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药,市场份额,2015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篇一:植物药,市场份额,2015
2015-2020年中国植物药提取物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2014-2020年中国植物药提取物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客服QQ】992930161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订购电话】400-700-9383(免长话费)010-56024668传真:010-60343813 【文章来源】

报告目录

植物提取物是对植物药材的深度加工,具有开发投入较少、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国际市场广泛等优势和特点,是目前植物药进入国际市场的一种理想方式;植物提取物经数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出口比例已超过植物药,并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植物提取物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专业生产企业有200家以上,不少中成药、精细化工等生产企业也生产提取物,经营企业有200-300家,经营规范普遍较小,最大不超过千万美元。植物提取物品种在100种以上,现有的品种可分为3类:单味植物提取物,如枳实、当归、黄芪、五味子、灵芝、蒺藜、厚朴、刺五加、贯叶连翘、红车轴草、银杏叶等提取物;复方植物提取物,如补中益气方提取物等;纯化提取物,包括活性部位和单体化合物,如大豆异黄酮、人参皂苷、茶叶儿茶素、白藜芦醇、石杉碱甲等。

智研咨询发行的报告书《2014-2020年中国植物药提取物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主要研究植物药提取物行业市场经济特性(产能、产量、供需),投资分析(市场现状、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以及区域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对手、竞争因素等)、工艺技术发展状况、进出口分析、渠道分析、产业链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分析、行业的主导驱动因素、政策环境、重点企业分析(经营特色、财务分析、竞争力分析)、商业投资风险分析、市场定位及机会分析、以及相关的策略和建议。

调研方式和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有自己独立研发部门。部门成员分别擅长在中国宏观经济、食品、医药、机械、IT通讯、能源化工等领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定期不定期采访各行业资深人士,并进行约稿。各行业公开信息:业内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数据部分来自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

第一章植物提取物产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植物提取物概括

一、植物提取物的技术标准

二、植物提取物的产业化趋势

三、中国急需现代植物药意识

第二节植物提取物基本描述

一、生物碱

二、苷类又称配糖体

三、挥发油

四、单宁(鞣质)

五、其他成分

第三节传统植物药、现代植物药与植物提取物简述

第二章世界植物药提取物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2013年世界植物药提取物市场运行环境浅析

第二节2013年世界植物药提取物发展现状分析

一、世界植物药提取物市场发展特点

二、世界植物药提取物行业技术进展

三、世界植物药提取物市场发展动态

四、世界植物药提取物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2013年世界主要植物药强国运行分析

一、美国

二、德国

三、日本

四、韩国

第四节世界中药提取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节世界中药提取物市场可实现增长产品领域展望

第三章中国植物药提取物行业市场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国内植物药提取物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3年中国植物药提取物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中国植物药提取物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四章中国中药材种植情况透析

第一节2013年中国中药材种植现状

一、中国可种中药材品种分析

二、2013年中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分析

三、中药材种植区域分布

四、未来中药材主要产品种植区域规划

第二节2013年中国中药材种植种点区域

一、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落户天津

()

二、广西中药材种植建万亩示范基地

三、云南昆明拟建10个中药材种植基地

第三节中药材种植与GAP基地建设分析

一、中药材种植与GAP的实施发展现状

二、中药材种植与GAP实施存在的问题

三、中药材种植与GAP基地建设的对策

四、中药材种植与GAP基地建设的前景

第五章中国植物药提取物行业发展现状综述

第一节2013年中国植物药提取物市场发展动态

一、中药提取物产业化需调控和规范

二、厦台药厂签协议台湾药品有望进军大陆

三、我国植物提取物产业标准化步伐加快

第二节2013年中国植物药提取物市场发展现状

一、中国植物药提取物仍属新兴行业

二、中药提取物的产业化分析

三、中药提取物产业规模分析

四、中国植物药提取物市场在建及拟建项目分析

第三节2013年中国植物药提取物市场运营分析

一、市场供需分析

二、影响市场供需的因素分析

三、重点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第四节2013年中国植物药提取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中国植物药提取物细分市场运行分析

第一节人参提取物

一、人参提取物相关概述

二、人参提取物及应用

三、人参提取物产业新技术研究

四、人参提取物前景预测分析

第二节植物藻类提取物

一、藻类植物产业相关概述

二、植物藻类提取物动态分析与技术研究

三、植物藻类提取物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第三节其它提取物

一、甘草提取物

二、银杏叶提取物

三、紫锥菊提取物

第七章中国中药提取物重点区域市场运行分析

第一节浙江省

一、浙江省中药提取物概况分析

二、银杏提取物、惠松的真菌类提取物成省内拳头产品

三、重点企业分布

()

四、区域投资潜力分析

第二节陕西省

第三节湖南省

第四节四川省

第五节云南和广西地区

第八章中国植物药提取物行业竞争格局透析

第一节2013年中国植物药提取物行业竞争现状

一、技术竞争

二、成本费用竞争

三、药产业将面临“洋中药”更猛烈的冲击

四、中药角逐市场要靠“知本”

第二节2013年中国植物药提取物竞争格局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重点省市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2013年中国植物药提取物行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四节中国植物药提取物竞争趋势分析

第九章中国植物药提取物行业内优势企业竞争力及关键性数据透析

第一节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二、2011-2013年公司成长性分析

三、2011-2013年公司财务能力分析

四、2011-2013年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五、2011-2013年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

六、2011-2013年公司经营能力分析

七、2011-2013年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第二节四川中汇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二、2011-2013年公司成长性分析

三、2011-2013年公司财务能力分析

四、2011-2013年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植物药,市场份额,2015】

五、2011-2013年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

六、2011-2013年公司经营能力分析

七、2011-2013年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第三节天津天士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二、2011-2013年公司成长性分析

三、2011-2013年公司财务能力分析

四、2011-2013年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五、2011-2013年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

六、2011-2013年公司经营能力分析

七、2011-2013年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第四节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二、2011-2013年公司成长性分析

三、2011-2013年公司财务能力分析

四、2011-2013年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五、2011-2013年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

六、2011-2013年公司经营能力分析

七、2011-2013年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青海三普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二、2011-2013年公司成长性分析

三、2011-2013年公司财务能力分析

四、2011-2013年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五、2011-2013年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

六、2011-2013年公司经营能力分析

七、2011-2013年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第六节青海省青海湖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七节青岛华钟制药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十章中国植物药提取物投资战略分析

第一节中国植物药提取物行业投资概况

一、植物药提取物投资特性

二、植物药提取物投资环境分析

第二节中国植物药提取物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区域投资机会分析

二、名贵中药投资成热点

三、与产业链相关的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中国植物药提取物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一、政策风险

二、竞争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进入退出风险

五、原材料分析

六、外资进入风险

第十一章中国植物药提取物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分析

第一节中国植物药提取物行业发展前景

()

篇二:植物药,市场份额,2015
2015年植物提取物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

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

报告编号:156760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 报告编号: 1567609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675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 传真:010-66183099

Email: kf@Cir.cn【植物药,市场份额,2015】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是以植物为原料,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在应用上,植物提取物总体上是属于中间体的产品,目前用途非常广泛,不仅可作为植物药制剂的主要原料,还可应用于营养补充剂、保健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是天然医药保健品市场的重要产品。用于提取的原料植物种类也非常多,目前进入工业提取的植物品种在300种以上。

近年来,植物提取物已成为天然医药保健品市场的明星,在全球市场上均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与国际市场的迅猛发展一样,我国植物提取物产业也取得了较快发展,在生产能力等方面正在向世界先进的植物提取物生产国靠近,整体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我国提取物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天然提取物为核心,以中药提取物为特点,并包容了源自世界各地的植物提取物的现代产业。

2013年我国植物提取物贸易进出口额为18亿美元,同比增长42%,植物提取物进出口整体增幅是中药国际贸易中最大的。2014年植物提取物的出口继续领跑中药类产品出口。2014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额17.77亿美元,同比增长25.88%。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的理念日益增强,食品、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日益趋向“绿色”,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在国内外均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世界上占据主流市场的食品、饮料、化妆品以及日用品制造商

已经陆续进入到植物提取的研发和利用阶段,其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强大,必将带动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在多年植物提取物行业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植物提取物市场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植物提取物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分析。

《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植物提取物行业前景预判,挖掘植物提取物行业投资价值,同时提出植物提取物行业投资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正文目录

第一章 植物提取物相关概述 1.1 植物提取物的定义及分类 1.1.1 提取物的概念 1.1.2 植物提取物的定义 1.1.3 植物提取物的分类 1.2 植物提取物的其他介绍 1.2.1 植物提取物的外延 1.2.2 植物提取物与植物药的区别 1.2.3 植物提取物的应用简述 1.2.4 植物提取物工艺技术概述

第二章 2013-2015年国际植物提取物市场分析 2.1 国际植物提取物市场现状 2.1.1 行业兴起及发展 2.1.2 区域市场发展状况 2.1.3 市场热销品类浅析

2.2 美国植物提取物市场 2.2.1 行业发展综述 2.2.2 市场运行状况 2.2.3 产品研发动态 2.3 欧洲植物提取物市场 2.3.1 行业发展综述 2.3.2 行业政策动态 2.3.3 产品研发动态 2.4 亚洲植物提取物市场 2.4.1 日本 2.4.2 印度

第三章 2013-2015年中国植物提取物市场分析 3.1 2013-2015年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基本情况 3.1.1 行业运行状况 3.1.2 行业优势及特点 3.1.3 行业区域分布 3.1.4 行业装备水平

3.2 2013-2015年中国植物提取物市场运行态势 3.2.1 市场步入转型期 3.2.2 热门品种发展态势 3.2.3 国际市场开拓情况 3.3 中国植物提取物应用市场分析 3.3.1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情况 3.3.2 在饲料添加剂开发中的应用

篇三:植物药,市场份额,2015
2015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第1篇: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1中国医药行业概况综述——————————————————————————————4

1、1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历程——————————————————-4

1、2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4

1、3我国医药行业的未来走势——————————————————————————-4

1、4我国医药行业的市场供需状况————————————————————————-4

1、5推动中国未来医药市场的因素————————————————————————-5

22015-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运行走势分析————————————————————-5

2、12015年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5

2、2中国医药行业处于调整升级关键期——————————————————————-5

2、3国内医药市场并购整合的主要趋势————————————————————-6

2、4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态势分析————————————————————6

2、4、1中国医药产业的市场需求分析-————————————————————6

2、4、2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

3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8

3、1中国医药行业的经济环境分析————————————————————————-8

3、2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9

3、2、1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渐入正轨————————————————————9

3、2、2新医改方案将对行业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9

3、3医药行业的技术环境分析——————————————————————————11

4医药行业具体市场分析——————————————————————————————-11

4、1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11

4、1、1生物制药概述及产业特征——————————————————————-11

4、1、2生物制药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发展趋势————————————————-12

4、1、3生物制药业的发展现状————————————————————————-12【植物药,市场份额,2015】

4、1、4中国生物制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策略————————————-12

4、1、5发展前景展望及投资价值分析————————————————————-13

4、2中国化学药产品市场分析————————————————————————————13

4、3中国中药行业分析——————————————————————————————13

4、3、1中药行业发展的背景分析——————————————————————-13

4、3、2中药行业的行业分析——————————————————————————-14

5医药行业风险分析————————————————————————————————-15

5、1国际经济环境风险——————————————————————————————-15

5、2国内宏观经济风险——————————————————————————————16

5、3国内经济政策风险——————————————————————————————16

5、4区域经济风险——————————————————————————————————17

62015-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18

7具体投资建议和重点企业个股分析——————————————————————-19

7、1具体投资建议——————————————————————————————————19

7、2具体企业个股分析——————————————————————————————19

7、2、1云南白药(000538)————————————————————————————-19

7、2、2恒瑞医药(600276)————————————————————————-22

1中国医药行业概况综述

1、1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为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送来了东风,医药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其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性非常突出,中国的制药行业起步于20世纪,经了从无到有、从使用传统工艺到大规模运用现代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平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同时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家近30年来的平均发展速度,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国家之一。

1、2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现如今,我国国内启动了新医改,国际市场产业转移带来机会,中国本土制企业也已经发展到上万家,政府逐步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使其更加规范化。我国医药行业的规模逐渐显现,具有巨大的潜力,化学药物、天然中药和生物制药品将三分天下,成为新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这是我国未来医药行业的重要特点。总之,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良好。

1、3我国医药行业的未来走势

医药板块的崛起,使其成为机构投资者追逐的热点,近期医药板块强势表现的原因有多方面,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使得我国医药支出加速增长,医保覆盖人群的扩大将支持医药行业的长期增长,环境、饮食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各种疾病等等,因此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人均医疗支出也将明显的增加,医药板块也将受到国家政策方面的有力支持,未来三年农村的政府医疗合作补助还将要提高一倍,这些都将为未来中国医疗行业的业绩提升埋下好的伏笔。

1、4我国医药行业的市场供需状况

中国医药市场是我国巨大的内需市场,目前尚有1亿城镇职工和居民没有享有医疗保险,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结余率高达50%,全国8、78亿农民虽然开始享有每年100元的医疗保险,但是真正的消费尚未启动,较低的医疗保险基数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医疗商业保险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13亿人口,健康消费是最大的内需市场,这也是政府启动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的医药市场前景广阔。

1、5推动中国未来医药市场的因素

纵观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推动我国医药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医药市场的需求规模。

(2)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医药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国产药的使用。

(3)人口老龄化促使我国老年人用药将有较大增长。

(4)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农民收入的提高为医药市场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5)医疗改革——医药行业的最大机遇,自1985年我国推行医疗改革以来已近经历了5个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及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及完善了医疗保障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医药投入体系、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科技与人才保障机制、信息系统、法律制度等,全面提升人民的医疗水平。

(6)突发事件也为医疗行业提供了一个机遇,如2015年发生的汶川地震,2015年的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有可能会对医药产品产生井喷式的需求,在灾区救援工作和和灾后防止疫情的工作中,大量的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也形成了小股的医疗需求热。

2015-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运行走势分析

2、12015年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

2015年,我国医药行业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持续增长仍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基本格局。09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速度同比增长17、96%,09年3月以来,医药行业利好的政策接踵而至,在各相关部门的推动与配合下,我国基本医药目录和价格总体成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始向纵深发展,从09年末,我国经济气温回升的趋势也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医药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将进一步加强。

2、2中国医药行业处于调整升级关键期

随着市场的规范化,中国医药行业也逐步进入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因而将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中国医药行业正在经历成长的关键阶段,从需求层面来看,将实现全民医疗保险,行业的增长驱动力是医疗保险覆盖率的提高和保险金额的提升;从供给层面来看,开始产生本土化大型企业,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医药企业逐步增多,中国的医药出口规模也将逐渐扩大,行业的增长使制药企业推动人们对新技术和新治疗模式的追求,与此同时,多家制药企业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药物走向国际市场已成为大势所趋。

2、3国内医药市场并购整合的主要趋势

我国医药企业并购与日俱增、规模不断升级和优化,一方面,通过兼并和重组,制药企业节省了费用,增强了技术实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市场份额,促进了产品和要素的市场流动,使得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相对于小企业而言,大企业的生存能力与竞争

能力更强了,医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更高了,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个好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谨慎地进行抉择,因为以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在兼并重组的阶段也会引发该行业出现新的问题,例如管理责任机制、并购债务危机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权衡。

2、4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态势分析

2、4、1中国医药产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到来和国民收入的逐年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也同步提高,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医药市场总体需求将呈现上升态势。同时,人口的增长及老龄化、人均用药水平的提高等长期有利因素将继续对医药经济的发展起支撑作用。从医药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医药市场的需求是人均收入的一个函数。人均收入的增长会带动医药产品消费的增加。预计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将以7%-8%的速度向前发展,按此速度计算,未来十几年,我国医药市场的需求将是目前的三倍。

我国每年净增加1700万人口,无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医药市场消费团体,并且老龄化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多,医药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据有关部门计算,城市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比农村高出四倍,而药品消费的比例更高,所以这种人口结构上的变化也有利于医药市场需求的增长。另外,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将不断降低,非食品消费比例将趋于增长。现在,城市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在逐年提高,预计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医药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长。

我国正处在经历医疗体制、药品流通制度、药品定价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理顺医疗管理、流通和保障体制,促进医药市场的良性循环和长远发展,因此有利于推动我国医药市场的发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总体上会促进医药产业的消费,从而拉动医药经济的增长。

2、4、2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药行业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主要问题有:

(1)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缺乏规模效益,我国医药行业的首要问题是企业数量多,但平均规模效益不明显,研发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2)研究开发投入不足,产品创新能力较弱,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我国生产的西药有99%是仿制生产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制剂工业落后于原料药工业,我国医药行业还没有摆脱粗放式经营的格局。现在研发方面的落后就意味着未来在生产和市场上的劣势。

(3)经营管理与品牌形象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与世界大型制药企业相比,我国医药企业不但规模较小、创新能力较弱,并且管理水平较低,生产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的制度还不够科学,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还不够严格,生产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太高等均不利于医药市场的发展。

(4)营销管理和投入不够,尚未树立起成熟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国际知名企业每年投入巨资用于企业形象战略、品牌战略、广告战略、营销策略、售后服务和市场调研等工作,而我国医药企业多是采用高成本的广告战、价格战、会扣战等低水平甚至是违法的销售方法。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医药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医药行业亟待兼并重组,重新整合行业内资源,通过资本运营,减少企业数量,提高生产规模,扩大规模收益,增加研发投入,做好未来行业规划,着力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优势原材料药,进行产品创新,实现管理升级,革新营销模式,树立品牌效应,增强国际竞争力。

3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3、1中国医药行业的经济环境分析

21世纪的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增长势头仍将长期保持。作为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保证医药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前提,但作为典型的消费类行业,刚性的需求原则以及明显的弱周期性特点决定了医药行业对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防御性,因此行业受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以下特点对医药行业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1)国内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城乡消费较快增长带动医药市场消费规模201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86亿元,同比增长22、0%,比上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165亿元,增长22、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4721亿元,增长20、6%。在医药需求刚性化、社会人口高龄化以及农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医药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获得极大的提升,医药行业的总体规模有望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2)CPI涨幅继续放缓,PPI涨幅出现回落

2015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9月份,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6%,其中,西药价格上涨1、3%,中成药价格上涨4、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1%。居民消费价格增速的放缓导致医药行业价格涨幅有限。

2015年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6、9%(9月份上涨5、3%),涨幅比上年同期高3、7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3%(9月份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6个百分点。

(3)城镇新增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带来医药行业成长空间。2015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4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4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同比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971元,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在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的宏观环境下,居民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拉动了医药行业内生性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在国内医疗需求未充分释放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由支付能力提升带来的需求扩容也将继续

推动医药行业保持确定性增长。

3、2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医药业在近几年来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医药分家、药品降价、药价放开、处方药、连锁经营、医疗保险制度、新的《药品管理法》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出台,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人目不暇接,而所有改革的落脚点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增强中国医药企业的竞争力。

3、2、1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渐入正轨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医药卫生改革的重点,也是更为艰巨的任务,更是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关键。2015年一季度,《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陆续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由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一个目标、三个领域、九项任务”的总体设计,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完整政策框架,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并将对医药行业产生多方面影响。

3、2、2新医改方案将对行业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消费信心、扩大产业投资、激发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当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实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4月6日和4月7日,备受关注的新医改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15-2015年)》相继公布。前者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后者是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制定的近期实施方案。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将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政府投入增加振兴行业发展

政府主导下的投入增加为做大做实医药行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并间接带动个人和社会医疗卫生支出,医药市场将得以扩张,有助于振兴行业发展。《意见》提出:“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对卫生的投入,并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实施方案》提出:“经初步测算,2015-2015年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具体来看,政府投入的增加将有效改善目前尚属薄弱的基层医疗建设,有利于乡镇

和农村医药市场的发展,从而间接带动医药二级市场发展,有力支撑行业的增长。

此外,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是医药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源,而这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政府投入的增加将切实保障医药行业的创制能力,有力提升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2)医疗保障扩容拉动行业需求

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是新医改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医疗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的扩大将以杠杆效应拉动医药消费需求的增加,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遇。《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3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此外,《意见》首次提出:“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这将为商业保险公司带来新机遇,为其更好地

发挥健康保障和健康管理作用提供了重要契机。

(3)基本药物供应回归市场化

新医改方案中关于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内容一直备受医药企业的关注。与2015年10月初的《征求意见稿》比较,《意见》对基本药物配送和供应的内容进行了彻底的改动:推翻了统购统销的思路,改为将基本药物供应回归市场化,并将招标采购权下放到各省,将基本药物采购与各省药品挂网采购接轨。

(4)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规范

药品定价制度历来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热点。《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定价的思路和范围,并在新药、专利药以及仿制药的定价机制上做出了新规定,有利于规范医药行业的价格监管。《意见》还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定价方法,提高透明度,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11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此外,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规范

企业自主定价行为,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也是政府监管的重点。

3、3医药行业的技术环境分析

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等。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变化的今天,技术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创造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企业必须要预见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在战略管理上做出相应的战略决策,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制药企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科研开发能力弱,资金不足,创制新药的条件差。

(1)基础结构

基础结构是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包括生产性基础结构、生活性基础结构和社会性基础结构。东道国基础结构的完善程度对跨国公司经营影响很大,完善、发达的基础结构能够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中国的基础结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属于滞后型国家。

目前中国政府已对基础结构有了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正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和保障机制的建设,如投巨资兴建一系列的“药谷”,北京已投资13亿元、上海张江投资总额25亿元、浙江杭州投资100亿。

(2)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只有少数著名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投资项目数量少,且多集中于低水平的制剂如普通片剂和胶囊的生产等,这一时期西方大跨国医药公司对华投资的主要战略意图是迅速占领低水平用药的中国医药市场。90年代以后,中国的技术水平包括总体技术水平、引进吸收技术的能力等有了很大提高。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产业也逐步高级化,专利药品、生物技术、医疗器械、新型制剂等行业发展速度迅猛发展。

4医药行业具体市场分析

4、1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

4、1、1生物制药概述及产业特征

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来生产药物的方法。生物药物原料以天然的生物12材料为主,包括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目的人工制的生物原料成为当前生物制药原料的主要来源。医药上已应用的抗生素绝大多数来自微生物,每个产品都有严格的生产标准。物制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低污染的特征。

4、1、2生物制药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发展趋势

近些年生物制药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并逐步为世人所关注。在癌症、神经退化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冠心病的治疗和血液替代品的研究与开发等比较有市场潜力。目前,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还远未达到成熟阶段,其发展趋势有如下的四个特点:企业投资渐趋谨慎、市场国际化、走联合开发之路和充分利用风险资本市场筹集所需的资金。【植物药,市场份额,2015】

4、1、3生物制药业的发展现状

国外生物制药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尤其是美国,无论是在经费投入、产品开发和研制,还是在产品生产和市场上都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由于生物技术在解决疑难疾病、寻找新药物途径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各国都十分重视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

