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诸葛亮智慧的句子

| 工作总结 |

【www.guakaob.com--工作总结】

形容诸葛亮智慧的句子篇一
《赵玉平:向诸葛亮借智慧经典句子总结》

一、求职的学问1.有本事容易,但是你让别人相信你有本事,并且能脱颖而出,这个就比较难了。2.成功=态度+能力+机遇+包装展示3.找工作简历需要包装、做企业产品需要包装、谈恋爱帅哥美女需要包装、精选拉票连美国总统都要包装。这就应征了那句俗话,人配衣帽马靠鞍,包装到位就领先。4.观人观交:当我们看一个人的时候,你根本不用看这个人怎么样,你就看他周围的朋友关系密切的人怎么样,通过看这些人,你就能知道这个人什么样。5.跟着百灵鸟的一定会唱,跟着千里马的一定会跑。6.展现身边人可以提升自己,观察身边人可以了解别人。7.一个人为人处事:懂得保持低调这叫品格,会运用高调这叫智慧,你别总低调,总低调会失去机会。8.诸葛亮包装展示自己的技巧:借助口碑,迅速冒尖(徐庶,司马徽的推荐);制造差异,吸引眼球(自名卧龙先生);欲擒故纵,激发需求;高调出场,低调说话。(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即是难为刘备,又是成全刘备)9.人是自己看不见自己的,你要看清自己的脸,你需要一面镜子;你要看清自己的心,你就需要另一个人10.一个真正成功意识的人,随时随地都要传播,而且要从眼前开始,从身边人开始11.你卖冰啤酒,卖的是诱人的泡沫,你卖煎牛排,卖的是那火爆的滋滋声,一个成功的人是要有传播技巧的,你要找到自己的卖点。12.心理学规律:一个东西越费周折,你越珍惜,一顿饭等的越久,它越好吃(刘备二顾茅庐,诸葛亮避而不见)主观上很愿意,客观上不容易13.以退为进,先说自己不行,再展示自己很行,用低调的语言来衬托自己的才华。这样可以增加满意度,着急了再出主意,印象深刻14.一个拳头要想打出去有力,只有收回来再打出去;一个人要想展示的充分,你只有先低调再高调二、求人的技巧1.靠感情联络人,靠道义凝聚人,2.判断形势,争取实力最近的人帮忙;变被动为主动,争取对方先提要求。(要善于把挖井的问题转换为口渴的问题);先在语言上占优,争取气势上压倒对方3.关键时刻能帮你那个人,不一定是你平时看着最顺眼的那个人4.弱者吸引力:最弱的那个人,在联盟当中一定是最受欢迎的,因为他对我们造不成威胁。5.当我们在求人帮忙上,事实上处于弱势的时候,要在理由上找到优势。6.成功不是乞求来的,幸福不是乞求来到,女朋友也不是乞求来的。日常生活,遇到困难了,一定不要生拉硬拽,哭天抢地,拉着人家说你帮我吧!7.让人可怜的人只配做英雄的仆人,让人折服的人才配做英雄的朋友三、用人的门道1.素

