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实习报告怎么写

| 实习报告 |

【www.guakaob.com--实习报告】

土壤学实习报告怎么写篇一
《土壤学实习报告》

土壤学实习报告

学 院:林学院 专 业:园林 班 级:2009级 学 生: 指导老师:段建军

2010 年 12 月 19 日

一、实习目的:

土壤学是我们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学习土壤学是为了掌握园林生产和科研中有关的土壤问题,特别是从培育良种珠壮苗、栽培和经营管理的系列过程中所涉及的土壤学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对土壤学课程的学习、实验和,教学实习,系统地掌握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能分析各种肥力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对土壤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剖面特征、理化性状和性状改良。“万物土中生”,多数陆地植物均以土壤为生长基质。农林生产的基本任务是进行绿色植物的生产。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五个基本要素,即光能、热量、空气、水分和养分中。除光能来源于太阳辐射外,其余都与土壤有关,水分和养分主要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而土壤热量和空气可通过土壤管理实现控制和调节。此外,土壤还为植物提供了根系伸展的空间和机械支持的作用。总之,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 二、实习材料、时间及地点

1,实习的时间及地点:我们这次实习是在2010年12月19日早上从学校出

发,步行经学校松林坡沿途边走边调查一直到孟关(此次调查的主要地点)。

2,实习工具及材料:锄头、铲子、尺子、PH指示剂、瓷块两块、比色卡、

采样袋、稻田土壤、荒山土壤等

我们的行程为一天,路线是:贵大南校区松林坡—孟关。在这一天中,我们学习了采集了一些土壤样品方法,挖掘了各个地点的土壤剖面进行观察、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性质、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采集了一些土壤样品、考察了一些土壤侵蚀的情况。我们对各个地点和老师们的讲解都作了详尽的记录。最后,我们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查询相关资料做成报告,并总结交流了一些意见。 三、实习内容及分析

1、土壤学是以地球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物质

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土壤学主要研究:1.农业生产方面在土壤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产量,质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2.环境保护方面如何利用土壤恢复我们的绿色家园,减少对土壤的破坏;3.工程建设方面如何利用土壤建设高质量,耐用的工程项目,以服务于人民。目前研究在农业生产方面比较突出,也为我们土壤学发展又迈进了一大步。 (1)对稻田土壤的采集和观察、记录

2,土壤学实习是我们一个教学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学习,不仅能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巩固和加深对课堂所学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把我们学习土壤学的兴趣提高了不少,通过对野外土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总结与提出可行性建议,加深我们对土壤学的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科学调研能力。

(1)对荒山土壤的采集和观察及记录

3,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方法

通过对园林实验基地土壤样品采集的实践,较好地掌握了采集土壤样品的技术和方法,并通过老师的讲解,之后查相关资料基本上了解制备土壤样品的方法。

(1)样品采集的方法,应根据研究、分析目的来确定。如果是为了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情况,就应按照

剖面层次来取样。如果是为了研究某地土壤的肥力特性,通常是把土壤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再在同一类型的土壤地段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块,采取混合样品。如果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如研究高产田、高产园或低产田低产园,或分析某一土壤的障碍物质,则在特定的田块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采取混合样品。若所取样品太多,采取四分法来减少样品的量。取样的时候,我们必须在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如植株生长特殊的地方、路旁、水沟边、土丘较低洼部位或放置过肥料的地方都应避开。

4,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及肥力鉴定

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土坑挖好后,用刀或铁铲把剖面削成垂直状态后,即可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剖面时,应先从上而下划分出若干层次(一般以颜

土壤学实习报告怎么写篇二
《土壤学实习报告》

土壤学实习报告

引言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具有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矿物质与有机质的疏松混合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自然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深刻影响着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土壤资源。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

土壤学作为主要研究土壤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土壤科学今后必须为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后备土壤资源严重不足,人类生存环境前景也不容乐观,土壤科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日益增多,土壤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增强。

土壤学实习是土壤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野外研究土壤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实习,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巩固、充实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实习报告的书写,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

一、实习概况与记录

实习目的: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在自然状态下能够进行识别。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

实习时间:2008年12月2日到12月5日

指导老师:***老师、***老师、***老师

实习人员:****级全体同学

实习工具:铁锹、PH指示剂、比色卡、采样袋、剖面刀、比色卡、卷尺、瓷块、布袋、卫生纸等

实习记录:12月2号集体观看了有关土壤样本化验、土壤农化分析的电视节目,下午领取了实习工具。3、4号两天进行野外实习。我们的实习路线是:棘洪滩水库附近-胶东镇镇南-大沽河旁-莱阳北坡村-莱阳红土崖,在这两天中,我们挖掘了各个地点的土壤剖面进行观察、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性质、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并粗测土壤样品的pH值和石灰反应。采集了一些土壤样品、考察了一些土壤侵蚀的情况、并了解到了各个地点土壤的综合利用方式。我们对各个地点和老师们的讲解都作了详尽的记录。第四天我们将各组的记录做成报告,进行了总结交流。

土壤剖面情况见表1-5。

二、实习内容

我们的实习内容有八个方面:

1、不同成土条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在土壤学中,将影响土壤形成的各种自然条件,归纳为地形、气候、成土母质、植被、成土年龄等五大因素,称为土壤形成因素,或简称成土因素。也就是说,地球陆地表面的任何一种土壤,都是在这五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各因素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不同,各因素还以不同作用强度相配合,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上述五大成土因素,并不是各自孤立地去作用

于土壤,去影响土壤形成的方向和土壤性质。相反,它们之间也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它们的综合起来的特点去制约土壤形成的方向的。

