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报告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评估报告篇一
《评估报告》

2009年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评估报告

第一部分

自然灾害评估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09年,我市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134起,其中地质灾害11起,气象灾害(包括水旱灾害)12起,森林火灾111起。

地质灾害:全年共发生地质灾害11起,其中滑坡8起,崩塌1起,地面塌陷2起,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443.2万元。

气象灾害(含水旱灾害):全年共发生气象灾害12次,其中遭受雨水洪涝灾害3次,风雹灾害2次,雷电灾害6次,旱灾1次。全市受灾人口27万人,倒塌房屋573间,转移人口4941人,受伤33人,21700公顷农作物受灾,林业受旱面积3500公顷,18.13万人出现饮水困难。

森林火灾: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111起,死亡2人,过火面积983.5公顷,成材蓄积1093立方米,幼苗47.5万株。

农作物病虫灾害:全市水稻种植面积为374.6万亩,其中早稻167.1万亩、中稻28.2万亩、晚稻179.3万亩。全年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685.87万亩次,比2008年减少326.5万亩次(仅稻瘟病比去年增加);防治面积为2179.58万亩次,同比减少628.58万亩次;成灾面积1.9135万亩,同比增加0.4867万亩(主要是稻飞虱、稻瘟病成灾面积增加);防治后挽回稻谷损失283943吨,同比减少22681吨,实际损失稻谷15221吨,同比增加2243吨。

二、主要特点

(一)地质灾害。从灾害数量统计上,以小型地质灾害为主;从灾害类型上,以滑坡、崩塌数量最多,危害最大;从灾害发生时间上,主要集中在4-6月份;从诱发因素上,暴雨或强降雨是诱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2009年我市地质灾害发灾数量相比2008年度有所上升,这与强降雨次数较多、强度较大有关,但由于应对处置工作及时有力,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森林火灾。主要集中春节、清明期间,因上坟烧纸发生的森林火灾占全年森林火灾的60%以上。在森林防火期内,天气干旱、雨量少、气温高极易发生森林火灾。

(三)农作物病虫灾害。一是本土常发性、迁徙性有害生物危害加重。二是入侵的外来有害生物危害严重。全市每年因病虫草鼠给农作物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近亿元,其中外来生物造成的损失近3000万元。三是次要灾害升级,新的灾害时有发生。以往在我市已得到有效控制的病虫害又开始抬头。如蝗虫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市蝗虫发生面积又逐年扩大。

(四)气象灾害。主要表现为暴雨洪涝,空间分布大致是北多南少;其次是雷电及大风冰雹,发生地点多在乡镇,特别是山区。

(五)旱灾。2009年我市降雨总体偏少,地区分别不均匀。汛期降雨较2008年同期偏少6.8%,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少17.4%。7月中旬开始,全市出现不同程度间歇性干旱,8月底至9月上旬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中等程度干旱,至9月底部分地区已接近严重干旱。

三、工作评估

(一)组织领导体系方面

1、市设森林防火指挥部,下属14个成员单位,日常机构设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县市区设森林防火指挥部,森林防火指挥网络末端延伸到了乡镇、村、组、护林员等基层单位及个人。

2、市国土局成立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局长顾峰任组长,工会主席伍海任副组长,地环科、地环站、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各分局、各国土资源中心所为成员单位。

3、在市农业生物灾害防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部署下,全市农业生物灾害的防控工作实现了县、乡、村、组病虫防治逐级负责制。

(二)应急准备方面

1、制度建设方面。编制完善了自然灾害救助、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水灾和旱灾等应急预案。市县两级防办修订和完善了各类防汛抗旱工作预案,编制了所有小(二)型以上水库的《防洪抢险预案》。对于部分跨汛期施工的涉水工程,各施工单位都编制了临时度汛预案。各地还因地制宜地编制了各类实用预案。如攸县根据实际情况,对全县所有病险水库、骨干山塘、山洪灾害易发村、尾砂坝下游、低洼地带等高危部位都制订了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方便实用的人员转移预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防汛抗灾工作理念。

2、队伍建设方面。成立了株洲市森林消防支队,五县市成立森林消防大队,城市四区设森林消防中队,县市区乡镇共有11支专业扑火队伍、101支半专业队伍。市民政局在全市建立了一支从市级到村级的灾害信息员队伍。

3、应急准备方面。林业部门积极落实相关应急物资和资金准备工作。国家投入森林防火基础建设经费800万元,市财政预算经费60万元,购置下发了21台水泵、52台油锯、109台灭火机等森林消防机具。市县两级水利部门积极开展物资储备、抢险队伍组建与培训工作。市防汛物资站对物资进行了清底盘查,各县市区也以险工险段为重点加紧做好物资储备工作。株洲县在沿江8个乡镇设立了25个物资储备点。全市共储备防汛砂卵石70万方、纺织袋75万个、木材6000方、彩条布15万平方米、救生衣3500个、冲锋舟30台。

(三)预防预警方面

1、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为有效减轻以气象因素为主诱发的地质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市国土局与市气象局联合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投入专项资金87万元,拟对全市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的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建立气象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发布地质灾害预警消息,以最快的行动作好防灾准备。在汛期通过株洲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2、连续开展汛前督查。2月中旬和3月初,市水利建设指挥部和防汛抗旱指挥部连续2次派出7个督查组,下到各县市区对水利建设工程扫尾和汛前准备

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检查结束后及时召开了情况碰头会,下发了督查通报和紧急通知。

3、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一是加强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抓好5个县级测报站和片乡测报点的管理,配备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知识精、工作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技术骨干。全市稳定测报人员20个,片乡联系点35个。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制定科学防治策略,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指导开展病虫防治,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布置、早落实,有效控制了病虫危害。二是加强检疫,提高疫情防控力度。共检疫水稻制种、繁育基地68个村组共计2.6万亩785万公斤,蔬菜种子基地1100万亩1.2万公斤,苗木0.52万亩206万株,未见检疫对象的发生。全年检疫调入水稻种子15批次1.3万公斤,调出水稻种子396批次314.46万公斤,柑桔、梨苗、板栗、杨梅等7批次32.2万株。

(四)应急处置方面

1、汛期,市国土局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和人员先后到攸县、醴陵、株洲县、石峰区、荷塘区和天元区开展了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和应急处理。现场勘察14次,由专家对7个隐患点提出了防治意见,并下达地质灾害防治督导书26份。

