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篇一:世界人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幸福感社会调研报告

2013 级本科大学生

2014 年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2社会调查

调查题目: 民众幸福感现状的调查 指导教师: 王燕

学号、姓名: 2013111009赵玉 学号、姓名: 2013111008朱琳琳 学号、姓名: 2013111007谭文

学号、姓名: 2013111006洪深 学号、姓名: 2013111001詹平

学号、姓名: 2013111011陈麒同

学号、姓名: 2013111013吴琪莉

2014 年 09 月 01 日

成都市常乐小区民众幸福感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伴随着或多或少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幸福感,正是人们对自己当前生活状态满足程度的一种映射。如今随着常乐小区的迅速发展,通过了解当前不同层次民众所持的幸福感,可以折射出当前发展中的不足。通过对民众幸福感现状的调查,由幸福感的高低折射出当前的发展好坏,才能更好的采取措施,促进常乐小区的发展,给予群众更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幸福感,问卷调查

调查背景

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改善。然而,与客观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主观幸福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提高。

调查目的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人们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却没有跟上相应的发展水平,由此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断发生。对此,我们想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得知,人们的幸福感状况 ,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如何提高民众幸福感。

调查对象: 常乐小区居民

调查时间:2014年九月

调查方法:实地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视频记录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 数据来源

本论文进行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对成都市双流县常乐小区进行的实地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计发放五十份问卷,有效问卷42份,效率为84%。在42位接受调查中,男性有17人,占总人数的42.5%。女性有25人,占总人数57.5%。其中50岁以上年龄段占20%,31—50年龄段占45%,20岁以下占35%。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统计学中的随机抽样调查法,对常乐小区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处理,调查了居民的幸福感状况以及影响居民幸福的原因,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同时采用了Excel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关于居民幸福感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常住居民中分别有23.92%和59.07%的居民表示生活的很幸福和比较幸福,7.70%的居民表示幸福程度一般,仅9.31%的居民觉得自己不幸福。

认为“我比较幸福”的男女比例

认为“我比较幸福”的年龄段比例

认为“我比较幸福”的工作情况比例

篇二:世界人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人们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标题:

关于当前人们生活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年级专业: 09级 工商管理

学生姓名: 阮水贵

学 号: 092220006

完成时间: 2010-12-15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 庄梅兰

福建.福州.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关于当前人们生活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我的祖国已经越来越显现出浮躁,狂热,悲哀,迷茫的气息。社会在财富的迅速积累下,糜烂与堕落,国富民衰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各级政府处处想着与民争利,社会两极分化异常严重。富人们肆无忌惮的忘乎所以,穷人们走投无路般的苟延残喘,青年人的思想在社会的约束中扼杀,中年人的幸福被居高不下的房价击碎,老年人的健康被日益污染的环境毁灭。学术界一潭死水,文化界死水一潭,政治界腐败堕落,娱乐界本着娱乐至死的精神,麻痹所有还有一丝想要抗争与改变的人们,所有中国人都在争骗抢夺,生怕自己被别人挤下去。高油价,高房价,与民争利的地方政府绑架了整个中国的向前发展,弱小的人民只有在网上穿着马甲,搞笑娱乐,无奈自嘲,解构雷人。这便是如今国家最大的可悲。看似表面的欢声笑语一团和气掩盖着深深的悲哀。看似繁荣向上的祖国,却处处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危机。”这段话摘自网络上盛传的韩寒的一篇叫《我的祖国》的文章,其间话语虽然过激但也确实反映了当下中国面临的一些问题,我也就这篇文章作了深刻的思考,决定就我所想到的的问题对当前人们生活幸福感做个调查,浅析中国当前普通人民的部分生活状况及他们对当前生活的满意程度。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情况

就文章中提及的社会现象查阅整理的资料并列举如下

1、物价房价方面

2004年左右是中国人的集体幸福年代,那时物价尚低,人民收入稳中有升,食 物半勺肉菜1块2毛5,93汽油3块2,北京三环以内房价才万元不到,个税起征点调到2000元。但之后随着2007年的猪肉上涨,中国物价就像坐云霄飞车一样,直奔九天。至今的三年时间里,各类物价至少上中国物价就像坐云霄飞车一样,直奔九天。至今的三年时间里,各类物价至少上涨30%,而此时,中国人的平均工资并没有上涨30%。2010年下半年物价急剧上涨,让人有点承受不住,房价就不用说了,居高不下,全国一二线城市居住着一大批“房奴”,就连我们所学习、生活的福州市三月份开的新盘都是1一万五起了;全国31种食品近八成涨价,绿豆、大蒜、鸡蛋等等,明显影响到了老百姓的生活,继“房奴”之后“菜奴”应运而生。