除了上述的自然成土因素外,人为作用也是影响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所谓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人类生产活动通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形成方向的改变和对土壤性质的改造。在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以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的影响最为深刻。但是,人为因素与其他自然因素不能等同看待,它们之间虽然有密切关系,并且人为作用尚不能在许多方面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对影响土壤形成过程来说,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毕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人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意图,以一定的方式和措施,参与土壤形成和改造土壤,使土壤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生产的方向演变,这是自然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如果土地利用不合理。那么,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就会是不良的和破坏性的。例如,滥伐森林、陡坡开荒、过度放牧,等等,都会造成土壤水蚀或风蚀。土壤侵蚀的结果,不仅使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完全破坏了土壤,而且蚀去的泥沙还会淤塞沟渠、河道,埋没农田,造成很难补救的不良后果,这是必须高度警惕的。

2、土壤剖面点的野外选择原则

(1)要对所要求制图的地区在地面景观上有代表性,要求地形条件比较平稳,即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否则土壤剖面缺乏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渠附近、积肥坑周围和坟墓附近等一切人为干扰较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3)如果发现土层中有炭片、砖片等人为干扰的侵入体,除了研究熟化土壤外,一般应改变剖面点位,或重新增设剖面。

(4)山地丘陵区的土壤比较复杂,应根据调查目的和精度选择不同高度和坡地的上、中、下部挖掘剖面。

3、剖面挖掘时应注意的事项

(1)剖面观察面应垂直、向阳、便于观察和拍照。

(2)挖掘出来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放在土坑的两侧,不宜相混合,以便然观察后再分层回填。

(3)观察面上方不宜堆放挖掘出来的土壤,也不宜在其上方走动踩踏,以免破坏表层结构而影响剖面的观察结果。

(4)在垄作的农田进行土壤剖面观察时,剖面的观察面应垂直垄沟走向,使剖面垂直面上能同时看到垄背、垄沟部位的表土变化和作物根系发育。

4、自然剖面的优缺点

这次实习中我们利用了较多的自然剖面,自然剖面是因修路、开矿、兴修水利等工程建设,在施工挖方地段裸露的土壤垂直断面,并被长期保留下来,成为土壤调查中可以利用的现存剖面。

自然剖面的优点:垂直面往往开挖较深,延伸面较广,连续性较好。

缺点:不是因土壤调查需要开挖的垂直面,首先不能均匀地分布在各种土壤类型上,位置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其次,自然剖面长期露在大气中,日晒雨淋,生物滋生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土壤理化性态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5、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和描述:

土坑挖好后,用刀或铁铲把剖面削成垂直状态后,即可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剖面时,应先从上而下划分出若干层次(一般以颜色、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土壤的形态、特征,并作好记

录。观察项目主要有:土层厚薄、干湿度、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酸碱度、新生体、侵入体以及根系情况等等。

6、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对各个地点土壤样品采集的实践,较好地掌握了采集土壤样品的技术和方法。

A、样品采集的方法,应根据研究、分析目的来确定。如果是为了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情况,就应按照剖面层次来取样。如果是为了研究某地土壤的肥力特性,通常是把土壤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再在同一类型的土壤地段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块,采取混合样品。如果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如研究高产田、高产园或低产田低产园,或分析某一土壤的障碍物质,则在特定的田块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采取混合样品。取样必须在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如植株生长特殊的地方、路旁、水沟边、土丘较低洼部位或放置过肥料的地方都应避开。

B、制备样品步骤:从田间采回的土壤样品,应及时进行风干,以免发霉引起土壤性质的改变。用木槌压散土块,捡出杂质。混匀土壤,准确称取300克。将称好的土壤用木槌压散(勿将石砾打碎),通过3毫米孔径的土筛(不能通过的石砾,在称重后可弃去,但要计算其所占的百分比)。从通过3毫米筛的土壤中称取100克土,使之全部通过1毫米的土筛。不能通过者,用研钵反复研磨,使之全部通过。各种样本制备完毕后,分别将其放入大中小广口瓶后塑料袋保存,并写上标签,其内容有:样本编号、土壤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深度、通过筛孔大小、制备实践及制样人的姓名和专业等等。

三、个人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收获挺大的。一方面,它让我们和老师们一起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谊,也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友情。另一方面,它让我们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对于一个学习农业方向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不仅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而且还是我们应用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次实习,使我能够将课堂上讲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这不仅使我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激发了我对这一门课程的热爱。这次实习还使我认识了几种土壤的类型并知道了它们的性质特征,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使我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

当然,实习过程中也让我也知道了书本知识的重要性,自己平时应该更加的努力学习知识。另外在实习中我还懂得了搞科学要认真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要多动手,绝对不能偷懒,该做的就要动手去做,不能凭空想像。我们还应该好好珍惜实习机会,多学些有用的东西,为将来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土壤学实习报告怎么写篇三
《土壤学实习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课程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 土壤学

学生姓名: *********

学 号: **********

专业年级:

成 绩:

指导教师: *(********

批改时间:

目 录

前言„„„„„„„„„„„„„„„„„„„„„„„„„„„„„„„„2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3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小4号宋体) „„„„„„„„„„„„„„„„„3

三、实习内容„„„„„„„„„„„„„„„„„„„„„„„„„„„4

(1)、实习的内容与安排„„„„„„„„„„„„„„„„„„„„„4

(2)、实习项目与内容提要„„„„„„„„„„„„„„„„„„„„6

(3)、实习数据处理„„„„„„„„„„„„„„„„„„„„„„„10

(4)、实习观测的土壤类型„„„„„„„„„„„„„„„„„„„„12

四、实习体会„„„„„„„„„„„„„„„„„„„„„„„„„„„13

前言

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它具有肥力,在自然界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产生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土壤与地球表面其他疏松、多孔的物质的重要区别在于土壤具有肥力。所谓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经常地,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产生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水、肥、气、热是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它们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决定土壤肥力。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物质比例不同,使土壤表现出许多不同的性质,其中有的有利于作物生长,有的则不利。土壤不但是植物生长的基地,也是动物、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微生物栖息、繁衍的场所。

