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很乱很烦的句子

| 合同范文 |

【www.guakaob.com--合同范文】

心里很乱很烦的句子篇一
《心理案例范文一般心理问题》

一例高中生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陈某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高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导致上课走神,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引起同学的哄堂大笑。加上性格内向,缺乏交流和指导,使他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因而讨厌上学、上课。自己觉得非常不应该,对不起父母,因而感到十分苦恼。咨询师通过与求助者建立融洽的咨询关系,以合理情绪疗法和阳性强化法为指导,及时改善求助者的错误认知和不适应行为,帮助求助者个性不断完善,心理日趋健康。

一、一般情况

陈某,汉族,男,16岁,高一在校学生,独生子。身体健康,发育良好,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母均为工人,无家族病史。父亲很少和他交流但对他要求严格,母亲对其照顾无微不至,家庭经济情况较好。来访时由他母亲陪同而来,一直低着头,右手手指不停抠左手手腕,不主动说话。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近一个月来,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精神恍惚,讨厌上学、上课。情绪低落,焦虑、内心很乱、很烦,对什么事物都不感兴趣,白天无精打采,晚上睡不着。

个人陈述:我从小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说话。爸爸因为当初没能上大学而深感遗憾,对我期望很高,平时对我要求也很严格,但因工作较忙事情较多很少有时间跟我交流。妈妈负责照顾我所有的日常生活,对我的要求也比较严,经常会跟我聊天,谈论的都是学校里的事情。爸爸妈妈从小就要求我做个懂事、守规矩、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的好孩子。在初中阶段我的学习成绩在学校一直很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赞扬声中长大的。在初中时和同学们的关系一般,没什么矛盾也没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很少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课余时间自己特别喜欢看书,读过不少课外书。中考时成绩还是不错的,考上了本县的省规范化学校。素质教育使我有了更多的自主时间,加上对高中添加的网络应用课程充满了无限的好奇,总想把它弄明白、搞清楚,就

慢慢的在同学的“循循善诱”下,上了几次网吧。不知不觉过了两个月,正好学校要组织高中阶段第一次期中测试,自己认为自己一定能考好,而且还学了好多本事,一定能给爸妈一个惊喜。结果是恰恰相反,考试成绩是红灯盏盏,由入学时班级的文化课第四名降到了班级三十五名。考试前上网的事被班主任知道并受到严厉批评,我觉得很丢人,很郁闷,感到无法承受,心里非常难受,认为自己一点没用,上课注意力也无法集中。后来又因为上课走神被老师提问时答非所问,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更让我无地自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性格开始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往,讨厌上课、上学。每次回到家就想要是能不上学多好,怕爸妈觉得失望又不敢跟他们说,也不敢真的不上学。每当回到学校时就觉得心烦意乱,不想进教室。勉强进入教室,总感到提不起精神,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无法专心听讲,成绩更是每况日下。看到同学们一起玩耍,自己反而觉得很烦,不愿参与其中。当考试成绩出来,自己再也听不到赞扬声,心情更加烦燥,认为别人肯定看不起,觉得上学没意思。对于成绩下滑自己也感到非常难过,觉得自己已经成为“名副其实”差生,心里烦燥不安,担心如果将来考不上大学会对不起父母,白天上课没精神,晚上又睡不着。

就诊目的:调整好心态,上课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提高学习成绩,改善和同学们的关系。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咨询师观察到的初步印象:求助者由母亲陪同而来,身材匀称,发育正常;五官端正,衣着得体。进咨询室时显得很紧张,低着头不敢与咨询师对视,右手手指还不停抠左手手腕,不主动说话。在咨询师询问后开始叙述,言语条理清楚,回答切题,语调适中,定向准确。

母亲反映:从小性格内向,不爱跟外人说话,成绩一直很好。平时喜欢呆在家里看书,不喜欢出去玩。一直都很听话但也很要强。在家里有时会跟父母谈论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喜欢听父母表扬,偶尔被批评就会生气、闹情绪。近一个月来,周末回家和父母的话变少,整天无精打采。晚上不知道在房间里干什么,很晚不睡觉。从老师处得知上课经常走神、成绩下降。回来问其原因,说上学没意思,别的什么也不说。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综合收集求助者的资料,求助者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诊断依据如下:

1.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是现实性刺激(考试成绩不理想和答错问题时同学的笑声和老师的批评)引起的;冲突具有道德性质,成绩不好觉得对不起父母;因此属于心理冲突的常型,可以排除神经症.

2.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的消极情绪是由客观事件(显性或隐性)引起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求助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个性相对稳定,没发生根本性改变。另外求助者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为自己的行为状态担忧,有求治愿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3.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在学校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一个月左右。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同学知情意较统一,自知力完整,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无妄想等,可排除精神性障碍。

2.与神经症相鉴别:该同学虽情绪不稳定,易发火,但内容未充分泛化,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且其心理冲突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与神经症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排除神经症。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该同学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非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反应没有泛化,未对社会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五、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求助者处于青春期阶段。

2.社会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和答错问题时同学的笑声及班主任的批评。

3.心理原因:从小性格内向,成长的经历和父母的教育使其养成追求完美 、争强好胜的性格,不能接受挫折与失败。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①帮助其调整心态,做到上课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 ②改善其当前的睡眠状况,能在半小时左右入睡;

③改善和同学的关系,能和同学们一起活动。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改善其认知方式,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其社会(人际)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发挥潜能,完善个性。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所采用的方法与原理

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阳性强化法。

求助者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是由于求助者本人不合理的观念引起的。求助者从小在赞扬声中长大,形成了好强的性格,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更无法容忍同学的嘲笑。要调整求助者的心理状态,改善其目前的情绪状况,使其不再讨厌上学,课堂能集中注意力,最终提高学习成绩这样一个目的,就必须改变其不合理的信念,让他看到自身的潜能和优点,并有勇气去面对和解决他的问题。合理情绪疗法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求助者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疗法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的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在矫治求助者不愿上学、上课的行为时,除了鼓励求助自我教育和管理外,还要及时采用阳性强化法。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并且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

如果想改变求助者原来的讨厌上学、上课的行为,引导按时上学、认真听讲,就要对他的积极行为及时给以奖励和强化,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就是阳性强化法。

(二)双方责任与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职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循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

