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篇一: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
关于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状况的

调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精神,加快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受县委委托,2006年5月中旬,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发展与改革局、统计局、工商局、税务局等有关部门对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政协对这次调查活动很重视,XX主席和3位副主席都参加了这次调查活动。调查之前,政协专门召开了会议,听取发改局、统计局、工商局、税务局、各乡镇和金融部门负责人对这次调查的意见和建议,会议确定对XX集团等12家非公有制企业进行抽样调查。这次调查的12家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业8家,商业1家,种植业1家,建筑、房地产业(含物业管理)2家。调查中,委员们认真听取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和12家企业发展情况的介绍,实地调查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调查结束后,参加调查的委员和部门、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讨论,委员们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我县非公有制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截止2005年底,我县共注册非公有制企业XXX家,其中工业XXX家,商业XX家,餐饮、住宿、服务业X家,建筑、房地产业X家,物业管理X家。从业人员XXXXX人,总资产XX亿元,负债XX亿元,资产负债率XX%。2005年全县非公有制工业总产值XX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XX%,同比增长XX%,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XX%,其中产值过XXX亿元的X家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X家,分别为XX集团、XX药业、XX纸业和XX集团、XX有限公司。可以说,非公有制企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贡献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呈现以下八个特点:

1、促进了我县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增长,在县域经济中发挥着主体作用。2004年全县税收总额XXXXX万元,非公有制企业纳税X万元,占税收总额XX%;2005年分别为X万元、X万元、XX%,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增幅较县级税收增幅高出近33个百分点,其税收在总量、增幅、增额等方面均远远超过公有制经济,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9%来源于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对全县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主体。

2、带动了全县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我县XX工业园区入园的80家企业中96%的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园区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另外,非公有制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别是生物制药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发酵工业两大产业,成为全省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产业。XX乳业、XX等企业朝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县城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吸收并转化了相当一部分的农业人口,为我县城市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总体讲,非公有制企业带动了我县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非公有制企业随着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组织化运行程度的提高,促进了贸工农联接,延长了产加销链条,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稳定来源。XX集团年消化玉米80万吨、XX企业年消化玉米70万吨,每年增加农民收入近20000万元;XX纸业和XX纸业每年数十万吨造纸用的麦草,

【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

绝大多数来自于我县;XX乳业千余头奶牛的饲草、饲料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不菲的收入;XX集团、XX等企业都与“三农”息息相关,如果加以引导,这些非公有制企业将成为解决我县“三农”问题的中坚力量。

4、拓宽了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不断发展,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吸收从业人员的数量也呈增加的趋势。去年县人事劳动保障局对62家有一定经营规模效益的非公有制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从业人员XXXX人,其中农民工和下岗职工XXXX人,超过1/3。另据调查,预计今后每年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可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并且非公有制企业形成的劳动力市场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非公有制企业逐步建立起良性的就业环境。

5、成为“科技兴县”的“排头兵”。近年来,XX集团、XX药业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开发。XX集团被确定为自治区30户非公有制重点企业、自治区“大二型企业”,企业的发酵技术为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XX药业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一期国家重点技改“两高一优”项目1个已建成投产。还有其它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的科技项目和生产工艺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非公有制企业在以科技振兴企业方面走在了“科技兴县”的前列。

6、党、团、工会、妇女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本次调查中,非公有制企业对党、团、工会、妇女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别是成立党组织的企业普遍认为非公有制企业成立党组织很有必要,党组织对企业的发展促进作用很大。XX建材、XX集团等企业的党组织、共青团、工会、妇女工作搞得丰富多彩、富有成效。例如:XX建材公司在生产经营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企业党、团、工会、妇女组织齐头并进,给予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了员工以厂为家、为厂奉献的热情,全厂形成了促和谐、比贡献的良好工作氛围,企业因此还被评为我县先进企业、“五个好企业党组织”,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非公有制明星企业以及省消协“诚信单位”;XX集团二分厂团支部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积极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2004年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非公有制企业党、团、工会、妇女组织把职工紧紧地团结在企业党组织的周围,使他们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