通过这学期对《土壤学》的学习了解了土壤科学的发展史,与土壤有关的地学基础知识,岩石风化和风化产物,土壤形成因素和土壤剖面,土壤有机质,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土壤水、气、热状况,土壤胶体与土壤保肥供肥性,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土壤的发生、分类与分布,以及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成土条件、成土过程、性状和改良利用。掌握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能分析各种肥力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土类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剖面性质,基本理化性状和利用改良;并能够鉴别出主要的岩石。

土壤学不仅有完整的理论,而且有一整套实验的方法,土壤教学环节中,除包括系统的讲授课时外,实习实验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土壤学实习,是土壤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习,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实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激起学生对土壤学的兴趣和热爱。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土壤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野外教学实习是土壤学教学的三大环节之一,在课堂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实地实习以达到:

1.了解全国土了解全国土壤的分布规律和主要的土壤类型 。

2.了解本省地带性土壤及非地带性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土壤性状、开发利用改良。熟悉福建省几种土壤类型:红壤、红壤性土、滨海风沙土、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等。重点是红壤。

3.掌握土壤的野外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和自然条件的观察、描述、记载方法,为今后专业调查打下基础。

4.进行地形地貌母质的观察与描述,使学生了解土壤与自然环境条件及植物生长的关系。

5.初步学会通过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应用这些数据综合分析、评述土壤的方法。

6.使学生初步了解我省土地资源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措施。

7.通过实习验证巩固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8.通过综合实习,增强珍惜、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国策、国法的自觉性,提高立志振兴水保学科和发展土壤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实习时间:2011年1月4日—2011年1月14日

实习地点:实验室,校内林区,南屿,长乐。

第一天,2011.1.4—实习总动员

第二天,2011.1.7—校内:中华园北边试验田、乌龙江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植物

园、百竹园、茶园

第三天,21011.1.8—博学楼实验室,参观标本

第四天:2010.1.13—南屿林场及实验室

第五天,2010.1.14—长乐:长乐平原、长乐下沙海滨、长乐国际机场、金刚腿

三、实习内容

1、实习的内容

(1)、实习的内容与安排

实习人员:))))PP******************

本组(第4组)组长:****

组员:**************************************

第一天:2010.1.4. 进行实习总动员:

(1)、讲解实习内容,进行所要进行的土壤调查的方法和内容的学习

(2)、讲解实习时间按排、学生分组、任务安排,强调注意事项等

(3)、学生领取工具并讲解工具的使用

(4)、学生进行实习的准备

第二天,2010.1.7校内 图一:校园山坡

(1)、带学生观察并描述金山地区

自然景观条件、土壤类型(红壤、

红壤性土)的成土条件、主要特

点及利用改良现状,母岩、母质的特点

(2)、参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植物园、百竹园、茶园

(3)、继续完成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4)、应用室内整断标本来进行全国

土壤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土壤类型的学习

土壤学实习报告怎么写篇四
《土壤学实习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课程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 《森林土壤学》

学生姓名: 韩道忠

学 号: 090410102

专业年级: 林学09级

成 绩:

指导教师: 林德喜

批改时间:

目 录

前言„„„„„„„„„„„„„„„„„„„„„„„„„„2

一、实习目的要求„„„„„„„„„„„„„„„„„„„„3

二、实习时间、地点„„„„„„„„„„„„„„„„„„„4

三、实习内容„„„„„„„„„„„„„„„„„„„„„„4

四、实习地点自然概况„„„„„„„„„„„„„„„„„„6

(一)、福州长乐市„„„„„„„„„„„„„„„„„„6

(二)、长乐下沙海滨度假村简介„„„„„„„„„„„„6

(三)、金刚腿„„„„„„„„„„„„„„„„„„„„7

(四)、福建省闽侯南屿国有林场概况„„„„„„„„„„8

五、土壤类型及分类 „„„„„„„„„„„„„„„„„„10

六、土壤肥力评价 „„„„„„„„„„„„„„„„„„„14

七、土壤利用改良及措施 „„„„„„„„„„„„„„„„16

八、数据处理 „„„„„„„„„„„„„„„„„„„„„19

九、实习心得体会 „„„„„„„„„„„„„„„„„„„20

前 言

土壤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涉及内容广泛,实践性强,它不仅具有完整的理论,而且有一整套实验的方法。土壤学实习是研究土壤科的基本方法,是搞好林业和实行科学种树的前提,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作。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锐减,资源耗竭,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迅速扩大,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才不断加深,土壤和水空气一样,既是生产食物、纤维及林产品不可代替或缺乏的自然资源,又是保持地球系统的生命活动,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圈共同繁荣的基础。

土壤是农林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地,土壤的性质不仅影响农林产品的产量,还影响其品质。土壤是生命活动的产物,没有生物就没有土壤。低等生物的固氮作用使土壤具有了生长植物的肥力,而植物的生长促进了土壤的腐殖化过程和养分的富集过程,从而使土壤肥力进一步发展,在茂盛的植被下,强烈的生物风化推动着母质向土壤的演化。土壤又是生命的摇蓝。土壤不仅是生物的栖息地,而且是生物作用的对象,同时也是地球生命诞生与进化的温床。有证据表明,土壤巨大的表面及复杂的多孔多相体系,对于生命的产生与进化至关重要。

学习土壤学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认识和了解土壤,野外实习就是一种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土壤的方法。土壤学实习是为了探明土壤的发生发育和分布规律,查清土地资源及其生产条件,以便按不同需要利用和改良土壤。土壤学实习通过实际观察,了解成土因素的作用和土壤形态、性状上的特征,找出影响植物正常长的限制因素和障碍因素,解决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土壤问题。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富集循环的重要场所。因此土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特殊的意义。土壤又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因此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