心里很乱很烦的句子篇二
《从“矛盾”到“和谐”──《荷塘月色》的文本解读》

从“矛盾”到“和谐”──《荷塘月色》的文本解读

山东淄博市博山经济开发区万杰朝阳学校 张传海

关键词:矛盾、和谐、受用、无福消受、回归文本、个性解读

看了很多关于《荷塘月色》一文的分析、赏析、教学设计以及教案,受益多多,但又感觉有些不尽人意。所以不揣浅陋,将自己的一知半解于此献丑,实为抛砖引玉,为语文教学尽绵薄之力。开篇之前,先说一些看似游离于题外的东西,故本文的入题要从第三小节开始。但前两节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些观念性的东西一直限制着我们的视野,影响着我们的思考,进而制约了我们的解读能力,所谓南辕北辙。这对语文教学是一种戕害。所以先噜苏一番。

一、回归文本和知人论世

不可否认,知人论世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解读手段。所以很多论者在面对《荷塘月色》一文时,都敏锐地联系到了1927年的政局变幻,想到了国家的暗淡前途和知识分子的苦闷心境,也有论者联想到了作者因子女众多而引起的生活困难和家庭龌龊。应该说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但当我们过分寄重于知人论世,而忽略了对文本本身的阅读和感悟时,往往会落入庸俗的窠臼,变而为索引派或考据派,这又是语文教学的大忌,会限制学生的智力开发和个性阅读的开展。笔者一直以为文本是阅读的第一手资料,知人论世只.................是文学鉴赏和批评的辅助手段。文学作品具有她独特的表达方式,特别是一些不朽之作,它们在表达上的..............

隐蔽性和多义性,带来了解读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这使多角度的立体研究和全方位的精密分析成为必要。但是,不管何时,文本都是第一位的,因此,在这里我不想再“知人论世”,只想就文论文。知人论世一旦走向极端,要么很可笑,因为很无聊;要么很可悲,因为很机械。它和“成分论”一样,必须关在专门的笼子里。中学语文的教学,因为担负着学生文本感悟能力的培养任务,尤其是在提倡个性解读的今天,这种对文本的回归就更加重要。基于以上不成熟的认识,本文所要展开的,就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分析和感悟,走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进朱自清的内心世界。

二、从作家回归到人── 一个有痛苦有思想的生命个体

从各种现存文字看,朱自清应该是一个温文尔雅、天真率直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学浸淫的人,因此他的散文并不难懂。只是作于1927年7月的这篇散文有着太多的巧合,那是一个多事之秋,更是一个腥风血雨的时代。任何一个稍懂中国现代史的人,都会条件反射似地想到蒋介石在上海的“四.一二”和汪精卫在武汉的“七.一五”。这些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和现代史的记忆中是那么触目惊心,以致它们成为了1927的代名词。当此内忧外患关头,朱自清,能不有感乎?在文学评论和语文教学中,“知人论

世”都已成为一条重要原则,既然,朱自清是一位爱国人士,既然,1927年的时代背景有这些不得不说的故事,你回避得了吗?

朱自清是一代散文大师,这在文学史上是毋庸置疑的。他的人格也是毋庸置疑的,“你同他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存、朴素”(杨振声《朱自清先生和现代散文》),是我们景仰的教授、作家、有气节的中国人代表。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每一人在社会中都承担着多重角色,朱自清也是。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他除了是作家、教授、有气节的中国人,还是一个男人、丈夫、父亲和儿子,换言之:一个凡夫俗子。他必然的也要经历人生的尴尬,会有他的烦恼和痛苦,会有他的叹息和歌哭。只是,作为一代文章大师,其叹息和歌哭也会成为经典,正如屈原的愤激和呼喊会成为《离骚》,李白的失路和困境会成为《将进酒》和《行路难》,朱自清的一次散步也造就了现代散文的一篇扛鼎力作。

通常,我们对大师和经典的解读,存在着仰视心理,这没有什么,但问题是不能因此简单化和概念化。李白代表着盛唐的豪迈和进取精神,鲁迅代表着近现代国人的反帝反封建精神,一定没有例外吗?推而论之,朱自清的1927年的文章一定只能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绑在一起吗?共性之中有个性,必然之中有偶然,这是个很大的命题,涉及到创作和欣赏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在此不再讨论。

我们只谈文本。不要任何文章外的东西参与进来,不要任何外来内容的干扰。为了拉近欣赏的距离,我们要求学生把朱自清想象成一个普通人,像作品所表露的:一个有妻子的丈夫,有孩子的爸爸,“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的有些小小烦恼的人。 ..................

从文本来看,作者也不想提那些烦心事,他显然不想再纠缠下去,只想摆脱它们。因此,虽然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但接下来呢?他就散步去了,再接下来,他到了荷塘,还想到了采莲的艳装少女,最后就回到家了。所谓的“不宁静”已成过去,来无影去无踪,我们一些毫不相干的局外人,耿耿于怀作者为什么“颇不宁静”,岂非多此一举?

此为题外话,下面进入正题。

三、矛盾与和谐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论者皆以为这是文眼,笔者深表赞同,而且还要细细品味:“不平静”而至于“颇”,可见事情有些严重,或很棘手。是“这几天”的事情,那么因时间短暂,又年代久远,原因就不宜深究;又因为只是在“心里”,连发妻都浑然未觉,这次不宁静,就无人知晓,或因难以启齿,或因知音难觅。在院子里乘凉而“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因月而想起荷塘,这颇让人想起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只是,东坡居士是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而朱自清却是“悄悄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孤独之感,隐隐欲现,这又颇似岳飞的“起来独自绕阶行”。但朱先生却又接着说了一段话,直抒胸臆,吐露了自己的内心矛盾和困扰: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试析,“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则我没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则我在这一世界里不太得意;而且“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

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到这里,“不............

宁静”的原因似乎出来了:孤独、不自由。但作者又说“这是独处的妙处”,“独处”没有感到孤独,却感到自由,称为“妙处”,则作者所谓“路上知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就不是被动的逼迫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了。他对自由的向往与渴望,已经点出。作者“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就揭示了这一生存矛盾。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爱热闹”、“爱群居”,但这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带来了伤害,个人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都失去了自由。因此不得不“也爱冷静”、“也爱独处”,苏轼所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是说这种生存的两难境地。(至此,回扣开头作者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就是心里很乱,很烦,不安宁,不肃静。)

与此相对应的(按:这里可以知人论世一下,以自圆其说)是,朱自清1916年即与武仲谦女士结婚,1927年就有了五六个子女。武女士是1929年病逝的,那么1927年健康应该已出现问题,家务繁重、儿女嘈杂、经济困窘、家庭龌龊、确实使人烦不胜烦;如果工作上再有些不顺,心里不宁静就很正常了。 ...