以爱才文明,礼贤下士的刘备看不上庞统的原因:相貌丑陋、2.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你和别人见面一定要注意前三分钟的印象。3不管你有多大才华,不管有谁给你撑腰,社会生活当中,你总得懂点人情世故。4.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后汉书》:东汉年间有个少年,叫陈蕃,这个人怀有大才,自命不凡,有一次,他父亲的好朋友薛勤到家里来拜访,结果看到陈蕃住的这地方又脏又乱,薛勤就对陈蕃说:说你应该搞搞卫生,陈蕃大手一挥说:大丈夫处事,当扫天下不是一屋。薛勤回应: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5.即能扫一屋又能扫天下那是通才;只能扫天下不能扫一屋那叫专才;只能扫一屋不能扫天下那叫平才。通才放哪里都闪光;专才不出业绩,并不代表他没才华,首先要考虑你对他安排的位置对不对,对通才要信任上到位,对专才要安排上到位;平才可以当劳模、可以当先进,但是这种人小时能做好,如果想委以重任,那你要好好想想他是否能胜任。通才都是累死的;专才都是屈死的;平才都是急死的。6.你给人才一个小泥坑,他就是吐泡泡的小泥鳅;你给人才一片海洋,他就是腾云吐雾的蛟龙。7.分槽喂马,合槽养猪。不要安排两个能人同事干一件事,他们明着不争暗着争;对于平才要安排一堆人做一件事,让他们在竞争中生存,等他们长成千里马了,再分开。8.了解一个人就是了解他的需求,要想让他高兴,就满足他的需求—刘巴(傲)四、管人的谋略1.刘备取西川后,诸葛亮是如何帮助刘备收拢人心的。2.给待遇由远及近,先严后宽,近严远宽3.好的管理能够引导魔鬼做天使做的的事情;坏的管理能逼着天使做魔鬼做的事情4.搞管理,不是搞慈善,如果你只用恩宠收拢人心的话 你总给他发待遇给表扬,给多了以后你再给他就不知道感恩,你不给他就要生怨恨,这时候就从恩宠变成恩怨了。5.奖惩只能解决一时,不能解决永久。管理学上有句话:温暖的手段永远比冷酷的手段更有效,敬服要比威服强6.做大事的人都要管好自己身边的人7.谁的孩子谁骂,谁的员工谁管,所以作为高管或者老班的时候,不要动不动对员工发脾气,你发脾气的对象应该是管他们的领导。8.碾死蚂蚁给大象看,获得的是嘲笑,碾死大象给蚂蚁看,获得的是震撼。(罚上立威)(诸葛亮处理刘封)五、信任的诀窍1.工作上摇扇子,工作上搭台子;放下擅长的,做好应该的;弱势沟通,展示依赖;稳住情绪,积极但不着急2.作为一个班子成员二把手,在干工作做决策的同时,你还得关心一把手的个人生活,当他有困难的时候,你要

以朋友的身份帮他想想办法3一个能人,以什么样的工作方式,工作境界为最高,以服从命令听指挥为最高。4.高水平的人以学会被动工作为成熟进步5.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会嫉妒强势的人,但不会嫉妒弱势的人。因此谦虚低调,可以减少你周围的人对你的嫉妒怨恨6.感情是示弱的学问,不是示强的学问,你要说我离得开你,那感情就淡了;你要说我离不开你,那感情就会很浓,如果你虚拟一个真实的生活原因说离不开你,那感情会更深。所以请你记住,在外面吃完山珍海味回家不要忘记说一句还是家里的饭好吃7.女强人之所以说自己不幸福是因为她不会示弱。中国有句话叫“怜爱”,你只有可怜了才会惹人爱,所以说懂得示弱是智慧8.当下属不容易:领导让你干,你干不干?你要不干他不甘心,你要干不好他不开心,你要干好了他不放心六、稳定的良方1.在关键时刻,领导要给下属当主心骨,就得稳住阵脚,不能惊慌失措2.稳定班子,各就各位;被动出场,强化权威;亮出胆识,增加信心;用远大目标激励斗志。3.重大事情发生之后,公众需要的是什么?是“信息”4.信息的园地你要不种菜,就会有人来种草,而且种的是杂草。第一时间你如果不站出来公布信息,后面事情就大了。5.再小善事也是一分修养,这叫一分修养一分成就6.往往小善上不上心,小恶上不介意,天长日久可能就会积累灾难。7.明正则言顺,位正则心安8.领导充分授权是给你决断权,但是领导要保留知情权,你可以决定事情,但是大事情你要跟领导说9.信任是个水杯,才华是热水,有多大杯子,装多少热水。10.一条船不是被风暴摧毁的,是被风暴带来的恐慌和混乱摧毁的。困难危险不可怕,困难危险带来的惊慌失措最可怕。11.我们做大事,没有钱是不行的,只有钱是不够的,你要有远大目标才能激励队伍。12.干工作既要给实惠,又要给理想,给实惠解决一时,给理想解决一直,给实惠能带来爆发力,给理想能带来持久力13.属下不好管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态度问题,一种是能力问题。什么是态度问题呢?态度问题就是黄鼠狼跟鸡当保姆,它没安好心啊。能力问题就是绿豆芽冒充拐杖,你扶也扶不起,你靠也靠不住。七、处罚的策略1.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2.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3.处理人际关系四种基本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逆境中自我激励的能力;控制不良情绪的能力。4.当场最解恨最痛快的话,往往也是事后最后悔的话,我们都要管住自己的不良情绪,要做情绪的主人,