2011年6月3日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土壤学是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的,土壤学的教学实习是游憩等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其目的、任务及要求如下:

1.通过实习验证巩固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熟悉本省地带性土壤及非地带性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土壤性状、利用改良措施。

3.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土壤特点,为水保规划和森林植物更新等提供依据。

4.了解全国土壤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土壤类型。

5.熟悉我省土地资源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措施。

6.掌握土壤剖面挖掘方法,掌握剖面形态特征和自然条件的观察、描述、记载方法,学会土壤类型的识别。

7.通过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应用这些数据,学会综合分析、评述土壤的方法,并能提出各类土壤的合理开发利用改良技术措施。

8.通过实习进一步熟悉主要成土岩石的性质和提高鉴别技能。

9.通过实习学会野外母质类型的鉴别和地形地势的观察。

10.通过综合实习,增强珍惜、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国策、国法的自觉性,提高立志振兴水保学科和发展土壤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11.了解土壤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土壤调查是为了探明土壤的发生发育和分布规律,查清土地资源及其生产条件,以便按不同需要利用和改良土壤。土壤调查是通过实际观察,了解成土因素的作用和土壤形态、性状上的特征,找出影响植物正常长的限制因素和障碍因素,解决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土壤问题。土壤调查是研究土壤科学的基本方法,是搞好林业和水保基本建设和实行科学种树的前提,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作。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1、 实习时间 : 2011/5/29--2011/6/4

2、 实习地点: 长乐下沙

南屿林场

校园

3、参加人员 :指导老师 林徳喜

级别 2009级

专业 林学

组别 第 2 组

组员 韩道忠、孙亲权、陈泽良、杨欣华、黄迟育、李涵、陈婷婷、

王亚鑫、彭建伟、王秀逊、罗青梅、何丽萍

三、实习内容

第一天 2011年5月29日 实习地点:校内,实验室

进行实习前的总动员,老师给大家讲解实习的具体安排,各项实习操作的方法,实习内容,时间安排,参加人员的分组,工具的领取及介绍工具的使用。要求预习实习相关的内容:三大岩类的识别方法、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等。最后特别强调实习期间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安全等等。

第二天 2011年5月30日 实习地点:长乐、下砂林场

沿途观察岩石标本、地质地貌及母岩母质特征等,并取采集岩石标本同时学习观察、鉴别岩石标本。观察滨海风沙土的形成、利用现状和改良措施。沿途观察、了解长乐平原的地质地貌特征和水稻土的形成和特点,同时观光了长乐国际机场,在长乐国际机场参观园林植物的配制特征和规则以及参观了金刚腿的景观,在金刚腿观察花岗岩的特征包括其矿物组成、构造及花岗岩风化物形成的母质特征。

土壤学实习报告怎么写篇五
《土壤学实习报告

土壤学实习报告

学 院: 林学院

班 级: 林学10a班

姓 名: 舒德远

指导老师: 周运超

目录

一、前言 .................................................................................................... 1

二、实习目的 ............................................................................................ 1

三、实习时间与地点 ................................................................................ 2

四、实习内容 ............................................................................................ 2

1、土壤剖面 ........................................................................................ 2

2、第一观察点(孟关) .................................................................... 4

3、第二观察点(孟关) .................................................................... 5

4、第三观察点(孟关) .................................................................... 6

5、第四观察点(孟关) .................................................................... 7

6、第五观察点(孟关) .................................................................... 7

7、第六观察点(花溪公园) ............................................................ 8

8、第七观察点(花溪公园) ............................................................ 9

9、第八观察点(花溪水库) .......................................................... 10

10、第九观察点(贵大南区) ........................................................ 10

五、实习总结 .......................................................................................... 11

1、岩石、土壤、植被的关系 .......................................................... 11

2、岩石、土壤和植被相矛盾的情况 .............................................. 13

3、石灰岩与白云岩的区别 .............................................................. 13

4、植树造林需注意岩石和土壤与树种的结合 .............................. 14

5、土壤肥力判断 .............................................................................. 15

6、根据地形认识土壤 ...................................................................... 16

7、通过新生体、侵入体和植被(根系)认识土壤 ...................... 17

8、外来土壤 ...................................................................................... 17

一、前言

土壤是地壳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堆积物,并且土壤的本质是肥力。土壤是地球表面的岩石风化体及其再搬运沉积体在地壳表面环境作用下形成的。土壤是植被生长不可缺少的基础,土壤的性质不仅影响林业生产的产量,还影响植树造林以及林业经营管理的质量。作为林学专业的学生,以后大都会工作在林业系统。林业系统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是植树造林。所以,学习土壤学对于林学专业的学生是一种基础,认识和了解土壤,野外实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课堂学习土壤学理论之后,我们基本掌握了土壤的基本知识。通过实行环节,结合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以达到学习土壤学的目的,为以后的工作作好基础。

二、实习目的

1、进一步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

2、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和土壤剖面的解读,学会土壤剖面的调查,通过土壤剖面解读认识土壤。

3、认识岩石、土壤与植被的关系。

4、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老师的讲解相结合起来,再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三、实习时间与地点

1、时间:2013.1.1到2013.1.2共两天。

2、地点:孟关、花溪公园、花溪水库以及校园。

四、实习内容

1、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的实习工具需要剖面刀、尺子等。通过土壤剖面的认识,解读时间、地形、生物、气候、母质五大土壤形成因素对土壤的影响。通过土壤剖面的观察,了解土壤的物理属性、土壤肥力以及土壤与植被的关系。

(1)土壤剖面挖掘前观察内容:

