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

| 课件 |

【www.guakaob.com--课件】

海伦.凯勒篇一
《9《海伦凯勒》ppt课件》

海伦.凯勒篇二
《海伦凯勒 公开课课件》

海伦.凯勒篇三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篇四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1》

1

2

3

4

海伦.凯勒篇五
《7 《海伦凯勒》课文1》

7海伦.凯勒

海伦. 凯勒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她,一个一岁半的时候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的人,是怎样成为世界著名作家的呢?让我们从她成长的经历来寻找答案吧。

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了,当时她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不料一年多以后,一场大病夺去了她宝贵的视力和听力,海伦成了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从此,幼小的海伦就在寂寞和黑暗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童年生活。

海伦七岁时,父母特意从盲人学校聘请了一位家庭教师—安妮.沙莉文。安妮老师非常喜欢和同情海伦,决心通过教育把他引向新的生活。安妮和海伦生活在一起,形影不离。她利用一切机会教海伦学习文字。当海伦喝牛奶时,安妮老师就用手指在海伦的手心上慢慢的拼写“牛奶”这个词;当海伦玩布娃娃的时候,安妮又同样地在她手心上拼写“娃娃”这个词。安妮把着海伦的手一笔一

画地写着,但这时的海伦并不懂老师这样做是什么意思。

一天,安妮老师带海伦来到水房。她把海伦的手放在水龙头下,让海伦感觉到清凉的水从她手上流过。这时,安妮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一遍又一遍的拼写“水”这个词;开头写得很慢,后来就快写。“水„„水„„”海伦一动不动地站着,全神注意老师手指的动作。忽然,海伦领悟了:“水”,就是正在自己手上流过的这清凉的东西!海伦心里豁然开朗了。他想每样东西可能都有一个名称。海伦转身指指安妮,安妮赶紧在她小手上写出“老师”;海伦又指指自己,安妮在她手上写出“海伦.凯勒”。海伦激动地跳起来,她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名字。

从此,海伦一天比一天渴求了解周围的世界。凡是能摸到的东西,她都要老师写出它的名称.在安妮老师的精心帮助下,海伦开始学习盲文了.她非常勤奋,整天在贴着盲文字的东西上摸呀、写呀。

没多久,海伦就学会用手指摸读盲文了。

八岁那年,海伦进入了盲人学校,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她渐渐的感到,光靠手指写字摸读,远远不能满足自己学习和交往的需要。她常常急得一个劲地鼓动着嘴唇,强烈的向往能学会说话。

校长满足了海伦的要求,指定了专门的老师帮助她。在课堂上,海伦把手轻轻地按在老师的脸上、嘴上和喉部,靠手指的触觉仔细体会老师发音时面部肌肉、嘴唇和喉头的振动,认真感受老师发每个音时气流的强弱和快慢程度,努力模仿老师的发音。课后,安妮又那耐心的辅导海伦练习发音说话。海伦为发准一个音,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在海伦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她终于学会了说出能让别人听懂的话来。

海伦十六岁的时候,进了大学预科学校,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和健全人一起“听”课。海伦下决心要和耳聪目明的同学竞赛。安妮老师每天陪她上课,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写成盲文供海伦摸读。

海伦用这种方式,取得了大学初试的好成绩。第二年,海伦又遭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增设的几何、代数等课程没有盲文课本,许多图形无法用打字机打出,这使海伦差一点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勇气。这时,安妮老师又一次鼓励海伦,她用铁丝制成的图形帮助海伦理解题意。海伦终于通过了最后一次考试,著名的拉德克利夫学院破例录取了她。在大学里,海伦刻苦学习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同学们选她为班主席。

1904年,海伦大学毕业了。她无限感谢安妮老师,决心像老师一样,让更多的盲聋儿童受到教育,使他们也成为有用的人。为此,海伦不遗余力地奔波忙碌,和别人一起创办了凯勒盲人教育基金会。她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题到处演讲。

