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耐劳的近义词

| 策划 |

【www.guakaob.com--策划】

吃苦耐劳的近义词 篇一:《吃苦耐劳》

机电工程系

班会策划:刘俊辉 班会主持:彭维云 JC111

班会主题:吃苦耐劳——高职生基本的职业素养

班会目的:理解职业素养

班会地点:J1-110

班会时间:6月18号 16:50--17:50 参与人员:全班成员与班主任

班会内容:

如何理解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很多人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说到吃苦耐劳,总有人会联系到生活水平上,其实这是很片面的,低档次的。在当今物质极其丰富的社会环境下,生活水平和保障的提高是历史的必然,是无可厚非的。我理解的吃苦耐劳是在事业上积极进取,在岗位上任劳任怨,在职责上乐于奉献,在学习上锲而不舍,在专业上精益求精。这就要求我们黄河河务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思想稳定,安心本职工作,但仅仅安心是绝对不够的,必须要用心工作,安心不用心,也不可能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这种人是耐不住寂寞的,更谈不上锲而不舍。

吃苦耐劳,百折不挠,是我们每一位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既然我们选择这个职业,不论是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有吃苦耐劳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沉得下心思,扎得下根基,克服 “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我们在学校的同志更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贫困并不可怕,怕的是你们贫困的心灵”,上班里条件好,是工作的需要,不是个人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以工作为主,抛弃私心杂念。

我们身边许多的老一辈治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包括现在还在工作岗位上的,我们要学习他们淡泊名利、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养护队的赵寄开同志就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不管是盘西还是后地工程上,到处闪动的都是他的身影,无论是酷暑还是现在,他吃住在工地,从不叫

苦、叫累,正是他历经30年的艰苦奋斗,才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显著的成绩,被评为灵宝市劳动模范,如果不具有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会有成绩吗,荣誉会光顾他吗?个人价值能体现出来吗?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通过行动让他人见识其不凡之处”。年初工作部署会议上我曾说过,只要工作出色,我们管理所的同志同样可以担任机关的中层干部,机关干部同样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到管理所工作。我们作为新世纪、新时代的治黄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年轻人,可塑性很强,在工作实践中要磨砺自已的意识。古人云:“打铁要靠自身硬”,“艺多不压身”是富有哲理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尤其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有“冷板凳须做十年冷”的精神准备。在工作实践只有百炼成钢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当然,“机会总是给有充分准备的人”。 班会总结:吃苦耐劳也是一种资本。它会使人在今后人生中遇事不惊,化险为夷。将吃苦耐劳与成功绝对分开是不可能的。没有汗水怎会有收获呢?成功是对吃苦耐劳的奖赏。倒是那些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在人生求索的征途中要时时提防暗礁的袭击。我们每个想成功的人,都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不要轻视它,而要欣赏它。当你获得成功时,你就会明白,原来吃苦耐劳对人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吃苦耐劳的近义词 篇二:《谈谈吃苦耐劳》

谈谈吃苦耐挫

谈到吃苦,也许同学们会想到旧社会食不裹腹、衣不敝体的艰苦生活,想到贫困地区孩子渴望上学念书的眼睛,想到苏秦头悬粱锥刺股刻苦求学的故事„„也许有的同学要问,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还用得着吃苦吃那样的苦吗?下面我先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 为什么现在要谈吃苦

苦不仅包括物质的不足造成的困难,也包括体力上付出过多造成的不适,更重要的是战胜自我,克服心理上和精神上给自己设置的障碍。我这里谈的吃苦既指物质和体力上的吃苦耐劳,也指心理和精神上的耐挫能力。

1.耐挫是人求生的一种基本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个人活在世上,总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生活困难、考试成绩不理想、交通事故、身患疾病、家庭不幸、失业等这些现象每天都存在于我们身边,也许有一天就会降临到我们身上,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具有面对困难、痛苦、不幸的能力。 让我们再看一看前美国总统林肯一生的经历。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生意再次失败;25岁,当选州议员; 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1岁,竞选选举人失败;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7岁,当选国会议员;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51岁,当选美国总统。

