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调研报告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课题调研报告》
课题调研报告 第一篇

南通大学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项目调研报告

运用调解方式解决医患纠纷的实施效果分析

——以南通市为例

目录

第一章 前 言 ........................................... 3

第二章 调研目的 ......................................... 4

第三章 调研结果分析 .................................. 4~6

(一)数据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处中心调研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意见与建议分析 .................................... 6

第五章 活动总结 ........................................ 8

第六章 尾 语 .......................................... 9

第七章 两份调查问卷„„„„„„„„„„„„„„„„„„11

第一章 前 言

现代社会患者已不再像从前对医生百分之百听从,崇拜,而是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加强,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充分了解每一步的医疗活动,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此外随着新的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的收费项目和运营模式和以前相比大不相同,患者普遍反映“看病难,看病贵”。在舆论媒体有失偏颇的引导下,医生的形象在患者的心中大打折扣,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医患双方矛盾的加剧。问题的解决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私了”,也就是医院和患者协商,进行物质补偿,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主要以侵犯健康权为诉,还有一种就是第三方介入的医疗纠纷调解。

南通市依托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按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合部门牵头协调,卫生、司法、公安、法院业务指导,市、区、镇、医院四级联动,调处中心具体运作”的思路,整合各方力量,实施综合治理,探索建立了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该机构是由政府出资,具有专业调解资质的第三方机构,代表政府依法调处医患纠纷,为医患双方提供“免费咨询、免费受理、免费调解”服务。

从2008年初成立到现在,南通市医患调处中心在化解医患矛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作为医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很希望能够在实践中找到一个医学和法律结合的方面。而医患纠纷的调解制度,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专业型很强的医疗方面的纠纷,满足了我们的研究方向,这也是我们将来就业的一个途径。

我们的课题《运用调解方式解决医疗纠纷实施效果分析——以南通市为例》,是我们医学法学专业的同学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最好的机会,我们去了法院,通大附属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和医患调处中心,虚心向其中的工作人员请教医疗纠纷处理的流程和第三方介入后的效果,以便将来我们从事相关的工作有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储备。

第二章 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活动,我们小组一行6人,分别来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崇川区人民法院,通过采访工作人员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了医院和患者对医疗调解制度的看法,目的是通过广大受众对这个机制的看法和熟悉程度反映医疗纠纷实施效果的情况。而医疗纠纷调解的模式有很多种,南通市的模式属于政府牵头,从司法局,卫生局,法院,药监局,公安局,检察院抽调成员,作为调处中心领导小组,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人事挂靠在原单位。设立了由临床专家,医院医政管理专家,法律工作者等73人组成的专家库。与一般的仅由法律工作者组成的调解机构在配置上有很大的不同,然而这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以便进行推广是我们进行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另外一方面也和本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关。医学法学专业可以从事与医疗纠纷相关的工作,比如去保险公司处理医疗事故的理赔,在医院医务处代表院方处理医患纠纷,在卫生局下属的医学会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当然具有第三方性质的医患调处中心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章 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活动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针对广大患者和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第二部分通过问卷加访谈的形式向南通的几家大医院医务处和医疗调处中心的工作人员咨询院方的看法,第三部分是我们小组的其中一名成员来到崇川区人民法院进行实习时,了解得到的法院民事审判庭处理医疗纠纷的方式。

(一)数据分析

从针对患者的200份随机调查问卷中,关于医患纠纷发生后患者更倾向于用哪一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结果如下表:

表1

通过上表发现大多数患者还是希望直接同院方沟通获得最大程度的补偿,这种方法最直接简便也最有效果。是现实生活中使用最多最普遍的做法,但是当协调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很多患者还是希望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三方组织介入其中,进行调解,这样能够公平的处理纠纷。其中调处中心和法院都具有这样的性质,但是由于诉讼的周期比较长,消耗的人力和资源也相对比较多,所以大多数患者还是理性的选择了调处中心介入的调解制度。

表2

通过表2发现,大多数了解调解制度的患者是通过专业的书籍获得的,这就对患者的文化程度要求较高,但是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讲,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和网络,所以调解制度需要借助媒体的平台让更多的人群知晓。媒体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做到诚实、诚信、大力度宣传。