2、在“6.23”、“7.3”两次洪涝灾害和茶陵“11.9”风雹灾害发生后,市民政局及时组织人员赶赴受灾地区,核实上报灾情,协助当地做好救灾工作。

3、我市坚持以市场为立足点,采取政府引导、部门支持、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原则,全力推进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一是设立专业化防治示范区。确定株洲县为全市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示范县,攸县、茶陵和炎陵为病虫专业化防治重点推广县,并在株洲县、攸县、炎陵各创办了1个示范点。二是开展典型经验交流。6月份,组织五县市农业局局长、植保站站长远赴宁乡学习取经,茶陵枣市、严塘、界首等乡镇农技站自发组织到常德参观学习。6月14日,醴陵市植保站在神福港鑫达农民水稻种植合作社召开了专业化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市农技站站长、植保技术员、专业合作组织主要负责人共63人参加。炎陵下村乡柰李种植专业合作社7月份在云里、同乐两村举办了稻纵卷叶螟战役承包防治现场会。

4、在市灭鼠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领导下,经过充分宣传发动,大力推广毒饵站灭鼠法及敌鼠钠盐、溴敌隆等新型、安全、高效灭鼠剂。在各县市区建立1-2个示范样板乡镇,开展高标准、高质量的统一灭鼠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区统一灭鼠工作的深入开展。3月中、下旬和十月下旬,对全市农村农田统一灭鼠面积达到265万亩次。

(五)恢复重建方面

2009年中央财政共下拨民房重建资金1100万元,市本级下拨重建资金400万元,共完成民房灾后恢复重建1523户,受洪涝、风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影响的受灾地区农房恢复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

(六)科普教育方面

1、各级国土部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和展览地质灾害图片,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6900余份,增强了全社会的地质灾害防灾自救意识。

2、市民政局广泛开展了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发放资料、张贴图片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了市民的防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

3、市林业局加大护林防火宣传,采取了发放资料、制作围裙、广播电视宣传、告市民书等多种宣传方式,动用宣传车辆368台次,发放宣传资料30余万份。

4、市农业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确保病虫防治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一是扩大病虫情报张贴范围。确保全市农村主要交通路口和人口集中区都有病虫情报张贴,单是醴陵市每期病虫情报公告版就达到4200张。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的优势开展病虫害预报工作。醴陵市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短信平台及时发送病虫防治时间、防治对象、注意事项等植保技术信息,全年编发13次共20多万条,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三是开展电动小喇叭宣传活动。醴陵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人手一个手提式电动小喇叭,逢赶集或病虫防治的关键时刻进行宣传。《三湘都市报》、湖南卫视等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四是编发农业技术小册、简报。针对农业生产上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编发农业技术小册、简报,如“水稻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如何减轻除草剂药害”、“谨防稻曲病暴发成灾”等,提供发生原因和解决办法等信息。

四、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要

2009年2月12日14时40分,茶陵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接县甘坳林场场长龙双娥报警:甘坳林场炼山造林走火引发森林火灾,现火势较大,难以控制。接警后,茶陵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2.12”森林火灾前线指挥部,由副县长李艳平同志任指挥长,县林业局局长杨定桃同志任副指挥长,负责现场指挥扑救,县公安局副局长、森林公安局局长谭夏林同志任副指挥长,负责案件侦破工作。下午15时50分许,县林业局局长杨定桃同志带林业干部职工、森林公安民警60余人,当地干部群众120余人,赶赴火灾现场进行火灾扑救和现场调查。经过26小时连续作战,于13日下午16时许,将森林火灾全线扑灭。此次森林火灾,共烧毁森林面积20.6公顷(烧毁杉成熟林6.8公顷,杉幼林13.8公顷)。甘坳林场职工谭文虎同志因扑救森林火灾被火烧伤,抢救无效殉职。

扑救“2.12”森林火灾中,共调集半专业扑火应急分队3支,76人,当地干部群众、林业干部职工和森林公安民警180余人,启用扑火机具16台。

(二)主要战斗过程

1、紧急处置阶段(2月12日14时至2月12日16时)

“2.12”森林火灾发生在茶陵县东部严塘镇境内的甘坳林场,平均海拔650米,林分结构以成、幼杉树林为主。12日下午16时40分许,林场负责人谭文虎带领职工12人对己炼山但未烧毁的小径杂木枝进行堆烧作业,点火堆烧后狂风将火引燃了未炼山场。谭文虎带领12人奋力扑救,终因人少火势大,难以控制,于是拨打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电话,请求援助。

2、山火控制阶段(2月12日16时至2月12日20时)

接到火灾报告后,分管副县长李艳平、林业局局长杨定桃迅速调集林业局干部职工、森林公安民警60余人,当地干部群众120余人,赶赴现场实施扑救,并在甘坳林场设立了扑火前线指挥部。根据火灾蔓延态势、地理位置、扑火难度和扑火力量的权衡,前线指挥部决定兵分三路进行扑救。一路由县林业局副局长彭文带队,扑火队员由县林业局干部职工和当地群众70余人组成,主攻林场东侧山火,截断山火可能向秩堂锡湖蔓延。二路由防火办主任、森林公安局政委谭赋声带队,扑火队员由森林公安局民警和当地群众50余人组成,主攻林场南侧山火,截断山火可能向严塘镇花木山场蔓延。三路由防火办副主任刘李仔带队,

扑火队员由甘坳林场职工和当地群众50余人组成,主攻北侧山火,截断山火可能向秩堂黄草山场方向蔓延。经过三个小时的奋战,扑火虽有进展,大局得到基本控制,但终因山高、坡险,加上渐入天黑,为保障安全,前线指挥部决定将扑火队伍撤至甘坳林场休整,天亮再战。

3、全面控制林火和火场清理阶段(2月12日21时至2月13日14时) 2月12日21时,前线指挥部召开集林业、公安、森林公安、云阳林场、平水林场、思聪、严塘镇及驻地单位负责人紧急会议,就如何在火场局势得到基本控制的情况下,打好下一场攻坚战,用最短的时间将山火扑灭,认真研究了对策。2月13日,指挥部将云阳林场扑火应急分队、平水林场应急分队和思聪民兵分队分别增派到一、二、三路扑火纵队中,采取直接扑打,三线推进,边打边清,全面固守策略,全方位突击。2月13日7时,经三路纵队分别布阵,合力扑打,11时全线扑灭。历经26小时的“2.12”甘坳林场森林火灾扑救任务圆满完成。