7、非公有制企业成为活跃和繁荣市场的“领头羊”。我们日常生活中小到生活用纸、味精、牛奶,大到居家住房、农家乐旅游等消费,非公有制企业进军的领域越来越宽,服务的行业越来越广,而且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大,极大地活跃和繁荣了市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既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也丰富和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8、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十分看好。从这次调查的XX集团、XX纸业、XX药业、XX建材和XX乳业、XX生态园等12家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看,多数企业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好,基本都能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XX集团2005年销售收入XX亿元,同年相继新建投产的2条生产线达标达产后,每年新增销售收入XX亿元,增缴税金XX亿元,集团将依托现有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最终把XX打造成全国发酵示范基地和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药业XXXXX、XXXXX和XXXXXX的投产达效,不仅有稳定的国内市场,而且远销美洲、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XX建材公司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新上了XX万吨水泥生产线;XX乳业为适应市场的需求生产能力增加到年产5万吨液体奶;XX米业的生产能力增加到年加工5万吨、销售10万吨优质大米;XX公司也即将扩建XXX项目。不单是调查的企业,其他的非公有制企业所上的项目市场前景也十分看好。非公有制企业迅猛的发展势头不仅为企业占有了更大的市场份额,赢得了更高的企业利润,而且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非公有制企业家们想的最多的是发展,如XXX集团宁肯自己多让利于投资方,也要想方设法把发展资金引来,加快企业的发展。在座谈中我们了解到,企业家们

最关心的是扶持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相继下发了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但由于宣传和具体落实不到位,使一些企业对有关政策了解不够或不深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也还跟不上,导致企业不能完全享受甚至享受不上与国有、集体企业平等的权利待遇和公平的竞争机会。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总体上是好的,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与东部发达地区和我省发展较好的县市区相比,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强。一些企业对引进和重用具有真才实学的管理人才认识不够,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因此导致一些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不得力,工业废物(废水、废渣)重复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企业的科技投入不大,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完全按《劳动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另外,商标和品牌的无形市场以及它将产生的巨大效益也不能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企业缺乏把握市场形势、适应市场发展的能力。

2、一些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据有关部门反映,我县非公有制企业有的企业治污设备时用时停,或者干脆停而不用;有的企业治污不达标就排放;有的企业没有上治污设备。企业追求效益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那是对人民和社会的不负责任,是根本不可取的。可喜的是在调查中我们看到,XXX纸业、XX集团、XXX纸业、XX药业四家企业正在安装调试升级改造的污水(物)处理系统,XXX纸业从废水中实现碱回收,不仅使排污达标,而且还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XX集团通过废水、废物再利用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排污问题,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XXX纸业正在将生物酶引入造纸工艺流程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该项目实施成功将在造纸工业治污史上掀起一场技术革命。XX药业的废水处理系统也已投入使用。这些非公有制企业开始把环境保护提到与经济效益相当的高度,为全县非公有制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带了好头。

3、一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些企业产品单一,不注重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产品销路不好,企业效益越来越差,有的甚至面临歇业倒闭的可能,转产或开发新产品因为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异常艰难。

4、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而且不够畅通。非公有制企业中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制约他们发展最严重的问题依然是资金问题。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2006年我县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新建、扩建的技术改造项目有17项,技改资金5.8亿元,初步统计,企业通过各类融资渠道能够筹措的资金不到1/3,缺口资金数额巨大。另外,金融系统信贷政策的调控,对非公有制企业融资影响特别大,政府在帮助企业融资方面显得很乏力。

5、非公有制企业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存在着差异。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全体职工都应该享有劳动工资、医疗、养老和工伤保险等合法权益。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企业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方面不能做到一视同仁。特别是企业管理者、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的医疗、养老和工伤保险待遇不一样,老职工和新职工这方面的待遇也不一样。有的企业随意扣发职工工资,随意延长劳动时间,无视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方面应尽快加以规范。

6、投资环境问题在调查企业中反映较为普遍。为了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党委、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可以说大政方针和大环境是好的。自1995年以来,我县出台的有关政策有10项,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促进了我县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成绩是一方面,但在实践中,一些政策、措施很难落实到位。还存在办证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和卫生许可证等环节上。另外《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提到的“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比例”一项落实起来就非常难,“政策性银行开展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仿佛是纸上谈兵,不见实效。给创业者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在全社会真正形成亲商、扶商、爱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仍然是今后党政部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

7、政府部门拖欠建筑行业工程款的现象较普遍,而且数额巨大。据调查,仅政府部门拖欠XX建筑工程公司的工程款就高达3100万元,其中仅教育系统欠1936万元。企业应得利益得不到切实兑现和保障,数千万元的欠款束缚了建筑企业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欠款直接导致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

8、政府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部门还存在职能转变滞后、办事效率低和办事难等现象。一些优惠政策出台后得不到及时传达和贯彻落实,使企业不能及时享受优惠政策,错失发展良机。在工业项目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着监督和执法不到位的现象,特别是省发改委审批建设的项目“三同时”(同时治理污染是其中之一)执行率低,国家明令淘汰的“新五小”、“十五小”项目关停难。