2、影视方面

电视电影占据了中国普通民众文娱生活的一大部分,而广电总局没有把好关,把好片子好电影禁播后,留下一群毫无内涵的文化垃圾,这是大部分网友对广电总局的看法。其中不反映会现状的《一起去看流星雨》没有被封杀,反而是打动感动每个80后,反应房价居高不下的《蜗居》被杀,各种垃圾选秀愈演愈烈,大部分网友表示强烈反感。

3、部分不良社会现象

政府圈钱,湖南娄底市占地8117平方公里的“小白宫”市政府大楼可以得到印证;黑社会现象,如重庆黑社会、广州飞车抢劫以及令人震惊的“湖北捞尸船”;执法问题,如上海钓鱼执法、以“云南躲猫猫”为代表的监狱里的严重暴力问题;极大的贫富差距衍生的“富二代”、“官二代”、“拜金女”等社会现象。

4、大学生面临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虽然相比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无需半工半读,但是大部分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也面临着众多问题。如情感困惑和危机;不能良好的进行角色转换与适应;大部分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压力”表现出担忧,表示压力很大。在此对身边五十位同学朋友进行调查,问题是“以十分为满分,你对当前生活幸福程度和未来生活预期各打多少分?”结果如下:

当前生活幸福指数

未来生活预期【世界人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分析 我自己也确实觉得2004年左右的人很幸福,还有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很幸福,物质文化生活虽然没有现在那么丰富,但是都过得很充实很满足,而现在总是觉得自己也好身边的人也好都缺幸福感,其实最主要还是在于物价上涨,钱不值钱了,为基本生活忙碌,毫无享受生活可言,现在就以上的调查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1、当前中国确实有物价上涨,原因粗略的分析如下:外汇储备是国内物价上涨 的原因之一,外资流入导致了房地产飞涨,然后政府打击房市,然后热钱又进入股市,使得股市飞涨,然后中国政府又想打击股市,然后迫使热钱流向物资期货市场,开始炒高物价,如绿豆、大蒜等农产品的价格就是这样上涨的;近两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刺激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各大银行争相发放贷款,超发纸币,流入社会的资金大幅增加是物价上涨的第二个原因;劳动力成本攀升,是推动物价上涨的第三个原因,而物价上涨又导致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全球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国内物价上升的第四个原因。 近年来,由于国际原材料——如钢铁、煤炭、石油、粮食不断上涨,带来日常消费用品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物价上涨。

2、就影视文化方面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确实有一些“肥皂剧热”和“选秀热” 《蜗居》也确实被广电总局封杀了,但是也不缺乏想《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这样励志的好电视剧。人们只是由于经济原因,奔波于物质生活,鲜于从影视得到精神享受,忽视了精神文化生活。

【世界人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3、就近年来零零种种的不良社会现象,如“贫富差距极大”、“富二代”、“拜金女”等是中国经济发展以及诸如“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所产生的新群体(独生子女),富人对于独生子女缺乏正确的教育和片面溺爱导致了这些偏执青少年的出现。而诸如黑社会、不透明执法等问题在中国一直都存在,只是由于近年网络的发展,利于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而这些负面社会现象的存在也总是让人觉得不是滋味,大大降低人们的幸福感。

4、我们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所以在此独立出来分析。大部分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在集体生活和人际方面产生了不少问题,更多的渴望被爱而不是付出,所以总是不能知足,这是大学生对于当前生活感到不幸福的原因;随着中国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数量剧增,带来了就业问题,此外面还临着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型,加上全球经济危机给中国就业、物价等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都给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带来了巨大压力,这是大学生对未来生活预期分数不高的原因。【世界人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三、对策建议

(一)由于国人普遍表现出对当前某些生活感到不幸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会经济压力所导致的,国家已经出台了政策,期待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16项措施包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生产供应、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相信这下政策的有效实施,既可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可以是当前物价上涨的现象得到缓解;进而使房价等问题也得到解决。同时期待国家能出台好的政策,缩小贫富差距,增加执法透明度,让社会更加安定和谐。广电总局等也慎重的审查,丰富人们的影视文化生活。使得人们不在奔波于生存,而能慢下来好好发现和享受幸福生活。