(三)战例评析

1、“2.12”甘坳林场森林火灾的特点:扑救难度大,蔓延时间长,人财耗费大。

2、制约扑救工作的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方面:一是连续一个多月干旱无雨,地干物燥。二是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造成林内倒伏物和枯干地被物多,地被腐质层较厚,燃烧后很难扑灭,易造成反火。三是山高坡陡,使前线扑火人员很难靠近火点,扑火机具很难见成效。

主观方面:一是火灾初发期,虽然组织了大量的人员扑火,但没有及时准确把握初发火面积小,易扑灭的有力时机。二是一线指挥员对特殊地段火灾发展的态势、扑救的艰巨性预料不足。多次扑灭,多次反火,使一线扑火队员意志受挫。三是外援扑火队伍因不了解山形地貌,扑火的方式和策略欠佳,见火就打,跟着火跑,疲惫应战,耗时,耗力,耗财,效益不高。

五、存在问题

(一)城乡基础设施和住房抗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抗灾设防标准不高,布局不尽合理,农村还有大量的土坯房,抗灾能力差。防汛抗旱应急工程不足,控制性骨干工程少,设施不配套。

(二)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各类自然灾害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水平不高,灾害信息获取处理,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不够畅通,特别是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预警信息服务有待加强。

(三)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我市各类应急物资实物储备品种少,数量小,规模小,没有综合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增加应急物资储备的数量和品种,全面提高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缺乏救灾应急配套资金,灾害救助、灾民紧急转移安置、灾民基本生活保障、救灾物资储运不及时。 六、工作建议

(一)应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调应急的能力。

(二)加大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抓好宣传教育,力争自然灾害的预防宣传教育形式多样、新颖独特,做到更广泛、更直接,更深入人心,全面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从小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评估报告篇二
《基础评估报告》

一、工程概况:

兴隆大厦附房工程建筑面积2212平方米,总造价284.64万元,高度22.75米,由徐州广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结构层次:框架六层。基础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垫层为100mm厚 C15砼,基础为400mm厚C35筏板基础。地面素土夯实,回填土压实系数0.97。该工程抗震设防为丙类,等级为三级,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防火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二、监理工作依据

1、建设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项目审批文件;

2、与建设工程项目有关的标准、设计文件、技术资料;

3、监理规划、委托监理合同文件以及与建设工程项目相关的合同文件。

三、基础分部工程施工材料的见证及工程质量的监控

1、材料的见证是工程质量预控的重要环节,对于进场的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是按照工程建设监理规范(GB50319—2000)要求,分部工程施工前,监理人员先审阅进场材料和构件的出厂合格证明、登记通知单、试验报告。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按规定对材料进行抽样送检复试,除第一时间进场的水泥、钢材按批(炉)号检测外,其余均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检测,随机取样数量在标准规定内。复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使用。对那些按规定复试不合格的建材,坚决退场,以保证工程用材合格。

2、施工质量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事前控制的

主要内容:参与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审核承包单位的项目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质量保证体系、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检查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测量成果资料、主要机具(设备)的技术性资料、工程开工报告及相关资料。事中、事后控制的主要内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报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批的质量验收(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工程变更的审查,质量缺陷的处理。

3、监理实施的措施和方法。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之规定,对在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实行巡视、平行检验、旁站三种方法。根据旁站监理方案对工程中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隐蔽工程、薄弱环节以及施工难度大和对后续工序的质量、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或对象进行旁站监理。其目的:主要通过旁站检查施工管理中有没有违反强制性条文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整改;督促、帮助、检查承包单位质保体系正常运转,保证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对现场留取的砼试件进行见证(旁站试件制作的全过程)、并伴送至徐州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以确保砼试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4、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和实体质量情况。

a、原材料质量控制:钢材11组复试合格,代表数量符合规范要求。 b、钢筋焊接试验6组结果合格,代表数量符合规范要求。

b、砼试件共留置4组: C15砼标养试件1组, C35砼标养试件2组,C35砼防水试件1组,结果待报。砼试件的留置数量满足规范要求。

c、本分部工程共划分6个分项工程,10个检验批,其中2个砼强度

待报,暂定合格,其余均评定合格。该分部工程检验批划分正确,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d、轴线、标高、截面尺寸均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符合规范要求。 e、钢筋隐蔽记录1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四、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在基础工程施工中作为一般性的质量问题(包括常见质量通病如涨模、麻面等)有时发生,但通过自查、自检进行整改处理,达到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工程施工管理及预验收经过

施工单位在自检评定合格的基础上,将基础工程竣工报验单上报监理组,由监理组组织,验收组成员会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等人员组成验收组于2011年3月24日对该工程进行了预验收(验收组成员见附录)。

验收组成员对工程的各项文件、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审定与核查,并对工程实体进行了检查。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要求,结合设计及合同的约定,验收组成员认为:承包单位已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并对完工工程的质量进行了自检自评合格,提出了地基与基础分部验收报告,有较完整的技术资料和施工管理资料,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试验报告、见证取样复试报告;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有验收批、分项工程验收记录等经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安全检查等部门责令整改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六、结论

1、地基与基础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质量均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3、地基与基础分部(子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符合有关规定;

4、观感质量符合要求。

基础分部工程经监理组认定合格,同意验收。

附件:

1、工程基础分部预验收小组人员名单及分工(附表一);

2、工程基础分部预验收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附表二)。

徐州市华厦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011年3月

工程基础分部预验收小组人员名单及分工(附表一)

评估报告篇三
《整体评估报告-模板》

XXX整体资产评估项目

资产评估报告

嵊信评报[2011]第 号

嵊州信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XXX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

资产评估报告目录

注册资产评估师声明 ................................................................................................................................... 1 评估报告-摘要 ............................................................................................................................................. 2 评估报告-正文 ............................................................................................................................................. 4

一、委托方、产权持有者和委托方以外的其他评估报告使用者 ....................................................4 二、评估目的 .......................................................................................................................................5 三、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 ....................................................................................................................5 四、价值类型及其定义 ........................................................................................................................6 五、评估基准日 ...................................................................................................................................6 六、评估依据 .......................................................................................................................................7 七、评估方法 .......................................................................................................................................8 八、评估程序实施过程和情况 ............................................................................................................8 九、评估假设 .....................................................................................................................................13 十、评估结论 .....................................................................................................................................13 十一、特别事项说明..........................................................................................................................14 十二、报告使用限制说明 ..................................................................................................................15 十三、评估报告日..............................................................................................................................15 评估报告-附件

