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6年洪水受灾及抢险情况的报告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情况汇报
关于2016年洪水受灾及抢险情况的报告 第一篇

由于受14号台风影响,我县从8月13日到15日连降大到暴雨,发生特大洪水,对此,我们认真准备、科学调度、全力抢险,现将雨情、水情、灾情及抢险行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雨情 8月13日18时至8月15日8时,全县平均降雨231.6毫米,最大降雨点县城城区,降雨367.9毫米。此次降雨的特点:一是强度大。全县24小时平均降雨超过200毫米,其中,鲇鱼山站14日下午2点到4点两小时降雨77毫米。二是持续时间长。自13日18时开始到15日上午,长时间降大到暴雨,中间没有间歇。三是洪水来势猛。暴雨时,山洪暴发,平地起水,短时间内汇聚入陶家河、东叉河、东沙河等几条支流,洪水漫溢,致使城关等多处一片汪洋。 二、汛情 截至8月15日上午8点,鲇鱼山水库已达水位107.51米(汛限水位106米),库容5.34亿立方;铁佛寺水库已达水位106.2米(汛限水位104米),库容2830立方;大石桥水库已达水位123.44米(汛限水位122.3米),库容1013万立方。三座大中型水库均超出汛限水位1米以上。全县124座小型水库全部接近或超出汛限水位,开闸放水或从溢洪道溢水。境内的河流、塘、堰及渠道高水位、满负荷运行。 三、灾情 由于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致使受灾面积广,损失惨重。灾情概括起来呈以下特点: 一是受灾面大。此次受灾涉及全县22个乡镇,其中重灾有武桥、河凤桥、城关镇、鲇鱼山、李集、余集、吴河、上石桥等8个乡镇,受灾人口23万 ,受灾行业涉及农、林、牧、渔、水利、工交运输、城镇、电力、通讯等行业。 二是受灾点多。北部乡镇形成严重内涝。河凤桥楠杆桥村的寨围孜组、山坎组,武桥乡白蛇堰村,李集乡卜店村,丰集乡青山村,被洪水围困群众1000余人,淹倒房屋700多间。城区5平方公里严重积水,多处交通、供电通讯中断。城关水果批发市场、大别山商场被洪水淹没近1米,受灾工商户3000多户,居民家中进水5000多户,大批家电因遭水淹而损坏,累计损失1000多万元。县城6所中小学校全部进水,农村中小学校校舍损毁严重。南部山区乡镇1000多户群众受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威胁。在防汛抢险最紧急的8月14日夜晚,全县多处告急,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三是成灾严重。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1万亩,成灾22万亩,绝收4.9万亩。死亡大牲畜1500头,冲毁渔业养殖水面5万亩,停产工矿企业6个,公路中断18条,冲毁路基210公里,损坏输电线路9条65公里,损坏通讯线路130公里,3个基站进水,导致4000门电话通讯中断。毁坏河堤、护岸、桥涵、塘、堰等水利设施2500多处(座),倒塌房屋6000多间。 四是损失惨重。据初步统计,全县洪涝灾害累计损失折合人民币2.5亿元。其中,水利设施及防洪设施损失6700万元,农林牧渔业损失1.21亿元,工交运输业损失4200万元,其它方面损失2000万元。 四、抗洪救灾措施 面对灾情,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统筹安排,科学调度,采取措施,带领全县人民全力以赴抗洪救灾。 一是强化领导,全力抢险。县委、县政府组织了由35个县级领导带队的22个工作组分赴到各自分包的防汛责任区现场办公,一线指挥抢险,及时排查隐患,排除险情,切实帮助乡镇解决受灾群众吃、住、就医问题,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县四大机构和县直单位组织了1200余人的青年抗洪抢险突击队,组织300余名公安、武警、消防干警和官兵全力投入到抗洪救灾之中,在城区维护稳定,安抚群众,解救被洪水围困的居民,帮助居民转移物品;共营救转移群众800人,帮助转移大件财产8000余件。 二是强化责任,狠抓落实。认真落实防汛预案,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各级防汛责任人一律到岗到位,靠前指挥;严格落实水库防汛责任制,对县辖区内的2座中型水库和124座小型水库严格按照调度计划和防汛方案调度运作,有效错开铁佛寺水库泄洪和城关东叉河之间的洪峰,缓解了洪水对县城的威胁。对病险水库限制水位或空库运行;严格落实泥石流、山体滑坡造成事故责任制,实行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逐户排查隐患,对受到泥石流、山体滑坡威胁的群众,一律转移到安全地方度汛;严格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做到安全第一,畅通第二;严格落实防汛责任追究制,对工作不力或玩忽职守的党员干部,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三是众志成城,全力救灾。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采取紧急抢险措施,降低灾害损失。县四大机构领导深入抢险一线,与基层干部群众一道抢险救

灾。调度救灾物资,紧急调拨救灾资金10万元,已发放救灾帐蓬60顶,方便面3000箱、矿泉水5000瓶、面粉1000余斤,大米2000余斤,捐赠衣物1000余件,药品100余份,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加强治安防范,确保抗洪抢险期间全县社会稳定。 四是核实灾情,降低损失。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紧急抽调230余名干部、组成22个工作组,于今天早晨6点奔赴各乡镇,深入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对已成灾的,进行准确调查登记,对已发生险情,尚未成灾的,立即排险。具体灾情正在进一步核实之中。目前,灾区群众情绪稳定,社会大局稳定。 五、请求解决的问题 鉴于受灾面广,灾情严重,受灾人口多,需要大量的资金、物资、粮食、药品等,请求上级给予解决。

2012年暴雨洪灾抗洪救灾情况汇报
关于2016年洪水受灾及抢险情况的报告 第二篇

ⅹⅹ县ⅹⅹ镇暴雨洪灾受灾情况汇报

受台风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我镇于ⅹⅹ月ⅹⅹ日凌晨ⅹⅹ点ⅹⅹ分左右突降暴雨,部分村降雨量超过ⅹⅹ毫米,大雨持续2个多小时,造成河水暴涨,同时受集镇上游支流洪水的侵入,凌晨ⅹⅹ点ⅹⅹ分左右,河水在极短时间内就涌上了国道,造成沿线群众严重受灾,全镇断电、断通讯,部分村断水、断交通,形势十分严峻。现就我镇受灾以及当前救灾情况汇报如下:

一、受灾情况

1、全镇受灾基本情况

【关于2016年洪水受灾及抢险情况的报告】

受暴雨洪灾影响,我镇ⅹⅹ个村全部断电、断通讯,受淹群众ⅹⅹ余人、受灾群众ⅹⅹ余人、受影响群众ⅹⅹ余人,ⅹⅹ余人断水,ⅹⅹ户ⅹⅹ人家中粮食全部被水淋湿或冲走。ⅹⅹ等六个村的通村公路严重受损,导致交通完全中断,严重影响了近万人的出行及正常生产生活。【关于2016年洪水受灾及抢险情况的报告】

2、人员伤亡情况

此次暴雨造成死亡一人。死者ⅹⅹ,性别ⅹⅹ,生于ⅹⅹ年ⅹⅹ月ⅹⅹ日。ⅹⅹ月ⅹⅹ日凌晨因暴雨导致房背后一个大石头突然滚下砸毁房屋,造成房屋倒塌而致其死亡,死亡时家中仅其一人。 ⅹⅹ月ⅹⅹ日下午,镇党委、政府安排分管领导、包村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进驻该村对该户进行慰问,并带去了慰问金ⅹⅹ元。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