三、几点建议

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十分重视,省、市、县党委、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这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党委、政府包括政协党组在内的重要任务。为进一步促进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服务非公有制企业的意识,提高服务实效。党委、政府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企业改制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政府职能部门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县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定,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树立新的改革观、服务观和科学发展观。提高两个认识,优化四个方面的环境。充分认识非公有制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催化”作用,消除一切束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阻力和障碍,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党政部门要增强为主体服务的意识,转变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完善相关制度,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提高监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劳动监察,协调劳动关系,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党委、政府要给非公有制企业合法的地位,真正做到政治上一律平等,政策上一视同仁,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要鼓励、支持、引导,服务要真诚、及时、到位。

2、尽快建立政务大厅。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行业在政务大厅集中、依法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不失为发展非公有制企业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政务大厅的建立可以减少暗箱操作,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政务大厅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国家、省产业政策、投资方向指导目录等信息,及时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

3、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认证认可、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鼓励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各类行业协会、商会自律性组织,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4、针对融资难的问题,建立融资担保机构。资金已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桎梏。如果政府能够成立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担保的机构,对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还贷有保障的项目和非公有制企业给予信贷担保,那不仅拓宽了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个别企业而言,那真是它们获得新生的“救命”钱。

5、党政部门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整体素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保持企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要实现知识化、专业化、科学化。党政部门要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

极引导、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实现由家族式管理的自然人产权向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转变,增强企业市场竞争的活力和潜力,特别是让企业的管理者具备科学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素质,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部门和企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引进科技专业人才,加强职工的培训教育,提高企业整体队伍素质,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6、要指导非公有制企业走上依法经营、科学经营、可持续经营的道路。依法经营是根本,科学经营是保证,诚实经营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非公有制企业要切实保障企业职工工资、养老和医疗保险等合法权益,要顺应市场发展需求科学决策,按照市场规律经营,企业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

7、党政部门要和非公有制企业共同开辟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只要不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领域和行业,党委、政府都应该鼓励、支持和引导,如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收购、控股、参股的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和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进入金融服务业。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参与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市政公用事业和旅游等其它产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可以进入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领域,放开市场准入,最大限度地拓宽非公有制企业经营领域。

就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县情而言,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我县县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篇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
2014年非公有制企业调研报告

2014年非公有制企业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县工商联和中小企业促进局组成联合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10余个非公有制企业、召集20多名企业主代表举行座谈会的方式,实录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非公有制企业2014年的生产经营状况、当前面临的困难及企业主代表对县委、县政府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结合平时工作中了解到的情况,调研组基本摸清了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在经济下行影响下的发展现状。经过调研组成员多次分析讨论,归纳出了2014年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特点和亮点、整理出了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参考企业主代表的意见和建议,针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整理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2014年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特点和亮点

1、克服全国经济下行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逆势小幅增长。预计到12月底,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总数达到6464个,比去年新增120个(其中:中小企业364个,个体工商户6100个),完成增加值28.82亿元,同比增长4.99%,占全县GDP比重约51.8 %,比去年增长1.8%;实现营业收入68.42亿元,同比增长6%;利润总额5.8亿元,同比增长10.27%;实交税金1.13亿元,同比增长1.8%固定资产投入

2.1亿元,同比增长4.48%。从业人员达到3.14万人,新增149人,支付劳动者报酬5.95亿元,增长0.51%。综上,2014

年非公有制经济各项指标实现小幅增长,特别是在新的工商注册制度下,为数不少的新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在大经济形势下行的背景下,显示出了非公有制经济强大的生命力,对今后县域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意义重大。

2、在危机中寻求突破,特色和优势产业开始转型发展。农业方面,借助省、市及我县农业园区(基地)建设的利好政策,在本县“五园区一基地”及十六个乡镇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的引领带动下,涌现出了绥德县绿源绿化种苗、绥德汉养殖、金鑫养殖、大自然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规模较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显成效。2014年全县农业企业增加值达到 亿元,同比增长 %。工业方面,农副产品加工业依然是全县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兰花花、老闫家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产品营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去礼品化举措,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取得了良好效果。这对我县这一特色产业的健康、持续和规模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 亿元,同比增长 %。服务业方面,通过业务主管部门采取请来专家培训指导和企业内部进行提升管理和服务、调整营销方式等措施,交通运输、商业和餐饮住宿服务业等我县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寻求降低市场不利影响和增加营业收入的办法,维持了第三产业的整体平稳发展。长运集团、联丰百

货等本土有代表性的企业,大胆创新,积极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和服务水平,实行多元化经营,促进了我县第三产业整体的规范化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亿元,增长 %。

