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家家户户指什么?突出什么意愿

| 课件 |

【www.guakaob.com--课件】

篇一:《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元宵节》

第一单元元宵节

《元宵节》教学设计

主备人:汪琼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10个,会写生字6个。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3.了解元宵节的习俗,体会亲情。

教学难点:了解元宵节的习俗,体会亲情。

教学重点:按课文内容填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生空中写。

2.随题认识“宵”“节”。

【设计意图】随题识字,分散了学生的识字数量。

二、识字学词

(一)识字

1.自由读儿歌,圈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并和同桌一起想办法解决。

2.出示生字课件:宵、窗、圆、汤、节、欢、吃、庆、团、正

3.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

放手让学生自主读文识字,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多形式的朗读方式,使课堂充

满活力。

(二)学词

1.出示词语课件:元宵节

窗外汤圆欢庆正月团圆

2.指名读、齐读、分组比赛读。

3.选一个词语说句子。

【设计意图】由字到词再到句,学词的同时提高

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写字

1.出示生字课件:节、欢、吃、庆、团、正

2.学生观察生字,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规范,要注意那一笔。

3.重点指导“正、团”的笔顺。

4、描红

5、练习本上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6.评一评。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感知汉字的形体美,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看清笔画写正确,

看清位置写漂亮。

三、熟读感知

(一)熟读成诵

1.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指名读

【设计意图】多形式的朗读,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二)感知内容

元宵节元宵节由来元宵节习俗元宵节灯谜元宵节祝福短信元宵节作文

1.出示问题:元宵节是几月几日?元宵节人们会干什么?

2.指名回答。师边肯定边板书:赏月

吃汤圆

3.除此之外,人们还好干什么呢?

4.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

了解元宵节的习俗,体会亲情。

(三)感知语言元宵节家家户户指什么?突出什么意愿

1.同桌边读边交流古诗的节奏。

2.指名说,师随机点拨。

3.师范读。

4.指名读,齐读,拍手读,赛读。(指名读时,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读中感受儿歌明快的节奏及节日的快乐。

四拓展延伸

按课文内容填空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生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展示检测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元宵节

赏月

吃汤圆

看花灯

教学要求:

1. 思想教育要求: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知道“元宵节”也叫“灯节”

2. 知识要求: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并能正确规范书写

3. 能力要求: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想象花灯的样 子

重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识字和写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难点:

在了解课文基础上,想象或说一说自己看过的花灯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花灯样子

3.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谁还记得他还叫什么节?

2. 元宵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大街小巷挂起各种各样的花灯,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元宵节家家户户指什么?突出什么意愿

3.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花灯板书课题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 请同学借助汉语拼音读儿歌

2. 自由读课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边读,边画出生字

3. 出示生字卡片,以多种形式巩固生字读音

⑴. 齐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⑵. 小组长抽查用生字卡片进行学习

⑶. 猜字游戏

三、 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篇二:《知识元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家乡有许多的风俗习惯,节日自然也很多。有春节灯节、青明端午、中秋重阳„„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年依旧的节日和亲人一起度过一年又一年的。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然而我最喜欢的节日是元宵节,对它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也热情地急切地欢迎着它的到来。

元宵农历元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宵节是中国最古老的夜的节日。相传西汉平定“诸吕”,汉文帝元月十五日开基,定为元宵节。举国上下张灯结彩,欢度佳节。深宫皇室,大家闺秀也可上街看观灯游玩。

元宵节,家家户户自制元宵(今有专业户专卖)。元宵古称“浮元子”,是一种雅俗共尝,甜而不腻,脍灸人口的民间小吃,全国流行。“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轻圆绝胜鸡头肉,涌腻偏宜蟹眼汤”。古诗人如此描摩元宵圆,难怪此物历经千年,风行不衰。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的一种形式。每逢元农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灯,从十四至十六,每晚都开,远远望去,楼房张灯结采五颜六色,将整个城市装扮的富丽辉煌,各单位也争相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在街上挂起,供人们欣赏,花灯样式之多,数不胜数,有动物的,有生肖,有谜语猜谜的,有宫灯的,有现代电器的,也是歌颂现代人新生活的,飞机,火箭,飞船的,有鼓灯、润饼灯、鱼虾鸡鸭鹅灯、柑桔香蕉菠萝灯、宫灯、如意灯、料丝灯、玻璃灯、走马灯„„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放焰火,为山西人民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

文艺踩街,堪称民间文化化妆大游行。“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喧天,一国若狂”。(明间乔元《闽书》)。 从十四到十六,连续三天各县区的都组织大大小小的各种文艺汇演到市里来,有民间艺术,有现代艺术展示,有传统文艺,有古老乐曲,有八音会,有古装戏,花样之多,数不胜数。 办大型灯展。各单位都想声,光,色俱全的大型灯展在街上展出。有代表吉祥的,有代表幸福的,有代表古老传说的,有带有启迪意义的。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又何止这些呢。可我的笨笔写不出多少,就让它在我心中珍藏