力下,由村委会牵头,已于ⅹⅹ月ⅹⅹ日下午将其妥善安葬,目前家属情绪比较稳定。截止今天,本次暴雨灾害没有造成其他人员伤亡。

3、房屋财产受灾情况

洪水造成大量房屋倒塌,部分房屋严重受损,共造成房屋倒塌ⅹⅹ户ⅹⅹ间,严重损坏ⅹⅹ户ⅹⅹ间,一般损坏ⅹⅹ户ⅹⅹ间,受淹农户ⅹⅹ户ⅹⅹ间,损毁围墙ⅹⅹ余米,ⅹⅹ户ⅹⅹ台(件)家电进水损坏,ⅹⅹ余公斤粮食被淹,ⅹⅹ余件衣被被水浸泡,给农户造成经济损失ⅹⅹ余万元;冲走摩托车ⅹⅹ辆,粮食、油料等加工设备ⅹⅹ台,价值ⅹⅹ万元;冲毁商店ⅹⅹ个,冲走商品价值ⅹⅹ万元以上。洪水冲走猪ⅹⅹ、牛ⅹⅹ、羊ⅹⅹ、鸡ⅹⅹ,冲毁猪栏、鸡舍ⅹⅹ余平方米。其中冲毁规模养殖户ⅹⅹ家,冲走猪ⅹⅹ,鸡ⅹⅹ,经济损失达ⅹⅹ万元。共造成农户房屋财产损失ⅹⅹ万元。

4、农业生产受灾情况

据统计,此次暴雨灾害冲毁大量农田,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受损。全镇农作物成灾面积ⅹⅹ余亩,绝收面积ⅹⅹ余亩,其中蔬菜ⅹⅹ亩,水稻ⅹⅹ亩,玉米ⅹⅹ亩、油料作物ⅹⅹ亩、豆类ⅹⅹ亩,薯类ⅹⅹ亩;冲毁耕地ⅹⅹ亩,严重受损无法恢复耕种。共造成农业经济损失ⅹⅹ万。

5、基础设施损毁情况

据统计,全镇受损道路ⅹⅹ余米,严重损坏无法恢复ⅹⅹ余米,冲毁道路挡土墙ⅹⅹ米ⅹⅹ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

ⅹⅹ万元;冲毁桥梁ⅹⅹ座,其中平板桥ⅹⅹ、石拱桥ⅹⅹ座,涉及ⅹⅹ村ⅹⅹ座,ⅹⅹ村ⅹⅹ座;洪水形成危桥ⅹⅹ座,其中ⅹⅹ村ⅹⅹ座,ⅹⅹ村ⅹⅹ座,直接经济损失ⅹⅹ万元;冲毁堤坝ⅹⅹ处ⅹⅹ米,造成人员无法通行;冲毁塘堰ⅹⅹ处,经济损失ⅹⅹ万元;冲毁排洪渠ⅹⅹ米,土石方ⅹⅹ方,引水渠ⅹⅹ米,经济损失ⅹⅹ万元;冲毁自来水管道ⅹⅹ米,其中主管道ⅹⅹ米,经济损失ⅹⅹ万元;冲毁电力、通讯、有线电视共ⅹⅹ米,变压器ⅹⅹ台,转播站ⅹⅹ台,直接经济损失ⅹⅹ万元。造成全镇电力、通讯、电视全部中断,交通、供水部分中断。全镇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经济损失达ⅹⅹ万元。

6、民营企业受灾情况

镇内私营业主受灾ⅹⅹ家 ,洪水中淤泥堆积场地面积ⅹⅹ亩,损坏大型机械设备ⅹⅹ台, 直接经济损失ⅹⅹ万元;淹没发电站ⅹⅹ座,直接经济损失ⅹⅹ万元;冲走餐饮饭店桌椅ⅹⅹ套,直接经济损失ⅹⅹ万元;冲走副食加工设备ⅹⅹ台,经济损失ⅹⅹ万元。洪灾导致民营业主损失达ⅹⅹ万元。

据估算,此次暴雨洪水给全镇带来经济损失达ⅹⅹ万元,损失惨重,恢复十分困难。

二、采取的措施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主要领导亲临我镇对抗灾自救工作进行指导,并安排联系ⅹⅹ镇的县领导坐阵指挥。镇党委、政府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及时向上【关于2016年洪水受灾及抢险情况的报告】

级部门汇报灾情,并立即启动《ⅹⅹ镇防汛防洪应急预案》,组建了镇抗灾自救指挥部,并分派三个工作专班深入灾区,核查灾情,及时组织镇干部、镇直部门干部及全体党员、村组干部深入受灾村组,帮助群众开展抗灾自救。

一是全力以赴,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灾害发生时,我镇组织全镇干部会同村组干部深入到洪水发生的村组,指挥群众进行撤离,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转移财产,尽量降低灾情损失。灾害发生后,加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无次生灾害发生;及时组织干部沿河巡逻,阻止群众到河边打捞物品,严防事故发生;对因灾造成的危险路段设立警示标志,安排人员巡逻,确保道路通行安全;对损坏特别严重的路段进行封锁,严禁人车通行,并设立便道保障通行;对因灾造成的危房,组织群众及财产安全转移,对转移人员妥善安臵,尽量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迅速组织干部深入村组,逐村逐组逐户核查灾情,了解情况,及时准确将灾情上报,为下步救灾提供准确依据。对受灾农户做好思想劝导和安抚,对生活困难户进行适当救助,对当前因电力、通讯、交通、饮水等中断而造成的生活困难做好解释,确保灾后群众的思想稳定。

二是周密部署,做好群众生活安置。组织村组干部对倒房户、危房户群众进行妥善安臵,通过租借房屋、搭建帐篷等措施对所有受灾农户全部安臵,共安臵群众ⅹⅹ户ⅹⅹ人,确保群众有处住、有粮吃、有水喝。对交通中断、粮油等生活用品供应难度较大且受灾严重的ⅹⅹ等村统一调运

粮食、食盐、蜡烛等生活必备物资,保障了正常的生活供应。

三是及早行动,做好应急救灾方案。所有镇干部与村组干部一起,结合各村实际,迅速确定应急救灾方案,对交通中断的村采取开山修路、搭木梯、建木桥、填土方等方法新修便道,解决临时通道,确保人员安全通行,基本生活物资能够供应;及时与水利、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等相关业务部门做好衔接,积极主动搞好协调,确保居民供水、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等尽快恢复。目前,全镇80%的村已恢复了移动通信,60%的村恢复了电力供应、固定电话和有线电视,受灾严重的8个村60%的群众的吃水问题基本解决;会同保险公司对受灾农户的水稻、能繁母猪、倒塌房屋进行详细核实,并做好赔付工作,维护受灾农户的基本权益。

四是精心组织,做好灾后防疫工作。组织卫生部门做好受淹农户的卫生防疫工作。对所有受灾农户组织人员进行防疫并进行卫生知识宣传,确保灾后无大疫情发生。

五是广泛动员,广泛开展生产自救。制定农业抗灾自救方案,鼓励农户在能够耕种的地块内调整补种萝卜、白菜等其他农作物,把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目前抗灾自救的困难

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不等不靠,采取了多种措施,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全力抗灾自救,帮助群众迅速恢复生产生活,但在抗灾自救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