3、跟随消费方式转变的潮流,开展电子商务初显成效。鉴于消费者消费方式转变,网购逐渐成为一种消费主流,我县非公有制企业也不甘落后,积极开拓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已初显成效。一些企业,如老闫家炒货食品、飞原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内部成立电子商务部,在淘宝网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官方旗舰店;一些企业,如兰花花生态杂粮、绥德汉食品有限公司委托代理商或专业网店销售自己的产品;一些企业,如雷家食品有限公司正筹建自主经营的独立电子商务平台,主要销售本企业的产品,同时兼营其他陕北特产。经调研了解,已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上销售产品的企业,主要是具有本县特色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网路销售营业额占公司营业额的比重还比较低,平均不到2%,处于起步阶段。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这些企业的产品市场知名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线下市场的拓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4、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企业自主建设和发展更加积极主动。首先,我县一些知名企业如老闫家、兰花花、天野绿色食品、优胜瓜子等企业在今年通过购买物流园区土地和长期租用土地的方式实现或启动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厂区占

地面积平均达到了20亩以上;同时,这些企业立足长远发展、科学发展,在已经建成的厂区(如优胜瓜子厂)或规划图(如老闫家炒货食品公司)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对生产车间、仓库、办公生活区等各个功能区进行可科学合理的布局,体现出了现代化企业的气派和规范性,成为我县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建设中的优秀代表。其次,近两年新注册、新开工建设的如百姓厨房、恒业菌业、益康杂粮、雷家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从建厂伊始即高标准设计,按照新思维、新技术、新设备的要求,克服我县非公企业普遍存在的土地、资金等困难,进行了规模化、规范化的厂区建设;在日常的生产和经营中,这些企业也应用较为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和技术设备,使得企业起点高,发展快,为我县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二、当前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我县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环境依然有待改善。我县大多企业还处在创业期,还是“一株幼苗”,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差,亟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呵护与支持。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我县多数具有涉企行政审批权限的单位办事人员态度好了,“吃拿卡要”的不良现象基本消失了,但在服务观念和意识、相关政策制度落实、工作机制的创新协调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全县支持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氛围依然不浓,合力依然没有形成。具体来说,当前

非公有制企业在兴业办厂时还存在手续难办、干扰较多等困难。在调研组组织召开的企业主代表座谈会上,部分正在进行厂区基建的企业主就谈到了一些切身体会:职能部门对土地使用权证、施工规划许可证及工程许可证等相关手续办理要求过于苛刻、办理周期过长,影响企业建设进度,同时也可能挫伤一些创业者的积极性,使创业者畏难而退。同时,以租赁方式占用土地的企业还存在厂房、办公房被相关部门划为违规建筑,企业难以顺利投产。而对于违规建筑,相关部门还存在“以罚代管”的不良执法现象。兰花花生态杂粮、天野绿色食品等2015年即要进行新厂区基建的企业主在座谈会上也表达了相同的担忧,期盼县委、县政府及相关单位在企业建设过程中给予协调和帮助,减少阻碍。

2、新建和扩建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困难。资金困难是中小企业的普遍性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导致我县非公企业发展缓慢的一个硬伤。通过调研了解,我县企业产生资金需求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企业创业时期的资金需求,这包括企业首次创业和扩大再生产两方面;另一种是季节性资金需求,有这类资金需求的企业主要是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在受季节限制的生产原料采购时期需要大量资金。目前我县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创业时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方面。调研组成员分析认为,造成企业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银行信贷要求的有效抵押物与企业缺少有效抵

篇三: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
2016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4

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促进非公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提高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水平,镇党委根据市委组织部的有关通知要求,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本辖区内的非公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全镇共有非公有制企业x家,其中:单独建立党支部的x家,建立联合支部的x家,从业人员3x4人,党员1x人,党员业主数x8人,资产总额为x万元,年营业额为x万元,年缴纳税收x万元。

结合xx镇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情况和党建特点在调研中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课题,现分述如下:

一是如何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领导体质和工作机制的问题。

不断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领导体质和工作机制,是党组织掌握非公有经济情况和科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体正确、健康发展的前提。一是建立了“党委书记总负责、班子成员分负责、党建工作指导员直接负责”的多维立体方法来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和完善党建领导体质。党委书记从宏观上做决策,确保方向不差。班子成员负责具体决策,确保方法、做法不差。党建工作指导员直接参与企业党建工作,确保党建工作从根本上不差。二是制定了企业与党委书记座谈,定期做党建工作汇报,镇政府不定时进行抽查的制度来进一步确保党建工作的完善。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每个季度随机抽查2-3个企业,与党委书记座谈,同时汇报该季度的党建工作进度。镇政府也不定期对各企业进行随机随访,对各企业的党建工作进行考察。以上各项措施的开展现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极大的加快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建立和完善。也进一步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