不能做情绪的奴隶5.在企业前进的道路上,总有那么一些人有问题,我们把这些人比作前进道路上的地雷。当碰到地雷的时候我们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绕道而行,不理它;另一种是引爆它,不让它祸害别人。6.就算骑千里马你手里也得拿根鞭子,该挥得挥,该打得打,没问题的时候咱们可以一团和气,有问题的时候就得雷霆暴雨。7.犯了错误企图掩盖的人,你不光是没有勇气,而且是没有脑子。8.什么叫责任?就是没有任何借口,无论何时何地都得认真做好的事情。什么叫做忠诚?就是无论你受了委屈还是受了不公平的待遇,都不折不扣的履行承诺。9.智慧就是懂得知识运用的条件,在常识真理面前毫不犹豫。10.家常饭最养人,能用常识手段把工作做好,这是最高明的管理。为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搞形式主义的标新立异,害人害己。11.一个高明的领导就是让你下属又怕又爱的领导,一个高明的家长就是让你孩子又怕又爱的家长八、接班的讲究1.高大挺拔的树木都在深山密林当中,才华出众的高人都隐藏在芸芸大众当中,选人要往下看,要往隐处看。2.性格有问题的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经得住胜利,经不住失败;经得起吹捧,经不住打击。3.慧眼看才能,俗眼看性格。你要没有慧眼,你看不见大才,你要没有俗眼,你看不见大弊。4.牧羊犬起的是推的作用,主要是考核、奖励、惩罚;领头羊起的是拉的作用,主要是引导、示范、带领5.天上有飞翔的老鹰,也有嗡嗡的苍蝇。地上跑的有威猛的老虎,也有滋滋溜溜的老鼠,大自然因为多样才稳定,我们的组织也一定要什么人都用起来。6.管理的关键就是调动人,大事都不是一个人干成的。7.领导者只关注异常,不关注正常,只关注例外,不关注例行。8.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人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你之前选对了然后再去努力,如果你选错了,越努力离成功越远。9.一个人可以超越自己的能力,但是他无法超越自己的性格。10.童年是人生的父亲,环境是人生的母亲;诸葛亮的性格是童年造成不安全感,之所以什么事情都抓的太细,就是因为他的性格。有些人会说,细节决定成败,诸葛亮北伐抓的严应该没错啊。所以说诸葛亮错不错在抓细节,他错在没有坚持锻炼身体11.理想、信念、价值观、缺乏安全感的性格,再加上成就动机,五个因素相结合,推动人的一生。总结:在我们民间,我们会把诸葛亮描绘成一个高人一个神人,其实他和我们大家一样,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也奋斗过,梦想过,也犹豫过,也彷徨过,他有精彩也有失落,他在自己起伏跌宕

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向困难低头。今天我们谈论诸葛亮其实不只是在谈论一个人,我们是在谈论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生活的信念。所以我们讲: 英雄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英雄一定能引导他人找到自己的理想。诸葛亮就是这种英雄。在诸葛亮的身上,我们不光找到了智慧,我们还找到了更多闪光的东西,比如说他的忠诚、廉洁、无私、坚持不懈、忘我工作。这些品种滋养了我们的灵魂,而且这些品质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珍惜。

形容诸葛亮智慧的句子篇二
《赵玉平:向诸葛亮借智慧经典句子总结》

赵玉平:向诸葛亮借智慧经典句子总结

一、求职的学问

1.有本事容易,但是你让别人相信你有本事,并且能脱颖而出,这个就比较难了。

2.成功=态度+能力+机遇+包装展示

3.找工作简历需要包装、做企业产品需要包装、谈恋爱帅哥美女需要包装、精选拉票连美国总统都要包装。这就应征了那句俗话,人配衣帽马靠鞍,包装到位就领先。

4.观人观交:当我们看一个人的时候,你根本不用看这个人怎么样,你就看他周围的朋友关系密切的人怎么样,通过看这些人,你就能知道这个人什么样。

5.跟着百灵鸟的一定会唱,跟着千里马的一定会跑。

6.展现身边人可以提升自己,观察身边人可以了解别人。

7.一个人为人处事:懂得保持低调这叫品格,会运用高调这叫智慧,你别总低调,总低调会失去机会。

8.诸葛亮包装展示自己的技巧:借助口碑,迅速冒尖(徐庶,司马徽的推荐);制造差异,吸引眼球(自名卧龙先生);欲擒故纵,激发需求;高调出场,低调说话。(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即是难为刘备,又是成全刘备)