一是受灾村组道路、桥梁损毁严重,多处道路、桥梁

2016抢险救灾情况汇报
关于2016年洪水受灾及抢险情况的报告 第三篇

##第1篇:抢险救灾情况汇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舒圣佑省长的委托,今天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今年6月中旬以来我省抗洪抢险情况,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我省自然灾害不断。继3月份赣州、吉安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春汛灾害,4至6月份,宜春、萍乡、新余等地市遭受了龙卷风、冰雹的袭击的灾害之后,6月中旬以来,我省先后发生了两次集中强降雨过程,加上长江中上游来水影响,我省五大江河、鄱阳湖和长江九江段水位均大幅度、长时间超历史最高水位,致使上饶、抚州、鹰潭、宜春、九江和南昌等地(市)遭受了十分严重的洪涝灾害(同时伴随着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山体灾害)。可以说,今年洪水来势之猛,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给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失之惨重,均为历史所罕见。

一、雨情、水情、灾情

今年我省天气异常,降雨偏多。1至7月,全省平均降雨量高达1767毫米,比同期多年均值多42%。尤其是6月12日至27日和7月17日至26日,两个时段的降雨尤为集中。

6月12日至27日,全省平均降雨量达456毫米,其中,上饶地区(含鹰潭、景德镇市)达730毫米,抚州地区达713毫米,上饶县茗洋关站达1015毫米,铅山县陈坊站高达1102毫米。受这次强降雨影响,信江、抚河、昌江、赣江下游水位均超历史,修河、鄱阳湖和长江九江段水位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信江梅港站自6月14日开始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后,23日,最高洪峰水位达29.84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48米;同日,抚河李家渡站洪峰水位达33.08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37米;26日,昌江渡峰坑站洪峰水位达34.27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86米;28日,赣江下游昌邑、滁槎、大口湖站洪峰水位分别达22.11米、22.99米和22.67米,分别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11米、0.28米和0.51米;修河永修站水位仅比历史最高水位低0.08米。7月4日,长江九江站洪峰水位达22.02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02米;鄱阳湖湖口站水位接近历史最高水位,为有记录以来第二高洪水位。

正当长江高水位缓慢消退,防汛形势稍趋缓和时,7月17日至26日,我省赣北地区又持续暴雨和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上饶、九江两地市平均降雨量又分别达349毫米和313毫米;全省有17个县(市)降雨量超过300毫米,其中,8个县(市)超过400毫米,4个县(市)超过500毫米,以婺源县800毫米为最大。乐安河和昌江流域平均降雨量分别高达619毫米和550毫米。受这次强降雨影响,7月23日,昌江渡峰坑站洪峰水位达31.94米,超警戒线3.44米。24日,乐安河虎山站水位30.32米,超警戒线4.32米;石镇街站水位达23.53米,超警戒水位4.03米,突破了历史最高水位。26日,在柘林水库拦蓄,减少下泄流量的情况下,修河永修站洪峰水位仍高达23.33米,超警戒线3.33米,比历史最高水位高0.43 米;31日,永修站水位再创新高,达到23.48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58米;31日鄱阳湖湖口站水位高达22.58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78米。8月2日,长江九江站洪峰水位高达23.03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83米。

据统计,6月12日以来,我省北部地区46天总降雨量992毫米,其中超过1000毫米的有15个县。信江梅港站、抚河李家渡站、昌江渡峰坑站水位超警戒线曾分别长达14天、9天、6天,超历史最高水位曾分别达4.7天、1天、1天。赣江下游(昌邑、滁槎、吴城等)站、饶河波阳站、修河永修站、鄱阳湖湖口站、长江九江站水位超警戒水位已分别长达59天、60天、60天、58天、58天,超历史最高水位除长江九江站已长达26天外,其它各站曾分别长达22天、23天、10天、23天。而1991年安徽大水51天的降雨量 940毫米,淮河干流超警戒水位60多天,但没有超历史最高水位。

由于降雨集中,强度大,江河湖库高水位时间长,致使全省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6月 23日,南昌市12小时降雨量206毫米,全市32条主要街道不同程度受淹,部分街区交通中断,低洼地段淹没水深达3米。105、206、316、319、320等国道和部分省道、县道交通中断;浙赣、鹰厦铁路多处受淹或因山体滑坡而中断运行,京九铁路昌北段因路基塌陷中断行车20小时。部分山区中小河流水利设施大部分被冲毁,长江大堤、九江市城区拦洪墙、鄱阳湖10万亩以上重点圩堤和保护京九铁路的郭东、永北圩多处发生重大险情。由于江河湖水位大大超过中小圩堤的防洪标准,有200多座保护农田1000亩以上的圩堤溃决,其中,5万亩以上的3座,1至5万亩的19座。大批水利工程和其他基础设施被毁。据初步统计,自6月中旬以来,全省共有79个县(市、区)、1329个乡镇、2207.14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193人,伤病12.54万人;损坏房屋135.86万间、倒塌房屋83.33万间;景德镇、鹰潭、上饶、铅山等35个县以上城市进水受淹,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84.75万人,无家可归人口159.8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56.21万公顷、成灾127.76万公顷、绝收81.4万公顷。全省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8.45亿元。而1991年安徽大部分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4400万人。死亡556人,受伤1.3万人,转移人口49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75亿元。

二、抗洪抢险情况

面对超历史的特大洪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xx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防总的统一指挥下,迅速动员部署,组织全省广大军民展开了大规模的抗洪抢险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防御1954年型洪水的各项准备。早在去年底,气象等部门就作出了今年长江中下游6-8月降雨偏多2至5成的预测,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逢会必讲防汛工作,要求全省上下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认识今年防汛的极端重要性。省防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切实加大防汛宣传力度,超前部署防汛工作,切实做到思想早发动,物资早准备,责任早落实,把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做在汛前。去年底,省政府召集水利、气象、水文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座谈,分析预测今年汛期可能出现的天气形势和洪涝趋势,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对策和措施。今年1月5日,省防办召开全省地市防办主任会议,总结去年防汛工作经验,部署今年的防汛工作。2月中旬,省防总派出10个冬修防汛检查组,分赴全省各地市检查汛前准备和水利冬修完成情况,随后,省防总成员按照包片分工分头到各地进行了检查。为保证水毁工程修复和病险工程除险加固工作按计划完成,年初,省政府决定将往年大致1月底结束的水利冬修延长到3月底。3月下旬,又先后召开了省防总成员会议和全省防汛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全省防汛的目标和任务,给各地市和省防总部分成员单位下达了防汛任务书。省防总还对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蓄滞洪区、省级重点防洪城市、5万亩以上重点圩堤的防汛负责人进行登记,并在《江西日报》上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各地、各部门也相继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总的要求,召开会议,广泛动员,研究措施,落实任务。特别是防汛任务重的南昌、九江、上饶等地党委、政府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严格落实分工程、分区域的领导包干责任制、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防汛抢险责任制等,逐项落实了责任领导、技术人员、抢险队伍、防汛物资和度汛方案。为防御1954年型特大洪水,全省今年汛前各类防汛物资的储备比往年增加了约 20%,同时,省防总对汛期军民联防,以及交通、电力、通讯等部门的协作等也作了专门布置。【关于2016年洪水受灾及抢险情况的报告】