在林肯总统身上,可以看到,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不幸和挫折,一个人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看待失败,一个人失败的次数越多,意志就越坚强,耐挫能力就越强。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学到初中,不用说大的挫折,恐怕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都做不到。吃饭等家长给做好端到桌上,(吃苦耐劳的近义词)

上学需要家长接送,衣服需要家长给洗,甚至被子都由家长给叠,来衡中后,我们学会了处理,学会了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在这里有严明的纪律,有严格的管理,有紧张的学习氛围,有激烈的学习竞争,品尝到了一点学习之苦。在这里,所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也许就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同林肯总统数次的失败相比也许这算不上什么挫折,可是这点挫折也有的同学也承受不住。

前两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样和篇报导。1999年6月30日中午点多钟,湖北省鄂州市樊口街的一栋普通居民住宅楼,一位名叫范琼的14岁的少女狂奔而出,在城东的月河桥处,在人们惊呼声中跳了下去。4天后人们终于在樊口大闸处找到了这名叫范琼的少女的尸体。范琼从小学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的作文、绘画、演讲及手工制作多次获奖,并担任班长,范琼是个要强的学生,同时又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她自杀的原因很简单。6月30日,期末考试公布成绩的日子,这一天范琼早早赶往学校。临出门前,母亲嘱咐她看完分数后马上回家。在路上听同学说她的外语成绩不理想,一股失落爬上了范琼的心头。她决定不再去学校看分数了。由于心情不好,她没有回家,而到了同学家里看电视。12点才回家,回家后,母亲知其外语未考好而去看电视,立即气上心头,大声说:“没考好还有脸去看电视?”闻听此言,范琼发疯似的对母亲喊:“我没脸,我没脸,我去死好了!”说完拔腿往外跑。此时范琼已精神崩溃,以惊人的速度跑到月和桥上,身后传来悲切的喊声,范琼没有停下奔向死亡的脚步,而是毫不犹豫跳下滚滚的河流中。

看了范琼的死和林肯总统的经历,给我们留下学生沉重的思考。近几年我们在电视报纸上见到类似范琼这样的报导很多,生命的价值有在哪里,我们整天在学校学习,可以说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但从范琼身上,可以看到,我们身上,还缺少另外一种能力,那就是耐挫能力。

也许有的同学说,像范琼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但耐挫能力差确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有的同学老师批评了几句,觉得受不了,失声痛哭,并要回家。大丈夫有泪不轻弹,本来做错了,

可自己还觉得委屈!(吃苦耐劳的近义词)

耐挫能力是人的一种生存本领,这是一种素质,一个人需要这种素质,一个民族更不能缺少这种素质,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原因。

2.苦难和挫折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一个人受过苦,便会知道珍惜;一个在贫寒中长大的人,不会不知道勤俭的重要性;一个自小就知道努力做事的人,就不会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苦难的经历就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衡中96班有一名叫刘云川,出生于农村,家庭很困难。刚入衡中上初中时,刚刚十二岁的刘云川,生活上一塌糊涂,他自己是这样来说:“吃饭、洗衣都干不好,饭盆丢了好多个。衣服上经常是又有粥又有饭汤”,在学习上,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差,他曾经考过31名,38名、46名、45名,初三时曾经考过班里前10名了。由于产生了骄傲心理,在中考时他遭受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打击,衡中的录取分数线是525.5分,他考了525分。

他说:“这对我的打击还是最大,但当我妈把借来的300元钱一张一张数给教务处的老师,给我换来一张‘借读证’的时候,我受到了心灵最大的振憾,家里很穷,300元钱在1988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爸爸硬着头皮去一个亲戚那儿借钱,那亲戚有钱但非常势利,我爸爸受了不少数落,少不了‘你这个笨蛋,向我来借钱’的话,想起来那一刻都是人生中永远的耻辱。就在就在那一刻,我冲爸妈发出了一句誓言,这句话筑成了高中三年的辉煌,也筑就了‘永远追求卓越与完美’的人生目标:‘我要超过所有考上衡中的学生!”,中考挫折和环境的贫寒,使刘云川一下长大了许多。凭着一口气,在升入高中后,一直位于年级前三名,他感觉到遗憾的是只考过两次年级第一,没有超过他的好友郑文通。