这种矛盾心情,在中国的文人传统中是有先例的,他们的做法也很相似,如李商隐是“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白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朱自清呢?他选择的是离开家,离开小院,离开妻子儿女,一个人在幽僻的荷塘边,沿小路一圈圈儿走下去。他看到了什么呢?

一般说来,课文的四、五、六段被认为是最精华、最成功的部分,因为在作者笔下,荷塘和月色都具有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美,但这种说法有他的片面性,理解未免失之肤浅,好像作者面对美景忘了一切,“我

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作者都这样说了嘛。但这样看的话,就有些“为写景而写景”之嫌了。一代宗师,难道只为卖弄华词丽句和巧夺天工的修辞而摇唇鼓舌吗?果真如此,这就是一篇内容空洞的六朝文了,岂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乎?

来一起读第五段。作者看到了什么呢?思之再三,令人恍然。本段共六句话,原来前三句写了月光以........及月光下的叶子与花,第四、五两句写淡云遮月和树影,最后一句总写。原来这一段是个“先分后总”的.........................

结构,那么最后一句就要重视:“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因为“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或得月(前三句)或有一层淡淡的云(第四句)或否(第五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

曲”。

天何言哉?大自然又何言哉?但朱自清已经感悟到了:那真谛就是“和谐”二字。至此,就可以明白

第四段的内在深意了:前三句写叶子和花,静态;后四句写微风吹过来,动态。风乍起,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是“送来缕缕清香”,“ 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把四、五两段合在一起,可以看出这是两段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生感悟的文字,作者由于某种原因,感到心里颇不宁静,但他没有向外人表露,更没有搞得家里鸡犬不宁,而是在夜深无人时到外面走走。在散步中,他领悟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不管是风止还是风起,荷塘都是美的;不管有月无月,荷塘也都是美的。所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喜怒哀乐从来难免,而能够保持一种内心的和谐最重要。但作者写来却又含蓄蕴藉,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将议论蕴涵于美轮美奂的描写之中,颇得唐人意趣,当然不同于那些一眼见底的所谓哲理小品。

四、“受用”与“无福消受”

同样的含蓄蕴藉之笔还有另外两处文字。一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作者大大方方笑纳的,是无边的荷香月色,这是雅事,当然可以大书特书,作者欣赏了,也领悟了,可谓字字珠玑,文质兼美了。还有一处是“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由荷塘想到采莲是很正常的,可是,这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又是唱着艳歌去的,这就有些意思了。“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作者说“我爱热闹”,那么他敢说“我也爱风流”吗?当然不能。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因为孔圣人有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思”,还因为朱先生是教授,是作家,他要为人师表,还要立德立言。但他还是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好一个“无福消受”!而且还“可惜”!而且还“真是有趣的事”!而且还记起了《西洲曲》里的句子:莲子清如水。中学老师曾经告诉我们:“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朱先生知道吗?朱先生懂得“谐音”和“双关”吗?

当然知道。而且他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记得曾经有一个时期,《荷塘月色》在编入中学课本时, “采莲”的这一部分被编者删掉了,原因不详。或许在那个“只许革命”的年代,这种不健康的情调不够冠冕堂皇、不够伟大纯洁吧?

朱先生前妻早逝,后来(一直过了好几年),才有有了第二任妻子,从来没有听说中间和以后移情别恋或者搞婚外情,朱先生绝对自律很严。但是,这“采莲”一段却含蓄地流露出了一种强烈的个人欲望:对青春的向往,对爱情的颂扬,对快乐的留恋。生活是那样残酷,那样不遂人愿,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很大的差距。朱自清一面是学有所成的教授、著作等身的作家,是为人妻为人父为人子的家庭支柱,另一方面,他还是感情丰富、正当盛年的的“人”,他的欲求和理想都遇到了很大的矛盾,而且必须压抑在内心深处。

我们还是从课文中来找答案。这些矛盾,通过一次散步,也已被作者化解。那就是对于“荷香月色”且“受用”,对于“采莲”就只是在心里说“可惜我们已无福消受了”。孔子之“发乎情,止乎礼”,适可而止,不亦君子乎?作者的矛盾的内心世界又“和谐”了。

这样,作者就由“不宁静”进入了“和谐”,他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苏轼《赤壁赋》中说: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文人似的心理调适历程,个人的内心矛盾,终于归于和谐;个人的欲望痛苦,最终被明月清风所替代。从此,又天下太平了。

所以,对这篇文章,一位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一是情绪的宣泄和消解方式;二是欲望的转移和替代形式;三是篇章结构的内在逻辑;四是描写手段的多姿多彩。

心里很乱很烦的句子篇三
《2013心理案例分析论文姜赟》

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姜赟

摘要:本案例中的求助者由于考试失利,而产生焦虑情绪。案例采用心理咨询初诊接待程序,充分了解求助者的一般资料和个人成长史,详细了解问题发生发展过程和求助原因,结合临床观察,对求助者心理状态进行认真分析诊断,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基础上,采取合理情绪疗法来矫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经过6次咨询,求助者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都明显改善,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 考试焦虑 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求助人:李琦,女性,汉族,17岁,高二学生

二、 个人成长史

独生女,性格文静敏感,做事追求完美,个性要强。父母均为农民,对求助者要求较高。求助者高一学习成绩优秀,深得父母和老师的器重。

1、求助者精神状态

求助者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但意识清醒,思维正常,言行一致,未发现幻觉、妄想及其他障碍。

2、求助者身体状态

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和传染病史,否认有家族精神病史,近期体检无任何躯体异常症状。

3、社会功能

与同学人际关系紧张,上课容易分心,成绩下滑。

4、心理测验结果

(1)SCL-90测试结果:人际关系敏感2.1,抑郁2.3,焦虑2.8,测验结果显示抑郁、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其余因子分在正常范围。(2)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5分,提示有轻度抑郁。(3)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8分,提示有轻度焦虑。

三、主述和个人陈述

1、 主述

升到高二后求助者感觉学习压力大,近两个月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失眠,无食欲,由于考试失利自信心受到打击。