我国生物制药业以仿制国外的为主,企业自身没有投入高额的开发费,所以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生物制药业没有出现全行业的亏损状况,当然也没有出现盈利能力很强、能迅速成长的生物制药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生物技术已取得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特别是在农作物育种和基因工程药物研制方面。

4、1、4中国生物制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我国的生物制药业只能说是刚刚起步,在规模、技术水平、效益等方面明显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近年来,虽然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薄弱、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水平低、市场开拓乏力、重复投资过多,行业无序发展等问题。生物制药的主要发展思路有:研究机构向厂家转让研究成果以获取新的研究开发资金,实现优势互补;另外加强试验研制和基地建设。其次,改进企业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国内生物药品一旦批准试生产后往往质量不稳定,究其原因之一是生产管理水平差,缺乏科学、严谨、完整的管理体系,无法保证产品的一13致性。最后,加强立项前的市场调查和项目评估,禁止乱上项目,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4、1、5发展前景展望及投资价值分析

决定生物制药业发展前景的关键是新药的研究开发能力,虽然整体上来说我国生物制药业的研究开发力量较弱,但有些领域的研究开发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如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等,根据这些技术所研制出的新产品将会给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契机。另外部分药品价格预计价格会有所下降,但医药市场随之将会得到进一步扩大。生物医药板块整体行业将面临上升阶段,市场潜力巨大,投资回报

率相对较高,有明显的战略投资和风险投资价值。生物医药行业存在明显的技术开发和市场竞争风险,投资决策要慎重。在众多涉足生物医药的上市公司当中,以生物医药为主业并已有相当业绩支撑的高科技公司,其余公司业绩增长存在不确定因素。

4、2中国化学药产品市场分析

目前国内化学制药企业还无法与跨国大公司进行正面的竞争,并不等于国内的化学制药企业毫无投资价值而言。首先,国内医药市场的发展速度与全球水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全球化产业布局的调整,给化学制药尤其是原料药企业预留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化学制药本身是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而利润却较为单薄,以上两个因素再加上劳动力成本差异将促使世界原料药的生产中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化学制剂行业还不具备跨国制药巨头开发专利创新药的科研能力,但仿制药市场的快速扩张将给我国化学制剂行业企业带来机会,仿制创新的道路将会是一条可取的发展之路。化学原料药生产转移是国际医药市场的大势所趋,我国和印度由于生产成本较低成为国际原料药生产转移的首选地,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成为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当务之急。

4、3中国中药行业分析

4、3、1中药行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药行业是中国国内赢利能力较强的行业,产品利润率高,而且在整个医药行业内部,中成药工业的收益水平较高。另外消费者观念14的变化及绿色潮流的兴起也促进中药的发展。当今大众越来越注意保健,中医凭借其独到的保健理论和对人体系统的独到见解越来越受到重视。此外,中医药在减肥、美容、食疗等方面的优势正在为大众所熟知,其市场前景是不可估量的。而且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治疗风湿、内分泌疾病等慢性疾病或疑难疾病药物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西药无法比拟的优势。

4、3、2中药行业的行业分析

我国中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如果以西药制药厂商的平均规模来看,即使那些品牌卓著、发展良好的国内的非上市中药企业的规模也是比较小的。

(1)产品的开发

①针对顽症的特效药开发

在当前的科技医疗形势下如艾滋病、癌症、糖尿病等,以及一些由已经产生抗药性的微生物和病毒引起的疾病使西医西药束手无策。这无疑为中医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②化妆品新药的开发:

疗效性护肤品一方面具有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强调护肤成分取自天然,无任何化学添加,这两项特质正是当今国际美容发展的主流。而且,中药的药效确切。如人参的益补气血,珍珠粉的嫩肤白面等,早已被国内及周边国家人民所熟知和接受。未来中药化妆品市场规模将逐步增大,中药化妆品也将成为中药行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③中药保健品的开发:

近年来,我国保健品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非典过后,人们的自身保健意识大大加强,使保健品的年销售量上升了30%-50%,中药类保健品销量也大幅增加。中药类保健品正以绝对优势成为消费亮点。

(2)国外市场开发

“入世”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外国药材进入中国市场价格将会大大下降,我国所需要的进口药材将会得到满足。同时,中药出口形势看好,我国中药的蓬勃发展,引起了众多国家的注意,美国自1994年以来快速接受了我国的中药,时兴用中药治病调养,中药在韩国的市场十分巨大,其次是日本等国,他们的中药进口主要来自我国。欧共体天然药物的发展迅速,超过了化学药品,澳大利亚15等国家不仅中药销售猛增,

①中药国外渐受追捧

其实,中国中医药的药效已获得外国人的高度认可,在美国加州唐人街就有数十家中药铺。除华人外,不少其他美国人也热衷于中医药,包括针灸、按摩之类。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与中国开展中药贸易的国家多达163个,其中出口国家154个,中药出口总额达13亿美元。亚洲仍是中药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总额达8、56亿美元。欧洲居其次,出口总额达

2、09亿美元。

②饮片出口

中药饮片是中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着古老中医的精深智慧。随着其炮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目前中药饮片已成为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只要中药饮片的药效得到承认,其跨过欧美药物的准入标准,进入国外市场是指日可待的。

5医药行业风险分析

5、1国际经济环境风险

医药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一直是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跨国公司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大规模的联合与兼并和国际资本市场运作,建立全球性的生产与销售网络,扩大市场份额。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对医药工业产生革命性影响,对疑难疾病认识的深化,众多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的问世,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将极大地改变医药工业的面貌。世界发达国家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上的优势,实施垄断,我国医药将在生物技术领域同发达国家展开新一轮的竞争。随着回归自然潮流的涌起,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世界植物制品销售额近300亿美元,其中天然药物销售额已达160亿美元,并以年10%的速度递增。为此,各国竞相采用现代技术研究开发传统医药,抢占国际天然药物市场。这为我国中药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

5、2国内宏观经济风险.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仍将实行,财政支出方向有所调整。预计明年仍将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增加有利于长期发展的重大项目时,将会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等投资,增加对社会保障和城镇低收入群众的支出,增加对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电子政务工程和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企业信息化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快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继续加大。货币政策作用将进一步增强,有利于缓解目前通货紧缩的趋势。在继续扩大消费信贷等方面加大改力度的同时,在从严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前题下,确有偿还能力的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的企业债券有望适当增加。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农村市场难以启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成为消费需求扩张的主要支撑力,也大大增强了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动力,消费者信心指数逐渐回升。但农村市场难以启动,农民增收难和农村消费市场不活跃,成为我国扩大内需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难点。工业增长保持强势,粗放化经济增长重新抬头需引起警惕。我国传统工业部门生产增速加快,在看到其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度提高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需重视由此引起的能源消耗水平随之上升的负面影响,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又有重新抬头的迹象。

第三产业增速有所回升,但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第三产业是我国目前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体产业,中央一系列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和中央再就业工作会议的精神,有可能促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出现回升,但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预计仍有所上升。

根据今年医药经济的走向和近年来的基本规律,明年医药经济产值、增加值应基本保持或稍高于今年增长幅度,经济效益会继续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资金运营绩效会继续增强;医药商业会继续保持购销两旺的态势,但农村市场开拓较难,并且由于城镇居民中低保人群的增加,医药商业市场上结构性供需矛盾将会有所突出;

5、3国内经济政策风险

原料药方面,我国08年实施的《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将对相关企业17较高的强制性标准,三年过渡期之后,环保投入可能翻番,企业面临空前的环保压力,迫使中小企业减产、停产,加速淘汰,市场份额更加向大型企业集中。原料药行业的发展如果不改变无序竞争的方式,将很难有较大的发展。化学制药方面今年国家将继续加大行业整顿的力度,严格医药企业和产品准入,健全医药企业推出机制,逐步解决我国医药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要通过监管政策和法律不断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技术

创新,鼓励同行业兼并重组,走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

生物制药产业方面,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2020年全国生物产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国家政策对生物医药地位的确立,以及医改的继续深入将给生物医药产业带来快速增长的机会。目前该行业内企业规模较小,行业集中程度小,行业整合将会来临,具有优势地位的企业可投资性较强。

中药产业方面,我国中药企业已有近1500家,产业经济规模已突破了千亿元,中药产品年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某些地区的新经济增长点。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强中药产业的统筹规划,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资源、人才、技术优势促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建设,打造中药的“名厂、名店和名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中药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4区域经济风险

我国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生物制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地区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部门化、区域化特征,工业、商业、物资、交通等各自为政,都在上项目、抢市场,相互间协调性差,造成了资源浪费。医药配送中心的建设有重复建设的案例。从进入前100名企业的区域和行业特征看,化学原料药行业收入的31、9%来自河北,其次是山东17、38%,黑龙江16、08%,浙江12、75%;而化学原料药利润的25、04%来自浙江,23、34%出自河北,12、32%是黑龙江企业创造,山东仅为4、68%。这表明浙江原料药企业的效益最好,而山东相对较差。化学药品制剂行业收入的31、03%来自江苏,14、88%为北京企业创造,10、73%18出自陕西;而行业利润的31、71%为江苏创造,其次是陕西15、55%,北京13、4%,上海10、02%。这表明进入前100名的陕西化学药品制剂企业效益好于北京。进入销售收入前100名的生物制药工业企业中,其中浙江企业创造的销售收入占31、54%,山东22、78%,江西15、51%,上海14、46%;在利润的省市分布上,山东为27、73%,江苏25、09%,上海和浙江分别为13、38%和12、69%。这表明山东、江苏生物制药企业效益相对较好。中成药行业进入销售收入前100名的企业来自17个省市,是所有行业中区域集中度最低的行业。其中重庆最高为18、01%,其次是天津14、42%,江西11、9%;利润也来源于17个省市,其中最高的广东仅为12、21%,其次是河北11、27%,吉林10、71%和北京10、21%。这表明,企业的规模与效益在中成药行业存在较大矛盾。进入销售收入前100名的中药饮片行业企业集中在5个省市,其中北京所占比例为31、98%,山东21、38%,广西16、67%,江苏15、71%和浙江14、18%;利润来自4个省市,其中北京46、57%,广西27、62%,山东13、18%和江苏12、64%。这表明区域间医药行业效益差异明显。

62015-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

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1978年至2015年,历经30年改革大潮洗礼的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30年来,中国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到2015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8%,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已经具备了比较雄厚的医药工业物质基础,医药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2、7%。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扑热息痛等大类原料药产量居世界第一,制剂产能居世界第一。中国药品出口额占全球药品出口额的2%,但是中国药品出口的年均增速已经达到20%以上,国际平均水平是16%。与此同时,中国药品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由1978年的0、88%上升到2015年的8、25%。

新医改方案带来市场扩容机会、新上市产品的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以及新一轮投资热潮等众多有利因素保证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增长。2015年,中19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14、9%,同时我国医药外贸总体运行良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逆势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531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今后5年世界药品市场增长的重心将从欧美等主流市场向亚洲、澳洲、拉美、东欧等地区逐渐转移。中国医药行业仍然是一个被长期看好的行业。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医药大国,2020年前中国也将超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医药大国。

7具体投资建议和重点企业个股分析

7、1具体投资建议

医药行业未来2到3年将发生结构性变化,资源分配将越来越向细分行业中的龙头企业集中,中药现代化水平不断不能提升、生物制药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重新划分,具有优势品种、走学术推广之路的制药企业将在处方药市场占据强势地位,A股处方药强势企业是恒瑞医药、益佰制药、天力士、华东医药等等,OTC市场保持快速发展,药用消费品数的需求量在未来的增速惊人。在该领域经过市场积淀的优势企业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如同仁堂、云南白药等品牌企业。这些企业的股票都是值得投资的。

7、2具体企业个股分析

7、2、1云南白药(000538)

(1)最新运作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5日收购西双版纳制药厂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此次股权交易标的评估价值为2030万元,扣除应属于转让方清收清付的西双版纳制药厂有限公司债权及债务,以及所有权归属于转让方的存货价值等共计869、39万元后,以人民币1160、61万元的价格作为股权转让的总价款,收购完成后,西双版纳制药厂有限公司将成为云南白药集团全资子公司。本次收购将云南白药强有力的销售资源和品牌资源与外界优质生产资源整合,能迅速产生合力,缩短外用制剂自我发展创新所需的时间,达到双赢。

(2)公司财务数据分析

与同行业相比,云南白药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都相当的高,云南白药具有超前的战略能力,其净利润增长连续九年超过20%。拥有独家品种,敢于不断提价,提前向药用消费品拓展。云南白药具有独到的产品设计能力,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但是唯一的不足是没有解决内部机制

(3)公司经营情况评述

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0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5、52亿元净增9、5亿元,增幅为26、74%,其中销售额超过亿元的自产产品达到6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6亿元增长61、95%;利润的增长幅度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利润的快速提升得益于销售的有效增长和成本、费用的合理控制;实现利税8、01亿元,同比增长44、69%。在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全面超额完成预定目标的同时,公司经营规模、资产运行质量、收益率、市值等指标继续保持行业先进水平。

盈利能力方面:集团2015年上半年的营业利润率为11、28%,比上年同期的8、73%上升了2、55个百分点。

费用管理方面:2015年上半年集团管理费用率为2、32%,比09年同期的3、21%下降了0、89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15、74%,比09年同期的16、95%下降了1、21个百分点。

公司生产经营是以云南白药系列产品和天然植物药系列产品为主,云南白药系列产品为独家经营;药品批发零售额在云南省排第一名。

(4)最近市场行情

云南白药的市场行情一直处于较高的增长态势,无论是近期还是长期来看,它都是一个值得投资的个股,具体的行情显示如下:

从K线图上来看,近期云南白药的行情走势处于双轨道线内,按照以往走

势,它还将继续处于增长的态势。

云南白药基金面评价

7、2、2恒瑞医药(600276)

(1)最新运作

据恒瑞医药公布的2015年半年报:基本每股收益0、5251元,稀释每股收益0、5251元,基本每股收益(扣除)0、5226元,每股净资产3、9433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14、11%;营业收入1869405529、84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91141824、32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389308289、05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2937362838、86元。

(2)公司财务状况

恒瑞医药在制药行业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其每股收益在同业中是遥遥领先的,对于医药行业来说不仅目前的收益良好,而且未来的增长潜力也是很强势的。

(3)公司经营情况评述

2015年半年报公司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和国际化两大战略重点,整合内外资源,狠抓落实,大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9,405,529、84元,同比增长了30、8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89,308,289、05元,同比增加了28、81%。

在销售方面,进一步细分目标市场,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确保销售稳步增长。

一是进一步完善销售网络建设,在市场开发上精耕细作,积极落实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城镇、社区辐射的策略。二是在加大传统优势产品推广力度的同时重点培育

新领域新产品的增长点,努力在新的治疗领域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

在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公司合理调度,强化质量管理,严格控制成本,降低能耗,圆满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恒瑞医药战略定位准确,主业净利润增长连续6年超过20%,它选择了仿制药向创新药逐渐过渡的发展战略和抗肿瘤药及手术用药大病种领域,在药物筛选和创新上有独到的能力,由于是民企,所以内部机制还有待完善。

(4)最近市场行情

K线走势图:

由于受到市场得关注,恒瑞制药的走势强于指数,从交易情况来看,上涨几率比较大。近几日上涨势头逐渐增强,该股近期的主力成本为34、22元,目前股价与成本乖离有些大,股价处于上涨趋势,支撑位35、21元,中线持股为主,股票大方向依然乐观,因此,该投资该股票还是有很大价值的。

第2篇: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5年我国医药行业可谓喜忧参半。以下是对中国医药行业现状分析:

2015年,医药类上市公司业绩丰收景象触目可见,仅有个别小伙伴掉队。

整体来看,2015年的业绩基本延续了2015年的平稳增长态势。在营收方面,30家公司中有27家同比实现增长,占比达九成。其中,中恒集团、华仁药业、新华医疗、嘉应制药等11家公司同比增幅在30%以上。

净利润方面,有24家同比实现增长,占比达八成。其中,华润双鹤、京新制药、华润双鹤、通化东宝等11家公司的增幅在30%以上。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嘉应制药完成对金沙药业64、47%股权的收购后,盈利能力提升立竿见影,其净利润跑出了1743%的增幅,实现净利润1、39亿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并派发现金红利0、65元(含税)。

虽然整体来看捷报频频,但优者恒优的现象并没有改观,小伙伴依然是“班级差等生”。在71、54亿元的净利润中,东阿阿胶、华润双鹤、华润三九、康恩贝四家公司就占去了37亿元,占比超过51%,剩下的蛋糕由余下的26家公司瓜分。

其中,东阿阿胶和华润三九可谓“双骑绝尘”,分别实现了12亿元的净利润;华润双鹤和康恩贝净利润分别为8、7亿和4、2亿元。根据公司的解释,除东阿阿胶外,其余三家“巨无霸”的业绩增长缘于主营业务的改善,此前的研发投入开始步入收获期,增添新的业绩增长点。而东阿阿胶主要依赖于主营产品的不断提价来保证业绩。

此外,有6家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下滑。紫光古汉下滑超219%;广誉远紧随其后,下滑105%;天药股份、精华制药、紫鑫药业、舒泰神的下滑幅度均超过27%。

其中,紫光古汉亏损约1、64亿元,而上年度这一数据为盈利1、38亿元。公司将业绩亏损的原因归咎于“制药公司停产拆迁、重大诉讼判决和主营收入减少等”。2015年紫光古汉官司缠身,现在还有一起诉讼尚未判决。

值得注意的是,子行业医疗器械板块强势崛起,不但净利润较为可观,且增速都保持在25%以上。据多名投资人士分析,2015年医药领域的投资热点或在于医疗服务与医疗器械板块。

1、医药行业兼并重组将加速

在新医改环境中,国家希望加快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管理升级。按照新修订GMP要求,2015年所有医药高风险企业必须通过认证,2015年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全部实施认证。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5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要求,否则将一律停产。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并购重组,优胜劣汰等方式进行产业链的整合,有利于解决产业集中度偏低、企业产品同质化等,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认证推行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医药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大洗牌”,2015年兼并重组或是医药行业的大趋势。

“所有的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升行业成熟度,更有利于管理,更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所以对于药品零售业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提升行业集中度是为了更好的规范和管理,更方便为人民群众服务,卖好药,卖疗效,卖服务。不成熟的小药店被大药店收购、或者自行淘汰,那将是必然的。”吴延兵指出。

孙辉认为,总体来讲,药品零售业面临洗牌主要来自于政策导向(以新版GSP为代表)、降价危机、成本上涨、门店饱和、电商爆发、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给出的应对策略包括,寻求合适替代产品、尝试关联性转型、关注电商发展、资本运作顺应产业发展。

2、器械服务行业迎来“成长期”

政府工作报告给整个大医疗产业打开了空间,不过,相比此前已被市场关注的民营医院、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等主题,医疗器械与医疗改革或将“独具魅力”。

华融证券分析师张科然认为,一方面,政府对药品价格和临床应用的管制将持续加强,制药行业势必分化。但另一方面,以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为代表的新经济形式在改革中受益最为明显,尚未面临系统性的政策压力,在医疗行业中亦属于“朝阳产业”,且在A股中标的较少,其享受高估值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在医改走向纵深、着力点在供给端的背景下,广州证券建议投资者把握政策趋势,积极关注受益于供给端改革的子板块。其投资策略也指向了市场空间巨大的医疗服务行业。

3、医药电商进一步深入发展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未来的商业是与顾客零距离的时代,传统企业要么触网要么死亡

,互联网经济时代传统中国制造必须思考的转型思路。

医药电子商务领域逐渐成为医药流通、医药制造企业向往的热土,以天猫医药馆为代表的医药电商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荼,包括马应龙、广州药业、云南白药、同仁堂、东阿阿胶、九芝堂、上海医药、吉林敖东、太极集团在内的数十家上市药企的产品均已现身线上销售平台。

吴延兵表示,马云的阿里巴巴、淘宝已经证明电子商务的成功,不同点在于他们是日用品,那么对于药品来说,药品的本质属性也是商品,特殊表现在于安全性、有效性上,所以对于OTC药品、医疗器械乃至保健品在电子商务的前景是可以预测的。

在孙辉看来,O2O是当下最热的概念,是移动商务的集中体现,互联网与传统商务结合实现电子商务。“双十一”屡创神奇让人记忆犹新,期间一些药房电商旗舰店确实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并不代表说都要轰轰烈烈的去搞电商。实际上,医药电商起步较晚,在2015年才真正得到规模化、系统化的发展。截至2015年11月底,获得医药网上零售类C牌的114家企业中有近80家开展业务,同时,天猫医药馆、京东医药城、国药商城也纷纷挂牌上线,相信这些大型专业电商平台的介入会大幅度推动交易量和参与人群。他建议传统医药企业应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多关注医药电商的发展,并结合自身条件尝试不同程度地参与。正因为行业各环节的关注,无形中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市场规模也会得到进一步扩容。“如果说,医药电商在2015年的15个亿只是试水,那么这场战争在2015年才真正开始,2015年将进一步爆发。”

4、2015年医药行业三大投资主线

“2015年,医药行业有三大投资主线:第一是医疗服务领域。特别是一些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随着不断进行并购、合建,未来发展空间很大。第二是医药类国企改革带来的机遇;第三是医疗器械行业将掀起新一轮并购浪潮。”多名医药投资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孟利宁表示,2015年投资界对医药制造业的前景感到不乐观,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是打击医药商业贿赂的形势日益严峻;其次是从目前公布的年报来看,虽然多数公司取得增长,但增长幅度整体较小,业绩平淡;第三是广东基药招标唯低价是取的模式可能蔓延至全国。

多名投资者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看空医药制造业,对医疗器械行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实从2015年8月份以来,医疗器械行业的走势很牛。孟利宁表示,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药品不能滥用,也千方百计压低药价,但医疗器械的“滥用”与价格虚高,目前还没有办法合理制止。

资深医药投资人士姜广策对医疗服务行业表现得情有独钟。他表示,目前国内很多行业都发生产能过剩现象,但医疗行业仍然发展滞后,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医疗行业发展严重滞后,去年以来有不少上市公司开始收购医院,也正是看到医院广阔的未来。

“近期以来医疗板块有个显著的特点,资金集中在医疗服务领域,制药股被抛弃。”姜广策表示,国内医疗行业将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未来随着三甲大医院垄断格局的打破和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医院会越来越多,民营医疗机构将蓬勃发展,主要有高端路线和专科化两条路线。

以上是对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现状分析的一些概述。

篇四:植物药,市场份额,2015
2015董事会工作报告

第1篇:公司董事会工作报告

各位股东、董事、监事:

现在,我代表董事会,向各位报告工作,请各位审议,并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是**的创建之年,是不平凡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人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人牢牢把握“加快建设核心竞争力”这个主题和“拳头产品发展”这条主线,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加强同各行各地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健康产业发展,为中药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建设基本成型。**组织机构已初步搭建,人员素质、能力得到一定提升,前期磨合基本完成;行业优势进一步凸显,争取政策支持、拓展市场渠道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核心竞争力开始打造,拳头产品正在开发研制;商业模式、盈利模式、营销模式逐渐明朗,公司建设初期设定的各项建设指标开始实现。

(二)基地建设初见成效。1、凉山州中药材种植及实验基地:(1)“越西县当归种植基地”共计2730亩,目前种植基地处于当归种苗生长期。(2)“越西县中药材实验基地”位于越西县县城内,共计5亩,有2个600平米的温室大棚,正在进行中药材品种种植实验。(3)“冕宁县中药材种植基地”位于冕宁县境内,3个片区,共计360亩(其中当归100亩、白芷50亩、桔梗210亩),处于药材生长期;2、“道地川产中药材种植种苗示范基地”位于成都双流县永安镇,共计60亩。一期20亩,“科技厅自然科学研究院”配套建设1000平米玻璃组培中心,5000平米练苗温室大棚和其它设施设备共计200万元,目前资金已到位,土地已移交,正在规划实施中。3、“贵州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正在组织筹建中。

(三)软实力水平初步提升。**以“务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行动在各级政府、机构、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了信任,赢得了认可;在助推项目地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整合,农业产业链升级,辐射周边地区中药开发、增加当地农民就业,提高800人以上农民增收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证明了我们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项目是正确的、目标是正确的,也显示了**团队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增强了**人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所有**人牺牲个人宝贵时间忘我工作的结果,是**人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结果,对全体**人做出的积极贡献,我深表感激!