(二)就大学生的生活幸福感问题,其实解决的主体还是在于自身。首先从心理上进行调整,改变自己养尊处优的独生子女的“王子病”、“公主病”,可以到孤儿院等地方献爱心,给家里打打电话,增加同父母朋友的交流,可以改变独生子女娇惯不付出的毛病;积极的进行人际交往,交朋友的过程本山就是幸福的,既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积累人脉资源;同时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合理分配时间,努力掌握好自己

篇三:世界人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2016幸福感调查报告

幸福感调查报告(一)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瘦西湖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世界人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更好的学习生活,能否很好的为将来奠定基础,据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总体感觉。1.就总体感觉来说,8.25%的人选择了对生活质量非常满意,非常幸福,47.42%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39.18%的人选择了一般幸福,5.16%的人选择了不幸福2.就学校和专业的满意程度来说,3.09%的人选择了非常满意,38.14%的人选择了比较满意,19.59%的人选择了无所谓,34.02%的人选择了比较不满意,6.19%的人选择了很不满意,3.就人际交往环境来说,6.19%的人选择了比较不融洽,16.50%的人选择了一般融洽,75.26%的人选择了比较融洽,12.37%的人选择了很融洽。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幸福状态,值得我们关注。

(二)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纪50年代初,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观幸福感在美国兴起,一直无法量化的幸福感成为一个可操作、评估、实证研究的科学指标体系。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研究检视人们在情意与生活品质方面的整体评价,探讨包括正向情意、负向情感以及生活满意的认知评价。关于主观幸福感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对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而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根据此次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状况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见当前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这跟现在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时代特征有关。

(三)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校大学生幸福快乐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家庭情况、心理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约着我们的心理状况,对我们的幸福指数产生一定影响。1就业压力方面,11.34%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很大,因为感到前途渺茫,55.67%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大,因为担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20.62%的人觉得就业压力不大,因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12.37%的人觉得没什么就业压力,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2恋爱问题方面,20.6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34.0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27.84%的人认为还可以,17.53%的人认为不能3心理问题方面,就对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评价来说,3.09%的人很满意,43.30%的人比较满意,29.90%的人一般满意,22.68%的人不满意。可见就业压力对大学生来说是主要的,因为这是大家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恋爱等问题只是附加因素,个人观点不一。

三、建议

针对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变自己,有目标,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学习,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个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寻找生活激情,充实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强与人沟通能力,保持心态年轻……总的来说,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从对瘦西湖校区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大都满意现在的生活,主观幸福感较强,这归功于当代大学教育体制的完善,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家长管理能力的增强等等诸多因素。整个学校的主氛围是爱好学习,勤奋上进,虽然有少部分奢靡攀比之风,但毕竟是少部分。在学术方面,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指导;在课外活动方面,爱好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多数学生通过做家教一方面减轻家庭负担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的提升是有迹可循的,今后的大学生活将是以积极健康,幸福舒适为主旋律。

幸福感调查报告(二)

一、牡丹江市8成以上居民感到幸福

随着牡丹江市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加大民生投入的力度,牡丹江市居民的收入、就业、出行、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得到改善,幸福感逐步提升。调查显示,20**年牡丹江市幸福指数为85.26,比五年前提升了3.53个百分点,调查中牡丹江市8成以上的居民有幸福感,达到82.89%,比五年前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市区80.92%的市区居民有幸福感,幸福指数为84.51,比五年前提高1.58个百分点;六县(市)中海林幸福指数最高,为87.76,比五年前提高5.91个百分点,85.33%的海林人有幸福感;林口幸福指数最低,但也超过80达到80.94,比五年前提高3.34个百分点,82.67%的林口人有幸福感。

二、五个层面居民感到最幸福

一从性别看,男性居民幸福感高。调查结果显示,牡丹江市男性居民的幸福感达到83.07,比女性高0.34个百分点。二从年龄看,50-60岁的居民最幸福。调查显示牡丹江市50-60岁居民幸福感达到85.36,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47个百分点;其次是60岁以上居民幸福感为83.99,40-50岁居民幸福感为82.73,30-40岁居民幸福感为82.45,18-30岁幸福感为81.65。三从学历看,本科学历居民的幸福感最高。本科学历的幸福感达到84.20,幸福感最高;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幸福感为83.74,大专学历的幸福感为82.76,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幸福感为80.94,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幸福感为79.87。四从收入看,收入越高越幸福。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居民最幸福,幸福感为85.17;收入2万-3万的居民幸福感为84.67;收入1万-2万的居民幸福感为83.96;收入5千-1万元的居民幸福感为81.67,收入5000元以下的居民幸福感为80.48。五从职业看,农民最幸福。牡丹江市农村居民幸福感为88.22,居各行业之首;其次是私营企业主,幸福感为84.93;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幸福感为84.5,大中专学生幸福感为83.2,离退休人员幸福感为83.01,工业、商业、服务业人员幸福感为81.94,电信、金融、证券业人员幸福感为81.85,个体户幸福感为78.34,灵活就业者幸福感最低,为77.3。