(二)调处中心调研分析

南通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于2008年2月建立,到现在已经四年有余的时间,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调处中心累计调处各类医患纠纷298件,指导或协助医院调处184件,医患纠纷调处成功率始终处于高位,为患方兑付理赔款2186.2万元,其中涉及患者死亡等重大医患纠纷89件,零赔付12件,并且经过调处中心处理的纠纷案件的反悔率很低,到目前为止仅出现两例二次调解的情况。南通的调处中心是具有南通地方特色的,是与时代结合的产物,因为它较高的办事效率和调处成功率,被新华社等媒体认为南通模式的医调新机制为新时期处理医患纠纷相对于医院患者自行调解、卫生主管部门、司法途径之外打开了“第四扇门”。数据显示,有95%以上的群众均认为医调中心是一个值得社会群众信赖的中间机构,96%的患方当事人选择医调中心作为解决医患纠纷的主渠道。在群众认可的同时,医患纠纷调处机制也得到了从中央到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被称作“和谐的使者,平安的根基”。

另外我们了解到医患调解中心是独立于医院和患方的独立的第三方,综合部门牵

《课题调研报告格式》
课题调研报告 第二篇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

说明: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

一、题目

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

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

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1、提出研究的问题;2、介绍研究的背景;3、指出研究的目的;4、阐明研究的假设;5、说明研究的意义。

【课题调研报告】

四、研究方法

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

2、仪器设备的应用;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4、操作程序与方法;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其内容:

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2、描述统计的显著

性水平差异;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

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

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

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九 、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号相呼应。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

辞。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课题调研报告】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

四、正文【课题调研报告】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⑴是揭示问题或困难;⑵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⑶是研究现状的综述⑷是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已经的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结果可用图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五、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

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

七、报告落笔的时间:

一般放在正文右下方。

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

引用对象 基本格式

书籍类 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年×月版)

刊物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刊物名》,×年第×版) 报纸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报纸名》,×年×月×日)

成果汇编

一、封面

说明课题来源、立题编号、课题名、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立题时间和结题时间等

二、目录

三、主报告

正文小四号,1.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

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一般不纳入汇编,在附典型教案或课堂实录时,还应加上相关的点评,以说明该个案对主成果的联系)

《课题研究调研报告》
课题调研报告 第三篇

“安宁市农村家庭寄养的孤残儿童随班就读学生

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调研报告

一、前言

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农村家庭中养育的照料模式。福利机构同寄养家庭签订协议,按一定标准给付家庭孩子的生活费和其它费用。寄养期间,被寄养儿童原来的法定监护人和户籍均不变更。为了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让更多的孩子进入家庭,进而融入社会,和谐发展, 2000年,民政部明确提出要使家庭寄养成为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同年,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决定率先在全国第一家将部分孤残儿童放在富裕起来的农村开展试点,进行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最后选定了离昆明40多公里的安宁市草铺镇的4个村寨,一百多户寄养家庭,寄养了三百多个孤残儿童。这些孩子中有百分之十五能正常上学,于是安排他们到就近的农村小学随班就读。这些孩子的到来,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相应的麻烦。【课题调研报告】

为配合草铺镇党委、政府和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实施的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结合草铺镇小学的实际情况,六年多来,我校认真开展孤残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为实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的成功尽了一份力。2007年初,我校立项研究。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安宁市农村家庭寄养的孤残儿童随班就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草铺小学课题研究组,对这项工作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调研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安宁市农村家庭寄养的孤残儿童随班就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孤残儿童心理、学习、生活状况,以及占适龄儿童的比例。在这一目的下,课题调研组设计了《孤残学生情况调查表》。

调查小组分为三个组,分别负责基本情况调查、案例收集整理、心理咨询等的调研工作。方法主要是班主任逐个谈话,班级抽样,个别咨询,问卷调查等。

三、孤残儿童的基本情况

【课题调研报告】

1、孤残儿童形成因素

第一、大多孩子是女孩,这跟我国长期以来重男轻女的根深蒂固的思想有关;第二、许多孩子具有先天残疾症或患有传染性疾病,这是让孤残儿童雪上加霜的主要阴影,跟贫穷的农村治疗不起孩子的疾病有关;第三、部分孩子可能是私生子,父母生下后为摆脱责任而抛弃他们;第四、有的孩子可能是父亲或母亲一方犯罪入狱,另一方逃逸,孩子流落街头被送往孤儿院;五、有的孩子是家里遭灾,失去双亲后被送往孤儿院;六、极少数孩子是离家出走,不愿再回家,被送往孤儿院。