二是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的问题。

党建工作是富有活力的,是不断发展的。党建工作不能满足现状,更不能停滞不前。进步一巩固和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是党建工作进一步的要求。为此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进一步巩固企业党组、扩大党组织的工作覆盖。一是建立了企业重大决策必须向企业党委汇报的制度。涉及企业发展的重大事项须由企业管理层提议,企业党委决议,最后报镇党委备案,确保企业党委直接参与决策,要求企业党委对决策事项上报镇党委统一备案,以避免乱决策。同时企业党组成员也参与企业的具体运作,以确保企业党组成员能时刻了解企业的最新情况。此项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巩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决策事项上报镇党委备案也对企业党组的决策起到了监督作用。二是建立定期学习制度。镇政府通过外聘企业家讲课集中学习、倡导企业定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层和企业党组的工作水平。要求企业对学习内容进行备案,定期向镇政府上报学习心得。以确保企业党组的工作水平和企业管理层的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学习使企业党组成员更进一步的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使企业党组的决策更加科学,提高党组的威望。

三是如何找准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协调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更好的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实际工作中,很多设有党组的企业难免会犯党组决策一刀切,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错误,非但不能更好的帮助企业发展,反而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党建工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的具体管理是不冲突的、不矛盾的。两者不能只抓其一,也不能主抓其一,应该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党建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建立应该能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应该使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使企业党组的威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为了使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实现无缝对接,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层和企业党组的决策水平,找准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协调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更好的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镇政府深入研究、细心调研整理出以下两点建议:一是企业党建工作不能脱离企业的具体生产管理,党建工作的开展要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步进行。二者应该同时抓,党建工作要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具体抓,不能脱离开生产单独抓党建工作。二是企业党组成员要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之中,党组成员要做到对企业生产进度胸有成竹、对企业的各项生产要素信手拈来,确保党组成员时刻了解企业的最新状况,从而避免党组决策的滞后性。做到党组成员既是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又能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层中,使两者的身份合二为一,使两个对立的矛盾体整合成一个矛盾体。从而使党建的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出发点时刻保持一致,使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的发展始终拧成一股绳,始终喊出一个声音。

4

篇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
2015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与思考_[实习报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于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快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上规模、质量上水平,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按照县委安排,我办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主管局及相关单位进行详细调研,初步形成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有益借鉴。【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发展;从农业、 手工业、服务业到建筑业以及新兴产业,门类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省市县1997年、2015年两次为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高、贡献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全县上下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的转变;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副业,只能小打小闹到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业,必须发展壮大的转变;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被迫无奈、难登大雅之堂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积极主动、无尚光荣的转变。全社会基本形成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到今年9月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已达1771户,从业人员2632人,注册资金2022万元,与1997年底的1033户、1349人、440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71.4%,95.1%和3.6倍;私营企业总数达46户,从业人员668人,注册资金2231万元,与1997年底的8户、84人、186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4.75倍、6.95倍和11.53倍。

三是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从初期的商贸、餐饮、运输业等发展到加工、建筑、民办教育、网络文化、医疗保健等更加广泛的产业领域。目前,全县有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企业8家,民办中小学3家,民办幼儿园2家,医疗保健服务机构7家。

四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2015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协调和管理。进一步改进了服务方式,完善“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了健康、有序、开放、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来我县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有4家,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等领域。

五是社会贡献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主导产业开发、促进资源配置、繁荣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平抑市场物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推动了国民经济全面发展。2015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6%,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6%。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其次对财政的贡献份额逐年增加。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缴纳的各种税收占到财政纯收入的25%。2015年1一9月份,缴纳各类税收471万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40.2%。再次促进了就业。从业人员达到5500人,是国有企业就业职工的32倍,安排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问题