三、居民幸福的六大因素分析

1、经济状况是幸福感提升的基础

20**年牡丹江市人均GDp达到22645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五年前提高12635.3元,提高幅度比全国高497.3元;城乡收入达到9904.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8.9元;(

2、健康的身体是幸福提升的前提

人要幸福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随着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牡丹江市城乡居民每万人拥有病床的数量比五年前增加了1.4张,比全国平均水平多7.3张;牡丹江市居民的平均寿命比五年前增加了0.5岁,达到72.5岁,身体越来越健康,牡丹江市居民健康状况的幸福感达到82.1,比五年前提高了3.7个百分点。另外牡丹江市居民对求医问药的幸福感为65.9,其中企业主和灵活就业者对求医问药的幸福感仅在55%左右;从地域看,宁安求医问药幸福感最高,最高达到72.7;市区达到62.1;穆棱求医问药幸福感最低,仅为55.1。

3、婚姻美满和家庭温馨是幸福的主要原因【世界人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美满的婚姻、和谐的家庭生活是牡丹江市居民感到幸福的主要原因。一是牡丹江市居民婚姻美满度高。牡丹江市离婚率仅为2.79%,比全国平均离婚率低17.91个百分点,牡丹江市居民对婚姻的幸福感达到84.2%,比五年前提高7.6个百分点。二是居住状况改善。随着牡丹江市城乡居住状况的改善,牡丹江市居民对居住状况的幸福感达到85%,比五年前提高了7.5个百分点;仅个体户、灵活就业者和在校大学生的幸福感没有达到80%。三是养老敬老提升。牡丹江市居民对养老敬老的幸福感达到96%,其中40-50岁、50-60岁及60岁以上的三个群体幸福感超过97%。四是对子女成长满意。牡丹江市居民对子女成长的幸福感达到95.95,其中50-60岁、60岁以上两个群体的幸福感达到100。

4、事业发展是幸福的保障

调查显示,牡丹江市居民就业的幸福程度为67.08,接近七成,在六大因素中幸福度最低。一是公务员对事业前景预期的最幸福。全市居民对事业前景的幸福感为72.87,分职业看,灵活就业者幸福感为54.88,个体经营户为65.97,工业、商业及服务业人员为69.96,公务员感到最幸福,为90.28。二是30岁以下居民对当前选择职业的幸福感最高。牡丹江市居民对当前选择职业的幸福感为63.91,是19个问题中最低的,其中18-30岁的为72.12,幸福感最高,30-40岁的为62.53,40-50岁的为63.69,50-60岁的为61.42。三是30岁以下居民对工作节奏的幸福感最高。牡丹江市居民对工作节奏的幸福感为66.01,50-60岁幸福感为61.93,40-50岁为68.74,30-40岁为66.14,18-30岁为68.79。四是高学历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感最高。牡丹江市居民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感为71.71,其中男性自我价值实现幸福感达到72.65,比女性(70.86)高1.79个百分点;高学历自我价值实现幸福感最高,硕士及以上学历和本科学历居民的自我价值实现幸福感都超过80%,初中及以下最低,为66.86。

