赞美。

  比如:《十一个“五年计划”得与失》、《三问榆林》、《“农民合作”启示》、《解析中小企业税负之痛》、《问答县委书记》、《追问城市病》、《金融隐忧》、《陕甘宁大融合》、《让干部重回群众中》、《让人头疼的煤炭》、《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论包容性改革》、《陕甘宁扶贫意见书》等等。

  其中,《三问榆林》、《”农民合作”启示》分别荣获中国第25、第26届经济新闻一等奖。

  五、精准定位经营,从以企养刊,到以库养刊。

  这些年我们一直坚持以企养刊,到以库养刊的理念。对我们而言,经营虽说是个追逐金钱的过程,但还有远远高于钱的选择。只要杂志办好了,服务决策不吹牛,适度超前无大话,把最有价值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给读者,得到读者的信任,这将是千金难得。没有信任的期刊,只会是百余张白纸,谈不上什么经营。

  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名刊高价战略,虽有争议,但是效果不错。《西部大开发》杂志不是一个刊名,也不是一块牌子,而是杂志内在价值的综合体现。5年前,每本订价只有9,8元。现在,每本订价98元。5年前发行600多份,今年发行超过5000份。

  2013年,杂志社荣获中国经济类期刊《创新经营十强期刊社》。2014,杂志社当选《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单位》。

  时间没有刻度,而一些重要数字将镌刻在《西部大开发》的岁月中——

  15个春夏秋冬,5000多个日日夜夜。

  180期杂志,180个封面设计

  累计读者5万发行200万份。

  150个策划,100多个封面与专题

  70篇余卷首语,上千篇文章。

  10数次研讨会,上100次座谈会,数百次的调研……这些数字,佐证了我们十五年的辛勤劳动。对我们而言,我们对得起领导,读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六、精准发现问题,三大突出问题急需解决

  体制问题是制约杂志发展的突出问题,管理问题是制约杂志做大的突出矛盾,人才流动是制约杂志做强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认真研判,及时解决,如此《西部大开发》杂志定能实现创品牌期刊的梦想。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西部地区全面脱贫的关键五年,也是《西部大开发》杂志各种优势和潜力集中释放的黄金五年,更是《西部大开发》杂志破解难题的五年,补齐短板的五年、跨越赶超的五年。

  全社上下一定要在一鸣社长领导下,焕发最佳状态,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抓好队伍建设、壮大经营规模、统筹新媒体建设、提升杂志品味,努力让下一个十五年,成为全社各项工作的创新的十五年、见效的十五年、出彩的十五年。

  天地之气,其会也有时;山川之灵,其发也有机。

  一本杂志因悠久的时光而底蕴深厚,更因重大的机遇而活力无限。

  站在两个十五年的交汇点,一带一路建设春潮涌动,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创品牌智库类期刊的目标。希望社会各界朋友,亲爱的读者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们在下一个十五年与西部同行,与丝路并肩,以实干作答读者,回报读者,回馈社会。

  预祝《西部大开发》杂志越办越好!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13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