9.人是自己看不见自己的,你要看清自己的脸,你需要一面镜子;你要看清自己的心,你就需要另一个人

10.一个真正成功意识的人,随时随地都要传播,而且要从眼前开始,从身边人开始

11.你卖冰啤酒,卖的是诱人的泡沫,你卖煎牛排,卖的是那火爆的滋滋声,一个成功的人是要有传播技巧的,你要找到自己的卖点。

12.心理学规律:一个东西越费周折,你越珍惜,一顿饭等的越久,它越好吃(刘备二顾茅庐,诸葛亮避而不见)主观上很愿意,客观上不容易

13.以退为进,先说自己不行,再展示自己很行,用低调的语言来衬托自己的才华。这样可以增加满意度,着急了再出主意,印象深刻

14.一个拳头要想打出去有力,只有收回来再打出去;一个人要想展示的充分,你只有先低调再高调

二、求人的技巧

1.靠感情联络人,靠道义凝聚人,

2.判断形势,争取实力最近的人帮忙;变被动为主动,争取对方先提要求。(要善于把挖井的问题转换为口渴的问题);先在语言上占优,争取气势上压倒对方

3.关键时刻能帮你那个人,不一定是你平时看着最顺眼的那个人

4.弱者吸引力:最弱的那个人,在联盟当中一定是最受欢迎的,因为他对我们造不成威胁。

5.当我们在求人帮忙上,事实上处于弱势的时候,要在理由上找到优势。

6.成功不是乞求来的,幸福不是乞求来到,女朋友也不是乞求来的。日常生活,遇到困难了,一定不要生拉硬拽,哭天抢地,拉着人家说你帮我吧!

7.让人可怜的人只配做英雄的仆人,让人折服的人才配做英雄的朋友

三、用人的门道

1.素以爱才文明,礼贤下士的刘备看不上庞统的原因:相貌丑陋、

2.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你和别人见面一定要注意前三分钟的印象。 3不管你有多大才华,不管有谁给你撑腰,社会生活当中,你总得懂点人情世故。

4.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后汉书》:东汉年间有个少年,叫陈蕃,这个人怀有大才,自命不凡,有一次,他父亲的好朋友薛勤到家里来拜访,结果看到陈蕃住的这地方又脏又乱,薛勤就对陈蕃说:说你应该搞搞卫生,陈蕃大手一挥说:大丈夫处事,当扫天下不是一屋。薛勤回应: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

5.即能扫一屋又能扫天下那是通才;只能扫天下不能扫一屋那叫专才;只能扫一屋不能扫天下那叫平才。通才放哪里都闪光;专才不出业绩,并不代表他没才华,首先要考虑你对他安排的位置对不对,对通才要信任上到位,对专才要安排上到位;平才可以当劳模、可以当

先进,但是这种人小时能做好,如果想委以重任,那你要好好想想他是否能胜任。通才都是累死的;专才都是屈死的;平才都是急死的。

6.你给人才一个小泥坑,他就是吐泡泡的小泥鳅;你给人才一片海洋,他就是腾云吐雾的蛟龙。

7.分槽喂马,合槽养猪。不要安排两个能人同事干一件事,他们明着不争暗着争;对于平才要安排一堆人做一件事,让他们在竞争中生存,等他们长成千里马了,再分开。

8.了解一个人就是了解他的需求,要想让他高兴,就满足他的需求—刘巴(傲)

四、管人的谋略

1.刘备取西川后,诸葛亮是如何帮助刘备收拢人心的。

2.给待遇由远及近,先严后宽,近严远宽

3.好的管理能够引导魔鬼做天使做的的事情;坏的管理能逼着天使做魔鬼做的事情

4.搞管理,不是搞慈善,如果你只用恩宠收拢人心的话 你总给他发待遇给表扬,给多了以后你再给他就不知道感恩,你不给他就要生怨恨,这时候就从恩宠变成恩怨了。

5.奖惩只能解决一时,不能解决永久。管理学上有句话:温暖的手段永远比冷酷的手段更有效,敬服要比威服强

6.做大事的人都要管好自己身边的人

7.谁的孩子谁骂,谁的员工谁管,所以作为高管或者老班的时候,不要动不动对员工发脾气,你发脾气的对象应该是管他们的领导。

8.碾死蚂蚁给大象看,获得的是嘲笑,碾死大象给蚂蚁看,获得的是震撼。(罚上立威)(诸葛亮处理刘封)

五、信任的诀窍

1.工作上摇扇子,工作上搭台子;放下擅长的,做好应该的;弱势沟通,展示依赖;稳住情绪,积极但不着急

2.作为一个班子成员二把手,在干工作做决策的同时,你还得关心一把手的个人生活,当他有困难的时候,你要以朋友的身份帮他想想办法

3一个能人,以什么样的工作方式,工作境界为最高,以服从命令听指挥为最高。

4.高水平的人以学会被动工作为成熟进步

5.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会嫉妒强势的人,但不会嫉妒弱势的人。因此谦虚低调,可以减少你周围的人对你的嫉妒怨恨