5、社会状况是增强幸福感的支撑

随着牡丹江市加大安全、教育、文化及社会服务的投入力度,牡丹江市人民群众对社会状况幸福感显著提升。一是50-60岁的居民对社会治安状况幸福感最高。牡丹江市居民对社会治安状况方面的幸福感为80.1,其中50-60岁的居民,对近些年牡丹江市治安情况的变化了解最透,幸福感最高,为90.4;而18-30岁的年轻人接触到的治安事件相对较多,幸福感因此最低,为71.2。二是40-50岁中年人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幸福感最高。牡丹江市居民对目前政府公共服务方面的幸福感为78.2,分年龄看,因近些年政府对40、50人员的关注度、扶持度加大,40-50岁的居民在这方面幸福感最高,为81.8;18-30岁的最低,为72.7。分学历看,本科学历最高,为89.4;高中中专学历者最低,为67.4。三是老年人对社会服务方面的幸福感最高。牡丹江市居民对当前社会服务方面的幸福感为79.1,其中分年龄看,60岁以上的老年人感到最幸福,为84.1;幸福感最低的是30-40岁的居民,为75.6。分职业看,最幸福的是农村居民,为88,幸福感最低的是大中专和中学学生,为65。四是收入低的居民对教育事业发展感到最幸福。牡丹江市居民对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幸福感为77.2,分年龄看,最幸福的是50-60岁的居民,为77.67;其次是18-30岁居民(76.06)。分家庭收入看,最幸福的是年收入5000元及5000-10000元两个收入群体居民,均为75,说明牡丹江市教育投入使这个层面的群体受益最大。五是年轻人对文化娱乐的幸福感最高。牡丹江市文化娱乐方面的幸福感为80.2,其中,最幸福的是18-30岁的年轻人,为82.7。另外在收入分组中,收入在2万到3万的居民对文化娱乐的幸福感最高,为87.8;六是老年人对目前的社会风气感到最幸福。从调查结果看,牡丹江市居民对社会风气的幸福感为71.8,分职业看,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最高,为84.9,电信、金融、证券业人员的幸福感最低,仅为45.9。分年龄看,60岁以上人群的幸福感最高,为75.2,30-40岁的人群幸福感最低,为61.6。

6、环境改善是幸福生活的源泉

随着民生工程的不断深入,居民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城市更绿了、天空更蓝了、街道更干净了、出行更便利了,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在环境保护、城乡卫生、生活舒适便利三个方面的感到最幸福,环境改善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一是老年人对环境保护感到最幸福。牡丹江市对目前的环境保护方面幸福感为77.8,分年龄看,60岁以上人群的幸福感最高,为91.1;18-30岁人群最低,为68.2。分职业看,农村居民最幸福,为89.4,大中专、中学学历人群幸福感最低,为60。二是老年人对城乡卫生感到最幸福。牡丹江市对目前的城乡卫生方面幸福感为79.5,60岁以上人群最幸福,为86.6;其次是50-60岁人群,为86.3;幸福感最低的是18-30岁人群,为74.8。三是老年人对当前生活舒适便利感到最幸福。对当前生活舒适便利方面,牡丹江市居民普遍感到幸福,幸福感达到84.7。其中,分年龄看,60岁以上人群幸福感最高,切身感受到改革发展对生活的改善,达到93;其次是50-60岁人群,为92.9。分收入看,年人均收入2万元-3万元的家庭最幸福,达到92.2;其次是年人均收入3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幸福感达到90.3。

四、需要关注的四个问题

1、求医问药还有不足。因目前牡丹江市在卫生资源分布、医疗资源配置、优质医疗资源、医疗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调查中有456人对求医问药感到不幸福,占调查人数的比重为30.9%,比五年前上升3.6个百分点。

2、社会风气还需提高。目前社会上还存在迷信、奢靡享乐、唯利是图等现象,调查中有451人对社会风气感到不幸福,占调查人数的比重为30.6%,比五年前上升5.4个百分点。

3、就业问题仍很突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农民工找工作难、灵活就业者上岗难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调查中有372人对择业感到不幸福,占调查人数的比重为25.2%,比五年前提高6.7个百分点。

4、工作压力有待缓解。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门、企业间竞争激烈,外部生产、营销、服务压力大,内部绩效考核、岗位竞争激烈,工作压力较大。调查中有378人感到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认为不幸福,占调查人数的比重为25.6%,比五年前上升5.3个百分点。

篇四:世界人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2016公安民警幸福感调查与思考

公安民警幸福感调查与思考

一、背景和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幸福感"渐渐成为了心理学中一个热点的研究领域。人们希望通过对现在社会个人幸福感的研究来分析出现在人类对生活状况的主观认知情况。因为现在的社会是个不断发展的社会,现代化的同时带来了物资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从而使得我们对幸福感的探究变的更加的重要。

近年来,在我国"幸福感"也逐渐成了一个关注度极高的热词,2016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将"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放到了重要位置。"幸福感"的作用已经被社会所肯定,社会普遍认为其就是不依赖于任何外来的客观标准而是来自于人们内在的主观感受,于是也被称为主观幸福感,主要由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生活满意度构成,与物质享受、精神追求和情感温暖等因素息息相关。目前已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域和不同职业人群的幸福感指数进行了调查研究,但有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幸福感调查研究情况却鲜见报端。事实上,公安民警的幸福感不仅影响着民警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安事业的荣辱与成败,其作用不容小觑。公安机关是我国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经济活动和民众生活得以有序展开的重要力量。对于我国的警察群里而已,其面临的压力之大是其他职业所无可比拟的,而伴随着这样的职业性质,广大公安民警的心里健康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12月20日,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同志多次强调要让公安民警"真切拥有成就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真正做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为新形势下的公安文化工作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思路、新要求。但是,如何提升民警幸福感却成了各级公安机关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因此,我们对公安民警幸福感开展样本调查研究,既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不同警察群体之间的幸福的差异,也为明确各类警察人群在面对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所会产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展开针对性的分析和解决。从而真正的做到了解公安民警"幸福感"的具体依托和形成。保障人民警察的幸福生活和快乐工作,让我们的警察队伍成长的更加健康与和谐。