着吧,让我从内心去体验那些风俗习惯,去感受它独特的“美”。

端午,端午,你是我追求的见证,我一定坚持正义,更会向往你的“美”。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元宵节家家户户指什么?突出什么意愿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6.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7.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篇三:《元宵节》

《元宵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 结合课文和生活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体

会亲情。完成看拼音,读对联,并和同学交流自己收集的对联。

3、 会认生字10个,并用“圆”字组词,注意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学习多音字“正”的读音,并能组词,区分。

4、 会写6个字,重点指导“欢”“团”两个字,欢字的第四笔是横

钩,不是横折。“字”的偏旁是方框。了解方框表示的意思是围起来,并学填常用偏旁表。并完成语文天地描一描。能按笔顺规则认真写字,继续注意写字姿势。

5、 学习用“在一起”造句,并仿照例句说一说,练习词语“家家

户户”结构,并说一说。

教学重点: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会认生字10个,会写6个字。

教学难点:

学习用“在一起”造句,练习词语结构“家家户户”,用“圆”字组词,学习多音字“正”的读音,了解方框表示的意思。

教学媒体:

PPT课件、词卡、字卡。

教学课时:2课时。元宵节家家户户指什么?突出什么意愿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知道我国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

出示:元宵节(齐读)宵字上面是一个宝盖头,下面是···正月十农历的元月,古人把夜称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按中国的名间传统,在这一天人们会吃汤圆。你还知道人们在元宵节这一天会举行哪些庆祝活动?(看花灯、猜灯谜、舞龙灯、耍狮子、赏月、燃放火焰)

2、 谁还记得刚才老师说元宵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农历的正月

十五)我国有两种历法。一种是古人留下了的历法叫农历也就是阴历,一种是新中国成立后才采用的历法叫公历,也叫阳历。今年的元宵节已经过去了,谁来说说今年的元宵节是公历的几月几日?(2月14日)出示日历。同学们知道吗?除了我们中国人,世界上还有人要和我们一样过元宵节呢?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出示丁丁的话)什么是华人?华人就是中国人包括去其他国家工作定居,或许他已经取得了外国的国籍,但是他流的血依然是中国的血,这些人都称为华人。只要是中华民族的人,无论他身在全世界的那一个角落,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他们都要过元宵节。这节课就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板书:元宵节(指导写宵字)

二、初读课文:

3、通过昨天的预习,相信大家一定有信心将课文读好对吗?(秦彦姝、胡钰涵、李瑞卓、祝运杉、袁椿集、蒲奕航)

4、相机学习词语:庆团圆的庆是后鼻韵母,一起读一读,你还能给它组个什么词?(出示课件:选音节),元宵节的时候,人们要庆什么?庆团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团圆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大口框,写这样的字时我们要注意先进入,后封口。这就是写大口框的字的书写规则。大口框表示的意思是围起来。(困、回、因)做笔记。小小的汉字大学问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仔细地同学会发现正这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中它读一声。在其他任何时候都读四声。(出题选音节)窗外的窗是个翘舌音的字。一起读一读。你怎样记住这个字?(宝盖头表示一座房子,撇和捺就像窗帘,方框像窗户····再抽读。

7、瞧!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跳出来了,你们敢挑战吗?小火车开起来。(出示词卡)调皮的生字宝宝又藏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准他们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8、读得这么好!老师奖励大家看一幅图,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图上有谁?他们在一起干什么?元宵节的晚上,小天和小兰在一起放鞭炮。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元宵节晚上除了放鞭炮还会干什么呢?请你用横线画出来相关的词语?谁来说一说你画的词语?出示:窗外月儿圆又圆,全家欢聚吃汤圆。你能用这个句式说一说吗?元宵节的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其实古时候元宵节的晚上,人们还会举行很多的活动庆祝,想看看吗?(出示

图片:舞龙灯、踩高跷、耍狮子、看花灯、猜灯谜、看电视、扭秧歌、划旱船、打太平鼓、看花灯。也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其实除了元宵节的晚上,其他时间我们也会和伙伴家人一起做许多事情,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什么时间,哪些人在一起干什么?这样热闹非凡的元宵节,到底是什么时候呢?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庆团圆。读词:家家户户。这是一个AABB式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结构的词语?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蹦蹦跳跳······。

学完课文,你能有节奏地读一读儿歌吗?(用拍手来打节奏) 出示儿歌的节奏:全班一起拍手读。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你发现这首儿歌押的是什么韵?“圆”你能用圆字,组 词吗?汤圆、团圆、圆形、圆心、圆圈、圆桌、圆柱、圆满

正月15的时候,我们要吃汤圆,而正月十五又是过年的最后一天,我们中国人的过年,就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年才是过完。过年的时候人们还要贴对联,表示对来年的祝福。我们看看这幅对联:对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我们读对联是有讲究的。右边的是上联、左边的是下联、上面的是横批。读对联时,先读上联、再读下联、最后读横批。我们读一读第三页的对联。你还知道哪些对联?