一、嵊州市地税资产评估立项通知书 二、被评估单位基准日资产负债表 三、被评估单位法人营业执照 四、评估资产权属证明资料 五、委托方和被评估单位的承诺函 六、评估项目组成员名单 七、签字注册评估师承诺函

八、评估机构及签字注册评估师资格证书 九、评估机构法人营业执照 十、评估业务约定书

十一、评估结果汇总表及明细表

XXX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

注册资产评估师声明

一、我们在执行本评估业务中,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恪守独立、客观和公正的原则;根据我们在执业过程中收集的资料,评估报告陈述的内容是客观的,并对评估结论合理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评估对象涉及的资产、负债清单由委托方、被评估单位申报并经其签章确认;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恰当使用评估报告是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的责任。

三、我们与评估报告中的评估对象没有现存或者预期的利益关系;与相关当事方没有现存或者预期的利益关系,对相关当事方不存在偏见。

四、我们按照有关准则的要求对评估报告中的评估对象及其所涉及资产进行了必要的现场调查;我们已对评估对象及其所涉及资产的法律权属状况给予必要的关注,对评估对象及其所涉及资产的法律权属资料进行了查验,并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如实披露。但评估报告不能作为对评估对象及相关资产的法律权属的确认和保证。

五、我们出具的评估报告中的分析、判断和结论受评估报告中假设和限定条件的限制,评估报告使用者应当充分考虑评估报告中载明的假设、限定条件、特别事项说明及其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XXX评估报告摘要

嵊信评报[2011]第 号

一、委托方、产权持有者和委托方以外的其他评估报告使用者 本次资产评估的委托方为YYY。 被评估单位为XXX。

本评估报告使用者为委托方及本次拟实施经济行为所涉各相关当事方。 二、评估目的

因XXX拟进行企业改制,为此需要对XXX的全部资产和相关负债的价值进行评估。 本次评估的目的是为该经济行为提供XXX全部资产和相关负债价值的参考依据。 三、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

评估对象为XXX的除土地使用权外的全部所有者权益。评估范围为XXX除土地使用权外的全部资产和相关负债,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及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不包括土地使用权。按照X提供2011年3月31日的调整后的会计报表反映,帐面总资产为5,751,105.97 元,负债总额为1,430,058.08元,净资产4,321,047.89 元。

四、价值类型及其定义

本次评估的价值类型为市场价值。

市场价值是指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强迫的情况下,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公平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

五、评估基准日

评估基准日为2011年3月31日。 六、评估方法

根据评估对象、价值类型、资料收集情况等相关条件,本次采用资产基础法进行评估。 七、评估结论

在本报告所揭示的假设前提条件基础上,X的除土地使用权外的全部所有者权益评估结果为: 调整前资产账面价值a1元,调整后资产账面价值为b1元,评估价值为c1元,增值d1元,增值率40.18%;

调整前负债账面价值a2元,调整后负债账面价值为b2元,评估价值为c2元;

调整前净资产账面价值a3元,净资产账面价值为b3元,评估价值为c3元,增值d3元,增值率53.48%。

八、评估结论的使用有效期

本评估结论的使用有效期为一年,即自评估基准日2011年3月31日起至2012年3月30日止。

以上内容摘自评估报告正文,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详细情况和合理理解评估结论,应当认真阅读评估报告正文及本报告的特别事项说明。评估报告的特别事项说明和使用限制请阅读资产评估报告正文。

评估报告篇四
《汽车评估报告》

宝马3系09款 325i 豪华型轿车评估报告

案例提示: [无锡]宝马3系09款325i豪华型 ,本车可以跨区销售,交易细节由买卖双方具体协商。

车辆类型:非营运。 车辆颜色:银色 。 变 速 箱:手自一体。 排 气 量:2.5 L 。 行驶里程:40000 公里。 车辆状况:类似新车。 带牌出售:是。 大 修:无。 事 故:无。

上牌日期:2009年7月。 维修保养:有记录。

保险情况:2011年11月到期。 年审情况:2011年7月到期。

车辆配置:氙气大灯,恒温空调,中控锁,GPS导航系统,12扬声器,多功能方向盘,钥匙遥控功能,定速巡航系统,真皮座椅,天窗,电动窗,大灯高度可调,电动窗,防爆轮胎,安全气囊,DSC,TCS,倒车雷达。

车主自述:原车主女性,平时市区驾驶为主,车辆维护良好。成色很好,无事故。 一、绪言

X X(鉴定评估机构)接受 X X X X的委托,根据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资产评估方法,对宝马3系09款325i豪华型轿车进行了解评估。本机构鉴定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程序,对委托鉴定评估车辆进行了实地查勘与市场调查,并对其在2011年4月11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做出了公允反映。现将车辆评估情况及鉴定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二、委托方与车辆所有方简介

委托方 X X X X ,委托方联系人 X X X X ,联系电话:X X X X X。根据机动车行驶证所示,委托车辆车主 X X X。 三、评估目的

根据委托方的要求,本项目评估目的是为调解买卖宝马3系09款325i豪华型轿车过程中的价格纠纷,提供价格依据。 四、评估对象

评估车辆的厂牌型号(宝马3系09款325i豪华型轿车 );车牌号码(××-×××);发动机号(××××××× );车辆识别代号/车架号(×××××××××××××××);车辆类型:非营运。车辆颜色:银色 。变 速 箱:手自一体。排 气 量:2.5 L 。行驶里程:40000 公里。车辆状况:类似新车。带牌出售:是。上牌日期:2009年7月。维修保养:有记录。保险情况:2011年11月到期。年审情况:2011年7月到期。车辆配置:氙气大灯,恒温空调,中控锁,GPS导航系统,12扬声器,多功能方向盘,钥匙遥控功能,定速巡航系统,真皮座椅,天窗,电动窗,大灯高度可调,电动窗,防爆

轮胎,安全气囊,DSC,TCS,倒车雷达。 购置附加税(费)证(齐全);车辆船使用税(已交)。

五、鉴定评估基准日

鉴定评估基准日2011年4月11日。 六、评估原则

严格遵循“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科学性”原则。 七、评估依据

1、行为依据:机动车鉴定评估委托书(×××)号。 2、法律、法规依据。

(1)《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91号); (2)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印发〈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的通知》(国资办发〔1992〕36号);