2、个人陈述

小学到高中,考试成绩一直很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父母对自己也很放心。可是到高二以后,期中考试却只考了班级第18名。老师和同学也没有以前对我那么好了,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至少应该考进前10名吧,没想到竟然这么糟糕!我觉得同学都在背后议论我,瞧不起我。我真失败透了,还特别对不起父母,让他们都失望透了,爸爸妈妈为我花了许多钱,要再考不好不知道怎么跟家里交代,我以后肯定没什么前途了。马上又要期末考了,我不想读书了,我现在一坐在教室心里就感觉很烦,上课总是走神,也无法专心学习,脑子很乱,吃不香睡不好。觉得学习越来越吃力,有时候我真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如别人,比她们笨。我觉得很难受,所以来找您帮帮我,尽快尽快摆脱目前的状态。”

四、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1、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

求助者仪表整洁,举止得体,思路清晰,说话流利。有礼貌,求治心切,合作主动。自知力完整,无幻觉、幻想。谈及与考试有关的话题时无精打采,紧张痛苦。

2、求助者同学诉述

李琦以前性格开朗,自从考试感觉没考好后,话明显少了,情绪低落,不怎么搭理人,偶尔和同学交流也会说害怕以后考试还是这样甚至更糟,对不起父母。

五、评估与诊断

1、诊断结果:

该求助者为一般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有以下几点: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且主客观世界统一,无幻觉和妄想,个性也相对稳定,因此属于心理正常范围内的心理不健康。

(2)求助者是由于现实压力(考试没考好)而产生的内心冲突,并且具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3)求助者不良情绪持续两个月时间;

(4)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社会功能未严重受损,但效率下降;

(5)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内容尚未充分泛化,仅局限与考试有关的范围内;

(6)心理测量量表测验结果支持本诊断结果。

3、鉴别诊断

(1)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且主客观世界统一,无幻觉和妄想,个性也相对稳定,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鉴别:求助者心理问题有明显现实色彩,情绪虽然有抑郁和焦虑,但基本局限在与考试相关的部分。父母方面压力很大,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3)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不太强烈的现实刺激即考试不理想引起的,持续时间短,仅一个多月,反应也仅局限在学校,没有明显泛化,对社会功能未造成严重影响,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与其他疾病鉴别:来访者无家庭遗传疾病,自幼身体健康,可排除躯体疾病

4、来访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生理原因: 无明显生理原因;

(2)社会原因: 求助者即将面临高考,对冲刺高考的学习生活不太适应;经历了考试失利事件,自信心严重受挫;很少与其他同学交往,缺乏相应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和指导。

(3)心理原因:性格敏感,做事追求完美,自尊心强;认为自己本身很优秀,一次考试不理想自己就没有希望了,对不起父母等。行

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不能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结果,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改善抑郁、焦虑、烦躁的情绪状态,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其自信心。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的不完美,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

心理动力学认为:考试焦虑与近期考试的创伤性经历和个性缺陷有关。由于家庭教养的方式,导致求助者性格文静内向,过分追求完美。对于考试失利的认知产生偏差,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且常常绝对化,以偏概全或糟糕至极,即认为考试失败会导致可怕的后果。加上父母对其要求较高等不利因素的加重和催化,由此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如果不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加以治疗和矫正,发展下去,求助者将会出现严重的人格障碍。

合理情绪疗法 (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它在许多著作中也被译作“理性情绪疗法”。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能愉快地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

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在ABC 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八、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包括: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了解具体的咨询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和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和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包括: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 咨询收费:校内咨询免费

九、咨询过程:

(一)咨询大致分为三阶段

(1)诊断阶段 (2)咨询阶段 (3)巩固阶段

(二)具体咨询过程:

心里很乱很烦的句子篇四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六章情绪管理》

心里很乱很烦的句子篇五
《英语句子成分,时态》

心里很乱很烦的句子篇六
《你怎么变了?》

心里很乱很烦的句子篇七
《我眼中的爱情》

我眼中的爱情

爱情,人们谈得太多。关于爱情,人们似乎也总有谈不完的话题;关于爱情,人们演绎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至今仍然被传播着,被歌颂着。所以,我认为,只有谈不完的话题,才有成为永恒的机会。

每一段爱情的开始都是那样的美丽,在那个当下两个人就可以描绘出未来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画面。那一次次的幻想,一次次的憧憬,让两个人的心贴得越来越近,两个人的手牵得越来越紧。每一段爱情的开始,都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找寻之旅,找寻那个心中理想的伴侣,他一定要善良、要独立、要孝顺、要有事业,最好要有房有车还有钱„„

在两个人没有遇见之前,似乎标准设立的越多,自己的心就会越有安全感,自己才更踏实。总是设想在遇见心动的那个他之前,就假定出我理想中的他必须要具备的种种,自己的爱情才会走得一帆风顺。于是,带着心中的标准开始一段爱情的寻觅。朋友介绍了一个异性,并不是很来电,出于尊重,道出了自己理想伴侣的条件,于是只能以有缘无份默默收场;爸妈安排了一场相亲,似乎并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抱太大希望,结果也是预料之中的,通过月老传达了“眼缘”的重要性,同时再一次道出了自己的择偶标准„„直到有一天,遇到了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她,霎那间自己失去了理智,语言系统、逻辑系统、神经系统等等出现了短时间内的休眠,心如潮水将自己紧紧包围,那一起一伏的激动,慢慢地随着头脑冷静下来迅速传递给大脑爱的信息。同时,伴随着理智地思考,我该怎么去说第一句话,我该怎样调节自己的语调、语速,我该怎样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我又该怎样掩藏自己的激动之情。接下来,开始了试探性的爱情之旅,这一阶段,最心动的那个人,他的行为往往是优于常态,甚至超越常态的,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心中又有一种莫明的担忧,于是千百次想方设法的让对方开心、快乐,因为他不忍心失去她,他无法想象失去了他以后自己该怎样面对接下来的生活,仿佛那一刻,她就是你的全部。

天公作美,她并没有拒绝。于是开始了爱情的发展之旅。在这一刻自己作为追求者,凡事显得异常的主动,也就是在这一刻,对对方没有了任何的要求,曾经的择偶标准在心动之后也荡然无存(我认为,许多爱情也正是在此埋下了悲剧的种子)。人们说爱,就是心动那一刻的延续,我觉得说得太好了。两个人逐渐地一起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当中,似乎在向人们宣誓:大家注意啦,我们两个谈恋爱了。身边的这个人已经心有所属了,也劳请不必抱占有之心了(开个玩笑,不过确实在冥冥中也包含这种情愫,只是顺带而已)。人们看到的关于爱情是美好的场景,也就一幕一幕恰当的上演了——嬉笑玩耍、打情骂俏、卿卿我我、形影相随、如胶似漆、难舍难别„„