(二)及时部署,把抗洪抢险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为抗御赣江3月早汛,省防总及时宣布全省提前于3月10日进入汛期,号召沿江各地立即投入抗洪斗争,为战胜3月早汛赢得了主动。在6月14日上午接到省防总汛情报告后,省委、省政府当即决定推迟原定召开的两个全省性会议,以保证各级领导全力抓好抗洪抢险。16日,省政府根据汛情发展的严峻形势向全省发出《关于进一步抓好当前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当晚,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紧急电话会议,号召全省各地紧急行动起来,把抗洪抢险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来抓,明确提出了"三个不动摇",即坚决做到防大汛、抗大洪、战大灾的信心不动摇,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不动摇,努力实现农业抗灾夺丰收、全面完成全省经济发展目标不动摇。针对部分地区多处发生山体滑坡,省委、省政府专门发出通知,强调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防御工作。7月22日,省委、省政府在接到国家防总《关于认真贯彻xx总书记指示,做好当前长江防汛抗洪工作的紧急通知》后,对全省上下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强调继续坚持"四个到位"(领导干部到位、抢险队伍到位、技术措施到位、抢险物资到位),加强圩堤巡查,加强水库调度,全力防守,确保九江长江大堤和鄱阳湖区重点圩堤等万无一失,确保人民生命安全。7月26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召开抗洪紧急会议,迅速传达xx总书记、xx总理和xx副总理关于当前防汛抗洪的指示和国家防总《关于迎战长江大洪水的紧急通知》的精神,研究部署我省的抗洪抢险工作,并宣布全省于7月26日12 时进入紧急防汛期,要求全省集中人力、物力保证长江干堤、九江市、京九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鄱阳湖区10万亩以上重点圩堤和大中型水库等不出问题,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会上并研究了在紧急情况下的分洪预案。为进一步动员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投入抗洪抢险斗争,省委、省人大等六套班子成员先后分赴抗洪第一线检查指导抗洪抢险,慰问广大军民和受灾群众。

(三)加强指挥,科学调度。在今年的抗洪斗争中,各级防汛指挥部加强了对水库的调度,充分发挥水库的防洪作用,拦蓄洪水,削减洪峰,努力减轻下游的洪水压力,保障了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譬如,在抚河大水中,省防总运用洪门水库和其它中型水库在下游水位高的时候通过减少下泄,有效地降低了抚河下游洪峰水位,保障了唱凯大堤和抚东、抚西大堤的安全。在修河大水中,省防总精心分析,合理调度,充分利用修河上游的柘林水库多次拦蓄洪水,成功地实现了在水库高水位条件下减少泄洪,错开下游支流潦河的洪峰,有效降低了下游永修站的洪峰水位,从而减轻了郭东圩、永北圩的压力,确保了京九铁路的安全畅通。

(四)各方团结抗洪,与洪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顽强奋战。在这场严峻的抗洪斗争中,我省共有300多万干部群众直接投入抗洪救灾斗争,有3万多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赶赴灾区增援,承担了急难险重的任务,在抢险、堵口和转移群众中起到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国家防总、国家有关部委和兄弟省、市、自治区以及社会各界对我省的抗洪抢险救灾给予了大力支持。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及全省其它轻灾区、非灾区广泛开展了捐赠活动,为灾区人民献出一份爱心。正是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大力帮助,广大军民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顽强奋战,从而确保了鄱阳湖区重点圩堤和各大中型水库的安全以及京九大动脉的安全畅通,受灾群众基本得到妥善安置,有饭吃、有衣穿、有卫生的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夺取了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三、关于江新洲圩溃决和九江城防堤决口的基本情况

九江县江新洲圩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处,是长江上的一座江心洲圩区,圩堤总长41.5公里,保护耕地面积6.65万亩,保护人口4.13万人。据九江县、九江市防总汇报,8月1日,江洲洲头村七组堤段发现一处小泡泉,经过处理一直比较稳定。8月4日下午,此处又冒出新泡泉,并且一个比一个大,共连续压了四个泡泉。到晚上20时40分,二坡台又出现下陷新险情,经抢险仍溃决,溃决时间8月4日晚 21时15分,从发生新的险情到大堤溃堤前后只有30到40分钟时间。江新州圩发生溃决后,省、市、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舒惠国、省长舒圣佑连夜赶赴九江,会同原已在九江的黄智权、马世昌、彭昆山生以及九江市、九江县的同志,研究部署水围群众的营救工作。九江市代市长刘积福带领市直部门负责同志火速乘船前往江新洲,现场指挥营救洪水围困的群众,当晚22时10分,46名武警官兵驾驶7 艘冲锋舟首先赶到现场,展开营救工作,九江军分区民兵舟桥排,随后也立即赶到。九江市先后共派出解放军、武警250名部队官兵,出动26艘冲锋舟、15艘快艇、1条交通艇和市交通部门组织的28艘船只,紧急投入营救和转移工作。九江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救灾指挥部,并连夜抽调110名公安干警赴江新洲参加救援和维护现场秩序。在溃堤前,已转移老幼5000人,并在大堤上搭棚安置了5000人,此外,大堤四周高地6000人未受淹,因此,实际需要营救转移的仅25300人,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亲自组织和广大军民的努力抢救下,安全转移22300余人,其余的3000余人因家中房屋结构较好,坚持留在房屋高层看守房屋和家产,不愿转移。江新洲圩溃决,共计伤亡人数23人,其中,死亡4人,伤19人。

九江市防洪墙在经受44天超警戒水位和14天超历史水位的浸泡后,因基础渗漏造成塌陷,于8月7日 13时30分在城区以西4公里处、4~5号闸之间,决口40余米,江水涌入九江市郊。党中央、国务院对此极为关注,xx总书记获知此事后,立即打电话给xx副主席张万年,指示及时调遣部队支援九江抢险堵口。xx总理打电话给九江市负责人,要求坚决堵住决口,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8月9日下午,朱总理又亲赴抢险现场,带来了党中央、国务院和xx总书记的慰问,勉励参加抢险的干部群众、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发扬艰苦奋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把决口堵住,保卫长江大堤和人民生命安全。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xx在决口当晚就赶到了抢险堵口现场,与省市领导共同研究堵口措施。省委书记舒惠国、省长舒圣佑、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黄智权等省领导接到险情报告后,紧急汇集省防总,向正在九江现场指挥的马世昌、彭昆山生了解情况后,紧急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沉船堵口,并在市区抢筑两道防线,以保护老市区和东部工业区不受水淹,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随后,舒惠国、舒圣佑立即赶赴九江现场指挥,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以及朱治宏、冯金茂、彭宏松、刘德旺等省领导也先后赶赴九江指挥抗洪抢险,黄智权、冯金茂、孙用和坐镇省防总指挥调度。11日,根据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指示和堵口抢险需要,专门成立了九江城防大堤抢险指挥部,由黄智权副省长担任总指挥。由于中央、省、市领导指挥正确,水利等部门的技术专家制定的抢险堵口技术方案科学合理,抢险物资充足,经过广大干部群众、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等五昼夜连续拼搏,协同作战,抢筑了一道长150多米的外围挡水围堰和一道钢木土石组合坝。到8月12日18时30分,九江防洪墙堵口成功合龙。为保证万无一失,在完成填塘固基以后,目前正在修筑第三道防线。这次决口造成九江市西部开发区的近5平方公里的面积受淹,但九江市主要城区未受淹,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城市秩序井然,市民工作、生活一切如常。

