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 活动总结 |

【www.guakaob.com--活动总结】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篇一
《幼儿园中班段教研活动记录》

幼儿园中班段教研活动记录

主持人:沈 璐

记录人:平晓艳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内容:《一日活动之有效组织幼儿排队》

教研过程:

一、开心一笑

二、学习《一日活动之有效组织幼儿排队》

三、研讨:《幼儿生活中的排队》

沈璐:幼儿期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比较重要的时期,而幼儿园里不外乎做早操、做游戏、喝水、盥洗等基本环节,而排队问题始终贯穿其中,可是我发现我们中班的孩子的规则意识薄弱,虽然排队常规是从小班的时候就开始实施了并有了一定的规律和习惯,但在这个基础上,想要把它做得更好,一直是我头痛的问题,刚开始让他们来排好队伍,幼儿总是三三二二的上来,而且总会有几个幼儿在队伍的最后面游耍,排队的时候总喜欢你推我挤,较为混乱。一定要等到老师的口令:“请你照我×××,请你照我××ׄ„”“小手拉牢前面小朋友的衣服“他们才会排好,而且排得并不怎么整齐,也没拉牢前面小朋友的衣服,一天两天还好,长时间这样我的自信心马上降了下来。

徐燕:我是上课前先让小朋友教室里集中,我将小朋友分成4个小组,确定好排头,然后按组在教室走道上排好队,要求上、下楼梯做到静、齐、快,不要落队地随老师到操场上排好队。让小朋友让住自己的学号,是第几号,第几排,排头是谁,听到老师指令后,马上到操场上排队。

毛宗红:我采用的是同伴激励法,在活动的组织中,我们要给予幼儿一定的结伴自由,让他们在自由结伴的游戏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这既可以防止幼儿的心理朝想着自我的方向发展,也可使他们对自身接受和自我价值感的确立,纳入社会性的轨道,如让幼儿示范和讲解这里排队的原因与好处?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和学习,如此的排队迅速又整齐,因为竞争的意识已初步萌芽哦!

孙慧:每次排队时,都请幼儿边排队边跟着老师的拍法拍,如肩上拍拍,双手拍拍,不停的交换拍,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静下来的同时将队伍也排好了!当铃声停止后,那一句“立正”很关键,这让幼儿知道“立正”包含:“1、要对齐前面的小朋友;2、要像解放军叔叔那样有精神的站立”。最后鼓励那些听到铃声就过来排队,动作又快的幼儿。这就

有激发幼儿听到信号就要动,而不是无动于衷,特别是中班应加强听信号排队的习惯。

平晓艳:我觉得,首先,作为一个老师,她所预设的每一个活动都是有目的的,当确立了目标以后,一定要分析孩子的年龄特点,然后采用这个年龄层次可以接受的形式来组织活动。排队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能跟着老师走,并有秩序的走。只要孩子能跟上来,而且能一个跟着一个就可以了,至于找哪个朋友,前后秩序,并不重要。

龚佳峰:我用的是情景法,在体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教师与幼儿的态度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而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景,是引起师生积极态度的重要方法,如创设一个“打怪兽”的游戏场景,用游戏性的语言贯穿引导,使孩子身临其境,全身心投入又非常害怕也十分地依赖于我,在这紧张的气氛中,我的一声令下便是他们最想要的归宿,自然而然就会在我身边排队啦!

谢谢大家的踊跃发言,希望大家能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礼仪和习惯,谢谢大家!

三、近期工作

1.班级区域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2.运动项目环境的创设评比。

3.教师一物多玩自制运动器械评比。

4.年段特色课程的开展。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篇二
《中班段教研活动记录(二)》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篇三
《中班段教研活动记录(九)》

中班段教研活动记录(九)

中班段二〇一〇年一月第二十二周教研活动记录

主持人:徐阿娟 记录人:孙慧

一、总结一学期来的教研工作

(一)徐老师从以下几方面来总结:

1.让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人

2.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成长

3.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为幼儿园挑起大梁

4.其他活动丰富多彩

(二)提出了有待改进的地方:

1.注重行为反思,内化课改理念还需要加强。

2.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加深对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

3、加强园本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园内开展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分析边总结的方法,园外通过听讲座、观摩活动、跟班带教等等活动,帮助教师逐步转变教育行为,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最后徐老师说:

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们组的每一个活动、每一项工作、每一份成绩,都离不开老师们的互相配合、理解、支持、合作。在此,我要感谢中班组的全体老师,感谢你们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感谢你们在我工作粗心的时候给予了宽容和鼓励的微笑;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今后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这种良好的工作作风,更投入地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在教学研究方面还要不断地研讨、学习,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开创更多的教学成果,积极为幼儿园出力、争光!