人们之所以去追求爱情,我认为出于两种原因。第一,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到了荷尔蒙涌动的季节,索取异性是本性所趋,于是开始了一段爱情,这一类人的爱情理性能量较占上风,结局往往比较圆满;第二,人是虚荣的动物,总是听到身边的朋友说他和他女朋友一起干了干了啥,隔壁班的那个女生多么多么漂亮,办公室里的那个会计是多么多么有女人味,于是占有的欲望汹涌而至,别人搞不定,如果自己能攻下这座女人的碉堡,该是多么的风光无限啊!在跟几个要好的朋友探讨以后,一个个爱情攻略开始了,终于使出了浑身解数搞定了那个大众情人,赢得了一片喝彩。这一类人,他们的爱情多半无疾而终,这类爱情多半具有“炫”的成分,每一个举动都要第一时间告知他的生活圈。这样的爱情,浪

费类自己的时间,耗费了对方的青春,演绎了浪漫的爱情,却活在了别人的褒贬议论之中,直到有一天公众随心漫论了一些猜测,一种不祥的预感就弥漫在两个人的视线当中,于是精彩建筑的爱情大厦就在本无牢固基础的情况下轰然倒塌、土崩瓦解,一切归于平淡,留给人们的只是口舌之谈,更多的人流露出的是嗤之以鼻。

爱情,在蜜月期之所以如此的甜美,是因为两个人还在拼命地发现对方的优点,尽量地掩饰各自的缺点,所以呈现出来的都是美的成分,这种美是华而无实的,需要经过更深度地考验,方能结出硕果累累。没有经受住考验的爱情,并不是败给了时间,而是败给了自己,准确地说谁都没有错,错就错在本就不该有那个开始。两个人如果都非常地强调个性,都希望对方尊重自己,而从不去想如何去尊重对方,问题就开始暴露了,两个人也不再具有发现美丽、发现对方优点的能力了,取而代之充满了后悔,充满了不解,充满了无所谓,这时候才真正开始了“真我”的个性大对抗,其实这本非坏事,如果你能从对抗中发现自己还有不足,还能给自己留些理性的空间,继而改正身上的不足,既提升了自己的涵养,又取悦了对方,也保证了爱情的继续;如果你偏执地认为这是命运安排的爱情“生死劫”,我没有什么错,错都在对方的身上,两个人都这么想,没有一个人肯为了这份情做些许的妥协与忍让,你们的缘分恐怕就要告一段落了。

分手后的两个人,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变成了这个世界上最熟悉的陌生人。从不主动联系你,但是总会偷偷地关注对方,看到对方空间发表的“我心里很烦,很乱,我的世界一片空白”,心里却异常的高兴,仿佛对方越是不好,就越能印证自己当时是对的。时间在流逝,岁月在更迭,人的思想和心胸也变得越来越宽广,蓦然回首忆往事,打开心爱的她的qq空间,发现曾经的她现在依旧过得不是很好,一个人在社会上打拼,压力自然不必多讲,人也变得憔悴了很多,再往下看那个曾经属于我和她的相册,至今仍然弥留在那里,只是所有的美好只能定格在往昔,“我爱你”也只能用眼泪来回忆。音乐也想起了,“如果再回到从前,还是与你相恋,„„”,后悔、惋惜、“对不起,当时都是我不好”、“亲爱的,你还能原谅我吗”,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这么的上演。令人高兴的是,自己终于幡然悔悟,明白了在热恋当中就是精神世界的感受,没有谁对谁错,因为你们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爱情。爱情需要两个人共同经历风雨,见证彩虹,共同搭建一个能量场,用爱来融合两个人,去书写未来美好的人生。终于明白了,经历的那段感情还没有到讲道理的阶段,因为那时的爱情本身就很脆弱,本身就不是靠讲道理建立起来的,所以最终赢了道理,却葬送了爱情;令人遗憾的是,要是当时就明白这个道理该有多好啊,现在才明白似乎时间有些捉弄人的嫌疑。为了这情感的经验,付出的代价却是遗失初恋那锥心的疼痛,与难以抚平的情伤。 人,总是经一事长一智。人也总是在自己最爱的人身上成长自己的生活经验,却在最爱自己的人身上真正地享受生活。悲剧又出来了,你最爱的人往往不是最爱你的人,最爱你的人也不是你最爱的人,好不容易有一天你心爱的她也是那么的爱你,两个人却受宠若惊,丧失了理智,所有的行为变得异常,靠着精神的动力经营着爱情,其脆弱程度可见一斑,崩溃也只是时间问题。

写到这里,可能给大家的感觉是爱情结局就是悲剧的,其实不是的。之所以讲这些,的确是靠自己的体验与观察,向更多尚未经历爱情的朋友们倒出一些个人关于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让朋友们尽量地规避情伤,享受爱情的美好,才是我此文落笔的初衷,承望各位理解。

最后,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前生造定事莫错过姻缘!

心里很乱很烦的句子篇八
《心里小论文怎么写》

心里小论文怎么写?

2009-4-30 11:45

热心网友

《教你写心理小论文》 文:章莉

学生心理小论文的写作内容(1)

什么是心理?

在学生心理小论文的写作中“心理”泛指人的一切内心活动。

包括:感觉、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性格、情感、个性……

学生心理小论文的写作内容(2)

好奇心、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紧张、焦虑、渴求、后悔、高兴、悲伤……镇定、勇敢、畏缩、从容……建立兴趣、树立信心、改变情绪、人际交往、陶冶情感、磨炼意志……

学生心理小论文的写作原则(1)

真实:讲真实的故事;谈真实的感受;做真实的调查;记真实的实验;搞真实的研究

科学: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心理;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实验;用科学的问题进行调查;用科学的技术分析统计

规范:内容选择要规范;研究过程要规范;写作格式要规范

独特:写独特的心理感受;写独特的心理变化;写独特行为背后的心理;写行为背后的独特心理

学生心理小论文的写作方法(1)

心理日记的写作:突出对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的描述。

是一天或每天对于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内在体验的记录。可以是所见、所闻、所说、所做的感受。

例:妈妈的笑

孩子用心观察,记录了妈妈在一天里的笑。虽然只是观察妈妈情绪体验的简单记录,却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10点23分:我看见妈妈买菜回来,就赶快帮妈妈把菜拿进厨房,妈妈笑了,还跟我说了“谢谢!”