6.感情是示弱的学问,不是示强的学问,你要说我离得开你,那感情就淡了;你要说我离不开你,那感情就会很浓,如果你虚拟一个真实的生活原因说离不开你,那感情会更深。所以请你记住,在外面吃完山珍海味回家不要忘记说一句还是家里的饭好吃

形容诸葛亮智慧的句子篇三
《出师表》

出师表》复习学案

一、知识点梳理

1、背景常识:《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诸葛亮,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东汉末年,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2、通假字通假字梳理。

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选拔

③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3、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梳理。

遗 以遗陛下 给予 先帝遗德 遗留

道 中道崩殂 道路 咨诹善道 方法

论 论其刑赏 评判、判定 每与臣论此事 议论、谈论

益 有所广益 好处 斟酌损益 增加、兴办

效 讨贼兴复之效 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 效果、成效

于 还于旧都 到 不懈于内 在 痛恨于桓灵也 对

所以 所以:a. „„的原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

对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以 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来)

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4、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梳理。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品质败坏、低劣

未尝不叹息痛恨 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十分憎恨

由是感激 古义:感动、激动 今义:感谢

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扩大 今义:商店开始营业

晓畅军事 古义:精通、熟悉 今义:流畅

临表涕零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5、词类活用。

①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例句:此皆良实

②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例句:有所广益

③亲、远:亲近,疏远,例句:亲贤臣,远小人

④奸凶:奸邪凶恶之徒,课文指曹魏集团,例句:攘除奸凶

⑤恢弘:扩大,例句:恢弘志士之气

6、重点语句解析。

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只希望在动乱的时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表达了诸葛亮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之意。

⑵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在兵败之时我接受了委任,在危难之中我奉命出使,从那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个年头了。这一充满感情的话,既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临危受命,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⑶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旺发达的原因。这是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才能真正须知到察纳雅言。

7、课外知识拓展

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对诸葛亮的惋叹。你还知道跟诸葛亮或《出师表》相关的诗文名句?试写出一二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⑵写出和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歇后语

成语: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注解: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B运筹帷幄

注解: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出处:《汉书·高帝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C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注解: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歇后语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不念旧

8、重点词义梳理。

危急存亡之秋 秋:时刻

诚宜开张圣听 诚:确实 宜:应该

以塞忠谏之路 塞:阻塞

陟罚臧否 译:奖惩功过、好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显示、彰显

悉以咨之 悉:全、都 咨:询问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是以:因此 简:选拔

裨补阙漏 裨补:弥补

猥自枉屈 猥:辱没,降低身份

遂许先帝以驱驰 许:答应 驱弛:奔走效劳

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寄:托付

夙夜忧叹 夙:早

恐托付不效 效:成效

庶竭驽钝 译:用尽我平庸的才能

遗:给予

祎允等之慢 慢:怠慢

以彰其咎 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

咨诹善道 译:询问(治国的)好道

9、句子翻译梳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译:只想在乱世中苟全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官。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译:陛下也应当自己认真考虑,来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识别、采纳正确的意见。

二、直通中考

1、本文作者是诸葛亮,这篇文章是他写给后主(刘禅)的一封信。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解释词语 先帝不以臣卑鄙:低微而鄙陋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3、《出师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写到了哪些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三条建议,劝说刘禅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光复汉室”的决心。

4、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最主要的?

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亲贤远佞”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亲贤远佞”是前两条建议的思想基础,只有做到亲贤远,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

5、你知道哪些关于诸葛亮的典故、成语、俗语、警句等?

