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课件】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16苏教版道德与法治课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框:感受社会变化
一、 体验生活的变化
1、表现
(1)日常生活:表现—衣食住行(过去····现在····)
(2)文化生活:人们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不断增长,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已成为许多城市居民的生活内容。
(3)政治生活:人民民主意识增强,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政治生活
2、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领略现代文明
1、信息化社会
2、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发展
(1)物质文明的发展: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政治文明的发展: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
(4)三个文明互为目的,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3、三个文明发展的表现(P4)
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成就:经济建设:长江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
政治建设:村民自治、惩治腐败、建立和谐社会
文化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法文化年、全国农村村村通电视
请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你家乡的巨大变化:①住房大起来②道路宽起来③环境美起来④收入高起来⑤私车多起来⑥钱包鼓起来;⑦文化高起来;⑧假日游起来;⑨营养讲起来;⑩寿命长起来
取得这些变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①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③坚持改革开放;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⑤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⑥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总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具体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7、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内涵: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8、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
(1)存在的问题:人口问题、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
(2)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3)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框:关心社会发展
1、 人类社会的定义: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个人 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个人离不开社会的原因:a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种种条件。
b总要受到一定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2)社会离不开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社会离不开个人的原因: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作为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可以从关注时事做起。
4、 你平时了解时事政治的途径有: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等
5、 关心时事的意义(作用、好处)
(1) 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知识)
(2) 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情感)
(3) 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
6、 辨析:我们现在年龄还小,主要任务是学习。关心社会发展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答:(1)这个说法是片面的。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当然是学习。
(2)我们青少年学生也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虽然年龄还小,但同样生活在社会中,我们的学习、生活、成长,都与社会环境、社会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3)关心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
(4)因此,关心社会发展,不仅是成年人的事,也是我们青少年学生的事。
7、我们青少年如何关心社会发展
我们青少年关心社会,还不只是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以健康的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第三框:学会亲近社会
1、 亲近社会的要求
(1) 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2) 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3) 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4) 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善于明辨是非。
2、 亲近社会的意义
我们唯有主动地亲近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看客现象的表现:(1)对他人缺乏同情、关心和帮助,见义而不为(2)对集体事业、国家利益漠不关心,不愿承担义务。
4、 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1)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2)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条件(3)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5、 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1)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2)对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对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 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7、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 我们青少年应怎样才能抵制来自社会不良现象的侵害?
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积极弘扬真善美,坚决抵制假丑恶,勇于拒绝各种不良诱惑,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9、 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个性心理、道德修养、交往合作、文化知识)
第四框自觉服务社会
1、 自觉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
2、 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要求
(1) 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2) 以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为重。将个人、家庭责任置于国家、社会之上,是我们不允许的。只强调国家、社会责任而忽视个人、家庭利益的做法,也是我们不提倡的。
(3) 承担责任需要行动。
3、 乐于奉献的原因(为什么要乐于奉献?)
(1)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国家公民,必须对自己的国家负有一定的责任,履行一定的义务。
(2) 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一个人都曾从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过帮助,也应该以合适的方式积极回报给社会。
(3)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美好的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创造。
4、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实践活动来奉献自己的爱心与力量?①参加义务劳动;②照顾老人和儿童;③自愿清理社区卫生死角;④帮助残疾人;⑤参加义务植树活动;⑥向灾区人民捐款;⑦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注意一定要是具体的活动,例如不能只说参加奉献社会的活动)
5、 参加这些实践活动,对你的成长有何帮助?
知识上:能增长知识,扩大知识视野;注入学习动力。
能力上:提高自己实践创新能力。
情感上:增强关心社会的情感,明确社会责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成为“四有”新人。
6、 如何养成奉献他人、奉献社会的优良品质?
(1) 做好自己的事情,对自己负责就是对社会负责。
(2) 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
(3) 积极投身各种社会实践,养成亲近社会的行为
(4) 从小培养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7、 你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1)、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存在,都在扮演着某种社会角色,因此,都必须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个人离不开社会,因此要承担社会责任)
(2)一个人能否很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取决于他的社会责任感。
(3)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是来自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4)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是人们社会责任感最集中、最主要的体现。
第一课课后习题解析(通用模板)
1、你将通过哪些途径进行社会调查和收集资料?
①现场问卷调查②实地考察③上网查资料④到图书馆查资料⑤走访当地群众
⑥专家访谈等。(通用)
2、活动形式
(1)黑板报、手抄报比赛(2)辩论赛 (3)知识讲座(4)演讲比赛(5)征文比赛
(6)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去敬老院、社区、特殊学校、孤儿院)(7)知识竞赛(8)读书工程(9)小品大赛(10)歌唱比赛
3、活动方案格式
(1)活动标题(如······知识竞赛)
(2)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即为什么要举行该活动)
(3)活动参加人员(如九一班全体成员)具体负责组织人员(班委)
(4)活动内容概述:简单概括一下活动的大致内容
(5)活动准备
(6)活动过程(流程)
(7)活动结果与讨论
(8)结论与建议