高考中,刘云川再次受挫,不是因为分数,1991年,他考了578分,报的是清华大学,而当年清华大学在河北省的分数线是560分,据说是因为在“提前录取批”报了北京大学,而清华大学称凡是提前批报北大或复旦的,清华一律不收,最后只好上

了属于第二批的上海铁道学院。升高中、考大学在两次人生的关键之处,两次受挫。但刘云川没有屈服。(吃苦耐劳的近义词)

在上海铁道学院,凭着“我要超过所有考上衡中的学生”的精神,刘云川倾尽全力,跨专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并于1997年和1998年两度去瑞士参加国际会议,1998年毕业后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刘云川同学在衡中的求学之路是曲折的,充满了奋斗的艰辛和生活的磨难,刘云川在《回忆在衡中的日子》的文章中写到:“我一直以为考上衡中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机会和转折点。而且回过头来看去,这个机会比我后来进了复旦和现在的哥伦比亚大学还要重要。当年在农村学习的小伙伴没有多少能上完初中的。和他们相比,我真的是幸运,而进入衡中是我后来得以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的基础。衡中的经历使我不再惧怕困难。”

在我们远足结束之后,我曾经问过一些同学,假如我们再组织一次远足,还去不去,这些同学都是同一个回答:“去!”,我问:“为什么还想去?”,同学的回答是:“那是我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天!”

每一次艰苦的磨练都是生命赐与我们的最宝贵的礼物。没有磨难,不配称真正的活过;没有痛苦,就不是真实的人生。有了这样的经历,将无意再说幸与不幸,因为对苦难的咀嚼要远胜于甘甜。人,过于舒适往往会流于平淡,几遭磨难才会生出不凡。

3.吃苦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喜欢登山的人都有一种经验:景色平常的地方因为容易攀登,自然有很多人;而险峻壮美的峰顶,因为路途艰险、危机丛生,攀登者就寥寥无几了。而真正壮美奇伟的景色却只有经过无数险阻之后才能在峰顶上领略。人生也和登山一样,易走的都是平庸之路,通向成功之路必定是困难重重、障碍众多的,那些畏惧困难的人势必半途而废,而真正的勇士才会迎着艰险,勇敢地去面对困难。

《生活周刊》2004年4月13日,登载了一位无手博士的故事。20年前,讲的是一位13岁少年赵行良在一次意外的爆炸事故中失

去了双手,左眼也近失明。“手没了,长大了干什么呢?”父亲悲伤地问,“我要读书!”小行良回答得那么坚决、干脆。一切从头开始。写字,手没了,尝试着用脚来写,不成,又改用肘,一次次皮肤磨破了,缠块破布继续,终于,写的字跟别人的字一样了,到后来甚至比班上所有的同学写得都漂亮。就这样,从生活到学习,赵行良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到初中毕业时,没有手的赵行良与有的同学们没有任何差距了,成绩还比他们好的多。赵行良以优异的成绩和顽强的意志,在升高中、上大学、参加工作等人生的关键之处打动了一位又一位学校领导,破例收下了这个没有双手的学生。毕业后他成了一名中学教师。

当一名教师,板书怎么办,本来学校特许他可以不写板书,但他像练钢笔字一样,又开始了艰难的学习,先试着用肘关节,不行,后来又改用双肘的肘端,学生回家了,他一个人憋在教室里练,没想到那短而脆的粉笔比任何一种笔都难夹,用力太猛,粉笔折断,用力太轻,学生看不清,他双肘的老皮又换上了一层厚厚的新茧,但他硬是走了过来。学生们也没让他失望,连续三年他所带班级均在全学区名列前茅。