2、孤残儿童身上暴露的问题。

(1)人格不健全。孤残儿童由于从小享受不到家庭的关爱,得不到父母的调教,往往在身心发育上与生活在正常家庭里的孩子有许多异同,再加上残疾,自然成为别人歧视的目标。因此,他们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消极、孤独、言语【课题调研报告】

少、不合群、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和交流,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

(2)道德品质欠佳。由于孤残儿童从小缺乏必要的引导、教育和管理,就很难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造成他们一定程度的道德品质缺失,是非观念模糊不清,好坏不分;礼貌差、脏话多,出口伤人,辱骂家长;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蛮横霸道,不尊敬师长,不团结同学差,随地吐痰甩鼻涕,小偷小摸时常发生,三天两头搞恶剧;荣辱意识淡薄,不在乎师生和寄养父母及周围长者的评价,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甚至为了自己的一时痛快,在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家长之间制造事端,引起矛盾。

(3)学习成绩普遍差。大多数孤残儿童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时常迟到,甚至旷课,还有个别辍学现象。其结果就是学习成绩较班级平均水平低。寄养家长辅导不了他们,老师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大多效果不佳,深感头疼,有的教师干脆放任不管。

(4)文明行为习惯糟糕。在家好吃懒做,不讲卫生,对寄养父母不礼貌;不按时回家,洗脸濑口洗脚不主动,说点动点;沉迷于电视,小人书画;偷拿别人物品,还理直气壮或抵赖、说谎,不服管教,我行我素,在校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早退、打架斗殴现象;上课不专心听讲还影响别人,随意打断老师讲课,弄出噪音;做值日不认真,甚至欺骗老师和家长,寻衅滋事。

三、形成原因分析

1、孤残儿童心理不健康。孤残儿童都是因种种原因被亲人遗弃的,幼小时长期在福利院生活,一切制定化作息,社会学上称为“制度化儿童”([美]伊恩·罗伯逊1990)。尽管这些孩子可以与机构中的许多工作人员产生较为亲近的关系,但没有机会与一个固定的成年人发展情感联系,他们的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都受到压制性影响,甚至这种童年早期的影响在儿童长大后还会继续存在。因此,他们心里没有亲情观念,没有安全依赖,只有对亲人的仇恨和愤怒,导致性格和人格的扭曲,不信赖他人,也无自信,对前途很茫然。具体表现在智力低、创造性弱、侵犯性较强,感情比较冷漠等,以至无法在家庭、班级和社会中扮演合格的角色。(注: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余贝的心理依融理论强调,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是在其3岁以前在与母亲的温暖和亲密接触中形成的)。

2、寄养父母精力和能力不够。寄养家庭一般都有两个孩子,还种田地,又寄养了3个孤残儿童(有的属重度智残或身残,经常要送去治疗,生活不能自理),他们投在上学孤残儿童身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寄养父母都是农民,文化水平不高,表达能力偏弱,不能在孩子需要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一般无法辅导功课。

3、寄养父母对孤残儿童的关爱不够。他们往往以为给了孤残儿童一个“家”,为其煮饭,管理生活,清洗干净,交清书杂费用作为关爱孩子的全部,很少与孤残孩子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沟通,很少了解甚至不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注意孩子每天安安全全地往返家里

是否长高长胖,对孤残儿童的心理需求不够了解,不能给予他们在法律、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常识的帮助和必要的补充。

4、社会各界关注不够。孤残儿童这个上特殊的群体往往容易被忽视;社会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孤残儿童问题远远轻于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远远轻于未成年人违法违纪的问题而忽视;广播电台、书刊杂志对孤残儿童问题报道得少;教育部门、研究部门对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问题研究力度不大,成果不多,更谈不上应用与推广;而对于接受孤残儿童教育的学校教师来说,一边是教学质量的压力,一边是问题重重的孤残儿童,确实难堪重负。