(3)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转发〈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的通知》(国资办发〔1996〕32号); (4)国家经贸委等部门《汽车报废报废标准》(国资办发〔1997〕456号)、《关于调整汽车报废标准若干规定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202 号)。 (5)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3、产权依据 :委托鉴定评估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编号: 4、评定及取价依据

技术标准资料:《机动性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1997) 技术参数资料:宝马3系09款325i系列车型性能、装备一览表。 八、车辆检查 (一)静态检查

1.发动机舱没有专业清洗过的痕迹,但是较清洁,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发动机没有渗漏油渍;第二,该车工作条件和环境很好。另外,发动机怠速运转平稳,声音较安静,没有国产金杯车正常有的气门“哒哒”声。

2.底盘平整,传动轴总成和后桥及后悬架总成都无异常现象。排气管出口无锈蚀和积炭现象。轮胎较新、也无异常磨损现象。

3.车身钣金平整,漆面光泽正常,前后护杠没有重新做过喷漆。

4.车身内部仪表、灯光、音响、空调、离合器进档、油门踏板、电动窗机、门锁、座位调动装置等都很正常。车身地板钣金没有锈蚀现象,各部位卫生清洁,没有运货现象。

5、车门打开后车架连接部分基本正常,没有碰撞修复的痕迹,整体腰线平直。发动机舱内线路经过更换,基本正常,蓄电池、正时皮带、高压线、水泵等常规保养部件均正常。刹车片磨损正常,其他部件基本正常。 (二)动态检查

起动正常,档位清晰、换档轻松,加速平稳,传动轴及尾牙无异响,发动机加速声音较小,车辆提速及时,车身内外隔音较好。转向系灵活,无跑偏和发抖现象,左向和右向打到底转弯时,平顺且无异响。 九、评估方法

该车是热门二手车交易类型,但用途广,公务、商务和私家车、跑车都可兼顾。所以本车估算的价格依据可以从两方面考虑:第一,技术状况及将来核心部件的维护;第二,使用年份的贬值及同类型新车产生的经济性贬值。

本次评估采用重置成本法,价格评估鉴定和计算过程如下: (一)估算价格

1.重置成本法估价:评估值P=重置成本×成新率

(1)宝马3系 2009款 325i豪华型在2009年48.10万元,2011年44.20万,选择44.20万作为本车的重置成本。 (2)成新率的计算

成新率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综合分析法、年限法、整车观测法、部件鉴定法等。年限法适用于一般车辆成新率的粗估或价值不高的车辆评估中;部件鉴定法适用于价值较高的车辆评估中;整车观测法判断结果没有部件鉴定准确,一般用于中低价车辆成新率的初步估算;综合分析法较复杂、费时、费力,但充分考虑了影响车辆价值的各因素,评估准确度较高,适合对中等价值的车辆评估。

由于该车价格较高,重置成本高达44.2万元,又是豪华型跑车。选择部件鉴定法确定加权成新率。

该车使用2年4个月,行驶里程40000km,女性使用,保养较好,各技术指标和车况良好,无事故和大修记录,工作环境城市郊区,几近新车。

各部分成新率选取如下:发动机及其控制系统80%、变速驱动桥及其控制系统80%、悬架与车桥80%、制动机转向系统85%、车身及附属装置80%、电器及仪表装置80%、轮胎75%.

加权成新率=30%×80%+15%×80%+12%×80%+12%×85%+25%×80%+4%×80%+2%×75%=80.5%

(4)评估值P=重置成本×成新率=44.2×80.5%=35.581万元 十、评估结论

车辆评估价格人民币¥355,810元。金额大写叁拾伍万伍仟捌佰壹拾元整。 十一、特别事项说明

评估机构或评估人员对于评估标的没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 十二、评估报告法律效力

(一)、本项评估结论有效期为90天,自评估基准日至2011年07月11 日止; (二)、当评估目的在有效期内实现时,本评估结果作为作价参考依据。超过90天,需重新评估。另外在评估有效期内若被评估车辆的市场价格或因交通事故等原因导致车辆的价格变化,对车辆评估结果产生明显影响时,委托方也需重新委托评估机构重新评估;鉴定评估报告书的使用权归委托方所有,其评估结论仅供委托方为本项评估目的使用和送交旧机动车鉴定评估主管机关审查使用,不适用于其他目的:因使用本报告书不当而产生的任何后果与签署报告的鉴定估价师无关;未经委托方许可,本鉴定评估机构承诺不将报告书的内容向他人提供或公开。

附件:宝马3系09款325i系列车型性能、装备一览表

以下是必备的,在此略!

旧机动车鉴定评估作业表

车辆行驶证、购置附加税(费)证复印件 鉴定估价师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鉴定评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旧机动车照片(要求外观清新,车辆牌照能够辨认)

注册旧机动车鉴定估价师

(签字、盖章) 复核人

(签字、盖章)

(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机构盖章)

宝马3系09款325i系列车型性能、装备一览表

基本信息

【属性】

【基本参数】

【性能参数】

【能耗参数】

【质量保障】

【外型尺寸】

【内部尺寸】

【基本信息】

【制造工艺】

动力系统

【基本信息】

【机体】

【配气机构】

【供给系统】

【冷却系统】

【其它功能】 【电控单元】 【性能参数】

【基本信息】

评估报告篇五
《测试评估报告(范例)》

卷号卷内编号 密 级测试评估报告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易想团购网 00001项目编号: 项目编号:编写人员: 编写人员:三人行小组 2011-1-6 _编写日期: 编写日期:审批人员: 审批人员:审批日期: 审批日期: 历 史 修 改 记 录版本号 2011-12-22 2011-12-23 2011-12-24 2011-12-26 2011-12-27 2011-12-28 2011-12-30 修改人/日期 1.0 1.1 1.2 2.0 2.1 2.2 2.3 数据库的设计完成 增加了登录注册界面的完成 增加了购物车界面的完成 完成了登录注册订单购物车功能 增加了讨论区模块 增加了积分模块 调试一下总体项目 摘要 审核人/日期 三人行小组 三人行小组 三人行小组 三人行小组 三人行小组 三人行小组 三人行小组第 2 页 共 8 页 目目 1.录录..................................................................................................................................... 3 引言........................................................................................................................................... 4 引言1.1 1.2 1.3 1.4 2.编写目的........................................................................................................................... 4 背景................................................................................................................................... 4 定义................................................................................................................................... 4 参考资料........................................................................................................................... 5软件需求测试结论................................................................................................................... 5 2.1 测试目的 ................................................................................................................................ 5 2.2 测试机构和人员 ............................................................................................................... 5 2.3 测试结果 .............................................................................................................................. 53. 评价 评价.............................................................................................................................................. 8 3.1 3.2 3.3 3.4 软件能力........................................................................................................................... 8 缺陷和限制....................................................................................................................... 8 建议................................................................................................................................... 8 测试结论......................................................................................................