位置:记录国家、省、市、县、一直到小地名。如果调查的

地域具有针对性或者在小范围内调查,国家、省等可以不记录。

GPS:如果带有GPS,可以对剖面位置进行经纬度定位。

大的地貌、小的地形记录。

记录植被状况,坡位、坡向、天气状况等因素。

在工作过程中,不能用自然剖面进行观察。

(2)土壤剖面挖掘注意事项:

挖掘点需要具有代表性。

土壤学实习报告怎么写篇六
《土壤学野外实习报告》

zxtecnu 前言:

2011年8月23日,在相关老师的带领下,****大学2009级地理系的学生在浙江地区进行了一次综合野外实习,其中土壤学学科方面,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关于土壤学的实习。

此次实习是希望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实习内容主要是浙江临安宝塔山山麓地带的土壤和浙江天目山不同高度的土壤的观察,在天目山地区一共截取了两个剖面。

本文是通过对宝塔山一处土壤、天目山两处土壤的叙述,来分析调查地区的气候、地貌、母质等成土因素的特点及其和土壤发生的关系;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发生演变和分布规律。

关键词:天目山、红壤、成土因素

正文:

1、临安地区概述

1、1临安地区气候条件

临安市属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气候在垂直方向上差异悬殊。多年平均气温为15.80摄氏度,七月为最热月,历年平均为28.10摄氏度,历年平均日照明数1939小时,无霜期234天;全市常年偏东风最多,以东北风和东北东风为主。①

1、2临安地区地势地形状况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西、南三面环山,绵延百里;腹地和东西部,形成低山丘陵和宽谷盆地相向排列,交错分布。境西北最高点清凉峰海拔 1787米,境东最低点青山街道石泉村海拔仅9米。 ②

2、临安市宝塔山

2、1宝塔山概述

宝塔山位于临安市东南角,因宝塔山上有座功臣塔,因而称为宝塔山。下图为宝塔山附近的图

山 红色地区为宝塔

2、2宝塔山山麓地带土壤概述

所观测地带为宝塔山山麓地带,地理坐标为北纬30°13.437′,东经119°44.299′。可以很明显观察到该处的为红壤、黄壤交界处(见下图),亚热带红壤北界,在比较明显出露坡面的地方,可以看到上面有一层坡积物,因为上层覆盖物比较松散,并且还夹杂着砂石,坡积物(见下图)的形成有人为的作用,也有自然的作用。不远处有一座低矮石头山,山上基本上没有植被的覆盖,因而造成了山体的岩石裸露,缺少土壤,水土流失严重。 2、2、1当地的农民如何利用坡度比较大的山麓地带的土壤来耕作

山地不同于平原,平原在下雨或者刮风的时候不易造成土壤的流失,而在当地,由于其坡度较陡,因而将其改造成梯田(见下图),以降低坡度,这样土壤便不会很容易得流失掉,使得土壤得以保存。在坡度>25°时,已经不能进行开垦了,这时就要对其进行改良,以防止水土流失。

2、2、2为何在田地边上要垒起一部分石头

因为这样可以减小坡度,减少水分的冲刷,减少土壤的流失,有利于当地农民的利用。

田边堆积的石块与改造成的梯田状

松散的坡积物

3、天目山概述 3、1西天目山概述

西天目山位于杭州临安城北,天目山地质古老,植被完整,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奇观,地质古老,山体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的燕山期,是“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位于浙、皖毗邻地区,呈西南—东北走向②,高峰仙人顶相对高差1200米,为我国中亚热带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受人为干扰较小,植被保护较好;西天目山地域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的季节变化较显著,年均气温较低,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大,霜雪期较长,气温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多,气候垂直变化明显,随着山体升高,气温渐降,雨量逐增。③

3、2西天目山土壤概述

在西天目山一共挖取了两个土壤剖面(挖取剖面处海拔不是特别高),一个是红壤,另外的一个是黄壤,二者都属于森林土壤,是地带性土壤;土壤所受淋溶作用强,土壤中盐基物质较少,有机质主要以地表枯枝落叶形式进入土壤,故腐殖质明显地集中在土壤表层,向下突然减少。

在从取第一个剖面到山顶,可以观察到红壤、黄化红壤到黄壤的变化过程,这与温度变化、降水变化、植被的变化是分不开的,并且有着协调性。

3、2、1土壤剖面的选择与观察

土壤剖面一般是指从地表到母质层的垂直截面,是长期土壤形成过程的产物,是土壤形成过程的外在表现,也是土壤外界环境因素的反映。

首先要选点,根据前人的资料来确定选点的土壤类型,选择的出露剖面要比较完整、深厚。要选择代表性地段,剖面带你不应设置在土地遭受破坏的地方和过渡带的地方,要根据不同的地形部位,结合其它自然条件和土壤利用状况,确定剖面地点。

然后要对剖面进行修饰,剖面上有苔藓、地衣等的话,会使得观测剖面受干扰严重,要对剖面进行修饰,做踩脚点,用大铲子去除表面物质,在修饰的时候,要从下往上进行,否则先对上面进行修饰再修饰下面的时候,下面的剖面修饰就把握不好修饰的尺度,可能就会造成剖面不是很完整。③

在修饰好剖面后,要用小铲子,观察每层的变化(颜色的变化,疏松度的变化等),进而得出分层的大致界限。

3、2、2土壤样本的采集

土壤剖面观测记载后,按图层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采取土样,用小刀在各层土壤的中心部位切取土块,大小以能够放入土盒为宜,应该注明土壤的剖面编号,土名、地点等。③ 3、2、3两个剖面点的叙述

(一)剖面点概述

(1)第一个剖面点

第一个剖面点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0°19.540′,东经119°27.412′,海拔为467m。选择的剖面点位于公路的一侧,剖面出露,较为深厚与完整,其上附有苔藓等,因而需要对其进行修饰。