四、对策与措施

孤残儿童养成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儿童福利院、寄养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关注帮助孤残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学上进,健康成长,就能促进学校、寄养家庭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机制

安宁市草铺王家滩小学是直接管理和教育孤残儿童的实体,教育措施的制定应当包容更多关爱帮助孤残儿童的内容,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呵护。

1、建立健全孤残儿童档案,增强教师对孤残儿童的了解与关爱。班主任要做好孤残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注入档案,及时向福利院和寄养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福利院、寄养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寄养家长的部分责任,多与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
课题调研报告 第四篇

[篇一:课题研究报告的格式]

说明: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

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课题研究报告格式。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1、提出研究的问题;

2、介绍研究的背景;

3、指出研究的目的;

4、阐明研究的假设;

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课题研究报告格式。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比如可以是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讲座等。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4、存在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篇二:优秀个人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界定

读写结合点:是指在八年级语文学习阶段能利于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一切材料。包括课文仿写(片断或整体)、单元主题、课后“研讨与练习”、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素材。

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八年级,一般指初中二年级,它在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要为初中一年级写作具体生动的记叙文继续打牢夯实基础,同时又要为初中三年级写作简单的议论文作好铺垫,以适应初三中考的需要。

八年级作文写作能力具体是指<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明白清楚的简单说明文,和根据生活需要而定的日常应用文。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要想提高八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说易也易,说难也难,老师怎样上作文课?你能描述一下吗?”共六个方面。对于第一个问题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的学生对自己的写作相撞不满意,原因主要在自己读书少,平常练得少,老师没有很好很系统的做过指导;对于第二题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能够培养写作兴趣;对于第三题的回答,部分学生作文偶尔有被老师当作范文的例子,极少数学生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经历,自认为作文写得很一般。回答第四个问题时学生认为多读好作品、多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多练练笔作文能力能提高,同时希望老师多指导些写作技巧方法、多介绍别的同学的好作文、经常开展系列专题训练;对第五题有不少学生对语文教师不够满意,希望老师自己要重视学生的作文,同时对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方面做得好的老师学生们也给予了肯定。最后第六题学生有直接答不重视不上作文课的,也有对做得好的老师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组织访谈:为了进一步了解初二学生的作文写作现状及写作心理,本人特地在2007年的4月18日,也就是调查问卷进行过没几天,本人趁热打铁又组织了几个作文写作层次不同的同学进行了访谈实录,主要由学生们提出他们认为困惑的问题,由我进行指导和解答,学生问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怎样你好作文题?作文题是先拟好还是作文写完后再拟?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怎样能使自己的作文语言有文采?怎样能把握住作文的中心?为何自己写时会跑题?生活中一件平淡的小事为何别人能写得很好而自己却不行?

针对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中暴露出的问题和感到的困惑,本人积极采取有效行动,查找很多相关研究理论,如制定相应对策即“通读课文,领会精髓(还要结合课文后的练习要求)→找准结合点,以读悟写→指导方法→读写迁移→当堂作文(或课外练笔)→及时评价→完善作文→形成能力”。

课题研讨及开展活动:带着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本人将理论与实际行动紧密结合,始终做到研究的开始、过程、结束都有理论指引,都有行动跟上,将学、研、做三者结合,让理论做指引,不走弯路。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有关专业书籍、吸取名家思想精髓作为理论支撑,且注意用教材的权威,去规范,去约束,去导航。,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学生现状和需求开设专题作文指导课和专题讲座,如<记叙中怎样描写>、<记叙中怎样抒情>、<小事怎样写精彩><让你的作文语言靓起来><记叙文中怎样用好课文这一例子><作文,到底该如何审题><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如何巧拟作文题记>等,做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再行动,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研究的有效度和实用价值。平常只要有任何一处能够让学生展示作文写作能力的机会本人都不会放过,如教师节让学生给老师写贺词,校运会让每一个学生向播音组至少投稿一篇,为北京奥运志愿者拟志愿者誓词、期中期末考试来临前让每一位学生拟计划、订目标、向同班同学或邻班发挑战书、向街头用字不规范部门写建议信,参加学校级以上部门组织的所有的征文比赛活动,重视数量取胜的同时也追求质的提高,积极向<好家长><现代快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等杂志报刊投稿,总之本人所教的学生的作文机会多多,能力也在平常的练笔、作文、投稿及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得以提高。