过去的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的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政策看,国家已经开始对中药行业进行整治,行业准入制度和产品标准进一步提高,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以及不断加大的对中药行业的扶持力度和指导力度等,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从行业看,因大宗中药材药材价格上涨,药农种植积极性普遍提高,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供需状况发生变化,行业风险加剧。从技术看,我们力量还很薄弱,品种栽培技术研究不够,生产管理粗放;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农药残留污染问题有待解决;团队整体种植技术比较差,不能跟上高标准严要求的**发展理念。从人才看,种植技术实用型人才严重欠缺;团队人财物的管理理念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定理性信念,以对人类健康和中药事业发展负责的精神,以更加有力的措施,集中精力和力量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决不辜负政府和百姓的重托。

二、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

今年是**发展最重要的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中药行业正值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全球掀起的回归大自然热潮,使得中药正向世界范围扩展,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270亿美元,中草药和中药制剂的需求迅速增大;国内中药市场与调料市场的药材需求量猛增,已达到1000多亿,这为我们发展中药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坚定信心,要运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推动**平稳较快发展,不断增强我们的综合实力和行业影响力。

(一)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各项制度

加强领导班子、管理团队和执行队伍建设,提升掌控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公司所有人员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到严格按公司决策办事,严格落实公司的规章制度,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股东会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充分调动合作伙伴、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制定公司融资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板块,人才制度,信息化建设;推进**文化建设,以文化软实力助推**发展。

(二)加强基地建设确保起步平稳

要积极抓好基地建设,适时调整基地建设规划,确保基地建设开局良好。双流境内的20亩“道地川产中药材种植种苗示范基地”要尽早展开工作,要按照“标准要高,品种要好,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目标搞好筹划规划,使示范基地切实起到示范窗口的作用。越西基地要搞好统筹安排,前期要关注育苗各项工作落实,加强管理,保证所育苗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育好苗的基础上,抓好种植户的调查了解,并建立种植户种植信息档案,做到所有种植户都能可控;加快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建设,协调当地村镇组织或种植大户把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建立起来,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为合作社能有效展开工作打下基础;越西基地3、4、5月份要指导种植户抓好当归苗子的移栽及管护工作,确保苗子的成活率;在抓好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同时,要积极与当地政府或相关组织联系,了解当地社情民情,为做好当归收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越西的中药材实验基地要加强研究,适时完整地采集试验中药材品种的数据信息,为大规模推广种植提出有价值的经验。

(三)推进种业工作有序开展

建设好永安镇川产道地药材种苗种植示范基地,按照“标准要高,品种要好,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目标搞好筹划规划,使示范基地切实起到示范窗口的作用。搭建好中药材种子种苗交易平台,推动川内中药材种植;建设好贵州瓮安种苗繁育基地,打造成辐射贵州省内外大型种子种苗交易平台;在全国主要药材种植产区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以基地加大户的模式建立全国性的种子种苗交易平台。

(四)加强行情分析推进市场建设

公司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分析和掌控。作为**人,每个人都要做到心中随时装有市场,对各种中药材的行情分析透彻,依据行情指导公司中药材品种的种植。今年10月份前,公司要着手培养一支专业的市场营销队伍,这支队伍应具备营销意识,掌握营销手段,灵活运用营销方法,及时对营销环境及产品市场进行研判,要有敢啃硬骨头的思想和胆识,要有让公司种植产品畅销全国并创造最佳效益的信心。公司将依靠

这支队伍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稳定可靠的市场地位,为公司产品的销售奠定扎实基础。

(五)积极开展抗癌抗瘤植物提取研究

公司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具备前瞻性的战略准备,对中药材品种进行先期研究,建立拳头产品和核心竞争力。今年,我们一方面要抓好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要开始着手对抗癌抗瘤植物提取的先期研究。前期可进行初步的理论和考察研究,根据条件适时引进专业研究人才,通过对抗癌抗瘤植物提取物方面的研究,使公司在该领域提前了解、提前介入、提前发展,抢占发展先机。

(六)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稳定

新一年度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以安全为前提。没有安全作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公司效益的取得就无从谈起。因此,请大家务必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平时要多学习、多思考,牢固树牢安全意识,警钟长鸣。在开展任何一项工作时都要考虑安全风险,如资金流转、政策支持、种植、生产、销售、合作等各个环节,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及时掌握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尽最大努力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我们所进行的各项工作都安全可靠。只有做到每个人、每辆车、每件物、每件事、每个环节的真正安全,才能保证公司的全面安全稳定。在这里,我拜托大家了!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艰巨繁重但却重要而光荣的任务正等待着我们去完成。让我们继续携起手来,顽强拼搏,扎实工作,团结前进,为开创**新的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2篇:公司董事会工作报告范文

各位股东:

现在,我代表公司董事会向股东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分两个部分,一是总结20xx年的主要成绩,二是部署20xx年的工作任务。请大会审议。

一、20xx年的主要成绩

20xx年是企业转换体制的过渡年,也是新公司谋求发展的开局年。面对生产经营和改制改革的双重压力和考验,我们一班人把握大局,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全面统筹,采取多项措施保生产促改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生产经营指标大幅度上升。公司上下紧密围绕“保生产任务完成,保销售合同兑现”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xxxx万元,占年计划的xxx%,同比增长xx%;实现销售收入xxxx万元,同比增长xx%;利润xxx万元。实现了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开门红。

——转换机制焕发了企业活力。通过改制,彻底分离企业办社会系统,剥离不良资产,优化了资产质量。新企业依照规范的程序,产生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初步建立起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年底的机构调整和薪酬改革,压缩了管理层次,打破了职务上的“铁交椅”和分配上的“大锅饭”,“按绩、按效”取酬的观念逐渐形成。全新的管理体制和灵活的运作机制必将使企业焕发强大的活力。

——科研攻关达到了预期效果。改进后的xxxx传感器的流量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有所提高,进行单、双直管密度计标定验证,完全达到设计指标,并完成振动管密度计2套。对xxxx仪进行了功能扩展,新增液晶触摸屏功能,更加方便了用户操作,并完成了在xxxx的现场安装。将手机gprs技术应用到xxxx远程控制系统,在可同时完成多井位遥测。与美国阿特利公司达成了合作生产xxxx的协议。

——市场份额保持了稳步增长。全年订货xxxx万元,同比增长三个百分点;发货xxxx万元,同比增长xx%;回收货款xxxx万元,同比增长x%。xx产品市场有了新的突破,在xxxx签订xxxx仪32套100多万元的合同,xx产品全年订货xxx万元,同比增加了xx万元。xxx类仪器在xx的销售形势较好。xxxx仪继续保持上年水平,订货xxxx万元。同时,及时的售后服务工作,较好地满足了用户的要求,提高了企业信誉。

——加强管理见到了显著成效。在产值、销售额实现增长的情况下,保持了管理费用不增,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生产成本同比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回收、改制利用废旧物资xx万元,节约采购资金xx万元。严格控制各项非生产性开支,采取多项措施节约成本费用,堵塞了漏洞。尤其在新公司成立后的三个月里,管理部门加紧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考勤、休假、福利、绩效考核、费用报销等制度和规定,做到有章可循,依规办事,进一步规范员工的行为。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石化集团公司和管理局领导大力支持、帮助的结果,是全体员工艰苦努力、拼搏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公司董事会,向一贯支持和帮助我们的石化集团和管理局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位股东,并通过你们向全体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看到公司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还很多:目前公司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脆弱,核心竞争力还不强;改制后资金短缺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经营形势比较严峻;员工思想的根本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公司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还无法一步到位;从机关到基层的思想创新不够,工作效率不高,复合型人才缺乏,等等。致使我们的一些发展对策和工作部署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排除和跨越前进中的诸多障碍,推进新公司早日迈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20xx年的工作任务

20xx年是公司发展比较关键的一年,我们既有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诸多不利因素。我们要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居危思进,要尽快整合优势资源,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公司董事会研究确定了公司的经营理念是:xxxxxx。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xxxxxxxxxxxxx。

20xx年公司的经营任务是:实现销售收入xxxx万元;利润xxx万元。根据发展指导思想和年度经营目标,董事会就今年的工作做如下部署:

(一)保持经济总量增长幅度达到10%。综合分析国内、外行业形势,我们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xx行业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市公司将实行专业化重组,油口的队伍(如钻井、采油)要缩编精干,队伍的装备要改善,国内更新改造的持续投入,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但这种机遇留给我们的时间很短,稍纵即逝。我们要抓住近两年的大好时机,把优势产品大范围地推向市场,实现经济总量的大幅度增长,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厚重的基础。要继续保持并扩大xx类仪器的销量,力争达到xxxx万元。xx类产品要在20xx年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突破,力争达到xxxx万元。xx类产品以大流量流标生产,以及质量流量计的合作为基础,力争达到xxxx万元。只有这块主营业务收入的成功实现,经济总量增长才有可靠保证。与此同时,我们要利用好政策,广开渠道对外揽活,节约挖潜,降本增效,使企业总产值、企业增加值、对外揽活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主营业务收入等经济指标大副上升,实现经济总量10%的增长目标,保障各位股东的切身利益。

(二)以提升现有产品技术档次为核心加强研发工作。我们现有的产品都是市场必需的,就现有产品达到年x千万元的收入并不难,但我们在市场竞争中为什么占据不了优势,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质量不高,好不容易卖了出去,紧接着就问题不断,维修不断,既丢了我们的面子,又伤了我们的财力。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是设计上的缺陷和制造中的低水平。因此,我们必须把现有产品做强做大,才能不为生存担忧,才能去考虑发展。目前,产品开发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改进现有产品,完善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集中力量攻关,锻造出几项精品。对现有技术成熟的xx、xx、xx、等产品,进一步进行技术升级,快速提升产品的技术档次和设计质量。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开发新的项目。今年重点是做好与阿特利公司xx合作项目,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尽快挤进炼化仪器仪表市场,挖掘新的经济增长。今后选题立项一定要充分论证,切不可盲目上项目白花钱。同时,要积极寻求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合资,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档次,增强公司发展后劲。

(三)以主攻大油田为重点加强市场开拓。今年我们的产品营销工作要以扩大xx市场、重振xx市场、抢占xx市场、拓展xx市场为指导方针,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要配力人员想方设法打开xx市场,挤进xx市场。一是建设一支良好素质的营销队伍。营销人员不仅是推销产品,而且是推销企业形象,一个合格的销售员要做到待人接物体现高修养,处理问题体现高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忠诚。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才能提高企业的形象品位。二是加强市场调研,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做好市场细分和定位,制订具体的营销策略,把握各片区的销售重点。市场部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定期为科研、销售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三是销售政策要灵活多变。要充分利用销售政策的调节作用,鼓励营销人员去拼抢市场,想方设法推销xx、xx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四是要根据用户招标日益增多的实际,积极学习招投标采购相关知识,研究投标技巧,提高中标率。五是强化售后服务工作。服务是销售的延伸,在我们产品质量问题较多的时候,售后服务尤为重要。要尽快完善维修站点,建立相对稳定的售后服务队伍,提高维修人员的技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售后服务。

(四)以兑现供货合同为目的加强生产保障。在市场订货频繁、批量小、合同支付时间紧的情况下,生产部要以市场需求计划为前提组织生产。一要增强应急的能力,及时快速反应,合理组织生产;二要加强生产部与市场部、加工分厂与技术中心两所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准确及时供货,保障合同履约;三要抓好物流控制,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对外协、外购、外包的管理,保证生产体系正常运转。四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流程和质检制度,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同时狠抓安全文明生产和现场定置管理,确保无任何安全责任事故,促进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公司各部门都要围绕市场需求做工作,市场发出的信号就是每位员工的行动指南,各路都要为生产服好务,齐心协力保障供货合同的兑现。

(五)以规范运行机制为内容加强内部管理。在管理上,我们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机制,探索新的管理办法。今年我们的管理工作要围绕构建一套科学的现代公司的机制来开展,花大力气建立和推行新的运转机制,当前,公司的管理工作要抓好五点:一是认真履行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议事规则,认真执行各项决议,发挥好公司经理层在经营活动中的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公司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地顺利开展;三是严格资金、成本和投资管理,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体系,从严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加快发展、提高效益上;四是提高经营活动分析能力,加强公司内审,加大监督力度,及时纠正经营偏差。五是加强绩效考核,建立完善公司考核体系,落实考核责任,促进员工工作绩效和各部门管理绩效的提高。

各位股东,新的一年任务虽然艰巨,但我们董事会成员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只有一个心愿:为了公司的自主、长远发展,我们义无返顾;为了企业效益和股东利益,我们将全力以赴!

第3篇:公司董事会工作报告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不竭的动力;创新,意味着超越与妥协、成功与失败。

公司的成立就是体制创新的产物。而公司自身又进行着体制的创新、经营的创新、观念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

公司是在对原江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化产品交易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总体股份制改造基础上设立的。

公司组建一年多来,取得了七个方面的初步成果:

1、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初步建立了产权明晰的法人治理结构,构筑了权责明确的经营管理平台,明确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经营管理层)的职权。

2、总结应用了公司核心理念,设计了公司标识,办理了以公司标识作为注册商标的查询、申请和注册手续;设计并逐步开始应用了公司手册,为整体实施公司创造了初步的条件。

3、取得了油田地面工程防腐保温设计(乙级)资质《专项工程设计证书》;管道工程专业承包三级《施工资质证书》;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4、初步完成了公司基本管理制度的构建,颁布实施了基本管理制度项。

【植物药,市场份额,2015】

5、实施了员工守则和标准化工作礼仪、标准化作息安排、标准化工作程序,员工队伍形成了“议事讲规则、办事讲程序”的风气。

6、全面启动了贯标认证、文本管理、绩效考核、企业文化建设等四项基础性工作。

7、全面完成了XXXX年的经营指标。XXXX年预算实现利润万元。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

“主业管吃饭,公司管发展”,为公司谋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明确定位。集团领导要求我们要开风气之先,要做试验田,要做先导队。我们感到,谋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走规范之路、走创新之路,更是要求我们处理好规范和创新的辨证关系。

一年来,我们在以下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公司制企业制度。其核心就是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上,我们做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对公司进行制度性安排,明晰产权、明确权责。

经过反复磋商、细致论证,依照《公司法》的要求,完善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经营管理层)的职权和议事规则。制订了《公司治理准则》。阐明了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投资者权利保护的实现方式、控股股东权利义务、关联交易以及公司董事、监事、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等高

级管理人员所应当遵循的、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等内容。

XXXX年,我们按照公司章程和准则的上述规定,认真履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权。三个会议的议题确定、通知义务、讨论方式、决议程序和决定内容都是严格按照《公司治理准则》和《公司章程》规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至今,公司依法召开了股东会六次、董事会和监事会七次。先后审议通过了公司年度经营管理方案()、财务预决算方案、公司章程修正案和基本管理制度以及公司项目投资、业务变更等重大问题。

二是构筑企业管理平台,合理确定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

为有效支撑和控制公司的运筹体系,实现公司制度安排,结合公司运营状况,公司依法设置了四个管理机构、四个事业部,办理了个分支机构营业执照。经过一年的运行,对管理机构职能又适时做出部分调整,重新任命了名管理人员。

先后颁布实施了基本管理制度项,其他工作制度项。各项工作议题均由程序安排运行。总经理办公会议制度、专业会议制度、工作任务催办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取得良好效果。议事讲规则、办事讲程序的风气在公司逐渐形成。

另外,为保证公司的规范运营,公司在机构设置中拟设了公司外部的管理

顾问、法律顾问和财税顾问。目前,管理顾问和法律顾问的工作职能暂时由董事会秘书履行。财税顾问合同已履行了一年,工作成效显著,今年又对该顾问合同进行了续签。

第4篇:董事会工作报告

各位股东、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公司董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是我国新世纪发展历程中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三届董事会实施任期目标的第一年。我们在县交通局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在全体股东、职工的支持下,面对年初50年未遇的南方冰冻雪灾、四川“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席卷全球国际金融海啸波及的影响,始终坚持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河海为己任,全司上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在攻坚克难中抢抓机遇,在深入解放思想中开拓奋进,在苦干实干中跨越争先,在改革创新中重点重抓,在构建和谐中凝心聚力,从容应对了各种矛盾和困难,取得了各项工作良好业绩,圆满完成了三届董事会“三增六加强”发展目标和第七次股东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保持河海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势头。

资产保值增值势头强劲。20XX年水上切块改制和20XX年股权流转以来,尽管是货源缺、运价低、成本升为主要特征的水运经济形势潮涨潮落,但我司经济效益运行质量逐步改善,企业规模做大做强,2015年净资产收益率10、63%,资产增值率6、57%,呈现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同时,资产营运状况显著改善,总资产周转率为1、45次,流动资产周转率为3、63次,同比分别上升了30、63%和42、91%。

经济总量增幅迅猛。公司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科学优化,规模、品牌、管理“三大优势”凸现,在保持水运主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已形成水上运输、船货代理、煤炭销售、船舶修造、宾馆食宿、商品混凝土六大经济板块,2015年实现经济总量1、25亿元,同比增长了42、19%,比2000年增长5倍。

职工收益显著提升。20XX年职工货驳单船年均收益7、4万元,轮船单船年均收益18、2万元,同比分别上升了39、88%和17%。

社会贡献份额再创新高。在20XX年缴纳地税470、38万元的基础上,缴纳税费再登新台阶,缴纳地方税(基)金611、45万元,同比增长了29、99%;比2000年104万元增长近6倍;缴纳航养费、运输管理费、货物附加费241、56万元,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份额再创新高,被县委、县政府列为全县重点纳税大户之一。

内改创新活力倍增。以改革创新为载体,以增强活力为目标,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和机制体制改革。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建立任人唯贤、量才录用、德才兼备、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进一步释放了体制机制的活力。同时,深化了二级单位和有经济指标的部分部室的经营机制内部配套改革。探索了华厦公司“自主经营、包保上缴、绩效浮动”的经营形式,为今后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金羊宾馆实行“定额上缴、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形式,可持续经营能力不断增强。徐河电煤公司“定额效益目标,风险利益共担”,极大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河海物流公司和各驻外办实行“核定指标、保证上缴、费用定额、超利分成、欠额赔补”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了驻外办人员开拓市场、增收创效的积极性。水运分公司、水运业务部、督查办等实行岗薪工资与经济指标挂钩考核、超额奖励的分配办法,解决了怕担风险、怕担责任、畏前顾后、效率低下的问题,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压力感和危机感。

品牌建设成绩斐然。品牌建设扎实推进,重点客户重点重抓。继续严格实行《承运华昌公司货物质量管理规定》,并出台了《承运华昌公司货物长江进口安全规定》、《深入开展“诚信河海”活动的通知》和对损害公司信誉的相关船队处理决定等系列文件,并将《轮队航次运输服务操作流程》印发至每条驳船,同时纳入企业管理制度汇编成册。修订完善了“打造服务品牌,铸就水运辉煌”运输服务五项承诺光盘,展示了河海品牌建设的新做法,引导推动规范员工的行为,塑造了“金字招牌”新形象。

惠及职工建设不断加强。改制以来,公司确立了“为国家多增税,为企业资产多增值,为职工收入多增加”的“三增”理念,始终坚持企业依靠职工发展,职工依靠企业致富,时刻注重把关爱民生、民心、民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让改制成果惠及全体职工,使企业成为职工的“贴心人”。针对水运生产经营动态变化和艰难险阻,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船队提高营运效率,巩固老客户,开拓新客户,培育大客户,想方设法保障货源运输,同时协调了省政府、省交通厅、省经贸委、京杭运河苏北处、苏州海事局、泗洪海事处、邳州海事处、张家港海事处、溧阳海事处、盐都海事处、刘集船闸、沙集船闸、盐邵船闸、高邮船闸、宝应船闸等外部关系。针对船队柴油供应经常紧缺,公司多次协调保证在定点油库供给一以贯之,特别是去年上半年柴油价格一路飙升,且供给紧张的时期一度闹油荒,公司多次去扬州石油公司协调,并垫资几十万元油款协调了100多吨成品油,同时不收一分钱利息,不仅降低了船队成本,而且解决了船队不因缺油而停航的难题。针对职工后顾之忧的排难,继续为职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种社会保险和建立安全风险、病伤内部统筹机制,使苏射66队溧阳工伤事故的当事人得到及时救治,苏射10队“8、15”事故,39队“10、28”事故,都由于安全风险专项基金的及时理赔而迅速摆脱困境。针对进一步加强职工劳动保护的需要,船员工作服全部由公司添置,去年仅此一项高达23余万元。针对船队对船舶海事保函办理难度大的实际,继续为船队缴纳海事质押保证金10万元,并派员专程去徐州海事局为船队免费办理“沉船打捞和环境污染保险”海事保函,节约了船队保险费用支出10多万元,针对特困人员、生病住院人员的关爱和慰问,去年仅此一项支出高达50余万元。所有这些,充分印证了河海公司是全心全意为职工谋利益、办实事、负责任的共有企业。

产业链延伸增效提速加快。南方物流分公司牢固确立“缺船找船、缺货找货,船货之间出效益”的理念,变压力为动力,变动力为效益,紧抓海进江煤炭运量增加带来的机遇,开拓了丹阳云华至泰州、张家港至望亭电厂、江阴长宏至金峰煤炭运输、金峰集团至东台磊达、浙江桐乡熟料运输等业务,在提前6个月完成全年对外组货收入指标的基础上,对外货代净收入11月份完成45万元,全年完成288、95万元,双双创历史新高。华厦公司内抓管理、外树形象、重抓市场,5月份销售商品混凝土7900立方米,单月产销创历史新高。徐州河海电煤公司抓住煤炭市场需求大、货紧价扬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变资源优势为效益优势,活化营销策略,把准市场脉搏,全年销售煤炭2、6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721、61万元。