18点5分:爸爸在吃饭的时候,告诉妈妈可能要出差,妈妈先皱着眉头,后来听爸爸说可以带家里人一起去,妈妈笑着跟我说:“我们一家还没有一起出去旅游呢!”

……

例:成长不烦恼 逸仙小学 赵力惟

有一次,我和妈妈坐52路公共汽车回家,本应该投2元,可我为了省钱,只投了1元,被司机发现了,我硬说自己投了2元。从此,我不敢想这件事,一想起来就觉得自己是个品性不好的孩子,我也不敢坐52路车,因为我害怕遇到那个死机,后来,我甚至害怕所有的公交司机。这件事,让我的心灵蒙上了阴影。

自我剖析:小孩子做了这种事情,都希望司机和妈妈好好跟自己讲清道理,不要总是发火。我自己认为这不完全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我只投一个硬币是为了省钱,当时并没有想到道德的问题。司机发现后,我心理十分紧张,不敢说出事实。后来,听妈妈讲出这些道理,经过自己的思考,我都明白了,以后类似的事情也不会再发生了。这么一分析,我心里这块放不下的石头总算落地了,现在我既能说出这件事,也能坦然地坐52路车。

学生心理小论文的写作方法(2)

心理小实验的写作

为了验证某种关于心理问题的理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活动。

1、实验目的

2、实验对象及时间

3、实验假设

4、实验措施

5、实验结果分析

6、实验结论

7、参考书目

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烦恼 樱花小学 王夏妍

调查目的:

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烦恼,并找出原因,为开展“如何解决高年级学生的烦恼”这一课题做准备。

二、调查时间:2001年5月

三、调查范围:樱花小学六年级学生,共100人。

调查结果:

1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逼得很紧,如双休日从星期六至星期天都要外出上补习班,搞得我们高年级学生很烦、很紧张。

2父母亲很娇宠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包办,让同学们感到没有自由。烦! 3有些父母之间合不来,经常吵架,甚至打架,让孩子安不下心来学习,头脑很烦、很乱。

4有些人害怕与好朋友闹矛盾,担心事后朋友不跟他玩了,真烦心。

5老师会让同学们每天写一篇日记,同学们都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感到很烦恼。

6有些同学一到考试便头痛,怕考试考不好,烦。

7临近毕业,担心自己考不上理想的中学。

原因分析:

1来自家庭的因素有的家庭没有给同学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家庭琐事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

2来自学校的因素随着年级的增长,面临升学问题,学生间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学习压力每日剧增,让同学们喘不过气来。

3自身的问题

有少部分同学的心理素质有待加强,这对于塑造一个健康优秀的跨世纪人才十分重要。

讨论: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发现高年级的同学不轻松,面对升学的压力以及家长们的望子成龙的心态,同学们的紧张情绪渐增,有的同学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来适应现在的环境,所以会烦恼。我认为作为跨世纪的青少年,首先应该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一席之地。

学生心理小论文的写作方法(3)

心理小研究的写作

1、研究目的

2、研究时间

3、研究对象及方法

4、研究结果

5、研究结果分析

6、研究和建议

7、参考书目

心理小论文范文

作者:刘小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4日

感触心痕

作者:王洋 辅导老师:李宁

夜已深,月更圆,不可知,哪里才能感知一种心仪的风情

那样一个怅然的时节,最使我悲戚,最使我寻觅某种心灵所欠缺的安慰,促使我养成了孤傲的习性。那些烟消云散的情愫,摧残了我多少宝贵的光阴,扼杀了我多少眷恋的梦幻。久而久之,我开始感触心痕,默默地阅读着它所留下的万种的风情。

在人生中,在学习中,我曾自创了品味生活的空间,在引导我走向进步的道路之时,我也时常回味,终于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从心里涌出,那些烙印在我记忆里的足迹,不断在互相传递一种不可熄灭的神灵,因此,我感触到了那生存的意义,更感触到了那些奇思妙想的

童话故事,也许这便是我成长时,接受生活给我带来的意境和触动吧!

在周边的朋友里,我是最有个性的,不知道是天生所致,还是后来形成的性格。他们都在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瞧着我,读不懂我,一直都认为同龄人也是看透风尘的“成功人士”,那怪怪的思维牢牢地抓住我的弱点,缠绵在脑海里,不知道是什么,这样折磨一个懵懂的少年,难道往事总是在报复、怨恨吗?还是我一直神经质般地与它产生一种暧昧的思想灵魂?无论怎样,心里还是存在着似有若无的阴影,左右我的心扉朝向孤僻的生命曲线发展,朝着一条幽远的心路,远眺着遥远的希望,这时,我还是在感触内心的意念,寻找出一个确凿的原因。 独自一个人,在桌前看着书,累了,抬起那“高贵”的额头,静静地梳理一下心里的回忆和对往事的那般关爱,忍不住,被刹那间的情感所制服了,它在你的思念里栖息。作为一个时光的过客,在时间流逝的同时,是否也有同样的感悟永存于内心深处,是否它也在隐隐约约地作怪,当我在总结一段生活的意义的时候,想起的那些温厚而又微妙的感情,是否就是这种感悟的化身呢?

尽管自己去感触、琢磨,那令人难以明了的深奥道理,依然还在纠缠你的思想。不过,不要紧,就当是一种情感的蒸发吧,感触自己的心痕,落实了一个神秘的疑问,懂得了心灵和成长历程的意义,既是纯洁的也是混沌的感触。

感触心痕,我希望我所得到的,能够陪伴我一起拓展天空,让我知道自己是在拥有,而不是在失去。

给心灵开一扇窗

作者:刘鑫 辅导教师:李琳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心灵则是人生的窗口。

——题记

高中生活,多了些科目,少了些空闲;多了些作业,少了些自由;多了些责任,少了些快乐。高中生活如一列快车,带我们走向许多未知;高中生活如一汪泉水,启示我们活学而不是死搬硬套。高中生活到底是乐还是忧?