实践检验:因为所带两个班级的便利、所在初二年级全组老师的团结、协作和所在教研组、学校的大力支持,使得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多向比照:本人自己所教两个班、同年级同层次班、实施课题研究的班级与非实施班级等进行比照,得出真实有效的结论是:此课题的研究是有价值的,成功的。本人把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从研究开始到结束都当作实验班级来对待,所以只能是和同年级非实施班作比较。一年多来,在课题的引领下,学生的作文写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文水平大幅度提高,两学期区市组织的期中期末统考和学校自行组织的月考,我所教授的两个班级学生的作文均分和优分都是全年级最高的之一,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学校全区也排在前列;学生参加南京市“好家长”杯作文竞赛成绩突出,有好几个学生的作文都能在<好家长>或<少年文艺>或<江宁文艺>等杂志上发表,有一位学生还把她的所有练笔命名为<华年的思维>经我帮助整理已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年5正式出版。这样的结果令人欣喜,从中也可看出这一课题的现实性、时效性和生命力。边教边研,教,学,做三者合一,也增强了本人的教学研究意识,寻到了一些读写迁移训练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方式,努力实践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读写迁移的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本人既能遵循序列性原则,注意知识结构的难易梯度,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由浅而深,顺应作文教材对学习规律。如以写简单的说明文这一要求为例,其知识板块及能力训练可作如下分解:第一为基本说明方法的认知及运用;第二为对说明特征的把握;第三为说明顺序的合理安排;第四为说明语言的平实、生动。四个板块显示四个知识层次,后一层次是对前一层次的突破和提高。四个板块逐渐由低级走向高级,形成一种合理梯度;同时又能遵循可操作性原则,让学生多读、多练,以读带练、以读促练、读写相机结合、有效联系。实践证明,具体操作中可以获取只属于自我的独特感觉,可以印证别人的经验,也可以积累自己的经验;只有通过操作,才能让学生把直接或间接得来的作文知识和作文信息转变为作文技能。当然操作应有“量”的要求。每周两节的时间里,操作应落在实处,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课外还要有适当配合。要能够兼及重要的知识点和常见的题材类型。没有数量保证,自然就没有效果的保证。操作还要做到“具体”。每次训练要有明确的目的,要设计得体的题目,要安排合理的程序,要制订可行的验收标准,等等。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

1、调动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让学生乐于习作

学生怕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跟我们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法有关。按教材安排八年级学生一学期只需完成六篇大作文,再加上八次小练笔,一学期充其量才有14次习作的机会,语文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教学上的。这样从客观上无意识地造成了语文教学重“读”轻“写”的局面,学生的作文兴趣自然得不到激发和培养,作文能力也自然得不到提高。“挖掘读写结合点,提高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研究课题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为了将“写”的训练目标落实好,教师必须熟读课文,以独特的视角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因素,并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阅读,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的迁移。由于是有所借鉴、有所感悟和体会,此时的学生对“作文”也能“文思泉涌”,也能“下笔有神”,也能感受作文所带来的自信与快乐 。久而久之,学生作文积极性调动的同时作文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了。

此外,提高八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既是本课题的一个目标,也是一个策略。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求教师本人我通过语言激励、情境创设、美文品读、活动开展、成果表彰等手段来综合并用得以实现。

2、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善于组材

以往一说到写作文,学生常常总会抓耳挠腮、搜肠刮肚,总觉“无话可写”,不知如何落笔。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读写分离,训练机会不多,加上学习时间紧张,生活经验不足,生活体验不深,可写的素材少之外,主要是因为学生的作文思路没有打开,不懂得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根据作文的要求去搜集题材。本课题的研究课题注重以课文为凭借,以某一读写结合点为契机,先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模仿训练,再进行“举一反三”的拓展训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被激活后,作文的思路自然而然就宽了。只要给一个作文题目,学生的头脑就能快速运转,再通过快速构思仔细推敲,整个作文的框架就清楚,脉络就清晰。