二、讨论确定二十三周教学内容(补充)

1.完成幼儿用书(全套)里的全部内容,

2.有系统地复习一边。

三、讨论下学期活动安排

初步确定:1.竞赛活动:拍皮球或套圈比赛

2.亲子活动:小制作或外出活动

四:讨论联欢会节目

经讨论,确定:

1.童话剧《白雪公主》,角色分配如下:

蒋 瑶---白雪公主

金伟伟---王 子

孙 慧---皇 后

陈 丹---魔 镜

应芳芳 钱丹 徐燕---三个小矮人

徐阿娟---旁白

附:道具自备。

2.方言版 小组表演唱:《大海呀!故乡》

附:道具自备。

初步确定本周为熟悉内容,与下周开始,约抽两个午睡时间排练。地点:多功能室。

中班段

二〇一〇年一月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篇四
《中班段教研活动记录(三)2》

中班段教研活动记录(三)

中班段第六周教研活动记录

主持:蒋瑶 记录:钱丹

一、开心一刻

幽默1:两只青蛙相爱了,结婚后生了一只蛤蟆,公青蛙见状大怒说:贱人,怎么回事?母青蛙哭着说:他爹,认识你之前,我整过容。

幽默2:狗对熊说,嫁给我吧,嫁给我你会幸福的。熊说:才不嫁呢,嫁给你只会生狗熊,我要嫁给猫,生熊猫才尊贵呢!

二、理论导读

(一)《中国幼儿园教师的好心》

蒋瑶老师朗读文章。幼儿还不具备足够的自理能力,成人“理应”帮助他们。但是,这样做也使幼儿缺失了许多锻炼的机会,从而变得更加依赖成人。“好心”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大徐老师:教师的“好心”行为只能迎合一些教育评价者和一些不断提出要求的家长们的需求。(文章体现)

陈丹老师:其实,有些事情我们是应该放手让幼儿去做。

孙慧老师:对,有时候我们应该做一个“懒”老师。这样,孩子们得到了锻炼,我们也不会太累了。

小结:“好心”办的不一定都是好事,有时候,“狠心”做一个“懒”老师,既解放了自己的双手,也能让孩子的双手变得更加能干。

(二)《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策略》

1.讨论:何为“将集体活动从高结构转化为开放的、低结构的活动”。 结果:高结构的集体活动即指活动与活动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以集体活动为主要的活动方式。

2.分析适合本年段的过渡环节策略:

蒋瑶老师:我觉得信号式过渡比较符合各班人多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去试试看。

应芳芳老师:但是我觉得如果只有一个老师的时候,可能会管不过来,而且

这样子,小朋友的动作也会不会比以前缓慢。

大徐老师:这个问题值得考虑,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作一些必要的调整。

小结:用音乐作为环节的转换信号,除了文章中提到的一些好处外,还能让幼儿在无意的状态下,增加对一些经典音乐的熟悉感和好感。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三、研讨活动

讨论:怎样组织幼儿喝牛奶?

1.各班述说喝牛奶现况:

中一班:点完名之后,每组请一个小组长,请小组长分给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

中二班:点完名之后,分组排队上去拿牛奶和饼干;

中三班:与点名结合,点到的小朋友喊“到”并自己上来拿点心;

中四班:同中一班。

2.分析各种方法存在的优缺点:

应芳芳老师:我们班的方法,消除了消极等待的现象,但是因为人多,看起来有点乱,而且,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喝的小朋友之间存在的时间差距很大,先吃完的会影响后吃的小朋友。

孙慧老师:我觉得我们班的方法比较好,比较节省时间。

蒋瑶老师:我们班的方法也快的,而且小朋友们会很自觉的排队拿,也比较有秩序。

陈丹老师:你们的方法我们以前也试过,但我觉得还是现在的方法快。

3.排队喝水的新措施:离饮水机半米处画一条线,排队的小朋友等在半米线外,倒完水后到放水杯的柜子旁喝,喝完后将杯子放回原处。

小结:符合各班的实际情况,即是最切实可行的。

四、近期工作安排

幼儿春游事宜。(初定)

地点:杭州野生动物园 费用:一大一小/190元(不包括中餐费) 各班先发调查表,看参加的人数多不多,若不多,再另选地点。

二○一○年四月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篇五
《中班段教研活动记录(五)2》

中班段教研活动记录(五)

○九学年第二学期中班段教研组活动记录(5)

一、记录时间(2010年5月7日)