..................... 8第 3 页 共 8 页 1. 引言编写目的随着时代的发现,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网上购物必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由 于网上购物没有库存压力,经营成本低,经营不收场地限制,通过互联网对市场信息 及时的反馈适时调整经营策略,以此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网上购物突破了传统商务的障碍,无论对消费者,企业,还是市场都有着巨大吸引力 和影响力,在新经济时代无疑达到一种“多赢”效果的理想模式,所以这是一个追求 现代化的项目。背景本操作软件名为易想团购系统,应中软国际的要求,由“三人行”开发小组进行设计开 发。本软件旨在为商品的销售提供一个平台,团购网的好处就是:一是团购价格低于产品市 场最低零售价,二是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让 我们有些更好的网上购物生活! 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易想团购系统 此软件系统任务提出者:中软国际 此软件系统任务开发者: “三人行”小组 此软件系统任务用户:公司人软件开发人员,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人员, 开发工程师,测试经理以及测试设计人员等定义C#语言: C#看起来与 Java 有着惊人的相似;它包括了诸如单一继承、界面、与 java 几乎同样的语法,和编译成中间代码再运行的过程。但是 C#与 Java 有着明显的不同, 它借鉴了 Delphi 的一个特点,与 COM 是直接集成的 mvc:MVC 模式的目的就是实现 Web 系统的职能分工。 Model 层实现系统中的业务逻 辑, 通常可以用 JavaBean 或 EJB 来实现。 View 层用于与用户的交互, 通常用 JSP 来实现。 。 sqlserver2008:它推出了许多新的特性和关键的改进,使得它成为至今为止的最强大最 全面的 SQL Server 版本第 4 页 共 8 页 参考资料资料名称 项目开发文档作者 王丹丹老师发表日期 2011-12-20版本 1.0所属单位 中软国际2. 软件需求测试结论2.1 测试目的本次测试以用户功能达到为目的,测试的依据文档系统规格说明书,若按操作步骤 能够得到测试样例的预期输出,则测试结果为通过,否则测试为没有通过,并登陆 BUG 单。2.2 测试机构和人员本次测试由李亚南 负责,测试人员有: 李亚南,韩宇,夏超2.3测试结果序号 1 2 3 4 5 6 7 8测试模块名称或测试类型 界面测试 逻辑功能测试(登录模块) 逻辑功能测试(注册模块) 逻辑功能测试(购物车模块) 逻辑功能测试(订单模块) 逻辑功能测试(讨论区模块) 逻辑功能测试(商品购买模块) 逻辑功能测试(商品信息模块)错误率 0 5% 0 0 0 0 0 5%是否通过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第 5 页 共 8 页 测试结果中逻辑功能测试各模块缺陷所占比率各模块的缺陷比例5, 39% 3, 23% 注册 登陆 个人信息 记忆碎片 3, 23% 2, 15%测试结果中界面测试各类缺陷所占比率第 6 页 共 8 页 测试结果中缺陷优先级的比例:测试结果中缺陷严重度的比例如下:第 7 页 共 8 页 3. 评价3.1 软件能力软件的功能并不完全,对于向数据库提交的数据限制不严谨,缺少一定的错误提示,在 界面上存在文字使用,标志的使用,对鼠标响应的错误,缺少一定的缓冲界面。3.2 缺陷和限制在注册模块中发现的问题较大,主要是对于输入的数据没有进行类型与位数的限制,例 如在注册模块, 对于用户名和密码的数据类型和位数, 并没有限制, 更没有相应的错误提示。3.3 建议修复缺陷,完善功能3.4 测试结论软件功能完善第 8 页 共 8 页

评估报告篇六
《项目评估报告》

青山垅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项目自评估报告

一、综述

1.灌区简介

青山垅灌区是湖南省郴州市唯一的大型灌区。灌区1966年开始兴建,设计灌溉面积39. 79万亩,受益区域包括永兴县耒水以东、安仁县宜阳河以南、资兴市东江以北25个乡(镇)的220个村,灌区于1974年开始通水灌溉,实灌面积曾一路递增,为三县(市)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资金短缺、年久失修,工程配套未能按计划完成,灌区曾一度陷入工程设施老化、灌溉效益徘徊不前、发展举步维艰的窘境。“十五”计划期间,灌区为改善工程状况,提高灌溉效益,开始实施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项目,现已完成2000-2003年共4个年度的节水续建项目建设,2004年度项目资金计划800万元已到位,并即将下达实施计划。

2.灌区项目自评估组织

青山垅灌区水电管理局收悉省厅工管局湘水管[2005]10号《关于认真做好我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评估工作的紧急通知》后,随即下载了水利部水农[2005]89号的全部内容。事关科学制定《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为保质保量完成自评估工作,我局于3月14日成立以局长苏丁贵同志为组长的项目自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抽调了5名技术人员负责本次评估工作。

3.项目自评估过程与方法

3月15日,青山垅灌区项目自评估工作小组展开工作。为确保项目自评估工作顺利完成,我们将自评估工作划分为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两个阶段。在调查研究阶段,项目自评估工作小组分别对永兴、安仁和资兴的灌区受益区域进行了各项指标值和意见的采集,采集的数据主要是从各县(市)年鉴、统计局、水利局、农业局及灌区统计资料中获取,其中各项效益类指标主要是以代表灌区不同受益程度的永兴鲤鱼塘镇东山村、资兴七里镇高波村、安仁平背乡朴塘村的现场调查情况为基础,采取前(1998年)后(2004年)对比、分类等比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取得;同时,评估组深入各县(市)实地,广泛走访了各县水管单位、各受益乡镇和所有略具代表性的受益村组,通过座谈、现场考察与悉心了解,基本上如实掌握了灌区项目实施以来的各类变化与群众呼声。在分析总结阶段,我们围绕如实填写各附件表格数据,真实反映灌区现状,正确评估灌区项目,充分认识灌区存在的问题,合理提供灌区意见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总结。