还记得入学的第一次考试,它狠狠地将我从幻想的高地摔向痛苦的渊源。看着满是“警

心里很乱很烦的句子篇九
《高效率学习方法指导与心理素质训练》

高效率学习方法指导与心理素质训练

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中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学习。每位中学生都希望高效率地、轻松愉快地获得学习成功。但实际上许多学生学得很苦、很烦、很乱、很不成功。如何培养“学困生”积极的心态,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已刻不容缓。本文从理论与现实的需要出发,通过对学困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和对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心理因素进行系统的指导与训练,以提高学困生的心理调控能力与学习能力,从而实现高效率学习的自觉学习行为,并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近期目标。

[关键词]:学习方法指导 心理素质训练 学困生

1、问题的提出

1.1.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二十一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它带来的是信息总量的剧增、知识更新的加速。一个人不会学习,就不能及时地获取大量的信息、新知识,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 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现在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已

成为第一要求。再者,由于社会发展变化,竞争加剧,人际关系复杂 化,各种压力增大,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他生活的是否顺 利、幸福。因此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帮助他们掌握和提高调控自 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1.2.传统教育不足。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但由于长期旧的教育体制、观念、方法的影响,在教师身上还继续着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智力的发展轻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和低效率的学习之中,素质教育浮于表面。因此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要做到以下转变:从单纯重智力发展转向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1.3.当代学生的学习问题。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导致学习质量的下降;课堂上的注入式导致学习兴趣不浓甚至厌学;学生自控能力差,常常抵不住外界因素的干扰与诱惑,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不能合理利用时间,不注重课堂效率,不注重基础,学习盲目而无章法,时间利用率低;心理存在障碍,一方面由于知识长期拖欠,而产生一种无从下手的茫然,自暴自弃的情绪,另一方面有过考试失败的经历后,在考试中异常紧张,不能发挥其正常水平;家长的

溺爱和过高的期望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品质薄弱,耐挫力差和孤僻、任性、自卑等人格缺陷。总之很多学生的潜能处于压抑状态,创新精神无从培养,个性也得不到全面发展,处于学习困难的状态。

1.4.在班级中,优秀学生总是倍受老师的赏识,中间阶层也很受老师的关注,是老师的“推拉”对象,只有那些成绩落后,自卑压抑,可有可无的“学困生”们,常常被老师遗忘,在大多数老师心目中,他们是智商低下,性格愚顽,不会有什么希望,甚至有的老师视之为“愚蠢”,欲去之而后快。调查表明,这些学生大多数自卑心理严重,甚至有的有破罐破摔的倾向。要发挥他们的潜能,主要是克服他们的消极心 理。但目前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没有纳入一个科学化的轨道。如何培养“学困生”积极的心态,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已刻不容缓。

2、高效率学习方法指导与心理素质训练的原则

2.1.反复性原则。学习方法的掌握过程是一个反复训练和运用的过程,是反映人类知识活动的规律性知识,既有很高的概括性和内隐 性,又有很大的灵活性。要使学生学会掌握这些规律并支配学生学习,必须经过反复训练和运用,才能提高水平。

2.2.整体性原则。要注意学习方法与其他学习问题与整个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要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要提高学生对学习方法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特点的认识,要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培养信心,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

2.3.差异性原则。根据唯物辨证法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针对学生的共性,我们在大集体中进行统一的指导与训练。针对学困生的个别差异,对学困生因材施教,个别辅导,在指导学法的同时,更关注学习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其树立信心,形成积极情感和坚强的意志,与同学们一起共同进步。

2.4.激励性原则。学法指导与训练过程中,运用各种赏识性评价

方式,让学生感受自己的进步,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励其不断进取向 上。

2.5.多元性原则。训练途径的多元化:学法指导课训练、课堂教

学中训练、课外实践中训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自我评价、学生评 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多元化、全方位的指导与训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高效率学习方法指导与心理素质训练的实践措施 3、1、学习方法指导

3.1.1.阅读方法指导。指导学生掌握SQ3R阅读法的方法、步骤,提高阅读技能,以使他们能够独立的阅读教科书,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习能力。 (1)、概览。每学一篇课文或一个定义时,先借助标题知道大概内容,明确目 标,以便于进一步阅读。(2)、在阅读时善于不断地提出问题,使下一步的阅读做到有的放矢。(3)、精读。在阅读中提出了问题,那么在精读中就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仔细品读体味,以达到对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4)、背诵。读了几段书之后合上书,想想前面讲了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做简单的摘要,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思维的逻辑性,以使知识达到内化。(5)、复习。在阅读了全部内容及时回顾全文的内容,以加深印象。

3.1.2.加强预习方法指导,养成预习习惯。我们主要进行了预习四步训练法:(1)、一读。先利用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再将教材精读一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反复细读,画出重点、难点,标出疑难问题。(2)、二思。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有关参考资料、工具书进行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文章的条理脉络、思想感情,试着自行解答疑难。(3)、三议。对于经过思考仍不能解决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4)、四 做。适当地做一些课后习题或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效 果,提高预习质量,培养自学能力。

3.1.3.指导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听课,记好课堂笔记。在听课中让学生做到三个“善于”,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随着教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来思考,善于从讨论的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

(1)、课前的心理和物质的准备。要求学生在课间提早准备好下一节课要用的教材和资料,并放下手中的其他事情,远眺或移动自己的身体,调整自己的情绪。(2)、听课做到“五”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3)、指导学生在听课时做好学习笔记,记笔记时要以听为主,以记为辅,有选择地记。可记老师讲课的内容提纲、板书,可记听课中突发的思维火花或不同的解题方法,还可记自不太理解的内容问题。

3.1.4.加强复习策略的指导。有的同学听课比较认真,作业做得也比较好,可每次考试都不尽人意。针对此情况我做了一个统计,统计结果表明:课后及时复习的仅有22.3%,有时候复习的占47.5%,16.4%的学生临考前才复习,13.8%的学生根本不复习。统计还反映出优秀学生普遍重视复习,一般学生往往不注意复习,有的学生连书都不看,就忙着做作业。着正是造成优秀学生与学困生学习差距与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怎样复习效率才高呢?我们进行了讨论与实践,总结出了5个要

点:(1)、围绕中心,及时复习,巩固深化知识。(2)、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3)、看参考书,适当拓宽知识面。(4)、整理笔记,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5)、复习要掌握好时机,安排要合理,复习方法要多样化。我还特别强调了错题集。“人不该在一个位置上跌两次跤”,实际上,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一个错误,常常一犯再犯,为了降低错误的重复率,我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编写“错题集”。复习的时候先看错题集,把错题集的题再做一遍,这样,用时少而复习效率高。

3.1.5.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设参与学习机会。在课堂上,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将自己在预习中或课堂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拿出来与大家讨论、交流解决。在课堂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另外,要加强课内外学习相结合,使知识技能方法达到迁移巩固。