二、方法和对象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民警幸福感调查问卷》对**市**区分局部分民警开展了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在抽样的过程中尽量实现了样本在不同性别、年龄、警种,职级、任职年限之间的平衡,提高调查样本对于公安队伍的代表性。此次问卷调查共设选择题40条,问答题5条,共有120名民警参加问卷调查,主要从职业荣誉感、工作归属感、事业成就感和生活满意感等情况对民警的"幸福感"深入调研,并对分局创建幸福警队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对于职业荣誉感而言,大多数民警对自身荣誉感看待较重,较珍惜自身职业。从对有关警察职业的看法,及对自身职业荣誉感的认知这个几个问题来看,大多数的民警对警察这份职业抱有很强的荣誉感。有78%的人认为,职业荣誉感是警察职业不可或缺的一份动力。所以对于现在的警察而言,职业荣誉感是他们在精神上热爱这份职业的关键点。但是同样的单纯从选择警察这份职业的问题回答中,我们也看到了,现在虽然大多数在职的警察对本职的荣誉感很看重,但是当初报考警察的动机也不仅仅处于对警察职业的喜爱和向往,报考警察职业的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出于职业情感理想、谋求公务员待遇、家人的建议意见成为三大主流,数据显示:喜爱和出于追求荣誉感而报考警察、出于寻求一份稳妥的"铁饭碗"和父母及亲友的要求、建议,分别占35.3%、33.5%和21.6%。另一方面,目前的青年对所报考职业(警察)的前期性认识更充分,其报考决定也更为理性,对岗位也更懂珍惜。74.8%的新警表示体会到择业的不易,对现职业倍加珍惜。79.4%的新警面对其他职业收入待遇高,能理性认识并接受职业间的这种待遇差别。所以从这些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警察荣誉感是一个警察认知自我,加强工作责任心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态度,但是荣誉感并不能完全装换成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还是必须结合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在工作的收入,稳定性等各方面做好保障,这样才能使警察这份职业的"幸福感"得到稳步的提升,才能够让警察会以职业的荣誉感为奋斗的目标。

(二)、对工作归属感的问题进行分析,大多数警员对工作内容还是存在颇多质疑,工作是否和本职相适应成了最主要的问题。对现在警员所处理的日常工作和本身的预期相比较。有45.3%的警察认为其工作和所处职位应负责的内容有出入,有44.2%的警察认为他们的本职工作完全符合预期想法,剩下还有10%的警察认为现在所做的工作完全和预期不符,没有工作的方向和动力。从这一个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工作的归属感,警察这份职业因为其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每每都需要负责各种疑难类的案件。所以,对工作的归属感非常强烈,如果一个警察无法爱上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那么对于这份职业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疲惫感和厌倦感,从而降低自己的"幸福感"。同时对于职业的调查中,对于警察的这份职业而言有88%的民警表示仍然有较强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并且有87%的民警表示会努力工作,争取有所成就。假如让民警重新选择职业,61%的人表示会继续当警察,29%的人会选择其他党政机关。这也看出了现在还是有很多的警察对本职工作的"幸福感"感受不深,没能真正的融入这个职业,融入这个集体。

(三)、从职业成就感这方面出发,大多数警察认为成就感的中心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本身的职业成就,二就是社会肯定。首先,从我们警察职业本身的升职情况以及各种嘉奖的现状来看,有69%的人满意于现在的升职速度和现状。有23%的人认为警察的升职速度过于慢而且各种的嘉奖较少。剩下8%的人认为警察的各类职务职级安排十分不合理,对基层民警的职业成就感帮助不大。而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群众和相关媒体等对警察工作的看法。近些年来有关警察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大家也都十分的关心警察职能的运用和监督。从而导致了对警察的不信任日益加剧。从我们的调查分析中也看出。对于警察在公众中的整体形象一项,65%的民警认为有了很大或一定的改观;同时也有25%的民警认为比以往有所倒退。有10%的民警更是认为现在的形象非常的差,到了历史的低谷。所以,如何保障民警对于工作职业本身的成就感,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对于警察而言,想要在工作成就这些方面获得"幸福感",就要更好的认识自身工作的性质,更好的和人民群众多沟通,互相了解,互帮互助,形成更好的警民关系。