通过小铲子的使用,可以直观上判断出剖面不同深度处的疏松度,再通过土壤的颜色变化、是否还存在未完全风化的岩石颗粒,可以大致划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最上面的是枯枝落叶层,这个通过肉眼就可以辨别出来;

0~9cm为A层,表土层,有机质积累,物质淋溶层,大量有机质淀积,腐殖质层; 9~22cm为B层,心土层,物质淀积层(母质分解风化的产物),含有较多的黏土物质,黏土物质从北向南依次为水化云母(2:1),蒙脱石(1:1),高岭石(1:1),现属于脱硅富铝化阶段。A层和B层在颜色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因而很容易区分;

22cm~为母质层;

下图为绘制的的第一个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由剖面示意图可以大致看出,此土层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且各层的分异也是比较明显的。

第一个剖面点的剖面示意图

(2)第二个剖面点

第二个剖面点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0°20.475′,东经119°26.669′,海拔为1141m,剖面点为景区铺设的石头路旁。此处土壤为黄壤,同样可以用小铲子判断出其疏松度,同时也要经过修饰的过程。(见下图)

在剖面的上部有着大约18cm的腐殖质层,其深厚色暗,可以用此层的土进行养花,因为其有机质含量高,有机质的含量在某一种程度上可以通过颜色的深浅来判断。

A、B层比较明显,发育比较好,分层明显;

由于所处地段的温度较低,因而矿物质矿化程度较低,因而也就便于有机质的积累和保存;其母质为火成岩。

第二个剖面的剖面图

(二)两个剖面的对比分析

(1)从有机质含量,黄壤的有机质含量较高,其枯枝落叶也比较多,因为黄壤所处地带的温度较低,有机质矿化程度低,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和保存,处于落叶阔叶林带,根系也比较众多,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也就相对较多;而红壤,有机质含量低,温度较高,有机质矿化程度比较高,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与保存,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也相对不是很多。

(2)从所含Fe的形式上来看,黄壤中Fe主要以二价的形式存在着,红壤中由于温度比较高,所以Fe的氧化程度相对较高,所以红壤中的Fe主要以三价的形式存在。 下图为黄壤和红壤的剖面采样对比图

土壤学实习报告怎么写篇七
《土壤学实习报告》

青 岛 农 业 大 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组 长:

实习组员:

实习时间:

指导教师:李拴怀 土壤学实习报告 土管 2013年5月21日 刘庆花

实 习 报 告

一、目的要求:

1. 了解当地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土壤性状、开发利用改良。

2.掌握土壤的野外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和自然条件的观察、描述、记载方法,为今后专业调查打下基础。

3.进行地形地貌母质的观察与描述,使学生了解土壤与自然环境条件及植物生长的关系。

4.初步学会通过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应用这些数据综合分析、评述土壤的方法。

5. 通过实习验证巩固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通过综合实习,增强珍惜、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国策、国法的自觉性,提高立志振兴水保学科和发展土壤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实习内容及日程安排

准备阶段:通过对《土壤学》的学习了解了土壤科学的发展史,与土壤有关的地学基础知识,岩石风化和风化产物,土壤形成因素和土壤剖面,土壤有机质,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土壤水、气、热状况,土壤胶体与土壤保肥供肥性,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土壤的发生、分类与分布,以及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成土条件、成土过程、性状和改良利用。掌握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能分析各种肥力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土类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剖面性质,基本理化性状和利用改良;并能够鉴别出主要的岩石。 土壤学不仅有完整的理论,而且有一整套实验的方法,土壤教学环节中,除包括系统的讲授课时外,实习实验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实习阶段:

掌握土壤的野外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和自然条件的观察、描述、记载方法,为今后专业调查打下基础。

进行地形地貌母质的观察与描述,使学生了解土壤与自然环境条件及植物生长的关系。

初步学会通过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应用这些数据综合分析、评述土壤的方法。

总结阶段:

土壤学实习,是土壤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习,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实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激起学生对土壤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实习时间:

2013-5-12城阳区惜福镇院后村杏园 崂山区王哥庄峡口庙

2013-5-26城阳区棘洪滩水库前 胶州市到城阳的大沽河大桥南河流阶地

四、人事组织:

学生分组情况及其名单,组长

五、工具配备:

工具配备:铁锹,罗盘仪,速测盒,小刀,pH 指示剂,剖面记载表,皮尺, 土壤比色卡,GPS,海拔仪,地形图

六、实习步骤

1实习分组

2 土壤剖面挖掘及观察 每组采 3-4 个,进行剖面观察记载

3 记载土壤剖面描述及评价

七、实习区域成土条件

(一)城阳区惜福镇院后村杏园

1、地理位置:城阳区惜福镇院后村杏园,位于城阳区的东部,属于盆地,周围属于耕地,有别墅毛公山为依靠。

2、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3、地形:盆地

4、地质简况:大部分以壤土为主,其中含有少量的铁锰锈斑,结构主要为粒状、块状、柱状,干湿度主要有润、稍润,紧实度主要是疏松存在植物根系,空隙有大有小。

5、植被:以禾本科和蔷薇科为主,有大量的杏树为农业利用,大量的苗甸植被。

6、水文条件:地下水,河流水

7、土壤类型简介:棕壤有明显的粘化层,全剖面没有石灰反应,PH5.0-7.0 硅铝率为2.9-3.4,质地偏粘,土壤保持水、肥能力强。壤土由于砂粘性适中,兼有沙土类粘土类的优点,是农业生产上的质地比较理想的土壤,有一定数量的大孔隙,又有相对多的毛孔,故通气透水性良好,可保水保肥,土温比较稳定,粘性不大耕性良好,但泡水后易淀浆板结闭气,不利于植物根系发育和生长。