1、一些部门乱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搭车收费。如工商部门借年检验照之机,搭车强行收取个私协会会费和光彩入网费。按照有关规定,以上两项费用均属业主自愿交纳。二是利用税务发票征收事业性费用。如卫生监督所使用《陕西省延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应税收入发票》收取卫生知识培训费;质监站用税务发票收取材料测试费。三是在物价部门吊销收费许可证后继续收费。如消防大队收取的消防设施配套费。四是用收款收据、白条乱收费。如装璜办用白条收取某企业装修费;旅游局用收款收据收取旅游定点饭店制牌费,无收费项目和收费许可证;城关派出所用收款收据收取赞助费。另外,一些部门具有合法的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但在收取费用之后存在不按标准服务或着根本不服务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加重了个体私营业主的负担,而且破坏了经济发展环境,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优惠政策落实难。省、市、县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未能真正得到落实,有些部门没有真正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工作中不是积极落实政策、创造条件,而是乱设卡收费。如:税收减免、返还政策没有落实;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政策落实不够。还有一些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前置环节多,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机制,互相推诿、扯皮,导致政策悬空,无法落实。

3、非公有制经济质量效益不高、发展不协调。目前我县的私营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50万元的不到总数的20%,过100万元的只有4家。大部分企业的设备、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效益不稳定。从行业分布上看,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占企业总数的73%,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和经营性公益事业建设的民营经济很少,且发展滞后,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至今还是空白。

4、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困难。一是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不大。尽管金融业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 法规和政策,但银行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状况复杂,信贷风险过大,直接获利较小,普遍存在对非公有制企业惜贷现象。二是企业自身条件欠缺。不少非公有制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企业的信誉度差,可供抵(质)押的资产很少,缺乏进行融资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的难度。

5、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素质普遍较差。大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科学的决策,仅靠企业经理个人的思路决策,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经营型人才。管理形式上以家族式为主,简单粗放,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广泛调研,我们认为,加快宜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扎扎实实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应当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营造宽松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浓厚舆论环境。要坚决摒弃“怕别人赚钱,怕自己吃亏”的观点,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办厂,我上岗,你赚钱,我发展”的双赢观念,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舆论环境。首先要强化宣传,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对县委、县政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要典型示范,加大对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个体私营户的宣传、表彰力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与广播电视局应联合创办电视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在电视台、报刊宣传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体私营户,让他们介绍经验,现身说法,真切地感受到光荣。第三要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对违法违纪,有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设置障碍、制造摩擦的执法执纪部门和以权谋私的执法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弘扬正气,打击歪风。

二是狠抓政策落实,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我县促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下一步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特别是对优惠政策的落实。应由县委督查室、纠风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若干意见》及相关部门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认真解决相关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操作性不强的政策再做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2002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规范对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收费行为的意见》(宜发〔2002〕69号)至今落实不下去,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其束之高阁。要把督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形成一种制度,每季度督促检查一次,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首先要依法行政。这是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吃拿卡要的关键。要严格规范相关部门的执法行为,特别是收费行为。应把各部门独立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通过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尽量做到联合执法。一方面减少了对个体私营业主的干扰,在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监督,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集体办公”的形式现场解决个体私营业主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才能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依法查处。建议由纠风办牵头,相关管理部门配合,建立违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个体私营业主对有关部门执法行为的评议制度,对相关部门的违法违规和不落实《若干意见》的行为,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制的、行政的手段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并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曝光。第三要依法维权。要加强对个体私营业主依法维权意识的教育,为个体私营业主建立一条依法维权通道,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较快解决。纠风办要尽快建立个体私营业主投诉责任追究制度,,公布我县维权电话,并及时将个体私营业主投诉的单位或个人违纪违规行为予以纠正解决,维护个体私营业主的合法权益。第四要依法经营。要加大对个体私营业主守法诚信经营的监督,特别是违法违规经营问题,如偷逃税款、证照不全、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等等,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消费品市场的监管,教育引导个体私营业主做到依法诚信经营。

(二)优化产业结构,为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发展领域

从宜川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取向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石油工业配套服务业是增强非公有

篇五: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
2016非公企业职工技能情况分析报告

近年来,我区非公有制企业蓬勃发展,成为我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我区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企业发展关键在人才,在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加快优化升级新阶段,对外开放进入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时期,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对非公企业的成长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顺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区紧紧围绕人才强区战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自主和社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造就了一支在我市非公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职工人才队伍。为了更好地把握当前我区非公企业职工技能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对策,近期,我们对我区58个非公企业职工技能情况进行了调研,对非公企业职工队伍现状及今后工作的对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非公企业努力提升职工素质,通过加强职业培养,人才引进,全区非公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整体素质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为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区非公企业大力强化培训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培训规划、加大经费投入,在职工技能培训上狠下功夫。据统计,目前,有60.34%的非公企业建立自己的培训教育专门机构,有%的企业制定了单位人才培养目标或规划;有%的企业设有技能人才管理部门,有%的企业把职工教育培训内容写入集体合同;67.24%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额达到或超过1.5%。为了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提升培训效果,我区非公企业不断丰富培训手段,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自身和社会教育培训资源,通过企业组织、鼓励职工自学成才、职业技能比赛、院校系统学习、脱产短期培训和出国深造等多种培训方式,满足职工的不同需求。目前,在调查的58个企业中,有%的企业全员教育培训覆盖面达到90%以上,%的企业达到70-90%。