成语:三顾茅庐 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典故:草船借箭,舌战群儒 警句:志当存高远

6、文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 ;② 。(用原文回答)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形容诸葛亮智慧的句子篇四
《《出师表》及答案》

《出师表》练习及答案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琴,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被之、伟、允之任也。愿陛下托巨以讨绒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彼之、伟、允等之慢,以澎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谁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招,臣不胜受恩感激。

19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

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21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 .恐/托付不效 B .深追先帝/遗诏 C .臣/不胜受恩感激 D .进尽/ 忠言

22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韦、允之任也。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1)咨:(询问) (2)夙:(早上) (3)攘除:(排除,铲除) (4)损:(减少)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2)遂许先帝以驱驰。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11、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草庐”之恩。

12、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1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秋(时) 报(报答) 光(发扬光大) 塞(阻塞、堵塞)

12“开张圣听”的意思是扩大圣明的听闻,“引喻失义”的意思是说话不恰当

13翻译“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发扬扩大忠志之士的气节。

14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以塞忠谏之路

48、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C) (1分)

A、苟全 /性命于乱世 B、先帝不 /以臣卑鄙 C、受任 /于败军之际 D、至于斟酌 /损益

50、“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①三顾茅庐。 ②临危委重任。③临崩寄大事。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 )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

2.翻译句子。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知道我细致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寄托给我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诚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3.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答: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4.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报先帝忠陛下

5.诸葛亮智慧化身《三国演义》很多事例体现这特点,如摆八卦阵,空城计 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

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挑选,选拔

(3)亲贤臣,远小人 远:疏远 (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 显示,表明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C)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B、诚宜开张圣听 C、不宜妄自菲薄 D、叹息痛恨于桓、灵

2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译文:如果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

22、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的一条,并就这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答: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

1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躬(亲自) 损(除去、减少) 零(落下)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

13.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A)。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 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报先帝,忠陛下 南方已定,兵甲以足

①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②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庐,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1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 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 ②由是感激: 感激:感动,激动 ③故五月渡庐 故:所以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答: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官

1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三顾茅庐 白帝城托孤 临危受命

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6解释下列加点次在文中的含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时、时期、时刻(2)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选拔、挑选、选(4)至于斟酌损益 益:增加

7、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 ....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 ..

D、先帝不以臣卑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希望陛下亲近他们,相信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可以指日而待了。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译文:(先帝)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拿天下大事来询问我。

9、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答:主要表达了他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先帝知巨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琴,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被之、伟、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巨以讨绒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彼之、伟、允等之慢,以澎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谁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招,臣不胜受恩感激。

19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2 分)

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21.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3.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答: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3. 前文段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妄自菲薄和作奸犯科。

4. “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宫内,“外”指朝廷;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宫中和府中。

5. 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 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 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

D.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6. 写出第一段最能概括作者主张的一句话。诚宜开张圣听

7.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后值倾覆 值:遇到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文:(他们)大都是追念先帝在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要报答给陛下啊。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来拜访我)。

9.第①段文字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应该开张圣听,不应该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11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以塞忠谏之路

1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 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秋”字可看出,诸葛亮写这封信是在秋天。B. 文中“先帝”“陛下”是指同一个人。

C.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是个倒装句,即“于内不懈”,“于外忘身”。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①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一点也不懈怠。

18.第①段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应该开张圣听,不应该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用原文回答,2分)

20.解释下列词语。

中道崩殂:半路去世; 天下三分:天下分成三部分; 危急存亡之秋:危难紧急存亡之时; 殊遇:特别厚待

21.下列句子中“盖”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D)

A.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B.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珠遇。D.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没有)不有死。

2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诚宜开张声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译文: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德行,发扬扩大有志之士的精神,不应该(过分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来堵塞忠心进谏的道路

26概括选文第①段作者提出的建议。亲贤远佞

27从选文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人。忠心耿耿淡泊名利 有谋略

2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臣本布衣 布衣:平民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③遂许先产以驱驰 驱驰:奔走效劳 ④深入不毛 不毛:不长草木

3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译文:应当奖励并率领全军,向北平定中原,(我)希望竭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那些奸邪的势力,兴复汉朝皇室,回到原来的都城。

32、下列对文章(节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2分)

A、表、记,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B、两段文字五次提到先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

C、作者把“北定中原”看作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D、这两段文字,寓情于议,感人之深。

33、诸葛亮指挥的两个战例:赤壁之战、火烧新野

34.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

A.此皆良实 用心良苦B.晓畅军事 家喻户晓C死节之臣 节衣缩食D计日而待 千方百计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

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当和我谈论这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叹息、感到痛心和遗憾的。

36.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37.诸葛亮为什么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为了汉室之隆

38 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③深入不毛:不长草木 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39.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后来遇到兵败,(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东吴)

40. 第3段文字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42.翻译句子:(4分)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愁叹息,担心先帝托付的使命不能完成。

43.说出“卑鄙”一词古今意义的不同:(2分)

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行为、语言)恶劣,不道德

44.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亲贤远佞的建议。

4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此” 指 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4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⑴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悉:都,全 ⑵ 可计日而待也 计:计算 ...