主持:孙慧 记录:应芳芳

二、参加人员 中班段全体教师

三、幽默一笑

四、理论导读:《赏识教育不是科学的教育理念》

大徐:我觉得不该经常表扬,适当的批评也是必要的。因为孩子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除了让孩子在批评中获得教益、在表扬中得到激励以外,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从中学会自我评价。当做错事还能收到鼓励和赞扬,将会使孩子完全丧失自我评价能力,久而久之就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还会形成盲目自满,自以为是,原地踏步,停止不前。

陈丹:赏识就是一种评价。当孩子有缺点,不指出,不批评教育,孩子不知道是错的,也不知道有什么危害,那怎么能改正呢?因此表扬与批评是同在的。

蒋瑶:我认为在教育中,应是“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这也是我教育实践一贯的原则。

钱丹:对于科学的教育理念或理论,是要经过实践、实验、验证过才能形成的。赏识教育在教育中是必然的,但未必是“无批评教育”应该表扬批评两者兼顾。

孙慧总结:的确,好孩子不完全是夸出来的。我们不能片面或绝对的去表扬幼儿,因为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而是教育出来的。

五、研讨活动《优化一日常规中“午睡起床时如何有序迅速组织幼儿活动能够避免等待” 》

孙慧:我们一般是两位教师配合一位教师在午睡室内,另一位教师在教室内。在教室内打开电视,幼儿可以自由活动(喝开水、上厕所、看电视等等)。

徐燕:我们也是两位教师分工,但我们起床后不看电视,我们是让幼儿喝开水、上厕所、在座位上聊天、同时尽然有序给女孩子梳头、整理衣裤等等,给幼

儿自由选择,也符合了课程中提出的满足幼儿必要的自由活动。

应芳芳:我们也是分工合作,但是我们是女孩子梳头时在午睡室内,教师边督促幼儿床折叠被子,同时帮女孩梳头。教师里的教师就组织幼儿喝水、上厕、整理衣裤。大多数是让幼儿聊天,偶尔会给幼儿看电视。

钱丹:我们是前面一半幼儿,先排队一起小便、喝水后让幼儿看电视教师进行整理衣裤,梳理等等。还有一批就同样的方法,由另一位教师负责。

六、近期工作

1.套圈比赛预定时间为5月14日下周五,上午9:00。

规则:每班人数为:20人。在一分钟之内,套圈从下往上套出,个数多者为胜。

在下周二,午睡时间将幼儿名单拷贝给大徐。

2.品牌活动:有序进行,活动后将照片教案张贴,并拷贝给洪霞。

3.主题区域角创设。

4.半日活动策划

5.家长助教

主持人:谢谢老师的积极参与和踊跃的发言。希望我们将研讨的问题,运用到我们在实际中,发现问题,验证方法,如有好的建议我们下次再讨论。今天的研讨活动就到这。谢谢大家!

中班段

二〇一〇年五月七日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篇六
《中班段教研活动记录(五)》

中班段教研活动记录(五)

第十二周中班段教研会议记录

二、学习《早期阅读中我们搭建师幼之间的互动》

主持人:早期阅读中的师幼互动关系指幼儿阅读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多向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它维系着幼儿阅读活动的成效,是早期阅读活动中值得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阅读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互动行为中的情感特征具有独特的价值,对整个互动的进程有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老师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大徐老师:如果孩子在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就会从成人潜移默化的身教中形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所以教师应努力打造读书人形象,用自己爱看书的情感去感染孩子.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感到书的吸引力。尤其在早期阅读教育的初期。孩子往往对阅读缺乏耐心和持力。

金伟伟:根据不同的阅读形式,来给予孩子不同的有形的情感支持。比如,在与孩子一对一阅读时,老师把孩子搂在怀里,靠在身上;分组阅读时,和孩子围坐在一起:集体阅读时,离孩子近一些: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让孩子经常听到老师热情洋溢的话语:家庭亲子式的阅读形式,让孩子有被关爱、被重视的感觉。所以,在温情的阅读中.师幼共享的不只是图书而已.还有彼此的关爱和情感的交流.从中让幼儿享受阅读的快乐。

蒋瑶:当孩子的阅读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助”幼儿一臂之力,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将幼儿的阅读兴趣推向深入。

孙慧等其他老师也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经过老师的讨论,早期阅读中师幼互动的情感价值大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鼓励、赏识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不仅有助于保护幼儿发起与阅读有关的互动行为的愿望,而且对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2.幼儿在发起阅读行为时.希望得到教师的积极反馈。

3.幼儿在回应教师发起的与阅读有关的行为时,表现出较明显的个性特征。

三、教养笔记交流

徐燕《喜欢被喜欢》

四、近期工作安排

1.下周一中班段集体捡落叶。

2.12月品牌活动《落叶装饰》。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篇七
《二○○九学年第二学期中班段教研活动记录》

二○○九学年第二学期中班段教研活动记录(一)

中班段三月份教研组活动内容

主持:徐阿娟 记录人:孙 慧

一、开心一笑

二、理论导读——如何进行备课?