3.1.6.学习能力指导。指导学生掌握记忆和思维的科学方法与技巧,并运用在实际的学习中。记忆与思维方法的训练,分常规方法与特殊方法两类。常规记忆方法如: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的综合运用,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的综合运用,复习巩固记忆与有意遗忘的综合运用。特殊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链法记忆、谐音记忆、口诀记忆、结构图记

忆、字头记忆等。并结合教学中的实例,进行示范练习,逐步达到掌 握、运用的目的。思维方法如:分析法与综合法,比较法与归纳法等。 3、2、心理调控

3.2.1.培养上进心与耐挫力。培养“学困生”积极的心态,关键是培养他们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首先通过讲课、个别谈话,让学生明确:竞争激烈的社会对未来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竞争意识的人难以立足社会,没有坚强的耐挫力的人更无法适应社会。“哀莫大于心 死,愁莫大于无志”,“没有远大的志向的人终究一事无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他们确定了奋斗目 标,树立了信心,又要教育他们做充分的心理准备。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气馁。用“艰难困苦,玉如于成”,“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等格言去激励他们。用中外许多成功者坎坷的经历去打动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能力,激发他们的自信,发现自己。如让他们主持、组织集体活动,担任各种班干部等。

3.2.2.高期望值激励内动力。期望值即对学生的预期值和既定目标,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期望值高于学生所达到的现实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发挥。例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智力不好,只要求孩子“尽力而为”就算了;有些老师认为他们没什么潜力可挖,让他们“顺其自然”,只求别给班里添乱。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导致消极心理的心理暗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我召集家

长会,让家长与老师共同会诊。提出可望而又可及的“近期目标”。然后通过双方协商配合,使高期望值潜移默化为学生自己的奋斗目标,激励他们去努力以“不负重望”。

3.2.3.激发“亮点”,培养自信。“学困生”在我们眼里之所以为“黑色阶层”,是因为我们对他们观察了解不够细致全面。只要我们梢作深入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点”:有的书法不错,字写得很漂亮;有的善于唱歌;有的善于下棋;有的爱打篮球;可以说“各有所长”。对此我们不仅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更要用一颗爱心给以充分的支持和热情的鼓励,并给他们展现才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成功、被赏识的喜悦,相信自己是一个出色的人,能成为一个栋梁之材。实践证明,对于这些被老师遗忘的学生,一句鼓励的话,一抹赏识的眼光,一个赞许的微笑,往往胜于千言万语的教诲,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要求学生利用镜子技术进行自我激励。训练前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写出自我精神训练词,如“今天我一定能表现的很棒!”“今天我的表现肯定很好”等,每天起来对着镜子真诚地自我训话,以此来增强自信。

3.2.4.提高元认知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分析,正确认识自 己。认识自己的长处,也认识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才能、兴趣、气

质、性格等,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在指导学生填写自我分析 表,逐项进行自我分析的同 时,发动同学之间的互评,特别要求他们去尽力发掘其他同学的优点。通过自评和互评,让他们坚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潜能。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措施,学会自我监控、自我检测,克服自卑,树立信心。

3.2.5.在教学中强化情感教育。学生的情感水平是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志。因此我提出了“以三个带进”来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1)、把激情带进课堂。教师要以饱满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上好每一堂 课,以自己的激情去激励学生的情感。(2)、把微笑带进课堂。教师要进行“微笑教学”,还要善于使用身体语言,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语调都表达出对学生的爱和期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增强理智感,提高学习主动性,发挥创造性。(3)、把趣味带进课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如在政治课上,充分使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情趣。

3.2.6.进行心理咨询。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困生,必须及时进行心理反馈与帮助,排除心理困惑与障碍。心理咨询的方式有:(1)、心理训练咨询。在心理训练中,发现有不相信自己能学好的、有心情浮躁不安的等等,必须进行一次或多次反馈疏导。(2)、心理测验咨询。对学困生进行注意力、记忆力、个 性、学习适应性等心理测验,将结果告诉学困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指导他们改善与发展自我的方法。(3)、心理信箱咨询。设置“心理咨询信箱”,学生可以随

心里很乱很烦的句子篇十
《辞工老被拒绝 员工愤而跳楼?》

  事发佛山市,遗书称“天天请假也请不到,再说有病也上不了班”  “别怪我不负责任,我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留写满字的遗书陈述心迹后,33岁的佛山打工仔吴尚海3天前从工厂宿舍的七楼跳下丧命,留下待产的妻子和不满7岁的儿子。  目前,警方已初步排除他杀可能,当地劳动部门已介入此事。  4月8日请辞一直未批  33岁的吴尚海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南×金属宝石工艺有限公司(下称南×公司)工作两年多。吴尚海的妻子刘小莉回忆,出事前约10分钟,丈夫用手机给她打来电话,他开始就称自己做得好烦,多次提及辞工不获批的事,并提到“不想活了”,叮嘱她带好孩子。警方在吴尚海租住的出租屋里发现了遗书。新快报记者在落款为5月9日的遗书上看到,吴尚海两次称“现在很乱很烦”,并提及“天天请假也请不到,再说有病也上不了班,可南×厂却一天天把我拖在那里,什么都做不了,可我什么都不能耽误。”  刘小莉说,一个多月前,丈夫因包皮过长到医院做了手术,术后一直没有痊愈,因此经常要到医院复查。今年4月8日,受病痛困扰的吴尚海向车间主管提出辞职,被告知要一个月后才能离开,辞工的事从此就被压了下来。4月21日,吴尚海再次提出辞工申请,主管批复称要留到5月11日。可是“五一”过后,吴尚海到医院复诊,得知伤口犯了炎症,要持续打针治疗,心里就急了起来。这时,主管却再次告诉他,必须要到5月17日才可离开。  员工普遍反映难请假  在员工过万的南×公司,新快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员工对请假难都予以确认。“平时大病小病都很难请到假。”该公司多名员工对新快报记者称,他们的工资按底薪加计件结算,平时基本没有放假时间,且经常要加班到很晚。  新快报记者曾拨通南×公司负责处理该事事件一名陈姓主管的手机,对方得知记者来意后,没有正面回应记者的提问,仅称“会由有关部门协调处理”。  昨日上午,死者家属向当地信访部门反映情况,有关部门昨日下午回复称,定在今天召集厂方、死者家属等进行商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16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