47、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每与臣论此事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 ⑵愿陛下亲之信之希望陛下能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48、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C) (1分)

A、苟全 /性命于乱世 B、先帝不 /以臣卑鄙 C、受任 /于败军之际 D、至于斟酌 /损益

49、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C) (2分)

A、(1)元方入门不顾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B、(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C、(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D、(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50、“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三顾茅庐 临危委重任(白帝城托孤) 临崩寄大事

51.第2段中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是。三顾茅庐

5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温,学识浅陋(2)恐托付不效实现(3)以伤先帝之明英明 5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吾欲之南海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永之人争奔走焉 ...

5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亲自耕种田地。

55.你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答: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56.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 ........

58.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59.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报先帝忠陛下

60.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空城计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

6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 臣本布衣(平民) (2) 躬耕于南阳()亲自) (3) 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 (4) 至于斟酌损益(减少)

6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 先帝不以臣卑鄙先帝不认为(因为)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2)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了。

63.选文第一段概括出的一个成语是。三顾茅庐选文第二段中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指什么?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 夙夜忧叹(早晚)B攘除奸凶(排除、铲除)C.以告先帝之灵(劝告) D以彰其咎(表明) ......

6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形容诸葛亮智慧的句子篇五
《出师表练习》

《出师表》练习题

主备人:杨好峰 审核:九语组 执行人: 使用人: 时间:

1.按要求用原句回答:

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

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

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2.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是

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成语归纳

1.开张圣听: 2. 妄自菲薄:

3.裨补缺漏: 4.作奸犯科:

5.苟全性命: 6.斟酌损益:

7.感激涕零: 8.不知所云:

9.三顾茅庐 10.亲贤远佞:

11.计日而待: 12.危急存亡:

四. 条件句

1.分析蜀国(益州)当时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

2. 作者分析当时有利的主观条件

3. 表达蜀国形势危机,令人担忧的语句:

4. 形成有利主观条件的原因是:

5. 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6. 作者提出“开张圣听”这一建议的目的是:

7.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造成的结果是:

8. 体现“赏罚分明”的句子: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文中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10.强调依法办事的语句(如何具体执行,”赏罚分明”):

11. 第二段中提出怎样的劝诫:

12.作者认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14.作者提出”亲贤远佞”建议的原因是:(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历史经验教训的句子)

15.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

16.(1)写作者生活恬淡,无意于功名利禄的语句(表明作者的志趣,抱负,品格高远,生性超凡脱俗.不求功名,默默为蜀汉效力)

(2)作者自述心志,表明自己志趣淡薄,无意于功名的名句

(3)诸葛亮《诫子书》中有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表现了作者恬静寡欲,但又志趣过人,由此可联想到<<出师表>>中的一句话

(4)与”人到无求品自高”一句,表达了一种旷达高远的人生境界,意境相同的句子

(5)表明作者“静以修身”“淡泊明志”的过人志趣的句子:

17.概述”三顾茅庐”的故事即”感激”的原因是:

18.成语”三顾茅庐”出自于<<出师表>>中的原句(唐代诗人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其中第一句在本文中的原句是):

19.作者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愿为先帝奔走效劳的句子:

20.(1)写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语句(临危受命,写尽作者一生的千古名句):

(2)诸葛亮深情回忆追随刘备创业时期处境艰难的句子(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

(3)刘备被曹操战败,诸葛亮临危请命,出使东吴,以图联吴抗曹大计,在本文中自述为

(4)本文形容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的句子(赞美那些力挽狂澜的传奇人物的句子):

21.体现”白帝城托孤”的句子:

22.受命以来的心情是(北伐的思想基础):

23.受命以来的行动是:

24.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出师前的有利物质基础是):

25.诸葛亮提到“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大事”指(写出师表的战略目标,自己的职分的句子)

26.表达作者思想情感,贯穿全文的句子(诸葛亮一切行动的情感基础是):

27.作者对汉室刘氏父子衷心,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为:

2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希望是:

第三课时

五 、问答题

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表中向后主刘禅陈说了什么请求和愿望?)

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哪一条是主旨所在?为什么?

3.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4.本篇开篇有何特点?(为什么先分析不利的客观条件,再分析有利的主观条件呢?)

5.诸葛亮为什么要自叙本志和白帝城托孤?

6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自叙本志和出身的?

7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其中“报先帝”一语呼应上文哪两件事?

9“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说明了什么内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0如何理解第六段是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作铺垫?