四、关于下一步抗洪救灾的打算

目前,长江、鄱阳湖水位仍居高不下,并大幅度超过警戒水位,且长江上中游还在降雨,预计长江、鄱阳湖水位超警戒线还将维持25天以上,抗洪抢险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另一方面,生产救灾的任务也很重。全省那么多的灾民,尤其是无家可归的灾民需妥善安置,灾区工农业生产急待恢复和发展,赣州、吉安等地的抗旱斗争也非常艰巨。为此,8月17日舒圣佑同志主持召开了省长办公会议,就当前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决定在打好沿江滨湖地区抗洪攻坚战的同时,下力气抓好救灾和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重要指示精神,继续保持高度警惕,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大堤、重要城市、鄱阳湖10万亩以上重点圩堤、京九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和大中型水库安全。要强化和充实巡堤查险队伍,把懂业务、责任心强的单位和人员用于巡堤查险,把那些不懂业务或责任心不强的查险人员换下来,从事别的工作。已组织好的抗洪抢险队伍,做到有险抢险,无险备料。抓紧时间把物料备足,备到圩堤现场,作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对重要险段要研究多套应急方案,一旦出了险情,险情如何排除、抢护,临时防护堤如何构筑,人员如何转移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抢护,力争把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各级政府要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逐村逐户搞好灾情调查,认真做好查灾核灾工作,切实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各地要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赣府字〔1998〕73号《关于切实安排好灾民生活的紧急通知》的精神,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干净卫生的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对灾情较重的县,各地要采取一些特殊政策,予以扶持。如今年的农业税收任务问题,可根据不同灾情尽可能地予以缓收、减收和免收。对各地尤其对灾区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灾后出现大的疫情。要进一步搞好社会治安,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各地要实行分类指导,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工农业生产,对轻灾区和非灾区,要加大马力发展生产,争取为灾区多作贡献。对重灾区,要抓紧调整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要大力发展一批周期短、见效快的生产项目,以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一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尤其是对灾区的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尽量组织受灾农民参与施工,以帮助受灾农民增加收入。

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有中央各部委和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有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等的有力支援,有全国人民的大力帮助,只要我省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万众一心,团结奋战,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就一定能度过这一难关,夺取今年我省抗洪抢险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第2篇:枣村乡抢险救灾情况汇报

枣村乡抢险救灾情况汇报

暴雪灾害发生以后,枣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灾情,立即采取了有力措施,将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首先,召开班子扩大会、全体乡机关干部动员会,研究、布署了抢险救灾工作;成立了枣村乡抢险救灾指挥部,制定《枣村乡抢险救灾实施方案》;

其次,组织乡干部40名分包40个行政村,入村带领村干部对各村进行灾情排查,准确统计灾情,及时上报。全乡共排查危旧房屋289间,企业生产用大棚5座、蔬菜大棚150座、养殖大棚30座、商业营业场地25处、五保户98户、低保户1560户、孤寡老人1200人。排查出倒塌房屋1间,受损蔬菜大棚2230平方米,家畜家禽场地2420平方米,死亡鸡1500只,猪2头,生产经营单位倒塌厂房2016平方米,损坏430平方米。合计损失104.32万元。

再次,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排除安全隐患。组织全乡的党员、干部、群众清扫乡道、村道、村内积雪,保证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组织乡农业技术人员、乡畜牧技术员对发生灾害的蔬菜种植户、畜牧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开展生产自救。 截止目前,全乡主要道路积雪基本清除完毕,保障了交通顺畅。

##第3篇:抢险救灾汇报材料

呼图壁县东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6月30日晚10时

矿区实施抗洪抢险汇报材料

参加抢险人员:法定代表人:于立波

董事长助理:赵忠海

矿长:杜长勇

副矿长:李建林

项目部全体员工、施工队全体人员、9万吨生产井全体干部和职工 抢险地点:东沟煤矿矿区;干沟基建井工业场区

东沟煤矿抢险经过:2016年6月30日晚8时左右开始下暴雨,晚10时东沟煤矿矿区东沟河山洪爆发,洪水凶猛,自石屋山庄至矿区公路工业广场全部变成泄洪沟,发现这种情况后,李建林副矿长在10点30分上报矿上级领导等,立即在矿区组织矿井管理人员实施抢险救灾,实施具体措施:1.立即撤离井下所有工作人员

2.立即撤离办公室、职工宿舍受洪水威胁的人员到山势较高不受洪水

威胁不受泥石流威胁的安全地带。

3.组织管理人员,分组、定岗、定员对井口、办公室、电厂、职工宿

舍实施实地观察。

4.组织部分工人实施引、输、排水工作。

在矿区抢险救灾的同时,在晚11时左右,李建林接到石梯子乡派出所别克警官的电话:矿区上游石屋山庄度假村有18位游客被困山上,有危险。要求矿区人员对游客实施救援,李建林在处置矿区安全的同时组织矿上人员组成一支13人的救援队向石屋山庄进发,在途中有一桥涵被洪水冲垮,人员不能通过,当即现场用木头搭设一临时浮桥,在此期间,先后又接到县公安局周伟警官的电话和于总的电话。13人加快行进速度赶到石屋山庄将18名游客引导、协助下山至矿区,此时洪水仍然汹涌。因矿区所有房屋都处于危险地段,不能住人,李建林发现矿区有县班车在矿,立即与司机接洽将18名游客安排在班车上避险,同时安排人员对班车进行实地观察,防止意外发生。对游客一一询问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发现有一孕妇又拿来被子确保孕妇保暖。此时已是深夜凌晨2点30分左右,同时并安排联络员全程跟踪至7月1日早9时,由于游客是回族,早餐不方便安排,吃的方便面,现在矿上留守,此时现场矿上全体人员组织修复矿区至老石梯子乡公路和桥面,力争在下午将游客送至县城。游客车辆暂不能下山,因洪水较大,去石屋山庄的桥面不能恢复,将车辆暂时存放在石屋山庄。

我矿现场管理人员组织得当,处置合理,行动迅速,决策正确,在全过程未造成矿区人员和游客人身伤害,确保了人身安全,将财产损失降至最低。我矿全体员工遇险冷静,抢险主动,积极接受任务,行动迅速,第一时间实施了抢险救灾,使该次抢险救灾顺利完成。

发稿时人员都已撤离矿区。

东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7月1日12时

##第4篇:某市抢险救灾工作汇报

10月28日以来的暴雨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和汉江重大汛情,省委、省政府非常关心,x书记、x省长多次询问灾情和做出明确指示,副省长xxx带领省级有关部门亲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省级有关部门也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和帮助。今天,x省长又带领省级有关部门领导,深入灾区一线,视察灾情,慰问灾民,检查指导生产救灾工作,给灾区人民极大的鼓

舞,为我们进一步搞好生产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增添了动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灾区人民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我把全市灾情及抢险救灾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受灾情况

入汛以来,我市先后多次遭受暴雨、风雹和山体滑坡灾害。尤其是10月28日以来,由于持续强降雨,我市遭受了1983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大面积山洪、滑坡、泥石流山地灾害,致使大量房屋倒塌,农田被毁,公路、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毁损,xx县城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汉江洪峰两次大大超过警戒水位,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损失。

1、降雨强度大。全市平均降雨量高达83.8 毫米,部分县区高达 152.6 毫米。降雨导致汉江干流和各主要支流出现重大汛情, 汉江流量达到15200m3/s,超出警戒流量5200m3/s;xx城区两次发布一号命令, 汉江沿线两次组织紧急撤离淹没区群众17728户、61588人。

2、地质灾害频发。全市因灾发生滑坡、泥石流2016多处,迫使44839户,186232人紧急撤离,其中百亩以上的滑坡、泥石流达420多处。

3、受灾范围广。灾害使全市10个县区都遭受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灾害涉及全市135个乡镇,受灾人口142.3万人,成灾79.6万人;农作物受灾124.5万亩,成灾70.5万亩,绝收28.5万亩。因灾死亡 24人,失踪51人。

4、灾害损失严重。因灾倒房37375间,涉及15234户、55181 人;损坏民房79714间,涉及27540户、100591人;紧急转移安置 29130户、101235人。特别是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冲毁干线公路 12.5公里;冲毁通讯电缆214杆公里,光缆180公里;冲毁堤防959处、171公里,小水电站27座,水文站17个,塘坝296座,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66329万元。