(四)、关于生活的满意度而言,现在的警察主要从工资待遇福利,以及家庭生活和婚姻等各方面提出了要求。调查结果也显示,对于现有的工资待遇,54%的民警认为工资待遇非常的合理,23%的民警认为工资待遇有待提高,还有23%的民警认为警察的工资待遇过低。所以,从这份调查内容中可以看出,对于现在的大多数警察而已,保障生活的工资待遇还是有的,但是更有进一步的期待和期许,以希望能够有更合理的工资待遇,从而提升整体的生活水平。那么,对于婚姻及家庭问题的调查显示,89%的民警认为自身的婚姻较为和谐,76%的民警表示能兼顾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家人对民警工作的态度表示理解和支持的占81%,还有19%是理解但不支持。这样就在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大部分民警能够兼顾好工作与家庭,并且家人对于警察的工作表示理解。

综上所述,分局民警在职业荣誉感、工作归属感方面有相对较高的满意度,而在事业成就感和生活满意度上民警的幸福感相对较低。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主观方面:

1、心理层面

(一)心理压力大。有个国内通行的说法:警察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没错,警察经常面对暴力行为,不断面临死亡的高危险,使从事警察工作的人精神上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心理学家提供的资料表明:警察在参加工作后的头三年中所接触到的社会丑恶现象,就要比普通人一生接触到的还多。另外,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违法犯罪活动更加多元化、动态化,一些新型犯罪和作案手段超过了民警的心理预期,加上还要承担大量的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处置等维稳处突任务,这些都对传统思维观念和工作模式造成了冲击,无形中增加了民警的思想压力。(二)组织压力。有研究发现,警察受来自于组织机构的压力甚至比工作压力更大,通常警察个体所感受到的压力和麻烦更多地来自组织和管理,而不是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比如管理风格不适应,沟通缺乏,社会支持不足等等。这样的现象也出现在其他工作负荷过大,时间紧张,人员短缺的职业领域,如医生、护士、教师、消防员等。这些似乎都在暗示,职业压力、应激通常来自于工作环境和性质,而非具体的工作内容。(三)家庭压力。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对工作时间要求比较严格,值班、加班、节假日上班等情况普遍存在。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紧急任务时更要随叫随到。这使得民警陪伴家人的时间非常少,不能像其他人一样与家人分享天伦之乐。部分家人对于民警工作性质虽表示理解,但也无形之中施加了不少压力。另外,部分民警对于因不能较好的照顾家人,内心深处对家人有一种愧疚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压力源之一。

2、生理层面。在当前警务活动繁重和警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少警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类临时性工作、突击性勤务任务繁多,加之上级公安机关开展的行动一边倒的压至派出所等基层单位,形成严打活动经常化、专项斗争全年化的态势。多数基层民警为完成工作任务,夜以继日地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经常牺牲正常休息时间,却又没有更多的时间补休、调休。警察普遍感到工作累、精力透支、身体吃不消。例如,**区公安分局康桥派出所民警,在"扫毒害保平安"专项行动中,每人每月平均加班天数13天,每人每天平均睡眠时间5.6小时,致使不少警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了工作效率。另外,各种压力使他们更容易患有与压力有关的躯体疾病,如冠心病,肠胃功能失调,皮肤病,偏头痛和胃溃疡等;由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更容易使警察患有情绪障碍等方面的心理疾病,警察个体经常被发现比其他大部分职业的工作者更为紧张和焦虑,拥有更高的癌症发病率、自杀率、离婚率。据问卷调查统计,53%的警察表示"经常吸烟",他们当中又有75%以上的警察认为"公安工作加剧了他们吸烟行为的频率",吸烟的原因多是"工作压力大,遇到困难时,吸烟可以帮助提神与思考"。由于警力不足、工作量大、时间长,如果长期得不到休整,生活无规律,导致他们身体健康状况差、个人情绪无处宣泄、家庭关系紧张,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

(二)客观方面

1、社会期待日益增高。随着法治进程加快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对安全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安机关必须把更多精力放在文明规范执法和提供公共安全服务上。再加上"有困难找警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群众有很多非警务问题也拨打110,而且动辄投诉。大部分的民警都是基层一线的工作者,每天接处警的内容都是各类纠纷、打架、盗抢等,这些问题长期反复困扰着基层一线民警,也牵制了大量的警力和精力。