1992年,在教了四年书后,已经做了父亲的赵行良又以优导的成绩考上了华中师大的硕士研究生,主攻政治学和社会发展,3年后,他顺利地获得硕士学位,毕业之后找工作又遇到了那么多麻烦,在经过数十次碰壁之后,终于湘潭师院向他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一年半之后,他又如愿以尝地考上了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应该说到了苦尽甘来的时候了,但是一场更大的灾难正向他走来,1988年,正在家里做论文的他参加了学校的例行体检,肝癌晚期!病魔并没有吓倒他,他说死其实无所谓,我是已经死过一次的人了,我担心是我的博士论文还没有完成。总结受伤到现在20年时间,他认为是已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是构建生存平台,第二阶段是拓展生活空间,第三阶段是向生命的极限挑战。现在他要向生命的极限挑战了,每天,他在校园是跑步练气功,他要用意志志癌细胞较量!半年过去了,奇迹终于出现:他身上的肿块居然神奇地减小了。99年10月2日,记者采访时,他正在

吃苦耐劳的近义词 篇三:《吃苦耐劳主题班会教案》

“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实现成功人生”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背景】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总体规划、专题教育方案和针对当前很多学生娇生惯养、不能吃苦找不到工作或在企业做不长久的情况下,我班举行“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实现成功人生”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吃苦耐劳的近义词) (吃苦耐劳的近义词)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刻理解 “吃苦耐劳精神”的涵义,认识“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吃苦耐劳精神是人的立世之本,是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的必要条件”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开展有关“吃苦耐劳”的问卷调查,收集并统计数据。

2、收集相关的名人故事、名言名句等资料,安排主持人,做好课件。

3、出好墙报,布置好教室。

4、准备好海报纸、彩笔、双面胶等。

【班会过程】

(吃苦耐劳的近义词)

1、活动基本情况

(1)活动时间:2012年5月28日(第一节)

(2)活动地点:文科楼3506

(3)主持人:刘斯婷、伍彩玲

(4)参与者:全班16位学生,分成两组。

2、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导出班会主题

刘斯婷:尊敬的各位老师

伍彩玲:亲爱的同学们

刘斯婷、伍彩玲(齐):大家早上好。(吃苦耐劳的近义词)

刘斯婷:我是主持人刘斯婷

伍彩玲:我是主持人伍彩玲

刘斯婷、伍彩玲(齐):11春物流班“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实现成功人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伍彩玲:在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之前,请大家欣赏温嘉敏、陈晓东、范志锐、王玉玲带来的小品《他为何成功?》,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四位同学!

刘斯婷:看完四位同学精彩的演出后,也请同学说说:阿东为什么能成功的转正并成为组长呢?(由同学们积极发表意见)

二、理解吃苦耐劳的涵义。

由主持人解释吃苦耐劳的涵义: 耐是“禁受得住”的意思。能吃吃苦耐劳就是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是出自周恩来同志《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中的“而我们新四军能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其近义词是: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英文翻译是: to bear hardships and hard work。

三、讲述名人吃苦耐劳的故事

1、霍英东先生的艰苦童年时代。

2、急于吃苦的二月河

四、当代中职生需要吃苦耐劳吗?

请同学汇报我班在本校开展吃苦耐劳问卷调查的情况与结果

五、培养吃苦耐劳精神,马上做起,从小事做起!

主持人通过采访,展示本班同学开展和实施个人目标达成活动的情况。

六、制作励志海报

两个小组分别制作一张励志海报,写上收集到的有关吃苦耐劳的名言名句,签上自己的名字,张贴在宣传栏上。

七、小结

1、主持人小结

2、班主任小结

吃苦耐劳的近义词 篇四:《能吃苦的名言》

1、自苦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2、只要能吃苦,黄土变成金。
3、要从小把自己锻炼得身强力壮,能吃苦耐劳,不要娇滴滴的,到大自然里去远走高攀吧。——恩里科·费米
4、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能吃苦的名言。——列夫·托尔斯泰
5、我们平时说“勤学苦练”。苦,并不是“傻”的意思,而是说:练功时,第一,不要怕吃苦;第二,要苦思。                 ——盖叫天
6、为了党的事业,我一定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376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