(二)崂山区王哥庄峡口庙

1、地理位置:位于人工陵地旁,自然剖面,崂山区王哥庄峡口庙。,人工剖面向阳。

2、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条件

3、地形:山地

4、地质简况:土壤以棕壤为主,含有少量的铁锰锈斑,形态主要以颗粒状块状为主,干湿度稍润,松紧度有疏松、稍紧,孔隙以小孔隙为主,含有少量的植物根系,存在动物洞穴,但没有侵入体。

5、植被:以树木为主,也存在禾本科

6、水文条件:以天然降水为主

7、土壤类型简介:以棕土为主有明显的粘化层,沙砾较多,土壤疏松,适宜林业发展,土壤持水肥能力强,适宜多种旱作物和果树,应用上应注意发展灌溉保持水土,培养地力。

(三)城阳区棘洪滩水库前

1、地理位置:东经120度13分,北纬36度21分,是引黄济青工程的惟一调蓄水库,位于胶州市、即墨市和城阳区交界处,库区面积达14.422平方公里,围坝长14.277公里,设计水位14.2米,总库容1.46亿立方米,建设资金1.4亿元。

2、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条件

3、地形:平原

4、地质简况:以壤土为主,其中含有少量的铁锰锈斑,结构主要为粒状、块状、柱状,干湿度主要有润、稍润,紧实度主要是疏松存在植物根系,空隙有大有小

5、植被:以树木为主,有大量麦田

6、水文条件:地下水,河流水

7、土壤类型简介:棕壤有明显的粘化层,全剖面没有石灰反应,PH5.0-7.0 硅铝率为2.9-3.4,质地偏粘,土壤保持水、肥能力强。壤土由于砂粘性适中,兼有沙土类粘土类的优点,是农业生产上的质地比较理想的土壤,有一定数量的大孔隙,又有相对多的毛孔,故通气透水性良好。

土壤学实习报告怎么写篇八
《土壤学实习报告》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

2009级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 青城山

实习时间: 2011.06.30——2011.7.2

班 级: 2009级2班

学 号: 2009100240

姓 名: 赵善波

指导教师: 王华静

四川师范大学 2011年9 月 5日

土壤学实习报告

—青城山土壤成因及土地利用分析 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最具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它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也是最受人类活动影响、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自然资料。土壤的形成与演化是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综合作用的过程,是经由岩石风化过程和生物因素主导作用下的成土过程形成的。

土壤圈处于人类智慧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界面与相互作用交叉带,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结合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纽带,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物质迁移转化界面。土壤圈的演化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所以,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土壤,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维护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是提高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在国名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和改善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

1、实习概况

1·1 实习目的、任务

土壤学实习是土壤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实课堂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借此掌握土壤调查的基础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讨能力。

1·2 实习记录

1·2·1 实习地点:成都市青城山

青城山: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内,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测到的数据)。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青城山景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著名的“华西雨屏带”的中北段,约30°54′N和103°35′E。

全山有36座山峰,诸峰环绕状如城廓,山上树木茂盛,终年青翠,故名青城。全境周围120km,保护面积1522hm2.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温湿型气候,年平均温度15.2℃,最热月极端温度34.2℃,最冷月极端温度一7.1℃;平均相对湿度81%;年降水量1225.1mm;无霜期271d(数据由成都市气象局提供)青城山地质地貌上以“丹岩沟谷,赤壁陡崖”为特征,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母岩为侏罗纪紫色砂岩、泥岩和砾岩的坡积物。 青城山风景区主要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根据青城山样地调查资料、野外路线踏勘记录的植物种类及《中国都江堰市植物名录》中所记载的青城山植物,初步估计植物346种,其中蕨类植物51种,隶属于26属l6科,种子植物295种,隶属于192属90科。其中裸子植物7种6计青城山约有维管属5科;双子叶植物252种169属77科;单子叶植物36种22属8科。植物区系有明显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

1·2·4 实习器材:铁铲、PH指示剂、卷尺、比色卡、采样袋2个、刀、采集盒1个、蒸馏水

2、实习内容

2.1土壤剖面的观察

2.1.1挖掘剖面的原则与方法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后露出来的垂直剖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不能靠近路旁或刚施过肥的地方)挖掘土坑,土炕的深度按实际需要而定,一般要有80—100公分,挖出的表土、心土分别放置两旁,挖好土坑后,把向阳的坑壁垂直削平,用为观察的一面,观察面上保持原状,不要践踏及堆放土壤。观察完毕后,将心土及表土依次分别放回土坑中压实填平。

2.1.2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和描述:

坑挖好后,用刀或铁铲把剖面削成垂直状态后,即可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剖面时,应先从上而下划分出若干层次(一般以颜色、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土壤的形态、特征,并作好记录。观察项目主要有:土层厚薄、干湿度、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酸碱度、新生体、侵入体以及根系情况等等。

2·1.3 原始记录 此处采用门赛尔颜色系统为基础的标准色卡比色法,它包含428个标准比色卡。命名系统是用颜色的三个属性即色调(hue)、亮度(value)、彩度(chroma)来表示的.实习原始记录(青城山土壤实习点土壤数据)

土壤剖面构型综合图示如下: O枯枝落叶层

A腐殖层

Bt 棕色淀积层

2cm 8cm 80cm

C母质层

2·2 土壤性质分析

2·2·1 土壤的固相物质分析

青城山土壤淀积层中有较多岩石矿物,土壤矿物风化包括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物理风化的机械破碎影响较小,主要为化学风化,青城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分布大量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及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因此化学风化为主,矿物风化以脱硅、富铁侣化过程为主。矿物中的硅以游离硅酸的形式被析出,并开始淋溶,Al(OH)3富集,由于青城山水热充足,年温差较小,冬季气温不低于0℃,因温度高、化学风化强,加上植物根系穿插分泌有机酸,所以倾城山的PH值在多在6·0——7·0之间。但是当天正值降大雨,雨水酸度较高,所以所测PH值为3.0—4.0,偏酸性。