2、社会舆论有失偏颇。"做警察难,做一名好警察更难"。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在工作中直接与群众面对面接触机会多,其中会遇到不少性情火爆、刁钻的办事群众,一旦处理结果不能满足群众的期盼,就有可能引发群众在网上发表帖子进行舆论攻击等此外,因极少数公务员在岗位上抑制不住贪婪的欲望,出现在其位不谋其职、收红包、贪污腐败等现象,加上社会转型期矛盾容易滋生,部分群众的仇富、仇官心理也较为明显,往往将"腐败"、"贪污"等词眼与公务员联系在一起,警察更是被误认为直接将罚款收进自己的腰包,这让部分警察忍受着较大的公众压力。少数媒体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制造"眼球效应",对涉警负面信息不断放大、反复报道,而对警察的默默奉献和工作成果等正面消息轻描淡写甚至避而不提。再加上目前舆论媒体等对国家政府机关的监督更为透明化,信息传播平台多元化,很容易将少数民警的不当执法行为推至风口浪尖,以至于影响了整个警队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致使民警的许多合理执法行为被误解,甚至被暴力阻碍。媒体报道的选择性和不客观性,不但误导了公众对警察的印象,也对警队形象和警察情感造成了伤害。

3、结构机制尚不完善。由于公安队伍规模庞大、人员众多,民警职务序列参照公务员的行政级别区分,基层职务层次过少,警衔衔级区别不明显,导致民警压职压级现象严重,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民警处于被管理的状态。当民警发现虽然自己长期牺牲与家人欢聚的时间,带着负疚感兢兢业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无法实现个人目标时,很容易丧失工作动力,变得士气低落、没精打采、萎靡不振。近年来,公安机关大力开展"三基"工程建设和"三项建设",在公用经费保障、警务装备配备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在民警的经济和政治待遇、执法权益维护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队伍保障机制与社会形势发展尚有差距,与公安机关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承担的职责任务不相适应。

四、对策与建议

(一)、思想上做好引导,帮助民警调整心态,树立积极价值观。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幸福的量尺",其粗细、长度都不会相同。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标准,是幸福评价标准和评价思想的综合观念形态,对幸福感具有导向与动力作用。在工作、生活中,民警是否感到快乐幸福,属于一种主观上的感受,尽管这种感受很大程度上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但根本还是取决于每个人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取决于思想境界、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公安作为一个服务性的职业,并不是享受型的岗位。"公仆"的职责定位和"奉献"的使命担当,注定了这个职业有苦、有累、有委屈。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义无反顾地坚守和承受。我们要针对民警的幸福诉求,坚持不懈地开展警察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广泛深入地进行警察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实事求是地解决损害民警幸福感的思想问题和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只有整个警队的职业认同感增强了,把警察从职业谋生层面上升为事业追求层面,形成一种导向、一种风尚、一种氛围,民警的幸福感才能得到根本提升。只有树立了正确、积极的幸福观,警察才会有阳光的心态,懂得与群众换位思考,善于从服务群众中享受乐趣、获得幸福,并时常将自己的幸福与群众的幸福"对表",乃至幸福着群众的幸福,那么警察的幸福观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如果能为群众实干,干出实绩,警察的幸福感也自然会提高了。

(二)、工作上适度调配,合理安排量度强度,协调工作娱乐时间。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对各单位现有的警力和承担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估、合理分工,尽量精简机关警力,把警力更多地向基层实战部门倾斜,做到警力资源与工作量的大体平衡,避免工作任务分配不当。此外,民警长期紧张的工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但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三)、制度上加强完善,建立健全维权机制,保障民警合法权益。公安维权机构要注重维权信息评析研判,加强民警的学习宣传教育培训,推动公安机关改善警用装备,进一步制订完善执法规范,注重民警提高自身执法水平、应变处突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依法维权能力和收集固定证据能力,切实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原则执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侵害民警执法权益案件的发生。一方面,在依法维权的框架下,全省各级公安维权部门继续创新维权机制,推动公安维权工作走制度维权之路。各级公安机关领导要把维护民警执法权益作为关爱民警、从优待警,提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的一项"警心工程"来抓。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增强一线执法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强与舆论媒体的良性沟通,善于挖掘宣传,把公安民警的拼搏奉献、正义忠诚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多角度、多视野、全方位展现在群众面前。对那些歪曲事实、恶意炒作的少数媒体,公安宣传部门要充分运用警察公共关系手段,及时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只有民警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树立起法律和警察的权威,民警才能放心执法,才能有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03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