海伦毕生勤奋写作,写过十几部作品,成了著名作家。她为盲聋人所作的贡献,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联合国还在1959年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

动”,资助各国的盲聋儿童事业。

1968年六月一日,海伦.凯勒与世长辞了。她一生不以身残缺陷自弃,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经成为世界盲人、聋人学习的榜样。

海伦.凯勒篇六
《海伦凯勒教案》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第二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 学生预习读课文

(2) 搜索有关海伦.凯勒的故事

教学课题

《海伦.凯勒》

教材分析

海伦.凯勒完成14部巨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本文截取了海伦.凯勒幼年生病、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文、在萨勒帮助下练习说话、最终获得成功的片段,集中体现了海伦.凯勒的顽强意志、不懈努力和甘作奉献的可贵精神。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朗读、感悟相结合

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海伦凯勒(生齐读)。

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海伦凯勒图片

2、请读读课文第一小节,看看小海伦遭遇了怎样的不幸?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 )这就是隔绝。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一起来体会一下。此时的你有什么体会?

(2)当时的小海伦还是个孩子呀!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感受她当时的孤独与无助。

(3)所以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6)海伦的一生那么长,作者是从那两个方面来写海伦的呢(学盲文;学说话)

板书:学盲文

学说话

又是从哪几个自然段来写她学习盲文的?(2—5)

二、学文2-5节。

(一)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沙利文老师的脚步一起走进海伦,请同学们默读第2---5小节,看看这样一个失聪失明的人是如何学习盲文的。

(二)出示:第三小节,课文中写了她认识哪个字的体验?(水)

1.沙利文老师是怎样来教海伦的?(一次,她们路过„„单词)

引读:这时候的海伦竟然是“猛然醒悟”(点红),她醒悟了什么?(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

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海伦内心的惊叹?

(三)过渡1请你再读读第四小节,找出令你感动的语句。

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句感动所有人的句子,感受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3.接读: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在这里你感受到她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不屈不挠)

B. 海伦的手指真的可以说话吗?这里的说话指什么?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如“泥土”“种子”(特殊用法;指出前面的“泥土”等词引号的特殊用法)

(四)、教学第5小节

1. 就这样,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海伦从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中走了出来,她是怎么做的?(出示第5小节)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5小节。你能完成下面的这个填空吗?

海伦从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中走出来了,她________。

(她有时在林中漫步)对,她敢于独步森林;

(她有时和朋友们在湖上泛舟)对,她敢于泛舟湖泊;

(她在想象中感受着这个世界)对,她敢于大胆想象未知的世界。

2.师接:齐读。看到一个怎样的海伦?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读一读,感受感受。

三、学文6-7节。

1、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学会了盲文,学会了用手指说话。(出示第6小节)然而,海伦并不满足,她越来越强烈地想开口说话,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父母帮她请来了盲哑学校的萨勒老师。那么,在萨勒老师的帮助下,小海伦是如何学习说话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6和第7小节。

2、交流

(四)她付出的努力,只是为了能让最亲密的伙伴听懂他的话。我们知道,最亲密的伙伴,是最能听懂海伦说话的。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海伦?(不屈不挠的海伦)请通过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她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从这个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读出她那份如饥似渴,读出她那份夜以继日、孜孜不倦„„)这种精神就是一种什么精神?(不屈不挠)

3、引读第7节

过渡:那个一岁半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小海伦,完全靠触觉学习发音,现在,她所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出示:“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刹那间,(引读)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了海伦,留下了兴奋的泪水。是啊!小小的海伦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付出了百倍的艰辛,终于学会了说话,而且还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她的这种努力怎能不令人兴奋呢?这正是因为父母对她的爱。

4.(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倾注是什么意思?(感情、力量集中到一个目标上)文章中还有一个倾诉,谁来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让我们再来大声而响亮地喊出这个创造了生命奇迹的女英雄的名字——海伦凯勒。

