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余地的狼阅读答案

| 课件 |

【www.guakaob.com--课件】

不留余地的狼阅读答案(一)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不留余地的狼-长春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不留余地的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通过深入阅读,体会不同人士对于故事的不同评价;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理解各界人士对故事的不同评价。

教学突破点: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活动提示,先弄清楚各界人士是什么样的人,然后结合他们的职业来理解他们的评价。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解读题目

xiaoxue.xuekeedu.com

出示“不留余地”

学生思考不留余地是什么意思?

板书——不留余地

狼在你印象中是怎样的动物?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不留余地的狼

二、朗读课文 回顾知识

1、初读课文,想一想: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作者用寓言的手法写了一只狼四天发生的故事——追捕羊、兔、松鼠的失败与被老虎追捕的经历,因为狼的不留余地,导致自己被送入虎口。

2、请两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两个部分,其他同学回顾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段落分析

第一部分(1—5)讲述狼的故事。

第二部分(6—12)讲不同人士对故事的不同评价。

三、精读文章,体会语句

(一)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第一部分,

2、小组讨论,填表。

3、根据表格复述故事

4、汇报交流

你想对狼说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

2、

3、 分角色朗读各界人士的话 学生思考:从各界人士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这个故事,不同的人士有不同的评价

哲学家 绝对——谬误

宗教学家 生路——退路

环境学家 生态——平衡

经济学家 预算——计划

军事学家 强大——弱小

农民 种植——收获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答案是不同的。

4、交流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面对同一个事物、同一个问

xiaoxue.xuekeedu.com【不留余地的狼阅读答案】

题等,人们总是会有不同的思考和看法呢?说说吧。

三、读写结合 发散思维

关于盘子 的思考

1、 欣赏一组盘子图片

指名读拓展与运用《关于盘子》

2、小组讨论:厨师说:„„

服务员说:„„

洗碗工说:„„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

5、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虽然本课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但教师不能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教学本课时,学生能够根据关键词建立完整的故事情节,并能够根据各界人士的不同看法写出自己的评价。

本课注重读写结合,在教学时,发散学生的思维,所以课后思考与交流关于盘子的的思考时,大部分学生能各抒己见,但仍有个别学生不能主动思考。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写一句话 与同学老师分享交流。

xiaoxue.xuekeedu.com

不留余地的狼阅读答案(二)
不留余地的狼

8-1蛇肚子里的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学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几处对比描写的作用。

3.懂得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4.导读《小王子》,走进名著,从中感悟。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

2.理解孩子和大人的思考为什么会不同。

教学难点:从简单的故事中体会到作者的童心及渴望得到大人理解的感情。

教学方法:指导法

教学准备:情境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初解题意

1.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王子》这本书吗?能说说对它的了解吗?

《小王子》是书籍世界里的一个奇迹。它的作者是法国的圣埃克苏佩里,他不是一个职业作家,而是一名空军飞行员。但是,在西方世界,这本书的印数仅次于《圣经》,迄今已发行了许多亿册。这个成绩的确也得之无愧,世上只有极少数作品,如此精美又如此质朴,如此深刻又如此平易近人,从内容到形式都几近于完美,却不落丝毫斧凿痕迹,宛若一块浑然天成的美玉。《小王子》被称做哲理童话。的确,这本书不但非常适合于孩子们阅读,同时更是写给某一些成人看的。用作者的话来说,它是献给那些曾经是孩子并且记得这一点的大人的。

2.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读读书中的小故事,请同学们一起轻轻地读课题——蛇肚子里的象(教师板书课题)

3.读课题的时候,你的脑海中闪现出了什么问题吗?(如:蛇肚子里怎么会有象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⒈我们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并把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字词的读音做好标记,并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⒉订正朗读中的错误,评议朗读情况。

⒊自学生字生词,并进行交流:

⑴学生强调需要注意的字词的读音:

蟒(mǎnɡ)蛇 捕(bǔ) 囫(hú)囵(lún) 反复(fù) 剖(pōu)视 中辍(chuò) 接触(chù) 始终(zhōnɡ) 结(jié)交

⑵强调生字字形:

嚼:右下角是艮字少个撇,再把捺变成点,并且加上寸。

帽:巾+冒

⑶查词典解决生词:

咀嚼:把食物嚼碎。

囫囵:整个的,完整的。

杰作:杰出的作品。

剖视:深入分析,仔细观察。

中辍:中途停止。

心灰意懒: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迁就:将就,迎合别人。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轻声朗读课文,并且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呢?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写‚我‛画了两幅‚蛇肚子里的象‛的作品,可是却无法让大人们理解。

而当‚我‛不再和他们研究图画转而谈论大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时,他们都很高兴。)

3.教师:课文围绕着两幅作品的产生及相关的故事进行记叙,你能依此为线索,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吗?