企业形象建设扎实推进。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宗旨深入人心,运输品牌响彻大江南北、运河上下。大客户重点货源运输撑起水运经济的半壁江山,河海规模经营的底气和实力赢得客户的赞誉。企业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公司一次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验收,开创全国内河水运企业之先河。为了改善十几年一贯的公司办公条件,投入近30万元进行了办公楼内部装潢改造,焕然一新、矗立于办公楼顶层具有公司字样和司徽的霓虹灯,成为县城夜间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对内外宣传一以贯之。《江苏河海》、《河海画廊》定期出刊,去年被对外录用稿件30多篇。《创新发展铸辉煌》、《河海公司为华东电网雪中送炭》、《诚信经营铸辉煌》、《河海公司缴纳地税再创新高》等稿件被中国水运报、新民晚报、盐城晚报、射阳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河海得益于改制成就了今天又好又快发展的崭新面貌,被称之为河海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瞩目和关注。

全司干工的敬业热情空前高涨。为了拜访客户融洽关系,公司领导正月初八出差在外,当县政府办有关领导互相拜年时得知此事,惊讶有点不相信,连声说“企业和政府就是不一样”。南方物流分公司和各驻外办的同志,舍小家、顾大家,不辞辛苦,忘我工作,江阴办事处副主任路建兵同志,当正月初六通知他参加年后上班欢送会时,已于初四提前到办事处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河海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在突如其来、50年未遇的南方特大冰冻雪灾期间,水上职工战严寒,斗雪灾,都始终坚持战斗在生产经营第一线,抢运煤炭23个航次13、5万吨电煤,为华东电网解决了“无米之炊”。王长树、王李俊、卞训洲等同志敢于挑战自我,勇挑重担,主动到新的岗位建功立业,施展才华。这一点点、一滴滴,是我们河海敬业精神的锤炼和升华,必将成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和力量源泉。

三个文明建设亮点纷呈。公司三个文明建设成绩斐然,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被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评为“全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评为“国家AAAA级物流企业”,全省内河水运企业获此殊荣的仅此一家。并荣获江苏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射阳县服务业工作先进集体,射阳县十佳文明单位标兵,射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县交通局多次表彰。在县委文明委和县交通局组织的2015年三个文明建设综合考核中,分别获得了总分100分和109分的良好成绩。

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2015年取得的成绩印证了三届董事会确立的目标,作出的决策是正确的,符合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我们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全司干工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表现出的不畏艰难的胆识和气魄,得益于全司干工永不懈怠的创业热情,得益于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司离退休人员的关心。在此,我谨代表公司董事会向关心支持我司的上级领导和全司离退休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公司发展作出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的全体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历程,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有这样几点体会值得总结,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实践:

一、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改革创新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源泉,改革也不会一劳永逸,只有加快改革创新,才能破解企业发展的难题。2000年“产权明晰到船头,风险落实到人头”的船队产权改革极大增强了船队的活力,扭转了公司发展历史的乾坤。2001年公司股权流转改制极大增强了公司整体活力,迎来了公司跨越发展的新曙光。金舟船厂二次内改、徐州河海电煤经济责任制、金羊宾馆中长期抵押承包经营、驻外营销人员绩效挂钩责任制等都极大增强了基层单位的生机和活力。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在改革不断深化中显著增强,有效巩固和发展了船队切块改制和公司股权流转改制成果。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职工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宗旨,我们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造福广大职工,离开了职工的根本利益,企业的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公司千方百计为职工大办实事、大办好事、力解难事,尊重职工主体地位,发挥职工首创精神,维护职工各项权益,带领职工走共同致富道路,使职工更加依赖、依靠公司、忠诚公司。

三、必须坚持打造品牌,提升诚信河海新形象。尽管船舶吨位迅猛增长,水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但我司船队能随时有货可装,快速周转于运河上下、大江南北。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把诚信河海建设放在首位,注重提升运输质量,加强服务占领市场,品牌赢得市场理念,打造了一个叫得响的运输质量品牌,成为市场竞争能否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促进河海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石。

四、必须坚持未雨绸缪,推进公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是企业的不竭动力,更是企业的第一要务。要不是我们先行一步,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至今8年多来,持续对船队进行扩吨改造,提高人均占有船舶吨位,适应了先进水运生产力的要求,那么在现有的水运市场形势下早已溃不成军,处于瘫痪状态。但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小富即安,必须居安思危,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充分认识当前水运经济运行的脆弱性,视今天为落后,紧抓发展机遇,超前谋划发展工作,努力培植公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优势。

五、必须坚持抢抓机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走在机遇前面的人,才能审时度势把握大势。要时刻保持对机遇的敏锐性,善于创造性地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在抢抓机遇中化解矛盾、克服困难,始终保持迎难而上、愈难愈勇的工作态势。我们南方物流分公司2015年4月8日成立时公司把其当作货代办事处,仅从事煤炭、熟料货物运进运出,发展成为对外组货净收入连续三年超百万元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由于抓住国家对县市级以上城镇强制使用商品混凝土的政策机遇,华厦公司建成了全县首家年产3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并实现了投产达效,也正是我们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样的政策,抢占发展先机,奠定了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新跨越的坚实基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股东和职工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一是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十分艰巨,尚未能彻底遏制资产减值的势头;多元发展的后发优势不够凸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待进一步培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尚有薄弱环节,改革改制中的阵痛未能彻底清除,极个别职工还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有的船队及职工品牌意识淡薄不容小视,危害品牌形象,危及企业生存的问题仍很突出;基层安全管理重效益、轻安全“头重脚轻”的现象不可藐视,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解决。

20XX年工作主要任务

20XX年是实现三届董事会发展规划目标的承上启下之年,总体形势是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面对各种难以预测的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我国经济呈现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同时,世界经济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峻挑战。我们务必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判断上来,既要看到新形势带来的经济压力加大等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更要看到新形势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我们务必坚定信心,认清形势,迎难而上,在去年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乘风乘势,团结和带领全司干工沿着良性发展方向继续阔步前进,不断开创河海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20XX年董事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载体,以“全面奔小康,建设新河海”为追求,以提升河海“三种精神”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变动力为效益,坚定信心促发展,打造品牌树形象,强化服务赢市场,节能减排增效益,强势组织快推进,重点重抓求突破,努力使公司经济更加繁荣、品牌更加响亮、职工更加殷实、稳定更加和谐,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的知名企业。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201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经济总量2、06亿元,利润212万元,上缴税收1000万元,力争把船货代理、水上运输、混凝土销售打造成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创收板块,成为六大经济板块中最重要经济增长极。加快建设和谐企业步伐,实现公司与员工之间和衷共济,“员工依靠企业致富,企业依靠员工发展”的理念真正在企业显现。

围绕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抓好以下六个“强化”的落实:

一、强化“坚信心、保增长、促发展”理念,奋力加快“全面奔小康、建设新河海”进程

一要在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中坚定信心。所谓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在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如何应对其负面影响,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出了坚定信心的要求,温家宝总理在多个场合强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市委书记赵鹏指出,要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居民消费的信心、干部职工的工作信心,坚决破除怕苦畏难的思想障碍。县委书记徐超指出,既要看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客观影响,又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向金融危机,应主动向主观因素查原因、找对策。信心来自于我们对于当前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我们不仅要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大的环境、总体形势,还要对我们自身的小环境有充分的认识,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投入4万亿元刺激经济增长的十条新政,充分说明了各种有利条件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而从我们自身来说,当前我司正处于又好又快发展成长型企业的加速发展期,三届董事会第一年开局良好,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保持平稳增长,职工收益水平明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

。二要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困难与希望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当前,随着苏通长江大桥开通,我们已经进入长三角3小时经济圈,要主动策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辐射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同时,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纳入国家统一规划发展的盘子,这些势必成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势必进一步带动现代物流业的加快发展,我们必须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视危机为契机,抢抓发展先机,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我们河海物流公司去年抓住了下半年水泥滞销、熟料走俏的机遇,快人一步,先人一拍,赢得磊达集团熟料市场份额,全年熟料运量达50万吨,实现了货代经营效益最大化。三要在开拓创新中加快发展。创新永无止境,实践永无止境。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益意识,确立“耽误一天都有损失的思想”,一刻不能停,一天不能让,一着不能松,未雨绸缪、殚心竭虑谋划工作,时刻忧患在心,主动准备在先,把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周密一些,分析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努力开创河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二、强化践行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司策略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司战略,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因此,培养人才,是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基本条件。一要着力加强各级班子建设。公司将通过理论武装与业务培训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激励引导与制度约束相结合“三结合”办法,促进各级领导自觉追求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逐渐把各级领导培养成创新观念强、工作能力强、乐于奉献精神强的“三强”干部。二要不断加强后备力量建设。通过实行助理制、轮岗制等不拘一格的手段把年龄轻、业务精、敬业强、品德好的同志放到重要岗位上锻炼,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其为公司发展作贡献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早日成为熟悉企业管理、驾驭复杂市场经济的行家里手。建立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重用能干事的,奖励干成事的,罢免不干事的,让最肯干、最有责任心的人有用武之地,使现有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三要建立定期培养人才的运行机制。加大市场营销人员的培养、引进力度,公司每年将适度从大专院校招收物流专业人才放到一线岗位锻炼学习,以此增强整体市场开拓的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将着眼于水运发展的长期需要,切实抓好机驾人员的吸收和培养教育工作,确保机驾人员培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加快水上机驾人员的培养步伐,实现三年发展规划人力资源的发展目标。

三、强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增效提速升级,推进河海又好又快发展

循环经济是节能型、环保型、高效型经济,产业链延伸增效是实现河海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全面奔小康,建设新河海”的重要举措。因此,要科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产业链延伸增效发展之路。这是关系我司经济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司全局,促进经济发展由传统经济向产业链经济延伸增效提速升级转变。当今经济市场态势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又快又好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请消费者注意向注意消费者转变。我们要牢固抓住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优中求进,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力,以水上运输和与其关联产业为滚动发展链条,增强产业聚集裂变效应,进一步做大做强六大经济板块,拉长经济产业链发展链条,形成独特优势产业链集群经济。下一步工作,在做大做强板块经济上做文章,在拉长经济产业链链条上下功夫,在抓管理、树形象、拓市场上重点重抓。水上运输在“减少船队数量,增加运力总量,提升船舶质量”的前提下,根据2015年7月5日全国水运工作会议精神和2015年1月1日起燃油税开征,不断加快船舶改造升级步伐,促进船舶标准化、更新化、节能化。船货代理要突出巩固和辐射货代业务延伸,继续巩固和拓展与金峰集团煤炭和熟料运输代理业务,新成立的河海物流公司,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及时提供挂靠船舶代开票服务,大力吸收社会运力,重点重抓对大企业、大集团的物流全面代理,以张家港华昌、苏州电厂、江阴长宏为依托,突出拓展海进江煤炭短驳业务。与此同时,新成立的苏州办事处借鉴金峰经验,一着不让抓好苏州望亭电厂货代经营的起步工作,倾力培植河海物流又一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华厦混凝土销售要主动策应县城新城区建设和射阳港电厂三期工程建设的需要,不断提升客户满意率、市场占有率、资金回收率。徐河煤炭销售要把准市场脉搏,科学掌握价值规律,在培植新的经营业绩上多下功夫,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金羊宾馆充分利用新一轮装潢改造焕然一新的有利条件,形象再提升,管理再强化,服务再创优,市场再开拓,不断向旅游服务业延伸。金舟船厂凭借良好信誉,抓住钢材市场价格回落带来船舶修造业的良好机遇,要跳出船舶修造业向钢结构制造业延伸,开拓市场求生存谋发展。

四、强化节能减排能力提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国家燃油税改革取消了航养费、运管费、货物附加费后,全面实施费改税统一征收燃油税,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结构调整,公平负担,规范管理。大家要知道,燃油税改革在我国酝酿已有十几年之久,这次择机出台的是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最高由147美元左右骤降至35美元左右的大背景下,据测算按每桶80美元的价格取消养路费、航养费、运管费、货附费,也就是说,国际油价每桶80美元上与下就是我们用油成本的高与低。根据经济规律分析预测,国际油价不久的将来仍徘徊在每桶75美元左右,燃油税实施后,将与国际市场油价同步接轨,同增同降,摆在我们面前的最紧迫课题就是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之路。一要提高认识。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定部署,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全员必须统一思想,牢固树立抓节能减排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全司上下掀起“人人为节能减排献计,个个为节能减排支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二要抓技改节能。开征燃油税,就意味着多耗油多缴税,而燃油成本要占到水上运输总成本的30%以上,要优选拖带功率大、燃油消耗低的节能型拖轮,以苏射6队为例,该队一轮十拖载重吨6900吨,主机额定功率304马力,据预测燃油单耗为3千克/吨公里,与之拖带的驳船均为交通部推广的标准船型,既适合山东、徐州地区煤炭运输,又适合苏北里下河地区建材运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此,节能减排的当务之急从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入手,从动力节能这个源泉抓起,优化运输船队吨位结构,促进船舶科技进步和航运结构调整,扎实推动节能减排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三要抓减排循环节能。要建立废柴、机油等循环利用机制,杜绝跑、冒、滴、漏,既减少污染,又有效节约能源,达到节能、减排“双赢”的效果。四要抓船货资源科学配置。建立重载循环运输经济效益航线,千方百计提高船舶重航实载率,降低船队营运成本,不断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五要抓整改淘汰落后设备。坚持源头控制,加快推广能耗低、拖力大的拖轮和大吨位驳船,加快船舶技术改造升级提速步伐。

五、强化运输质量提升建设,打造强势品牌取得新突破

几年来,我们通过制度建设、强化管理、形象宣传、硬件投入和推行“运输服务五项承诺”等措施和手段,运输质量虽有明显提高,但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提升品牌形象要求仍有差距,主要问题是“头重脚轻”的现象十分突出。去年突出的问题有:苏射66队承运华昌公司至常州复合肥,因船底被拉坏进水致使复合肥受潮事件;苏射62队承运太仓欣欣公司煤炭,四条驳船超损耗亏吨51吨之多;苏射98队承运新沂至盐城黄砂,承运前未及时签订运输合同和卸货前未结清运费,卸后亏吨275吨被客户扣黄砂款12375元;苏射38号船队承运华昌公司煤炭途中加水致使煤炭卸后渗出多1吨,公司派人协调处理;南通办事处与顺福腾达公司的运输质量纠纷等。这些问题的发生,再次敲响运输质量建设的警钟。一要求真务实抓。增强全员运输质量危机严重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威胁河海生存发展最大的危机就是运输质量、服务质量危机,加强运输质量管理工作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关键时刻,一定要出重拳打击偷盗之风。今后再发生类似的质量事件,谁砸公司的牌子,公司一定端掉他的饭碗。我们真诚欢迎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并实施对举报者有偿重奖,同时给举报人保密。二要自我达标抓。船队是运输质量和服务质量建设的责任主体。各船队长必须切实履行运输质量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必须有敢抓、敢管的勇气

和魄力,必须严把起讫港源头货物交接关、运输途中督查关、货物卸空查舱关。这三个关要环环紧扣,任何环节都不容有半点散失,各船队必须深刻吸取有的船队被客户记上了“黑名单”,被取消终身承运资格甚至丢失货源基地的教训,坚持一手抓安全生产、一手抓运输质量、服务质量,两只手要硬,动真碰硬,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彻底改变督查办全程随船押船就不亏吨,不押船严重亏吨的被动局面。今年,我们将大张旗鼓地开展“运输质量零损耗、服务质量零投诉”达标船队争创活动,并对达标的先进船队发放绿卡,享受优质货源优先承运的优惠政策,以此推动运输质量、服务质量取得新突破。三要齐抓共管抓。各层各级必须齐心协力,各司其责,各尽其职,水运公司突出运行管理,水运业务部突出跟踪管理,督查办突出监督检查,船队长突出动态管理,船队职工突出严于律己,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立体式预控,全方位重抓,真正让河海品牌响彻大江南北、运河上下。

六、强化作风建设,加快建设和谐企业步伐

“全面奔小康,建设新河海”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本届董事会任期内“为国家多增税,为企业资产多增值,为职工收入多增加”的根本要求,面对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和职工致富的新愿望,各级干部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争做职工利益的维护者、实现者和保障者。当前宏观环境日益趋紧,水运市场竞争日趋严峻,要实现公司今年“两会”制定的奋斗目标,尤其需要加强作风建设,努力营造同舟共济、攻坚克难的良好局面,争当五个方面的模范。一是必须大兴激情奋斗之风,争当克难求进的模范。越是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广大党员干部越要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更加顽强的斗志、更加负责的精神,使出最大的力气,拿出最高的水平,付出更多的辛劳,只争朝夕,殚精竭虑地抓经营、促发展,努力推动河海又好又快发展。要以“全面小康”目标凝聚人心,以“争位争先”要求激发干劲,以“诚信河海”活动开展催生动力。二是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争当雷厉风行的模范。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决策部署的执行力,争当真抓实干的表率,排除一切干扰,冲破一切阻碍,克服一切困难,做到说干就干、埋头苦干、紧张快干、负重奋进,坚持跳起来摘桃子,对事关发展的重点工作,高目标定位,高标准要求,敢于向标兵挑战,自我加压,永不言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三是必须大兴无私奉献之风,争当践行宗旨的模范。全司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把为职工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做到以振兴河海为己任,以大局利益为追求,以职工满意为根本,达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深入一线,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排忧解难,满腔激情地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全力以赴做好“三热”服务工作,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四是必须大兴清正廉洁之风,争当遵纪守法的模范。全司党员干部要坚持公道正派,坚持厉行节约,坚持严于律己,常思贪欲之害,长抑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增强自己在带领职工致富,促进公司发展中的人格魅力。始终以对党、对职工、对自己、对家庭负责的态度,牢牢守住思想道德的底线、党性原则的防线和法规纪律的界线,做一个无愧于历史、无愧于社会、无愧于职工的人。五是必须大兴凝心聚力之风,争做排忧解难、富民惠民的模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此,必须高度重视职工收益水平提高,高度重视职工的热点和难点,高度重视关爱弱势群众,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加快发展经济、致富职工为目标,坚持富民惠民,致力改善民生。今年,继续重点围绕与一线职工和老职工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多办实事、多解难事,公司将拿出一定专项资金,着力解决与其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问题,使广大员工真切感受到集体办大事的优越性和河海大家庭的温暖,让改制成果惠及全体职工,激发他们成为河海一员和以河海为荣的自豪感、成就感,全司上下形成工作安心、生活开心、办事顺心的和谐环境。

各位股东,各位代表,新的事业任重道远,新的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公司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与时俱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创新创优创特色,争位争先争一流,为加快建设新河海进程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5篇:企业董事会工作报告

各位股东代表,大家好!

今天,兰州朗青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借此机会,我首先向在过去一年里为朗青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做出巨大贡献的各位股东和股东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受董事会的委托,并代表董事会,向诸位作2015年度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20XX年对于朗青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更是公司收获的一年。本年度,公司在设计院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这一目标,抓机遇、求发展,全体员工齐心协力,顽强进取,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全员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始终坚持“创新从心开始”的经营理念,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切实完成了设计院下达的生产指标。下面对公司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予以汇报。

一、狠抓生产,经营业绩不断提高

20XX年,公司继续围绕“争创勘察设计精品”的经营目标,坚持“创造从心开始”的经营理念,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经济作为公司发展的第一要务。一年来,公司在工程设计与施工、多媒体制作与演示、网络监控及软件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项目有:天水过境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三抚线三屯营至唐秦界段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曲麻莱至不冻泉三级公路安全设施设计、甘肃省水运局信息化系统工可报告及设计、s207线靖远至会宁县际扶贫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全省高速公路计重收费改造施工图设计、内蒙古省道313线兰家梁至嘎鲁图机电设计、中川、天水路、瓜州收费站情报板施工等,公司全年共完成生产任务30多项,其中通过设计院承揽的生产任务近20项,独立承揽生产任务15项。(详细情况见附表)

二、完善制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制度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司发展至今,一是靠正确的领导和政策,二是靠广大员工的支持和严格的管理。2015年,公司结合经营管理实际,对管理制度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并制订《兰州朗青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制度汇编》,内容涉及人事、财务、薪金、奖惩、采购、报销、质量追究、内部控制等21项,基本达到了按制度和规定办事的管理理念,公司管理逐步进入了科学管理的轨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由于公司20XX年的工作重心会偏向于机电施工,因此,我们会在设备采购管理、施工控制、招投标管理及资产、资质、资金(“三资”)管理上狠下功夫,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由以往的“人治”逐渐步入依制度办事、依法律办事的轨道,使公司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注重培训,员工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一直以来,公司始终给予员工培训工作极大的重视。采取公司外派深造、个人主动学习、聘请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同时保证每月至少两次的学习时间;在学习内容上,不仅注重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同时对于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也相当重视。内容主要包括: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各门类的技术培训等,对于成绩突出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并由公司报销相应费用。

通过学习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使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2015年,公司先后组织培训员工10余人次。其中,12月23日媒体部赴北京进行为期六天的公路虚拟现实软件培训影响深远,为康临路制作虚拟现实作了充分的准备,更为重要的是为公司以后公路交通虚拟现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还组织设计施工人员10余人进行了甘肃省建筑行业安全培训、罗杰康交换机技术培训等。目前公司开展的“创新标兵、技术能手和科研小组活动”已接近尾声,对于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部门,公司也给予了一定的物质奖励,这项活动我们将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做的目的既鼓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加强,同时,朗青的形象也得到了弘扬,各项工作都得到了促进。

四、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朗青健康发展。

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更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2015年,在设计院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全员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继续深入、持久地在全公司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争创优秀部室等活动,工会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诸如:组建朗青自行车队、举办朗青篮球联谊赛、部门之间联谊等等。通过这些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也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公司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20XX年新春团拜会,公司组织了近十人的筹备队伍,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及周末认真排练,经过时近两个月的紧张准备,最终,由我们朗青公司选送的两个节目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音乐剧《灰姑娘》获得了二等奖,相声《新潮相声》获得了三等奖。在活动中凝聚人心,在人心凝聚的氛围里发展事业,正是每一位朗青员工的辛勤努力才促成了朗青的不断发展。

五、注重增强综合实力,全面提升朗青形象

国家的富强靠的是综合国力,企业的发展靠的则是综合实力。对于朗青而言,仅凭设计、施工很难取得更大的进步,有鉴于此,公司领导在2015年时刻注重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无论是各种资质的申办,抑或大型会议的承办都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20XX年,公司在各项资质的申办上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先后取得了甘肃省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二级资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以及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资质等三个资质。

20XX年公司承办了中国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2015年学术交流会暨年会,外来参会人员108人次,全部参会人员近300人次,此次年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公司在设计院乃至全国各省市的勘察设计单位中的形象,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打算

20XX年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一,部分员工思想观念依然陈旧,工作主动性不强,缺乏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其二,由于公司成立时间短,资金积累少,加之部分项目资金未能及时到位,致使公司资金周转困难。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2015年我们会在申办各种资质上再下功夫,努力增加原始积累,使公司各方面都能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结合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精神的贯彻落实,以及朗青2009年的发展规划,我们今后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谋划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大干快上,把加快朗青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将朗青做大做强;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大公司制度建设的力度。使管理逐渐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班子成员致力于抓经营、抓协调、抓队伍素质的提高;

三、进一步加强学习,积极努力实践,打造优秀团队。切实提高员工素质,加大资质培养的力度,严格要求自身,切实提高设计施工的质量,以质量赢得信誉,以信誉占领市场;

四、进一步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及员工日常教育工作,不断提升企业形象。抓好员工思想政治的教育,尤其对新进员工的教育培养更加重视,使朗青的形象不断得到提升。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朗青公司将认真贯彻设计院的领导精神,充分发挥朗青公司“将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理念,从公司的发展实际出发,在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同时,本着“着眼未来,务求实效”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朗青未来的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使朗青公司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

谢谢大家!