二、抢险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入汛以来,市委、市政府及时安排部署了防汛工作,组织力量对沿江城镇、病险水库、滑坡险段和危房校舍等重要部位进行了多次全面检查,逐一制定防汛预案,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夯实了防汛抢险工作责任和措施。灾害发生后,全市上下紧急动员,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开展了抢险救灾工作。

1、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灾情发生后,市级领导迅速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分赴灾区一线实地指挥抢险救灾;受灾县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快速反应,果断决策,及时启动了防灾预案,开展抢险救灾和查灾排险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奋战在抗洪抢险救灾的最前沿,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冲锋在前,承担了急难险重任务,把灾害损失尤其是人员伤亡降低到了最低程度。

2、认真安排灾民生活。我们把保障灾民生活作为救灾工作的当务之急。按照实物救灾的原则,采取由县乡政府负责,以村组为单位,党员干部包干到人的办法,逐户逐人安排灾民生活。

3、严密防范地质灾害事故。针对山体土壤含水饱和,续发地质灾害可能性增大的情况,我们果断采取了防范、抢险和治理措施。一方面,对各县区山体滑坡情况尤其是新发生地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居住在危重滑坡险段的群众,果断实施了撤离,对有滑坡隐患和险情的地段,落实了监测人员、监控责任和防抢预案,确保一旦出现险情,人员能够迅速安全撤离;另一方面,对已出现的滑坡,及时组织群众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清理。同时,在省地质专家的指导下,初步对宁陕县城周边的重危滑坡山体进行了调查,提出了人员回撤和县城清理的初步意见。

4、抓紧抢修基础设施。采取群众会战和专业队伍相结合的办法,紧急组织施工力量,尽快恢复“三通”。

5、扎实开展生产自救。在做好灾民生活安排、严防地质灾害续发、抓紧抢修“三通”的同时,迅速组织县乡干部深入灾区,带领群众广泛开展生产自救,加强受灾农作物的秋田管理,切实抓好秋季成熟农作物和林特产品的采收工作,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有组织地搞好劳务输出,尽力增加灾民收入。

三、今后一个阶段全市工作重点

总的要求是:加强分类指导,坚持一手抓生产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全面夺取抗洪救灾工作的胜利,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

一是扎实安排灾民生活。进一步以村为单

##第5篇:某市抢险救灾工作汇报

某市抢险救灾工作汇报

10月28日以来的暴雨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和汉江重大汛情,省委、省政府非常关心,x书记、x省长多次询问灾情和做出明确指示,副省长xxx带领省级有关部门亲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省级有关部门也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和帮助。今天,x省长又带领省级有关部门领导,深入灾区一线,视察灾情,慰问灾民,检查指导生产救灾工作,给灾区人民极大的鼓 舞,为我们进一步搞好生产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增添了动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灾区人民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我把全市灾情及抢险救灾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受灾情况

入汛以来,我市先后多次遭受暴雨、风雹和山体滑坡灾害。尤其是10月28日以来,由于持续强降雨,我市遭受了1983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大面积山洪、滑坡、泥石流山地灾害,致使大量房屋倒塌,农田被毁,公路、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毁损,xx县城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汉江洪峰两次大大超过警戒水位,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损失。

1、降雨强度大。全市平均降雨量高达83.8 毫米,部分县区高达 152.6 毫米。降雨导致汉江干流和各主要支流出现重大汛情, 汉江流量达到15200m3/s,超出警戒流量5200m3/s;xx城区两次发布一号命令, 汉江沿线两次组织紧急撤离淹没区群众17728户、61588人。

2、地质灾害频发。全市因灾发生滑坡、泥石流2016多处,迫使44839户,186232人紧急撤离,其中百亩以上的滑坡、泥石流达420多处。

3、受灾范围广。灾害使全市10个县区都遭受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灾害涉及全市135个乡镇,受灾人口142.3万人,成灾79.6万人;农作物受灾124.5万亩,成灾70.5万亩,绝收28.5万亩。因灾死亡 24人,失踪51人。

4、灾害损失严重。因灾倒房37375间,涉及15234户、55181 人;损坏民房79714间,涉及27540户、100591人;紧急转移安置 29130户、101235人。特别是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冲毁干线公路 12.5公里;冲毁通讯电缆214杆公里,光缆180公里;冲毁堤防959处、171公里,小水电站27座,水文站17个,塘坝296座,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66329万元。

二、抢险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入汛以来,市委、市政府及时安排部署了防汛工作,组织力量对沿江城镇、病险水库、滑坡险段和危房校舍等重要部位进行了多次全面检查,逐一制定防汛预案,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夯实了防汛抢险工作责任和措施。灾害发生后,全市上下紧急动员,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开展了抢险救灾工作。

1、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灾情发生后,市级领导迅速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分赴灾区一线实地指挥抢险救灾;受灾县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快速反应,果断决策,及时启动了防灾预案,开展抢险救灾和查灾排险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奋战在

抗洪抢险救灾的最前沿,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冲锋在前,承担了急难险重任务,把灾害损失尤其是人员伤亡降低到了最低程度。

2、认真安排灾民生活。我们把保障灾民生活作为救灾工作的当务之急。按照实物救灾的原则,采取由县乡政府负责,以村组为单位,党员干部包干到人的办法,逐户逐人安排灾民生活。

3、严密防范地质灾害事故。针对山体土壤含水饱和,续发地质灾害可能性增大的情况,我们果断采取了防范、抢险和治理措施。一方面,对各县区山体滑坡情况尤其是新发生地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居住在危重滑坡险段的群众,果断实施了撤离,对有滑坡隐患和险情的地段,落实了监测人员、监控责任和防抢预案,确保一旦出现险情,人员能够迅速安全撤离;另一方面,对已出现的滑坡,及时组织群众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清理。同时,在省地质专家的指导下,初步对宁陕县城周边的重危滑坡山体进行了调查,提出了人员回撤和县城清理的初步意见。

4、抓紧抢修基础设施。采取群众会战和专业队伍相结合的办法,紧急组织施工力量,尽快恢复“三通”。

5、扎实开展生产自救。在做好灾民生活安排、严防地质灾害续发、抓紧抢修“三通”的同时,迅速组织县乡干部深入灾区,带领群众广泛开展生产自救,加强受灾农作物的秋田管理,切实抓好秋季成熟农作物和林特产品的采收工作,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有组织地搞好劳务输出,尽力增加灾民收入。

三、今后一个阶段全市工作重点

总的要求是:加强分类指导,坚持一手抓生产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全面夺取抗洪救灾工作的胜利,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

一是扎实安排灾民生活。进一步以村为单位,逐户逐人摸清底子,继续实行党员干部包抓等有效措施,分阶段安排好灾民基本生活。在采取救灾简易房、分插安置、投亲靠友等措施的同时,迅速启动灾民建房和抢修工作。继续抓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医疗,能安全越冬。

二是抓紧抢修基础设施。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投工投劳,迅速抢修水毁公路、电力、通讯、 水利和市政等基础设施,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切实抓好中小学危房校舍的排危加固工作,确保师生安全;采取学生分流、就近转学、外地寄学、腾出公房、搭建临时校舍等办法,确保灾区的每一名学生9月15日前全部能够正常上学。

三是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迅速深入农村,组织发动群众加强受灾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抢收成熟秋粮作物和多种经营产品。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和灾民参与基础设施抢修,千方百计增加灾民的现金收入。

四是继续抓好防汛防灾。严密注意灾情 ,加强预测预报;对全市山体滑坡情况和防滑措施再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排查,有针对性地采取监测、防范、抢险、撤离和综合治理措施,确保不出现因山体滑坡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五是确保经济建设方面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努力创造条件,全力以赴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力争超额完成重点项目投资建设任务,拉动经济增长。

四、请求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市这次灾害涉及的范围大,损失相当严重,目前气温下降较快,灾民安置和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有几个问题恳请省委、省政府帮助解决:

(一)关于灾民生活安置和建房补助问题。一是全市因灾需紧急转移安置灾民29130户、101235人,需紧急转移安置资金500万元;二是全市有142.3万人受灾,成灾79.3万人,新灾造成缺粮群众达20万人,通过余缺调剂,邻里相帮等办法可解决10万人口粮问题,仍需国家口粮救济10万人,入冬前需救济粮450万公斤,需口粮款700万元;三是全市灾民越冬棉衣缺口10万件,棉被缺口7万件;四是全市因灾造成3730人伤病,其中重伤病人员932人,请求省上帮助解决灾民医疗防疫补助款200万元.