三、研讨活动:优化一日活动之——关于幼儿小便、洗手、喝水的秩序怎样组织?

(一)小便秩序的组织

大徐:我们先来谈谈小便的秩序这样组织吧?是一组一组排队去呢?还是有更好的方法?

蒋:当然要排队了,不然会感觉很乱。

小徐:可是有些排队先到的小朋友已经好了,还赖着不走。

应:老师可以站在活动室和厕所的中间,两面兼顾。

小徐:只是我觉得一组一组排队小便其实很浪费时间。容易形成多方等待,导致时间的隐性浪费。

大徐:我觉得毕竟还是小孩子,不要有太多的拘束,还是让孩子们自由组合列队,好了出来。

金:是的。只要保证孩子在有序的进行如厕,有时候是不是一定要严格按照一组组来不是很重要。

小结(一)

1.中一班:排队小便。先去一组,然后看情况幼儿组合列队入厕。方法可行。

2.中二班:来去都排队。评价:比较死板,缺乏灵动性。容易造成时间的隐性浪费。

3.中三班和中四班:让幼儿自由列队组合入厕。方法可行。

(二)洗手秩序的组织

大徐:那么关于洗手,各位老师自己是怎么组织的,有什么好的建议? 小徐:现在的孩子总是感觉洗手很随便,稍微一下就好了。不过这个怪不得

孩子,有时候大人都是这样啊。

大徐:主要现在是冬天啊,小朋友衣服穿的多,有时候水开的大,这个衣服袖子容易弄湿。有时候就显得有些匆忙湿了下手,并没有认真的洗。

钱:是的。有时候手洗干净了,可是袖子湿了,家长会觉得老师没有照顾好孩子。

陈:我们是让他们谁小便好了先洗手。顺次进行。

蒋:在我们班,我们采用的是排队洗手,有时候也需要老师催一下。

应:在我们班,我们采用的是用数字计时的办法,洗到一定时间马上回来。 陈:可是如果你一个人在带班的时候,这个数字计时用起来就有些困难了。 应:我们可以分派小老师啊。可以请小朋友自己数。

大徐:有时候有的小朋友一定要喊到数的最后一个才肯洗好。象我们班的王潇炜、莫潇涵等就是这样。

徐燕:是的。也有的孩子以洗手为名义,实则在玩水。

小结(二)

1.中一班和中四班:小便好按次洗手。方法可行。但老师需要在旁指导。

2.中二班:排队洗手。方法可行。但老师需要在旁指导。

3.中三班:数数洗手。方法较好。各班可以参照实施。

(三)关于喝水秩序的组织

大徐:那么关于喝水,各位老师自己是怎么组织的,有什么好的建议? 蒋:我们是让孩子自己自主选择,渴了就自己去喝。

大徐:是的,我们也是按照孩子们自己的意愿喝水。

陈:我们是早操后,及体能活动前后,教师组织孩子们喝水。

钱:可是有些孩子就是不想喝水。或者故意倒水,就是不喝。

小徐:恩。我们老师要考虑到喝水定量的问题,有些孩子会倒满满一杯水。可是只喝一小口,还剩很多就倒掉了。这就有些浪费了。

大徐:那么你们请小朋友喝水的时候是老师帮忙放水呢还是?

应:我们是帮他们放的。

孙:刚看到一篇文章《中国式的幼儿教师》,里面写到我们中国的幼儿园教师总是帮孩子穿脱衣裤,帮忙倒水等等,这些过度的照顾是不是会减弱孩子的主动性?从而影响到他将来的独立生活能力?

大徐:对,我们应该让孩子自主发展。让孩子们自己整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孙:即使是慢点,但我们也要有耐心让他们自己学会照顾自己。

大徐:当然,话又说过来。现在的天气还冷,我们还是本着孩子的身体为重。等天暖和一点,就让他们自己动手。

应:是的。要培养孩子的主动活动的能力。让他们自己穿衣服,喝水,我们就在旁边指导他们。

小结(三)

1.中一班:定时喝水。方法可行。但应避免强迫喝水。

2.中二班和中四班:意愿喝水。方法可行。但老师需要在旁指导。

3.中三班:有时候会定时喝水。有时候按孩子意愿喝水。方法可行。但老师需要在旁指导。

四、讨论近期工作

1.中班段教研活动主持记录轮流安排;

2.每周主题背景下环境创设活动教案及照片任务分配给各班级;

3.品牌活动教案及照片任务分配各班;

4.品牌活动:种植。

二〇一〇年三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15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