第6篇:董事会工作报告

各位股东:

现在,我代表公司第二届董事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本届董事会任期工作回顾

二届一次股东大会召开以来的三年,是公司成立以来面临困难和挑战最多的三年,也是公司经营取得较大成效的三年。三年来,董事会在县粮食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己任,全面贯彻国家粮食政策,致力落实粮食流通计划,积极转变经营方式,从容应对挑战,抢抓机遇,居弱图强,务实苦干,圆满完成了二届股东大会预定的目标任务,公司整体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致力抓规范,体制机制健全完善。董事会严格遵循公司章程,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的原则,全面落实“管人”、“管战略”、“管资产”的职责,积极调整工作思路,突出粮食质量、经营效益和岗位职责三个重点,着力完善购销、成本和收益分配制度,责权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机制日臻完善。

——致力抓经营,扩量增效创新高。坚持“以销定购、以购促销”的经营策略,立足县内抓收购,面向市场抓销售,经营量和社会效益大幅度提高。三年收购粮食12578万公斤,销售粮食12113万公斤,分别增长了25、2%和20、6%(其中:2015年收购6249万公斤,销售6793万公斤),是计划经济时期的10倍多,兑付粮款2、64亿元,同比增加82、7%。

——致力抓增盈,统算利润盈亏持平。坚持质量立企、注重效益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严把收购、入库、保管环节,连续6年完成止亏增盈目标。2015年——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8288万元,毛利1391万元,统算盈亏持平,员工工资、福利、两金落实到位,企业经营水平在全市7县区保持领先。

——致力抓争取,项目建设打开新局面。坚持项目带动发展、资产开发改变面貌的思路,努力争取国家仓储建设项目1个,投入资金2800万元,新建中台3万吨粮库8500㎡,预计明年7月底投入使用;申报危仓险库、果蔬保鲜和2、5万吨粮库项目3个。抓住小城镇建设的机遇,招引资金681万元,开发建设独店、星火、龙门商住楼171间4435㎡,公司返购窗口房336㎡。

三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依法运作,健全国有企业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机制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公司法》,筹备召开了二届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优化了公司组织机构,建立了“三会一层”的制约制衡结构。二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修订完善了经理层议事规则,建立了“决策科学、运转有序、执行有力、奖罚分明”的运行机制,依法明确了经理层和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突出总公司在公司运作中的执行能力。三是依法健全公司运行制度。三年来,董事会次多次召开会议,听取了经理层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研究了企业发展、利益分配、员工管理、粮食购销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讨论制定了劳动用工、考勤、收益分配、粮油购销、财务资产管理、仓储保管、粮油出入库以及员工待遇等13项制度,依法用制度管人管事。四是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标准。统一使用质监部门验证的计量器具,诚实履行购销合同,公开收购价格和质量标准,及时支付群众粮款,以“诚信第一,信用至上”为宗旨,全力打造诚信企业。

(二)创新思路,转变经营方式方法

一是开展便民服务,改变收购方式。分公司及粮点主动掌握粮情,组织员工进村入户,积极组织粮源,开展上门收购、预约收购、设点收购,扩大主杂粮收购范围,千方百计抢占先机,控制粮源。二是积极衔接客户,打开省外市场。主动衔接四川、陕西老客户,加强与酒精、淀粉和饲料合作,打开玉米销售渠道;积极联系中央和省内储备企业,打开小麦销售市场;广泛连结网络、中介、经纪渠道,打开黑豆等杂粮销售市场;加强与云翔面业协作,长期供应原粮,在与民营企业交流中结识客商,寻找商机。三是融入现代流通,参与市场竞争。三年来,公司多次组织参加省粮油批发市场交易会,掌握市场行情,学习现代粮食交易方法。开展网购网销,竞拍竞卖玉米1000吨。四是转变经营方式,加快粮食周转。坚持勤进快销,薄利多销,加速资金流转,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盈利水平,促进效益增长。

(三)治危治患,严格落实安全责任

一是开展险情排查。根据县局部署,积极开展隐患排查,重点检查5、12地震和7、23强降水造成的危害,针对问题边查边改。二是突出资金筹措。坚持“争取与自筹结合、排险与治危结合”的原则,年均在利润中列支10%的设施维护费,最大限度的购置设备和维护设施。三年筹集资金68、5万元,购置输送机、扒谷机6台,添置器械13台(件),维修仓厫5座、宿办房16间、围墙550米,修善晒场、地坪500多平米,更新线路400多米。三是落实安全措施。争取县政府协调支持,疏通中台分公司水路415米,埋压排水管线40米,购置水泵2台,开挖蓄洪池2000立方;加强出租房火患治理,更新线路200米;拆除危仓危房12,倒库移存粮食1000吨,排危除险措施到位。

(四)树德立信,加强信用企业建设

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诚信立企的理念,制定企业行为规范和服务公约,开展耐心服务、微笑服务和礼貌服务活动,以情感人,以诚载德,联系群众,连结客户,实现双赢。二是公开服务承诺。公司统一收集并发布信息,各粮点制作了公示牌,不定期公告收购品种、价格、等级和标准,入库粮食按质定等,按等定价,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社会反响普遍较好。三是诚实守信立企。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健全资金、实物、账簿管理制度,真实记载、全面反映经营和财务状况,统一使用标准的计量器具,自觉接受农发行、税务、质检等部门监督检查,连续三年无不良信贷、无偷逃税费、无短斤少两等现象发生,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诚信企业。

(五)强化管理,促进企业和谐建设

认真贯彻劳动政策法规,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公司与员工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权责统一的劳动关系;严格执行薪酬制度,落实绩效工资制度,多劳多得,按业绩取酬。2015年员工月均收入2999元,年均32300元。积极措办实事好事,增强归属感和荣誉感。为员工足额缴纳了养老金、失业金,制作了工作服,发放了取暖费。2015年组织员工赴外考察学习,开展全员体检,坚持重大节日慰问,激发了工作热情,增强整体意识。三年来,公司被市社保局授予“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中台分公司被县总工会授予为“工人先锋号”称号,姚双扣等2名员工被县总工会授予“岗位能手”。

各位股东!三年来的经营实践,我们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也深刻地体会到,要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一手控粮源,一手拓市场,靠大联强,加强合作,才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活力;我们必须坚持务实苦干的作风,人人同心,目标同向,不怕出力流汗,不惧脏苦险累,才能为企业创新发展增添动力;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抓项目的思路,紧盯政策机遇,努力衔接,争取支持,才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添加竞争力;我们必须坚持自主创业的精神,立足实际,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不断更新设备,维护资产安全,才能为企业创新发展增加实力;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员工,关心生活,才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激发凝聚力。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是县局统筹谋划、精心指导、鼎力支持的结果,是监事会有效监督、努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位董事和股东戮力同心、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董事会和经理层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企业是从计划体制中脱胎出来的,无论规模、实力和经验都很弱,市场、资金和用人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一些影响正常运行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一是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经营总量小,市场半径小,企业盈利小,收原粮卖原粮的现状没有改变,抵御风险的能脆弱。企业何去何存,是我们的首要问题。二是收购资金严重短缺。企业没积累,粮食靠贷款,“银行拉闸、企业停工”,“没钱收粮”的形势十分严峻。三是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危仓险库、破房烂院、裸露电线、行洪不畅的问题长期存在,近年虽有维护,只是小修小补,安全隐患始终存在,血的教训十分深刻。2015年中台和梁原的两起事故、今年梁原的生产安全事故,客观上有资产质量下降的原因,但主要是基层公司思想松懈,班子和员工责任心不强、监管不力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四是纪律作风松懈。个别员工思想落后,长期留恋“大锅饭”,纪律松懈,行为失范,闹矛盾,闹纠纷,开口骂人,动手打人,影响恶劣;个别粮点入库粮食质级不符,数量不实;一些员工作风浮燥,对待群众态度生硬。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的工作任务和今年的工作重点

今后三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粮食“十二五”规划、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和中央1号文件对粮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把粮食安全和设施改造摆在了重要位置,我县十五届二次党代会就深入实施“三二一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五化”建设做出了部署安排。这些政策措施和发展目标,为粮食流通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必将激励我们投身到企业发展的实践中去。

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是:

总体要求: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认真贯彻国家粮食流通政策,紧紧抓住国家重视粮食安全、保障市场供给的政策机遇,积极实施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靠大联强,广结商缘,开辟领域,寻求合作,在扩大市场、扩张总量、增加盈利上做文章,在培育核心竞争力上添措施,在拓展附营业务上创新路,着力推动国有企业走向主攻粮食、涵盖农业、外挂内联、综合发展的路子。

预期目标:以二届董事会任期平均经营业绩为增长点,粮食收购增长20%,达到15100万公斤,销售增长15%,达到14000万公斤;毛利增长20%,达到1530万元,利润增长25%,年均达到280万元,粮食流通费用下降15%;员工收入递增20%,力争人均月收入突破3600元。

20XX年,我们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购销并举,在扩量增效上谋发展

各分公司要做好政策宣传,接受农民咨询,提供信息服务,增设收购网点,千方百计方便农民售粮。要严格执行质价政策,坚持优质优价,不得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让卖粮群众满意。一是创新收购方式。在继续加强上门服务的基础上,在村社尝试建立信息联络点制度,设立信息联络员,联系所在村社群众售粮和服务。二是发展定单收购。加强与种粮大户的联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扩展营销网络,稳控县内粮源市场。三是积极拓展外围市场。在省内外交通便利,粮源充足、品质优良的地区设点收购,开展外购外销业务,扩大经营量。四是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抓好小杂粮经营,力求在外贸出口上有新的突破。

(二)拓展盈收渠道,在放活经营上做文章

一是主打品种实行分散收购统一销售,品种、数量、质量、价格等由公司统一确定。二是放活小品种经营。各分公司要根据辖区实际,本着购得进销得出有利润的原则,开展小杂粮、小品种、季节性的农产品经营,增加收入。三是充分挖掘土地、房屋、仓储设施的增值潜力,积极开展租赁、合作开发等业务,盘活资产,多渠道增加企业收入。

(三)强化企业管理,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一是在综合考核考评上有新突破。要探索一套员工综合考核考评体系,并建立日志进行记载,按月汇总,按季考核,年底总评,实行末尾淘汰制,真正体现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增强用人机制的活力。让那些不干事捣事,不服从管理闹事,坐享其成论事的人淘汰出局。二是在经营层绩效考核上有新突破。坚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资本为纽带,加强资本营运管理,建立起企业相互激励又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贯彻“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使绩效考核与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调动起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真正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的新机制。三是加强粮食仓储管理。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积极推行仓储规范化管理措施,抓好省级、县级储备粮和周转粮数量质量管理,落实温度、水分和防治病虫害措施,建立健全档案和各类制度,落实专管人员,确保各类入库粮食质量安全,巩固“一符四无”工作成效。

(四)加强项目支撑,着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一是持续改造基础条件。三届董事会任期内,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每年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加强危旧设施改造,提高资产利用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经营费用,提高经营效益。二是加强县内建设力度。在持续争取国家粮食设施建设项目的同时,要着力抓紧抓好中台3万吨粮库建设,保障明年夏粮收购时投入使用。三是在项目支撑上有突破。要积极考察论证一批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和产业链的好项目,大项目,以项目为支撑来发展壮大企业势力,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四是创新粮食经营机制。积极探索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方式,主动适应粮食流通方式的变革,逐步扩大经营范围,新增附营业务,改变收原粮、卖原粮的传统方式,推动经营机制和方式转变。五创新流通经营模式。抓住农村土地流转的机遇,主动融入农业,联合农户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建立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通过控股、参股和合作形式,靠大联强,建立粮食流通经营集团,“乘大船出海捕鱼”;加强与专业社、种粮大户、粮食经纪人合作,依托联合体发展壮大自己;要发挥仓储设施、仓储技术、市场信息优势,在为农业服务中发展自己。

(五)落实领导责任,推动任期责任目标实现

为了保证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公司要加强领导,靠实责任,落实任务,确保完成预定的任务目标。一要靠实领导责任。总经理是经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公司经理是直接责任人,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细化目标,强化措施,靠实责任,协调处理好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努力为做好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二要落实经营目标。分公司要有目标管理措施,把任务分解到员工,使人人有任务、有担子、有目标、有压力。三要加强监督考核。从总到分公司经理都要加强考核,一级考核一级,级级抓落实,工资和任务挂钩,完成多少发多少,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真正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敢”字当头,“严”字把关,领导给员工做表率,员工为企业发展努力工作,勇于负责,各尽其职,在公司发展的大舞台上展示个人实力,实现个人梦想。

(六)加强自身建设,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一要准确把握形势。目前,我国粮食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态,多元化购销竞相入市收购,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生存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粮食消费观念逐步实现由“粮”到“食”的转变,给国有粮食企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机遇。二要明确粮食工作任务。“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是国家粮食工作的总基调,“守底线、保安全、惠民生、促发展”是我省粮食工作的总目标,抓收购、保供给、稳粮价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三要严肃执行粮食收购政策。认真贯彻流通管理和储备粮管理条例,树立依法管粮意识,守法经营,诚信从业;要落实“五要五不准”粮食收购守则,让售粮农民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四要积极改进工作作风。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大兴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之风,使各项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要教育员工清白从业,公正干事,清白做人,防止行业不正之风。五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职业道德教育,弘扬粮食精神,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公司发展提供文化保障与智力支持。

各位股东,这次大会确定的任务十分艰巨,现实粮食流通产业发、承担社会责任是我们光荣而神圣的职责。让我们在县委、政府和县粮食局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团结一心,只争朝夕,凝聚力量,艰苦创业,为开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新局面而努力工作!

谢谢大家!

篇五:植物药,市场份额,2015
2015保健品市场营销方案

第1篇:保健品市场营销方案

目前市场上解酒产品的主要渠道在otc市场,新上市的产品如果还是把主要渠道定在这里的话,就是存心要和同类竞品“打架”了,那么最后赚钱的不是厂家,而是药店、媒体或者广告公司了。因此,渠道细分,是该类新产品上市策划中的重点。

20XX年,hbzy的新产品葛花茯苓咀嚼片(下称葛花片)准备在年前上市,邀请笔者所在的团队负责该产品的上市策划。

背景分析:

市场很大却不温不火

该产品是一留美博士于xx年以瑶族的解酒草药“还阳藤”配伍砂仁、茯苓、陈皮等多味中药研制而成的新型咀嚼型解酒产品。经过石家庄中医院临床跟踪实验调查,葛花片在饮酒前服用可以增加酒量,而且对因饮酒过量引起的各种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脘腹胀闷、心悸失眠、反胃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经过市场调查后,项目组就目前市场上的同类解酒产品进行了分析:

1.咀嚼片类的解酒产品目前在市场上比较少,但解酒市场虽然需求很大,却是一个不温不火的市场。尽管海王金樽号称坐上了第一把交椅,但坐得很不是滋味,同类产品成功的也很少。

2.目前解酒类产品始终围绕在保肝、护肝的概念上做文章,而且这个概念海王金樽已经教育了很多年,如果继续做下去,市场是有,但是做不大。

3.从渠道上看,基本上可以想到的渠道已经都上了货,包括药店、诊所、商超、酒吧、夜总会等地方。

4.产品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5.产品剂型上已有口服液、饮料类、咀嚼片、单纯片剂、胶囊等。

6.此类产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暴炒过。

为了让这个产品在市场上找出新的突破口,项目组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围:

概念突围:

“中和”“宿醉”全面覆盖市场

曾经有位策划界名人说过,你如果在一个城市做产品做不到老大,那你就应到另一个可以让你做老大的地方去。意思就是说,搞营销策划要善于挖掘自己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地方,成为老大,而不是跟着别人的屁股走。葛花片如果还是围绕“保肝、护肝”的概念来做的话,那就只是跟风,很难形成气候。经过几次讨论后,项目组决定把产品的概念放在“中和、宿醉”这两个点上。主要理由是:

首先,保肝也好,护肝也罢,消费者唯一不变的要求就是还要喝酒,这个消费需求是始终改变不了的。所以,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营销者就应该顺水推舟。既然还是要喝,那就喝吧。在此基础上,第一个概念出来了,就打中和酒精度数——平时你可以喝1斤50度的白酒,如果超出了这个酒量,那肯定就会醉;而如果事前吃些葛花片,就能中和掉一些酒精分子;也就是说你吃了产品后,就可以多喝几两了。“中和”这个概念正好解决了消费者总是要喝酒且一不小心就过量的问题。

其次,预防的问题解决了,那如果喝醉了,恶心、呕吐、消化不量、脘腹胀闷、心悸失眠、反胃等症状是肯定有的,而且会是一个晚上甚至到第二天都会不舒服。怎么办?围绕这个问题,第二个概念也就出来了:如果喝醉了吃了产品,可以极大地减轻喝醉后的不适症状,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就以避免“宿醉”来概括。

目标人群:

针对需求精准细分

目前解酒市场上的产品都是主打应酬时的需要,所以很多产品都盯住了商务这块人群不放。而年轻人基本上都喜欢自己处于似醉非醉的状态,根本就不需要解酒类的产品。有鉴于此,项目组对产品的购买人群分为:

1.商务人士:在商务应酬前临时购买;正好用“中和”的概念来诉求。

2.商务人士家属:关心家人的身体健康,担心太多的应酬对家人身体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经常购买;这个正好可用上“宿醉”的概念。

3.夜总会、卡拉ok厅里的一些服务人员以及酒类销售人员,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消费群体。他们每天的工作目标就是多卖酒,既然是卖酒,肯定少不了经常要陪酒,所以他们就必须经常准备些解酒的产品。为此,在宣传的时候就增加了一个让他们信服的“香港娱乐协会唯一指定解酒产品”的logo,牢牢抓住了他们的购买欲望。对这个消费群体也可用上“中和”的概念。

销售渠道:

另辟蹊径有效降低竞争度

目前市场上解酒产品的主要渠道是otc市场,如果葛花片还是把主要渠道定在这里的话,就是存心要和同类竞品“打架”了,那么投入的费用将是一个无底洞,最后赚钱的不是厂家,而是药店、媒体或者广告公司了。所以,要让有限的费用发挥最大的作用,这将决定产品的命运。最后,项目组决定把销售渠道全部不放在otc范围内,而是根据产品的概念来细分渠道,分为酒前渠道和酒后渠道,然后再加上一个另类渠道。

酒前渠道 超市卖柜:从酒前消费人群分析,应酬和非应酬的酒类消费者,有一部分还是喜欢去超市购买,如果在超市中酒类集中的地方做一个产品的小专柜,产品宣传到位,让人群了解产品的功能后,直接在超市购买该产品的也会有不少;烟酒专卖店:这是购买酒类产品的必经之路,产品既然是解酒的,把酒前主要渠道之一定在烟酒专卖店上,解决了应酬类和商务人士家属这两类目标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问题;社区小卖部:这一渠道的最大优势是购买便利,所有的小区都遍布着小卖部,不管是满足酒前需要还是酒后需要,都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销售途径。

酒后渠道 酒店、酒楼专柜: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询问大量经常应酬的人群了解到,在酒楼、酒店中真正喝醉的人不是很多,但从产品宣传的角度看,还是应该把这个渠道定位于酒中或酒后需求上,因为这同时也是一个可以直接产生购买的途径;卡拉ok厅、夜总会前台专柜:在所有喝酒的地方中,真正经常会喝醉酒的地方应该是在夜总会和卡拉ok厅。因为应酬的人一般不会吃了饭后就马上各自离开,而且在酒店、酒楼也不会喝到醉,大都会留下一定的“酒量”,到最后的目的地——夜总会或者是卡拉ok厅。到了这些地方,往往基本上都是全部“倒下”后才真正各自回家。而这些地方又正好是另外一个目标人群——陪酒小姐上班的地方。所以,这是酒后渠道中最重要的场地。

另类渠道 在销售的过程中,捆绑当地销量比较好的啤酒或者白酒厂家,借用酒类渠道开展促销,实施“赠量、赠广告”和“厚利、厚道”的捆绑策略,迅速建立葛花片销售的捆绑型附加渠道。赠量:平时一个人消费1瓶啤酒或者半瓶白酒,即赠送一定量的产品;如果消费者服用葛花片后增加酒量40%左右,那么,酒类企业的销售量自然就增加了。赠广告:和葛花片捆绑销售的酒类企业都可以在葛花片的宣传物料上加上该酒的logo广告,这就是所谓广告资源的互相借用。厚利:和葛花片合作的酒产品,企业将以最低价和酒厂结算,铺货价格、促销费另计。厚道:实施严格的商圈控制和长线合作方案,保护酒厂利益,并坚持不与其他同类酒签相同的合作协议。

传播突围:

立足渠道主攻终端

概念、目标人群、渠道确定后,接下来的就是怎样去传播了。考虑到渠道的特殊性,项目组分别设计了几种不同风格的宣传物料,如pop、x展架、宣传dm单等,尽量符合渠道以及目标人群的定位特点。为了让夜总会的pop有宣传效果,其pop采用了反光漆印刷,即使场地比较黑暗,但只要有一点点光亮,涂有反光漆的pop也可以让消费者看清楚里面到底是些什么内容,方便目标人群了解产品信息。

在张贴和发放宣传物料时,项目组要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所有的社区小卖部必须有酒前消费信息的pop;所有已铺货的夜总会、卡拉ok厅、酒吧等,必须有涂了反光漆的pop;所有已铺货的夜总会、卡拉ok厅、酒吧的男女卫生间必须要有相关的温馨提示卡;所有的酒前渠道必须要有x展架和pop(张贴到包间);所有终端必须做一个产品堆头;dm要在每个小卖部都进行散发。

第2篇:保健品市场营销方案

目前,保健品市场较大,同时各种保健品也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销售的成功,首先要做一份细致的市场营销策划,以下为保健品营销策划的资料,请参考。