学生:第一部分(1-4)写‚我‛画了一幅蛇吞象的画而不被大人们理解,使‚我‛放弃了当画家的梦想。

第二部分(5)写‚我‛在世界各地飞行,没碰上说话投机的人,谈论大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时,他们都很高兴。

四、精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1.教师:精读文章进行学习,将其中你认为最值得研究的语句找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其中的含义。

学生:(1)我给大人看我的杰作,还问了他们看了我的画怕不怕。‚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

(2)为了让大人看懂,我又补画了蛇的内部。大人劝我别画什么剖视的或不剖视的蟒蛇图,把心思用到地理、历史、算数和语法上去。

(3)我跟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大人很高兴,认为结交了一个如此明白事理的人。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

(1)这三组句子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写‚我‛和大人在看‚蛇肚子里的象‛这幅画的不同反应,以及‚我‛为了适应大人的想法,与他们谈桥牌、政治时大人的反应。

(2)大人没有想象力,在他们心里只有把心思用到地理、历史等学科上才是正事,只有谈桥牌、高尔夫球等有价值、有品位的事情才是明白事理。

(3)从中看出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不同。

3.教师:‚我不得不另选一个职业‛和‚我始终把作品一号留着……但是没一回他们不是回答:‘这是一顶帽子。’‛这两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

指名回答:因为失望,因为心灰意懒,‚我‛不得不另选一个职业,但‚我‛还是希望通过‚作品一号‛碰到一个头脑清醒、说话投机的大人。说明‚我‛对大人还抱有一丝希望。

4.再读这个故事,讨论交流自己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不同,也让我们明白只有童心未泯或回复了童心的大人们,才能与孩子们进行交流,相互理解。)

五、教师小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是不是的碰到这种问题,那就给大人们讲讲这个故事,再多交流一下自己内心的感受,争取相互的理解吧。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融洽、更加美好!

六、布置作业:回家读《小王子》这本书。

板书设计:

8-1蛇肚子里的象

孩子的行为 大人的反应

作品一号 一顶帽子

作品二号 把心思用到地理、历史、算术和语法

【不留余地的狼阅读答案】 【不留余地的狼阅读答案】

8- 2 不留余地的狼

教学目标:

⒈学会写3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故事。

⒊通过深入阅读,从故事中获得启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答案 不同的。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不同人物对于故事发表的看法。

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方法:指导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课,请大家齐读课题。(板书:不留余地的狼)

2.读过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余地‛是什么意思?‚留余地‛指什么?不留余地的狼会有怎样的结局?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3.请几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来思考刚才的这些问题。

4.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本文作者用寓言的手法写了一只狼四天发生的故事——追捕羊、兔、松鼠的失与被老虎追捕的经历,因为狼的不留余地,导致自己被送入虎口。)

二、结合课前预习,汇报自学成果

教师:同学们之前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有哪些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内容请大家充分交流。 学生:关注字音、字形、词语等基础知识部分:

1.字音:逃窜(cuàn) 上蹿(cuān)下跳 堵塞(sè) 谬(miù)误

2.字形:窟(穴+屈) 窿(穴+隆)衡(平衡) 恒(永恒)

3.词语:

余地:指言语或行动中留下的可回旋的地步。

仓皇逃窜:匆忙而慌张地逃跑流窜。

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

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

上蹿下跳:到处蹿蹦。

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穷追不舍:勇敢地追赶不放松。

谬误:错误,差错。

自食其果: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自作自受。

三、自己朗读课文,做到文通字顺。

教师:课文我们已经读熟了,你能结合书后习题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吗?