课后作业:语文天地第三页,组词语“圆”2、仿照例句说一说。

篇四:《描写元宵节的句子》

1、忽而烟花冲天而上,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在空中绽放。大沙河一时形成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壮观场面。霎时间,人们欢呼,人们雀跃,欢潮如歌!

2、“轰,轰,轰。”礼炮打响了只见在一瞬间火花飞了出来,然后有许许多多的彩纸飞了出来。描写元宵节的句子。彩纸有红的,黄的,蓝的……真是五颜六色呀。“彩蝶”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在向我们招手微笑。接着,礼炮接连响起。空中“彩蝶”飞舞,地上人们喊着、跳着。

3、不觉中,4、两只舞狮进行一段生动的表演后,一滚,一跃,同时从嘴部垂下红色的对联。金色的长龙腾空跃起,在两只舞狮的上端,似真似幻,为节日的夜晚增添了风彩。描写元宵节的句子

5、各式各样的花灯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有帆船形的,象征一帆风顺;也有“冬不拉”上跳舞的人,象征民族团结;有房子形的,象征天下一家亲;金洋芋公司的花灯构思精巧,展望企业的未来,前景一片;公安局的花灯设计巧妙,渴望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祖国富强…

6、烟花潮之后,人们点起了许愿灯,人们将自己的许愿灯升到高高的空中,许愿灯飞的越高,愿望实现的可能就越大,人们沉浸在欢乐中……

7、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8、每到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煮汤圆,吃汤圆,汤圆的样子是圆形的,意味着家家团团圆圆,甜甜蜜蜜,汤圆里的馅各种各样,有豆沙的,有芝麻的,有花生的,还有鲜肉的。放在锅里煮一煮,就像一个个乒乓球一样漂在水面上,咬上一口又香又甜回味无穷。

9、几声巨响,美丽的礼花接二连三地在空中开放,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六月的雪,有的像满天的星辰,还有的像七彩的花朵。

10、花轿上人的装扮也有很多:有的人扮文武状元;有的人扮二郎神;有的人扮观音送子;有的……真是各式各样啊!其中,扮二郎神轿子上的那只哮天犬真是活灵活现,头朝天叫着,好象在向人们报告:“元宵节来啦,元宵节来啦。”真是有意思。还有那扮观音送子的,莲花下是用棉花凑起来的,从远处望去,真像是一朵云,打扮花轿的人真是匠心独运。这不,我把那场面拍下来了。

11、各种各样的烟花,有绿的,有红的,有蓝的,有橙色的,还有紫色的,烟花点起来了,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星星点灯,在天上一闪一闪的,有的像洒下一张大网,把整个天空照的像天空一一样明亮。声音霹雳啪啦,震耳欲聋,把车震的嗡嗡的响。所以的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12、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13、忽然传来了一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只见街头上有一条“东方巨龙”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盘旋着,而前面一个叔叔拿着一个大红球左右上下摆动着,那条龙也跟着追逐。许多男女老少围观者,笑啊、跳啊,热闹极了。

14、街道上,到处都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电子花灯,简直叫人目不暇接,随着一阵阵锣鼓喧声,两条蛟龙,在人群中间交叉飞舞。

15、瞧,今年的花灯更是五花八门,姿态万千,有宝塔灯,鱼灯,鹰灯……而且五颜六色,流光溢彩,我的眼睛都不够用了,真是目不暇接。

16、烟花在空中炸开了花,点点繁星般的烟花如同仙女散花,飘洒在空中,美丽极了!哇!那边更是引人注目,笑脸来了,它代表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笑口常开,生活快乐!

17、看那一条条巨龙在“空中飞舞”,在十番锣鼓的伴奏下,唢呐吹起了“将军令”。

18、“得胜令”等各种曲牌,随着锣鼓、唢呐的节奏,舞龙人和舞狮队统一步伐舞起龙灯和狮灯,浑如一条条火龙在空中飞舞,煞是壮观。

19、正月十五的傍晚,全家人去赏灯,来到赏灯地点,街上人山人海,街道两旁五颜六色的花灯,让人眼花缭乱。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仔细一瞧,原来是社火队,他们拌着锣鼓声,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不时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舞狮队、秧歌队、民族舞蹈队、猪八戒、卓别林等西洋人的精彩表演,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不时博来阵阵掌声。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34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