11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1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这条建议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刘禅是一个怎样的人?

1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自臣以当世之事”点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

14、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15.谈谈亲贤远佞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16.第五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证两汉的历史教训?

17.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

18、古今名人对诸葛亮和《出师表》有很多的精彩评论,读下面的摘录: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 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陆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刘勰

请从任意一个方面,谈一下你读《出师表》以后的感受,或简单评价一下《出师表》。

二、创新题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诗中隐含了一个典故、两篇文章名,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 “有一种人为理想而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出师表》一文来看,诸葛亮的理想是什么?哪些句子体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试简要说说你对诸葛亮的看法。诸葛亮才比天高,却有点愚忠。

4、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5、选问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

7、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 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

8、“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

9.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10.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四课时

1.诸葛亮智慧化身《三国演义》很多事例体现这特点,如摆八卦阵,

2.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

5、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7.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8、从选文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人。

9.“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10.诸葛亮为什么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1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此” 指

12、你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13.文中可以归纳出的一个成语是 。这一成语现在常用的意思是

14.诸葛亮叙述自己的经历,其目的是表明

15、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16、“由是感激”中的“是”指代什么?

17、"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中的"此"指代什么?

18、概括这两段的文字的内容。

19、作者强调自己本来的志向的作用是什么?_突出先帝"三顾茅庐"的恩德

20、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形容诸葛亮智慧的句子篇六
中考精选《出师表》理解题(含答案)》

中考精选《出师表》理解题(含答案)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

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

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

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

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2.《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

情真意切。请以“遂许先帝以驱驰”为例,结合选文

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3.针对文中画线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诸葛亮

写《出师表》时刘备已经去世,那么,即使出师未果,

也不会对“先帝之明”造成影响,所以诸葛亮的担心

是多余的。对此,你有怎样的见解?(3分)

答:

4.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

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答:

5.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

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

“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3 分)

答:

6.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

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

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

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

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

答:

7.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

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

出一例即可。(4分)

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

9.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10.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2分)

答:

11.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12.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答

13.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2分)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

14.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

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15、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答: 16、选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

答:

18、“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

19.诸葛亮智慧化身《三国演义》很多事例体现这特点,如摆八卦阵,

20.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答:

21.笫3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先帝的哪两件事?

22从选文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人。

23、诸葛亮指挥的两个战例:

24.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25.诸葛亮为什么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26.“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此” 指 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27.文中可以归纳出的一个成语是 。这一成语现在常用的意思是 。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8.诸葛亮叙述自己的经历,其目的是表明

29.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

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

图?

30.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

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31.<出师表>能千古流传的原因: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

形容诸葛亮智慧的句子篇七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2008 年浙江省奉化市

先帝知巨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琴,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被之、伟、允之任也。愿陛下托巨以讨绒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彼之、伟、允等之慢,以澎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谁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招,臣不胜受恩感激。

19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

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21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 .恐/托付不效 B .深追先帝/遗诏 C .臣/不胜受恩感激

D .进尽/ 忠言

22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004年沈阳市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韦、允之任也。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1)咨:(询问) (2)夙:(早上) (3)攘除:(排除,铲除) (4)损:(减少)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2)遂许先帝以驱驰。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11、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草庐”之恩。

12、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答:谨慎、才智过人、忠心

13、选问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报先帝而忠陛下

2006南平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②引喻失义(适宜、恰当)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④悉以咨之(询问,征求意见)

8、请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时候) 一叶知秋(秋天)②盖追先帝之殊遇(特别、特殊) 殊途同归(不同)

9、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权语。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②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翻译: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都忠诚无二。

10、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

答: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Ⅵ 2006黑河

1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秋(时) 报(报答) 光(发扬光大) 塞(阻塞、堵塞)

12“开张圣听”的意思是扩大圣明的听闻,“引喻失义”的意思是说话不恰当

13翻译“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发扬扩大忠志之士的气节。

14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以塞忠谏之路

Ⅷ 2006贵港

48、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C) (1分)

A、苟全 /性命于乱世 B、先帝不 /以臣卑鄙 C、受任 /于败军之际 D、至于斟酌 /损益

50、“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①三顾茅庐。 ②临危委重任。③临崩寄大事。

2006泉州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 )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

2.翻译句子。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知道我细致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寄托给我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诚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3.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答: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4.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报先帝忠陛下

5.诸葛亮智慧化身《三国演义》很多事例体现这特点,如摆八卦阵,空城计 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193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