学生:第一部分(1——5)讲述狼的故事。

第二部分(6——12)讲不同人士对故事的不同评价。

四、精读文章,体会语句

1.这只狼是怎样一步一步把自己逼上绝路,最后被老虎吃掉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发生在这只狼身上的故事。(学生尝试复述故事。)

2.当狼发现这个山洞的时候,它是怎样的心情?它想到了什么,是怎样做的呢?(狼当时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它堵上山洞的另一端,等着动物来送死。)

教师: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句话吗?

3.事情的发展和它想象得一样吗?当羊、兔子、松鼠来到这里时,发生了什么情况?狼的心情还那么高兴吗?它又做了些什么呢?(结合第2、3、4自然段的内容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4.看着被自己堵得水泄不通的山洞,狼此时非常得意,你仿佛听到狼在说——

(哈哈,这下看谁能跑得出我的手掌心!嘿嘿,我这回可放心了,就在这里等着小动物自投罗网喽!……)

5.狼在这个山洞里捉到小动物了吗?结果到底怎样呢?(狼没有捉到小动物,却等来了老虎,被老虎吃掉了。)

6.什么原因让它落得这样的下场呢?当它被老虎捉到的时候会怎样想、怎样说呢? (这只狼把山洞里所有的窟窿都堵上了,整个山洞水泄不通,没有出口,它才会被老虎捉住吃掉了。当它被老虎捉住的时候,它一定非常懊悔,它可能会说:‚都怪自己啊,如果我当时给自己留点余地多好啊!‛)

7.读过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对于这个故事,不同的人士有不同的评价。)

8.你们从中读懂了什么呢?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呢?(同一个寓言故事,不

同的人对它的评价是不同的。关于各界人士对于这个故事的评价,学生在学习时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先弄清楚各界人士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再结合不同人士的职业特点来理解他们说的话。)

五、教师小结:

不同人的职业和生活阅历不同,导致他们的评价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要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

六、布置作业:

不同人眼中的盘子是不一样的,请你从课后习题给出的后三个角色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分别说一句话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8-2 不留余地的狼

哲学家 唯心——唯物

宗教学家 善——恶

环境学家 生态平衡

经济学家 盈——亏

军事学家 强大——弱小

【不留余地的狼阅读答案】

农民 种植——收获

不留余地的狼阅读答案(三)
《不留余地的狼 》教学设计姜丽娜.doc新

《不留余地的狼》教学设计

天岗中心校 姜丽娜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通过深入阅读,体会不同人士对于故事的不同评价;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理解各界人士对故事的不同评价。

教学突破点: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活动提示,先弄清楚各界人士是什么样的人,然后结合他们的职业来理解他们的评价。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1

一、解读题目

出示“不留余地”

学生思考不留余地是什么意思?

板书——不留余地

狼在你印象中是怎样的动物?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不留余地的狼

二、朗读课文 回顾知识

1、初读课文,想一想: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不留余地的狼阅读答案】

作者用寓言的手法写了一只狼四天发生的故事——追捕羊、兔、松鼠的失败与被老虎追捕的经历,因为狼的不留余地,导致自己被送入虎口。

2、请两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两个部分,其他同学回顾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段落分析

第一部分(1—5)讲述狼的故事。

第二部分(6—12)讲不同人士对故事的不同评价。

三、精读文章,体会语句

(一)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第一部分,

2、小组讨论,填表。

2

3、根据表格复述故事

4、汇报交流

你想对狼说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

2、

3、 分角色朗读各界人士的话 学生思考:从各界人士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这个故事,不同的人士有不同的评价

哲学家 绝对——谬误

宗教学家 生路——退路

环境学家 生态——平衡

经济学家 预算——计划

军事学家 强大——弱小

农民 种植——收获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答案是不同的。

4、交流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面对同一个事物、同一个问 3

题等,人们总是会有不同的思考和看法呢?说说吧。

三、读写结合 发散思维【不留余地的狼阅读答案】

关于盘子 的思考

1、 欣赏一组盘子图片

指名读拓展与运用《关于盘子》

2、小组讨论:厨师说:„„

服务员说:„„

洗碗工说:„„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

5、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虽然本课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但教师不能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教学本课时,学生能够根据关键词建立完整的故事情节,并能够根据各界人士的不同看法写出自己的评价。

本课注重读写结合,在教学时,发散学生的思维,所以课后思考与交流关于盘子的的思考时,大部分学生能各抒己见,但仍有个别学生不能主动思考。

4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写一句话 与同学老师分享交流。

不留余地的狼阅读答案(四)
高二语文第4单元检测题

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寒砧 装帧 箴言 缄默无言 ....