(二)关于水毁基础设施恢复问题。一是我市国省干线公路的恢复请尽快安排资金,力争年底前恢复到灾前水平;二是农村公路水毁修复问题,请求省上补助抢修费用500万元 .

(三)关于水毁农田和水利设施的修复问题。全市因灾冲毁和损坏各类水利工程4253处,直接经济损失66329万元,需恢复资金31670万元。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2016洪灾生产自救工作方案
关于2016年洪水受灾及抢险情况的报告 第四篇

为切实做好我乡“9.13”洪灾生产自救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我乡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现结合本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工作要点

防汛工作。我乡境内有公路、桥梁、电站、学校、邮电通讯、旅游景区等重点保护目标,每年遇山洪爆发,河水猛涨,对沿河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全乡各部门要提高对洪灾特殊性和危害性的认识,将防汛抢险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做好汛期重点地段的巡查、排查工作。发生灾害后要及时进行抢险救灾,尽量减少灾害损失,灾后做好受灾统计和各项恢复重建工作,确保生产、生活、教学秩序正常。

二、组织机构及主要任务

为使防汛工作达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乡成立了由乡长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指挥部。在防汛工作中,乡属各单位要坚决服从乡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抓好防汛工作。

乡防汛办:协调防汛工作,提供雨情、水情信息,负责防洪、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组织对病险水电工程的监测处理和水利水毁工程的修复,提出防汛所需经费、物资、设备、通讯方案。

乡人武部:根据防汛工作需要,负责组织防汛抢险和民兵队伍,参与营救群众、转移物资和急难险重抗洪救灾工作。

乡农技站:及时掌握并提供农业受洪涝灾害的情况,负责农业的防灾和减灾、救灾工作。

派出所:负责维护抗洪、抢险、救灾秩序,打击盗窃防汛物资,破坏水电设施的犯罪分子,协同防汛成员部门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做好防汛治安保卫工作和河道清理工作。

乡民政所:组织协调救灾工作,做好灾情调查核实,安排发放救灾物资,指导协调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乡卫生院:负责灾后的卫生防疫和受灾群众医疗救护工作。

中心学校:负责组织、协调、安排中小学防洪工程建设,除险加固,组织中小学生撤离危险地段。

乡党政办:负责为防汛、抢险救灾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和相关气象资料。负责处理防汛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协调好各部门工作,做好汛期值班和灾害预报。

三、工作措施

1、高度重视防汛工作。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各村对辖区易出现山体滑坡的地段随时进行巡查,对易遭受洪水袭击的村庄,要做好群众的防汛宣传工作,使群众提高警惕,树立防汛意识。

2、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各村要加强对防汛工作的领导,成立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各村两委班子要分片包干负总责,各村书记、主任、各挂点领导、工作组长为所在村防汛责任人。

3、加强防汛值班,及时处理汛情和灾情,汛期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各班次必须有领导带班和技术人员值班,发现有脱岗、离岗的,不仅予以批评,还要给予经济处罚。

4、值班人员要密切监视水雨情。做出预测预报,出现险情要及时报告。同时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汛期值班人员必须对易发生的山体滑坡的地段和易被洪水袭击的村庄进行巡查,做到发现险情及时抢救,及时转移危险区群众,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备足防汛物资,各村要按要求备足土石料和编织袋。

四、奖惩制度

1、对在防汛工作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农业生产受灾损失作出重大贡献的干部、民兵,乡政府将决定给予表彰奖励,并报上级政府及军事机关,建议给予立功受奖。

2、有险情、灾情发生,知情不报,不主动采取紧急措施,不服从命令,在防汛抗旱工作中采取消极、隐瞒态度,造成国家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的干部和民兵,乡政府奖给予严肃处理,并报上级有关部门追究其经济或刑事责任。

2015水灾及灾后恢复和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实习报告]
关于2016年洪水受灾及抢险情况的报告 第五篇

寿县地处安徽省淮河中游南岸,东临淝水,西界淠河,南依江淮分水岭,北靠八公山。国土面积2986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耕地184万亩,总人口1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万人。1991年, 寿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县受灾程度之深,在安徽省也属罕见。灾后,寿县迅速恢复生产,加快建设,取得了抗灾史上的重大胜利。

一、1991年洪涝灾害损失惨重

寿县由于位处江淮丘陵地区,是淮河的“洪水走廊”,有“七十二水归正阳”之说,洪涝灾害频繁,被称为“水口袋”。解放前1450年至1949年的500年间, 共发生水灾122次。解放后的50年间,全县发生较大型洪涝灾害18次,几乎两、三年就有一次。全县50%耕地、60%的人口和 70%以上的工农业总产值,长期处在洪患威胁之下。1954年大水,在7月份的22天中,累计降雨量700毫米,正阳关水位达26.55米,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洪水位, 全县淹没耕地114万亩,被水围困25.8万人;1991年夏, 淮河地区普降暴雨,从5月18日到7月10日,寿县降雨达到968.7 毫米,是历史同期的5倍,其中6月12日至14日三天降雨424毫米,为全省同期降水量最大值,超过200年一遇。 与此同时,淮河上游及大别山区洪峰迭起,寿县内湖外河水位暴涨,正阳关最高水位达26.51米,超保证水位0.51米。 外洪内涝夹击,寿县古城被水围困达3个月之久。全县32 个乡镇有27个乡镇受灾,成灾人口85.2万人,特重灾民41.4万人,11.5万户43.9万间房屋被毁坏,46万灾民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9.8亿元,其中灾民固定资产损失达2.2亿元。农业受灾最重,损失达5.5亿元,全县复种面积315.6万亩,受灾266.1万亩,绝收110 万亩, 受灾面积占复种面积的84%,因灾减产占预计产量的58%。全县314 个乡以上工业企业有254个受灾停产或半停产,经济损失8153万元。 基础设施大部分被毁,129处生产圩堤全部漫溃,水利、 交通、电力、通讯、 气象、 文教卫等设施直接经济损失达9730万元。

二、抗洪救灾取得巨大胜利

【关于2016年洪水受灾及抢险情况的报告】

面对严峻的灾情,寿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抗洪救灾。经过全县人民艰苦奋战,创造了抗灾史上的奇迹,'91抗洪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一是保住了城墙和淮、淠河大堤。寿县淮、淠河堤防133公里,战线长,任务重。在张马淠堤、正南淮堤、 寿西淮堤全部超出保证水位的情况下,由于各防汛指挥所指挥得力,有关区镇乡的高度重视,5000多名干部民工的卓绝努力,终于克服了沙基沙堤、险工险段多的不利条件,及时处理险情和隐患600多处,战胜了三次洪峰, 征服了有记录以来超保证水位最高的汛情,确保了淮淠河大堤的安全,创造了奇迹。县城保护着12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墙溃破,损失将难以估计。在县防指、城防所的精心部署下,加强了城防力量,提高警惕,严加防守,确保了城墙安然无恙。来我县视察指导的上级领导及我县人民都对保堤保城人员的成绩举手称赞。事实上保堤保城的干部民工确实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汗水,其功绩将永垂史册。