3、夯实了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精于表达

“挖掘读写结合点,提高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研究课题更重要的在于立足教材,读写相机结合,充分发挥每篇课文的外显的和隐性的作用,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语段让学生品读、理解、揣摩、赏析,体验和感悟祖国文字之精妙,景物之丰美,人情之伟大,作者技法之高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续写、扩写、改写、补白等训练,夯实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的表达更加流畅、形象、生动,从而解决了学生“有话不懂得写”的缺憾。

八年级作文写作能力具体是指<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明白清楚的简单说明文,和根据生活需要而定的日常应用文。课题的源头来自于学生的现状、需求、教材的要求和个人长期的独立思考及一线实践的摸索,故在研究过程中本人是始终充满热情和对学生的期待的,在实践过程中本人一直坚持自己当初所设的研究内容,努力提高自运用教材的能力,带领学生找准读写结合点,如:课本的表达特点是什么、学生面临的实际怎样、单元训练的主题怎样、课后“研讨与练习”又是什么等等,努力做到了多研读课本,多钻研课本要求及学生实际,切时、适宜的将课文精彩片段当作仿写训练并及时评价,将书本后的练习转化为作文片段写作并及时给予反馈,将课外读物、学校生活、社会这些有形、无形的书本当作练习的材料、情感宣泄的窗口,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创作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多方展示,摸索出了诸如“模仿法”、“扩续法”“补白法”“评议法”“插图法”“引申法”等方法,学生现在“想写”、”会写”、“有话写”、“写得好”的喜人景象几乎天天出现,令人欣喜。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课题研究虽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值得本人反思和改进:(1)刚开始确立的个案研究法即“跟踪一个学生从始到终的写作能力的逐步提高过程,形成案例”的构想会因所带年级不衔接而被迫中断,即使这一方法仍可继续采用,但所获得的资料、信息等也属间接,所以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掌握更真实的材料,从初一带到初三是最合理可行的。(2)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客观差异,无论在哪一个班级总存在着相应的且数量不在少数的“学困生”。“挖掘读写结合点,提高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是一个练习范围相对扩大的训练,而“学困生”在以往较为单一的阅读或作文教学中都存在学习困难,在这相对综合的读写结合训练中其学习困难也可想而知。相反,学优生通过读的铺垫,写的延伸和写的反哺作用,其读写能力都有更大的进步。班级内的优差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大。如何抓好“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是下一阶段的重点研究工作,尝试运用“分层教学”的策略,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给予更多的关照和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最程度的发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也给自己的视野上了一个台阶,似乎又有一个新的课题放在了自己的眼前,这就是自己的经验和探索能否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为作文教材建设作点贡献?帮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效扭转作文教学“大而笼统、小而混乱”的局面?当然,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说到作文教材建设这一大的话题需要多种理论如教育理论、人才理论、写作理论等等的综合作用,需要反复论证和实验,本人深感需要加大理论学习,且将理论和个人的作文教学教学实践结合的再紧密些,争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对更多的同仁产生推动和影响力,同时,经过这一轮实践和研究,绝大多数学生作文能力、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了提高、提升,个别学生进步不大,所以,让所有的学生一个不落队的整体进步应该是我们课题研究者的理想目标,本人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教研中继续努力,直至完美理想的实现。

[篇三: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范文]

2007年12月,我校承担了综合实践研究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的研究任务,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作向总课题组汇报如下。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自主性学习是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是国际社会比较认同和实践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本质就是强调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活动能力、活动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活动策略,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教学观、学生观,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进而在各科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以及更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课程其实是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自学与指导结合起来,融开放、引趣、导思为一炉的新型课程,它打破了以课本为中心的单一性,打破了严格意义上课堂教学上的封闭性,它把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的知识学习和体验放在首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这一切都为开展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最佳土壤。所以本课题,尝试在这一领域做一番积极的探索,期望能在探索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为自我个体的发展获取一个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

二、研究工作的具体过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力支持课题研究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们将课题研究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安排参加过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远程研修培训的主任具体主持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接着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按教师个人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同时还建立完善的课题制度,如经费保障制度、人员奖惩制度等,从人员与管理上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