B.横槛 监生 间接 华佗再见 ....

C.驽马 弓弩 妻孥 奴颜婢膝 ....

D.群氓 牛虻 萌动 蒙混过关 ....

解析 A.缄jiān,余读zhēn;B.见xiàn,余读jiàn;C.弩nǔ,余读nú;D.全读ménɡ。

答案 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纠葛 蛾眉 不易捉磨 穷边涯际

B.招徕 干燥 黄浦军校 点铁成金

C.斟酌 注销 自命不凡 攻城略地

D.洗练 流弊 套语烂调 能言善辨

解析 A.不易捉磨—摸;B.黄浦军校—埔;D.套语烂调—滥,...

能言善辨—辩。 .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节日的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美丽壮观,在广场正中,一个巨大的花篮在百花簇拥下脱颖而出,更显得富丽堂皇,喜庆怡人。 ....

B.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科学,科学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更不是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

1

C.在昨晚“特别关注,一世情缘”节目中,76岁的徐培文和83岁的周军两位老人在当年深深相爱而被活活拆散五十年之后,破.镜重圆,终于结为了夫妻。 ...

D.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留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

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解析 A.脱颖而出:比喻优秀的人才崭露头角。C.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异的夫妻重新团圆,句中两位老人当年并未结为夫妻。

D.卓尔不群:品德才能超出一般,与众不同。B.竭泽而渔: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针对房价泡沫今年再度冲高、六部委释放从紧信号,有人惊呼:“刚喊完‘购房爱国’就忙宏观调控,整个国家都被房价绑架了?”

B.真正的大师,总归是静水流深的。季羡林、任继愈就是这样的大师,他们都是真正有思想的人。

C.事实上,遭遇军事政变的塞拉亚仍然得到了联合国以及世界多国的普遍支持和承认。混乱局势中,塞拉亚能否重返总统宝座,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D.食物中含有许多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人们觉得如果把那些成分提取出来,就可以成为“食物精华”。这也是许多“保健品”“膳食补充剂”泛滥的原因。

解析 A.成分残缺,在“信号”后加“的情况”;C.语序不当,“支持”与“承认”互换;D.缺主语,在“就可以”前加“那些成 2

分”。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B.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所以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C.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D.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解析 A项句末的句号应置入引号内;C项的第二个问号应改成分号;D项的括号整体移到引号外。

答案 B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__________更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

①在雪下面,已出现“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隐约着青春的消息”。

②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③为使百花更艳,春色更骄,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在花丛中

3

深情微笑。

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A.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答案 D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

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舜之道何弘也?纣之道何隘也?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 .

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于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灵公曰:“可。”因复宿,明日,报曰:“习矣。”即去之晋,见晋平公,平公置酒于施惠之台,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令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而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也,不可遂。”平公曰:“何道出?”师旷曰:“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

中,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

4

B.③④②① D.②①④③

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太史公曰: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磬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于无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

(选自《史记·乐书》,有删改)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 响:响应 .

B.百姓不亲,天下畔之 .

D.与纣为靡靡之乐 ..

答案 A

8.下列不属于圣人君子对待音乐的正确态度的一项是(3分)( )

A.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

B.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

C.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

D.夫淫佚生于无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

解析 B项只是在说明音乐的作用。

答案 B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5

畔:通“叛”,背叛 C.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 乐:爱好 . 靡靡:萎靡颓废 解析 A项“响”应为“回声”。

不留余地的狼阅读答案(五)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23分)

1.古诗文名句积累(10分)

(1)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5)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6) ,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7)正如万山圈子里, 。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8)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9) ,不亦乐乎? (《<论语>十二章》)

(10)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虽有嘉肴》)

2.阅读郑愁予的《小小的岛》,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4分)

你住的小小的岛,我正思念

那儿属于热带,属于青青的国度

浅滩上,老是栖( )息着五色的鱼群 .