二、学习的热情不断增强。在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下,在企业的有效引导下,非公企业职工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一方面,进入企业之前要加强学习,一些企业认真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不断健全持证上岗制度,因此,职工必须要通过资格考试取得相关证件才能进入企业工作。据调查,有%的企业实行了持证上岗制度。一方面,在企业工作期间,职工普遍认为,自身技能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有一个理想和稳定的工作岗位,既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企业职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强烈。统计表明,有%的职工经常自学和参加各种培训。

三、竞赛的活动不断推进。区总工会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发起各式各样的劳动竞赛活动,如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技术革新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职工技能素质的提高。据调查,自以来,58个非公企业,每年开展技术练兵比武129次,参加人数4057人次;进行技术改造攻关207,参加人数1007人次;开展技能比赛128次,参加人数3864人次;提合理化建议966条,提出建议人数987人次,采纳371条,创造(节约)价值2296.2万元。

四、职工的素质不断提升。目前,我区非公企业职工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从学历层面看,在58个企业名职工中,具有中职和高中学历的人,占总数的%,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占%,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占%,具有研究生以上学习为人,占%。从技术职称上来看,技师及以上人,高级工r人,中级工人,初级工人,分别占总数的%,%,%,%.

二、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们区非公企业通过个方面的努力,职工素质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总体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与发达地方相比,不足和缺点更为明显。我们在职工技能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职工技能提高认识不全面。由于目前劳动力市场总量上供大于求,呈现卖方市场,导致一些企业对自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理念和规划的偏差。首先,他们认为培训既花钱又花时,是一种无收益的投入,能省则省,即使政府为推进职业培训,多年来对在职职工参加中高层次技能培训进行适当补贴,和近两年对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进行补贴,也末引起足够重视,职工参加培训的费用缺的部份有的不给报销,工余时间参加培训有时也得不到保证;其次,担心职工技能水平提升后产生额外工资性支出或职工频繁跳槽。第三,他们对职业培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学习不够、认识不足、执行不到位,尚未建立健全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职工缺乏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动力。

二、对职工技能培训投入不充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业培训经费,并主要用于一线职工的职业培训。而发达国家企业职工培训的费用 一般要占其工资总额的2%-10%。正是这种高投资的职工培训支撑了世界一流企业的迅速成长和其资金的高回报率。而据抽样调查,我区仅有67.24%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额达到或超过1.5%,相当多的企业并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并且有的企业即使按规定提取职业培训费,对职工职业培训投入普遍偏低,用于一线职工职业培训的费用就更少。目前,人均用于员工教育经费在元/人,而按照全区平均工资/月计算,人均培训经费应至少达到元,现仅为国家规定最低标准的%。相当多的企业对员工重使用轻培训,或只使用不培训,相当部分企业对职工技能培训呈现“三化“趋势,即“地位弱化、意识淡化、效用退化“,企业自己组织职工技能培训的比例不到%。

三、对国家有关文件执行不到位。《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虽对企业职工职业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有很多规定和要求,但文件对执法主体、法律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在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尚未完善,企业对职业培训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又不能到位时,政府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缺乏有力抓手,对保护职工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监管培训资金的提取和使用、追究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责任等各个方面难以进行有效监督和有力管理。

四、对培训内容整合衔接不科学。当前,国家职业培训体系与企业实际生产需要存在一定的“培非所用、用非所培“脱节现象,政府与企业对技能培训效用存在一定差异。比如,从国家角度看,培训目的是提高员工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转化力,培训内容要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系统的、完整的训练;而从企业角度看,培训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现有岗位某项生产工艺需要,在内容上要有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社会交往能力等内容的培训。由此政企双方培训目的和内容的不一致,导致职工技能培训效用出现“剪刀差“现象,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组织职工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三、对策建议

针对我区非公企业职工技能现状,我们必须要突出加强职工的技能培训,努力提升培训效果,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强化企业培训意识。一方面,严格执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技术复杂以及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严格执行国家劳动保障部及省市有关部门颁布实施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按准入标准招录人员,并及时组织已经从事有准入规定的职业(工种)而又不具备准入资格的在岗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升职工素质。另一方面,要严格规范合同内容。进一步明确、规范和约束企业与职工双方进行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在合同中约定职工接受某类培训后的最短服务年限、违约责任等条款来消除企业顾虑,从而推动职工技能培训的良性发展。