(二)分析整合学校资源,搭建实践活动平台

2007年12月,课题组成员对学校资源进行了分析。我校成立于1983年,历史较为悠久,连续多年均被评为荣成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硬件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使教学设施达到了市一流水平,被评为“山东省教学示范校”。除了拥有丰厚的物力资源外,学校还拥有大量的优质人力资源。另外我校的环境资源也具有特殊性,在学校周围分布着荣成市的各大商场、自来水公司、嘉盛乳业等丰富的社区资源。经调查研究,课题组的老师决定充分挖掘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崖头村村委、敬老院、嘉盛乳业、市政公司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青山公园附近建立了农田生产实验基地,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开展搭建好了校外平台。又在校内建立木工坊、综合实践活动室,让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新课程的亮点真正亮起来。

(三)抓好教师培训,加强教研力度。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形成特色,我校十分重视师资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坚持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到外地学习经验,拓宽培训渠道。在课题研究的时间里,采用网络主题教研、发放学习材料、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定期举行专题学习,每学期都要进行课题研究情况分析会,并带动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我们采取了每周集体教研的方式,每学期召开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研讨课,我们还经常请到市教研室的张春芳老师到校及时指导工作。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参加市教研中心组织的各种研讨学习活动,及时研讨教研中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开拓思路。还大力支持实验教师参加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工作,以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思路开拓了,教师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四)开发管理平台,建立课题研究网站。

为了使课题研究实现过程管理、高效管理和科学管理,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开发了该课题的专题研究网站——“一路同行”。该网站设立了“课题概况、课题研究、在线研讨”等栏目,为课题的实效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平台有利于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方便教师随时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案例的学习深入开展研究;这个平台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科学评价,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保留研究资料,教师每做完一个步骤就可以及时上传到自己的文档里,这样课题组就随时可以监控每位实验教师研究到了哪个阶段,同时随时可以进行过程指导。到最后也能保证研究成果的真实完整。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校以抓好教科研为先导,紧紧围绕课题目标,采取了各种有效和有力措施,花大力气开展了各项实验研究工作,目前实验工作实施得十分顺利,并已经取得实效。

(一)培养了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

观察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质。然而,观察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综合活动课上,教师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了观察能力。源于对牛奶的好奇,有的班确实了综合实践课题<走进牛奶世界>。在实验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嘉盛乳业有限公司,参观了袋装牛奶的整个制作过程,拍摄了自己想要的照片资料,并就心中的疑惑向专业人员进行了咨询,从中获得了不少乳品生产知识。

(二)培养了学生自主协调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调发展。这时的学生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我们在青山公园开辟了一块试验田,孩子们经过辛勤劳作,收获了一些蔬菜。收获的蔬菜怎么办呢?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最后商定:一部分送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提前商定书写祝福的对联、准备精彩的节目、为爷爷奶奶收拾卫生,给爷爷奶奶们带去自己的一份孝心和爱心;另一部分去市场卖掉,用卖来的钱换取春季的种子,同时去体验一下卖菜的感觉。于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性主题:感恩社会——走进敬老院,感受生活——我是小菜农,在孩子们的精心设计下应运而生。

(三)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

综合活动课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不局限于课本,它也可以因地制宜进行,及时地把最新的信息传播给学生。活动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把劳技教室重新进行了整理、配置,整洁敞亮的教室让人神清气爽,高标准的木工全套工具锃亮有序且一应俱全——这便算是有了“好马”。根据工作实际,木工小组由张晓娜、彭娟老师负责。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木工小组的活动已经走上了正轨。整洁的活动室也渐渐热闹起来,在学生们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下,我们看到了喜人的成果:有按比例制作的篮球架,有设计精巧的小木柜,还有省力的垃圾撮……他们给试验田制作的告示牌已经插到了地头上,引起了大人们的驻足观看;树上两个爱心鸟巢现在也住上了几只小鸟,成了它们温暖的小家;送给幼儿园小班的几个小茶几虽然制作很稚嫩,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孩子的用心、细心、耐心……