土壤次生矿物以水云母——蛭石为主,发育在黄土性母质上的土壤,其土壤粘土矿物与母质差异较小,即以水云母、蛭石、蒙脱石为主,其表土中黏粒的硅铁侣率在2·6——3·40之间,黏粒中K2O含量在1·8%——3·3%之间。表土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一般在0·4——0·6mmol/g之间。土壤矿物中,碱金属元素绝大多数已经被淋溶殆尽,碱土金属发生了明显的淋溶——淀积过程,淀积深度明显加大,淀积量减少,土壤中黏粒被淋溶——淀积过程明显加强,形成心土层质地粘重紧实的粘土土壤。

按照威廉斯-卡庆斯基制的双级分类制对所调查的青城山土壤进行分类,其应属于壤土。土壤中砂粒、粉粒、黏粒含量比例比较适中,具一定数量的非毛管孔隙,又具适量的毛管孔隙,其在农业、林业方面,有利于水土保持。

从所调查土壤情况分析,青城山土壤结构属于单粒状结构,为松散、未胶结的土壤颗粒。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孔隙性对机械压力和遇水浸泡后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青城山的土壤团聚体>0·25mm,其对提高土壤肥力及农业生产作用很大。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的比例较为适宜,土壤的通透性(非毛管孔隙)、土壤团粒内部为毛管孔隙,使土壤具良好的吸水、蓄水、保肥能力加强。有机含量高,各种养分含量较丰富。

按门赛尔颜色系统标准色卡比色法,其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为 dazhihui008.cn 0/2,其亮度低,彩度与纯度很浓,淀积层位 dazhihui008.cnR 3/4,黄棕色,其亮度较亮,彩度与浓度较淡。

2·2·2青城山土壤分类

按照《中国土壤分类系统》(1992年)划分,则青城山的土壤归类于湿暖淋溶土。此类土壤早中国主要分布于中不山地的垂直带上,青城山的土壤分类正符合这一条件。

2·3 青城山土壤成土因素、成土过程、成土环境分析

2·3·1 成土因素

第一,气候因素 气温及其变化对土壤矿物的物理崩解、有机物、无机物的化学反应速率有重要影响。温度高,矿物反应速率快。凡特-霍夫法则表明化学反应体系的温度每升高10℃,其化学反应速率增加2-3倍。青城山土壤地处饱和硅铝阶段,土壤表层以蛭石、伊利石、高岭石为主。其次,青城山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分较多且湿润,Na、Ca、Mg、K离子绝大多数倍淋溶处土体,进入地表水系统中,成为矿物风化与成土过程中,溶解、水化、水解、淋溶、淀积、生物过程的主要成分。区域降水量大,有机质积累过程强度大。

第二,生物因素 隐花植物如藻类、地衣等对酸性岩的风华到显花植物,使土壤层不断增厚,腐殖质和养分元素持久积累。再到蕨类,依次为草本植物、喜光的灌木、喜阳性乔木(褐毛杜英、杉木等)。草本植物为土壤提供大量的地上生物残体和根系,减少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和湿度变化,土壤中动物、微生物大量繁生,有机质转化过程加快,并逐渐形成深厚的土壤腐殖质。喜阳乔木形成林下荫蔽环境,森林枯枝落叶向土壤表层提供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表聚性的腐殖质层。由于植物的作用,将母质、大气圈、水圈中的营养元素选择性的吸收起来,利用太阳辐射合成有机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潜能,并引入成土过程。其次,动物促成有机质与能量的转化,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促使土壤矿质化及营养元素的释放。

第三,成土母质 艺片麻岩、花岗岩、砂岩、页岩等酸性母岩风化物和成都黄土为主。其次,为石灰岩残积风化物。

第四,地形 青城山海拔1800多米,其针阔叶林分布很广,地表径流较多,坡度为45°其排水条件很好,阴坡水分相对较少,阳坡水分则比较多,山体不同海拔位置,其降水条件也有一定的差别。水分的多少又影响着成土过程,水分多,风化快,成土环境适宜。

第五, 时间 历史时期以来的风化积累过程,造就了现在的青城山土壤。

第六,人为因素 青城山体主要用于景观保护,其植被保护较好,土壤保护工作力度大,保护很到位。因此,其人为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2·3·2 成土过程

黏化作用是形成青城山淋溶土的重要成土过程,有淀积黏化作用和次生黏化作用,相应的形成了淀积黏化层和次生黏化层,二者统称为黏化层(Bt层)。

3、青城山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在我国的危害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它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而且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群众生存,削弱地力,加剧干旱发展。其次,水土流失造成了江河、湖泊和水库的淤积,降低了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增加了江河洪水威胁,降低了江河通航能力。而河道淤积造成潜在的洪水威胁,可能是更为重大的问题。再次,水土流失已严重地影响到我国一些地区经济的发展。

青城山部分部位坡度较大,易出现滑坡等地貌灾害。景区的旅游开发,是人类活动增多,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水土保持工作仍需重视。 首先,森林植被的保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是巨大的,保护青城山景区的植被,将会对当地水土保持做出巨大的贡献。其次,加强旅游地的管理,合理安排旅游活动,保证景区的环境稳定性。最后,做好林区的保护工作。

4、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按照剖面层次来取样,取样必须在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如植株生长特殊的地方、路旁、水沟边、土丘较低洼部位或放置过肥料的地方都应避开。

制备样品步骤:从田间采回的土壤样品,应及时进行风干,以免发霉引起土壤性质的改变。用木槌压散土块,捡出杂质。混匀土壤,准备称取300克。将称好的土壤用木槌压散(勿将石砾打碎),通过3毫米孔径的土筛(不能通过的石砾,在称重后可弃去,但要计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2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