功能趋于单一化。激烈的市场竞争表明,这种粗放的目标消费群定位已不再适用,市场呼唤精细化定位的到来。于是,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选择某一特定消费群体作为目标消费群,量身定做,推出适合这一群体的单一功能保健品。

产品科技含量日益提高。在广告宣传作用减弱的形势下,科技含量就成了竞争成功的必杀技,生产企业转而在产品功效层面下功夫,组织科研小组做研发工作,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此来赢得市场。

维生素等常规保健品市场份额将逐渐扩大。而在功能教育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维生素补充及排毒保健的作用,且常规保健品拥有更广阔的目标消费群,其需求量不断增大,必然促使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目前,中国保健品行业已初步完成启蒙化教育,消费者已经越来越重视保健品的作用,单纯以药店为销售终端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同时,在人们的意识里,保健食品总归是食品而不是具有治疗作用的药品,因而保健品销售额越来越从药店向大卖场、超市集中。在这种形势下,保健品行业门槛提高,厂商利润空间减少,这就促使保健品销售渠道日趋专业化。

多数生产企业将寻找专业分销商合作,自建分销渠道将减少,厂家自己做基础市场也将减少。事实证明,厂家自身做基础市场,不但会导致人力、物力的不足,更可能因为门外汉的缘故导致销售渠道不能良好建立与运行。因此,生产企业开始倾向于与专业分销商合作,谋求企业与产品的更好发展,并逐渐倚重于招商策划来更好地完成招商工作。渠道专业化的推进,将为更专业、更有实力的分销商提供成长机会。

部分生产厂家建设自有品牌产品连锁销售终端。某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就会在有代表性的城市建立连锁销售终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专卖店。这样做便于管理,且利于企业因地因时制宜,迅速调整发展战略。中脉远红就已经开始付诸行动,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连锁销售终端,并以实际业绩证实了这一战略的可行性。

为规范保健品广告宣传,国家对保健品不断颁布管理法规,工商部门对广告的审批也日趋严格。尤其是今年7月1日《规定》的实施,对保健品广告做出种种限制,保健品所惯用的经典宣传模式英雄无用武之地,广告宣传逐渐趋于正规化。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虚假、夸大广告宣传,虽在短期内招徕了一定的消费者,但从长远看,名不副实的产品供销已使消费者产生信任危机,对保健品广告具备一定的免疫力,不再像以前那样盲从,而是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这就要求保健品营销模式的变革,于是,营销就从证言、疗效等方面转移到情感营销层面上来。

情,即情感、情趣,它是人类共同行为的重要基础,很大程度影响和左右人类的思想行为,尤其是在今天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竞争白热化、情感愈发淡薄的社会里,情感因素必定成为营销中重要而独特的元素。古人云:“攻心为上”,“感人心者,菲先乎情”。正如美国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所说:现代商战的胜利,不在于你占据了多少市场,而在于你占据了多少个消费者的心。

大约发生在50岁左右的末次月经将女性的一生分为绝经前期和绝经后期两个阶段。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妇女目前的平均年龄已达75岁,而中国妇女的绝经年龄城市妇女平均为49.5岁、农村妇女为47.5岁。换句话说,中国妇女的一生有近30年、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的。

据统计,我国更年期妇女大约有1.2亿人。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使用药物缓解各种更年期症状的人越来越多,这导致更年期药物市场的增长。有资料显示,目前更年期用药主要以雌激素为主。从销售规模上看,20xx年医院更年期用药的市场规模为1.805亿元,20xx年的更年期医院用药市场规模达2.1494亿元,预计到20xx年更年期用药医院市场规模将达2.5907亿元。

从19xx年~20xx年化学药与中成药的销售来看,在更年期用药市场,化学药一直占据绝对垄断的地位;

目前已投放市场的一些保健品的有效成分是植物激素,用于改善女性更年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产品大多已在大众媒体上进行宣传。这种针对大众的强势宣传有可能使该市场的容量一下子扩大数倍。同时,由于天然雌激素或植物雌激素可以避免合成雌激素的一些副作用,这类药物将是合成激素的强有力的竞争者,甚至在未来的更年期用药市场有可能成为合成雌激素的升级换代产品。

在植物雌激素中,目前市场的主力军是大豆异黄酮,在日本、韩国以及部分欧洲国家,服用大豆异黄酮营养片的女性占女性人口的26%左右。目前市场上有数十个品牌的大豆异黄酮类产品,但缺乏领导品牌。从价格来分析,消费者使用该类产品,月消费在200~400元之间,因此该类产品多属于中档价位的保健食品。

b.科技含量更高,疗效更好的产品使所有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品牌的因素之一;

c.在品质、疗效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女性有尝试选择新品牌新形象的消费欲望;

g.一般的对调经类药品的服用以短期行为为主,尤其是部分西药有着比较快捷的止痛功效。但同时消费者也认同中药治本,西药治标的理论。所以在产品功效宣传上,我们应该强调止与治的区别,强调中药“寓治疗于调理”中的根治优势,诱导华中宝作为一种可以长期服用的治本的女性用药;

h.消费者绝大多数对不适症状归因于正常的生理反应,这为后期的消费者教育和引导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和障碍;

i.大豆异黄酮产品有广泛的市场认知基础,同时,由于组方的原因,彼此之间在药理上的同质化程度较高,购买时对品牌的取舍主要取决与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华中宝作为新进品牌,要想争取一席之地,离不开系统、立体、强大的宣传攻势来建立自己的知名度;

j.在有关部门全国性的调查中,有41.7%的被调查妇女从未接受过妇女病的普查普治,这与妇女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个人心理有关,因而,要从整合传播上进行引导。

①大豆异黄酮的对更年期综合症的作用。进入更年期的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会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例如盗汗、乏力、面部潮红、体虚、月经不调等一系列的病症,称为“更年期综合症”。大豆异黄酮显现雌激素样的作用,可作为雌激素的代用品。大豆异黄酮同时具有抗氧化的活性,抑制人体内自由基的生成,防止皮肤衰老和皱纹的产生、促进皮肤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二)包装:企业间的竞争观念已转变到企业的整体形象的竞争,CI的导入必然要求企业形象能够通过包装设计的方式表达出来。.

通过包装设计表达企业形象,不仅有利于企业形象的传播,也减轻了企业在广告宣传中的支出。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消费者对社会及其品牌的认同,从而实现了深层沟通。

30岁以上,中等收入群体,尤其以,更年期妇女为主体(关心自身健康,关注容颜美丽,有自主的消费权与消费能力。

第3篇:保健品市场营销方案

保健品行业是国际上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被誉为“黄金产业”、“希望产业”。保健品行业诞生于XX年代,发展于XX年代,在营销的推动下,XX年代开始迈向颠峰状态。我国人民几千年来素有进补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健食品的需求还会有大的增长。有关部门预计20XX年,保健类食品的销售额将达到800亿元。在我国,保健品行业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培育的大产业。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众多厂家蜂拥而至,短短二十年多少英雄曾逐鹿中原:太阳暗淡、飞龙折翼、巨人倒下、三株崩溃。进入保健品行业的角逐,大浪淘沙,是非成败转头空,若不以成败论英雄,任何曾经的辉煌都有可圈点之处。有一句话是没有错误的:中国保健品领域,是经常创造奇迹的地方,打造了无数孤胆英雄,每一个保健品的成功都是仰仗其成功的营销策略。本文尝试对保健品行业的营销策略做一二刨析。 一 分类 十多年的市场运作,保健品市场已经形成几大类型的市场结构。

大致可以分为:

1、功效快速型:盘龙云海的排毒养颜做出24小时见效的承诺;化铁皮枫斗晶疗病人使用效果尤为明。这些都是以功效快作为营销卖点。

2、口碑传播型:22年长兴不衰的青春宝。

3、传统原材料型:蜂产品类、人参类、龟鳖类。万基、康富来等洋参系列,还有蜂之语、龟鳖丸等都是传统的补品。

4、高科技型:北大再生人,上海交大的昂立系列产品,都是与高等学府联姻。

5、广告产品型:飞龙延生护宝液传奇、太阳神风暴、从红桃K王国、脑白金现象,无不是广告开道营造市场的。

6、洋保健品型:主要是维生素系列,中国人原本并没有补维生素的习惯。

二 群雄逐鹿轮流坐庄 XX世纪XX年保健品演进史 XX年,花粉大战 XX年,鳖精大战 XX年,补酒大战 XX年,壮阳药大战 XX年,减肥品大战 1995年,脑黄金大战 1996年,肠胃品大战 XX年,补钙大战 XX年,补肾大战 XX年,脑白金大补了十年也没有把保健品市场给补强壮了,很多产品还是短命。

三 广告诉求策略分析广告画面多样,但不客气的说可以讲千##第1篇律,内容单调,缺少变化。 内容重在热闹招摇、规模大气,但有些广告有些俗,很少有让人感觉有品位的广告,但恰恰这样的广告反而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吸引了消费者。

(一)动之以情策略打开电视,看各类保健品的广告,都是打感情的主意,动之以情,总是给人温馨的感觉。看许多广告语都是送健康、送关怀、送温暖、送祝福。很多的益智类补品、补酒类、健康类补品更多的是围绕 “妈妈送儿子”、“儿子送老子”或“女儿送妈妈”弄来弄去。当然很多好的广告给人留下了温暖的印象:黄日华深情款款的向全国电视观众喊出“真情永久,健康相伴”、“爸爸,我爱你”时,那种感觉是温暖和有力量的;青春宝让人唤起人们对往事的怀念, “二十多年都没有变的”这句话也进入人们的潜意识中;椰岛鹿龟酒让人们关怀“空巢期”的老人;昂立多邦广告语中“都说养家的男人好幸福,谁知养家的男人好心苦”,感动了多少拼搏中都市男女的心;养生堂一句“几乎每一个父亲都记得儿子的生日,又有几个儿子记得自己父亲的生日”打动了多少铁骨男儿。中国人本来就讲究“孝道”、“舐犊之情”。保健品围绕感情说辞,可以作到出神入化,催人泪下,赚个金银满钵。

(二)晓之以“礼”策略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强调礼数。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都有送礼品的习俗,更强调礼尚往来,今天你送我,明天我送你,人情特别厉害。保健品抓住了这个特点,在广告上对消费者晓之以“礼”。强调每逢佳节必送礼、“倍”送礼最早的是三株在XX年打出“送礼送健康” 的概念,打出“礼到福到健康到”的口号,当时配合贺岁片播放,效果很好。但现在最典型的代表是脑白金,脑白金几乎把中国人送礼的习俗发挥到里极至。单从广告的品位来讲,脑白金的广告有点俗气,但“俗”的好,“俗”的让全国的男女老少都会说“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通过过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士手捧脑白金生动直观的表情,传导了节日期间送脑白金就是送健康、送关怀、送温暖。另外其他的许多广告也是如此,比如: “非常可乐到、福禄寿禧来”给人喜气洋洋的感觉;“好日子就要服金六福酒”反复给消费者灌输;“拥有康富来,健康财富滚滚来”等等。

三 市场快速铺开营销策略分析

(一)“高空广告轰炸” 保健品行业一般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比较风光的时候往往也是广告投入最多的时候。提到保健品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电视里、广播里狂轰乱炸的广告,大江南北铺天盖地的广告。保健品依靠超常规的广告轰炸来打开市场,广告轰炸,引爆市场,广告的威力确实大。比广告威力还要大的是与科普文章、科普宣传片及各种软文章和专家人物的会议,人总是对“权威”有一种敬畏和信任的态度。真是让消费者找不着北,感到好象全世界都处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国可以说没有人不知道脑白金,笔者在超市里曾看到一蹒跚学步的孩子摇晃着走向脑白金的地堆,用手去抓,对身后的妈妈喊“脑白金,脑白金”。

(二)“低空遍地开花” 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地点一般是超市、药店,在高空广告轰炸的时候,迅速地把货物“铺开”。无孔不入的宣传单,遍及各个角落。在每个大卖场、超市和药店都要有自己的货物“出样”、“上架”。做的“排面”整齐漂亮,定期在超市做“地堆”,吸引消费者目光,扩大影响,给了消费者一种感觉: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该产品,卖的很火,走到哪里都能买的到。

(三)营销队伍分析在短期内,无论是销售渠道的开拓,还是快速铺货都需要一支战斗力很强的营销队伍。无论是哪一个拥有过辉煌的保健品公司,都是因为有一支优秀的营销队伍才获得成功。当年的三株如此,他的辉煌是靠在全国范围内的强大的营销网络;许多人认为三株的倒下是常德一个老农喝了八瓶“口服液”,蛋白质过敏而死掉这一事件引起的。其实只要是了解三株的人都知道,区区这样一个事件是不会击到三株的。他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营销队伍的管理上出了问题,队伍的跨掉导致了失败。当年巨人的倒下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对下属营销队伍管理的不善。再看脑白金的崛起,史玉柱有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再招回旧部。因为这些人对保健品业很熟悉,并且很多人一直都从事该行业,铺开全国的销售网络自然存在优势。可以说,很多时候成也营销队伍败也营销队伍,其关键在于营销队伍成几何倍数壮大时,能否很好地控制它!

四 产品定位策略分析

(一) 寻求区隔概念菲利普·科特勒认为:所谓产品概念是用有意义的消费者术语精心表述的对产品的构思,它是产品创意经筛选后根据营销需要发展而成的。当然搞概念设计并不是仅仅在保健品行业独有的特色,任何存在竞争的行业都要搞概念的区隔。保健品注册共十几类,在卫生部注册的大概有一千三百多种,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当大家都集中在一个阵营里时,并且很多的功能也都很类似,如何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印象呢?就是做概念,可以说近年较为知名的产品无不运用概念战的利器,如: 朵而: “以内养外” 脑轻松: “激发态活脑素” 朵尔: “排毒养颜” 脑白金: “年轻态、健康品” 这些概念都立住了足,任何一个保健品的推出都要靠一个概念的推出,概念先行是保健品造势的法宝,一个概念能够吸引住消费者,为消费者接受才能够叫的响。当然也成为其短命的硬伤,一位保健品销售商也直言,做保健品实际上就是“炒概念”。“概念兴则产品兴,概念衰则产品衰”,概念战可以说是必杀的招数。用概念区隔找准自己的市场,让消费者找到自己。

(二) 产品定位一个保健品上市,具体目标定位是什么,适合消费者群体是什么要明确,是中老年人、还是学生、男性、女性等等,相对要明确,市场要恰倒好处的细分,不能什么把自己的产品吹成好象包治百病的药。有时候包罗万象一网打尽,反而容易弄巧成拙。在产品的档次上,以铁皮枫斗晶为例做的比较好。它以高价位,高档次的形象出现在市场上,几乎很难见到它的广告,但它功效显着,化疗病人使用效果尤为明显。是一般保健品无法达到的。它抓住了高档保健品的市场空缺,是其对市场细分得当,定位准确的具体体现。这是保健品行业的一个特殊现象。五 论持久战 大多数保健品素来是生命周期很短,商家也采取“快速取脂”的方式,保健品的利润都很高,一般的说法是200%——300%不等,笔者了解一个对眼睛有益的保健品他的出厂价是成本的12倍。所以大多数的企业都是看到钱多利润大眼睛都红了,着急的把费用都投入到了广告中,而忽视了产品的研发。消费者被广告宣传所迷惑,在短期内还会去买那些“价”超所值的保健品。因为生活富裕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讲,人们的需求层次提高了,关注生活质量了。但要注意消费者在开始的时候消费可能是盲目的,受广告媒介的影响,听从了商家的摆布。时间长久了,消费者的消费自然会变的理性。他们会注意到产品的质量问题,而如果保健品的生产者想在消费者心目中长久的站稳脚跟的话,必须要注意科研的投入,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作到“物”有所值,才能真正做一个长久的品牌。短期的蒙混固然能够赚取一部分利润,当然这部分利润已经能够达到一部分商家的目的。但要想在保健品市场上打好持久战,必须重视科技的投入,而不是广告的投入。论持久战对于想做大品牌的经营者来说很重要。

篇六:植物药,市场份额,2015
2015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第1篇: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西宁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根据科技部《关于同意青海省西宁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函》(国科函字[20XX]82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科发体[20XX]155号)、《关于西宁市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专家咨询意见的函》(国科体函[20XX]7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西宁市的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试点基础

(一)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

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区和大通、湟源、湟中三县及建设中的海湖新区,总面积7690.4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7.1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5%,是一个由汉、藏、蒙、回、撒拉、土族等3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城市,也是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百万的中心城市。

西宁地处“唐蕃古道”和古“丝绸之路”南路,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结合部,是古代东西交往的必经之路。市区平均海拔2275米,平均气温7.7摄氏度,年均降水量425毫米,冬暖夏凉,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夏都”。西宁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目前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西宁市是青藏高原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产业重镇,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为主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日臻完备,工业基础较为雄厚,产业门类比较齐全,铝锭、特钢、铁合金、数控机床、明胶、藏药、藏毯、特色农畜产品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一定声誉。有色金属、冶金、医药、建材、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农畜产品加工等支柱和优势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轻金属、硅材料和中藏药为重点的新型产业群正在崛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已在全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技术创新中发挥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20XX年,西宁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8.2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5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8.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1元。西宁市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奠定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坚实基础。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近年来,西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20XX年出台了《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西宁的意见》,明确要求围绕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全面推进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西宁市的科技创新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青海省科技厅的充分肯定,分别于20XX年至20XX年度、20XX年至20XX年度、20XX年至20XX年度三次获得科技部授予的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20XX年8月,西宁市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工信部列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首批实施单位,为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1.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一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西宁市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行业和企业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西宁地区现有科技型企业73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3个,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其中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企业孵化器4个,培养和聚集了一批科技和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了一批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目前,有高等院校8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9所、省属科研院所34家,并有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盐湖研究所。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33万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1.84万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70人,中级职称以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1925人。

2.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0XX年7月,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青海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年来,开发区按照“一区多园、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产业互补、特色鲜明”的要求,整合工业园区资源,优化工业布局,建立了包括东川工业园、生物科技产业园、甘河工业园、南川工业园四个园区的“一区多园”管理体制。20XX年12月,开发区被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统计局六部委批准为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20XX年,科技部批准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园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为青海省首个被国家命名的科技企业孵化器。20XX年1月,科技部批准开发区东川工业园为“西宁国家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XX年11月,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冶金、化工、新材料、医药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承担着全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要载体的作用。园区总占地面积达36.82平方公里,累计批准入驻企业和项目1263个。20XX年,西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17.4亿元,占当年工业增加值的6.32%。

3.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加大,科技项目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

“十一五”以来,西宁市大力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口与健康、城市发展、民族文化、新型工业化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的研发、技术引进和示范推广,有力促进了全社会科技进步。 “十一五”期间,西宁市共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55项,累计投入本级应用和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1924万元。争取国家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62项,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405项,争取部省级科技专项经费1.13亿元。实施的项目中,工业490项,农业132项,吸引社会资金11.4亿元。目前已完成市级科技项目136项,产生经济效益12.2亿元,实现利税3.63亿元,增加农民收入5.7亿元。西宁市登记科技成果103项,其中省级成果57项,有10个项目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4.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取得较大突破,工业发展基础更加巩固

近年来,西宁市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对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和攻关,使优势特色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夯实了全市工业发展的基础。其中,通过对铝、铜、铅、锌等初级产品深加工技术的重点研究,解决了生产回收率低、生产工艺老化等技术难题,提高了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通过对多晶硅提纯、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等技术攻关,带动了本地光伏企业的发展壮大。通过中华被毛孢发酵菌丝繁育、沙棘5-羟色胺研究和枸杞籽油提取等项目的实施,使全市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青海洁神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通过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研发出了压缩式垃圾车、沙棘系列、枸杞系列等一批特色产品,被认定为20XX年度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铅冶炼节能减排技术、锌浸出渣回收精铟技术、高含盐含氯明胶废水光合细菌处理工艺等29项关键技术的研究,降低了全市经济发展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环境效益。

5.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

近年来,西宁市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重点实施了农作物良种工程。全市五年内累计引进示范推广小麦、杂交油菜等特色经济作物优良品种180余个,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推广了杂交油菜、马铃薯、蚕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60余项,使主要农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提高了21.5%,油料单产增加了22.8%,蔬菜亩产达到2635公斤,效益处于全省前列。在畜牧业方面,重点进行了畜种改良及繁育,建立了牛羊育肥、优质肉羊、肉牛及奶牛规模养殖示范基地,使得全市畜牧业在规模和效益上都得到了大幅提升。通过组织实施“青藏高原牦牛、藏羊有机产品产业化生产技术示范 ”、“牦牛骨提取蛋白小分子肽研究”、“青稞燕麦方便粥系列产品开发”等农业产业化专项技术,延伸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开发出了沙棘系列产品、软包装牛羊肉系列产品、油菜籽色拉油等名优品牌和地方特色产品,实现了资源的加工增值和农牧民的增收。

6.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加强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功能建设,密切中介机构与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西宁市已初步建立了有利于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环境,培育了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造就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日趋完善。西宁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西宁的意见》、《西宁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西宁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西宁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西宁市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暂行办法》、《西宁技术市场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制定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应用和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科技成果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十二五”期间,西宁市科技中介机构帮助企业及社会争取国家及省上项目150多项,争取资金2180万元。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和东西部技术项目对接服务平台,开辟了生物医药、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广泛合作的渠道,在生物医药领域建立了“基地+平台”的合作模式。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科技部首批22家工业设计联盟试点单位之一。

(三)优势特色突出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积淀使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多元文化汇萃,为特色产业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1.矿产资源丰富

青海省拥有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钾盐、铅锌矿、铜矿、石膏、硅石、铁矿、金矿、煤炭和制碱用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为西宁市延伸相关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建成为我国重要的铅、锌、铜、铝等有色金属和钛、镍、铟、金、银等稀有金属冶炼及产业延伸加工生产基地,提供了资源保障。

2.生物资源独特

青海有着极为丰富和独具特色的高原动植物资源,药用动植物天生具备抗高寒、抗缺氧、抗疲劳的生物特性,特别是一些特产药材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如大黄、麝香、冬虫夏草、麻黄、贝母、鹿茸、藏茵陈、锁阳、塞隆骨、红景天、秦艽等。丰富、宝贵的中藏药资源,对于西宁市进一步发展壮大中藏药产业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3.光伏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青海硅矿石资源丰富,硅矿石储量在10亿吨以上。西宁市发展光伏产业可以就地取材,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青海省还是中国电力富裕、电价最低的省份之一,充足的电力供应为西宁市发展太阳能光伏硅材料、铜箔、铝镁合金等新材料产业预留了宽松的电力保障空间,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4.藏毯和民族饰品加工业基础雄厚