(四)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丰富的问题情境,而且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也有效地调节了学生的大脑功能,充分挖掘了他们的大脑潜力。学生自己操作,寻求答案,手脑并用锻炼了自己。最可贵的是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分析,获得了直接经验。寒假回来,我校举行了“走进大年文化”成果展示活动。学生搜集了许多年文化习俗的资料,拍了过年时人们包饺子、观花灯、蒸枣馒头、捏面灯的图片资料,对物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压岁钱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知道合理计划地使用压岁钱了,使多人都做了零花钱开支卡。“一年之计在于春”,刚开头儿,孩子们就拿出了这么多的作品,相信以后他们在综合实践的大道上脚步会越来越坚实。

(五)培养了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减少了不必要的纪律约束。它不受课堂40分钟的限制,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方法、思路,避免了统一答案、统一方法。学生开始变得善于主动搜集一些资料了,除了活页资料上的小知识卡片外,凡语文书上涉及到的科普知识,学生都会去翻阅相关资料,有的还在网上查寻。学生学会主动涉猎课本以外的科普读物了。例如,为了研究花木知多少,很多学生买了科普读物研究周围的花草树木,不但知道它们的特点,还知道它们的作用,提高了他们保护花木的主动性,与以往的被动保护相比,他们是从心底里来爱护 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的。

四、丰硕的研究成果

务实的课题研究,丰富的劳动实践,为我校学生的成长打开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广阔世界。

在荣成市首届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上,我校有15件制作、发明类作品参展,成为参展数量最多的学校,其中高处苹果采摘器荣获山东省中小学科技发明二等奖,预防近视椅、点滴报时器等获威海市科技发明一等奖。另有<蜗牛爬行的秘密>、<蚂蚁喜欢吃什么>等科技小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学生作文更是频见报端,学生写的<种菜小记>等7篇实践体验日记分别在<荣成时讯>、<小金星报>、<威海晚报>上发表;刘雅婷、徐丹等指导教师撰写的有关课题的通讯多次被<荣成时讯>、荣成市广播电台、威海电视台、山东卫视报道,2010年我校的课题成果还在中央国际频道播出;08年上半年,分管课题具体工作的董琰彦主任写的<这边风景独好>先后被荣成教育网、新思考网的综合实践活动专栏采用,其点击率曾一度领先;宁宁老师的<标本制作活动,彰显科技魅力>论文获第四届山东省科技教导员论文二等奖;林英老师的论文<多一把尺子,多一份希望>,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获得威海市“中小学实践与创新”重点课题优秀成果;课题总负责人张金平校长撰写的<在“动”中体验,在“活”中收获>一文在<现代教育报>上发表;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成果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有两次在市培训中心组织的经验交流会上做过典型交流,其做法在全市得以推广。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因而得到了家长、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08年10月,荣成电视台还对我校的农田实践活动做了专题跟踪报道;同月,我校五年级三班学生利用校外资源“世界勤俭日”开展的系列活动先后在荣成电视台、威海电视台的“新闻直播”栏目播出。

08年3月至今,我校共接待了兄弟学校的参观学习活动8次,获得到校人员的广泛好评。我校共计接待威海市级以上领导的视察8次,其中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省妇儿办孙静珣主任等领导先后来我校调研工作,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极高评价。

五、研究工作的体会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体会到要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校的领导要重视,亲自参与研究的策划、组织与实施,保障实验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学校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学校要主动争取专家的指导,为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与有关单位结成共建关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搭建平台;从社会中聘请校外指导教师,建立校外指导教师联系手册。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吸引家长参与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

六、研究工作的反思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小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在一些具体环节中还存在着不足。如有些师生因思想观念的限制而没有完全“活”起来,部分活动的课题内容受到局限,没能深入到更深的的层面。所以,今后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巩固研究成果,力求比过去做得更好。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固研究网络,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我们将继续在课题组负责人张金平校长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王主任和课题组骨干的带动下,定期活动,以活动推动课题的发展。

(二)加强科研力量,扩充课题组成员

由于学科和研究范围的扩大,课题组人员必须扩充。要精心挑选人员,把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科研基础好的教师吸收进课题组,使研究不断深入。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如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就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就能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462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