4.灌区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灌区2000-2004年度节水续建项目主要是针对灌区总干、青资、青柏、柏安、柏永、柏双、青资东等骨干渠道所存在的险工险段、渗漏、滑坡和淤积现象以及骨干渠系建筑物严重老化、存在病险等问题,本着“先上游、后下游”以及“重点突出、分期实施、讲究实效”的原则,以干渠除险保安和防渗配套为重点,对危及工程安全和和严重影响发挥灌区效益的“卡脖子”渠段进行了有效的改造。现已完成的2000-2003年度项目主要包括了金盆形、茨冲等6座全长1640m的渡槽加固;柏安、青资等8条骨干渠道全长37.5Km的砼防渗与配套;新建10座全长810m的暗涵与渡槽;彻底处理险工险段36处全长

2212m;改造分水闸12处;初步建立了水管理信息化站点等内容。累计完成土石方工程量18.37万m,砼3.47万m,完成投资2006万元。

5.灌区节水项目综合评估结论

青山垅灌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自灌区建设以来,灌区已成为永兴、安仁和资兴3个县(市)的主要粮食生产区,灌区谷物类粮食产量占到三县(市)总产量的52%。灌区自2000年开始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已投资2006万元完成了2000-2003年4个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综合自评估结论如下:

项目建设:严格执行了实施计划,重点突出,讲究实效,程序规范,质量合格;改善了灌区工程运行状况,降低了渠道运行失事率;改善了灌区灌溉条件,提高了灌溉水和渠系水利用效率,已初步产生节水效益;提高了灌区管理水平,灌区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灌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灌溉效益明显提高;灌区项目实施对促进灌区工农业生产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项目建设实施缓慢,灌区现状与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求、水土资源的开发需求与灌区经济的持续良性循环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33

二、项目建设与管理

青山垅灌区1966年5月开始兴建,1974年开始通水灌溉,到80年代初,骨干水源工程先后完成了青山垅水库枢纽工程建设、龙潭水库扩建、半垅水库新建,总库容2.1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31亿立方米,年均产水量4.43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向灌区供水1.79亿立方米;渠系工程完成了75%的干渠225公里,65%的支渠415.7公里和68%的渠系建筑物2025座, 但受建设初期历史与经济条件的制约,灌区工程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渠系不配套,管理设施落后,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渠道崩垮渗漏,建筑物带病运行等现象十分严重,致使灌区通水能力逐年降低,灌溉面积停止不前,而灌区人口日益增加,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用水需求逐年提高。 这种现状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00年,国家计委、水利部将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列入了国家专项资金投资计划。

此后,灌区节水续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到2004止,青山垅灌区已实施2000-2003年4个年度的项目计划,高标准、优质量地完成了37.5千米的干、支渠砼防渗衬砌与配套;新建及改造干渠建筑物28座全长2450多米;对36处干渠险段进行了加固;完成土方14.96万方,干砌石10470方,浆砌石23539方,砼32985方,钢筋混凝土1755立方。

现将有关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科学规划,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我局在省、市水利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1998年8月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对灌区水土资源、受益面积、经济结构、地质情况、工程情况等各项指标进行了科学的调研,出具了《青山垅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规划报告》。1999年10月又进行了初步设计。2000年,水利部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通过审查,以水总设[2000]45号《关于印发湖南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规划报告初审会议纪要的函》批复了青山垅列入本次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的灌区之一,工程静态总投资37261.6万元,节水续建配套面积39.79万亩。

2.严格“四制”管理,规范建设过程。

2.1规范项目法人制。项目实施计划落实后,我们及时向郴州市

政府请示,请求把青山垅灌区水电管理局作为青山垅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的项目法人,2001年5月,市政府以郴政办函[2001]70号文件作了批复,同意了我局作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的项目法人,局长为法人代表,同时还明确了技术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我局同步成立了工程部、财务部、综合部等内设机构,并对各部职责进行了明确与完善。

2.2严格招标投标制。根据国家投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项目施工单位要通过招标产生。2000-2003年度的项目实施期间,我们对重点项目择优施工单位的做法一直是采用招标,而且招标过程都是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透明度高,充分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次评标结果公布后,没有一家投标单位表示异议。

2.3强化工程建设监理制。根据“三项制度”的要求,我们与省水利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咨询公司分别签订了4个年度项目的监理合同,委托该公司对灌区2000年度、2001年度、2002年度和2003年度项目建设进行了监理,监理公司成立了青山垅水库监理部,派出了现场监理人员对4个年度的项目工程实行了“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全程跟踪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对照合同与监理单位分级负责、互相支持、共同协作,理顺了双方的关系,确保了对工程量审核、资金支付等重大事项共同审定把关。

2.4落实项目施工合同制。面对灌区项目施工点多面广的特征,我们为了切实控制工程投资、质量与进度,明确项目建设各方职责,所有的项目施工都坚持签定施工合同,并严格按照合同条约进行管理。

3.提高项目建设标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评估报告篇七
《资产评估报告范例》

目 录

第一部分 评估师声明…………………………………………… (1) 第二部分 摘要……………………………………………………… (1) 第三部分 报告书正文…………………………………………… (3)

一、委托估价方……………………………………………………(3)

二、估价对象………………………………………………………(3)

三、估价对象概况…………………………………………………(3)

四、地价影响因素分析……………………………………………(3)

五、评估目的………………………………………………………(4)

六、价值类型………………………………………………………(5)

七、评估基准日……………………………………………………(5)

八、评估方法的比较和选择……………………………………(5)

九、评估方法………………………………………………………(5)

十、评估程序实施过程和情况…………………………………(9) 十一、评估假设……………………………………………………(9) 十二、评估结论……………………………………………………(10) 十三、需要特殊说明的事项……………………………………(10) 十四、评估报告适用限制说明…………………………………(10) 十五、评估报告日…………………………………………………(11) 附件…………………………………………………………………………(12)

土地评估报告

项目名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L28-02地块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 受托估价单位:**资产评估公司

提交估价报告日期:2011年6月6日

第一部分 评估师声明

1、评估报告陈述的事项是真实和准确的。

2、对评估所依据的信息来源进行了验证,并确信其是可靠和适当的。

3、评估报告的分析和结论是在恪守独立、客观和公正原则基础上形成的,评估报告的分析、判断和结论仅受评估报告所阐述的假设和限定条件的限制,评估师的专业分析、判断和结论是公正的、无偏见的。