二是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如此巨大的雨情、汛情、灾情面前,由于各级的高度重视,采取了果断措施,积极抢险,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全县共组织了大小船只1500多艘(4.7万个吨位),及时安全地转移了 40多万灾民,使全县的防汛抢险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这是广大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表现。

三是抢救了大量的国家财产。在巨大的洪涝灾害面前,广大干部职工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顽强与洪水作斗争,抢救国家财产。全县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2 万人,284万元的防汛器材,共抢救了机电设备和原材料、 成产品等价值2697万元。特别是县水产公司的干部职工,日夜奋战,以硬拼死保的精神,保住了价值300 多万元的冷库及其设备,减少了国家的重大损失。农业部门抢运良种40万公斤,免受损失。

四是维护了大局利益。在连续长期的强降雨中,上游水库、干渠超历史的泄洪,淹没了我县大片土地,广大干群毫无怨言,保护了大局。瓦埠区接到县防指调船的通知,区委、区公所连夜组织,提前送船30艘。隐贤镇还发动群众给外县围困群众送干粮送日用品。这种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赞扬。

五是维护了社会正常秩序。主要是维护了社会的治安秩序、交通秩序、市场秩序,使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环境受到保护,稳定了民心,稳定了大局。

三、取得抗洪救灾胜利的原因

'91抗洪工作能够取得巨大胜利,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

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

一是抗洪救灾斗争始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巨大支持。在寿县人民奋力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田纪云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来到寿县视察灾情,慰问灾民,指导抗灾救灾工作。7月7月至8日,正当寿县汛情处于最紧张的时候, 江泽民总书记亲临灾区视察,明确指出了“振奋精神、加强领导、团结协作、战胜灾害”的指导思想。7月20日下午,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乘坐直升飞机抵达被洪水围困的寿县县城。冒着39度的高温,李鹏来到城外东津村、花园村灾民住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江泽民总书记,向受灾群众表示亲切慰问。看到灾民情绪稳定,灾区秩序安定,他对当地干部说,当前我们要解决好灾民们的吃饭、住宿、医疗三大问题。要告诉大家,困难是暂时的,有党的领导,有国家和人民的支持,有灾区群众的努力, 我们一定能战胜灾害,重建家园。中央40多家部、委及省委、 省政府对寿县的特大洪涝灾害也十分关注,主要领导纷纷亲临寿县视察灾情、慰问灾民。带来了温暖和支持,给了广大干群抗灾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二是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这次抗御百年不遇的灾害中,寿县各级党组织经受住了考验,是坚强的战斗堡垒。各级领导班子在大灾面前,指挥有方,决策果断。广大的共产党员、国家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这次大灾中表现了高度的政治觉悟。有的不顾年老体弱深入灾区,为灾民解决实际问题;有的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参加战斗,指挥战斗;有的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有的不怕苦不怕累,坚守岗位,日夜奋战;有的乡村干部和党员,在极其艰险的情况下,冲锋陷阵,首先抢救困难户。全县上下涌现出许多奋不顾身,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

三是人民群众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参加保堤保城抢险抗灾斗争的40多万民工,不怕牺牲,无畏无惧。他们宁愿不要小家,誓死确保大堤,日夜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有的民工家庭房倒屋塌,有的不知妻儿去向,有的连续两、三天饿着肚子,但仍众志成城,坚持不懈,奋力拼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一心跟党走,坚决夺取抗洪救灾胜利的凯歌。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抗洪救灾的主力军。

四是人民子弟兵的无私救援。在寿县抗洪抢险进入最关键的时刻,人民解放军的一千多名官兵,日夜兼程,奔赴抗洪救灾第一线,与寿县干群同唱抗天歌。他们“视灾区为故乡,视灾民如亲人”,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有险情哪里上。解放军除直接参加寿县的保城保堤外,还为当地灾民送来了帐蓬等急需的救灾物品。人民解放军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激励全县人民的抗洪救灾斗争。

五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寿县洪涝灾害发生后,全国各地人民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积极支援寿县受灾人民,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全县人民度过难关,战胜灾害的信心。据不完全统计,灾后寿县共收到上级拨给的救灾款700多万元,救灾粮1400万公斤,救灾煤6000多吨,接受各地捐赠、援助款1000多万元,衣物23537件,各种熟食5万公斤,捐献药品价值逾万元,帐蓬300顶,还有一大批搭庵棚的毛竹、油毡、铅丝等。我县区镇乡干部职工及轻灾区群众也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

四、灾后灾民生活得到了保证

大水给寿县人民带来了来顶之灾,全县几十万灾民无家可归,几十万灾民严重缺粮。面对困难以及将来临的雨雪关、春节关和春荒关,县委、县政府把安排灾民生活、确保灾民安全度过“三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做到了“四个确保”。

一是确保灾民有饭吃。1991年6月至1992年5月,全县共发放救灾粮6833.94万公斤,保证灾民每人每天至少有1斤口粮;下拨救灾煤7010吨,安排钱煤配套款218 万元,保证灾民不断炊。

二是确保灾民有衣穿。全县共发放衣物95万件,其中棉衣21万件,棉被4万床,重点是五保户、军烈属、特困户和“三光户”,保证了灾民有过冬棉衣和过冬棉被。

三是确保灾民有房住。1991年9月底前,投资3186万元建起过冬庵棚10.6万间;同时开展建房试点,建造17处3500间两层楼房。1991年底,建成永久性房屋2.71万间,安排灾民1.44万户。

四是确保灾民有病能医。全县设立56个医疗点,组织87个医疗队和350个消毒小组深入灾区治病发药, 监测疫情病情,保证灾民有稳定的情

2016关于暴雨灾害林业生产损失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2016年洪水受灾及抢险情况的报告 第六篇

近期,由于暴雨天气频发,我县林业生产受到了极大损失,为全面掌握我县暴雨灾害林业生产损失情况,更好地做好灾后林业生产项目重建,根据《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关于收集我市暴雨灾害林业生产受灾情况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县暴雨灾害实情,我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于2016年7月21日-9月15日全面开展了暴雨灾害林业生产项目损失情况的调查工作,现将调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县18个乡镇林业生产项目实施的行政村社。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我局组织林业技术人员联合各乡镇、村具体负责人逐个逐小班林地进行实地查看、登记、拍图等全面调查。

二、调查基本情况

自2001年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天保工程等林业项目以来,县在乡大力发动农户以生态林为主,经济林发展经济产业造林,造林树种主要以竹类、香樟、红椿、柑橘、李子、梨为主,经过12年的发展,的林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从林业中获得的收入也从单一变成双收入,而且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俗称的“百竹海”、“橙花岛”、“南屏山”等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的森林覆盖率由2001年26%到2016年达到了36.54%。但由于近两年来气候变化多端,对林业生产还是造成了一定损失,2016年极度干旱,2016年又遭受了极度频发的暴雨袭击,对全县林业生产项目造成了一定损失。

三、调查结果

经过为期近两个月的灾情调查,县林业生产项目受灾严重的乡镇主要有镇、镇、镇、乡、镇、镇、镇共7乡镇,受灾面积共计3044亩,成灾面积共计1275亩,其中:天保公益林受灾面积1851亩,成灾面积784亩;退耕还林受灾面积1043亩,成灾面积471亩;珍稀树种基地建设受灾150亩,成灾面积20亩。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489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