依托青海丰富的牛、羊毛绒资源,西宁市现已初步形成以藏毯生产为龙头的毛纺织产业集群,构建起了洗绒(毛)藏毯产业链。一年一度的国际藏毯博览会正在将西宁打造为世界藏毯生产集散基地和“世界藏毯之都”。同时,西宁还是汉、藏、回、土族、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地和多宗教交汇地,丰富的民族宗教文化使西宁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民族饰品、宗教用品生产基地,为今后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高原农业特色明显

西宁地处高原,气候冷凉,绿色无污染,既适合发展夏季反季节蔬菜、食用菌、冷凉型球根类花卉等产业,也有利于发展生态农牧业,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同时,得益于独特的气候环境,西宁周边地区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油菜、马铃薯、蚕豆、蜂蜜生产基地,为未来西宁特色农牧业的精细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主要制约因素

近几年西宁市总体经济实力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科技创新能力、制度环境、服务体系等方面都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但还应当清醒地看到,西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源头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关键技术缺乏,高端创新人才不足,综合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比较落后等不容忽视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不足,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偏少,多数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价格竞争、成本竞争阶段,主要还是靠市场低水平的需求拉动,技术水平薄弱,缺乏创新意识,难以承担起创新主导角色,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2.创新投入不足

西宁市地方财力较弱,引导全社会创新投入的财政资金有限,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缺乏增加创新投入的能力和积极性。

3.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缺乏

由于工资待遇、研发环境、发展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西宁市无论是科研单位还是大型企业,目前都普遍缺乏科技创新领军人物、高层次专家、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致使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长期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

4.科技基础条件薄弱

受投资能力的限制,西宁目前支持研究、开发、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还比较薄弱,许多大型科研项目无法在当地进行,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5.产业基础薄弱

西宁地处西部偏远省区,远离国家主体市场,无论是纺织、机械、食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还是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中藏药产业、藏毯产业等新兴特色产业的壮大,都缺乏广阔的市场空间,难以在全国市场份额中占有一席之地,难以产生必要的规模效益,科技创新缺乏载体和突破口。

二、试点目标

西宁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参考国内其他典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西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西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目标是:

至2015年,基本建立起与现代化城市发展相适应,符合“四个发展”要求,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科技、产业、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初步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青藏高原区域创新中心。使西宁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有较快的提升,科技发展支撑条件明显改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进一步发挥,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

(一)科技投入持续增长

“十二五”时期市本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每年保持持续较快增长。至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当年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0%。

(二)科技产出大幅提升

至“十二五”末,全市组织实施牵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重大科技项目50项,建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研究开发中心30个,与省内外30所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科技成果登记量每年增加10%,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比“十一五”末提高3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0%。

(三)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至2015年末,西宁地区进入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达到300名左右,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骨干人才达到3000名左右,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40000人左右。

(四)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至2015年末,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品。建成8个左右具有显著聚集效应和较强辐射能力的产学研创新基地,形成3?4个以光伏太阳能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为核心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三、工作思路

西宁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规划和国家支持青海藏区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乘势而上,抢占创新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提高发展层次和质量,提升城市品位,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省会优势,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重点,以实施“5568”创新工程为主要任务,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集成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改善基础条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快掌握优势产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努力构建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通过5~10年使西宁市成为全省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的率先试验区和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区,全省乃至青藏高原资源开发、生态建设、自主创新、维护稳定的服务保障和科技研发基地,全国有影响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植物药,市场份额,2015】

四、主要任务

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着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实施“5568”创新工程,即“5个行动、5个平台、6个专项、8个产学研创新基地”。

(一)推进“五个行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特点及发展阶段,以及不同领域对技术发展的需求,积极与国家、省科技专项配套衔接,整体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培育行动、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提升行动、现代都市农业科技支撑行动、社会民生科技服务行动、引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行动,全面提升西宁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技术水平。

1.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培育行动

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园区工业为基础,打造产业技术联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使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带动我市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推力”,力争“十二五”末,全市培育4~5个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初步建成西宁国家级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风能产业基地、锂电产业基地,实现产值280亿元。依托青海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重点发展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力争“十二五”末,产值达到100亿元,使西宁市成为西部重要的新材料产业的研发、生产基地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示范基地。

2.实施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提升行动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着重延伸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链、盐湖化工产业链、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链、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工业科技创新能力,使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支撑西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年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重点企业、区域优势行业技术研究有新突破,工艺技术明显提高,资源深加工产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中型企业生产装备应用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比重达到70%以上,重点骨干企业基本实现管理信息化。

3.实施现代都市农业科技支撑行动

运用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按照优质化、园区化、设施化、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创建以农技推广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组成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积极培育科技型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生产、科普教育、观光、休闲等功能,大力发展绿色和生态观光农业,走具有西宁特点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力争到2015年,良种工程实施面积达到8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面积达到70%以上,畜牧良种比例达到85%以上。引进、繁育、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00个以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70项,不断提高设施农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每年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300期。

4.实施社会民生科技服务行动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创新和促进作用,加强科技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等手段,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功能品味。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重点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水源保护、小流域综合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能源结构调整等领域的研究,推动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85%以上,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70%。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研究10项西宁地区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增强人口素质,积极推进远程医学会诊、卫生政务公开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卫生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林业发展的创新和促进作用,围绕国家园林城市建设,重点开展有关种苗花卉、野生动物保护、病虫害防治等科技研究项目15项,提高城乡园林绿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

5.实施引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行动

坚持把开发创新人才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来抓,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人才,构筑人才高地,增强科技人才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中的智力支撑作用。以各类高校、科研机构及创新基地、产业化基地等为依托,以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为支撑,采取科技人才团队引进、核心技术带动引进等引进方式,抓紧培养引进紧缺人才,重点培养引进拥有关键技术的项目带头人、产业化领军人物及其团队。加速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高原特色动植物产品精深加工等绿色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冶金化工、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生态建设等专业技术人才群体。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创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提升全社会的整体人才保障水平。力争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员达到4万人左右,实现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布局的高密度、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高水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的高对位、专业技术人员流动的高活力和专业技术人员产出的高效率,为打造一批支撑我市产业发展的骨干企业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提供坚实保证。

(二)打造“五个平台”,为区域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

在政府、企业、科研、金融、中介等各主体间建立起紧密的合作网络关系,着力打造或搭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完备、运转高效的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信息与技术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产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育成平台、科技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等五个平台。推进资源共享,增强服务有效性,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技术交易成本,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1.打造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

以现有的西宁地区担保融资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为依托,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有效的投融资服务,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科技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发展支持科技产业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建立咨询服务系统,努力建立市级风险投融资机构,为科技创业型企业提供注入创业引导资金、科技项目贷款贴息等科技投融资服务。通过引进财务顾问、律师、审计、评估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开展相关服务。

2.打造科技信息与技术设备共享服务平台

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优势资源,积极引进本地急需的科技资源,使产学研资源充分对接,形成资源共享的产业链条,运用网络技术,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科技文献、相关数据/信息、动植物种质资源等科技资源,搭建基础性、战略性的具有信息共享、技术设备共享、科技成果推介等功能的服务平台,为科研机构和中小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3.打造产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

扶持和培育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开展技术评估与咨询、技术交易与技术转移、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科技成果交易税费减免等业务,形成功能完备、开放高效的中介服务支撑体系,促进知识产权交易和科技成果转移,为中小企业的技术交易、产业技术转移提供服务。

4.打造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育成平台

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按照政府政策引导、产学研联合、企业化运作的模式,建设技术创新集成和育成平台,为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科技型企业创立和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能力。

5.打造科技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

运用先进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对西宁市科技资源配置及相关管理流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建立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科技计划与执行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和稽查系统、科研条件管理系统、基本科技建设管理系统、评估评价系统等,推进科技管理创新,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实施“六个专项”,实现重点领域技术突破

以重点解决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为目的,组织实施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农业与特色生物、藏毯与纺织、民生科技等六个科技专项。以科技专项实施为突破口,整合省内外科研开发力量,统筹协调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强化重点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西宁创新型城市建设。

1.新能源科技专项

积极开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新技术、风能发电技术的研究和规模化应用,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积极筹建晶硅材料、太阳能电池、光伏平衡部件等领域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设立太阳能发电试验示范基地,推广太阳能光伏产业示范项目,加快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优先发展第一代晶硅电池,同时开始启动第二代薄膜电池,配套发展上游的碳化硅刃料、光伏玻璃、EVA薄膜、电子气体、高精度铝合金组合件等原材料产品,延伸发展产业链下游的各种光伏系统集成产品。大力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主要生产风电整机,适当发展配套的零部件制造。稳步推进非粮生物燃料试点及产业化示范,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2.新材料科技专项

加快具有资源优势的功能性材料的研究开发,引进吸收电子材料、超细粉体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关键技术,力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为矿产资源精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持,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一是以碳酸锂为基础,着重发展镍钴锰酸锂等正极材料。二是加快LED材料和芯片项目建设,保障材料供给和对LED照明产业发展的支撑。三是积极发展电子薄膜材料,开发生产高纯硅、电子铝箔和铜箔等薄膜材料,积极延伸产业链。四是以碳酸锶产业为基础,继续开发并形成年产6万吨锶铁氧化体生产能力。五是发展以金属铜为主的高性能电子导电材料,开发单晶铜等相关产业和项目。六是积极发展铝镁合金、铜合金及铝基、铜基复合材料等高强、耐热、高韧性新型合金材料。七是大力发展碳酸钙晶须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八是围绕盐湖资源深加工发展阻燃剂、有机硼、无机硼等化工新材料。

3.装备制造科技专项

依托重大项目,推进技术装备自主化,实现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突破,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形成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清洁高效发电装备,输变电、石化、环保成套设备,轨道交通、钻井设备,大型机械、数控机床、汽车、重大医疗仪器、农牧机械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鼓励和支持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鼓励建立与装备制造相配套的零部件、原辅材料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装备制造业园区建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4.现代农业与特色生物科技专项

大力发展城郊型精品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坚持用工业的理念、生态的要求、园区的模式,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支持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制种、节水灌溉、绿色肥料、生物防治、高效设施配套技术,全营养饲料、标准化养殖等技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特色生物资源的生产和精深加工。围绕冬虫夏草、沙棘、枸杞、菊芋、亚麻、牦牛、明胶等生物资源,加强人工抚育、原料基地建设、功能开发、活性成分提取及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的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加快中藏药现代化,研发中藏药新品种、新剂型,实现从原料---药品---市场的标准化、无害化。采用现代分离提取技术开发生物医药材料与特种功能产品,大力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

5.藏毯与纺织科技专项

按照建设“世界羊毛地毯制造中心”的部署和要求,加快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地毯设备和电脑横机,以现代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逐步扩大藏毯(地毯)生产规模,淘汰手摇横机,解决纺织行业自动化程度低的实际问题,推动青海藏毯和绒纺等纺织行业健康发展。鼓励支持藏毯企业加快建设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重点支持新型喷染和动物、植物、人工纤维合织等工艺的开发应用。加快引进和推广提、绣、贴、割、剪、印、整等新技术,提高“选?洗?梳?纺?染”产能和工艺水平。推广高效短流程、无水或少水印染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自动控制水平。

6.民生科技专项

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核心,建立治理污染、降低消耗、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加大节能技术攻关,加快技术集成,着力研究和示范推广废弃物(副产品)的减量和多级利用技术。积极推广清洁技术、节能节水技术、低碳技术,有效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扩大西宁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试点企业范围,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与示范。

发展社会事业中的信息支撑技术,开发信息通信服务、网络教育基础工程、数字广播影视服务系统工程、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政府综合服务支撑平台等,加快 “三网融合”。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研究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对社会治安、犯罪、事故的监督与控制,完善西宁市公共安全技术体系,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

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运用现代技术,开发具有传统文化和民间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进一步拓展“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将西宁打造为全国重要的藏族歌舞之乡、佛教用品生产基地、民族饰品生产基地和昆仑玉营销基地。

(四)构建“八个产学研创新基地”, 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

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构建八个产学研创新基地。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成优势,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1.构建太阳能光伏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青海华硅能源有限公司、阳光能源(青海)有限公司、青海聚阳能硅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鑫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与省内外院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构建太阳能光伏产学研创新基地。

2.构建中藏药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生物科技产业园的青海金诃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与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构建中藏药产学研创新基地。

3.构建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生物科技产业园的青海康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青海金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清华博众生物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与清华大学、青海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构建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产学研创新基地。

4.构建装备制造机械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西宁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青海华鼎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洁神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与美国、韩国等国外科研机构合作,构建装备制造机械产学研创新基地。

5.构建藏毯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南川工业园区的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大自然地毯纱有限公司和青海雪舟三绒集团等企业,加强与大连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大连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等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构建藏毯产学研创新基地。

6.构建有色金属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甘河工业园的黄河水电再生铝业公司、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青海珠峰锌业有限公司等有色金属企业加强与中南大学、贵阳铝镁设计院等有关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以铝、铜、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产学研创新基地。

7.构建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青海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可可西里肉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与北京食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构建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学研创新基地。

8.构建电子信息材料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东川工业园区的青海瑞合铝箔有限公司、青海金阳光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凯普松电子科技(青海)有限公司、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与清华大学、青海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构建电子信息材料产学研创新基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组织领导

成立以西宁市市长为主任,主管副市长、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为副主任,科技、发改、经委、农牧、林业、环保、卫生、教育、统计、工商、财政、人力资源等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西宁地区的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主要领导为委员的西宁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协商省科技厅把推进西宁市创新型城市试点作为部省会商优先议题,在项目、基地、人才、政策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支持。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市属各有关部门实行整体联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从经济、科技、管理等各方面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形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确保西宁市如期实现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

(二)发挥政府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

切实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规定,坚持把财政投入作为公共战略性投资,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公共科技活动,以及用于支持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积极影响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建立市级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市、县(区)政府要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每年保持持续增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措施,落实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相关办法,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各类创新项目和资金。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沟通,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鼓励支持企业在国内外以债券、股票等形式吸纳社会资金。

(三)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加快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和产学研创新基地的建设,集聚企业创新资源,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筑和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制定“西宁市企业研发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西宁市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运用政策引导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促进技术研发联盟等多种组织形态和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合作方式的形成与发展,使科技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发挥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四)强化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调整优化科技人才政策,用好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培育未来人才。开展创新教育和培训,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机会,以爱才之心,用才之智,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和氛围。加强与全国人才网络的互联互通,更大范围寻求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原则,进一步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让更多的省外高级人才通过短期聘用、技术服务、项目合作、项目承包等方式为西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使用、管理机制,逐步加大政府科技奖励力度,用有竞争力的制度造就有竞争力的人才,不断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培育一批有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五)重视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

成立西宁市知识产权局,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制定“西宁市贯彻执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意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增强企业、科研机构、市民和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定和实施促进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产业化优惠政策,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引导创新主体把知识产权应用纳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市场运作和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

(六)大力培育城市创新文化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良好舆论氛围、文化氛围和社会氛围。进一步弘扬和倡导“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和“包容诚信,务实创新”的西宁精神,加大对科技创新典型事例、典型项目、典型人物的宣传。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敢冒风险,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使全社会充分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七)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加大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机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能,加快建设“西宁市大型仪器协作共享网络平台”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协调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跨体制的创新合作,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努力增强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谋发展的内在动力。综合运用政策、项目、资金等多种手段,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发展环境,围绕特色资源和支柱产业,着眼于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整合并合理配置资源,积极引导国家及地区外的创新资源参与本地区资源配置。

(八)建立科技创新工作省市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省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力争将西宁市的重大科技项目、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纳入全省的产业、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争取省上尽可能地将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布局在西宁,提升西宁市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发挥西宁市在全省科技发展中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全省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

(九)健全创新型城市建设监测和考评体系

把创新型城市建设纳入西宁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将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各项任务的考核指标,建立跟踪评价制度,加强监督指导,完善评价体系。开展创新型试点城市监测评价工作,积极做好数据积累和相关准备工作,每年向科技部提交年度总结报告。

六、进度安排

根据目标要求和基本思路,西宁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进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7月2015年6月)

全面推进西宁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起要素齐全、布局合理、运行高效、合作开放、互动充分、体系完备的西宁科技创新体系。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研发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产品,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一批自主创新研发机构,造就一批创新性强、经济效益好、产业化特色鲜明的科技企业,培育若干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特色突出的知名品牌。关键技术自给率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一是制定和完善《西宁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创新型城市各项试点工作落实和开展,取得初步的成效。二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西宁市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委员会,加强对《实施方案》实施的统一部署,明确具体行动计划,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进行动员部署,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较为浓厚的创新氛围。三是依据《实施方案》建设的重点,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和落实具体的工作方案。

(二)提升发展阶段(20XX年7月2015年6月)

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落实“5568”创新工程的各项任务,进一步完善城市创新体系,提升集聚创新资源能力,建立内生驱动创新模式,弘扬创新文化,充分激发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在科学技术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育、文化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并取得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大力推进并把西宁建设成为全省的自主创新示范区,使其成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青藏高原一流、西部地区有一定影响的科学发展试验区、先进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成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通过工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社会领域科技进步,努力将西宁打造成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创新环境和谐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三)检查评估阶段(2015年7月2015年12月)

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成效进行全面总结,重点加强对弱势项目的督导检查,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完成自评检查工作,确保我市通过创新型试点城市的验收,并接受科技部的考核和检查。

第2篇: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促进城市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加快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基础

(一)创新发展现状

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总人口729.41万,20XX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81亿元,全部财政收入413.3 亿元。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开放创新、富民强市,把新唐山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建成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总战略和总目标,按照“科学发展·科技先行”的理念,积极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重大科技支撑项目顺利实施。20XX年以来,实施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支撑、创新基金项目124项,其中300km/h高速动车组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技术、钢铁企业低压余热蒸汽发电和钢渣改性气淬处理关键技术等1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2、新型政产学研协作模式率先突破。我市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成了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这是中科院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立的第一家与地级市合作的技术研发与转化机构。20XX年以来,共安排科技三项经费4000万元,专项支持技术转移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该中心与企业合作研发的一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3、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XX 年底,我市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共有4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行业重点实验室、农业产业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100个;拥有本科院校4所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形成了支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工程化研究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被确定为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城市、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等。20XX年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50强。

4、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实施了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培育与产业化引导工程,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0XX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为190亿元和67亿元,增速达到22%以上。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成为国家首批认定的创新型企业。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国家钢铁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陶瓷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焊接产业基地、国家高速动车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先后落户我市。

5、创新政策环境明显改善。制定实施了《唐山市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唐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唐山市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法规和文件,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优势特色

唐山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具有以下优势:

1、全国首个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建设。20XX年XXX总书记视察唐山,提出了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构想。我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以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四城一河”建设、城乡等值化、社会治理和谐化为重点,要求必须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方式,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创新驱动,推动唐山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随着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深入,“科学发展·科技先行”的理念已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2、以曹妃甸为龙头的唐山湾“四点一带”的开发建设。曹妃甸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是环渤海地区的“黄金宝地”和“耀眼明珠”。以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和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构成的唐山湾“四点一带”的开发建设已进入大规模产业聚集的新阶段,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技术运用、技术集成、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强、拉动辐射效果明显的优势,使之成为引领带动全市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示范区和辐射源,为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提供了波澜壮阔的舞台。

3、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唐山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毗邻京津,有利于接受技术辐射带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随着曹妃甸大港和唐山机场的开发建设,将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辐射到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为跨区域、跨产业的资金合作、技术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环渤海地区尤其是京津冀都市圈的快速发展,为我市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环渤海及东北亚地区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提供了重大机遇。

4、雄厚的工业基础。唐山素有“北方煤都”和“北方瓷都”之称,是国家重要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现有160 多个工业门类,已形成钢铁、能源、装备制造、建材、化工等优势支柱产业。2015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931.4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10.42亿元,精品钢材、基础能源、优质建材、装备制造和化工五大产业完成增加值1252.07 亿元。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将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跨越发展创造强大的动力。

5、浓厚的技术创新传统。唐山历来重视技术创新活动,先后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和我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对推进中国近代工业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20XX年,国内第一台应用于煤矿井下的机器人研制成功,同年6月首列国产时速350公里CRH3“和谐号”动车组,创造出了394.3km/h 的中国铁路第一时速,实现了中国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等级的历史性跨越。唐山人秉承这种技术创新的传统,在加快城市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必将会创造出更多的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

尽管唐山具备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良好基础,但也存在着科技资源相对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创新体系不够完善、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够显著、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健全、高端创新人才缺乏、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牢牢抓住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面推动思想观念、发展方式、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不断夯实创新基础,增强创新活力,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试点目标

总体目标:努力把唐山建成自主创新优势明显,区域创新体系日趋完善,产业竞争能力快速增强,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的创新型城市。成为环京津乃至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科学发展示范区,成为我国推进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创新型城市转型的示范城。

到2015年具体目标:(1)区域创新体系趋于完善。引进一批优质科技资源,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国内知名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机构,重点建设10大特色产业基地和10大研发中心。(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商标、品牌、标准。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以科技创新加速培育10大名牌产品。

(3)创新投入明显增长。市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到2%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4)创新人才队伍迅速壮大。集聚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批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领军人才,培育一批职业技能人才,打造若干与唐山主导产业紧密相关的产业创新团队。(5)新型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做强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推进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创新。实施“三百计划”,加速形成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化工”和“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两个“三足鼎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6)城市创新发展全面推进。城市生态文明逐步改善,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社会更加和谐,全民科学素质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三、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揽,深入实施“科教立市”战略,广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推动资源型城市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跨越,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方式,支撑科学发展全面创新。

(一)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创新发展战略

确定“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为重点,积极推动原始性创新”的城市总体创新战略。实施开放创新,大力推动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结合,促进外源技术内源化。鼓励和支持以应用为导向的集成创新。有针对性选准一批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集中优势科技资源,进行相关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攻破和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

(二)健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介紧密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科技竞争力。完善科技合作体系,充分借用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科技资源,弥补我市科技资源不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专利战略的研究和运用,推动知识产权交易,促进技术流动。引进风险投资、担保、私募和证券等各种类型资本机构,打通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信用贷款、小额贷款等科技金融渠道,带动社会资本和企业投入研发力度。

(三)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创新活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突破制约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公平、高效、完善的体制机制,提高创新成效。重点完善创新主体动力机制、完善政府管理服务体制、创新科技与经济紧密融合机制、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与激励机制和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支撑,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创新

按照唐山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规划和部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积极围绕曹妃甸为核心的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建设、资源型城市转型、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化等值化发展、和谐唐山建设等探索具有特色的创新实践模式,丰富试点内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城市管理、城乡统筹、社会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的创新,为同类城市提供经验,作出示范。

四、近期重点推进的工作

(一)钢铁产业技术创新

以曹妃甸京唐钢铁公司、唐山钢铁集团等大型企业为龙头,推广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技术、钢铁企业低压余热蒸汽发电技术,重点研究开发钢铁生产过程实时优化运行技术、系统能量管理中心、超大型高炉系统工艺技术、低成本高效化生产洁净钢水的工艺技术、高品质薄板生产技术、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取向电工钢技术等新技术;完善高温高压干熄焦、烧结余热利用、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铁矿等技术,不锈钢、轴承钢、工具钢、齿轮钢等高附价值钢铁产品生产技术。力争在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低压余热发电、钢渣处理、超大型高炉干法除尘等方面拥有一批居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自主核心技术。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局配合