【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

二是建立健全培训制度。首先,要建立健全职工培训与考核机制,制定详尽培训规划,通过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其次要落实企业职业培训教育经费制度。区直有关部门要联合定期检查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督促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5%-2.5%的标准提取职业培训经费,并用于一线职工的职业培训。企业应向职代会或工会报告和定期公布职业培训经费使用情况,并接受财务主管部门、职代会、工会的检查监督。对不执行或变相执行的企业进行批评纠正,并取消参加各项社会荣誉评选的资格。第三,要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国家工时制度,这不仅保证职工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保证了职工有时间接受继续教育,参加职业培训。

三是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在实施企业职工技能培训过程中,以国家职业资格为标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企业需求为本位,努力提升教学内涵,确保职业培训的成效。首先要注重实效性。要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单“培训。在按国家职业标准进行培训的同时,增设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企业需要的教学内容,缩小因政企双方培训目的和内容的不同而导致的培训效用“剪刀差“。其次要注重创新性。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信息,创新思路,适时调整和改进培训的方式方法,加快改革学科化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提升课程为补充的模块化课程新体系。其三要注重多样性。要采取快速、高效、形式多样的方式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尤其是要以新兴培。用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引导职工学习兴趣,使其能很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学以致用。

四是突出激发培训动力。要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激励职工勇跃参训。第一,要建立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引导企业建立“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挂钩“的新型收入分配制度,在企业薪酬构成中充分考虑技能水平贡献因素。第二,要建立技能人才流动机制。完善技能人才信息资源库建设,活跃劳动力市场,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成果展示、人才流动、技术交流、创新创业积极提供平台,创造条件。第三,建立技能人才培训的宣传机制。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和海报、板报等宣传工具,积极宣讲职业培训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职业技术、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篇六: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
2016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

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

(商务局)

**县商务局充分利用职能,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我县商贸业发展现状

全县共有各类市场186个,商业网点2.8万个,商品充裕,物价平稳,日交易额985万元,年人流量61万人次。500万元规模以上商贸型企业35家,其中大部分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4600-4800人,从业人员主要为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201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

二、主要措施

1、制定完善制度规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县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国家、省、市关于鼓励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起草了《**县对外贸易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加大了对出口企业的奖励,提供免费的开业指导及相关政策、法规和信息咨询服务,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依法经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引资争项,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拓展渠道,创新方式,注重引进外商投资企业,培育和壮大外贸出口龙头企业。在客商接待、办理行政许可手续、进出口经营权申报等方面,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无偿提供服务,为客商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满意服务,营造了一个亲商安商富商交流合作平台。目前,全县获进出口经营权的非公有企业93家,比2016年增加82家。

3、努力争取政策资金,扶持企业开拓市场。**县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及濮范台扶贫开发试验区建设机遇,积极争取政策资金,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强有力政策和资金支持。2016年,仅电光源出口专项帮扶资金一项就争取了161万元。

4、规范服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县商务局通过媒体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由局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走进行风热线直播间,通过"行风评议"栏目,热心倾听耐心解答听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转变作风,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由局领导带队经常深入企业调研,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存在问题

1、消费价格水平上涨过快影响消费持续增长。从短期看,消费品价格上涨能够促进零售额的增长,使得名义上的消费增长较快。但从长期看,消费品价格特别是直接关系民生的食品类价格上涨过快,会直接影响到部分低收入家庭的正常开支、对人们的消费心理造成负担。在收入预期没有增强的情况下,一些低收入家庭会以减少开支来应对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2、我县的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3、缺乏外经贸专业人才。我县企业还缺乏外经贸专业人才,对外贸相关知识及操作方法不了解,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较为落后,个别企业甚至不了解出口退税的基本操作模式。

四、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快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动消费品市场发展。现阶段加快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全县经济的总体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才能最终刺激消费需求的扩大。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帮助引导城乡居民增加就业机会,积极落实各项社保政策,努力提高各方面人员的收入水平,增加消费能力,促进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

2、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今年以来快速上涨的食品类和农资类价格,要加强市场检查和监控,维护市场的稳定。严格打击缺斤少两,假冒伪劣等行为,加大对不实宣传和误导消费的惩治力度,保障饮食和食品安全,加强商业诚信建设,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3、实施人才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更需要复合型外贸专门人才。县委、县政府应为企业人才的培养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拨付专项资金,通过自主举办培训、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我县企业出口创汇业务能力。同时,要通过出台政策、加大奖励力度,千方百计引进外贸人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00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