小鸟跳响在枝头上,如琴键的起落

那儿的山yá( )都爱凝望,披垂着长藤如发

那儿的草地都善等待,铺缀( )着野花和果盘 .

......

那时我是牧童而你是小羊

要不,我去了,我便化作萤火虫

以我的一生为你点zhǎn( )灯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电影院突然失火了,惊慌失措的人们冲向门口。 ....

B.他没什么主见,和我们一起聊天总爱随声附和。 ....

C.小明同学的表演太夸张有趣了,我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

D.孙悟空神通广大,能够呼风唤雨,还有七十二般变化。 ....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阅读《昆虫记》,是我对昆虫们有了更深的了解。

B.科学技术的进步,帮助人类走出蛮荒,迈向现代文明。

C.三个口腔医院的医生们来到学校为全体师生治疗龋齿。

D.保护并了解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5.下列关于《伊索寓言》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伊索寓言》篇章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B.《猫和鸡》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C.“龟兔赛跑”“狼来了”“蚂蚁和蝉”的故事都出自《伊索寓言》。

D.《狐狸和山羊》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6.用正楷在田字格里抄写下面的古诗,标点占格。(3分)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二(47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3分)

太原早秋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7.颔联中“ ”一词体现了太原早秋的肃杀之气。(1分)

8.诗人在尾联中抒发了 的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9~12题。(12分)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

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

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①。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②,使门人

往,以一金易③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④。门人坚称其是。公曰:“向⑤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甚惋惜。盖此砚佳于⑥鸲鹆眼也。

选自:明代 冯梦龙《古今谭概》

注:①待用:等待(朝廷)任用。 ②邸(dǐ):官办的旅店。 ③易:交易。

④类:像,相似。 ⑤向:往昔,从前。 ⑥鸲鹆((qú yù):鸟名,俗称“八哥”。

9.用“/”给下面语句标出两处停顿。(2分)

门 人 坚 称 其 是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啮沙为坎穴 (2)求之下流,固颠 .(3

)门人持砚归 (4)令磨而平之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2)盖此砚佳于⑥鸲鹆眼也。

12.比较甲文和乙文,用原文句子填空。(2分)

(填乙文中相关词句)。

(三)阅读《皇帝的新装》片段,完成13~16题。(15分)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

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13.请以“老大臣”为主语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1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划线句表达的妙处。(4分)

15.一个“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皇帝,一个皇帝眼中“诚实”“理智”的老大臣,却被一个连孩子都可以揭穿的骗局愚弄,充分体现了童话常用的( )手法。(3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比

16.〖资料链接〗

材料一:11月25日,浙江金华一位老人突然倒地,路人都不敢上前搀扶;不久前,四川达

州3名儿童搀扶老太被讹而被警方以欺诈立案消息报道后,引起社会很大反响......自从2006年南京彭宇因扶起了摔倒的老人被法院判处赔款4万多元后,远离摔倒老人成了社会上一种一致的看法。

材料二:2月25日,一位老人在威海东路摔倒了,开车路过的一位小伙王洋将老人扶了起来并送回了家。当记者询问其为什么不拍张照预防被讹时,王洋说:“不清楚老人的身体状况,可能拍照的几十秒就会让老人因摔倒而导致的结果发生改变......我相信,我不需要这样做。这个社会毕竟还是好人多,就像春晚小品上说的那样,良心不能倒,倒了可能就扶不起来了。” 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选文中老大臣不敢说真话的原因有哪些?并谈谈你从材料二王洋的话中所受的启发。(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富贵竹

②朋友得知,推荐我养富贵竹。说这种植物水也好,土也好,只要有一点点附着物,它就绿给你看。

③我心动。跑去花店,张眼之处,那些盆盆罐罐里,竟全长着这种竹。高的比人还高,矮的不过盈尺,全都绿意婆娑着,是绿汪汪的绿海洋。店主说,因为它好长,四季常绿,来买的人很多。我指着一盆不过盈尺的说,我喜欢只长这么高的,好摆放。店主笑了,如果它长得过高,你可以这样,他边说边操起剪刀,拔起一根富贵竹,拦腰剪断,重又把它插回土里。那一剪子,剪得干脆利落不留余地,我担心地问,会死吗?他笑,不会,它命大着呢。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52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