(二)化工产业技术创新

依托唐山市的海洋和煤炭资源优势,以煤化工、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三大化工产业链向精细化工产业链的延伸为主线,重点攻克各产业链延伸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焦炉煤气制甲醇及深加工先进技术、大型甲醇制烯烃生产及产品深加工先进技术、有机硅单体生产及下游深加工、海水提钾等技术。并且围绕南堡10亿吨大油田开发建设、曹妃甸工业区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积极进行重大项目相关配套产业技术的前期研究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局、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配合

(三)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

与国内外大公司、研发机构积极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机器人模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于神经网络与模糊算法的智能控制、多种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远距离通讯抗干扰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现有焊接机器人、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管道探伤机器人、建筑清洗机器人、高压巡线机器人的使用性能。进一步开发新型专用机器人产品,推动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打造出具有较高自主研发能力和较强产业优势的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

责任单位: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局等配合

(四)电动汽车研发与曹妃甸电动汽车城建设

积极推进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电工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合作联盟,引进尖端人才,围绕电动车整车仿真与控制系统、电动车CAN 总线开发与测试、电池系统开发检测、先进电机驱动系统、电动车标准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重点攻克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与ABS 系统的一体化设计与控制、匹配设计与能量管理的耦合技术、基于FlexRay等新型总线协议的网络在环平台及其应用技术、电池单体性能和一致性提升、电池电容一体化技术、电池管理系统大规模产业化技术和工艺、先进稀土永磁直流电机技术等一批核心技术,并形成专业研发团队。

争取成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打造曹妃甸电动汽车城。制定《曹妃甸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消费的优惠政策》,坚持以整车为龙头,以核心零部件为突破口,以使用促研发,以研发促产业,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核心技术领先者,积极推进电动车动力总成、高性能锂电池、永磁直流电机等一批产业项目,并达到30-50万辆整车生产规模。

责任单位:曹妃甸电动汽车城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曹妃甸新区管委会、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唐海县、市科技局、财政局配合

(五)曹妃甸循环经济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依托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组建曹妃甸循环经济工程技术中心。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创建多层次、多学科技术融合的重化工业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共享平台。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开展循环经济政策与法规研究、重化工业生态工业研究与评价、新能源开发与能源梯级利用技术研究、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研究、逆向物流规划与技术研究、钢铁产业生态技术研究、技术集成、成果推广与示范应用等工作,最终在钢铁、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经济核心技术,搭建“技术—工艺—人才—应用”系统化支撑体系,为重化工业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责任单位: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牵头,市科技局、发改委配合

(六)唐山湾生态城市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依托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管委会,强化与清华大学、瑞典SWECO公司等单位合作,围绕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设计、可再生能源工程、资源管理工程、绿色交通工程、绿色社区工程等领域,针对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重点开展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加快绿色能源、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节能建筑、低排放智能交通、集成通讯、海水淡化、封闭水处理、垃圾处理与回收利用、盐碱地生态治理、可持续发展等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转化和应用,研究落实141 项生态城市建设技术指标要求,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工程技术行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责任单位: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管委会牵头,市科技局、发改委、规划局、城管局、住建局配合

五、20XX-2015年主要工作

(一)健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以弥补科技创新资源不足为核心,以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突破口,以建设技术研发、中介服务、科技合作和创新产业化体系为重点,引进国内外的优质科技资源,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介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提供支撑。

1、加快中科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建设

主要目标:建设成唐山高新技术研发与自主创新的平台,环渤海地区重要的高科技成果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开创新型政产学研紧密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工作任务:重点引进8-10个中科院所属研究所进驻“中心”, 每个研究所组织1-3个适合唐山主导产业发展的课题组,以钢铁、装备制造、陶瓷、新能源、新材料、环保和节能减排为主要发展领域,以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重点,实施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力争钢铁行业在节能节材、陶瓷行业在更新工艺和产品、新能源行业在制造国际一流风力发电设备等方面实现突破。特别要围绕高速动车组研发,加强与中科院力学所、软件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

第3篇: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创省会发展新优势,加速提升我市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维护省会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发展目标,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营造创新友好环境为突破口,按照“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突出特色、引领示范”的工作思路,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将我市建成全省创新资源集聚的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区、创新体制机制的试验区、宜居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建成创新能力强、经济发展后劲足、城市功能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创新型区域中心城市,进入全国创新型城市的先进行列。

1.科技支撑取得新突破,集聚创新资源能力显著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以上,财政对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2.65%,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达3%以上,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力。拥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50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000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50名,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00人,万人拥有高技能人才350人。全民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高。

2.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显著提升。培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0家,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0家以上,其中,新增国家级5个、省级30个。高新技术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达65%以上。万人专利申请量达30件。创建省级以上名牌300个、著名商标30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济南高新区等各类园区引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围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目标,打造生物、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500亿元。以创新为驱动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42∶5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0%.发挥省城区位优势,引领和支持全省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4.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创新服务辐射能力显著提升。建设2-3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成各类生产力促进机构40个以上,实施标志性产学研工程项目100个,新建产学研中试基地50处。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融资机构达到10家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融资体系。形成以省会都市圈为核心,辐射服务全省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创新服务网络。

5.创新机制环境取得新突破,示范带动作用显著提升。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创新决策机制和协调推进机制日益完善,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实际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模式。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推进均等化长效机制。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基本步入绿色城市、可持续城市与低碳城市发展道路。

二、主要工作与重点任务

(一)加强管理创新,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强化政府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促进政府部门从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转变为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制定者、配置过程的监督者、配置绩效的评估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政府投资监管、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的制度改革,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切实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行为纳入依法运转轨道。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内部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作用,促进政府管理职能更好地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

完善创新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关于推动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加大创新政策导向作用,通过财政引导和产权激励等政策,推动重点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完善政府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向自主创新主体倾斜的配套制度。提高政府采购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比例,支持符合我市经济发展方向,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科技成果产业化。

加强规划引导。按照国家关于创新型试点城市发展战略部署和济南市科技创新实际,进一步明确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定位,纳入全市、县(市)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加强规划管理的统筹协调、执行和评估,提高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以科学规划引领科学发展的机制。

(二)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创新资源高效整合。建设山东省创新资源的集聚区、扩散区,通过省市共建、完善济南都市圈技术转移机制、加强区域间合作创新,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发挥创新型城市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

1.充分发挥驻济高校、科研机构的原始创新优势和人才培育优势,促进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探索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新型合作模式,加快建立开放、流动、协作的知识创新体系。充分借助山东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合作平台,继续加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省医学科学院等院所的合作,重点针对我市优势产业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应用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扶持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形成一批一流的科技团队和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拓展大学科技园建设规模,促进产学研结合,使之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创新人才集聚地和高技术研发基地。建设一批省、市重点实验室,高起点引进3-5家国内顶尖的权威科研机构或一流的国际研发机构。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与企业共享资源、合作研发,组建开放型或实体型创新研究机构和联合开发机构,共同培养创新人才、进行高层学术交流、开展原始创新以及共性和关键性技术联合攻关。

2.省市共建重大创新服务平台,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建设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以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为核心,形成功能完善的信息通信技术研发中心,搭建国内一流的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推进科技创新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全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创新资源的重要承载地和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高速发展的“创新引擎”。满足科技创新创业需求,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面向科研,面向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人才培训、仪器设施共享服务。

建设山东省重大新药创制平台。由山东大学联合山东海洋大学、山东省药科院、山东省医科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药研究院和济南高新区共同承建,包括先导化合物发现优化单元平台等12个子平台。建成以济南高新区为重点、技术链与产业化链相衔接、“一区六基地二十个示范企业”为主要内容、区域相对集中、服务能力完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新药研究与成果转化体系。将济南高新区新药孵化基地建设成为国内最主要的药品研发成果转化基地。3.进一步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创新资源的集聚、扩散提供社会化、网络化服务。以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和服务支撑平台建设为重点,强化技术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提高转化速度和转化效益,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大力推动我市各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扎实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完善大型科学仪器公共服务平台的评价方式和运行机制,提高仪器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益和服务质量。

建立完善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平台。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网络资源、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与国家、省形成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专项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服务系统、专利技术交易系统和知识产权专家咨询系统。

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发展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服务网络化的总体要求,培育一批专业性、综合性孵化器。提升创业服务中心服务支撑功能,保证科技创业成功率,实现孵化功能和服务效能新突破。支持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其他投资主体创办多元化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创办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行业的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各类孵化器之间的互动式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产学研“绿色通道”,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协作共建机制,支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企业立足自身优势,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与核心技术、联合开发产业化项目为重点,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科技创新载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积极做好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以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为纽带,以特色园区和留学生创业园为载体,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强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企业集团在区域农业创新体系、现代农业、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组建重点实验室。加强中乌高科技合作园的建设,使其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科研成果孵化的重要平台与载体。

(三)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加快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融资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快发展重汽、浪潮、中创、二机床、齐鲁制药、福瑞达、力诺、圣泉、九阳等一批自主创新骨干企业,形成若干具有国内比较优势和领先水平的名牌产品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2.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资源优势,提升企业技术研究水平。支持行业特色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高层次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及产学研中试基地等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通过体制创新、吸纳人才、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投入等措施,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市场化水平。以行业协会为主,政府部门推动,建立若干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增强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密切跟踪数控机床及重型锻压设备、新材料技术、计算机软件、医药化工、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重点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培育50家以上企业成为国家级、省级专利试点企业。

3.深入实施“专利、品牌、商标、标准”四大战略,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升级。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已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档次,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培育一批具有专利权的核心技术,加速专利技术产业化。以增强企业创造专利能力为主线,将专利工作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及生产经营全部环节。加强引进创新和集成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能力。

4.加快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创新载体功能。以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建设为契机,加快济南高新区发展步伐。着力打造软件、计算机、网络通讯、数字装备等四大产业集群,形成“创新、产业、辐射、环境”四大高地,建成集创业孵化、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创业基地。推进齐鲁软件园、创业服务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环保科技园、出口加工区等特色园区建设,增强科研服务、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和产业承载功能。加快济南经济开发区、明水经济开发区、济北经济开发区等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承载能力,形成管理体制先进、产业结构合理、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区域功能清晰、支撑服务体系完善、能够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创业发展的集聚地和制高点。

(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1.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工业结构。立足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大做强软件服务业,以创建中国软件名城为契机,加快建设软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培育国内最具竞争优势的特色软件产业集群,加快软件服务业服务化、网络化、高端化和国际化进程。重点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八大类软件,实施“双十”和“双百”工程,推进四大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一城五区”软件服务业功能布局。大力发展信息装备制造业,以浪潮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着力发展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服务器及计算机外围设备生产基地。加快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建设,推进济南光电子产业园建设,加快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专用电子设备开发生产建设项目,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生产协作体系。发展消费类电子产业,重点加快数字电视机顶盒、数字多媒体终端产业化进程,发展壮大智能家电产业。

新能源产业。加快新能源推广利用步伐,突出发展太阳能利用产业,完善产业发展保障体系,走规模化、国际化和集群化发展路子。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产业、太阳能发电产业、生物质能产业、地热风电装备制造业。

生物医药产业。以国家规划建设重大新药创制平台为契机,加快建设产业发展聚集化、产业水平国际化的生物技术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源整合优势,加快发展化学药物制造、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生物服务六大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交通装备制造业,加快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围绕建设国内最大的重型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和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轿车、摩托车生产基地,坚持整车发展与零部件升级并举,着力构建协作配套体系,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施一批发动机、变速箱、驱动桥等关键总成以及高技术零部件配套项目。积极推动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发挥核心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扩大重点产品生产规模,强化行业资源整合,提高社会化协作配套程度,形成较为完备的机械装备产业体系。实施大型数控机床、钢结构数控加工设备等一批生产项目,巩固济南市在全国锻压设备和数控压力机方面位居首位的市场优势。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条件,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建立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具有高效服务功能的金融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济南”品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积极传承历史文化精髓,凝聚深厚文化积淀,整合文化资源,拓展产业领域,推进文化创新,建设精品工程,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传媒网络,打造现代文化品牌,建设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进一步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实施盖家沟、担山屯、郭店等三大物流园区和国际集装箱分流中心,以及空港、邢村、桑梓店等4个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强化物流平台支撑,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建设面向全国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3.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发展特色增效农业为目标,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继续实施“十、百、千”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力争在农业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信息技术、食品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培育壮大一批农村科技型龙头企业。按照省会城市需求特点,重点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模式,推动星火产业带、示范园区、品牌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大幅度提高节水灌溉水平。推进生态村建设,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综合利用。

4.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体系,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逐步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长效机制,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加强对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积极扩大清洁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应用范围,合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模式,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效率。鼓励应用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加快建筑节能一体化进程。强化城市计划用水,大力推广节水保泉、水体控制和治理技术,推进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市场化。加快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应用农业节水。发展城市污水治理成套设备、脱硫除尘成套设备、秸秆气化成套设备、废塑料综合利用设备等环保设备制造,搞好环保工程及技术开发服务和资源综合利用。5.依靠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围绕新型工业强市战略,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应用示范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突出抓好汽车、钢铁、石化、机械装备、建材、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的改造,推进济钢、重汽、济柴、炼油、二机床等一批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促进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建立以软件企业和大型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支撑体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技术水平。

(五)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1.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宽带、移动高速、多媒体城域网,形成覆盖全市城乡、具有国内先进水平、适应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高速公路”体系。围绕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配套,建立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处理机制,推进光纤管道、通信铁塔等基础设施集约化应用。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和精品宽带网络建设,提高网络承载能力,提升互联网接入带宽标准。基本建成基站布局科学、通信覆盖全面,服务水平领先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制定“无线城市”建设规划、技术标准及应用扶持政策,统筹建设与第三代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网相补充的宽带无线网络,推广无线宽带新技术和新业务应用。

2.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以信息化为载体,全面推进城市现代化管理与技术创新,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大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公众服务和教育、医疗与公益性服务的信息化进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提高交通运输、商品流通、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社会效益,提升社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加快交通信息通讯、网络、自动控制、交通工程等技术研究,构建高效的智能交通系统。

3.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市容市貌管理,改善城乡整体面貌,推进城市维护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建设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高标准建设和改造防汛、消防、人防、气象、防震等设施,完善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预案,全面建立起由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救灾指挥系统、减灾行动系统组成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维护城市安全运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六)加快社会事业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确立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建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长效机制。研究制定适合我市实际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体系。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门类、结构和重点,建立重点突出、门类齐全、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动态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落实公共服务责任。制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总体要求相衔接、相适应,分阶段、有重点、按步骤地予以实施。

3.创造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环境。从打造城市现代特色、宜居特色、自然特色、生态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入手,实施城市综合体建设、新区建设、畅通建设、设施建设、特色建设和居住提升、生态提升、管理提升等八大工程,力争到2015年建设成为全国最具魅力特色的宜居宜业城市之一。

(七)实施创新人才战略,健全人才支撑体系。

1.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强创新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按照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泉城学者”建设工程、泉城企业家培养提升工程、高技能人才提升工程、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程、创业人才扶持工程、“济南名士”打造工程、泉城人才环境优化工程、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现代农业人才开发工程等10项重大人才工程,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引进吸纳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和留学人员来济创业。在科研创新领域,重点支持引进两院院士、国家级实验室和重点学科负责人、长江学者和泰山学者、重大科研或工程项目主持人、博士生导师等领军人物,以及具有才干的留学人员和原创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广泛吸纳各类优秀人才,汇聚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学术技术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和全市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占据人才制高点,更好地为省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3.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管理制度,不断激发人才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继续改革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引导科技人才向关键行业、重点企业、科研和生产一线集聚。加快创新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人才基础信息库,促进各类创新人才互动合作,逐步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创新人才市场网络。

(八)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提高全民创新意识。树立创新发展观念。按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把发展观念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指导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强化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意识,开拓创新、勇于突破意识,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意识,科学务实、精致高效意识,努力使思想境界与创新发展的要求相符合,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相一致。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倡导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培育宽容失败、敢冒风险的创新理念,培育尊重个性、支持冒尖的创新意识,培育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创新品质,形成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风尚。搞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引导全社会树立创新光荣的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社会各界共同投身于创新型城市建设事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委员会成员,指导协调、督查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各项职能。各县(市)区政府及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组织协调机制,具体负责本区域、本部门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统筹安排,全面推进。

(二)强化工作调度,密切协调配合。加强与科技部、省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适时调度工作进度,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共同推进试点工作。各级各部门结合各自发展环境和优势,选准创新工作切入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要加强整体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建立考评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的工作目标和责任,推动其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管理,强化考核监督,形成良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管理机制。

(四)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将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逐步提高财政对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在现有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加大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资金发放、使用、监管、效果评价办法,提高资金保障程度和使用效益。加强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民间资本进入高新技术投资领域,逐步完善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多种政策手段,降低科技投入风险,激励企业、个人和科技风险投资机构不断增加投入,提高投资回报率。加强与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的联系沟通,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鼓励支持企业在国内外以债券、股票等形式吸纳社会资金,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

第4篇: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精神,结合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我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科技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我市经济增长由资源、资本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鼓励原始创新的同时,着力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在政府引导创新的同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围绕市场需求,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把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和保障,为科技创新提供内在动力,建立并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形成自由宽松、富有活力的良好创新环境。

三、工作目标

1、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高。到“十二五”末,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十五”期末提高12个百分点,达到60%以上,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XX年,全市建立20家以上国家级或省级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扶持5个以上国家驰名商标或名牌产品,30个以上湖南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全市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6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占35%以上。

3、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形成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到20XX年,新增高新技术创业孵化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

4、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到“十二五”末,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处理达标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指标达到2.0吨标煤/万元,基本建成初级生态城市。

5、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基本形成。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对国内外科技资源的吸纳力显著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全市科普工作社会参与率达到60%,公众科学素质提高1.5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

四、主要任务

通过扶持创新型项目,培育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型园区,完善创新服务体系,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

1、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加强科技攻关和开发,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开发机构和博士后工作站。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培育20家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能力、规模产业化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到“十二五”末,力争全市90%以上研究开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工作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经费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来自于企业。

2、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针对制约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组织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通过技术攻关,使电动轮自卸车、混合动力汽车、城市轨道车辆、风力发电机、塔式起重机、振动式压路机、矿用通风机、燃气具、有机颜料、电池材料、玻璃窑炉耐火材料、地源热泵空调、精品钢材、发动机活塞、脱硫除尘设备等主导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施“4315”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即围绕以车辆、矿山装备为代表的机电一体化产业,以新型功能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新型中成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和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节能环保产业等4个高新技术产业,选择30个左右的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滚动扶持,培育壮大10家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到“十一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积极整合园区资源,加快以(德国)工业园、九华经济区、新材料工业园、双马工业园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引导新项目、新产品向园区聚集,延长产业链,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发展。

3、全面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全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广电、计算机网络等多网融合,加强信息技术的二次开发,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政务、科技、教育、文化、社保、医疗、流通等领域的应用,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设,建设农业信息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化项目,提高城乡信息化整体水平。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推动产品设计方法、企业管理模式、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培育一批有辐射作用的信息化示范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管理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关键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0%,促进全市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

4、加快农业科技攻关与产业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针对新农村建设的技术需求,加强水稻优质丰产、种苗优化、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示范与产业化、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科技攻关与开发,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生产效率。到“十一五”末,主要农作物品种优良率提高3-5个百分点,生猪产业化配套技术、水稻栽培技术和湘莲加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健全“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运作机制,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重点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在竹制品加工、湘莲加工、生猪产业化等领域完善农业产业链,促使农产品向工业产品转化,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工程,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在全市5个县市区设立知识产权局,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专利转化机制,政府建立专利转化扶持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项目,积极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促进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手段,优化我市的投资软环境;建设中国机电专利信息中心,充分运用专利信息,结合我市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开展专利战略研究,充分发挥企业在专利战略研究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扶持企业申报专利、注册商标、登记版权和取得行业技术标准的制标权,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国省名牌,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保持我市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到20XX年争取我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6、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建设好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四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扶植和培育各类技术评估、技术服务、管理咨询、技术认证、专利代理、产权交易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组织,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技术市场,逐步形成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作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7、全面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大力开展以“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为重点的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提高广大公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加大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建设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示范县、省级科普文明社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立比较完善的科普场馆体系。逐步建立起由科普专家、科技工作者、技术能手和科普志愿者组成的专群结合、专兼结合、基本稳定的科普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有计划地扶植一批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科普组织,基本形成多层次、多元化、专业化的大科普组织体系。

五、保障措施

1、建立省市共建机制。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省市结合的市科技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创建科技创新型城市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聘请在湘院士及相关领域学术带头人、战略研究专家、政府部门资深人士、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组建专家顾问咨询委员会,为我市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撑。加强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结合,进一步改革科技管理机制,着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完善全市科技创新体系。

2、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加强科技经费的规范使用,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经常性增长幅度,20XX年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2.0%以上,科技发展资金累计达到2000万元。完善科技投入的归口管理,切实改变政府科技经费的条块分割、分散重复投入的状况。加强科技经费的监督管理,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到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5%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2.5%以上。促进银企合作,鼓励、引导各银信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投入,重点加强各商业银行与高新技术企业间的协调与沟通,引导各类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3、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到20XX年,全市各类人才总量力争达到23.6万名,具有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拔尖人才达到6000名。注重把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放到重要学术、技术岗位或与其专业紧密相关的领导岗位,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原则,采取调入、聘用、借用、兼职、合作、学术交流、技术指导、技术咨询以及领办、自办、合办各类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办法,以个别引进、团队引进、项目联动引进等形式,吸纳国内外人才智力资源。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由用人单位给予相关补助,并在科研项目、科研启动经费、工作用车、医疗保险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其子女在市内中小学校就读,按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以成果、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可实行期权、股权奖励。对在科学技术前沿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委、市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重奖。对评选出的优秀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人才,按规定发放政府津贴。

4、强化创新激励措施。积极扶持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对通过国家级授牌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政府将分别资助20万元。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得湖南名牌产品、湖南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授权的专利每年安排20万元进行奖励。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关心和尊重创新型企业家,支持和激励企业家在实践中提升经营理念、战略眼光和管理能力,使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在政治上有荣誉、在经济上有实惠,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5、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华工业园等科技园区,大力开展科技招商,着力吸引大公司来我市设立研发中心和分公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积极推进大学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计算中心等向企业开放,大型企业、军工企业重点设备和装备向全社会开放,提高科研设施与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益。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机电一体化特色产业基地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基地,继续举办地区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利用园区良好的投资与创业环境,开展以企业、产业为主体的国际科技合作。大力扶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加强本地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市的产业水平和对外开放能力,增强我市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6、严格考核奖惩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创建工作的各项具体任务,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充分调动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推动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工作的强大合力。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每年从科技经费中安排15万元,对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进行奖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584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