四、拓展作业,课外积累

《我生活的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五、板书设计

学盲文

8 海伦• 凯勒 不屈不挠

学说话

教学反思

《海伦.凯勒》这课的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强化情感体验。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特别多,必须力透文字张力,引导学生领悟文字内涵,读懂悟透文本,把学生置身于浓浓的情感氛围之中,营造烈烈的语文味道。“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让学生说说读了这段话,此刻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情感?为什么?通过两个问题,让学生整体感悟,引导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想象并走近海伦的内心世界,获得真真切切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步入一个学习语文的状态中。

二、适度展开想象。充分利用文字空间,拓展文字的张力。让学生紧密结合文本,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近海伦的内心世界。“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啊!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引导思考海伦此刻心中会想些什么?文中这样的空间还有好多。

三、反复朗读感悟。文中写海伦学盲文“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写海伦学说话“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获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练习,练习,练习„„”这两个重点段落先采用整体感悟,给了你什么感受?为什么?然后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反复读,读中悟,悟中读,能读好,就说明读懂了。

四、课内延伸课外。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出文本,阅读与之相关的背景材料,把积极的学习状态,渴求知识的心境带到课外,拓展学生的视眼,明亮学生的心灵。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案中涉及到的资源

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海伦凯勒图片

学校: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

姓名:朱佳敏

联系方式:13584976993

学校地址:花园路943号

邮编:215300

海伦.凯勒篇七
《海伦凯勒教案》

《海伦.凯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 学会本课八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步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抗争的顽强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识字写字

难点: 初步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抗争的顽强精神。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简介人物 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课文,对海伦有什么了解吗? 学生自由发言

2、看来同学们对海伦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美国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老师根据课文的“名著便览”整理了这些资料:

海伦﹒ 凯勒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

海伦﹒ 凯勒一个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写了14部著作的著名作家。

海伦﹒ 凯勒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海伦﹒ 凯勒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十大英雄偶像。

3、时隔100多年,当我们穿过悠长的时光隧道,回眸凝视这位度过了87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时,我们不由得惊叹:生命的奇迹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去读懂海伦-凯勒传奇的人生。 让我们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下她的名字:

板书课题:海伦-凯勒(读课题) 勒这个字是个生字,指导学生观察,老师范写,生仔细看,生描红。

二、初读课文,把握梗概

听老师说你们已经读过课文,看看这些词你们会读吗?

1、出示:双目失明 双耳失聪 黑暗 沉寂 隔绝 脾气暴躁 猛然醒悟 前所未有 不分昼夜 夜以继日 不屈不挠

(1) 读第一组词,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读出了怎样的海伦?请你读

出心中的感受。

辨别生字“暴躁、干燥”

(2) 读第二组词,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你又读出了怎样的海伦?带

着这样的体会读一读。

2、 海伦·凯勒一生的事迹不胜枚举,这篇课文写了她哪些感人故事呢?让我们拿起课文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学盲文、学说话)

3、指名读喜欢的段落,学生评价,师补充评价。

4、快速浏览下课文,根据老师提供语义,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海伦幼年因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学习盲文。

海伦客服困难,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会了说话。

海伦终于获得成功,她把自己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事业中。

5、组织学生将这几句话连起来读,了解文章梗概。

板书:不屈不挠

师:了解了文章梗概就是把书读薄了,下节课我们还要把书读厚,才能走近海伦,真正读懂海伦。

三、写字

出示课文生字

1.指名读,齐读。

2.主要指导“脾”:

出示“脾”,指名观察,要点:月部瘦长横留空,卑部上紧下舒展。

师边范写边强调注意点,生描红,展示评价,根据问题再练写。

3.观察其他字,发现共同点:竖比较多,要写的挺直。“燥”、“躁”、“脾”边竖要向里收。

生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把课文读给喜欢的人听。

2.课后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板书:

.凯勒

不屈不挠 海伦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199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