4、对评估报告中所评估的资产,评估师对其不拥有现存的或将来的利益,对于评估报告涉及的各方,不涉及任何评估师个人的利益。

5、对于评估报告中所评估的资产和评估工作中所涉及的各方,评估师不存在任何偏见。

6、评估师对于评估报告中所评估的资产亲自进行了现场清查、核实和勘察。

7、无人对评估报告的签署者提供重要的专业帮助。

8、评估报告只能用于载明的评估目的,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与签字注册资产评估师及其所在评估机构无关。

第二部分 摘要

1、估价项目名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L28-02地块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

2、委托估价方:杭州**公司

3、估价目的:因政府拍卖待估宗地用于建设住宅用地,为核定土地资产价值的需要提供价格参考依据。

4、估价基准日:2011年6月4日

5、价值类型: 市场价值

6、评估方法:市场法、假设开发法

7、估价结果

评估土地面积:26.56亩(17706 m2 )

平均单位面积地价:16869元/ m2(取整)

评估总地价:30977142元

大写:叁仟零玖拾柒万柒仟壹佰肆拾贰元整(货币种类:人民币)

第三部分 报告书正文

一、委托估价方

杭州**公司

二、估价对象

此次估价对象为一块宗地,土地总面积26.56亩,位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L28-02地块),东至规划一号渠绿化、浙江德嘉建设有限公司,南至空地,西至规划星河北路绿化,北至规划南苑路。待估宗地现为政府待拍卖,规划用途为住宅用地,土地使用年限设定为70年,容积率为2.7。

三、估价对象概况

(一)土地权利状况

委估宗地土地所有权属国家所有,在估价基准日,待估宗地未设定抵押、担保等他项权利。

(二)土地利用状况

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等完善。

四、地价影响因素分析

(一)一般因素

1.地理位置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经纬120.2E,30.3N),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东南第一州”。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其中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行政管辖面积104.7平方千米。目前在34平方千米建成区已构建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园区环境、便捷的生活设施、高效规范的政府服务。根据杭州市“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战略目标,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杭州城市东部178平方千米是杭州大都市的副中心(即下沙新城)。

2.自然环境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有小火炉之称,相反,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3.行政区划

据“杭州地名网”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8月24日,杭州市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60.4万人,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市辖区409.5万人, 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管辖面积104.7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0万。

4.社会经济状况

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945.82亿元,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比上年增长12%,带着连续20年两位数的增速进入“十二五”,增速快于全国和全省1.7和0.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八、副省级城市第三和省会城市第二位。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68398元,根据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103美元。杭州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人均GDP双双突破1万美元,标志着步入“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总体实力再上新台阶。

(二)区域因素

1.区域概况

待估宗地位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6.56亩,东至规划一号渠绿化、浙江德嘉建设有限公司,南至空地,西至规划星河北路绿化,北至规划南苑路。

2.交通条件

待估宗地所在区域有学林街、星河北路、学源街等主要道路,区域内道路四通八达,路网密度高,道路通达度好。

(1)公共交通便捷度。待估宗地所在区域暂时没有公交线路开通;地铁经过该区域,待地铁建成后,这里交通将十分便利。

3.基础设施条件

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等完善。

(三)个别因素

1.宗地位置

待估宗地位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6.56亩,东至规划一号渠绿化、浙江德嘉建设有限公司,南至空地,西至规划星河北路绿化,北至规划南苑路。

2.面积、形状、用途及容积率

待估两宗地土地总面积为26.56亩。宗地近似长方形,形状较规则,容积率

2.7,为住宅用地。

3.地形及地质条件

待估宗地地形平坦,地质状况较好,对宗地利用无影响。

4.土地使用年限。

待估宗地设定土地用途为住宅出让土地,土地使用年限70年。

5.基础设施状况

待估宗地基础设施如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等完善。

五、评估目的

因政府拍卖待估宗地用于建设住宅用地,为核定土地资产价值的需要提供价格参考依据。

六、价值类型

本报告所称的“评估价值”为市场价值。市场价值是指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

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强迫的情况下,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公平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

七、评估基准日

根据本公司与委托方的约定,本项目资产评估的基准日确定为2011年6月4日。

八、评估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市场法适用于有充分的市场交易资料、交易实例与被评估房地产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或较高的可比性、交易实例资料及其来源必须翔实可靠的房地产。

假设开发法适用于待开发的土地(包括生地、毛地和熟地)、待拆迁改造土地、未开发完工的房地产。

成本法适用的对象为新开发建造、计划建造或可以假设重新开发建造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成本法也被广泛用于那些既无收益又很少发生交易的房地产的评估,如政府的办公楼、学校、图书馆、医院、军队营房、公园等公用、公益性房地产以及化工厂、钢铁厂、发电厂、码头、机场等有独特设计或只针对个别用户的特殊需要而开发建造的房地产。

收益法适用于有收益或潜在收益的房地产的评估,如商场、旅馆、餐馆、商务楼等收益性房地产及住宅等也可以转化为收益性的房地产。但对于政府办公楼、学校、公园、图书馆等社会公用、公益房地产,收益法一般不适用。

综合分析首先应重点选用市场比较法和假设开发法两种评估方法。因为市场法较充分考虑了在估价基准日的近期市场上类似房地产的交易行情、市场承受能力,其测算的价格具有现势性,容易为买卖双方认同和接受。假设开发法则充分地考虑了规划条件下宗地自身最有效利用方式以及当前房地产市场现状和未来可能带来的收益等。而且拍卖出让宗地一般都是用于开发或再开发建设,且多为经营性用地,因此,假设开发法、市场比较法往往成为首先被选用的方法,收益法和基准地价修订法也比较常用,成本法则较为少用。当然,运用上述两种评估方法,也需要一定前提条件。在房地产市场不发达、缺乏交易案例,或无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定的详细规划设计方案的情况下,就只能选取基准地价修正法和成本法等方法来进行评估。

九、评估方法

(一)市场法

1.基本思路及计算公式

市场法是在求取被估房地产与近期内市场上已经发生了交易的类似房地产加以比较对照,对已发生了交易的类似房地产的已知价格进行修正,得出被估房地产合理价值。

市场法计算公式: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02131.html

    上一篇:成长分析报告

    下一篇:数职报告护士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